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测人员能力确认的实施
完善人员能力建设 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
40 《 质量与认证》2019·8完善人员能力建设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为保障实验室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可追溯性,需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现有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运营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基础上,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风险防控能力,这些人员能力提升均可通过日常实验室管理进行。
文/吕清哲随着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实验室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实验室人员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实验室专业技术水平、质量水平,以及检测能力水平,故人员能力是实验室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积极推进,完善发展。
实验室人员需要具备的 基础能力实验室人员应了解国家主管部门对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实验室内部的工作流程、本职工作岗位的职责、上下工序的衔接要求,其中检测人员应熟悉各类检测设备,包括设备的基本原理、正确使用方法、维护保养常识等;熟悉被检样品,包括样品的基本结构、材料;基本掌握本工作岗位检测所依据的标准、规范,熟悉检测项目所需的环境条件;基本掌握检测数据的采集、记录、处理;基本了解检测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和使用。
设备管理人员应基本掌握C N A S对设备管理的各项要求;基本了解实验室所用设备的适用范围和准确度要求;能对计量校准的供应商进行识别和评价;具备对检测设备的校准证书确认所需的技术能力;具备编制年度检测设备的周期校准计划表、台账、档案和供应商评价的能力。
样品管理人员应基本掌握C N A S对样品管理的各项要求;具备编制样品台账、样品流转登记表的能力;掌握实验室的样品标识系统,并进行正确标识;掌握实验室样品储存所规定的环境条件;具备与客户进行良性沟通的能力。
合同评审人员应基本掌握C N A S对合同评审的各项要求;全面了解本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各类资源;具备对样品的验收和评价能力;具备与检测部门和客户进行良性沟通的能力。
文件管理人员应基本掌握CNAS对文件控制的各项要求;了解文件档案管理的基本常识;具备编制档案目录、档案关注Focus 编辑 王思童分类的能力。
检测实验室人员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关键环节
质 认 定 评 审 准 则 4 . 1 . 8 条 : 最 高 管 申 请 能 力 、 新 申请 授 权 等 的 培 训 ,
理 者 和 技 术 管 理 者 的 变 更 需 报 发 证 对 实 验 室 管 理 体 系 的 深 化 培 训 等 。
机 关或 其授 权 的部 门确认 。 实 验
实 验 室 人 员 管 理 的 策 划 活 动 包 般 包 括 四 个 层 次 : 质 量 手 册 ( 见 任 、 岗位 报 备 、 授 权 申请 、授 权 审
括 跟 踪 和 收 集 内外 部 要 求 、 要 求 的
检 测 和 校 准 实 验 室 能 力 认 可 准 批 、 授 权 公 示 等 七 个 环 节 。 其 中 的
专题 S u b j e c t
编 辑/ 徐 航
国 家
“ 十 二 五 ” 自主创 新 能 力 建 设 规 划 ) )指 出 : “ 十 二 五 ” 期 间 ,我 国 自主 创 新 能
力 建 设 的 总 体 部 署 之 一 ,就 是 健 全 国家 标 准 、计 量 、检 测和 认 证 技 术 体 系 ,支 撑 科 技 跨 越
编辑 /徐航
m {^
S u b j e c t 专题
较 大 时 ,应 当 主 动 回避 参 与 感 官 检 证 ,确 认 其 具 有 相 应 的 检 测 能 力 。
验 ;又 比 如 电气 检 测 人 员 应 当 了 解 火 焰 燃 烧 试 验 用 的 气 体 应 与 试 验 区
… 一
编 者
检测 实验 室人员管理 的
.
