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动力学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药物动力学复习题及答案

药物动力学复习题及答案

药物动力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22.隔室模型;.隔室模型;33.单室模型;.单室模型;44.外周室;.外周室;55.二室模型;6.三室模型;.三室模型;7.AIC 7.AIC 判据;判据;88.混杂参数;.混杂参数;99.稳态血药浓度;.稳态血药浓度;101010.负荷剂.负荷剂量;1111.维持剂量;.维持剂量;.维持剂量;121212.坪幅;.坪幅;.坪幅;131313.达坪分数;.达坪分数;.达坪分数;14.14.14.平蚜稳态血药浓度;平蚜稳态血药浓度;1515.蓄积系数;.蓄积系数;.蓄积系数;161616.波动度;.波动度;.波动度;171717.波动百分数:.波动百分数:.波动百分数:18.18.18.血药浓度变化率血药浓度变化率1919.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202020.绝对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212121.相对生物利用度;.相对生物利用度;.相对生物利用度;222222.生物等.生物等效性;效性;232323.延迟商.延迟商二、单项选择题1.最常用的药物动力学模型是A.A.隔室模型隔室模型B.B.药动一药效结合模型药动一药效结合模型C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D.D.统计矩模型统计矩模型E .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2.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哪一种变化规律A.A.药物排泄随时间的变化药物排泄随时间的变化B .药物药效随时间的变化C .药物毒性随时间的变化D.D.体内药量随时间的变化体内药量随时间的变化E .药物体内分布随时间的变化3.关于药物动力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A.药物动力学在探讨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中具有重药物动力学在探讨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B .药物动力学对指导新药设计、优化给药方案、改进剂型等都发挥了重大作用C .药物动力学是采用动力学的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推测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D.药物动力学是研究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药物动力学是研究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E.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要达到定量的目标还需很长的长的路要走路要走.反映药物转运速率快慢的参数是4.反映药物转运速率快慢的参数是A.肾小球滤过率B.肾清除率B.肾清除率肾清除率分布容积C.速率常数D.D.分布容积分布容积E.药时曲线下面积.药时曲线下面积.关于药物生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5.关于药物生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生物半衰期与剂量有关A.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生物半衰期与剂量有关.代谢快、排泄快的药物,生物半衰期短B.代谢快、排泄快的药物,生物半衰期短.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给药途径有关C.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给药途径有关.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释药速率有关D.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释药速率有关E.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药物的吸收速率有关.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药物的吸收速率有关.通常情况下与药理效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指标是6.通常情况下与药理效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指标是A.给药剂量.给药剂量.尿药浓度B.尿药浓度.血药浓度C.血药浓度.唾液中药物浓度D.唾液中药物浓度.粪便中药物浓度E.粪便中药物浓度.关于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正确的有7.关于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正确的有A.表观分布容积最大不能超过总体液.表观分布容积最大不能超过总体液.无生理学意义B.无生理学意义.表观分布容积是指体内药物的真实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是指体内药物的真实容积.可用来评价药物的靶向分布D.可用来评价药物的靶向分布.表观分布容积一般小于血液体积E.表观分布容积一般小于血液体积.某药物的组织结合率很高,因此该药物8.某药物的组织结合率很高,因此该药物A.半衰期长.半衰期长.半衰期短B.半衰期短.表观分布容积小C.表观分布容积小D .表观分布容积大.表观分布容积大E .吸收速率常数大.吸收速率常数大9.某药物口服后肝脏首过作用大,改为肌内注射后.某药物口服后肝脏首过作用大,改为肌内注射后A .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B .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C .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D .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E .t1/2和生物利用度均无变化和生物利用度均无变化10.10.能够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某些特点和程度的是能够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某些特点和程度的是能够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某些特点和程度的是A .分布速度常数.分布速度常数B .半衰期.半衰期C .肝清除率.肝清除率D.D.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E .吸收速率常数.吸收速率常数1111.下列模型中,属于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的是.下列模型中,属于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的是.下列模型中,属于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的是1212.关于单室模型错误的叙述是.关于单室模型错误的叙述是.关于单室模型错误的叙述是A .单室模型是把整个机体视为一个单元.单室模型是把整个机体视为一个单元B .单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浓度均相等.单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浓度均相等C .在单室模型中药物进入机体后迅速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在单室模型中药物进入机体后迅速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D .符合单室模型特征的药物称单室模型药物.符合单室模型特征的药物称单室模型药物E .血浆中药物浓度的变化基本上只受消除速度常数的影响.血浆中药物浓度的变化基本上只受消除速度常数的影响1313.关于清除率的叙述,错误的是.关于清除率的叙述,错误的是.关于清除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 .清除率没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清除率没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B .清除率是指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位在单位时间内清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血的血液中的药物液中的药物C .清除率包括了速度与容积两种要素,在研究生理模型时是不可缺少的参数D .清除率的表达式是Cl=(-dX/dt)/CE .清除率的表达式是Cl=kV1414.关于隔室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隔室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隔室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 .隔室的划分是随意的.隔室的划分是随意的B .为了更接近于机体的真实情况,隔室划分越多越好.为了更接近于机体的真实情况,隔室划分越多越好C .药物进入脑组织需要透过血脑屏障,所以对所有的药物来说,脑是周边室D .隔室是根据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多少和药物分布转运的快慢确定的.隔室是根据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多少和药物分布转运的快慢确定的E .隔室的划分是固定的,与药物的性质无关.隔室的划分是固定的,与药物的性质无关1515.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l 0.3465h-l,则它的生物半衰期为,则它的生物半衰期为,则它的生物半衰期为A.0.693hB.1hC.1.5hD.2.OhE.4h1616.某药静脉注射经.某药静脉注射经3个半衰期后,其休内药量为原来的个半衰期后,其休内药量为原来的A.1/2B.1/4C.1/8D.1/16E.1/321717.某药静脉滴注经.某药静脉滴注经3个半衰期后,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个半衰期后,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A.50%B.75%C.88%D.94%E.99%1818..静脉注射某药物lOOmg lOOmg,,立即测得血药浓度为1pt,g/ml 1pt,g/ml,,则其表观分布容积为容积为A.5LB.10LC.50LD.100LE.1000L1919.欲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可采取的给药方式是.欲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可采取的给药方式是.欲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可采取的给药方式是A .单次静脉注射给药.单次静脉注射给药B .多次静脉注射给药.多次静脉注射给药C .首先静脉注射一个负荷剂量,然后恒速静脉滴注.首先静脉注射一个负荷剂量,然后恒速静脉滴注D .单次口服给药.单次口服给药E .多次口服给药.多次口服给药20.20.在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中,与给药剂量有关的参数有在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中,与给药剂量有关的参数有在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中,与给药剂量有关的参数有A.k B A.k B..ka C ka C..v D.Cl E v D.Cl E..AUC2121.多剂量函数的计算公式为.多剂量函数的计算公式为.多剂量函数的计算公式为2222.多剂量给药的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的推导前提是.多剂量给药的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的推导前提是.多剂量给药的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的推导前提是A .单室模型.单室模型B B B.双室模型.双室模型.双室模型 c c c.静脉注射给药.静脉注射给药.静脉注射给药D.D.等剂量、等间隔等剂量、等间隔等剂量、等间隔 E E E.血管内给药.血管内给药.血管内给药2323.以下关于多剂量给药稳态血药浓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以下关于多剂量给药稳态血药浓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以下关于多剂量给药稳态血药浓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达到稳态后,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一个恒定值达到稳态后,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一个恒定值达到稳态后,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一个恒定值B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最大稳态血药浓度和最小稳态血药浓度的算术平均值C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在数值上更接近最小稳态血药浓度.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在数值上更接近最小稳态血药浓度D.D.增加给药频率,最大稳态血药浓度和最小稳态血药浓度的差值减少增加给药频率,最大稳态血药浓度和最小稳态血药浓度的差值减少增加给药频率,最大稳态血药浓度和最小稳态血药浓度的差值减少 E .半衰期越长,稳态血药浓度越小.半衰期越长,稳态血药浓度越小2424.多剂量血管外给药的血药浓度.多剂量血管外给药的血药浓度.多剂量血管外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是时间关系式是2525.以下表达式中,能反映多剂量给药体内药物蓄积程度的是.以下表达式中,能反映多剂量给药体内药物蓄积程度的是.以下表达式中,能反映多剂量给药体内药物蓄积程度的是2626.可用于表示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波动程度的是.可用于表示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波动程度的是.可用于表示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波动程度的是2727..以近似生物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给药,以近似生物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给药,为了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为了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为了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应将首应将首次剂量次剂量A.A.增加增加0.5倍B. B.增加增加1倍 C C.增加.增加2倍 D. D.增加增加3倍 E E.增加.增加4倍2828..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时,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时,往往采用各种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往往采用各种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往往采用各种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下列软件中下列软件中不属于统计学软件的是不属于统计学软件的是A.3P97B.NONMENC.PharsightD.DAS2929.在进行口服给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时,不适于采用的动物为.在进行口服给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时,不适于采用的动物为.在进行口服给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时,不适于采用的动物为A.A.家兔家兔家兔 B B B.犬.犬.犬 C C C.大鼠.大鼠.大鼠 D. D. D.小鼠小鼠小鼠3030.缓控释制剂药物动力学参数中.缓控释制剂药物动力学参数中HVD 是指是指A.A.延迟商延迟商延迟商B. B. B.波动系数波动系数波动系数 C C C.半峰浓度维持时间.半峰浓度维持时间.半峰浓度维持时间 D. D. D.峰谷摆动率峰谷摆动率峰谷摆动率 3131..SFDA 推荐首选的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推荐首选的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A.A.药物动力学评价方法药物动力学评价方法药物动力学评价方法 B B B.药效动力学评价方法.药效动力学评价方法.药效动力学评价方法C .体外研究法D.D.临床比较试验法临床比较试验法临床比较试验法32. I 期临床药物动力学试验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期临床药物动力学试验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A.A.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动态变化过程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动态变化过程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动态变化过程B .受试者原则上应男性和女性兼有.受试者原则上应男性和女性兼有C .年龄以1818~~45岁为宜岁为宜D.-D.-般应选择目标适应证患者进行般应选择目标适应证患者进行般应选择目标适应证患者进行三、多项选择题1.以下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尿药排泄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以下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尿药排泄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A .大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泄的药物.大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泄的药物B .用量太小或体内表观分布容积太大的药物.用量太小或体内表观分布容积太大的药物C .用量太大或体内表观分布容积太小的药物.用量太大或体内表观分布容积太小的药物D.D.血液中干扰性物质较多血液中干扰性物质较多血液中干扰性物质较多E .缺乏严密的医护条件.缺乏严密的医护条件2.采用尿排泄数据求算动力学参数须符合以下条件.采用尿排泄数据求算动力学参数须符合以下条件A.A.有较多原形药物从尿中排泄有较多原形药物从尿中排泄有较多原形药物从尿中排泄B .有较多代谢药物从尿中排泄.有较多代谢药物从尿中排泄C .药物经肾排泄过程符合一级速度过程.药物经肾排泄过程符合一级速度过程D.D.药物经肾排泄过程符合零级速度过程药物经肾排泄过程符合零级速度过程药物经肾排泄过程符合零级速度过程E .尿中原形药物出现的速度与体内当时的药量成正比.尿中原形药物出现的速度与体内当时的药量成正比3.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的求法有.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的求法有A.A.血药浓度对时间作图,即血药浓度对时间作图,即C →t 作图作图B .血药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lgC lgC→→f 作图作图C .当药物代谢产物的消除速率常数大于原形药物的消除速率时,药物代谢产物产物血浆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lgCm lgCm→→f 作图作图D.D.尿药排泄速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尿药排泄速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lg(lg(△△Xu/At)Xu/At)一一tc 作图作图E .尿药排泄亏量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lg(Xu lg(Xu∞一∞一Xu)Xu)一一t 作图作图4.多剂量函数式是.多剂量函数式是5.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水平某一百分比所需的时间与以下因素有关.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水平某一百分比所需的时间与以下因素有关A.A.半衰期半衰期B.B.给药次数给药次数C .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D.D.负荷剂量负荷剂量E .维持剂量.维持剂量6.6.以下有关多剂量给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以下有关多剂量给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以下有关多剂量给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体内药量随给药次数的增加,累积持续发生体内药量随给药次数的增加,累积持续发生体内药量随给药次数的增加,累积持续发生B .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取决于给药频率.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取决于给药频率C .静脉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静脉注射维持剂量.静脉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静脉注射维持剂量D.D.口服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口服维持剂量口服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口服维持剂量口服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口服维持剂量 E .间歇静脉滴注给药时,每次滴注时血药浓度升高,停止滴注后血药浓度逐渐下降逐渐下降7.7.某药具有单室模型特征,多剂量血管外给药时某药具有单室模型特征,多剂量血管外给药时某药具有单室模型特征,多剂量血管外给药时A.A.稳态的达峰时等于单剂量给药的达峰时稳态的达峰时等于单剂量给药的达峰时稳态的达峰时等于单剂量给药的达峰时B .稳态时,一个给药周期的AUC 等于单剂量给药曲线下的总面积等于单剂量给药曲线下的总面积C .每一次给药周期的峰浓度在两次给药间隔内.每一次给药周期的峰浓度在两次给药间隔内D.D.已知吸收半衰期、已知吸收半衰期、消除半衰期和给药间隔可以求出达坪分数和体内药物蓄积程度程度E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仅与给药剂量、给药间隔时间有关.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仅与给药剂量、给药间隔时间有关8.8.关于等剂量等间隔时间多次用药,正确的有关于等剂量等间隔时间多次用药,正确的有关于等剂量等间隔时间多次用药,正确的有A.A.首次加倍可迅速达到稳态浓度首次加倍可迅速达到稳态浓度首次加倍可迅速达到稳态浓度B .达到95%95%稳态浓度,需要稳态浓度,需要4~5个半衰期个半衰期C .稳态浓度的高低与剂量有关.稳态浓度的高低与剂量有关D.D.稳态浓度的波幅与给药剂量成正比稳态浓度的波幅与给药剂量成正比稳态浓度的波幅与给药剂量成正比E .剂量加倍,稳态浓度也提高一倍.剂量加倍,稳态浓度也提高一倍9.应用叠加法原理预测多剂量给药的前提是.应用叠加法原理预测多剂量给药的前提是A.-A.-次给药能够得到比较完整的动力学参数次给药能够得到比较完整的动力学参数次给药能够得到比较完整的动力学参数B .给药时间和剂量相同.给药时间和剂量相同C .每次剂量的动力学性质各自独立.每次剂量的动力学性质各自独立D.D.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性质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性质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性质E .每个给药间隔内药物吸收的速度与程度可以不同.每个给药间隔内药物吸收的速度与程度可以不同10.10.可用来反映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波动程度的指标是可用来反映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波动程度的指标是可用来反映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波动程度的指标是A.坪幅 B .波动百分数 C .波动度 D .血药浓度变化率.血药浓度变化率11.11.下列哪些参数可用于评价多剂量给药缓控释制剂的质量下列哪些参数可用于评价多剂量给药缓控释制剂的质量下列哪些参数可用于评价多剂量给药缓控释制剂的质量A.A.根据药时曲线求得的吸收半衰期根据药时曲线求得的吸收半衰期根据药时曲线求得的吸收半衰期 B B B.血药波动程度.血药波动程度.血药波动程度C .根据药时曲线求得的末端消除半衰期.根据药时曲线求得的末端消除半衰期 D.AUC E D.AUC E D.AUC E.给药剂量.给药剂量.给药剂量四、填空题1.药物在体内转运时,药物在体内转运时,在体内瞬间达到分布平衡,在体内瞬间达到分布平衡,在体内瞬间达到分布平衡,且消除过程呈线性消除,且消除过程呈线性消除,则该药属则该药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药物。

