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上册期中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上册期中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缺乏维生素A1(C20H30O),会引起夜盲症。
下列关于维生素A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A1属于无机化合物B.维生素A1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C.维生素A1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D.维生素A1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2.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 +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3.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4.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距较大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5.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6.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c代表氧气B.t2时刻,O2开始产生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7.某元素R的化合价是奇数(不变化合价),已知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R的化合价为()A.2()55m n-B.2()55n m-C.255m n-D.255n m-8.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9.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立即收集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10.“”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A.B.C.D.1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少量固体B.塞紧橡皮塞C.称量固体D.点13.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2024届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2024届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端午节临近,我们包粽子准备了如下食材:糯米、瘦肉、绿豆、花生,其中糯米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A.维生素B.蛋白质C.油脂D.糖类2.下列符号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A.O2B.2O C.2O2D.2O2﹣3.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是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A.B.C.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分数约占空气总体积21%的是N2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的符号是O2C.纯碱是由Na+,CO32-构成的D.消毒液主要成分NaCI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5.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已知:锰丝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氯化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
结合我们所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有关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错误的是()A.Mn强于Cu B.Mn强于Mg C.Mg强于Al D.Al强于Mn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A NaCl溶液NaOH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B Cu Fe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过滤C CO2CO 在氧气中点燃D CaCO3(固体)CaO(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7.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图书室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布檫,再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8.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做催化剂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加快反应速率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有变化D.硫酸铜溶液,红砖粉末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9.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B.纸张燃烧C.汽油挥发D.植物呼吸10.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铁遇稀硝酸可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其反应为Fe+4HNO3=Fe(NO3)3+X↑+2H2O,X 的化学式为()A.N2B.NO C.N2O D.NO22.儿童在生长过程中,缺少锌元素会导致大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元素周期表中锌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锌的说法错误的是A.锌原子核外有30个电子B.锌是金属元素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锌离子核内质子数为303.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4.下列对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K Cr O)检验司机是否酒驾,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5.交警常用重铬酸钾(227A.+3价B.+5价C.+6价D.+7价6.钛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金属钛的重要中间物质,该物质中氯元素为﹣1价,则钛元素的化合价为()A.﹣4 B.+1 C.+2 D.+4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参与了反应,性质也发生改变C.往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使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D.催化剂在反应后质量会减少8.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将水通电分解一段时间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1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A .氮气B .稀有气体C .氧气D .水蒸气12.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α粒子轰击金箔。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上册期中初三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上册期中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市场上有“葡萄糖酸锌”、“高钙牛奶”、“绿色碘盐”等商品,这里的“锌、钙、碘”指的是A.元素B.分子C.单质D.原子2.“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3.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B.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4:3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时3:204.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A.取液时挤入空气B.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5.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B.C.D.6.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3 B.46 C.92 D.967.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序号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A CO2与O2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着的情况B酒精与白醋闻气味C CaCO3与NaCl加水,观察是否溶解D NaOH与Na2CO3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A.A B.B C.C D.D8.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B.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C.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D.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9.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B.C.D.10.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高温N2↑+Cl2↑+2O2↑+4X.则X的化学式是()A.H2B.H2O C.H2O2D.HCl11.硒元素有防癌抗癌作用。
