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中的现代物理知识

合集下载

中国科技馆中的物理知识

中国科技馆中的物理知识

中国科技馆中的物理知识中国科技馆是一个集科学普及、科学教育和科技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馆。

它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一个公益性展览馆,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大街。

中国科技馆开幕于1988年,是北京市科学文化基地,也是全国科技教育网络的重要节点之一。

科技馆建筑面积约为6.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达到4.4万平方米,设有共4个展厅,分别是基本展、世界科技史展、前沿科技展和风采华章展。

在中国科技馆中,物理知识展示非常丰富,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物理知识展示:1.力学展示区: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这个展示区,可以学习到刚体平衡、牛顿定律、机械振动等基础概念和实验现象。

例如,可以通过展示模型来演示杠杆的原理和作用,以及测量力的方法等。

2.光学展示区:光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是现代科技中的重要应用。

在光学展示区,可以了解到光的传播、光的衍射和干涉、光的折射和反射等基础概念。

例如,可以观察到通过不同材料的透明介质发生折射的现象,了解到折射率的影响因素。

3.电磁学展示区:电磁学是物理学中最具应用价值的一个分支,贯穿了现代科技的方方面面。

在电磁学展示区,可以了解到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性质、电磁感应、电磁波等内容。

例如,可以演示静电吸引和排斥现象,通过电场力的测量来展示库伦定律。

4.热学展示区:热学是研究热的传播和转化的科学,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热学展示区,可以了解到热的性质、热传导、热辐射等内容。

例如,可以通过展示模型来演示热膨胀的现象和热量的传导方式。

此外,在中国科技馆中还有一些其他与物理相关的展示内容,如科技史展示区中的天文学内容、前沿科技展示区中的纳米技术和量子技术等。

这些展示内容旨在通过实物模型、互动展示和科学解释,使观众了解物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激发观众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

总之,中国科技馆中的物理知识展示非常丰富,通过亲身体验和互动展示,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相关知识。

科技馆里的物理现象与原理

科技馆里的物理现象与原理

科技馆里的物理现象与原理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科技馆那些神奇的物理现象和原理,别担心,不会让你觉得像在上课。

科技馆就像一座宝库,里面藏着各种各样的奇迹,简直是个大玩具箱,谁不想去碰碰那些高科技的玩意儿呢?每次我走进科技馆,都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仿佛自己置身于科学的海洋中,真的让人目不暇接。

不过,别看这些展品高大上,其实它们背后隐藏的物理原理可简单得很,今天就来给大家揭开这些秘密!2. 常见的物理现象2.1. 磁悬浮列车首先,我们先聊聊磁悬浮列车。

这个东西可不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而是科技馆里实实在在的展品。

想象一下,列车在轨道上飞快地滑过,没有一丝噪音,也没有任何摩擦。

听起来是不是很酷?其实,这就是物理中的“电磁力”在作怪。

磁悬浮列车利用强大的磁力让列车“悬浮”在空中,减少了与轨道的摩擦,车速自然就飙起来了。

就像打篮球,球离开了地面,反弹的高度能高得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轻装上阵”。

2.2. 倒立的水杯接着,我们来看看那个经典的倒立水杯实验。

你一定见过,一个水杯倒过来,水却不流出来,这可是个小把戏!其实这背后是表面张力在“撑腰”。

水的分子之间紧紧相连,形成了一种膜,把水牢牢地锁在杯子里。

你想象一下,就像一群小伙伴手拉手,紧紧围成一圈,谁也不想掉出去,这种紧密的团结力量让水不愿意“出走”。

所以,别小看这杯水,它可是有“气势”的,哈哈!3. 物理原理的日常应用3.1. 自行车的平衡说到物理原理,很多人会想到自行车。

学骑自行车的时候,总是摔得东倒西歪,但一旦掌握了重心的平衡,骑起来就如鱼得水。

这其实就是“动量守恒”的体现。

当你在骑行时,车子在运动,身体也在不断调整重心,这就像是在跳舞,车子和你之间有种默契的配合。

只要你保持一定的速度,就能轻松保持平衡,真是“骑而不摔”的秘诀。

3.2. 弹跳的运动会再来聊聊运动会上的跳高。

你有没有注意到,运动员起跳的时候,那个瞬间真是美得像一只飞翔的小鸟。

这可不是运气,而是“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中国科技馆中的物理知识

中国科技馆中的物理知识

中国科技馆中的物理知识摘要:一、引言二、中国科技馆简介三、物理知识展示区1.经典物理实验2.现代物理科技应用四、互动体验区1.力学实验2.电磁学实验五、科技馆的教育意义六、总结正文:一、引言中国科技馆是我国一座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技术交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馆。

其中,物理知识的展示和传播是其重要职能之一。

本文将对中国科技馆中的物理知识进行简要介绍。

二、中国科技馆简介中国科技馆位于北京市,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科普教育场所之一。

科技馆分为五个主题展区,分别是自然、探索、梦想、科技与未来,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等众多领域。

三、物理知识展示区物理知识展示区是科技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展示手段,向公众传播物理知识。

1.经典物理实验经典物理实验区展示了大量著名物理实验,如托里拆利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奥斯特实验等。

这些实验有力地证明了物理定律,为人类认识自然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

2.现代物理科技应用现代物理科技应用区展示了物理学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如核能、高能物理、航空航天、光纤通信等。

这些展示让参观者了解物理知识在现代社会的重要地位。

四、互动体验区互动体验区是科技馆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设备和体验项目,让参观者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物理知识。

