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从拉康的欲望理论解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身份认同
○李霞(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191)[摘要]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讲述了一个七岁小女孩进入奇境后一系列的离奇经历。
面对这个恍若真实的荒诞奇境,爱丽丝经历了从自我身份的迷失焦虑到寻求认同,直至最后对荒诞反抗的过程。
本文从拉康的欲望理论解读爱丽丝寻求他者的认同及与之相对的抗衡他者的欲望过程。
[关键词] 爱丽丝;拉康;欲望理论;他者;认同;抗衡中图分类号: 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10-0072-02一、引言刘易斯·卡罗尔发表的两部爱丽丝小说不仅是儿童文学的经典,也是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1865年出版的第一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Alice in the Wonderland)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他塑造的7岁主人公爱丽丝的形象已成为英国儿童文学中的经典人物形象。
本文拟从哲学的角度,从拉康的欲望理论出发,解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主人公的身份认同。
二、拉康的欲望理论(一)欲望的层次论拉康的欲望层次分为需要、要求和欲望三个层次。
需要和要求视为现象学范畴,而欲望则视为本体论范畴,它们之间是互相交接的。
需要存在于实在界,也就是六个月前的前镜像阶段,要求产生于镜像阶段,欲望发展于象征阶段。
但其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需要、要求和欲望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需要是个体的,而要求则上升为主体和他者之间相互反馈的交往行动。
欲望处在要求与需要分离的地方,也就是要求与需要的裂缝处。
欲望的本体相当于柏拉图的理式,欲望的实现过程或者需求的对象也永远与本体之间有着隔膜。
欲望的表达也试图去呈现欲望本身,但欲望的本体和欲望表达之间总隔着一堵墙。
(二)欲望他者的欲望拉康认为,主体在镜像阶段形成自我意识,并达到一种主体与镜中之物合流归一的状态,但并没有确立自我。
这是因为,欲望的对象本身不是物(镜中之我仍是一种物存在),而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也就是指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
现代欲望哲学的法国演进——拉康与萨特学说中的欲望、存在与伦理
现代欲望哲学的法国演进—拉康与萨特学说中的欲望、存在与伦理卢毅摘要:从斯宾诺莎到黑格尔,“欲望”愈发受到现代哲学家们的重视,并且不断被赋予重要的哲学内涵。
到了20世纪的法国思想界,拉康与萨特延续并推进了这一趋势,他们基于不同的学术背景,出于不同的理论旨趣,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路,却不约而同地赋予了欲望关键性的理论地位,并分别阐发了一套各具特色又有所相通的欲望学说。
二者的相通之处在于,他们都在欲望、存在与伦理之间构建起了类似的理论关联。
不同的是,萨特意在为其存在主义学说赋予欲望一种存在论地位;而拉康则更倾向于构建一套为其精神分析理论与实践服务的欲望伦理学。
关键词:欲望;存在;伦理;拉康;萨特中图分类号:B565.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9)08-0118-09作者简介:卢毅,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副研究员(广东珠海519082)一、现代哲学语境下的“欲望”从柏拉图到托马斯•阿奎那,“欲望”虽然从未完全淡出伟大哲学家们的视野和讨论范围,却似乎很少被赋予积极的意义,更不用说其本身会被认为具有太多重要的哲学内涵。
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在从古希腊到中世纪近两千年漫长的西方主流哲学传统中,欲望在总体上往往被认为与哲学家们历来推崇的理性、智慧等德性处在一种势同水火的紧张关系中,因而长期染上了一种负面的、消极的色彩,以至于在“正统的”哲学讨论中不断被污名化的同时,又因为屡遭传统伦理观念压制而不断被边缘化。
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所引发的对人与自然的重新关注,人的欲望问题日渐得到正视,并且经过伊拉斯谟、蒙田、笛卡尔、霍布斯等人的理论铺垫,最终在斯宾诺莎那里凭借“欲望是人的本质自身”①这一著名表述而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理论地位。
收稿日期:2019-03-21*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哲学与精神分析交互视域下的拉康欲望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9YJC720020),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拉康欲望学说的哲学内涵研究”(项目编号:18wkpy7O)的阶段性成果。
死亡的反面就是欲望——拉康与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
田纳 西 ・ 廉 斯 ( e n se iims 9 1 威 T n eseW la ,1 1 l 年 一18 9 3年 ) 出 生 在 美 国 南 部 密 西 西 比州 的 哥
女性形 象 , 欲 望 ” 该 剧始 终 都 没 有偏 离 的一 而“ 是 条主线 。本 文拟 以拉康 的欲 望 阐释 为基础 , “ 从 欲
