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

合集下载

拉康欲望理论视角下的希刺克厉夫

拉康欲望理论视角下的希刺克厉夫

《拉康欲望理论视角下的希刺克厉夫》摘要:对于希刺克厉夫来说,他的欲望就是与凯瑟琳有关的欲望,希刺克厉夫欲望的客体的直接指向是凯瑟琳以及凯瑟琳的爱与陪伴,因此,希刺克厉夫的欲望客体,亦是他人的欲望客体王梓晴◆摘要:《呼啸山庄》中的希刺克厉夫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小说人物。

他冷酷而残忍,但事实上他也是一个可怜之人,他这一生中缺乏了许多普通人都拥有的东西。

因此,他此后所有行为的根源,都可以解释为因缺乏而产生的欲望。

本文从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欲望理论为基础,分析希刺克厉夫这个人物背后深层而复杂的欲望。

从宏观层面来看,希刺克厉夫的欲望也就是“他者的欲望”、“他者欲望之欲望”。

◆关键词:《呼啸山庄》;希刺克厉夫;拉康;欲望理论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从面世的那一天开始,便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之中。

有人认为它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奇特也最具与震撼力的小说之一。

然而《评论季刊》却认为它“集法国小说派一切不顾廉耻、令人恶心之粗俗的方面,选定邪恶来作为其本身的解毒剂。

”这样一部处于舆论中心的小说,以其阴郁怪异的风格,给世界展示了一个极具特色的人物——希刺克厉夫。

雅克·拉康,弗洛伊德之后最为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

除此之外,他还是语言学家、文艺理论家、哲学家。

拉康对弗洛伊德理论的革命性创造,使他在精神分析学界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欲望理论便是拉康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拉康曾说,欲望就是缺乏。

而《呼啸山庄》中的孤儿希刺克厉夫,他一生中缺乏的东西,正是他强烈而扭曲的欲望源泉。

下面,本文将基于拉康的欲望理论,分析《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希刺克厉夫人物形象背后的复杂欲望。

一、欲望就是他人的欲望拉康认为,“人的欲望就是他人的欲望。

”而所谓的人的欲望即“他人之欲望”,也有着多重的含义。

希刺克厉夫的欲望亦是如此。

(一)欲望是对他者的欲望这里的“他者”可以是一個人,也可是一个事物。

自己,就是每一个人已经拥有的东西。

因此,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事物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人的欲望。

以拉康的欲望理论解读《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之“无名林”

以拉康的欲望理论解读《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之“无名林”

【 关键词】 缺 乏欲 望 ; 他者欲望 中图分类号 : I 1 0 6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6 1 0 ( 2 0 1 3) 8 - 0 0 4 6 — 0 2


《 爱丽丝镜中奇 遇记》 创作 的时代背景
什 么是欲望 ?拉康认为 , 欲望本质上 是一 种对 缺乏或缺 场的欲望 。 简 言之 , 欲望的真正对象就是缺乏 。 缺乏是一种存
儿童渴 望进入 “ 大他者 ” 的话语 , 进入符号 秩序 , 正如符 号秩
序想要他 , 他也想要符号秩序。 他想成为一个我 。 主体的欲望
神 的一种缺 失。这种缺失表现为她想成 为小 鹿的朋友 , 但是
小鹿却把她作 为 自己的敌人 , 对爱丽丝而言是一种 欲望 的缺
从一开始就无法以 自己的面 目现身 。它只能借助于 自身像或
《 爱丽丝镜中奇遇记 》是维 多利亚 时代 英国作家 、数学 家 、逻辑 学家查尔斯 ・ 路德维希 ・ 道奇森 以笔名刘易斯 ・ 卡罗
尔于 1 8 7 1 年 出版 的一部儿童文学作 品 , 与《 爱丽丝漫 游奇境 记》 是姊妹篇。 维多利亚时代童话 小说 的崛起 是在英 国农业文 明 向工 业文明转型这一社会历史语境中完成的。工业革命一方面给 英 国社会带来 了极 其重大的社会变革 , 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 地激发了新 的社会矛盾。 布莱恩 ・ 奥尔蒂斯( B i r a n A l d i s s ) 在论
他人像 , 以他人的欲望的形式面世 。主体 的欲望一 开始就已
失 。欲望不但 有需要 的特征 , 即它总是朝 向对象 、 寻找对象 ,
当她想 起爱 丽丝 的名 字时 , 她恐惧 地逃跑 了 , 爱 丽丝 因为失

《美国丽人》中的偷窥情节与欲望表达——基于雅克·拉康的欲望理论

《美国丽人》中的偷窥情节与欲望表达——基于雅克·拉康的欲望理论

热播冷评SHENGPINGSHIJIE文艺直通车《美国丽人》中的偷窥情节与欲/表达—基于雅克•拉康的欲望理论口葛家明摘要:荣+第72届奥斯卡最佳3片奖等五项大奖的《美;丽人》上映于1999年,是英;导演山姆•曼德斯(Sam Mendes(的处女作。

这部家庭伦理喜剧通过WX—对夫妻生活不和睦、代际交流出现问题、欲&被长l压抑'中产阶级家庭的矛盾冲V,揭露了美;社会男性出现中年危机、人性被消费主义异化、代际屡乏沟通交流'现代“病征”,发人深省。