煮. . . . . 键 . … … … >
◎ 文 / 葛雁 陈霞
本 文 参 考 美 国 质量 管 理 专 家 戴 明 身 的发展 要 求。
T ∕CCAA60-2023 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监控实施指南
ICS 03.120.20 CCS A 00团体标准T/CCAA 60—2023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监控实施指南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supervision and monitoring competence of inspectionand testing personnel2023 - 03 - 16发布2023 - 03 - 31实施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中国认证认可协会T/CCAA 60—2023I目次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原则 ........................................................................... 1 5 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监控的分类 . (1)6 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监控活动的主体 (2)7 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监控的内容 ....................................................... 2 8 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监控的方式 ....................................................... 3 9 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监控的时机 ....................................................... 3 10 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监控的频次 (3)11 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监控的实施 (4)参考文献 (8)中国认证认可协会T/CCAA 60—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化验员能力验证规程
化验员能力验证规程
1.目的
为保证检验化验人员操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提高化验室检测能力确保产品安全,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应于本公司化验室检验人员。
3.职责
3.1化验员负责理化指标检验在本公司平行检验的实施,品保部负责人验证;
3.2品保部负责每年与商检局或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对比实验。
4.程序
4.1理化检验内部平行实验
4.1.1 每年由品保部组织本公司理化检验人员的平行实验。
4.1.2 实验方法是相同条件下同一样品,同一时间,由不同人员来做。
实验结果由品保部负责人参考国家或出口标准进行验证。
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要重新培训后实验直至合格为止。
4.2 必要时,化验室检验人员参加外部(官方、第三方等)的平行实验。
4.2.1 检验方法是相同条件下同一样品,同一时间,送官方或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一份做检测,实验室自己保留一份做检测。
由品保部负责人参考国家或客户标准进行验证。
如达不到标准要求的要重新培训检验人员。
4.3理化检验方法
4.3.1 准确称取样品量,在温度、湿度相同的前提下,不同操作者作平行的试验,观察结果是否有误差或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5.相关记录
《比对检验记录》
第 1 页共 1 页。
能力验证与方法确认人员职责
能力验证与方法确认人员职责
能力验证与方法确认人员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制定能力验证计划: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和行业标准,制定并更新能力验证计划,确保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与行业要求保持一致。
2. 组织实施能力验证:负责组织并实施能力验证活动,包括选择合适的验证项目、确定验证标准和合格标准、分配任务给实验人员等。
3. 方法确认与改进:对实验室所采用的方法进行确认和优化,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关注行业动态,及时引进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
4. 数据分析与报告编制:对能力验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状况,并编制相应的报告。
对于不达标或存在问题的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并跟进改进效果。
5. 审核与批准:对实验人员的能力验证结果进行审核和批准,确保其符合要求。
同时,对实验室内部的检测报告进行审批,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6. 培训与指导: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实验人员的检测技能和意识。
对于新的实验人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培训,确保其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7. 沟通与协作:与其他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与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室的工作目标。
及时向上级汇报实验室的能力验证情况和工作进展,为实验室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职责划分可能会根据实验室的规模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ISO17025:2017比对实验和能力验证工作程序
1 目的对项目实验室参加比对实验和能力验证活动进行管理,使方法验证/确认和检测监控做到有效性,为项目实验室编制类似程序文件提供指引。
项目实验室需要根据本程序文件的指引以及结合项目实验室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类似程序文件并发布生效。
2 范围适用于项目公司实验室参加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的管理。
3 职责与权限3.1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验室内部比对,组织参加实验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
3.2 检测员:负责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的实施工作。
3.3 文控管理员:负责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评价报告及其原始记录等资料的归档保存。
4 定义4.1 能力验证: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定的准则评价参加者的能力。
能力验证组织者需获得CNAS认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资质。
能力验证也叫能力验证活动,广义的能力验证活动包括能力验证和测量审核。
4.2 能力验证计划:在检测、测量、校准或检查的某个特定领域,设计和运作的一轮或多轮能力验证。
