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章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2节世界反战和平运动课后知能检测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总结课件人民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总结课件人民版

60 年代前 20 世纪 50 年 成立之初被美国控制,通
半期 代中后期美 过出兵朝鲜的决议;成为
苏争霸局面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
形成
和政治斗争的场所
20 世纪 60 年代 后半期至
20 世 纪 80 年

大批亚、非、拉发 展中国家加入联合 国,使美国对联合 国的控制逐步减弱
推动非殖民化;展开人道 主义援助;解决难民问题; 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等。 联合国不再是美苏争夺世 界霸权的工具,日益成为 发展中国家伸张正义的国 际讲坛
整合二 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 1.所谓雅尔塔体系(体制),简而言之就是美、苏、 英大国首脑通过 1943 年的德黑兰会议、1945 年的雅尔 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在二战后的世界秩序和 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2.世界格局就是国际舞台上各种政治力量(主要是 大的主权国家或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 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 系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
3.两极格局就是以美苏关系为核心,以两大军事 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世界格局,其对 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4.三者的关系 (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它的 建立也标志两极格局初步形成(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1955 年《华沙条约》的签订)。 (2)同时两者又促进了冷战局面的形成,而冷战的加 剧又促使了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2.冷战的发展:美苏争霸中三个阶段的较量 (1)第一阶段的较量 ①特点:表面上的短暂“和解”;实际上是争夺世 界 霸 权 最 为 剑 拔 弩 张 的 时 期 。 ② 重 大 事 件 : a.“ 和 解”——1959 年的赫鲁晓夫访美与戴维营会谈;美国艾 森豪威尔的两手政策。b.争夺——第二次柏林危机和柏 林墙的修建;激烈的核军备竞赛;最具代表性的是 1962 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高考历史选修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高考历史选修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12页
返回导航
选修三 · 第 2讲
影响: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给人类带 来巨大灾难; 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 也使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战后冷战开始,形成了两极格局,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增强,民 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大战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第13页
返回导航
选修三 · 第 2讲
专题四
第23页
返回导航
选修三 · 第 2讲
【典例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研究“二战史”的 著述很多。对于二战爆发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大多认为二战爆 发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第24页
返回导航
选修三 · 第 2讲
材料二
20 世纪 30 年代,法西斯主义猖獗一时。法西斯
为协调今后作战,商讨战后世界安排,1943 年美、中、英 举行了开罗会议,发表了《开罗宣言》 ,(内容及影响让学生说)。 接着美、 英、 苏召开了德黑兰会议, 决定实施“霸王行动计划”,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4 年 6 月,美英联军在法国诺曼底开始 登陆,开始从东西南三面围攻德国。1945 年 2 月,美、英、苏 首脑举行了雅尔塔会议,讨论了处置德国、苏联对日作战,成 立联合国等问题,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5页
返回导航
选修三 · 第 2讲
(三)人类对和平的追求 法西斯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使人们感到必须创建一个新 的国际组织来维护世界和平。1941 年的《大西洋宪章》最早提 出这一设想,1942 年美、中、苏、英等国在华盛顿签订的《联 合国家宣言》第一次使用“联合国”一词。1945 年在美国旧金 山签署了《联合国宪章》 ,10 月 24 日,联合国正式成立。在成 立时,董必武作为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了字, 1971 年 10 月, 在第三世界支持下, 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 的合法席位。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4_2冷战的开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4_2冷战的开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答案
(1)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想攫取世界霸权,
而苏联也想扩展势力范围,于是双方发生矛盾;苏联是战后 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政治大国,被美国视为通往世界 霸权道路上的障碍;美苏双方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生活 方式上的对立。 (2)关系:铁幕演说拉开了东西方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则 标志着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开始。主张:都认为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
用。随着华约组织的成立,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个
对立的 军事集团 。
[名师指津] 意识形态的差异、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利益的 冲突是导致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为重 要的是双方国家利益的冲突。
知识点四
第一次柏林危机
1.背景: 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柏林成为冷战的前沿。
2.表现:1948年6月,美、英、法及苏联分别在各自占领区 实行 币制改革 ,苏联封锁柏林,切断西占区与西柏林之 间的联系。 3.影响:危机加速了德国的分裂,西占区与东占区分别成
立了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4.对冷战形成的认识
(1)战后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美国推行 霸权政策 和强权政
治的结果。 (2) 冷战的局面不断升级,导致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 治军事集团。双方在争夺的重点地区 欧洲 并没有兵戎相 见,但在世界其他地区局部热战并未避免。
(3)冷战造成了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紧张局势和世界的 动荡不安 。
[误区警示] 冷战对峙使世界经济被人为地按照社会制度的差 异分割成几个封闭的经济体系,阻碍了全球范围的互通互利, 世界性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
2.理解冷战的性质 (1) 冷战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学习总结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学习总结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3

