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与整改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与整改措施一、引言装配式建筑作为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快速、高效的施工特点广受关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装配式建筑在质量方面仍存在挑战。
因此,本文将从质量控制与整改措施两个方面来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质量控制措施1. 完善设计与评审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之前,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非常重要。
相关部门应严格审核和评审设计文件,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连接方式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问题发生的概率。
2. 严格材料入场管理装配式建筑需要使用大量预制构件和材料,在入场管理方面需要加强监督。
每批次进场的材料都需要进行标识并按规定进行检验,并对不符合要求或有缺陷的材料及时退货或整改。
3. 细化工序操作规范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工序的操作规范非常重要。
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指导书和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正确且标准地进行操作。
4. 加强质量检测与控制装配式建筑每个环节的质量检测都应该得到重视。
从原材料到构件出厂再到现场安装,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检验。
并建立相应的记录系统,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发现、记录和解决。
三、整改措施1. 及时排查问题对于施工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必须及时排查并记录下来。
例如,在材料运输过程中可能导致损坏或变形,在构件连接中可能存在偏差等等。
只有明确了问题所在,才能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2. 制定整改计划针对已经发现的问题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非常关键。
整改计划应包括责任部门、整改要求、时间安排等内容,并要求相关人员按照计划执行。
同时,还需要监督整改过程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3.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施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是解决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的关键。
对于施工人员,应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意识;对于管理人员,应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培训,以加强他们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督能力。
4. 加强监督与检查装配式建筑质量整改不能仅仅依靠自查自纠,还需要有外部的监督与检查机制。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实施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实施措施引言:装配式建筑是一种以工厂化、模块化生产为基础,在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的快速建筑方式。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是关键。
本文将重点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实施措施。
I. 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应从设计阶段开始,确保整个施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并最终提供符合标准与规范的建筑产品。
以下是几个关键要点和实施措施:1. 材料选用和审批:在设计阶段,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选择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材料,并严格审查并批准使用该类材料。
同时,要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可追溯性和可靠性,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2. 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强度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通过结构分析软件和系统进行模拟和验证,以优化设计方案,确保装配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安全性考虑: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例如,在天气恶劣的地区,需要选择抗风、抗震能力强的设计方案。
同时,在设备安装和维护方面也要考虑到安全因素。
II.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要确保质量控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工厂化生产监控:对于工厂化生产来说,必须有严格的监测和检验系统。
生产过程中应设立自动化设备进行连续监测,并进行产品检验,确保每个组件都符合规定标准。
2. 运输与现场组装:装配式建筑通常需要从工厂运输到实际施工现场进行组装。
在运输过程中,需采取适当的包装和固定措施以避免损坏。
对于组装阶段,则需要合理安排人员,并进行详细记录与照片拍摄以便后期审查。
3. 质量检验与测试:在装配完成后,需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与测试。
使用非破坏性测试方法对结构进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当地建筑规范。
III. 现场监督与管理良好的现场监督与管理是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
以下是几个需要注意的要点:1. 施工人员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经验,在装配过程中能够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并且熟悉相关安全规范。
装配式建筑中的质量控制及改进措施
装配式建筑中的质量控制及改进措施概述:随着现代社会对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先进的建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装配式建筑在其生产和安装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质量控制。
本文将重点介绍装配式建筑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质量控制问题:1. 零部件加工精度不稳定:装配式建筑使用大量零部件进行组装,而各个零部件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整体结构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机器设备以及操作员技术水平等因素,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往往难以保证。
2. 施工现场协调困难: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需要通过多个流程进行组合安装,这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密切协调。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交叉作业、物料运输等因素的干扰,导致施工进度受阻,质量难以保证。
3. 安全风险存在:装配式建筑的组装过程常涉及高空作业和大型设备操作等高风险环境,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因此,安全风险控制成为质量管理的必要内容。
二、改进措施:1. 强化设计与加工协同: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到生产加工的可行性,并与相关供应商密切合作。
通过对零部件进行系统优化设计和精确加工,可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 制定详细施工计划:针对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做好协调工作至关重要。
在施工前期,应对流程进行详细规划,并合理安排各项任务。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密切配合物料供应、机械设备运输等方面的需求。