4.3 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测量或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4.4 测量审核:一个参加者对被测物品(材料或制品)进行实际测试,其测试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的活动。
5 管理内容及要求5.1 参加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项目的确定5.1.1 实验室内部比对项目确定技术负责人根据实验室现有检测能力及人员情况,制定《内部质量控制计划》(XX-Lab-QP-18-1),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按照计划实施。
计划应该包括检测项目、比对类型、依据标准、实验人员、计划执行时间、判定依据等。
5.1.2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项目确定技术负责人根据CNAS网站有关项目的验证活动等信息或相关有资质的比对机构查找能力验证比对项目,制定《外部质量控制计划》(XX-Lab-QP-18-2),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按照计划实施。
计划应该包括检测项目、比对类型、依据标准、实验人员、计划执行时间等。
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实施方案
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实施方案
一、确定验证项目
首先,需要确定验证的具体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设施、人员素质、检测方法、质量保障体系等。
针对不同的项目,需要制定相应的验证方案和标准。
二、制定验证标准
在确定了验证项目后,需要制定相应的验证标准。
验证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同时也可以根据行业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三、确定验证方法和程序
根据验证项目和标准,制定相应的验证方法和程序。
验证方法应当科学、合理、可操作,验证程序应当清晰明确、便于实施和监督。
四、确定验证周期和频次
根据验证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验证的周期和频次。
一般来
说,应当定期进行验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制定验证报告和处理意见
在验证完成后,需要制定验证报告,对验证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验证报告应当客观、真实、全面,处理意见应当具体、可行、有效。
六、监督和评估
验证实施完成后,需要进行监督和评估。
监督应当及时、全面,评估应当客观、公正、科学。
七、持续改进
验证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持续改进是验证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检测机构能力的重要途径。
总结
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方案和标准,严格按照程序
进行实施,及时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验证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提高检测机构的能力和水平。
实验室管理篇——细说人员监督与监控-包含样表
每天一个知识点,实验室质量管理之——人员监督和监控篇人员监督和监控的区别人员监督人员监控对象新进技术人员、新转岗人员和操作新标准、新方法、新设备的现有技术人员可能影响实验室活动结果的人员,包括各职能人员主要时机未获得授权之前授权独立上岗后重点授权之前的初始技术能力授权后持续胜任的技术能力方法现场观察、面谈、模拟试验、盲样考核、人员比对等现场监督实际操作过程、核查记录或报告以及考核、盲样测试、实验室内比对、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结果实施者监督员主管部门/监督员一、人员监督1.文件要求RB/T214-20174.2.6:应有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实习员工进行监督。
RB/T214-20174.2.7:检验检测机构应保留人员的相关资格、能力确认、授权、教育、培训和监督的记录,记录包含能力要求的确定、人员的选择、人员培训、人员监督、人员授权和人员能力监控。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12.129)检验检测机构依据管理体系建立的人员技术档案内容包括不限于教育背景、培训经历、资格确认、授权、监督的相关记录。
CNAS-CL01:20186.2.5实验室应有以下活动的程序,并保存相关记录:d)人员监督;CNAS-CL01-G001:20242.监督的对象监督的对象是:人,重点在授权之前。
重点包括:检验检测人员(包括方法验证人员、记录复核人员)、报告批准人员、采样人员、样品预处理人员;可以考虑纳入:合同评审人员、设备管理人员、样品管理人员、报告编制人员、档案管理员等与技术管理无关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
3.监督实施3.1制定监督计划监督员每年年初制定并汇总监督计划,形成年度监督计划,计划内容包括:对象、实施时间、方式、内容、监控频次等。
附件A,提供了人员监督计划样表可供选择。
3.1.1监督对象涵盖如下类型人员:(1)新进技术人员;(2)新转岗人员;(3)扩展新的技术活动的现有技术人员;(5)现有技术人员。
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人员能力监控的目的和要求简答题
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人员能力监控的目的和要求简答题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能力监控的目的
2.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能力监控的要求
3.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能力监控的实施方法
4.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能力监控的意义
正文
一、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能力监控的目的
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能力监控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检验检测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开展检验检测工作,提高检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检验检测服务。
二、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能力监控的要求
1.检验检测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受教育程度、专业技术背景和工作经历、资质资格、技术能力应当符合工作需要。
2.检验检测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严格按照检验检测方法、程序和规程开展工作。
3.检验检测人员应当定期参加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与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相适应的能力水平。
三、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能力监控的实施方法
1.制定人员能力监控计划,收集和分析人员能力信息,通过能力监控来判断人员能力的维护。
2.设定人员监督对象,明确监督内容和要求,对检验检测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
