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重点总结修改版剖析
生药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笔记(两篇)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中药材的鉴定与质量分析1.鉴别中药材的外观特征:形态、颜色、气味等。
2.鉴别中药材的组织结构: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如细胞结构、纤维、油脂等。
3.质量评价指标:含量测定、理化性质、微生物限度等。
4.质量评价方法:色谱法、光谱法、显微镜法等。
二、中药的提取与分离技术1.提取方法:水煎法、浸泡法、超声波法等。
2.分离方法:萃取法、蒸馏法、结晶法等。
3.提取分离常用设备:萃取器、蒸馏器、离心机等。
4.分离纯化技术:色谱法、电泳法、凝胶渗析法等。
三、中药的药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1.主要药效成分分类:生物碱、黄酮类、多糖类等。
2.药效成分的提取与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3.药效成分的作用机制:抗菌、抗氧化、抗炎等。
4.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四、中药质量控制的技术和方法1.中药的质量标准:质量评价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等。
2.质量控制的技术与方法: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
3.清洁生产技术:微生物控制、灭菌方法等。
4.药材质量控制的现代技术:DNA分子标志物、药材指纹图谱等。
五、中药剂型与药物制剂1.中药剂型:汤剂、丸剂、散剂等。
2.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含量测定、溶出度测定等。
3.制剂常用技术与方法:湿法制粒、干法制粒、干燥技术等。
4.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光解、氧化等影响因素。
总结:生药学作为药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对于药物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总结归纳了生药学的重点知识点,包括中药材的鉴别与质量分析,中药的提取与分离技术,中药的药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中药质量控制的技术和方法,以及中药剂型与药物制剂。
这些知识点对于读者深入了解和掌握生药学的核心内容具有指导意义。
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生药学领域,有助于提高药物研发与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引言概述在药学领域,生药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从天然草药中提取和制备药物的过程。
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药材的生长、采集、贮存、加工、提取、纯化等一系列过程。
(完整word版)生药学知识点总结
生药学知识点总结1、一般采收原则: 根和根茎类;叶类和全草;树皮和根皮;花类;果实和种子;菌、藻、孢粉类;动物类。
2、产地加工——发汗: 是药材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 加快干燥速度。
【厚朴、杜仲、玄参】生药的变质——泛油: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的表面, 以及某些药材变潮、变色后表面泛出的油样物质。
【柏子仁、杏仁、桃仁、郁李仁含脂肪油, 当归和肉桂含挥发油, 天门冬、孩儿参和枸杞等含糖质, 这些药材会“泛油”】。
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三级标准: 一级为国家药典标准;二级为部颁标准;三级为地方标准。
各论植物生药1.冬虫夏草:【基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2、【性状】虫体似蚕幼虫、表面棕色、纹络明显、足8对、中间四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呈淡黄白色;头部子座呈褐色、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纤维状类白色;气微腥, 味微苦。
3、【显微】虫体横切面:呈不规则形, 四周为虫体的躯壳, 其上密生长20-40微米的绒毛,躯壳内有大量菌丝, 其间有裂隙。
子座横切面:子囊壳近表面生, 卵圆形至椭圆形, 基部陷于子座内, 中间充满菌丝, 有裂隙。
灵芝: 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主要成分: 灵芝多糖。
茯苓: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4、猪苓: 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二者区别】(水试)猪苓浮起来, 茯苓下沉。
绵马贯众: 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
分体中柱: 环状维管束细胞内: 间隙腺毛5、海金沙: 海金沙科海金沙干燥城市的孢子。
6、【火试】置火中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 无灰渣残留。
裸子植物胚珠和种子裸露, 没有果实。
麻黄: 麻黄科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性状】细长圆柱形;表面黄绿色、有细纵棱;体轻质脆易折断;髓部红棕色;气微香, 味涩, 微苦。
【显微】粉末呈淡棕色;气孔哑铃型、下皮维管束;嵌晶纤维、草酸钙晶体。
生药学 知识点总结
生药学知识点总结一、生药学的概念和发展生药学是研究天然药物资源的采集、鉴定、加工和利用的一门学科,它是现代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药学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药物收集、鉴定和利用到现代药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演变过程。
目前,生药学在药物研发、生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药品供应和药品质量控制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药材的资源药材是生药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它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微生物药等。
植物药是生药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它主要包括草本药材、木本药材和藤本药材等。
动物药主要包括动物的器官、细胞和分离出的生物制品等。
矿物药主要包括矿物质和矿物质制品。
微生物药主要包括微生物和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
药材的资源主要包括天然资源、人工栽培资源和野生采集资源等。
三、药材的采集和鉴定药材的采集和鉴定是生药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药材的采集主要包括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方法和采集工艺等。
药材的鉴定主要包括形态学鉴定、理化性质鉴定、化学成分鉴定和活性成分鉴定等。
四、药材的加工药材的加工是将鲜药材经过一定的加工和处理,使其成为适宜于药物制剂加工和应用的原料。
药材的加工主要包括初加工、中加工和终加工等。
初加工主要包括除杂、晒干和整理等。
中加工主要包括研磨、粉碎和切片等。
终加工主要包括切削、熏蒸和浸泡等。
五、药材的利用药材的利用是将加工好的药材制成各种剂型,如中药饮片、中药颗粒和中药制剂等。
中药饮片是以药材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加工和处理,制成适宜于人体内服的剂型。
中药颗粒是将药材制成粉末,加入辅料,制成颗粒状的剂型。
中药制剂是将药材提取出的有效成分,加入辅料,制成适宜于外用或内服的剂型。
六、药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药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是生药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它主要包括药物的发现、药物的开发和药物的利用等。