3. 加强现场管理与监督:为了提高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实施效果,在施工现场设置专责人员进行现场管理与监督工作十分重要。
这包括对施工流程、安全措施、质量验收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督,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4. 安全培训与技术支持: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装配式建筑企业应加强安全培训和技术支持。
培训内容可以涵盖高空作业安全、设备操作规范等方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与整改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与整改措施一、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装配式建筑是目前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建筑方式,它具有施工快速、资源节约等诸多优势。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施工方式和构造方式,对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不仅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性能,还关系到广大用户对新型建筑方式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一级目标1. 施工过程监管: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标准进行监管,确保每一道工序符合规范要求。
2. 质量检测: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装配式构件进行强度测试、成品验收等多项检测指标。
3. 施工过程记录:详细记录每一个环节的施工情况和操作方法,并保留实物照片、检测报告等相关资料。
4. 现场协调与沟通:加强施工现场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二级目标1. 材料选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选择材料,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并进行必要检测。
2. 人员培训:对参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3. 工艺控制:制定施工方案,并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规范。
对于新型构造或特殊区域,建立相应的施工工艺指导。
4. 安全管理:落实施工现场安全措施,进行岗前教育和定期演练,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确保人员安全。
5. 质量记录:做好质量验收记录和资料完整性管理。
包括强度试验数据、材料进场检测报告等信息。
四、装配式建筑质量整改措施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质量问题或不符合规范要求,应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 及时发现问题,并记录问题的性质、位置和原因;2. 采取补救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3. 整改后进行再次检验,确保整改效果满足规范要求;4. 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施工过程或出现质量问题的人员进行相应处罚或培训;5. 建立问题追踪机制,查找背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再次出现。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预制构件进场检验1.1预制构件进场时应全数检查外观质量,不得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一般缺陷。
结构外观质量缺陷1.2预制构件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要求,应全数检查,预制构件有粗糙面时,粗糙面相关的尺寸允许偏差可适当放松。
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注:1l为构件最长边的长度(mm);2检查中心线、螺栓和孔道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较大值。
1.3预制构件进场检查合格后应构件上进行合格标识。
2、吊装精度控制与校核2.1吊装质量的控制重点在于施工测量的精度控制方面。
为达到构件整体拼装的严密性,避免因累计误差超过允许偏差值而使后续构件无法正常吊装就位等问题的出现,吊装前须对所有吊装控制线进行认真的复检,构件安装就位后须由项目部质检员会同监理工程师验收构件的安装精度。
安装精度经验收签字通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2轴线、柱、墙定位边线及200mm或300mm控制线、结构1m线、建筑1m线、支撑定位点在放线完成后及时进行标识。
现场吊装完成后及时依据下表结合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下发的《工程实体质量实测实量标准》进行检查,标识完整,实测上墙。
装配式结构构件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3、墙板吊装施工3.1吊装前对外墙分割线进行统筹分割,尽量将现浇结构的施工误差进行平差,防止预制构件因误差累积而无法进行。
3.2吊装应依次铺开,不宜间隔吊装。
3.3吊装前,在楼面板上根据定位轴线放出预制墙体定位边线及200mm控制线,检查竖向连接钢筋,针对偏位钢筋用钢套管进行矫正。
3.4吊装就位后应用靠尺核准墙体垂直度,调整斜向支撑,固定斜向支撑,最后才可摘钩。
4、套筒灌浆施工4.1拌制专用灌浆料应进行浆料流动性检测,留置试块,然后才可以进行灌浆。
4.2一个阶段灌浆作业结束后,应立即清洗灌浆泵。
4.3灌浆泵内残留的灌浆料浆液如已超过30分钟(自制浆加水开始计算),不得继续使用,应废弃。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前言预制装配式建筑因生产效率高、节约劳动力、符合“4节1环保”等优点被国家大力提倡。
但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仍不完善,施工工艺还不成熟,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防范措施1.平板制作安装问题1.1 转角板折断转角板是维护预制装配式建筑整体框架稳定性的重要构件,但在构件运输和现场吊装过程中容易破坏。
造成其破坏的原因主要有吊装时转角板两边内折发生破坏,生产时养护不当易产生转角处角度的变化,施工时需要部分现浇以增加预制装配式建筑整体性,预支模板不能很好地与预制部位连接,经常出现涨模与振捣不彻底现象。
防范措施:采用“L型”吊具,将转角板受到的拉力转移到“L型”吊具上,从而降低转角板的损坏率。
1.2 叠合板断裂叠合板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板面经常发生龟裂甚至断裂现象,主要是由于部分叠合板跨度过大,运输过程中板间挤压,或者吊装时因挠度过大产生裂纹,裂缝延伸至整块板,导致构件破坏。
生产时构件养护不当造成叠合板板面翘曲,脱模时脱模剂粉刷不均匀、少刷漏刷等情况造成叠合板板边粘模;加工时操作漏洞导致叠合板面桁架筋外露或者预埋件脱落,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
防范措施:加强运输过程中的防护,避免板面挤压和挠曲,加强构件养护,保证叠合板板面平整,加强脱模剂的粉刷质量控制,确保叠合板板边不粘模。
2.外墙板保温层断裂预制外墙板的保温层经常脱落或断裂,主要是由于中间的保温材料不统一,经常造成保温材料的外墙板脱落。
防范措施:采用相关辅助工具,如加强保温材料与外墙板的粘结强度,避免保温层脱落或断裂。
在预制构件连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平板在运输过程中角易损坏,可以采用制作塑料或橡胶材质的护角,增大平板之间的距离,以及选择平坦的运输道路等方法来减少损坏。
另外,叠合板在吊装过程中跨度过大容易断裂,可以与设计单位沟通,尽量将叠合板跨度控制在板的挠度范围内。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与方法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与方法施工质量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
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可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高项目整体质量。
本文将从材料选用、施工过程、监测手段等多个角度,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与方法进行论述。
一、材料选用1.材料质量: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材料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具备强度、耐久性等基本性能指标的优质材料。
