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去买菜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买菜
小班数学教案买菜教案:买菜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学会使用现金进行购物和找零。
2.学生能够解决和应用基本的数学问题,比如加法和减法,计算总额和找零。
3.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单位价格来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
4.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商业数学中的概念,比如折扣和促销。
教学资源:1.实物道具:水果和蔬菜的图片、银行卡和现金。
2.习题册和练习纸。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去过菜市场或者超市购物的经历,让他们描述他们购买了什么以及花费了多少钱。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买菜。
告诉学生他们将在课堂上学习如何用数学计算购买食物的花费与找零。
Step 2: 单位价格和总额计算-展示一些水果和蔬菜的图片,并询问学生每个商品的价格是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几个商品,并让他们计算每个商品的总价格。
-让学生报告他们组内计算的结果,并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
Step 3: 买菜与找零-介绍一些购物的场景并应用基本数学概念。
比如:小明带着100元去菜市场买苹果,每个苹果2元,他买了多少个苹果并且找回多少零钱?-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个是买家,一个是卖家。
买家拥有一定的购物清单和预算,卖家将提供价格和找零。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多次角色扮演,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应用。
Step 4: 商业促销-回顾和讨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促销活动的例子。
比如:打折、买一送一等。
-展示一些促销活动的广告,并让学生计算实际价格和折扣。
-通过练习纸上的练习,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计算折扣和实际价格。
Step 5: 总结-回顾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他们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Step 6: 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家中练习计算商品价格和找零的能力。
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他们在计算总额和找零时的正确率和速度。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和指导。
小班数学教案去买菜含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去买菜含反思一、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数学教学的目标通常是培养他们的数感、观察力、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中,常常会运用各种情境和游戏,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结合一个实际生活情境——去买菜,设计了一节小班数学教案。
通过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幼儿了解货币的基本认知、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并引导他们实践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认识货币,了解人们使用货币的基本原因;2. 学习并实践使用货币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 培养观察力和细致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10分钟)教师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交流,引导他们回忆上一节的学习内容:数字和形状,并复习相关的数学术语。
然后,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去买菜,并告诉幼儿今天将会学习到与货币相关的知识。
2. 学习 (25分钟)(1)认识货币 (10分钟)教师出示不同面额的纸币和硬币,引导幼儿观察并辨认。
然后,教师以问题答疑和情境交流的形式,激发幼儿思考: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需要货币吗?幼儿进行回答,教师适时提供引导和补充。
(2)货币的加减法运算 (15分钟)教师给每位幼儿发放一些纸币和硬币,并告诉他们需要用这些钱购买一些食物。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买菜的视频,随后呈现一个购物清单,上面写有不同食物的价格。
幼儿根据购物清单,使用他们手中的钱进行计算,并在小组内讨论答案。
教师定时提醒幼儿注意时间,当时间结束时,教师进行全班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答案和思考过程。
3. 拓展 (2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前往学校周围的超市或小店,进行实地购物体验。
教师提前准备好一个购物清单,上面列有一些简单的食物和价格。
幼儿们按照购物清单上的要求,使用自己携带的零花钱购买食物。
教师在过程中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表现,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反思 (10分钟)教师带领全班进行反思,让幼儿从自己的行动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以下问题:你们觉得这次购物体验有什么收获?有没有遇到困难?如何解决困难?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数学教案,幼儿们得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加深对货币的基本认知,并通过购物的情境,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去买菜小班数学教案
去买菜小班数学教案教案目标:1. 学会理解和运用基本数学概念,如加法、减法和乘法;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教学准备:1. 班级中的角色扮演物品,如玩具果蔬、钱币、收银台等;2. 准备一些价格各异的果蔬和零食,以及对应的标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的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概念,并提供简单的例子,如2个苹果加3个苹果等;2. 提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用到过加法、减法和乘法吗?二、认识货币(15分钟)1. 出示一些不同面值的纸币和硬币,让学生认识它们的名称和图案;2.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你们知道哪些纸币和硬币?- 它们的价值是多少?三、角色扮演(20分钟)1. 将角色扮演物品分给学生,其中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2. 售货员出示水果和零食,并贴上标价;3. 学生们进行模拟购物活动,顾客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商品,售货员记录所选商品的价格;4. 售货员询问顾客购买的商品数量,计算出总价,并找零。
四、计算价格(15分钟)1. 提示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今天你们买了哪些商品?- 每个商品的价格是多少?- 你们一共花了多少钱?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计算出购买商品的总价格。