1.力学实验力学实验区提供了多种力学实验设备,如滑块实验、弹簧实验、杠杆实验等,让参观者通过动手操作,了解力学原理。

2.电磁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区展示了各种电磁学实验设备,如特斯拉线圈、磁悬浮实验、静电实验等,让参观者体验电磁现象的神奇。

五、科技馆的教育意义中国科技馆通过丰富的物理知识展示和互动体验,激发了参观者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公众的科学素养。

同时,科技馆还为企业、科研机构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六、总结中国科技馆以其丰富的物理知识展示和互动体验,成为了我国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成都科技馆的物理元素

成都科技馆的物理元素

成都科技馆的物理元素成都科技馆是一座集科普教育、展览展示、科技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馆。

其中,物理元素是科技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展示和体验,向观众展示了物理学的魅力和应用。

一、引力:成都科技馆中的引力展览区域,通过模型和实验展示了引力的原理和影响。

观众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亲身感受到地球引力对物体的作用,并了解引力在宇宙中的作用。

二、光学:在光学展览区域,成都科技馆展示了光的特性和光学现象。

观众可以通过透镜实验,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还可以观察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感受到光的神奇和多样性。

三、声学:成都科技馆中的声学展区,通过声音实验和展示,让观众了解声音的传播和产生原理。

观众可以亲自参与声音实验,感受到声音的波动和共振现象,了解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电磁学:电磁学是现代科学的重要分支,成都科技馆中的电磁学展区展示了电磁场的特性和应用。

观众可以通过实验和模型,了解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的产生原理,还可以亲自操作电磁装置,体验电磁力的作用和应用。

五、能量转化:能量转化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成都科技馆通过展示能源转换和利用的原理,向观众展示了能量的重要性和应用。

观众可以通过模型和实验,了解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认识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六、力学:成都科技馆中的力学展区,通过模型和实验,向观众展示了力的作用和运动的规律。

观众可以通过实验,感受到力的大小和方向对运动物体的影响,了解力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热学:热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成都科技馆中的热学展区展示了热的传导和热力学原理。

观众可以通过实验,了解热的传导方式和热量的质量关系,还可以亲自体验热的膨胀和收缩现象,感受到热能的转化和利用。

八、物质结构:物质结构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成都科技馆中的物质结构展区通过模型和实验,向观众展示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观众可以通过实验,了解原子和分子的结构,认识到物质的多样性和性质的差异。

九、相对论: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理论,成都科技馆中的相对论展区通过模型和动画,向观众展示了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科技馆物理实践课知识总结

科技馆物理实践课知识总结

科技馆物理实践课知识总结1、公道杯:虹吸原理,应用:即桶、抽水马桶、水利建设中的排水原理。

2、编钟:敲击钟的中间和侧面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

钟体小的音调高,响度小;钟体大的音调低,响度大。

应用:水杯琴:音调不同。

3、走马灯:利用热的工具,蜡烛燃烧,热气上升,空气流动,形成气流,从而推动叶轮转动,蜡烛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空气的内能转化为叶轮和剪纸的机械能。

4、仰仪、小孔成像、日晷、圭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仰仪:太阳光照在仰仪上时,通过中心小孔在铜质半球面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圆点,即为太阳的像。

所以东西反向,以南极替代北极,通过像的位置确定太阳的位置。

仰仪流传到朝鲜和日本后,改造成日晷。

5、阳燧:古人用凹面铜镜进行日光取火的工具,光的反射6、光路可见: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胶体微粒(云、雾、烟尘、雾霾)时发生了光的散射现象,即为丁达尔现象,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胶体(光路可见)和溶液(光路不可见)7、颜色屋: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反射光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取决于透射光的颜色。

8、手蓄电池、硬币发电:手握不同材质金属棒时,手上的汗液是电解质,汗液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使电子在不同种类的金属之间转移,电子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原电池。

9、静电滚球:中心电极带正电,金属小球由于静电感应,靠近电极的一侧带负电,远离一侧带正电。

小球与电极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小球向中心电极运动碰撞,小球的负电荷被中和,只剩另一侧的正电荷进而与电极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小球被弹离。

(滚动原因:同斥异吸)神奇的静电:静电屏蔽,金属笼罩风车,电荷只分布在金属笼的外表面,内部没有电荷,不受外界信号干扰。

高压作业工人穿的金属网织成的防护服。

静电现象:摩擦带电的气球吸引易拉罐、静电除煤炭、静电喷涂、静电复印(同斥异吸)10、跳跃被:感应电流形成的磁场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原理。

旋转的金蛋:金蛋内部产生的感应电流受磁场力的作用而使金蛋旋转运动。

嘉兴科技馆那些东西的科学原理

嘉兴科技馆那些东西的科学原理

嘉兴科技馆那些东西的科学原理嘉兴科技馆那些东西的科学原理1. 引言嘉兴科技馆是一处集科学普及、互动展示和学习交流于一体的场所。

馆内陈列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展品,每一件都揭示了不同的科学原理。

本文将深入浅出地解释嘉兴科技馆展品的科学原理,带你领略科学的魅力。

2. 风能发电原理•风能发电利用风的动能转变成电能的原理。

•风轮(又称风叶)是关键的组件,其受到风的冲击而旋转。

–风轮的旋转推动发电机转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风能发电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点,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3. 水能发电原理•水能发电利用水的动能转变成电能的原理。

