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图解中西文化7页word
中西文化差异图解演示文稿
语单词。I have learned many english words.
第三十九页,共40页。
修饰词:中国人学英语很喜欢用very 和kinds 等修饰词。一看到汉语 句子里有“十分”、“各种”,就喜欢用very ,all kindsof 来表达 “各种”。实际上美国人喜欢直接用名词的复数形式来表达“各种”。 汉语中用“十分”起强调作用,而英语中恰恰相反,very 减弱了原来形 容词的意思。如:A:我们面临的各种问题是复杂的。The problems we are meeting with are complicated.B :他的故事十分乏味。
第三十三页,共40页。
面对恭维: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
如:“您的英语讲得真好。” “哪里,哪里,一点也不行。” “菜做得很好吃。”“过奖,过奖,做得不好,请原谅。”
美国人从来不过分谦虚,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表现出一种自强自信的信 念。
第三十四页,共40页。
请随便:“请随便”是Please make yourself at home 还是Please make yourself homely。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Please make
休息室:汉语中的“休息室”,很多人译成rest room ,这是不妥的。 Terry 讲,在美语中rest room 是剧院、大商店或大型建筑物中的 一间房子,里面设有厕所、盥洗设备等供顾客、雇员等使用,这也是浴室、 厕所的委婉说法。“休息室”应译成lobby 或lounge 。
中西文化差异(图表)
图示中西文化差异
华裔设计师刘扬曾经出版了《东西相遇》一书,引起巨大反响。
该书用简洁的笔画,用简单明了的图画向读者表现了德中两个社会的细节,比如两国家庭对待孩子的态度,人们旅游的方式,双方的审美观等等。
大部分都是人们的日常经历,让德中读者们都能引起共鸣。
这是一套关于文化对比的作品,共24张图片,是刘扬眼中的德国与中国的差异,蓝色代表德国人,红色代表中国人。
1、表达个人观点
2、生活方式
3、守时
4、人际关系
5、表达愤怒的方式
7、关于自我
8、星期日街景
10、餐厅里
11、胃痛时的饮品
13、审美标准
14、处理问题的方式
15、一日三餐
16、交通工具
17、晚年生活
19、心情与天气
20、领导
22、对待孩子
23、对待新生事物
24、心目中的彼此。
中西文化差异(图示)汇总
9、聚会
• 点评:老外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中国人那 么喜欢过春节了,也永远闹不明白为什么 中国话里的“团圆”代表着多么深厚的文 化意涵。说他们没文化,我举双手赞成。 而他们却永远是在我们过团团圆圆的节日 聚会时,一个人跑到什么地方去感受一下 什么“生命的意义”去了。看看那巨大的 “圆”,这不正是一个最好的中国文化 “图腾”吗?我们中国人要什么?不就是 要个团圆么!
11、胃痛时的饮品
• 点评:我们中国人最讲究的不一定是科学, 而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话。那就是胃痛时要 至少喝点热的。至于为什么?那得问我们 的中医去。他们的学问,那真是“话到嘴 边留半句”,深奥着呢。
12、旅游时
• 评:其实,这有些冤枉我们中国人。毕竟 我们中国人才富裕起来几年啊,终于可以 像小日本儿那样了,走到哪里都拍照了。 另外,中国人喜欢的不是思考生命的意义, 而是“到此一游”的意义。毕竟,有照片 可以说明俺老兄到过什么什么地方了。尤 其是去了国外,则更是要用照片说明。
5、表达愤怒方式
• 点评:这两种方式是典型的中外不同方式。老外是我行我 素,有怒就发,有话就讲。从这一点来看,老外至少在心 理健康方面,比中国人略胜一筹。而中国人从小就被告知, 要有涵养,要戒急用忍。什么叫有“涵养”?什么叫“戒 急用忍”呢?就是内心愤怒到了极点,脸上最好不要表现 出来。要乐呵呵地,最好不动声色,那才叫高人。如果有 可能,可以与人讲道理。没道理也不能把一切愤怒都表现 在脸上。如果像那外那样,内心的喜怒哀乐都摆在脸上, 则显得此人,还是那句话,特不成熟,特没有城府,那是 要吃亏的。
soups 汤 清汤(Consomme) 浓汤(Cream soup) onion soup 洋葱汤
甜点Dessert buttered toast 奶油土司 French toast 法国土司 黄油蛋糕Butter Cake 水果馅饼Tart
中西方文化 ppt模板共77页文档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中西文化对比PPT课件
西方文化有三大精神源流或胚胎: 古希腊的哲学精神:理性精神 古罗马的法律精神:法治思想 希伯莱的宗教精神:信仰意识
第2页/共30页
古希腊的哲学
• 古希腊哲学,公元前6~公元5世纪出现在希腊本土以及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小亚细亚西部、意大利南部的 哲学学说。又称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哲学最初发生和发展的阶段。古典希腊哲学,或称早期希腊哲学 集中在辩论与质询的任务。在很多方面,它同时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早期希腊哲学家对后 世产生的影响从未间断,从早期穆斯林哲学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运动和现代的普通科学。