五、数学游戏(20分钟)1. 准备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逻辑推理、解谜等,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 按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更快地完成游戏,计算出分数。
六、总结归纳(10分钟)1. 回顾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强调加法、减法和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2. 提问学生:你们能给出一些实际应用数学的例子吗?教学延伸:1. 学生们可利用家庭作业,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2. 教师可以通过出示更多真实场景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教学反思:1. 整个教案设计注重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等活动,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思维能力;2. 教学过程注重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班数学公开 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帮妈妈去买菜》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帮妈妈去买菜》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和水果,提高他们的生活常识。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学会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常见的蔬菜和水果,学会分类和计数。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具:蔬菜和水果图片、购物清单、购物袋、计数器等。
2.环境创设:布置一个小型超市环境,包括货架、购物车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活跃课堂氛围。
(2)教师出示蔬菜和水果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2.购物环节(1)教师扮演妈妈,告诉幼儿今天要去超市帮妈妈买菜。
(2)教师出示购物清单,引导幼儿认识清单上的蔬菜和水果。
(3)教师带领幼儿进入超市,引导幼儿观察货架上的蔬菜和水果。
(4)教师引导幼儿按清单上的要求挑选蔬菜和水果,并放入购物袋。
3.分类与计数(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个购物袋。
(2)教师引导幼儿将购物袋里的蔬菜和水果进行分类。
(3)教师引导幼儿用计数器统计每类蔬菜和水果的数量。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购物经历,讲述自己挑选的蔬菜和水果。
5.游戏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蔬菜水果接力赛”,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2)教师设置障碍,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6.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节课幼儿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
通过购物活动,幼儿对蔬菜和水果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学会了分类和计数。
2.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3.教学改进(1)在购物环节,可以增加幼儿自主选择蔬菜和水果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
(2)在分类与计数环节,可以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数学方法进行计数,如:逐个计数、分组计数等。
4.教学延伸(1)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购物清单,巩固课堂所学。
幼儿园小班《买菜》教案
幼儿园小班《买菜》教案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小班《买菜》教案,以幼儿园小班数学课程为主题,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认识蔬菜,学习简单的数学加减法。
教材章节:生活篇——蔬菜认知与数学启蒙。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蔬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加减法,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社交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蔬菜,学习简单的数学加减法。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蔬菜图片、蔬菜模型、加减法教具。
学具:幼儿绘画工具、蔬菜卡片、数学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去菜市场买菜,让幼儿观察和认识各种蔬菜。
2. 蔬菜认知:展示蔬菜图片和模型,让幼儿说出蔬菜的名字,并简要介绍蔬菜的特点。
3. 数学启蒙: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加减法。
例如,给幼儿两份相同的蔬菜,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加减操作,找出答案。
4. 随堂练习:给幼儿发放蔬菜卡片和数学卡片,让他们自己进行配对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5. 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绘画工具画出自己喜欢的蔬菜,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画出蔬菜和数学加减法的图案,以便于幼儿观看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学到的蔬菜和数学加减法。
2.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向家人介绍蔬菜的名字和特点,以及简单的数学加减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对蔬菜和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蔬菜种植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蔬菜的生长过程,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也可以邀请家长参加数学游戏活动,增进家长与幼儿的互动和沟通。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去菜市场买菜,让幼儿观察和认识各种蔬菜。
小班数学教案我帮妈妈去买菜
小班数学教案我帮妈妈去买菜尊敬的老师:我根据您给我的题目“小班数学教案我帮妈妈去买菜”进行了内容创作。
以下是一份适用于小班幼儿的数学教案,旨在通过帮助妈妈去买菜的情境来教授幼儿数学概念和技能。
希望您会喜欢!一、教学目标1. 发展幼儿的数学意识。
2.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购物的概念。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数数和计算能力。
4. 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一份虚拟的购物清单,上面列有不同的食品和日用品。
2. 一些玩具货币,如纸币和硬币,以及一个玩具收银台。
3. 蔬菜和水果的塑料模型,可以用来模拟购物的情境。
4. 一本绘本《小猪会数数》等,以引起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老师可以开始与幼儿们一起讨论他们去过市场或超市的经历,询问他们对购物的了解。
通过与幼儿们的互动,引导幼儿们对购物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数数示范老师在黑板上或手中拿着一些水果和蔬菜塑料模型,向幼儿们展示如何数数。
