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1[1].古诗词三首(完美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 1 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导语】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 1 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莱花无处寻。

注释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②[疏疏]稀疏。

③[阴]树荫。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①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 x 1 ng② [蛱蝶]蝴蝶的一种。

清平乐•村居[ 宋 ]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① [清平乐]词牌名,“乐”这里读yu e o② [村居]词题。

③ [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居时写的。

饶州,古代属于 吴地,所以称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④ [翁媪]老翁、老妇。

⑤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 1 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1 我会写: 宿: 住宿寄宿 宿舍 宿敌 风餐露宿 徐: 徐徐徐缓 徐步 清风徐 来 不疾不徐 篱: 丙. 篱笆 竹篱茅舍 寄人篱 下W Uo疏:稀疏疏忽疏远疏导志大才疏杂:杂色杂事杂技夹杂人多手杂稀:稀疏稀客稀少稀有稀粥稀饭蜻:蜻蜓蜻蜓点水蜓:蜻蜓蜻蜓点水茅:茅草茅屋茅庐茅厕茅舍茅棚檐:屋檐房檐帽檐廊檐飞檐走璧翁:老翁渔翁翁婿主人翁塞翁失马锄:锄草锄田铁锄锄头锄奸赖:依赖抵赖诬赖赖账百无聊赖剥:剥削剥夺剥离盘剥生吞活剥多音字:宿:S U宿舍xi口一宿xi u星宿剥:b o剥削b ao剥皮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疏(疏远)蔬(蔬菜)茅(茅屋)矛(矛盾)篱(篱笆)离(离开)蜻(蜻蜓)晴(晴朗)赖(依赖)懒(懒散)课外扩展: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学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学课件)
1.读一读词中描写老翁和 老妇的句子。
2.这两句词中哪个词语的 意思难以理解?
想一想
3.老两口三两杯酒下肚,微带着 醉意,话就开始多了起来,他们会 说些什么呢?
4.也许翁媪坐在一起,什么也没 说,你的眼睛看着我,我的眼睛望 着你,给人一种恩爱、幸福的感觉。
想一想
学习“大儿锄豆溪东,中儿 正织鸡笼”。思考:
品读赏析, 感悟词境。
说一说
交流讨论: 通过刚才朗读的这首词,
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请 选择一幅来说一说。
想一想
学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 草”。思考:
1.这两句在写什么?“青青草” 是什么意思?
2.除了看到溪边的小草,你还 能看到什么?请展开想象。
想一想
学习“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思考:
1 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看到“田园”二字,你想到了 什么?谁能背一背学过的田家诗?
朗读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十五)
读一读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看一看
想一想
比一比: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
朗诵《四时田园杂兴》。
想一想
这首词描写了哪些画面?请同学 们各抒己见。
想一想
课堂小结:
辛弃疾的诗词以豪放见长,而这首《清 平乐·村居》却呈现出自然清新的风格。作 者描写了三个儿子的活动,刻画了他们的 形象。“卧”字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子的 天真、活泼、顽皮展现得淋漓尽致。
读一读
拓展背景,体验词情:
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 的北方。他渴望收复失地, 渴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 生活,所以一生都在为抗金 而不懈努力。后遭受投降派 的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 江西农村。壮志难酬、报国 无路是让人悲愤的,但他仍 不忘收复失地。

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

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分别是《春晓》、《悯农》和《静夜思》,这三首古诗都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和感人的情感表达。

首先是《春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描写了清晨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描绘了春日清晨天色未亮,大地还沉浸在梦乡中,鸟儿啼鸣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宁静与美好。

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则暗示着春天的短暂,花朵雨后凋零,让人感叹生命的无常。

这首《春晓》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开阔了读者的视野,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其次是《悯农》,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诗中描述了农民艰辛的生活和对他们的怜悯之情。

诗中“斫草为牛尾,採薪煮杵臼”描绘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遥闻子在外,咿咿何日穷”则呼应了农民的心声,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慨叹和同情之情。

通过《悯农》,诗人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唤起了读者对农民的尊重和关爱,让我们思考并珍惜农民为我们付出的辛勤劳动,感悟生活的真谛。

最后是《静夜思》,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首诗中,诗人独立寥廓的夜晚,思绪万千,对过去的伤心离别和将来的追求憧憬交替反复。