2.厂商信誉: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资质认证的厂商供应材料,以确保材料品质可靠,并降低因为厂商原因引起的质量问题。
3.样板户型验证:在大规模生产前,应选择几个典型或关键部位进行样板户型验证,以确保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可行,并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
二、施工过程控制1.流程管理:对于每个施工阶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严格按照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施工,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
2.施工人员素质要求:装配式建筑施工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要求较高,应加强培训并持证上岗。
同时,建立专业化的装配式建筑队伍,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和质量控制能力。
3.安全生产意识: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操作规程,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法规,并进行定期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质量监测手段1.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关键节点及时委托具备资质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材料、构件等进行抽样检验,并出具合格证明。
2.自检自控:设立相应岗位或班组负责自主检查和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问题,并做好记录与追踪。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技术监督:设立专门的工程技术监理机构,在施工过程中实施全程监督,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质量控制方法1.质量计划与验收标准: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明确每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
同时,配备合适的检测设备和工具,以确保质量检查全面、科学、有效。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施工方式,其具有施工周期短、质量可控、环保节能等优势。
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复杂性和特殊要求,对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控措施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质量管理体系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并最终实现良好质量的基础。
以下是几个重要环节:1.项目预制件供应商选择:为确保预制件能够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需仔细评估供应商的资质和生产能力,并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合作协议,约定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2.设计审查:在设计阶段进行全面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计方案,以提高构件装配性和稳定性,并确保装配过程中能够容易操作。
3.生产过程管控:对预制件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督与检验,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制作、运输安装等各个环节。
例如,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加工工艺控制和定期检验等。
4.现场安装控制:在现场进行全面监督与检验,包括现场平整度、水平垂直度、构件之间的连接及密封性等方面的管控。
同时,对现场人员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进行培训与考核。
二、质量管控措施为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的可控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管控措施。
1.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建立装配式建筑生产过程中的数据管理系统,实时跟踪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提供数据支持,并实现装配过程中各项指标的监测与调整。
2.严格的检查标准:建立详细全面的装配式建筑质量检查标准,对各个环节和部位进行严密把控行动。
例如,在预制件生产过程中设置多道检查节点,并进行针对性的质量把控。
3.先进设备与技术:选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在设计阶段应采用BIM技术实现数字化设计和模拟验证,在生产过程中引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
4.监测与改进: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测系统,对关键环节和节点进行全程监控。
同时,及时针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与改进,以提高整体施工质量水平。
装配式建筑中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装配式建筑中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建筑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不断受到关注。
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质量可控、环保节能等优势。
然而,由于其特殊性,施工质量控制成为装配式建筑过程中必须重视的方面。
本文将介绍装配式建筑中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精确测量与检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精确测量和检验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
首先需要确保加工模块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生产厂家应通过专业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严格测量,并及时修正偏差以保证加工精度。
同时,在现场安装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精确测量,以便确保模块拼接准确无误。
在检验方面,除了常规的尺寸检查外,还应加强对材料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检测。
例如,钢材应进行强度、韧性等方面的测试,外墙保温材料应进行防水、隔音等特性的检验。
只有确保到位的精确测量和检验,方能最大程度地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
二、严格节点连接与构件安装在装配式建筑中,节点连接和构件安装是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因此,严格把握这一环节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首先,在节点连接上,应使用高强度的螺栓、焊接等连接方式,并进行可靠性测试确认其质量。
以钢结构为例,螺栓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经过实验室测试验证其承载能力。
同时,焊接工艺也需要满足规范要求,并经过无损检测以排除焊接缺陷。
在构件安装方面,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对于复杂部位或特殊构件的安装,还可以采用模拟组装和微调来提前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通过加强节点连接与构件安装质量控制,能够有效避免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确保装配式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细节施工与质量检验细节施工是装配式建筑中另一项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在装配过程中,如何做好接缝处理、防水处理等细节施工决定了整个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品质。
首先,在接缝处理方面,应采取专业的材料和技术,确保接缝处紧密连接,防止漏水和空气渗透。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设计审查: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前,需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包括结构设计、构造连接等方面。