3.实施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检验检测人员具备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对检验检测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跟踪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要求的工作。
四、检验检测人员监督和能力监控的意义
1.保障检验检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检验检测机构的公信力。
2.提高检验检测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检验检测服务。
如何考核实验室检测人员的能力
如何考核实验室检测人员的能力实验室检测人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而人员的能力并不是从毕业开始就一成不变的。
实验室检测人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才能适应实验室发展的需要,而人员能力的考核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01试题考核试题考核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
组织人员进行一次集体授课,将学习的内容以图表、文字等形式展现在讲义上,然后让员工听讲,随后将讲授的内容和重点以试题的形式让大家回答,这样掌握的知识内容很明显的展现在试题上,其评判方法就是根据标准答案来打分,通过分数的多少直观地显示出学员听课的效率。
缺点就是体现的理论性较强,而实践性体现不出来。
02现场提问现场提问是一种讲课的手段,主要针对上课开小差的员工,通过提问的方式将其注意力引回来。
自然也可以作为检验员工的一种方式,内容随机性较大、覆盖面不全,不能够全面掌握学员的听课效果。
03现场演示现场演示是考察员工实践能力的一个方面,主要是通过员工的操作来反应标准方法的执行情况,其监督者首先要求丰富的操作经验。
监督可以是某个操作环节、也可以是整个操作阶段,但其评价较难划分,主观意识比较强。
在评价结果上不太容易形成统一的意见。
04目光统一目光统一是能够保证全体员工参与,但是对测试的项目有局限性,一般是适用于最终评级环节如色牢度、起毛起球等。
05盲样测试盲样测试是通过已知结果的样品进行再次测试,通过两次结果的对比来判定人员的能力,其主要适用于内部质量控制,尤其是对于数值检测的项目,要求评定分析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知识,有能力对检测数据进行评价分析。
06实验室能力验证参加实验室能力验证是最直接,最有权威的一种方式,但因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荣誉,且成本较高,所以实验室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对人员进行验证,尤其是新人员不适合该方法的验证。
总的来说,人员能力验证的方式有多种,但各有千秋,所以实验室在选择验证的方式时,应充分考虑人员、设备、环境、检测项目等条件的限制,把握各自特点来顺利完成人员的验证工作。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CNAS)申请CNAS 认可的实验室应同时满足本准则以及相应领域的应用说明。
本准则是CNAS 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进行认可的依据,也可为实验室建立质量、行政和技术运作的管理体系,以及为实验室的客户、法定管理机构对实验室的能力进行确认或承认提供指南。
本准则并不意图用作实验室认证的基础。
实验室应通过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实验室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测和/或校准、评价结果、签署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的人员的能力。
当使用在培员工时,应对其安排适当的监督。
对从事特定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
实验室管理者应制订实验室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技能目标。
应有确定培训需求和提供人员培训的政策和程序。
培训计划应与实验室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
应评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
实验室应使用长期雇佣人员或签约人员。
在使用签约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是胜任的且受到监督,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5.3 设施和环境条件5.3.1 用于检测和/或校准的实验室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能源、照明和环境条件,应有利于检测和/或校准的正确实施。
实验室应确保其环境条件不会使结果无效,或对所要求的测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在实验室固定设施以外的场所进行抽样、检测和/或校准时,应予特别注意。
对影响检测和校准结果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技术要求应制定成文件。
5.3.2 相关的规范、方法和程序有要求,或对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实验室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
对诸如生物消毒、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度、声级和振级等应予重视,使其适应于相关的技术活动。
当环境条件危及到检测和/或校准的结果时,应停止检测和校准。
5.3.3 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
检验检测工作技术人员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工作技术人员能力评价1、频次与要求对技术人员的能力考核与评估一般在培训之后进行。
实验室各级人员所要求的能力评估的频次与要求是不同的。
实验室新进人员一般可设定要求在最初2个月内应至少进行2次能力评审(间隔为30天);工作1年以上的员工至少1年1次。
且当职责变更时,或离岗6个月以上再上岗时,或启用新的操作项目、新方法及新仪器,正式启用前完成培训与考核时,或工作轮调时,或需要重新培训,重新培训后1个月内进行能力评估。
2、能力评估流程每年由各专业组组长制定《年度员工业务能力考核与评估计划表》,计划应包含所有组员、所有岗位及所有项目,交主任审核。
新进员工定岗后,各专业组组长根据组内实际情况制定组内轮岗计划,并在最初的两个月内计划安排两次能力评估。
组长按计划表安排的日期进行组员业务能力考核与评估并记录,每次考核后考核者及被考核者要在记录上签字。
若年度已进行过某项目的能力考核,则只须进行能力评估。
完成能力评估后由组长将组员的业务能力考核与评估结果汇总成员工业务能力考核与评估总结,交技术负责人审核。
该次能力评估的记录保存于员工个人档案中。
3、能力评估的具体实施对员工的评估可从两方面来进行评估,一是从项目操作方面进行评估,另一方面是进行综合评估。
1)项目操作评估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直接观察实际操作:管理层在能力评估前制定《项目操作能力评估表》,该表中直接观察实际操作的内容至少包括样品的准备(如合适)、样品的处理和检测、报告单的审核和结果解释、质控判断、仪器维护和保养等操作。
制定观察内容,不仅可以被员工用来作为日常工作中自我能力评估的依据,而且各组长也可以以此作为考核员工的依据。
在评估时,组长可以在员工日常工作情况的基础上,综合差错、投诉、日常监督、咨询、内审、不符合项报告等方面内容,对员工进行考评(2)盲样测试:该方法是一个比较直接有效的确定员工能否有能力完成岗位任务的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对已知结果的样品或盲样样品或PT样品进行检测来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标准为盲样测试结果正确率大于90%,或偏倚小于实验室允许总误差范围。
实验室人员能力确认和授权的三种方法你了解吗?
