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最新最全)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一、文字基础知识1.汉字的构造与部首2.汉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规范3.汉字的音节和拼音4.词语的构成和分类二、语言文字运用技巧1.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2.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辨析3.词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4.词语的多义和典故5.修辞手法的使用,如排比、对偶等6.修辞格的运用,如对仗、衔接等7.辞章的结构和篇章连贯三、语法知识1.词语的屈折变化,如动词的时态、语气、语态等2.词语的搭配和从属关系3.名词的格和数4.代词的格和指代关系5.冠词、介词、连词的使用6.句子的结构,如主谓宾、主谓补、并列句、复合句等7.句子的语序和修辞手法四、修辞手法与修辞格1.类比2.排比3.迭事4.比拟5.对仗6.衔接7.倍数8.起承转合9.交待五、文学常识1.古代文学名著的内容和作者,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2.古代文人及其代表作品,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4.文学流派的发展和特点,如诗、散文、戏剧等5.文学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如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6.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和鉴赏标准六、修辞手法与修辞格1.类比: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使读者容易理解抽象概念或难以想象的事物。

2.排比:使用一系列相同的结构、语法或意义的词语或短语,以增加语言的艺术效果。

3.迭事:使用同一个词语或短语连续不断地重复,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比拟: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相似化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阐述其中一概念。

5.对仗:通过对照使用相似的结构、语法或意义的词语或短语,使得语言更加平衡和韵律优美。

6.衔接:使用独特的语法结构或词汇选择,以便更好地连接句子或段落之间的思想。

7.倍数:使用数字或其他量词修饰名词或动词,以强调事物的数量或强度。

8.起承转合:通过合理的叙述结构和逻辑推理,使故事或论述更加连贯和有条理。

9.交待:通过反复叙述或交代事实,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或事件的发展。

七、阅读理解1.提取主题和中心思想2.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掌握词汇和句子的含义4.解读上下文和修辞手法的运用6.提炼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八、写作技巧1.议论文的写作结构、论证方法和表达技巧2.描写文的写作结构和修辞手法3.记叙文的写作结构和叙述技巧4.说明文的写作结构和说明方法5.作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水平6.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以上是初中语文知识点的一些大致总结和归纳,这些知识点是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水平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考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语文考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中语文考点归纳总结大全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考点1. 汉字基础知识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掌握好汉字基础知识对于学好语文至关重要。

汉字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部首、笔画、构造和基本读音等方面。

在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认识生僻字、解释词义、查字典等。

2. 词语运用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掌握好常用词的词义和用法对于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词语考点主要涉及词义辨析、词性转换、熟语搭配等方面。

3. 句子结构句子是语言交流的基本单位,掌握好句子结构对于正确表达意思至关重要。

句子结构考点主要涉及句子的成分、从句的引导词、句子成分的位置等方面。

4.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的一种艺术形式,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

修辞手法考点主要涉及比喻、夸张、排比、反问等方面。

二、阅读理解考点1. 短文阅读理解短文阅读理解是考察学生对于短文的理解能力。

考题通常包括判断正误、选择正确答案、回答问题等。

2. 图表阅读理解图表阅读理解考点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的信息进行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考题通常包括填空、解释图表意思等。

三、写作基础知识考点1. 语法知识语法知识是写作的基础,掌握好语法知识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考点主要涉及词语搭配、句子成分、语法错误的改正等方面。

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写作时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合理的文章结构能够使文章内容更加清晰、有条理。

考点主要涉及开头、中间段落和结尾的写法等方面。

3. 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素养。

考点主要涉及如何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使用过于简单、乏味的表达方式等方面。

四、语言运用考点1. 说明文写作说明文是常见的一种写作形式,要求对事物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

考题通常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材料或主题写出一篇说明文。

2. 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要对某个问题进行观点表达、论证和辩论的一种写作形式。

考题通常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议题或材料写出一篇议论文。

3. 小说或故事写作小说或故事写作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用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来叙述故事。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基础语言知识词语1.词语分类–名词:指人、事、物、地名等具体或抽象事物的名称。