第29页/共30页
感谢您的欣赏
第30页/共30页
第3页/共30页
古罗马的法律
• 古罗马对西方文明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其完备的法律体系,包括市民法(仅适 用于罗马公民)、自然法(适用于所有人)和国家关系法(用于调节罗马人与其它民 族之间的关系)。从公元二至六世纪,罗马法经历了一个不断补充和完善的过程, 至公元534年在东罗马帝国国王查士丁尼的主持下编撰完成并颁布施行,后人称 之为《民法大全》。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被认为仅次于《圣经》,其基本思 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
孔子的血亲情理精神认为血缘亲情是支配人的道德行为的终极因素将情感置于知识之上主张道德实践之理存在于血亲情感之中知识必须遵循和服从这种情血亲情理精神的先导儒家整理课件23具体表现整理课件24首先在孔子看来孝的根据就在于父母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
中国文化 印度文化 阿拉伯文化 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
第1页/共30页
人际关系
• 西方:“交相利”。 • 中国:“多个朋友多条路”。
第12页/共30页
意见
• 西方:直言、快行。 • 中国:谨言、慎行。
西方对中西文化差异图解
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1.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在本体论方面,中国重人际,重伦理,以人比天,还原为心,重名轻实,由此走向玄学化,是封闭的价值体系;西方重自然,重自然本质,由自然到人,最后走向主体化、价值哲学。
在认识论方面,中国重直觉、重内省、重先验理性与伦理精神;西方重实验、重事实、重逻辑与科学发现。
2.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在对事物的评价上,中国和西方分别偏重于社会和自然两极;在对效果(效用)的评价上,中西分别偏重于整体和个人两极;在对利益的态度上,中国重志轻功,而西方重利益、重功效。
3.中西逻辑的差异。
西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中国古代的墨辩逻辑在逻辑的作用、逻辑结构、真理判定标准等基本问题上属于完全不同类型的逻辑体系。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是对政治、伦理、人生问题的重视和对宇宙论、自然规律抱不求甚解的态度。
在这样的传统中,逻辑一开始就没有被作为独立的对象予以探讨。
从孔子到庄子都视思辨为无用有害之物,都反对对概念等思辨形式本身作思辨的探讨。
这样,逻辑这种纯科学就没有立足之地。
4.中西数学的差异。
以抽象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西方思维方式产生出近代的微积分数学;而理性与实践相离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元代以后几乎整个地断送了我国的传统数学。
5.中西自由观的差异。
西方人多侧重于向外探求,以发展世界、改造世界为获得自由的途径;东方人多侧重于向内探求,以认识自身、完善自身为获得自由的途径。
6.中西科学方法论的差异。
东方文化是以人文文化为主体的类型,西方是以科学文化为主体的类型。
中国是整体思维方式而西方是形式思维方式。
它们规定了科学发展的不同模式,造成了科学文化的两种不同类型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叙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1隐私方面的冲突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
《中西文化比较》课件
,如西方注重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东方注重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等。
02
文化创新
中西文化的交流可以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思维和成果,如将西方现代设计
理念与东方传统工艺相结合,创造出更具特色的文化产品。
03
跨文化合作
中西文化的互补和创新可以为跨文化合作提供更多机会和可能性,推动
不同文化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中西文化的全球视野与多元发展
多样性和发展。
中西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中西文化的历史变迁和未来趋势
中西文化的历史变迁
中国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和变革;西方 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重要时期。