•水轮机是水能发电的核心设备。

–水流冲击水轮机,使其旋转。

–旋转的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水能发电广泛应用于水电站等场所,具有高效、可靠的特点。

4. 光电效应原理•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特定材料表面时,会引起电子的释放,产生电流的现象。

•光电池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光线照射到光电池上的半导体材料上。

–光子的能量被半导体中的电子吸收,激发电子跃迁,形成电子空穴对。

–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产生电势差,形成电流。

•光电效应在太阳能发电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5. 磁悬浮列车原理•磁悬浮列车采用磁力作为悬浮和推动力,实现高速、平稳和无摩擦的运行。

•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原理基于磁力斥力和引力。

–利用磁场的作用,使列车浮在轨道上,消除了接触摩擦。

•列车底部的电磁体产生磁场,轨道上也布置有电磁体。

–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列车漂浮在轨道上。

•磁悬浮列车的高速运行得益于磁力的推动作用。

6. 合成材料原理•合成材料是指通过人工方法将两种或多种材料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材料。

•合成材料的原理基于不同材料的优势互补。

–不同材料的特性通过合成相互补充,提高材料的性能。

•常见的合成材料包括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玻璃纤维的韧性和塑料的柔韧性结合,形成高强度的复合材料。

7. 液晶显示技术原理•液晶显示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液晶分子排列状态来实现图像显示的技术。

科技馆实验的原理及应用

科技馆实验的原理及应用

科技馆实验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科技馆作为科学教育和科普宣传的重要场所,通过展示各种实验装置和模型,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科技馆实验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方式展示科学原理,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原理。

本文将介绍科技馆实验的原理及应用。

2. 科技馆实验的原理科技馆实验的原理主要基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原理。

通过实验装置和模型,将这些原理生动直观地展示给观众。

以下是常见的科技馆实验原理的列举:•物理原理:包括力学、光学、电学、热学等物理学原理。

例如,借助物理原理可以展示机械原理、光的反射与折射、电流的生成与传导、热传导等。

•化学原理:包括化学反应、溶解、酸碱中和等化学过程的原理。

例如,可以通过展示化学反应来演示金属腐蚀、酸碱中和的反应等。

•生物原理: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等生物学的原理。

例如,可以通过搭建生态箱,展示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3. 科技馆实验的应用科技馆实验不仅仅用于科学教育和科普宣传,还有很多其他应用方面的价值。

以下是科技馆实验的一些常见应用:3.1 学校教育科技馆实验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工具,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例如,在物理课堂上,可以通过实验展示质点在不同斜面上的运动,帮助学生理解斜面的角度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2 科普宣传科技馆实验是科普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实验方式展示科学原理和现象,可以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科技馆展示压力的实验中,通过将不同大小的气球放入桶中并加压,展示气球受力的变化,直观地向观众展示了压力的概念。

3.3 科学研究科技馆实验不仅适用于科学普及,也可以用于科学研究。

科研人员可以利用科技馆提供的实验装置和设备,进行科学实验和观测,获得科学数据并进行分析。

例如,在科技馆的天文馆中,科研人员可以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现象,收集数据研究宇宙的奥秘。

3.4 科学创新科技馆实验可以激发观众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科技馆物理实践课知识总结

科技馆物理实践课知识总结

科技馆物理实践课知识总结1、公道杯:虹吸原理,应用:即桶、抽水马桶、水利建设中的排水原理。

2、编钟:敲击钟的中间和侧面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

钟体小的音调高,响度小;钟体大的音调低,响度大。

应用:水杯琴:音调不同。

3、走马灯:利用热的工具,蜡烛燃烧,热气上升,空气流动,形成气流,从而推动叶轮转动,蜡烛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空气的内能转化为叶轮和剪纸的机械能。

4、仰仪、小孔成像、日晷、圭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仰仪:太阳光照在仰仪上时,通过中心小孔在铜质半球面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圆点,即为太阳的像。

所以东西反向,以南极替代北极,通过像的位置确定太阳的位置。

仰仪流传到朝鲜和日本后,改造成日晷。

5、阳燧:古人用凹面铜镜进行日光取火的工具,光的反射6、光路可见: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胶体微粒(云、雾、烟尘、雾霾)时发生了光的散射现象,即为丁达尔现象,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胶体(光路可见)和溶液(光路不可见)7、颜色屋: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取决于它反射光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取决于透射光的颜色。

8、手蓄电池、硬币发电:手握不同材质金属棒时,手上的汗液是电解质,汗液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使电子在不同种类的金属之间转移,电子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原电池。

9、静电滚球:中心电极带正电,金属小球由于静电感应,靠近电极的一侧带负电,远离一侧带正电。

小球与电极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小球向中心电极运动碰撞,小球的负电荷被中和,只剩另一侧的正电荷进而与电极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小球被弹离。

(滚动原因:同斥异吸)神奇的静电:静电屏蔽,金属笼罩风车,电荷只分布在金属笼的外表面,内部没有电荷,不受外界信号干扰。

高压作业工人穿的金属网织成的防护服。

静电现象:摩擦带电的气球吸引易拉罐、静电除煤炭、静电喷涂、静电复印(同斥异吸)10、跳跃被:感应电流形成的磁场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原理。

