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 心理学的产生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是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1879年冯特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现代心理学的两个历史渊源是近代哲学和实验生理学。
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意义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具体是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2.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3.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三、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布洛卡
2.心理活动的产生方式是反射。
(1)神经系统-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包括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人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躯体运动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发射组成的。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反射按其产生方式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又分为经典性和操作性反射。巴甫洛夫把经典性条件反射系统分为第一信号系统(以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和第二信号系
统(以语词为刺激物)。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活动规律:A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B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种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的现象叫做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时空上分为(不同皮层区域同时发生)和(同一皮层区域先后发生);效果上分为和。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第二章认知过程
一、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两个特点是和。
注意的功能有。
注意的外部表现为适应性运动、生理变化、无关动作停止。
(1)注意广度。注意的广度大约为个单元。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如学生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
(4)注意的转移。主动进行的。
二、感觉与知觉
1.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感觉分为和。
感觉测量
对刺激的感受能力叫做感受性,感受性的高低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感受性与感受阈限在数值上成。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感觉现象
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2.知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和
几种具体知觉: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错觉
3.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最高形式。又叫“思维的知觉”
观察的品质有:
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有
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三、记忆
1.记忆的基本过程:传统心理学认为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环节;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包括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基本过程
2.记忆的分类:
记忆容:
意识参与程度:
信息加工处理方式:
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指出: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呈负加速趋势,并且遗忘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学习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程度;记忆任务的时间与重要性;识记方法;时间因素;识记者的情绪、动机和态度。
遗忘的原因: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可以用和来说明。
例如:“舌尖现象”
防止遗忘的方法—复习
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复习方法多样化;多感官参与复习;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
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四、表象与想象
1.表象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表象的分类:
创造性程度-记忆表象、想象表象
主要感知通道-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动觉等
对象围和概括程度: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遗觉像:刺激停止作用后,在大脑中继续保持的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学龄儿
特有的。
表象的特征:
2.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的种类:
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想象的容是否新颖: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幻想、理想和空想
再造想象:根据语言的描述和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如读科幻小说时人们可以想象出未来世界的景象。
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如作家写小说。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特点。产生创造想象的条件有:强烈的创造动
机、原型启发和联想、灵感的作用、积极的思维。
想象的品质:
想象的功能:
想象的加工方式: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幻想。
五、言语与思维
1.言语
语言和语言的特征:
言语的种类:外部言语和部言语
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随意性、展开性、计划性),口头言语分为
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2.思维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的类型:
性质、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不同凭借、依据: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思维逻辑形式: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思维的指向性: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创新程度: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基本形式:
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是思维最基本的形式。每个概念都包括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不同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分为人工概念和自然概念;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分为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概念形成的三个阶段:抽象化、类化和辨别。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思维品质包括:
第三章情绪情感与意志
1.情绪与情感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和情感包括三种成分:
情绪的分类
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把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度的不同可以分为:
微弱、持续时间较长、带有弥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