单元学习总结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及其规律1.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中期(1)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1945~1947年)①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的原则,在惩治法西斯的基础上,通过重新划分美苏势力范围、成立联合国、处置战败国等措施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确立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②原因: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从根本上动摇;美国成为世界霸主;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大国,是唯一可以同美国相抗衡的力量。

(2)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峙(1947年~20世纪50年代中期)①表现:美、西欧通过冷战对苏联、东欧实行遏制,如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分裂德国、扶持西德等。

苏联、东欧实行反遏制,如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互会、成立“华约”、扶持东德等。

②原因:美苏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1)两大阵营瓦解(50~60年代)①表现:资本主义阵营表现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现;社会主义阵营表现为中苏关系的恶化。

②原因: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社会主义阵营瓦解是因为苏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美苏争霸(60年代中期~80年代末)①表现:按照美苏攻守形势的转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美攻苏守时期、苏攻美守时期、美攻苏守时期。

②原因:随着战后苏联军事、经济力量的壮大,对外推行霸权主义,与美国争霸世界。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1)表现: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不结盟运动分别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2)原因:根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直接加快了多极化趋势。

4.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规律性认识(1)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中心舞台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变化。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二 冷战的开始 马歇尔计划及其影响素材 新人教版3 精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二 冷战的开始 马歇尔计划及其影响素材 新人教版3 精

马歇尔计划及其影响
1947年6月5日,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讲话时指出,至少在以后几年中,欧洲的需要大大超过了它的支付能力。

他又说:"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

"在马歇尔主张提供援助后的第二年春天,欧洲复兴计划即通常所称的马歇尔计划业匕已定。

到1951年12月31日这一计划终止时,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

这一巨大投资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迅速复原,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

但是,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2课冷战的开始课件3 (1)

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2课冷战的开始课件3 (1)
B 反击“马歇尔计划”,巩固东欧地区
③成员:苏、保、匈、波、罗、捷六国
④宗旨:通过经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
的经济发展。
⑤影响:
A、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B 、苏联在与成员国的双边贸易中没有遵照平等互利的原则, 且把它变成推行苏联经济模式的工具,严重损害了成员国 的经济利益
㈠美国的冷战政策
1、政治上: 杜鲁门主义 (冷战之门的开启)
①背景:英国请求美国承担对希腊、土耳其的援助
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 方式中选择一种” 材料二:“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反对少数武装分子, 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三:“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 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2. 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变为对立关系的 主要原因是( )
A.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
√B.两极格局的实质决定的
C.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D.苏联的壮大影响了美国争霸
二、冷战的含义
冷战(COLD WAR)的含义:
是指二战后(1947---1991)在美苏为 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 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 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 识形态等各个领域。(教材92页)
是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冷战” 的宣言 影响:复兴西欧经济,美国从政治、 经济上控制西欧
《北大西洋公约》,以美国为首的军 事政治集团,美国冷战政策的主要支 柱。 反击“冷战”政策,加强对东欧的控 制
影响:反击美国冷战政策,加强对东 欧的控制
军事上 建立华约 1955
《华沙条约》,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 治集团,标志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高二历史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PPT)2-2

