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合集下载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

关 键 词 : 市 居 住 区 ; 民 ; 观 环 境 ; 计 城 居 景 设 中 图 分 类 号 : U T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39 ( 0 0 1 —3 00 1 7 —1 8 2 1 )20 5 -3
1 引 言
1 1 生 态 学 的 定 义 .
要 转 变 , 居 住 区环 境 设 计 由单 纯 的 绿 化 及 设 施 配 置 , 营 使 向 造 能 够 全 面满 足 人 的各 层 次 需 求 的 生 活 环 境 转 变 。 以人 为 本 精 神 有 着 丰 富 的 内涵 , 居 住 区 的 生 活 空 间 内 , 人 的 关 在 对
理 化 条 件 是 不 同 的 , 种 特 性称 为 物 种 的生 态 特 性 。 这 以此 作 为 设 计 的 原 则 。要 创 造 适 于 居 住 的 生 活 环 境 , 多 更 的需要建立 在居住实态 的调查研究之 上 。
.. 随 着 人 类 活 动 范 围 的 扩 大 与 多 样 化 , 类 与 环 境 的 关 1 2 2 生 态设 计 思 想 的 融 入 人 生 态 思 想 的 融 入 , 予 了 居 住 区 景 观 设 计 更 为 深 刻 的 赋 系 问题 越 来 越 突 出 。 因 此 近 代 生 态 学 研 究 的 范 围 , 生 物 除
使 以 人 为 本 指 导 思 想 的 确 立 , 环 境 设 计 理 念 的 一 次 重 体 生 态 环 境 的设 计 ; 居 住 区 从 人 工 环 境 走 向绿 色 的 自 然 是
分 之一 , 掉镁碳砖热膨胀 应力 的影 响 , 型 输 出的等效应 去 模 力 可 近 似 看 作 温 度 差 应 力 , 总 的 等 效 应 力 和 仅 由温 度 差 将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一、引言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是指对居住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和管理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居住区环境的质量,增加居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居住区的整体形象和价值。

本文将从景观设计原则、功能区划、植被配置和公共空间设计等方面,进行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探讨。

二、景观设计原则1.功能性原则:景观设计应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居住区的特点和功能要求,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如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社交交流区等,以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活动。

2.生态性原则: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通过合理配置植被、水体和绿化带等元素,营造出生态友好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区的生态质量,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美观性原则:景观设计应注重美学原则,通过合理的造景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提升居住区的整体形象和品味,创造出宜人、和谐的居住环境,让居民能够享受到美的享受。

三、功能区划1.休闲娱乐区:设置适合休闲娱乐的设施和场所,如花园、游乐场、健身器材等,提供居民放松身心的场所。

2.运动健身区:设置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桌等运动设施,满足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增加居住区的活力。

3.社交交流区:设置公共广场、社区图书馆等场所,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打造有温度的社区。

四、植被配置1.树种选择:根据居住区的气候特点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营造出四季常绿的景观,并注重选择本地的特色树种,增强居住区的地方文化氛围。

2.绿化带:合理设置绿化带,用草坪、花坛等进行划分,增加居住区的净化和降温效果,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3.湖泊水系:通过修建湖泊、水系等水体景观,增加居住区的景观层次感和湿地生态功能,提升居住环境的品质。

五、公共空间设计1.公园设计:设置公园区域,并配备适当的景观设施和娱乐设备,提供居民丰富多样的休闲和娱乐活动空间。

2.步行道:合理设置步行道,方便居民步行出行,增加居住区的便利性和可达性。

居住区景观设计课程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课程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使学生掌握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如景观布局、绿化配置、空间组织等;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设计方案;2. 提高学生运用绘图软件(如CAD、Photoshop等)表达设计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在设计过程中与他人有效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兴趣,培养其热爱专业、追求卓越的态度;2. 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树立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 培养学生具有人文关怀,关注居住区景观设计与居民生活品质的关系。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关注生态环境和人文关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居住区景观设计基本概念:景观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居住区景观的特点;2. 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生态性、美观性、功能性、经济性、人文性等;3. 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法:设计流程、设计思路、空间组织、绿化配置、景观节点设计等;4. 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国内外优秀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解析;5. 绘图软件应用:CAD、Photoshop、SketchUp等软件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6. 设计实践: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实践,包括设计草图、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等。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以教材为基础,结合教学大纲,明确教学进度和内容。

