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阶段综合测评练习 湘教版
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检测题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的表面形态》检测题一、单选题下图中左图为来位驴友在云南石灰岩地貌区拍摄的“孤峰残丘油菜花”,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丁为各类岩石和岩浆,①~⑥为地质作用。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孤峰残丘”形成的地质作用先后次序是()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冰川侵蚀B.外力沉积、流水侵蚀、风力侵蚀C.地壳下沉、冰川沉积、岩浆侵入D.外力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2.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甲①B.乙②C.丙③D.丁④喀斯特地貌是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桂林山水形成和发育关系不密切的是()A.岩石条件B.土壤条件C.气候条件D.生物条件4.喀斯特地貌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是()A.地表崎岖、地基稳定性强,有利于交通线的建设B.地表崎岖、地基不稳定,不利于交通线的建设C.平地虽少、但土壤肥沃,有利于种植业发展D.穷山恶水、资源贫乏,不利于经济的发展5.下列对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描述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平原主要是由于长江的堆积作用形成的B.长江三角洲平原以水田为主,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C.松嫩平原地区以旱田为主,主要作物是冬小麦D.松嫩平原地区有丰富的煤、铁资源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汇合形成黑龙江干流,该区域的石勒喀河南岸分布大面积的河漫滩,河流交汇处形成沙洲。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河心沙洲一年中面积最小的时间是()A.2月B.5月C.8月D.11月7.该区域的石勒喀河泥沙大量淤积在南岸的根本原因是()A.石勒喀河含沙量大B.额尔古纳河流速较快C.石勒喀河南岸开阔D.地转偏向力作用明显8.图中甲国是()A.中国B.蒙古C.朝鲜D.俄罗斯下图为某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区域东南部的地貌为()A.三角洲B.冲积扇C.喀斯特地貌D.流动沙丘10.若全球气候变暖,图示区域受影响最大的是()A.西北部B.中部C.东南部D.整个流域坡面侵蚀是指在坡面上发生的一切侵蚀现象。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发展第一节大都市的辐射功能__以我国上海为例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一节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下图为浙江省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与浙中城市群相比,环杭州湾城市群的区位优势有( )①地理位置优越,上海辐射带动强②海陆交通便利,协作条件良好③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发达④水系河网密布,水能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A解析:与浙中城市群相比,环杭州湾城市群的区位优势有地理位置优越,距大都市上海近,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强;位于沿海平原,临海,海陆交通便利,协作条件良好,①②对。
图示区域内矿产资源贫乏;水系河网密布,落差小,水能资源缺乏,③④错。
2.为缩小浙江省内部区域发展的差异,2021年应重点加快发展的城市群是( )A.环杭州湾城市群B.浙中城市群C.温台沿海城市群D.同步发展答案:B解析:缩小浙江省内部区域发展的差异,主要是缩小沿海城市与非沿海城市发展的差异,故2021年应重点加快发展的城市群是浙中城市群。
城市群空间晶体结构,是指城市群空间扩展过程中,城市群形成的节点网络结构类似于晶体结构,存在着分等级、分层级的有机组合规律,形成立面晶体结构组合图谱和平面晶体结构组合图谱。
下图为城市群空间结构组合类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图示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功能由大到小的是( )A.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B.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单中心组合城市群C.多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单中心组合城市群D.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多中心组合城市群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从图示单中心组合城市群到双中心组合城市群再到多中心组合城市群,核心城市逐渐增多,核心城市的腹地范围相互重叠,核心城市对节点城市的单一辐射程度逐渐降低。
4.下列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等级最高的是( )A.京津冀城市群B.山东半岛城市群C.辽中南城市群D.长江中游城市群答案:A解析:京津冀城市群以北京为核心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为核心城市;辽中南城市群以沈阳、大连为核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城市。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镇和乡村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时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3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都市区由都市核心区和边缘区组成。
下图为某都市区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变化率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都市区在发展的Ⅱ阶段可能会出现( )A.城市总人口数量持续减少B.人口由边缘区向核心区集聚C.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D.城市对人口迁入的拉力下降2.从Ⅲ到Ⅳ阶段过程中( )A.城市规模持续扩大B.郊区城镇化水平提高C.新兴产业不断兴起D.城市居住环境恶化【解析】1选D,2选C。
第1题,读图可知,Ⅱ阶段都市边缘区人口增加,都市区和都市核心区人口呈下降趋势,说明人口从都市区和都市核心区向边缘区迁移;但是城市总人口数量不会减少;城市环境质量不会得到改善;因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地价昂贵等问题,城市对人口迁入的拉力下降,人们开始向城市边缘区迁入。
第2题,据图,从Ⅲ到Ⅳ阶段过程中,都市核心区人口又明显增加,说明为再城镇化阶段,由于新兴产业的不断兴起,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再城镇化。
下图为某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顺序图。
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城镇化过程中( )①Ⅰ阶段城镇化水平最低②Ⅱ阶段城市规模最大③Ⅲ阶段城镇化水平最高④Ⅲ阶段出现卫星城市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会出现置换。
下列表述符合土地置换一般规律的是 ( )A.商业用地逐渐被居住用地置换B.居住用地逐渐被工业用地置换C.工业用地逐渐被农业用地置换D.农业用地逐渐被工业用地置换5.Ⅲ阶段出现远离城市的“飞地”(这几处“飞地”仍属该城市辖区)的原因可能有( )①山河阻隔限制了城市发展②城镇化的畸形发展③环境移民④城市地价昂贵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3选B,4选D,5选C。
第3题,读图可知,Ⅰ阶段城市沿交通线发展,规模小,为城市发展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最低,①正确;Ⅱ阶段城市向外扩展,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但城市规模并非最大,②错误;Ⅲ阶段为城镇化成熟阶段,城镇化水平最高,③正确;Ⅲ阶段城镇化水平最高,为了缓解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散大城市职能,出现卫星城市,④正确。