诗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的憧憬,体现了诗人的孤独和追求。

通过《静夜思》,诗人巧妙地通过对明月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向往,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家园的眷恋,激发了读者对家乡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春晓》、《悯农》和《静夜思》这三首古诗都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们对世界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这三首诗各具特色,各自有其独特的内涵和情感表达方式,都有着深远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共鸣,让人感叹古代诗人的才华横溢和情感表达之美。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完美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完美版
上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 都在厌弃诗人。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 在一群 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 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 “静”。 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 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
独坐敬亭 山

李白
知作者

李白 (701—762年),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祖
籍陇西成纪(今甘肃 天水附近)。作品极 富浪漫色彩,感情强 烈,善用比兴、夸张 的表现手法,形成了 豪放纵逸的艺术风格, 被称为“诗仙”,与杜 甫并称“李杜”。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面对着鸟飞尽,孤云去的寂寞,让诗人感到欣慰的是什么? 表现诗人与山的惜 惜相连之情。
表达对敬亭山 的喜爱之情。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拟人手法
面对着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在诗人心中,
此时的敬亭山就像诗人的什么人?它会对李 白说些什么呢?
移情训练,说一说
像诗人的母亲,会对他说:“ 孩子,别灰心,拿出生活的勇气 ”。 像诗人的朋友,会对他说:“ 朋友,别泄气,有我和你一起同 行”。
着我,我们互相对视总也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忘记了其他的一切,心中只有 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了。
2、这首诗中写了哪些事物?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从天上到地下、从高到低、从远到近Leabharlann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从这句诗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 的心情?从哪几个词中可以看出?

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课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课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课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是《古诗词三首》,分别是《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和《忆江南》,店铺在此整理了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1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①[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只有敬亭山。

注释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③厌:满足。

望洞庭①[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②,潭面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④。

注释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忆江南①[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

是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注释①忆江南:词牌名。

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首。

②谙:熟悉。

③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课文同步练习题学什么:学会本课两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并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怎样学一、辨别形近字,并组词。

谙( )镜( )孤( )厌( )暗( )境( )狐( )压( )二、在诗句中用“/”划出朗读时需要停顿的地方。

独坐敬亭山望洞庭众写高飞山,湖光秋月两相和,孤云独去闲。

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看两有厌,遥望洞庭山水翠,只有敬亭山。

白银盘里一青螺。

测一测一、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23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23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23古诗词三首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古诗词三首》是《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渔歌子》,店铺为四年级师生整理了第2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23课《古诗词三首》原文乡村四月[宋] 翁卷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不,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注释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川,平地。

③子规:杜鹃鸟。

④了:结束。

四时田园杂兴①[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②夜绩麻③,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④供⑤耕织,也傍⑥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杂兴:各种兴致。

②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未解:不懂。

⑤供:从事。

⑥傍:靠近。

渔歌子[唐] 张志和西塞山①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②肥。

青箬笠③,绿蓑衣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③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④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23课《古诗词三首》教材解读乡村,一个多么诱人的名词:那里有田园绿野、小桥流水,那里有炊烟袅袅、牧童短笛。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那是农村最怡人的时候,蛙声传佳音,丰收在眼前,农民们别提有多高兴;“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那是村居生活悠然自得的情境,•牧童短笛的袅袅余音,飘浮在炊烟袅袅的村庄上空,渲染的是村居生活的意趣和迷人的暮景。

多少文人墨客,陶醉在远离尘世、民风朴实的乡村那迷人世界,又有多少诗人用自己的诗心与小桥流水撞击,用情浓意切的诗笔勾勒农村景色的优美秀丽。

宋代翁卷和范成大两位诗人,就是以同样的视角,目光盯紧农村夏初这一特定时刻,勾勒出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

