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出奇兵》

合集下载

九年级《四渡赤水出奇兵》音乐PPT课件(3篇)

九年级《四渡赤水出奇兵》音乐PPT课件(3篇)
赤水河
大 会
987

6
5 4 3
2
长征组歌
①告别 ②突破封锁线 ③遵义会议放光辉 ④四渡赤水出奇兵 ⑤飞渡大渡河 ⑥过雪山草地 ⑦到吴起镇 ⑧祝捷 ⑨报喜 ⑩大会师
1
遇 一 江前
重 九 ,因
兵三 围五 堵年 ,一 放月 弃二 北十 渡九 。日
西 渡 赤 水
云 南 扎 西 ,
在 川 西 北 地 区 建 立 革 命 根 据 地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 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 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 过后尽开颜。
这是毛主席在1935年在长征胜利后,回顾长征经历,感慨万 千下的一首诗词。
思考并完成下列表格:
四渡赤水出 奇兵
演唱形式
音乐情绪
音乐形象
第一部分
女声领唱、 女领众合
二部合唱、 混声合唱
坚毅、 欢快亲切
第二部分(第6—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 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 毛主席用兵如神。第一层(6——9行),描写红军在几十 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第二层 (10—17行),展现红军在赤水河流域巧妙调动敌军最终 摆脱其围追堵截而进行的几次重大战斗画面,赞扬毛主席 用兵如神。
根本条件 毛主席用兵如神
自豪深情
取得战略转移的胜利
横断山
小结
一、中心意思 这首诗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 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 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 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 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四渡赤水出奇兵》PPT课件2

《四渡赤水出奇兵》PPT课件2

课堂小结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 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 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 过后尽开颜。
这是毛主席在1935年在长征胜利后,回顾长征经历,感慨万 千下的一首诗词。
思考并完成下列表格: 四渡赤水出 奇兵 演唱形式 女声领唱、 女领众合 二部合唱、 混声合唱 男中音领唱 领唱与合唱 呼应 音乐情绪 音乐形象 行军路途困 难重重 军民间的雨 水情 毛主席用兵 如神 战士乐观自 豪
• • • • • • • • • •
1 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 迅 2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 席慕蓉 3 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萧楚女 4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 迅 5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巴 金 6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雷 锋 7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8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 9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0 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 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四渡赤水出奇兵》

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四渡赤水出奇兵》教案

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上册《四渡赤水出奇兵》教案

《四渡赤水出奇兵》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分析、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组歌的概念和特点,体验力度、速度的变化在作品中的作用。

2、通过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让学生在音乐中了解历史,以及体会长征精神。

在讨论、探究、合作的愉悦过程中掌握演唱、演奏技巧,以达到对作品的深层感悟和理解。

3、通过欣赏《长征组歌》,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战胜政治上、军事上以及自然界的无数困难,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的英雄壮举,进而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讲解,使学生懂得组歌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难点速度、力度的变化在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上课的时候,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歌唱祖国》,讲解:同学们在演唱时候注意咬字要清晰,唱的时候每个字要阴阳顿挫,要有爆发力,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劲。

导入:同学们,在这首曲子的歌词中: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以及我们领袖毛泽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你们能联想到什么历史事件?(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征组歌中的第四个乐章《四渡赤水出奇兵》。

三、新课教学1、创作背景介绍。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过长征的一位名叫肖华的将军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写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

随后,晨耕、生茂、唐轲、遇秋等作曲家选择其中的10首谱成了组歌,分别描绘了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并巧妙地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在一起,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整个组歌共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接下来我们简要的来看看红军长征的经过!(PPT展示路线图)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四渡赤水出奇兵》,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编写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当中的第4首。