含答-案答案在前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1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二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蛇形丘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因此该地主要为纬度较高、温度较低的陆地区域,加拿大纬度较高,存在大陆冰川;中国和巴西、澳大利亚纬度相对较低,不存在大陆冰川,故选 C。
2.【答案】D【解析】在冰川消融期间,冰融水很多,沿着冰裂隙渗入冰下,在冰川底部流动,形成冰下隧道。
在隧道中的冰融水流会携带着许多冰碛物不断搬运、堆积;当冰体全部融化后,这种隧道堆积出露地表,成为蛇形丘,因而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冰下河道,故选 D。
3.【答案】C【解析】甲图所示景观是典型的风蚀蘑菇,在我国多见于西北内陆,是由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故选 C。
4.【答案】A【解析】由乙图可以看出其位于海岸地带且表面磨圆度很好,可知该景观受海水影响较大,是海水长期侵蚀形成的。
该景观是海岸风光,但不属于热带自然景观。
海南风光在夏季观赏效果更好,故选 A。
5.【答案】B【解析】对于风积地貌来讲,背风坡往较陡且向内凹,如图中 P 点所在一侧,而迎风坡往坡度较缓,如向外伸出的舌头,如图中 Q 点左侧;对于等高线图来讲,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处坡度较缓。
由此判断,图示地区的风应从左侧向右侧吹,根据图上指向标所示方向可判定风向为西北风,故选 B。
6.【答案】C【解析】P 与 Q 间有 5 条等高线,P、Q 间的相对高度应为 40 米<H<60 米,那么 H 最大值的范围应是 59 米<H<60 米,故选 C。
7.【答案】C【解析】图中所示地形是风积地貌——沙丘。
该地貌主要集中在气候干旱、风力较大的地区。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为远离海洋,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沙漠、戈壁广布,所以此图所示地貌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广泛,故选 C。
8.【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依据纵轴的河床海拔高度,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丙海拔最高,甲海拔居中,乙海拔最低,故选 D。
9.【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乙处位于河流下游。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第二章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喀斯特地貌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图。
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具有“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被称为“四绝”。
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该版面景观所表示的地貌是 ( )A.喀斯特地貌B.风蚀地貌C.冰川地貌D.火山地貌2.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流水溶蚀作用B.海浪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3.下列不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A.峰林B.小寨天坑C.单面山D.孤峰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
下图为广西桂林的两幅喀斯特地貌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千沟万整,地表支离破碎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奇峰林立,地下溶洞发育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5.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植被B.植被、土壤C.岩石、水文D.土壤、地形下图是喀斯特地貌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A.岩石有风化裂隙B.岩石中含有化石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D.岩石具有可溶性7.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作用B.化学沉积作用C.化学溶蚀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一词是岩溶地貌的代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
喀斯特地貌形成了许多典型的自然景观并由此衍生出灿烂的文化。
下图中左图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然“梯田”景观——云南白水台的钙华天池,右图为人造梯田景观——广西龙胜梯田。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8.云南白水台的钙华天池的形成与哪种外力作用有关( )A.冰川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9.关于广西龙胜梯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保持水土,体现人地协调发展B.可以增加当地农业粮食的产出,提高农民的收入C.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资源D.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并由此导致更多的生态环境问题题组二海岸地貌下图是海南省著名的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全册各章测验及模块综合测验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全册各章综合测验第一章认识区域.................................................................................................................... - 1 - 第二章区域发展.................................................................................................................. - 12 - 第三章区域合作.................................................................................................................. - 23 - 模块综合测验 ....................................................................................................................... - 34 -第一章认识区域(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如图)。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一致B.边界具有确定性C.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D.区域内部无差异2.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变化B.水分条件变化C.地势高低差异D.农业类型差异【解析】1选C,2选B。
第1题,在我国根据地域环境不同,土壤一般分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黑垆土、荒漠土、草甸土及漠土。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综合测试02含答案解析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二章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产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