例如,老师可以拿起一个苹果说:“我有一个苹果,这是数字1”。
然后再拿起两个梨子说:“现在我有两个梨子,这是数字2”。
通过这样的示范,让幼儿们初步了解数数的概念。
3. 数数游戏老师可以让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张购物清单。
然后,老师给每个小组一些玩具货币,让他们模拟购物的情景。
幼儿们应根据购物清单上列出的物品,在模拟市场中购买相应的食品和日用品。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需要使用货币进行计算和支付。
4. 比较物品在购买完成后,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们将购买的物品分成几类,如水果、蔬菜和日用品。
然后,让幼儿们分别对每一类物品进行计数,从而加深他们对数数的理解。
5. 比较价格老师可以选择一些购买的物品,让幼儿们参与比较价格的游戏。
例如,老师可以拿起一个苹果和一个香蕉,问幼儿们哪个更贵,然后让幼儿们通过观察货币的面额进行判断,以培养他们的物品价值观念。
6. 小结与反思在活动结束时,老师可以与幼儿们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买菜》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买菜》含反思教案:《买菜》一、教学内容1. 教材:《幼儿园主题活动手册》小班下册,第二单元“生活中的数学”,第7课“买菜”。
2. 内容:通过模拟买菜的情景,让幼儿认识货币、学习简单的计算,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货币,了解基本的交易过程,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计算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让幼儿认识货币,了解基本的交易过程。
2. 难点:培养幼儿的计算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货币模型、购物车、商品模型、计算器等。
2. 学具:每位幼儿准备一份购物清单和货币模型。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模拟买菜的情景,让幼儿体验购物的乐趣。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认识货币,了解基本的交易过程。
2. 讲解与演示(10分钟)教师讲解货币的种类和用途,演示购物过程,让幼儿了解交易的基本规则。
同时,教师通过例题讲解,让幼儿掌握简单的计算方法。
3. 实践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完成购物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纠正错误。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购物场景,让幼儿运用货币和计算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货币种类2. 购物过程3. 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份购物清单,并用货币模型进行模拟交易。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模拟买菜的情景,让幼儿认识货币、学习简单的计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小班数学教案:买食物
小班数学教案:买食物教案标题:买食物教学目标:1. 学习和掌握购买食物的基本表达方式。
2. 学习和运用数字来描述和计算购买食物的数量和价格。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或卡片上有各种食物的图片。
2. 教师准备一张表格,上面列出不同食物的名称、单价和数量,并留出空白供学生填写。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新知识 (10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食物图片或卡片,在学生们前述不同食物的名称。
2. 鼓励学生用所学的语言表达他们最喜欢的食物,并问他们平常喜欢在哪里买这些食物。
Step 2: 掌握购买食物的基本表达方式 (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购买食物的表达方式,例如:“我要买一个苹果。
”、“我要买两个香蕉。
”等等。
2. 提醒学生注意使用适当的量词来表达数量,如“一个”、“两个”、“一包”、“一袋”等等。
3. 教师与学生进行一些示范对话,鼓励学生模仿并练习这些表达方式。
Step 3: 学习使用数字进行计算 (20分钟)1. 教师提供关于食物价格和数量的实际情景,例如:“一个苹果2元,你要买三个苹果,一共需要多少钱?”、“一袋米有5千克,你要买两袋米,一共需要多少钱?”等等。
2. 引导学生使用所学的表达方式和数字进行计算,找出正确的答案。
3.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进行一些小组练习,加深对数学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Step 4: 制定购买食物的计划 (15分钟)1.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食物,并制定一份购买食物的计划。
2. 让学生们在所给的表格上填写所选择食物的名称、单价和数量,并计算出购买所需的总价。
3. 鼓励学生们讨论他们的计划,同时提醒他们在计算中要注意正确使用数字和单位。
Step 5: 展示和分享计划 (10分钟)1.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展示他们的购买食物计划。
2. 让学生们互相分享和比较不同小组的计划,可以讨论他们的计划是否合理和可行。
3. 教师引导学生们总结所学的知识,回顾和巩固他们在这堂课中获得的数学和语言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买菜
小班数学教案买菜小班数学教案:买菜引言:小班数学教案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买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事情之一,通过设计买菜的教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合小班学生的数学教案,让他们通过买菜的情景练习数学。
一、教案背景:这个买菜的教案是为3-5岁的小班学生设计的。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开始对环境中的事物产生兴趣,他们也开始学习数学。
通过实际情景的运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二、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和命名一些常见的蔬菜水果,并能够区分它们的特征。
2.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数和量化,如数一数菜篮里有几个苹果。
3.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如买了几个橙子,再买几个苹果,一共买了几个水果。
三、教案内容:1. 活动一:认识蔬菜水果通过图片、实物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蔬菜水果,如苹果、香蕉、西红柿、胡萝卜等。
让学生认识并命名这些蔬菜水果,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形状。
2. 活动二:数一数菜篮里的水果教师将一些水果放在菜篮中,让学生数一数里面有多少个水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手指一一指数,或者使用计数棒等工具进行计数。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比如:“你数了几个苹果?”、“你数了几个香蕉?”等,让学生回答并进行互动。
3. 活动三:买菜游戏教师角色扮演卖菜的摊贩,学生角色扮演买菜的顾客。
教师准备一些玩具水果和菜篮,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水果放入菜篮中。
教师可以用卡片模拟货币,让学生付款购买水果。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理解货币的使用,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四、教案实施:1. 教师介绍教案的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活动一:通过展示蔬菜水果的图片、实物和视频等,让学生认识和命名这些蔬菜水果。
