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公园建筑欣赏说课讲解共24页
《天坛》教案
《天坛》教案天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天坛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研究天坛的建筑特点和工艺技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天坛的历史背景介绍;
2. 天坛建筑的特点和功能;
3. 天坛的文化价值;
4. 天坛的保护与维护。
三、教学过程
1. 天坛的历史背景介绍
- 使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天坛的历史发展;- 解释天坛作为明清皇帝祭天的重要场所。
2. 天坛建筑的特点和功能
- 展示天坛建筑的平面布局图,介绍主要建筑的名称和功能;- 分析天坛建筑的独特之处,如圆形形状和层次感。
3. 天坛的文化价值
- 探讨天坛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 分析天坛与宇宙观念的关系。
4. 天坛的保护与维护
- 介绍天坛的保护和维护措施;
- 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天坛的相关知识;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天坛文化价值的讨论;
3. 观察练:组织学生到实地观察天坛建筑特点。
五、教学评估
1. 完成天坛相关知识的小测验;
2. 学生撰写关于天坛的观察和感受的短文;
3. 学生展示关于天坛的研究成果。
六、教学资源
1. 多媒体展示设备;
2. 天坛平面布局图和照片;
3. 天坛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高中美术《皇权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说课稿(1)
高中美术《皇权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说课稿(1)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关于说课的基本步骤有很多种,这里编辑为大家提供这篇具有一定打典型示范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说课是我们必备的技能,你会说课课吗?希望这篇能给你启发!《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说课稿三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
我的说课设计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总体说明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首先我对本课教材进行分析:(一)说教材:1《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三课第一个课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美术鉴赏的知识和方法,这位本课题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因此本课题在《美术鉴赏》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外学好这个课题为学好以后的《古代园林艺术》打好理论基础,在教材中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
本课题包含的历史文化和鉴赏能力是以后学习《古代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进而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能力,通过引导鉴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赏析、评价故宫建筑,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进一步体会劳动创造艺术。
3.本着美术鉴赏的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故宫的整体规划、屋顶样式、木结构构造以及建筑装饰彩画雕刻等方面的介绍。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才更客观欣赏评价故宫建筑。
教学难点:古代建筑的较多的专业术语,需结合具体图象讲述。
天坛欣赏教案
天坛欣赏教案教案标题:天坛欣赏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天坛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特点。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天坛的历史和文化介绍。
2. 天坛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3. 天坛绘画欣赏和创作活动。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天坛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导入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天坛的认识和感受。
主体:1. 天坛的历史和文化介绍(15分钟)- 通过课件或讲解,向学生介绍天坛的建造背景、用途和历史意义。
- 引导学生思考天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2. 天坛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15分钟)- 介绍天坛的建筑结构和设计原理,解释其独特之处。