药物的发现主要包括天然药物的筛选和合成药物的设计等。
药物的开发主要包括药物的药理学和临床研究等。
药物的利用主要包括药物的生产和药物的应用等。
19009_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
引言概述:生药学是研究药用植物发展、资源、利用、生物学性状及药用价值的科学,是中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生药学中,有一些重点知识点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本文就对生药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药学的相关知识。
正文内容:一、植物的资源利用1.植物的药材部位划分分类原则:药材部位按功能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树皮等。
药材部位的药用价值: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药用部位的选择需要结合药材的特点和用途。
2.植物资源的采集和加工采集原则:选择品质良好、适当生长期的植物进行采集;采集时要注意保护生境,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加工方法:包括晒干、炒制、蒸制、煮沸、浸泡等,不同的加工方法有助于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
二、药用植物的生物学性状1.植物的形态学特征外部形态:包括植物的高度、枝条形状、叶片特征等。
内部结构:包括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器官的结构特征,对于鉴别和选用药材具有重要意义。
2.植物的生长环境要求光照要求:不同的药用植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有些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而有些植物则喜欢半阴湿的环境。
温度要求:药用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有些植物耐寒,有些则耐热。
水分要求:不同的药用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有些喜欢湿润的环境,有些则适应于干燥的环境。
3.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包括花粉传播、授粉和种子发芽等。
无性繁殖:包括茎叶切割、块茎增殖和植物器官再生等。
三、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1.主要化学成分分类生物碱:包括单萜生物碱、二萜生物碱、生物碱混合物等。
鞣质:包括单宁鞣质、黄酮鞣质等。
挥发油:包括芳香族化合物和萜烯类化合物等。
2.化学成分与药用活性的关系化学成分的作用:不同的化学成分在药用活性上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如镇痛、抗炎、抗菌等。
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包括溶剂提取、萃取、色谱技术等。
四、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1.药用植物的主要药理作用类型镇痛作用:如罂粟壳、夏天麻等。
生药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笔记(二)2024
生药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笔记(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生药学的重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笔记的第二部分。
通过对生药学的学习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为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指导。
一、药用植物的分类与鉴定1.常见药用植物的分类特征-形态特征的分类:乔木、灌木、草本等-生殖器官的分类:子房位置、花序等-药用部位的分类:根、茎、叶、花等2.药用植物的鉴定方法-形态鉴定:观察外形、大小、颜色等特征-解剖鉴定:观察解剖结构-化学鉴定:利用化学试剂进行反应观察3.重要的药用植物分类与鉴定的基本原则-形态鉴定与解剖鉴定的相结合-化学鉴定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综合分析得出准确结论二、药物的制剂与贮藏1.常见药物的制剂形式-固体制剂:片剂、胶囊剂等-液体制剂:口服液、注射液等-半固体制剂:软膏、栓剂等2.药物的贮藏方法-温度:避光、避湿、避热-容器:选择合适的贮存容器-时效性:注意药物的有效期限3.药物贮藏中的注意事项-防止交叉感染-禁止药物混合存放-正确标注药物的名称和有效期限三、药物代谢与排泄1.药物代谢的基本原理-肝脏的代谢作用-酶的作用:药物代谢酶的种类和功能2.药物代谢的途径-氧化代谢:细胞色素P450酶的作用 -还原代谢:酸类药物的代谢途径-水解代谢:酯酶的作用3.药物排泄的途径-肾脏排泄: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肠道排泄:胆汁排泄和肠道吸收四、生物碱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合成1.生物碱的基本特征-碱性:容易溶解在水中-含有高碳氮环结构-多以植物为原料2.生物碱生物合成的关键酶-脱氧基酶:负责生物碱中氮脱氧的酶-还原酶:负责生物碱中氮还原的酶-甲基转移酶:负责生物碱中甲基化反应的酶3.生物碱类药物的应用领域-抗癌药物:如紫杉醇-心血管药物:如毛花苷C-神经系统药物:如阿托品五、中药质量控制1.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确保中药的疗效-保证中药的安全性2.中药质量控制的指标-化学成分的含量-微生物污染的检测-重金属含量的测定3.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检验方法的选择与标准总结:通过以上对生药学重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我们了解了药用植物的分类与鉴定方法,药物的制剂与贮藏,药物的代谢与排泄,生物碱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以及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2024年大学生药学专业自我鉴定(三篇)
2024年大学生药学专业自我鉴定我是____药学毕业生,四年的大学生活使我在思想认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目前,我是从一个对药物一点都不懂的情况下到现在都比较了解并熟练应用,这便是我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最大的个人鉴定。
四年期间,我努力学习,成绩优异,掌握了深厚的药学专业知识,专业课程主要有我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和其它的基础医学课程,并通过了英语六级,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通过了国家计算机考试二级证书,熟悉办公软件如word、excel等操作。
为了让自己能够在毕业之后更快地适应社会,课余时间,我积极组织院内外的活动以及假期的勤工俭学,不仅能自己挣到生活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和适应能力。
大四下学期,我在___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初步掌握了药品的检测和取样方法,初步了解颗粒车间,片剂车间和胶囊车间的工艺流程及生产的管理等,并受到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
当然,本人思想上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用马列主义___思想___理论武装自己,带动和影响周围人,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然,我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做事优柔寡断,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改正缺点不足,改善,提高理论水平,加强动手能力,做一个“四有”新人。