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据此完成1~2题。
1.同学们经考察认识到,最利于该商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A.靠近铁路、公路,货运成本低B.位于大城市之间,顾客来源广C.接近城市边缘,土地成本较低D.远离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优良2.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A.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C.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D.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该城市市区人口约5万。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知识复习及强化训练——第二章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1.地域文化的内涵:地域文化内容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含义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意义是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资源,更是文化建设创新的主要源泉特点是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内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城乡景观的内涵:(1)城乡景观的含义: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审美观。
3.地域文化与城乡建设的关系: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1.体现:影响方面表现民居特色民居建筑适应自然地理环境,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城市格局中国皇权至上,以宫殿为中心欧洲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高层建筑在城市外围美国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建筑风格中国砖墙木梁架结构、斗拱飞檐、雕梁画栋西方柱廊、尖塔、喷泉、雕塑2.地域文化的保护途径:将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特征融入现代建筑之中,协调好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发展关系,促成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和谐。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资源。
(√)2.不同纬度之间,不同海拔之间,城乡景观存在普遍共性。
(×)3.地域文化的形成只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4.不同区域往往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
(√)5.哈尼梯田体现了人地和谐的理念。
(√)曲阜高铁站最先迎接旅客的是采用汉代宫殿建筑风格建设的高铁车站及车站广场上高达30米的孔子像和“六艺”浮雕,还有在广场灯柱上篆刻的《论语》经典语句。
曲阜高铁站如此设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曲阜是孔子的故乡,是儒学发祥地, 这样建设可使京沪高铁曲阜站的建筑与曲阜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协调统一,体现其地域文化特色。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练习题(无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练习题(无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人口空心化”,也使农村耕地低效益趋势越来越突出。
为提高农业收益,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鼓励耕地流转。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上述材料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最科学的表述是A. 男性比例降低B. 女性比例降低C. 青壮年比例降低D. 村中心人口减少2.“人口空心化”引起的耕地低效益趋势主要表现在①播种面积减小②机械化水平下降③农药用量增加④技术进步缓慢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推测耕地流转将会带来的变化是A. 农产品种类更加丰富B. 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C. 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大D. 人口大量向农村回流图为某城市用地及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若该城市规划合理,则甲、乙功能区和城市主导风向分别是( )A. 工业区、住宅区、西南风B. 住宅区、工业区、东北风C. 工业区、住宅区、西北风D. 住宅区、工业区、东南风5.下列城市规划的理由,正确的是( )A. ①处建钢铁厂——交通便利B. ②处建大型仓库——水源充足C. ③处建信息产业园——科技水平高D. ④处建食品加工厂——城市地价低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
读图“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6.“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过程中,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 水汽输送B. 降水C. 植物蒸腾D. 下渗7.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①减少内涝发生②改善生态环境③提高江河水位④加剧热岛效应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读图“某城市规划简图”,完成下题。
8.图例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A. 甲——住宅区乙——文教区丙——工业区丁——商业区B. 甲——住宅区乙——工业区丙——文教区丁——商业区C. 甲——商业区乙——住宅区丙——工业区丁——文教区D. 甲——商业区乙——文教区丙——工业区丁——住宅区9.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A. 西北风B. 东北风C. 东南风D. 西南风10.北京市二环路呈“凸”字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地形B. 地价C. 气候D. 历史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综合测评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24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放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放射,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察勘察。
经过110个小时的探月之旅,于12月12日16时45分在月球旁边顺当实施近月制动,胜利完成“太空刹车”进入近月点约100千米的环月轨道。
据此完成第1~2题。
1.“嫦娥四号”没有飞行的领域是( )A.地月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可观测宇宙2.易对“嫦娥四号”向地面传送的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A.太阳活动B.地球运动C.月球引力D.大气环流1题,天体系统的层次: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河外星系是除了银河系之外的星系,和银河系是并列的天体系统层次,“嫦娥四号”没有出银河系。
第2题,太阳活动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干扰“嫦娥四号”向地面传送信息。
2.A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干脆“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幻想。