- 分析天坛建筑中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哲学观念。
3. 天坛绘画欣赏和创作活动(30分钟)- 展示一些著名的天坛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艺术特点。
- 引导学生用素描或绘画工具在纸上绘制天坛景观,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 学生可以选择传统绘画方式,如水墨画,或使用现代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2. 回顾课堂内容,强调天坛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的价值。
3.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和传承。
教学资源:1. 天坛的图片、视频和资料。
2. 天坛绘画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3. 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包括技巧运用、创意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天坛,亲身感受其壮丽和文化内涵。
2. 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天坛的文章或制作一份天坛的展示板。
教案撰写者:教案专家。
《游天坛公园》课件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天坛沦为俄军的 兵营,大量文物珍宝被劫掠。1913年民国政府 设立天坛公园。
世界文化遗产
1998年天坛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 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公园的地理环境
01
02
03
地理位置
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 区,与故宫、景山同在一 条中轴线上,是明清两代 皇家祭祀建筑群。
天坛公园内有各种演出,如京剧、杂 技、舞蹈等。游客可以在游览公园的 同时,欣赏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彩表 演。
活动三:天坛公园的手工艺体验
总结词
互动性强,寓教于乐
详细描述
天坛公园内设有手工艺体验区,游客 可以亲自动手制作中国传统手工艺品 ,如剪纸、泥人、糖画等。通过动手 制作,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 统文化和手工艺。
景点二:回音壁
总结词
具有独特声学效果的圆形围墙,是游客体验天坛公园的必游之地。
详细描述
回音壁是位于皇穹宇前的圆形围墙,墙面平滑坚硬,可以清晰地反射声音。游客站在围墙的一侧轻声 说话,另一侧的人可以清晰地听到。这种神奇的声学现象让游客们流连忘返,纷纷在此拍照留念。
景点三:圜丘坛
总结词
用于皇帝举行祭天仪式的场所,其建筑风格独特。
历史价值
天坛公园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天坛公园也是北京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 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02 天坛公园的景点介绍
景点一:祈年殿
总结词
天坛公园的核心景点,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详细描述
祈年殿是天坛公园内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祈年大典的场所 。这座殿宇气势恢宏,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 精美的木雕和彩绘,感受古代皇家祭祀的庄严与神圣。
天坛公园建筑欣赏说课讲解
天坛公园神乐署全景示意图
神乐署
天坛公园丹陛桥
• 丹陛桥
• 是连接祈谷坛南砖门及其南天门(成 贞门)的甬道,也是连接祈谷天坛公园丹 陛桥坛和圜丘坛的轴线,长360米,宽30米。 丹陛桥上有三条石道,中为神道,东御道, 西王道,北高南低,北端高4米,南端1米, 北行令人步步登高,如临天庭。
天坛公园斋宫
天坛公园南神厨院
南神厨院
天坛公园祈谷坛
祈谷坛
• 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天坛公园祈 谷坛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主要 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 门、神厨、宰牲亭、长廊,附属建筑有内 外壝墙、具服台、丹陛桥,内坛墙上东南 西北各设天门,西外坛墙设祈谷坛门,内 坛东部有七星石。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 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 的说法建立的。坛为三层,高5.6米,下层 直径91米,中层直径80米,上层68米;殿 为圆形,高38米,直径32.7米,三重蓝琉 璃瓦,圆形屋檐,攒尖顶,宝顶鎏金。
在布局方面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
天坛公园建筑欣赏
• 1961年,国务院公布 天坛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1998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确认为“世界文化 遗产”。 2007年5月8 日,天坛公园经国家 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 家5A级旅游景区。
