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分析与思考

合集下载

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构建

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构建

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构建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构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不断推进,依法治国已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

在这个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然而,目前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面临着一些现实的困境。

为了解决这些困境,我们需要构建一条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路径。

首先,现实困境之一是大学生对法治教育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不高。

一方面,很多大学生对法治概念的理解模糊,缺乏对法治思想的深入探索。

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忽视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很难将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这种认知不足导致了大学生对法治教育的态度和行为上的冷漠。

其次,现实困境之二是法治教育的实施方式与时代要求的脱节。

高校法治教育通常依赖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教科书知识传授,缺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实践体验。

大学生普遍认为法治教育学习枯燥无味,难以产生兴趣。

而现代社会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要求远远超过了传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再次,现实困境之三是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实践能力薄弱。

法治观念是法治教育的核心,它涉及到个体对法律权威和价值的认同,以及对个人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

然而,很多大学生对法治观念的理解仅限于形式,缺乏对法治内涵的深层次理解。

在实践能力方面,大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缺乏正确的法治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这些现实困境,路径构建是必然选择。

首先,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宣传。

通过各种途径,如宣讲会、论坛等,向大学生传达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提高对法治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同时,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微博等渠道,加强对法治理念的宣传,倡导大学生主动参与法治建设。

其次,高校需要改革法治教育的实施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形式,使大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法制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就此围绕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提出几点策略。

一、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缺乏法律意识是当前法制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

因此,高职院校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开展针对性强的法制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

首先,制定学生法制教育的计划,每学期至少开设一门相关法律课程,并设置课程考核机制,加强考核重视度。

其次,加强学生法制知识的普及,通过多种形式,如组织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试题等,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加关注法律、重视法律。

最后,学校可以设置相关的法律咨询机构或志愿者团队,帮助学生解答法律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增加法律实践课程在高职学生法制教育方面,学校可以将案例教学与实践联合,设计结合实际的法律案例,让学生在案例驱动的学习模式中不断磨砺自己的实践能力,并通过法律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法律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将学院的法制教育走向实际。

三、建立相关法律服务机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法律服务机制,加强校内法律服务的专业化,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可以成立专业的法律服务团队,负责解答学生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同时,通过与司法部门、律师事务所和法律专业学会等合作,解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遇到的法律问题。

四、结合社会实践加强法制教育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应结合社会实践,加强法制教育。

在社会实践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社会问题与法律案件,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和社会责任感。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合理安排社会实践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感悟到法律的权威和意义,增强法律思维和实践能力。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是一个全面、持续、发展的过程。

“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

“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

依法治国背景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 研究目的和意义
阐述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分析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探讨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阐述大学生法治教育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增强法律意识,减少违法犯 罪行为
培养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 养
推动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 谐稳定
培养法治人才,为国家法治 建设提供支持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 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法治教 育师资队伍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 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大学生 法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创新教育方式方法:采用多 种形式、多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强
加强校园文化建 设:营造浓厚的 法治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潜移默 化中接受法治教 育。
完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法治教育方式方法
加强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法治教育实践环节
案例一:某高校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活动,了解司法审判程序,增强法治意识。
案例二:某大学开设法律诊所,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培养其运用法律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三:某高校学生参与校园普法宣传活动,向同学们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其法治素养。
案例四:某大学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增强其法治观念。
明确法治教育目标:将法治观念 融入大学生教育体系,培养具备 法治素养和意识的人才。
丰富教育内容:结合实际案例, 讲解法律法规、法律实务、法律 伦理等方面的知识。
创新教育方式:采用案例分析、 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多样化 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参与度。
完善研究方法:采用多种研究方 法,如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 析等,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 性
添加标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思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思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思考一、背景介绍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向和目标,而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对于依法治国不仅要负有教育引导作用,更应当以身作则,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依法治国理念的宣传和贯彻落实不够到位;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力度不够;对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宣传不够系统和全面。

三、面临的挑战一是国际形势的影响。

现如今,全球化趋势,世界多极化、经济一体化等影响因素的作用,都会对国内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二是本地化和文化多样性因素的问题。

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文化差异性和需求的多样性也在不断表现。

因此,如何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做好针对性的策划和措施?三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雇佣前景的多元化,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如何把握这一趋势,也是一个大问题。