–动词:表示动作、变化、状态等。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等。

–副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方式等。

–介词:用来介定名词、代词或动词。

–连词:连接同类成分或并列成分。

–叹词:表达人们赞叹、惊奇、喜悦等情感。

2.词义辨析–同义词:具有相同或接近的意义。

–反义词:意义相反的词语。

3.词语用法–词性变化:形式上的变化,如动词的变位和时态。

–词义变化:意义上的变化,如汉字的多音字,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等。

语法1.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补语2.句子类型–简单句:只有一个主语、谓语或宾语。

–并列句:由两个或以上的简单句通过连词连成的复合句。

–复合句:包含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

3.句子结构–主谓结构:主语+谓语。

–宾语结构:宾语+谓语。

–主谓宾结构: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补足语结构:主语+系动词+表语。

–含有定语结构的句子:被修饰的成分+定语。

修辞1.比喻:用一个物象代替另一个物象,以便使读者有强烈的感触。

2.拟人:把生活中不是人的东西或抽象的东西,被赋予人的情感和形象,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

3.夸张:对事物进行放大或缩小处理,以加强对读者的印象。

4.反问:用疑问的语气表现肯定的意思,以及强调是反问的反义词所表达的意思。

阅读技巧理解阅读1.理解阅读的三个要素:识别、理解和记忆。

2.确定文章的体裁:新闻、说明文、论说文、小说等。

3.识别文章的层次:主题句、分论点、细节等。

4.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词汇、句式和修辞等。

5.主旨归纳:通过整理文章中的信息,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细节阅读1.细节阅读的目的: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总结文章的细节。

2.细节阅读的方法:精读、扫读和略读。

3.细节阅读的技巧:标注和概括。

快速阅读1.快速阅读的目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文章的主题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深入阅读。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一、写作技巧1.1 修辞手法初中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点和行为,常用于描写和抒情。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征,以达到强调和夸奖的目的。

•对偶:通过对比呈现事物的两个相反或对立的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1.2 表达技巧•文章开头要有吸引人的引子,引起读者的兴趣。

•充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有起承转合,层次清晰。

•选择恰当的词语表达,注意使用准确、生动的词汇。

•注意段落的过渡,使文章条理清晰。

二、文学常识2.1 古诗词鉴赏初中语文中会学习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白的《静夜思》等。

学习这些古诗词不仅能够欣赏到古代文人的才华,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2.2 小说阅读与解析在初中语文中,会接触到一些经典的小说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通过阅读和解析这些小说,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2.3 戏剧表演与剧本创作在初中语文中,会学习一些戏剧表演和剧本创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通过参与戏剧表演和创作剧本,能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三、阅读与写作3.1 阅读理解初中语文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包括主旨、细节、推理等。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提炼文章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

3.2 写作能力初中语文中,写作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

学生需要通过各种写作任务,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写作过程包括提出观点、论证观点、组织语言等。

四、古代文化4.1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初中语文中,学生会学习一些古代文言文作品。

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文言文,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的文化和思想,并且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部分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一、文字表达技巧1.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2. 描写手法:对比、排比、插叙等3. 叙事结构:开头、中间、结尾4. 表达技巧:多用形象化语言、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流畅性、注意修辞和衔接的运用二、词语运用1. 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的辨析2. 词义的猜测和推理3. 词形变化:词根、词缀4. 词语辨析:词义辨析、词性辨析、词语搭配三、语法知识1. 词性: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数词、量词2. 词语的搭配关系3.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同位语、插入语4. 句型: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5. 时态的使用6. 语态的转换7. 修饰成分:定语从句、状语从句8. 主谓一致、代词的指代关系四、阅读理解1. 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2. 文章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3. 文章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等4. 文章的主旨句和关键词五、写作技巧1. 写作结构:开头、中间、结尾2. 文章的写作方法:描写、议论、叙述、说明3. 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4. 文章的衔接和过渡5. 注意段落的分明和层次感六、文言文阅读1. 词义的猜测和推理2. 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的分析3. 视角的把握和推理4. 段落主题的把握和概括5. 文言文的翻译和解释七、诗词鉴赏1. 诗词的韵律和格律2. 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诗句的理解和解释4. 诗词的背景和作者5. 诗词的比喻和联想八、实用写作1. 书信写作:信头、称谓、正文、结尾2. 日记写作:时间、地点、人物3. 命题作文:论述题、议论题、应用文以上是初中语文的一些重点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4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2024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1、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2、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