2024年大学生药学专业自我鉴定(二)自我鉴定尊敬的评委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即将步入大学的药学专业学生,感谢您给我提供这个机会来进行自我鉴定。
以下是我对自己选择药学专业的理由、我的目标和对未来的展望。
首先,我选择药学专业是因为我对药物和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从小我就对生命的奇妙之处感到好奇,并且很早就对成为一名医生或药剂师有了憧憬。
我认为药物是改善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我希望通过学习药学,能够深入了解药物的研发、生产和应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药学专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生药学知识点总结-强力推荐解析
绵马贯众Rhizoma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tis132【来源】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带叶柄残基的根茎。
【产地与加工】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性状鉴定】①稍弯曲倒圆锥形,一端钝圆或截形,另一端较尖。
②表面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
③叶柄残基或根茎的断面呈棕色或深绿色,有黄白色小点(分体中柱)5~13个,排列成环。
④气特殊,味初微涩,渐苦而辛。
【显微鉴定】叶柄基部横切面①表皮细胞1列,外壁稍厚。
②下皮为多角形棕色厚壁细胞。
③周韧维管束(分体中柱)5~13个,环列;每个维管束外围一列扁小内皮层细胞,凯氏点明显;木质部由多角形的管胞组成。
④薄壁组织排列疏松,间隙中常有特殊的细胞间隙腺毛,腺头单细胞球形或梨形,内含棕色分泌物,具短柄。
⑤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及棕色物质。
【化学成分】①主含间苯三酚衍生物绵马精,不稳定,能缓慢分解产生绵马酸类、黄绵马素类等物。
为抗肿瘤与驱虫有效成分,以绵马精驱虫效力最强②挥发油(味辛)亦有驱虫活性③鞣质(味涩)水和醇提取物有抗病毒、抗菌作用。
【理化鉴定】(1)本品乙醚提取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显红棕色,放置后逐渐沉淀。
(检查间苯三酚衍生物)(2)叶柄基部或根茎横切片,加1%香草醛溶液及盐酸,间隙腺毛显红色。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152【来源】蓼科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唐古特大黄R. tanguticum或药用大黄R. officinale的干燥根及根茎。
【产地】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主产于北方,习称北大黄;药用大黄主产于南方,特别是四川,故又称南大黄或四川大黄。
其中,产量最大的是掌叶大黄。
【性状鉴定】①圆柱形、圆锥形;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类白色的网状纹理(系类白色薄壁组织夹有红棕色射线形成);②质地坚实,断面淡红棕色,颗粒性(习称高粱喳);横切面:根茎髓部有环状排列或散在的异常维管束(星点)及线纹(锦纹)。
执业药师考试《生药学》重要知识点解析及例题分析
生药的分类,记载,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第一节绪论◆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1、掌握生药的概念及与中药的不同2、理解生药的研究内容3、了解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一、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中药:收藏于历代诸家本草中,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天然药物。
草药:一般指草药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生药:来源于天然、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
二、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唐本草(新修本草)》《本草拾遗》《开宝本草》《本草纲目》等三、生药学的起源与我国生药学的发展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开展了三次(1959-1962,1970-1972,1983-1987)全国中药资源调查及品种整理工作。
例题分析:例题1:名词解释:生药解析1:生药是指来源于天然、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
例题2:名词解释:地道药材解析2:特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
如浙八味,四大怀药等。
例题3:单选题:明代对药学贡献最大的本草巨著是()A《本草纲目》B《本草纲目拾遗》C《晶珠本草》D《神农本草经》解析3:A。
BC为清代巨著,D为东汉末年巨著第二节生药的分类与记载◆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1、掌握生药的各种分类方法及优点和不足,理解各种分类下常见的代表性生药(植物、动物、矿物类)2、理解生药的记载包含的方面3、理解生药的拉丁命名方式。
一、生药的分类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按自然系统分类,按药用部分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按功效或药理作用分类,其他分类法二、生药的记载(一)记载项目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名称2、来源3、植物形态4、采制5、产地6、性状7、显微特征8、化学成分9、理化鉴定10、药理作用11、功效12、附注(二)生药的拉丁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1、药用部位的名称用第一格表示,常见的有根Radix ,根茎Rhizoma,茎Caulis,木材Lignum,枝Ramulus,树皮Cortex,叶Foliun,花Flos,花粉Pollen,果实Fructus,果皮Pericarpium,种子Semen,全草Herba,树脂Resina,分泌物Venenum2、来自动植物学名的词或词组用第二格表示,有多种形式原动植物的属名,原动植物的种名,兼用原动植物的属名和种名,原植物和其他附加词有些生药的拉丁名中没有药用部位的名称,则直接用原动植物的属名或种名,例如海藻,茯苓,蛤蚧,芦荟,麝香,五倍子等。
生药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笔记
生药学整理版知识点第一章绪论*药物(medicine,drug):具有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的药物。
*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指在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包括:中药材(如五味子、金银花、西红花)炮制品(如酒大黄、制甘草)、饮片、中药汤剂、中成药(成方制剂,如牛黄解毒片、六味地黄丸、麝香保心丸)中草药(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中草药=中药+草药(medicinal herb)民族药:指在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包括:藏药、维药、蒙药、瑶药。
道地药材: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价实的生药。
*草药:又称民间药,指地区民间医生用于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药物,如穿心莲、垂盆草等。
*生药(crude drug):指天然的、未作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或矿物类药材。
具有生货原药的意思。
天然药物一般是指来源于自然界中有一定生物活性的植物、动物或矿物。
