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重点总结修改版剖析

生药学重点总结修改版剖析
生药学重点总结修改版剖析

生药学重点

一、前六章重点总结

绪论

1.人类最早记载植物治疗作用的文字资料是印度的《寿命吠陀经》

2.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注《神农本草经》

3.《新修本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4.《本草纲目》是对药学贡献最大的,是我国16世纪以前一样成就的总结

第三章

生药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所含有的成分

第一节生药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理:朗博比尔定律)色谱法等

第二节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验证的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第三节生药中各类成分及定性定量分析

黄酮类:定义略;黄酮类化合物是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刺激素样作用以及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广谱的生理活性;鉴别反应盐酸镁粉反应和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铝盐络合反应,黄绿色)

皂苷类;皂苷是广泛寻在于植物界的一类特殊的苷类成分,他的水溶液振摇后可产生永久的肥皂样的泡沫,因而得名。分为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三萜皂苷的皂苷元为30个碳原子组成的三萜类衍生物。因为含有羧基,故又称为酸性皂苷,如人参皂苷柴胡皂苷等;甾体皂苷的皂苷元有27个碳原子组成,中性,又称为中性皂苷;鉴别反应泡沫是检验皂苷的经典方法

生物碱类;生物碱是一类存在于生物界主要是植物大多数具显著生物活性的含氮碱性化合物。鉴别反应:1.沉淀反应(碘化铋钾试剂、磷钼酸)2.显色反应。

多糖类:多糖类是由10个碳原子以上的单糖分子聚合而成

第四章

1.生药内源性有害物质主要包括肝毒性成分和肾毒性成分等。肝毒性成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

2.外源性有害物质:重金属,有害元素,农药残留

3.其他有害物质:黄曲霉素,二氧化硫

第五章

1,生药质量标准,具体内容一般包括来源,名称,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检测,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与贮藏等项

2,生药指纹图谱是指生药经过两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能够标示该生药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指纹图谱也是当前国际公认的控制天然药物质量的有效方法

3,生药指纹图谱必须同时具有系统性,特征性和重现性

4,指纹图谱的记录时间一般为一小时,指纹图谱的建立应根据10批次以上供试品的检测结果所给出的相关参数来制定

5,生药质量检验的依据:法定药品质量标准,临床研究用药品质量标准,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企业标准

6,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供检验用样品的原则:药材总包件数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5到99件,随机抽5件取样;100到1000件,按5%比例取样;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比例取样;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7,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需用量的3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剩余1/3则作留样保存

8,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9,检验记录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10,定量用的对照品,其含量应在98%以上;供鉴别用的化学对照品,其含量应在95%以上

第六章

1、植物化学成分种内变异,即种内次生代谢产物的多型性现象,称为化学宗、化学变种或化学型,是影响生药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生药产地加工的意义:(1)去除非药用部位、杂质(砂石、泥土、虫卵等),纯净药材(2)保持生药活性成分,保证药效(3)消除或降低刺激性或其他副作用(4)利于运输、贮藏、保管。

3、生药炮制的目的包括提高净度、增强药物疗效、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性、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去向、矫味矫臭、便于调剂制剂、便于贮运等。

二、生药各论

1.茯苓:来源: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产地:云南的道地药材,称“云苓”,安徽产量最大,称“安苓”,带松根者称“茯神”。性状:有明显的皱缩纹理,嚼之黏牙。粉末:菌丝无色或淡棕色,菌丝团块不规则分枝状,无草酸钙结晶

2.麻黄:来源: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性状:草麻黄:1.少分支2.表面稍有粗糙感,节明显

3.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类圆形或扁圆形,髓部红棕色,近圆形。中麻黄:1.分支较多2.有粗糙感3.断面略成三角状圆形。木贼麻黄:1.分支较多2.无粗糙感3.断面类圆形。显微特征:草麻黄:两楞脊之间有下陷气孔,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维管束外韧形,形成层环内环形,偶有环髓纤维。中麻黄:形成环类三角形,环髓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木贼麻黄:形成层环类圆形,无环髓纤维。草麻黄粉末:保卫细胞侧面观似电话筒状,表皮细胞类长方形,皮层有嵌晶纤维。化学成分:麻黄碱。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3.何首乌:来源: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性状:表面红褐色或红棕色,凹凸不平,有不规则浅沟或皱纹,并有横长皮孔样突起或连成条纹,两端有细根断痕,呈纤维状。质坚实,横断面淡红棕色,粉性,皮部可见“云锦花纹”(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整齐扁平的木栓细胞,充满红棕色物质。韧皮部:较宽广,散有异型维管束,为外韧型,导管稀少。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较少,周围有管胞和少数木纤维,根中心导管较多,射线宽,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功效:抗衰老,润肠通便。制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

4.防己:来源::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性状特征:具粉性。横切面:皮层散有石细胞,常切向排列;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并含细小草酸钙方晶及柱晶。药理作用:镇痛、抗炎、抗过敏作用。功效:祛风止痛,利水消肿。

5.当归:来源: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性状:根头(归头)及主根(归身)粗短,略成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横向椭圆形皮孔样突起,主根具横纹,支根有少数细根痕,质较柔软,断面黄白色,皮部有多数棕色油点,形成层环棕色。香气浓郁特异,有麻舌感。粉末:淡黄棕色,①纺锤形韧皮薄壁细胞表面有微细的斜向交错的纹理,有的具菲薄横隔②油室及油管含挥发油滴

③梯纹、网纹导管、具缘纹孔、螺纹导管。功效:略

6.细辛: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及根茎。功效:略

7.马钱子:来源:马钱科植物马钱。药用部位:干燥成熟种子。性状:气微,味极苦,大毒。化学成份:士的宁,马钱子碱。产地:外国

8.苦杏仁:来源:蔷薇科植物成熟的种子。性状特征:1与水共研可产生苯甲醛香气。显微特征:1种皮表细胞一列,间有圆形橙黄色石细胞2种皮石细胞。需炮制,热砂浴。功效: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9.甘草:来源: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药用部位:干燥根及根茎。性状特征: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称“菊花心”。显微: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功效:略

10.麝香:来源:鹿科植物林麝,马麝,原麝。药用部位: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动物形态:

雄麝脐部和生殖器之间有麝香腺,呈囊装,外部略隆起,习称“香囊”。采制:猎获后,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整麝香),除去囊壳,取囊中分泌物,习称“麝香仁”,拣取麝香仁中的细毛和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麝香仁中有不规则球圆形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功效:略

11.半夏:来源:天南星科植物半夏。药用部位:干燥块茎。采制: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粉沫:淀粉粒甚多,含草酸钙针晶。化学成份:尿黑酸

12.秦皮:来源:木犀科植物。药用部位:干燥枝皮或干皮。显微:中柱鞘部位有纤维及石细胞相间排列成的厚壁细胞环带,韧皮部射线宽1~3列细胞,纤维束及少数石细胞与韧皮薄壁组织成层状排列,中间贯穿射线,形成“井”字形,内含草酸钙沙晶

13.绵马贯众【来源】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

断面棕色,近边缘有黄白色维管束5~13表皮常脱落,下皮为10余列多角形厚壁细胞,棕色至褐色。基本组织细胞圆形或椭圆形,排列疏松,细胞间隙有单细胞的间隙腺毛。有分体中柱5~13个,环列,周韧型,中央为木质部,管胞多角形,周围韧皮部为数列薄壁细胞,每个维管束周围有一列扁小的内皮层细胞,凯氏点明显【理化鉴别】1、横切片加1%香草醛盐酸溶液,间隙腺毛呈红色。2薄层色谱法【药理作用】1驱虫作用2抗病

原微生物作用【功效】有小毒清热、解毒、止血、杀虫。

14.山楂【来源】蔷薇科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山楂。【道地产区】山东临朐,沂水。【性状

形。表面深红色,具皱纹,有光泽,布有灰白色小斑点,顶端有凹窝,边缘有宿萼果肉深黄色至淡棕色,中部横切具5枚淡黄色果核。气微清香,味酸,微甜。【显微特征】山里红粉末深棕色。①石细胞类圆形,类三角形或不规则形,壁极厚,层纹明显,孔沟较粗,有的含橙黄色物。②草酸钙簇晶棱角较钝。③果肉细胞内含棕色物,常包埋有草酸钙方晶及淀粉粒。【化学成分】黄酮类,有机酸类。【药理作用】①强心,降压,增加冠脉流量。②降血脂。③助消化。山楂中脂肪酶可促进脂肪分解。【功效】消食健胃,化浊降脂,破气散瘀,消积化滞。【附注】野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称为南山楂。