同时,还需确定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提前做好预防和解决措施。
2.原材料选择: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原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玻璃等。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选择符合标准要求、具有合格证书的原材料,并按照规定进行验收和存储。
3.加工制造: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是构件的加工制造,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加工工艺和质量。
在车间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高精度的测量和调整,并对每一个构件进行质量检验。
4.运输安装:装配式建筑的构件需要通过运输到达现场,并进行安装。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构件的完整性和减少振动,以防止构件变形或损坏。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个构件的连接精度和稳固性。
5.施工环境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如温度、湿度等。
因此,需要控制施工环境,确保环境参数符合要求,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同时,还需要做好防火、防水、防锈等方面的工作。
6.现场管理: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并进行现场管理。
包括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施工现场的整洁与安全、工艺检验与质量验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1.构件加工质量不合格:由于加工工艺不符合要求或加工设备不良等原因,导致构件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方面不符合要求。
防治措施:加强对加工工艺的控制和管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加强对加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2.施工工艺不规范: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如焊接不合格、连接不牢固等。
防治措施: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每个操作环节按照要求进行。
3.施工环境控制不当:施工环境温度、湿度等参数不符合要求,导致构件变形或质量不稳定。
防治措施:对施工环境进行控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加热设备、安装湿度控制设备等。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1. 设计与制造质量控制:要求设计和加工高精度、统一标准的构件,在加工前要检验材料和制造工艺。
2. 运输和安装质量控制:要求构件运输和安装时,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避免过度力度或损坏。
3. 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要求施工现场作业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保证施工质量。
4.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如横平竖直、尺寸精确、各种构造部件的安装质量要求等。
5. 竣工验收质量控制:验收前要经过各种试验和测试,以确保质量符合建筑标准。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 设计不规范:设计过程不规范,易造成构件尺寸失准、错位、接口不齐等问题,应加强设计和加工质量控制。
2. 施工工夫过程控制不好:需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避免因施工工艺不科学而造成的质量问题。
3. 现场安装不规范:不规范安装造成的隐患、安全问题,需要
落实现场安装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现场施工全过程。
4. 质量检验不足:加强质量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解决,及时进行纠正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5. 人员素质不够:提高人员素质,通过培训等方式加强安装质量控制。
(完整版)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防治措施
(完整版)装配式建造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防治措施(一)一: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1.2 项目目标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2.1 设计确认2.1.1 确认施工图纸、规范和标准2.1.2 确认材料和构件的适配性2.1.3 确认工作程序和施工方法2.2 施工前准备2.2.1 安排人员和机械设备2.2.2 检查施工场地的准备情况2.2.3 制定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2.3 基础施工2.3.1 地基处理和基础验收2.3.2 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2.4 结构施工2.4.1 梁柱施工质量控制要点2.4.2 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2.4.3 楼板施工质量控制要点2.5 外墙施工2.5.1 外墙材料使用控制要点2.5.2 外墙施工工艺控制要点2.6 室内装修施工2.6.1 墙面装修控制要点2.6.2 地面装修控制要点2.6.3 吊顶装修控制要点三:施工质量防治措施3.1 质量监督体系建设3.2 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3.2.1 施工过程质量检验3.3 施工质量事故防治措施3.3.1 安全生产措施3.3.2 环境保护措施3.3.3 质量纠纷处理措施四:附件附件一:施工图纸、规范和标准附件二:材料和构件适配性确认报告附件三:工作程序和施工方法说明书附件四:施工场地准备验收记录附件五: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表(二)一:装配式建造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1 设计确认1.1.1 施工图纸、规范和标准的确认1.1.2 材料和构件的适配性确认1.1.3 工作程序和施工方法的确认1.2 施工前准备1.2.1 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排1.2.2 施工场地的准备情况检查1.2.3 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制定1.3 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3.1 地基处理和基础验收1.3.2 基础施工质量控制1.4 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4.1 梁柱施工质量控制1.4.2 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1.4.3 楼板施工质量控制1.5 外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5.1 外墙材料使用控制1.5.2 外墙施工工艺控制1.6 室内装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6.1 墙面装修控制1.6.2 地面装修控制1.6.3 吊顶装修控制二:施工质量防治措施2.1 建立质量监督体系2.2 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2.2.1 施工过程质量检验2.3 施工质量事故防治措施2.3.1 安全生产措施2.3.2 环境保护措施2.3.3 质量纠纷处理措施三:附件附件一:施工图纸、规范和标准确认报告附件二:材料和构件适配性检验记录附件三:工作程序和施工方法说明书附件四:施工场地准备验收记录附件五: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表(注释)1. 质量监督体系:指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一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检验、验收、记录等各个方面,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装配式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一种新兴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在提高建筑效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然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有着更高要求。