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打算在印度洋开展一次打穿地壳、地幔边界的大洋钻探。
据此完成第3~4题。
3.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始终钻到地心,则依次钻探到的是(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古登堡面B.地壳—古登堡面—地幔—莫霍面—地核C.地幔—莫霍面—地核—古登堡面—地壳D.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4.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B.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C.横波可以通过地核D.软流层位于上地幔,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3题,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外向里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莫霍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
所以依次钻探到的是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
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 湘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湘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湘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测评湘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潍坊四县一区期中)读某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状况图(A图)、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坐标图(B图),回答1~2题。
A图B图1.A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中,人口总数最多的是()A.甲B.乙C.丙D.丁2.B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口增长特点与A图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基本对应的是( )A.①-甲B.②-乙C.③-丁D.④-丙【解析】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就会增加.该地区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一直都是正值。
第2题,根据B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特点和数值判断其人口增长模式;根据A图判断,甲为原始型,乙、丙为传统型,丁为现代型。
【答案】1。
D 2。
A3.(2016·广州调研)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
58倍。
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解析】由题干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时间段我国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年均增长5。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发展第四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__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练习含解析2
第四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基础巩固读贵州省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危险度评价图,完成1~2题。
1.关于贵州省石漠化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起伏越大,石漠化越严重B。
石漠化的成因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C。
植被覆盖率越高,石漠化越严重D.石漠化的成因与气候条件关系不大2.有关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石漠化地区分布比较均匀B.东部地区石漠化危险程度最低,因该地降水量小C。
中度危险以上石漠化面积占绝大部分D.石漠化地区分布主要呈东南—西北走向1题,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起伏越大,石漠化越严重,A项对;人类破坏地表植被加剧了石漠化的发展,B项错;植被覆盖率越高,石漠化程度越轻,C项错;石漠化的成因与流水作用、植被生长状况有关,因此与气候有关,D项错。
第2题,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分布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取。
2。
C3。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地表土流失后,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所以被称为红漠化。
我国南方红漠化的成因有()①水蚀严重②滥伐森林③风力侵蚀④开山取石A.①②B.③④C.①③D。
②③,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地表土流失后,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说明红漠化的成因有流水侵蚀和植被的破坏,故A项正确。
土壤中的CO2溶于水后溶蚀石灰岩,是形成喀斯特地上和地下景观的原始动力,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中的CO2浓度有较大差异.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我国喀斯特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植被条件下土壤中CO2体积分数的垂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4~5题。
4。
为减少对石灰岩的溶蚀,当地最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A.大量开垦耕地B。
积极营造人工草坡C。
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D.大力保护天然草坡5.如果该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是() A。
红漠化B.沙漠化C。
盐渍化D。
湘教版高中地理同步测试 必修二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湘教版高中地理同步测试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环境一、单选题1.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大城市不同用地规模的圈层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推测该城市一环内居住用地比例下降的原因可能是()A. 公共服务设施落后B. 商业用地比例增加C. 工业用地面积增加D. 保护城市古建筑物(2)导致该城市1996年-2007年三环外居住用地面积的比例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 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B. 三环外空气质量改善C. 经济重心向郊区转移D.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2.辽宁省在清王朝时期是个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这里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开垦。
清王朝灭亡后,在短短百年的时间,辽宁省成为拥有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省份。
据此回答题。