旋转的金蛋:金蛋内部产生的感应电流受磁场力的作用而使金蛋旋转运动。

科技馆新馆的物理实验

科技馆新馆的物理实验

科技馆新馆的物理实验篇一:科学小论文-惯性的作用惯性的作用每当我坐车的时候,妈妈一踩刹车,车子停下来了,而我的身体仍会向前倒。

这个问题捆扰了我很久。

我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告诉我:“这是惯性的作用。

”我挠了挠头,对“惯性”这个词有些陌生。

看着我的样子,妈妈笑了:“这个惯性就是当车的速度减少的时候,人仍在以开始的速度在走,因此会往前倒。

”为了让我更好的理解“惯性”,我和妈妈一起做了个实验:硬币放在饮料瓶的盖子上,然后在硬币下压一张纸条,妈妈让我将纸条快速抽出。

我有些紧张,按妈妈的要求,心里喊着123,快速的将纸抽出,“哇,我成功了!”当纸抽出后,硬币却依然留在瓶盖上。

这个实验太精彩了。

“物体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永远会保持静止或者当时的匀速。

”妈妈告诉我,“举个例子,当汽车快速行驶中,突然急刹车或减速,车子仍会向前行驶一段路,这是惯性的原理。

在刚才的实验里,瓶子、硬币、纸都是静止不动的,当其中有一样快速移动,而另外静止的两个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仍保持静止状态,所以不会移动掉落。

”通过这个实验,我进一步了解惯性的作用,增长了科学知识。

科学真是奇妙多多。

2014年10月22日篇二:科学暑期实验--惯性系列实验科学暑期实验------惯性系列实验一,实验目的为了探究惯性现象,理解惯性的真正意义及原理,在生活中正确地运用惯性知识给生活带来方便,我运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一张较光滑的硬纸片(纸片尺寸比杯口大)、一只鸡蛋、一把尺子和足够的水设计了三个惯性实验.二,实验原理惯性原理:一切物体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惯性.三,实验器材实验一:一只透明的玻璃杯、一张较光滑的硬纸片(纸片尺寸比杯口大)、一只鸡蛋、一把尺子.实验二:一只透明的玻璃杯、一张较光滑的纸片(纸片尺寸比杯口大) 、足够的水.实验三: 一张较光滑的纸片(纸片尺寸比杯口大) 、一只鸡蛋.四,实验步骤实验一:1.将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上;2.将硬纸片盖在玻璃杯口上;3.在硬纸片上放一个鸡蛋;4.用尺子把纸片猛力弹开;5.观察鸡蛋的运动情况.实验现象:鸡蛋掉入玻璃杯中.实验二:1. 将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上;2.将玻璃杯内倒入足够量水;3. 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4. 用手按紧硬纸片,留下一个小气泡,将玻璃杯平置于胸前,让气泡停留在玻璃杯中部;5. 人突然向前走动;6.观察水和气泡的运动情况.实验现象:水运动到玻璃杯的后部,气泡运动到玻璃杯的.前部.实验三:1.将硬纸片立在水平桌面上;2.用鸡蛋去撞击硬纸片;3.观察鸡蛋和硬纸片的运动情况.实验现象:硬纸片被鸡蛋撞倒,鸡蛋继续减速向前运动,最终停下来.五,实验结论实验一结论:鸡蛋有惯性, 会保持原来静止不动的状态,而纸片被打走,鸡蛋由于重力就掉到杯子里了.实验二结论: 人突然向前运动,观察到气泡向前运动,这是由于水的质量大于气泡的质量,因此惯性比较大。

科技馆的物理原理

科技馆的物理原理

科技馆的物理原理
科技馆是一个充满奇妙和神秘的地方,让人们可以亲身体验和探索各种科学原理。

在科技馆中,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展品和展示,它们揭示了一些基础物理原理。

下面是一些在科技馆中常见的物理原理展示:
1. 倒立影像:在科技馆的某个角落,有一个神奇的镜子,可以让人的形象看起来是倒立的。

这是通过凸透镜的原理实现的,当光线经过凸透镜时,会发生折射,使影像看起来颠倒。

2. 光合成模型:科技馆中常见的一个展示是关于光合作用的模型。

通过模型,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植物如何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3. 磁悬浮列车:科技馆中经常展示的一个特别吸引人的物理原理是磁悬浮列车。

这是通过利用磁力原理实现的,列车底部的磁体会与轨道上的电磁铁产生磁力交互作用,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实现快速高效的运输。

4. 音频频谱展示:科技馆通常设有一个音频频谱展示区,人们可以看到不同频率的声音是如何通过震动空气分子而传播的。

这种展示利用了声波的传播原理,给人们直观地展示了声音的频率和振幅的变化。

5. 光线折射:科技馆中常见的一个展示是关于光线折射的原理。

一个玻璃棱镜会将经过它的光线折射,并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这个展示展示了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折射现象,给
人们展示了光的色散原理。

科技馆中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物理原理展示,这些展示不仅能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望,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通过在科技馆中的互动和观察,我们可以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物理世界的奥秘。

