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拉康的欲望理论解读《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之“无名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红梅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4)

摘要] 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拉康认为,欲望本质上是一种对缺乏或缺场的欲望,主体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本文通过拉康的欲望理论来解读《爱丽丝镜中奇遇记》“无名林”,着重分析“无名林”中爱丽丝和卡罗尔的缺乏的欲望,从中得出反映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 缺乏欲望;他者欲望

中图分类号: 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8-0046-02

一、《爱丽丝镜中奇遇记》创作的时代背景

《爱丽丝镜中奇遇记》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作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以笔名刘易斯·卡罗尔于1871年出版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姊妹篇。

维多利亚时代童话小说的崛起是在英国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这一社会历史语境中完成的。工业革命一方面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激发了新的社会矛盾。布莱恩·奥尔蒂斯(Brian Aldiss)在论及工业革命和进化论对科幻小说的影响时指出:“工业革命和进化论都给人类带来了一种显著的隔绝感:人与人之间的隔绝,还有人与自然的隔绝——它如此频繁地在科幻小说里作为必须被征服的敌人而出现,似乎我们不再是自然世界的一个部分了。”卡罗尔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备受成人和儿童喜欢的《爱丽丝镜中奇遇记》。

卡罗尔在《爱丽丝镜中奇遇记》第三章中将爱丽丝置于“无名林”中。“无名林”是一片树林,在那里,任何东西都没有名字。爱丽丝走进“无名林”后,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一只小鹿漫步跑来,它也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小鹿带着爱丽丝在树林里穿行,她们来到树林外面的另一片开阔地。小鹿挣脱了爱丽丝的搂抱,惊慌逃奔,因为她知道爱丽丝是人类的娃娃。而爱丽丝因为突然失去小鹿黯然神伤。本文试图从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入手,依托雅克·拉康的欲望理论来解读“无名林”,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欲望理论

什么是欲望?拉康认为,欲望本质上是一种对缺乏或缺场的欲望。简言之,欲望的真正对象就是缺乏。缺乏是一种存在的缺乏,它超越了任何能表现它的东西。更进一步说,缺乏绝对不是存在的一种简单的相对物,它可以说是存在的基础,或者说,存在依赖于缺乏而存在。就如拉康所说:“存在是作为缺乏的一种功能而开始存在的。”鉴于拉康把欲望视为对缺乏的欲望,区分欲望与需要(besoin)就变得非常必要。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拉康,他们都把需要与满足放在一起来讨论。具体地说,需要代表着一种生物的倾向,或者说,一种生理上的倾向。如在动物身上体现出来的,基本上就是这种需要—满足的关系。而在人类身上,情况明显不同。人除了有生理上的需要以外,还有需求(demand),即通过言词向他人表示自己想要的东西,其根本上表现为对爱的需求。拉康指出,“在需要与需求的裂缝边缘处,欲望形成了……”所以,欲望不但有需要的特征,即它总是朝向对象,寻找对象、以求满足;而且它又有需求的特征,即它总是面向他人的,希冀得到他人的认可。然而,欲望不可能是需要。因为它的对象不是一种具体对象。它的对象根本上是一种缺乏,即它是永远也得不到满足的。同样,欲望也不可能是需求。因为需求必须借助于语言,而欲望只要求他人的认可,它本身是一种绝对物。

(一)爱丽丝的缺失的欲望

爱丽丝在镜中保有的唯一身份痕迹是:她知道自己的名字。没有名字,她就会真的成为一个“小对形”,因为她失去了她在符号中的最后一个身份标识。因此,爱丽丝进入“无名林”后,

忘记了名字。没有名字,就没有恐惧,小鹿和人类儿童就不会分离,他们就会像情侣或母亲和孩子一样亲密交流。当他们从森林中出来时,小鹿为知道自己的名字而欢欣,但当她想起爱丽丝的名字时,她恐惧地逃跑了,爱丽丝因为失去他而想哭。