北京天坛公园 PPT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 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皇 穹宇由环转十六根柱子支撑,外层八根檐柱,中间八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 共同的溜金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天花 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藻井为金龙藻井。皇穹宇殿内的斗拱和藻井跨度 在我国古建中是独一无二的。皇穹宇配殿,歇山殿顶,蓝琉璃瓦屋面,正面 出台阶六级,饰旋子彩画,造型精巧。东殿殿内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 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神版,西殿则是夜明之神(月)、云 雨风雷诸神神牌供奉处。皇穹宇殿前甬路从北面数, 前三块石板即为 “三音石”。当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下掌, 只能听见一声回音; 当站 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就可以听见两声回音;当站在第三块石板上 击一下掌便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这就是为什么把这三块石板称 为三音石的原因,也有人专门把第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
平面布局
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 条直线上。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 天。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天 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和外坛,形似“回”字。 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 形,象征着“天圆地方”。天坛的内坛墙周长4152 米,辟有六门:祈谷坛有东、北、西三座天门,圜 丘坛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广利门。主要建筑都集 中在内坛,南有圜丘坛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 干殿,两部分之间有隔墙相隔,并用一座长360米、 宽28米、高2.5米的“丹陛桥”(砖砌甬道)连接 圜丘坛和祈谷坛,构成了内坛的南北轴线。
贰
平面布局和特色
Hale Waihona Puke 平面布局整个建筑布局呈“回”字形,分为内外坛两部分,各有坛墙相围。 外坛墙总长6414米。内坛墙3292米,北面围墙高大,均为半圆形; 南边的围墙较低而呈方形,象征着“天圆地方”。 中轴线布局。天坛的主要建筑集中在内坛中轴线的南北两 端,南 有圆丘坛,北有祈年殿。南北两坛之间由一条长360米,宽28米, 高2米多的“丹陛桥”相连接,组成了一个完整、壮观的建筑群体 。 整个建筑位于林海之中,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 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 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 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
中国建筑史——天坛.ppt
• 圜丘撼人心魄的是它的神秘,古人 臆想中与天神接触所应具备的一切 气氛,圜丘台都具备了。它的建造 完全照应了古人“天圆地方”之说。 ☞神秘的圜丘
• 值得一提的是,人站在天心石上讲 话,声音嗡鸣,有很强的共鸣效果, 仿佛与天神交流,非常的玄妙,又 好似人在与自然在对话,“天人合 一”的境界由此达到。
• 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于 一炉,是古代建筑精品的代表作。例子研 究年殿 的历史与建筑思想
• 祈年殿所展示的美学:祈年殿的外部 • 祈年殿体现的数学与力学:祈年殿的
内部
祈年殿历史与建筑思想
• 起初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后来明嘉靖 皇帝二十四年重建时,为符合“天圆地方” 思想,遂改建成上青,中黄,下绿(象征 天,地,谷的颜色)的三色琉璃瓦的三层 重檐圆形大殿,并更名为大享殿。至清时 改称为祈年殿,乾隆十六年修缮时,将三 层琉璃瓦檐一律改成青色,光绪十五年间 (公元1889)毁于雷火,现存建筑乃按原 样复建。☞
• 清乾隆年间,天坛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改 建及修缮。乾隆十四年(1749年)扩建圜 丘,改建皇穹宇,改“大享殿”名为祈年 殿,并将大享殿三色瓦统一为青色,使得 天坛建筑象征寓意更加丰富。
• 十九年(1754年)天坛西门外垣之南建门 一座,称“圜丘坛门”,形成了天坛南北 两坛单独成制、规制严谨的格局。
天坛的历史背景
• 原始社会的人类因为敬畏自然的力量,发 展出崇敬天地的仪式,至周代封建时期, 逐渐出现中国独有的礼制建筑。发展至明 清,朝廷将敬奉天地日月以及风雨雷电等 自然现象视为国家重要祭典,执掌这种对 自然的祭祀权力,可以彰显朝廷的正当性。 天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造,作为皇帝祭 天、祈雨以及祈祷五谷丰收的礼制建筑。
• 天坛的建造属于儒家的鬼神信仰,就 是儒家倡导的“天地君亲师”的纲常 思想,历代帝王在渲染神权的过程中, 通过将天庭比拟人间,亲自掌握祭天 大礼以及褒封神祗封号等手法,扩大 对皇权威力的信仰,加强“君权神 授”,“天人合一”的观念。
北京天坛.ppt
布局