药代动力学试题及答案

药代动力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80.0 分)1氯霉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2.0分)2.0 分A、过敏反应B、胃肠道反应C、二重感染D、肾毒性E、骨髓抑制我的答案:E2下列有关氯丙嗪的叙述,正确的是(2.0分)2.0 分A、氯丙嗪可与异丙嗪、杜冷丁配伍成“冬眠”合剂,用于人工冬眠疗法B、氯丙嗪可加强中枢兴奋药的作用C、氯丙嗪可用于治疗帕金森症D、以上说法均不对E、氯丙嗪是哌嗪类抗精神病药我的答案:A3下列药物中不需要进行TDM的是(2.0分)2.0 分A、抗高血压药B、降糖药C、抗凝血药D、抗生素E、利尿药我的答案:D4当AUC经对数转换后,生物等效性的判断标准是:(2.0分)2.0 分A、85%~120%B、70%~145%C、80%~120%80%~125%E、80%~145%我的答案:C5下列药物对支原体肺炎首选的(2.0分)2.0 分A、红霉素B、对氨基水杨酸C、吡哌酸D、土霉素E、异烟肼我的答案:A6下列有关氯丙嗪的叙述,正确的是(2.0分)2.0 分A、氯丙嗪是哌嗪类抗精神病药B、氯丙嗪可用于治疗帕金森症C、氯丙嗪可与异丙嗪、杜冷丁配伍成“冬眠”合剂,用于人工冬眠疗法D、以上说法均不对E、氯丙嗪可加强中枢兴奋药的作用我的答案:C7药物被动扩散的特点是(2.0分)2.0 分A、不依赖载体进行,消耗能量B、不依赖载体进行,不消耗能量C、依赖载体进行,不消耗能量依赖载体进行,消耗能量我的答案:B8临床试验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2.0分)2.0 分A、合理和规范的标准B、科学和道德标准C、标准化和科学化D、现代化伦理标准E、科学和伦理标准我的答案:E9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应首选(2.0分)2.0 分A、肾上腺素B、头孢氨苄C、抗组胺药D、多巴胺E、去甲肾上腺素我的答案:A10氨茶碱平喘的主要机制是(2.0分)2.0 分A、抑制鸟苷酸环化酶B、促进肾上腺素的释放C、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内cAMP的含量D、激活磷酸二酯酶,降低平滑肌内cAMP的含量E、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受体我的答案:C11药物的内在活性是指(2.0分)2.0 分A、药物的水溶性大小B、受体激动时的反应强度C、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大小D、药物的脂溶性高低E、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我的答案:B12鼠疫首选(2.0分)0.0 分A、庆大霉素B、林可霉素C、卡那霉素D、链霉素E、红霉素我的答案:B13甲氧氯普安(胃复安)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这是因为(2.0分)2.0 分A、激活了吗啡受体B、激活了多巴胺受体C、阻滞了吗啡受体D、阻滞了多巴胺受体E、阻滞了H1受体我的答案:D14强心苷对下列哪一种心衰疗效最好(2.0分)0.0 分A、严重贫血所致心衰B、甲亢所致心衰C、高血压所致心衰D、肺源性心脏病所致心衰E、严重二尖掰狭窄所致心衰我的答案:E15脂溶药物从胃肠道吸收,主要通过(2.0分)2.0 分A、主动转运吸收B、通过载体吸收C、过滤方式吸收D、易化扩散吸收E、简单扩散吸收我的答案:E16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分)2.0 分A、过敏反应B、椎体外系反应C、体位性低血压D、外周抗胆碱样副作用E、内分泌紊乱我的答案:B17当Cmax经对数转换后,生物等效性的判断标准是:(2.0分)2.0 分A、80%~125%B、70%~145%C、85%~120%D、80%~120%E、80%~145%我的答案:B18新药研制单位和临床研究单位进行新药临床研究时应符合(2.0分)2.0 分A、健康相关产品申报与受理规范B、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C、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D、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E、药品临床试验规范我的答案:E19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有(2.0分)2.0 分A、结合型与游离型存在动态平衡B、结合型可自由扩散C、无竞争D、无饱和性我的答案:A20有严重肝病的糖尿病人禁用下述哪一种降血糖药(2.0分)2.0 分A、胰岛素B、甲苯碘丁脲C、二甲双胍D、苯乙双胍E、氯磺丙脲我的答案:E21某药物的组织结合率很高,因此该药物(2.0分)2.0 分A、半衰期长B、半衰期短C、表观分布容积大D、吸收速度常数Ka大E、表观分布容积小我的答案:C22药物主动转运的特点是(2.0分)2.0 分A、不依赖载体进行,不消耗能量B、依赖载体进行,消耗能量C、依赖载体进行,不消耗能量D、不依赖载体进行,消耗能量我的答案:B23以下属于均相的液体制剂是(2.0分)2.0 分A、复方硫黄洗剂B、石灰搽剂C、鱼肝油乳剂D、脂肪乳E、复方硼酸溶液我的答案:E24代谢药物的主要器官是(2.0分)2.0 分A、血液B、肾C、肠粘膜D、肝我的答案:D25有关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点错误的描述是:(2.0分)2.0 分A、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不是指数关系B、药物的排泄受剂量和剂型的影响C、消除50%药物的时间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D、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成正比E、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与剂量不成正比我的答案:A26静脉注射某药物100mg,立即测得血药浓度为1ug/ml,则其表观分布容积为(2.0分)2.0 分A、5LB、10LC、50LD、100L我的答案:D27强心苷对下列哪一种心衰疗效最好(2.0分)2.0 分A、严重贫血所致心衰B、肺源性心脏病所致心衰C、高血压所致心衰D、甲亢所致心衰E、严重二尖掰狭窄所致心衰我的答案:C28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1,则它的生物半衰期为(2.0分)2.0 分A、1.5hB、0.693hC、2hD、1h我的答案:C29不存在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为100%的给药途径是(2.0分)2.0 分A、皮下注射B、肌肉注射C、腹腔注射D、静脉注射我的答案:D30药物的副作用是(2.0分)2.0 分A、在治疗范围内所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但无多大危害的作用B、指剧毒药所产生的毒性C、因用量过大所致D、一种过敏反应E、由于病人高度敏感所致我的答案:A31推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管理制度,方便了(2.0分)2.0 分A、众人自行处理身体的不适B、大众自我处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轻微病C、群众自我治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轻微病症D、公众自行治疗,处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轻微病症及身体不适E、民众治疗自己身体的不适我的答案:D32某药物静脉滴注3个半衰期后,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2.0分)2.0 分A、50%B、75%C、88%D、94%我的答案:C33药物结合的主要作用位点是(2.0分)2.0 分血浆蛋白B、补体C、脂蛋白D、红细胞E、白细胞我的答案:A34总消除速度常数的表示符号是:(2.0分)2.0 分A、kuB、kC、keD、kmE、ka我的答案:B35下列可影响药物的溶出速率的是(2.0分)2.0 分A、多晶型B、粒子大小C、溶解度D、均是E、溶剂化物我的答案:D36我国药典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应用成人剂量的(2.0分)2.0 分3/4B、3/5C、4/5D、0.5E、2/3我的答案:A37阿糖胞苷抗肿瘤作用为(2.0分)0.0 分A、掺入DNA中干扰其复制B、阻止脱氧尿苷酸甲基化为脱氧胸苷酸C、阻止四种脱氧核苷酸聚合成DNA链D、阻止胞苷酸转变成脱氧胞苷酸E、阻止肌苷酸转变为鸟苷酸我的答案:B38药物的首过效应可能发生在(2.0分)2.0 分A、口服给药后B、静脉给药后C、皮下给药后D、舌下给药后我的答案:A39药物与蛋白结合后(2.0分)2.0 分A、能经肝代谢B、能由肾小球滤过C、不能透过胎盘屏障D、能透过血管壁我的答案:C40有严重肝病的糖尿病人禁用下述哪一种降血糖药(2.0分)2.0 分A、胰岛素B、氯磺丙脲C、甲苯碘丁脲D、二甲双胍E、苯乙双胍我的答案:B二、多选题(题数:10,共20.0 分)1药物动力学的基本任务是:(2.0分)0.0 分A、在实验中求参数B、选择合适的模型C、探讨球模型解的各种简便实用的方法D、在理论上创建模型E、应用参数我的答案:ABCDE2统计矩原理在药物动力学中的应用,符号VRT代表:(2.0分)0.0 分A、平均滞留时间的方差B、二阶矩C、零阶矩D、平均滞留时间E、一阶矩我的答案:DE3胰岛素常见的不良反应(2.0分)1.0 分A、胃肠道反应B、注射部位脂肪萎缩C、胰岛素耐受性D、过敏反应E、低血糖反应我的答案:CE4强心苷的毒性反应主要有(2.0分)2.0 分A、各类心率失常B、神经系统症状C、胃肠道反应D、黄视、绿视E、粒细胞减少我的答案:ABCD5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是(2.0分)1.0 分A、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B、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和中毒C、治疗指数小,毒性反应强的药物D、常规剂量下出现毒性反应E、为了确定新药的群体给药方案,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我的答案:CE6与氯沙坦相比,卡托普利较明显的不良反应是(2.0分)2.0 分A、刺激性干咳B、血管神经性水肿C、低血压D、高血钾E、胎儿发育不良、生长迟缓我的答案:AB7影响生物利用度测定的因素有:(2.0分)1.0 分A、药物的溶解性B、受试者的饮食C、剧烈的体育活动D、剂型因素E、生物因素我的答案:DE8药物临床应用可发生危险的原因(2.0分)2.0 分A、药物排泄速度太快B、对药物的慎用和禁忌症不了解C、对药物的适应症不清楚D、对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详E、对药物的治疗作用掌握不全我的答案:BCDE9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2.0分)1.0 分A、腹痛B、肾毒C、过敏反应D、神经肌肉传导阻滞E、耳毒我的答案:BCD10胰岛素常见的不良反应(2.0分)2.0 分A、注射部位脂肪萎缩B、胰岛素耐受性C、低血糖反应D、胃肠道反应E、过敏反应我的答案:ABCE。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药物的溶出速率可用下列哪个表示?A、Noyes-Whitney 方程B、He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C、Ficks 定律D、Higuchi 方程2.在溶媒化物中,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顺序为A、水合物<有机溶媒化物<无水物B、无水物<水合物v有机溶媒化物C、有机溶媒化物v无水物v水合物D、水合物<无水物v有机溶媒化物3.在新生儿时间,许多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这是因为A、较高的蛋白结合率B、微粒体酶的诱发C、药物吸收很完全D、酶系统发育不全4•有A、B两种不同药物,给一位患者静脉注射,测得其剂量与半衰期数据如下:AC、药物B是以一•级过程消除D、都以零级过程消除5.药物在肺部的吸收属于机理A、被动扩散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吞噬6.骨架制剂的药物溶出机理是A、零级B、一级C、HiguchiD、Weibull 分布7.Michaelis-Menten 方程系指A.DF=Cssmax-Cssmin/Css B、-dC/dt=V m• C/Km+CC、AIC=NlnRc+2PD、dX/dt=KaXa-KX&根据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以下哪项为III型药物?A、高的溶解度,低的通透性B、低的溶解度,高的通透性C、高的溶解度,高的通透性D、低的溶解度,低的通透性9.可作为多肽类药物口服吸收部位的是A、十二指肠B、盲肠C、结肠D、直肠10.消化道分泌液的pH 般能影响药物的吸收A、被动扩散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胞饮作用11•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溶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12.有吸收过程但吸收程度与静脉注射相当的是A、肌肉注射B、皮内注射C、皮下注射D、动脉内注射13.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 1,则它的生物半衰期A、4hB、1.5hC、2.0hD、0.693h14.关于治疗药物监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治疗药物监测理论基础是临床药理学B、治疗药物监测重要组成部分是血药浓度分析技术和临床药理学C、开展治疗药物监测的先决条件是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D、治疗药物监测的英文简称是TI15.关于生物等效性,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两种产品在吸收的速度上没有差别B、两种产品在吸收程度上没有差别C、两种产品在吸收速度与程度上没有差别D、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同剂量的药剂等效产品,它们的吸收速度与程度没有显著差别16.下列成分不是细胞膜组成成分的是A、脂肪B、蛋白质C、磷脂D、糖类17.下列属于生理因素的是A、药物理化性质B、药物剂型及给药方法C、制剂处方与工艺D、生理与病理条件差异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A、胃B、小肠C、大肠D、均是19.各类食物中,胃排空最快A、糖B、蛋白质C、脂肪D、一样20.下列可影响药物的溶出速率的是A、离子大小B、多晶型C、溶剂化物D、均是21.胞饮作用的特点是A、有部位特异性B、需要载体C、不消耗机体能量D、逆浓度梯度转运22.对于同一药物,吸收最快的剂型是A、片剂B、软膏剂C、溶液剂D、混悬剂23.下列属于剂型因素的是A、药物剂型及给药方法B、制剂处方与工艺C、A、B均是D、A、B均不是24.下列属于生理因素的是A、种族差异B、性别差异C、遗传因素差异D、以上均是25.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A、被动扩散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膜孔转运26.不属于屮央室的是A、血液B、心C、肝D、肌肉27.消化道分泌液的pH —般能影响药物的吸收A、被动扩散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胞饮作用28.下列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征?A、消耗能量B、有饱和状态C、不需载体进行转运D、逆浓度差转运29.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剂型因素不包括A、粒子大小B、多晶型C、解离常数D、胃排空速率30.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不包括A、胃肠液成分与性质B、胃肠道蠕动C、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D、循坏系统31.对于同一药物,吸收最快的剂型是A、片剂B、软膏剂C、溶液剂D、混悬剂32.下列属于剂型因素的是A、药物剂型及给药方法B、制剂处方与工艺C、A、B均是D、A、B均不是33.血流量可以显著影响药物在的吸收速度A、胃B、小肠C、大肠D、以上均不是34.弱碱性药物奎宁的Pka=8.4,在小肠中pH = 7.0解离型和未解离型的比为A、25/1B、1/25C、1D、无法计算35.药物主动转运的特异性部位是A、小肠B、盲肠C、结肠D^直肠36.消化道分泌的PH 一般彤响药物的吸收A、被动扩散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胞饮作用37.在溶出为限速过程吸收中,溶解了的药物立即被吸收,即为状态A、漏槽B、动态平衡C、均是D、均不是3&消化液屮的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A、胆盐B、酶类C、粘蛋白D、糖39.1期临床药物动力学实验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A、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动态变化过程B、受试者原则上应男性和女性兼有C、年龄以18〜45岁为宜D、一般应选择目标适应症患者进行40.膜孔转运有利于药物的吸收A、脂溶性大分子B、水溶性小分子C、带正电荷蛋白质D、带负电荷药物41.淋巴系统对的吸收起着重要作用A、脂溶性药物B、水溶性药物C、大分子药物D、小分子药物42.弱酸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大小与pH大小的关系是A、随pH增加而增加B、随pH减少而增加C、与pH无关D、视具体情况而定43.某有机酸类药物在小肠中吸收良好,主要因为A、该药物在肠道中的非解离型比例大B、药物的脂溶性增加C、小肠的有效面积大D、该药物在胃中不稳定44.用减少药物粒度方法来改善吸收,仅在情况下有意义A、吸收过程的机制为主动转运B、溶出是吸收的限速过程C、药物在碱性介质中较难溶解D、药物对组织刺激性较大45.若药物溶液型剂型比固体剂型好,则A、固体剂型不崩解B、固体剂型没有配置好C、药物口服只受溶出速度的限制D、以上均不是46.以下关于氯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无味氯霉素有A、B、C三种品型及无定型,其中A晶型为有效晶型B、无味氯誓素混悬剂中,氯誓素为B晶型,故有治疗作用C、无定型为有效形式D、无味氯霉素有效晶型的血药浓度比其无效晶型的血药浓度高47.下列各种因素中除外,均能加快胃的排空A、胃内容物渗透压降低B、胃大部分切除C、阿司匹林D、普蔡洛尔4&红霉素的生物有效性可因下列哪种因素而明显增加?A、缓释片B、薄膜包衣片C、肠溶片D、增加颗粒大小49.下列关于载体媒介转运的描述正确的是A、逆浓度梯度转运B、不需要载体参入C、需要消耗能量D、转运具有饱和现象50.下列关哪条不是促进扩散的特征?A、不消耗能量B、有结构特异性要求C、不需载体进行转运D、由高浓度到低浓度转运51.下列关于经皮给药吸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脂溶性药物易穿透皮肤,但脂溶性过强容易在角质层聚集,反而不易穿透皮肤B、某碱性药物的透皮给药系统易调节pH值偏碱性,使其呈非解离型以利吸收C、脂溶性药物软膏剂,应以脂溶性材料为基质,才能更好地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D、药物主要通过细胞间隙或细胞膜扩散穿透皮肤,但皮肤附属器亦可能成为重要的透皮吸收途径52.药物在肺部沉积的机制不正确的是A、雾化吸入B、惯性碰撞C、沉降D、扩散53.关于注射给药正确的表述是A、皮下注射容量较小,仅为0」〜0.2ml, —般用于过敏实验B、不同部位肌肉注射吸收速率顺序为臀大肌>大腿外侧肌〉上臂三角肌C、混悬型注射剂可于注射部位形成药物贮库,吸收时间较长D、显著低渗的注射液局部注射后,药物被动扩散速率小于等渗注射液54.提高药物经角膜吸收的措施有A、增加滴眼液浓度,降低局部滞留吋间B、减少给药体积,减少药物流失C、弱碱性药物调节制剂pH至3.0,使Z呈非解离型存在D、调节滴眼液至高渗,促进药物吸收55.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有A、结合型与游离型存在动态平衡B、无竞争性C、无饱和性D、结合率取决于血液pH56.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是指A、人体总体积B、人体的体液总体积C、游离药物与血浓之比D、体内药量与血浓之比57.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D、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58.药物与蛋白结合后A、能透过血管壁B、能由肾小球滤过C、能经肝代谢D、不能透过胎盘屏障5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淋巴循坏可使药物不经过肝从而减少首过作用B、乳剂有利于脂溶性药物通过淋巴系统吸收C、都对D、都不对60.5 -氟尿U密唳不同乳剂给药后,转运进入淋巴的量依次为A、W/O/W 型〉W/0 型>0/W 型B、W/0 型〉W/O/W 型>0/W 型C、0/W 型〉W/O/W 型〉W/0 型D、W/0 型>0/W 型〉W/O/W 型61.体内细胞对微粒的作用及摄取主要有以下儿种方式A、胞、吸附、膜间作用、膜孔转运B、膜孔转运、吸附、融合、内吞C、膜孔转运、胞饮、内吞D、膜间作用、吸附、融合、内吞62.关于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结合率越高,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B、药物与蛋白结合是不可逆过程,有饱和竞争结合现象C、药物与蛋白结合后,可以促进透过血脑屏障D、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63.以下关于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的脂溶性越高,向脑内转运越慢B、药物的脂溶性越低,向脑内转运越慢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越高,越易向脑内转运D、延长载药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降低了药物向脑内转运的效率64.以下关于药物代谢与剂型设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药酶有一定的数量,因此可以利用给予大剂量药物先使药酶饱和,从而达到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目的B、药物代谢的的目的使原型药物灭活,并从体内排出C、老人药物代谢减慢,故服用与正常人相同的剂量,易引起不良反应和毒性D、盐酸疑节丝月井为脱竣酶抑制剂,与左旋多巴组成复方,可以抑制外周的左旋多巴的代谢,增加入脑量65.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光学异构体对药物代谢无影响B、瞅氨节青每素使氨节西林的前体药物,在肝脏转化为后者而发挥作用C、黄体酮具有很强的肝首过效应,因此口服有效D、硝酸廿油具有很强的肝首过效应,故通过皮肤、鼻腔、直肠、口腔黏膜吸收可以提高生物利用度66.药物在体内以原型不可逆消失的过程,该过程是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67.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A、肝B、肺C、脾D、肾6&药物除了肾排泄以外的最主要排泄途径是A、胆汁B、汗腺C、泪腺D、呼吸系统69.药物除了肾排泄以外的最主要排泄途径是A、胆汁B、汗腺C、泪腺D、呼吸系统70.可以用来测定肾小球滤过速度的物质是A、青霉素B、链霉素C、菊粉D、葡萄糖71.药物的脂溶性是影响下列哪一步骤的最重要因素?A、肾小球过滤B、肾小管分泌C、肾小管重吸收D、尿量72.酸化尿液可能对下列药物屮的哪一种肾排泄不利?A、水杨酸B、葡萄糖C、四环素D、麻黄碱73 •—定吋间内肾能使多少容积血浆中该药物清除的能力被称为A、肾排泄速度B、肾清除率C、肾小管分泌D、肾小球过滤速度74.分子量增加可能会促进下列过程中的哪一项?A、肾排泄速度B、胆汁排泄C、重吸收D、尿排泄速度75.下列过程中的哪一种过程不存在竞争性抑制?A、肾小球过滤B、胆汁排泄C、肾小管分泌D、肾小管重吸收76.在胆汁中排泄的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小肠中移动期间重新被吸收返冋肝门静脉的现象被称为A、肝首过作用B、肝代谢C、肠肝循环D、胆汁排泄77.下列中哪一种最有可能从肺排泄?A、乙醸B、青霉素C、磺胺嗪噪D、扑热息痛7&下列药物中哪一种最有可能从汗腺排泄?A、氯化钠B、青霉素C、链霉素D、格列苯腺79.重复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的推导前提是A、单室模型B、双室模型C、静脉注射给药D、血管内给药80.以下关于稳态血药浓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达到稳态后,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一个恒定值B、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最大血药浓度和稳态最小血药浓度的算术平均值C、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在数值上更接近稳态最小血药浓度D、半衰期越长,稳态血药浓度越小81.以下关于重复给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累积总是发生的B、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取决于给药频率C、静脉给药达到稳态吋,一个给药问隔失去的药量等于静脉维持剂量D、口服给药达到稳态吋,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口服维持剂量82.某药具有单室模型特征,血管外重复给药时A、稳态的达峰时等于单剂量的达峰时B、稳态时,一个给药周期的AUC不等于单剂量给药曲线下的总面积C、每一次给药周期的峰浓度在两次给药间隔内D、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仅与给药剂量.给药间隔吋间有关83.应用叠加原理预测重复给药的前提,除了均是A、一次给药能够得到比较完整的动力学参数B、给药时间和剂量相同C、每次剂量的动力学性质各自独立D、符合线性动力学性质84.可以用来反应重复给药血药浓度波动度的指标,除了均是A、坪幅B、波动百分数C、波动度D、血药浓度变化率85.下列哪些参数可以用于评价缓控释制剂的质量?A、血药波动度B、根据药-时曲线求得的末端消除半衰期C、AUCD、给药剂量86.应用于药物动力学研究的统计矩分析,是一种非隔室的分析复方它主要用于体内过程符合的药物A、隔室B、非隔室C、线性D、非线性87.药时-曲线下的总面积AUC—称为A、一阶矩B、零阶矩C、三阶矩D、二阶矩8&静脉注射后,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单指数项方程特征情况下,MRT表示消除给药剂量的所需要的吋问A、50%B、25%C、63.2%D、73.2%89.对于静脉注射后具有单室模型特征的药物t l/2=XMRT ivA、1.693B、0.693C、.3465D、2.69390.对于肾功能衰退患者,用药时主要考虑A、药物经肾脏的转运B、药物在肝脏的代谢C、药物在胃肠的吸收D、个体差异91.新生儿的药物半衰期延长时因为A、酶系统发育不完全B、蛋白结合率较高C、微粒体酶的诱导作用D、药物吸收完全92.药物的作用强度主要取决于A、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B、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C、药物排泄的速率D、药物在靶器官的浓度93.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的疗效是因为A、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B、两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C、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D、延缓耐药性的发生94.药物A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药物B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5%,药物A单用时t“2 为4h,如药物A和B合用,则药物A的“2为A、小于4hB、不变C、大于4hD、大于8h95.当可被肝药酶代谢的药物与酶抑制剂合用吋比单独应用的效应A、无效B、减弱C、不变D、增强96.应用双香豆素治疗血栓时合用苯巴比妥,使凝血酶原时间比未增加时缩短,这是因为A、苯巴比妥抑制凝血酶B、患者对双香豆素产生了耐药性C、苯巴比妥抗血小板聚集D、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使双香豆素代谢加速97.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A、有利于药物进一步吸收B、有利于药物从肾脏排泄C、加快药物发生作用D、血浆蛋白量低者易发生药物中毒9&在进行口服给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时,不适于采用的动物为A、家兔B、犬C、大鼠D、小鼠99.缓控释制剂药物动力学参数中HVD是指A、延迟商B、波动系数C、半峰浓度维持时间D、峰谷摆动率100.SFDA推荐首选的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A、药物动力学评价方法B、药效动力学评价方法C、体外研究法D、临床比较研究法二、多项选择题1.可减少或避免肝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A、皮肤给药B、直肠给药C、吸入给药D、腹腔注射E、口腔给药2.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有A、食物理化性质B、食物的组成C、胃内容物的体积D、胃内容物的粘度E、药物因素3.直肠给药的吸收途径有A、直肠上静脉B、胃肠道C、淋巴循D、直肠屮下静脉E、直肠下静脉4•可提高药物鼻粘膜吸收的措施有A、药物的分子量大于1000B、选择合适的剂型,如膜剂.软膏剂C、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适当D、药物的分子量小于1000E、选择合适的剂型,如气雾剂、喷雾剂、吸入剂等5.下述制剂屮属速效制剂的是A、异丙基肾上腺素气雾剂B、硝苯地平控释微丸C、肾上腺素注射剂D、硝酸甘油舌下片E、磺胺嚅陀混悬剂6•有关药物的体内分布,正确的是A、脂肪组织血流慢,药物蓄积速度快B、脂肪组织血流慢,药物蓄积速度慢C、同一药物的异构体体内分布相同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一种可逆过程E、表观分布容积可用于评价药物体内分布的程度7.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有A、氧化B、还原C、水解D、结合E、聚合&与药物吸收有关的生理因素是A、胃肠道的pH值B、药物的pKaC、食物中的脂肪量D、药物的分配系数E、药物在胃肠道的代谢9•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有关动力学参数的求法有等方法A、血药浓度对时间作图,即C-H作图B、当km>k时,药物代谢产物血浆浓度对数对吋间作图,即lgCm->t作图C、尿药排泄速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lgAXu/At->tc作图D、尿药排泄亏量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lg-Xu^t作图X:E、血药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B|J lgC->t作图“10.影响生物利用度试验的因素有A、受试者的性别.年龄.体重B、食物C、饮水量和饮用水水温D、烟酒E、•运动11.药物通过被动扩散吸收的机理,有如下特征A、耗能B、不耗能C、需载体D、不需载体E、顺浓度差通过生物膜12.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点有A、剂量增加,tl/2不变B、剂量增加,tl/2延长C、AUC和Css与剂量成正比D、AUC和Css与剂量不成正比E、药物代谢物的组成比例可由于剂量变化而变化13.哪些药物宜饭后服用?A、毒性大B、对胃有刺激C、弱碱性D、弱酸性E、主动转运吸收机理的药物14.尿药排泄数据法中速度法的特点有A、误差小B、误差大C、需求Xu®D、不需求Xu8E、只需3〜4个tl/2的集尿时间15.体外研究口服药物吸收作用的方法有A、组织流动室法B、外翻肠囊法C、外翻环法D、肠道灌流法E、Cacoo-2细胞模型16.下列哪些因素一般不利于药物的吸收?A、不流动水层B、P・gp药泵作用C、胃排空速率增加D、加适量表面活性剂E、溶媒牵引效应17.促进药物吸收的方法有A、制成盐类B、加入口服吸收促进剂C、制成无定型药物D、加入表面活性剂E、增加脂溶性药物的粒径体内常见的结合剂主要包括A、葡萄糖醛酸B、乙酰辅酶AC、S —腺昔甲硫氨酸D、硫酸E、盐酸19.药物代谢第一相反应包括A、氧化B、还原C、S水解D、结合E、聚合20.生物利用度的实验设计包括哪些内容?A、受试者的选择B、标准参比制剂的选用C、受试制剂与给药剂量的确定D、生物样本中药物浓度分析方法选择E、实验方案的设计三、名词解释1•首过效应2.牛:物等效性3.表观分布容积4.药物动力学5.肝清除率6.单室模型7.pH ■分配假说&被动转运9.蓄积因子10.肾清除率11•生物利用度12.二室模型13住物药剂学14.时辰药动学15.PK-PD 模型16.群体方法17.延迟商18.抗菌药后效应19.坪幅20.双峰现象四、简答题1.为什么临床上推荐氨基糖昔类抗生素每天给药一次?2.试述残数法求k及ka的操作步骤。