科技馆中的现代物理知识

科技馆中的现代物理知识
21 卷第 6 期 (总 126 期)
出现了许多量子理论的科学家,其中不乏诺贝尔物 理学奖获得者。
现代物理学采用先进的实验技术对物质结构和 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所得的普遍规律和结论,带动了 其他基础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信息科 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等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的应用为主要 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开辟了道路。
现代物理知识
学、热力学、光学、声学等,为其科学普及提供了 丰富的内容。
2.长期以来,物理学家在揭示客观世界的过程 中形成了一套富有成效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 及他们对科学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为证实客观真 理的实验手段,这些都成为创作物理学展品的源泉。
3.绝大部分非定量的物理学实验装置,其实验 操作较为简单,实验结果也较为快捷,比较符合现 代科技馆对展品的要求。
和粒子性。 1. 光的波动性 光的干涉现象是相同波长的
光波相迭加产生明暗交替的条纹(单色光)或彩色 相间的条纹(白光)。为使发生干涉的两束光波长完 全相同,常将同一光源发出的光分成两束,当这两 束光在空间经不同路程再次汇聚时,就会产生干涉 现象。当干涉条纹是以接触点为中心的一系列明暗 相间的同心圆环,称牛顿环(图 3)。光的干涉现象 说明了光的波动性。
2.光的粒子性 根据量子理论,光子具有动量。 光子的动量(P)等于光子的能量(E)除以光速(c),
现代物理知识
即 P 动=E/c。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并被反射时,会对 物体产生压强,这就是“光压”。光压是光的粒子性 的典型表现。
图 5 光的干涉现象产生的条纹
关于光有压力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 1619 年开普勒的猜想可以作为第一个涉及光压领 域的论述,后来有众多实验物理学家试图以实验证 明光具有压力。例如 1873 年威廉·克鲁克斯(William Crookes)就设计了辐射计(图 6)。

科技馆中的物理知识

科技馆中的物理知识

一、华夏之光1、明代福船(1)简介:福船,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尖底古海船的统称,其船上平如衡,下侧如刀,底尖上阔,首尖尾宽两头翘,这一船舶结构是中国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它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能,增加了远航的安全性能。

福船与广船、沙船和鸟船并列为中国古代四大船系。

(2)特点:一是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

它的两舷向外拱,两侧有护板。

特别是福船有高昂首部,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吃水又深,可达到四米,适合于作为战船。

二是船体高大,上有宽平的甲板、连续的舱口,船首两侧有一对船眼。

作为战船用的福船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弓箭火炮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

三是操纵性好,福船特有的双舵设计,在浅海和深海都能进退自如。

(3)帆:船只借助帆的每一面所产生的力量沿着迎风方向移动. 迎风面的正向力量(推力)和背风面的负向力量(拉力)合在一起形成了合力,这两种力量都作用于同一方向.在1738年,科学家丹尼尔·伯努利发现,气流速度与周围自由气流成比例增加,从而导致压力的降低,而这可令气流速度更快. 这种情况在帆的背风面发生即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并在帆的后面形成低压区域.(4)尾舵尾舵是安装在轮船、潜艇或飞机上的一个小舵板,先有此控制较大的方向舵,从控制船或飞机的航行方向提供稳定性;保证飞机纵向和侧向平衡;产生俯仰和偏航阻尼力矩;安装升降舵和方向舵,操纵飞机飞行。

二、探索与发现1、光路可见吗?(1)简介:在椭圆形的台面上有三个可以沿轨道滑动的有机玻璃容器,容器内分别放置着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铁溶液以及缔合胶体。

台面外侧有一个激光反射源。

(2)原理: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Tyndall effect)或者丁泽尔现象、丁泽尔效应、廷得耳效应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照射到粒子时,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则发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这时观察到的是光波环绕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称为散射光或乳光。

中国科技馆中的物理知识

中国科技馆中的物理知识

中国科技馆中的物理知识
中国科技馆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可以让人们学习物理知识。

在中国科技馆,人们可以了解到很多与物理相关的展览和实验。

比如,人们可以了解到力学的原理和运动规律,通过展示和模拟实验,观众可以亲自体验不同物体受力后的运动变化。

同时,中国科技馆还展示了光学的知识,让人们了解到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以及光的各种性质和应用。

此外,中国科技馆还展示了电磁学的知识,包括静电、电流、电磁感应等内容,通过展示和实验,让观众直观地了解电磁学的原理和应用。

总的来说,中国科技馆中的物理知识展示是非常生动和有趣的,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们前来参观学习。

四川省科技馆的物理知识

四川省科技馆的物理知识

四川省科技馆的物理知识1、手蓄电池人手上带有汗液,而汗液是一种电介质,里面含有一定量的正负离子。

铝板比铜板活泼,铝板上汗液中的负离子发生化学反应,而把外层电子留在铝板上,使铝板集聚大量负电荷,铜板上集聚大量正电荷。

当用导线把铜板和铝板连接起来,铝板上的电子通过电流计将向铜板移动,在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从而产生了电流。

故电流计指针偏转。

这实际上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原电池。

2、自己拉自己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我们不可能不借助外力把自己拉起来,然而通过这件展品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把自己拉起来了。

这里主要通过一个特殊的装置-——滑轮组,滑轮组是由上方的定滑轮和下方的动滑轮共同组成。

所谓定滑轮,顾名思义,就是指固定不动的滑轮,它的作用是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却不能省力,像在升国旗时使用的就是定滑轮,我们只需要向下轻轻的拉绳子,国旗就会向上运动。

动滑轮和定滑轮相反,他的作用是能够省力,却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是由两根绳子来承担物体的重量,所以一根绳子只需承载物体一半的重量。

3、空中自行车展台上的两根立柱之间,固定有一根钢丝,钢丝一端的高度可以用操作手柄进行操作,使独轮车从高到低运动,独轮车下方有配重装置,连接杆可以伸缩调节长度,配重物体多少也可以改变。