15.薄荷【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道地产区】江苏,安徽。【采制】第一次收割(俗称头刀)在小暑后大暑前;第二次采制(俗称二刀)在霜降之前。【性状】茎呈方柱形,具毛茸,有明显的节,髓部中空,叶对生;茎上部腋生轮伞花序;叶揉搓有特异清凉香气;味辛凉。【显微特征】茎横切面呈四方形。有腺毛和非腺毛,四棱脊处有厚角组织,木质部在四棱处较发达,髓部薄壁细胞大,含有橙皮苷结晶。叶横切面具气孔,偶见非腺毛,薄壁组织及少数导管有时亦含橙皮苷结晶【粉末特征】1.腺鳞头部顶面观呈圆形,侧面观扁球形,6~8细胞;柄极短,单细胞。2.非腺毛完整者1~8细胞,稍弯曲,疣状突起较细密。3.叶片下表皮细胞壁弯曲,含橙皮甙结晶;气孔直轴式。4.茎表皮细胞表面观呈类长方形或类多角形。【化学成分】挥发油茎叶含挥发油。【理化鉴别】取粉末少量,经微量升华得油状物。【药理作用】1局部刺激作用 2 解热作用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16.小茴香:来源: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药用部位】干燥成熟果实【采制】8~9月或是初熟时采收全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性状】双悬果呈细椭圆形,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部略尖,顶端残留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细果柄。悬果瓣呈广椭圆形,背部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香气特异,味微甜、辛。

【显微特征】分果横切面略呈五边形。外果皮为1列扁小细胞。中果皮接合面有油管2个,背面棱脊间各有油管1个,共有油管6个。棱脊部位有维管柱。内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种皮为1列扁长细胞,含棕色物质。内胚乳细胞含多数细小糊粉粒,其中有微小簇晶。【粉末】黄棕色,1.外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类方形,壁稍厚。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个。2.网纹细胞类长方形或类长圆形,壁稍厚,微木化,有大形网状纹孔。3油管碎片黄棕色或深红棕色,可见多角形分泌细胞痕。4.内果皮镶嵌层细胞表面观狭长,壁菲薄,常5~8个细胞为一组,以其长轴相互作不规则方向嵌列。【化学成分】挥发油【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

17.黄芪【来源】豆科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道地产区】道地:山西,甘肃。【性状】①跟呈圆柱状,有的有分支,上端较粗。②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③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④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习称菊花心。⑤气微,味微甜,嚼之具有豆腥味。【显微特征】韧皮部射线外侧常弯曲,有裂隙。韧皮纤维成束。形成层成环。薄壁细胞含淀粉粒。蒙古黄芪根粉末呈黄白色。①纤维多成束,壁极厚,孔沟不明显。②有具缘纹孔导管。③含淀粉粒,石细胞。膜荚黄芪根粉末黄白色。①纤维无色或橙黄色。②有具缘纹孔。

【化学成分】蒙古黄芪含三萜皂苷类,黄酮类,多糖类(黄芪多糖Ⅰ、Ⅱ、Ⅲ)。膜荚黄芪含三萜皂苷类,黄酮类。【药理作用】①免疫调节作用。②抗衰老抗氧化。③心肌保护。【功效】补气,固表,利水,托毒排脓,生肌。

18.丹参【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产地】四川栽培品厂量较大,习称“川丹参”。【性状】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时分枝并具须状细根。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皮部棕红色,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显微特征】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大多含橙色或淡紫棕色物。韧皮部较宽,筛管群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束呈放射状,由导管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组成;木纤维与导管常伴存。【粉末特征】红棕色。①石细胞类圆形、类梭形、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

②网纹及具缘纹孔导管。③木纤维多成束,长梭形。④木栓细胞黄棕色,表面观类方形或多角形。【药理作用】1,心血管系统的作用。2,脑血管系统的作用。【功效】能活血袪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19.银杏叶:来源: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叶。性状:叶片扇形,有的折叠或破碎,上缘呈不规则的波状弯曲,有的中间凹入,叶脉自基部射出多回二叉细脉。化学成分:黄酮类。药理作用: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改善记忆力)。功效:能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附注:白果为银杏的干燥成熟种子,用于痰多喘咳。

20.延胡索:来源: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商品又称“元胡”。性状:块状不规则扁球形,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有不规则网状细皱纹,质坚硬而脆,断面黄色,平滑角质,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显微特征:韧皮部宽广,环状散列,中央有髓。化学成分:延胡索乙素。

21.钩藤:来源:茜草科植物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性状:质坚韧,断面黄棕色,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或中空,带单钩或双钩的茎枝小段,表面红棕色或紫红色,光滑无毛,断面黄棕色,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或中空。化学成分:生物碱:钩藤碱,异钩藤

碱(降血压)

22.苍术: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性状:(1)茅苍术: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断面黄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习称“朱砂点”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2)北苍术:呈疙瘩块状或结节状圆柱形。显微特征:茅苍术横切面皮层宽广,其间散有大量油室,木栓层增厚,有石细胞环带。粉末棕色(1)草酸钙针晶细小(2)纤维大多成束,长梭形,壁甚厚,木化(3)石细胞甚多(4)菊糖多见。化学成分: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苍术醇,催眠作用。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23.川贝母: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川贝)、暗紫贝母(松贝)、甘肃贝母(青贝)、梭砂贝母(炉贝)的干燥鳞茎。植物形态:松贝:顶端闭合习称“怀中抱月”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青贝:顶端开裂。炉贝:顶端开裂,观音合掌,具红褐色斑点或小方格,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牺牲“虎皮斑贝”有的具棕色斑点。显微特征:淀粉粒甚多,有的略作分枝状。化学成分:主含甾体生物碱。药理作用:镇咳,祛痰平喘

24.浙贝母: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采制:按大小分为“大贝”或“元宝贝”和“珠贝”。产地:主产于浙江。显微特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甚多。化学成分:甾体生物碱

25.川乌,附子:来源: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主根,附子为乌头的侧根的加工品。性状:川乌,不规则圆锥形,中部多向一侧膨大,表面有瘤状隆起的侧根(钉角),质坚实,断面粉性,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味辛辣麻舌。显微特征:横切面,外侧为数列由木栓化而形成的后生皮层,皮层有少数石细胞,内皮层不甚明显,形成层环呈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呈V形排列,髓部明显。粉末:淀粉粒众多,单粒球形,复粒由2~15分粒组成,石细胞类长方形,多角形或一边斜尖,后生皮层棕色,有的壁呈瘤状增厚突入细胞腔,导管为具缘导管。采制:母根晒干称川乌,子根习称泥附子,加工成盐附子,黑顺片,白附子。

26.石杉:[来源]本品为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或石杉的干燥全草(用药部位)。[性状]蛇足石杉全草暗绿色,稍有光泽,边缘有不整齐的锐锯,营养叶(功能角度)与孢子叶同形(繁殖方式)。[显微特征]外被角质层,细胞壁不均匀增厚,细胞间隙明显,皮层有叶迹维管束。[粉末特征]粉末灰绿色,表皮细胞可见不等式气孔(气孔的轴式可作为全草类、叶类鉴别依据),纤维较多,表面具有不规则条纹。

[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2.改善记忆力3.保护有机磷中毒作用[功效]能祛风除湿,退热,止血,续筋,消肿止痛。

27.五味子: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表面褐色,暗红色,或红黑色,有的表面出现“白霜”。种子肾形,有光泽,种皮薄而脆。种子破碎后,有香气。显微特征:外果皮散在有油细胞,中果皮有草酸钙簇晶,种皮最外层有石细胞,石细胞类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石细胞。胚乳细胞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粉末:种皮表皮石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有角质线纹。药理:益智,解毒作用,心肌保护,抗氧化,抗衰老,调节免疫。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28.白芍:来源: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产地:安徽(毫白芍),浙江(杭白芍),四川(川白芍)

性状:根圆柱形,表面类白色,平滑,质坚实而重,断面角质样,形成层环明显,气微,味苦,酸。

显微:薄壁细胞含湖化淀粉粒,含草酸钙簇晶,排成列。功效:镇静镇痛,抗肝损伤,抑菌,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29.杜仲:[来源]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皮类药材)[采制]去其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产地]贵州、四川量大,质佳。[性状]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显微特征]有较厚的落皮层,韧皮部占大部分,石细胞壁极厚,射线宽2~3列细胞,接近木栓层往一方偏斜。[药理作用]1.降压作用2.免疫增强作用3.抗氧化作用,此外还有降血脂、镇静、镇痛、抗炎、利尿、抑制子宫收缩等作用。也可治疗老年痴呆。[功效]性温,味甘。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30.牛黄:来源:牛科动物牛干燥的胆结石(习称天然牛黄)。性状:胆黄呈卵圆形或不规则球形,表面黄红色至棕黄色,细腻而稍有光泽,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气清香,味苦而后甘,嚼之易碎,不粘牙,其水溶液可使指甲染黄,习称“挂甲”。采制品:胆黄、管黄、肝黄。