伦 布城 , 第二 次世 界大 战结 束后 , 在 他成 为美 国最 著 名剧作 家之 一 。苏 珊 ・C・ ・阿博 森 ( u a W S sn
C .w.Ab os n 在 《 0世 纪 美 国 戏 剧 名 著 》 b to ) 2
( a tr ee f 2 一 C n u y Ame ia a M se pic s O o e tr rc n Dr —
望 即缺失” 欲望 是他 者 的欲望” 个方 面对《 和“ 两 欲
望号街 车 》 中布兰 奇 的生命历 程进 行分 析 , 而论 从
证 主体在追 求欲 望 过 程 中丧 失 其 主体 性 , 为 欲 成
望 的牺牲 品 。
ma ) s 中给 了威 廉 斯 恰 如 其 分 的评 价 : 在 与 威 廉 “ 斯 同时代 生活 的作家 中 , 只有 阿瑟 ・ 米勒 ( t u Arh r Mie , 9 5 一2 0 lr 1 1 年 l 0 5年)取得 了与他 同等 重 要 的地位 。 E 因为 出生在 美 国南部 , -I ] 威廉 斯 的诸 多 作 品都 以南部 为 背景 , 动 刻 画 了美 国南 部 女 性 生 的生活 , 因而 他又与 2 O世 纪 以来 在作 品 中描 写美 国南 部 生 活 的 作 家 如 威 廉 ・福 克 纳 ( la Wiim l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拉康的四个重要概念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拉康的四个重要概念拉康(Jacques-Marie-émile Lacan)1901年四月十三日生于巴黎,1981年九月九日卒于巴黎。
法国作家、学者、精神分析学家,也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者。
大半辈子献身于学术研究,尤其以1953年开始的研讨会(seminar)最为著名,每年讲题不同,广受好评。
拉康从语言学出发来重新解释弗洛依德的学说,他提出的诸如镜像阶段论(mirror phase)等学说对当代理论有重大影响,被称为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他也被称为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
拉康的思想体系极为庞大复杂,以下仅介绍几项著名观念:他在1936年孕育出的镜像理论(Mirror Stage),及与其密切相关的三个概念:想象(the Imaginary)、象征(the Symbolic)、真实(the Real)。
另外,为避免初学者混淆,在此省略与其他概念交错连结之处,例如真实(the Real)的概念与欲望(desire)和需求(demand)可说是紧紧相连,但若要解释清楚,非得另辟疆土,花上更长的篇幅。
因此本篇只聚焦在这四个概念。
镜像阶段 (the Mirror Stage)「镜像阶段」主要是指孩童透过镜像产生自我认同的时期,约莫发生于婴儿十八个月大,至幼童六岁以前 (Glowinski et al. 114)。
在前镜像时期,自我认识支离破碎,并「不完整」;这里的「完整」指的是身体上的完整,就像还没有照过镜子一样,没办法将自己的四肢、身体等部位串联在一起。
孩童此时尚不知自我是由哪些拼图所构成。
举例来说,当他看到自己的手,这「一只手」与其他外在事物(例妈妈的肌肤、地毯、衣服等)在感知中并无二致,同属一「无断裂、无止境的存有」(uninterrupted, limitless being) (Mansfield 41)。
进入镜像阶段以后,孩童会经历一段成长过程,就时间点来说可简单分为三阶段(杜声锋 130)。
拉康: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
拉康: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作者:张一兵原载:《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拉康哲学中的伪欲望理论。
作者首先探讨了拉康的需要-需求-欲望的分层理论,突出解析了以无为对象的不可能的欲望。
其次,论文分析了拉康提出的大写他者的欲望逻辑是阉割式的不可能,这却是欲望最真的内驱力。
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因此,个人主体之“要”永远是伪“我要”。
我们知道,本能之欲望在弗洛伊德的学理逻辑中,是本我的本质。
相对于文化之我和社会之我,欲望之我是居有本真性的。
固然这种欲望会受得阻碍和曲解,但它总会千方百计地设法得到满足。
可是,拉康不仅消解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还进而提出,那个作为无意识基础的本能原欲在人的存在层面并不具有合法性。
在拉康的哲学视域中,人的欲望总是虚假的,你以为是自己的需要,而其实从来都是他者的欲望。
人的欲望是一种无意识的“伪我要”。
依拉康的观点,个人主体的欲望从镜像异化以后就不再是主体本己的东西,特别是在进入象征域之后,在能指链的座架之下,我的欲望永远是他者的欲望之欲望。
我们知道,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他就是要让人们揭开意识(文化)的帘子,以发现背后隐匿着的无意识的本能欲望。
可是拉康的回答也干脆:“以为欲望的问题不过是个揭开恐惧的面纱的问题的人,就将他指导的人们都蒙在这层裹尸布中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那裹尸布中并没有任何东西。
呵呵,说得多阴毒。
可是,拉康还关心人的欲望,“你到底要什么?”是他心目中的精神分析学所真正想弄清楚的最终问题。
1、本真的需要与异化的要求我们已经知道,弗洛伊德区分了现实的对象性需要和心理性的愿望(欲望)。
但拉康进一步说,欲望(désir)不是希望或愿望(wunsch/wish),弗洛伊德试图在梦中发现欲望,但“梦不是欲望”。
拉康总在与弗洛伊德作对。
在拉康看来,愿望是人有意识追寻的东西,而欲望则是无意识发生的。
请一定注意,这里的无意识要解读为“他者的话语”。
拉康三界理论
拉康三界理论拉康三界理论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心理发展的理论。