高二历史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PPT)2-2





令,伤水气,罚见辰星。辰星见,则主刑,主廷尉,主燕赵又为燕、赵、代以北;宰相之象。亦为杀伐之气,战斗之象。又曰, 军于野,辰星为偏将之象,无军为刑事和阴阳应效不效,其时不和。出失其时,寒暑失其节,邦当大饥。当出不出,是谓击卒, 兵大起。在于房心间地动亦曰辰星出入躁疾,常主夷狄。又曰,蛮夷之星也,亦主刑法之得失。色黄而小,地大动。光明与月相 逮,其国大水。最早观测记录水星最早被闪族人在(公元前三千年)发现,他们叫它Ubu-idim-gud-ud。最早的详细记录观察数据 的是巴比伦人他们叫它gu-ad或gu-utu。希腊人给它起了两个古老的名字,当它出现在早晨时叫阿波罗,当它出现在傍晚叫赫耳墨 斯,但是希腊天文学家知道这两个名字表示的是同一个东西。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甚至认为水星和金星(维纳斯星)是绕太阳 公转的而不是地球。地面观测水星的观测因为它过于接近太阳而变的非常复杂,在地球可以观测它的唯一时间是在日出或日落时 。水星最亮的时候,;/ 深圳注册公司 目视星等达-.9等。由于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视角距离不大,使 得水星经常因距离太阳太近,淹没在耀眼的阳光之中而不得见。即使在最宜于观察的条件下,也只有在日落西山之后,在西天低 处的夕阳余晖中,或是在日出之前,在东方地平线才能看到它。地面观测时间观察水星的最佳时候是在日出之前约分钟,或日落 后分钟。当我们朝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水星看的时候,我们也就是朝太阳的方向看。需要牢记的是不要直接看太阳。若用望远 镜看水星,则可以选择水星在其轨道上处于太阳一侧或另一侧离太阳最远(大距)时并在日出前或日落后搜寻到它。天文历书会 告诉你,这个所谓的“大距”究竟是在太阳的西边(右边)还是东边(左边)。若是在西边,则可以在清晨观测;若是在东边, 则可以在黄昏观测。知道了日期,又知道了在太阳的哪一侧搜寻,还应该尽可能挑一个地平线没有东西阻隔的地点。搜寻水星要 在离太阳升起或落下处大约一柞宽的位置。你将会看到一个小小的发出淡红色光的星星。在其被太阳光淹没之前,你大概可以观 测它个星期。个星期之后,它又会在相对的距角处重新出现。哥白尼与水星观测说起五大行星的水星,自古以来用肉眼观测是最 难的。据传说,大天文学家哥白尼临水星水星终前曾叹他一生没有见过水星。其实水星用肉眼观测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要想观 测水星,选择其大距时固然重要,而对于南北纬,甚至度以上的观测者,水星相对于太阳的赤纬极为重要!哥白尼为什么没见过 水星,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有两个:第一,近前后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2.主要特点 (1)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 界线比较分明和稳定。在美国一方是西方盟国,在苏联 一方主要是东欧各国。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 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 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②原因: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以西欧为中心的 国际格局从根本上动摇;美国成为世界霸主;苏联成为 政治军事大国,是唯一可以同美国相抗衡的力量。
(2)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峙(1947 年~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①表现:美、西欧通过冷战对苏联、东欧实行遏制, 如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分裂 德国、扶持西德等。苏联、东欧实行反遏制,如成立共 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华约”、扶持东德等。
4.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规律性认识 (1)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和中心舞台转移的根本原 因是生产力发展的变化。 (2)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格局中主要力 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3)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要力量对自 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
二、两极格局演变的过程和特点 1.演变过程 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 对峙局面。它形成于二战结束后,初期表现以美国为首 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 对抗;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 90 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宣告结束。
3.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 化趋势加强
(1)表现: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欧盟、日本、中 国、俄罗斯、不结盟运动分别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 量,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2)原因:根源于七八十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快了多极化 趋势。

2019年高考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第2讲-二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2019年高考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第2讲-二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答案:(1)关系:总统是武装部队总司令,但国会拥有宣战权, 两者体现相互制约与平衡的关系。 影响: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 模;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战役:瓜岛战役 特点:主力舰的对决战;岛屿争夺战;陆海空协同作战。 意义:美军从此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2.材料一
我要求国会宣布:由于日本在 1941 年 12 月 7 日
星期日对我国无故进行卑鄙的袭击,美国同日本已经处于战争 状态。 ——罗斯福总统致国会请对日宣战咨文
材料二
1942 年 8 月 7 日, 美军开始进攻……这是日德兰海战
以来主力舰的第一次经典对决,是战列舰与战列舰的交 锋。……这是一场陆海空协同进行得岛屿争夺战。该战役中, 美军制定了他们将在整个太平洋地区用来击败日本人的战术 战法。精锐的登陆部队在攻击机和海军炮火的强大支援下,在 日本的征服区内争取、占据重要岛屿,一次作为向日本本土岛 屿进攻的垫脚石……战役历时半年,最后以日本陆海军的惨败 告终,这也是日本陆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第一次惨败。 ——根据《二战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 系。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对美国卑鄙的袭击”对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带来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日本陆军在太平洋 战争中的第一次惨败” 战役的名称, 试析该战役的特点和意义。
解析:(1)第一小问关系,根据美国 1787 年宪法的相关内容回 答就可以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 战争带来的重大影响,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名称,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特点,据 材料二“这是日德兰海战以来主力舰的第一次经典对决,是战 列舰与战列舰的交锋”得出主力舰的对决战;据材料二“这是 一场陆海空协同进行得岛屿争夺战”得出岛屿争夺战;陆海空 协同作战;第三小问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2课冷战的开始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2课冷战的开始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