本章节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的同时,能运用绘图软件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实践。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与环境塑造研究——以郑州万科美景魅力之城为例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与环境塑造研究——以郑州万科美景魅力之城为例

图1居住区配套与绿化图2居住区内非机动车停车位方案规划图3居住区内非机动车停车位方案规划一、居住区中景观与环境的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得到了不少的改善,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种种问题。

如今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更多的是政府部门、地产开发商以及设计师根据本身的想法去满足大众们的需求,特别是在如今的房地产业发展如此迅猛的年代,很多的房地产以营利为目的,注重商业效果,忽视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使得许多居民们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世界中,对于周边的环境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在生活中大部分居民所居住的公寓都关门闭户,缺乏邻里之间的沟通交流与社区活动,居民们的日子显得比较乏味和疲惫。

怎样去解决如钢筋混凝土般的居住区和人们日渐疏远的问题呢?对于居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与环境的塑造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景观规划设计使我们的居住环境更为生态化,满足了居民们对于环境的真实需求,更以人为本,在此基础上针对于环境的塑造来改善居民们的生活。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理论概述(一)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设计又称景观建筑学,指在建筑设计或者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对于周边环境的整体考虑与设计,包括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相呼应,在使用上更为方便、舒适,提高了整体艺术价值[1]。

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景观设计分为硬景观、软景观两种类别。

硬景观通常包括一些人工设施,如铺装、雕塑、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一般是指人工植被,通常包括喷泉、水池、抗压草皮、修剪过的树木等等[2]。

景观设计的好坏往往不在于环境的亮丽与否,而是是否解决了居民在生活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例如功能性问题和使用性问题,功能是否满足居民们的需求,使用上是否便捷舒适,与周围的环境是否协调。

人们在生活中往往对于周边的环境具有本能上的依赖,在闲暇期间对于周边绿植、花草以及水系的关注较多,居住小区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往都体现在社区的一些公共开放绿地或者是闲暇娱乐活动场所。

小区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小区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小区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一、居住区的性质与规模:建国以来,我国居住形态从初期由于缺乏经验而借鉴西方邻里单位,学习苏联街坊的布置,直到小区规划理论的出现并传入我国被广泛地采用及积极发展的今天,总结这段走过的道路,有必要给小区下个定义。

白德懋在《小区规划与居住区环境设计》一书中,将居住区划分为三级:居住区、小区和住宅组团。

1、居住区:居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

在居住区内设有比较完整的日常性和经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这些设施能满足居民的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要求。

因此它的规模一般为1万至1。

5万户,3-5万人,相当于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处管辖的范围。

居住区下可划分若干小区,也可不划分小区,而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

2、居住小区:简称小区,有别于工业或其他小区。

小区应是居住区道路(也可是城市一般道路)所包围的日常性生活居住单位。

小区内设有日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日常生活必须;但经常性的设施,如规模较大的邮局,购物超市、医院等还得去小区外解决。

它的规模约2-3千户,1万人左右。

小区下可划分若干住宅组团,或视具体情况不分组团。

3、住宅组团:是居住区的基本居住单位,由若干栋住宅组成。

其规模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或里弄委员会),300-700户,1000至2500人。

住宅组团内可设一些直接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如小百货、烟杂店、卫生站和自行车存放处等微型服务设施。

一般不设幼儿园、百货商店等公共设施,以免把嘈杂的人流、车流和噪音带进来而影响居住环境。

所以称之为住宅组团,以表示它的单纯居住性质。

二、居住区景观的构成: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1、绿化: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工业的迅猛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迫使相关国家开始重视环境设计。

70年代,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

园林景观设计——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摘要】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创造和谐的生活氛围,因此对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及要求、设计的构思方法、设计程序及景观分区处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亲和性;人性化绿色生态居住区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导、兼具部分生态旅游功能的高品质居住区,集居住休闲等功能于一体。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核心所在,也是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户外空间,不仅为居民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还能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场地。