值得一提'是,偷窥(包括偷')情节在3片中频频出现,既推动着故事整体'发展,也是电3人物主体欲&表达'一种方式。

"人'欲&就是他者'欲&”,文章结合雅克•拉康(Jaques Lacan(有关主体欲论X,分析偷窥情节在《美;丽人》中的作用)关键词:欲&偷窥《美;丽人》《美国丽人》影片概述及偷窥情节梳理《美国丽人》的影片情节大致如下#42岁的莱斯特•班宁(Lester*Ban lean)事业平平,老板时时想要辞退他,富有事业进取心的妻子卡洛琳(Carolyn•Ban lean)觉得他是一个失败者,正值妙龄的女儿珍妮(Jenny)因为他对自己的漠不关心非常怨恨他#事业不顺、家庭不和让莱斯特感到厌倦,每天仅有的快感来自于躲在浴室手淫,直到有一次他在女儿学校观看啦啦队表演时,看到、热情奔放的安吉拉(An­gela),仿佛眼前有千万朵玫瑰绽,,从,他的生活开始慢慢地恢复激情*洛琳,,(Kane)发情*女儿珍妮(Riche),在她发现自己被偷拍后,的,但之后又感觉自己是 的,不免暗自欣喜*的父亲弗兰克(Frank)是一个的军人,也是一名男同性恋者,但是于自一直*他不自己的儿子为“同志”,也不能容忍儿子吸毒*戏剧化的是,他透过自家窗户监视儿子在邻居家的活动时,误以为莱斯特也是一名“同”,并且觉得莱斯特“行为”,于是大为,将瑞奇赶出了家门*于此同时,弗兰克隐匿多年的同志身份让他陷入了寂寞和焦虑,终于在一个雨夜,他颤颤巍巍地去找被他误认为是“”的莱斯特发泄,却莱斯特拒绝*莱斯特得到梦中情人共处一室的机会,当他得知安吉拉还是处子之身,只不过平时装作成熟、开放来获得一种女性身体的优越感时,他变得异常温柔,仿佛发现了久违的美好#他让安吉拉穿好衣服,自己开始回忆过往美好的家庭生活,领略生活之美的真谛#而此时,“同志”身份被识破的弗兰克却拿着一把枪从后脑将莱斯特击杀#本片的窥情节主要有以下几处:在女儿学校时,莱斯特对安吉拉身体目不转睛的窥视;当珍妮带着安吉拉来家里过夜时,莱斯特在她们卧室门前的偷窥和窃听;瑞奇对珍妮生活莱斯特体的;对相机内容的偷看,以及对儿子在邻居家行为举止的偷窥*欲望理论视野下的偷窥情节分析缺失:偷窥欲望的驱力。

拉康他者理论的两个来源

拉康他者理论的两个来源

拉康他者理论的两个来源魏建华【摘要】"他者"是拉康的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学术界一般认为拉康的他者概念主要来源于黑格尔,更确切地说,是来自于阐释黑格尔主奴辩证法的科耶夫的欲望理论.其实,在科耶夫欲望理论这一明显的源头之外,拉康的他者思想还有一个不太为世人所关注的来源:海德格尔的他者理论.对拉康他者理论的这两个理论来源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期刊名称】《沧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3)003【总页数】5页(P44-47,80)【关键词】拉康;他者;科耶夫;海德格尔【作者】魏建华【作者单位】沧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河北沧州 06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065“他者”(小他者l’autre,大他者l’Autre)是拉康的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学界一般认为拉康的他者概念主要来源于黑格尔,更确切地说,是来自于阐释黑格尔主奴辩证法的科耶夫的欲望理论。

[1]其实,在科耶夫欲望理论这一明显的源头之外,拉康的他者思想还有一个不太为世人所关注的秘密源泉:海德格尔的他者理论。

下面,本文对拉康他者理论的这两个源头做一下简要的分析。

在拉康看来,他者有小他者和大他者之分,小他者也就是小写的他者(法语写作l’autre)属于想像界,而大他者(大写的他者,法语为l’Autre)属于象征界。

小他者并不是真正的他人,而是自我的反映或投射。

大他者,主要是指象征(符号)秩序,也就是语言系统,另外还包括法律、规范、习俗等等一系列的规则、制度。

拉康认为:“不为人所知的大他者和作为自我、作为所有知识的源头的小他者,二者之间的这种区分是根本的。

”[2]小他者属于想像界,与拉康所说的镜像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谓镜像阶段是指婴儿在6-18个月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拉康认为,刚出生的婴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早产儿:人一生下来没有生存必需的本领和技能,他不会走路,不能自主地行动,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必需依赖于成人(尤其是母亲)的照顾,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时他的身体是支离破碎的各种组织和零件的集合体,他对于自己的身体还没有支配和掌控的能力,婴儿的自我和主体意识也还没有形成。

《丹麦女孩》解说文案_《丹麦女孩》——别总提“性”可好?

《丹麦女孩》解说文案_《丹麦女孩》——别总提“性”可好?

《丹麦女孩》解说文案_《丹麦女孩》——别总提“性”可好?英国| 美国| 德国| 丹麦| 比利时传记/剧情/历史电影《丹麦女孩》,于2016年上映,由汤姆·霍伯导演,DavidEbershoff 露辛达·康逊编剧,影片讲述了本片由露辛达·康逊担任编剧,根据David Ebershoff在2000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后者的小说则受伊恩娜·维金娜的真实故事启发而虚构的。

伊恩娜最初本是男儿身,他的妻子格蕾塔·维金娜是一个画家,恰好需要一个女模特,于是她让自己的丈夫扮成女人当自己的模特,没想到画出的作品很受欢迎,哥本哈根到处都有伊恩娜的肖像,1931年伊恩娜通过手术将自己改造成女性,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变性人。

一部电影也是一部哲学命题,我看到了导演镜头背后的哲学思想和价值体系,所有故事都源于一个残缺,这不正是蒙太奇存在的意义。

本来打算将连着看得《卡罗尔》和《丹麦女孩》做一个梳理,但着手去写时发现想说的和整理的有很多姑且一个一个来吧!首先谈谈对《丹麦女孩》中使用的象征符号的几点解读。

一、男权凝视下的女权主义者大家可否记得这样一段对白,格尔达(女主)为一名男子画人物肖像,为了安慰他,说了这样一段话,“一个男人要习惯被女人注视很难,女人当然已经习惯了,但男人嘛···要屈从于女性的注视会让人不舒服。

