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新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5篇

新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5篇

新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5篇新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1教学目的: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小动物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并演唱小动物的音乐。

教学难点:能准确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1、导言。

2、表演《我有一只小羊羔》(1)完整聆听歌曲范唱。

演唱歌曲时要注意学生歌曲的每小节第一拍要唱的强。

歌中的衬子“呀”不要唱的又重又长,要使演唱给人以亲切、优美的感受。

(2)歌曲学会后,分小组编创动作,要让学生听着范唱录音编创动作,一方面通过听觉加深印象,一方面用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3)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

请几位自愿敲击打击乐的同学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大家演唱伴奏。

2、编创与活动:(1)这是一条三声部复习巩固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教师引导学生看画面编讲短小故事。

已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示:小羊羔怎样走?(2)拍节奏时可将学生分成三组,边读边拍节奏组合,最后三组节奏组合起来。

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多声部的认识。

三、结束部分:小结。

新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2教学目的:1、通过歌曲的演唱,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教学重点:1、通过歌曲的演唱,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1、通过听《闪烁的小星》的录音范唱和教师的范唱,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2、轻声有感情地随音乐读歌词。

3、听着教师的琴声,轻声地填词,教师注意发现问题,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4、能正确地演唱时,可合着录音伴奏。

【新教材】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象》教案

【新教材】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象》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爱的动物》第5课《大象》【教材分析】《大象》是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爱的动物》第4课欣赏课。

低音提琴与钢琴《大象》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旋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五首,作品生动形象,充满幽默谐趣,表现大象沉重笨拙的步伐和滑稽可笑的舞姿。

乐曲采用bE大调,三拍子。

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

同时,一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通过欣赏乐作品感受小提琴与钢琴的音色特点以及乐曲中表现的大象形象。

(二)艺术表现能够跟着音乐做三拍子的律动,能表现大象在音乐中的形象(三)创意实践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和课堂乐器去表演乐曲(四)文化理解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够跟着音乐做三拍子的律动,能表现大象在音乐中的形象(二)教学难点:1、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和课堂乐器去表演乐曲【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参观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你们都喜欢动物园的哪些动物呢?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作品的名字叫作《大象》,书写板书《大象》。

完整教案:一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

完整教案:一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

完整教案:一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认识不同的乐器及其声音特点- 学习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发展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一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教材- 音乐乐器模型或图片- 音乐播放设备- 音乐节奏器或打击乐器- 纸和铅笔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们打招呼,引起他们的注意。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音乐吗?音乐可以用什么表达?”听取学生回答。

探究(15分钟)1. 准备一些乐器模型或图片展示给学生,逐一介绍不同的乐器,并播放相应的乐器声音。

2. 让学生们观察和聆听,引导他们描述不同乐器的外形特点和声音特点。

3. 引导学生们发现乐器声音的高低、强弱和持续时间等要素。

实践(20分钟)1.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个音乐节奏器或打击乐器。

2. 播放一段简单的节奏音乐,让学生们按照节奏敲打乐器。

3. 逐渐加快节奏,挑战学生们跟随节奏进行打击。

4. 引导学生们合作进行打击乐器表演,形成简单的节奏乐曲。

创作(15分钟)1. 引导学生们合作创作一个简单的音乐旋律。

2. 给学生们提供一些音符和空白的音符图案,让他们选择和排列音符来创作旋律。

3. 学生们可以使用纸和铅笔记录自己的创作。

表演与分享(10分钟)1. 邀请学生们依次表演他们的音乐旋律创作。

2. 其他学生可以聆听并给予鼓励和反馈。

教学延伸- 学生们可以进一步学习不同乐器的演奏技巧,并尝试亲自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

- 引导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基本符号和记谱法,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 收集学生们的音乐创作作品和音乐表演记录,评估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

参考资源- 一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教材- 音乐乐器模型或图片- 音乐播放设备- 音乐节奏器或打击乐器- 纸和铅笔。

完整教案:一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

完整教案:一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

完整教案:一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教案名称:一年级人音版音乐上册课时安排:本教案共安排16课时,每课时40分钟。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音高、旋律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音乐表现力。

4. 传承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内容:1. 歌曲学习:本册共收录16首歌曲,包括儿歌、民歌及经典曲目,如《小星星》、《两只老虎》、《茉莉花》等。