❖ 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 上。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整个布局和 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 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 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 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历史沿革
❖ 在明朝初年,天与地原是合并一起祭祀,南北 的郊坛都一样,设祭的地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十 一间的建筑物。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为天地 分祀,在天坛建圜丘坛,专用来祭天,另在北郊建 方泽坛祭地,原来合祀天地的大祀殿,逐渐废而不 用。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将原大祀殿改为大 享殿,圆形建筑从此开始。
❖ 在中国,祭天仪式起源于 周朝,自汉代以来,历朝历代 的帝王都对此极为重视。
❖ 明永乐以后,每年冬至、
祭天 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
月),帝王们都要来天坛举行 祭天和祈谷的仪式。如果遇上 少雨的年份,还会在圜丘坛进 行祈雨。在祭祀前,通常需要 斋戒。祭祀时,除了献上供品, 皇帝也要率领文武百官朝拜祷 告,以祈求上苍的垂怜施恩。 皇天上帝祭天所献上的贡品, 在经过隆重繁复的仪式后,通 过“燔柴炉”、“燎炉”焚化 敬天。
的天坛,是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坛不仅是
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
建筑史上的瑰宝。天坛始建于明
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用
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名
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因
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
(1534年)改称天坛。清乾隆、
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现在
天坛公园的格局。
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时改建,并一直留存至今。
天坛介绍.ppt
祈年殿内部
祈年殿的内部结构比较独特, 不用大梁和长檩,仅用楠木 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屋顶。 殿内有楠木柱二十八根,数 目排列切合天象:中央4根 , 象征四季,中圈12根金柱象 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层12根 巨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 中层和外层相加象征二十四 节气,三层柱总共28根象征 二十八宿。
皇乾殿
祈谷坛的另一座重要建筑是皇乾殿,它坐
落在祈年墙环绕的矩形院落里,其间有琉 璃门相通。这是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蓝 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
座。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 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
斋宫
位于天坛西坛门内,占 地约四万平方米,双重 围墙,内墙四周有廊 167间,是卫士们避风 雨处,正殿为五间无梁 殿,是京城著名建筑之 一。顶部用蓝色琉璃瓦 覆盖,表示在天之前不 敢称尊。殿前露台上设 有时辰碑亭和斋戒铜人 亭,铜人高1.5尺,身 穿古代文官服,手持一 刻有“斋戒”二字的铜 牌,相传是仿唐朝宰相 魏征而制(魏征以敢谏 著称)。正殿后是五间 寝宫,为皇帝祭祀前斋 戒的地方。
门票价格:
联票35元/人,门票15元/人 。大门6:00~ 22:00开放,内部景点每日8:00开放; 止票 时间:20:00,静园时间21:00
路线
丹陛桥
丹陛桥位于北京天坛公园祈 年殿前,又叫海墁大道,始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长360米、宽30米, 是一座巨大漫长的砖石平台, 因其下面有两孔涵洞而称桥。 丹陛桥呈南北走向,其南端 稍高出地表,北端高出地表 逾4.5米。它南接圜丘成贞门, 北接及祈谷坛南砖门,将圜 丘与祈年殿结为一体,构成 天坛建筑的主轴线。
天坛
总体布局
圜丘
圜( yuán)丘位于天坛的 最南端,外面有二层围墙, 中间是三层圆形石坛,上 层台面四周环砌台面石, 中心一块圆形石板称“天 心石”。其外环砌石板九 块,再外一圈为18块,依 次往外每圈递增九块,直 至“九九”八十一块,寓 意“九重天”。人站在天 心石上说话,声音特别浑 厚、洪亮。
北京天坛PPT
丹陛桥
•
丹陛桥北连祈谷坛,南接圜丘坛,南低北高。丹陛桥平坦宽阔, 中心墁白石,石面稍向上凸起呈弧状,昔日祭典时此路为神舆行经之 路,称为神道,神道左右为城砖海墁,供帝王大臣行走。 • 丹陛桥桥东有一方形砖台,称具服台,三面有雕石栏杆,是皇帝 祭祀时漱洗更衣的地方。每年在祈年殿举行祈谷礼时,先在此台上支 搭圆形幄帐,称为“幄次”,通称“小金殿”,是个活动的房屋。皇 帝由斋宫到祈年殿行礼,先到这“小金殿”中更换礼服。明朝皇帝到 这里时,还要脱掉鞋再到祈年殿上行礼。这表示洁净,不将微尘带到 神坛上。脱鞋以后,所经过的神路(即丹陛桥)便是铺满棕毯的走道 了。这条宽大的甬道直通祈年殿 • 大道下有一东西走向的券洞,叫进牲门,每次祭祀,都用黄绒线 将“牲”捆好,用木盆盛活鱼,击鼓奏乐穿门而过,因此此洞也叫鬼 门关。
双环亭