1、两首诗都形象再现了夏日农忙的景象:一到初夏,农村顿时便忙活起来,夏收夏种,有收获又播下希望,农民们自然要夜以继日,不辞辛劳了。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就全方位地再现出农民们繁忙的生活情景:一是从早到晚忙。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词三首》精品ppt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词三首》精品ppt教学课件
他们为什么没有去劳作,而在这里闲聊着? 原来他们有几个勤劳的儿子。大儿子在溪东的豆
田里除杂草,一滴滴汗珠染湿了他的衣襟,却滋 润了一棵棵绿油油的小豆苗。他仿佛看见了秋收 时一颗颗饱满的豆粒,干的更起劲了。心灵手巧 的二儿子坐在屋前编织着鸡笼,随着他的手不停 的翻动,一个鸡笼已初具规模了。惟有可爱的小 儿子十分顽皮,正悠闲地趴在溪边剥莲蓬。
听朗读,把握朗读节奏。多读几遍,
疏通字词。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
ǎo
chú
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

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本课《清平乐·村居》这个题目怎么 跟其他两首诗不同?
因为这是一首词,“清平乐”是词牌 名,“村居”是标题。很多词的题目,都 由词牌名和标题两部分组成,用间隔号隔 开,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 人,字廷秀,吉水(今属江西)人。 其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 称“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宿新市徐公店》 《小池》《新柳》等。
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宿新市徐公店 shū【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文解读
精神的愉悦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 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饶州闲 居时写的。饶州,古代属于吴地,所以称 当地的方言为“吴音”。
翁媪:老翁、老妇。
诗意:茅草屋又低又小,小溪边上长满 了青青的草。听见茅屋里有人带着醉意,用 柔媚的具有南方口音的话语在互相逗趣、取 乐,是谁呢?原来是一对白发夫妻。

2020年春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词三首授课课件(完美版)

2020年春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词三首授课课件(完美版)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宿( 住宿 ) 未( 未来 ) 宜( 适宜 ) 味( 品味 ) 经( 经过 ) 彩( 彩色 ) 径( 小径 ) 菜( 白菜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堂作业
四、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1.这首诗是___宋_____代诗人__杨__万__里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6___种 景物,分别是_篱___落__、__一__径___、__枝__头___儿__童_ 黄蝶 菜花 _。表达了 诗人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之情。 2.“ 儿___童__急__走__追___黄__蝶__,,飞__入___菜__花__无__处__寻___。”一句写出了儿童 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宁静。第三句“日长篱落 无人过”写正午时分的幽 静的景象。第四句中写 “蜻蜓蛱蝶飞”显得田野 静悄悄的,以动写静。
拓展延伸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拓展阅读
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乐趣?
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农村的自然景 色。让我们从中体会到田园之美,自然之 趣,劳动之乐。
(静) (动)
课堂作业
一、一字多音我会选。 xiǔ sù
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xiǔ)。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 sù )舍。 二、读拼音,写汉字。 黄昏时分, 一只蜻蜓xú xú (徐徐)落在xīshū(稀疏) 的 lí ba(篱笆)上,准备要在这儿借sù(宿)一晚。
课堂作业
课堂练习
三、一字多音,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 1.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xīng)。( × ) 2.刚才听到爸爸说要给我买台电脑,我听后兴(xīng) 奋极了。( √ ) 3.日长(cháng)篱落无人过。( √ )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分别是《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店铺为四年级师生整理了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文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原文1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①[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只有敬亭山。

注释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③厌:满足。

望洞庭①[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②,潭面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④。

注释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忆江南①[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

是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注释①忆江南:词牌名。

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首。

②谙:熟悉。

③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材解读独坐敬亭山1.课文简说。

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 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

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2.词句解析。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古诗词三首(完美版)(共41张PPT)