药物代谢动力学测试题

药物代谢动力学测试题

药物代谢动力学测试题1.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单选题]*A.药物进入血液循环与血浆蛋白结合及解离的规律B.药物吸收后在机体细胞分布变化的规律C.药物经肝脏代谢为无活性产物的过程D.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E.药物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正确答案)2•某药血浆半衰期为24h,若按一定剂量每天服药1次,约第几天血药浓度可以达稳态()[单选题]*A.3天B.2天C.4天D.5天(正确答案)E.6天3.药物主动转运的特点是()[单选题]*A.不需要消耗能量,无饱和性B.由载体转运,需要消耗能量(正确答案)C.由载体转运,不消耗能量D.无饱和性,有竞争性抑制E.无竞争抑制,无饱和性4.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单选题]*A.结合药物暂时失去活性(正确答案)B•结合后药效增强C.结合是牢固的D.见于所有药物E.只有少数药物5.弱酸性药物在酸性尿液中()[单选题]*A.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正确答案)B.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慢C.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D.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E.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半衰期()[单选题]*A.固定不变(正确答案)B.随给药剂量而变C.口服比静脉注射长D.随给药次数而变E.肌肉注射最短7.按每个半衰期恒量重复给药时,为缩短达到稳态血浓度的时间,可以()[单选题]*A.首次剂量加倍(正确答案)B.首次剂量增加3倍C.连续恒速静脉滴注D.增加每次给药量E.首次剂量增加1.5倍8.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单选题]*A.药物通过胃肠道进入肝门循环的分量B.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内的相对分量C.药物经首过消除后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与速度(正确答案)D.药物通过胃肠道进入体内的相对量与速度E.药物发挥作用的部分9.大多数药物在体内通过细胞膜的运动方式是()[单选题]* A•易化扩散B.主动转运C.膜孔滤过D简单扩散(正确答案)E.胞饮10.药物被动转运的特点是()[单选题]*A.要消耗能量B.能逆浓度差转运C.有饱和性D.顺浓度差转运(正确答案)E.有竞争抑制11.某一弱碱性药物的pKa值为8.4,如果增加尿液的pH值,则该药在尿中()[单选题]*A.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B.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正确答案)C.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D.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E.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减少,排泄减慢12.与药物吸收无关的因素为()[单选题]*A.药物的给药途径B.药物的理化特性C.药物的剂型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正确答案)E.药物的脂溶性13.药物肝肠循环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单选题]*A.分布B起效快慢C.代谢快慢D.作用持续时间(正确答案)E.吸收14.药物的消除速度可影响()[单选题]*A.药物的起效快慢B.药物的最大效应C.药物的作用持续时间(正确答案)D.不良反应的多少E.药物的效价强度.15.肝药酶的特性()[单选题]*A.专一性高、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B.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正确答案)C.专一性高、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小D•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小E.专一性低、活性无限、个体差异小16.以下具有首关效应的是()[单选题]*A.硝酸甘油舌下给药从口腔粘膜吸收经肝代谢后药效降低B.肌注苯巴比妥被肝药酶代谢后,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C.口服地西泮经肝药酶代谢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正确答案)D.硫喷妥钠吸收后贮存于脂肪组织使体循环药量减少E•以上均有首关效应17.tl/2的长短取决于()[单选题]*A.药物的吸收速度B.药物的转化速度C.药物的消除速度(正确答案)D.血浆蛋白结合率E.药物的首关消除18•某药的tl/2为9h,—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时间为()[单选题]* A.ld左右A.ld左右B.2d左右(正确答案)C.3d左右D.4d左右E.5D左右19•药物的pKa值是指()[单选题]*A.药物99%解离时溶液的pH值B.药物90%解离时溶液的pH值C.药物50%解离时溶液的pH值(正确答案)D.药物全部解离时溶液的pH值E.药物95%解离时溶液的pH值20.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单选题]*A.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量的药物(正确答案)B.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值的药物C.机体代谢排泄药物的能力未曾饱和D.血浆药物浓度达稳定水平E•机体代谢排泄药物的能力减弱21.药物吸收达到血浆稳态浓度是指()[单选题]*A.药物作用达最强的浓度B.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平衡C.药物的吸收过程已完成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正确答案)E.药物的生物转化已停止22.药物的pKa是指()[单选题]*A.各药物的pKa不同B.是弱酸性药物在溶液中50%离子化时的pH值C.与pH的差值变化时,药物的离子型与非离子型浓度的比值的相应变化(正确答案)D.pKa大于7.5的药物在胃肠道呈离子型E.是弱碱性药物在溶液中50%离子化时的pH值23.首关消除是指()[单选题]*A.舌下含化的药物,自口腔粘膜吸收,经肝代谢后药效降低B.肌肉注射吸收后,经肝药酶代谢后,血中药物浓度下降C.药物口服后,胃酸破坏,使吸收入血的药量减少D.药物口服吸收后经肝代谢而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正确答案)E.静脉注射吸收后,经肝药酶代谢后,血中药物浓度下降24.哪种给药途径经常发生首关消除()[单选题]*A.舌下给药B.直肠给药C.口服给药(正确答案)D.气雾吸入E.肌肉注射25.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血浆半衰期等于()[单选题]*A.0.693/ke(正确答案)B.ke/0.693C.2.303/keD.ke/2.303E.0.303/ke26•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的pKa,都是该药在溶液中()[单选题]*A.90%离子化时的pH值B.80%离子化时的pH值C.50%离子化时的pH值(正确答案)D.80%非离子化时的pH值E.90%非离子化时的pH值27.离子障是指()[单选题]*A.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过,而非离子型的则不能穿过B.非离子型药物不可以自由穿过,而离子型的也不能穿过C.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过,而离子型的也能穿过D.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过,而离子型的则不能穿过(正确答案)E.是对分子型药物的障碍28.药物进入循环后首先()[单选题]*A.作用于靶器官B.在肝脏代谢C.与血浆蛋白结合(正确答案)D.储存在脂肪E.进入大脑30.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速度决定其()[单选题]*A.副作用的多少(正确答案)B最大效应的咼低C.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D.起效的快慢E.毒性作用31.大多数药物是按下列哪种机制进人体内()[单选题]*A•易化扩散B.简单扩散(正确答案)C.主动转运D.过滤E.细胞吞饮32.时量曲线下面积反映()[单选题]*A.消除半衰期B.消除速度C.吸收速度D.生物利用度(正确答案)E.最大效应33.舌下给药的优点是()[单选题]*A.经济方便B.不被胃液破坏C.吸收规则D.避免首过消除(正确答案)E.无恶心反应34.诱导肝药酶的药物是()[单选题]*A.阿司匹林B.多巴胺C.去甲肾上腺素D.苯巴比妥(正确答案)E.阿托品35.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单选题]*A.血浆蛋白结合率B.吸收速度C.消除速度(正确答案)D.作用强弱E.不良反应的强弱36.负荷剂量的概念是()[单选题]*A.—半有效血药浓度的剂量B.—半稳态血药浓度的剂量C.达到一定血药浓度的剂量D.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剂量(正确答案)E.二倍稳态血药浓度的剂量37.苯巴比妥可使氯丙嗪血药浓度明显降低,这是因为苯巴比妥()[单选题]*A.减少氯丙嗪的吸收B.增加氯丙嗪与血浆蛋白结合C.诱导肝药酶使氯丙嗪代谢增加(正确答案)D.降低氯丙嗪的生物利用度E.产生了竞争抑制38.保泰松可使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明显升高,这是因为保泰松()[单选题]*A.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B•减少苯妥英钠与血浆蛋白结合(正确答案)C.减少苯妥英钠的分布D.增加苯妥英钠的吸收E.产生了协同作用39.pKa<4的弱酸性药物如地西泮,在胃肠道pH范围内基本都是()[单选题]*A.离子型,吸收快而完全B.非离子型,吸收快而完全(正确答案)C.离子型,吸收慢而不完全D.非离子型,吸收慢而不完全E.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相等40.药物的血浆t1/2是指()[单选题]*A.药物的稳态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B.药物的有效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C.药物的组织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D.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正确答案)E.药物的最高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41.为了维持药物的疗效,应该()[单选题]*A.加倍剂量B.每天三次或三次以上给药C.根据药物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正确答案)D.每2小时用药一次E.每8小时用药一次42.某药在pH=5时的非解离部分为90.9%,其pKa的近似值是()[单选题]* A•6(正确答案)B.5C.4D.3E.243.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时,其半衰期()[单选题]*A•随药物剂型而变化B•随给药次数而变化C•随给药剂量而变化D.随血浆浓度而变化E.固定不变(正确答案)44.有首过消除的给药途径是()[单选题]*A•直肠给药B•舌下给药C•静脉给药D•喷雾给药E•口服给药(正确答案)45•在时量曲线上,曲线在峰值浓度时表明()[单选题]*A•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正确答案)B•药物的吸收过程已经完成C•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已达到平衡D•药物的消除过程才开始E•药物的疗效最好46.某药剂量相等的两种制剂口服后曲线下面积相等,但达峰时间不同,是因为()[单选题]*A•肝脏代谢速度不同B•肾脏排泄速度不同C•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D•分布部位不同E•吸收速度不同(正确答案)47.在时量曲线中血药浓度上升达到最小有效浓度之间的时间距离称为()[单选题]*A•药物消除一半时间B•效应持续时间(正确答案)C•峰浓度时间D•最小有效浓度持续时间E•最大药物浓度持续时间48.以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若以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一定剂量,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的长短决定于()[单选题]*A•给药剂量B•生物利用度C•曲线下面积D•给药次数E.半衰期(正确答案)49.pKa与pH的差值以数学值增减时,药物的离子型与非离子型浓度比值的变化为()[单选题]*A•平方根B•对数值C•指数值(正确答案)D.数学值E.乘方值50.最常用的的给药途径是()[单选题]*A•口服(正确答案)B•静脉C.肌内D.经皮E.舌下51.葡萄糖的转运式是()[单选题]*A•过滤B•简单扩散C•主动转运D.易化扩散(正确答案)E.胞饮52.与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及肾脏排泄关系比较密切的转运方式是()[单选题]* A•主动转运(正确答案)B•过滤C.简单扩散D•易化扩散E.胞饮53.绝对口服生物利用度等于()[单选题]*A.(静脉注射定量药物后AUC/口服等量药物后AUC)xlOO%B•(口服等量药物后AUC/静脉注射定量药物后AUC)x100%(正确答案)C.(口服定量药物后AUC/静脉注射定量药物后AUC)x100%D.(口服一定药物后AUC/静脉注射定量药物后AUC)x100%E.(静脉注射等量药物后AUC/口服定量药物后AUC)x100%54.口服生物利用度可反映药物吸收速度对()[单选题]*A.蛋白结合的影响B•代谢的影响C.分布的影响D-消除的影响E.药效的影响(正确答案)55.有效、安全、快速的给药方法,除少数t1/2特短或特长的药物,或按零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外,一般可采用()[单选题]*A.每一个半衰期给予半个有效量并将首次剂量加倍(正确答案)B•每一个半衰期给予1个有效量并将首次剂量加倍C•每半个半衰期给予半个有效量并将首次剂量加倍D•每半个半衰期给予1个有效量并将首次剂量加倍E•每一个半衰期给予2个有效量并将首次剂量加倍56.关于表观分布容积小的药物,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单选题]* A•与血浆蛋白结合少,较集中于血浆B•与血浆蛋白结合多,较集中于血浆(正确答案)C•与血浆蛋白结合少,多在细胞内液D•与血浆蛋白结合多,多在细胞内液E•与血浆蛋白结合多,多在细胞间液57•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消除是()[单选题]*A•单位时间内以不定的量消除B•单位时间内以恒定比例消除C•单位时间内以恒定速率消除(正确答案)D•单位时间内以不定比例消除E•单位时间内以不定速率消除58•易化扩散是()[单选题]*A•靠载体逆浓度梯跨膜转运B•不靠载体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C•靠载体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正确答案)D•不靠载体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59.消除速率是单位时间内被()[单选题]*A•肝脏消除的药量B•肾脏消除的药量C•胆道消除的药量D•肺部消除的药量E•机体消除的药量(正确答案)60.主动转运的特点是()[单选题]*A•通过载体转运,不需耗能B•通过载体转运,需要耗能(正确答案)C•不通过载体转运,不需耗能D.不通过载体转运,需要耗能E•包括易化扩散61.相对生物利用度等于()[单选题]*A•(试药AUC/标准药AUC)xlOO%(正确答案)B•(标准药AUC/试药AUC)x100%C•(口服等量药后AUC/静脉注射等量药后AUC)x100% D•(静脉注射等量药后AUC/口服等量药后AUC)x100% E•绝对生物利用度62•静脉注射某药500mg,其血药浓度为16pg/ml,则其表观分布容积约为()[单选题]*A•31L(正确答案)B.16LC.8LD.4LE.2L63.某药表观分布容积为40L,欲立即达到4mg/L的稳态血药浓度,应给负荷剂量()[单选题]*A.13mgB.25mgC.50mgD.100mgE.160mg(正确答案)64.维拉帕米的清除率为1.5L/min,几乎与肝血流量相等,加用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后,其清除率的变化是()[单选题]*A.减少B.增加C.不变(正确答案)D.增加1倍E•减少1倍65.药物的排泄途径不包括()[单选题]*A•汗腺B•肾脏C•胆汁D•肺E•肝脏(正确答案)66.药物通过肝脏代谢后不会()[单选题]*A•毒性降低或消失B•作用降低或消失C.分子量减少D.极性增高E.脂溶性加大(正确答案)67.药物在肝脏生物转化不属于第一步反应的是()[单选题]* A•氧化B•还原C•水解D•结合(正确答案)E•去硫68.不直接引起药效的药物是()[单选题]*A•经肝脏代谢了的药物B•与血浆蛋白结合了的药物(正确答案)C•在血循环的药物D•达到膀胱的药物E•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药物69.关于肝药酶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单选题]*A•为P450酶系统B•其活性有限C•易发生竞争性抑制D•个体差异大E•只代谢70余种药物(正确答案)70.关于一级消除动力学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单选题]* A•以恒定的百分比消除B•半衰期与血药浓度无关C•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随时间递减D•半衰期的计算公式是0.5C0/ke(正确答案)E•绝大多数药物都按一级动力学消除71.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单选题]* A•是可逆的B•不失去药理活性(正确答案)C•不进行分布D•不进行代谢E•不进行排泄72.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不包括()[单选题]*A•消除速率常数B•表观分布容积C•半衰期D•半数致死量(正确答案)E•血浆清除率73.关于口服给药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单选题]*A•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B•吸收迅速而完全(正确答案)C•有首过消除D•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E.是常用的给药途径74•某催眠药的消除常数为0.35hr-l,设静脉注射后患者入睡时血药浓度为1mg/L,当病人醒转时血药浓度为0.125mg/L,问病人大约睡了多久()[单选题]* A•4小时B•6小时(正确答案)C•8小时D•9小时E•10小时75.在等剂量时Vd小的药物比Vd大的药物()[单选题]*A•血浆浓度较小B•血浆蛋白结合较少C•组织内药物浓度较小(正确答案)D.生物利用度较小E.能达到的稳态血药浓度较低76.—弱酸药,其pKa=3.4,在血浆中的解离百分率约为()[单选题]*A.10%B.90%C.99%D.99.9%E.99.99%(正确答案)77.药物的灭活和消除速度决定其()[单选题]*A.起效的快慢B.作用持续时间(正确答案)C•最大效应D.后遗效应的大小E.不良反应的大小78.某药物在口服和静脉注射相同剂量后的时量曲线下的面积相等,这意味着([单选题]*A.口服吸收迅速B.口服吸收完全(正确答案)C•口服和静脉注射可以取得同样生物效应D•口服药物未经肝门静脉吸收E•属一房室分布模型79.静脉注射2g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10mg/L,经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单选题]*A•0.05LB•2LC•5LD•20LE•200L(正确答案)80.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单选题]*A•是牢固的B•不易被排挤C•是一种生效形式D•见于所有药物E•易被其他药物排挤(正确答案)81.为使口服药物加速达到有效血浆浓度,缩短到达坪值时间,并维持体内药量在D-2D之间,应采取如下给药方案()[单选题]*A•首剂给2D,维持量为2D/2t1/2A•首剂给2D,维持量为2D/2t1/2B.首剂给2D,维持量为D/2t1/2C•首剂给2D,维持量为2D/t1/2D.首剂给3D,维持量为D/2tl/2E.首剂给2D,维持量为D/t1/2(正确答案)82.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单选题]*A•吸收快慢B.作用强弱C•体内分布速度D.体内转化速度E.体内消除速度(正确答案)83.口服苯妥英钠几周后又加服氯霉素,测得苯妥英钠血药浓度明显升高,这现象是因为()[单选题]*A•氯霉素使苯妥英钠吸收增加B•氯霉素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C•氯霉素与苯妥英钠竞争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苯妥英钠游离增加D•氯霉素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减少(正确答案)E•氯霉素诱导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增加84.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血药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时间的长短决定于()[单选题]*A•剂量大小B•给药次数C•半衰期(正确答案)D•表观分布容积E•生物利用度85.静脉恒速滴注某一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时,到达稳态浓度的时间取决于()[单选题]*A•静滴速度B•溶液浓度C•药物半衰期(正确答案)D•药物体内分布E.血浆蛋白结合量86.药物的血浆t1/2是指()[单选题]*A•药物的稳态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B•药物的有效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C•药物的组织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D•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正确答案)E•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的时间87.某药在体内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在其吸收达高峰后抽血两次,测其血浆浓度分别为150yg/ml及18.75卩g/ml,两次抽血间隔9小时,该药的血浆半衰期是()[单选题]*A•1小时B•1.5小时C•2小时D•3小时(正确答案)E.4小时88.体液的pH影响药物的转运及分布是由于它改变了药物的()[单选题]* A•水溶性B•脂溶性C•pKaD•解离度(正确答案)E•溶解度89.dC/dt=-kCn是药物消除过程中血浆浓度衰减的简单数学公式,下列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单选题]*A•当n=0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B•当n=1时为零级动力学过程C•当n=1时为一级动力学过程(正确答案)D•当n=0时为一房室模型E•当n=1时为二房室模型90.如果某药在体内的转运与分布符合一房室模型,则该药()[单选题]*A•只存在于细胞外液中B•高度解离,在体内被迅速消除C•仅存在于血液中D•在体内转运快,在体内分布迅速达到平衡(正确答案)E•药物先进入血流量大的器官91.药物代谢动力学中房室概念的形成是由于()[单选题]* A•药物的吸收速度不同B•药物的消除速度不同C•药物的分布容积不同D.药物的分布速度不同(正确答案)E•药物的达峰时间不同。