• 双环亭又叫双环万寿亭,原在中南 海, • 是乾隆皇帝为他母亲庆祝50大寿而 建的寿亭,1997年迁到天坛。
天坛的历史
• 天坛居诸坛之首,是一座典型坛庙,占地273公顷,比故宫大两倍,略小于颐和园. 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每年"三孟"祭祀,即孟春 (正月上辛日)祈谷,孟夏(夏至)祈雨,孟冬(冬至)祀天. 该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面外坛墙呈圆弧形,南墙与东、西墙为直角相交,取其天 圆地方之意.因为天坛建成初期,不仅祭天而且祀地,直到嘉靖九年(1530)在北郊另建 地坛后,才天、地分别祭祀.两道坛墙最初均为土坯砌成,曾称天坛土城.清乾隆十 二年(1747),将土城用砖包砌.两道墙之间称外坛.外坛墙一周11华里,只有两个门, 与先农坛相对者叫圜丘门,与太岁坛相对者叫祈谷坛门. 皇家祭天圣地,1860年曾遭英法联军洗劫,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的蹂躏.当时,斋宫 曾设联军司令部,圜丘坛上架设了轰击前门和紫禁城的大炮.侵略军为了掠夺物资, 曾在圜丘坛门外设火车站(天坛外站)和祈谷坛门火车站(天坛内站).内站运兵员,外站 运军火.民国五年(1916)袁世凯登基,也在天坛演出了一场祭天的丑剧.军阀混战期间, 辫帅张勋曾在祈年殿设司令部,与段琪瑞巷战时,天坛内成为战场.1918年,天坛辟 为公园开放. 解放后,在外坛墙上新辟了东门、北门,有计划地修葺了内部建筑,增 加了设施.外坛部分保留了北半部,原来的圜丘门已不存在,这里建成了居民区,即 现在的复康里和天坛南里一带.现在的南门是原来的内坛南门.经过改造之后,使原 来的皇家坛庙,变成了一处北京市区富有特色的旅游公园.
天坛-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天坛设计天坛(见图1)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座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
天坛建筑群具有规划合理的建设格局,极富特色的建造形制,完备系统的建筑功能以及寓意深刻的设计内涵。
其建造设计极具时代特色,浓缩了史学、美学、伦理学、建筑学、声学、哲学、天文学等多方面的珍贵价值,堪称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精品之作。
本文将从天坛建筑群的主要建筑、布局、功能性、所体现的古代观念等方面阐释天坛的设计特点。
一、天坛建筑群的主要建筑1、祈谷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长廊,附属建筑有内外壝墙、具服台、丹陛桥。
祈年殿(见图2)是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祈谷和祈雨之地。
祈年殿外形恢弘威严、有擎天之势,静雅之中又带动感。
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支撑上层屋檐,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
朱红色底漆上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有精致的图案,极具观赏性;其独特的三重檐攒尖式建筑结构也同样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图1(天坛)图2(祈年殿)2、圜丘坛圜丘坛(见图3)主体建筑由三层台基组成,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
在设计思维中巧妙的运用了声、力、美学原理,天心石(见图4)更是享有“亿兆景从”的美名。
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
图3(圜丘坛)图4(天心石)3、神乐署神乐署(见图5)位于天坛西外坛,为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殿宇众多,环境优美。
图5(神乐署)二、由天坛造型特点看古代的天人观念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天坛的设计都反映出强烈的天人之间的关系。
天坛中的设计把抽象的“天”具体地物化成了可见可触的建筑。
以祈年殿为例,一句“三重蓝顶,一道圆墙,二十八柱,四海名扬。
”可以概括祈年殿的鲜明特点。
“三重蓝顶”说的是祈年殿是琉璃瓦圆攒尖顶的三重檐圆形大殿。
三重檐覆三色琉璃瓦,从上至下依次为蓝、黄、绿,分别代表昊天、皇帝和庶民。
北京天坛教案
这组建筑不仅十分精美,而且还有回音壁和三音石,这和刚才我们说的天心石合称天坛三大声学现象。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墙,围墙建造的磨砖对缝,十分的平滑,是很好的声音载体,可以传声,在传递途中对声音损失极小,只要对着墙说话,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见不到面,都可以清晰的听到对方说话。而三音石则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块石头,您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一次回音,第二块石头可以听到两次,而第三块就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所以称为三音石。在后来也有人把它叫做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的意思。
八七星石