科技馆中的物理知识孔始深下战者可自行删除)运用的是“不倒翁”重心稳定的原理。

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重心越低越稳定。

当不倒翁在竖立状态处于平衡时,重心和接触点的距离最小,即重心最低。

偏离平衡位置后,重心总是升高的。

因此,这种状态的平衡是稳定平衡。

所以不倒翁无论如何摇摆,总是不倒的。

不倒翁竖直时重心最低,所以当不倒翁向任意方向倾倒时,重心都要升高,不稳定.最终要回答原来的位置(竖直位置)。

4、旋转的金蛋所谓“旋转金蛋”就是将一个用铁基金属制作的形状为旋转对称的椭球体(一个对称轴的长度大于其它两个轴的长度)。

将它放在一个光滑铮亮的薄平板上,薄板的下边是一个由导线缠绕铁磁体构成的电磁场。

适合中考考前看的科技馆物理知识

适合中考考前看的科技馆物理知识

适合中考考前看的科技馆物理知识
适合中考考前看的科技馆物理知识
适合中考考前看的科技馆物理知识
1、司南、指南针、指南鱼都是利用地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指示南北。

2、戳子(杆秤)利用杠杆原理来称量质量。

3、纂刻刀刀口锋利增加压强。

4、发声的编钟一定在振动。

5、日晷测量时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6、倒装壶和普通茶壶都是用连通器原理。

7、两心壶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不是连通器原理)。

8、公道杯利用了虹吸现象(虹吸现象:虹吸管里灌满水,排出内部的空气,来水端的水位高,出水端的水位低,打开出水口后,虽然两边的大气压相等,但是来水端的水位高,压强大,压强大,推动水流出)。

9、孔明灯和热气球都是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

10、桔槔(古代提水的工具)利用了杠杆原理。

11、皮影戏表演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不是光的折射)
12、墨子的小孔成像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

13、天坛回音壁表面致密光滑,有利于声音的反射。

14、石碾子、石磨很重,增加对谷物的压强。

15、曹冲称像利用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

红立方科技馆里的科学小知识

红立方科技馆里的科学小知识

红立方科技馆里的科学小知识嘿,朋友们!你们要是去了红立方科技馆啊,就像是掉进了一个科学的魔法世界。

那里面有好多关于力学的小知识。

你看那杠杆原理,就像一个神奇的跷跷板魔法。

一个小小的力,通过那根杠杆,就像被超级放大镜给放大了一样。

就好比你本来只能举起一个小苹果,结果用了杠杆,你感觉自己能撬动地球了呢,当然这有点夸张啦,但真的超级厉害。

还有摩擦力的展示。

那些小滑块在不同的表面滑动,就像小调皮鬼在不同的游乐场玩耍。

在光滑的表面,它们就像滑冰选手一样“嗖”地一下滑出去老远,那是因为摩擦力小呀。

而在粗糙的表面,它们就像在泥潭里挣扎的小猪,走得那叫一个艰难,这摩擦力可真像个爱捣乱又很有用的小怪兽。

光学的部分更是有趣得不像话。

那些镜子反射光线,感觉光线就像一群听话的小宠物,镜子让它们往哪走,它们就往哪走。

万花筒就像是一个光线的魔法盒,你看一眼,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幻世界,光线在这里扭成各种奇妙的形状,就像彩色的小蛇在跳舞。

再说说电学。

那些电路元件,看起来就像一群小小的士兵,电池是他们的能量源,就像他们的超级食物。

当电流通过电线的时候,就像小火车在轨道上欢快地奔跑。

如果哪个地方短路了呢,那就像小火车脱轨了,一片混乱,噼里啪啦的,可刺激又好笑呢。

科技馆里还有关于声音传播的知识。

声音就像一个个看不见的小精灵,在不同的介质里传播速度还不一样。

在空气中,它们就像慢悠悠散步的老爷爷;而在固体里,就像开了加速器的小汽车,跑得可快了。

生物的知识也不少。

那些细胞模型,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宇宙,里面的细胞器就像星球一样各司其职。

基因就像是生物的密码本,决定着每个生物是长成高大的树还是小巧的花,这密码本要是乱了码,那就像厨师做菜把盐当成了糖,会做出超级奇怪的生物呢。

还有关于气象的知识。

那龙卷风的模型,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旋转棒棒糖,不过这个棒棒糖可不好惹,所到之处就像一个调皮的巨人在捣乱,把东西都搅得乱七八糟。

红立方科技馆里的这些科学小知识啊,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小星星,组合在一起就是一片浩瀚的科学星空,每次去探索都像是一场超级有趣的冒险。

初中生如何通过参观科技馆学习物理知识?

初中生如何通过参观科技馆学习物理知识?

初中生如何通过参观科技馆学习物理知识?在初中生的学习旅程中,参观科技馆是一次极富教育意义的经历。

作为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科技馆如同一位开朗的老师,以其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实验,为学生们打开了物理世界的大门。

首先,科技馆以其多样化的展品迎接初中生的到来。

它们就像是物理学的百科全书,展示了从简单机械到复杂电子设备的各种原理和运作方式。

学生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各种物理现象的模型,比如运动的规律、声音的传播以及光的折射。

这些展品不仅仅是静态的展示物,它们通过交互和实验,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其次,科技馆提供了丰富的实验体验,让物理知识变得生动而有趣。

学生们可以亲自操作设备,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物理理论。

例如,在“力的平衡”展区,学生们可以通过调整不同重量的物体来理解力的作用和平衡条件;在“光的反射与折射”展区,他们可以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探索光的特性。