对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1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和要求1.1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1.1.1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具体体现为:首先要了解住户的各种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第二,是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强调对人的关怀;第三,是体现在活动场地的分布、交往空间的设置、户外家具及景观小品的尺度等方面,使人们在交往、休闲、活动、赏景时更加舒适、便捷,使居住区环境更具亲和力。

1.1.2突出特色,体现文化景观的原则居住环境是其所在城市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创造城市的景观形象有重要作用。

另外,在居住区景观规划中重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对于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标志特征,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1.3因地制宜,注重美观与实用的原则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应同时具备观赏性和实用性,使有限的绿地空间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1.14绿化为主,生态优先的原则植树、种草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居住区绿化要重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及各品种组成的生态循环链效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来指导居住区的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坚持以植树为主,因地制宜。

1.2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要求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是营造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供人们休闲活动的居住环境。

新版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新版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新版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日照标准篇一居住区规划居住区规划1.任务:是为居民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安宁和优美的环境。

在居住区内,除了布置住宅外,还须布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和活动场所、道路广场、市政工程设施等。

居住区规划必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的要求,对居住区内各项建设作出综合的全面安排。

居住区规划还必须考虑一定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需要及习惯、物质技术条件以及气候、地形和现状基础等条件,同时应注意远近结合,留有发展余地。

居住区规划属于城市详细规划的范畴。

一、居住区的影响因素及其历史演变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居住区形态与居住环境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表现为一个渐进的历史演变过程,从中可折射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

影响居住活动的主要因素有: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社会与家庭结构、文化与民俗等。

二、居住区的分级、规模与特点1.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

用地一般在50~100公顷。

特点:规模大、配套设施完备、环境优雅、居住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并重。

1个居住区可以划分为4~5个居住小区,也可直接划分为若干个居住组团。

2.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

用地一般为15~35公顷。

特点:规模适中、配套设施齐备、环境标准适度、以居住职能为主以日常生活服务功能为辅。

3.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主干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用地一般为4~6公顷。

特点:规模小、配套设施少、以居住功能为主辅以少量基本生活服务职能。

浅谈居住区绿地设计的要素

浅谈居住区绿地设计的要素

浅谈居住区绿地设计的要素1、植物配置的设计植物配置需要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以及对户外活动的要求来进行设计,乔木、灌木、草坪要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比例,以达到最佳的生态和美化作用。

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花木搭配应简洁明快,树种选择应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来设计,并区分不同的地域,因地制宜。

如北方地区冬春风大,夏季烈日炎炎,常绿树种应不少于2/5,应以乔、灌、草复层混交为基本形式,不宜以开阔的草坪为主。

居住区是休闲放松的生活家园,植物造景要满足、符合居住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应尽量体现出大自然的美。

2、水体景观的设计水环境可调节居住小区的环境,增强居所的舒适感。

水景观给人带来生动的美感,可供人宣泄情感、调整心态、寄托情怀;水景观为人提供休闲、交往的集聚场所。

水景设计应结合场地气候、地形及水源条件。

南方干热地区应尽可能为居住区居民提供亲水环境,北方地区在设计不结冰期的水景时,还必须考虑结冰期的枯水景观。

跌水瀑布和涉水池向来是园林造景中的点睛之笔,有着其他景观无法替代的动感、光晕和声响,使居住环境增加景观层次,扩大空间,增添静中有动的乐趣。

喷泉和倒影池能起到赏心悦目、烘托环境的作用,并借助音乐和灯光的变化产生视觉上的冲击,进一步展示水体的活力和动态美,满足人的亲水要求。

3、建筑小品的设计景观建筑小品应有适当的观景空间和观赏视角,否则有堆切之嫌。

目前景观规划设计对于居住区小品设计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一般都是套用城市规划设计的相关经验,因此在小品的视觉、空间、体量上,多数设计均沿用城市景观设计的尺度,但居住区有其特有的性质,生搬硬套,对于场地较小、用地有限的居住区景观十分不利。

小品的风格应协调,同时又能统领该小品所处区域的设计主题,居住区景观规划中特别喜欢选用一些设计主题,一般都是通过小品建筑或植物种植来点题。

但也正因为如此,不少主题相互间又不相呼应连贯,甚至产生冲突。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标准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标准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居住区规划设计》(二)课程性质: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建筑设计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原则、空间布局、景观设计、建筑风格、绿色建筑等方面。