31.柴胡:来源:伞形科植物柴胡或下页柴胡的干燥根,前者习称“北柴胡”,又名“竹叶柴胡”、“蚂蚱腿”,后者习称“南柴胡”。性状:北柴胡:根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常有分枝(区别于南柴胡)。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故称硬柴胡,气微香,断面纤维性。南柴胡:根较细,多不分枝,表面红棕色,故又称“红柴胡”,断面裂片状,具败油气味。显微特征:皮层、韧皮部都有分泌道,大型导管切向分布,木纤维长梭形。

32.黄芩:来源: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采制:子芩(条芩):将根色鲜黄、内部充实的小黄芩(生长不足4年者)及新根(子根)。枯芩:内部暗棕色、中心枯朽的老根。粉末特征:1.纺锤形木薄壁细胞伴导管旁,壁稍厚,中部有横隔。2.韧皮薄壁细胞纺锤

形或长圆柱形,壁常珠状增厚。

化学成分:黄酮类(盐酸镁粉反应)

33.地黄:来源: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采制:鲜地黄: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沙藏或窖藏备用。生地黄:将块根缓缓烘焙至八成干,捏成圆球形,再行烘焙至不再变形,取出。熟地黄:将生地黄照蒸发或酒炖法,蒸或炖至内外全黑润,取出晒至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

产地:以河南最为著名,奉为道地药材,习称“怀地黄”,为“四大怀药”之一。四大怀药:山药,菊花,牛膝,地黄。显微特征:散有较多分泌细胞,含橘黄色油滴;韧皮部较宽,分泌细胞较少。化学成分:环烯醚萜苷类(主要活性成分,也是使地黄变黑的成分)。功效:鲜地黄:性大寒,能清热生津,凉血,舌绛烦渴。生地黄:性寒,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性微温,能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34.党参:来源: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性状: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集成束状,习称“狮子盘头”。粉末特征:1.众多,可见菊糖呈扇形、类圆形或半圆形,表面具放射状纹理2.乳汁管有节,连接呈网状

35.红豆杉:来源:红豆杉科植物东北红豆杉或红豆杉的干燥树皮和枝叶。性状:水浸液红色,活性炭脱色不退(水试)。化学成分:类二萜成分,主要为紫杉醇(抗癌)

36.肉桂来源: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皮类药材)。采制:官桂(栽培5-6年的树皮和枝皮)企边桂(十余年生的干皮)板桂(30-40年生的干皮)桂心(桂皮加工过程中留下来的枝条,去掉外皮晒干)桂碎(桂皮加工中留下来的碎片),性状:1.内表面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2.断面内外层之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石细胞环带)(重点掌握)。显微特征:中柱鞘有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粉末中可以看到石细胞,油细胞,草酸钙针晶,淀粉粒。

37。番泻叶:来源:豆科植物狭叶番泻叶或尖叶番泻叶的干燥小叶。产地:国外。性状:狭叶番泻叶(叶基稍不对称;表面无毛或近无毛,叶脉稍隆起;叶片革质,多完整,平坦。)尖叶番泻叶(叶基不对称;两面均有细短毛茸;质地较薄脆,微革质,易碎。)显微特征:可观察到晶纤维,非腺毛,平轴式气孔。药理作用:泻下,抗菌

38.黄连:来源:毛茛科植物味连,雅连,云连的干燥根茎。性状:味连:形如鸡爪雅连有的节尖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形似蚕状云连,形如蝎尾。显微: 味连,皮层石细胞单个或成群存在,中柱鞘少数石细胞,髓部偶见石细胞雅连,髓部有石细胞,云连,皮层,中柱鞘,髓部均无石细胞。粉末:1.石细胞常见层纹孔沟明显2.木纤维众多3.韧皮纤维鲜黄色4细小淀粉粒及草酸钙小方晶。药理作用:抗菌消炎。功效:清热燥湿,泄火解毒

39.黄柏: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檗或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关黄柏”,后者习称“川黄柏”。性状:关黄柏: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有不规则的纵裂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粗皮残留;断面纤维性,鲜黄色或黄绿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川黄柏:外边面平坦或具纵沟纹,内表面有细密的纵棱纹。断面纤维性,深黄色。显微特征:石细胞壁厚,有层纹,韧皮纤维众多,含草酸钙方晶。黏液细胞多,薄壁细胞中可见细小淀粉粒。化学成分:生物碱。药理作用:降压抗炎抗病原微生物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40.厚朴:来源:木兰科植物厚朴的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性质:干皮成卷筒或状成双卷筒状,习称“筒朴”,有皮孔,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筒朴”,外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粗糙,有时呈鳞片状,较易剥落,内层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根皮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枝皮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显微特征:内侧有石细胞环带,内侧散有多数油细胞及石细胞群。韧皮纤维束众多,韧皮部占绝大多数。粉末:石细胞类方形,不规则分枝状,细胞壁增厚有时可见层数。作用:【1】松弛肌肉【2】抗炎镇痛【3】对消化系统对中枢神经都有影响。

41.大黄::部位:根及根茎性质:质坚实,断面淡红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异形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根部形成层环明显,嚼之粘牙,并使唾液染成黄色。粉末:有草酸钙簇晶,短钝,网纹导管和具缘纹孔,有淀粉粒,进行微量升华可见羽状结晶。作用:泻下,抗病原微生物。

42.川芎: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性状:根茎成不规则结节状,拳型团块,有多数隆起的环状轮节,质坚实,纵切片边缘不整齐形似蝴蝶,习称蝴蝶片。切面类黄色,可见黄色油点散在,气浓香,微有麻舌感。显微特征:形成层呈波状或不规则环状,木质部导管大多呈V字形,髓较大,有大型类圆形油室。粉末特征:淀粉粒单粒,椭圆形、肾形或类圆形;螺纹导管居多,草酸钙簇晶。药理作用:保护心肌细胞生物膜及其结构完整性,扩张血管。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43.木香: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产地印度。性状:形成层环棕色,皮部及木部有油室,老根中央多枯朽,气香特异。饮片中部有放射纹理。显微特征:形成层断续成环,薄壁细胞充满菊糖。粉末特征:菊糖众多,呈不规则团块状,扇状,呈放射状纹理。淡黄色油室碎片偶可见。药理作用:扩张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44.麦冬: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性状:块根呈纺锤形,两端略尖,表面黄白色,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

气微香,味甘,嚼之有粘性。显微特征:皮层宽广,散有含草酸钙的针晶束的粘液细胞,有通道细胞,其内壁及侧壁增厚,中柱较小,髓小。粉末特征:草酸钙针晶较多,另有粗大呈柱晶。石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内皮层细胞长方形或长条形。药理作用:抗心肌缺血,抗衰老。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45.槟榔: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性状:断面可见棕色种皮与白色胚乳相见的大理石样花纹,显微特征:有错入组织。化学成分:槟榔碱、槟榔次碱,鞣质,脂肪。药理作用:驱虫。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46.朱砂: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性状:为粒状或块状集合体,鲜红色或暗红色,具金刚光泽,体重质脆。朱宝沙:细小颗粒或粉末状。镜面沙:斜方形,长条形片状,光亮如镜面,微透明。豆瓣沙:块较大,方圆形或多角形,多棱角。化学成分:硫化汞。药理作用:镇静。功效:清心镇惊,安神名目,解毒。水飞朱砂可降低游离汞含量和可溶性汞含量。

三、李老师结课时画的简答题重点

1.什么是性状鉴定?大黄,何首乌,苍术,甘草的断面特征。

答:性状鉴定是指通过人体的感官看,摸,闻,尝及水试,火试等直观的方法,依照对照生药的性状,包括大小,形状,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对生药进行真实性鉴别的一种方法。(P16)大黄: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P184)。何首乌:断面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P181)。苍术: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习称“朱砂点”)。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P358)甘草: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P247).

2.什么是显微鉴定,内容,并分别加以解释。

答:显微鉴定是指利用显微镜,依据对照生药的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的特征,对生药(检品)进行真实性鉴定的方法。内容:组织鉴定,粉末鉴定,显微化学反应。组织鉴定:是指通过观察动植物器官的各种切片,以生药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和内含物等形态特征来鉴定生药的真伪。粉末鉴定:是通过生药的粉末制片,观察生药的细胞,内含物形态特征来鉴定生药的真伪。显微化学反应:是将生药的干粉,手切片或浸出液少量,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某些化学试剂使产生沉淀或结晶,或产生特殊的颜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反应结果,从而进行鉴定。(P21~22)。

3.生药产地加工的意义?