2. 音乐知识:学习节奏、音高、旋律等基本音乐概念。

3. 音乐欣赏:欣赏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 音乐活动:进行合唱、节奏练习、音乐游戏等,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步骤:第1-2课时:1. 课程导入: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音高、旋律等。

2. 歌曲学习:《小星星》3. 音乐知识:认识五线谱,学习简单的音符和休止符。

4. 音乐欣赏:欣赏《月光奏鸣曲》片段,感受音乐的美妙。

第3-4课时:1. 歌曲学习:《两只老虎》2. 音乐知识:学习节奏的基本形式,如强弱拍、切分音等。

3. 音乐活动: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如拍手、敲击等。

4. 音乐欣赏:欣赏《春江花月夜》片段,感受音乐的意境。

第5-6课时:1. 歌曲学习:《茉莉花》2. 音乐知识:学习音高的基本概念,如音名、音高标记等。

3. 音乐活动:进行简单的音高练习,如哼唱、模唱等。

4. 音乐欣赏:欣赏《梁祝》片段,感受音乐的故事性。

第7-8课时:1. 歌曲学习:《两只乌鸦》2. 音乐知识:学习旋律的基本概念,如旋律线、节奏等。

3. 音乐活动:进行旋律练习,如哼唱、演奏等。

4. 音乐欣赏:欣赏《黄河大合唱》片段,感受音乐的气势。

第9-10课时:1. 歌曲学习:《小燕子》2. 音乐知识:学习简单的和声知识,如三度和弦等。

3. 音乐活动:进行和声练习,如合唱、对唱等。

4. 音乐欣赏:欣赏《图兰朵》片段,感受音乐的歌剧魅力。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教案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教案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教案【篇一: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音乐课程总目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第一课《好朋友》一、教学内容: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2、聆听《口哨与小狗》3、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4、表演《拉勾勾》二、教学总目标: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3.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习兴趣,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整齐地演唱,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

四、教学难点:三拍子韵律的感受。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悉音乐教室的环境,知道自己在音乐教室里的座位。

2、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认识老师与同学。

3、聆听《玩具兵进行曲》教学上限:1、能够很快地记住自己的座位。

2、在游戏与学习活动中,大胆、大方地与老师、同学交往。

3、能够随音乐做即兴表演。

教学下限:1、知道自己的座位。

2、学会演唱《你的名字叫什么》,能够认识几位新朋友。

3、能够专注地聆听音乐。

教学准备:1、教师课前安排好座位表2、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演唱与伴奏3、《玩具兵进行曲》欣赏磁带教学过程:一、熟悉音乐教室的环境,知道自己在音乐教室里的座位。

1、轻轻地走进音乐教室,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中走走看看,熟悉音乐教室的环境。

2、音乐声停,还原成两列队伍。

(在教室内)3、教师给小朋友安排座位,(地板上)每个小朋友要知道自己是几组的,在哪一个位置。

4、认位训练:?解散,走走看看,听到“小燕子”的音乐轻轻飞回自己的座位。

?还原成两排队伍,随《玩具兵进行曲》的音乐很有精神地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脚步轻巧,表情可爱。

音乐教案:一年级人音版上册全集

音乐教案:一年级人音版上册全集

音乐教案:一年级人音版上册全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演唱本册歌曲,理解歌曲的内容及情感。

- 能够认识简单的音乐符号,理解节奏、音符等基本音乐概念。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 运用游戏、故事、图片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学习- 学会本册歌曲,理解歌曲的内容及情感。

- 学会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音色等。

2. 音乐知识- 认识简单的音乐符号,如音符、节拍等。

- 理解节奏、音符等基本音乐概念。

3. 实践活动- 聆听、演唱、演奏各种音乐作品,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 参与音乐游戏、故事、图片等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 采用聆听、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 运用游戏、故事、图片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分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歌曲演唱、音乐知识问答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发挥。

- 综合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鼓励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五、教学计划(此处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本册教材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课题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方法等。

)六、教学资源- 教材: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教学设备:音响、钢琴、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辅助材料:歌曲谱子、图片、道具等七、教学建议-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素养。

-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简单的音乐符号和节奏2.认识基础音乐术语3.学习并唱好小学生常唱的歌曲能力目标1.提高听觉与再现能力2.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培养合唱与协作精神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2.提高学生的自信和表现力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二、教学内容章节学习内容第一章歌曲: 《小兔子乖乖》、《两只老虎》、《划小船》第二章音符学习,音阶练习第三章歌曲: 《小星星》、《喜羊羊与灰太狼》、《歌唱祖国》第四章协作合唱,感受音乐情感第五章歌曲: 《茉莉花》、《童年》、《让我们荡起双桨》三、教学方法1.听辨与模仿:播放歌曲,让学生听辨并模仿。