(1)导致清王朝时期辽宁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是( )A. 政治B. 宗教C. 交通D. 军事(2)使辽宁省成为拥有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省份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资源开发B. 交通C. 气候D. 宗教(3)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A. 城市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B. 军事因素的减弱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C. 交通运输是辽宁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D. 人口迁移是辽宁省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3.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下图为该城市功能分区图和该城市的地租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流向可能是()A. 东风;自西向东B. 东南风;自东向西C. 西北风;自东向西D. 西风;自西向东(2)上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4.下图示意某城市地域形态简图,图中M为商业区。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M成为商业区的主导区位优势为()A. 位于城市中心B. 土地租金高C. 交通通达度高D. 周边居民数量多(2)目前,该城市交通布局中最不合理的是()A. 环行放射式道路网B. 河流C. 铁路D. 高速公路(3)该市拟规划建设城市新的功能中心,其中最合理的是()A. 甲:休闲旅游中心B. 乙:化学工业中心C. 丙:对外交流中心D. 丁:仓储物流中心5.读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巩固提升全册 测评+模块综合测评
12.三城市所在平原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上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现
在其地位逐渐下降,除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外,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迅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减小
B.大量的退耕还湖,导致耕地面积锐减
C.随棉花价格上涨,棉花种植面积增大
D.休耕制度的实施,导致耕地大量闲置
解析第 10 题,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两地都在长江沿岸,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根据图例可知,海南属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①错误;宁夏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枸杞、番
茄等“红色产业”,②正确;四川、广西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水电输出省级行政区,③正确;
四川和湖南是我国柑橘的优势产区,但是苹果是温带水果,不适宜在四川和湖南种植,④错误。
商品粮生产基地地位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迅速,城市化迅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减
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答案 10.Cꢀ11.Bꢀ12.A
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发布之后,政府工
作报告再次提出促进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系列举措。据此完成 13~14 题。
13.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属于西部大开发省级行政区的是 (ꢀꢀ)
10.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A.工业基础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自然资源丰富 D.劳动力素质高
1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
A.商品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B.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潜力巨大
《金版》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第二章第一讲中国自然地理概况--课下作业练习 湘教版
一、选择题(2009年山东检测)读下面两图,回答1~2题。
1.藏西诸河(西藏西部各河流)地下水资源最少的原因是()A.利用量大B.雪线上升,融雪量减少C.降水量小D.降水量小于蒸发量2.太湖流域与洞庭湖流域相比,地下水资源较少的原因是()A.降水量少B.地下水使用量大C.支流少D.渗漏多【解析】从“地下水资源总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对比来看,藏西诸河之所以地下水资源总量较小,主要原因是这里降水量小。
太湖流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与洞庭湖流域相差不大,但地下水资源总量只约为洞庭湖流域的九分之一,主要是地下水使用率高。
【答案】 1.C 2.B(2009年石家庄质检)阅读材料,回答3~4题。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点在地势方面,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为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在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是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下降到1 000~2 000米;第三级阶梯在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地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
在地形类型方面,我国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种地形齐全,而且每种地形都有大面积分布,其中山地、丘陵、高原的面积最广,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3.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是()A.有利于种植业的均衡分布B.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的发展C.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建设D.有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4.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又使得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分析,正确的是()A.泥石流多发生在气候湿润的山区,因此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不会发生B.洪涝的频繁多发,说明气候湿润给我国带来的是更多的灾难性影响C.泥石流是影响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但各地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差异D.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其主要原因是地壳活跃、地形崎岖、气候湿润【解析】我国地形类型多种多样,特别是山地、丘陵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的发展。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地理阶段素养检测卷一第一二章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阶段素养检测卷(一)(第一、二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依据中国探月安排“绕、落、回”三步走战略,2024年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胜利着陆在月球背面。