”这段台词和情节的设置让我感受到导演对长久以来受男权语境下的艺术领域和社会失语的调侃。

首先一点,格尔达的身份是画家,那么绘画艺术本身于性的讨论就从未分开来过。

第一,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是怎么定义艺术的——这是“性的升华和性欲的释放。

”绘画艺术的快感来自于观看的窥淫机制。

其次,这种对于窥淫的让我们引用法兰克福学派本雅明曾提出的——“隐藏的男性”可以更好理解,那就是油画中的人物经常是女性,而观赏油画的则是男性。

而且从画中女性人物视线的研究也可以得出这样看与被看的潜在联系。

拉康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

拉康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

拉康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拉康理论视野下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

拉康,作为法国后现代主义理论的重要人物,他的理论为我们理解欲望在后现代社会中的复杂形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通过深入研究拉康的理论,本文试图揭示后现代社会中欲望的多重性、流动性和建构性,并探讨欲望如何在这个时代被塑造、放大和操控。

在拉康的理论中,欲望被视为一种符号化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个人的心理需求,更是社会文化结构的反映。

在后现代社会,随着消费主义、媒介技术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欲望被赋予了更加复杂和多元的内涵。

因此,本文将从拉康的理论出发,分析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并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介绍拉康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概念,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后现代社会中欲望的多种表现形式,如消费欲望、权力欲望、认同欲望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欲望在后现代社会中的建构过程,探讨欲望如何与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欲望景观。

本文将对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进行反思和展望,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拉康理论概述拉康(Jacques Lacan)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他的理论对于理解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具有深远的影响。

拉康的理论建立在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基础上,但又有其独特的创新和贡献。

他主张,欲望并非简单的个体心理现象,而是社会结构、文化符号和个人心理复杂交织的产物。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是理解欲望形成的关键。

他认为,在婴儿时期,儿童通过镜子中的反射认识自我,这是一个误认过程,儿童将镜中的形象误认为是自己的真实存在。

这个理论揭示了欲望的虚构性,欲望并非基于真实的需要,而是基于一种误认,即我们将外部世界的符号、形象误认为自己的真实需求。

拉康还提出了“他者的话语”理论,强调了语言、符号和文化在欲望形成中的作用。

他认为,欲望是通过语言和文化符号被建构的,这些符号并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被特定社会和文化所塑造的。

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之37~凝视

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之37~凝视

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之37~凝视小明语录一定要尽早一些,去做那些你欢喜的,乐在其中的,能获取持久快感和热情的,你本该做却一直未做的事情。

不要让力比多辜负了岁月,不要让自已和生命等的太久。

在今年的中秋,我自豪的说,我做到了。

01“看”和“凝视”凝视说到底也是种看,和普通的看有什么区别呢?普通的看是主体向外看,我来看你。

凝视是我被看,你看我,我被凝视了。

看和凝视是什么含义呢?说到这点,必须要谈谈凝视是怎么发展来的。

凝视,最早的时候弗洛伊德用过凝视理论,他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提出了自恋情结。

其中意味深长的是,凝视在此成为了一种自恋的方式,美少年凝视着水中的自己,被深深的吸引。

这一意象无疑对后来拉康镜像理论的提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2萨特的“凝视”概念不过到了萨特时(存在主义),对凝视已经有了巨大的转变,他认为指向我的一切凝视都在我们的知觉领域中与一个可感形式的显现的联系中表露出来……它与任何被规定的形式无关。

“我们不能知觉世界又同时把握盯着我们的凝视。

”简单地说,当他处于窥视状态时,他的意识和他此时的窥视行为是完全同一的。

或者说,反观自己的意识消失了,而只剩下一个行为中的空洞的他。

“这些活动完全不被认识”……“我的意识粘连在我的活动上,它就是我的活动”……“我不仅不能认识自己,而且甚至我的存在也脱离了我”,也就是说,“我”成为了一个虚无。

然而,当他听到了走廊里的脚步声,觉得有人在凝视自己,于是“我在我的存在中突然被触及了”……“我看见我是因为别人看见了我”,“正是羞耻和骄傲向我揭示了他人的凝视和这凝视终端的我本身,使我有了生命,而不(仅仅)是认识被凝视者的处境”。

于是,对萨特而言,他人的“凝视”似乎成为了“我思”和反省的起点,是一双将“我”从虚无中打捞出来的手。

为什么要搞这么复杂?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比如说,你能看清楚自己吗?看不清楚。

如果能站在外面看清楚自己,是不是更好呢?就是这个道理。

凝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一个人借助别人的眼光看到自己,促使一个人产生自我的内省和自我的思考,能够促使自己从虚像中解脱出来。

拉康欲望公式范文

拉康欲望公式范文

拉康欲望公式范文拉康(Jacques Lacan)是20世纪法国的一位思想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欲望公式”。

这个公式试图解释人的欲望的本质和结构,并对精神分析理论作出了深刻的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拉康的欲望公式。

拉康认为,欲望不仅是人类行为的动力,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基础。

他将欲望定义为一种永恒的运动,一种追求无法完全满足的东西的力量。

欲望不是对其中一种具体的欲望对象的渴望,而是对于满足或完美的渴望。

因此,欲望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永远无法被彻底实现。

为了解释欲望的结构,拉康提出了一个符号化的表达方式,也就是欲望公式。

这个公式由四个主要元素组成:小a、大A、S和s,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概念。

首先是小a,它代表了主体最初的自我形成过程中的“缺失”。

小a暗示了主体永远无法完全满足的欲望的源头。

它是一个不断引起欲望的空洞,主体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来试图填补这个缺失。

接下来是大A,它代表了符号秩序或法则。

大A包括了社会制度、语言和文化中涵盖的规则和限制。

大A是主体与社会和他者的关系中的结构性元素,它对主体的欲望施加着限制和规范。

第三个元素是S,它代表了主体的主观地位。

S是主体通过与他者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的意义结构。

通过接受社会的象征秩序和语言,主体才能建立自己的意义和身份。

最后是小s,它代表了欲望的对象。

小s是主体对于满足和完美的渴望所投射在外界的具体对象。

然而,小s作为一个符号象征,并不能真正满足主体的欲望,它只是欲望的一种象征表达。

这些元素在欲望公式中的关系可以用以下方式表示:S/s->小a<-A/小a。

这个公式表达了主体通过与他者互动来建立符号秩序和意义,从而去填补欲望的缺失。

然而,欲望的满足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因为欲望是源源不断的,而满足只是暂时的。