第四单元第2课《冷战的开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美国的冷战政策和苏联的对抗措施。

2.理解:冷战的含义;冷战的影响。

3.运用: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分析二战后国际关系问题。

4.论从史出:通过史料,分析冷战产生的原因、表现,从而认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与较量。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使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形成对抗与冷战局面。

2.冷战是造成战后国际局势紧张、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冷战产生的原因及美苏两国的对策。

(二)难点:冷战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及要点【导入新课】1. 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一遍。

2.要求学生分析回答导学案[小组探究1]的问题:(1)美苏两国盟友关系破裂。

原因是: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

②美国企图称霸世界,苏联针锋相对。

【教学过程与环节】(一)盟友关系的破裂:1.表现:(1)美国制定“遏制战略”(2)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冷战的序幕2.冷战爆发的原因:(1)美苏之间的对峙为什么会选择冷战的方式?(要求学生分析回答导学案[小组探究2]) “战”?(遏制苏联)必要性: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②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视苏为其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根本)可能性:①西欧普遍衰落,期望美国担当起抵制苏联,保护自由国家的重任②美国空前强大,企图称霸世界,“遏制共产主义”。

“冷”战的方式?(非战争手段)①世界人民在战后的和平思潮、反战思想。

②双方势均力敌,都拥有核武器,不敢贸然开战(两败俱伤)(要求学生阅读教材92页“资料回放”,思考回答)冷战(COLD WAR):是指二战后(1947---1991)在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1. 冷战政策的提出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小组探究3]填表:美国的冷战政策和苏联的对抗措施要求学生对导学案[小组探究4]进行讨论,了解美苏的冷战政策及其背景、内容、影响。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二 冷战的开始 远东的冷战素材 新人教版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二 冷战的开始 远东的冷战素材 新人教版

远东的冷战
当时,在远东同在欧洲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冷战。

苏联支持毛泽东,尽管这种支持来迟了些,美国则妄想让蒋介石继续充当中国的统治者。

相反,在日本,美国对占领起了决定性影响,并利用这种占领进一步为自己谋利,苏联代表则进行抗议,尽管这种抗议不起作用。

一旦在中国和日本使上述结局明显地稳定下来,便出现了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所说的象在欧洲一样“结束混乱”、形成均势这种希望。

1950年,当朝鲜爆发战争、冷战变为热战时,这种希望破灭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2冷战的开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2冷战的开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史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 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政府诚 意协助恢复工作的,必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 任何愿意协助完成恢复工作的政府将得到美国政 府的充分合作。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 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探究问题
(1)杜鲁门上台后提出的对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2)马歇尔演讲中的“合理经济的再生”指的是什 么?为此美国出台了什么政策?其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分析,杜鲁门和马歇尔的思想有何内在 的一致性?
提示:(1)建立和巩固世界霸权,把资本主义制度 推广到世界各国,独霸世界经济。
(2)①指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出台了马 歇尔计划。③目的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2.影响
(1)柏林危机加快了德国的分裂,1949德年意9志月联邦,共和国 _________________宣告成立,定都波恩;10月,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朝。鲜战争
(2)在亚洲,1950年爆发了___________,两大阵营 的对抗扩及东方。
3.冷战的影响
霸权政策
(1)冷战的形成,是美国推行______________和强 权政治的结果。
“合理经济的再生”指的是什么?马歇尔提出援 助欧洲的目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提示:“合理经济的再生”指欧洲资本主义经济 的复兴。目的是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作用: 使西欧经济很快恢复,有利于遏制苏联和共产主 义势力,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三、苏联的对抗措施
1.政治上:1947年9月,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 会情议报局决定成立______________。在反击美国冷战 政策方面起了一定作用,苏联通过它加强了对东 欧的控制和影响。

