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观下的学科渗透德育研究

合集下载

以史为鉴立德树人——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以史为鉴立德树人——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以史为鉴立德树人——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需要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好各项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应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以确保学生能有效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为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情况,以确保能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初中历史的内涵。

因此,教师在历史的日常教学中,应以德育教育为出发点,使学生能通过学习历史,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能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进而提升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立德树人;德育教育;措施引言初中历史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德育素材,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必须做好初中历史课程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工作,以推动立德树人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全面落实,使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得到有效培养,使学生能以史为鉴并有效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对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发掘,以确保能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从而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保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德育教育与初中历史课程的深化融合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1、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但能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有效的提升,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育,使学生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价值观。

为此,教师必须意识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动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从而使学生能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实现自身正确三观的数量,使学生能有效的规避外部的不良信息,从而实现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确保学生的品德得到提升。

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德育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实现学生道德修养的有效提升,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初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工作,以确保能为学生的长足发展打好基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和梳理历史知识,还必须确保历史教学能发挥出德育教育的功能,从而确保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能实现渗透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目的,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进而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目标。

“立德树人”在德育教学中的渗透

“立德树人”在德育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交给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有机结合,在实际德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方法与路径,掌握“立德”的教育法则,把握“育人”的教育规律,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一批合格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渗透;路径[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4远-0172-02“立德树人”在德育教学中的渗透仇乙力(辽宁省对外贸易学校,辽宁大连116000)教育是立国之本,当前,“立德树人”成为教育发展新阶段的根本任务与根本方向[1],这既是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又是为教育改革指明的新方向。

在德育教学中如何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既关系到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长远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把握“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有机结合,并积极探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渗透与实现路径,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品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立德树人”的本质与内涵“立德树人”本质包含“立德”和“树人”两个方面,同时也包含要树人先树德之意。

“立德树人”既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发展,又蕴含着新的时代内涵。

当前,“立德树人”不仅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更是对莘莘学子的基本要求,特别是面对网络上海量的信息,移动客户端快速普及与覆盖,将“立德树人”观念深达人心,营造出全民树立良好品质教育环境,达到新的教育规范和要求的氛围。

二、教育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一)“立德树人”的德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与保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教育的新目标要求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机结合,概括、凝练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研究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研究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研究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其原则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实现育人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班主任一、立德树人的内涵和重要性1. 立德树人的内涵“立德”一词,取树立德业之意,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树人”一词,取培育人才之意,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2. 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由此可见,人是教育的对象,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的首要前提便是立德。

小学生年龄小,思想认识不够深刻,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其成长、成才的关键内容,能为小学生的日后发展提供有益的道德保障。

二、德育教育的概念和意义1. 德育教育的概念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品质、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习、交流和做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 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基于立德树人背景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其最终目的也是让学生得到全面的进步和发展。

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不仅要吸收课堂中的学科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各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其道德素养。

由此可见,保证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非常重要。

(1)有助于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学生个人所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气质、兴趣、能力、理想、价值观等方面的整合。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会在自身人格魅力的影响下,与学生在精神上进行平等对话,实现心灵上的沟通与碰撞,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逐渐促进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对于正处于人格成长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接受这样的德育教育,是在小学期间形成良好行为规范的保障,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立德树人在高中德育教学中的渗透

立德树人在高中德育教学中的渗透

立德树人在高中德育教学中的渗透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第一要务,也是德育教育的核心目标。

高中德育教学中的渗透方法有德育渗透课程设置、学校文化建设和师生关系建设等多方面内容。

德育渗透可以通过德育渗透课程设置来实现。

在高中德育教学中,可以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中。

在语文课上,可以引导学生读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领会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历史课上,可以讲述历史上的伟人故事,教育学生学习伟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品德;在生物课上,可以讲解生命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尊重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等。

通过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中,可以增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学校文化建设也是实现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学校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文化氛围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起到重要的影响。

学校可以创建积极向上、正能量满满的文化环境,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等多种渠道提升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学校可以组织德育主题的校园活动,比如举办德育讲座、演讲比赛、德育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亲身参与深入感受和体验德育教育的力量。

师生关系建设也是实现德育渗透的重要手段。

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形成处于关键期,他们对待师生关系的态度和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