四、措施建议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要统筹,通过加强培训、提高教学水平、思想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来加大师资的教学质量和能力。

二是建立全方位的依法治国教育制度。

需要高校制定出明确的教育计划,制定出详细的学科建设方案,确保教学上的依法治国内容全面覆盖。

三是加强对依法治国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将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纳入到各种实践环节中,例如实习、社会实践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贯彻依法治国精神。

四是通过主题活动来加强学生投入感受。

构建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的话题、主题,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感受。

五、总结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紧迫需求。

大学生法制教育强化及改善思考

大学生法制教育强化及改善思考

建立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评价体系,对大 学生法制教育进行科学评估和监测,及时 发现问题并改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促进个人发展
掌握法律知识对于大学生 未来的职业发展、个人权 益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 意义。
02
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
法制教育课程设置
课程覆盖面
当前法制教育课程设置较为有限 ,未能全面覆盖法律知识体系, 导致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掌握不 够全面。
课程深度
课程内容的深度不够,缺乏对法 律原理和法律逻辑的深入探讨, 难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判断 能力。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高校法制教育改革实践
总结词:成功经验
详细描述:某高校在法制教育改革实践中,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实践环节、 完善课程设置等措施,显著提高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素养,为其他高校提供了 有益的参考。
案例二:某高校法制教育优秀教师经验分享
总结词
优秀教师特质
详细描述
某高校法制教育优秀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特质,如热爱教育事业、 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基础、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案例三:某高校法制教育课程创新案例
总结词:课程创新
详细描述:某高校在法制教育课程中进行了创新尝试,如引入模拟法庭、开展法律诊所教育等,这些 创新举措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提高了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高校法制教 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06
结论与建议
结论总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2
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
开展互动式教学
鼓励学生提问、讨论,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 动。

依法治国视阈下大学生法治教育释析

依法治国视阈下大学生法治教育释析

依法治国视阈下大学生法治教育释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法治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下,我们要努力构建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构建高素质教育队伍、构建合理的教育平台。

标签:依法治国;大学生;法治教育一、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历史流变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大致经历了法律知识教育、法律意识培养、法律素质教育和法律素养教育四个阶段。

1.法律知识教育阶段(1978—1984年)改革开放使整个中国大地再次焕发起勃勃生机,大学生法治教育也由此开启了自己新的航程。

但是,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刚刚起航的大学生法治教育可以說困难重重。

这一时期的法治教育还只能局限于以法纪教育和法律基础知识普及为重点,培养有革命理想、讲革命道德、守革命纪律并知晓宪法和法律相关规定的大学生。

如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对一些具体法的宣教。

2.法律意识培养阶段(1985—1996年)随着我国“一五”普法计划的展开,大学生法治教育也由普及法律常识提升到法律意识培养阶段,努力把法律转变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在这一阶段除了继续开展法律基础知识的宣讲,还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法律敬畏的意识、对法的价值认同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此外,新增设“法律基础”课,将其作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抓手。

3.法律素质教育阶段(1997—2010年)“依法治国”基本国策的实施使大学生法治教育逐步由法律意识教育转向法律素质教育转变。

在继续推进法律知识教育和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同时,逐步培养大学生利用法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更高的法律素质。

从课程设置让看,把原先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整合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进一步贯彻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精神。

4.法律素养教育阶段(2011年至今)在全面依法治国理念的指引下,大学生法治教育逐步进入法治素养教育阶段。

在这一阶段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更多的法治知识,更要让其理解法治理念,并使这种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想事、办事、解决事情的基本指导思想,最终形成法治信仰,扎根大学生的灵魂深处。

全面依法治国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策略

全面依法治国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策略

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本方略,也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

在这个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全面依法治国视野下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意识。

一、法治教育的理念与重要性1. 法治教育的理念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核心理念是尊重法律、守法办事、依法治国。

通过法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提高法治素养,增强法治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法治教育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学生是社会中坚力量的培养对象,他们的法治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教育,对于构建法治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二、法治意识的培养策略1. 加强法律教育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应当增加法律课程的比重,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基础法律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实务课程。

通过系统的法律教育,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国家法律制度,增强法律素养。

2. 提升实践能力通过模拟法庭、法律实习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力量,增强自己的法治观念和法律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形成正确的法治意识。