该理论将人类心理分为三个界限:实在界、象征界和想象界。
本文将探讨拉康三界理论的基本概念、内涵以及对人类心理发展的意义。
实在界是拉康三界理论中的第一个界限,它代表了个体与自身感知到的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实在界主要涉及感官经验和直接经验,它是个体感知外部世界的媒介。
在实在界中,个体通过感知和互动来认识和理解客观存在,它包括了个体的五官感受、身体感受以及与外界的交互作用。
象征界是拉康三界理论中的第二个界限,它代表了个体与社会符号之间的关系。
象征界主要涉及语言、符号和文化等社会交往的媒介。
在象征界中,个体通过语言和符号的运用来传达和接收信息,进而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欲望、情感和认知。
象征界的形成是个体进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使得个体能够通过符号系统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共享。
想象界是拉康三界理论中的第三个界限,它代表了个体内心世界的幻想与想象。
想象界主要涉及无意识、幻想和欲望等个体内心的媒介。
在想象界中,个体通过幻想和想象来解释和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欲望,它是个体内部意义的创造和表达的场所。
想象界的发展与个体的情感经历和欲望满足密切相关,它对个体的自我认同和内心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拉康三界理论强调了个体与外部世界、社会符号和内心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作用。
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个体不仅是被动地感知和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也能主动地通过语言和符号来解释和塑造自身的内心体验。
同时,拉康的理论也强调了潜意识和幻想对个体心理的重要性,个体的内心需求和欲望在潜意识中得到表达和满足。
通过对拉康三界理论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心理发展的过程。
个体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语言和符号的运用以及内心世界的幻想和欲望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个体的心理发展也受到文化、社会和个人经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在理解个体心理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塑造和影响。
拉康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
拉康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拉康理论视野下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
拉康,作为法国后现代主义理论的重要人物,他的理论为我们理解欲望在后现代社会中的复杂形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通过深入研究拉康的理论,本文试图揭示后现代社会中欲望的多重性、流动性和建构性,并探讨欲望如何在这个时代被塑造、放大和操控。
在拉康的理论中,欲望被视为一种符号化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个人的心理需求,更是社会文化结构的反映。
在后现代社会,随着消费主义、媒介技术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欲望被赋予了更加复杂和多元的内涵。
因此,本文将从拉康的理论出发,分析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并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介绍拉康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概念,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后现代社会中欲望的多种表现形式,如消费欲望、权力欲望、认同欲望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欲望在后现代社会中的建构过程,探讨欲望如何与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欲望景观。
本文将对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进行反思和展望,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拉康理论概述拉康(Jacques Lacan)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他的理论对于理解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具有深远的影响。
拉康的理论建立在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基础上,但又有其独特的创新和贡献。
他主张,欲望并非简单的个体心理现象,而是社会结构、文化符号和个人心理复杂交织的产物。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是理解欲望形成的关键。
他认为,在婴儿时期,儿童通过镜子中的反射认识自我,这是一个误认过程,儿童将镜中的形象误认为是自己的真实存在。
这个理论揭示了欲望的虚构性,欲望并非基于真实的需要,而是基于一种误认,即我们将外部世界的符号、形象误认为自己的真实需求。