2024年11月24日我国首颗地月采样来回探测器“嫦娥五号”在文昌航天放射场放射。
据此完成1~2题。
1.在月球背面可以观测到的自然现象有( C )A.日出前的黎明B.绚丽的流星雨C.白天的星空D.漂亮的极光【解析】日出前的黎明是大气对太阳光散射作用的结果;流星现象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旁边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绚丽漂亮的光辉,极光产生的条件有三个:大气、磁场、高能带电粒子,这三者缺一不行。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因此不会有A、B、D项发生。
因为月球的表面没有大气,所以阳光不会像在地球上那样被散射,月球上即使在白每天空也是黑的,太阳和星星可以同时被看到,C正确。
故选C。
2.可能对“嫦娥五号”航天活动产生干脆危害的太阳活动现象有( C )①高空极光②猛烈射电③强可见光④高能粒子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猛烈射电会影响地球电离层,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从而影响航天器放射;高能粒子进入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影响航天器放射。
②④正确。
极光与可见光不会对航天活动造成影响。
故选C。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四周的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
下图为天文学家公认的恒星四周“生命宜居带”示意图,横坐标表示行星距离恒星的远近,纵坐标表示恒星质量的大小。
读图,完成3~4题。
3.生命宜居带中,之所以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缘由是( D )A.宇宙辐射的强度较低B.行星的体积适中C.适合呼吸的大气D.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解析】据图可知,可居住带有肯定的范围区域,主要是行星距恒星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地理部分中国地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0009年广东五校联考)电力生产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读2006年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发电量所占比例统计表,完成1~2题。
地区水电火电核电占全国的比重① 1.5% 20.5% 17%② 3.3% 11.7% 10%③14.2% 34.6% 12.2% 30.7%④35.1% 20.9% 87.8% 24.3%⑤29.6% 5.8% 9.9%1.A.华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东地区D.西南地区2.我国核电集中在③、④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核能资源丰富B.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C.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D.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解析】表中⑤地区水电占29.6%,但发电量占全国比例并不高,应为西南地区。
我国核电集中在华东、中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
【答案】 1.D 2.B(辽宁省抚顺市2010届高三六校二模)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最有可能是()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4.下列四种经济作物适合在甲省区种植的是()A.甘蔗B.黄麻C.甜菜D.花生【解析】第3题,甲省区主要种植对水分要求不高的小麦、棉花,农作物种植总面积不太大,最有可能是位于西北内陆的新疆;丁省区小麦种植面积占绝对优势,几乎不能种植水稻,最有可能是我国北方的河北。
确定这两个省区后,可知A项正确。
第4题,根据上题可知,甲为新疆,该省区位于西北内陆,以天山为界,北疆准噶尔盆地属于中温带,适合种植喜温凉的经济作物——甜菜。
【答案】 3.A 4.C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回答5~7题。
5.与图中斜线所示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A.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B.现代地壳运动活跃C.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D.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良好6.B处7月份盛行()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7.B省西北部三江并流景观中的“三江”是指()A.金沙江、澜沧江、怒江B.长江、黄河、澜沧江C.珠江、长江、澜沧江D.闽江、嘉陵江、雅砻江【解析】图示区域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现代地壳运动活跃、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使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而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良好与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无关。
B处为云贵高原南部,7月份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B省为云南省,其西北部“三江并流”景观中的“三江”自西向东依次是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答案】 5.D 6.D7.A(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卷)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热岛效应、咸湖侵袭、滩涂冲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据此完成8~10题。
8.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①能源消耗加大②城市人口剧增③水域面积扩大④市郊农业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9.上海在长兴岛北侧边滩筑堤建成青草沙水库。
该水库主要功能是()A.防止洪水泛滥B.扩大湿地面积C.开发旅游景点D.提供优质水源10.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①上游输沙量降低②风暴潮频发③长江径流量加大④海平面上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城市人口剧增,城市规模扩大,工业发展,交通工具增多,消耗能源增加,释放的热量增多,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
长兴岛北侧水流速度较其南侧水道缓慢,泥沙淤积作用强。
边滩位于岛屿的防洪大堤外侧,建设的青草沙水库不是为了防止洪水泛滥。
青草沙水库可以发挥青草和沙粒对水体的净化与过滤作用,获取优质水源。
上游输沙量减少,沿海滩涂生长减缓。
风暴潮频发,造成海浪侵蚀作用加大。
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
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
【答案】8.A9.D10.C(2010年试题调研)我国的“风电三峡”材料一内蒙古、甘肃和江苏北部风能资源得天独厚,都可建设超过1 000万千的风电场,相当于三峡的装机容量,堪称“风电三峡”。
材料二来自中新网2009年10月15日的消息称,新疆风能公司五期扩建达坂风电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国家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地一期工程也在施工过程中。
9月29日,宝新能源陆丰甲湖湾清洁能源基地项目一——陆丰甲湖湾(陆上)风电场一期工程正式宣告建设完工。
风能开发在华夏地“四面开花”。
材料三下图所示为酒泉风力发电场。
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往北直到连云港,连绵几百公里都是沿海、滩涂,这片滩涂可开发风能资源超过数百万千瓦,是名副其实的“风电宝地”。
2008年内蒙古风电装机容量突破300万千瓦,占全国风电装机总量的25%,位居全国第一;2009年9月,经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核准的国电电力太仆寺旗风电场一期4.95万千瓦工程正式开工。