药物动力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药物动力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药物动力学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X型题1.对隔室模型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A.一室模型是指药物在机体内迅速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B.是最常用的动力学模型C.一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浓度均相等D.隔室概念比较抽象,无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直观性E.可用AIC法和拟合度法来判别隔室模型正确答案:A,B,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求法是A.亏量法B.由参数计算C.实测值法D.三角形法E.梯形法正确答案:B,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关于隔室模型的概念正确的叙述有A.可用AIC法和拟合度法来判别隔室模型B.一室模型是指药物在机体内迅速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C.是最常用的动力学模型D.一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浓度均相等E.隔室概念比较抽象,无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直观性正确答案:A,B,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4.吸收速度常数ka的计算方法有A.Wagner-Nelson法(适用于单室模型)B.AIC法C.Loo-Reigeiman法(适用于双室模型)D.残数法E.导数法正确答案:A,C,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5.对半衰期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病理状况无关B.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缩短C.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延长D.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固定不变,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E.在任何剂量下固定不变正确答案:A,B,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6.在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中与给药剂量无关的参数是A.tl/2B.CmaxC.tmaxD.AUCE.Css正确答案:A,C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7.下述制剂中属速效制剂的是A.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B.硝苯地平控释微丸C.肾上腺素注射剂D.硝酸甘油舌下片E.磺胺嘧啶混悬液正确答案:A,C,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8.生物利用度试验中,采样点的分布应是A.总点数不少于18个点B.吸收相2~3点C.平衡相2~3点D.消除相6~8点E.总点数不少于11个点正确答案:B,C,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9.有关生物利用度的说法正确的有A.是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B.完整表述一个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需AUC,tmax两个参数C.程度是指与标准参比制剂相比,试验制剂中被吸收药物总量的相对比值D.溶解速度受粒子大小、多晶型等影响的药物制剂应做生物利用度试验E.与给药剂量和途径无关正确答案:A,C,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0.在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中与给药剂量无关的参数有A.XuB.ΚaC.t1/2D.cmaxE.tmax正确答案:B,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1.静脉滴注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速度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ΚaB.ΚC.ClD.t1/2E.Κ0正确答案:B,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2.用于表达生物利用度的参数有A.FaB.FrC.tmaxD.ClE.Cmax正确答案:A,B,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3.下面关于药物在消化道的有关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使用栓剂可提高在消化道或吸收后在肝脏容易被代谢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B.胃内滞留时间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C.胃粘膜不表现出脂质膜的性质,而小肠粘膜却显示脂质膜的性质D.缓释制剂的药物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E.舌下含片的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正确答案:A,B,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4.口服给药达峰时的求法有A.速度法B.导数法C.Wagner-Nelson法D.抛物线法E.实测值法正确答案:B,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5.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中参数与剂量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k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大B.tl/2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延长C.Cl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大D.AUC与给药剂量的平方成正比E.AUC与给药剂量成正比正确答案:B,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6.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是A.药物的化学稳定性B.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分解C.肝脏的首过效应D.制剂处方组成E.非线性特征药物正确答案:B,C,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7.对生物利用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速度受粒子大小,多晶型等影响的药物制剂应做生物利用度B.程度是指与标准参比制剂相比,试验制剂中被吸收药物总量的相对比值C.完整表述一个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需AUC,tmax两个参数D.与给药剂量和途径无关E.是药物进入大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正确答案:C,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8.用亏量法从尿药资料求算药物动力学的有关参数时应注意A.至少有一部分药物经肾排泄而消除B.时间t应带人中间时间tcC.必须收集全部尿量(最好7个半衰期,不得有损失)D.所需时间比速度法长E.所需时间比速度法短正确答案:A,C,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19.对缓释、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试验方案设计叙述正确的是A.无须进行单剂量、双周期交叉试验B.至少要测量连续3天的谷浓度C.须进行单剂量、双周期交叉试验D.须进行多剂量、双周期稳态研究E.无须进行多剂量、双周期稳态研究正确答案:B,C,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0.静脉滴注稳态血药浓度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ΚaB.κC.VD.XuE.Κ0正确答案:B,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1.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具有的特点是A.消除速度常数不变B.不受肝功能改变的影响C.药物消除速度不变D.半衰期与给药剂量无关E.不受肾功能改变的影响正确答案:A,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2.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评价分析方法的要求包括A.时异性强和灵敏度高B.精密度好和准确度高C.标准曲线应覆盖整个待测的浓度范围D.回收率一般应以85%.~95%.范围内E.标准曲线一般应由3~5个浓度组成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3.对生物利用度测定中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限至少能检测出3~5个半衰期样品中的浓度B.特异性要求能测定出原形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总含量即可C.绝对回收率要求在90%.~110%.之间D.标准曲线应覆盖高浓度范围,低浓度范围可以外推E.首选色谱法正确答案:A,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4.与静脉滴注稳态血药浓度有关的因素是A.kB.XuC.KoD.kaE.V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5.生物利用度试验中,一个完整的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应包括A.消除相B.排泄相C.吸收相D.代谢相E.平衡相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6.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的求法有A.三角形法B.梯形法C.亏量法D.由参数计算E.实测值法正确答案:B,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7.下面是有关甲氧苄啶(TMP)临床应用的一些情况,判断哪些是错误的A.按一日2次服用,经过5个半衰期血药浓度可达峰值B.加倍量服用,可使达峰时间缩短一半C.加大剂量,不缩短达峰时间,但可使峰浓度提高D.首次加倍量服药,可使达峰时间提前E.首次加倍量服药,可提高峰血药浓度,加强疗效正确答案:B,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8.对速度法与亏量法叙述正确的是A.速度法中时间应带人瞬时时间tB.亏量法中时间应带人中间时间乙C.亏量法收集尿量时间比速度法长D.速度法实验数据波动度大E.均可用来计算k和ke正确答案:C,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29.半衰期是指A.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B.体内药量减少一半所需时间C.与血浆蛋白结合一半所需时间D.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E.药效下降一半所需时间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0.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常用判别方法有A.作图法B.最小残差平方和判别法C.拟合度法判别法D.AIC最小判别法E.F检验法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1.尿药数据处理方法包括A.残数法B.亏量法C.Wagner-Nelson法D.速度法E.Michaelis-Menten法正确答案:B,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2.关于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都可能有非线性过程存在B.非线性的原因在于药物的体内过程有载体的参与C.非线性过程可以用Michaelis-Menten方程来表示D.血药浓度随剂量的改变成比例地变化E.AUC与给药剂量成正比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3.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的识别方法有A.残差平方和判断法B.拟合度法C.AIC判断法D.F检验E.亏量法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4.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中参数与剂量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有A.t1/2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延长B.A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大C.AUC与给药剂量成正比D.AUC与给药剂量的平方成正比E.C1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正确答案:A,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5.血药浓度-时间方程式: ,应同时满足于下列哪些条件A.口服给药B.单室模型C.静脉注射(快速)D.单剂量给药E.双室模型正确答案:B,C,D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6.有关缓释、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试验方案设汁的叙述正确的有A.须进行单剂量、双周期交叉试验B.无须进行单剂量、双周期交叉试验C.须进行多剂量、双周期稳态研究D.无须进行多剂量、双周期稳态研究E.至少要测量连续3天的谷浓度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7.利用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的尿药数据可以求得如下参数A.kcB.kaC.knrD.KoE.k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8.吸收速度常数Κa的计算方法有A.残数法B.导数法C.Wagner-Nelson法(适用于单室模型)D.AIC法E.LO0-Reigeiman法(适用于双室模型)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39.关于生物利用度测定中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叙述正确的是A.首选色谱法B.检测限至少能检测出3~5个半衰期样品中的浓度C.特异性要求能测定出原形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总含量即可D.绝对回收率要求在90%.~110%.之间E.标准曲线应覆盖高浓度范围,低浓度范围可以外推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40.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血浆半衰期恒定不变B.药物消除速度不变C.药物消除速度常数不变D.不受肝功能改变的影响E.不受肾功能改变的影响正确答案:A,C 涉及知识点:药物动力学。