(二)教学要求:学生应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注重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的协调性,注重绿色建筑和环保理念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实际案例和图片,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评估方式与标准(一)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实践操作、期末考试等。

(二)评估标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果,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技能的熟练程度、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一)教材:《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材(可选)。

(二)参考书目:《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

七、教学团队与教学设施(一)教学团队:本课程的授课教师需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术背景,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准确、生动的授课内容。

(二)教学设施:学校应提供相应的教学场地和设备,包括教室、实验室、实践基地等,以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求。

同时,学校还应提供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资源,以支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八、其他说明(一)本课程标准为参考性文件,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思路和理论总结

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思路和理论总结

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思路和理论总结绿色生态是21世纪世界建筑的主旋律。

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们拥有了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同时也感受到工业革命对于自然系统的破坏。

生态居住区正在成为新世纪人类居住环境改善与发展的方向。

生态居住区以强调居住区的健康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为主要目标,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客观实际,在居住者、发展商的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利用成熟的技术与产品,力求使居住区的生态系统达到最佳状态,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标签:生态居住区;景观设计;可持续每个居住区都应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这是景观设计的首要目的。

首先在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人们都能够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共享居住区的环境资源;其次,加强院落空间的领域性,利用各种环境要素丰富空间的层次,为人们提供相认、交流的场所;从而创造安静温馨、优美、祥和安全的居家环境。

一、项目概况1、现状条件南昌县是南昌市“一核五片区”之中的昌南片区。

素有南昌市“南大门”之称。

距南昌市中心15公里。

莲塘镇是全县的政治、文化、信息交流中心。

汇仁阳光海岸正是在此背景下孕育而生。

项目基地地处南昌县小蓝工业园,紧邻迎宾大道和昌南客运站,属于昌南城乡结合地带,周边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市政和其他生活配套设施处在起步阶段。

项目东面紧邻迎宾大道,与汇仁集团总部隔路相望;西面为规划工业一路,与武藏野化工厂隔路相望;南面为煌上煌公寓用地(即将改为商住用地);北面与楼盘“尚南云顶”隔路相邻。

基地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450米,中间汇仁大道横穿地块,分为南北两片,北地块面积约为16.91公顷(253.7亩),南地块面积约为12.76公顷(191.4亩),总计约29.67公顷(445.1亩),地块用地平整,略微南高北低。

2、项目优缺点分析优点:地处南昌市主干道旁,面邻昌南客运站,交通极为便利,10余条公交路线直达;作为南昌市南大门咽喉,地段发展前景良好。

浅析英伦风格的居住区景观设计

浅析英伦风格的居住区景观设计

浅析英伦风格的居住区景观设计摘要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房地产遍地开花,到处都在建设几十万平米的住宅小区项目,使居住区景观绿化成为了城市园林绿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对项目概况、设计目标进行概述,阐明了设计理念、设计构思和空间营造方法,并引入了“主题式功能景观区”的设计手法,提炼了英国园林经典要素,通过情趣各异的主题,进行合理的空间组织,形成收放有致、和谐有序、优美环境的居住区园林景观系统。

整个设计方案布局空间形式合理,做到多而不乱、有机互动,相互融合,成为真正的主动服务于居民的景观空间。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1.项目概况该居住区位于深圳市东部,转身繁华都市、出入山间野趣,还有汇集于区内的沿海高速、海景别墅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便捷。

项目总面积为29.9万㎡,景观面积14.2万㎡,绿化率为55.25%。

2.设计目标通过“主题式功能景观区”的设计手法,提炼英国园林经典要素,通过情趣各异的主题,进行合理的空间组织,形成以人为本、和谐有序、经济优美、功能齐全的居住区园林景观系统,使户户在家中就都能看见并享受具有尊贵、典雅、悠闲特色的英伦风情景观。

3.设计理念3.1和谐的理念小区以英伦风情小镇生活为规划蓝本,在建筑设计上,秉承英伦浪漫主义建筑风格精粹,诠释英伦经典造型,以花园洋房、小高层为主力产品,并配以特色幼儿园和风情商业街等,打造池州首席英伦人居示范区。