3. 活动二:教师放一些水果在菜篮中,让学生数一数里面有多少个水果,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计数方法。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买菜》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买菜》含反思教案:《买菜》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章节2. 详细内容:通过模拟买菜的场景,让幼儿了解购物的基本流程,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数学概念。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使他们学会礼貌地向商家打招呼、询问价格和感谢。
2. 培养幼儿的数学概念,使他们能够理解货币的交换和简单的加减法。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描述蔬菜的特点和颜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货币的交换和简单的加减法。
2. 重点:让幼儿在买菜的过程中,学会礼貌地与商家交流,表达自己的需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蔬菜模型、货币模型、购物车模型。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本购物清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进行一场模拟买菜的游戏,让幼儿扮演顾客和商家的角色。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购物的基本流程,包括如何礼貌地向商家打招呼、询问价格、感谢商家等。
3.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模拟买菜,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在实践中的表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买菜2. 板书内容:礼貌打招呼、询问价格、感谢商家、货币交换、简单加减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真实的购物体验,记录下购物的过程和所学到的知识。
2. 答案:幼儿在作业中可以描述他们在购物过程中如何礼貌地向商家打招呼、询问价格、感谢商家,以及他们如何理解和掌握货币的交换和简单的加减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实地考察,带幼儿去超市或市场进行真实的购物体验,让幼儿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
教学内容在幼儿的认知和能力范围内,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难点与重点突出,教具与学具准备充分,教学过程详细且具有实践性,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作业设计具有实际意义,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小班数学活动我帮妈妈去买菜教案与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我帮妈妈去买菜教案与反思教案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货币和货币单位。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自理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一份妈妈的购物清单。
2.一些假钞和硬币。
3.一些小玩具或糖果以作为奖励。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老师与学生一起回忆之前学过的货币单位,银行和ATM机,并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小班数学活动,我帮妈妈去买菜。
第二步:呈现老师将一份妈妈购物清单呈现给学生,并问他们要花多少钱才能购买所有商品。
第三步:操作老师将一些假钞和硬币分给每个学生,让他们用这些货币计算购买所有商品所需的总金额。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以相互讨论和协作。
第四步:检查老师与学生一起核对购买所有商品所需的总金额是否正确,如果错误,则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第五步:练习老师将一些购物物品(例如小玩具或糖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用假钞和硬币模拟购物并计算总价。
老师可以给予学生奖励,激励他们积极参与。
第六步:总结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整个活动,并总结每个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善于团队合作的优点。
反思本小班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货币单位和基本的计算能力,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自理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但是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购买商品的数量不够多,购物物品不够具体等问题,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大家注意。
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帮助学生深化对于货币单位和计算能力的理解,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尝试,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能力。
小班数学活动我帮妈妈去买菜教案与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我帮妈妈去买菜教案与反思一、教案1.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和认识一些基本的商业概念,如购物、收银、找零等;•培养幼儿购物和计算的能力;•帮助幼儿学习团队合作和交往的技能。
1.2 教学内容•节日食品采购清单;•商品的选择与计算;•收银、找零等商业概念。
1.3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老师介绍春节购物的背景,提问推导出购物所涉及到的商业概念并逐一介绍。
告诉幼儿今天我们将以购买春节菜为例,让幼儿们亲身体会商业概念的应用。
第二步:活动准备老师提供购物清单、若干种食材和模拟收银台等材料,并成组分配给幼儿。
第三步:活动开展1.孩子们自行准备购物清单,了解所有的需要购买的食材,并确定一个购买的数量和上限。
2.孩子们购买食材,进行计算与支付,并领取小票和找零。
3.孩子们完成任务,按小组分别展示食材和支付金额。
第四步:总结和评价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活动中的商业概念,并通过回答问题、讨论等形式让幼儿回顾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果。
1.4 教学评价本次活动以购买春节食品为主题,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了购物、收银、找零等商业概念,并培养了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反思该活动受到了幼儿妈妈们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也有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
2.1 教学准备不足在材料准备上,由于老师对幼儿需求的把握不够准确,导致购物清单难度过大,结果造成有些孩子无法完成任务。
这对整个活动的推进产生了一些影响。
故在下次准备教案时要更加确定幼儿的认知和操作水平,更加科学地设定购物清单。
2.2 缺少拓展环节本次活动的难度适中,足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但由于活动环节单一,导致孩子们有些枯燥。
下次活动中,我会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例如在购买过程中增加元素游戏,提高幼儿的兴趣。