药物动力学复习题及答案

药物动力学复习题及答案

药物动力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药物动力学;2.隔室模型;3.单室模型;4.外周室;5.二室模型;6.三室模型;7.AIC判据;8.混杂参数;9.稳态血药浓度;10.负荷剂量;11.维持剂量;12.坪幅;13.达坪分数;14.平蚜稳态血药浓度;15.蓄积系数;16.波动度;17.波动百分数:18.血药浓度变化率19.生物利用度;20.绝对生物利用度;21.相对生物利用度;22.生物等效性;23.延迟商二、单项选择题1.最常用的药物动力学模型是A.隔室模型B.药动一药效结合模型C.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D.统计矩模型E.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2.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哪一种变化规律A.药物排泄随时间的变化B.药物药效随时间的变化C.药物毒性随时间的变化D.体内药量随时间的变化E.药物体内分布随时间的变化3.关于药物动力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动力学在探讨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B.药物动力学对指导新药设计、优化给药方案、改进剂型等都发挥了重大作用C.药物动力学是采用动力学的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推测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D.药物动力学是研究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E.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要达到定量的目标还需很长的路要走4.反映药物转运速率快慢的参数是A.肾小球滤过率B.肾清除率C.速率常数D.分布容积E.药时曲线下面积5.关于药物生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生物半衰期与剂量有关B.代谢快、排泄快的药物,生物半衰期短C.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给药途径有关D.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释药速率有关E.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药物的吸收速率有关6.通常情况下与药理效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指标是A.给药剂量B.尿药浓度C.血药浓度D.唾液中药物浓度E.粪便中药物浓度7.关于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正确的有A.表观分布容积最大不能超过总体液B.无生理学意义C.表观分布容积是指体内药物的真实容积D.可用来评价药物的靶向分布E.表观分布容积一般小于血液体积8.某药物的组织结合率很高,因此该药物A.半衰期长B.半衰期短C.表观分布容积小D.表观分布容积大E.吸收速率常数大9.某药物口服后肝脏首过作用大,改为肌内注射后A.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B.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C.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D.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E.t1/2和生物利用度均无变化10.能够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某些特点和程度的是A.分布速度常数B.半衰期C.肝清除率D.表观分布容积E.吸收速率常数11.下列模型中,属于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的是12.关于单室模型错误的叙述是A.单室模型是把整个机体视为一个单元B.单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浓度均相等C.在单室模型中药物进入机体后迅速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D.符合单室模型特征的药物称单室模型药物E.血浆中药物浓度的变化基本上只受消除速度常数的影响13.关于清除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清除率没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B.清除率是指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位在单位时间内清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血液中的药物C.清除率包括了速度与容积两种要素,在研究生理模型时是不可缺少的参数D.清除率的表达式是Cl=(-dX/dt)/CE.清除率的表达式是Cl=kV14.关于隔室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隔室的划分是随意的B.为了更接近于机体的真实情况,隔室划分越多越好C.药物进入脑组织需要透过血脑屏障,所以对所有的药物来说,脑是周边室D.隔室是根据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多少和药物分布转运的快慢确定的E.隔室的划分是固定的,与药物的性质无关15.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l,则它的生物半衰期为A.0.693hB.1hC.1.5hD.2.OhE.4h16.某药静脉注射经3个半衰期后,其休内药量为原来的A.1/2B.1/4C.1/8D.1/16E.1/3217.某药静脉滴注经3个半衰期后,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A.50%B.75%C.88%D.94%E.99%18.静脉注射某药物lOOmg,立即测得血药浓度为1pt,g/ml,则其表观分布容积为A.5LB.10LC.50LD.100LE.1000L19.欲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可采取的给药方式是A.单次静脉注射给药B.多次静脉注射给药C.首先静脉注射一个负荷剂量,然后恒速静脉滴注D.单次口服给药E.多次口服给药20.在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中,与给药剂量有关的参数有A.k B.ka C.v D.Cl E.AUC21.多剂量函数的计算公式为22.多剂量给药的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的推导前提是A.单室模型 B.双室模型 c.静脉注射给药D.等剂量、等间隔 E.血管内给药23.以下关于多剂量给药稳态血药浓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达到稳态后,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一个恒定值B.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最大稳态血药浓度和最小稳态血药浓度的算术平均值C.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在数值上更接近最小稳态血药浓度D.增加给药频率,最大稳态血药浓度和最小稳态血药浓度的差值减少E.半衰期越长,稳态血药浓度越小24.多剂量血管外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是25.以下表达式中,能反映多剂量给药体内药物蓄积程度的是26.可用于表示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波动程度的是27.以近似生物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给药,为了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应将首次剂量A.增加0.5倍B.增加1倍 C.增加2倍 D.增加3倍 E.增加4倍28.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时,往往采用各种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下列软件中不属于统计学软件的是A.3P97B.NONMENC.PharsightD.DAS29.在进行口服给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时,不适于采用的动物为A.家兔 B.犬 C.大鼠 D.小鼠30.缓控释制剂药物动力学参数中HVD是指A.延迟商B.波动系数 C.半峰浓度维持时间 D.峰谷摆动率31.SFDA推荐首选的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A.药物动力学评价方法 B.药效动力学评价方法C.体外研究法D.临床比较试验法32. I期临床药物动力学试验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A.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动态变化过程B.受试者原则上应男性和女性兼有C.年龄以18~45岁为宜D.-般应选择目标适应证患者进行三、多项选择题1.以下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尿药排泄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A.大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泄的药物B.用量太小或体内表观分布容积太大的药物C.用量太大或体内表观分布容积太小的药物D.血液中干扰性物质较多E.缺乏严密的医护条件2.采用尿排泄数据求算动力学参数须符合以下条件A.有较多原形药物从尿中排泄B.有较多代谢药物从尿中排泄C.药物经肾排泄过程符合一级速度过程D.药物经肾排泄过程符合零级速度过程E.尿中原形药物出现的速度与体内当时的药量成正比3.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的求法有A.血药浓度对时间作图,即C→t作图B.血药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lgC→f作图C.当药物代谢产物的消除速率常数大于原形药物的消除速率时,药物代谢产物血浆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lgCm→f作图D.尿药排泄速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lg(△Xu/At)一tc作图E.尿药排泄亏量的对数对时间作图,即lg(Xu∞一Xu)一t作图4.多剂量函数式是5.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水平某一百分比所需的时间与以下因素有关A.半衰期B.给药次数C.生物利用度D.负荷剂量E.维持剂量6.以下有关多剂量给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体内药量随给药次数的增加,累积持续发生B.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取决于给药频率C.静脉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静脉注射维持剂量D.口服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口服维持剂量E.间歇静脉滴注给药时,每次滴注时血药浓度升高,停止滴注后血药浓度逐渐下降7.某药具有单室模型特征,多剂量血管外给药时A.稳态的达峰时等于单剂量给药的达峰时B.稳态时,一个给药周期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曲线下的总面积C.每一次给药周期的峰浓度在两次给药间隔内D.已知吸收半衰期、消除半衰期和给药间隔可以求出达坪分数和体内药物蓄积程度E.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仅与给药剂量、给药间隔时间有关8.关于等剂量等间隔时间多次用药,正确的有A.首次加倍可迅速达到稳态浓度B.达到95%稳态浓度,需要4~5个半衰期C.稳态浓度的高低与剂量有关D.稳态浓度的波幅与给药剂量成正比E.剂量加倍,稳态浓度也提高一倍9.应用叠加法原理预测多剂量给药的前提是A.-次给药能够得到比较完整的动力学参数B.给药时间和剂量相同C.每次剂量的动力学性质各自独立D.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性质E.每个给药间隔内药物吸收的速度与程度可以不同10.可用来反映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波动程度的指标是A.坪幅B.波动百分数C.波动度 D.血药浓度变化率11.下列哪些参数可用于评价多剂量给药缓控释制剂的质量A.根据药时曲线求得的吸收半衰期 B.血药波动程度C.根据药时曲线求得的末端消除半衰期 D.AUC E.给药剂量四、填空题1.药物在体内转运时,在体内瞬间达到分布平衡,且消除过程呈线性消除,则该药属________模型药物。

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答案)

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答案)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一、A1型题(本大题共43小题,每小题1.0分,共43.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目下方的答案栏内。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是()A. 药物的不良反应B. 药物的作用机制C. 机体对药物作用的动力学规律D. 药物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E. 药物对机体作用的规律参考答案: C2.关于药物简单扩散叙述错误的是()A. 不消耗能量B. 不需要载体C. 无饱和现象D. 可有竞争性抑制E. 当生物膜两侧药物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即停止参考答案: D3.药物最常见的跨膜转运方式是()A. 主动转运B. 简单扩散C. 膜孔扩散D. 易化扩散E. 膜动转运参考答案: B4.药物被动转运的特点是()A. 顺浓度差转运B. 消耗能量C. 需要载体D. 有竞争抑制现象E. 有饱和现象5.体液pH值的变化能影响药物的跨膜转运,这是由于pH改变了药物的()A. 解离度B. 溶解度C. 脂溶性D. 化学结构E. 分子大小参考答案: A6.影响药物被动转运的因素不包括()A. 药物的分子量B. 药物的脂溶性C. 肝脏功能D. 药物的解离度E. 膜面积参考答案: C7.青霉素(小分子)通过肾小管细胞分泌排泄是()A. 主动转运B. 易化扩散C. 简单扩散D. 胞饮E. 胞吐参考答案: A8.药物的首关消除效应常见发生于()A. 舌下给药后B. 吸入给药后C. 口服给药后D. 静脉给药后 E 皮下给药后参考答案: C9.最常用的给药方式是()A. 口服B. 直肠给药C. 静脉给药D. 舌下给药E. 肌内注射参考答案: A10.下列属于舌下给药特点的是()A. 可避免首关效应B. 吸收速度比口服慢C. 不能避免胃酸破坏D. 所有药物都易吸收E. 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参考答案: A11.与药物吸收无关的因素是()A.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分布)B. 药物剂型C. 药物的首关效应D. 体液pHE. 给药途径12.下列那种给药途径无吸收过程()A. 口服B. 舌下含服C. 肌肉注射D. 静脉注射E. 直肠给药参考答案: D13.首过消除是指()A.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过程中,首次进入肝脏被代谢灭活B. 药物静脉注射后,首先与血浆蛋白结合而暂时失去活性C. 体循环的药物从肾脏快速排泄D. 体循环的药物经过肝脏被代谢灭活E. 体循环的药物优先分布至血流丰富的器官参考答案: A14.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A. 对药物分布有影响B. 对药物吸收有影响C. 具有永久性D. 肾小球滤过加快E. 使药物代谢加快参考答案: A15.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A. 药物作用增强B. 药物代谢加快C.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D. 药物排泄加快E. 药物分布广参考答案: C16.某药在血浆蛋白上的结合部位被另一药物竞争置换后,该药的药理作用呈现()A. 不变B. 减弱C. 增强D. 消失E.增多参考答案: C17.难以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是()A. 分子大,极性高B. 分子小,极性低C. 分子大,无极性D. 分子小,极性高E. 分子小,无极性参考答案: A18.肝功能低下的患者应用主要在肝脏代谢的药物时需注意()A. 个体差异B. 减少药物用量C. 变态反应D.耐受性E.成瘾性参考答案: B19.药物经过代谢(生物转化)后的结果不可能是()A. 药理活性增强B. 药理活性降低C. 毒性增加D. 水溶性增加E. 毒性减小参考答案: C20.下列哪种药物是肝药酶诱导剂()A. 地西泮B. 阿司匹林C. 普萘洛尔D.苯巴比妥E. 硝酸甘油参考答案: D21.经肝药酶转化的药物与肝药酶抑制剂合用时其效应()A. 减弱B. 增强C. 不变D. 消失E. 新增参考答案: B22.在酸性尿液中,弱酸性的药物()A. 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慢B. 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快C. 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D. 解离少重吸收少,排泄快E. 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快参考答案: C23.肝肠循环主要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A. 起效快慢B. 药效高低C. 分布D. 作用持续时间E.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参考答案: D24.排泄过程是药物的()A. 生物转化过程B. 再吸收过程C. 彻底消除过程D. 再分布过程E. 储存的过程参考答案: C25.大多数药物的消除途径不包括()A. 肝脏的代谢B. 肾脏的排泄C. 乳汁的排泄D. 随唾液排出E. 胆汁排泄参考答案: D26.尿液的pH值影响药物的排泄,是由于它改变了药物的()A. 分子结构B. 大小C. 解离度D. 解离常数E. 溶解度参考答案: C27.大多数药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A. 皮肤、粘膜B. 肾脏C. 肺脏D. 肠道E. 肝脏参考答案: B28.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使尿液碱化,可引起()A. 弱酸性药物再吸收增加B. 弱碱性药物再吸收减少C. 弱酸性药物排泄加快D. 弱碱性药物排泄加快E. 弱酸性药物排泄减慢参考答案: C29.某药物口服和静注相同剂量后的时量曲线下面积几乎相等,表明该药物()A. 口服吸收迅速B. 口服吸收完全C. 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低D. 口服药物没有首关消除E. 静注吸收不完全参考答案: B30.按一级动力学方式消除的药物其半衰期()A. 随给药途径而不同B. 与血药浓度有关C. 受给药间隔影响D. 给药剂量越大半衰期越长E. 相对恒定参考答案: E31.时量曲线下面积反映()A. 消除半衰期B. 消除速度C. 吸收速度D. 吸收进入机体的药物相对量E. 给药剂量参考答案: D32.关于时-量关系曲线的描述正确的为()A. 反映药物效应随时间变化及其规律B. 反映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及其规律C. 横轴为时间,纵轴为给药剂量D. 时量曲线的升段只反映药物吸收E. 时量曲线的下降段只反映药物消除参考答案: B33.某药半衰期为10小时,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所需时间为()A. 10小时左右B. 20小时左右C. 1天左右D. 2天左右E. 5天左右参考答案: D(50小时)34.按半衰期恒量重复给药时,为缩短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可采用()A. 首剂量加倍B. 首剂量增加3倍C. 连续恒速静脉滴注D. 增加给药次数E. 增加每次给药量参考答案: A35.按半衰期恒速恒量给药,大约经过几个半衰期即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A. 8个B. 5个C. 10个D. 2个E. 1个参考答案: B36.临床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正确的恒量给药间隔()A. 每4 h给药一次B. 每6 h给药一次C. 每8 h给药一次D. 每12 h给药一次E. 应根据药物的半衰期确定参考答案: E37.血药浓度达到坪值时意味着()A. 药物的作用最强B. 药物的消除量最大C. 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D. 药物吸收过程完成E. 药物不再消除参考答案: C38.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是指()A. 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B. 药物脑脊液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C. 药物效应降低一半所需时间D. 稳态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E. 从血浆药物浓度为原来的一半至完全消除的时间参考答案: A39.按一级动力学方式消除的药物,按一定间隔时间连续给一定剂量,其坪值到达大约需要()A. 1个t1/2B. 3个t1/2C. 5个t1/2D. 7个t1/2E. 10个t1/2 参考答案: C40.血浆半衰期对临床用药的参考价值是()A. 确定用药剂量B. 制定给药间隔时间C. 研制药物剂型D. 选择给药途径E. 计算生物利用度参考答案: B41.决定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药物的()A. 体内转化速度B. 作用强弱C. 吸收快慢D. 体内消除速度E. 生物利用度参考答案: D42.对生物利用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是()A. 给药次数B. 给药时间C. 给药剂量D. 给药途径E. 年龄参考答案: D43.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一般代表()A. 口服药物被机体吸收的百分率B. 口服药物所能达到的血药浓度高低C. 口服药物的溶出度D. 口服药物剂量的大小E. 口服药物的安全性参考答案: A二、A2型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本科药学第二学期《药物代谢动力学》1-4

本科药学第二学期《药物代谢动力学》1-4

XX 大学网络教育药物动力学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生物等效性2. 生物半衰期3. 达坪分数4. 单室模型5. 临床最佳给药方案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1.)1(1010100t t c e k e k k V k C βαβααβαβ--------= 2.∞∞+-=-u u u X t k X X lg 303.2)lg( 3. kt k ss e e V X C --⋅-=)1(0τ 4.)2(00V X k V V X AUC m m +=5. 00)1)(1(1x e e x a k k ⋅--=--*ττ 三、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 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几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测定有何基本要求?有何意义?2. 什么是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表明药物的什么性质?3.影响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有哪些?4.临床药师最基本的任务是什么?5.如何判别药物在体内存在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四、计算题(共25分)1.一种抗生素,其消除半衰期为3h ,表观分布容积为体重的20%。

治疗窗为1~10μg/mL ,该药以静脉注射给药时,(1)计算68岁体重为80kg 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以每8小时给药一次,达稳态时其最高血药浓度不超过10μg/mL ,每次注射剂量应为多少? (2)按上方案给药达稳定时最低血药浓度为多少?〔7分〕2.地西泮治疗癫痫发作所需血药浓度为0.5~2.5μg/mL ,已知V=60L ,t 1/2=55h 。

今对一患者先静脉注射15mg ,半小时后以每小时10mg 速度滴注,试问经2.5小时滴注是否达到治疗所需浓度?3.某药物常规制剂每天给药4次,每次20mg ,现研制每天给药2次的控释制剂,试设计含速、缓两部分控释制剂的剂量。

〔已知k=0.3h -1;k a =2.0h -1;V=10L ;F=80%〕药物动力学试卷一〔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生物等效性: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其吸收速度和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药理学:药动学习题与答案

药理学:药动学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消除,则()。

A.药物完全消除需5个半衰期B.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量的药物C.血浆浓度达到稳定水平需5个半衰期D.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正确答案:B解析:零级动力学消除,也称恒量消除,指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量的药物。

一级动力学消除,也称恒比消除,指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与血药浓度成正比。

2、药物的t1/2是指()。

A.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B.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C.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D.药物的最高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正确答案:A解析:药物的t1/2是指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此处的血药浓度不是指某个特定的血药浓度。

3、已知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上午8时测其血药浓度为100μg/L,晚上8时其血药浓度为12.5μg/L,该药的t1/2为()。

A.6hB.4hC.8hD.2h正确答案:B解析:一级动力学消除,即恒比消除,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半衰期恒定。

100乘以(1/2)的n次方等于12.5,则n=3,意味着此过程有3个半衰期,而上午8时到晚上8时为12个小时,故半衰期=12/3=4小时。

4、生物利用度是指口服药物的()。

A.吸收入血循环的总量B.消除的药量C.吸收入血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D.实际给药量正确答案:C解析:生物利用度指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后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和速度。

5、弱碱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

A.解离少,肾小管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多,肾小管再吸收多,排泄慢C.解离少,肾小管再吸收多,排泄快D.解离多,肾小管再吸收少,排泄慢正确答案:A解析: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

6、肝药酶主要指()。

A.单胺氧化酶B.醛类脱氢酶C.细胞色素P450酶系D.醇脱氢酶正确答案:C解析: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是主要的药物代谢酶,在临床常用的315个药物中有175个经CYP代谢。

