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中国的地质博物馆 黄伯裔(89-92)
参观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1)
科普征文
参观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作者:江夏区金水学校四(2)班艾亦周2016-5-22
3月20日下午,我们一家驾车去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参观。
一进博物馆大门,就看见一幅超大的壁画,上面的字都是雕刻出来的。
来到恐龙展区,我们看到了好几幅恐龙的化石,它们的脖子都很长,最长的应该有十米左右,最短的也有一二米吧!通过展区的展板介绍,我了解到恐龙的骨头演变成化石的过程——恐龙的骨头被深埋在地底,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经过千万年的地质演变而形成,所以恐龙化石是沉积岩中的一种。
来到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太阳系模型——由一颗恒星太阳和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组成的一个星系。
其中还包括了地月系——地球和月球组成的星系。
在这里,我还了解到火山喷发的有关知识,火山喷发是因为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从地壳破裂处喷涌而出的过程。
在三楼一号展厅,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岩石:钟乳石、石英、石灰石等。
最让我赞叹的是石英,即光滑又透明,有的像玉,有的像钻石。
二号厅就更让我惊叹了,这里就像珠宝店似的,什么蓝钻、红钻、白钻、结晶体、绿宝石呀都有!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工匠!
这次参观地大博物馆,让我更长见识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
(指导老师:陶凤姣)。
地质博物馆简介PPT课件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an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hich realizes the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by using single bus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and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he core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are AT89C51 m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an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hich realizes the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by using single bus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and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he core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are AT89C51 m sensor.
三 层 : 史 前 生 物 厅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an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hich realizes the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by using single bus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and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he core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are AT89C51 m sensor.
百年薪火相传科学精神不朽——庆祝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
馆事 业发 展作 出 了重大 贡献 。一 大批 科学 先驱 和地 质翘楚 ,如 章鸿 钊 、丁文江 、翁文 灏 、 谢 家荣 、侯德 封 、
黄汲 清 、杨 钟健 、裴 文 中 、程 裕淇 、高 振西 、刘 东生 等 曾在此 潜心 学术 、建馆 兴 业 。“ 仰 韶文化 ”的发 现
藏 品是 博 物馆 的基石 ,中国地 质 博 物馆 始 终坚 持 藏 品立 馆 的 理念 ,从 建 馆 之初 老 一 辈地 质 学 家 和莘
莘学 子野外 采集 的数 百 件地质 标本 ,到 2 0 世纪 5 0年代 现馆 大楼 落成 时 十万标本 上 北京 的献 宝 壮举,再到 近年 来征 集 、采集 、购 置 、交 换 和接受 捐赠 等标 本来 源渠 道 的多元 化,馆 藏标 本数 量 日益 汇聚 ,品种 不断 增 加 ,质 量大 幅提 升 ,为 国家积 淀 了丰厚 的 自然精 华 和宝 贵资 产,以典藏 系统 、陈列精 美 称雄 于亚 洲 同类 博物 馆并 在世 界 占有 一 席之地 。目前 ,中国地质博 物 馆收藏 各类 标本 2 0 余 万件 ( 套) ,涵 盖地 学各个 学科 领
晶簇 ,精 美 的蓝铜 矿 、辰 砂 、雄黄 、雌黄 、锡 石 、黑 钨矿 、白钨矿 、辉锑 矿 和黑柱 石 等 中国特 色矿物 标 本;
世界 罕见 的 沙弗莱 石 、方柱 石猫 眼 ,以及 托帕 石 、锂 辉 石 、碧 玺 、红宝 石 、翡 翠 、和 田玉 、岫玉 、独 山玉
等种 类 繁多 的宝 玉石 ,既具 有重 要 的科 学研究 意 义,又具有 令 人震撼 的展示 效果 。 党 的十八 大 以来 ,中国地质 博物 馆秉 承典 藏 立馆 、 科 技兴 馆 、 人 才强 馆理 念,在标本 典 藏 、 科 学 研究 、 知 识传 播 、社会 教育 、成果 宣传 、管 理支 撑 与服务 等方 面都 取得 了长足 发展 ,日益 发挥 着地 学研 究基 地 、 科 普殿 堂 的作 用,先后被 命 名为全 国科 普 教育 基地 、全 国青 少年 科技 创新 示范 基地 等 ,连续 获得 “ 全 国文 明单位 ” 、“ 全 国科普 工 作先 进集 体 ”等荣 誉 。
走进甘肃地质博物馆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走进甘肃地质博物馆
作为自然类博物馆,甘肃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43年,由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王曰伦、毕庆昌先生创建,是我国最早的地质博物馆之一,时称中央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陈列室。
如今的新馆是2010年新建成。
进去看看,普及一下地学知识。
他是大国总理,1968北京地质学院(现北京地质大学)研究生毕业。
他从技术员干起,在甘肃地质工作一干就是14年,1982调地质矿产部还是没有脱离地质工作。
甘肃境内拥有山地、高原、丘陵、盆地、河谷、平原、沙漠、戈壁等多种类型的地形地貌。
区内有嘉陵江、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四大水系,地处亚热带至中温带过渡区,境内资源丰富、物产独特,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因此甘肃有“地质博物馆”的美誉。