答:①去除非药用部位、杂质,纯净药材②保持生药活性成分,保证药效③消除或降低刺激性或其他副作用④利于运输,贮藏保管。(P133)

4.炮制的目的?

答:提高纯度,增强药物疗效,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性,改善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矫味矫臭,便于调剂制剂,便于贮运等。(P136)

5.什么是生药质量检验,检验的方法?

答:生药质量检验是以生药质量标准为依据,由各级药品检验所,药品生产和销售企业以及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部门加以实施。方法:药材取样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和杂质检查法。(P110~111)

6.冬虫夏草,灵芝的来源及主要性状特征?

答: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体上的子座和幼虫的尸体的干燥复合体。性状:①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②虫体似蚕,长3~5厘米,有环纹20~30个,有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③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厘米,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④气微腥,味微苦。

灵芝: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①赤芝的菌盖木栓质,半圆形或肾形,幼嫩时淡黄色,渐变为红褐色②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③边缘薄而平截,常稍内卷。(P154)

7.铜皮铁骨是对哪一生药的的描述,说出该生药的主要采制品?

答:三七。一般栽种后第3~4年秋季开花前采挖,称“春七”,根饱满,质佳。11月种子成熟后采挖,称“冬七”,根较松泡,质较次。将挖出的根除去地上部分及泥土,并将芦头,侧根,细根剪下,分别晒干。主根(习称“三七头子’),晒至半干时,用手搓揉,以后边晒边搓,直至全干,称“毛货”;将毛货置麻袋中(或加蜡块)反复冲撞,使表面光滑,即为成品,剪下的芦头称“剪口”,较粗支根称“筋”,细支根及须根称“绒根”(P282)。

8.“鹦哥嘴,红小辫”是对哪一生药的描述,说出该生药的主要性状特征?

答:天麻。性状:①块茎长椭圆形,稍扁,皱缩而稍弯曲②顶端有残留茎基,或为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哥嘴状顶芽③另端有圆脐状疤痕④有不规则纵皱纹和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多轮横环纹⑤质坚实,不易折断⑥断面较平坦,黄白色或淡棕色,角质样⑦气微,味甘。(P411)

9.说出大青叶的四种来源,并对其进行鉴别?(气孔轴式区别)

答:大青叶:①大青叶:十字花科菘蓝的干燥叶,下表皮气孔较多,不等式,副卫细胞3~4个,可见2~3个气孔相聚,具共同的副卫细胞②蓼大青叶:蓼科植物蓼蓝的干燥叶,气孔平轴式③马蓝叶: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干燥叶,气孔直轴式或不等式④马大青叶: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的干燥叶,气孔不定式(P231)

10.具有大补元气的生药是?其主要形状特征?(品种不同)

答:生晒参:①主根呈圆柱形②有疏浅断续的横纹③顶端有短小的根茎(习称芦头),上有茎痕(习称芦碗),多拘挛弯曲④有时具细长横伸的不定根(习称“艼”)⑤有的具细小不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疙瘩”)⑥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⑦断面平坦,淡黄白色,粉性⑧气特异,微香;味微苦,甘。山参:①主根与根茎等长或稍短,呈圆柱形或具2条短纺锤形支根而呈“人”字形②上部有细密而深陷的环纹(习称“铁线纹”)③根茎较长而细,(习称“雁脖芦”),有纺锤形下垂的艼(习称“枣核艼”)。红参:表面红棕色,半透明,有时上部有不透明的灰黄色斑块(习称“黄马褂”)。(P277)

11.用显微鉴定的方法对洋金花,金银花,红花进行鉴别?

答:洋金花:粉末淡黄色。①花粉粒类球形或长圆形,表面有条纹状雕纹,具3孔沟。②腺毛有两种:短腺毛头部梨形,2~6个细胞,柄1~2个细胞;长腺毛头部球形,单细胞,柄2~6个细胞③非腺毛壁具疣状突起④草酸钙簇晶,方晶,有的含砂晶⑤花冠表皮细胞气孔不定式。(P332)金银花:①腺毛:一种头部倒圆锥形,顶部平坦;另一种头部呈类圆形或扁圆形②厚壁非腺毛多单细胞,表面有微细疣状突起,有的具角质螺纹③薄壁非腺毛单细胞,花粉粒类球形,表面有细密短刺及雕纹④草酸钙簇晶棱角细尖。(P345)红花:粉末橙黄色。①分泌细胞呈长管道状,胞腔内充满黄色或红棕色分泌物②花柱碎片深黄色③花粉粒深黄色,类球形或长球形,具三个萌发孔,外壁有短刺及疣状雕纹。(P363)

注:涉及9种生药,冬虫夏草、灵芝、天麻、三七、大青叶、人参、金银花、红花、洋金花

感谢药学二班参与编辑的全体同学

特别感谢518宿舍、515宿舍、519宿舍、李鹏飞参与后期修改

特别感谢药学一班陈丹凤编辑本资料第三部分

排版:辛良良。李国强

最新工作总结:《交通事故案例分析总结》范文精选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总结一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 通过这次几起事故案例的观看和学习,应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执行严格的安全考核制度,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提高安全意识,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使安全工作在整个农电工作中置于首位。 2、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通过这次几起事故案例的学习,应建立健全符合本所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电力系统多年以来行之有效的规程、制度,大力开展安全分析会、安全日活动、班前班后会、安全检查活动等安全生产例行工作,规范供电所安全管理,切实把安全措施和安全工作落实到位,提高供电所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通过这次几起事故案例的学习,在安全生产中,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往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人为失误占较大的比例,因此,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是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造成事故的重要途径。要提高我所安全水平,就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各种安全知识的培训、考试和考核,职业道德和安全责任心教育,安全活动日学习等方法,帮助供我所职工正确认识和掌握安全生产规律,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使职工熟悉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熟练掌握本岗位所需的安全操作技能,把安全生产的理念融入职工的思想,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将安全潜移默化为自觉行动和良好习惯,

使职工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自觉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遵守企业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从根本上保证生产安全。 4、完善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考核制度 通过这次几起事故案例的学习,如:安全生产奖惩力度不够,没有严格的考核;安全工作制度落实机制薄弱,安全监督、安全保证和安全激励机制不到位,以制度约束人、激励人的良好机制没有很好地形成等。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要提高我所安全生产水平就必须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制定全面、完善、合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运用相应的考核制度来保证责任制的严格执行,使每个专责、每个专职电工都能明确知道本职责、本岗位应负的安全责任并且认真地履行。 5、开展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工作 通过这次几起事故案例的观看和学习,事故的发生是因为生产场所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和危险点,要杜绝事故,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就要在控制安全隐患、消灭危险点上下功夫。安全隐患和危险点无处不在,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安全水平,关口前移,突出重点,控制安全隐患和危险点。首先要了解安全隐患和危险点的存在位置,进行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是发现安全隐患和危险点的有效方法。我们在进行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工作的同时,可选择其他安全管理基础较好的供电所交流进行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工作,全面提高供电所的安全管理水平。 作为我所的安全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大家都应清醒地认识到安全工作的极端重

生药学复习题B

生药学复习题B 1.采收的生药如何进行产地加工? 2.影响生药品质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3.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是什么? 4. 如何从性状上区别味连、雅连、云连生药? 5. 生药的贮藏有哪些方法? 6. 简述川乌炮制的原理及目的。 7. 简述黄柏的性状鉴别要点和主要成分。 8. 洋金花与金银花在显微鉴别要点上有何异同点? 9. 麻黄的显微特征如何与中不同? 10. 如何区别茯苓与猪苓粉末。 11. 简述花鹿茸的性状鉴别要点。 12、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 13、简述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14给出生药何首乌、钩藤、连翘、益母草的来源。 15.给出生药川乌、黄芪、大黄、丁香的化学成分和功效。 16.简述下列生药全蝎、苦杏仁、川贝的性状鉴别要点 17.简述生药人参的显微鉴别要点 生药学复习题B答案 1. 采收的生药如何进行产地加工? 中药除少数如鲜生地、鲜石斛、鲜芦根等鲜用外,大多数于采收后要在产地进行加工。根和根茎类生药:一般于采挖后经过挑选洗净泥土,去除毛须(根须、叶基维管束或纤维束),迅即干燥;皮类生药:一般在采收后须修切成一定大小而后晒干。叶类及草类生药:含挥发油的较多,采后放通风处阴干。花类生药:在加工时要注意花朵的完整和保持色泽的鲜艳,一般是直接晒干或烘干。果实类生

