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加宽表(变更)

合集下载

农村公路技术标准表

农村公路技术标准表
设计速度(km/h)
60
40
30
20
15
平曲线半径(m)
≥400
≥200
≥150
≥150
≥100
纵坡(%)
≤3
≤3.5
≤4
≤4
≤4
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贯入、沥青表面处治、碾压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预制砌块、不整齐块石路面、半整齐块石路面、整齐块石路面、级配碎石路面、级配砾石路面、泥结碎石路面、水结碎石路面
基本级公路
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贯入、沥青表面处治、碾压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预制砌块、砖石路面、不整齐块石路面、半整齐块石路面、整齐块石路面、级配碎石路面、级配砾石路面、泥结碎石路面、水结碎石路面
2.2
2.5
2
8
0.6
0.7
0.9
1.2
1.5
2.0



3
5.2+8.8
0.8
1.0
1.5
2.0
2.5




最大纵坡
设计速度(km/h)
60
40
30
20
15
最大纵坡(%)
6
7
8
9
10
最小坡长
设计速度(km/h)
60
40
30
20
15
最小坡长
150
100
80
60
40
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
设计速度(km/h)
设计速度(km/h)
60
40
30
20
15
最大超高(%)
最大超高(%)
最大超高(%)

加宽路段路基路面说明

加宽路段路基路面说明

路基路面篇说明一、建设方案批复意见及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一)建设方案批复意见(1)路基批复意见为:应进一步细化路基边坡防护和排水设施设计。

施工图阶段详细调查了路基边坡防护段落,根据路面结构细化了路基排水设计。

(2)路面批复意见为:应进一步加强路面病害调查,优化路面结构设计。

施工图设计时对路面病害进行了详细调查;既有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段落根据建筑物与路面边缘间距,确定碎石化的路段,并相应调整了路面结构设计;优化和完善了路面排水设计。

(二)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审查认为:路基、路面维修方案基本合理。

建议:(1)明确路面各结构层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2) SBS改性沥青+预拌碎石封层宜调整为:热沥青+预拌碎石封层。

(3) K41+724-K51+639穿村镇、标高受限段路面结构增设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应力吸收层,将16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调整为15cm级配碎石垫层。

(4)补充老路挖除后上路床压实度、弯沉检测标准及相应处置措施。

执行情况:(1)结合审查意见,明确细化了路面各结构层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2)封层调整为:热沥青+预拌碎石封层。

(3) K41+724-K51+639穿村镇、标高受限段路面结构增设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0应力吸收层,将16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调整为15cm级配碎石垫层。

(4)补充了老路挖除后上路床压实度、弯沉检测标准及相应处置措施。

二、设计依据本路段路基路面设计,结合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依据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F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18-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DB 37/T 1160-2009《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技术规程》等行业标准和意见进行。

变更申请、更联系单

变更申请、更联系单

S317线至曼德拉公路工程工程变更申请承包单位:甘肃峰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内蒙古伟通监理公司合同号:MSTJ-01S317线至曼德拉公路工程重大工程变更申请承包单位:甘肃峰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内蒙古伟通监理公司合同号:MSTJ-01重大工程变更申请报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交通局:在工程临近竣工之际,为了不影响前期工程计量资料的编写,同时也为贵局财务做账减少负担,我单位意想将工程后期所有变更详细情况不纳入工程计量资料,而单独装订成册,其资料内包含每项变更工程量及其金额。

下述变更项目详细情况:1、18cm厚水泥、电石泥综合稳定砂砾基层运距变更——因原设计基层料拌和厂设在S317线至曼德拉公路K40处,为了便于施工,料场也选在此处,后经取样试验,级配、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外加料场料储量不足,后经设计单位、现场办指挥部、监理与施工单位实地勘查,在S317线K113桩号右侧发现取料处,经取样试验,符合设计要求。

故最终将基层用砂砾料料场选在S317线K113桩号右侧,增加运距18公里。

特此申请。

申请单位(签字、盖章):申请日期:2009年11 月11 日一般工程变更申请报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交通局:在工程临近竣工之际,为了不影响前期工程计量资料的编写,同时也为贵局财务做账减少负担,我单位意想将工程后期所有变更详细情况不纳入工程计量资料,而单独装订成册,其资料内包含每项变更工程量及其金额。

面对恶劣的天气,外加冬季进行面层施工,难免会有蜂窝、麻面的工程质量通病。

在这种情形下,我标段绝不会撒手不管,我们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待天气好转后,我们承诺在工程交工前一定处理好整个路面,这一点我单位可以以工程质量保留金作为担保。