7、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继续教育复习材料1、I期临床药品动力学试验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D )A、目标是探讨药品在人体内吸收、分布、消除动态改变过程B、受试者标准上应男性和女性兼有C、年纪以18~45岁为宜D、通常应选择目标适应证患者进行2、以下关于多剂量给药稳态血药浓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A、达到稳态后,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一个恒定值B、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最大稳态血药浓度和最小稳态血药浓度的算数平均值C、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在数值上更接近最小稳态血药浓度D、增加给药频率,最大稳态血药浓度和最小稳态血药浓度的差值减少3、增加药物与角膜的接触时间可有效降低药物流失,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方式是(C )A、减小滴眼剂的表面张力有利于泪液与滴眼剂的充分混合,增加接触时间;B、应用软膏、膜剂、在位凝胶等剂型;C、增加给药体积;D、增加制剂黏度;4、鼻部吸收药物粒子的大小应控制在(A )为宜A、20~50μm;B、小于2μm;C、2~20μm;D、大于50μm;5、在进行口服给药药品动力学研究时,不适于采取动物为:(A )A、家兔B、犬C、大鼠D、小鼠6、以下关于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的叙述正确的是(B )A、药物的脂溶性越高,向脑内转运越慢B、药物的脂溶性越低,向脑内转运越慢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越高,越易向脑内转运D、延长载药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降低了药物向脑内转运的效率7、以下相关给药方案调整说法,正确是(B )A、设计口服给药方案时,必需要知道药品FB、设计口服给药方案时,必需要知道有药品t1/2C、设计口服给药方案时,必需要知道药品VD、设计口服给药方案时,必需要同时知道药品F、t1/2和V8、关于胃肠道黏膜上覆盖的黏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糖蛋白是其主要成分;B、具有保护黏膜的作用;C、有利于药物的吸收;D、具有粘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性;9、缓控释制剂药品动力学参数中HVD是指(B )A、延迟商B、波动系数C、半峰浓度维持时间D、峰谷摆动率10、对于肾功效衰退患者,用药时关键考虑(A )A、药品经肾脏转运B、药品在肝脏代谢C、药品在胃肠吸收D、药品和血浆蛋白结合率11、口服给药的负荷剂量与下列哪些参数有关(A )A、X0,τ,k,FB、X0,Ka,k,τC、V,CssD、X0,Ka,τ,F12、新生儿药品半衰期延长是因为(A )A、酶系统发育不完全B、蛋白结合率较高C、微粒体酶诱导作用D、药品吸收完全13、药品作用强度,关键取决于(D )A、药品在血液中浓度B、药品和血浆蛋白结合率C、药品排泄速率D、药品在靶器官浓度14、药品A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药品B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5%,药品A单用时t1/2为4h,如药品A和药品B适用,则药品A的t1/2为(A )A小于4h B.不变C.大于4h D.大于8h15、药物代谢I相反应不包括(D )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C、水解反应D、结合反应16、当可被肝药酶代谢药品和酶抑制剂适用时比单独应用效果(D )A、无效B、减弱C、不变D、增强17、下列关于双室静注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参数B和β值可通过残数法求得;B、机体的消除速度常数为β;C、机体的消除速度常数为K21D、一般情况下,β>α;18、通常情况下与药理效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指标是(C )A、给药剂量B、尿药浓度C、血药浓度D、唾液中药物浓度19、下列(D )不能表示重复给药的血药浓度波动程度A、波动百分数B、血药浓度变化率C、波动度D、平均稳态血药浓度20、关于清除率的叙述,错误的是(B )A、清除率没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B、清除率是指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位在单位时间内清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血液中的药物C、清除率包括了速度与容积两种要素,在研究生理模型时是不可缺少的参数D、清除率的表达式是Cl=kv21、下列哪项符合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B )A.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算术平均值B.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问隔内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的AUCC.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大于单剂量给药的AUCD.达稳态时的累积因子与剂量有关22、胞饮作用的特点是(A )A、有部位特异性B、需要载体C、不需要消耗机体能量D、逆浓度梯度转运23、反复给药血药浓度﹣时间关系似推导前提是(D )A、单室模型B、双室模型C、静脉注射给药D、等计量等间隔24、下列那一项不是药物动力学模型的识别方法(D )A、图形法B、拟合度法C、AC判断法D、亏量法25、静脉注射某药,X0=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u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为(D )A、20LB、4m1C、30LD、4L26、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则它的生物半衰期(C )A、4hB、1.5hC、2.0hD、0.693h27、地高辛的半衰期为40.8h,在体内每天消除剩余量百分之几(A )A、35.88B、40.76C、66.52D、29.4128、假设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问多少个t l/2药物消除99.9%?(C )A、6t1/2B、4t1/2 C.8t1/2 D.10t1/229、单室模墨药物,生物半衰期为6h,静脉输注达稳态血药浓度的95%需要多长时间(C )A、12.5hB、25.9hC、30.5hD、50.2h30、关于药物动力学中用“速度法”从尿药数据求算药物动力学的有关参数的错误描述是(C )A、至少有一部分药物从肾排泄而消除B、须采用中间时间t中来计算C、必须收集全部尿量(7个半衰期,不得有损失)D、误差因素比较敏感,试验数据波动大31、药品在体内以原型不可逆消失过程,该过程是(D )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32、药品排泄关键器官是(D )A、肝B、肺C、脾D、肾33、SFDA推荐首选的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A )A、药物动力学评价方法B、药效动力学评价方法C、体外研究法D、临床比较试验34、关于隔室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单室模型是指药物进入体内后能迅速与各组织达到动态分布平衡,成为均一单元,血药浓度与组织浓度相等;B、一种药物符合哪种隔室模型,主要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质,与给药途径及实验方法等无关;C、如果静脉注射给药后血药浓度对时间作图为一直线,则为单室模型;D、双室模型中央室一般是由血液和血流丰富、能迅速达到分布平衡的组织和器官构成,周边室则由血液供应少、分布缓慢的组织和器官组成;35、能够用来测定肾小球滤过速度药品是(C )A、青霉素B、链霉素C、菊粉D、葡萄糖36、对于低溶解度,高通透性的药物,提高其吸收的方法错误的是(C )A、制成可溶性盐类B、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C、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D、增加药物在胃肠道的滞留时间37、药品脂溶性是影响下列哪一步骤最关键原因(B )A、肾小球过滤B、肾小管重吸收C、肾小管分泌D、尿液酸碱性38、一定时间内肾能使多少容积血浆中该药品清除能力被称为(B )A、肾排泄速度B、肾清除率C、肾清除力D、肾小管分泌39、某药静脉滴注经3个半衰期后,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C )A、50%B、75%C、88%D、99%40、模型拟合的判断,下列正确的是(A )A、AIC值越小,拟合得越好;B、残差平方和RSS越大拟合越好;C、拟合度r2越小拟合越好;D、加权残差平方和WRSS越大拟合越好;41、下列关于药物转运的描述正确的是(C )A、浓度梯度是主动转运的动力B、易化扩散的速度一般比主动转运的快C、肽转运器只能转运多肽D、核苷转运器是外排转运器42、关于药物动力学的叙述,错误的是(D )A、药物动力学在探讨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B、药物动力学对指导新药设计、优化给药方案、改进剂型等都发挥了重大作用C、药物动力学是采用动力学的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推测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D、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要达到定量的目标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43、分子量增加可能会促进下列过程中哪一项(B )A、肾小球过滤B、胆汁排泄C、重吸收D、肾小管分泌44、药物除了肾排泄以外最主要的排泄途径是(A )A、胆汁B、汗腺C、唾液腺D、泪腺45、下列过程中哪一个过程通常不存在竞争抑制(A )A、肾小球过滤B、胆汁排泄C、肾小管分泌D、肾小管重吸收46、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D )A、逆浓度关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B、消耗能量,不需要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C、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D、不消耗能量,不書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47、酸化尿液可能对下列药品中哪一个肾排泄不利(A )A、水杨酸B、葡萄糖C、四环素D、庆大霉素48、一定时间内能使多少各积血浆中该药品清除能上被称为(B )A、肾排泄速度B、肾清除率C、肾清除力D、肾小球过滤速度49、关于生物膜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C )A、流动性B、选择透过性C、结晶性D、不对称性50、当药物与蛋白结合率较大时,则(B )A、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也高B、药物难以透过血管壁向组织分布C、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D、可已经肝脏代谢51、某药物口服后肝脏首过作用大,改为肌内注射后(D )A、生物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均增加B、生物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均减少C、生物半衰期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D、生物半衰期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52、在胆汁中排泄药品或其代谢物在小肠中移动期间重新被吸收进肝门静脉现象被称为(A )A、肠肝循环B、胆汁排泄C、肠肝排泄D、肝脏代谢53、下列药品中哪一个最有可能从肺排泄(A )A、乙醚B、青霉素C、磺胺嘧啶D、二甲双胍54、给药路径和方法不一样而造成代谢过程差异,关键相关原因为(A )A、有没有首过现象B、有没有肠肝循环C、有没有个体差异D、有没有酶诱导和酶抑制现象55、药品在消化道代谢也是相当普遍,其中肠内细菌代谢是关键代谢过程,它代谢反应类型关键是(D )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C、结合反应D、水解反应56、能够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某些特点和程度的是(D )A、分布速度常数B、半衰期C、肝清除率D、表观分布容积57、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哪一种变化规律(D )A、药物排泄随时间的变化B、药物药效随时间的变化C、药物毒性随时间的变化D、体内药量随时间的变化58、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错误的是(D )A、生物药剂学与药理学和生物化学有密切联系,但侧重点不同B、药物动力学为生物药剂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C、由于生物体液中药物浓度通常为微量或痕量,需要选择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的分析手段和方法D、从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高低就可判断药物制剂在体内是否有效59、肺部给药时,下列影响因素错误的是(D )A、细而长的吸气使药物到达深部如肺泡等部;B、短而快的吸气使药物停留在咽喉部位;C、为了达到最大的肺部给药效果,可在吸入药物后屏气5~10秒;D、药物粒子进入肺的量与呼吸量成正比,与呼吸频率成反比;60、关于隔室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D )A、隔室的划分是随意的B、为了更接近于机体的真实情况,隔室划分的越多越好C、药物进入脑组织需要透过血脑屏障,所以对所有的药物来说,脑是周边室D、隔室是根据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多少和药物分布转运的快慢确定的61、某药物口服后肝脏首过作用大,改为肌内注射后(D )A、生物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均增加B、生物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均减少C、生物半衰期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D、生物半衰期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62、下列关于经皮给药吸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C )A、脂溶性药物易穿过皮肤,但脂溶性过强容易在角质层聚集,不易穿透皮肤B、某弱碱药物的透皮给药系统宜调节pH为偏碱性,使其呈非解离型,以利于药物吸收C、脂溶性药物的软膏剂,应以脂溶性材料为基质,才能更好的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D、药物主要通过细胞间隙或细胞膜扩散穿透皮肤,但皮肤附属器亦可能成为重要的透皮吸收途径63、SFDA推荐首选的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A )A、药物动力学评价方法B、药效动力学评价方法C、体外研究法D、临床比较试验法64、以下那条不属于主动转运的特点(B )A、需要能量B、无部位特异性C、逆浓度梯度D、需要载体参与65、以下错误的选项是(D )A、淋巴循环可使药物不通过肝从而减少首过作用B、乳剂有利于脂溶性药物通过淋巴系统吸收C、大分子药物易于向淋巴系统转运D、A、B、C均不对66、关于生物膜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C )A、流动性B、选择透过性C、结晶性D、不对称性67、下列描述错误的是(C )A、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膜动转运B、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C、被动扩散需要载体参与D、促进扩散一般比单纯扩散的速度快得多68、下列哪一种药物最有可能从肺排泄(A )A、乙醚B、青霉素C、磺胺嘧啶D、二甲双胍69、拟定给药方案时,主要可调节以下哪一项调整剂量(B )A、t1/2和kB、X0和τC、Css和VD、V和Cl70、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D )A、逆浓度关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B、消耗能量,不需要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C、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D、不消耗能量,不書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71、弱碱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大小与pH大小的关系是(A )A、随pH降低而增大;B、随pH降低而减小;C、不受pH影响;D、随pH增大而增大;72、研究药物的吸收时,生理状态更接近自然给药情形的研究方法是(D )A、小肠单向灌流法B、肠襻法C、外翻环法D、小肠循环灌流法73、单糖、氨基酸等生命必需物质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是(C )A、被动扩散B、膜孔转运C、主动转运D、促进扩散74、口服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B )A、大肠B、小肠C、结肠D、胃75、下列过程中哪一种过程一般不存在竞争抑制(A )A、肾小球过滤B、胆汁排泄C、肾小管分泌D、肾小管重吸收76、淋巴系统对(D )的吸收起着重要作用A、脂溶性药物B、解离型的药物C、水溶性药物D、未解离型药物77、肠肝循环发生在哪一种排泄中(B )A、肾排泄B、胆汁排泄C、乳汁排泄D、肺部排泄78、下列哪项不属于单室模型中血管外重复给药参数(B )A、稳态最大血药浓度;B、溶出速率;C、蓄积系数;D、稳态血药浓度;79、关于肠道灌流法描述正确的是(B )A、小肠有效渗透系数是决定药物在小肠吸收速度和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B、对受试动物的数量没有要求C、吸收研究过程中药物必须以真溶液状态存在D、能排除药物肠道代谢、肠壁吸附等因素所致的药物损失80、对于肾功能减退患者,用药时主要考虑(A )A、药物经肾脏的转运B、药物在肝脏的代谢C、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81、关于隔室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单室模型是指药物进入体内后能迅速与各组织达到动态分布平衡,成为均一单元,血药浓度与组织浓度相等;B、一种药物符合哪种隔室模型,主要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质,与给药途径及实验方法等无关;C、如果静脉注射给药后血药浓度对时间作图为一直线,则为单室模型;D、双室模型中央室一般是由血液和血流丰富、能迅速达到分布平衡的组织和器官构成,周边室则由血液供应少、分布缓慢的组织和器官组成;82、静脉注射某药,X0=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u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为(D )A、20LB、4m1C、30LD、4L83、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则它的生物半衰期( C )A、4hB、1.5hC、2.0hD、0.693h84、下列哪一项是混杂参数(C )A、k10、k12、k21B、t1/2、Cl、V、A、BC、α、β、A、BD、k A、k、α、β85、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是指(D )A、人体总体积B、人体的体液总体积C、游离药物量与血药浓度之比D、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86、关于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正确的有(D )A、表观分布容积最大不能超过总体液B、无生理学意义C、表观分布容积是指体内药物的真是容积D、可用来评价药物的靶向分布87、地高辛的半衰期为40.8h,在体内每天消除剩余量百分之几(A )A、35.88B、40.76C、66.52D、29.41E、87.6788、关于注射给药正确的表述是(C )A、皮下注射给药容量较小,一般用于过敏试验B、不同部位肌内注射吸收顺序臀大肌>大腿外侧肌>上臂三角肌C、混悬型注射剂可于注射部位形成药物贮库,药物吸收过程较长D、显著低渗的注射液可局部注射后,药物被动扩散速率小于等渗注射液89、关于影响胃排空速率的生理因素不正确的是(D )A、胃内容物的黏度和渗透压B、精神因素C、食物的组成D、药物的理化性质90、以下叙述正确的是(B )A、脑组织在任何情况下,都属于中央室;B、多室模型中,药物的消除一般发生在中央室;C、多室模型中,中央室和周边室药物会同时达到分布平衡;D、多室模型中,药物首先在中央室分布平衡,之后在周边室达到平衡;91、增加药物与角膜的接触时间可有效降低药物流失,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方式是(C )A、减小滴眼剂的表面张力有利于泪液与滴眼剂的充分混合,增加接触时间;B、应用软膏、膜剂、在位凝胶等剂型;C、增加给药体积;D、增加制剂黏度;92、以下关于稳态血药浓度叙述正确的是(A )A、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时稳态血药浓度曲线是一条直线;B、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给药时的稳态血药浓度是一条直线;C、单室模型药物血管外多剂量给药的最大稳态血药浓度是一条直线;D、单室模型药物血管外多剂量给药的最小稳态血药浓度是一条直线;93、以下关于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A )A、蛋白结合率越高,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B、药物与蛋白结合是不可逆,有饱和和竞争结合现象C、药物与蛋白结合后,可促进透过血脑屏障D、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94、影响片剂中药物吸收的剂型和制剂工艺因素不包括(A )A、片重差异B、片剂的崩解度C、药物颗粒的大小D、压片的压力95、下列关于双室静注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参数B和β值可通过残数法求得;B、机体的消除速度常数为β;C、机体的消除速度常数为K21D、一般情况下,β>α;96、某药静脉注射经3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C )A、1/2B、1/4C、1/8D、1/1697、体内细胞对微粒的作用及摄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D )A、胞饮、吸附、膜间作用、膜孔转运B、膜孔转运C、膜孔转运、胞饮、内吞D、膜间作用、吸附、融合、内吞98、分子量增加可能会促进下列过程中哪一项(B )A、肾小球过滤B、胆汁排泄C、重吸收D、肾小管分泌99、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有(A )A、结合型与游离型存在动态平衡B、无竞争C、无饱和性D、结合率取决于血液pH100、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D、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101、关于药物经皮吸收,正确的叙述是(D )A、皮肤内代谢酶主要存在与活性表皮;B、皮肤水化作用对水溶性药物的促渗作用小于对脂溶性药物的促渗作用;C、皮肤内代谢酶主要存在于真皮;D、皮肤内含与肝脏类似的代谢酶,所以有明显的首过效应;102、药物在体内以原形不可逆消失的过程,该过程是(D )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103、酸化尿液可能对下列药物中的哪一种肾排泄不利(A )A、水杨酸B、葡萄糖C、四环素D、麻黄碱104、假设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问多少个t l/2药物消除99.9%?( C )A、4t1/2B、6t1/2C、8t1/2D、10t1/2E、12t1/2105、舌下给药的缺点是(D )A、给药方便;B、舌下渗透力能力强;C、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D、易受唾液冲走影响;106、关于药物间及药物与辅料间的相互作用描述错误的是(C )A、药物引起胃肠道pH的改变会明显妨碍药物的吸收B、药物在制剂中与辅料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络合物可使药物在吸收部位的浓度减小C、药物被包合后,使药物的吸收增大D、脂质类材料为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可不同程度的延缓药物释放107、下列关于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 )A、药物消除的半衰期越长,其达坪速度越快;B、在滴注的时间T内,体内除有消除过程外,同时存在一个恒速增加药量的过程;C、稳态血药浓度Css=k0/kVD、静脉滴注是以恒速向血管内给药的方式;108、直肠给药特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D )A、药物直肠给药吸收后,大部分绕过肝脏进入大循环发挥全身作用;B、避免胃肠pH和酶的影响和破坏,避免药物对胃肠功能的干扰;C、作用的时间一般比片剂长,每日给药1-2次;D、不可作为多肽蛋白类药物的吸收部位;109、静脉注射某药物100mg,立即测的血药浓度为1μg/m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D )A、5L B、10L C、50L D、100L110、新生儿的药物半衰期延长是因为(A )A、酶系统发育不完全B、蛋白结合率较高C、微粒体酶的诱导作用D、药物吸收完全111、药物的脂溶性是影响下列哪一步骤的最重要因素(C )A、肾小球滤过率B、肾小管分泌C、肾小管重吸收D、尿量112、下列那一项不是药物动力学模型的识别方法(D )A、图形法B、拟合度法C、AC判断法D、亏量法113、以下相关稳态血药浓度叙述中,正确是(D )A、达成稳态后,血药浓度式中维持一个恒定值B、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稳态最大血药浓度和稳态最小血压浓度算术平均值C、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在数值上更靠近稳态最小血药浓度D、增加给药频率,稳态最大血药浓度和稳态最小血压浓度差值小114、下列(D )不能表示重复给药的血药浓度波动程度A、波动百分数B、血药浓度变化率C、波动度D、平均稳态血药浓度115、下列哪项符合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B )A、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 ss)max与(C ss)min的算术平均值B、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问隔内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的AUCC、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大于单剂量给药的AUCD、达稳态时的累积因子与剂量有关116、对于肾功效衰退患者,用药时关键考虑(A )A、药品经肾脏转运B、药品在肝脏代谢C、药品在胃肠吸收D、药品和血浆蛋白结合率117、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的大致顺序为(C )A、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颗粒剂>片剂B、溶液剂>颗粒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C、溶液剂>混悬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D、混悬剂>溶液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118、在溶出为限速过程吸收中,溶解了的药物立即被吸收,即为(A )状态A、漏槽B、动态平衡C、饱和D、均是119、可以用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药物是(C )A、青霉素B、链霉素C、菊粉D、葡萄糖120、关于单室模型错误的描述是(B )A、单室模型是把整个机体视为一个单元B、单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浓度均相等C、在单室模型中药物进入机体后迅速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D、符合单室模型特征的药物成为单室模型药物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Caco-2细胞模型主要应用于(ABCDE )A、研究药物结构与吸收转运的关系B、快速评价前体药物的口服吸收C、研究口服药物的吸收转运机制D、确定药物在肠腔吸收的最适pHE、研究辅料以及剂型对吸收的影响作用2、下列论述正确的是(CD )A、光学异构体对药物代谢无影响B、体外法可完全替代体内法进行药物代谢的研究C、黄酮体具有很强的肝首过效应,因此口服无效D、硝酸甘油具有很强的肝首过效应,因此通过皮肤、鼻腔、直肠、口腔黏膜吸收可提高生物利用度。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请先翻译成中文再解释)1.absorption:2.enzyme induction:3.enterohepatic cycle:4. mean residence time,MRT:5.first pass effect:6.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7.enzyme inhibition:8.bioequivalence:9.loading dose:10.PPK:11.AUC:12.passive transport:13.cytochrome P450:14.wash-out period:15.facilitated diffusion:16.distribution:17.membrane pore transport:18.accumulation:二、简答题:1.药物转运机制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2.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点是什么?其形成原因是什么?3.某药按生物药剂学分类属于IV型,请问可以采用什么手段提高生物利用度?4.鼻粘膜给药有何特点?举例说明在新制剂研发中的应用。