博物馆免费开放
甘肃地质博物馆分三部分,八个展厅,以及穹幕影厅和临时展厅,很大气。
序厅:恐龙家园浮雕再现了白垩纪早期甘肃恐龙动物群生态景观;厅内荧屏和查询系统提供甘肃地质博物馆概况、甘肃自然地理、地质、矿产资源等方面知识和服务。
矿物岩石厅:馆内收藏有国内外地质矿产、古生物、矿物和岩石标本共3万余件,拓展知识,是一个很好的科普教育。
宝玉石厅:主要介绍宝石、玉石的特点和性质,展示省内外主要和具代表性的观赏石,尤其是甘肃特色的黄河奇石。
还简要介绍了首饰用贵金属、印章石和砚石。
测绘和测绘仪器
其他还有地球厅、宝玉石厅、土地资源厅、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等。
走进博物馆,涨知识。
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有感
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有感看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
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有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有感篇1今日,风和日丽,学校组织我们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和中国地质博物馆,简称博物馆游。
因为是学校第一次组织参观,所以我异常兴奋。
天还没亮,我就在床上翻来覆去,妈妈只好让我早做准备。
终于熬到了起床时间,爸爸开车送我到学校的大巴,坐上车,没过多久,就到了位于天桥的北京自然博物馆,我们一个个迫不及待的冲了进去。
北京自然博物馆又动物世界、昆虫世界和恐龙公园等展区;动物世界又狮子、狒狒等标本。
昆虫世界中的标本可真不少,像蝗虫、甲虫和蜜蜂等;而恐龙公园内,一只只恐龙正在“大开杀戒”,有的张着嘴四处乱窜,有的在自相残杀,霸王龙是它们中的一只,它在恐龙群中横冲直撞,吓得其它恐龙四散奔逃,迅猛龙也是其中的一只,它是个“长腿将军”,只要听见一点儿咆哮声,就立刻逃的无影无踪。
接下来是看3D电影,虽然有身临其境之感,但影片内容及其无聊,一群蚂蚁成群结队的搬一只死苍蝇。
电影结束后,我们上了车,在车上大家高高兴兴地谈论着所见所闻,哎,又到了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分四层,八个展厅:化石展厅,矿物展厅等。
化石展厅内,陈列着翼龙、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矿物展厅里有晶莹的水晶、形状各异的方解石……它们都是珍稀的矿物,宝石馆内有猫眼、钻石、祖母绿等珍贵的的石头。
还没看够,回去的时间就到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中国地质博物馆,踏上了回家之路。
车上,许多同学都在闭目养神,而我仍然沉浸在游览的回忆中,祖国真是地大物博呀!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有感篇212月15号早上,地质工程专业的卓越班、1班和2班全体学生搭乘校车赴中国地质博物馆进行了一次实习。
而这也是我第一次进入这种博物馆参观。
作为亚洲最大的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共有五个基本陈列展厅。
【笔记】中国考古重大发现选讲 西北大学公开课 笔记
中国考古重大发现第一节周口店遗址与人类起源周口店位于北京市西南约50公里的房山区周口店村龙骨山上,此处位于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的接壤处,这一地区的石灰岩洞穴和裂隙中常有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
安特生发掘过仰韶遗址,在鸡骨山发现两种啮齿类动物化石,发现一具食肉动物的化石。
1921年开始调查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人类牙齿,1926年公布发现成果。
1927年中国地质调查所开始对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正式发掘,步达生(体质人类学专家)将周口店发现的人类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后来简称为北京猿人,最后简称北京人。
1929年,震惊世界的发现,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最终在西方世界得到承认。
随后发现了更多的人工制品:石头,灰烬,所以人们认为他们开始使用火了。
在周口店其他地方也有所发现,人们将在山顶洞穴中发现的人叫做山顶洞人。
贾兰坡,发现了三个直立人的头盖骨,1927到1936年,考古发现一次比一次震惊,1937年后因战争停止。
新中国成立后,首先恢复考古工作的就是周口店遗址。
1951年陆陆续续有新的成果发现,比如少量哺乳动物化石,还有个别的石器。
1966年发现猿人额骨,顶骨以及牙齿。
1973年,发现晚期猿人牙齿,所以命名为新洞人。
考古发现的意义(科学价值):1、人类是怎么起源的,各个地方都有人类起源的传说,但是达尔文发表了他的著作《物种起源》1859,否定其神话色彩。
简单的结论是: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周口店遗址的发现能够证明达尔文的观点。
2、把人的历史推进了很远,是当时中国带给世界的惊喜,北京猿人解放了爪哇人。
发现大量石器,骨器以及用火的证据。
石制品有十万件左右,对石器的观察认识越来越深刻,用显微镜发现石器被使用的痕迹,在功能上各个不同。
这些工具的使用对象是动物,石器的使用证明了人是占主动地位的。
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认为有控制的用火对人类的进化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1985年,路易斯宾服认为北京人用火的证据没有说服力,没有明显的火塘遗迹,遗址不是北京人的原居住地址,可能是被冲进来的灰烬,也有可能是吃了人的鬣狗带进来的,火或许是自燃现象或者其他可能。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试题答案及解析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这说明北京人会()A.建造房屋B.使用天然火C.制造工具D.过群居生活【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人的生存技能。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说明当时北京人已经会用火。
但不能确定其是不是已经懂得人工取火,所以说肯定他们能够使用天然火。
故本题的答案选B 。
【考点】冀人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早期人类2.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
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京人有关知识的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的模样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因生产力水平低,过群居生活;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取暖。