拉康还提出了“他者的话语”理论,强调了语言、符号和文化在欲望形成中的作用。
他认为,欲望是通过语言和文化符号被建构的,这些符号并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被特定社会和文化所塑造的。
当代欲望主体的哲学处境——拉康与萨特学说中的自我、主体与他者
D01:10.13796/ki.1001 -5019.2019.06.004当代欲望主体的哲学处境拉康与萨特学说中的自我、主体与他者卢毅摘要:作为当代欲望主体理论的代表人物,萨特与拉康在构建和阐发各自欲望学说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相似之处。
二人理论最重要的共性便体现为对欲望主体及其伦理地位的确立和彰显。
而在正式引入欲望主体之前,萨特与拉康还不约而同地对自我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性研究,由此澄清了自我相对于真正的主体即欲望主体的对象身份。
此外,二人都认为主体问题不可避免地牵涉他者问题,欲望主体的地位只有在与他者的关系中才能真正得到奠定。
另一方面,萨特与拉康在相关问题的论述思路与立场观点上所存在的微妙而关键的差异,由于恰恰体现了两套欲望学说各自的理论特色,因此同样值得关注。
通过对拉康与萨特欲望学说语境下关于自我、主体与他者问题的探讨进行梳理、比较与反思,当代欲望主体的基本哲学处境将得以被勾勒。
关键词:自我;主体;他者;欲望;拉康;萨特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5019(2019)06 -0030-09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哲学与精神分析交互视域下的拉康欲望理论研究”(19YJC720020);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拉康欲望学说的哲学内涵研究”(18wkpy70)作者简介:卢毅,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特聘副研究员,哲学博士(广东珠海519082)。
自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问世以来,经过康德关于“我思”的先验演绎,再到胡塞尔现象学中的 “先验自我”,西方哲学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不仅将“自我”(ego)想当然地等同于“主体”(subject),而 且通过逐步区分经验自我与先验自我,最终在胡塞尔那里见证了作为最严格意义上的主体的先验自我 对于一切经验活动的奠基地位。
正是在这样一个思想语境下,对自我作为主体的“明见性”深表怀疑的 萨特与拉康,分别从现象学与精神分析的进路出发,对自我的本质与起源展开了深人细致的批判性反 思,揭示出自我相对于主体的异化地位与对象身份,并且不约而同地指出真正的主体乃是基于某种“存 在之缺失”的欲望主体,尽管萨特将欲望主体视为意识之虚无与自由本性的体现,而拉康眼中的欲望主 体则是语言能指介人人类世界并将其结构化的产物。
时间与主体——拉康主体理论的深层解读
时间与主体——拉康主体理论的深层解读拉康(Jacques Lacan)是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精神分析学家之一,他对于主体的理论探讨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拉康主体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关注时间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并探究拉康对主体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概念和观点。
一、主体与时间的关系拉康认为,主体的形成过程与时间密不可分。
他提出了“主体在语言中形成”(the subject is constituted in and by language)的观点,即主体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语言的运作来建构自我身份。
拉康将主体分为“实在自我”、“象征自我”和“想象自我”,它们分别对应了主体在时间中的不同层面。
1. 实在自我拉康的实在自我是指主体的最初状态,是在出生前存在的无意识现象。
在实在自我中,主体没有语言能力,也没有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
这一阶段的存在是主体主观世界的核心,它体验到的一切都是无法被语言表达的。
2. 象征自我随着主体逐渐成长,他开始接受社会、文化和语言的影响,进入了象征自我的阶段。
在象征自我中,主体开始学习语言并将其与事物进行符号交互。
主体在象征自我中建立了一种语言和符号的秩序,通过语言的规范与人群产生联系。
这个阶段的主体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也与他人有所不同。
3. 想象自我最后,主体进入了想象自我的阶段。
在想象自我中,主体通过镜像阶段的经历,认同自己通过镜子反射的图像,并开始建立自我形象。
这个阶段的主体产生了“虚伪的自我”(the imaginary ego),试图通过自我投射来满足自我本能和自我认同的需求。
二、拉康主体理论的核心观点除了时间与主体的关系,拉康主体理论还包含了一些其他核心观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主体的形成和发展。
1. 欲望的嗜好拉康认为,主体的欲望是由语言和符号系统所媒介的。
主体通过言说和符号的交流来表达和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这些欲望又受到社会文化的规范和限制。
因此,欲望不仅仅是内心的冲动,还与语言、符号和他人的评价紧密相关。
拉康欲望公式范文
拉康欲望公式范文拉康(Jacques Lacan)是20世纪法国的一位思想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欲望公式”。