*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应用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及本草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和现代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采收加工、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品质评价及资源利用等问题的学科。
*古代药物知识的五次总结本草著作作者朝代特点神农本草经不详东汉末年最早的本草著作,载药365种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南北朝本草学祖本(确切年代和作者),载药730种新修本草(唐本草)苏敬(恭)唐朝我国(世界)第一部药典性质的本草著作,载850种证类本草唐慎微宋朝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载药1746种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本草巨著,载药1892种,方11096条*生药学研究的主要任务:(1)准确识别、鉴定生药。
(2)调查、考证生药资源。
(3)评价生药品质,制订其质量标准。
(4)为中药材生产规范化服务。
生药学知识点总结(二)2024
生药学知识点总结(二)引言概述:在生药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
本文将从植物药物的分类、药材的采集与储存、药材的品质评价、药材的加工与提取、及药材贮存与安全使用等五个大点展开讨论,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生药学的相关知识点。
正文:一、植物药物的分类1. 中药与西药的区别2. 中草药的分类方法3. 植物药物的功效分类4. 植物药物的来源与开发途径5. 植物药物的应用范围与剂型选择二、药材的采集与储存1. 药材采集的时期与方法2. 药材采集的地点选择3. 药材的保存与储存条件4. 药材的鉴别与质量评估5. 药材的储存与消毒方法三、药材的品质评价1. 药材外观与气味评价2. 废杂质含量与水分评价3. 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4. 药材的活性成分与相关生物活性评价5. 药材品质评价的质量标准与指标四、药材的加工与提取1. 药材的晒干与干燥方法2. 药材的粉碎与研磨方式3. 药材的浸泡与汤剂制备4. 药材的浓缩与提取工艺5. 药材的制剂加工与制备五、药材贮存与安全使用1. 药材储存的环境要求与工艺控制2. 药材贮存过程中的防潮与防虫措施3. 药材中毒与质量安全的风险控制4. 药材的毒理与药物相互作用5. 药材的贮存时间与合理使用的关系总结:生药学知识点总结(二)中详细介绍了植物药物的分类、药材的采集与储存、药材的品质评价、药材的加工与提取、以及药材贮存与安全使用等重要内容。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药学的相关概念和技术,提高药材的质量与安全性,为中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最新《生药学》重点总结
最新《生药学》重点总结第一章:生药的分类和记载药物:凡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类的疾病,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称为药物。
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
生药拉丁名组成:来自动植物学名的词/词组+药用部位生药学:是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科学。
中药:指中医用以治疗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材。
有效成分:有显著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在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成分。
包括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等。
包括中药材、中药汤剂、中成药。
道地药材: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
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等的一门学科。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1518—1593);成书年代—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分52卷,列为16部,共载药1892种,方11096条。
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糖类的鉴别方法:(1)Fehling 试验:试剂:Fehling试液(碱性酒石酸酮试液甲、乙,临用时等量混合)结果:产生砖红色沉淀C6H12O6+Cu(OH)2→C6H12O7+Cu2O↓检测化合物类型:还原性糖类,非还原性多糖需水解后呈阳性反应;(2)糠醛(酚醛缩合)反应,Molish反应是糖的检识反应,也是苷类的检识反应。
特征:糖或苷类遇浓硫酸/α-萘酚试剂将呈紫色环于界面上。
反应机理:在浓硫酸作用下,苷分子中糖内部脱水成糠醛衍生物,与酚类试剂缩合形成有色物。
皂苷类的鉴别方法:1、泡沫试验取生药粉末1g,加水10ml,煮沸10min后过滤,滤液在试管中强烈振摇,如产生持久性泡沫(15min以上)为阳性反应。
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总论复习总结解读
绪论1.生药(crude drug):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具有预防、医疗和保健作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来源的药材,统称为“生药”。
2.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研究生药的质量和变化规律,探讨其资源和可持续利用的一门学科。
3.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CMs):指中医用以治病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4.草药(herbal medicines):一般指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其中也有本草书上记载的药物。
5.中草药(Chinese herbal medicines):中药和草药的统称。
6.道地药材: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监控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
7.生药学的主要任务:1)研究生药质量及其变化规律①研究生药质量评价方法包括真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方法。
②研究生药质量变化的规律及其调控2)研究生药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8.药物著作:《神农本草经》汉 365种药现知我国最早的药物著作,分上、中、下三品《新修本草》即《唐本草》唐 884 苏敬我国及世界第一部药典;首次有图文鉴定的方法《本草纲目》明代 1892种李时珍著;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医药成就大总结,是我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著作;按药物自然属性作为分类基础,为自然分类的先驱一.生药的分类和记载大纲1.生药的分类法:1)按用药部位分类法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海洋药。
2)按化学成分分类法按有效成分或主成分分,如含生物碱类生药、含挥发油类生药、含苷类生药。
3)按自然系统分类法按界、门、纲、目、科、属和种分类排列。
(教材为此分类法)4)按药理作用或中药功效分类法按功效或药理作用分。
2.生药的记载大纲:包括名称、来源(或基原)、植(动)物形态、采制、产地、现状、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药理作用、功效、附注。
药学导论重点——个人整理终极版
第二章生药学1.我国近期生药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请你对其可行性谈谈看法P 34我国近期生药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努力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