一、质量保证1. 强化设计前期阶段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前,设计师需进行详尽的设计计算和预测分析。
通过模拟计算和虚拟模型验证,在确保安全、稳定及可靠性基础上,达到质量标准要求。
2. 严格选材材料是构成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材料至关重要。
需要确保采用优质环保材料,并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检验。
同时,在运输过程中也需注意防止损坏或污染。
3. 加强供应链管理由于装配式建筑需要大量的零部件,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
从采购到生产和现场施工,都需要有良好的协调与监控,以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4. 强化现场管理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涉及多个专业、多个节点的协同作业。
因此,现场管理需要具备规范、高效、有序的特点。
通过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确保人员熟知技术流程与操作规范,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二、质量控制1. 建立有效的质量检验体系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
针对不同环节进行全面严格的把控,包括材料进场检查、构件制造过程中的零部件精度检验、模块组装后的封闭测试等。
2. 开展隐蔽工程监控隐蔽工程是指在最终完成时无法直接被观察到或接触到的部位。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在隐蔽工程中没有问题,需要进行严密监控。
采用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及时发现隐蔽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
3. 实施全面的质量抽查除了对具体环节进行严格检验,还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持续的质量抽查。
这样能够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保证整体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 强化项目管理装配式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划分各个子系统,并明确各层级之间的关联与配合。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方案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方案质量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工厂化生产、标准化组装等特点,其施工过程与传统施工存在一定的不同,因此,需要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和要求制定适合的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方案。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1. 施工前期质量管理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质量准备工作。
包括与设计单位和生产厂家沟通交流,明确技术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可行性;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参与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等。
2. 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个环节和关键节点的监控和控制。
具体包括:- 材料采购:选择正规供应商,并对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和检验;- 施工现场:规范现场管理,保证安全环境,并落实各项操作程序;- 检验检测:采取必要的检验手段和方法,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测和检查;- 职责分工:明确各参与方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沟通协作机制;- 过程记录:及时记录和整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信息、问题及解决方案等。
3. 施工后期质量管理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结束后,应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
包括组织开展验收工作,检查施工图纸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收集用户意见和反馈,了解使用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等。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案1. 设计阶段的控制方案设计阶段是装配式建筑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应根据具体项目需求制定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并开展设计文件评审。
同时,要充分考虑材料性能、加工和运输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可行。
2. 生产环节的控制方案在装配式建筑生产环节中,需要严格把关生产过程各个环节,并设立相应的检验点。
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原材料检验:对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 生产工艺控制:制定详细的生产工艺图,确保每个工艺环节都按规范操作;- 在线检查:通过设置必要的在线检测设备和仪器,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 完整性检测:对组装完毕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成品质量检验。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概述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概述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方式正在得到广泛应用。
与传统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能耗低、环保可持续等优势。
然而,由于其特殊性,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质量方面也存在一些挑战。
因此,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进行概述,并介绍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设计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
在设计阶段,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1. 系统集成:在进行整体布局和分部件设计时,需要保证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和无缝衔接。
同时还需要考虑整体结构稳定性以及各部件的功能配合。
2. 材料选择:选取适合装配式建筑的材料,并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
特别是针对非标准化构件,需严格把关其质量和性能。
3. 施工标准:明确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要求,包括构件的精度、连接方式、施工顺序等。
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更加依赖标准化和模块化,因此标准的执行至关重要。
二、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质量控制要点:1. 构件制造与运输:首先保证构件在制造过程中达到设计要求,并进行相关检测和验收。
其次,在运输过程中需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构件损坏或变形。
2. 安全施工: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多个节点操作,并且往往高空作业较多。
因此,安全施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应设立相关警示标识、使用安全设备并强调员工安全意识培训。
3. 质量把控:通过设置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和流程,对所有构件进行逐一检查,并确保其符合相关规范。
尤其对于参与主体结构承载的构件,质量把控更是必不可少。