这个公式试图解释人的欲望的本质和结构,并对精神分析理论作出了深刻的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拉康的欲望公式。
拉康认为,欲望不仅是人类行为的动力,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基础。
他将欲望定义为一种永恒的运动,一种追求无法完全满足的东西的力量。
欲望不是对其中一种具体的欲望对象的渴望,而是对于满足或完美的渴望。
因此,欲望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永远无法被彻底实现。
为了解释欲望的结构,拉康提出了一个符号化的表达方式,也就是欲望公式。
这个公式由四个主要元素组成:小a、大A、S和s,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概念。
首先是小a,它代表了主体最初的自我形成过程中的“缺失”。
小a暗示了主体永远无法完全满足的欲望的源头。
它是一个不断引起欲望的空洞,主体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来试图填补这个缺失。
接下来是大A,它代表了符号秩序或法则。
大A包括了社会制度、语言和文化中涵盖的规则和限制。
大A是主体与社会和他者的关系中的结构性元素,它对主体的欲望施加着限制和规范。
第三个元素是S,它代表了主体的主观地位。
S是主体通过与他者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的意义结构。
通过接受社会的象征秩序和语言,主体才能建立自己的意义和身份。
最后是小s,它代表了欲望的对象。
小s是主体对于满足和完美的渴望所投射在外界的具体对象。
然而,小s作为一个符号象征,并不能真正满足主体的欲望,它只是欲望的一种象征表达。
这些元素在欲望公式中的关系可以用以下方式表示:S/s->小a<-A/小a。
这个公式表达了主体通过与他者互动来建立符号秩序和意义,从而去填补欲望的缺失。
然而,欲望的满足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因为欲望是源源不断的,而满足只是暂时的。
拉康的欲望公式强调了欲望的结构性和无止境的本质。
它揭示了主体与语言和社会秩序之间的紧密关系,并且强调了欲望的根源不仅仅是对于其中一种实际欲望对象的渴望,更是对于满足和完美的追求。
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拉康欲望理论阐释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拉康的欲望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需要(need) 、要求(demand) 和欲望(desire) 三个层面。
需要和要求属于现象层面,之所以属于现象层面在于需要体现为可满足性,要求虽然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但要求仍然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因而这两个层次属于现象层。
而欲望由于具有绝对条件性,所以属于本体的形而上的层面。
可以将欲望的三个层次和三界图的形成对应起来来看。
这样看的话,需要就存在于实在界,也就是婴儿出生之后的六个月之内,即前镜子阶段,要求产生于镜像阶段,即6—18个月之间,欲望(desire)发展于象征阶段,即18个月之后。
当然,这种划分和镜像阶段的三界图的划分一样,只是权宜之计,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
也就是说,需要、要求和欲望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具体讲来,需要是生理需要,具有明确的对象性和有条件性,它表现为可满足性。
要求是对于爱的需要,属于中级需要,它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
拿婴儿来说,需要就是对乳汁的需要,他饿了就要吃奶,渴了就得喝水,这些是就需要而言的具体内容。
等到他长大一些时,就有了爱的需求,希望母亲经常抱着他、大人在身边爱护着他,宠着他,这是对要求而言的内容。
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像想象界的认同一样,主体总认为爱的对象越多越好。
要求如果不能得到满足,主体就会产生焦虑。
而要求的对象却总是缺席的,比如孩子爱的要求对象―母亲。
母亲的缺席,会引起孩子的焦虑。
为什么呢?因为给于自己爱的对象不在了。
为了减缓这种缺席而造成的焦虑,儿童用玩缠线板游戏的方式来抵御焦虑和恐慌,他(或她)借助把线球一放一收这样的重复性动作,来象征母亲的不在与在,从而为爱的缺失建立起防御机制。
儿童玩缠线板这一游戏,其意义引申开来意指要求的实现过程其实是一种话语的言说方式。
这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表明,从需要到要求,主体的欲望发生了一个扭转,从原来的本能需要转为现在的文化需要。
主体·自我·他者——论拉康欲望理论的诗学建构
尔凯 郭尔 等都 对其做 出了独有 的解 释 。但直 至弗 洛 伊德 的精 神分 析 , 人们 发 现 在 这些 无 论 是 形 而 上 的 哲学 还是 精神 分析 学 中 , 欲 望 都 只是 局 限于 个 人 的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8 — 1 0
的关 于黑 格 尔 的《 精神 现 象 学 》 的 讲 座 。这 些 系统 阐释黑格 尔精 神现象 学理 论 中关于 自我 意识发 展过
基金 项 目 :中 央 高校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费 专 项 资 金 资 助 项 目( C S Q 1 1 0 5 0 ) ; 中南 民族 大 学 重 点研 究项 目( X T S 1 0 0 0 1 ) 作 者 简 介 :耿 潇 ( 1 9 8 2 一) , 女, 河北衡水人 , 讲师 , 博士 , 研究 方 向为 英 美 文 学 与 西 方 文 论 .