2.3 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有限虽然这次活动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仍有些孩子在活动中表现较为消极。
或许是有些孩子在本次实践中没有找到自己的优势,感到不自在。
因此,下次活动计划时,我会更加充分地考虑到孩子们的心理因素,增加参加活动的多样性,以充分发掘孩子们潜在的才能,提高其参与积极性。
去买菜小班数学教案设计
去买菜小班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以下数学知识和技能:(1)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2) 能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3) 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为“去买菜小班数学教案设计”,要求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一次买菜的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境设计合适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 菜单;(2) 食材价格表;(3) 相关计算器;(4) 黑板和粉笔;(5) 教案和教学录像。
2. 学材准备:(1) 相关数学计算题;(2) 实际买菜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老师可以使用菜单和食材价格表,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去菜市场买菜。
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张菜单,要就地取材,选择不同的水果、蔬菜等食材进行计算。
2. 教学演示老师在黑板上列出几个实际的菜品和价格,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
例如,教师可以说:“今天大家要买苹果、香蕉和西红柿,请问我们要买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5元,2根香蕉,每根香蕉的价格是3元,4个西红柿,每个西红柿的价格是2元,那么我们一共要花多少钱呢?”3. 小组合作学生根据菜单上的食材和价格自行计算,并相互核对答案。
老师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彼此借鉴和学习。
4. 教师辅助老师在学生小组内进行巡视和指导,鼓励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小班数学教案去买菜
小班数学教案去买菜一、引言在小班数学课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如何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是一个需要教师进行思考和设计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节小班数学教案的设计,以“去买菜”为主题,通过这个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二、教材背景小班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引导学生学习有关购买食材的数学运算。
三、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去买菜的过程,并能描述其基本步骤;2.学习计算货币金额的方法;3.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加减法运算;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询问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历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你们有没有和家长一起去超市买菜的经历?都是怎么购买食材的呢?”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购买食材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学习过程:(1)了解去买菜的过程教师可以将去买菜的过程分为几个基本步骤,如准备购物清单、选择食材、称重、结账等。
通过让学生描述这些过程,引导他们对购买食材的流程进行了解和总结。
(2)学习计算货币金额的方法在购买食材时,学生需要学会计算货币的金额。
教师可以使用教具或图片等资源,向学生展示不同面额的货币,并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例如:“如果你买了一个苹果,价格是5元,你付给售货员一张10元的钞票,你会找到多少钱?”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学会使用货币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加减法运算为了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入计算器这一实用工具。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设计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练习题。
例如:“你买了一个苹果,价格是5元,买了两个橙子,一个橙子价格是3元,你应该付多少钱呢?”学生可以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并给出答案。
买蔬菜小班数学教案
买蔬菜小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购买蔬菜所需的数学概念和技能;2. 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蔬菜市场的运作和基本单位;2. 学习蔬菜购买过程中的计算方法;3. 实践购买蔬菜并进行数学分析。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老师可以通过问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大家购买蔬菜的时候都是怎么选择的?你们曾经遇到过什么数学问题吗?”通过引发学生回忆和讨论,培养他们对蔬菜购买的兴趣和思考。
2. 概念讲解介绍蔬菜市场的运作和基本单位,例如:市场上的蔬菜是按公斤出售的,我们可以用运输车辆或篮子来计量和搬运蔬菜。
3. 数学技巧讲解a) 计算总价: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蔬菜,并根据其价格和重量计算总价。
例如:如果西红柿每公斤5元,我买了500克,应该付多少钱?b) 求平均值:学生可以选择几种蔬菜,并计算它们的平均价格。
例如:如果西红柿每公斤5元,土豆每公斤3元,黄瓜每公斤4元,这三种蔬菜的平均价格是多少?c) 比较大小: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蔬菜,并利用价格和重量进行比较。
例如:如果黄瓜每公斤4元,西红柿每公斤5元,两者的价格是多少?哪一种更贵?4. 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一个购买蔬菜的任务。
每个小组需要选择几种蔬菜,并计算总价、平均价格和比较大小。
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设置比赛模式,看哪个小组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更高。
5. 总结反思让学生回顾整个购买蔬菜的过程,总结所学的数学概念和技巧。
鼓励他们讨论他们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并从中获得经验和启示。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购买蔬菜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计算准确性和思维逻辑;2. 记录学生的问题和疑惑,并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3. 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必要的教学调整。
五、教学延伸1. 将购买蔬菜的数学概念和技巧运用到其他生活场景中,例如购买水果、零食等;2.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购买蔬菜的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理解;3.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数学探究和研究。