中西文化的未来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中西文化将更加深入地交流与融合,同时保持各 自的特色和优势。
中西文化交流是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 分,有助于推动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增进国际友谊
中西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国际友谊,促进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
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中西文化交流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04
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语言交际的影响
语言结构
中西语言在语法、句法、词法等 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可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在跨文化交际中 也有重要作用,某些表情 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不 同含义。
空间与距离
不同文化对于个人空间和 人际距离的观念存在差异 ,这可能影响交际氛围和 效果。
Hale Waihona Puke 文化差异对商务活动的影响商务谈判风格
中西文化在商务谈判中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如西方文化倾向于直 接、明确,而中国文化可能更加委婉和含蓄。
图解中西文化差异
生活方式
西方人
中国人
准时
西方人
中国人
人际关系
西方人
中国人
表达愤怒方式
西方人
中国人
排队
西方人
中国人
自我
西方人
中国人
星期日街景
西方人
中国人
聚会
西方人
中国人
餐馆里
西方人
中国人
胃痛时的饮品
西方人
中国人
旅游时
西方人
中国人
审美
西方人
中国人
处理问题方式
西方人
中国人
一日三餐
西方人
中国人
交通工具
图解中西文化差异
一个德国人图解中西文化差异
下面这些图画都是一个德国人画的,看 来他对中国文化还是颇有些研究的,至少 他看到了问题的表面。从他的画中,可以 深刻地感受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别, 以及因差别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如思维 方式、为人处事、世界观、人生意义探究 等。
表达个人观点时
西方人
中国人
西方人
中国人
老人的晚年生活
西方人
中国人
洗澡时间
西方人
中国人
天气与心情
西方人
西方人
中国人
孩子
西方人
中国人
对待新事物
西方人
中国人
对对方生活的想象
西方人
中国人
图解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PPT
希腊城邦的特点
一 二
希腊城邦的第一个特点是以独立的城市为 中心,向周围的乡村辐射。因此绝大多数城 邦的经济都是以工商业为重点,或是迅速向 工商业经济迈进。
其次是小国寡民的规模。之所以如此,一方面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难以供养过多的人口,同时 也“由于生产力不够发展,公民权要由一种不可
违反的一定数量对比关系来决定”。
半封闭的边缘地形:使中华文化能够沿着自己的方向独立
发展,创造与众不同的文化品格和文明成果,并能保持自成一体的 延续性。但同时也给它带来了自我封闭的保守意识和自诩世界中心, 盲目自尊的大国心态,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华夏文明的不断 进步。
C
D
一、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自然基础
陆地狭窄又是多山地带,使爱琴区域内的可耕面积受到 很大限制;气候特点是冬季湿润,夏季干燥炎热,不利 于粮食作物的生长,因而很难形成完全自足的农业经济。 能激发起人们抗争与征服的勇气,成为文明创造的动力。
第二讲:人类文明的曙光——中 西文化的起源
重点内容
一、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自然基础
二、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经济条件
三、家国与城邦—政治差异
一、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自然基础 A 幅员辽阔、腹地纵深:能提供生存条件, 能不断地自我调节和更新。
B
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为华夏多民族、多源 流、多侧面的亚文化系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气候温暖湿润:为北方的游牧文化提供了生 长的环境。
一 文明化的定义 二 文化的特征及其关系
三 中国文化的成因和起源
四 西方文化的成因和起源