《四渡赤水出奇兵》 精品PPT课件2

《四渡赤水出奇兵》 精品PPT课件2

《四渡赤水出奇兵》
音乐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
导入:1、复习歌曲《游击队歌》,强调力 度变化(p<f>p ) 2、思考:《游击队歌》用哪种演唱 形式?你还知道哪些演唱形式? 3、演唱形式包括独唱、对唱、重唱、 齐唱、合唱、领唱、轮唱
新课展开:1、欣赏《七律.长征》
2、简介《四渡赤水出奇兵》 3、初次聆听《四渡赤水出奇兵》 思考:<1>歌曲分几部分? <2>有哪些演唱形式? <3>歌曲表现了什么思想 内容? 4、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5、深入聆听 6、实践参与: 创编《游击队歌》
第一部分
坚毅、 欢快亲切
第二部分
风趣幽默
再 见!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然间忽然降临!
名言摘抄 1、抓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2、与雄心壮志相伴而来的,应老老实实循环渐进的学习方法。——华罗庚 3、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聪明,惟有努力,不断地努力,才会出现才能。——华罗庚 4、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华罗庚 5、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华罗庚 6、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 8、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9、学习是我们随身的财产,我们自己无论走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学习也跟着我们在一起。——莎士比亚 10、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11、单学知识仍然是蠢人。——歌德 12、终身努力便是天才。——门捷列夫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14、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1、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德谟克利特 22、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用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23、要想有知识,就必须学习,顽强地耐心地学习。——斯大林 24、向所有人学习,不论是敌人或朋友都要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斯大林 25、自学,是我们当今造就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周培源 26、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毛泽东 27、情况在不断的变化,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东 28、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29、学习必须和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30、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参考范文:《四渡赤水出奇兵》串词朗诵词《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

参考范文:《四渡赤水出奇兵》串词朗诵词《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

《四渡赤水出奇兵》串词朗诵词《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
《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串词朗诵词
李柯远:二万五千长征路,涉水翻山千里雪
杨童:围追堵截铁索桥,三军会师尽开颜
李柯远:我们生活在安定详和的年代
杨童:但我们不能忘记先烈们的英雄事迹
李柯远:下面请欣赏初一(14)班同学给我们带来的《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串词朗诵词
男:三十五年来,延大人以军事训练继承共产党的革命传统。

女:三十五年来,延大人以军事训练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男:继承传统,缅怀英雄的革命先烈。

女:继承传统,回望伟大的长征之路。

男:七十年前,日寇入侵,东北告急,华北告急,全中国告急。

女:七十年前,国匪操戈,红军遭创,革命遭创,全中国遭创。

合:七十年前,共产党人奋力导演中国革命的大舞台。

男:于是,从瑞金到延安,一个个伟大的奇迹被创造。

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2015.08.20)

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2015.08.20)

四渡赤水出奇兵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天如火来水似银哪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天如火来水似水似银哪
(女)亲人哪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哪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军民鱼水一家人哪
(男)亲人哪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哪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军民鱼水一家人哪
(合)亲人哪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哪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军民鱼水一家人哪军民鱼水一家人哪啊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敌人重兵压黔境
(男领)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啊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呀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哪哎嘿
(合)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嘿, 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啊嘿丢烟枪啊我军乘胜赶路程嘿,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呀袭金沙呀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毛主席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用兵真如神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哪嘿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哪哎嘿!嘿。

四渡赤水出奇兵ppt

四渡赤水出奇兵ppt

四渡赤水出奇兵ppt篇一:人教版音乐九下word教案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科学习,学生愿意聆听与革命战争相关的歌曲,能主动探讨与红军长征有关的历史。

2.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歌曲,会用轮唱、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3.课后能自学一首革命歌曲。

二、重难点1.学习歌曲的四个乐段,能说出每段的演唱力度,速度,并能为每段加一个标题。

2.能在教师带领下,跟随音乐模式爬山,挑水的动作。

三、预习指导1.导入(1)播放歌曲,师生交流师提出:同学们刚刚我们唱的这首歌曲是?(红星闪闪),在1934—1936年间,中国正在进行一场重大的战略转移,(红军长征),今天我们要学习另外一首与红军有关的歌曲(2)歌词朗诵师提出:老师为大家朗诵这首诗。

生思考:全文共分几段,简述每段大意?师总结:共分四段,行军;送水;行军;打胜仗,这节课将围绕这四部分展开。

四、合作研讨,小组交流。

行军(1)初次聆听师提出: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一段音乐。

生思考:歌曲速度?情绪?(2)体验模仿1播放音乐○师提出:请同学们也来体验当时的情景,爬山,进度?力度?2再次体验○师提出:当时的环境?表情?(3)A段教唱师提出:旋律线生思考:旋律线联想到?演唱力度?速度?师总结:力度中强,速度缓慢,环境艰难。