2025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5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B.C.D.2.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3.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在锂电池领域做出贡献的化学家。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Li + MnO2 = LiMnO2,此反应中锂的化合价变化为0 → +1,下列对锰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2 → +3 B.+4 → +3 C.– 4 →– 2 D.0 → +2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B.冰雪融化C.铁丝弯曲D.酒精挥发5.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A.取固体B.称固体C.量取水D.写标签6.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客观化学反应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2Fe+6HCl=2FeCl+3H↑A.铁粉与稀盐酸混合后有大量气泡产生:32CaCO+2HCl=CaCl+H O+CO↑B.稀盐酸洒到大理石表面上有气泡产生:3222Fe O+HCl=FeCl+H OC.用盐酸除锈:2332CuO+H SO=CuSO+H↑D.黑色的氧化铜粉末与稀硫酸混合后,溶液变成蓝色:24427.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CO2+2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A.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C.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D.X属于有机化合物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C.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D.某温度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C.镁在空气中燃烧D.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10.一氧化氮(NO)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NO在人体内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
河南郑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测试试题及答案
河南郑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测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现有Fe 、Al 、Si 三种单质的混合物,取一半投入足量的NaOH 溶液中,将剩余的一半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若经测量两次实验产生的气体质量相等,则原混合物中Fe 、Al 、Si 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 A .6:4:3 B .1:1:1C .2:3:4D .3:7:6【答案】A 【详解】取一半固体投入足量的NaOH 溶液中,Al 、Si 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氢气;将剩余的一半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Fe 、Al 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测量两次实验产生的气体质量相等,说明Fe 与硫酸反应放出的氢气和Si 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氢气一样多,根据2442Fe H SO FeSO H +=+ 、223222Si NaOH H O Na SiO H ++=+↑ ,Fe 、Si 的物质的量比一定为2:1,故A 正确。
2.图是利用二氧化硅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反应②③说明SiO 2属于两性氧化物B .由反应④说明酸性,H 2SiO 3>H 2CO 3C .硅胶吸水后,经干燥可以重复再生D .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 【详解】A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和强碱反应,反应方程式为SiO 2+2NaOH=Na 2SiO 3+H 2O ;但也能和特殊的酸氢氟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SiO 2+4HF=SiF 4↑+2H 2O ,二氧化硅只是能和特殊酸反应,和其它酸不反应,和酸的反应没有普遍性,所以不能说明其具有两性,A 错误;B .高温下SiO 2能与Na 2CO 3固体反应生成Na 2SiO 3和CO 2,不是在常温下进行,且不是在水溶液中进行,不能说明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B 错误;C .硅胶吸附水后,可通过热脱附方式将水份除去重复使用,C 正确;D .图中二氧化硅与氢氟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反应,硅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硅酸的分解、硅酸的生成,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 错误; 答案选C 。
2024年河南郑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4. 实验室里选用如图所示仪器制取气体(橡皮塞、导气管及试剂略去)。
17. 某同学用pH传感器测定稀硫酸滴入稀氢氧化钡溶液的过程中pH的变化,测定的结果如图所示。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c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溶质为______;在a点所表示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会显______色。(提示:BaSO4难溶于水)
18. 粗食盐中含有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杂质。某同学将粗食盐样品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取粗食盐水按以下流程进行提纯。
20. 甲、乙、丙三种物质都含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表示反应一步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1)已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丙在空气中含量居第二位。甲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从分子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
(2)已知三种物质都含钙元素,甲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乙难溶于水且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8.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B.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氧、锌
C. 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D. 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9. 警示标志能传达安全信息。下列物质运输时应张贴如图标志 是
A. 白磷B. 汽油C. 苛性钠D. 浓硫酸
10. 生产、生活中常要区分物质。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B. 反应的产物均为无毒物质
C.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NO N2+H2O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中考化学推断题试卷含详细答案
一、化学推断题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分解为B和C;通常情况下,C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E俗称纯碱,D、F都是常见的碱。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B→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
(4)C与F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G常温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
(1)F的化学式是;物质A的一种用途是。
(2)D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 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某校实验室有一无色澄清溶液,其中除了硝酸钠以外,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活动一“探究该废液的组成。
去一定量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原无色废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操作l的名称为_______。
(2)生成固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原无色澄清废液中一定没有(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_____________。
实验活动二:处理废液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钠溶液。
将溶液A和原无色废液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
接下来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4)混合后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______,试剂①是_____________。
4.下图是初中化学一些常见物质之间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
其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
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金属和CO2。
请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B物质的化学式为;(2)蓝色溶液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黑色固体甲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河南郑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测试试题
河南郑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单质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硫的活泼性不如氯气B.硫在过量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C.硫与金属单质或非金属单质反应均做氧化剂D.硫与铁反应产物为Fe2S3【答案】A【详解】A.硫元素和氯元素在同一周期,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硫的活泼性不如氯气,故A正确;B.硫燃烧时只能生成SO2,SO3可由SO2催化氧化制取,故B错误;C.硫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时可以做氧化剂也可以做还原剂,如硫与O2反应时做还原剂,硫与H2反应时做氧化剂,故C错误;D.硫与变价金属反应的产物为金属的低价态硫化物,故D错误;故选:A。
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答案】C【分析】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详解】A. SO2具有漂白性,与品红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使品红溶液褪色,A项错误;B. 氯水中存在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错误;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产生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 项正确;D.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CO2等物质结合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D项错误;答案选C。