古诗词三首(完美版)(共41张PPT)
[间]
辨读:jiàn(间断) jiān(中间) 运用:爷爷每天收看《晚间(jiān) 新闻》,从未间(jiàn)断过。
[发]
辨读:fā(发现) fà(发式) 运用:我发(fā)现奶奶的头上又多 了几根白发(fà)。
字词全解
泊:船靠岸,停船。 间:文中指间隔。 绿:文中用作动词,吹绿。 秋思:秋天的思绪。 欲作:想写。 复恐:又怕。 临发:即将出发。 聒:声音嘈杂。
一水间
京口
瓜洲
所见所感
京口 数重山 钟山
春风 又绿 江南岸
触景生情
明月 何时 照我还
心系家乡 天涯咫尺 归日无期 思乡情浓
再读课文
《泊船瓜洲》1.诗人在前两句着重写了 三个地方之间的距离,其用意是什么?
析:诗人泊船瓜洲,遥望家乡,看到的是 跟瓜洲一水相隔的京口,想到的是远隔几 座大山的家乡钟山。一道长江水,数座大 山,可谓山高水长,路途遥远,可在诗人 心中只是“一水”“只隔”,实际距离与 心理距离的巨大反差,更能突出诗人人在 途中,却心系家乡,恋乡之情、思乡之意 跃然纸上。可说是寓意深远。
整体感知 中心思想
《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 思乡,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 法尽诉,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思乡怀 亲之情。
结构图示
洛阳——见秋风
秋 思 家书——意万重 相思缕缕道不尽
(寓情于景) 复恐——说不尽 万语千言恐不详 临发——又开封
再读课文
“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是无 形的,但又怎么可以“见”呢?
用一用
我们停泊在湖边,远眺对面 的景色。尽管湖边的树上有 蝉在聒噪,Biblioteka 们的心却很安 静。初读感知
王安石:(1021—1086)字 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 (今江西抚州)人。21岁中 进士,当过十多年地方官, 曾于宋神宗时担任宰相推行 变法改革,是北宋著名有名 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精美课件(统编)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精美课件(统编)
生活的地方山清水秀, 夫妇间相敬如宾,孩子们又 都勤劳孝顺,这些使老夫妇 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清平乐·村居》通过对茅檐、小溪、青草、 翁媪、大儿、中儿、小儿这些景物和人物的描写, 展现了一幅平静、安宁的农村生活画面,表达了 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
茅檐 小溪 青草
清 上阕
悠然自得
1 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探究读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诗文,探究下列问题:
这首诗中描写了 哪些景物?
朗读指导
初夏时节,田园丰收,用轻松、 喜悦的语气读出诗人对诗意般农家 生活的喜爱。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霜晴:指霜后的晴天。 连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 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 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也作梿枷。
表达了作者向往农家之乐和对儿童 的喜爱之情。
2.联系前两首诗,本课的三首诗有什么相同点?
都是描绘的田园风光。
描写田园的成语 竹篱瓦舍 翠竹丛生 绿树掩映 阡陌交通
世外桃源 鸡鸣狗吠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对偶
颜色 生长状态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初夏时节田园
的无限风光。
读了这两句,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仿佛看到 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梅子金 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 花稀”的图景。看到了一幅有花有 果、有形有色的初夏江南图。

表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 组词

表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 组词

表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组词一、《登鹳雀楼》–王之涣1.登鹳雀楼2.白日依山尽3.黄河入海流4.欲穷千里目5.更上一层楼二、《静夜思》–李白1.床前明月光2.疑是地上霜3.举头望明月4.低头思故乡三、《春望》–杜甫1.国破山河在2.城春草木深3.感时花溅泪4.恨别鸟惊心本组词共有十四个字,分别来自名家名作。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登高远望、追求更高境界的意境。

李白的《静夜思》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思乡之情。

而杜甫的《春望》则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国家沦陷、自己的遭遇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这三首古诗词,情感真挚,含义深刻,堪称古诗词中的精品。

学生们通过朗读、背诵、解读这些古诗词,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感受诗歌之美。

这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情感。

这组词不仅可以用于语文课堂教学,还可以作为课外阅读的素材。

老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这组词的魅力,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所蕴涵的情感和意境,让他们领略古诗词之美,激发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

这组古诗词也可以作为语文写作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形式,提高语文写作水平。

希望学生们能够善于感受诗歌的意蕴,领略诗歌的魅力,通过这组古诗词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素养,提升审美情趣,更能够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性格,使之受益终身。

数百年过去,古诗词的魅力依然深深吸引着人们的心灵。

老师们在教学中,应该善于挖掘古诗词的内涵,通过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让他们领略其中的艺术之美和人生哲理。

而学生则应当用心体会,努力理解和表达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

古诗词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学课件精品PPT小学优秀公开课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学课件精品PPT小学优秀公开课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来了,田野里处处是春光明媚的景象:金黄的油菜花,采蜜的小蜜蜂……诗人杨万里被这样的美景陶醉了,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诗人。