①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应用基础研究,阐明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即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探讨中药理论的现代化科学基础。
②研究开发现代中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③通过和实施GMP和GAP。
④制订中药研制的标准、规范,力争成为传统药物及天然药物研究开发的国际标准。
发展趋势:①生药鉴定正向着超微层次和分子水平深入②更加科学地揭示影响生药品质的各种因素③生药有效成分的人工制造成为可能④药材道地性的本质正在被揭示⑤生药新资源的开发有了良好的基础⑥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正在深入结果与结论:21 世纪我国生药学的研究模式将发生新的变革,研究战略重心将出现重大转移,道地药材、绿色药材及其生产规范化和质量标准化、中草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中药基本理论及其现代化等将成为21 世纪初我国生药学研究的热点或前沿领域。
同时包括生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将为重铸21 世纪生药学辉煌提供强劲的动力。
2.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P 41生药的生产包括采收、加工、贮藏和炮制等多个环节,只有合理的生产才能有效保证生药质量,保护和扩大生药资源。
一、生药的采收:关键在于确定适宜采收期二、生药的处理:包括产地加工、干燥和贮藏三、生药的炮制: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对有些药材需要经过特殊的加工炮制影响生药品质的自然因素有:1生药的品种2植物的生长发育3植物的遗传与变异4植物的环境因素等1品种的确认鉴定应为质量控制系统的首要环节2药用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活性成分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因而对生药的质量也会产生一些影响。
3植物会产生种内次生代谢产物的多型性,又称化学变种或化学型。
研究药用植物种内化学成分的变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光照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环境温度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降水量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土壤条件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等。
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一)2024
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一)引言概述:生药学是药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天然药物的来源、性质、成分以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文将对生药学的一些重点知识进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门学科。
正文内容:一、天然药物的分类1. 植物药物a. 以植物组织作为药材的种类b. 常见植物药物的来源和应用c. 植物药物的提取和纯化方法2. 动物药物a. 常见动物药材的种类和来源b. 动物药材的有效成分及其特点c. 动物药物的提取和制备技术3. 矿物药物a. 常见矿物药物的种类和来源b. 矿物药物的成分和特点c. 矿物药物的提取和制剂制备方法4. 微生物药物a. 常见微生物药物的种类和来源b. 微生物药物的提取和发酵制备技术c. 微生物药物的应用和质量控制5. 群体药物a. 群体药物的定义和特点b. 群体药物的提取和制剂制备方法c. 群体药物的应用和质量控制二、药材鉴别和质量评价1. 药材鉴别的基本原则和方法a. 形态学鉴别b. 解剖学鉴别c. 理化性质鉴别2. 药材质量评价a. 含量测定方法b. 酸价和过氧化值测定方法c. 杂质检查与控制3. 药材的保存与贮藏a. 适宜的贮藏条件b. 防止虫蛀、霉变和品质降低的措施c. 药材贮藏后的质量评价方法4. 药材的加工和制剂制备a. 药材加工的目的和方法b. 药材制剂的分类c. 药材制剂制备的一般步骤和要求5. 药材的质量控制a. 药材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原则b. 药材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指标c. 药材质量控制的质量标准与检查三、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1. 主要活性成分的分类和特点a. 生物碱类b. 酚酸类c. 黄酮类2. 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技术a. 溶剂浸提法b. 萃取分离法c. 层析法和色谱法3. 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和应用a. 生物碱类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b. 酚酸类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c. 黄酮类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4. 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a. 活性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b. 活性成分的纯度和稳定性评价方法c. 活性成分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要求5. 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a. 药代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参数b. 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点c. 活性成分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四、药物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1. 药物毒性的分类和机制a. 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b. 药物毒性的主要机制2. 药物毒性评价的方法与指标a. 动物毒性试验方法b. 细胞毒性评价方法c. 人体毒性评价方法3. 药物安全性评价与质量标准a.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指标和要求b.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和流程c.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质量标准与监控4. 药物副作用的预防和处理方法a. 副作用的分类和特点b. 预防副作用的方法与措施c. 处理副作用的原则和方法5.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和意义a. 保证药物的合理使用与安全性b. 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风险c. 提高药物的疗效与临床应用五、天然药物的药效评价与临床应用1. 药效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a. 天然药物的药效评价研究内容b. 药效评价的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c. 药效评价的参数和指标2. 天然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疗效评价a. 常见天然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b. 天然药物的疗效评价方法c. 天然药物在特定病症中的应用3. 天然药物的合理使用与风险评估a. 合理使用天然药物的原则与方法b. 天然药物的潜在风险与安全性评估c. 天然药物的临床用药指导与建议4. 天然药物的市场开发与质量控制a. 天然药物的市场前景和利润预测b. 天然药物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c. 天然药物的市场监管与安全保障5. 天然药物的潜力与发展趋势a. 天然药物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b. 天然药物的新型应用与产业化趋势c. 天然药物的未来发展挑战和机遇总结:本文从天然药物的分类、药材鉴别与质量评价、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药物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以及天然药物的药效评价与临床应用等五个大点阐述了生药学的重点知识。