3.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迅速退色B.不退色C.先退色后又恢复红色D.慢慢退色【答案】B【详解】Cl 2和SO 2同时通入到溶液中,发生反应:Cl 2+SO 2+2H 2O=2HCl+H 2SO 4,若Cl 2和SO 2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在溶液中反应恰好没有剩余,即没有漂白性的物质剩余,故溶液不会褪色,故选B 。
【点睛】Cl 2、SO 2都具有漂白性,同时它们的漂白性都需要在湿润的环境中才能得以体现;若将这两种气体以物质的量比为1:1的方式通入到溶液中,二者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 2+SO 2+2H 2O=2HCl+H 2SO 4)生成无漂白性的物质;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气体的漂白原理也不相同,Cl 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ClO ,该物质具有强化性,漂白作用是不可逆的,而SO 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 2SO 3,该物质可以和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漂白作用是可逆的。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上册期中初三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上册期中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25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2.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立即收集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3.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4.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H ②Fe2+③Cu ④P2O5⑤Fe3+⑥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5.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 +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6.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7.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①点燃酒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连接好装置;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⑤②③①④⑦⑥B.③④⑤⑥⑦①②C.②③⑤①④⑦⑥D.②④③⑤①⑥⑦8.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河南郑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中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测试试题及答案
河南郑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用坩埚钳夹持一片未打磨的薄铝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不能滴落下来,好像有一层膜兜着铝熔点高,没能熔化B将H2在充满Cl2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口上方有白烟生成H2、Cl2化合生成HClC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一小片打磨过的铝片,再分别加入3mL20%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有气体产生前者生成氢气,后者生成氧气D相同温度条件下,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质量分数为3%和6%的H2O2溶液,再分别加入等量二氧化锰粉末,比较H2O2的分解速率6%的H2O2溶液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相同条件浓度大H2O2分解速率快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铝不能滴落下来,好像有一层膜兜着并不是因为铝熔点高,而是因为加热时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熔点很高的氧化铝,故A错误;B.生成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出现白雾并不是白烟,故B错误;C.铝和盐酸或者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气体均为氢气,故C错误;D.两支试管中只有H2O2溶液的浓度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6%的H2O2溶液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可以说明相同条件浓度大H2O2分解速率快,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
2.工业合成氨反应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成氨的正、逆反应的焓变相同B.若使用催化剂,生成等量的NH3需要的时间更短C.在该过程中,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非极性键的氨气分子D.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答案】B【详解】A.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焓变数值相同,但符号相反,A错误;B,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生成等量的NH3需要的时间更短,B正确;C.N原子和H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形成的是极性键,C错误;D.根据图示,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形成键释放的能量,D错误;答案选B。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人教版中考化学计算题、工业流程、实验题题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初中化学计算题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鸡蛋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 _____________;(3)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4)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5)用 25%的盐酸配制上述稀盐酸需要加水的体积为 ___________。2.某实验小组为研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的组成做了以下实验:充分加热10.0 g样品至恒重,剩余固体质量为6.9 g。
查阅资料已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2NaHCO3ΔNa2CO3+H2O+CO2↑,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
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2)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充分加热24.8g含碳酸钠的碳酸氢钠固体,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8. 6g,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 g;将50g镁、锌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8g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
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_____g。
二、中考化学流程题4.化学小组要分离某固体混合物,其中含有二氧化锰(MnO2)、氯化钾(KCl)和少量碳(C)。
已知氯化钾固体能溶于水,二氧化锰和碳不溶于水,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较稳定,不与氧气、碳反应。
欲通过以下流程,分离并回收二氧化锰。
请回答相关问题:(1)上述实验过程中操作Ⅱ是 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固体 B 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实验中,滤液 C 中出现浑浊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
(3)用固体 A 灼烧产生气体 D 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4)以下混合物经过操作Ⅰ和操作Ⅱ后不能分离的是 _____________。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2024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2024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洗发产品中含有的柠檬酸(C6H8O7)能使头发柔顺有弹性且气味清香。
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柠檬酸属于氧化物B.柠檬酸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组成的C.柠檬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2.图象中的化学。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图象①表示足量碳在密闭容器中燃烧B.图象②表示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C.图象③表示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和镁粉D.图象④表示向盛有一定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3.丙二醇有以下资料:①化学式C3H8O2②无色粘稠状的透明液体③无味④易燃⑤沸点245°C⑥熔点-6. 5°C⑦无腐蚀性⑧可用做水果催熟剂等,其中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的是()A.①③⑥⑦B.②③⑤⑥C.③④⑦⑧D.②④⑥⑧4.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要求的是( )A.不乱扔废旧电池B.不在水源附近堆放垃圾C.农田里大量焚烧秸秆D.实时对企业的排气监测5.铌酸锂(LiNbO3)是目前用途最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之一,在铌酸锂中锂的化合价为+1,则铌酸锂中铌(Nb)元素化合价为()A.+2 B.+3 C.+4 D.+56.