(即稷、黍、麦、菽、稻)五味:指酸、咸、甜、苦、辣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文人四友:琴、棋、书、画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五声:五个音级。

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zhi)、羽。

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童生试:也叫“童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3、年龄称谓(代称)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束发:男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

(立:“立身”之志)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

(知命,即知“天命”)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最完整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完整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完整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一、语言文字综合运用1.语言文字的基本要素:音、形、义2.文字表达功能:记号、记录、传播信息、交际3.语言文字的特征:交际性、社会性、符号性、历史性、文化性、创造性4.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准确性、生动性、连贯性、得体性二、古代文学1.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2.先秦文学:诗经、楚辞、论语、庄子、老子等3.唐诗宋词:白居易、杜牧、李白、杜甫、王维、苏轼、辛弃疾等4.元曲四大家:白朴、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5.明清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三、词语运用1.词语的构成:形音义,意义的构建2.词语的辨析:近义词、反义词、否定词的使用3.词语的运用:写景词、描写人物词、描写动作词、描写心理词等4.常用成语、谚语、俗语的理解与运用四、修辞手法1.比喻:直接比喻、隐喻、拟人、拟物等2.夸张:过分修饰、夸大说法等3.排比:并列、对偶、反复等4.对仗:平仄、押韵等5.描写手法:写景、抒情、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描写人物心理等五、阅读技巧1.主旨大意题:归纳概括、段落主题句等2.细节理解题:理解具体内容、推理等3.词语理解题:猜测词义、根据上下文推理等5.文体特点题:辨别文章的文体、特点等6.文段改写题:改写句子、插入句子等六、修辞技巧1.照应:词语照应、句子照应等2.衔接:衔接词、过渡段落等3.对比:正反对比、因果对比等4.承上启下:总起段、过渡段、承上段、跃进段等5.补充:补充说明、细节展开等七、写作技巧1.写作的步骤:审题、构思、起承转合、修改等2.写作的规范:格式规范、时态准确等3.作文类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写景文等4.写作方法:描写、比较、分析、解释、归纳、总结等5.写作技巧:立意新颖、语言得体、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连贯流畅等八、修辞方法1.象征:寓意、象征物等2.破题:题旨的转变、破题的手法等3.构思:构思方法、构思技巧等4.铺垫:情节铺垫、背景描写等5.对策:解决问题、对策方法等九、听说读写1.听力:听取信息、理解内容等2.口试:自我介绍、演讲、辩论、朗读等4.写作:写作技巧、写作规范等5.语法:句子成分、句子结构等十、修辞1.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对仗等2.修辞方法:铺垫、纵横、破题、对策等。

(完整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整理初中语文的学习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过程,涵盖了文学知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初中语文知识点的整理,旨在帮助同学们系统地掌握和复习。

首先,文学知识是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

这包括对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了解,以及对文学流派、文学体裁的认识。

例如,了解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的生平和代表作,掌握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

其次,文言文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

同学们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并能够正确翻译文言文。

同时,对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通假字等词汇也要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在现代文阅读方面,同学们要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这需要同学们具备一定的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以及对文章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提炼和总结。

写作技巧也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学们需要学会如何构思文章、如何组织材料、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此外,写作时还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和条理性,使文章内容清晰、有说服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知识点,初中语文学习还涉及到诗歌鉴赏、名著阅读、文化常识等内容。

诗歌鉴赏要求同学们能够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艺术手法;名著阅读则要求同学们对经典文学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文化常识的学习则有助于同学们拓宽知识面,增强文化素养。

总之,初中语文知识点繁多,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和巩固。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复习,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语文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知识点汇总一、基础知识。

1. 字音字形。

- 字音:- 多音字:如“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要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读音。

- 易错字读音:例如“狭隘(ài)”不能误读为“yì”。

平时要多积累课本后的字词表以及常见易错字读音。

- 字形:- 同音字辨析:像“必须”和“必需”,“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般用来修饰动词;“必需”侧重于表示不可缺少,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 形似字区别:如“戊(wù)、戌(xū)、戍(shù)”,通过笔画、部首等特征进行区分。