景观设计要与总体规划,建筑设计相吻合,使园林景观的风格与英伦建筑风格相呼应。

3.2生态性理念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绿地对居住环境的改善作用。

设计优化的人工植物群落,运用植物的多样性及各种形态、形式,最大限度提高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

3.3经济性理念对于房地产开发公司而言,当然希望能够做出有档次的住宅景观,但是这样的追求却经常和高成本相联系,甚至有时花了高的成本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此项目的招标书上写明景观造价控制在每平方米景观绿地面积的价格。

绿视率理论在北京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绿视率理论在北京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绿视率理论在北京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提升居住区的品质和人居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北京这样一个大城市中,如何有效地利用绿化资源,并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体现出绿色理念,已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绿视率理论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绿视率理论是景观设计领域的一种理论模型,它主要通过定量分析绿化面积与可视面积之间的关系,来评估景观设计的效果。

绿视率理论认为,人们对于绿化景观的感知主要来自于视觉上的直接观察,而不仅仅是绿化面积的大小。

因此,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应注重提高绿色景观的可视度,使其能够更好地被居民所感知。

在北京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绿视率理论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可以通过增加居住区内的绿化面积,提高整体的绿视率。

例如,在小区内增设花坛、草坪和树木等绿化元素,使其与建筑物相互交融,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

其次,应注重提高绿化景观的可视度。

可以通过合理设置景观观赏点和绿化廊道,使居民在行走或休闲时能够更好地欣赏绿色景观,增加绿视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物的外立面,增加绿化景观的反射面积,提高绿色景观的可视度。

绿视率理论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居住区的景观品质,还能够对居民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与绿色景观接触可以减轻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并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满意度。

因此,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加强绿视率的应用,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总之,绿视率理论在北京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提升居住区的景观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增加绿化面积和提高绿化景观的可视度,可以创造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

因此,在未来的居住区规划和设计中,应更加重视绿视率理论的应用,以推动城市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公主岭市规划处王永宏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居住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

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

我们认为,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面从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来探讨设计的新思路。

一、生态设计居住区的绿化规划,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以提高居民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因此,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居住区绿地设计是园林设计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研究和学习生态园林观点是搞好居住区绿地设计的先决条件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生态位、竞争、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他感作用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使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

(二)努力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绿地率和绿视率在居住区内不透水的部分(道路、建筑广场)比例较大,而绿地面积已经很少,设计时,应合理分配园林诸要素,(植物、道路、建筑、山石、水体)的比例关系,重点突出植物造景,同时充分运用植物覆盖所有可以覆盖的黄土,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地率和绿视率。

如同样是道路地坪,石板嵌草道路要比纯铺装的道路地坪好。

同样是景墙透空,植攀援植物景墙要比无攀援植物透空景墙更能发挥生态效益。

同样是休息功能的建筑小品,花架要比亭子更能提高绿视率。

(三)努力提高居住区绿地单位面积的叶面积系数叶面积系数=叶面积/单位面积。

园林景观设计——居民小区绿化规划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居民小区绿化规划设计

居民小区绿化规划设计【摘要】在城市人口膨胀的今天,人们面对外界的各种压力,已经身心疲惫,需要找寻一个舒适的人居环境来调节身心。

对于人居和人聚的两个相关问题园林设计师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居住小区的绿化问题直接影响到聚居的质量。

在设计中配置的植物尽量达到清洁空气、美化环境、调节身心的目的。

【关键词】居民小区;绿化工程;规划设计1 城市园林绿化的趋势1.1 “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导向作为人居环境的城市居民区,其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小区住户的要求,即居住区的绿化造景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居民的生活和休闲的要求。

现代人所要求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围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展开的,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人们会追求一个更健康、与自己更有亲和力的环境。

1.2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发展方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各界引起高度重视而用来指导城市小区绿化的直接表现就是出现了生态型小区绿化景观,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呈现空间结构,使廊道、镶嵌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有一定的美学价值,适于人类聚居。

1.3 居住小区的健康理念在现在巨大的工作压力、单调的生活内容、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围绕下,保持健康有其难度。