下述各项变更详细情况:一、砼过水路面,原设计K3+062、K8+727.8、K10+341.2三处砼浆砌片石过水路面,考虑到当地实际水文气候特征为年降雨量稀少,不易形成地表径流,外加地形平缓、汇水面积较小,因此将原设计砼浆砌片过水路面变为5.0cm厚沥青砼路面,后经设计、监理、业主、施工单位实地查看,5.0cm厚沥青砼路面足以满足要求,故最终将原设计K3+062、K8+727.8、K10+341.2三处砼浆砌片石过水路面变为5.0cm厚沥青砼路面。

四、转弯半径路面加宽

四、转弯半径路面加宽

停车视距由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构成
故停车视距为:
S停
V t V2 S1 S 2 S 3 S3 3.6 254 ( )
五、行车视距 (2)超车视距:
1.加速行驶距离S1(准备超车)
2.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S2(正在超车)
3.超车完了时,超车汽车与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S3
Vt 3.6
(二)制动距离 S2
• 制动距离是指汽车从制动生效到汽车完全停住,这段时间 所行驶的距离 S2
KV 2 S 2= 254 i
• 式中:φ— 路面纵向摩阻系数 ,与路面种类和状况有关 • i — 道路纵坡,上坡为“+”下坡为“-” • V —设计速度,km /h • K-制动系数,一般在1.2~1.4之间
四、平曲线转弯半径的路面加宽
• 说明:⑴、加宽计算可以参考GB50197---2005版 设计规定。68吨以上在双车道上一般以3~4倍车 宽设计路的宽度,不再单纯计算转弯加宽。 • ⑵、只有在坑线、出入沟口处存在比较紧张的空
间下必须考虑转弯半径加宽。
五、行车视距
• ㈠、视距的(sight distance)定义及分类 • 1、视距定义:指从车道中心线上1.2m的高度,能 看到该车道中心线上高为 0.1m 的物体顶点的距离 ,是该车道中心线量得的长度。是确保行车安全 、快速、增加行车安全感、提高行车舒适性的重 要措施。
中线
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
路线(route of road)
• (1)平面线形(horizontal alignment)要素 曲率为零的线形 ….……直线; 曲率为常数的线形……. 圆曲线; 直线、圆曲 曲率为变数的线形 ……. 缓和曲线。 线、缓和曲 • (2)直线(tangent) 线称为“平 面线形三要 • (3)圆曲线(circular curve) 素” • (4)缓和曲线(transition curve) • 可以作为缓和曲线的有:回旋曲线、三次抛物 线、双纽曲线,常用的是回旋曲线。

一览表平曲线加宽

一览表平曲线加宽

加宽宽度 (m)
圆曲线长度 (m)
缓和段长度 (m)
总加宽长度 (m)
96 K10+330.069
30
1.4
21.94
0
12.78
44.52 57.35 52.36 76.99 51.13 63.01 151.68 54.86 49.51 1132.86
2012 年 月日
加宽总面积 (㎡)
17.89
10
52.98
17.19
16 17 18 19 小计 建设单
K2+498.895
55
K2+584.626
55
K2+743.577
120
K2+899.403
120
输局
监理单 位:遵义 市申达交 通建设工 程咨询监 理有限公 司
1.2
29.82
20
69.82
1.2
31.27
20
71.27
0.8
32.2
缓和段长度 (m)
20 25 20 25 20 15 15 15 30 16 35 25 15 15 15 25 15 30 20
第4 页共 7页
总加宽长度 (m)
66.2 79.33 7.89 80.23 82.3 54.68
51 52.08 78.28 51.4 67.32 59.55 58.8 52.63 55.66 72.3 57.92 78.54 64.91
79.74 28.69 40.61 36.86 30.2 63.56 46.33 63.66 96.56 45.24
备注
87 K9+507.843
51
88 K9+625.277

西藏农村公路设计指南(更新)

西藏农村公路设计指南(更新)

西藏农村公路设计指南(更新)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化设计指南目录1 总则 (1)2 总体设计 (2)3 路线 (4)4 路基与防护工程 (10)5 路面 (15)6 排水设施 (19)7 桥梁、涵洞 (21)8 隧道 (27)9 路线交叉 (29)10 交通安全设施 (33)11 环境保护与景观 (35)12 预算编制办法 (36)1总则1.1为适应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建设的需要,体现“安全、经济、实用、耐久、环保、美观”的设计理念,规范和指导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的勘察设计工作,特制定《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化设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1.2本《指南》主要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现行公路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结合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区域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编制,是对现行行业标准、规范的细化和补充。