下图为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初三化学中考试卷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初三化学中考试卷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溶液中无色,且在pH=1时能大量共存的是A.CuSO4NaCl KNO3 B.NaOH NaCl NaNO3C.Na2SO4KCl ZnCl2 D.K2SO4AgNO3 NaCl【答案】C【解析】pH=1的溶液中有大量的H+,大量共存要求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形成无色溶液要求分析常见离子在水溶液中的颜色,若为无色,符合题意A、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但Cu2+在水溶液中为蓝色,故A错误.B、NaOH可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故不能共存,所以错误C、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且离子均为无色,故C正确.D、K2SO4AgNO3生成硫酸银沉淀,故D不正确故选C2.不能正确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A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B.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C.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D.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答案】A【解析】【详解】A、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氢气的质量从0逐渐增加,稀盐酸完全反应,氢气质量不再增加,A图中横坐标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苛性钠部分变质,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生成气体的质量先为0,一段时间后逐渐增加,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A图中横坐标不能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A选项图像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B、澄清石灰水中加入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钙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少至0,溶质质量逐渐减小至0,溶液中阴阳离子逐渐减少至0,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至0,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易溶于水,溶质质量逐渐增加,溶液中阴阳离子逐渐增加,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增加,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B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钾元素守恒,反应过程中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保持不变,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不影响钾元素质量,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C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浓硫酸,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浓硫酸逐渐变为稀硫酸,溶液中溶剂的质量逐渐增加,硫酸不挥发,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一段时间后,溶剂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都不再变化,另外浓硫酸不是100%的纯硫酸,溶剂质量和溶液质量的起始质量不为0,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D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上册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某同学为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用下图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左移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右移C.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红墨水右移D.澄清石灰水不浑浊,红墨水左移2.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W X Y Z反应前质量g222340反应后质量g240待测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3.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A.木炭B.一氧化碳C.氧化铜D.氧气4.有18.6g的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N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23:3,把该固体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里残留物质的质量是114.2g。
则原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是()A.9.2g B.6.9g C.4.6g D.2.3g5.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质量1010102(g)反应后质量待测2212(g)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C.b物质可能是单质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6.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7.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A.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B.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C.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D.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8.下列除去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O2气体(CO):点燃 B.MnO2固体(KCl):加水过滤C.Fe粉中含少量铜:加盐酸 D.CO气体(CO2):通入水9.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C.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D.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10.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C.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11.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12.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现象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③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家中天然气泄漏赶紧打开排风扇C、对鉴别除杂方法的认识D、对人物贡献的认识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②除去CO2中少量CO,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除去CaO中CaCO3,高温充分煅烧①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③张青莲--测定水的组成A.A B.B C.C D.D1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M、N、Q、P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M N Q 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物质x的值为13C.反应中 N、P 的质量比为5:4D.物质 Q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4.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上册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对于化学反应a+b→c+d,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c、d为盐和水,则反应可能属于中和反应B.若c、d为单质和化合物,则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C.若a、c均为金属,则b和d可能为可溶性盐溶液D.若a、b为金属和盐酸,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2.“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类分子器件,其长短仅相当于l纳米左右(1纳米=10-9米)。
它的驱动方式是通过外部刺激(如电能、光照等)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对外做功。
下列关于分子机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肉眼能直接观察到分子机器B.分子机器驱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分子机器的驱动不需要能量D.分子机器“发动机”驱动方式与普通发动机相同3.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B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水,搅拌C除去混在木炭粉中的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D鉴别空气、氮气、氧气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A.A B.B C.C D.D 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量过氧化氢在密闭容器中分解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C.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D.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5.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A.B.C.D.6.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①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B.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是为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C.实验过程②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只需要足够的氧气D.对比①②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7.