拉康的欲望公式强调了欲望的结构性和无止境的本质。

它揭示了主体与语言和社会秩序之间的紧密关系,并且强调了欲望的根源不仅仅是对于其中一种实际欲望对象的渴望,更是对于满足和完美的追求。

拉康: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

拉康: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

拉康: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作者张一兵原载《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转自哲学人公众号 ID: philosophs我们知道,本能之欲望在弗洛伊德的学理逻辑中,是本我的本质。

相对于文化之我和社会之我,欲望之我是居有本真性的。

固然这种欲望会受得阻碍和曲解,但它总会千方百计地设法得到满足。

可是,拉康不仅消解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还进而提出,那个作为无意识基础的本能原欲在人的存在层面并不具有合法性。

在拉康的哲学视域中,人的欲望总是虚假的,你以为是自己的需要,而其实从来都是他者的欲望。

人的欲望是一种无意识的“伪我要”。

依拉康的观点,个人主体的欲望从镜像异化以后就不再是主体本己的东西,特别是在进入象征域之后,在能指链的座架之下,我的欲望永远是他者的欲望之欲望。

我们知道,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他就是要让人们揭开意识(文化)的帘子,以发现背后隐匿着的无意识的本能欲望。

可是拉康的回答也干脆:“以为欲望的问题不过是个揭开恐惧的面纱的问题的人,就将他指导的人们都蒙在这层裹尸布中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那裹尸布中并没有任何东西。

呵呵,说得多阴毒。

可是,拉康还关心人的欲望,“你到底要什么?”是他心目中的精神分析学所真正想弄清楚的最终问题。

一、本真的需要与异化的要求我们已经知道,弗洛伊德区分了现实的对象性需要和心理性的愿望(欲望)。

但拉康进一步说,欲望(désir)不是希望或愿望(wunsch/wish),弗洛伊德试图在梦中发现欲望,但“梦不是欲望”。

拉康总在与弗洛伊德作对。

在拉康看来,愿望是人有意识追寻的东西,而欲望则是无意识发生的。

请一定注意,这里的无意识要解读为“他者的话语”。

愿望是有可能通过幻想得到满足的,可欲望却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

在拉康这里,被指认为欲望的东西不再是现实中的真实需要,甚至不是弗洛伊德所讲的心理性的愿望,而是一种在语言的象征域中,伪主体对本体论意义上的缺失之物永不可能实现的欲求。

为什么?我们来看拉康的解释。

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拉康欲望理论阐释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拉康的欲望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需要(need) 、要求(demand) 和欲望(desire) 三个层面。

需要和要求属于现象层面,之所以属于现象层面在于需要体现为可满足性,要求虽然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但要求仍然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因而这两个层次属于现象层。

而欲望由于具有绝对条件性,所以属于本体的形而上的层面。

可以将欲望的三个层次和三界图的形成对应起来来看。

这样看的话,需要就存在于实在界,也就是婴儿出生之后的六个月之内,即前镜子阶段,要求产生于镜像阶段,即6—18个月之间,欲望(desire)发展于象征阶段,即18个月之后。

当然,这种划分和镜像阶段的三界图的划分一样,只是权宜之计,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

也就是说,需要、要求和欲望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具体讲来,需要是生理需要,具有明确的对象性和有条件性,它表现为可满足性。

要求是对于爱的需要,属于中级需要,它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

拿婴儿来说,需要就是对乳汁的需要,他饿了就要吃奶,渴了就得喝水,这些是就需要而言的具体内容。

等到他长大一些时,就有了爱的需求,希望母亲经常抱着他、大人在身边爱护着他,宠着他,这是对要求而言的内容。

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像想象界的认同一样,主体总认为爱的对象越多越好。

要求如果不能得到满足,主体就会产生焦虑。

而要求的对象却总是缺席的,比如孩子爱的要求对象―母亲。

母亲的缺席,会引起孩子的焦虑。

为什么呢?因为给于自己爱的对象不在了。

为了减缓这种缺席而造成的焦虑,儿童用玩缠线板游戏的方式来抵御焦虑和恐慌,他(或她)借助把线球一放一收这样的重复性动作,来象征母亲的不在与在,从而为爱的缺失建立起防御机制。

儿童玩缠线板这一游戏,其意义引申开来意指要求的实现过程其实是一种话语的言说方式。

这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表明,从需要到要求,主体的欲望发生了一个扭转,从原来的本能需要转为现在的文化需要。

从拉康的欲望观解读《无欲的悲歌》中的母亲

从拉康的欲望观解读《无欲的悲歌》中的母亲

从拉康的欲望观解读《无欲的悲歌》中的母亲作者:水娟鲁晶晶来源:《文学教育》2018年第10期内容摘要:本文从拉康的欲望理论出发,对奥地利当代著名作家彼得·汉特克的小说《无欲的悲歌》中主人公“母亲”的命运进行了分析,说明“母亲”的一生是如何在“人的欲望”——包括主体和他人欲望——的作用下,一步步走向自我消亡的。

作为一个平凡的小人物,母亲的一生都渴求着幸福,但现实生活的打击令她一次次受挫,最终在病痛的折磨下,她只能绝望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拉康认为,人的欲望是他人的欲望。

笔者希望通过从欲望的视角剖析小说主人公的悲剧人生,从而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深入思考以及对自我存在的深刻认知。

关键词:拉康欲望理论《无欲的悲歌》母亲《无欲的悲歌》是彼得·汉德克于1972年发表的一部短篇小说,是作者在母亲1971年底自杀身亡后两三个月内完成的,是对母亲不幸一生的追思。

然而,作者没有像对待一般的人物传记那样去刻画母亲的生平,将之雕琢为一部内容连贯、结构完整的作品,而是通过对母亲往日生活片段的回忆,一点一滴,勾画出一个虽不完整,但却极为典型的母亲形象。