高中历史 第4章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2节 世界反战和平运动 教师用书课后知能检测 北师

高中历史 第4章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2节 世界反战和平运动 教师用书课后知能检测 北师

第二节 世界反战和平运动1.(1)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强烈要求。

(2)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3)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之间的对抗引起各国人民的警惕和忧虑。

2.主要活动(1)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①时间、地点:1949年4月,巴黎和布拉格。

②宗旨: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反对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反对一国干涉他国内政,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保卫世界和平。

③内容:通过《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宣言》和《告世界人民书》等文件,选举领导机构。

(2)其他活动:到1956年6月共召开23次会议,制定和通过一系列宣言和决议。

3.意义对发展国际和平力量、推动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制约战争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1)核武器的出现,是对世界和平乃至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

(2)战后初期至50年代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和忧虑。

2.时间1955年7月,由罗素和爱因斯坦等11位科学家签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

3.内容(1)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世界大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2)敦促世界各国政府寻求和平手段来解决国家之间的一切争端。

4.意义科学界反对核军备竞赛的行动,成为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背景(1)1958年,广大青年学生就已开始了反战活动,对核军备竞赛提出强烈抗议。

(2)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侵越战争的扩大和失败,美国国内反战情绪与日俱增。

2.概况(1)1965年3月,反战运动迅速在各地兴起。

(2)1967年,反战运动逐渐走向高潮,“越南之夏”反战运动波及全国。

(3)1970年,美国出兵入侵柬埔寨,引发反战斗争高潮。

3.特点(1)斗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

(2)反战与民权运动相会合。

(3)斗争目标明确,矛头直指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战争政策。

4.意义是对美国霸权政策和侵略行为的强大冲击,迫使美国政府匆忙结束侵越战争。

1国人民更加渴望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章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2节世界反战和平运动课后知能检测北师大版一、选择题1.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宗旨有( )①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反对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②反对一国干涉他国内政③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④领导组织政治暴力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①②③是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宗旨内容,④是1968年美国学生反战运动的特点。

【答案】 A2.下列对罗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B.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C.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D.反对美国侵略越南【解析】世界和平理事会是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成立的。

【答案】 C3.下列历史现象与《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没有关系的是( )A.美、苏“冷战”的加剧B.北约和华约相互对峙C.核武器威胁世界和平D.社会主义国家推动【解析】1955年,由两位科学巨人罗素和爱因斯坦发起签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并非社会主义国家的组织。

【答案】 D4.现代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

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B.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C.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D.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解析】《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主要内容就是建议各国政府不把他们的科学成果用以战争目的,号召以和平手段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

【答案】 C5.下列哪一项不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爆发的反对越战运动的表现( ) A.美国大学生拒服兵役或逃往国外B.部分国会议员对越战的正确性持怀疑观点C.华盛顿20万人举行了向五角大楼的抗议进军D.罗素认为越战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得人心的一场战争【解析】D项是美国政治家沃尔特·李普曼的观点。

【答案】 D6.下列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①起因于美国侵略朝鲜②青年学生拒服兵役③青年学生把反战思想带入军队④与当时高涨的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相结合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起因是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答案】 B7.20世纪80年代和平运动高涨的导火线是( )A.古巴导弹危机B.《消除中程导弹条约》的签署C.北约集团在西欧部署针对苏联的中程导弹D.庆祝“国际和平年”【解析】北约集团决定从1983年在西欧部署美国中程导弹,激起了西欧人民反对在自己国土上部署新导弹的反核和平运动浪潮。

【答案】 C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反战和平运动对世界局势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对制止世界大战起了积极的作用B.推动了裁军进程C.影响各国政府及政党政策的制定D.制止了军备竞赛【解析】二战后和平运动并没有能制止住各国军备竞赛,D项表述错误。

【答案】 D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面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都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

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

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

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进入30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

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

我将愉快地参军。

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

”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

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

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

他认为,消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为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布恩《爱因斯坦大传》请回答:(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进行评价分析的能力。

第(1)题的回答要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第(2)题的评述要结合第(1)题来回答。