因此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3.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B.印度C.巴比伦D.埃及【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远古人类遗址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除元谋人、北京人外,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活动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
我国是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上册·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北京人4.最早人工取火和进入氏族社会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据考古资料证明,元谋人和北京人只会使用天然火;依据所学可知距今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从而推断其会人工取火。
故选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5.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2011年10月21—23日贵州关岭会议组织机构主办中国古生物学会合作主办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承办贵州关岭自治县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贵州大学协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北大地球与空间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大会组织委员会顾问委员:吴新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殷鸿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汪品先同济大学张弥曼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周志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旭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邱占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邱铸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项礼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曹瑞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穆西南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汪啸风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所郑守仪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沙金庚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郝守刚北京大学朱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主席:杨群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主席:周忠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季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童金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孙革沈阳师范大学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万晓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尹崇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王军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元青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王文利北京自然博物馆王永栋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训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伟铭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向东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宇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成文吉林大学王汝建同济大学邓胜徽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冯伟民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冯庆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卢立伍中国地质博物馆白志强北京大学任东首都师范大学刘武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刘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刘家润南京大学华洪西北大学孙革吉林大学孙元林北京大学孙春林吉林大学孙柏年兰州大学巩恩普东北大学吴亚生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维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兆群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张兴亮西北大学秘书长:张喜光云南大学李勇长安大学李奎成都理工大学杜品德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杨群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波常州中华恐龙园沈树忠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木宏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陈孝红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所周传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周忠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欧阳辉重庆自然博物馆季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武涛中石化西北勘探开发研究院郑卓中山大学郑晓廷山东省天宇自然博物馆金昌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姚建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施贵军南京大学洪天求合肥工业大学姬书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袁训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高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