实验室人员能力确认和授权的三种方法你了解吗?一、自我声明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对于通过自行学习的法律法规、资质认定及试验室认可相关文件,可通过自我声明的方式进行力量确认;或通过参与外部线下培训、线上学习平台培训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明进行力量确认。
二、书面考试采样员、检测员、报告编制人员、报告审核人员、质量监督员、样品管理员、档案管理员对于法律法规、资质认定及试验室认可相关文件、检验检测基础学问、仪器设备使用维护等,可由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预备书面试题;试题形式可包括推断题、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明确合格分数;或通过参与外部线下培训、线上学习平台培训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明进行力量确认。
三、技能考核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项目、样品和标准,被考核人根据标准规定的方法开展检测工作。
适用于大多数检测员操作技能力量确认,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a)操作演示/目击试验,由具有阅历的、熟识检测方法、技术规范、仪器操作的人员对被考核人的操作进行评判,确定被考核人是否获得该项力量;b)人员比对,考核人指定一名具有阅历的、熟识检测方法、技术规范、仪器操作的人员,与被考核人一同进行采样或检测工作,比对分析结果来确定被考核人是否获得该项力量,考核人可指定人员比对结果相对偏差要求;c)加标回收,考核人在待检测的样品中添加肯定量的目标物,由被考核人实施检测,考核人依据回收率结果来确定被考核人是否获得该项力量;d)盲样测试,考核人选择有证标准样品、已知结果的稳定样品,由被考核人实施检测,考核人依据检测结果的与指定值的误差确定被考核人是否获得该项力量,考核人可指定误差要求e)留样复测,考核人可以选择已知结果且稳定性良好的留样样品,并选择稳定性良好的检测项目,比如土壤中的金属元素作为考核项目,由被考核人实施检测。
考核人依据检测结果的与已知值的误差确定被考核人是否获得该项力量,考核人可指定误差要求。
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程序流程图
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程序流程图1 目的1.1 为了确定实验室进行某些特定检测或测量的能力,以及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1.2 识别实验室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站与其他实验室间进行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适用于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机构或主管机构安排进行的能力验证试验。
3 引用文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GB/T15481-2000)4 职责4.1 技术负责人主持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的开展,及对结果进行评价。
4.2 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4.3 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所涉及的本站各检测室按照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计划要求,组织检验人员开展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
4.4 综合技术室负责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中有关资料的归档管理。
5 工作程序5.1 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方式5.1.1 计量认证机构或主管机构安排进行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
对此类试验,本站均应积极主动参加,如当时确有实际困难无法参加时,必须以书面形式申请暂不参加;如果没有提出暂不参加申请或申请未被认可,不可无故拒绝参加。
5.1.2 本站自行组织的与外部实验室之间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
5.2 验证项目的选择5.2.1 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机构或主管机构下达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计划所涉及项目。
5.2.2 本站自行组织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项目由综合技术室和有关检测室共同商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5.2.2.1 客户投诉项目;5.2.2.2 无法溯源的仪器设备;5.2.2.3 新开展的监测项目;5.2.2.4 使用非标准监测方法的项目;5.2.2.5 其他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或有必要的监测项目。
5.3 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组织5.3.1 明确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任务后,由站长负责联系参与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外部实验室,安排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时间,以及核算所需实验经费。
检验检测机构如何做检验检测人员能力确认
检验检测机构如何做检验检测人员能力确认角X辉1实验室认可准则对人员能力确认的要求:CNAS-CL01 :5.2.1实验室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测和/或校准、评价结果、签署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的人员的能力。
当使用在培员工时,应对其安排适当的监督。
对从事特定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 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
5.2.5管理层应授权专门人员进行特定类型的抽样、检测和/或校准、签发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提出意见和解释以及操作特定类型的设备。
实验室应保留所有技术人员(包括签约人员)的相关授权、能力、教育和专业资格、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并包含授权和/或能力确认的日期。