3. 引导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法治的重要性,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

4. 建立法治文化氛围学校要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通过举办法治知识竞赛、法制宣传周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加强法治信仰,进而形成正确的法治意识。

三、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的全面提升1. 强化学校管理学校要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严格落实法律法规,健全学校制度和规章,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和规范引导。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需要注重法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法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法治观念。

依法治教背景下关于法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依法治教背景下关于法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依法治教背景下关于法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法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涵盖了法律的原理、制度、历史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法学课堂教学应该紧跟时代的要求,充分发挥法学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法学课堂教学进行一些思考。

法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法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法律的基本原理和规则,还要求学生了解法律的发展历程、社会背景和实践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在法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多个维度对学科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认识法学。

教师还应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将学科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法学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参与。

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学生不仅要成为法律的知识接受者,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法律的应用者和守法公民。

在法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科的学习和探索中来。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演练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个人观点,并从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合作能力。

法学课堂教学应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法学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学科,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法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应用学科知识。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庭、法学研究机构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律的实践环境,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法学课堂教学应强调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法学课堂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

在法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使学生能够了解并尊重法律、法规和法治原则。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法律的关系,并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学术与研究依法Leabharlann 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长春师范大学 李宝航
摘要: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意识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对学生法治意识的教育。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如何才能改进法治意识教育的 现状,为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依法治国;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现状;对策
三、如何促进高等学校的法制教育 (一)加强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 要想真正地解决高等学校的法治意识教 育问题,必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法治意 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学校要认真组织各种形 式的法制教育活动,通过学校组织的法律教育 活动增强学生对法治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当 学生们都认识到法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时,就 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法制教育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 模式 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 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教
(三)开展法制教育必须要积极利用新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 都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他们与大学生的生活紧 密结合,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意识教育的 过程中,必须要积极的探索新媒体平台的使用 方法,要利用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制作宣传材料, 使学生能够通过新媒体主动参与法治教育,提 高法治意识教育的效果。为学生更全面的掌握 法律知识提供便利条件。在利用新媒体平台对 学生进行法治意识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积极 的利用优秀的师资制作丰富多彩的教育节目, 通过这些充满趣味性的教育材料,加深学生的 法治观念,促进他们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一、高等教育阶段开展法治意识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在高等学校接受大学教育的学生,在年 龄上已经是成年人了,因此他们日常的行为必 须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高等学校, 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意识教育,可以使学生通过 法律课程的学习,迅速掌握基础的法律知识, 从而规范他们日常的行为,避免他们做出违反 国家法律法规的事情,因此在高等学校开展法 治意识教育,可以很好的提高大学生的法制观 念,促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社会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上 出现了很多恶性事件,有很多事件甚至发生在 高校的校园,这些严重的恶性刑事事件的发生 也清晰的表明当代大学生普遍法治意识的缺 失,如果他们在接受大学教育的过程中,认真 的学习了法律方面的知识,也许他们就不会做 出这些过激的行为,因为一时的激动造成严重 的法律后果。在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在他们工 作中也会出现很多的法律问题,像常见的合同 问题、经营问题都是学生经常会遇到的,因此 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意识教育,对于学生更好的 认识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思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思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思考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经之路。

当前,随着我国不断加快推进依法治国的步伐,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整合各方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下面就是一些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思考。

一、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法治意识作为高校的教育机构,在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法治意识。

通过各种形式的课程设置和思政教育活动开展,提高师生对法治意识的认识和理解,使其深入融入我们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和规范意识,并推进法治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促进建设法治化高校生态。

二、重视师生法治素养的培养高校教师既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同时也是法治文化的传播者。

高校教师作为教育者,应责任于师生法治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其实,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越高,就越能教育出更多的有法律意识、依法行事的优秀学生。

教师应该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素养,加强法制教育,实践事先说好教育和学习,强化师生的综合素质建设,培养有知识、有理性、有道德、有判断力、有胆略的青年人才。

三、突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社会责任高校有着突出的社会责任,必须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社会责任感。

在紧跟国家依法治国进程中,加强思政教育必定要找到与社会建设的联系,才能实现其有效性和实效性。

高校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应用实践,以法为纲,以德育人。

并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加强用户需求分析,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使其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作用。