V o 1 . 2 6 N o . 5 S e p t e mb e r , 2 0 1 3
主体 ・ 自我 ・ 他 者
耿 潇
( 中 南 民族 大 学 外语 学 院 ,湖 北 武 汉 4 3 0 0 7 4 )
论 拉康 欲 望理 论 的诗 学建 构
一 D ~ : - d 一 蚕 ∞ ~ 一 Ⅲ ~ 一 ¨ l 一 = _ 一 “ 重 0 枷 一 ~ v M c 一 ~ m
中 图分 类号 : 1 0 5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 2 2 0 4 ( 2 0 1 3 ) 0 5 — 0 0 8 8 — 0 4
雅克·拉康:欲望必须通过否定才能获得满足
雅克·拉康:欲望必须通过否定才能获得满足拉康拉康·雅克(Jaques Lacan,1901年4月13日—公元1981年9月9日),法国作家、学者、精神分析学家,也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
拉康从语言学出发来重新解释弗洛依德的学说,他提出的诸如镜像阶段论等学说对当代理论有重大影响,被称为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他也被称为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
拉康严厉批评偏离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而走向“自我心理学”的美国式精神分析学派。
在美国,精神分析治疗集中于自我意识,解释病理性心理防御,并促进无冲突矛盾的适应能力的成长。
拉康全盘否定这种做法。
根据他的观点,无冲突境界不存在的“自我”是敌视潜意识与主要精神分析过程的。
他认为精神分析是一种咨询,而不是一种治疗。
拉康以他典型的字词分拆手法,指出美国学者试图将精神分析变成一门实践科学的研究,是“无心理”和“周围心理”。
英语“实践”一词experimental拆成两面半就成了“无心理”(ex-mental)和“周围心理”(per﹣mental)。
对拉康来说,那种用动物进行的研究排除了心理的概念,因为心理必然与语言、意义和价值观念相关联。
虽然今天的动物学,也不能确认动物没有语言和价值观。
自我是分裂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满足被延宕,比如我要求的本来是这个,母亲给的却是那个,我要求的本来是母亲的时刻在场和无条件的给予,可她只知道塞给我乳头,这一切现在都被理解为是爱的要求遭到拒绝,都只会导致挫折感的加深。
自我是分裂的,这不仅是说自我总是在误认的陷阱中失落了自身,也在另一个方向上说明了自我的欲望不可能满足于替代的对象,它总是处在其对象的不断寻求中。
更重要的是,主体不可能止步于自我的想象性认同,他必定要进入象征秩序。
一旦进入象征秩序,一旦主体开始学习说话,主体的欲望就从对象的依附转移到对言语的依附。
从拉康“三界学说”角度剖析《榆树下的欲望》中伊本的自我建构
从拉康“三界学说”角度剖析《榆树下的欲望》中伊本的自我
建构
周佳佳
【期刊名称】《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年(卷),期】2024()13
【摘要】本文运用雅克·拉康的三界学说(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分析美国剧作
家尤金·奥尼尔创作的戏剧《榆树下的欲望》中男主人公伊本的自我建构。
在想象
界时期,伊本受母亲的影响,虽然外形高大帅气,但内心胆小软弱;进入象征界时期,伊
本在父亲的清教主义及父权主义的潜移默化下,踏实能干,但父子关系不断恶化;继母爱碧带领伊本暂时进入混沌的实在界,帮助伊本正确认识自我,使其成为勇敢、自信、有担当的人。
【总页数】4页(P85-88)
【作者】周佳佳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主体欲望在三界中的轮回——对《洛丽塔》拉康式的解读
2.从拉康的镜像阶段
理论看《榆树下的欲望》中的人物心理3.当代欲望主体的哲学处境——拉康与萨
特学说中的自我、主体与他者4.谈伊本鲜明的爱与恨——浅析《榆树下的欲望》中伊本的性格特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拉康派精神分析说白了就是「不要向欲望屈服」
拉康派精神分析说⽩了就是「不要向欲望屈服」编者按:本⽂来⾃8⽉7⽇慧⽥微课堂(课题为「精神分析视⾓下的“主体”与“语⾔”」)上的部分互动;由⼈⼤社会学硕⼠,临床⼼理⼯作者,精神分析家五⼩喵⽼师主讲,转载请注明来⾃原创专业哲学公众号「philosophs」。
1.风⾔风语:谢谢⽼师刚刚的讲授,我想请问从莱布尼茨和洪堡的语⾔观到胡塞尔,海德格尔的语⾔观之间⼤致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与英美分析哲学的语⾔观有什么区别?五⼩喵:莱布尼茨是唯理论的代表,他全⾯阐释了语⾔表象论和存在观念的关系,同时对洛克的观念论提出挑战。
他认为每个⼈的观念或⼼像都不尽相同,如果⼀个语词代表观念,那它代表哪个⼈的观念呢?「他倾向于把语词看成是语⾔共同体共享的符号」。
洪堡的语⾔观强调,语⾔是活动的本⾝,⼈先天拥有内部语⾔形式,语⾔表达是个⼈世界观的表现。
海德格尔认为,⼈是处在语⾔当中,在语⾔中与他⼈共在,「语⾔不是思想⼯具,是思想本⾝」,是进⼊在世⽣存的⼊⼝,在语⾔中回溯我们的存在。
英美分析哲学强调语⾔的表达形式问题,创造⼀种科学的通⽤语⾔,哲学问题和逻辑问题都是语⾔的问题,对形⽽上学的本体论不太关注。
⾄于他们的语⾔观是如何变化的,下次我们会⽐较深⼊的讲⼀下。
2.“待着”:请问⽼师是怎么理解精神分析的?五⼩喵:如果要查概念,可以问⼀下度娘,就像问⼀个哲学⽼师“哲学是什么”,估计他也难以回答。
我个⼈理解,精神分析更多是关于⽆意识的⼯作,是看到症状背后的⽆意识运作的⼯作,提供⼀个框架,让分析者去领悟⾃⼰的⽆意识,从⽽让症状得以松动。