2.合唱与指挥:老师领唱,让学生合唱,体验团队合作乐趣。

3.手鼓敲击:通过使用手鼓,让学生感受节拍,提高节奏感。

4.贴画画谱:老师贴画谱在黑板上,让学生跟着画,加强音乐符号的学习。

四、课时分配章节课时数第一章2课时第二章3课时第三章2课时第四章3课时第五章2课时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歌曲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唱好。

2.规范学生的音符练习。

3.提高学生的协作合唱能力。

难点1.音符的理解和掌握。

2.歌曲的情感表现。

六、教学评估考查方式1.歌曲演唱、手鼓节奏演奏。

2.观察学生合作情况,评估学生协作能力。

3.回答问题,考查音乐知识的掌握。

评估内容1.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2.歌曲演唱和手鼓演奏的准确度和感染力。

3.协作合唱的团队精神。

七、教学资源1.《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

2.手鼓、画谱等教具。

八、教学建议1.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2.给学生足够的联系时间和空间。

3.多利用音乐作为教材的特点,进行情感教育。

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人音版)

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课好朋友教学内容: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和《口哨与小狗》,并尝试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

2、能够和大家一齐整齐地演唱并表演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3、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记忆能力和创编能力。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录音带。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生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想象玩具兵的样子表演。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3、会边唱歌曲边自编动作表演,记住同学的名字,与同学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练声曲:1=c→f 2 ∕41 2 ∣3 4 ∣5 —︱5 4︱3 2︱1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三、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1、老师清唱、范唱歌曲。

2、学生跟老师学打节奏。

3、按节奏朗读歌词。

4、老师弹琴,学生跟旋律学唱歌词。

5、分组学唱。

6、全体齐唱歌曲。

四、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1、学生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

2、请个别学生上台表演,集体评价好在那里?3、全体再次表演。

五、学生再次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出教室。

1、要求学生合着音乐走或跳。

2、要求学生听到乐曲中有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现的声音时用动作表示。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生用听唱法学会歌曲,边唱边表演《拉勾勾》。

2、聆听《口哨与小狗》,学生随着乐曲表演,用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摘果子》的音乐做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练声曲:1=c 3/45 5 6∣ 5 5 3∣ 5 3—∣5 3—‖小宝宝,睡觉了。

lu lu lu lu。

三、学唱并进行歌表演《拉勾勾》。

1、老师自弹自唱歌曲进行范唱,学生聆听。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精选5篇)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精选5篇)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精选5篇)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音乐《快乐的一天》。

2、了解音有长有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

教学目标:1、能注意聆听《快乐的一天》,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

2、知道音有长有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会看图形谱。

教材分析:小组曲《快乐的一天》是编者为了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编的一组主题音乐欣赏,由五个不同情绪的音乐小品组成,通过五首小曲的欣赏,使学生能初步地借助于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感知音乐,体验听音乐的乐趣,并初步感受各种不同情绪的乐曲。

教学重点:感受各种不同的情绪在乐曲中表现的内容。

教学难点:准确的读出走与跑的时值。

教学准备:录音、节奏卡片。

教学过程:一、聆听《快乐的一天》(师):“我们已经开学两个星期了,你能不能说一说你上学后的感受是什么呢?”1、请学生谈谈自己上学后的感受。

2、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一天:请学生发挥想象力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3、初听乐曲(请孩子静静地听):仔细地分析乐曲出现了几段音乐,他们的情绪有什么不同?4、“如果我们用各段音乐来描绘我们的一天的生活,你觉得每一段都描写的是什么”起个合适的名字,复听乐曲。

5、分析各小段乐曲的情绪,并随音乐动作表示。

(鼓励学生创编表现每段内容的动作,并表演出来)6、再听乐曲,让学生自由想象,鼓励学生编创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了解音的长短,认读走与跑(师):“我们在生活中会听到成千上万种声音,但这些声音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有的长,有的短,我们的音乐是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音乐中的音符也有长短之分”。