三、施工后期的质量控制要点在装配式建筑竣工之后,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质量控制要点:1. 竣工验收: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整体验收,检查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行。
同时要保证建筑外观美观、无渗漏现象等。
2. 账本管理:对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构件材料和工序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和归档,以备后期维护和检修需要。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整改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整改措施一、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控制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保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做好施工质量控制,才能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可靠性、使用寿命和舒适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 施工前准备: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方案,明确各项任务和责任。
同时要对相关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 设计审查: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之前,应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并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交流。
通过审查可以发现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缺陷,及时予以修正和改进。
3. 材料选择:选用合格的材料对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具有相关防火、防水、隔音等性能指标要求。
4. 施工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掌握对于保证施工质量非常重要。
施工人员需要熟练掌握装配式建筑的组装、连接、固定等技术方法,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5. 现场管理:在施工现场,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这包括对施工过程中各项操作、材料使用情况以及质量检验等进行全程跟踪和记录,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整改措施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来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但仍然可能出现一些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情况。
在发现问题时,需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并避免后续影响。
1. 定期巡检: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
巡检内容包括构件连接是否牢固、设备运行是否正常以及防水、隔音等性能是否达标。
2. 质量评估:对已完成的部分或整体结构进行质量评估,检查是否存在缺陷、漏洞或其他质量问题。
评估结果将指导后续整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3. 整改计划: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确定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并将整改计划通知相关人员。
整改计划应明确具体的整改措施和要求,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进场检验要点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制构件进场时应进行全数检查,以确保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包括未按设计要求设置结合面、未配置抗剪(抗拉)钢筋、露筋、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漏、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漏、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缺棱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
其中,未设置粗糙面、键槽或抗剪(抗拉)钢筋缺失或不符合设计要求、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等为严重缺陷,其他缺陷为一般缺陷。
预制构件进场时,应全数检查其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确保符合下表要求。
若预制构件有粗糙面,则相关尺寸允许偏差可适当放松。
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12m 长度板、梁、柱、桁架≥12m且<18m ≥18m 墙板宽度、高(厚)度板、梁、柱、桁架截面尺寸墙板的高度、厚度板、梁、柱墙板内表面墙板外表面板、梁、柱侧向弯曲墙板、桁架板墙板板墙板、门窗口梁、板、桁架设计起拱梁、板、桁架、下垂中心线位置孔尺寸中心位置洞口尺寸、深度中心线位置宽度、高度预埋件锚板中心线位置预埋件锚板与混凝土面平面高差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预埋螺栓外漏长度预埋套筒、螺母中心线位置预埋件2、构件安装质量控制2.1构件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前应检查基础的几何尺寸、平整度、垂直度、强度等,确保基础质量符合要求。
2.2构件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构件的位置、姿态、间隙等,以确保构件安装质量。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构件的位置和姿态,以保证构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同时,应注意控制构件之间的间隙,确保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构件的变形和损坏。
2.3构件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检查和验收。
检查内容包括构件的位置、姿态、间隙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连接是否牢固,构件是否损坏等。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范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范措施随着现代社会对建筑产业的需求日益增长,装配式建筑成为了一种受到关注和推崇的新兴建筑方式。
然而,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些与质量相关的问题。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质量,我们需要了解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就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一、基础设施做不牢固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基础设施是整个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基石。
然而,由于部分厂房生产基础薄弱、不牢固,导致最终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安全风险和结构变形等问题。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发生,我们需要加强以下方面的管理和控制:1.严格选择资格合适、经验丰富、信誉良好的涉及基础设施设计和构造方面专业单位;2.要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合理选择基础类型,并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3.对基础设施材料质量进行把关,确保其满足项目要求。
二、连接不牢固导致安装问题及质量缺陷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各个组件之间的正确连接至关重要。
如果连接不牢固,将会导致安全隐患和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质量问题,我们应该注重以下方面的管理和控制:1.加强对连接部位的检查与针对性培训,提高拼装人员技术素质;2.采用先进可靠的连接技术,并根据要求进行正确操作;3.建立有效的质量跟踪系统,实施巡检、记录和数据分析。