药:一般采后直接干燥。种子类生药:通常采收果实干燥后去果皮取种子,或直接采收种子干燥。加工的方法有阳干法、阴干法、烘干法、远红外干燥、微波干燥等 2.影响生药品质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影响生药品质的自然因素有生药的品种、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遗传与变异、植物的环境因素等,其中环境要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如气候、土壤、地形等和生物因素如动物、微生物的影响和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影响。 环境非生物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影响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体内的积累。温度变化能影响植物体内酶的活性和生化反应速度,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活性成分的积累。各种植物对温度的改变反应并不一致,但在一定的范围内,气温的升高对多数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活性成分的积累有利。降水量通过影响环境的湿度和土壤的含水量影响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积累。土壤的类型、土壤元素和pH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积累有一定的影响。海拔高度和地球纬度主要通过影响光照条件和气温对植物产生影响。 环境生物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植物会受到在其生活的空间中其他生物的影响,主要包括动物、微生物的影响和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影响。 3.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是什么? 目前我国生药质量控制主要依据三级标准,即一级为国家药典标准,二级为局(部)颁标准,三级为地方标准。 国家药典:国家对药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典)是我们国家控制药品质量的标准。 《中国药典》自1953年版起~2010年版止,目前共出版9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发的药品标准,简称局颁标准。 除《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外,其余的品种,凡来源清楚,疗效确切,本着“一名一物”原则,分期分批,由药典委员会编写、收入局颁标准。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重点整理

一、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所看到的内部构造,计量单位是微米 (1μm=10-6m) 植物细胞的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所看到的内部构造,计量单位是A, (1A=10-10m) 二、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原生质体、细胞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细胞壁三部分。 1、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叶绿体、 有色体、白色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 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1)细胞质 (2)细胞器:定义。 A、质体: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三种,注意其所含色素,有色体与色 素的区别。 B、线粒体:细胞的“动力工厂”。 C、液泡:植物细胞特有结构。细胞液非原生质体组成部分。 D、内质网:分光滑内质网和粗糙内质网(上有核糖体)。 E、高尔基体F:核糖体G:溶酶体 (3)细胞核:核膜、核液、核仁、染色质四部分。 A、核膜:根据核膜有无,区分原核生物(细菌和蓝藻);真核生物。 B、核液;C:核仁;D:染色质 2、细胞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 (1)淀粉粒:具有脐点和层纹;有单粒、复粒、半复粒三种;加碘液显蓝紫色。 (2)糊粉粒:贮藏蛋白质;通常存在于种子中;加碘液显棕色或黄棕色。 (3)菊糖:果糖聚合而成,存在于菊科、桔梗科;不溶于乙醇,加α-萘酚,硫酸,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4)草酸钙结晶:方晶、针晶、砂晶、簇晶和柱晶。 (5)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如何区别草酸钙结晶和碳酸钙结晶。(加醋酸、稀盐酸溶解,有气泡产生。 3、细胞壁: (1)由中胶层、初生壁和次生壁组成,复合中层的概念。 (2)纹孔及纹孔对:由于次生壁不均匀增厚形成,有单纹孔、具缘纹孔、半缘纹孔三种。(3)细胞壁的特化: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粘液化和矿质化的特点及检识方法。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知识点总结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2015年《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知识点总结 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求?管理P38 2.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P40 3.非矿山企业强检的设备?管理P46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场内机动车辆)管理P67 5.安全生产评价的分类?(选择题)管理P71 6.必须掌握 (一)、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识别危险因素分为20类。管理P77 1.物体打击(不属于专业类别的) 2.车辆伤害(有车都属于车辆伤害,车辆发生故事,违章驾驶) 3.机械伤害(机械设备零部件) 4.起重伤害(安全附件,人的因素) 5.触电(接地不良,安全防护不当) 6.淹溺(有水) 7.灼烫(高温物质) 8.火灾(易燃固体气体) 9.高处坠落 10.坍塌(建筑上,高炉)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14.火药爆炸(矿山)15. 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安全附件失灵超压)17. 容器爆炸(带压容器超压)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有毒)20.其他伤害 考点:危险因素;事故类型;引发的原因? 类型案例题:P18案例16 P20 案例17 P25 案例21 P26 案例22 (二)、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人为6大类(旧的):主要看物理性、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即可(不作重点考试内容)管理p75 7.重大危险源的辩识 1.依据国标管理98 2.依据两种物质计算公式管理P232 3. 管理98页倒二行依据指导意见包括危险物质(化学品),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尾矿库 8.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的内容?P128 (1)、预防,(2)、准备,(3)、响应,4、恢复 1)应急响应的步骤:管理P140 1.救人优先 2.以单位为主 3.统一指挥 4.资源统一支配,信息统一发布 5.分级负责,分级响应 2)应急指挥的步骤: 1.初始评估 2.确认紧急状态 3.建立现场工作区域 4.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和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 5.指挥和协调现场开展救援 6.合理调配使用应急资源 9.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管理P125

生药学试题及答案_修改(1)

生药学 试 题 ( 专业(类) 日 午考)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沉香的药用部分是( )。 A. 根及根茎 B. 未开放的花 C. 含树脂心材 D. 干燥柱头 2、K —K 反应可用于检查( )。 A.生物碱类 B.黄酮类 C.氨基酸类 D.强心苷 E.糖类 3、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是(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经史证类备急药方》 D.《本草纲目》 E.《本草经集注》 4、何首乌的“云锦纹”,为异型维管束,位于( )。 A.髓部 B.形成层外方 C.维管柱 D.木栓层 5、生物碱类成分多分布于( )中。 A.双子叶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真菌 6、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 A.生物碱类 B.黄酮类 C.蒽醌类 D.醇苷类 E.酚苷类 7、下列除哪些项外,均是甘草特征( )。 A.石细胞尖圆形、壁厚、木化,可见纹状及层纹 B.可见具缘纹孔导管 C.木栓细胞 D.晶纤维 8、下列生药中,来源于毛茛科的是( )。 A. 川乌 B. 葛根 C. 马钱子 D. 当归 9、以下哪一项不是当归的性状特征( )。 A. 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 B.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 C. 形成层环黄棕色 D. 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 10、大黄粉末在日光或紫外光灯下显( )。 A.金黄色荧光 B.橙红色荧光 C.天蓝色荧光 D.乳白色荧光 E.深棕色荧光 11、冬虫夏草的主产地为( )。 A. 青海 B. 广东 C. 吉林 D. 上海 12、生药厚朴来源于( )。 A. 蓼科 B. 豆科 C. 樟科 D. 木兰科 13、野山参的经验鉴别术语“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中“丁”和“须”分别指人参的( ) A. 根茎部位 B. 支根和须根 C. 根茎上的不定根和须根 D. 主根和支根 14、麻黄粉末镜检可见气孔特异,其保卫细胞呈( )。 A. 念珠状 B. 球形 C. 多面体 D. 哑铃状 E. 椭圆状 15、朱砂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其平喘的成分为( )。 A. 麻黄碱 B. 伪麻黄碱 C. 四甲基吡嗪 D. 槲皮素 E 、去甲基伪麻黄碱 16、生药薄荷叶的下表面气孔多见,气孔类型为( )。 A. 不定式 B. 不等式 C. 直轴式 D. 平轴式 E. 环式 17、《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本草著作,其中收藏药物( )。 A. 730种 B. 1082种 C. 1892种 D. 365种 E. 12092种 18、黄连的饮片在紫外灯下显( )。 A. 天蓝色荧光 B. 紫色荧光 C. 亮黄色荧光 D. 乳白色荧光 E. 棕色荧光 19、白芍的药用部分是( )。 A. 根 B. 根及根茎 C. 茎 D. 根茎 E. 块根 20、当归的香气成分是( )。 A. 正丁烯酜内酯 B. 阿魏酸 C. 藁本内酯 D. 邻羟基苯正戊酮 21、天麻的药用部位为( )。 A. 块茎 B. 根 C. 侧根 D. 种子 E. 寄生根 22、有一种人参的伪品,其断面具棕色同心环纹,有毒。此伪品是哪种植物的根加工而成的( )。 A. 商陆 B. 野缸豆 C. 山莴苣 D. 华山参 E. 桔梗 23、大黄的泻下成分是( )。 A. 大黄酸 B. 大黄酚 C. 大黄素 D. 大黄酸葡萄糖苷 24、为保证生药的品质,常进行生药的限量检查,其中包括( )的测定。 A. 灰分含量 B. 水分含量 C. 浸出物 D. 挥发油含量 E. 以上均对 25、挥发油的组成常包括( ) A. 黄酮、脂肪烃 B. 苯丙基及含氯衍生物 C. 单萜及萜烃含氧衍生物 D. 蒽醌、香豆精 26、药材断面显油润表示( ) A. 含淀粉多 B. 含油多 C. 含纤维多 D. 含粘液质多 27、经验证明含水分过少的药材易吸潮,水分过多又易变霉,通常认为最安全的含水量为( ) A. 12—14% B. 4—6% C. 8—11% D. 2—3% E. 6—7% 28、花鹿茸的主产地是( ) A. 四川、湖北 B. 山西、山东 C. 吉林、辽宁 D. 北京、河北 E. 甘肃、青海 29、生药拉丁名称通常是指( ) A. 属名+种加词 B. 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C. 药用部位(主格) +药名(属名) D. 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 E. 药名( 属名)+药用部位 (主格) 30、有一根类生药粉末,黄白色,纤维成束或散离,表面有纵裂纹,两端常断裂成须状;具缘纹孔导管无色或橙黄色,具缘纹孔排列紧密,此生药是( ) A. 人参 B. 当归 C. 黄芪 D. 甘草 E. 大黄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装订线外不要写姓名、学号、工作单位,违者试卷作0分处理