1、讲解走与跑的区别——出示卡片观察:两张卡片的大小一样,说明应唱的一样长,但一张卡片中有一个人(走),另一张卡片中有两个人(跑),走一步的时值与跑步一样多。

因此:走=跑跑2、练习:读一读拍一拍3、学生用走与跑创作2-4小节节奏,读一读、拍一拍4、有时间还可以做节奏接龙的游戏(既巩固了两个节奏,以培养了创造力)三、课堂小结:小结今天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情况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认读走与跑的节奏,并用编创节奏说一句话。

【新教材】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其多列》教案

【新教材】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其多列》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快乐的一天》第1课《其多列》【教材分析】《其多列》是人音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快乐的一天》第1课唱歌课。

歌曲《其多列》是云南哈尼族的一首儿歌,是拍,五声羽调式。

歌曲轻快、活泼,旋律多为级进,节奏变化不大,简单上口,便于演唱。

这首歌是孩子们在结伴上山砍柴、拣竹叶的路上唱的。

歌曲原有六段歌词,前三段描述了砍柴路上“树叶随风摇摆”的自然景色,抒发了小朋友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后三段赞美了哈尼族小姑娘的服饰和装扮是多么美丽,唱出了对生活的热爱。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

同时,一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和表达的意境(二)艺术表现能够整齐地演唱《其多列》,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三)创意实践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去表现歌曲(四)文化理解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在欣赏中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二)教学难点:1、表演唱歌曲【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谁能举个例子说一说你都了解这个民族有哪些习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你们想不想去少数民族去旅游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是云南哈尼族民歌,它的名字《其多列》,书写板书《其多列》。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年级音乐教案目录学年度第一学期序号内容页码 1 布谷 2 2 草原就是我的家4 3 大鼓和小鼓 6 4 大雨和小雨8 5 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10 6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12 7 国旗国旗真美丽14 8 快乐的小熊猫16 9 两只小象18 10 龙咚锵20 11 拍手唱歌笑呵呵22 12 青蛙音乐会24 13 三角铁和铃鼓26 14 声音的长短28 15 狮子舞绣球30 16 水族馆32 课题布谷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感受小提琴的音色。

初步感受分辨音乐的不同情绪。

2.通过对三拍子歌曲《布谷》的学习,使学生能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3.知道节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和热爱集体的意识,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掌握歌曲的节奏。

能感受音乐的情绪并随着乐曲做律动,用动作感受节拍。

课时一课时课型唱歌教学过程批注一、组织教学学生随着《星光恰恰恰》律动。

二、新课学习1、导入2、聆听小提琴曲《会跳舞的洋娃娃》A:师扮演洋娃娃,随音乐律动。

B:师带领生一起随音乐律动。

师:洋娃娃跳得怎么样?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她的音乐舞会好吗?师生听音乐律动,注意节奏的准确,用动作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1)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

(用简单律动表示节拍)(2)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小提琴(3)复听乐曲,随着音乐律动。

3、学唱新歌《布谷》——用听唱法学习(1)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课题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目标1、通过对歌曲和民族风情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草原深深的挚爱之情。

2、学习用舒展的音色演唱《草原就是我的家》。

3、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挤奶舞》,了解蒙古舞蹈,并能用简单动作表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听、唱、跳来体验蒙古音乐,感受音乐美。

教学难点:唱准“挥动鞭儿唱起歌”这一句。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全套)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全套)

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第一课时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声音》教学对象:一年级(上学期)学生教学目标:1.对生活中的声音产生兴趣。

2.能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3.能用声音创编简单的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师:现在,教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请听好: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

每位同学开动脑筋仔细、认真地想一想。

学生发言。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耳朵,那耳朵有什么作用呀?学生发言。

师:对,耳朵的主要作用就是听辨声音的。

那现在老师就要考同学们的小耳朵是不是很灵?请—听—好!二、听辨声音㈠课件出示:“听一听”师:现在,老师要播放第一组声音,这一组共有两种声音,请同学们听仔细,这两种分别是什么声音。

1.师播放多媒体:钟表的声音学生说说听到什么声音。

师播放音乐片段《在钟表店里》(播放模仿钟表走动的声音、闹钟的声音片段:三段)学生听完,师:作曲家写这首乐曲时,就是根据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声创作的。

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组声音,请大家都闭上眼睛,不要偷看。

我们一起,猜一猜!可以用动作告诉老师,但谁也不能发出声音。

2.教师播放音效:动物的声音(小鸟、羊、牛、马、鸭)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用动作表示动物,之后模仿动作及叫声。