1.3本《指南》主要适用于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中三、四级公路。

1.4本《指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交通运输部颁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交公路发[2004]372号)、《西藏公路工程技术政策》等有关标准、规范规定编制。

2总体设计2.1一般规定2.1.1农村公路设计应符合批准的公路网规划,综合考虑路线走廊带范围的远期社会、经济发展和边防巩固需要,确定项目起讫点、主要控制点以及与公路、铁路、管线等的衔接形式。

2.1.2农村公路设计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安全、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原则,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升级改造,减少占地,保护基本农田;重视灾害防治,着重完善防护、排水、安全设施,提高公路抗灾能力;尽量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对沿线生态环境的损害,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提高生产生活质量;过村镇路段应与村镇规划建设、村镇综合整治相结合,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综合服务水平,适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

2.1.3农村公路设计标准选用原则执行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高速公路】第四章-4-5曲线上的超高与加宽解析

【高速公路】第四章-4-5曲线上的超高与加宽解析

<3240 <1940 <1710 <1550 <1240 <1130 <810 <720 <1710 <1550 <810 <720 <1210 <1130 <390 <360 <780 <720 <230 <210 <390 <360 <105 <95
3
~ 2160 ~ 1290 ~ 1220 ~ 1050 ~ 830 ~ 750 ~ 570 ~ 460 ~ 1220 ~ 1050 ~ 570 ~ 460 ~ 840 ~ 750 ~ 270 ~ 230 ~ 530 ~ 460 ~ 150 ~ 130 ~ 270 ~ 230 ~ 70 ~ 60
<1620 <970 <950 <760 <620 <520 <430 <300 <950 <760 <430 <300 <630 <520 <200 <150 <390 <300 <110 <80 <200 <150 <55 <40
5
~ 1300 ~ 780 ~ 770 ~ 550 ~ 500 ~ 360 ~ 340 ~ 190 ~ 770 ~ 550 ~ 340 ~ 190 ~ 500 ~ 360 ~ 150 ~ 90 ~ 300 ~ 190 ~ 80 ~ 50 ~ 150 ~ 90 40 ~ 25
4-5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一、超高 1.定义
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 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 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 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 单向横坡,称之为超高。 当汽车行驶在设有超高 的弯道上时,汽车自重 分力将抵消一部分离心 力,从而提高行车的安 全性和舒适性。超高的 布置如图所示。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规范标准1 总则1.0。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

新建公路,必须按本标准执行.改建公路,当利用现有公路的局部路段受条件限制时,对本标准规定的个别技术指标,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可作合理变动;对于改线路段,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1。

0。

2 公路分级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用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60000~100000辆。

其它公路为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分四个等级。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

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

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

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车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

1.0.3 公路等级的选用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

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车道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10年;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对于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已有公路,应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按照公路网发展规划,有计划地进行改建,提高通行能力及使用质量,以达到相关等级公路标准的规定。

横断面设计平曲线超高、加宽

横断面设计平曲线超高、加宽

(2)超高横坡度大于路拱坡度时,可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图2—12 无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过渡绕内边缘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面未加宽前的中心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绕路面未加宽前的内侧边缘线旋转,直至全超高横坡度值。

绕中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面未加宽前的路中心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路面未加宽前的路中心线旋转,直至全超高横坡度值。

绕外边缘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面外侧边缘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随中线的降低而相应降低,待达到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仍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

一般新建公路多用绕内边缘线旋转方式;旧路改建工程多用绕中心线旋转方式;绕外侧边缘线旋转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设计,仅用于某些为改善路容的地点。

2.有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过渡(1)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线旋转先将外侧行车道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行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线旋转,直至全超高横坡值。

(2)绕中央分隔带两侧边缘线旋转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两侧边缘线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

此时中央分隔带维持原水平状态。

(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各自的行车道中心线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两边缘分别升高与降低而成为倾斜断面。

三种超高过渡方式各有优缺点,中间带宽度较窄时可采用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线旋转;各种中间带宽度的都可以采用绕中央分隔带的两侧边缘旋转;对于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绕各自行车道中心线旋转;图2—13 有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过渡(三)超高缓和段长度为了行车的舒适、路容的美观和排水的通畅,必须设置一定长度的超高缓和段,超高的过渡则是在超高缓和段全长范围内进行的。