这些信息应易于获取。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4.2.5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抽样、操作设备、检验检测、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以及提出意见和解释的人员,依据相应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进行能力确认并持证上岗。
应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实习员工进行监督。
2实验室哪些人员需要能力确认1 .特定类型的抽样人员;2 .检测和/或校准人员;3 .签发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人员;4 .提出意见和解释人员;5 .操作特定类型的设备人。
6 如何进行能力确认从以下几个方面确认人员能力1、教育经历2、过往的培训3、过往的经验4、可以证明的技能(比如人员对检测方法的理解和实操证明)5、特定技术领域(如无损检测)需要人员持有资格证书,需要持证上岗;6、如果法定的要求、或者客户要求某些人员持证上岗,实验室应该满足这些要求;7、对检测报告人员、意见和解释负责的人员可重点炒年糕以下方面确认:a)人员具备相应的资格、培训、经验;b)充分的检测知识;O和被检测样品相关的材料、产品等的相关技术知识;d)和被检样品相关的使用方法的知识;e)被检样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或降级;f)被检产品法规和标准中阐明的通用要求的知识;g)对物品、材料和产品等正常使用中发现的偏离所产生影响程度的了解。
实验室人员能力确认程序
实验室人员能力确认程序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实验室人员能力确认程序1.目的保证检测室、检测人员的能力、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符合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所有检测人员3.职责和权限3.1.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人员能力确认计划表,并签发上岗证;3.2.相关检测部负责人负责人员能力确认计划表的编制及人员能力确认的实施;3.3.检测人员负责检测细则的编写及培训需求提出。
4.程序实验室各检测室负责人应根据部门人员能力制定培训计划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人员能力确认。
4.1.学历要求从事检测活动的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如果学历或专业不满足要求,应有10年以上相关检测经历。
关键技术人员,如进行检测结果复核、检测方法验证或确认的人员,除满足上述学历要求外,还应有3年以上本专业领域的检测经历。
本公司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应至少具有化学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的学历,或者具有10年以上化学检测工作经历。
4.2.实验室基础知识:熟悉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危险设备和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了解电气设备(动力及照明)的基本安全知识;了解生产中使用的有毒有害试剂或可能散发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防护基本知识;掌握实验室基础理论知识及常规操作技能。
4.3.素质能力4.3.1.仪器设备操作能力确认4.3.1.1.实验室检测人员应熟悉仪器设备的组成以及仪器设备测定原理;4.3.1.2.实验室检测人员能熟练操作仪器设备操作软件并出具准确结果;4.3.1.3.实验室检测人员能对照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及设备期间核查规程对设备进行维护及期间核查。
4.3.2.标准掌握能力确认4.3.2.1.实验室检测人员熟悉标准方法测定原理并根据标准实际操作中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关键控制点进行归纳从而对检测细则进行补充、细化、完善。
4.3.2.2.检测细则须对测定原理4.3.2.3.实验室使用试剂、标准物质品牌规格、试剂有效期、等进行完善,4.3.2.4.测定程序进行细化,4.3.2.5.计算公式符合实际,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符合要求。
《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程序》
《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程序》1目的保证检测室、检测人员的能力、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符合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本中心检测室、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检测工作的全过程。
3职责3.1技术负责人的职责批准比对或能力验证方案,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3.2技术负责人的职责负责制定每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
3.3办公室的职责组织相关检测室实施比对或能力验证工作。
3.1检测室的职责负责编制比对或能力验证方案并承担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
4工作程序4.1比对或能力验证工科的内容4.1.1积极参加国际、国家、认可委、行业、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其他机构组织或自行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和工作。
4.1.2实验室间比对即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比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活动。
4.1.3内部质量控制4.1.3.1控制的内容a.统计技术;b.使用标准物质;c.用相同的方法或不同的方法重复检验;d.保留样品再检验;e.一个样品不同特性检验结果的相关性。
4.1.3.2控制的方法a)人员比对,用一种检验方法在相同条件下检测同一种样品(标准物质),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分析考察不同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符合性。
b)仪器设备比对,使用一个样品(标准物质)分割后,用中心内或外同类仪器、或不同仪器检测一个或几个指标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判定其符合性。
4.2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的制订4.2.1本中心的技术负责人根据国家认可委、行业、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其他机构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安排制定本中心的计划。