(动物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他们对动物有着特殊的情感,对它们的声音也特别敏感,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听声音模仿动物的形态,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肢体、动力及协调能力。

)师:同学们耳朵可真灵呀,下面老师还要请同学们听一首描写动物的音乐,这种动物在动画中没有出现。

猜一猜是什么动物?3.教师播放乐曲《野蜂飞舞》片段学生听后,师介绍:这是一首描写蜜蜂的乐曲,名字就叫《野蜂飞舞》。

乐曲主要描写了蜜蜂飞舞的声音。

师:下面老师要提高点难度喔……㈡课件显示:“想一想”1.师:现在,又要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了!①教师播放音效“雷雨”的声音②教师播放音效“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刹车的声音”③教师播放“火车”的声音(火车出发、鸣笛、行进中的声音)(通过火车出发、鸣笛、行进的声音,使学生体验声音的远近、强弱,从中认识音乐中的节奏要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5 篇音乐剧赞扬民主,它赞扬那些在平凡生活中追求浪漫和幸福的一般人,而对那些自命非凡的富人,尤其是贵族们,则布满了鄙视和嘲弄。

为了大家学习便利,笔者特地预备了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5 篇,期望可以帮助大家,欢送借鉴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教学目标1.背唱歌曲《好朋友》。

2.创编的歌词演唱。

教学重、难点1.参加声势演唱歌曲。

2.创编歌词演唱教材分析《好朋友》是一首热忱真挚的儿童歌曲,由两乐句构成,每个乐句可分为两个分句,在 1、2 句及结尾处参加了小过门,每个小过门处拍两下手,第 11 小节处还要热忱地喊:“嘿!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

教唱时应留意引导学生表现出朋友间亲切无间的真挚感情,不要喊唱,拍手处和“嘿”处要整齐,不能抢拍。

拍手处学生可能习惯拍成“”的节奏,教师应准时订正;学生习惯于最终一句唱完边拍手边喊“嘿”,要反复练习。

“一起玩耍笑哈哈,一起唱歌乐悠悠”这两句歌词可以让学生进展歌词改编演唱,可只改编一个词也可一整句改编。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分别问三名同学你有好朋友吗?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都干什么?生:做玩耍、学习……教师:一个人没有朋友行吗?对,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朋友。

都需要好朋友。

教师现在给大家听一首和好朋友有关的歌曲,你听听歌里都唱了些什么?二、《好朋友》学习歌曲1.声势和动作感受歌曲。

倾听《好朋友》范唱。

提问:歌中都唱了什么?学生答复:我们都是好朋友等。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是表现好朋友们在一起玩耍、唱歌的。

提问:乐曲中除了演唱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学生答复:拍手的声音。

教师评价并再次提问:对!我们来听听,共有几处拍手声音?学生听辨拍手次数并答复。

教师总结,提出听赏要求:在歌曲过门处随音乐一起拍手(3 处)。

学生边听边随音乐在过门处拍手。

提问:小朋友们在玩耍时兴奋地喊叫起来。

你听到了吗?消灭在歌曲哪里?学生答复:“嘿嘿”在歌曲最终一句演唱完。

新版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新版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音版)第一课《好朋友》一、教学内容:1、聆听《玩具兵实行曲》2、聆听《口哨与小狗》3、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4、表演《拉勾勾》二、教学总目标: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3.初步理解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三、教材分析:1.管弦乐《玩具兵实行曲》很多作曲家都写过以玩具兵为题材的儿童歌曲,例如皮埃尔的《玩具兵实行曲》,伊格鲁的《玩具兵阅兵式》,柴科夫斯基的舞剧《胡桃夹子》中的《玩具兵小实行曲》,波埃鲁涅的《玩具兵》等。

但是,德国作曲家莱昂•耶塞尔写的这首《玩具兵实行曲》是其中流行最广的一首。

莱昂•耶塞尔生于1871年。

《玩具兵实行曲》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小时候做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境里的故事写成。