这这部作品在叙事上有很大的创新,作者在描写自己母亲生命历程的同时,也在叙述自己的写作过程,穿插大量作者对叙述艺术的评论和反思。

故该作品一经发表,即在西方文坛引起轰动。

本文将结合拉康的欲望理论,剖析母亲一生的坎坷命运。

一.拉康的欲望理论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是自弗洛伊德以后最具有国际影响的法国精神分析学家。

埃文斯曾说:“如果说有一个概念堪称是拉康思想的核心,那就是欲望概念。

”[1]而拉康的欲望理论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则是,“人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这句格言可以说是拉康欲望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

这句话具有多重含义。

首先,主体的欲望是在他人中且通过他人辨认出自己的。

“主体最初不仅是以自身的镜像为中介,而且是以同伴的躯体为中介来定位和辨认欲望的。

雅克·拉康:欲望必须通过否定才能获得满足

雅克·拉康:欲望必须通过否定才能获得满足

雅克·拉康:欲望必须通过否定才能获得满足拉康拉康·雅克(Jaques Lacan,1901年4月13日—公元1981年9月9日),法国作家、学者、精神分析学家,也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

拉康从语言学出发来重新解释弗洛依德的学说,他提出的诸如镜像阶段论等学说对当代理论有重大影响,被称为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他也被称为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

拉康严厉批评偏离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而走向“自我心理学”的美国式精神分析学派。

在美国,精神分析治疗集中于自我意识,解释病理性心理防御,并促进无冲突矛盾的适应能力的成长。

拉康全盘否定这种做法。

根据他的观点,无冲突境界不存在的“自我”是敌视潜意识与主要精神分析过程的。

他认为精神分析是一种咨询,而不是一种治疗。

拉康以他典型的字词分拆手法,指出美国学者试图将精神分析变成一门实践科学的研究,是“无心理”和“周围心理”。

英语“实践”一词experimental拆成两面半就成了“无心理”(ex-mental)和“周围心理”(per﹣mental)。

对拉康来说,那种用动物进行的研究排除了心理的概念,因为心理必然与语言、意义和价值观念相关联。

虽然今天的动物学,也不能确认动物没有语言和价值观。

自我是分裂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满足被延宕,比如我要求的本来是这个,母亲给的却是那个,我要求的本来是母亲的时刻在场和无条件的给予,可她只知道塞给我乳头,这一切现在都被理解为是爱的要求遭到拒绝,都只会导致挫折感的加深。

自我是分裂的,这不仅是说自我总是在误认的陷阱中失落了自身,也在另一个方向上说明了自我的欲望不可能满足于替代的对象,它总是处在其对象的不断寻求中。

更重要的是,主体不可能止步于自我的想象性认同,他必定要进入象征秩序。

一旦进入象征秩序,一旦主体开始学习说话,主体的欲望就从对象的依附转移到对言语的依附。

时空移置与主体分裂——《远山淡影》中海外日裔的文化认同

时空移置与主体分裂——《远山淡影》中海外日裔的文化认同

时空移置与主体分裂-《远山淡影》中海外日裔的文化认同胡宝平陈媛摘要:主体性构建有赖于认同拉康所谓的“大他者”来获得自身的形象,因而主体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属性相应地,在特定时空中发生的认同失败和主体分裂可能成为社会文化秩序破坏的表征石黑一雄的小说《远山淡影》通过移居英国的悦子这个第一人称叙述者回忆其原子弹爆炸后在E]本长崎的经历,探讨时空移置下日裔移民主体分裂的社会文化根由。

小说中二战后日裔女性在本土传统和西方世界中寻求认同时失败的结局,揭示出战后日本文化秩序自身的断裂和矛盾,以及海外日裔(特别是女性)在故土和西方均遭受的地理和话语上的双重边缘化困境。

关键词:主体分裂;时空移置;海外日裔;文化认同中图分类号:1561.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962(2021)02-0027-12引言所谓“主体”(subject),就是“我”这个个体“在历史的特定时间、特定地点是一个具体什么样的人"(Mansfield,2000:vi),它经常与“自我"(self)概念混用。

在曼斯菲尔德看来,“自我”一词“体现不出’主体’中隐含的社会、文化上的错杂纠缠: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方式总是与种种复杂的政治、社会、哲学问题——或—已经纠结在一起"(Mansfield,2000;2-3),但是大量实际的者说共同的问题—讨论和研究中,学者们并未轻视“自我”概念中社会、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属性。

主体概念本身表明它总是与自身之外的东西密切关联,由此产生了既必要又必然的作者简介:胡宝平,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陈媛,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2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认同问题。

精神分析学家拉康(Jacques Lacan)从镜像阶段(the mirror stage)的幼儿对镜子中影像的认同出发,指出主体的自我认同过程包含着“自我的客观化”:镜像“使自我在被社会决定之前,就将其作用因素置于虚构的方向上……主体通过镜中的完整身体形式提前获得自身能力成熟之感,该完整身体形式是通过格式塔方式获得的”,这种格式塔“预示了它异化性的结局”(Lacan,2001:2)o这意味着自我认知和建构不能孤立地发生,必须凭借一定的外在参照(拉康所谓的“他者”),认同某个外在的对象(如幼儿凭借镜像来形成自我)。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岭南电影的女性意识及其美学建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岭南电影的女性意识及其美学建构