四、切实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针对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和短板,要注重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重视思政教育的效果。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模式,加强思政课程和教育活动的创新和改进,提高师生的思想教育质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新任务探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新任务探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新任务探讨一、本文概述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这一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来说,法治教育的任务更是重中之重。

本文旨在探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新任务及其实施路径。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要求,提出了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新任务,包括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律素养、培养法治实践能力等;文章就如何完成这些新任务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如完善法治课程体系、加强法治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法治教育方式方法等。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大学生法治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影响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深入实施,大学生法治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这一战略决策不仅为高等教育法治化进程指明了方向,也对大学生法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这对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更要树立法治信仰,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法治精神的熏陶和法治实践的锻炼。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大学生具备更强的法律实践能力和法律素养。

这不仅体现在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掌握上,更体现在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因此,大学生法治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形式,提高大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法律素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大学生法治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法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为大学生法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依法治国视域下我国普法教育的几点思考

依法治国视域下我国普法教育的几点思考

依法治国视域下我国普法教育的几点思考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普法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以下是几点对我国普法教育的思考:
一、普法教育应强化法律的权威性。

法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必须得到全民尊重和遵守。

在普法教育中,应该注重强化法律的权威性,使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不可撼动性。

二、普法教育应加强法治意识的培养。

法治意识是指个人和社会对法治的认知和信仰,是法治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在普法教育中,应该注重加强法治意识的培养,让人们在生活中养成守法的好习惯和法治思维。

三、普法教育应加强对特定群体的关注。

在普法教育中,应该更加注重对青少年、农民工、残疾人、少数民族等特定群体的关注和教育。

这些群体在法律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较低,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四、普法教育应加强实践教育的内容。

普法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该注重实践教育的内容。

例如,通过模拟法庭、实地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和公众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增加实践经验。

总之,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普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我们应该注重强化法律的权威性,加强法治意识的培养,关注特定群体的教育,加强实践教育的内容,让普法教育的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

- 1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随着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也愈发凸显出重要性。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栋梁,其法制观念和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成为了当前的紧迫任务。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的意义入手,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的推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法制教育的意义1. 培养法治观念高职院校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他们的法治观念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法制建设。

通过法制教育,可以使学生从基层开始就养成尊法守法、遵纪守纪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2. 增强法律意识法制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提高对法律的尊重和依法行事的自觉性。

3. 促进社会和谐良好的法制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法治情操和法律素养,有助于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当前面临的挑战尽管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的意义重大,但目前在推进过程中却面临一些挑战。

1. 教育资源不足目前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资源配置存在不足的情况,很多学校在教材、师资、实践基地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对于法制教育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2. 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对法制教育的认识不足,法制观念淡薄,对法律意识的培养存在困难。

3. 教育方式单一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法制教育时主要依靠课堂教学,缺乏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途径,这种方式往往不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法制知识和培养法治观念。

三、策略提出1. 加强师资建设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对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提高教师的法制素养和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法制教育。

2. 多元化教学方式高职院校应当探索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等,以提高学生对法制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度。

3. 深化课程内容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应当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深化法制教育课程内容,增加实践环节,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法制知识。

大学生法治教育心得体会(3篇)

大学生法治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知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学习过程中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心得体会。

一、法治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法治观念:法治观念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具备法治观念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增强法律素养:法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提高法律素养,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依法行事,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培养法治精神:法治精神是法治社会的灵魂,大学生通过法治教育,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尊重法律、信仰法治的良好品质。

4. 提高综合素质:法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法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1. 课程设置:高校应开设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法治教育课程,使大学生掌握基本法律知识。

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法庭、法律援助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治氛围,提高法律实践能力。

3. 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法治主题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活动等,营造浓厚的法治教育氛围。

4.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法律书籍、案例汇编等,提高法律素养。

5. 教师引导: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法治教育,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三、法治教育的心得体会1. 树立法治观念:通过学习宪法、刑法等法律知识,我深刻认识到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在日常生活中,我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2. 提高法律素养:学习法律知识让我了解到,法律不仅是一种规范,更是一种保障。

在遇到问题时,我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培养法治精神:法治精神要求我们尊重法律、信仰法治。