而在长廊的东南方向,有八块巨大的青石,称为七星石,都是风水镇石。可是这里命名有八块石头为什么叫七星呢?原来明代在这里放的的确是七块石头,而最小的那一块则是清代增添上的。关于七星石的说法每个朝代都不同。在明代,有个道士和皇帝说祈年殿的方位不好,不利于国家,所以就在这里放了象征着北斗七星的七块石头。但为何称作"七星石"呢? 据传说,明永乐帝迁都北京时,想修建一座祭天地的坛庙建筑,但难找到合适的地方。这时,有一晚他梦见天上北斗七星落地于此,谓之天遂人意,为其解了不决之难,从而降旨于此地建造祭坛。 据资料记载,七星石为明代嘉靖九年,经人工雕凿后而置于此处的。嘉靖皇帝十分迷信道教,道士对他说,祈年殿东南方太为空旷,这对他的皇位、寿命不利。于是便设七星石在此,以镇压风水。在七星石东北隅还有一块小石头,据说这是清朝统治者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功德而增置的。其设于七星石的东北方向,用以表示不忘本源之意。而在清代,康熙皇帝为了给满族爱新觉罗氏寻找从东北如主中原的理论依据,就派人考察山脉,发现泰山是长白山的余脉,所以就在原来七块石头的东北方有放了一小块儿青石,象征东北长白山,如果按这种说法,那八块石头就应该叫做七峰东岳。暂且不管他们怎么定论了。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天坛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同时也请您把天坛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
《天坛》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5
《天坛》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5天坛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5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1. 了解天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研究天坛的构造和设计特点;3. 掌握描述和解释天坛各个部分的词汇和短语;4. 增强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二、教学准备1. 教案和教学材料;2. 天坛模型或图片资料;3. 地图和指示板;4. PPT演示文稿;5. 音频设备;6. 学生练册;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使用天坛模型或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天坛的一些问题,例如:“天坛是什么?它有什么特殊的作用?”等。
2. 介绍天坛(10分钟)通过使用PPT演示文稿,教师向学生介绍天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强调天坛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解释天坛的构造和设计特点。
3. 研究天坛的部分及其词汇(15分钟)教师使用图片和地图指示板,向学生展示天坛的不同部分,例如祈年殿、圜丘坛等。
同时,教师教授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圜丘坛”、“祈年殿”等,学生跟读并模仿发音。
4. 听力活动(10分钟)教师播放与天坛相关的音频材料,要求学生听并回答与所听内容有关的问题。
通过此活动,巩固学生对天坛的了解并提高听力技能。
5. 小组合作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天坛的部分进行研究。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收集该部分的相关资料,并设计一个小短剧或展示来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6. 学生练册(15分钟)学生根据教材上的练完成相关练题,巩固对天坛的研究。
7. 总结和展望(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并鼓励学生表达他们对天坛的感受和思考。
四、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听取学生对天坛的描述和解释,以及检查学生练册的完成情况来进行教学评估。
五、延伸拓展---以上是《天坛》公开课教案的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天坛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天坛优秀教学设计(教案)天坛优秀教学设计(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设计一节优秀的天坛教学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天坛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目标- 通过介绍天坛的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天坛的建筑、功能和历史意义。
-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 提高学生的文献阅读和研究能力。
-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内容1. 天坛的概述:- 天坛的位置和规模- 天坛的建筑风格和布局- 天坛的主要功能和仪式2. 天坛的历史意义:- 天坛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 天坛与帝王祭祀的关系- 天坛的文化遗产保护3. 天坛的文化继承:- 天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天坛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天坛的图片、图表和文献资料,详细讲解天坛的历史和文化。