一、文化的定义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 育、科学等。 狭义文化:指与特定的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适应、以语言为符号传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广义文化:人们的衣食住行、地理沿革、宗教信仰、 诗词歌赋、舞蹈、文学艺术等丰富内容。
中西文化概论课件_图文
程朱理学
“理”是世界的本原 ——宇宙观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方法论
“存天理,灭人欲” ——道德观
陆王心学
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主观唯心 ——宇宙观
通过“内心自省”的方法把握“理” ——方法论
“存天理,灭人欲” ——道德观
黄宗羲
实学
实学:经世致用(学问必须 有益于国事)认为学习、征 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 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 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
物态文化层 制度文化层 行为文化层 心态文化层
文化体系三层次说:
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 社会组织形态 精神意识形态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农耕经济: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的 社会经济的主体
海洋贸易: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与西方比较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一、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长幼 尊卑制度。
古希腊哲学小结:
希腊哲学的根本精神就是爱智慧、尚思辨 、学以致用的探索精神,真是这种精神为 西方哲学追究知识、探索真理的基本倾向 和科学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
信仰的时代——中古哲学
一、中古时代背景:
1、王权与教权争斗、相互利用、合作 2、基督教会对保持希腊罗马文明火种起 了重要作用
二、基督教哲学和希腊哲学的比较:
古希伯来神本主义 :
信仰=原罪、救赎
古典主义 :
中部的法兰 西(摩尔人 的浪漫+哥特 人的剽悍=路 易十四时代 的优美、情 趣、合适的 形式) 。
科学革命:
使人从规律 、从普遍的 角度把握世
界)
工业革命
……………….起源:古希腊、古罗马、古希伯来文 化
……………….过渡:中世纪文化 ……………….走向近代的转折:文艺复兴运动、宗
文化图解中西文化.(DOC)
图解释中西文化差异左:西方人右:中国人1、表达个人观点时点评: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
“是”时不说“是”,却说“不是”。
“不是”时不说“不是”,却总说“是”。
看官不如仔细想想自己生活中发生的实际状况。
并且,最有趣的是,一个中国人如果像那老外那样直来直去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的话(如上图所示),则会被认为“没有城府”,属于“直肠子”,是要吃亏的。
事实上,中国人的处事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话到嘴边留半句”。
因此,在老外眼中来看,中国人表达意思时,总令他们费解。
而中国人的这种文化传承,对所谓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来说,很有好处:可能自己没什么水平,却可以整天装深沉,装X,话说一半就停,结果很大程度上,让人感到此人水平真是了得!2、生活方式点评:中国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欢热闹,生活方式在老外眼中看来,就是如图所示,永远喜欢有人陪,永远不喜欢独处。
而且,认为一个人总是独处,那这个人可可怜了。
老外却正好相反,他们总喜欢独来独往。
假如有人总是没有任何目的地,只为陪而陪地过去陪他们的话,那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侵害。
此外关键是,他们在独来独往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人人山人海地相处时得到的同样的快乐,甚至更多。
3、准时点评:老外(主要是欧美西方人?)对于时间观念十分强。
而汉语里关于时间方面的词句,最发达的就是:差不多,还行,基本上那时间吧,等等。
如果与人相约的话,很多中国人最习惯的说法就是:上午吧,下午吧,晚上吧,等等。
至于具体几时,则要根据两人对时间的感觉而定。
如果与老外相约,则老外必定会加上一句,上午几点?下午几点?晚上几点?等等。
“不准时”以及“没有时间观念”,几乎可以成为“中国人”的代名词了。
4、人际关系点评:看到右边这幅画,我不禁哑然失笑。
可不是吗?我们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关系”。