黄清华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黄智斌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彭进贵州大学曾勇中国矿业大学童金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树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詹仁斌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永栋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秘书长:蔡华伟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刘建波北京大学张翼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纪占胜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何卫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孙跃武吉林大学单华春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王丽霞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学术秘书:王博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闫德飞兰州大学胡东宇沈阳师范大学尹士银山东省天宇自然博物馆许晓音常州中华恐龙园中国古生物学会第38期会讯欢迎词尊敬的各位嘉宾、专家和参会代表:欢迎您于金秋十月来到古朴秀丽的贵州关岭,参加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
中国地质博物馆馆藏精品
中国地质博物馆馆藏精品一,矿物精品•独居石羟砷锌石钠锂大隅石(苏纪石)•辰砂与水晶共生萤石与方解石晶簇天河石六方柱状磷灰石水晶紫晶晶簇•羟神锌石花朵状石膏水晶•十字石穿插双晶钒铅矿球状磷氯铅矿球状羟种锌石羟硅铁锰石黄铁矿•铜铅矿紫晶晶簇板磷铁矿冰洲石铝铅矿大理岩中的红色电气石•放射状辉锑矿辰砂与白云石共生碳锶矿•黄铁矿磷镀钙石黄玉赤铁矿硫锑铅矿天青石晶洞辰砂与方解石和水晶共生神钙铜石铬绿泥石•重晶石水晶晶洞中的辰砂辰砂硅孔雀石玛瑙石榴石•玫瑰花状重晶石青铅矶针钠钙石•电气石菱镒矿水晶晶洞铜铅矿晶簇钙铁榴石晶簇黑钨矿晶簇•针状赤铜矿羟神锌石绿柱石•磷氯铅矿黄玉黄铁矿•辉碑钻矿方铅矿与毒砂和闪锌矿共生紫晶晶簇•绿柱石磷氯铅矿黄玉•黄铁矿辉珅钻矿方铅矿与毒砂和闪锌矿共生紫晶晶簇黄铁矿与水晶共生方铅矿与毒砂和闪锌矿共生•紫晶晶簇黄铁矿与水晶共生放射状钠钙闪石•虎眼石虎眼石石榴石晶簇•放射状绿铜锌矿蓝线石黑钨矿与水晶共生•针钠钙石电气石与钠长石共生短柱状十字石•柱状锡石重晶石火蛋白石锆石黑云母磷灰石•绿柱石蓝铜矿水晶针状孔雀石石膏晶簇斜方柱透辉石•黄铜矿与萤石共生菱水碳铭镁矿方铅矿晶簇•白钨矿玫瑰花状石膏水晶青金石放射状水方硼石葡萄状硬镒矿球状黄铁矿辰砂与水晶共生放射状滑石•自然硫晶簇染色玫瑰花状石膏(沙漠玫瑰)中国水晶王中国地质博物馆馆藏精品二,宝玉石•金绿猫眼紫晶紫晶田黄星光蓝宝石粉红色碧玺托帕石变石原石蓝色锆石•红宝石蓝色蓝宝石双色托帕石•尖晶石粉红色碧玺绿碧玺•碧玉欧泊象牙琥珀雕件鼻烟壶白玉水晶山子中国地质博物馆馆藏精品二,古生物震旦角石楔羊齿新疆隐孔贝玄武蛙燕细姬蜂印痕薄扁甲圣贤孔子鸟圣贤孔子鸟圣贤孔子鸟•热河窄腹细峰山顶洞人的首饰(兽牙)圣贤孔子鸟•热河螈热河嫄热河螈热河螈热河螈奇异神虫•弓海神石恐龙蛋恐龙蛋•恐龙骨骼与皮肤凌源潜龙巴依萨昼蜓大头中华鱼抚仙湖虫。
中国考古百大发现
中国考古百大发现大家知道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名录是哪些吗?关于中国考古百大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考古百大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考古百大发现1 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距今200万~1.2万年) 遗存有多处100万年以前的早期人类遗址,分布面广、内容丰富,被有的学者称作“东亚地区人类文明的起源地”。
2 云南元谋人遗址(距今170万年) 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化石判断,元谋人为早期猿人,已进入直立人阶段,可能已学会用火。
3 陕西蓝田人遗址(距今100万~65万年左右) 出土了亚洲北部迄今最古老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主要使用打制石器,制作粗糙,以单面加工为主,其中三棱大尖状器被认为是蓝田人文化特征之一。
4 北京周口店遗址及北京人与山顶洞人(距今70万至1.8万年) 北京人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其头盖骨化石的发现,使直立人的存在得到肯定,从而基本明确了人类进化序列;遗址中的山顶洞人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拥有丰富的装饰品;遗址内的鲩鱼等水生动物化石表明他们已能捕捞水生动物,标志着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能力的提高;死者的埋葬方式说明出现了原始的宗教意识。
5 山西襄汾丁村遗址(距今15万~10万年) 出土的牙齿化石可以看出丁村人是介于北京人与现代人之间的人类,属于早期智人;出土的文化遗物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突出特征。
6 宁夏灵武市水洞沟遗址(距今3万~1.7万年) 遗址中某些石器的形状与欧洲古文化接近,可能表明了晚更新世人类在东北亚的迁移状况。
7 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距今1.25万年) 出土有石器、骨角器和陶器,说明有了炊煮的生活方式;当时人们主要依靠渔猎和采集为生,可能出现农耕。
8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年) 淮河流域迄今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出土有石磨盘、骨笛、陶器等物品;陶器中的残留物说明当时已开始酿酒;陶器、龟甲上的契刻符号表明,在当时已出现了原始文字性质的符号。
黛眉山地质博物馆讲解词
黛眉山地质博物馆讲解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黛眉山地质博物馆参观游览,我是博物馆讲解员❀❀❀,很荣幸能为大家提供讲解服务。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这座博物馆来了解美丽而神奇的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吧。
黛眉山地质博物馆于2008年9月30日建成并同时向游客开放,是龙潭大峡谷的新亮点,我们现在看到的“黛眉山地质博物馆”几个鎏金大字,由原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赵逊博士题写。
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3725平方米,由主题碑广场和主馆两部分组成。
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主题碑广场,在这儿我们可以看到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主题碑和龙潭峡景区的标志碑。
广场周围展示了40位中外地质学家的生平事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走上这段台阶,地址名人李四光的雕像就映入眼帘。