幼儿园小班买菜教案
幼儿园小班买菜教案教案:幼儿园小班买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章节为《生活中的数学》第二节——买菜。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人民币,学习简单的加减法,以及培养幼儿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各种面额的人民币;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加减法。
难点: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购物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模型、购物场景图、计算器。
学具:人民币卡片、小购物车、玩具货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购物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物品和价格,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购物时如何支付。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人民币的种类和面额,让学生认识各种人民币;(2)讲解人民币的换算方法,如100元=10张10元等;(3)教授简单的加减法,如30元+20元=50元,50元20元=30元。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包括:(1)计算题,如20元+30元=50元;(2)应用题,如“妈妈给了小红50元,她买了2个面包,每个面包5元,她还剩多少钱?”5. 购物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购物实践活动,使用玩具货币和小购物车进行交易,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人民币种类及面额;2. 人民币换算方法;3. 简单加减法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下列式子并写出答案。
(1)20元+30元=50元;(2)50元20元=30元;(3)10元+20元=30元。
2. 作业答案:(1)20元+30元=50元;(2)50元20元=30元;(3)10元+20元=30元。
小班数学教案:购买蔬菜的经验
小班数学教案:购买蔬菜的经验小班数学教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一环,它是培养幼儿数学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小班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孩子们简单的数学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篇文章将阐述小班数学教案中,如何通过教授购买蔬菜的经验,教育幼儿如何理性理智地购买蔬菜,既能保证蔬菜的质量,又能在预算内达成最优效果。
一、引入蔬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每天都会选择不同的蔬菜来作为我们餐桌上的主食、配菜或是生食。
我们每次选择蔬菜的时候,都需要考虑蔬菜的品质、价格等因素,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到最合适的蔬菜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小班数学教学中对孩子们进行引导。
二、知识要点1.如何判断蔬菜的质量蔬菜的质量可以从外部颜色、形状、气味、手感等方面来判断。
我们需要判断蔬菜的外观是否完整无损,颜色是否鲜艳、新鲜,若有发黄、发黑等情况,则说明这些蔬菜品质不好,最好不要购买。
我们需要闻一闻这些蔬菜的气味,若气味陈旧、刺鼻,说明蔬菜已经开始腐烂变质,也不宜购买。
我们还需要对蔬菜进行亲手触摸,感受一下蔬菜表面是否平滑,手感是否柔软,如果表面凹凸不平,或是手感很硬,则说明这些蔬菜已经过期或者质量不佳,最好不要购买。
2.如何选择性价比高的蔬菜除了考虑蔬菜质量之外,我们还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性价比高的蔬菜。
我们需要确定自己要购买多少量的蔬菜,根据自己的预算来购买蔬菜。
可以在几家超市、农贸市场等场所进行对比,看看哪里的价格比较合适。
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当季蔬菜的方式来节约一定的开支。
当季蔬菜价格相对较低,而且往往味道也更加鲜美。
三、购买蔬菜的实际操作1.实践操作为了让幼儿们更好的学习购买蔬菜的经验,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嗅闻、品尝、比较不同蔬菜的品质和价格,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购买蔬菜的技巧。
2.课后作业在课后,老师还可以安排一些关于购买蔬菜的课后作业,让孩子们将课上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班数学去买菜教案
小班数学去买菜教案【篇一: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小食品店】一:教材分析:《纲要》指出:“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数字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认识数字并理解其意义是为以后学习好科学打好基础。
由于有一部分幼儿对1、2有了认识并能理解其意义。
所以,这节课我设计了:《小小食品店》。
注重从感知入手,从具体到抽象,从易到难,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贯穿全部过程。
二:活动目标《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数等现象产生兴趣。
构建初步的数的概念。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1、2、3,感知其意义。
2、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喜欢我们的班级。
3、能收拾好游戏的玩具。
熟悉班级常规。
三:教学方法: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幼儿的注意力不宜持久、容易分散;对生活和周围的事物感兴趣等特点。
我选择了利用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小小食品店”里面,幼儿来当顾客,我通过操作法、游戏法和引导发现法,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能主动进行学习。
四:活动准备《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所以,在活动准备的材料中,我选择了干葡萄干、小糖粒、花生、饼干等幼儿常见且喜欢吃的小食品作为教具。
幼儿使用的小筐和纸片等符合安全和卫生要求的。
另外,在教具的使用中引导幼儿观察、思考,逐步从具体形象向抽象的方向过渡。
五: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纲要》指出:“数学学习扎根于儿童的生活与经验,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
”为了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情景中活动。
我创设了开食品店的形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天线宝宝开的是什么店?”然后请幼儿说说天线宝宝的店里面有什么东西。
(二)、基本部分:这部分以“买食品”、“吃食品”这一系列游戏情景串联教学过程,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认识数字1、2、3。
其次,考虑到小班幼儿认识数字的特点,不易理解其意义。
小班数学买菜教案
小班数学买菜教案教案标题:小班数学买菜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并熟悉常见的水果和蔬菜名称。
2. 学生能够了解和运用基本的货币概念和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水果和蔬菜模型。
2. 货币模型,如纸币和硬币。
3. 购物篮或购物袋。
4. 白板、彩色粉笔或干净的擦板。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在超市或菜市场购买水果和蔬菜的经验。
2. 展示一些水果和蔬菜的图片或实物模型,并鼓励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活动一:认识货币1. 准备一些货币模型,如纸币和硬币。