过去叫“关系”,现在有人玩新词,不再叫什么“关系”了,改称“人脉”。
叫什么也不能改变其本质特征。
正如“第三者”的女人,旧称“破鞋”,现在叫“第三者”一样,尽管换了称呼,意思还是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解释中西文化差异左:西方人右:中国人1、表达个人观点时点评: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
“是”时不说“是”,却说“不是”。
“不是”时不说“不是”,却总说“是”。
看官不如仔细想想自己生活中发生的实际状况。
并且,最有趣的是,一个中国人如果像那老外那样直来直去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的话(如上图所示),则会被认为“没有城府”,属于“直肠子”,是要吃亏的。
事实上,中国人的处事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话到嘴边留半句”。
因此,在老外眼中来看,中国人表达意思时,总令他们费解。
而中国人的这种文化传承,对所谓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来说,很有好处:可能自己没什么水平,却可以整天装深沉,装X,话说一半就停,结果很大程度上,让人感到此人水平真是了得!2、生活方式点评:中国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欢热闹,生活方式在老外眼中看来,就是如图所示,永远喜欢有人陪,永远不喜欢独处。
而且,认为一个人总是独处,那这个人可可怜了。
老外却正好相反,他们总喜欢独来独往。
假如有人总是没有任何目的地,只为陪而陪地过去陪他们的话,那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侵害。
此外关键是,他们在独来独往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人人山人海地相处时得到的同样的快乐,甚至更多。
3、准时点评:老外(主要是欧美西方人?)对于时间观念十分强。
而汉语里关于时间方面的词句,最发达的就是:差不多,还行,基本上那时间吧,等等。
如果与人相约的话,很多中国人最习惯的说法就是:上午吧,下午吧,晚上吧,等等。
至于具体几时,则要根据两人对时间的感觉而定。
如果与老外相约,则老外必定会加上一句,上午几点?下午几点?晚上几点?等等。
“不准时”以及“没有时间观念”,几乎可以成为“中国人”的代名词了。
4、人际关系点评:看到右边这幅画,我不禁哑然失笑。
可不是吗?我们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关系”。
过去叫“关系”,现在有人玩新词,不再叫什么“关系”了,改称“人脉”。
叫什么也不能改变其本质特征。
正如“第三者”的女人,旧称“破鞋”,现在叫“第三者”一样,尽管换了称呼,意思还是一样。
很多老外到了中国之后,也染上找“关系”的毛病,不停地在国人面前玩namedropping(吹牛X),说自己认识认识某某等,以表示自己在中国的“人脉”很好,“关系”很多。
看来,这种习惯像流感,传染性极强。
5、表达愤怒方式点评:这两种方式是典型的中外不同方式。
老外是我行我素,有怒就发,有话就讲。
从这一点来看,老外至少在心理健康方面,比中国人略胜一筹。
而中国人从小就被告知,要有涵养,要戒急用忍。
什么叫有“涵养”?什么叫“戒急用忍”呢?就是内心愤怒到了极点,脸上最好不要表现出来。
要乐呵呵地,最好不动声色,那才叫高人。
如果有可能,可以与人讲道理。
没道理也不能把一切愤怒都表现在脸上。
如果像那外那样,内心的喜怒哀乐都摆在脸上,则显得此人,还是那句话,特不成熟,特没有城府,那是要吃亏的。
其实,很多很多中国人的内心世界,都充满着仇恨,却不能发泄。
于是,在博客风靡网上时代里,就会发现有太多太多的人(包括有精神病和没精神病的),统统以“新浪网友”的狰狞面目,破口大骂,撒野开怀。
发泄呗。
看不见么,对不对。
如果是与人见了面还会是那样吗?正如我在文章开篇时所说,一定要装相。
也就是右上面这幅画所表示的那样吧。
呵呵。
6、排队点评: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表面化的现象吧。
其实,我们中国人就喜欢热闹啊,对不对?大家挤作一团,才对么。
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活在一起,不是一件乐事吗?老外啊,怎么那么自私,一个一个地,都像个幽灵似的,谁都远离彼此。
没劲!排队?排什么队?几千年来也没有排队习惯,用文皱皱的话说,根本就没有那基因,让我们突然之间在21世纪排队,这分明是要我们中国人的命么!另外,不排队也有好处,可以混水摸鱼地提前把想要的东西弄到手。
晚了,就没有了啊。
7、自我点评:无语半晌。
唉。
集体高于一切啊。
另外,“我”是谁啊?加一句成语:人怕出名猪怕壮!记得80年代还有一首热唱的歌叫《小小的我》。
靠。
中国人的“自我”,能大吗?另外,大那老外那个地步,在中国还有生存空间吗?8、星期日街景点评:老外也真是的。
我们中国人这么多人,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乐趣,怎么还不兴趁着周日到外面去凑凑什么热闹吗?要知道,我们这个民族是害怕寂寞的民族,是不喜欢单独行动的民族,是最讲究团结的民族啊。
此外,他有没有看过“黄金周”的盛况呢?右边的图中显示出来的稠密程度,显然不够。