双车道公路超高缓和段长度按下式计算:(2—23)式中:Lc —超高缓和段长度; B —旋转轴至行车道外侧边缘的宽度(m);△i —超高旋转轴外侧的最大超高横坡度与原路拱横坡度的代数差;p —超高渐变率(由于逐渐超高而引起外侧边缘纵坡与路线原设计纵坡的差值)。

四级公路设计总说明

四级公路设计总说明

总 说 明一 、概述1、地理位置及建设意义S310至胜利通自然村水泥路位于察右中旗境内,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农牧区城镇地区差距,对于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提高运输效益和服务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是贯彻我国攻克深度扶贫堡垒,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次重要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任务依据受察右中旗交通局委托,呼和浩特市冉阳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S310至胜利通自然村水泥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我公司接受任务后对路线走向进行了察看,对现有线位存在问题段落制定路线调整方案,进行了此次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

与2018年8月完成此次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

3、总体设计全面体现“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发展要求,坚持“先进理念、系统管理、经济可靠、有效实施”的工作原则,并结合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在强调安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前提下突出公路及其设施的在确定技术标准和指标中的主导作用。

在设计时将主体工程与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构成一个整体,相互协调配套各自进行总体设计以发挥其各自的功能作用。

主体工程设计按地区特点、交通特性、路网结构综合分析确定公路的功能,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等选用技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

依照项目途径行政属性,主要节点为乡、镇及村庄,该项目选取功能类别为次要集散公路,公路技术等级为四级。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按照“保障安全、提供服务、利于管理”的原则进行设计。

对其分项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根据项目特点进行了设计。

4、技术标准全线按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采用20公里/小时,同时根据公路技术等级、交通量、服务性类型等功能综合确定1线路基宽度6.0米,2线路基宽度4.0米;1线路面宽度4.0米,2线路面宽度3.0米;土路肩2×1.0(2×0.5)米,详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主要技术标准表5、新技术及计算机运用情况为提高测量精度、测设质量和工作效率,本次设计广泛应用了新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系统。

吉林省乡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吉林省乡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吉林省乡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第一章总则第1。

0。

1条为适应我省乡村公路的规划和发展需要,加快我省农村公路的建设,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乡村公路为通行人、兽力车、农用机械、农用车和少量汽车,主要是为乡村内部经济、文化、行政服务和乡村与外部联系的公路.一般为乡、村通往邻近乡村、集镇和衔接公路支、干线的短途运输线。

第1。

0。

3条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新、改建四级标准以上乡村公路中级以上路面,满足晴雨通车要求.第1.0。

4条执行本标准时,应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并考虑近期发展规划,采用适当的技术指标,既要节省工程造价,又能发挥公路的使用效益,并使将来提高公路技术等级时,原有工程能得到最大的利用。

第1。

0。

5条标准中各项指标,主要参照每小时20公里的行车速度计算。

主要技术指标表1。

0。

5项目指标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计算行车速度(km/h)40 20 行车道宽度(m) 6 3.5路基宽度(m)一般值7 6。

5 变化值7。

5 4。

5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m) 60 15停车视距(m)40 15最大纵坡(%) 6 8 极限最大纵坡(%)9极限最小竖曲线半径(m) 100大、中型桥梁设计车辆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00小桥涵设计荷载汽车—20级第1。

0。

6条本标准适用于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辆以下。

第二章路线第2。

0。

1条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路线设计应合理利用地形,正确运用标准,公路的平、纵、横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在条件许可时,应尽量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

路线设计要统筹兼顾,维护生态平衡,注重环境保护,注意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并少占农田少拆房屋,不损坏历史文物.通过沿线村镇和较大居民点时,应遵循“靠村不进村,便民不扰民"的原则,尽量不径直穿过。

第2.0.2条行车道宽度行车道宽度,一般应采用6m双车道。

特殊情况下至少为3.5m单车道。

第2。

S3-6 路基路面加宽方式图

S3-6 路基路面加宽方式图
行车道边缘(B处)行车道边缘(B处)路基边缘(A处)路基边缘(A处)路中心线(C处)加宽前路中心线加宽前行车道边缘线加宽后行车道边缘线加宽后路中心线路基路面加宽方式图(内侧加宽)圆曲线半径R(m)双车道加宽值bj(m)0.4平曲线路面加宽取值表200<=R<=2500.5150<=R<2000.7100<=R<15050<=R<701.20.970<=R<100加宽缓和段止点加宽缓和段起点行车道边缘线路基边缘线注: 1.本图尺寸除注明外均以厘宽。 3.路面加宽采用《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111-2019)中四级公路(1类)加宽值,一般应按表列取值,地形特殊困难路段可酌情取定加宽值。 4.路基加宽值与路面加宽值一致,加宽缓和段与超高缓和段长度一致,按线性等比例加宽,若引起明显折点,可采用圆弧相切方法予以消除。 5.图中所示为曲线内侧加宽方式。加宽前路基边缘线加宽后路基边缘线路基设计线30<=R<501.825<=R<302.020<=R<252.615<=R<203.2路基路面加宽方式图S3-611加宽缓和段lj2525b25b+bj25b/2+bj25bjb+bjbj/2b/225800