通过与学生的密切互动和交流,教师可以借助情感教育的力量,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高中德育教学中的渗透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它可以通过德育渗透课程设置、学校文化建设和师生关系建设等多方面内容来实现。

高中德育教育要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目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德育培养中得以全面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文以载道,立德树人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文以载道,立德树人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文以载道,立德树人摘要: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其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课本中的固定知识,还包含着更为广阔的德育资源与思想天地。

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挖掘汉字、词语背后隐藏的品行、思想、人格等塑造的内容,在文章和作文中体悟书本中深层的文化、内涵和观念知识,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认识,构建语文思维,同时还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的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德育在当前新课程标准不断变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已经成为小学语文学科中值得重点培养的内容,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并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因此以下将对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理念的路径进行探究: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特点(一)分散性小学语文教学的道德教育内容不是系统地、系统地呈现在教科书上,而是与教科书内容捆绑在一起,而且在同一年级的教科书中极有可能重复或无主题、无关联地重复出现类似内容,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下册语文课本中收集了《艾滋病小斗士》《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海伦·凯勒》等存在德育内容高度相似的课文。

此外,在同一学期的同一教学单元中,德育内容反而容易分散,例如在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同一单元中既有《林冲棒打洪教头》对机智沉稳性格的赞扬,也有《少年王冕》中对勤奋努力、孝敬长辈的精神褒奖。

(二)隐蔽性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内容是具有隐蔽性的。

明显的文章例如人教版语文课本中的《师恩难忘》和《艾滋病小斗士》中道德教育的内容明显可见,然而更多的课文中对于思想道德的教育知识点需要教师自行挖掘,例如《林冲棒打洪教头》《莫高窟》,其中的德育知识并不明显,学生也很难只看题目而分析其中的内容。

“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论文.docx

“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论文.docx

“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要:小学是学生思想启蒙的愚础阶段,体育是小学学科体系的重要一环,而隹有则在素质教育理念中扮演着更要角色。

课棍的改革在不断进行着.小学的体育教育体系也在不断更新融合。

体育课程不仅有利于城炼学生的身体木质,增强学生的体魄,也在启发后学生的思想和讨事物的了解,对学生日后的身体健康和正确世界观的形成也很史要。

因此,小学老师在进行体育相关课程的教学时,既要帮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相关的技能,也要将德育理念融合在日常的教学中。

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围绕将“立德树人”理念将选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优势以及激合的策喀进行阐述。

美触河:立险树人小学体育渗透国家在近年来不断对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着修改和完善,一开始的单一的学生成绩就是王道的想法早已不史存在,取而代之的就是综合里人才才是当今社会的各个行业所希望拥有的。

这就要求学校和老郎不仅仅把关注点放在学生的成绩上,而是更加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全面型学生。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在实施基础素质教育理念的同时培养综合核心能力更强的学生的政策.因此,基于这种情况,如何把“立镌树人”的德育理念更好的落实到小学体育课程中就成为现在的研究重点。

一、当前体肓渗透的现状当前,小学的体育课程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究其原因还是学校、老师和家长给到体育的馅育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大多时候都是把体育课当成一般的运动放松课,让学生玩玩乐乐,老师也没有对体白课有自己一些独到的想法,家长也觉得孩了上这•天课实在是太辛苦了,好不容易碰到个体育课就是要我来玩耍的,而在这种想法的不断发展下就使得不明情况的多数家长也觉得体育课可有可无,在无形中就对体育课有一种偏见和不重视,这种情势长时间发展卜.去就会对小学体育谡程中的福育濠透起到•定的阻碍作用,学生可能碰到体育课就会请假或者自己溜出去玩,久而久之,德育理念想要在小学的体育课程中慢慢的渗透进去根本就是效果甚微。