(4)创编1再次聆听歌曲○生思考:歌曲演唱形式?师总结:轮唱,带领兵队打仗的效果。

2模唱○(5)小结送水情(1)初次聆听生思考:翻过雪山,红军见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音乐速度变化?师总结:送水,速度轻快(2)再次聆听师提出:乡亲是挑水还是用碗端着?我们也来学学他们(3)重点教唱师提出:“哎”好吗?(附点、切分)对比?生总结:附点、切分使音乐变得更欢快师提出:用欢快的感情在唱一遍(4)编创二声部1、○2组唱上声部,○3、○4组唱“哎”师提出:○(5)小结战况难(1)初次聆听生思考:第三段与第一段音乐相同吗?生总结:第三段重在体验战争局势紧张。

(2)再次聆听生思考:演唱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生总结:第一段是女生领唱,第三段是男生领唱,刻画男人上前线打仗的形象。

《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

《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
5、“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天险,指天然的险要地方,此处指天然形成的难以逾越的乌江。“飞”“临““逼”写出了红军再渡乌江天险的神速。
6、“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理解“弃”和“丢”.
7、“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理解“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袭”,写红军作战机动灵活和毛主席的“用兵如神”。)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一句是歌词的中心句,它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四、回归整体。
1、师引导学生了解歌词的写法
明确:开头严酷的环境描写为后文突出红军的神勇作了铺垫,当然,这首歌词的写作上还有许多我们写法上值得借鉴的地方,除运用反复、比喻、夸张、对比的修辞手法、力求生动形象之外,还讲究用词准确生动。例如:“出”、“飞”、“临’、“逼””、赶”、“袭”,写红军作战机动灵活和毛主席的“用兵如神”。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读写“解渴、烟枪、袭击、调虎离山”等词语。
2.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毛主席用兵如神和红军战士所表现的英勇无畏与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体会毛主席用兵如神和红军战士英勇无畏与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
2.歌词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你认为如何分呢?为什么?
第一部分(第1—6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第二部分(第7—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四、文本赏析
1、“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四渡赤水出奇兵》教案02

《四渡赤水出奇兵》教案02

《四渡赤水出奇兵》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2、体会歌词中表现毛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歌词中心句。

2、难点: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

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

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成,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避孕药,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二、作者简介:萧华,江西兴国人。

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

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共委员。

歌词内容包括哪两部分?歌词的中心句是哪句?三、背景介绍:四渡赤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1935年1月19日,一渡赤水;2月中下旬,二渡赤水;3月,三渡赤水、四渡赤水。

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

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四、欣赏歌曲,回答问题:1、本首歌的目的是什么?用凝炼的语言、丰富的画面展示了工农红军的英雄性格,塑造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

2、歌曲演唱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明确:根据歌词的中心句“革命理想高于天”,我们可以把感情基调处理为:坚毅、豪迈、有力。

《四渡赤水出奇兵》(学生版)

《四渡赤水出奇兵》(学生版)

“三步”即:课前、课中、课后。

“七环”即: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示方法、学生独立学习)、学中知识质疑(记录学习困惑、问题等)合作交流探究(教师课堂导演,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交流展示)、课堂达标检测(学生独立完成、
“三步”即:课前、课中、课后。

“七环”即: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示方法、学生独立学习)、学中知识质疑(记录学习困惑、问题等)合作交流探究(教师课堂导演,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交流展示)、课堂达标检测(学生独立完成、
“三步”即:课前、课中、课后。

“七环”即: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示方法、学生独立学习)、学中知识质疑(记录学习困惑、问题等)合作交流探究(教师课堂导演,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交流展示)、课堂达标检测(学生独立完成、。

《四渡赤水出奇兵》教案教学设计

《四渡赤水出奇兵》教案教学设计
相关知识点讲解
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相关的历史、地理、 军事等知识点,拓宽学生视野。
教学方法选择
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相关知识点。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 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问答法
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 考课文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目标与意义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四渡赤水出奇 兵》,了解红军长征的背 景、经过和意义;掌握本 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和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讲解、讨论和 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 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红军指战员英勇顽强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 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
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 ,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
情感升华
通过讲述红军长征的精神内涵和时代 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 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 精神。
04
学生活动安排
小组讨论与交流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的关键事件、人物、战 术等进行讨论,探讨其中的历史意义、军事智慧等。
分析存在问题
教学内容不够深入
01
部分学生对四渡赤水战役的历史背景、战略意义等方面理解不
够深入。
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02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方法缺乏个性化调整,导致部分学
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Βιβλιοθήκη 课堂氛围不够活跃03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够积极,缺乏参与课堂讨论的意愿。
提出改进措施
加强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