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瓶中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溶于水C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温度是燃烧需要的条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氧气后白磷燃烧件之一D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A.A B.B C.C D.D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B.一定量的红磷在密封容器中燃烧C.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9.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是推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上册期末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结束时能生成(a-b)g氧气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C.在反应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D.在0-t1时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不断增大2.下列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A.实验一可以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实验二可以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C.实验三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D.实验四可以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3.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很重要,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雾B.CO还原氧化铁,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观察到浅绿色溶液变成蓝色D.向滴有植物油的水中加入洗洁精,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C.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5.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15.3 B.X、Z 是反应物,Y、W 是生成物C.Z 为化合物D.反应中 Y、W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6.下列图像对应的关系正确的是A.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B.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C.表示硫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D.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产生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M、N、Q、P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M N Q 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物质x的值为13C.反应中 N、P 的质量比为5:4D.物质 Q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8.质量相等的锌、铝、铁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A.锌最多,铁最少B.铝最多,锌最少C.铁最多,铝最少D.三者一样多9.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碳酸钙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5,那么该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氧化钙的质量比为A.7:25 B.50:21 C.21:50 D.25:1410.两份质量相等的碳,一份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另一份与氧气反应全部生成一氧化碳,则前者与后者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A.2:1 B.1:2 C.3:4 D.3:811.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 3.211.2000反应后质量/g007.2 4.4aA.表中a的值为2.6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可能含有氢元素D.若增加氧气量,则生成物的种类可能减少12.向盛满二氧化碳的密闭装置内注人石灰浆(含有氢氧化钙的白色浑浊液体)并振荡装置,测得压强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由①到②,压强上升,是因为石灰浆挤压了瓶内气体B.曲线由②到③,压强几乎不变,是因为未振荡装置C.曲线由③到④,压强迅速下降,是因为振荡装置后,二者充分反应D.曲线的变化可以解释检验二氧化碳为什么用氢氧化钙13.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A.B.C.D.14.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四个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相同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D.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固体15.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单质B.乙一定是化合物C.丙可能是水D.丁可能是铜16.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2B.该反应中有4种氧化物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D.若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时,则无物质戊生成17.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为22B.该反应中的生成物是CO2、H2O和O2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18.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19.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实验结论正确的是()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④ 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⑤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0.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人教版中考化学计算题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人教版中考化学计算题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一、初中化学计算题1.某炼铝厂实验室为测定某铝土矿中Al2O3的含量,将矿石粉碎(其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算反应),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300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_。
(3)配制上述所用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和水的质量最简整数比为_____。
(4)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
(5)若将最终所得溶液蒸发掉水20.4g,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6)该炼铝厂每天用上述铝土矿300t来生产生铝。
则理论上日产含镁46%的镁铝合金的质量为_____。
2.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充分加热24.8g含碳酸钠的碳酸氢钠固体,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8. 6g,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 g;将50g镁、锌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8g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
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_____g。
3.现有一块表面已氧化的铝片,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计算铝片中铝的质量_____。
(2)反应后测得溶液中有53.4g氯化铝,计算原混合物的质量_____。
4.向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 克。
5.某品牌维C 泡腾片部分说明书如图:主要成分 维生素C(C 6H 8O 6) 碳酸氢钠(NaHCO 3) 柠檬酸(H 3C 6H 507) 甜菊糖苷、胭脂红 ……营养成分表 项目每100克(g)能量 800千焦(KJ) 蛋白质 1.0克(g) 碳水化合物1.7克(g) 钠 8050.0毫克(mg) 维生素C4500.0毫克(mg)(1)阅读本品的营养成分表:已知本品其他成分不含钠元素,则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
【精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中考化学推断题试卷及答案
【精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中考化学推断题试卷及答案一、化学推断题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虚线圈中的两种物质类别相同.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1)写出化学式:B ,F 。
(2)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转化为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2.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且丙是常用的建筑材料.请回答:(1)甲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2)写出乙转化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3)甲和乙的化学性质不同,写出一点_________.3.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B,C是单质,C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甲、乙、丙、丁、戊是化合物,甲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俗称小苏打,乙俗称纯碱,丁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请依据图示回答问题.(1)乙物质的阴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戊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2)②反应中生产A、B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反应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3)请写出可以实现C→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其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4.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三种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分析实验过程,回答:(1)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2)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郑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测试试题