立德树人学科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立德树人学科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积极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完善教师职 业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更好的职业 发展平台和机会。
探索立德树人学科育人的未来发展趋势
学科交叉融合
未来立德树人学科育人将更加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打破传统学科界 限,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信息化技术应用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立德树人学科育人 将更加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教师角色
教师既要是学科教学的专家, 也要成为德育工作的推动者, 实现立德树人与学科育人的有 机结合。
实践经验分享
鼓励教师、学校之间分享立德 树人与学科育人相结合的实践 经验,促进互评互促,共同提
升教育水平。
04
立德树人学科育人的实践案例
以德育为先的课堂教学设计
德育内容的融入
01
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跨学科学习
为了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立德树人鼓励跨学科学习。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计 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个性化教育的实践
尊重个体差异: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强 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育过程中 ,注重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提 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资源,激发学生
立德树人学科育人的思考与 实践
汇报人:
2023-11-20
• 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 学科育人的教学模式 • 立德树人与学科育人的结合 • 立德树人学科育人的实践案例 • 对立德树人学科育人的思考与展望
01
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德育为先的原则
价值观培养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中,德育被置于首位。这意味着教育 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如诚实、尊重、责任 等。通过德育的熏陶,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 道德观念。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理论探究57“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研究李亚男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之前,首先要知道语文教材中所呈现的文章都是经过教学组精心挑选之后才得到的文章,其中不乏文学大家,诗词歌赋包含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智慧,也是中华文化的历史结晶。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学案,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为学生呈现出一幅美丽的语文画卷。

另外,语文教材文章用词都较为精炼,当中的词汇可以准确地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起到概括文章内容、弘扬文章主旨的作用。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用词进行体会,深刻理解文章中包含的思想内容,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课程的乐趣,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形成良好的教学循环。

一、加强情感解读,落实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而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会给予学生不同的阅读感受。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见无法完全理解阅读内容的情况,甚至学生无法清晰讲述这篇文章讲述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体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要知道学生品读文章的作者常常会将他的写作意图以及主旨大意体现在字里行间,有的人文风开朗大方,有的人文风明确含蓄,而针对于有着含蓄文风作者的文章,教师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作者创作后的背景故事,并且与学生一同诵读文章。

去体味文章背后所代表的真挚感情,从而达到强化学生阅读体验和语文学习中情感的感知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有感情的一同诵读,读出文章中所包含的真挚情感,尽量还原文章中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

例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本中有着《滕王阁序》这一篇古文,由于文章中通假字较多,学生常常无法完全了解其中的意思,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为学生展示《滕王阁序》的教学预习视频,为学生提供教学导学案,其次,教师可以选择文章中晦涩难懂的通假字,为学生进行解析。

要知道《滕王阁序》状写宴会高雅而熊大的气势,并且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感慨和情怀。

立德树人背景下幼儿园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立德树人背景下幼儿园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立德树人背景下幼儿园德育渗透策略研究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进,幼儿园的德育教育也日渐受到重视。

幼儿园是孩子最早接触社会的场所,是孩子德育教育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在幼儿园中开展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但如何在幼儿园中实施德育教育,如何将德育渗透到幼儿园的各个方面,是当前德育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幼儿园德育渗透的策略,以期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建立德育导向的教育目标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幼儿园教育中,德育渗透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建立德育导向的教育目标非常重要。

德育目标需要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相一致,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将德育渗透到幼儿园的各个方面。

通过制定德育目标,可以引导教师和家长关注幼儿的德育教育,将德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创设德育环境德育环境是指创设有利于幼儿品德、心理、行为发展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应该优化环境建设,将德育渗透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

比如,可以在幼儿园的墙壁上设置德育宣传标语,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班级教室中布置一些美术作品,鼓励幼儿通过画画、手工等方式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在操场、游戏区等场所设置安全提示牌或安全警示标志等,提醒幼儿遵守公共秩序,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力等等。

三、利用课程设计完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必须将德育教育与各门课程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渗透到日常生活和教学实践中。

幼儿园可以通过编制精心的教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德育教育。

比如,在语言、数学等科目中,可以通过编制情境游戏或者绘本故事等方式,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引导幼儿明辨是非、尊重他人等;在音、美、体育等课程中,可以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使幼儿感到快乐与成就,激发他们的自信和自豪感,并强化其道德意识和品德信念。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和探究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和探究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和探究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教育一门重要的学科,相对于其他科目来看,道德与法治长期在初中德育工作的一线,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国情怀、道德品质为主要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教育教学理念的完善,才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深不断深入,新课改不断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既迎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值得每位教学工作者思考和探究。

(一)学科认识不足道德与法治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但是在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下,不少学生、家长甚至部分领导和教师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是“小科目”,只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就能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导致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重视程度不高,德育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

(二)学生参与度不高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参与度普遍不高,在课堂上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课堂没有积极参与的意识,对问题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有的学生因为自身对学科的认识和性格特点,认为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不能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