4.2.2由本中心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或者本中心参加其他机构进行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应按iso/iec导则43-xx的要求运作。
4.2.3内部质量控制,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依据《期间核查程序》的规定确定运行检查的对象,两次检定或自校之间至少应进行一次;人员能力比对检验和方法比对检验,技术负责人在每年能力验证工作计划中并根据日常检验工作的需要进行安排。
检测实验室对外部人员技术能力实施监督的问题
四是是否受到任何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 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是否存在贿赂 行为或可能影响其判断的商业、金钱、家庭、政治或
12
界
综合报道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R E P O R T 质量与标准
2 外部人员进入(1)检验检测现场;(2)计算机的安全系统;(3)样品(4)传输技术信息(5)检 验检测记录;(6)形成报告或证书等环节,是否执行了保密措施
砖
瓦世
2019.23
个人利益的情形。 (2)保密性风险主要包括: 一是外来人员在本机构各场所从事可能影响
检验检测的活动时是否符合本机构保密规定; 二是外来人员进入检验检测现场、计算机的安
全系统、样品、传输技术信息、检验检测记录、形成 报告或证书等环节,是否执行了保密措施。
(3)外部人员技术能力风险主要包括: 一是其所代表的外来单位是否有正式的工作 许可(其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应经过其所有单位 的确认并授权上岗)或经其委派(由于外部人员通常 是代表外部支持服务单位从事相关工作,因此其能 力应由委派单位予以确认并授权。但在现实中,由 于各组织对人员职业化要求水准不同,经常发生无 法满足需要的人员为本机构提供不专业的服务情 形,因此绝对不可过于相信其能力,特别是首次到
这些可能影响检验检测活动的外部人员包括: 设备设施安装、维护人员;设备现场检定 / 校准人员; 现场检验检测人员;资质监督、评审或验证人员;体 系咨询、培训或审核人员;实施法律、财务、战略发 展或决策、风险管理咨询等人员;实习或见习人员; 销售、人力资源和业务介绍人员;其他可能影响检 验检测活动质量的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检测人员能力确认的实施
摘要:电子专业和实际生活以及生产联系非常紧密,应用范围非常广阔,电
子专业的直观性、理论性以及实际操作性比较强,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去动手,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现今,经济社会
科学技术都在不断进步,现代电子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电子专业的一些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
在传统教
学模式下,电子专业的课程偏向于对学生进行电子技术知识的教学,教师给学生
讲述知识,然后示范相应的操作,让学生来观摩学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不
是很强。
现在电子专业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去让学生真正动手,提升学
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电子电子自动化建设的相关应用在当今社会发展
中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学校着力于兴建电子电器实验室,对相关专业的教学模
式进行变革,符合当今教育发展潮流,也巩固着电子电器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所占
据的有利地位。
关键词:实验室;检测人员;能力确认
引言
在ISO/IEC 17025质量管理体系中,内部审核极具基础性与关键性。
为确保
实验質量管理体系有序、科学、全面运行,必须尝试通过自查自纠,筛查存在的
问题及风险隐患,借助更具针对性的纠正措施以及更具前瞻性的预防措施来确保
管理体系发挥实际效果,为进一步完善优化夯实根基。
现结合电子电气实验室历
次内部审核的经验,剖析内部审核不足之处,进一步阐释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
优化对策,力求实现实验室内部审核有效性的优化提升。
1历次内部审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子电气实验室按照公司《内部审核管理程序》文件要求,每年年初应由质
量负责人制定年度审核计划,覆盖实验室内部电子电气安全领域、电磁兼容领域、医疗器械领域管理体系所有要素、检测活动及认可机构的特殊要求,并按照计划
及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积极主动地开展内部审核工作,涵盖策划、实施、报告、
纠正及关闭等环节。
实验室内部审核确实具备积极作用,然而其在实施过程中同样存在有待提高
的部分,具体包括如下4点:
1.1 内审策划不合理
实验室内审策划考虑不够周全。
电子电气实验室分电气安全、电磁兼容和医
疗器械三大部门,资质涉及CNAS、CMA、CB、NVLAP、GAC、SABS等认可机构的特
殊要求,部门较为复杂,外部认可特殊要求过于繁冗。
在此背景下,实验室每年
开展一次为期2天的集中式全面内审,覆盖ISO/IEC 17025所有条款及认可机构
特殊要求,套用内审全要素模板。
但并未充分考虑以往内外审、质控、监督及客
户投诉等出现的争议项目、新增项目以及投入较少的项目,内审计划与检查表缺
乏审核重点,抽样过程流于形式。
与此同时,审核日程安排过于紧凑,审核时间
紧张,部分条款难以逐一核查,审核层次较浅,难以发现较为隐晦的问题。
1.2 被审核部门不重视
内部审核的审核主体为实验室自身,属于实验室自行审核、自主反思、自我
改进的评价机制。
由于缺乏管理层监督指导,电子电气实验室被审核部门人员往
往态度消极,重视程度不足,存在内审改善归属于质量管理部的错误思想。
1.3 发现不符合项力度不够
内部审核分别对于管理体系以及技术事项进行审核。
为保证电子电气实验室
内审员公正性,实验室邀请外部体系内审员对于实验室管理体系加以审核,然而
由于技术内审员是内部跨部门交叉审核,致使其不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领域经验,审核深度不够,难以发现实质性问题,审核结果缺乏借鉴意义。
1.4 不符合项分析不深入
责任部门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之时,其更多在于描述问题,对于问题出现的原因缺乏对应剖析,往往给出的是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
对于不符合项分析缺乏深入性与透彻性,无法对症下药,提出应对举措。
2电气电子自动化实验室的建设方向
2.1更换陈旧的设备
传统的电子实验室通常只有电子电路的验证和模拟,比较老旧,没有创新性和扩展性的实验。