【答案】(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

(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威胁人类生存。

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魂断蓝桥》电影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芭蕾舞女演员玛拉在滑铁卢桥邂逅了高级军官罗伊。

由于战争的原因,就在婚礼即将举行的前一天晚上,罗伊接到命令,部队当晚开拔。

一天,玛拉无意中看到了罗伊的名字在阵亡名单中,玛拉悲伤欲绝,为了维持生活,玛拉和她的好友都沦为街头应召女郎。

可是罗伊并没有死,他回来了。

玛拉的遭遇使她无法面对与罗伊的婚姻及罗伊家族的显赫地位。

她来到滑铁卢桥,毫无畏惧地向一辆辆飞驰的军车走去……材料二20世纪50—60年代部分歌曲材料三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终于于1952年12月在维也纳胜利地召开了。

到会国家85个,代表1880名。

这里面正式代表1627名,列席代表102名,来宾105名,国际组织代表46名。

代表性是非常广泛的……这一盛大的会议,真可以说是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派别的人类大集会。

讨论了三个中心问题:(一)关于民族独立与国际安全;(二)关于停止现行战争,首先是朝鲜战争;(三)关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关于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的经过和成就的报告》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材料二共同的主题思想。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从反对战争、向往和平方面考虑。

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揭露战争的残酷;歌颂人性;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2)特点: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范围上,参与阶层广泛,遍及各大洲,具有全球性;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

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4章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综合检测北师大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世纪40年代,乔治·凯南在致美国国务院的电报中说:“总结起来说,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文中的“政治力量”指的是( )A.英国B.苏联C.日本D.德国【解析】从材料中的“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可以判断,这个政治力量应该指的是苏联,因为苏美之间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这些矛盾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可调和的。

【答案】 B2.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

”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的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解析】本题强调的是“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即“二战”结束,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分析重建世界指的是新的世界格局,其主要原因是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而迅速分裂,故D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D3.“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

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解析】本题考查“冷战”的概念,材料当中没有提到“热战”,故A、B、C三个选项都错误;“冷战”是指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故选D项。

【答案】 D4.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对国会的咨文中说:“土耳其的国家完整,对于中东秩序的维持,是必不可少的……”他这里重视土耳其的目的是( )A.遏制社会主义力量向中东地区扩展B.帮助土耳其实现民族独立C.以土耳其为阵地夺取中东的石油资源D.控制中东阿拉伯国家【解析】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提出对希腊、土耳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

在美国援助下,土耳其资产阶级政府取得内战的胜利,共产党及其游击队武装失败,A项正确。

【答案】 A5.下图是一幅标题为“最新型美国汽车”的政治漫画。

它讽刺了( )A.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对欧洲国家提供贷款B.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主宰着世界经济霸权C.二战后初期,美国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欧洲复兴计划”【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美国通过贷款来带动西欧经济发展并控制这些国家。

A项说法错误;B项不符合漫画内容;C项也错误,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拒绝了美国的援助。

只有D项体现了美国通过对西欧的援助控制了西欧这一信息。

【答案】 D6.“冷战”期间,既体现了美苏对抗的紧张和激烈,又体现了它们成功运用自我控制机制,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的事件是( )①北约和华约的建立②越南战争③古巴导弹危机④柏林危机A.①②B.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对抗与妥协,处于战争边缘而未爆发战争,这是“冷战”的基本特点,③④体现了这一特点。

越南战争是“热战”不是“冷战”,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体现不出材料信息所要表达的内容,故①②不选。

【答案】 B7.在长达几十年的美苏争霸中,争夺与缓和往往相伴而生。

下列相关的历史事件不符合“缓和”特征的是( )A.赫鲁晓夫访问美国B.苏军入侵阿富汗C.《中导条约》的签署D.苏联撤出在古巴的导弹【解析】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反应强烈,使美苏关系紧张起来。

A、C、D三项是美苏关系缓和的表现。

【答案】 B8.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主要特点有( )①争夺经济霸主的地位②核武器成为争霸力量③以军事集团作为依托④体现不同制度的矛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二战后,美、苏争霸以北约和华约为依托,以核武器为威慑力量,体现了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故D项符合题意;二战后,美国属于世界经济霸主,故排除含①的选项。

【答案】 D9.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既有剑拔弩张的紧张对峙,也有握手言欢的缓和与对话;既有政治军事上的对抗,也有经济上的较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