2. 向学生展示并解释每种货币的面值和特点。
3. 让学生观察并感受每种货币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4.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货币排序和分类活动,例如将纸币和硬币分开。
活动二:购物准备1. 将水果和蔬菜的图片或实物模型放在教室的一个角落,模拟一个小型的菜市场。
2. 将购物篮或购物袋放在菜市场旁边。
3. 给每个学生分发一些货币模型,让他们准备购物。
活动三:购物体验1. 请一名学生扮演售货员的角色,其他学生则扮演顾客的角色。
2. 学生们可以轮流扮演售货员和顾客,以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购物活动。
3. 售货员向顾客展示水果和蔬菜,并告诉他们每种商品的价格。
4. 学生们使用货币模型进行购买,并将所选商品放入购物篮或购物袋中。
5. 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并讨论他们购买的商品和所使用的货币。
活动四:总结与评价1. 结束购物活动后,让学生们回到教室的座位上。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 与学生一起总结购物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强调数学在购物中的重要性。
4.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购物经验和感受。
教学延伸:1. 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水果和蔬菜的价签,加深对货币和价格的理解。
2. 可以扩展购物活动,引入加法和减法运算,让学生计算购物总额和找零金额。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购物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去买菜的幼儿游戏教案及反思
去买菜的幼儿游戏教案及反思标题:去买菜的幼儿游戏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学习购物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2.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3. 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购物篮或购物袋。
2. 一些玩具食物、水果和蔬菜。
3. 小钱币或纸币。
4. 一张购物清单。
5. 幼儿园教室或户外场地。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与幼儿一起回顾他们在超市或农贸市场购物的经验。
2. 引导幼儿思考他们在购物时需要做些什么。
活动一:购物清单制作1.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购物清单模板。
2. 与幼儿一起讨论需要购买的食物和物品。
3. 引导幼儿在购物清单上写下他们想要购买的食物和物品。
活动二:去买菜游戏1. 将教室或户外场地划分为“超市”和“家庭”两个区域。
2. 将玩具食物、水果和蔬菜放置在“超市”区域。
3. 将购物篮或购物袋分发给幼儿,让他们扮演购物者的角色。
4. 将小钱币或纸币分发给一些幼儿,让他们扮演收银员的角色。
5. 引导幼儿按照购物清单上的要求,选择并购买食物和物品。
6. 收银员接收幼儿的货物,并帮助他们计算购物总额。
7. 鼓励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轮流扮演购物者和收银员的角色。
活动三:反思讨论1. 在活动结束后,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游戏过程。
2. 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你们在购物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你们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你们觉得在购物清单上写下需要购买的食物和物品有什么好处?- 你们在游戏中学到了什么?- 你们觉得这个游戏有什么有趣的地方?3.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教案反思:1. 教案设计了一系列与购物相关的活动,帮助幼儿学习购物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2. 游戏的设置使幼儿能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购物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3. 游戏中的数学计算和语言表达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反思讨论环节能够帮助幼儿总结游戏经验,加深对购物概念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数学去买菜教案【篇一: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小食品店】一:教材分析:《纲要》指出:“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数字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认识数字并理解其意义是为以后学习好科学打好基础。
由于有一部分幼儿对1、2有了认识并能理解其意义。
所以,这节课我设计了:《小小食品店》。
注重从感知入手,从具体到抽象,从易到难,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贯穿全部过程。
二:活动目标《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对数等现象产生兴趣。
构建初步的数的概念。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1、2、3,感知其意义。
2、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喜欢我们的班级。
3、能收拾好游戏的玩具。
熟悉班级常规。
三:教学方法: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幼儿的注意力不宜持久、容易分散;对生活和周围的事物感兴趣等特点。
我选择了利用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小小食品店”里面,幼儿来当顾客,我通过操作法、游戏法和引导发现法,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能主动进行学习。
四:活动准备《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所以,在活动准备的材料中,我选择了干葡萄干、小糖粒、花生、饼干等幼儿常见且喜欢吃的小食品作为教具。
幼儿使用的小筐和纸片等符合安全和卫生要求的。
另外,在教具的使用中引导幼儿观察、思考,逐步从具体形象向抽象的方向过渡。
五: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纲要》指出:“数学学习扎根于儿童的生活与经验,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
”为了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情景中活动。
我创设了开食品店的形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天线宝宝开的是什么店?”然后请幼儿说说天线宝宝的店里面有什么东西。
(二)、基本部分:这部分以“买食品”、“吃食品”这一系列游戏情景串联教学过程,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认识数字1、2、3。
其次,考虑到小班幼儿认识数字的特点,不易理解其意义。
我就重数字与实物相匹配,引导幼儿理解数字,减低幼儿学习难度。
同时通过指认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巩固对1、2、3的理解和认识。
在理解1、2、3时,依照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逐步引导幼儿的思维向多维发展。
在“吃食品”的活动中,要求幼儿按数字和实物相匹配的原则。
请幼儿讲一讲你买的是什么?有的幼儿说“是2颗葡萄干”,有的说“是2粒红色的糖”、还有的说“是2片三角形的饼干”。
在此基础上,老师小结,肯定幼儿从颜色、形状的表述,同时鼓励一个幼儿可以从颜色、形状两维角度选择。
发展幼儿的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求幼儿要将自己买的什么东西讲给你的好朋友听,可以将食品共同分享。