小鹿的逃离,小鹿作为一位旅伴的消失,是爱丽丝的精神的一种缺失。这种缺失表现为她想成为小鹿的朋友,但是小鹿却把她作为自己的敌人,对爱丽丝而言是一种欲望的缺失。欲望不但有需要的特征,即它总是朝向对象、寻找对象,以求满足;而且它又有需求的特征。在“无名林”中,爱丽丝需要爱,这种需求是面向小鹿的,希望得到小鹿的认可。但是,爱丽丝的这种欲望不可能是需要,因为她的这种需要本身是一种缺乏,是永远也得不到满足的,所以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小鹿的逃离,留给爱丽丝的只能是那种得不到的伤心。

(二)卡罗尔的缺失的欲望

卡罗尔在镜中世界塑造了一个虚构的爱丽丝,他以一种因其不可能性而特别费事的方式将她理想化——在自我认识一无所获后,爱丽丝从镜子的另一面返回,这是卡罗尔想控制她,保持其非自我意识的欲望的结果。在“无名林”中,爱丽丝的欲望也是卡罗尔的欲望,爱丽丝的需求的缺乏也就是卡罗尔的需求的缺乏。

在真实的世界里,工业革命和进化论给人类带来了一种显著的隔绝感,这种隔绝感表现在人与大自然的隔绝,人与自然万物的隔绝,具体到“无名林”,就是人与小鹿的隔绝。卡罗尔试图通过爱丽丝,通过爱丽丝与小鹿,通过“无名林”来展示一种缺失。

拉康认为:“欲望的维度总是与‘无’密切相关,欲望拥有的现实就是在现实中已经失去之后的,心灵上欠缺的东西的现实。”在他看来,欲望就是对不可能存在的“空无”的追求。卡罗尔对儿童极大的爱——主要是对青春期前的女孩,成功创造了非凡持久的童年能指——爱丽丝。即使在把爱丽丝当作他的欲望换喻时,他也认识到,她不会(不可能)接受这种客体立场,她会成为一个有区别的自我。在“无名林”中,卡罗尔似乎在竭力压制爱丽丝的自知,让她忘记自己的名字,而爱丽丝却努力想记起她的自知,不断地寻求答案。对爱丽丝的压制,就是对自己欲望的一种释放,是对缺失的欲望的追求。卡罗尔就是通过创造爱丽丝这个人物角色来实现了持久的童年能指。

卡罗尔在描述“无名林”中爱丽丝和小鹿的关系时,体现了人与动物关系的和谐。小鹿主动要求带着爱丽丝离开森林,而爱丽丝也并没存有对小鹿的伤害心理。这在现实世界中是无法存在的和谐,是作者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需求。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作者在现实世界中的一种缺失的欲望。卡罗尔故意设置“无名林”这个缺失的场所,就是在表达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满足的欲望。

(三)欲望是他者的欲望

按照拉康的说法:“欲望是欲望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我们已说过,它受制于父权。”“欲望是他者的欲望”意思是:儿童渴望进入“大他者”的话语,进入符号秩序,正如符号秩序想要他,他也想要符号秩序。他想成为一个我。主体的欲望从一开始就无法以自己的面目现身。它只能借助于自身像或他人像,以他人的欲望的形式面世。主体的欲望一开始就已是他人的欲望,一旦主体在其镜像中辨认出他的欲望,或者说,一旦他的欲望走向另一边,就发生了某种转换。转换并不是指主体与他人进行一下位置的交换,而是说,主体去占据他人的位置。拉康声称,主体与他人之间的想象关系(即自我与他人)总是以一种竞争或争斗的形式出现。由此也可以得出,在想象层面上,自我与他人的共存是完全不可能的。

卡罗尔的欲望就是爱丽丝的欲望,爱丽丝是卡罗尔创造的他者。在“无名林”中,爱丽丝希望和小鹿成为旅伴,卡罗尔以爱丽丝的欲望形式来展现自己的欲望,他希望人与自然的隔绝感消失,人与自然能够和平共处。卡罗尔通过让爱丽丝遗忘,去控制他者。在镜中世界,卡罗尔创造了无数的他者,如白衣骑士。在这里,卡罗尔与白衣骑士是一种想象层面的关系,他们之间相互竞争和争斗,而竞争的对象是爱丽丝。也就得出,在想象层面,卡罗尔与白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