三、外墙热工问题及防火措施装配式建筑外墙是保温和防水的重要部分。
若存在外墙热工问题或未采取防火措施,则可能会影响建筑物整体功能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外墙质量并保证用户安全,我们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严格按照国家建筑标准和规范进行外墙保温设计和施工;2.确保使用合格的保温材料,选用低导热系数、耐火性好的隔热材料;3.在装配式建筑外墙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如增加防火涂料、设置防火分隔区等。
四、室内装饰质量问题及环境污染装配式建筑施工完成后,室内装饰是考验其质量与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室内装饰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环保材料,并避免使用甲醛等有害污染物;2.严格按照装修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各项细节到位;3.及时进行检测,排除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与要点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与要点装配式建筑是一种以工厂预制构件为基础,现场装配组装的建筑方式。
它具有施工速度快、资源节约、质量可控等优势,成为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然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质量控制的难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与要点。
一、材料选用与检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合理选择优质的材料是确保质量的基础。
首先,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
其次,在采购过程中要对材料进行全面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精度测量、性能检测等环节。
只有经过严格把关后才能入库使用。
二、现场质量控制1. 现场管理人员培训:装配式建筑施工涉及到复杂的操作流程和步骤,因此必须加强现场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其对于质量控制要求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2. 施工组织与协调: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紧密合作、高效协调是确保质量的关键。
组织好各个施工队伍,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沟通协作,及时解决问题和难点。
3. 现场监督检查: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督检查组,定期进行现场巡查,检测材料的使用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
三、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 准备工作:在开始装配前,应对施工区域进行仔细清理与整修。
同时,需核实构件图纸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规范进行操作。
2. 构件评价:对每批次到场的构件进行评价和分类管理。
检验外形尺寸、表面平整度、结构强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安装过程控制:采用固定架子或模板来确保构件安装位置准确无误。
针对某些易出现问题的构件或连接处,在安装前可预先设置检测点,以便供后续质量控制参考。
4. 连接质量控制:连接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关键环节。
在连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构件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5. 质量检验与测试:在装配完成后,应对整体装配完整性、外观质量、结构强度等方面进行检验和测试。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防治措施前言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虽然装配式建筑的速度和质量要比传统建筑高,但是装配式建筑也面临着施工质量缺陷、安全问题等问题。
因此,本文将从施工质量角度出发,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防治措施。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基础施工装配式建筑的基础施工是重点,因为基础质量对整个建筑的安全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基础施工要点如下:•施工前应全面检查基础地面情况,确保地面平整、坚实,无积水和明显凹凸。
•施工前应制定好基础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管控措施、外来因素控制等。
•基础施工中应注意温度、湿度等气象因素,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构件制造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制造也是重要的一环,构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的质量。
构件制造要点如下:•制造前应对原材料进行全面检查,原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
•制造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预先制定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保证构件的质量。
•制造过程中应对每个环节进行记录,以便查询和追溯。
现场装配现场装配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环节,现场装配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现场装配要点如下:•安装前应对构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避免出现错误。
•安装现场应做好现场管理工作,包括工人培训、资料管理、个人防护等工作。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防治措施预防措施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全面的预防措施,以防控质量问题的出现,主要包括:•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预处理,排除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
•对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施工环境进行全面管理,严防出现问题。
•对施工工人进行全面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按照标准进行施工。
治理措施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虽然做了足够的预防工作,但仍然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制定出全面的质量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整改,及时制定整改措施。
•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并制定奖惩措施,以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按照标准进行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预制构件进场检验1.1预制构件进场时应全数检查外观质量,不得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一般缺陷。
结构外观质量缺陷1.2预制构件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要求,应全数检查,预制构件有粗糙面时,粗糙面相关的尺寸允许偏差可适当放松。
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注:1l为构件最长边的长度(mm);2检查中心线、螺栓和孔道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较大值。
1.3预制构件进场检查合格后应构件上进行合格标识。
2、吊装精度控制与校核2.1吊装质量的控制重点在于施工测量的精度控制方面。
为达到构件整体拼装的严密性,避免因累计误差超过允许偏差值而使后续构件无法正常吊装就位等问题的出现,吊装前须对所有吊装控制线进行认真的复检,构件安装就位后须由项目部质检员会同监理工程师验收构件的安装精度。
安装精度经验收签字通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2轴线、柱、墙定位边线及200mm或300mm控制线、结构1m线、建筑1m线、支撑定位点在放线完成后及时进行标识。