内容是这样的: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来。

他们先排列成整齐的队伍游行,后来又打闹嬉耍。

正当天刚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们惊慌的逃回玩具箱子里。

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

呵!原来刚刚是一场美丽的梦。

这支乐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

C大调,2/4拍。

前面有个短小的引子,描写玩具兵正以小喇叭和大、小军鼓为前导开始游行。

里面加有木琴和木鱼声,那叮叮笃笃的音响更增加了儿童的乐趣。

第一局部情调明朗活泼,第二局部主题雄壮而有气势,反复时,加进了短笛、木琴、小钟琴,显得活泼风趣。

然后是第一局部的再现,接尾声。

在尾声里,作曲家用半音阶快速下行滑音,将玩具兵发现小主人醒了那惊慌失措而迅速地逃回箱子里的动作描绘得十分生动、逼真,乐曲最后用一个长音结束。

2.管弦乐《口哨与小狗》《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和小狗》。

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

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有趣的声音世界”是小学音乐课的第一单元,“寻找生活的声音”又是本单元的第一个教学故事。

学生进入小学后的第一节音乐课,就把他们带入一个奇妙、有趣的声音世界,从学生熟知但又容易被忽视的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引入,引发学生对声音、对音乐的兴趣,培养聆听声音的习惯。

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的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围绕“声音”来组织的,生活中、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使学生对探索声音世界的奥秘产生兴趣。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聆听各种声音,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声音奥秘的兴趣。

2、学唱与声音有关的歌曲《大雨和小雨》、《大鼓和小鼓》,逐步学会运用音乐要素——“强弱”来表现歌曲。

3、学唱歌曲《布谷》,初步感受四三拍的歌曲的韵律;学习正确的演唱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尽惯。

4、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安静地聆听音乐的习惯;感受音乐情绪,并能随音乐参与表现。

教学重难点和关键:会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大鼓和小鼓》,《布谷》,感受音乐情绪。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措施等:用音乐的方式感受、表现生活中的声音,学习正确的演唱姿势,逐步学会歌曲的呼吸,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第一课时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教学内容:课型:新授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聆听大自然、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使学生对探索声音世界的奥秘产生兴趣。

2、学生用身边的材料模仿熟悉的声音。

3、能用声音表现一定的情景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1、愉快地寻找、发现、关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2、喜欢用声音、肢体表现各种各条的声音,愿意与同伴贡同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1、导入在学生步入教室时时,播放风、雷、青蛙、蝉、蟋蟀等自然现象以及动物的音效,把学生带到美妙的大自然的场景中。

2、聆听、模仿声音(1)老师请学生闭上眼睛,播放课前准备的各种音效。

学生仔细辨认是什么声音。

(2)学生模仿老师播放的各种声音。

3、编创声音故事(1)将学生按自然界、动物、人类生活三个类别分组,请学生用身边的材料模仿各种声音.(2)将学生分组,设置一定的场景或情景,请学生用声音进行表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好朋友》课时:1——1教学目标: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视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 听音乐问好,律动。

2 新学期寄语3 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基本部分: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a、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复听全曲。

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

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2. 聆听《你的名字叫什么》《口哨与小狗》A 完整地聆听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C 听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分小组编创动作。

D 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歌唱并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结。

结束全课。

课题:表演《拉勾勾》课时:1——2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拉勾勾》,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鼓励学生为歌曲自编动作。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拉勾勾》,并和《你的名字叫什么》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1、表演《拉勾勾》a 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

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B 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

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C 唱会歌曲后在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2、表演《拉勾勾》a 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听歌曲。

B 再听范唱。

C 尽快用听长发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D 分小组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结。

结束全课。

课题:编创与活动课时:2――1教学目标:通过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启发学生对自编动作拉勾勾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编创与活动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你的名字叫什么》。

二、基本部分:1、编创与活动:(1)这是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是配合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及教材主题《好朋友》安排的。

(2)启发学生对自编动作感兴趣。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

(3)在分组设计更多的象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避免声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

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自编动作更形象、生动、有趣。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

课题:快乐的一天课时;2――2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快乐的一天》和《其多列》,使学生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2. 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习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教学重难点:知道音有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练习随歌声或乐曲进行击拍,初步做到均匀.准确。

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二、基本部分:1、导入。

结合“放牧”主题让学生开展短小的谈话,已获得对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课作品。

2、聆听《其多列》:(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谱轻轻地跟唱。

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据在哪里?(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3、聆听《快乐的一天》:(1)听前,引导学生谈上学第一天的感受。