生药学重点总结修改版剖析
生药学重点一、前六章重点总结绪论1.人类最早记载植物治疗作用的文字资料是印度的《寿命吠陀经》2.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注《神农本草经》3.《新修本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4.《本草纲目》是对药学贡献最大的,是我国16世纪以前一样成就的总结第三章生药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所含有的成分第一节生药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理:朗博比尔定律)色谱法等第二节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验证的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第三节生药中各类成分及定性定量分析黄酮类:定义略;黄酮类化合物是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刺激素样作用以及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广谱的生理活性;鉴别反应盐酸镁粉反应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铝盐络合反应,黄绿色)皂苷类;皂苷是广泛寻在于植物界的一类特殊的苷类成分,他的水溶液振摇后可产生永久的肥皂样的泡沫,因而得名。
分为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三萜皂苷的皂苷元为30个碳原子组成的三萜类衍生物。
因为含有羧基,故又称为酸性皂苷,如人参皂苷柴胡皂苷等;甾体皂苷的皂苷元有27个碳原子组成,中性,又称为中性皂苷;鉴别反应泡沫是检验皂苷的经典方法生物碱类;生物碱是一类存在于生物界主要是植物大多数具显著生物活性的含氮碱性化合物。
鉴别反应:1.沉淀反应(碘化铋钾试剂、磷钼酸)2.显色反应。
多糖类:多糖类是由10个碳原子以上的单糖分子聚合而成第四章1.生药内源性有害物质主要包括肝毒性成分和肾毒性成分等。
肝毒性成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
2.外源性有害物质:重金属,有害元素,农药残留3.其他有害物质:黄曲霉素,二氧化硫第五章1,生药质量标准,具体内容一般包括来源,名称,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检测,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与贮藏等项2,生药指纹图谱是指生药经过两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能够标示该生药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指纹图谱也是当前国际公认的控制天然药物质量的有效方法3,生药指纹图谱必须同时具有系统性,特征性和重现性4,指纹图谱的记录时间一般为一小时,指纹图谱的建立应根据10批次以上供试品的检测结果所给出的相关参数来制定5,生药质量检验的依据:法定药品质量标准,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企业标准6,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供检验用样品的原则:药材总包件数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5到99件,随机抽5件取样;100到1000件,按5%比例取样;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比例取样;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7,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需用量的3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剩余1/3则作留样保存8,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9,检验记录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10,定量用的对照品,其含量应在98%以上;供鉴别用的化学对照品,其含量应在95%以上第六章1、植物化学成分种内变异,即种内次生代谢产物的多型性现象,称为化学宗、化学变种或化学型,是影响生药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二)2024
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二)引言概述:生药学是药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植物、动物等天然物质的药用价值和应用方法。
本文将对生药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本文主要包含五个大点,分别是植物药的种类、植物药成分的提取、质量控制、药效评价及应用前景。
正文内容:一、植物药的种类1. 单一药物:指由一种植物制备而成的药物。
2. 复方药物: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组合而成的药物。
3. 植物药材:指用于制备植物药的植物的干燥部分。
4. 植物药提取物:指将植物药材加工后所得的提取物。
5. 植物药精华液:指将植物药提取物进一步加工而得到的精华液。
二、植物药成分的提取1. 溶剂提取法:利用适当的溶剂将植物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2. 浸泡提取法:将植物药材浸泡在适当的溶剂中,使溶剂中的有效成分渗透到溶剂中。
3.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利用超临界流体对植物药材进行提取,提取效果较好。
4. 温和湿润法:将植物药材在温和的条件下与适当的溶剂反复浸泡和蒸馏,使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5. 酶解提取法:使用酶解剂对植物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酶解,提高提取效率。
三、质量控制1. 外观质量检查:通过目视、触摸等方法检查植物药材的外观质量,如颜色、形状、气味等。
2. 理化性质检查:检测植物药材的理化性质,如水分含量、灰分含量、溶解度等。
3. 微生物检查:检测植物药材中是否存在细菌、真菌、霉菌等微生物。
4. 农药残留检查:检测植物药材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
5.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测定植物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以保证药物的疗效。
四、药效评价1. 体内药效评价:通过动物实验等方法评价植物药的药效,包括药物的毒性、抗菌活性等指标。
2. 体外药效评价:通过体外实验等方法评价植物药的药效,如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等指标。
3. 临床试验:通过临床试验评价植物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4. 毒性评价:评价植物药的毒性及其安全性。
5. 药理学评价:评价植物药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
药学专业生药学复习重点总结_人卫5版
有关概念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统称为“生药”。
中药:指中医用以治病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草药:一般指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其中也有本草书上记载的药物。