5.简述缓控释制剂体内评价的主要内容。

6.从影响药物吸收的剂型因素分析,可以通过什么手段增加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7.注射药物过量后,为了加快药物从血液中的排除,可以采用什么手段?8.TDM有何意义,哪些药物需要TDM?9.从药物的经肾排泄机制分析药物过量后如何加快药物的排泄?10.创新药物研究时,药物代谢研究包括哪些主要内容?11.简述口腔黏膜给药的特点以及适用于该给药途径的制剂特点。

试举例说明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12.决定药物被组织摄取和积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哪些组织摄取药物最快?13.为什么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会延长仅由肾小球滤过药物的肾清除率,但不影响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主动分泌两种途径清除药物的肾清除率?14.如何通过药剂学途径增加药物的淋巴转运?15.何为生物药剂学中的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16.简述载体媒介转运的分类及特点。

执业药师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与答案

执业药师药物代谢动力学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药物代动力学一、最佳选择题1、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A、吸收快慢B、作用强弱C、体分布速度D、体转化速度E、体消除速度2、药时曲线下面积代表A、药物血浆半衰期B、药物的分布容积C、药物吸收速度D、药物排泄量E、生物利用度3、需要维持药物有效血浓度时,正确的恒定给药间隔时间是A、每4h给药一次B、每6h给药一次C、每8h给药一次D、每12h给药一次E、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4、以近似血浆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给药,为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可以首次剂量A、增加半倍B、增加1倍C、增加2倍D、增加3倍E、增加4倍5、某药的半衰期是7h,如果按每次0.3g,一天给药3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所需时间是A、5~10hB、10~16hC、17~23hD、24~28hE、28~36h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长短决定于A、剂量大小B、给药次数C、吸收速率常数D、表观分布容积E、消除速率常数7、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A、有效血浓度B、稳态血药浓度C、峰浓度D、阈浓度E、中毒浓度8、药物吸收到达血浆稳态浓度时意味着A、药物作用最强B、药物吸收过程已完成C、药物消除过程正开始D、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E、药物在体分布达到平衡9、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关稳态血药浓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增加剂量能升高稳态血药浓度B、剂量大小可影响稳态血药浓度到达时间C、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达稳态血药浓度D、定时恒量给药必须经4~6个半衰期才可达稳态血药浓度E、定时恒量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与清除率有关10、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消除半衰期A、与用药剂量有关B、与给药途径有关C、与血浆浓度有关D、与给药次数有关E、与上述因素均无关11、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血浆半衰期与消除速率常数k的关系为A、0.693/kB、k/0.693C、2.303/kD、k/2.303E、k/2血浆药物浓度12、对血浆半衰期(一级动力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B、能反映体药量的消除速度C、依据其可调节给药间隔时间D、其长短与原血浆浓度有关E、一次给药后经4~5个半衰期就基本消除13、静脉注射1g某药,其血药浓度为10mg/d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A、0.05LB、2LC、5LD、10LE、20L14、在体药量相等时,Vd小的药物比Vd大的药物A、血浆浓度较低B、血浆蛋白结合较少C、血浆浓度较高D、生物利用度较小E、能达到的治疗效果较强15、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表观分布容积(Vd)的概念不符A、Vd是指体药物达动态平衡时,体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B、Vd的单位为L或L/kgC、Vd大小反映分布程度和组织结合程度D、Vd与药物的脂溶性无关E、Vd与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有关16、下列关于房室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A、它反映药物在体分却速率的快慢B、在体均匀分布称一室模型C、二室模型的中央室包括血浆及血流充盈的组织D、血流量少不能立即与中央室达平衡者为周边室E、分布平衡时转运速率相等的组织可视为一室17、影响药物转运的因素不包括A、药物的脂溶性B、药物的解离度C、体液的pH值D、药酶的活性E、药物与生物膜接触面的大小18、药物消除的零级动力学是指A、消除半衰期与给药剂量有关B、血浆浓度达到稳定水平C、单位时间消除恒定量的药物D、单位时间消除恒定比值的药物E、药物消除到零的时间19、下列有关一级药动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血浆药物消除速率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B、单位时间机体药物按恒比消除C、大多数药物在体符合一级动力学消除D、单位时间机体药物消除量恒定E、消除半衰期恒定20、关于一室模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各组织器官的药物浓度相等B、药物在各组织器官间的转运速率相似C、血浆药物浓度与组织药物浓度快速达到平衡D、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可反映组织中药物浓度高低E、各组织间药物浓度不一定相等21、对药时曲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反映血药浓度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B、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血药浓度C、又称为时量曲线D、又称为时效曲线E、血药浓度变化可反映作用部位药物浓度变化22、药物在体的半衰期依赖于A、血药浓度B、分布容积C、消除速率D、给药途径E、给药剂量23、依他尼酸在肾小管的排泄属于A、简单扩散B、滤过扩散C、主动转运D、易化扩散E、膜泡运输24、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A、肾脏B、胆管C、汗腺D、乳腺E、胃肠道25、有关药物排泄的描述错误的是A、极性大、水溶性大的药物在肾小管重吸收少,易排泄B、酸性药在碱性尿中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C、脂溶性高的药物在肾小管重吸收多,排泄慢D、解离度大的药物重吸收少,易排泄E、药物自肾小管的重吸收可影响药物在体存留的时间26、下列关于肝微粒体药物代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系B、又称单加氧化酶C、又称细胞色素P450酶系D、肝药物代酶是药物代的主要酶系E、肝药物代专司外源性药物代27、药物的首过消除可能发生于A、舌下给药后B、吸入给药后C、口服给药后D、静脉注射后E、皮下给药后28、具有肝药酶活性抑制作用的药物是A、酮康唑B、苯巴比妥C、苯妥英钠D、灰黄霉素E、地塞米松29、下列关于肝药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存在于肝及其他许多脏器官B、其作用不限于使底物氧化C、对药物的选择性不高D、肝药酶是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的简称E、个体差异大,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30、下列关于肝药酶诱导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使肝药酶的活性增加B、可能加速本身被肝药酶的代C、可加速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的代D、可使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血药浓度升高E、可使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血药浓度降低31、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是A、单胺氧化酶B、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C、辅酶ⅡD、葡萄糖醛酸转移酶E、胆碱酯酶32、下列关于药物体转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药物的消除方式是体生物转化B、药物体的生物转化主要依靠细胞色素P450C、肝药酶的作用专一性很低D、有些药物可抑制肝药酶活性E、有些药物能诱导肝药酶活性33、不符合药物代的叙述是A、代和排泄统称为消除B、所有药物在体均经代后排出体外C、肝脏是代的主要器官D、药物经代后极性增加E、P450酶系的活性不固定34、药物在体的生物转化是指A、药物的活化B、药物的灭活C、药物化学结构的变化D、药物的消除E、药物的吸收35、不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A、肝肠循环B、血浆蛋白结合率C、膜通透性D、体液pH值E、特殊生理屏障36、关于药物分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分布是指药物从血液向组织、组织间液和细胞转运的过程B、分布多属于被动转运C、分布达平衡时,组织和血浆中药物浓度相等D、分布速率与药物理化性质有关E、分布速率与组织血流量有关37、影响药物体分布的因素不包括A、组织亲和力B、局部器官血流量C、给药途径D、生理屏障E、药物的脂溶性38、药物通过血液进入组织器官的过程称A、吸收B、分布C、贮存D、再分布E、排泄39、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A、是不可逆的B、加速药物在体的分布C、是可逆的D、对药物主动转运有影响E、促进药物的排泄40、药物肝肠循环影响药物在体的A、起效快慢B、代快慢C、分布程度D、作用持续时间E、血浆蛋白结合率41、下列关于药物吸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B、皮下或肌注给药通过毛细血管壁吸收C、口服给药通过首过消除而使吸收减少D、舌下或直肠给药可因首过消除而降低药效E、皮肤给药大多数药物都不易吸收42、丙磺舒可以增加青霉素的疗效。

药动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药动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药动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K)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药物剂量B. 药物的脂溶性C. 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D. 药物的消除途径答案:D2.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F)是指:A. 药物口服后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量占给药量的百分比B. 药物口服后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量占给药量的绝对值C. 药物注射后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量占给药量的百分比D. 药物注射后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量占给药量的绝对值答案:A3. 药物的半衰期(t1/2)是指:A. 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B. 药物浓度下降到初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C. 药物浓度下降到初始浓度的四分之一所需的时间D. 药物浓度下降到初始浓度的十分之一所需的时间答案:A4. 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Vd)是指:A. 药物在体内实际分布的容积B. 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容积,与血浆蛋白结合率有关C. 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容积,与药物的脂溶性有关D. 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容积,与药物的消除速率有关答案:C5. 药物的清除率(Cl)是指:A. 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量B. 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量占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比例C. 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量占血浆中药物总量的比例D. 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量占血浆中药物总量的百分比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包括:A. 药物的脂溶性B. 药物的离子化程度C. 药物的分子量D. 胃肠道的pH值答案:ABCD2. 药物的代谢主要发生在:A. 肝脏B. 肾脏C. 胃肠道D. 肺答案:A3. 药物的排泄途径包括:A. 尿液B. 粪便C. 汗液D. 乳汁答案:ABCD三、判断题1. 药物的剂量越大,其生物利用度越高。

(错误)2. 药物的半衰期越长,其清除速率越慢。

(正确)3. 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越大,其在体内的分布越广泛。

(正确)4. 药物的清除率越高,其半衰期越短。

(正确)5. 药物的脂溶性越高,其吸收速度越快。

药物动力学与药效学考试试题

药物动力学与药效学考试试题

药物动力学与药效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 药物的作用机制B. 药物的吸收过程C. 药物的分布过程D. 药物的代谢过程2. 对于给药途径而言,下列哪种途径的药物吸收速度最快?A. 经口给药B. 皮肤给药C. 静脉注射D. 肌肉注射3.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不均匀,下列哪个指标可以反映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A. 生物利用度B. 体内半衰期C. 血药浓度峰值D. 血浆蛋白结合率4. 药物代谢主要发生在哪个器官?A. 肺B. 肾脏C. 肝脏D. 胃5.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药物的代谢速率?A. 年龄B. 性别C. 接触环境D. 遗传因素二、判断题1. 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是药物的毒性效应。

()2. 药物的半衰期是指在体内代谢的药物量减少到初始给药量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3. 药物的排泄以肾脏为主,不同种类的药物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等方式进入尿液中。

()4. 在静脉注射药物时,药物的吸收过程可以被忽略不计。

()5. 药物代谢可以提高药物的活性和毒性。

()三、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

2. 请简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

3. 请解释什么是药物的体内分布,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不均匀现象。

4. 能否简要说明药物的代谢过程?并列举一个主要影响药物代谢速率的因素。

5. 药物的排泄途径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其中一种排泄途径。

四、论述题请结合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相关知识,选择一个常见的药物,并分析其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药效的过程和特点。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A.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其中不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

2. C. 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入静脉血管,因此药物可以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吸收速度最快。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考试题及答案1. 单选题1. 生物利用度高的剂型是A. 蜜丸B. 胶囊C. 滴丸D. 栓剂E. 橡胶膏剂正确答案:C2. 影响药物代谢的主要因素没有A. 给药途径B. 给药剂量C. 酶的作用D. 生理因素E. 剂型因素正确答案:E3. 关于药物的分布叙述错误的是A.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B. 药效强度取决于分布的影响C. 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取决于药物的消除速度D. 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取决于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E. 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与肝脏的代谢无关正确答案:E4. 关于药物一级速度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 半衰期与剂量无关B. AUC与剂量成正比C. 尿排泄量与剂量成正比D. 单位时间消除的药物的绝对量恒定正确答案:D5. 大多数药物在体内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是()A. 被动转运B. 主动转运C. 易化扩散D. 胞饮与吞噬正确答案:A6. 下列关于溶出度的叙述正确的为A. 溶出度系指制剂中某主药有效成分,在水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B. 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C. 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重量差异限度的检查D. 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卫生学检查E. 桨法是较为常用的测定溶出度的法定方法正确答案:B7. 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A. 胃B. 小肠C. 大肠D. 直肠E. 肺泡正确答案:B8.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不包括A. 体内循环的影响B. 血管透过性的影C.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力的影响D. 药物与组织亲和力的影响E. 药物制备工艺的影响正确答案:E9. 生物体内进行药物代谢的最主要的部位是()。

A. 血液B. 肾脏C. 肝脏D. 唾液正确答案:C10. 对药物动力学含义描述错误的是A. 用动力学和数学方法进行描述B. 最终提出一些数学关系式C. 定性地探讨药物结构与体内过程之间的关系D. 可知道药物结构改造、设计新药E. 制订最佳给药方案正确答案:C2. 多选题11. 药物吸收的方式有A. 被动扩散B. 主动转运C. 促进扩散D. 胞饮E. 吞噬正确答案:ABCDE12. 尿药法解析药物动力学参数的符合条件():A. 药物服用后,较多原形药物从尿中排泄B. 尿中原形药物出现的速度与体内当时的药量成正比C. 肾排泄符合一级速度过程D. 药物必须是弱酸性的正确答案:ABC13. 生物膜的性质包括()A. 流动性B. 结构不对称性C. 半透性D. 为双分子层正确答案:ABC14. 常用的透皮吸收促进剂()A. 甲醇B. 乙醇C. 丙二醇D. 油酸正确答案:BCD15. 药物的脂溶性与解离度对药物吸收的影响A. 脂溶性大的药物易于透过细胞膜B. 未解离型的药物易于透过细胞膜C. 未解离型药物的比例取决于吸收部位的PHD. 弱酸型药物在PH低的胃液中吸收增加E. 药物分子型比例是由吸收部位的PH和药物本身决定的正确答案:ABCDE3. 判断题16. 药物的效应与体内的药物浓度成正比关系。