在学习过程中,我要学会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追求真理。

4. 提高综合素质:法治教育让我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思考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思考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思考【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分析发现,当前存在教育资源不足和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等困境。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教育形式和建立监督机制等对策。

在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提高大学生对法制教育的重视和理解,从而建设更加法治化的校园环境。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思考,能够引起社会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更多关注,推动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完善,为培养更加法治意识的大学生做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困境分析,对策思考,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资源配置,法制教育形式,监督机制,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化和大学生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与此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些困境和挑战。

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资源不足、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法制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给我国法治建设带来一定障碍。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和困境,以及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本文将对大学生法制教育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探讨教育资源不足和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以及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法制教育形式和建立有效监督机制等对策,旨在为改善大学生法制教育提供参考并促进我国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1.2 研究目的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探讨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以提升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问题的剖析,旨在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促使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改进和完善。

研究还旨在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优秀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使大学生在法制教育方面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引导,为他们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研究的探讨和分析,有望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践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推动大学生法制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和社会意义。

浅析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如何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

浅析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如何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

浅析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如何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作者:黄玉娟来源:《法制博览》2017年第01期摘要:中共中央首次以中央全会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表明国家对法治问题有着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样背景下如何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为国家提供生力军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依法治国;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图分类号:D920.0;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02-0159-02现在的大学生法治观念存在着些许问题,我们提出可行性对策,如:营造浓厚法律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活动让大学生汲取法律知识;与教学相结合,通过法律情景剧分析感染学生,让学生爱上法律;善于让大学生把所学法律知识化为行动,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等措施,在一定程度提高大学生法治观念,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增强法律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是建国以来,中共中央首次以中央全会对法治问题作出的决定,表明中央对法治问题的重视前所未有。

全面依法治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保障。

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祖国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他们的法治观念、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因此如何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提高其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对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笔者将通过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概述在展开论述前,我们首先肯定要理解什么是“依法治国”,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哪?(一)“依法治国”的概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提出的,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的、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治国方略和价值选择。

“依法治国”包括两个含义:第一,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的理论和指导思想,即国家要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决定性条件是能否建立良好的有权威的法律和制度,而不应寄希望于圣主贤君;第二,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的行动准则,即国家不能依照少数领导者的个人智慧、看法和注意力来治理,而应依照符合事物规律、时代精神、社会主义理想、人民利益的法律来治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随着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法律意识强的人才的重要使命。

在当今社会,法治意识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也迫切需要进行深化和改革。

为了使高职院校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法律,加强法治意识,制定并实施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制教育策略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背景、现状、目标和策略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为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的深化提供一些参考。

一、背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部署,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区别于西方法治理念的中国特色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目标。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法治教育功不可没。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体,其法治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现状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法制教育课程设置不够系统和完善,很多学校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法制教育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难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学生法制意识淡薄,法律观念不够清晰,律法意识不强,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有限。

学校和社会法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高质量师资缺乏,教材资源有限,使得法制教育的深化受限。

三、目标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提高学生法治意识和自觉遵守法律的能力,使之具备正确的法制素养,健全的法治心理,自觉遵纪守法,增强维护法律权利和抵制违法行为的自觉能力。

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制定针对性的策略。

四、策略1. 加强法制教育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法制教育课程设置,构建完善的法制教育体系,丰富法制教育内容,将法律基础知识、法律实务、法制思维等内容融入到不同专业的教学中,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

法治中国视角下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法治中国视角下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法治中国视角下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在法治中国的背景下,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是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

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实践能力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对策,如加强法治教育、开展法律实践活动、建立法律专业课程和提供相关资源支持等。

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法治中国的背景下,大学生应当具备正确的法律意识,但是目前很多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需要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通过法律讲座、法治教育课程等方式,增强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视。

学校应当加强组织和引导,培养大学生积极参与法治实践的意识,提高他们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够主动求助于法律的能力。

大学生法律知识缺乏系统性是存在的另一个问题。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需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作为基础。

目前很多大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是从零散的法律条文和案例中获得的,缺乏系统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大学开设专门的法律课程,通过系统的授课和案例分析,提供大学生所需的法律知识。

学校还可以建立法律社团或者法律研究中心等组织,提供法律交流和讨论的平台,帮助大学生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掌握。