现今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学生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得到的信息,学习知识,一些非常简陋的模拟实验验证实验,不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所以现阶段的学生更希望能够看到创新型的实验项目,具有时代的特色。
为此,实验室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更新相应的实验设备,与时俱进,突出教学的综合性。
实验室在建设之前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不断完善实验室的功能,也要考慮到以后的扩展。
实验室在设备上完善,不仅能够更好的开设电子技术相关的课程,还能够给学生增设单片机以及电子产品的制作等相应的课程,学生学习了电子技术课程以后,可以做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电子产品设计实验,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因此电子设备的更新对于此专业的学生而言非常关键也非常重要,在进行实验室建设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建设电子电气自动化的实验室,能为学生带来更加精彩的课堂,实现自动化是该专业在发展过程当中的一条必经之路,自动化代表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2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传统情况下,实验室由相应的教师来管理,由于教师平时要给学生教学,设计实验,任务繁重,为此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是有限的,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做实验的需求。
现今建设创新型的实验室,也要在管理上进行创新,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逐渐完善实验室的管理,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验室的管理中。
建立相应的制度,让学生负责实验室的管理,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而且还能够更好的让实验室为学生服务。
国家对于教育事业一直都非常的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学有所获,提高综合实力,这是在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视的问题。
在对实验室进行管理中应该将更多的权力交还给学生,学生才是实验课堂的主体,教师起到的引导作用,在管理上让学生更早地接触自动化管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学生步入社会有促进作用。
3电子信息类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与开放管理的对策建议
1、提升对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
电子信息类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支撑,而提升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成为其信息化建设和开放管理的关键所在。
因此要制定出明确的资源利用机制,按照相应的步骤和方法在各个环节进行资源的利用,尤其是要强化对软硬件设备的应用,不断创新利用手段,提升其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水平,避免出现各项资源的浪费,在降低综合成本的同时要全面提升电子信息类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强化其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力。
2、强化专业人员配备。
在人员配备方面,一是要确保电子信息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数量,提升对其建设和管理的重视度,现阶段电子信息类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完全依赖信息化管理还存在较大的困难,进而需要进行相应的人员配备作为过渡性手段,以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转;二是要提升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尤其是在对各类实验进行指导过程中,坚持人尽其用,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来强化电子信息类实验室的管理水平,进而为其信息化建设与开放管理提供保障。
3、多渠道强化开放管理。
强化对电子信息类实验室的开放管理能够提升其利用效率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比如,要丰富电子信息类实验室的实验内容,有效解决多学科交叉的问题;强化对实验室教师工作的有效计量和科学考核与评价;加强实验教师团队的建设,提升其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充分满足电子信息类实验室的管理需要;适度加大对实验室的经费投入,以此确保对其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管理。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对电子信息类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水平。
结语
实验技术人员一般包括从事实验教学和科研支撑两类,各学校的序列、编制
不同,本文统称为实验技术人员。
其中,科研支撑人员本文聚焦于提供公共支撑
服务的人员,因而称之为实验服务。
实验技术人员业务素质要求不止于实验能力,考虑到重复问题,此处不再对实验能力进行罗列和展开,而是从另外的维度进行
讨论,实验能力要素自然融入相关方面。
每个具体方面都是共性描述,需要在具体的专业方向进行实例化,同时能在
这些方面进行自主研究。
哲学修养和综合洞察能力则是更加超然的能力,是综合
水平在抽象层面的体现。
高等学校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服务综合业务素质结构。
逻
辑上与实验教学综合业务素质结构是相似的,兹不一一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由
于是公共实验服务,除学术、技术方面外,还要有一定的服务能力,包括沟通能力、用户管理能力等,由于有的服务任务是综合性的,还需要一定的资源统筹和
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云燕袁萍平刘涛. 低压电器检测试验室对电能质量要求探讨.电力系
统及自动化,2016-02.
[2]赵维栋. 低压智能电网对低压电器设备及元件的要求.电力系统及自动化,2018-12.
[3]温锐. 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的安全与环保措施分析.,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