3.Myrrhe:请问五⼩喵⽼师,拉康派的分析家是如何具体⼯作的?边缘⼈格障碍⽬前是精神分析的难题吗?⼤他者与⼩他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五⼩喵:精神分析的⼯作不是野蛮分析,不是分析者在讲述⾃⼰的痛苦,分析家噼⾥啪啦给分析者提供症状的解读和分析,⽽是提供⼀个⾔说空间和⼯作框架,通过分析者⾃由联想的⽅式,能够让分析者⾃由⾔说。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说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说拉康把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精神分析学说结合起来,也把精神分析的医疗与哲学研究结合起来,由此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作了新的解释。
拉康的主要论点是,“无意识的话语具有一种语言的结构”和“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
意思是说,无意识的本能与欲望的活动也有与语言相似的特点,欲望要通过自然界、他人才能得到满足,为了满足欲望而与外界和他人的联系就是语言的形式。
同时,欲望被压抑而引起的疾病的治疗方法也是启发患者回忆他被压抑的部分,把他的欲望的没有暴露的部分,通过分析者的提问而重新揭发出来,这也说明无意识部分是语言形式。
拉康的“镜像阶段”是对弗洛伊德的里比多学说的新解释。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作为性的潜力的里比多,表现为婴儿的效初性爱对象是他自己,即“自恋”,以后发展为俄狄浦斯情结,这种泛性论为人们所不满,拉康于是对之作了稍许改动。
他在俄狄浦斯情绪之外提出了“镜像阶段”,认为婴儿从6个月到18个月之间从镜子中看到自己,感到非常快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生物,自己与别的人和物有联系。
在婴儿能够说话,或对这种经验有所知时,他就开始成为一个对人的自我的内在世界与事物的外在世界有复杂的情感和认识的存在物了。
拉康认为“镜像阶段”是婴儿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识别活动,揭示岀了里比多的精神活动。
从这个时候开始,婴儿总是对外界保持一种疑问状态,通过想象和对幻想的事物的反省,形成他对世界的了解。
拉康的镜像阶段与弗洛伊德的不同在于他把婴儿认识外界的过程更具体化了。
弗洛伊德的“自恋”与俄狄浦斯情绪是一种神秘的说法,拉康用婴儿从镜子里对他自己、他人和其他事物的识别来说明认识逐渐产生的过程。
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婴儿通过想象与外界建立了一种双元对立关系,这也是一种对话,一种语言的结构,这就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运用于研究婴儿最初的无意识的认识活动中了。
拉康的“镜像阶段”的理论与他关于人的个性或人格的理论有密切关系,因为他把婴儿最初的认识活动中的双元对立关系运用于说明人的个性的形成。
精神分析的神话学:拉康欲力理论研究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面对普遍存在的物化所导致的各可以为 我们提供一种反思自身和现实的不同路径。在拉康看来,在巩固理性自我的名义下,这种取向只会强化主体对 “自我幻象”的固着和偏执,拉康对英美自我心理学派的激烈批评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目录分析
五性别化的公 式
1
一否定之否定
2
二死支撑着生
3
三神话学谱系
4
四三种爱欲观
5 五偶在的爱欲:
“智”在“爱” 中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精神分析的神话学:拉康欲力理论研究》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精神分析的神话学:拉康欲力理论研究》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精神分析的神话学:拉康欲力 理论研究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神话
弗洛伊德
微观 力
情结
俄狄浦斯
压抑
拉康
理论
拉康 力
爱欲观
理论
阶段
绪论
弗洛伊德
理论
神话
主体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本书主要围绕法国思想家拉康(Jacques Lacan)的“欲力”(Trieb)理论展开相关研究。作者从精神分 析各学派乃至各界对“Trieb”一词在翻译上的差异和争论入手,引出拉康对于弗洛伊德“Trieb”概念的独特理 解和创新性发展;并在对弗洛伊德欲力理论进行梳理、总结和阐述的基础上,就拉康有关欲力的理论,从微观、 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展开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阐发。
马尔库塞爱欲观之重审——从拉康视角出发