【作者简介】 柴文娟,女,广东梅州人,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影视文化、动 画和数字媒体艺术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5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岭南近现代电影文化与美学研究(1949-1979)” (编号:GD15CYS01)阶段性成果。
26
2021 第07期
欲望和挣扎,构建了一个富有传统美学意境和现代女 性意识的影像世界。
婚后,女主人公一心一意支持丈夫的事业,但当夫妇之
间出现分歧时,她并非一味迁就忍让,而是勇于发声和
反抗。影片掌握了民族审美心理,赞美了女性,塑造了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女性形象。1957年,由易文编导的影
片《曼波女郎》,讲述了玩具店老板李清达与妻子育有
两名女儿,长女李凯玲能歌善舞,尤其擅长跳西方曼波
舞,但偶然发现自己并非父母亲生,经过一番周折,最
在新中国电影“十七年”这一特定历史情境下, 在积极投身革命的宏大社会背景下,女性的主体意识 屈服于主流价值观,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亦被打上了时 代的烙印,融入了主流的价值观念。20世纪五六十年 代,在以工农兵英雄人物为主流的内地岭南电影中,个 人欲望被禁止,爱情描写较少,女性形象也更多被男性 化。在岭南诸多片种中,谍战片中的女特务区别于对 欲望绝对禁闭的其他女性,成为那个特殊年代被合理 窥视的对象。1957年,在卢珏执导的电影《羊城暗哨》 中,女特务穿着旗袍露着胳膊和大腿,将身体包裹得 凹凸有致,风情万种的女特务形象几乎成为那个时代 电影里唯一有情欲的人。影片的目的是揭示男权传统 文化遮蔽下的女性禁锢、封闭、压抑已久的心理。同时 期的香港电影中女性作为主体,参与警匪片的拍摄逐 渐增多,如1965年由楚原执导的电影《黑玫瑰》,在曲 折离奇的叙事之外,更探讨女性如何通过个人力量改 变命运的议题,其中寄托的社会关怀,又与岭南电影 传统美学遥相呼应。1961年张彻导演的警匪片《贼美 人》,1963年吴回执导的影片《女侦探》等,与类似色 相诱人的女性谍战片招揽观众不无关系。但值得注意 的是,影片反映了在“金钱至上”价值观影响下,千百 年来遵守传统道德观念的中国女性的异化,讲述了处 于“第二性”可悲处境的女性利用“情欲”作为斗争和 征服的武器。

拉康名言名句

拉康名言名句

拉康名言名句
雅克·拉康是著名的法国精神分析学家,他的理论对当代心理学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他的名言名句:
1.“What does it matter how many lovers you have if none
of them gives you the universe?”(即使你拥有再多的恋人,
如果其中没有一个能给你整个宇宙,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句话
强调了对于满足人内心深处欲望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数
量或外界的认可。

2.“我不是诗人,我是诗。

”这句话表达了拉康对于自己身份的思考,
他不仅仅是一个创造知识的学者,他的思想和存在本身就是一首
诗,充满了隐喻和深意。

3.“主体与其欲望的根本性关联说到底就是人的欲望总是他者的欲望,
人总是欲望成为他者的欲望对象,总是欲望他者所欲望的,而这个
他者的欲望,在人类的道德实践中,恰恰就是由道德法则标示出来
的。

”这句话揭示了人类欲望的复杂性,以及它与社会道德法则之
间的关系。

4.“焦虑就在于这样一个事实:他可以判定他之所爱的东西和他能够给
予的东西之间全部现有的差异。

”这句话探讨了焦虑的根源,即个
体在自己所渴望的与自己能够提供的之间的差异感知。

拉康的理论涉及了存在主义、语言学、新黑格尔主义、拓扑学、数学等多个领域,他的思想深邃且具有挑战性,对于理解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模式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他的这些名言名句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自我与欲望关系的重要视角。

拉康的哲学名言名句

拉康的哲学名言名句

拉康的哲学名言名句一、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一“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

”小片段例子:那天我和朋友聊天,我突然就说错话了,自己都不知道为啥。

朋友笑我说,你这说不定就是拉康说的“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

我当时就懵了,啥意思呢?朋友就解释,你看啊,有时候我们说出来的话,自己都没细想,就像被一种看不见的东西驱使着,这个看不见的东西可能就是周围环境啊、别人的想法之类的在我们潜意识里起作用,就好像我们的无意识是从别人那里传来的话语一样。

所以啊,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说话,还真得好好想想是不是受了外界太多影响而不自知呢。

二、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二“人的欲望总是他者的欲望。

”小片段例子:我一直想买个超贵的包包,我觉得有了那个包我就会很开心。

我跟妈妈说了我的想法,妈妈就问我,你为啥想要这个包啊?我说好看呗。

妈妈就说,你这是看到别人有,你才想要的吧。

我仔细一想,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就像拉康说的“人的欲望总是他者的欲望”。

你看啊,我在大街上看到那些时尚的人背着那个包,我心里就羡慕,然后就想自己也要有。

其实我并不是真的需要这个包来装东西,就是想要满足那种看到别人有的自己也想有的心理。

这说明我们很多时候的欲望不是自己真正内心的需求,而是受到他人影响产生的啊。

三、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三“自我是一个想象的建构。

”小片段例子:我在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在互相打量。

有个同学打扮得特别光鲜亮丽,一直在讲自己的成就。

我当时就有点自卑,觉得自己怎么就没人家那么厉害呢。

回家后我跟爸爸说起这事,爸爸说,你知道吗,你所认为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你都不一定是真实的你,就像拉康说的“自我是一个想象的建构”。

你看到那个同学那么自信,也许那也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一种形象呢。

你觉得自己不够好,也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

你有你的优点,他有他的不足,我们都是在自己的想象中构建对自己的认知,可不能被这种想象的东西把自己给困住了啊。

四、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四“眼睛是欲望的器官。

”小片段例子:我去逛街的时候,看到橱窗里一件超级漂亮的衣服。

拉康:欲望是他者的话语

拉康:欲望是他者的话语

Lacan:Desire is the Word of the Other 作者: 李怀涛[1];白婧[2]
作者机构: [1]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出版物刊名: 世界哲学
页码: 12-17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6期
主题词: 欲望;无意识;对象a;他者
摘要:拉康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的欲望理论在其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拉康建构起全新的主体理论,他提出主体是无意识的主体,而无意识是像语言一样被结构的,是他者的话语。

拉康还指出,主体总是一个言说性的存在,要通过言说行为来实现自身,主体的"实现"就是主体的欲望的实现,他运用需要、要求及欲望这一三元组的概念阐述了欲望主体。

无意识主体与欲望主体从不同的视角探索了主体的命运。

拉康进一步深刻地揭示出,对象a 是欲望的对象也是欲望的原因。

"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欲望是在他者中被结构的,是由他者的逻辑决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康: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作者:张一兵原载:《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拉康哲学中的伪欲望理论。