9、聚会:点评:老外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过春节了,也永远闹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话里的“团圆”代表着多么深厚的文化意涵。
说他们没文化,我举双手赞成。
而他们却永远是在我们过团团圆圆的节日聚会时,一个人跑到什么地方去感受一下什么“生命的意义”去了。
看看那巨大的“圆”,这不正是一个最好的中国文化“图腾”吗?我们中国人要什么?不就是要个团圆么!傻X老外,永远也弄不明白中国文化之精髓。
10、餐馆里点评:如我前面所说,我们中国人聚在一起图个什么?不就是图个热闹吗?那还怕什么?我们是“礼义之邦”不假,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不大声地在餐馆,在任何公开场合里大声说话。
试想,如果每个人都这么高分贝地说话,那谁还会看谁不顺眼呢?而且,我们可以高兴地告诉老外,我们中国人做到了这一点:每个人都这样大声地、高分贝地在餐馆里,在任何可能的公开场合里说着话,谁也不妨碍谁,这不是奇迹吗?告诉老外吧,因为我们没做什么亏心事,凭什么不把平常里有些压抑的情绪在某些场合释放出来呢。
11、胃痛时的饮品点评:我们中国人最讲究的不一定是科学,而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话。
那就是胃痛时要至少喝点热的。
至于为什么?那得问我们的中医去。
他们的学问,那真是“话到嘴边留半句”,深奥着呢。
12、旅游时点评:其实,这有些冤枉我们中国人。
毕竟我们中国人才富裕起来几年啊,终于可以像小日本儿那样了,走到哪里都拍照了。
另外,中国人喜欢的不是思考生命的意义,而是“到此一游”的意义。
毕竟,有照片可以说明俺老兄到过什么什么地方了。
尤其是去了国外,则更是要用照片说明。
我认识的一位老兄,则走得更远,在法国巴黎时,在大街上专门找些法国妞与他合个影,为啥?不就是为了在一些哥们儿面前有点吹牛X的谈资么。
至于什么生命的意义,环保的意义,都显得无足轻重了。
13、审美欢呼:终于…………终于……终于...有了交叉点。
中外终于有了交叉点了!完全一样。
应该说,是中外男人的审美有了交叉点,似乎更准确些。
(皮肤的颜色又是不同点) 14、处理问题方式点评:老外则显得非常没有中国人聪明了,在这一点上。
我们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圆滑的人了吧。
见硬就躲,见困难就颠,见便宜就上,见免费的就疯狂。
其实,中国的国粹--麻将,最能说明中国人见硬就躲,见困难就颠,见便宜就上,见免费的就疯狂的特点。
麻将的最大玄机,就在于如何让自己逃避困难,如何跟人跑,并在最恰当时候,抓住机会,使自己当上最牛比的机会主义分子!我另外想到的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几句训话:一切要“和为贵”(形容遇困难尽量把困难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不要“不撞南墙不回头”(形容左边那种在中国人看来有些缺心眼的老外们吧)。
15、一日三餐点评:如图。
16、交通工具(图释文字,上:1970年。
下:2006年)点评:老外这就有点不厚道了。
你坐够了汽车了,你现在却跟我们谈什么骑自行车的好处?我们70年代骑自行车是别无选择,是没钱,是没折啊。
17、老人的晚年生活点评:事实上,今天我们很多老年人也开始的养狗的生活。
当然,如果有孙子辈的孩子在身边,还是一件让中国老年人乐呵的事情。
毕竟,人间一切皆美好啊。
而不像老外那么喜欢独来独往,到了老年,一个人跟个狗相伴,多孤独啊(我们中国人对老年老外的理解)。
至于谁得到了更大的心理满足,就看每个人的标准了。
18、洗澡时间点评:一看这老外就不太懂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要知道,晚上洗澡之后再睡觉,那是一件多么愉悦的事情。
而你老外白天当不当正不正地洗哪门子澡呢。
不懂生活。
另外,咱们中国人还有大多数的农民,他们的洗澡时间,我想,绝对不是你老外能弄明白的,小样。
19、心情与天气点评:不敢苟同。
20、领导点评:这是一幅最抓住中国文化特征的图。
强力推荐一下。
呵呵。
不是吗?老外管那白色人称作“领导”,在西方可以是“领导”,或玩个洋的,叫“leader”。
在我们中国,那叫“官”,那叫“父母官”,那叫“我们的中流抵柱”。
是万万马虎不得的啊。
都是你爹你妈了,人家高那么多,不应该吗?21、时尚点评:这图里表示出来的意思,应该最受到我们中国人的欢迎吧,毕竟每个人都有点虚荣么。
22、孩子点评:其实,这是老外不太懂中国当代历史原因造成的。
其实,我们中国人早在1976年以前,并不是这么重视孩子的一切的,至少我们小的时候,就不是这样的。
这是个太大的话题。
有空专写博文讨论吧。
23、对待新事物点评:这图是说我们中国人喜欢尝试新事物吗,老外则与新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还是那四个字:不敢苟同。
其实,中国人在对待新事物上面,还是(我认为)非常保守的。
24、左图是老外心中中国人的形象,右图是中国人想象中的老外的生活。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要接受自己行动所带来的责任而非自己成就所带来的荣耀。
2、每个人都必须发展两种重要的能力适应改变与动荡的能力以及为长期目标延缓享乐的能力。
3、将一付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付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