著有《诚斋集》等。

他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

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宿新市徐公店》。

xúlí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徐公店篱笆sh ū稀疏宿多音字宿新市徐公店sù周末我在大姨家住了一宿。

xiǔ妈妈给我讲了很多关于星宿的传说。

xiù绿树头新绿未成阴。

l ǜ这些英雄们劫富济贫,真称得上是绿林好汉。

lùsùxúlíshū宿徐篱疏上下结构dié蝶左右结构识字方法看图识字:篱 篱笆 笊篱减一减:蔬-艹=疏zhào篱lí巧记:玻“璃”打破“王”忙走(离),“竹”帽趁机戴上头。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十五笔是撇折疏sh ū巧记:“蔬”菜拔草,马虎大意。

第六笔是点徐公店住宿识字游戏篱笆稀疏我要追蝴蝶疏疏:稀疏。

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阴:树荫。

////////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整体感知如何理解题目“宿新市徐公店”?宿 新市 徐公店住宿,住在地名姓徐的人开的客店解题:(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开的客店里。

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都描写了什么景物。

互动课堂篱笆稀疏一条小路通向远方篱落/疏疏/一径深,静景美丽,体现喜爱树头/新绿/未成阴。

树上新长没有形成树荫出绿叶诗意:篱笆稀稀疏疏,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新长出的树叶还不茂密,没有形成树荫。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这两句描写的景色是不是幽静又美丽呢?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古诗吧!读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四年下册古诗全部

四年下册古诗全部

四年下册古诗全部
四年级下册的古诗人教版,以下是具体的古诗内容:
1.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3.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4.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6.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些古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可以提高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培养对文学的欣赏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课文朗读、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课文朗读、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课文朗读、知识点、图文解读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四年级下册的第21课中,我们将学习三首优美的古诗,包括《渔歌子》、《登鹳雀楼》和《悯农》。

本文将为大家进行课文朗读、知识点解析,并通过图文的方式进一步理解这些诗歌的含义。

一、《渔歌子》渔歌子是元代文学家杨万里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幅关于渔民和渔船的生动画面。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形象描写,让读者仿佛能够看到渔民们在海上劳作的情景。

朗读:渔歌子《渔歌子》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宽广和渔民们辛勤的劳动。

通过诗中的形象描写和抒发情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渔民的艰辛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名作,它描述了登上鹳雀楼所见到的美景。

通过描绘楼顶上的鹳和雀,诗人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

朗读:登鹳雀楼《登鹳雀楼》以其形象生动的描写和纵情畅达的情感表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通过朗读诗歌,不仅能够体会到王之涣对大自然的热爱,还能够感受到他思考人生的深沉之情。

三、《悯农》《悯农》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李绅的作品,它表达了对农民的关怀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诗中描绘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他们所承受的艰难困苦,展示了李绅对农民的深情厚意。

朗读:悯农《悯农》通过深情的抒发和形象的描绘,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了农民辛勤劳作的艰辛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通过朗读诗歌,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李绅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对农民的关怀。

通过朗读这三首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也能够理解他们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古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感动。

古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增加我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希望大家在学习这三首古诗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朗读、理解和思考,进一步感受到诗歌的美妙之处。