(2)教师完整地初听音乐,要求学生注意倾听。

分辨每一首小曲让你想到乐什么,音乐情绪是怎样的(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4)复听时,让学生自由想象,创编动作表现没段音乐的内容,鼓励学生编创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跳绳》课时:3 ――1教学目标:在音乐实践中,准确有感情地演唱《跳绳》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姿势,能在《跳绳》的间奏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教学重点:准确有感情地演唱《跳绳》教学难点:加入打击乐伴奏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1、导言:2、表演《跳绳》(1)完整地聆听音乐录音。

(2)提示各种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

(3)随着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3、编创与活动――双响筒的认识4> 表演《跳绳》(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时间奏部分,有锣鼓镲伴奏。

5、编创与活动一一认识三角铁6、编创与活动一一锣鼓镲的创编三、结束部分:小结。

结束全课。

课题:祖国您好课时:3――2教学目标:1、通过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旗国旗真美丽》,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

2、结合聆听歌乐曲,能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自然背唱《颂祖国》,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教学准备:录音机,打击乐器、图片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上节课内容。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1、导入。

教师将预先准备的抗战时期图片给学生展示,帮助学生了解国歌,使学生有理解地演唱歌曲。

2、聆听《颂祖国》(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自编动作表演。

3、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生动形象,感受乐曲强弱所带来的变化。

激发学生的兴趣,谈一谈升旗仪式上学生要懂得生国旗时应肃立,敬队礼或行注目礼,神情专注而庄重,表现对祖国的热爱。

(2)初听乐曲(3)复听后,说一说,听后的心情是怎样的,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 祖国您好课时:4——1教学目标:1、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 、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教学重点: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 、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2 、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

3 、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基本部分:1、导入。

2、《国旗国旗真美丽》(1)完整地听歌曲范唱,第二遍提示学生拍击节拍,随着歌曲准确地轻轻地拍击。

(2)说一说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简短地叙述歌曲内容。

(3)听范唱录音,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随录音填唱歌词。

(5)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歌儿学的快。

(6)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找出不足。

(7)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表演《国旗国旗真美丽》(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录音,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自编动作。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学生讨论。

课题:祖国您好课时:4——2教学目的:1、能结合聆听歌乐曲,按图格拍击节奏,编创节奏,传递节奏。

2 、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的节奏。

教学重点: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难点: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问好!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1、表演《同唱一首歌》(1)结合歌曲《同唱一首歌》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节奏应注意。

(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试一试,看哪一种节奏加入更好。

(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

2、编创与活动:(1)、这是一个二声部读拍节奏的练习,一个鸭子在“吹口哨”发出“ du”的声音,其他几只鸭子叫“ ga”请同学们按着节奏读一读,拍一拍,在把两种声音和起来。

鸭子的叫声可分小组处理成有一定力度变化,可表现各种情绪的。

(2)、分小组设计,并表演给大家看。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可爱的动物课时:5——1教学目的:1、通过听、唱、说、感受表现小动物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 、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 、复习柯尔文手势。

3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基本部分:1 、聆听《三只小猪》(1)完整地初听前,教师先提示学生说一说乐曲描写了怎样的小猪。

三只小猪好像在作什么。

(2)复听时,随着乐曲表演,模仿小猪的叫声。

注意要求学生合着音乐和节拍。

2 、聆听《快乐的小熊猫》(1)完整初听前,提示学生:感受乐曲描述清晨的意境和小熊猫愉快劳动的情景。

(2)复听音乐做动作。

提示:分组进行,让学生充分的活动起来,利用乐器,人声,拍打动作为乐曲做结尾。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动物说话》课时:5——2教学目的: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可爱小动物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 、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感受并表现小动物的音乐。

教学难点: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 、听音乐进教室2 、发声练习。

3 、复习歌曲。

4 、复习柯尔文手势二、基本部分:、导言。

2 、表演《动物说话》(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边听边用手指按课本上的图示滑动,体会旋律的起伏。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分小组编创歌词,可用其他小动物,找出他们的特点编唱,看那一组编唱的好。

(3)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

(4)请几名同学自愿用打击乐为同学的歌唱及表演伴奏。

3 、编创与活动:(1)指导学生认真看图,说出都是什么动物?第一幅猛犸象,第二幅亚洲象,第三幅非洲象。

通过亚洲小朋友喂大象吃草和非洲小朋友为大象清洗及大象运输货物,小象演马戏等画面,为人们展示了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

(2)提示:为什么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用谈话法的方式回答老师的问题,也可以边说边表演。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我有一只小羊羔课时:6——1教学目的: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小动物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 、能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的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