把课堂所学知识原理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的意识和能力较弱:如怎样孝敬父母、与父母发生矛盾应该怎么办等问题,在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练习和考试中学生能够轻松答出要点,但在日常的生活中却不能很好的运用,不能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经常发生矛盾,道德与法治教育渗透的功能没有体现。

(三)教师专业素养不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把学生获取高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认为学生只要考了高分就是学好道德与法治的标志。

有些道德与法治教师不注重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采用了灌输意味的理念;有时为了节省课时,会省略一些不是考试重点的内容,尤其是德育方面的知识点。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学 (4)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学 (4)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数学不仅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共识。

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数学教育也不能例外。

因此,本论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一、立德树人与小学数学教育1. 立德树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培育造就大批具有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动力和责任担当的人才。

根据教育部2007年发布的《印发〈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2007-2010年)〉的通知》指出,教育应该融入高水平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这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立德树人”,意味着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强调道德品质的塑造和品德教育。

在教育实践中,立德树人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要以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科精神、课堂氛围等多种教育方式全面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注重人文关怀和价值观引导,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提高自我认知和道德水平。

2. 小学数学教育数学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点领域之一。

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理念主要有启发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小学数学教育语文教育、科学教育一样都具有鲜明的人文精神。

在传授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为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理念、优雅的情感,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实现1. 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激情教育的实质是是人的发展,而塑造人的德育就更是一个艰难而重要的过程。

教师应该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值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赋予其正确的道德意识。

教师应当以激情、热情、爱心和理念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并给学生举国自豪的科技文明感等价值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族复兴、计划经济制度的美好愿景,激发他们的自信、自尊和自爱.2. 教师要重视丰富课堂教育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不仅可以更形象、更深刻、更有趣地传递知识符号、渗透良好的德育教育,在推广数学原理思维的同时,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沟通家庭,构建健康文化的教育氛围。

立德树人在高中德育教学中的渗透

立德树人在高中德育教学中的渗透

立德树人在高中德育教学中的渗透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当前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高中德育教学作为学生品德素养的主要培养场所,在渗透立德树人理念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德育教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何在高中德育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是当前高中德育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立德树人在高中德育教学中的渗透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与价值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教育理念,一直以来,便是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的内涵主要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智慧的提升和行动力的培养。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立德,即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品质;其次是树人,即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和综合素养。

立德树人注重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立德树人的价值在于,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

高中德育教学是学生德育的主要渗透场所,其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性和健全的人格。

立德树人的理念和高中德育教学的目标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高中德育教学如何在实践中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二、渗透立德树人的策略和方法如何在高中德育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和实践。

在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探讨:一是健全德育教育体系。

高中德育教育是学生道德品质的主要培养场所,因此建立健全的德育教育体系是位关键。

这需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制定相应政策与措施,提供师资条件和教学资源保障,构建德育教育的有效机制。

二是加强师德建设。

教师是学生道德品质塑造的关键力量,因此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做到言传身教,成为学生道德品质的表率。

立德树人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渗透探讨

立德树人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渗透探讨

立德树人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渗透探讨摘要:立德树人是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教师在德育教学中一定要恰当渗透立德树人理念,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起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推动其全方面发展。

本文就小学德育教学中立德树人渗透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带来参考价值。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学;渗透策略小学教育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传授,同时还要通过开展德育教育将立德树人的任务切实落实下去,培养学生正确三观,全面提升其个人素质。

所以教师须对德育教育引起足够重视。

并要将立德树人的文化精神渗透其中,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从校园物质环境方面进行德育渗透,营造良好氛围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学物质环境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活动开展也要依附予良好的教学物质环境,教师要在物质环境中加强对德育内容的宣传,同时也要将立德树人的精神渗透在其中,通过多元化德育体现方式,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教育,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

学校应对文化景观建设以及自然景观建设引起足够重视,并要投入足够资金对物质环境进行改善,使学生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熏陶,逐步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良好的自然环境还可使学生在身处其中时身心放松,有利于其良好心态的培养。

教室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地,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到教师环境保持中,确保书桌整洁、教室洁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其能在其中积极投入学习当中。

同时还可将一些名言警句及名人肖像张贴在教室内,这样在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时,看到墙上的名言警句便会提醒自我,立即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强调卫生纪律方面,结合具体事例对学生展开德育管理,通过制定奖罚制度来有效约束学生各项行为。