针对“买食品”的要求,做了不同层次的安排,让每个幼儿分别按不同的要求去参加活动。
从而使每个幼儿有所发展,体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三)、结束部分:活动的最后为“图卡操作”,这一游戏的目的是为区域活动中的练习做示范。
我为幼儿准备了一组实物卡片和数字卡片还有固体胶,在粘贴的过程中加深幼儿对数字意义的理解。
是集体教学活动同自主自学的区域活动结合起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个别练习的机会。
在活动结束后。
我要求幼儿收拾好自己的玩具,要物归原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以上是我对数学活动《小小食品店》的设计思路,在活动中我始终要体现的是:幼儿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与引导者,是环境的创设者,我们要做的仅仅是为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更充分更有利的空间。
【篇二:小班数学教案:玩筷子】小班数学教案:玩筷子玩筷子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辨别筷子颜色、图案的不同,找相应,并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尝试用筷子夹食物,体验美味食物带来的乐趣,并会分享食物。
3、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1、红、黄、蓝、粉四种颜色图案的筷子。
2、四种颜色的插筷筒,三种图案的插筷筒。
3、各种水果切成块。
4、人手一个碟子,一双筷,四个插筷筒。
5、录音机、磁带。
重点:配对、分类及使用筷子。
难点:使用筷子。
活动过程:一、导入情景1、(出示小熊)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想邀请你们去家做客,你们愿意吗?2、但是遇到困难了,你们帮帮,好吗?二、学习配对1、(出示筷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啊?2、小熊想请们小朋友给筷子找好朋友,请你们帮他找找好朋友,好吗?3、请你从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样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吗?4、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5、幼儿活动――配对。
6、“xxx,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请2-3名幼儿)7、原来你们是因为他们的颜色和图案一样,才找他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三、学习分类1、那你找到筷子的家在哪里吗?2、nb[1][2][3]下一页 sp; (出示插筷筒)你们看,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
它们有什么不同啊?(颜色)这个是什么颜色啊?那这个呢?那就请你把你的筷子送回家,好吗?3、幼儿活动――分类。
4、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5、哇,们小朋友可真棒啊!把红筷子送到了红色的插筷筒里,把黄筷子送到了黄色的插筷筒里,把蓝筷子送到了蓝色的插筷筒里,把粉色的筷子送到了粉色的插筷筒里,真厉害!6、但是,筷子想找新家了。
瞧!这就是他们的新家,他们有什么不同啊?(图案)这个是什么图案?这个呢?对了,一个上面是花花的,一个有蝴蝶,还有一个上面有绿色的图案。
7、现在请你给这些筷子找新家。
你喜欢什么样的筷子,你就轻轻地把他从老家拿出来,然后再把他送到新家,好吗?要一个一个有秩序,不然你把筷子弄疼了,他就不理你了。
8、幼儿活动――再次分类。
9、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10、哇!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比孙悟空还厉害啊!四、学习使用筷子1、刚才,们帮筷子找了好朋友,还把他送回了家,那你们知道筷子还有什么用吗?2、对了,筷子还可以夹东西吃。
那你知道筷子怎么用吗?(请幼儿说说)3、们数数筷子有几根?——小小筷子两根棒。
然后小手怎么拿?——手握中间对对齐。
再怎么用?们请中指帮帮忙,把嘴巴张开来。
——张开嘴巴夹夹紧。
最后怎么样?——阿呜阿呜吃个饱。
4、好,们一起来试试。
(再念一遍儿歌)五、水果大餐1、(出示小熊)小二班小朋友真棒啊!你们帮解决了这么多的困难,为了谢谢你们,【篇三: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玩筷子】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玩筷子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辨别筷子颜色、图案的不同,找相应,并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尝试用筷子夹食物,体验美味食物带来的乐趣,并会分享食物。
3.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1.红、黄、蓝、粉四种颜色图案的筷子。
2.四种颜色的插筷筒,三种图案的插筷筒。
3.人手一个碟子,一双筷,四个插筷筒。
活动过程一、导入情景1.(出示小熊)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去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2.但是我遇到困难了,你们帮帮我,好吗?二、学习配对1.(出示筷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啊?2.小熊想请我们小朋友给筷子找好朋友,请你们帮他找找好朋友,好吗?3.请你从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样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吗?4.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5.幼儿活动――配对。
6.xxx,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请2-3名幼儿)7.原来你们是因为他们的颜色和图案一样,才找他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三、学习分类1.那你找到筷子的家在哪里吗?2.(出示插筷筒)你们看,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
它们有什么不同啊?(颜色)这个是什么颜色啊?那这个呢?那就请你把你的筷子送回家,好吗?待会请你们轻轻地把筷子送回家,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千万不要把他们送错家了。
3.幼儿活动――分类。
4.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5.我们小朋友可真棒啊!把红筷子送到了红色的插筷筒里,把黄筷子送到了黄色的插筷筒里,把蓝筷子送到了蓝色的插筷筒里,把粉色的筷子送到了粉色的插筷筒里,真厉害!6.但是,筷子想找新家了。
瞧!这就是他们的新家,他们有什么不同啊?(图案)这个是什么图案?这个呢?对了,一个上面是花花的,一个有蝴蝶,还有一个上面有绿色的图案。
7.现在请你给这些筷子找新家。
你喜欢什么样的筷子,你就轻轻地把他从老家拿出来,然后再把他送到新家,好吗?要一个一个有秩序,不然你把筷子弄疼了,他就不理你了。
8.幼儿活动――再次分类。
9.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10.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比孙悟空还厉害啊!四、学习使用筷子1.刚才,我们帮筷子找了好朋友,还把他送回了家,那你们知道筷子还有什么用吗?2.对了,筷子还可以夹东西吃。
那你知道筷子怎么用吗?(请幼儿说说)3.们数数筷子有几根?--小小筷子两根棒。
然后小手怎么拿?--手握中间对对齐。
再怎么用?我们请中指帮帮忙,把嘴巴张开来。
--张开嘴巴夹夹紧。
最后怎么样?--阿呜阿呜吃个饱。
4.好,我们一起来试试。
(再念一遍儿歌)五、水果大餐1.(出示小熊)小二班小朋友真棒啊!你们帮我解决了这么多的困难,为了谢谢你们,我就请你们吃水果大餐,好不好?2.今天我要请你们吃的是筷子水果大餐,所以你们一定要用筷子夹,千万不能用小手抓,因为我们的小手刚才玩过了,很脏,知道吗?这里的筷子也脏了,我一你们准备了干净的筷子放在后面的桌子上,等一下小朋友去拿的时候也要有秩序,一个跟着一个,好吗?然后把食物夹到盘子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