四、转弯半径路面加宽

四、转弯半径路面加宽

式中:
V。——被超汽车的速度(km/h); t1——加速时间(s); a——平均加速度(m/s2)。
• ②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S2 V S2 t2 3.6

③超车完了时,超车汽车与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 S0=15~100m ④超车汽车从开始加速到超车完了时对向车的行驶距离


图解法确定视距切除范围
• ①按一定比例绘制弯道平面图,并示出行车轨迹 线位置; • ②在轨迹线上从弯道两端相连直线上距曲线起点 (或终点)s的地方开始,按s距离定出多组视线1 -1、2-2、3-3、……、10-10等; • ③绘出这些视线的包络线(内切曲线)即为视距 曲线; • ④量出相应断面位置的横净距,即可按上面的方 法确定相应断面上的视距切除范围。 • 除平曲线上考虑视距外,在竖曲线上也有保证视 距的问题。
Vt 3.6
(二)制动距离 S2
• 制动距离是指汽车从制动生效到汽车完全停住,这段时间 所行驶的距离 S2
KV 2 S 2= 254 i
• 式中:φ— 路面纵向摩阻系数 ,与路面种类和状况有关 • i — 道路纵坡,上坡为“+”下坡为“-” • V —设计速度,km /h • K-制动系数,一般在1.2~1.4之间
超车完了时超车汽车与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s当超车汽车经判断认为有超车的可能于是加速行驶移向对向车道在进入该车道之前所行驶距离为s汽车在直线上行驶时一般会车视距停车视距和超车视距是容易保证的
第二章、道路平面设计 第三节、圆曲线
四、平曲线转弯半径路面加宽 五、行车视距 呼伦贝尔学院工程技术学院采矿工程 孟爱国
暗弯与横净距
横断面上视距保证 • 行车轨迹:一般取弯道内侧车道路面内缘(不包 括加宽)加1.5m,驾驶员视点离地面1.20m。 • 视距曲线:从汽车行驶轨迹线上引出的一系列弧 玄长等于需要的最短视距S对应的视线,与这些 视线相切的曲线。 • 横净距Sz:在弯道各点的横断面上,汽车轨迹线 与视距曲线(即包络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

西藏农村公路设计指南(更新)

西藏农村公路设计指南(更新)
如需在低温情况下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可采用SMC沥青改性剂用于沥青混合料。具体参见《SMC常温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程》。
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的选择粗级配(AC-C)以粗集料为主,具有表面粗糙,构造深度较大,抗车辙、变形的性能较好等特点,适用于多雨炎热、交通量较大地区;细级配(AC-F)因细集料较多,施工和易性较好,水稳定性、低温抗开裂及抗疲劳性能等较好。但是,其表面致密,构造深度较小,可用于抗疲劳结构层或干旱少雨、交通量较少、气候严寒地区的公路。
8~20cm 级配碎(砾)石
15~20cm天然砂砾
注:1、通村公路路面宜采用水泥路面,属改建老路的通村公路,交通量不大可取消基层。
2、路基土质较差、水温状况不良时宜在基层之下设置垫层,起排水、隔水、防冻作用;
基层、垫层集料采用砂砾或碎石应结合当地筑路材料料源进行选择。
5.4.2
1
2
丁苯橡胶(SBR)改性剂主要用于改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同时亦改善其抗冻水稳定性、耐老化、抗疲劳性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改性剂高温稳定性和低温黏韧性均较好,但造价较高。根据中国沥青路面气候分区图(温度)SBR主要以其较为突出的低温延展性适用于3-2、2-2区。SBS改性剂适用于2-3区。
路面
4~5cm 沥青混凝土
20~25cm水泥稳定碎石或砂砾
15~20cm 级配砂砾
4~8cm 热拌沥青碎石
15~20cm 级配碎石或砂砾
15~20cm 天然砂砾
1~3cm 沥青表处
15~20cm 级配碎石或砂砾
15~20cm 天然砂砾
4~8cm 沥青贯入式
15~20cm 级配碎石或砂砾
15~20cm 天然砂砾
3.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