2. 词语理解与运用。

- 近义词辨析:- 从词义轻重方面:如“请求”和“恳求”,“恳求”的程度比“请求”更重。

- 从适用范围方面:“时期”和“时代”,“时期”范围相对较小,“时代”范围更宽泛。

- 词语感情色彩:- 褒义词:如“英勇”,带有赞扬的感情。

- 贬义词:像“狡猾”,表示负面的评价。

- 中性词:“结果”,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

3. 成语运用。

- 正确理解成语含义:例如“首当其冲”不是首先冲上去的意思,而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 注意成语的适用对象:“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其他关系。

4. 标点符号。

- 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 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

如“你吃饭了吗?”- 感叹号:表达强烈的感情,如“多么美丽的景色啊!”- 逗号: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如“我喜欢读书,也喜欢画画。

”- 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如“苹果、香蕉、橘子都是水果。

”-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 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如“他说:‘我明天要去旅行。

’”- 引号:- 表示直接引用,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鲁迅的名言。

”- 表示特定称谓,如“‘嫦娥五号’成功发射。

”- 表示讽刺和否定,如“他这个‘聪明人’,总是办傻事。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免费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免费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免费
一、语言文字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1.语言的定义与作用
2.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3.汉字与拼音
二、语文思维与表达
1.观察与联想
2.感受与表达
3.分析与判断
4.归纳与概括
5.比喻与夸张
6.修辞与表达技巧
三、作文与写作技巧
1.议论文的结构与写作方法
2.日记的写作要素与技巧
3.描写的方法与技巧
4.叙事的方法与技巧
5.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与要素
四、诗歌与韵律
1.诗歌的特点与体裁
2.韵律与平仄
3.对仗与押韵
五、阅读与理解
1.文学常识
2.理解与鉴赏
3.推理与判断
六、古代文学与名著阅读
1.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2.名著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七、现代文学与阅读
1.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2.文学评论与研究
八、修辞与修辞手法
1.修辞手法的定义与分类
2.修辞手法的应用与鉴赏
九、语言规范与修辞技巧
1.语言规范与修辞的关系
2.语法与修辞
3.修辞技巧与表达效果
十、作家与作品
1.作家名言与名言解读
2.作品题材与风格
3.作品的文学价值与社会影响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的知识点涵盖了语言文字的基本概念与特点、语文思维与表达、作文与写作技巧、诗歌与韵律、阅读与理解、古代文学与名著阅读、现代文学与阅读、修辞与修辞手法、语言规范与修辞技巧以及作家与作品等多个方面。

对于初中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应试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汇总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汇总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汇总初中语文的基础知识点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4.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5.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7.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8.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9.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10.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11.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1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14.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5.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16.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7.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8.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19.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0.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21.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22.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23.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初中语文必备知识点第一部分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它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那么初中语文都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仅供参考。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

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

3.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擒拿)。

(二)古今异义1.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

2.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应荐)。

今义:不可以。

)。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

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古义:指官职名称;今义:中医医生)。

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篆,篆文。

文,通“纹”,花纹。

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

5.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细致。

)。

6.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

此指清脆响亮。

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

7.寻其方面(古义:方向。

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

8.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从车上下来。

)。

9.上下肃然(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

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

10.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

又如:__惊而坏都舍。

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音dōu)。

)。

11.不好交接俗人(古义:结交;今义:移交和接替)。

(三)词类活用1.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

2.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

4.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

(四)一词多义1、公连辟公府不就(名词,指三公。

公府,三公的官署。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名词,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