生药学试题及答案(三)

生药学试题及答案 生药学多采用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其优点为何? 答:按天然属性及要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 何为生药的鉴定? 答:生药的鉴定是综合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检测手段,依据国家药典、有关政策法规及有关专著、资料等对生药进行真实性、纯度及品质优良度的评价,最终达到确保生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开展生药鉴定的中药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开展生药的鉴定,在判断生药的真伪、评价生药质量的优劣、发掘新药源、保证生药的可持续利用以及药品应用的安全、有效等方面,都具有十分中药的意义。 何谓生药的原植物鉴定? 答:生药的原植物鉴定,是利用植物分类学的基础只是与方法,对生药的基源进行鉴定,确定物种,写出原植物正确的学名。 简述根和根茎类生药的采收原则 答:一般宜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在春季发芽前采集。 简述生药产地加工的目的 答:生药产地加工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有效成分的含量,保证药材的品

质,达到医疗用药的目的,并且便于包装、运输和贮藏。 简述药材干燥的目的 答:药材干燥是为了及时除去新鲜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虫蛀及有效成分的分解与破坏,保证药材质量,利于贮藏、运输。 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 答:中药炮制的目的有:提高净度,增强药物疗效,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矫味矫臭,便于调剂制剂,利于贮运。 试述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 答:影响生药质量的自然因素包括生药的品种、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遗传与变异、植物的环境因素等,经常是多种因素在综合地起作用。 简述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 答: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通常有:以发展药材和原料为主的初级开发、以发展中药制剂和其他天然副产物位置的二级开发、以发展天然化学药品为主的深开发和包括利用废弃物开发出其他有用药物和产品的综合开发等。 简述生药资源开发的途径 答:生药资源开发的途径有:利用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从历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重点知识点总结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重点知识点总结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重要考点归纳1、事故调查时限60天 2、事故结案时限90天 3、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畴:3项费用。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 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4、事故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畴:6项费用。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见附录A) ;其他损失费用 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类型:20类; 6、危害因素分类:6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生理、心理性;行为性;其它。 7、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4项(1)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2)“四不放过”原则;(3)公正、公开的原则;(4)分级管辖的原则 8、事故处理的4不放过原则

事故原因未查清、整改措施未落实、事故教训未吸取(当事者未受教育)、责任者未追究。 9、能量转移理论;事故模型的理论及分析方法 10、事故调查组成员条件:2项 具有事故调查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与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11、事故调查组职责:6项 (1)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2)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4)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5)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到落实; (6)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12、事故直接原因:3要素:人、机、环境因素 13、事故间接原因:3方面-管理、教育、技术 14、事故预防:3战略-预防、应急、罚戒 15、事故预防:3对策-工程、教育、管理 16、事故责任划分: 17、3类型-直接肇事、主要、领导责任; (l)直接责任者:与事故直接关系人员; (2)主要责任者:对事故发生起主要作用人员; (3)领导责任者: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

生药学重点复习题(后附)

《生药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生药理化鉴定不包括哪一项() A.微量升华式 B.性状鉴定 C.荧光分析 D.显微化学反应 2.鉴别生药中黄酮类类成分的常用试验是() A Feling试验 B Molish反应 C Kedde反应 D 盐酸镁粉反应 3.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由官方颁布的第一部药典() 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 《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4.根头部有“蚯蚓头”的药材是() A. 白芷 B. 川芎 C. 防风 D. 独活 5.炒制大黄属于()的炮制方法 A 水制 B 火制 C水火共制 D 烫法炮制 6.生药本身经灰化遗留的不挥发性物质称() A 总灰分 B 酸不溶性灰分 C杂质 D 有效成分 7.生晒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 B二氢黄酮 C木兰花碱 D挥发油8.香加皮来源于() A桑科桑的根皮 B五加科细柱五加的根皮 C萝摩科杠柳的根皮D茄科枸杞的根皮 9.北五味子的有效成分为( ) A.有机酸类B.木脂素类C.挥发油类D.生物碱类 10.下列哪一项不是天然药物的范畴() A.中药材 B.中草药 C.原生药 D.生物制品 11.下列哪组不包括“四大怀药”而是“浙八味”中的部一分 ( ) A.地黄、山药、牛膝、菊花 B. 山药、红花、牛膝、地黄 C.山药、牛膝、地黄、芫花 D.延胡索、玄参、郁金、白术 12.非异型维管束所形成的性状特征是() A.车轮纹 B.同心环纹 C.星点 D.云绵花纹 13.折断时有细密银白丝相连的药材是( ) A.杜仲B.地骨皮C.肉桂D.桑白皮 14.常用生药柴胡属哪种植物的根和根茎有毒,不能供药用() A春柴胡 B. 大叶柴胡 C.柴胡 D.南柴胡 15.下列药材中不是来源于百合科植物的是() A川贝母 B.百合 C.浙贝母 D. 天麻 16.含草酸钙簇晶的生药是() A. 大黄 B. 麦冬 C.川芎 D. 甘草

生药学实验讲义

生药学实验讲义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

目 录 实验室守则 3 实验一 生药中常见的化学成分的理化鉴定 (一) 4 实验二 生药中常见的化学成分的理化鉴 定 (二) 5 实验三 根类生药 6 实验四 根茎类生药 7 实验五 皮类生药 8 实验六 茎木类生药 9 实验七 植物细胞基本结构 10 实验八 植物的组织 11 实验九 根的组织构造 12 实验十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茎的构造 13 实验十一 叶的构造 14 实验十二 花的组织构造 15 实验十三 果实的内部组织构造 16 实验十四 种子的内部组织构造 17 实验十五 菌类、裸子植物的性状显微鉴定 18 实验十六 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类生药的显微及显微理化鉴定 19 实验十七 单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类生药的显微及显微理化鉴定 20 实验十八 皮类生药的显微及显微理化鉴定 21 实验十九 花类生药的显微及显微理化鉴定 22 实验二十 果实种子类生药的显微及显微理 化鉴定 23 实验二十一 全草及其他类类生药的显微及显微理 化鉴定 24 实验二十二 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的性状鉴别 25 实验二十三 户外见习 26 实验二十四 附院药房见习 27 附录一 常用试剂配置法 28 附录二 层离法常用显色剂 29 附录三 显微镜测量法 30 附录五 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 31 附录六 生物绘图 32

2

实验室守则 一、实验注意事项: 1.根据教学进程,温习与本次实验有关的课堂讲授内容。 2.仔细阅读本次实验的内容,要求弄懂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3.准备好各种自备的实验用品,如铅笔、橡皮、直尺、报告纸等。 二、实验过程中的几点要求: 1.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实验室安静。 2.实验认真,观察仔细,观察应当与思考结合起来,应当手、眼、脑三者并用。 3.由于实验时间有限,实验时应当善于安排自己的工作,注意力应当集中在主要问题上,不要用过 多时间去钻研细小的次要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的次要问题,可留课外时间去解决o 4.在实验过程中,应当随时注意观察到的现象,测量或称量的数据,计算结果等写在报告纸上,养 成能随时作出准确、清淅、整齐的记录而不需要重抄的良好习惯。 5.实验进行过程中,必须注意听取教师的指导。 6.实验桌前应随时保持整洁,非实验必要物品一律不许放在桌面或桌架上。 7.纸屑、废物应放人污物缸内,不得乱丢地上,污物缸内不得倒入液体。

生药学各章详细习题并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生药” 2.“中药” 3.“草药” 4.“道地药材”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对药学贡献最大的著作( ) A.《本草图经》 B.《本草纲目拾遗》 C.《本草纲目》 D.《证类本草》 2.《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其中收载药物( ) A.730种 B.1082种 C.1892种 D.12092种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 2.“中药”:中医用以治病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3.“草药”: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4.“道地药材”: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第一节生药的分类 简答题: 生药学多采用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其优点为何? 答案: 答:按天然属性及要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 第二节生药的记载 填空题: 1.基源项包括、、和。 2.生药的拉丁名通常由和两部分组成。 答案: 填空题: 1.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称学名药用部分 2.动植物学名药用部分 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 第一节生物的出生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 一、名词解释: 1.初生代谢 2.次生代谢 二、填空题: 1.初生代谢产物包 括、、、、、。 2.次生代谢产物包 括、、、、、、。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初生代谢:合成必需的生命物质的代谢过程。 2.次生代谢:利用初生代谢产物又产生对生物体本身常常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的过程。 二、填空题:

生药学重点复习题后附答案

《生药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生药理化鉴定不包括哪一项() A.微量升华式 B.性状鉴定 C.荧光分析 D.显微化学反应 2.鉴别生药中黄酮类类成分的常用试验是() A Feling试验 B Molish反应 C Kedde反应 D 盐酸镁粉反应 3.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由官方颁布的第一部药典() 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 《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4.根头部有“蚯蚓头”的药材是() A. 白芷 B. 川芎 C. 防风 D. 独活 5.炒制大黄属于()的炮制方法 A 水制 B 火制 C水火共制 D 烫法炮制 6.生药本身经灰化遗留的不挥发性物质称() A 总灰分 B 酸不溶性灰分 C杂质 D 有效成分 7.生晒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 B二氢黄酮 C木兰花碱 D挥发油 8.香加皮来源于() A桑科桑的根皮 B五加科细柱五加的根皮

C萝摩科杠柳的根皮D茄科枸杞的根皮 9.北五味子的有效成分为( ) A.有机酸类B.木脂素类C.挥发油类D.生物碱类 10.下列哪一项不是天然药物的范畴() A.中药材 B.中草药 C.原生药 D.生物制品 11.下列哪组不包括“四大怀药”而是“浙八味”中的部一分 ( ) A.地黄、山药、牛膝、菊花 B. 山药、红花、牛膝、地黄 C.山药、牛膝、地黄、芫花 D.延胡索、玄参、郁金、白术 12.非异型维管束所形成的性状特征是() A.车轮纹 B.同心环纹 C.星点 D.云绵花纹 13.折断时有细密银白丝相连的药材是( ) A.杜仲B.地骨皮C.肉桂D.桑白皮 14.常用生药柴胡属哪种植物的根和根茎有毒,不能供药用() A春柴胡 B. 大叶柴胡 C.柴胡 D.南柴胡 15.下列药材中不是来源于百合科植物的是() A川贝母 B.百合 C.浙贝母 D. 天麻 16.含草酸钙簇晶的生药是() A. 大黄 B. 麦冬 C.川芎 D. 甘草 17.根具有“铜皮,铁骨,狮子头”的药材是()

生药学实验讲义

生药学实验讲义

————————————————————————————————作者: ————————————————————————————————日期: ?

生药学实验讲义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目录 实验室守则?3 实验一生药中常见的化学成分的理化鉴定(一)?4 实验二生药中常见的化学成分的理化鉴定(二)?5 实验三根类生药?6 实验四根茎类生药7实验五皮类生药?8 实验六茎木类生药?9 10 实验七植物细胞基本结构? 11 实验八植物的组织? 12 实验九根的组织构造? 13 实验十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茎的构造? 实验十一叶的构造14 实验十二花的组织构造?15 实验十三果实的内部组织构造16 17 实验十四种子的内部组织构造? 实验十五菌类、裸子植物的性状显微鉴定18 实验十六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类生药的显微及显微理化鉴定19 实验十七单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类生药的显微及显微理化鉴定20 实验十八皮类生药的显微及显微理化鉴定21 实验十九花类生药的显微及显微理化鉴定22 实验二十果实种子类生药的显微及显微理化鉴定23 24 实验二十一全草及其他类类生药的显微及显微理化鉴定? 实验二十二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的性状鉴别?25 实验二十三户外见习?26 实验二十四附院药房见习27 28 附录一常用试剂配置法? 附录二层离法常用显色剂29 附录三显微镜测量法30 附录五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31 32 附录六生物绘图?

实验室守则 一、实验注意事项: 1.根据教学进程,温习与本次实验有关的课堂讲授内容。 2.仔细阅读本次实验的内容,要求弄懂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3.准备好各种自备的实验用品,如铅笔、橡皮、直尺、报告纸等。 二、实验过程中的几点要求: 1.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实验室安静。 2.实验认真,观察仔细,观察应当与思考结合起来,应当手、眼、脑三者并用。 3.由于实验时间有限,实验时应当善于安排自己的工作,注意力应当集中在主要问题上,不要用过多时间去钻研细小的次要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的次要问题,可留课外时间去解决o 4.在实验过程中,应当随时注意观察到的现象,测量或称量的数据,计算结果等写在报告纸上,养成能随时作出准确、清淅、整齐的记录而不需要重抄的良好习惯。 5.实验进行过程中,必须注意听取教师的指导。 6.实验桌前应随时保持整洁,非实验必要物品一律不许放在桌面或桌架上。 7.纸屑、废物应放人污物缸内,不得乱丢地上,污物缸内不得倒入液体。

浙江省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生药学试题 课程代码10064

浙江省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生药学试题 课程代码:1006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45分) 1.“四大怀药”包括( )。 A.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 B.怀牛膝、地黄、山药、红花 C.怀牛膝、地黄、山药、芫花 D.怀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 2.根和根茎类生药一般在何时采收?( ) A.春夏之交 B.春季 C.秋季 D.秋后春前 3.测定中药灰分的温度应控制在( )。 A.100-105℃ B.250-350℃ C.300-400℃ D.500-600℃ 4.烘干法测定水分适合于( )。 A.各种生药 B.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 C.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 D.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生药 5.川乌的剧毒成分为( )。 A.异喹啉类生物碱 B.双蒽酮苷类 C.双酯类生物碱 D.乌头毒素 6.三七的横断面为( )。 A.灰绿色或黄绿色,有棕色树脂道点 B.黄绿色,有红色油室点 C.黄棕色,有裂隙 D.红棕色,有白色小点 7.玄参根横断面特征为( )。 A.棕色,粉性 B.黄色,角质性 C.黑色,粉性 D.乌黑色,有光泽 8.天麻粉末中不含( )。 A.厚壁细胞 B.草酸钙针晶 C.导管 D.淀粉粒 9.非正品大黄( )。 A.断面在UV下显棕色荧光 B.根茎有星点 C.根或根茎都有星点 D.除藏边大黄外根茎均无星点 10.下列选项中除哪项外均为味连的性状特征?( ) A.多单枝,圆柱型,“过桥”长 B.表面黄褐色,有结节状隆起及须根痕 10064# 生药学试题第1 页共4页

事故案例分析心得体会

事故案例分析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事故案例心得体会-吕静山 学习事故案例心得体会 案例中有几起事故与我们天车车间的生产工作密切相关,一幕幕惊心动魄重现眼帘,给我们再次敲醒了警钟。事故的主要原因都是工作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按章作业,工作负责人现场管理不到位,执行不到位。一件件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安全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凸现了工作人员安全责任不清,现场不进行查勘,作业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技能。事实证明,如果对危险点不预测,不防范和控制,那么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就可能演变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通过学习,再次强化了自己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并切实落到日常工作中。体会如下:1. 一揽子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是:“违章、麻痹大意、责任心不强、技术匮乏”,不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蛮干、只图省事、图快、存绕幸心理、怕麻烦,这就是事故发生的必然;2. 制度的缺失,管理的缺位。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执行力差,而且在检查中只报喜不报忧,平时对设备管理又不到位消缺又不及时,判断缺陷又不准确,日常巡检工作又不认真,致使存在不安全的因素而导致事故的发生;3. 危险源管理流于形式,有章不循,有规不遵,

工作浮躁,作业人员现场操作中执行力度缺乏,危险点控制措施虚设;4. 认识有限,冶金行业人员流动量比较大,“三熟”执行不到位;5. 对所使用的新设备、设施、新技术了解不够透彻,个人的知识、技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总之,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种种局限性,导致了认识上的差异,给安全生产埋下了诸多隐患。下一步工作开展计划:1.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逐级分解,具体到人,落实到生产过程中。加强安全生产的统一协调管理;2. 车间内部要建立健全内部安全检查制度、奖惩制度等,形成安全生产的有效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完善作业规程,并严格按规程进行现场作业,反对违章作业,加强现场检查,落实安全措施,及时整改设备及人员存在的隐患;3. 做好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切实加强新进厂员工、转岗员工、关键岗位和危险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常识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认真组织应急救援方面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广大职工防范事故的能力;4. 加强安全监督管理。车间安全监管人员要加强对操作、设备点检、设备检修等工作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隐患治理、人员培训和应急预案等;6. 严肃事故调查处理。对于已发生的事故,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调查,严肃处理,跟踪检查责任人员处理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指导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指导 供药学类专业选用 安徽中医学院中药与资源教研室编写 2002.1