从多方面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物质环境,为德育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教师在立德树人理念之下对学生展开德育熏陶,可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其道德素质修养。

二、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在德育教育中教师为指导者,其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到学生,所以在日常生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对自身言行举止严格进行约束,以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研究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研究

农村支教39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研究★廖燕燕立德树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之根本任务在教改背景下更应当得到全面地贯彻落实,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实际,把握立德树人的内涵与要求,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文章就此分析了立德树人下的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策略。

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的主阵地,应当把握自身肩负的教育使命,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需要培育学生完整的人格、健康的思想、美好的心灵以及积极的情感,使学生可以对自我和学习有清晰的认识,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提升各方面素质,逐步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立德树人是现代化教育之根本,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教师更需要展现课堂教学的价值,渗透德育理念,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对其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健康的三观的养成,融入德育教育十分必要。

同时,对教师而言,也有利于其品德修养的提升。

因此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意义如下:(一)新课改背景下提升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必然要求 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于现行教学模式和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使命,自身的言行举止及精神思想也会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方面,将立德树人践行于理念和实践的教师必然对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有了全面的掌握,对新时期下的数学教学模式也会有重新的认识,从而外化于行围绕学生发展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另一方面,教师以身作则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会起到正向塑造作用,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彰显了其教学水平的高深。

(二)实现学生的义务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必然路径 我国的义务教育目标包含了提升全民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小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在小学义务教育中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关乎未来国民素质高低和社会事业质量。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是指研究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动机,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共同的追求和目标。

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已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学科教学中,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初中阶段学生正值青春期,身心发育迅速,价值观念易受外界影响。

在这一阶段加强德育引导,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够渗透和传达德育理念。

研究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如何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以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师开展德育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对于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研究所具有的价值和影响。

在当今社会,德育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初中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德育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深入研究和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通过对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初中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关系、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建议的探讨,可以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指导和借鉴,提升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理论研究的深化,更在于对实际教学的指导和促进,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2. 正文2.1 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立德树人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方针,其内涵包括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论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

论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

论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立德树人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教育事业的永恒主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将德育理念融入数学教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到德育的渗透,是当前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呆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不高,对数学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不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德育的渗透并不是很明显,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对于道德的培养和引导,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相对脱节的现象较为突出。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小学数学课堂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场所。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不仅仅是在掌握数学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良好品德和自律精神。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激情。

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关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和换位思考,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倡导诚实守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营造诚实守信的教育氛围。

4.弘扬科学精神。

科学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严谨的态度。

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实验。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渗透策略研究摘要: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走出传统教学模式,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实践环节,一方面,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变为学生所需要的教学,充分的与学生的德育学习相联系,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联想以及重点知识的掌握中感悟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德育也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基础建设,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以及法治意识的同时,主动进行学习实践,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样也是德育教育在实践发展的过程,学生脱离理论的枯燥状态,感受德育学习的实际内涵,两者相互作用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师解决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探索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学生在快乐的学习实践中认识自我,明确自身责任,拥有创新实践的动力。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策略前言:新时代环境下,每一名小学生都要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正确的发展方向,接受社会的挑战,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中学生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开拓进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展现学科特色,将德育渗透作为立德树人实践的重要桥梁,帮助学生系统性的形成道德观念以及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武器走进社会主义的建设新环境,突显时代活力,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传统教学环境中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不愿参与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活动,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德育渗透依托相应的途径以及教学策略,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综合成长环境中,以期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实际意义,促使学生绘画新的学习蓝图。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渗透的问题小学生在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主动参与学习以及生活,是让学生在意识到学习重要性的同时,结合学习实践,拥有未来成长的实际方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并不是让学生形成短暂的学习情感,而是对学生未来成长有着深刻影响的教学实践中,改变教学现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投身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做人标准,与德育教育的相互关联中快速的完成德育教育任务,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渗透

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渗透

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渗透摘要: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应当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展开,做好学生德育教育等相关工作。

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理念,对学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如何将立德树人贯彻落实到班级德育工作中,成为了每一位班主任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班级中积极营造平等、尊重、和谐、友爱的氛围,不断增强学生班级归属感,紧跟时代教育发展潮流,构建创新化德育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篇文章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对其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渗透展开深入的探讨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具体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立德树人德育工作渗透策略引言:立德树人工作的渗透要从日常班级管理出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班主任做到以身作则,健全学生人格修养。