此指鲁庄公。

初中语文知识点汇总!超全

初中语文知识点汇总!超全

初中语文知识点汇总!超全一、初中语文默写1.《论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APP 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句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采用对偶,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句子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突出作者对早春喜爱的诗句是: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 杜牧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
1.词语的分类和造词法
2.常见词的正确用法
3.词义辨析
4.词语搭配和固定搭配
二、古代诗词鉴赏
1.古代诗词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名家及其作品欣赏
3.词牌介绍和鉴赏
三、现代文学作品
1.作家及其作品的鉴赏
2.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和发展
3.文学思潮的变迁和代表作品
四、修辞、修辞手法及鉴赏
1.修辞手法的种类和作用
2.修辞手法的鉴赏方法
3.常见文学修辞鉴赏
五、语言文字表达
1.基本语法知识
2.语句的结构和常用句式
3.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纠错
4.写作技巧和方法
六、阅读能力和鉴赏
1.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2.阅读文章的鉴赏和分析
3.文学常识的了解和运用
4.阅读策略和学习方法
七、写作技巧和方法
1.写作方法和提纲的规划
2.文体的选择和语言文字的运用
3.文章的结构和逻辑思维
4.修辞手法的运用和鉴赏
八、修辞和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
1.修辞手法的种类和效果
2.修辞手法的鉴赏和运用
3.修辞手法的差异和辨析
九、文言文阅读
1.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语法规则
2.文章的概括和鉴赏
3.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
十、常见文学常识和作家简介
1.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
2.现代文学作品和作家的了解和欣赏
以上是初中语文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每个分类都有相应的内容和重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将有助于提高语文学习和应用能力。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最新最全)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最新最全)

记叙文1.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线索:①人线(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②物线(某一有特意义的物品)③情线(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线(中心事件)⑤时间线⑥地点线4.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5.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6.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7.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

8.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

❖记叙顺序?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人物的描写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完整版)初中语文知识点全总结(打印版)

(完整版)初中语文知识点全总结(打印版)

(完整版)初中语文知识点全总结(打印版)导言本文是关于初中语文知识点的全面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复语文课程并加深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以下是涵盖的主要知识点:1. 古代文学1.1 诗歌- 诗歌的基本特征- 诗的韵律和格律- 古代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品1.2 散文- 散文的特点和写作风格- 古代散文作品鉴赏1.3 戏剧- 戏剧的起源和发展- 古代著名戏剧作品及其评析2. 现代文学2.1 小说- 小说的分类和特点- 现代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2.2 散文- 现代散文的发展和特点- 现代著名散文作家及其代表作品2.3 戏剧- 现代戏剧的演变和特点- 现代著名戏剧作品及其评析3. 修辞和修辞手法3.1 修辞的基本概念- 修辞的定义和作用- 常见修辞手法的使用和效果3.2 修辞手法的分类与例子-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比拟- 暗示- 反问- 修饰4. 文言文阅读4.1 古文的特点- 古文的语言特点- 古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4.2 古代名篇鉴赏- 精选古代经典文章- 逐篇进行详细解析和赏析5.写作技巧5.1 作文的基本结构- 作文的开头、中间、结尾的设计技巧- 如何提升作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5.2 常用写作套路和表达技巧- 合理使用修辞手法- 运用丰富的句式和词汇表达意思结论通过研究和掌握以上所述的初中语文知识点,学生们将能够更自信地应对语文考试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希望本文能够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此文档为作者根据经验总结所得内容,无法保证内容的完全准确性和权威性,仅供参考。