大学生法律实践能力不足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法律实践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的大学教育存在着对理论知识的过分强调,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可以开展一些法律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辩论、法律援助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法律实践的过程,锻炼法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也可以与相关法律机构和社会组织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法律实践。

为了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效果,需要提供相关资源的支持。

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需要有一定的法律资源支持,包括法律图书馆、电子数据库、法律研究资料等。

学校应当投入一定的资源来建设和完善法律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法律学习和研究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分析与思考党的十八大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确立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加速实现国家治理法治化进程,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成为当前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

大学生作为国家法治教育的直接受益者,作为国家法治精神的主要践行者,对于其法治知识、法治情感和法治行为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其法律能力不仅关乎着自身未来的成长,同时也对国家的法律宣传与法治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于这一原因,在全面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积极探索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思维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培养现状当前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和法律意识水平总体呈现出向上的积极态势,然而需要认识到的是,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依然存在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权利义务意识模糊等现象,严重影响着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脚步。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较为强烈,但法律知识水平较低经过我国多年的法律普及以及法治教育,大学生对于法律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深刻的认知,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法律,遵守规则,规范自身言行。

但是在大学生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审视能力的同时,需要认识到的是,大学生的自我规范大多出于朴素的道德认知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碎片化的法律知识,然而对于大部分日常所需的法律整体认知与法律学习并没有呈现较高的水平,导致出现了认知重视与实践忽视这一不平衡局面的出现。

这一现象的存在,会使得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忽视法律的存在与法治的力量,一旦其周身遭遇与自身所认知的法律知识产生矛盾或超出其法律认知,大学生就容易出现放纵自身行为或由朴素价值进行主导采取过激手来面对问题。

这一现象的存在在为大学生未来生活带来负面影响潜在风险的同时,也会为我国的法治宣传与法治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权利意识深刻而义务责任意识淡薄权利与义务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整体构成了个人完整的法律关系。

随着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接触,其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权利意识,懂得从自身的权益的出发,开始强调自身的正常利益并对其进行维护。

通过大学生的日常交流以及网络发言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自由权、受教育权、隐私权、肖像权等人身权利格外重视并对相关的侵权行为十分敏感,表现出维护自身权益的强烈意愿,这对于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推动相关权益保护的执行具有积极的影响。

但同时应该注意到的是,大学生在拥有强烈权利意识的同时,却缺乏相应的义务责任意识,不了解自身在享有相关权利的同时应当承担哪些义务,将权利的享受视为理所当然,而却将义务的承担视为对自身权益的侵害。

缺乏对他人合法权利的尊重意识,缺少承担法律责任的意识和勇气,容易将自身的过错推卸到其他人或外在因素之上,使得大学生在发生错误行为后却仍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根源所在。

(三)法律宣传热情浓厚,但法律学习热情不高法律的专业性以及深刻性会为普通民众在接触时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当前大学生对于法律的运用,对于法律的宣传呈现出别样的热情,喜欢将自己所接触到的法律条文和自身所理解的法律规定摆在口头,形成一种自我的交流风格,但是这种趋势的出现往往并不是出于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热爱与尊重,其更多地是将法律视为一种自我证明符号,视为一种自我狂欢的载体。

需要注意到的是,当前大学生的法律学习热情还有待于提高,对于法律知识的获取途径时缺乏正规权威的渠道,而是主要公众号、小视频等途径获取,不利于其获得完整有效的法律信息。

同时由于专业课程任务繁重,以及法律知识本身晦涩难懂,他们很少通过主动阅读专业法律书籍获取系统的法律知识[1],二.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缺失的原因法治教育虽然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当中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当代大学生对于法律的认识仍然相对浅薄,虽然拥有丰富的了解途径与渠道,但是其仍然呈现出学习热情较低,接触渴求不高的状态。

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分为外在和内外两个方面。

(一)外在因素对于影响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外在因素,主要分为社会因素和学校家庭因素两个方面。

从社会方面来看,社会整体对于朴素价值观的追求以及法律知识的淡薄对大学生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尤其是在当前算法社交媒体深入大学生生活的时代,在接触到大量碎片化情绪化的信息后,大学生满足于追求快速而易得的信息结论,追求满足自我简单认知和易于形成判断的结论。