通过一系列多元化、丰富化德育教育活动,有效拉进师生距离,引导学生敞开心扉,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不断发展。

一、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渗透重要性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话: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引领与指导作用。

因此初中班主任展开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过程中,将立德树人理念落实到实处,能够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通过积极践行新时代新形势德育教育需求,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到脚踏实地、真诚守信,形成良好道德意识与行为习惯,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渗透策略(一)塑造理想形象,调动积极情绪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独立的思维,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不会过于盲目的接受一位教师,学生心中对于教师有自己的理想形象与标准,针对学生喜爱的,满足学生内心理想形象的教师,学生内心就会无条件的信任、喜爱,反之学生内心就会十分的抗拒。

可以说理想形象教师,能够带给学生无形的教育力量,对此班主任就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与实践。

例如,班主任要做到平等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不能单纯因为学生的成绩,为其戴上好与差的帽子,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闪光点。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教育渗透对策研究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教育渗透对策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2023年第11期良好的政治道德思想素养,是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工作中,教师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并将这一教育观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体系之中,有效构建能够培养小学综合素质的多元化教育模式,落实多元化教育目标。

立德树人不仅是一项根本性的教育任务,更是有效检验当代教育和人才培养效果的根本衡量标准。

小学语文课堂不仅肩负着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职责,更肩负着启蒙教育阶段培养小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历史使命,这对人才道德品行素养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更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长效发展。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观念,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构建德育和语文学科相结合的融合课堂。

一、立德树人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意义(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素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世界、社会以及人生还没有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更没有形成较为清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认知能力非常薄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而且,由于小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就是家庭和学校,因此小学教育将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对小学生实施良好的德育教育,将对小学生的思想、习惯、价值观念、行为品质等等,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小学教育工作中,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家长都应对德育教育提高重视,加强德育建设,对小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有效培养。

要达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仅仅依靠单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德育教育的内涵与小学教育阶段的各个学科课堂教学工作进行有机融合,才能够实现对小学生全方面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对小学生实现积极的影响,在学科教学工作中有效渗透德育,传播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对小学生实现积极引导,有效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 , 学科 进行 道德 教 育 不 是 一个 可 有 可 无 的 软任 各
2 6
青少年学好 。德才兼备才算好 , 各科教育教学是教 育里的分子 , 理所当然也应让青少年学好 , 使青少年 儿童成为又红又专的人才。 ( 青少年身心发展 的整体性 决定 了各 学科 三)
要对学 生进行 道 德教育
相互牵连和相互制约 中共 同获得发展 的, 身心 的任 何一个方面严格地讲都不可能孤立地获得发展 , 即
便有 所 发展 , 也没 有 什 么意 义 。身 体 发 展 与 心 理 发 展之 间 、 身体 发展 的各 个 方 面 与心 理 发 展 的 各 个 方
乐于助人 , 聪明能干 、 吃苦耐劳 、 热爱集体等好品德 ,
●哲学研究
立德 树 人 观 下 的 学 科 渗 透 德 育研 究
王海玲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教育心理教研 室 , 广东 茂名 55 0 ) 2 00