作者首先探讨了拉康的需要-需求-欲望的分层理论,突出解析了以无为对象的不可能的欲望。

其次,论文分析了拉康提出的大写他者的欲望逻辑是阉割式的不可能,这却是欲望最真的内驱力。

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因此,个人主体之“要”永远是伪“我要”。

我们知道,本能之欲望在弗洛伊德的学理逻辑中,是本我的本质。

相对于文化之我和社会之我,欲望之我是居有本真性的。

固然这种欲望会受得阻碍和曲解,但它总会千方百计地设法得到满足。

可是,拉康不仅消解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还进而提出,那个作为无意识基础的本能原欲在人的存在层面并不具有合法性。

在拉康的哲学视域中,人的欲望总是虚假的,你以为是自己的需要,而其实从来都是他者的欲望。

人的欲望是一种无意识的“伪我要”。

依拉康的观点,个人主体的欲望从镜像异化以后就不再是主体本己的东西,特别是在进入象征域之后,在能指链的座架之下,我的欲望永远是他者的欲望之欲望。

我们知道,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他就是要让人们揭开意识(文化)的帘子,以发现背后隐匿着的无意识的本能欲望。

可是拉康的回答也干脆:“以为欲望的问题不过是个揭开恐惧的面纱的问题的人,就将他指导的人们都蒙在这层裹尸布中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那裹尸布中并没有任何东西。

呵呵,说得多阴毒。

可是,拉康还关心人的欲望,“你到底要什么?”是他心目中的精神分析学所真正想弄清楚的最终问题。

1、本真的需要与异化的要求我们已经知道,弗洛伊德区分了现实的对象性需要和心理性的愿望(欲望)。

但拉康进一步说,欲望(désir)不是希望或愿望(wunsch/wish),弗洛伊德试图在梦中发现欲望,但“梦不是欲望”。

拉康总在与弗洛伊德作对。

在拉康看来,愿望是人有意识追寻的东西,而欲望则是无意识发生的。

请一定注意,这里的无意识要解读为“他者的话语”。

愿望是有可能通过幻想得到满足的,可欲望却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

在拉康这里,被指认为欲望的东西不再是现实中的真实需要,甚至不是弗洛伊德所讲的心理性的愿望,而是一种在语言的象征域中,伪主体对本体论意义上的缺失之物永不可能实现的欲求。

为什么?我们来看拉康的解释。

拉康否定包括弗洛伊德在内的一切感性的生物主义需要-欲望观,也不赞同皮亚杰一类建构主义的经验需要论。

他自己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个需要-要求-欲望的三元逻辑。

拉康承认,人的需要可能源发于生物性的匮乏,它总是以具体的缺失对象为欲求指向,一旦获得对象,需要则得到满足。

所以说,在需要中的“我要”作为无言的物性的具象,其出现和满足都会是即逝的。

未出生的个体的生理需要最早期是在母体中自然满足的。

然而,一旦他(她)出世,即有一种本体论上的决定性的失去。

这是达利那种存在的全有的原初天堂的沦丧。

对人来说,离开母体即意味着一切不安定的开始。

孩子体内的所有需要不再有自然的脐带传送,它被割断了。

从此,无能的幼儿必须在这基始性的失去中呼喊着“要”才能得到“我要”。

开始,孩子以哭声告示自己的具体需要(吃喝与排泄),可是,很快哭声就带有了对关爱的企盼(如对消失的妈妈的呼唤)并日益复杂起来。

在这里,“我要”将由某种意象所结构化,卷入想象关系。

他要求被妈妈这另一个(other)所关爱,他总试图要求回到那失却的原初。

拉康是想说明,在个体身心发展中,存在着一个从需要到要求(demande)的转变。

我发现,要求是拉康用来表征从具象的需要到非具象的欲望的一个中间环节。

在这种要求性的“我要”中,孩子总是对着妈妈要这要那,它可能是一个玩具,也可能是一个食物,可是其真正的目的是要求妈妈的爱。

相对于具体的对象,这要求又将是一个无,因为它的对象一个不在场的在场。

要求本身涉及到的是它所要满足的以外的别的事。

它要求的是一个在场和一个不在场的东西。

母亲的原初关系表现的就是这一点,母亲孕育着那个大写的他者,这个大他者是要置于他能满足的需要之内的。

她是将他作为有“特权”来满足这些需要而构成的,也就是说有不让这些需要拥有唯一可以满足它们的东西的能力。

这个大他者的特权这样就给出了他所没有的禀赋的根本形式,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爱。

这个爱将是一个自指认关系,孩子在其中试图看到自己的对象性存在,他在被爱。

这不是一种需要的对象,而是无条件的一个不实在。

问题在拉康这里总是被无限地复杂化。

现在,母亲成了大他者的孕育者。

为什么?大他者不是与象征性的语言相关吗?不是主体间的言说才出现大他者吗?是的。

拉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解说他的欲望之发生的。

拉康指出,从需要到要求的这个转变是伴随着个体获得语言而发生的。

我们已经获知,在拉康那里,语言实为导致事物和主体存在死亡的杀伤性武器。

逐步地,语言开始取代了那种孩子恋母式的声讯寻唤关系。

可是,语言由于自身的象征性,是在“他者的位置上产生出来的”,所以,大写的他者(能指链)必然要夺去真实的需要对象。

因此,拉康直接指认说:所谓要求就是用语言这个骗人的东西表达出来的需要,拉康称它为“能指的狭谷”。

需要由自然性的表征呈现出来,它是人对物的关系;而要求出现在语言中,这时说出来的“我要”成为一种主体间关系。

拉康那里,主体间即意味着他者。

更重要的是,要求不再直接指向对象,而中转于一个他者(开始是妈妈)。

这样,要求总是有两个指向,一是需要的对象,二是向其发出要求的他者。

在要求中,对象的作用一再被弱化,它不过是接近他者的手段。

孩子要妈妈抱,抱不是目的,他是想亲近和占有妈妈,他的“我要”将成为一种无尽的不可能实现的“缠”。

拉康认为,言说已经意味着对象的消失(象征性语言即存在之死),在此,个体的具体需要已经为要求所顶替。

主体在获得语言之后,便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改变他在能指中被异化了的需要,并使需要背叛它的真实性。