李四光(1889-1971),湖北黄冈人,蒙古族,著名的地质学家,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者,创立了地质力学学派和构造体系的概念。
他最大的贡献就是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的石油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在他身后就是黛眉红崖,一种非常典型的地质构造遗迹景观。
接下来我们进入展示大厅参观。
综合厅滔滔黄河,滚滚东去,在流经新安这片古老的土地时放慢了她匆匆的脚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大地母亲用奇特瑰丽的山水为她树立了一座无字的丰碑,这就是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
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是一座以沉积构造遗迹和峡谷地貌、水体景观为特色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2′至112°18′,北纬34°50′至35°05′。
处在华北陆块南缘秦岭地槽北侧,是秦岭山系和太行山系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
公园位于洛阳市新安县境内,黄河小浪底库区南岸,由5个景区组成,它们分别是青要山景区、龙潭峡景区、黛眉山景区、荆紫山景区、万山湖景区,总面积328平方公里。
在漫长的地质演变史上,从前寒武纪的造山造陆运动,到晚近时期的新构造运动,无不波及黛眉山地区,造成了本区内地质地貌的多样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是稀有、典型、特殊的地质遗迹。
了解地学知识 黄冈大别山地质博物馆
Special Tours
了解地学知识
文/悠游 图/黄冈大别山地质博物馆提供 大别山,是中华大地中央腹地绵延2千多公里、横亘东西的巨大的山系——秦岭一大别山系的东延部分。在 地质上,秦岭一大别山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结合带、是全球著名的大陆造山带之一。 湖北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黄冈市境内,海拔最高为1729.13米,地跨麻城市、 罗田县和英山县等二县一市。大陆造山带构造出花岗岩山岳地貌,地质遗迹及生物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 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博物馆是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的重要配套设施,是国内第一个以造山带为主题的地质 公园博物馆,是展示地球早期演化历史和造山带地质学的天然实验室。馆内设立了地球的故事、中国的脊梁、 巍巍大别山、大别山生态园、大别山名人馆、地质标本厅、我是地质小博士(专门为儿童设立的一个DIY工作 坊)、多功能厅等八个展厅。 整个布展,处处体现出黄冈大别山的特色,以“纵横天地间•山水映传奇”为主线,由此展幵“地球故 事——中国的脊梁——巍巍大别山”的主脉络,并围绕这条主线将地球的来世今生、中国的地质构造特点、大别 山的独特地质地位向游客娓娓道来。
地质标本精华厅 32 Hubei Tourism
一些枯燥难懂的地学知识,巧妙应用多点触控、 OLED. VR/AR等技术手段,既增强了展览互动,又 提高了观览体验度。与其说这是一座博物馆,还不如 说这是一个活跃的实验室,不论是最具学术权威的科 学家,还是拥有好奇心的学生,都可以从中感受到科 学的魅力。
目前,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博物馆针对不同年龄 层次的人群制定并旦实施了形式多样的地学科普活 动。不仅系统展示了地球科学知识,还展示了黄冈大 别山丰富的地质遗迹、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同时大 力弘扬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
这一堂课,让你了解湖北地质博物馆
这一堂课,让你了解湖北地质博物馆作者:林淑萍来源:《国土资源导刊》2012年第06期湖北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56年,1989年进行了一次改造,2005年6月完成第二次改造工作。
现今的博物馆设普通地质、古生物、资源环境一、二及引展等5个展厅,展出面积约1600平方米。
担负着收藏省内外各类地质标本、进行科学研究、普及地学知识、开展地质科技交流等多重任务。
5个展厅内容丰富生动、形式新颖、别具一格,是学习地质科学知识的极好课堂。
生物进化的历史画卷目前所知,在澳大利亚距今35亿年地层中发现的类似细胞团的化石,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化石。
我国发现最早的化石是距今24亿年的铁细菌,它赋存在鞍山地区的铁矿石中。
湖北省发现的最早的化石是疑源类和叠层石,见于距今18亿-14亿年的神农架群内;发现最早的动物化石是恰尼虫,它赋存在距今5.8亿年的震旦系灯影组的石灰岩中。
生物的进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这里塑造的生物墙,展现的是湖北的生物进化史。
其时代和层序就是以其中所含化石为依据而建立起来的。
古生物展厅展出的珍稀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有来自贵州的幻龙化石,长4.25米,埋藏在距今有2.5亿-2.2亿年的早三叠世地层中;有距今5.8亿年的恰尼虫,它的原形像一片一片的树叶,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海生动物化石之一,也是目前全球发现的唯一的一块恰尼虫实体化石,十分珍贵;有来自甘肃的铲齿象和剑齿虎化石;有十分珍贵的铁化木,重328.5千克,是目前近30多个地学类博物馆中唯一的一块,十分稀罕;有出自湖北省郧县梅铺镇的四具恐龙骨化石和青龙山的恐龙蛋化石;来自贵州的海百合化石等。
大地万物,生生不息;郁郁森林,莽莽草原;飞鸟争鸣,百兽驰骋;人类世界,创造文明。
有谁想到,生灵的始祖何在?又如何繁衍至今?如果说文字是记载人类社会历史必不可少的工具,那么化石就是大自然史册的天然记录,是化石告诉我们生命的来龙去脉。
地球起源和演化的奥秘地质泛指地球或地球某一部分的性质和特征。
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
佚名
【期刊名称】《小学科学(学生版)》
【年(卷),期】2010(000)001
【总页数】2页(P22-2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地学博物馆展陈设计研究——以中国地质博物馆为例 [J], 乐圆
2.地学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的成本效益分析——以中国地质博物馆为例 [J], 郭原;于飞
3.浅谈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为例[J], 赤诚;张莉
4.“互联网+”的高校博物馆科普工作思考——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为例 [J], 赤诚
5.“地球瑰宝--中国地质博物馆百年精品展”在并开幕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贾跃明,山西国土厅厅长周建春、副厅长袁同锁出席 [J], 山西地质博物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地质博物馆简介