这种亲身参与的学习方式,使得抽象的物理理论变得具体而直观。

此外,科技馆还通过丰富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学生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讲座、讲解和互动活动,不仅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专业的讲解员不仅仅是向学生们传授知识,更是启发他们思考和质疑的引导者。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参观科技馆对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它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活动,还通过丰富多彩的展品、实验体验和教育活动,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物理世界的窗户。

科技馆就像一位引导者和启发者,带领学生们走进科学的奇妙世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8 是利用现代手段重现列别捷夫经典光压实 验的展品。观众按动电钮产生强光作用于金属小翼 上,小翼受光压的作用发生转动,亲眼目睹光压的 存在,从而证明光的粒子性这一科学原理(图 8)。
21 卷第 6 期 (总 126 期)
(b) 示意图 图 8 验证光压的实验展品
X 射线的发现 伦琴于 1895 年发现了 X 射线, 并为此获得 1900 年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奖。后来,X 射线被广泛应用于晶体结构的分析以及医学和工业 等领域。对于促进 20 世纪的物理学以至整个科学技 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图 1 光子号飞船
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 1887 年发现,对发展量子理论起了根本性作用,在 光的照射下,使物体中的电子脱出的现象叫作光电 效应。光电效应说明光必定是由与波长有关的确定 的能量单位(即光子或光量子)所组成。这种解释为 爱因斯坦所提出(图 2)。
图 3 牛顿环演示实验
传统的牛顿环实验装置如图 4 所示。这里采用 的产生彩色干涉环的装置是一凹面镜,是用特殊材 料的薄板压制而成,紧贴其表面附一层聚脂薄膜, 薄膜靠凹面镜一面镀铝,另一面用粗细适宜的砂纸 轻轻研磨,形成散射反射面。
21 卷第 6 期 (总 126 期)
出现了许多量子理论的科学家,其中不乏诺贝尔物 理学奖获得者。
现代物理学采用先进的实验技术对物质结构和 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所得的普遍规律和结论,带动了 其他基础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信息科 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等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的应用为主要 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开辟了道路。
历史的回眸 现代科技馆是从博物馆,尤其或者更准确的说 是工业技术博物馆发展演变而来,其详细过程与本 文无关,就不详细说明,但有“三个人”和“三个 馆”起了关键的创建作用,第一个是 1934 年米勒创 立的德国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馆,又称德意志工业 精品与技术博物馆。他将馆内的静态展品装上电动 机和按钮变为动态的展品,打破了当时博物馆的静 态展示形式,他改造了展览的理念——让展品动起 来,并且展品的操作要简明,便于观众操作;得出 结果的时间要短(1~3 分钟);现象要明确和连续; 文字叙述不要太多,突出操作说明,这些原则一直 到现在都成为科技馆展示的基本原则。 1937 年,法国巴黎大学的物理化学教授让·巴 普蒂斯特·佩兰(192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创立了巴黎发现宫,它是现代科技馆的首创,它的 特点一是遵循了德意志博物馆米勒尽量使展品动起 来的原则,为此把大学的一些实验装置经过改造搬 进发现宫,成为观众可操作的展品;二是将大学实 验室中的演示实验,通过艺术化的再创作变成有趣 的科学表演,摆脱了当时工业和技术博物馆只注重 实物展品的呆板展示。在深受观众欢迎的众多展品 中以物理学的展品居多,尤其是力学、电磁学、光 学、声学等方面的展品。一直到现在,巴黎发现宫 仍然是世界上著名的科技馆。 1969 年,美国原科罗拉多大学实验物理学家弗 兰克·奥本海默教授创立了美国旧金山探索馆,他 的办馆特点是:馆内工作人员自己设计和创作展品; 展品着重让观众参与并领悟科学的原理;展品通过
4.物理学中的声、光、电,能直接作用于观众 的听觉、视觉,这两者是人类与外界信息交流的主 要渠道,因此参观者易于接受这些信息。同时,各 种声、光、电现象也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
由于以上原因,以经典物理学为主要原理的展 品很自然地成为科技馆的重要内容,在展品中占据 较大的比重。
问题的提出 上述物理学的普及都集中在经典物理学上,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到 70 年代,经过世界各国科技馆的 不断创新和努力,已经形成了以力学、声学、光学、 电学、磁学、热力学等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形式多样 的展品,然而量子论等代表的现代物理学内容的展 品却为数不多。究其原因一是现代物理学形成和发 展的时间较晚,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末仅 100 年 左右的时间;二是现代物理学集中在物质微观领域, 其原理不易表达,实验也较为复杂,结果不好表现。 现代物理学通常是指20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 的物理学,包括相对论,量子论等,是物理学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论和量子论是现代物理学两 大支柱。 现代物理学是 19 世纪末在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上脱颖而出的,当时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趋于完善, 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的发展已结束。但不断发 现的新的实验事实动摇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最典 型的是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迈克耳逊-莫雷试验的 结果动摇了以太的观念以及黑体辐射的实验事实, 它们与经典理论的预言严重不符。这些事实彻底否 定了经典物理学关于世界由绝对不可分的原子和绝 对静止的以太两种“原始物质”构成的观点,使物理 学又一次经历了深刻的革命,诞生了现代物理学, 并进而产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学说。 谁都未曾预料到,从此量子理论发展异常迅猛,