于是,真正的匮乏、需要和本能对象就永远地丧失了,被投入到茫茫的无意识之中。

按拉康这里的分析逻辑,要求已经是需要的异化。

因为在要求中,原来的需要对象都已经在语言的中介下“永远的丧失了”,要求中的“我要”就异化为伪我要。

这是“我要”堕落的第一步。

拉康的这种对需要和要求的定位其实是一种发生学的逻辑。

他将真实的对象性需要限定在娘胎中的孩子与母体的自然连接,随着孩子的出生,真实的对象性需要就不复存在,在世中的孩子与母亲的要求关系一开始就具有了欺骗的意味。

于是,拉康想说,真实对象对于人来说,从本体论上就是一种不可能性。

2、追逐无的欲望拉康认为,在镜像阶段的后期,当自我主体面对人形意象时,他已经在通过认同他人的意象来重塑自己的内在要求。

所以拉康说,“产生那个被称之为自我的那个情感组织的活力和形式就是个人自定于一个将自己异化的形象的情欲关系”。

这里的问题实质是,这里出现了个人主体、他人和对象的“竞争”三元组,新情况是,“他对他人的欲望的对象发出欲望来”。

欲望产生于要求之外,因为当要求将主体的生活联结到它的条件上时,它精简了需要;欲望又是植入在要求之中的,因为在场与不在场的无条件的要求以无的三种形象的形式而提出了存在的缺失:这个就是爱的要求,否定他者的存在的恨的要求,以及在它的企求中未应答的无言的要求。

欲望在要求之外发生!如上所述,要求已经是需要的异化,在要求之外,其意思是说欲望从根本上已经不再是“我要”,一开始,欲望就是他人之要。

从本质上看,我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

在拉康这里,他给予我们的东西总是假上加假,无中再无。

有意思的是,列维纳斯也说到这个“欲望的欲望”,他甚至将这个“欲望的欲望”称之为“西方人的生活状况”。

不过,后者与拉康的语境是根本异质的。

拉康认为,当杀死一切存在的象征性语言(大写的他者)的出现时,人的需要与要求原来那种曲折的异化关系干脆发生了断裂,而正是在这个断裂中便产生了拉康语境中那种极其独特的不可能的欲望。

拉康说,在要求和需要分离的边缘中欲望开始成形。

这个边缘地带是要求以需要会带来的那种没有普遍满足(称之为“焦虑”)缺陷的形式开辟的。

而要求的呼唤只有在他者那里才是无条件的。

这个边缘地虽然是条状的,只要它没有被他者的任性这个大象的践踏所覆盖掉,就会显示出其眩晕。

然而正是这种任性带来了他者而不是主体全能的幽灵。

条状的边缘,任性的他者大象和眩晕,这完全是一种象征性的文学描述。

其实拉康的意思无非是说,欲望出现在要求的异化追求中,其中,象征性语言所构筑的大他者充当了将要求进一步引入无的主人,大他者的在场宣判了自足全能主体幻象的破灭。

这也是需要及其真实对象的彻底死亡。

在拉康这里,欲望中的大他者也是“作为言说展开的场所”或“作为能指的场所”登场的。

这也是说,欲望是由象征性语言制约下产生的,“人的欲望就是大写他者(Other)的欲望”一说,实际上也就是欲望总是被作为介体的语言所中介了的欲望。

这种言说中的他者的欲望不会是真正的需要,于是,拉康说欲望往往产生于“要求之外”。

这是欲望的真实出发点。

因为,对主体来说他的言说才是信息,因为这个言说是在他者的位置上产生出来的。

他的要求是由这个事实而来的并且照此而形成的;这并不是仅仅因为这个要求是服从于他者的规则,这也因为它是依照他者的位置(甚至时间)而得到标记的。

在主体最自由地说出的言语中,如一个人对一个他倾幕已久的姑娘说:“你真漂亮!”这时,他并不言明自己是谁,他也不说出“我要”,“只是低声咕哝出一个针对他自己的谋杀的命令”。

拉康说,欲望虽然在要求中出现,但它也出现在要求之外的另一个要求之中,“在这个要求中那个在他者位置上的主体与其说是以一个回归的协议来取消他的存在,还不如说确立了他在那儿提出一个存在”。

“因为在我的发现中必须有某个外在的东西,这样我才会在发现中得到乐趣,而且这样地维持下去才能获得成果。

”波微有一段说明:“大写的他者迂回于个体和他的欲望之对象之间;是大写的他者阻止那些对象并使它们变得不稳定;是大写他者通过不断地移动欲望的目标而使欲望不可满足”。

可是这一次,伪主体表现为他者运作我们的要求,个体之我在追求大他者之要中确立自己的欲望之在。

欲望虽然像我们在这儿看到的那样总是要求在中出现,它也是处于要求之外的,欲望也同样在另一个要求之中,在这个要求中那个在他者的位置上回荡的主体与其说是以一个回归的协议来消除了他的存在,还不如说确立了他在那儿提出的一个存在。

并且,“欲望在要求的层面上取代了消失的东西”。

拉康说,“自我的本质就是挫折。

它不是主体的某个欲望的挫折,而是他的欲望在其中异化了的某个对象的挫折。

这欲望越是发展,对于主体来说快乐的异化就越深入”。

说它是“快乐的异化”,因之于这一切正是我们常常梦寐以求的疯狂追逐和享乐其中的。

可是,如果要求的东西是还会是一个对象,而欲望即将“无”作为对象。

如果我没有记错,这里的观点很深地连接到黑格尔的欲望观,特别是经考杰夫和伊波利特重解过的黑格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