中国地质博物馆简介中国地质博物馆创建于1916年,在与中国现代科学同步发展的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自然精华和无形资产,以典藏系统、成果丰硕、陈列精美称雄于亚洲同类博物馆,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20余万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
其中有蜚声海内外的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著名古人类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鸟类、昆虫等珍贵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标本、精美的蓝铜矿、辰砂、雄黄、雌黄、白钨矿、辉锑矿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批国宝级珍品。
中国地质博物馆在开展藏品科学研究的同时,长期从事地层古生物学、矿物岩石学、宝石学和博物馆学的研究并取得累累硕果,特别是在早期脊椎动物学、昆虫学以及辽西热河生物群等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以系统精美的宝石陈列,独到的宝石研究成果,持续的社会推广活动,带动和引导了当代中国宝石科学研究、知识普及和市场消费。
中国地质博物馆常年开放独具特色的陈列展览。
按照地球圈层结构布局的基本陈列,不仅展示了数以万计的矿物、岩石、宝石、化石精品,陈列内容更加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而且大量采用数字化、仿生、虚拟现实等技术,让观众在浓郁的科学氛围中,通过亲眼目睹、亲手操作和亲身体验,轻松步入精彩纷呈的地学空间。
中国地质博物馆长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
创刊于1981年的《地球》是中国唯一的地学科普杂志,一年一度的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已成为社会教育活动的重要品牌,科普讲座、科普巡展、科普咨询等各种地学科普活动连绵不绝,使中国地质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历史沿革折叠建立背景民国三年(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实业部矿务司地质科改称地中国地质博物馆质调查所时就有地质矿产陈列馆的设置,但有名无实。
民国五年1月4日(1916年),袁世凯准奏设立"地质调查局",局长张轶欧,会办(副局长)丁文江、安特生,内设四股一馆:地质股、矿产股、地形股、编译股和地质矿产博物馆,然而,当时的博物馆仍处筹建之中。
中国最老陆壳同位素年龄
中国最老陆壳同位素年龄
刘敦一
【期刊名称】《中国地质》
【年(卷),期】1990(000)006
【摘要】江博明等(1983,1987)、黄萱等(1986)曾先后发表了河北迁安水厂-曹庄一带太古宙角闪质岩石的Sm-Nb同位素年龄和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他们的共同结论是该区存在我国最老的3500Ma的角闪质岩石和可能与此同时形成的灰片麻岩。
【总页数】2页(P29,9)
【作者】刘敦一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97
【相关文献】
1.中国陆壳是富烃陆壳 [J], 郭占谦;杨海博
2.中国陆壳及其沉积层和上陆壳的化学元素丰度 [J], 黎彤
3.中国陆壳及其沉积层和上陆壳的化学元素丰度 [J], 黎彤
4.这里有中国最老的古钟 [J], 王婷
5.中朝克拉通老于38亿年的残余陆壳──离子探针质谱锆石微区U-Pb年代学证据 [J], 刘敦一;伍家善;沈其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世界遗产的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例
中国世界遗产的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登封“天
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例
刘正威;陈玲玲;康永波;凌伯雄;孙克勤
【期刊名称】《资源开发与市场》
【年(卷),期】2012(028)001
【摘要】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包括8处11项中国古代建筑精华,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简要介绍了“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概况,阐述了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内涵和遗产价值,分析了遗产资源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管理体制角度出发,对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总页数】4页(P59-62)
【作者】刘正威;陈玲玲;康永波;凌伯雄;孙克勤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人文经管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8.72
【相关文献】
1.历史建筑群的保护管理与旅游开发——以登封"天地之中"为例 [J], 宋文佳;别治明
2.刍议世界文化遗产在城市发展策略中的机遇r——以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例 [J], 李瑞
3.游客对旅游服务设施的需求偏好研究——以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例[J], 张春娥
4.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生态与人文环境浅析 [J], 宋文佳
5.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J], 范文静;于维墨;陈沙沙;孙克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方地质博物馆旅游景点介绍
东方地质博物馆旅游景点介绍
景点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中环南路国际中港城
东方地质博物馆景点介绍
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新区核心位置——国际中港城内,博物馆于2008年4月22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置身于中港城五层,由浙江中成集团投资兴建,全额民营投资2.5亿元,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
馆内包含地球厅、矿物厅、宝石厅、恐龙厅、石油厅、夜明珠厅、石油勘探厅、浙江省地质地貌沉降厅、地震逃生演示厅等十三个大展示厅,馆内展品共一万余件,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重达8吨的夜明珠。
全长48米的硅化木,一母多胞胎鱼龙化石,以及9米多高的海百合化石,在全国乃至亚洲均为稀有,十分珍贵。
博物馆目前已是长三角地区展馆面积最大、品种俱全、藏品最为精美的地质博物馆,融集恐龙世界、化石天地、第二课堂、科普之旅于一体,以丰富的馆藏和精心的设计位居中国同类博物馆先进行列,建馆规模为全国最大的地质博物馆之一。