导言 本实验指导教材供本科药学类专业使用,除药学专业外,还包括药物分析专业、药物制剂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医药贸易专业根据各自的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用。本实验分为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两门课程。故分别编写。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实验科学,本门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对植物学问题的动手动脑能力。学生通过药用植物课程实验的学习与实验,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药用植物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并具有较为熟练的植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及研究思维能力,为药学学生今后进行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学生每次实验完成后交实验报告,期末进行综合实验考试。 实验一显微镜使用与植物细胞观察 一、实验目的: 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保养方法。了解显微镜的类型与结构。学习临时装片法及绘制植物细胞图的基本技术。 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仪器用品及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尖头镊、解剖针、刀片、剪刀、吸水纸、擦镜纸、水合氯醛、稀甘油、稀碘液、蒸馏水。实验材料:洋葱、 三、实验内容:显微镜的类型 由于微生物个体细小,因此我们必须用显微镜来研究它们的个体形态和细胞结构。熟悉显微镜和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技术是研究微生物不可缺少的手段。 现代显微镜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学显微镜,另一类是非光学显微镜。

这两类显微镜又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分成若干类型,现列表如下: 按照明技耒? 荧光显徴锐 '相差显撤證 干涉相差显锻说 偏光显撤境 -鹽显徽菠 实体显徽鏡 比较显微漬 '遴射电子显徽鏡 扫描电子显黴镜 超芦波显徴魂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显微镜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图川 -1)。 1 ?机械装置 镜座(base 和镜臂(arm )镜座位于显微镜底部,呈马蹄形,它支持全镜。 镜臂有固定 式和活动式两种,活动式的镜臂可改变角度。镜臂支持镜筒。 镜筒(body tube )是由金属制成的圆筒,上接目镜,下接转换器。镜筒有单 筒和双筒两 种,单筒又可分为直立式和后倾式两种。 而双筒则都是倾斜式的,倾 斜式镜筒倾斜45°。双筒中的一个目镜有屈光度调节装置,以备在两眼视力不 同的情况下调节使 用。 转换器(no sepiece 为两个金属碟所合成的一个转盘, 其上装3—4个物镜, 可使每个 物镜通过镜筒与目镜构成一个放大系统。 载物台(stage )又称镜台,为方形或圆形的盘,用以载放被检物体,中心有 一个通光 孔。在载物台上有的装有两个金属压夹称标本夹, 用以固定标本;有的 装有标本推动器,将标本固定后,能向前后左右推动。有的推动器上还有刻度, 能确定标本的位置,便于找到变换的视野。 调焦装置是调节物镜和标本间距离的机件,有粗动螺旋(coarse adjustment 即粗调节器 和微动螺旋(fine adjustmen )即细调节器,禾U 用它们使镜筒或镜台 上下移动,当物体在物镜和目镜焦点上时,则得到清晰的图像。 2. 光学系统 物镜(objective )物镜安装在镜筒下端的转换器上,因接近被观察的物体, 故又称接物 镜。其作用是将物体作第一次放大,是决定成像质量和分辨能力的重 要部件。物镜上通常标有数值孔径、放大倍数、镜筒长度、焦距等主要参数。女口: NA0. 30; 10X ; 160/0. 17; 16mm 。其中“NA0 . 30” 表示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简写为NA ),“ 10X ”表示放大倍数,“ 160/0. 17”分别表示镜筒长度 和所需盖玻片厚度(mm ),16mm 表示焦距。 目镜(ocular lens )装于镜筒上端,由两块透镜组成。 镜把物镜造成的像再 次放大,不 增加分辨力,上面一般标有 7X 、10X 、15X 等放大倍数,可根据需 要选用。一般可按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为物镜数值孔径的 500—700 倍,最大 也不能超过 1000 倍的选择。目镜的放大倍数过大,反而影响观察效果。 明视宵显激説 暗1W 显嶽镜 不可风光显微蹟 憐外光显徽赠 虹外连显徽犠

生药学重点 最全

第一章:生药的分类和记载 药物:凡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类的疾病,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称为药物。 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 生药拉丁名组成:来自动植物学名的词/词组+药用部位 生药学:是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科学。 中药:指中医用以治疗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材。 有效成分:有显著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在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成分。包括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等。包括中药材、中药汤剂、中成药。 道地药材: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 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等的一门学科。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1518—1593);成书年代—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分52卷,列为16部,共载药1892种,方11096条。 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 糖类的鉴别方法: (1)Fehling 试验:试剂:Fehling试液(碱性酒石酸酮试液甲、乙,临用时等量混合)结果:产生砖红色沉淀C6H12O6+Cu(OH)2→C6H12O7+Cu2O↓检测化合物类型:还原性糖类,非还原性多糖需水解后呈阳性反应; (2)糠醛(酚醛缩合)反应,Molish反应是糖的检识反应,也是苷类的检识反应。特征:糖或苷类遇浓硫酸/α-萘酚试剂将呈紫色环于界面上。反应机理:在浓硫酸作用下,苷分子中糖内部脱水成糠醛衍生物,与酚类试剂缩合形成有色物。 皂苷类的鉴别方法: 1、泡沫试验取生药粉末1g,加水10ml,煮沸10min后过滤,滤液在试管中强烈振摇,如产生持久性泡沫(15min以上)为阳性反应。(中性皂苷的水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可形成较稳定的泡沫,借此可与酸性皂苷区别。) 2、浓硫酸-醋酐反应将样品溶于氯仿中,加浓硫酸-醋酐(1:20)数滴。三萜皂苷:红或紫红。甾体皂苷:蓝绿色。 3、三氯醋酸反应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25%三氯醋酸乙醇溶液。三萜皂苷:加热至100 ℃,生成红色渐变为紫色。甾体皂苷:加热至60 ℃,发生变化。 生物碱:是一类存在于天然生物界中含氮原子的碱性有机化合物。 生物碱的鉴别方法:1)显色反应2)沉淀反应碘化铋钾-橘红色碘-碘化钾-棕红色碘化汞钾-白色或黄白色硅钨酸-灰白色磷钼酸-鲜黄或棕黄苦味酸-淡黄

生药实验指导

实验一生药显微鉴定基本知识 实验目的: 掌握显微标本的制作方法(粉末制片法) 实验内容: 一、粉末制片法 粉末制片法是用于制备粉末状生药,以生药粉末制备的中成药及原料药材粉末的显微鉴定标本片的方法。 1.粉末制备 如样品为非粉末状生药,则先将其制成粉末。首先选取有代表性样品适量(约3-5g),切成或剪成约2mm的小段,置60摄氏度以下烘箱中干燥,用乳钵或微型粉碎机粉碎,过5-6号药筛,即得。 制备粉末时应注意: (1)如样品为完整生药,而且只有一个,又必须留样,将样品从中心纵剖为二,取一半粉碎,以保证粉末的代表性,另一半留样。 (2)如生药含挥发油,则烘干温度不可超过40摄氏度,含淀粉的生药烘干温度也不宜过高(为什么?)。 (3)较难粉碎的粗粉,不可丢弃,应过筛后再粉碎,并充分混合。(为什么?)2.临时制片 用刮刀挑取粉末适量,置载玻片中偏左处,加封藏剂封藏。常用封藏剂有以下3种。 (1)斯氏液 专门用于观察淀粉粒的最佳封藏剂,可保持淀粉粒原状而不膨胀变形。(2)水合氯醛试液 滴加后不加热,立即观察,用于观察菊糖;滴加后加热,用于观察细胞、草酸钙结晶等后含物。 水合氯醛透化: 取生药粉末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溶液数滴,用解剖针边搅边在酒精 (为什么?)灯上以小火微微加热约2-3min,加热过程中,随时添加水合氯醛溶液。 加热后,待玻片稍冷,再加甘油酒精液一滴,用解剖针调匀,加盖玻片,并擦净盖玻片以外的溶液,供显微镜下观察。 (3)乙醇 用于观察陈皮苷结晶或菊糖团块。 装片时应注意: 1.如有较大的颗粒不可丢弃,应在湿润加热后用刮刀压碎,再继续透化至合格。 2.粉末封藏好后应是色泽均匀的一片,不可有明显的颗粒或深一块浅一块的现象,否则要重新装片,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3.如粉末中色素太多,颜色太深,可先用过氧化氢浸渍处理,再用沸水及冷水洗涤,离心分离,然后装片。 二、徒手绘图 1.组织简图用线条表示各种组织的界限用符号表示某些组织或特征的分布情况,一般不绘出细胞的形状。 2.组织详图按照显微镜下观察到得组织特征,绘出细胞的形状、大小,各部分之间比例适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