要: 各学科渗透德育是国家的号召 , 是学生身心发展 规律 的要 求 , 教育善性 本质 的呼唤 , 是 是各学科 教学
顺利实施 的保证 , 是教师完成教书育人根本 任务的体现。各学科渗透德 育的关键在教师 。教师 要积极挖掘各科 教 材 中的德育 内容 , 把德育有意识地渗透于学科教育中。在渗透德育 时要坚持计划性 、 系统性 、 持久性 、 实用性 、 趣味
作 者简 介 : 王海玲 , , 女 河南新乡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 院副教授 。
各学 科渗 透 德 育是 指 在 除德 育 课 之 外 的其 他 学 科教 育教 学 中潜 移 默化 地 进 行 道德 教 育 , 学 生 让
务, 而是 一个必 须 引 起 重视 的 当务 之 急 。学校 必 须 为政 治 服务 , 是不 以人 们意 志为转 移 的客观规 律 。 这 因为政 府决定 教育 的领 导权 , 政府 给 学 校 提供 建 设 和 发展 的庞大 财源 和政 策保护 , 政府 投资 教育 , 教育 理所 当然得为 政 府 服务 。所 以 , 府 要 求 学 校坚 持 政 德 育为 先 , 德树 人 , 德 育 渗透 各 科 教 育教 学 中 , 立 把
样 的关 系 , 相影 响 , 以割裂 。如 果个 体身 心发 展 互 难 各个 方 面 的内在关 系受 到破 坏 , 的发展 就会 片 面 、 人 畸形 而失 去基 本 的平衡 。人 的身心 发展 的整 体性要 求教 育必 须有 基本 的完 整性 、 面性 与和 谐性 , 全 要求 教育 工作 者必 须 坚持全 面发 展 和各方 面教 育 的相互 协调 与配 合 , 样 才 能促 进 人 的全 面 、 这 和谐 发 展 , 在 此基 础上 才能 形成 特长 J 。 ( 教育 影 响 的一 致 性 原 则 要 求 各 学 科 要 对 四) 学生 进行 道德 教育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整体性是指其身心发展的各 个 方 面所具 有 的相 互 牵 连 、 相互 制 约 的特 性 。个 体
身 心发 展 的各个 方 面 是一 个 整 体 和 系 统 , 们 是 在 它
文 , 的文 章反 映 旧社 会劳 动人 民的苦难 生活 , 有 新社 会 的繁 荣 昌盛 , 的文 章 赞 扬 公 而 忘私 、 心群 众 、 有 关
2 1 年 2月 01
第2 5卷 第1 期
新乡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u a o i in nvrt( oi c ne dtn o r l f n a gU i sy Sca Si csE io)o . 5 No 1 12 .
在不知不觉 中接受道德教育 , 在饱食知识 的同时品 味道德 教育 的甘 露 。学校 开设 的思想 品德 教育课 已 专 门向学生 进行 道 德教 育 了 , 什 么其 他 学 科 还 要 为 进行道 德教 育 呢?这 是不 是重 复和 浪费 呀?其 他学 科 也没 有 明显 的德 育 成分 , 如数 学 , 就 是 一 , 例 一 二 就是 二 , 加一 等于 二 , 什 么德育 可教 的 。其 他学 一 没 科有没有德育内容呢?其他学科教师在其课程 中有 没有对 学 生进行 道 德 教 育 的任 务 和责 任 呢 ?为 此 , 本文 探讨 了各学 科 渗 透德 育 的必 要 性 、 能性 和学 可 科渗 透德 育 的途 径 和方法 , 以供 参考 。

各学科教育教学就应在传递本学科知识的同时向学 生进行 道德教 育 。 ( ) 育 的善 性 本 质 决 定 了各 学 科 教 育 要 对 二 教 学 生进 行道德 教育 《 子 ・ 身 》 : 以善 先 人 者 谓 之 教 。 《 荀 修 称 “ ” 学 记》 :教也者 , 称 “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 说文解字》 称 :育 , 子使作 善也 。 1 “ 养 ” 9世纪 中叶的英 国实 证 主
义 哲学 家和教 育 家斯宾 塞则认 为 教育是 为受 教育 者 未来 的美好 生活 做 准备 。所 以 , 育 的本 性 是让 教

各 学科渗 透德 育 的必要 性
( 21 一)0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 要求各学科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21 00年《 国家 中长期教 育改革 和发展规 划纲 要》 第二章“ 战略主题 ” 中指出:坚持德育为先 。立 “ 德树人 ,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融入 国民教育全 过程 。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 的各个环节 , 贯彻于 学校 教 育 、 家庭 教 育 和社会 教 育 的各 个方 面。 _ 因 ”1
还有 热 爱学 习 、 爱 科 学 , 热 向革 命 先 烈学 习 、 承革 继
命传统 , 以及热爱生活、 热爱大 自然等好文章。这些 教材都包含着极丰富的德育 因素 , 对培养学生优 良
品德 都 能产 生积 极 的作 用 。在 历 史学 科 中 , 师 对 教
面, 都是一个整体和系统 , 相互之间都存在着这样那
性 、 对性 、 机性 、 理性 、 度性 。 针 有 合 适 关 键 词 : 育 ; 义 ; 径 方 法 德 意 途
中图分类号 :8 B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64— 3 4 2 1 ) 1— 0 6— 4 17 3 3 (0 1 O 0 2 0
收 稿 日期 :00—1 2 21 0—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