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自开馆以来,被国土资源部授为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唯一单位),被浙江省地质学会授权为“浙江省地质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共青团浙江省委员会、浙江省学生联合会授权为“浙江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浙江省地震局授权为“浙江省防震减灾教育基地”,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科学技术学会、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委宣传部联合命名为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
东方地质博物馆美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地质博物馆要介绍中国的地质博物馆(包括陈列馆,以下同),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博物馆?关于这个问题,在博物馆学的研究中都有个说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的概念也有所扩展,但原则上都离不开“辞海”中所解释的内容,即博物馆是“陈列、研究、保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物以及自然标本的一种文化教育事业机构”。
博物馆的分类,大致可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型,地质博物馆即属于前者。
什么是地质博物馆?顾名思义它是以地质科学为内容的博物馆。
地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主要是研究地壳的组成物质,各种地质作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等。
地质科学又有很多学科,如:矿物学、岩石学、动力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史学、古生物学、矿床学、海洋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煤田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此外,还有边缘学科如天体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
因此,地质博物馆应该是以地质科学以及地质学史为内容来“陈列、研究和中国的地质博物馆黄伯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物馆,武汉430074)Chinese Geological MuseumsHuang Boyi(Museum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430074)Abstract:The author put forwards the definition of Geological Museum,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Geological Museum,and summarize the type of Geological Museum.Finally,the author gives two advi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eological Museum.Keywords:geology;museum;land resourceCLC Number:G26Document Code:Article ID:1673-8357(2009)03-0089-4收稿日期:2009-05-05作者简介:黄伯裔,原中国博物馆学会地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Email:dzhby@89保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物以及自然标本的一种文化教育事业机构”。
2创建和发展纵观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历史,自1905年张謇创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博物馆始,经历了百年来的发展道路,其中,随着中国近代地质科学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地质博物馆,在博物馆界具有中国的特色。
地质博物馆在中国的出现,可追溯到1916年由民国政府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建立的地质矿产陈列馆(现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前身)。
它是随着我国近代地质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开展而创建的。
初创时,馆的主要任务是:在地质工作的过程中,大量采(收)集岩石、矿物、地层古生物和矿藏等标本,设馆陈列展出和进行科学研究。
馆内最初设有四个陈列室(矿物岩石、地质系统、煤铁矿产、金属矿产),后发展为七个陈列室(增加了非金属矿产和两个古生物室,并增加了动力地质内容),后又增加了煤炭、石油、土壤和新生代部分,专门供从事地质工作的专业人员参观学习和交流,用于指导地质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反映本地区地质矿产资源的状况,展示我国地质工作的成果。
当时馆藏标本10万件左右。
陈列面积从最初不足百平方米发展到1000平方米,这是中国的地质博物馆雏形。
随着我国地质工作和科学研究的不断开展,特别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大力开展地质找矿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急需的矿产资源,在1952年成立了地质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应的建立了地质局和地质研究所,地质找矿工作和地质科学研究在我国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
在这新的形势下,为了陈列、研究和保藏地质工作所获得的珍贵标本和资料,1958年新建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地质博物馆大楼在北京落成,于次年10月完成布展,并向社会开放。
到1960年,地质部系统已经建有省级以上博物馆10个,其中三个是全国性的,即地质部全国地质博物馆、北京地质学院地质陈列馆和长春地质学院地质陈列馆;七个地方性的,即江苏、湖南、湖北、山西、河南、广东、广西省地质局所属的地质博物馆。
当年,地质部全国地质博物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除地质部所属的博物馆外,国务院五个部委所属的博物馆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博物馆建设的经验,为我国地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进的作用。
1982年以后,中国的地质博物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博物馆学会地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1986年12月1日),标志了中国的地质博物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当时,地质博物馆已有近70个,其中在1982年以后建馆的占了50%之多。
它们分别属于地质矿产、有色金属、煤炭、冶金、石油、地震、黄金、核工业、环保、水利、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地方文物等部门。