道地药材: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监控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
同名异物:一种中药名称下,有多种不同来源的植物做相同的药物使用。
同物异名:同一种药材在不同的地区称呼不同的名字做不同的生药使用。
初生代谢:合成必需的生命物质的代谢过程称为初生代谢,所生成的物质,称为初生代谢产物。
次生代谢产物:利用初生代谢产物会产生对生物体本身常常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称为次生代谢产物,此代谢途径,称为次生代谢。
生药的鉴定:是综合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检测手段,依据国家药典、有关政策法规及有关专著、资料等对生药进行真实性、纯度及品质优良度的评价,最终达到确保生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生药鉴定,一般包括原植(动)物的确认,以及性状、显微、理化鉴定等项目。
】性状鉴定 :是指通过我们的感官,对生药进行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气、味等特征进行鉴定的方法。
显微鉴定 :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生药的细胞、组织构造以及细胞后含物。
【用以鉴别药材的真伪和纯度,有时亦可鉴别品质。
常在药材外形不易鉴定、药材破碎或呈粉末状以及一些含有植物组织的中成药的鉴别中使用。
】理化鉴定: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分析方法,对生药及其制品中所含有效成分或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鉴定其真伪和品质优劣程度的一种方法。
水分测定()()()⎪⎩⎪⎨⎧减压干燥法性成分的药品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含糖过高也不可少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321灰分测定:总灰分测定:生药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无机成分以及表面附着的不挥发性无机成分总和。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指总灰分中加入10%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10%盐酸的灰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药学重点一、前六章重点总结绪论1.人类最早记载植物治疗作用的文字资料是印度的《寿命吠陀经》2.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注《神农本草经》3.《新修本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4.《本草纲目》是对药学贡献最大的,是我国16世纪以前一样成就的总结第三章生药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所含有的成分第一节生药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理:朗博比尔定律)色谱法等第二节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验证的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第三节生药中各类成分及定性定量分析黄酮类:定义略;黄酮类化合物是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刺激素样作用以及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广谱的生理活性;鉴别反应盐酸镁粉反应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铝盐络合反应,黄绿色)皂苷类;皂苷是广泛寻在于植物界的一类特殊的苷类成分,他的水溶液振摇后可产生永久的肥皂样的泡沫,因而得名。
分为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三萜皂苷的皂苷元为30个碳原子组成的三萜类衍生物。
因为含有羧基,故又称为酸性皂苷,如人参皂苷柴胡皂苷等;甾体皂苷的皂苷元有27个碳原子组成,中性,又称为中性皂苷;鉴别反应泡沫是检验皂苷的经典方法生物碱类;生物碱是一类存在于生物界主要是植物大多数具显著生物活性的含氮碱性化合物。
鉴别反应:1.沉淀反应(碘化铋钾试剂、磷钼酸)2.显色反应。
多糖类:多糖类是由10个碳原子以上的单糖分子聚合而成第四章1.生药内源性有害物质主要包括肝毒性成分和肾毒性成分等。
肝毒性成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
2.外源性有害物质:重金属,有害元素,农药残留3.其他有害物质:黄曲霉素,二氧化硫第五章1,生药质量标准,具体内容一般包括来源,名称,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检测,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与贮藏等项2,生药指纹图谱是指生药经过两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能够标示该生药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指纹图谱也是当前国际公认的控制天然药物质量的有效方法3,生药指纹图谱必须同时具有系统性,特征性和重现性4,指纹图谱的记录时间一般为一小时,指纹图谱的建立应根据10批次以上供试品的检测结果所给出的相关参数来制定5,生药质量检验的依据:法定药品质量标准,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企业标准6,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供检验用样品的原则:药材总包件数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5到99件,随机抽5件取样;100到1000件,按5%比例取样;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比例取样;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7,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需用量的3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剩余1/3则作留样保存8,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9,检验记录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10,定量用的对照品,其含量应在98%以上;供鉴别用的化学对照品,其含量应在95%以上第六章1、植物化学成分种内变异,即种内次生代谢产物的多型性现象,称为化学宗、化学变种或化学型,是影响生药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生药产地加工的意义:(1)去除非药用部位、杂质(砂石、泥土、虫卵等),纯净药材(2)保持生药活性成分,保证药效(3)消除或降低刺激性或其他副作用(4)利于运输、贮藏、保管。
3、生药炮制的目的包括提高净度、增强药物疗效、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性、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去向、矫味矫臭、便于调剂制剂、便于贮运等。
二、生药各论1.茯苓:来源: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产地:云南的道地药材,称“云苓”,安徽产量最大,称“安苓”,带松根者称“茯神”。
性状:有明显的皱缩纹理,嚼之黏牙。
粉末:菌丝无色或淡棕色,菌丝团块不规则分枝状,无草酸钙结晶2.麻黄:来源: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性状:草麻黄:1.少分支2.表面稍有粗糙感,节明显3.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类圆形或扁圆形,髓部红棕色,近圆形。
中麻黄:1.分支较多2.有粗糙感3.断面略成三角状圆形。
木贼麻黄:1.分支较多2.无粗糙感3.断面类圆形。
显微特征:草麻黄:两楞脊之间有下陷气孔,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维管束外韧形,形成层环内环形,偶有环髓纤维。