这种简单认知的社会风气影响了大学生对于法律学习的热情,滞缓了法治教育的普及。

同时当前社会存在的对于法律的缺乏信任的认知以及大量负面认知的存在,同样成为了法治教育的实施的障碍性因素。

从家庭和学校方面来看,首先由于过于着重强调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将思政理论与法律理论的教育课程以及成绩取得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影响了大学生对于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次,对于大学生的违法违纪行为,如果尚未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则过于从保护的角度的去看待,而非从惩戒和警示的角度去对待相关同学,使得大学生对于法律的地位和效能不能够得到充分的认知,从而可能在这种轻视情绪的积累中越过红线,这一情绪的存在同样影响着法治教育的实施。

(二)内在因素:从内在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缺乏对于法律知识学习的信心与热情。

随着信息平台的不断普及以及大学生对于自媒体平台的的广泛应用,其在接收了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信息辨识的难度。

尤其是面对当前流量经济所带来的爆炸性、负面性信息泛滥的背景下,大学生过多地接受诸各类政府腐败、阶层固化、贫富差距、读书无用论等负面信息,会使得其对于社会发展认知产生偏差,在暴力、侮辱、仇恨、嫉妒等不良情绪中弱化其对于法律的敬畏心与学习热情。

三.对于加强法治教育的对策探讨(一)进行普法教育,深化认知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从知识培养的角度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塑造与培养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对于普法教育,要做好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的全面衔接,使其使其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 自觉地维护法律的尊严。

对于学校,高校应当在强化法律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新的法律课程,尤其是与学科密切相关的法律课程[2],同时注重对于法治课程的创新,避免照本宣科,内容陈旧。

从家庭层面来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榜样,其一举一动都对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创造一个遵纪守法、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便能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3]。

就社会而言,大学生法治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是充足的社会资源必要保障。

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法治教育必然是全程、全面、全员参与的一体化教育模式[4],因此要鼓励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到大学生普法活动中,共同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让大学生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力量。

(二)建立完善的示警机制,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干预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案件频频发生,且情节多样,性质恶劣,这不仅是由于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缺失所导致的问题,也是当前缺乏预警机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生活与实践场所是学校与家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场所却是却是最容易对大学生的过错产生轻视与包庇的所在,往往对于大学生的过错家长和老师会出于保护同学的视角,仅仅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甚至视而不见,严重者还会出现小过错大批评,大过错不批评反而进行安抚这一舍本逐末的现象。

而这一现象的出现会使得大学生往往无法认识到自身错误的根源,也无法对法律产生敬畏心理,反而变相地增加了大学生发生违法行为的风险。

所以在高校以及家庭生活中,一定要建立相对应的预警示警机制,对于相对应的过错要有合适的惩戒机制与手段,使示警与惩戒融入到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决不能出于保护心理或怠惰情绪而忽视了“小恶”,使得大学生在侥幸与忽视心理的作用下而发展出“大恶”。

四.结语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发展与建设的主力军。

面对当前社会转型期复杂的社会矛盾与严峻的国内外发展态势,必须要重视对于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从基础上提升其法治思想,使大学生能够做到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要依据法律来约束自身行为,从而为我国的发展培养合格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1.刘洁.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其培育路径之探索——基于某大学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的数据分析[J].楚天法治,2019(36):158-160.2.郭泽慧. 全面依法治国下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对策研究[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12):124-127.3.张晶,柳翠.全面依法治国视阙下的大学生法治教育——以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为视角.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9):34-514.刘寿堂.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社会资源问题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 3) : 75.5.朱鹏春. 《民法典》法制思想与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1):114-117.【课题项目】本文系华北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政研究课题,“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律精神现状及培植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B2021-30【作者简介】杨少卿,男,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委员、团委书记,政工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青团思想引领;袁韬,男,河北省唐山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传播,新闻政策与法规研究[1]刘洁.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其培育路径之探索——基于某大学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的数据分析〔J).楚天法治,2019(36):158-160.[2]郭泽慧. 全面依法治国下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对策研究[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12):124-127.[3]张晶,柳翠.全面依法治国视阙下的大学生法治教育——以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为视角.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9):34-51[4]刘寿堂.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社会资源问题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 3) : 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