现场吊装完成后及时依据下表结合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下发的《工程实体质量实测实量标准》进行检查,标识完整,实测上墙。
装配式结构构件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3、墙板吊装施工3.1吊装前对外墙分割线进行统筹分割,尽量将现浇结构的施工误差进行平差,防止预制构件因误差累积而无法进行。
3.2吊装应依次铺开,不宜间隔吊装。
3.3吊装前,在楼面板上根据定位轴线放出预制墙体定位边线及200mm控制线,检查竖向连接钢筋,针对偏位钢筋用钢套管进行矫正。
3.4吊装就位后应用靠尺核准墙体垂直度,调整斜向支撑,固定斜向支撑,最后才可摘钩。
4、套筒灌浆施工4.1拌制专用灌浆料应进行浆料流动性检测,留置试块,然后才可以进行灌浆。
4.2一个阶段灌浆作业结束后,应立即清洗灌浆泵。
4.3灌浆泵内残留的灌浆料浆液如已超过30分钟(自制浆加水开始计算),不得继续使用,应废弃。
4.4在预制墙板灌浆施工之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增强操作人员对灌浆质量重要性的意识,明确该操作行为的一次性,且不可逆的特点,从思想上重视其所从事的灌浆操作;另外,通过工作人员灌浆作业的模拟操作培训,规范灌浆作业操作流程,熟练掌握灌浆操作要领及其控制要点。
4.5现场存放灌浆料时需搭设专门的灌浆料储存仓库,要求该仓库防雨、通风,仓库内搭设放置灌浆料存放架(离地一定高度),使灌浆料处于干燥、阴凉处。
4.6预制墙板与现浇结构结合部分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油污、浮灰、粘贴物、木屑等杂物,构件周边封堵应严密,不漏浆。
5、叠合板吊装施工5.1预制叠合板按照吊装计划按编号依次叠放。
吊装顺序尽量依次铺开,不宜间隔吊装。
5.2板底支撑不得大于2m,每根支撑之间高差不得大于2mm、标高差不得大于3mm,悬挑板外端比内端支撑尽量调高2mm。
5.3在预制板吊装结束后,就可以分段进行管线预埋的施工,在满足设计管道流程基础上结合叠合板规格合理地规划线盒位置、管线走向,使其合理化,线盒需根据管网综合布置图预埋在预制板中,叠合层仅有8cm,叠合层中杜绝多层管线交错,最多只允许两根线管交叉在一起。
5.4叠合层混凝土浇捣结束后,应适时对上表面进行抹面、收光作业,作业分粗刮平、细抹面、精收光三个阶段完成。
混凝土应及时洒水养护,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洒水次数不得少于4次/天,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6、楼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6.1预制楼梯段安装时要校对标高,安装预制段时除校对标高外,还应校对预制段斜向长度,以避免预制楼梯段支座处接触不实或搭接长度不够而引起的支承不良。
6.2严禁干摆浮搁。
安装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楼梯与墙体连接件,安装后及时对楼梯孔洞处进行灌浆封堵。
6.3安装休息板应注意标高及水平位置线的准确性。
避免因抄平放线不准而导致休息板面与踏步板面接槎不齐。
二、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预制构件龄期达不到要求就安装,造成个别构件安装后出现质量问题。
防治措施:预制构件在安装前,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同条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宜小于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5%。
2、安装精度差,墙板、挂板轴线偏位,墙板与墙板缝隙及相邻高差大、墙板与现浇结构错缝等。
防治措施:2.1编制针对性安装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和人员教育培;2.2装配式结构施工前,宜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或构件进行试安装,根据试安装结果及时调整完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及工序;2.3安装施工前应按工序要求检查核对已施工完成结构部分的质量,测量放线后,做好安装定位标志;2.4强化预制构件吊装校核与调整:预制墙板、预制柱等竖向构件安装后应对安装位置、安装标高、垂直度、累计垂直度进行校核与调整:预制叠合类构件、预制梁等横向构件安装后应对安装位置、安装标高进行校核与调整;相邻预制板类构件,应对相邻预制构件平整度、高差、拼缝尺寸进行校核与调整;预制装饰类构件应对装饰面的完整性进行校核与调整;2.5强化安装过程质量控制与验收,提高安装精度。
3、叠合楼板及钢筋深入梁、墙尺寸不符合要求;叠合楼板之间缝处理不好,造成后期开裂;叠合楼板安装后楼板产生小裂缝。
防治措施:3.1叠合楼板的预制板的板端与支座(梁或剪力墙)搁置长度不应少于15mm;3.2板端支座处,预制板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宜从板端伸出并锚入支座梁或墙的现浇混凝土层中,在支座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
单向预制板的板侧支座处,钢筋可不伸出,支座处宜贴预制板顶面在现浇混凝土中设置附加钢筋;3.3单向预制叠合板板侧的分离式接缝应配置附加钢筋,并用专用的嵌缝砂浆嵌缝;3.4模板支撑、起拱以及拆模进行严格控制,以防叠合楼板安装后楼板产生裂缝。
4、安装顺序不对,叠合楼梯安放困难等,而工人操作时乱撬硬安,导致钢筋偏位,构件安装精度差。
防治措施:加强技术交底,严格按程序安装,对于复杂接点可用BIM技术在电脑上先模拟,再安装。
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或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的连接钢筋偏位,安装困难,影响连接质量。
防治措施:5.1竖向预制墙预留钢筋和孔洞位置、尺寸应准确;5.2采取定位架或格栅网等辅助措施,提高精度,保证预留钢筋位置准确。
对于个别偏位的钢筋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6墙板找平垫块不规范,灌浆不规范。
防治措施:6.1墙板找平垫块宜采用螺栓垫块找平,抄平时直接转动调节螺栓,对其找平。
6.2灌浆前应制订灌浆操作的专项质量保证措施,灌浆操作全过程应有专职检验人员负责现场监督并保留影像资料;6.3灌浆料应按配比要求计量灌浆材料和水的用量,经搅拌均匀后测定其流动度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灌注;6.4灌浆作业应采取压浆法从下口灌注,当浆料从上口流出时应及时封堵,持压30s后再封堵下口;6.5灌浆作业应及时做好施工质量检查记录,每工作班应制作一组且每层不应少于3组40㎜×40㎜×160㎜的长方体试件;6.6灌浆作业时应保证浆料在48h凝结硬化过程中连接部位温度不低于10℃。
7.现浇混凝土浇注前,模板或连接处缝隙封堵不好,有的用发泡剂、有的占现浇结构根部,影响观感和连接质量。
防治措施:7.1浇注混凝土前,模板或连接处缝隙不能用发泡剂封堵,因为发泡材料易进入现浇结构里面,建议用打胶封堵;7.2模板或连接处缝隙封堵应加强质量控制与验收,保证现浇结构质量。
8、与预制墙板连接的现浇短肢墙模板安装不规范,影响现浇结构质量。
防治措施:8.1与预制墙板连接的现浇短肢墙模板应位置、尺寸准确,固定牢固,防止胀缩模及偏位,并注意成型后的现浇结构与预制构件之间平整、不错位;8.2宜采用定型钢模版、铝模板,并用专用夹具固定,提高混凝土观感。
9、模板支撑、斜撑安装与拆除不规范。
防治措施:9.1叠合板作为水平模板使用时,其下部龙骨应垂直于叠合板桁架钢筋,竖向支撑可采用定型独立钢支柱、碗扣式、插接式和盘销式钢管架等,其上部可调支座与钢管竖向中心线一致,伸出长度符合要求,不得过长,支撑间距应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的验算;当叠合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和标准要求时,方可拆除支撑;9.2预制墙板临时支撑安放在背后,通过预留孔(预埋件)与墙板连接,不宜少于2道,当墙板底部没有水平约束时,墙板每道支撑应包括上部斜撑和下部支撑,上部斜撑距板底的距离不宜小于板高的2 /3,且不应小于板高的1/2。
支撑应在预制构件与结构可靠连接后,且上部构件吊装完成后方可拆除。
10、叠合楼板、叠合墙板开裂,叠合楼板之问连接缝开裂,外挂板裂缝,外挂板与外挂板缝、内隔墙与周边裂缝。
防治措施:10.1叠合墙板开裂防治主要从提高叠合墙板质量,加强进场验收,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叠合墙板固定和浇注混凝土时应有防叠合墙板开裂的措施,可使用自密实混凝土。
与现浇结构、其它墙体连接部位应有相应的构造加强措施;10.2外挂板裂缝,外挂板与外挂板缝防治。
提高安装精度,控制缝隙宽度,选择合适的嵌缝材料和密封胶。
外挂板安装后不要受到额外应力;10.3内隔墙与周边裂缝防治,内隔墙与周边应有钢筋、键槽、粗糙面等连接构造措施。
缝隙应选择合适的嵌缝材料处理,并用钢筋网片或耐碱网布补强;10.4加强成品保护,严禁在预制构件时开槽打洞。
11、外墙渗漏11.1预制外墙板的接缝和门窗洞口等防水薄弱部位,宜采用构造防水和材料防水相结合的防排水做法,并应满足热工、防水、防火、环保、隔声及建筑装饰等要求,做到材料耐久、便于制作和安装;11.2预制外墙板接缝采用构造防水时,水平缝宜采用外低内高的高低缝或企口缝,竖缝宜采用双直槽缝,并在预制外墙板一字缝部位每隔三层设置排水管引水外流;11.3预制外墙板接缝采用材料防水时,应采用防水性能、相容性、耐候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优良的硅酮防水密封胶作嵌缝材料。
板缝宽不宜大于20mm,嵌缝深度不应小于20mm;11.4对外墙接缝应进行防水性能抽查,并做淋水试验。
对渗漏部位应进行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