药动学试题

药动学试题

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1.大多数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为A.主动转运 B.被动转运C.易化扩散 D.经离子通道E.滤过答案[B]2.关于药物的转运,正确的选项是A.被动转运速度与膜两侧浓度差无关B.简单扩散有饱和现象C.易化扩散不需要载体D.主动转运需要载体E.滤过有竞争性抑制现象答案[D]3.以下关于药物体内生物转化的表达哪项是错误的 A.药物的消除方式主要靠体内生物转化B.药物体内主要代谢酶是细胞色素P450C.肝药酶的专一性很低D.有些药可抑制肝药酶活性E.巴比妥类能诱导肝药酶活性答案[A]4.以下选项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弱酸性药物主要分布在细胞内B.弱碱性药物主要分布在细胞外c.弱酸性药物主要分布在细胞外D.细胞外液pH值小E.细胞内液pH值大答案[c]5.易出现首关消除的给药途径是A.肌内注射 B.吸入给药C.胃肠道给药 D.经皮给药E.皮下注射答案[C]6.首关消除大、血药浓度低的药物,其A.治疗指数低 B.活性低c.排泄快 D.效价低E.生物利用度小答案[E]7.从胃肠道吸收的脂溶性药物是通过A.易化扩散吸收 B.主动转运吸收C.过滤方式吸收 D.简单扩散吸收E.通过载体吸收答案[D]8.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将A.转运加快 B.排泄加快C.代谢加快 D.暂时失活E.作用增强答案[D]9.在酸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A.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D.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E.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答案[D]10.吸收较快的给药途径是A.透皮 B.经肛C.肌内注射 D.皮下注射E.口服答案[C]11.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为A.肝 B.。

肾C.小肠 D.汗液E.唾液答案[B]12.由胆汁排泄后进入十二指肠,再由十二指肠重吸收,此称为 A.首关效应 B.生物转化C.肝肠循环 D.肾排泄E.药物的吸收答案[C]13.某弱酸性药物pKa为4.4,在pHl.4的胃液中解离度约是A.O.01 B.0.001C.0.000 1 D.0.1E.O.5答案[B]14.关于血脑屏障,正确的选项是A.极性高的药物易通过B.脑膜炎时通透性增大C.新生儿血脑屏障通透性小D.分子量越大的药物越易穿透E.脂溶性高的药物不能通过答案[B]15.关于胎盘屏障,正确的选项是A.其通透性比一般生物膜大B.其通透性比一般生物膜小c.其通透性与一般生物膜无明显的差异D.多数药物不能透过E.因有胎盘屏障,妊娠用药不必特殊注意答案[c]16.pKa是指A.药物解离度的负倒数B.弱酸性,弱碱性药物引起50%最大效应的药物浓度负对数C.弱酸性,弱碱性药物在解离50%时溶液的pH值D.冲动剂增加1倍时所需的拮抗剂对数浓度E.冲动剂增加2倍时所需的拮抗剂对数浓度答案[C]17.对药物分布无影响的因素是A.药物理化性质B.组织器官血流量C.血浆蛋白结合率D.组织亲和力E.药物剂型答案[E]18.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A.永久性B.对药物的主动转运有影响C.可逆性D.加速肾小球滤过E.体内分布加快答案[C]19.某弱碱性药物的pKa一9.8,如果增高尿液的pH,那么此药在尿中 A.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B.解离度增高,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C.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减少,排泄加快D.解离度降低,重吸收增多,排泄减慢E.排泄速度并不改变答案[D]20.药物的灭活和消除速度可决定其A.起效的快慢B.作用持续时间C.最大效应D.后遗效应的大小E.不良反响的大小答案[B]21.口服给药,为了迅速到达坪值并维持其疗效,应采用的给药方案是 A.首剂加倍(2D),使用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为2D-2tl/2B.首剂加倍(2D),使用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问为D-2t l/2C.首剂加倍(2D),使用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为2D- t l/2D.首剂加倍(2D),使用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为D-t l/2E.首剂加倍(2D),使用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为D-0.5 l/2答案[D]22.时一量曲线下面积代表A.药物的剂量B.药物的排泄c.药物的吸收速度D.药物的生物利用度E.药物的分布速度答案[D]23.体液pH能影响药物的跨膜转运,这是由于pH改变了药物的A.溶解度 B.水溶性C.化学构造 D.pKaE.解离度答案[E]24.某药3h后存留的血药浓度为原来浓度的12.5%,该药t1/2应是 A.4h B.3hC.2h D.1hE.O.5h答案[D]25.影响半衰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剂量 B.吸收速度C.原血浆浓度 D.消除速度E.给药时间答案[D]26.某弱酸性药物在pH一7.0溶液中解离90%,问其pKa值约为 A.5 B.6C.7 D.8E.9答案[B]27.以下关于药物吸收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B.皮下或肌注给药通过毛细血管壁吸收C.口服给药通过首关消除而吸收减少D.舌下或直肠给药可因通过肝破坏而效应下降E.皮肤给药除脂溶性大的以外都不易吸收答案[D]28.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属于A.有载体参与的主动转运B.一级动力学被动转运C.零级动力学被动转运D.易化扩散转运E.胞饮的方式转运答案[B]29.药物肝肠循环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A.起效快慢B.代谢快慢C.分布D.作用持续时间E.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答案[D]30.脂溶性药物从胃肠道吸收,主要是通过A.主动转运吸收B.简单扩散吸收C.易化扩散吸收D.通过载体吸收E.过滤方式吸收答案[B]31.以下药物中能诱导肝药酶的是A.氯霉素 B.苯巴比妥C.异烟肼 D.阿司匹林E.保泰松答案[B]32.肝药酶的特点是A.专一性高,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B.专一性高,活性很强,个体差异大C.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小D.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E.专一性高,活性很高,个体差异小答案[D]33.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主要经肝脏代谢的药物治疗时需着重注意 A.个体差异 B.高敏性C.过敏性 D.选择性E.酌情减少剂量答案[E]34.以下关于药物被动转运的表达哪一条是错误的A.药物从浓度高侧向浓度低侧扩散B.不消耗能量而都需载体C.可不受饱和度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D.受药物分子量大小,脂溶性,极性影响E.当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平衡时转运停顿答案[B]35.药物主动转运的特点是A.由载体进展,消耗能量B.由载体进展,不消耗能量 C.不消耗能量,无竞争性抑制D.消耗能量,无选择性E.无选择性,有竞争性抑制答案[A]36.药物简单扩散的特点是A.需要消耗能量B.有饱和抑制现象C.可逆浓度差运转D.需要载体E.顺浓度差转运答案[E]37.以下关于可以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饭后口服给药B.用药部位血流量减少C.微循环障碍D.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的药吸收少 E.口服首关效应后破坏少的药物强答案[D]38.易化扩散是A.不耗能,不逆浓度差,特异性高,有竞争性抑制的主动转运B.不耗能,不逆浓度差,特异性不高,有竞争性抑制的主动转运C.耗能,不逆浓度差,特异性高,有竞争性抑制的被动转运D.不耗能,不逆浓度差,特异性高,有竞争性抑制的被动转运E.转运速度无饱和限制答案[D]39.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高,那么药物的作用A.起效快 B.起效慢C.维持时间长 D.维持时间短E.以上都不是答案[C]40.以下关于pH与pKa和药物解离关系的表达哪点是错误的A.pH—pKa时,[HA]一[A-]B.pKa即是弱酸或弱碱性药液50%解离时的pH值,每个药都有固定的 pKaC.pH的微小变化对药物解离度影响不大D.pKa>7.5的弱酸性药物在胃中根本不解离E.pKa<5的弱碱性药物在肠道根本上都是解离型的答案[c]41.以下影响药物自机体排泄因素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B.极性高、水溶性大的药物易从。

药物动力学复习题

药物动力学复习题

药物动力学复习题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对于合理用药、新药研发以及药物治疗的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动力学复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巩固这方面的知识。

一、单选题1、药物动力学是研究以下哪项的科学?()A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过程C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D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2、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不包括()A 药物的理化性质B 给药途径C 药物的剂型D 药物的价格3、以下哪种给药途径不存在首过效应?()A 口服给药B 舌下给药C 直肠给药D 静脉注射给药4、药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包括()A 血浆蛋白结合率B 器官血流量C 药物的脂溶性D 药物的颜色5、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是()A 肾脏B 肝脏C 胃肠道D 肺6、以下哪种药物排泄途径最重要?()A 肾脏排泄B 胆汁排泄C 乳汁排泄D 唾液排泄7、零级动力学消除的特点是()A 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不变B 药物消除半衰期不恒定C 时量曲线呈直线D 以上都是8、一级动力学消除的特点是()A 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恒定B 药物消除半衰期恒定C 时量曲线呈指数衰减D 以上都是9、多次给药后,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取决于()A 给药剂量B 给药间隔C 药物半衰期D 以上都是10、下列哪种药物容易出现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A 阿司匹林B 地高辛C 苯妥英钠D 青霉素二、多选题1、药物在体内的转运方式包括()A 简单扩散B 易化扩散C 主动转运D 胞饮作用2、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A 组织亲和力B 体液 pH 值C 血脑屏障D 胎盘屏障3、药物代谢的酶包括()A 细胞色素 P450 酶系B 水解酶C 还原酶D 结合酶4、以下属于药动学参数的有()A 半衰期B 表观分布容积C 清除率D 生物利用度5、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点包括()A 药物消除半衰期随剂量增加而延长B 血药浓度与剂量不成正比C 时量曲线下面积与剂量不成正比D 可能存在饱和现象三、简答题1、简述药物吸收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表观分布容积大 E.吸收速率常数大 9.某药物口服后肝脏首过作用大,改为肌内注射后 A.t1/2 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 B.t1/2 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 C.t1/2 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 D.t1/2 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E.t1/2 和生物利用度均无变化 10.能够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某些特点和程度的是 A.分布速度常数 B.半衰期 C.肝清除率 D.表观分布容积 E.吸收速率常数 11.下列模型中,属于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的是
不属于统计学软件的是 A.3P97 B.NONMEN C.Pharsight D.DAS 29.在进行口服给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时,不适于采用的动物为 A.家兔 B.犬 C.大鼠 D.小鼠 30.缓控释制剂药物动力学参数中 HVD 是指 A.延迟商 B.波动系数 C.半峰浓度维持时间 D.峰谷摆动率 31.SFDA 推荐首选的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 A.药物动力学评价方法 B.药效动力学评价方法 C.体外研究法 D.临床比较试验法 32. I 期临床药物动力学试验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 A.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动态变化过程 B.受试者原则上应男性和女性兼有 C.年龄以 18~45 岁为宜 D.-般应选择目标适应证患者进行 三、多项选择题 1.以下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尿药排泄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 A.大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泄的药物 B.用量太小或体内表观分布容积太大的药物 C.用量太大或体内表观分布容积太小的药物 D.血液中干扰性物质较多 E.缺乏严密的医护条件 2.采用尿排泄数据求算动力学参数须符合以下条件 A.有较多原形药物从尿中排泄 B.有较多代谢药物从尿中排泄 C.药物经肾排泄过程符合一级速度过程 D.药物经肾排泄过程符合零级速度过程 E.尿中原形药物出现的速度与体内当时的药量成正比 3.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的求法有
药物动力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药物动力学;2.隔室模型;3.单室模型;4.外周室;5.二室模型; 6.三室模型;7.AIC 判据;8.混杂参数;9.稳态血药浓度;10.负荷剂 量; 11.维持剂量;12.坪幅;13.达坪分数;14.平蚜稳态血药浓度; 15.蓄积系数;16.波动度;17.波动百分数:18.血药浓度变化率 19.生物利用度;20.绝对生物利用度;21.相对生物利用度;22.生物等 效性;23.延迟商 二、单项选择题 1.最常用的药物动力学模型是 A.隔室模型 B.药动一药效结合模型 C.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 D.统计矩模型 物排泄随时间的变化 B.药物药效随时间的变化 C.药物毒性随时间的变化 D.体内药量随时间的变化 E.药物体内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3.关于药物动力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药物动力学在探讨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中具有重 要的作用 B.药物动力学对指导新药设计、优化给药方案、改进剂型等都发挥了重大 作用 C.药物动力学是采用动力学的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推测体内药物浓度 随时 间的变化
22.多剂量给药的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式的推导前提是 A.单室模型 B.双室模型 c.静脉注射给药 D.等剂量、等间隔 E.血管内给药 23.以下关于多剂量给药稳态血药浓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达到稳态后,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一个恒定值 B.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最大稳态血药浓度和最小稳态血药浓度的算术平均 值 C.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在数值上更接近最小稳态血药浓度 D.增加给药频率,最大稳态血药浓度和最小稳态血药浓度的差值减少 E.半衰期越长,稳态血药浓度越小 24.多剂量血管外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是
D.药物动力学是研究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 E.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要达到定量的目标还需很 长的 路要走 4.反映药物转运速率快慢的参数是 A.肾小球滤过率 B.肾清除率 C.速率常数 D.分布容积 E.药时曲线下面积 5.关于药物生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生物半衰期与剂量有关 B.代谢快、排泄快的药物,生物半衰期短 C.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给药途径有关 D.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释药速率有关 E.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药物的吸收速率有关 6.通常情况下与药理效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指标是 A.给药剂量 B.尿药浓度 C.血药浓度 D.唾液中药物浓度 E.粪便中药物浓度 7.关于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正确的有 A.表观分布容积最大不能超过总体液 B.无生理学意义 C.表观分布容积是指体内药物的真实容积 D.可用来评价药物的靶向分布 E.表观分布容积一般小于血液体积 8.某药物的组织结合率很高,因此该药物 A.半衰期长 B.半衰期短 C.表观分布容积小
布容积小的血药浓度小。 6.肾清除率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某药物的清除率值大,则说啁
药物清除快。 7.药物在胃肠道中崩解和吸收快,则达峰时间短,峰浓度高。 8.当药物有相当多的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泄,则可采用尿药速度法处理尿
药排泄数据。 9.达峰时只与吸收速度常数颤和消除速度常数 k 有关。 10.静脉滴注给药经过 3.32 个半衰期,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浓度的 90%。 六、问答题 1.试述药物动力学在药剂学研究中的作用。 2.表观分布容积是否具有直接的生理意义?为什么? 3.某药物在体内符合单室模型,以下各项陈述是否正确,为什么?
计算,其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均为 3 小时。 2.某药物同时用于两个患者,消除半衰期分别为 3 小时和 6 小时,因后者
时间较长,故给药剂量应增加。 3.亏量法处理尿排泄数据时对药物消除速度的波动较敏感。 4.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尼大,说明该药体内消除慢,半衰期长。 5.静脉注射两种单室模型药物,剂量相同,分布容积大的血药浓度大,分
12.关于单室模型错误的叙述是 A.单室模型是把整个机体视为一个单元 B.单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浓度均相等 C.在单室模型中药物进入机体后迅速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 D.符合单室模型特征的药物称单室模型药物 E.血浆中药物浓度的变化基本上只受消除速度常数的影响 13.关于清除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清除率没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 B.清除率是指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位在单位时间内清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 的血
t1/2。 8.与尿药排泄速率法相比,亏量法的主要特点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是非题 1.若某药物消除半衰期为 3 小时,表示该药消除过程中从任何时间的浓度
5.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水平某一百分比所需的时间与以下因素有关 A.半衰期 B.给药次数 C.生物利用度 D.负荷剂量 E.维持剂量 6.以下有关多剂量给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体内药量随给药次数的增加,累积持续发生 B.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取决于给药频率 C.静脉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静脉注射维持剂量 D.口服给药达到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失去的药量等于口服维持剂量 E.间歇静脉滴注给药时,每次滴注时血药浓度升高,停止滴注后血药浓度 逐渐下降 7.某药具有单室模型特征,多剂量血管外给药时 A.稳态的达峰时等于单剂量给药的达峰时 B.稳态时,一个给药周期的 AUC 等于单剂量给药曲线下的总面积 C.每一次给药周期的峰浓度在两次给药间隔内 D.已知吸收半衰期、消除半衰期和给药间隔可以求出达坪分数和体内药物蓄 积 程度 E.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仅与给药剂量、给药间隔时间有关 8.关于等剂量等间隔时间多次用药,正确的有
A.首次加倍可迅速达到稳态浓度
B.达到 95%稳态浓度,需要 4~5 个半衰期
C.稳态浓度的高低与剂量有关
D.稳态浓度的波幅与给药剂量成正比
E.剂量加倍,稳态浓度也提高一倍
9.应用叠加法原理预测多剂量给药的前提是
A.-次给药能够得到比较完整的动力学参数
B.给药时间和剂量相同
C.每次剂量的动力学性质各自独立
D.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性质
E.每个给药间隔内药物吸收的速度与程度可以不同
10.可用来反映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波动程度的指标是
A. 坪 幅
B.波动百分数
C.波动度
D.血药浓度变化率
11.下列哪些参数可用于评价多剂量给药缓控释制剂的质量 A.根据药时曲线求得的吸收半衰期 B.血药波动程度 C.根据药时曲线求得的末端消除半衰期 D.AUC E.给药剂量 四、填空题 1.药物在体内转运时,在体内瞬间达到分布平衡,且消除过程呈线性消除, 则该药属________模型药物。 2.对于单室模型药物,若想采用残数法求吸收速率常数,药物的吸收必符 合 ________动力学过程,否则,则应该用________求算吸收速率常数。 3.静脉滴注稳态血药浓度 Css。主要由________决定,因为一般药物的 ________和________等参数基本上是恒定的。 4.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 5.达峰时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UC 是指
液中的药物 C.清除率包括了速度与容积两种要素,在研究生理模型时是不可缺少的参 数 D.清除率的表达式是 Cl=(-dX/dt)/C E.清除率的表达式是 Cl=kV 14.关于隔室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隔室的划分是随意的 B.为了更接近于机体的真实情况,隔室划分越多越好 C.药物进入脑组织需要透过血脑屏障,所以对所有的药物来说,脑是周边 室 D.隔室是根据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多少和药物分布转运的快慢确定的 E.隔室的划分是固定的,与药物的性质无关 15.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 0.3465h-l,则它的生物半衰期为 A.0.693hB.1hC.1.5hD.2.OhE.4h 16.某药静脉注射经 3 个半衰期后,其休内药量为原来的 A.1/2 B.1/4 C.1/8 D.1/16 E.1/32 17.某药静脉滴注经 3 个半衰期后,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 A.50% B.75% C.88% D.94% E.99% 18.静脉注射某药物 lOOmg,立即测得血药浓度为 1pt,g/ml,则其表观分布 容积为 A.5L B.10L C.50L D.100L E.1000L 19.欲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可采取的给药方式是 A.单次静脉注射给药 B.多次静脉注射给药 C.首先静脉注射一个负荷剂量,然后恒速静脉滴注 D.单次口服给药 E.多次口服给药 20.在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中,与给药剂量有关的参数有 A.k B.ka C.v D.Cl E.AUC 21.多剂量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