图 7 产生光压的实验装置 (a) 展品
图 6 辐射计
在一个半真空的容器内有这样的四片金属叶 片,它们都是一面涂黑,另外一面涂白,然后放置 于针尖上。用光源照射它就会使它们开始旋转,克 鲁克斯由此认为发现了光压。但实际上,这是空气 分子的压力导致。
1899 年,俄国一个名叫彼得·尼古拉耶维 奇·列别捷夫的科学家所做的一项划时代的实验证 明了光的确能产生压力。图 7 是他的实验装置。列 别捷夫的光压实验结果成为光量子学说的基础。
科技馆中的现代物理知识
艾全生 陈晓明
我国现代科技馆是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科普教育 设施,它以生动活泼的展示形式,先进的展览技术, 丰富多样的、观众可动手参与的展品,使观众在一 种完全开放和娱乐的气氛中体验科学,因此现代科 技馆很快成为我国的重要科普设施。按照中国科协 网上公布的资料,我国的科技馆数量已近 300 座, 在这些科技馆中以物理学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科学的 展示内容占有较大的份量,这是由于科技馆发展历 史和物理学的特点所决定的。
2.光的粒子性 根据量子理论,光子具有动量。 光子的动量(P)等于光子的能量(E)除以光速(c),
现代物理知识
即 P 动=E/c。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并被反射时,会对 物体产生压强,这就是“光压”。光压是光的粒子性 的典型表现。
图 5 光的干涉现象产生的条纹
关于光有压力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 1619 年开普勒的猜想可以作为第一个涉及光压领 域的论述,后来有众多实验物理学家试图以实验证 明光具有压力。例如 1873 年威廉·克鲁克斯(William Crookes)就设计了辐射计(图 6)。
· 13 ·
3.放射线; 人类探索物质的科学方法及其过程(从大到小)
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加速器 整个展览力求通过所设展品向观众展示现代物
理学的主要内容。 展品及原理
光子号飞船 该展品主要是用来解释爱因斯 坦的广义相对论,因为广义相对论原理难以用实验 装置进行展示,只能由观众操作后进入光子号观看 多媒体展示资料来了解(图 1)。
图 2 光电效应演示实验
该展品采用模拟手段让观众通过操作,了解光 的粒子性,了解电子在光的作用下逸出与光的强度 无关,而与光的频率有关,从而证明能量的传递不 是连续的。
波粒二象性 通过两个实 4 牛顿环装置示意图
将点光源置于凹面镜前,从点光源发出的光射 向凹面镜,光分别从膜层表面及底层镀铝反射回来, 因从不同层面反射回来的光线存在光程差,反射回 来的光会在凹面镜轴线的垂直平面内形成同心的彩 色光环(图 5)。
现代物理知识
学、热力学、光学、声学等,为其科学普及提供了 丰富的内容。
2.长期以来,物理学家在揭示客观世界的过程 中形成了一套富有成效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 及他们对科学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为证实客观真 理的实验手段,这些都成为创作物理学展品的源泉。
3.绝大部分非定量的物理学实验装置,其实验 操作较为简单,实验结果也较为快捷,比较符合现 代科技馆对展品的要求。
现代物理学与电子技术一起,成为 20 世纪科学 技术的带头学科。按照“STS 教育”的理念,在我 国科技馆开展现代物理学的普及已迫在眉睫。
展区设计 据资料显示,美国旧金山探索馆曾经做过一件 “黑体辐射”的展品,可算是量子论的代表展品, 他们还编排过关于电磁力和弱力统一的小展区。在 国内,虽然科技馆界多年来已有不少人在探讨现代 物理学的展示内容,但是直到 2005 年左右,上海科 技馆的二期内容才出现了相对论剧场、量子论剧场 和模拟回旋加速等展项。 上海科技馆的相对论剧场对相对论作了比较直 观的解释。根据相对论原理,随着速度的增加,时 间会放慢脚步。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去太空旅行 6 天,回来却发现弟弟已经老态龙钟,这就是有名 的时光旅行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很精彩,展现的手 法也非常神奇。似隐似无的剧中人物,让人仿佛置 身于时间隧道中,又或者在奇妙的梦幻里。这个剧 中的双胞胎兄弟是由管理员真人演出的,而其他人 物则是通过多层幻影成像技术实现的。 2005 年底,作者之一曾有幸受聘到厦门科技馆 帮助建立新馆,在做总体策划时,作者建议在该馆 的探索发现展区设立现代物理展示内容。根据国内 外现代物理学的展示情况和作者对现代物理的了 解,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展示内容和相关的展品的建 议。当初的指导思想一是不求多,要求精;二是按 照现代科技馆对展品的要求,尽量做成观众可参与 的展品;三是配合每件展品增加多媒体的解说,力 求全面表达现代物理学的内容和原理。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依次 设计了各种展品: 现代物理学的三个重要理论 1.相对论,2.量子 论(包括光的波粒二象性); 三个重大的科学发现 1.X 射线,2.电子,
和粒子性。 1. 光的波动性 光的干涉现象是相同波长的
光波相迭加产生明暗交替的条纹(单色光)或彩色 相间的条纹(白光)。为使发生干涉的两束光波长完 全相同,常将同一光源发出的光分成两束,当这两 束光在空间经不同路程再次汇聚时,就会产生干涉 现象。当干涉条纹是以接触点为中心的一系列明暗 相间的同心圆环,称牛顿环(图 3)。光的干涉现象 说明了光的波动性。
· 12 ·
观众的反映不断改进。 以上三个馆可以集中反映现代科技馆从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