分布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中国的地质博物馆的规模大小不等,大的建筑面积达万平方米,展出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小的只有几十平方米。
根据1986年不完全的统计,在中国从事于地质类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约有300多人。
馆藏地质标本50多万件。
年接待观众约30万人次。
馆的主要任务除了初创时的内容外,为了面向社会宣传我国地质工作的伟大成就和面向公众普及地球科学的需要,各馆增加了地球科学的陈列内容,使博物馆发展成为对外开放,以宣传、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课堂。
地质博物馆在展示我国地质工作(包含地质科学研究)伟大的成就,在向公众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方面均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目前,有的博物馆现已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的地质博物馆已成为中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3馆的几种类型中国的地质博物馆,从收藏、陈列的内容上来区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综合型如中国地质博物馆和各省地矿局的地质博物馆。
此类型地质博物馆在陈列内容上,一般都设有地球、矿物、岩石、古生物和矿产等陈列室(厅),主要反映了地球的形成、结构构造90和物质成分,以及改变地球面貌的各种地质作用;同时展出有各种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和各种矿产等。
(2)专业型如中国有色金属矿产地质陈列馆、大庆石油科技馆、中国岩溶地质馆等。
其学科的专业性很强,如石油科技馆陈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了石油的生成、埋藏、运移以及探采和炼油等各种科学知识内容。
(3)专业遗址型如“北京人”遗址博物馆、铜录山古矿遗址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等。
其内容为古人类和古代人们曾经生活、生产劳动过后被保存下来的地点和出土的遗物,以及在发掘古生物化石的遗址上修建起来的博物馆。
(4)院校教育型如中国地质大学(包括北京、武汉)博物馆、原长春地质学院(今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和原成都地质学院(今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等。
当初,地质院校博物馆主要是专门为地质教学服务的,其陈列内容的特色是:普通地质(地球的形成、地球的结构构造和物质组成,以及内外力的地质作用)、矿物、岩石、地层古生物和矿床等。
(5)纪念馆型如湖北黄州的李四光纪念馆。
这是李四光的家乡为纪念地质学家李四光而建的纪念馆。
主要陈列了地质学家李四光的生平和他对地质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4现状和展望20世纪末,中国的地质机构进行了体制改革和转型。
因此,给随中国的地质事业发展而形成的地质博物馆,在生存和发展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现今,有的地质博物馆已成为有名无实,有的尚且保持现状,但也有部分馆在进行重建或改造。
在国土资源系统的博物馆重建的过程中,由于它隶属于国土资源部门,所以提出要成为国土资源部门的“窗口”。
所以,在陈列设计中,均安排了一个“国土资源厅(室)”。
内容是安放了一些有关土地的图片资料,几种典型的矿产标本,一些测绘仪器和资料,以及海洋资料图片。
它替代了过去的矿产资源厅(室),和最早的矿床厅(室),似乎成了某一部门的“产品”展览厅(室)。
且该厅(室)冠于“国土资源”也是不够恰当。
因为“国土资源”这一概念,我认为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理解为国家的土地资源,这范围只局限于土地;二理解为国土内的资源,这范围就大了,它包含了国土内的所有资源。
因此,在重建或改造地质博物馆的过程中,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探讨和商榷的必要。
目前,地质博物馆日处萎缩状态,必将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关注。
地质博物馆是随中国的地质事业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因此,随着中国地质机构体制的改革和转型,地质博物馆也应该考虑进行改革和转型,以及如何改革和转型的问题。
中国的地质博物馆今后的发展,从战略上来考虑,这里有二点意见可供研究和讨论:第一,目前有条件的地质博物馆仍保留和继续发展。
但在地质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以下三个问题值得馆领导思考和深入研究:什么是博物馆?什么是地质博物馆?什么是中国的地质博物馆?(如果能对这三个问题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并能将研究的成果用于指导博物馆的建设,那么地质博物馆才能建设得更加完善,更名副其实。
)目前,中国还缺少一个完善的地质博物馆,现存的地质博物馆,从其内容而言,只不过是反映了地质科学中的一部分,实际上只是一个矿物、岩石和古生物化石的陈列馆或展览馆。
中国是一个地质状况非常复杂,且内容非常丰富的国家。
以地层而言,从新到老均有出露。
地质构造复杂,矿藏类型繁多,古生物种类丰富。
中国的地质博物馆内,理想的馆藏应该有中国完整的地层剖面标本、地质构造的典型标本、各类矿物和岩石的标本、各类古生物化石标本、各类典型的矿床标本……等等。
同时,也要有中国地质学史内容的收藏、陈列和研究。
中国的地质工作,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已经积累了大量地质科学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财富。
因此,我们应该组织国内一流的各类地质学科专家和博物馆界的有关专家,深入研究91和规划,建设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中国的地质博物馆。
第二,因缺乏条件而难以生存的地质博物馆,则可以考虑争取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统一规划,在地质博物馆的基础上,充实有关内容,改造成为一个自然科学博物馆(据目前情况,许多省、市还缺少自然科学博物馆);在建有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省、市,可以考虑将地质博物馆并入其馆,扩大和完善地球科学的部分内容,专门设地球科学厅(室),成为自然科学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高振西,刘毅.中国地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概况(1960年5月举行的第一次全国地质博物馆会议上的发言稿)·科普简讯·中国科协规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设2009年4月,中国科协制定并颁布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据此将开展第三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和认定工作。
中国科协于1999年开展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活动,并分别于1999年、2005年先后命名了26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