中麻黄:形成环类三角形,环髓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
木贼麻黄:形成层环类圆形,无环髓纤维。
草麻黄粉末:保卫细胞侧面观似电话筒状,表皮细胞类长方形,皮层有嵌晶纤维。
化学成分:麻黄碱。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3.何首乌:来源: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
性状:表面红褐色或红棕色,凹凸不平,有不规则浅沟或皱纹,并有横长皮孔样突起或连成条纹,两端有细根断痕,呈纤维状。
质坚实,横断面淡红棕色,粉性,皮部可见“云锦花纹”(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
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整齐扁平的木栓细胞,充满红棕色物质。
韧皮部:较宽广,散有异型维管束,为外韧型,导管稀少。
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较少,周围有管胞和少数木纤维,根中心导管较多,射线宽,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
功效:抗衰老,润肠通便。
制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
4.防己:来源::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
性状特征:具粉性。
横切面:皮层散有石细胞,常切向排列;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并含细小草酸钙方晶及柱晶。
药理作用:镇痛、抗炎、抗过敏作用。
功效:祛风止痛,利水消肿。
5.当归:来源: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性状:根头(归头)及主根(归身)粗短,略成圆柱形。
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横向椭圆形皮孔样突起,主根具横纹,支根有少数细根痕,质较柔软,断面黄白色,皮部有多数棕色油点,形成层环棕色。
香气浓郁特异,有麻舌感。
粉末:淡黄棕色,①纺锤形韧皮薄壁细胞表面有微细的斜向交错的纹理,有的具菲薄横隔②油室及油管含挥发油滴③梯纹、网纹导管、具缘纹孔、螺纹导管。
功效:略6.细辛: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及根茎。
功效:略7.马钱子:来源:马钱科植物马钱。
药用部位: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气微,味极苦,大毒。
化学成份:士的宁,马钱子碱。
产地:外国8.苦杏仁:来源:蔷薇科植物成熟的种子。
性状特征:1与水共研可产生苯甲醛香气。
显微特征:1种皮表细胞一列,间有圆形橙黄色石细胞2种皮石细胞。
需炮制,热砂浴。
功效: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9.甘草:来源: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
药用部位: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特征: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称“菊花心”。
显微: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
功效:略10.麝香:来源:鹿科植物林麝,马麝,原麝。
药用部位: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动物形态:雄麝脐部和生殖器之间有麝香腺,呈囊装,外部略隆起,习称“香囊”。
采制:猎获后,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整麝香),除去囊壳,取囊中分泌物,习称“麝香仁”,拣取麝香仁中的细毛和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麝香仁中有不规则球圆形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
功效:略11.半夏:来源:天南星科植物半夏。
药用部位:干燥块茎。
采制: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
粉沫:淀粉粒甚多,含草酸钙针晶。
化学成份:尿黑酸12.秦皮:来源:木犀科植物。
药用部位:干燥枝皮或干皮。
显微:中柱鞘部位有纤维及石细胞相间排列成的厚壁细胞环带,韧皮部射线宽1~3列细胞,纤维束及少数石细胞与韧皮薄壁组织成层状排列,中间贯穿射线,形成“井”字形,内含草酸钙沙晶13.绵马贯众【来源】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
断面棕色,近边缘有黄白色维管束5~13表皮常脱落,下皮为10余列多角形厚壁细胞,棕色至褐色。
基本组织细胞圆形或椭圆形,排列疏松,细胞间隙有单细胞的间隙腺毛。
有分体中柱5~13个,环列,周韧型,中央为木质部,管胞多角形,周围韧皮部为数列薄壁细胞,每个维管束周围有一列扁小的内皮层细胞,凯氏点明显【理化鉴别】1、横切片加1%香草醛盐酸溶液,间隙腺毛呈红色。
2薄层色谱法【药理作用】1驱虫作用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功效】有小毒清热、解毒、止血、杀虫。
14.山楂【来源】蔷薇科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习称北山楂。
【道地产区】山东临朐,沂水。
【性状形。
表面深红色,具皱纹,有光泽,布有灰白色小斑点,顶端有凹窝,边缘有宿萼果肉深黄色至淡棕色,中部横切具5枚淡黄色果核。
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显微特征】山里红粉末深棕色。
①石细胞类圆形,类三角形或不规则形,壁极厚,层纹明显,孔沟较粗,有的含橙黄色物。
②草酸钙簇晶棱角较钝。
③果肉细胞内含棕色物,常包埋有草酸钙方晶及淀粉粒。
【化学成分】黄酮类,有机酸类。
【药理作用】①强心,降压,增加冠脉流量。
②降血脂。
③助消化。
山楂中脂肪酶可促进脂肪分解。
【功效】消食健胃,化浊降脂,破气散瘀,消积化滞。
【附注】野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称为南山楂。
15.薄荷【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道地产区】江苏,安徽。
【采制】第一次收割(俗称头刀)在小暑后大暑前;第二次采制(俗称二刀)在霜降之前。
【性状】茎呈方柱形,具毛茸,有明显的节,髓部中空,叶对生;茎上部腋生轮伞花序;叶揉搓有特异清凉香气;味辛凉。
【显微特征】茎横切面呈四方形。
有腺毛和非腺毛,四棱脊处有厚角组织,木质部在四棱处较发达,髓部薄壁细胞大,含有橙皮苷结晶。
叶横切面具气孔,偶见非腺毛,薄壁组织及少数导管有时亦含橙皮苷结晶【粉末特征】1.腺鳞头部顶面观呈圆形,侧面观扁球形,6~8细胞;柄极短,单细胞。
2.非腺毛完整者1~8细胞,稍弯曲,疣状突起较细密。
3.叶片下表皮细胞壁弯曲,含橙皮甙结晶;气孔直轴式。
4.茎表皮细胞表面观呈类长方形或类多角形。
【化学成分】挥发油茎叶含挥发油。
【理化鉴别】取粉末少量,经微量升华得油状物。
【药理作用】1局部刺激作用 2 解热作用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16.小茴香:来源: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
【药用部位】干燥成熟果实【采制】8~9月或是初熟时采收全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性状】双悬果呈细椭圆形,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部略尖,顶端残留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细果柄。
悬果瓣呈广椭圆形,背部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
香气特异,味微甜、辛。
【显微特征】分果横切面略呈五边形。
外果皮为1列扁小细胞。
中果皮接合面有油管2个,背面棱脊间各有油管1个,共有油管6个。
棱脊部位有维管柱。
内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
种皮为1列扁长细胞,含棕色物质。
内胚乳细胞含多数细小糊粉粒,其中有微小簇晶。
【粉末】黄棕色,1.外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类方形,壁稍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