河南郑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 、2CO 、3NH 、HCl 、2H 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时,可判断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 )A .HCl 、2CO 、2HB .CO 、2H 、2H OC .CO 、2H 、3NHD .HCl 、CO 、2H O【答案】A 【详解】由于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而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氯化氢和二氧化碳气体;经过浓硫酸干燥后,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说明氧化铜被还原成铜,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反应后有水生成,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氢气,综上所述,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HCl 、CO 2、H 2,故答案为A 。
【点睛】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此题为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完成此题,要根据题干叙述的内容,根据物质的有关性质,抓住解题的关键,根据“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氢氧化钡溶液(有浑浊现象)”可知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二氧化碳和氯化氢,一定不存在氨气;根据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干燥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一定存在氢气,可能存在一氧化碳。
2.X 、Y 、Z 、W 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 X 、W 可能的组合有( )①C 、O 2②Na 、O 2③Fe 、HNO 3④S 、O 2 ⑤N 2、O 2 ⑥H 2S 、O 2 ⑦NH 3、O 2 A .四项 B .五项C .六项D .七项【答案】A 【详解】①氧气不足时,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①符合;②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时氧化钠可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②符合;③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亚铁与稀硝酸反应转化为硝酸铁,铁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③符合;④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硫与氧气不能直接反应生成三氧化硫,④不符合;⑤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氮气与氧气不能直接生成二氧化氮,⑤不符合;⑥氧气不足时,硫化氢燃烧生成硫,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化氢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⑥符合;⑦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氮,氨气与氧气不能直接生成二氧化氮,⑦不符合;所以,符合图示转化关系的有:①②③⑥,故答案为: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B.t1℃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详解】
由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可知,2Cl-~H2↑,
设氯离子质量为x,
2Cl-~H2↑,
71 2
x 0.4g
x=14.2g,
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4.某同学将mgMg、A1、Zn、Fe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m+7.1) 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m的取值范围是
A.2.4≤m≤6.5
B.2.4<m<6.5
C.1.8≤m≤6.5
D.1.8<m<6.5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mgMg、A1、Zn、Fe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m+7.1) 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该不含结晶水的固体是由金属离子(Mg2+、A13+、Zn2+、Fe2+)和Cl-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不含结晶水的固体中含有Cl-的质量为(m+7.1) g-mg=7.1g。则该反应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7.1g÷ =7.3g。
B、KCl易溶于水,MnO2粉末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FeSO4溶液和CuSO4均能与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NaCl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3.把8.9gMg、Zn合金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4g H2,在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 )
A.23.4gB.29.25gC.30.5gD.26.25g
【答案】A
【解析】
【分析】
镁、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氯化镁、氯化锌,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和氯化锌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沉淀和氯化钠,稀盐酸中的氯离子完全转化成氯化钠中的氯离子。
C.若m=1.8,则样品中至少含有杂质A或固体氢氧化钾中的一种
D.若样品中既含有A,也含有固体氢氧化钾,则一定m>1.8
【答案】B
【解析】
【分析】
假设5.6g全部为氢氧化钠,则设生成水的质量为x,盐酸溶质的质量为y,
解得:x=2.52g y=5.11g
假设样品全部为氢氧化钾,则设生成水的质量为z,
解得:z=1.8g。
【详解】
A、根据上述计算可以知道若样品不含任何杂质生成水的质量为2.52g,错误;
B、因为全部为氢氧化钠生成水的质量为2.56g,所以若生成水的质量为1.8g,则说明在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A,当然其中也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正确;
C、根据B的分析可以知道,若生成水的质量为1.8g,则说明在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但不可能只含有氢氧化钾,因为单独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的质量大于1.8g,而单独的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水的质量等于1.8g,所以如果样品中的杂质只含有氢氧化钾的话,生成的水的质量必然大于1.8g,错误;
D.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丙
【答案】B
【解析】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A.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由图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如升温会析出固体,所得仍是饱和溶液;B. t1℃时,丙的溶解度为12g,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2÷(12+100g)×100%≈11%,故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C. t2℃时,甲、乙两种物质在相同量的溶剂里形成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因为降温前后甲的溶解度差较大;D.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甲=丙,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也是乙>甲=丙,溶液升高到t2℃时,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质不析出,故溶液组成不变,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故升温后甲与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丙,所以升温后三种物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选B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中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某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可能含有固体氢氧化钾和不溶于酸的杂质A,取5.6g该样品与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m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样品不含任何杂质,则m<1.8
B.若=1.8,则样品中一定含有杂质A,可能含有固体氢氧化钾
假设分别为四种金属单质与等量的稀盐酸反应,则
由计算可知,若为四种金属单质与等量的稀盐酸反应时,m最大值为6.5g,最小值为1.8g,而该物质为混合物,故m的最大值应小于6.5g,最小值应大于1.8g,故选D。
5.下列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CO(CO2)——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B.MnO2粉末(KCl)——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锌粉、过滤
D.Na2SO4溶液(NaCl)——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CO能与灼热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与灼热氧化铜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