)。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一、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 诗歌:唐诗、宋词、元曲- 散文:古文观止、诸子百家- 小说: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2. 现代文学- 诗歌:新诗、现代诗歌- 散文:现代散文、随笔- 小说:现代小说、网络小说3. 外国文学- 古典文学:莎士比亚戏剧、古希腊悲剧- 近现代文学:欧洲文学、美洲文学二、语言知识1. 词汇- 词语的意义、用法- 成语、俗语、谚语2. 语法-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 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 语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3. 修辞- 比喻、拟人、夸张、反问、排比、对偶三、阅读理解1. 文章结构- 引言、正文、结尾- 段落结构:主题句、支撑句、过渡句2. 阅读技巧- 略读、精读、扫读- 推理、判断、总结3. 文章类型-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四、写作技巧1. 文章构思- 主题明确、材料组织、结构安排2. 写作方法- 描述、叙述、议论、抒情3. 文章修改- 语言表达、逻辑结构、标点符号五、古诗文鉴赏1. 诗歌鉴赏- 诗歌形式:韵律、节奏、对仗- 诗歌内容:意象、情感、哲理2. 文言文阅读- 常见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 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六、现代文阅读1. 文章主旨- 把握文章中心思想、作者态度2. 细节理解- 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3. 推理判断-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逻辑推理七、语言运用1. 口语表达- 语音、语调、语速- 表达清晰、连贯、得体2. 书面表达- 书信、报告、总结- 格式规范、内容完整、逻辑清晰3. 媒体语言- 新闻报道、广告文案、网络语言八、文化知识1. 中国传统文化- 节日、习俗、历史故事- 儒家、道家、佛家思想2. 世界文化- 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 世界文化遗产九、思维品质1. 批判性思维- 分析、评估、反思2. 创造性思维- 想象、联想、创新3. 合作与交流- 团队合作、有效沟通十、学习策略1. 学习方法- 制定学习计划、时间管理- 有效记忆、复习策略2. 学习资源- 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 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3. 自我评价- 定期自我检测、反思进步以上是对初中语文知识点的一个基本归纳整理,每个部分都包含了重要的子类别和关键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它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所以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但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是有法可循的,一步走步稳,即将步步不稳,我们要学会将学习、积累、训练三方面结合起来,达到理解、掌握与巩固的目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部分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初中语文所有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所有知识点总结

初中语文所有知识点总结
一、基础知识
1、人文智慧:
(1)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由先民发明,标志着中国文明的重
要起点。

(2)殷商,周朝,秦朝,汉朝,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明清,这些时期都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文化。

(3)《诗经》,《楚辞》,《礼记》,《春秋》,《周易》,《汉书》,《史记》,《律历》,《孟子》,《韩非子》,《论语》等等,这
些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属于中华古老的文化遗产,中国现代社会仍然在受
它们的影响。

2、文体类型:
(1)唐诗宋词,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通过它们可以体会
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度发达。

(2)古文,指的是唐宋以前的文体,有着其特殊的文体特色,具有
重要的文学价值。

(3)实用文体,如书信,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等,是初中学
习中必备的文体。

二、文学鉴赏
1、诗歌鉴赏:
(1)诗的结构:诗歌一般分为七言、五言、四句,以及诗绝、绝句
等等。

(2)诗歌特征:诗歌有“抒情”、“讽刺”、“寓言”、“描写”、“比喻”等特征;也有“象辞”和“押韵”等特有技巧。

2、散文鉴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1.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线索:①人线(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②物线(某一有特意义的物品)③情线(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线(中心事件)⑤时间线⑥地点线4.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5.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6.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7.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

8.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

❖如何找线索?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记叙顺序?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人物的描写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反语。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5.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6.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7.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8.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9.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10.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11.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2.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3.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关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1)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

(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

(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

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1) 以时空变化划分 (2)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 (3) 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 (4) 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系(思想感情)来答在结构上:总分总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为下文做铺垫、形成悬念、奠定感情基调、照应题目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照应上文、引起下文、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升华主题。

议论文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1.特点: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可兼用其它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以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

2.要素:①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

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有的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分论点均有。

②论据——对论点进行证明的材料、依据。

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类。

③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有归纳法(个别到一般)和演绎法(一般到个别)两类。

3.分类:立论文(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驳论文(对反面论点进行驳斥,确立起正确观点)。

4.结构:(1)基本结构: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2)论证结构: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对照式(论述中把两种事物作对照);层进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总分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5.方法:例证法: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观点。

引证法: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

喻证法: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

对比法:用反向事例或对比说明论点。

说明文一般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叙述、描写、议论。

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的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

以客观、准确为基本要求,一般不表示作者的感情倾向。

1.类型: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前提是准确,有平实和生动两种基本风格等。

3..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是指依据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说明内容先后的。

时间顺序: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

时间顺序在文章中使用恰当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说明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所以在文章时间顺序也是一种独特技巧。

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4.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列图表、诠释法、作比较、摹状貌、做引用、分类别、列数字❖考题剖析(一)语言品析1、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B是针对不同语言风格的角度谈。

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

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

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或者加“如果去掉了就与实际相不符,用了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二)写法分析1、结合说明方法谈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2、结合表达方式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三)语段作用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种:(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怎么样地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的特征[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考点之三:说明方法[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