据此回答11~14题。
11.江苏和内蒙古发展风电的共同优势是()①风力资源丰富,不需要大量移民②两省区经济发达,能源供应紧张③不会产生任何噪声污染④地势平坦开阔,土地租金较低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12.下列关于各种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太阳能的能量比较小,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很少B.风力发电虽然不会产生大气污染,但是成本较高C.我国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人均可开发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位D.地热能的优点是成本低,但可供开发的地热能不多,且更新速度较慢13.“虽然前景如此诱人,但是风能却并非竖起风车就能发电”其原因是()A.风力发电受气温影响较大B.风能虽然蕴藏量大,但是风电属于低密度能源C.发展风力发电需要占用大量耕地D.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我国对能源需求量大幅度减少14.有关内蒙古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紧邻东北、华北和西南电网,输电经济合理B.加快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C.振兴装备制造业,打造能源大省D.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解析】第11题,两省区均地势平坦开阔、风力资源丰富;风力发电场所占用土地多是滩涂或戈壁荒漠,土地租金较低,没有移民负担;风力发电在某些地区会生噪声污染;江苏是经济强省,存在着能源短缺问题,但内蒙古是能源输出的省区。
第12题,太阳能的能量巨大;风力发电运营成本较低;我国人均可开发水能资源少。
13题,风力发电受气温影响不大;发展风力发电占用土地面积较小;目前我国能源需求量仍呈增长趋势。
14题,内蒙古区位优越,紧邻东北、华北和西北电网,输电经济合理。
【答案】11.D12.D13.B14.A(广州省惠州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下面是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
完成15~16题。
15.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云贵高原的形成发育过程中()A.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B.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C.内外力共同作用,不同时期,内外力都有可能成为主导因素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6.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人均耕地不足,石漠化现象突出,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①降水丰富②不合理的农业活动③土层薄,水土易流失④地表干燥度大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15题,结合四幅示意图分析可知,云贵高原形成初期,内力的隆起作用起主导作用;后期,流水的侵蚀作用对形成目前云贵高原崎岖的地形起主导作用,所以C项正确。
16题,贵州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石灰岩地区土层薄,地势起伏大,水土易流失,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突出,所以A项正确。
【答案】15.C16.A下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北、东、南端,据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A.a、b B.a、cC.b、c D.b、d【解析】根据图中的方位可知,a是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位于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交界处;b是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交界处;c是我国领土的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交界处;d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
【答案】 C18.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A.一个行政区B.两个行政区C.三个行政区D.四个行政区【解析】图中a地位于我国新疆,b地位于黑龙江,c地位于黑龙江,d地位于海南省。
【答案】 C(2009年山东潍坊二模)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下图所示),完成19~20题。
19.两地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主要是()A.土地的沙漠化B.水资源缺乏C.水土流失严重D.沙尘暴盛行20.针对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治理措施中,生态环境效益最好的是()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B.营造速生薪炭林C.进行炉灶革新技术D.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解析】图示为我国局部地区,左图中的“泾河”,右图中的“赣江”,可将两图示的地理区域分别定位于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由此,图示两地区的自然条件、环境问题表现均已定位。
【答案】19.C20.D二、综合题(共40分)21.(陕西省百所重点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联考)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地质、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回答。
(13分)(1)简要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从成因来看,该地区的岩石主要属于。
若该地区要发展旅游业,其最有可能吸引游客的自然景观是、。
(3)图中的河谷低地是当地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为了保证耕地的灌溉水源,该地区计划建造一座水库,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选出最适宜的地点,并说明排除其他三地的理由。
(4)为充分发挥该地区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该区域应发展的工业有哪些?(5)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图中四个村落发展条件最好的是村落,试分析说明理由。
(1)以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2)沉积岩瀑布喀斯特地貌(3)①④地处于山脊,没有河流发育;②地为石灰岩地区,地下可能发育溶洞与暗河;③地地势较低,不利于自流灌溉。
(4)以水稻为原料,发展食品加工业;以木材为原料,发展造纸工业;以水果为原料,发展水果罐头工业;以淡水鱼为原料,发展水产品加工业。
(5)乙位于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开阔;两河交汇处,水源充足。
22.(2009年北京西城抽样)根据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3分)(1)指出图示区域积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材料一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
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2)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材料二西宁是一座具有2 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3)简要分析西宁的城市区位因素及其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材料三省区年代山东省青海省1 990年8 439万446万2 000年9 079万518万(4)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