为此重视环境问题的设计师们应努力为现代人创造一个更适合的人居环境,从单纯地对艺术形式和视觉的追求中走出来,注重生态对人类身心的调剂功能。

将自然引入居住区,引到每个居民身边,以景观学、行为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理论综合考虑、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区环境。

2 现代居住区绿化的空间问题2.1 充分利用空间扩大绿化面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终将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对于居民用户的汽车,必须建设车库。

在设计中可以将车库转入地下,或转向立体停车场,这样有几大好处:一是减少噪音,二是增加交通安全。

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小区中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土地最大限度地用于绿化户外活动场所,更符合现代小区设计的要求。

居住区设计方法

居住区设计方法

1.关注社区周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再开发社区周边环境包括地理交通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

都市规模的扩大和私人小汽车的发展,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困扰:交通拥挤堵塞、空气污染严重…人们将寻求居住空间的目光转向城市周边和郊区。

社区外部良好的交通联系浓郁的文化氛围、自然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择地置业的消费时尚。

在社区周边或内部兴建高级学校、大型休闲设施、绿色通廊等成为新的开发理念。

2.追求高品位的社区环境现代规划师大都为自然人提供居住环境,而没有为社会人提供居住环境,使社会性失去往日的本质。

所以居住区群体空间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操作对象,也是根本的目标。

这样,居住区群体空间自然成为指导性的依据和指标,它反映居住环境对社会性的考虑与满足。

我们追求居住区群体空间不仅是为使居住环境美好、有趣,也是为给人提供完整、健康、娱乐的居住环境,抵抗现代工业对人性的挑战。

建筑是居住环境的主体元素,实现理想居住区的群体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居住建筑设计。

2.1理想居住区的公共交流空间模式构成理想居住区的三个因素:区域性、向心性和有序性。

这三项要素作为超越性概念表达的是实体与空间的模式。

区域性:居住区的基本构架,标志着主体共同生活的最大范围,区域性使居住区初步奠定自身的意义。

要形成居住区,首先要有一个空间范围,这里侧重于强调它的闭合性。

构成区域性的因素非常复杂模糊,往往是精神与物质的混合体。

它的存在机制在于居住区主体的共同认同。

区域性包容的范围无疑为主体提供了归属感,在此感情的共同体验下,居住区的主体彼此萌发同属感,这是走向共同生活的心理基础。

向心性:向心性可以是空间的,场所性的,也可以是实体的,标志性的。

向心性是居住区的秩序焦点,是主体共同生活的动力意向根源,使居住区开始发生向心性,没有向心性,居住区内部就是混沌的。

向心性是主体对环境的动力意向根源。

人的空间以主体为核心。

这种观念不仅作为一般组织化手段,还作为环境的参考符号而外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一、理论部分
1.人文地理理论: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结合人文地理环境特点,考
虑地域文化和人文历史的特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景观。

2.生态学理论: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采用生态学理论,合理规划绿地、湿地等生态功能区,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空气质量、水环境等。

3.社会学理论: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符合社会需求,满足居民的休
闲娱乐、健康运动等社交需求,提高居民的社会互动空间。

4.心理学理论: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考虑居民的心理需求,打造愉悦、舒适的环境,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方法部分
1.整体规划思路: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从整体规划思路出发,统筹
考虑居住区的功能布局、景观特色、社区设施等要素,形成合理的规划蓝图。

2.景观空间布局: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合理布局景观空间,包括公
共绿地、街头景观、小区景观等,提供各类景观设施,满足居民的娱乐和
休闲需求。

3.多样化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采用多样化的景观设计手法,比如景观组合、景观廊道、景观艺术等,提升景观的美感和艺术氛围。

4.绿色建筑设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节能环保,采用绿色建
筑设计理念,建设节能环保的建筑物,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可持续性。

5.社区公共设施设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社区公共设施的设计,包括休闲健身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社交交流设施等,提供丰富多样的社区服务。

6.环境保护和改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和改善,采取绿化、减少噪音、改善空气质量等措施,提高居住区的环境品质。

综上所述,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上应以人文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方法上应以整体规划思路、景观空间布局、多样化景观设计、绿色建筑设计、社区公共设施设计和环境保护和改善为主要手段。

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居住区的景观品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