-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天坛的不同方面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 图书馆研究: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查阅天坛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深入了解天坛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评估- 听写测试:学生通过听写天坛相关术语和概念,检验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 小组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对天坛的研究成果和理解,评估他们对天坛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频设备等。
- 图书馆资源:天坛的相关图书、文献和研究成果。
教学时间本教案设计为一节学时(40分钟)的天坛教学课程。
参考资料- 张全义. (2018). 故宫与天坛文化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以上是一份关于天坛优秀教学设计(教案)的文档,通过本教案的实施,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天坛的历史和文化,培养自己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原创视频】北京天坛(1-5)(解说导游版)
【原创视频】北京天坛(1-5)(解说导游版)本视频共分五集,依次是:第一集【天坛概述】第二集【祈年殿】第三集【丹陛桥】第四集【皇穹宇】第五集【圜丘坛】【北京天坛专辑】2015.11.20-12.8,同时以“绿地WV1735在爱奇艺发表”“以吴香君视频在优酷发表”.第一集【天坛概述】解说词我们现在来到天坛,这里是天坛的正门,也就是天坛的西大门,这是皇帝前来祭天时进出的大门。
历代封建皇帝对祭天活动都极为重视,每年最少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
明清的22位皇帝在这里举行祭天大典共654次。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420年,距今已经有近600年的历史了。
天坛,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
其设计之精,建筑之巧,风格之奇,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实属罕见。
天坛占地面积273公顷,略小于颐和园,相当于故宫面积的近4倍。
天坛有大面积的草地与森林,约占总面积的4/5。
天坛是世界文化遗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示范点。
我们先概括地了解一下天坛的十大建筑,那么我们就命名第一集为《天坛概述》:祈谷坛祈谷坛与祈年殿是一个地方。
祈年殿最初建造时,原名为大祈殿、大享殿。
到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行修缮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
因为,祈年殿是皇帝祈谷的地方。
所以,祈年殿也叫祈谷坛。
圜丘坛是皇帝祭天的地方。
丹陛桥是祈年殿通往圜丘坛的一条大道。
皇乾殿与皇穹宇都是安放神牌的地方。
皇乾殿安放的神牌,是皇帝在祈年殿祈谷后,从祈年殿上请下来的神牌。
皇穹宇安放的神牌,是皇帝在圜丘坛祭天后,从圜丘坛上请下来的神牌。
神乐署管理皇家乐队与舞队的机构,也是皇家乐队与舞队排练的地方。
斋宫是皇帝祭天前到此戒斋的地方,原则上皇帝需要在祭天的前三日来斋宫斋戒。
七十二连房是存放祭天祭品的库房。
南神厨院是烹制祭品的各类厨房的组合。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课件:天坛
北京天坛地处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故宫正南偏 东的城墙,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 年。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 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 天”“祈谷”的建筑。天坛1961年,国务院公 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9年,北京天坛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 现存最大的皇帝祭天建筑。
二、天坛的主要建筑
1、祈年殿 2、皇穹宇 2、圜丘坛
1、祈年殿
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也 称为祈谷坛,原名大祈殿、 大享殿,始建于明永乐十 八年(1420年),是天坛最 早的建筑物。乾隆十六年 (1751年)修缮后,改名 为祈年殿。光绪十五年 (1889年)毁于雷火,数 年后按原样重建。目前的 祈年殿是一座直径32.72米 的圆形建筑,鎏金宝顶蓝 瓦三重檐攒尖顶,层层收 进,总高38米。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 问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 识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பைடு நூலகம்
3、圜丘坛
圜丘坛是我国明朝建立的一个 地点,在天坛南部,为皇帝冬 至日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 天坛。圜丘坛为雕砌的三层露 天圆台,坛面为艾叶青石,汉 白玉栏板、栏柱雕成,两道外 方里圆的围墙象征着 “天圆地 方”。由于是祭天坛,圜丘的 整个结构是对数学的巧妙运用, 坛面、台阶、栏杆的石制构件, 都取九或九的倍数,即阳数, 用以象征天。坛中心的圆形石 板,叫天心石,站在上面高喊 或发出敲击声,周围即起回音, 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大,好似一 呼百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