让我们一起领略古诗带给我们的魅力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词三首
独 坐 敬 亭 山
[唐] 李 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纵情诗酒, 以诗著称于世。与诗 人杜甫合称“李杜”, 二人代表了唐代诗歌 的最高成就。李白被 称为“诗仙”。
《独坐敬亭山》
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 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 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 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 味,孤寂之感倍生。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这种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 所以词的结尾用反问句说,江南的风景这 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 引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 忆人 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一般五言诗歌格式: AA/AAA
一般七言诗歌格式 AA/AA/AAA
洞庭湖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侧。 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中有君山, 山上有诸多名胜。
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 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的经典之作。
望洞庭
唐 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练习: 1、《望洞庭》的写作顺序是从( 近 )到( 远 ), 表达了作者( 对洞庭湖的喜爱 )之情。 诗中描写的是( 洞庭湖美丽 )的景色。主要写了 (洞庭湖 )、(秋月 )、(静水 )、( 君山 ) 四种景物。 2、《望洞庭》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手法,分别把 ( 洞庭湖水面 )比作未磨的铜镜;后两句把 (洞庭湖 )比作了(白银盘 ),把( 君山 )比作了 ( 青螺 )。
青螺:这里用来形 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 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 着的一枚青螺。
古诗中有三个比喻句,你能找到吗?
• 没有一丝风吹过,静静的湖面像 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 ___________________. 洞庭湖 • ___________________像白色的银盘。 苍翠的君山 • ___________________像洞庭湖中的一颗 青螺
到看不到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
四周一片寂静。
独坐 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 高飞 尽, 孤云 独去 闲。
动静结合
“尽”、“闲”两个字,突出 了“静寂”的特点,在飘忽的白云 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这两句诗中“动”中有“静”。 无论是“静”与“动”,都烘托了诗 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胜:超过,胜过。 蓝:一种植物,叶蓝绿 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 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 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 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 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 “蓝”字,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
读一读忆江南的另外两首诗。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读一读忆江南的另外两首。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厌:满足。
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 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 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他的心境?
独坐 敬亭山
(唐)李白
拟人
相看 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互为知己的相知之情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 的相知之情。“相看两不厌 ”,表达 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 “相”“两”二字同意重复,把诗人 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惜 惜相怜的感情。 “只有”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多诵读,悟诗情
思考:
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 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独坐敬亭山
作者通过对敬亭山景物的描 写,抒发了诗人以山为伴的惜 惜相怜之情,突出了诗人对敬 亭山的喜爱。
借景抒情
望洞庭
(唐)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 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 易称作“诗豪”。他的许 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 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 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 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
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 (一)忆景 1、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 (2)“春来江水绿如蓝”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谙:熟悉。 旧:从前,指诗人 年轻时游过杭州。 曾:曾经。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 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
独 坐 敬 亭 山
独坐:单独地坐。 敬亭山:安徽省 郊外的一座大山。
单独地坐在敬亭山上。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抓字眼,明诗意
自读古诗,并画上节奏符 号。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 句说说诗意。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尽:没有了。 闲:形容云彩 孤云:孤单的云。也 飘来飘去悠闲 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自在的样子。 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
3.《望洞庭》是 唐 代诗人 刘禹锡 写的,作者 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秋月映照下的 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 热爱大自然 )的美好感情。
忆江南
•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 “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 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 安徽等地区,当然,我们浙江也属于江 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回味一下咱们 江南的迷人风光吧!
白居易在杭州、苏州做刺史三 年,为官非常清廉。他带领百姓修筑 白堤,治理西湖;疏通河道,整修山 塘,短短几年,和老百姓结下了深厚 的友谊。55岁那年,白居易因病回到 洛阳,时隔十二年,江南百姓的勤劳、 淳朴和善良仍然令他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 形式,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 子有长有短,又叫长短句。词有各 种不同的词牌,比如:“忆江南”、 “渔歌子” ,还有“江城子” 、 “菩萨蛮”等。我们上学期学过的 清平乐·村居。
古代铜镜
“镜未磨”,古代的镜子是用铜 制做的,镜表面需要经过打磨。
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 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 美。 洞庭湖其实面积很大,方圆数百里。 说“潭面”,是作者有意把很大的洞庭湖 说成是小小的水潭,意味着作者十分广阔 的胸怀。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思考:诗人是站在什么角度看洞庭湖的? 你从哪个字看出来? 诗人是从远处看洞庭湖的,从 “望”字可以看出来。
书写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 和:和谐,这 里指水色和月 色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湖光秋月相互辉映,显得多么和谐, 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 的铜镜。

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 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 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 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 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 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 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 啼”。
• 忆的还是什么?(江南的人)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 —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 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 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 情,读——能不忆江南?
• 《望洞庭》描述了一幅优 美的秋月洞庭图,抒发了 作者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 赞美之情。
这首诗的妙处,全在于几个生动的 比喻。它们不但表现了月下洞庭的迷人 景色,而且人对面映衬出诗人自己的形 象:浩瀚无边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不 过是一面铜镜,一具银盘,美而神秘的 君山,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螺壳。如果不 是站得高、看得远,如果没有宽广阔大 的胸怀,要这样视大为小,举重若轻, 那是不可能的。
忆江南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
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白居易离 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了三 首《忆江南》。
词的内容是回忆江南,所回忆的是诗 人曾经观光游览当地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
借助拼音自读诗歌,初步了解这首诗。
忆 江 南
白居易
江南好, ān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