2023年11月第39卷㊀第6期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bimonthly)Nov.,2023Vol.39㊀No.6收稿日期:2023-08-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精神分析学文论之马克思主义维度研究 (19BWW006)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谢雅姝,女,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当代西方文论和文化批评理论研究㊂赵淳,男,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西方文论和文化批评理论研究㊂引用格式:谢雅姝,赵淳.马尔库塞爱欲观之重审 从拉康视角出发[J].外国语文,2023(6):62-68.马尔库塞爱欲观之重审从拉康视角出发谢雅姝1㊀赵淳2(1.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重庆㊀400031;2.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文研究中心,重庆㊀400031)摘㊀要:爱欲观在马尔库塞的文化规划中具有重要地位㊂借由爱欲的释放,马尔库塞旨在实现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人之解放㊂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是爱欲观的主要理论来源㊂学界对此的异议多从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角度,针对爱欲观的学理基础及其解放潜力展开㊂而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则为重审爱欲观提供了一种新的辩证方案㊂通过对爱欲异质性的揭示,以及对爱欲作为主体话语的坚持,马尔库塞激活了爱欲的解放潜能;但因他在爱欲位置和性质上的双重摇摆,反过来又削弱了爱欲的解放动因㊂从拉康视角的重审不仅可进一步揭示马尔库塞爱欲观的学理价值,亦可为当代人类解放事业的推进提供必要的理论铺垫㊂关键词:马尔库塞;爱欲;拉康;弗洛伊德;解放潜力中图分类号:B84-06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4-6414(2023)06-0062-070㊀引言马尔库塞以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为支点,融合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题旨,构筑了以人类解放为旨归的爱欲观,其核心是借由爱欲(Eros)的释放,打破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束缚,令个人收获真正的幸福㊂长久以来,学界多从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视角,审视㊁观照和批判爱欲观的学理基础,质疑爱欲的解放潜力,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㊂随着拉康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改造,精神分析学已然得到了深化与拓展㊂而 新的描绘方法使我们看到可见现实的新的方面 (巴赫金,2009:283)㊂据此,从拉康的理论视角重审马尔库塞爱欲观在现实的可能性㊁论述的逻辑性和理论的拓展性等方面都具有了足够的学理意义㊂职是之故,在厘清爱欲观内在逻辑的基础之上,本文主要以拉康精神分析学为理论视角,力图以一种辩证的方案,重新考察㊁解剖和阐释其学理价值:一方面,通过对爱欲异质性的揭示,以及对爱欲作为主体话语的坚持,马尔库塞激活了爱欲的解放潜能;另一方面,马尔库塞在爱欲位置和性质上的双重摇摆,反过来又削弱了爱欲的解放动因㊂1㊀马尔库塞的爱欲观:追求真正幸福的爱欲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一书中首次提出 爱欲 这一概念,并在名为‘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㊃26㊃㊀谢雅姝㊀赵淳㊀马尔库塞爱欲观之重审 从拉康视角出发㊀义“的演讲中有较为完整的定义: 性欲是一种局部的冲动 爱欲是力比多能量㊂在同攻击性能量斗争的过程中,爱欲极力追求生命与生活环境的强化㊁满足和统一:生命本能对抗死亡本能㊂ (Marcuse,2005:165)由此可见,马尔库塞亦将爱欲称为力比多能量或生命本能,以区别于以生殖繁衍为目的的性欲㊂爱欲对抗引起攻击与破坏冲动的死亡本能,追求生物性与非生物性的满足㊂那么,爱欲何以成为主体收获真正幸福的关键?借助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马尔库塞从人之本质㊁爱欲的目的㊁爱欲的性质三个层面展开其阐释㊂首先,爱欲构成了人之本质㊂弗洛伊德将主体的精神空间分为无意识㊁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㊂无意识为精神的 原发过程 ,前意识和意识为 继发过程 ,以此体现无意识在时间上的先在性:它是主体精神过程的起点,是区别于前意识和意识的独立精神系统㊂弗洛伊德特别指出了无意识与前意识的区别:虽然两者同样遭受来自意识的压抑,但前意识 和字词象征(word-presentations)联系着 (Freud,1989:12),具有对应的符号再现,无意识则不然㊂他进一步揭示了无意识遵从的原则 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该原则向个人强加了 获得幸福的计划(the programme of becoming happy) (弗洛伊德,2007:132),意图消除痛苦㊁获得快乐㊂马尔库塞认为此番论述揭示了 存在本质上是对快乐(pleasure)的追求 (马尔库塞,2012:110),而 在快乐原则之下渴望生命 (Marcuse,1970:6)的爱欲完全符合人的存在原则㊂于是他 将在态(Dasein)(笔者注:亦译为 此在 )即在者本质定义为弗洛伊德意义上的爱欲 (瓦尔特-布什,2014:266)㊂无意识中的爱欲由此被预设为了人之本质㊂其次,爱欲追求幸福㊂马尔库塞认为 幸福乃是需要的完全满足 (马尔库塞,2012:9), 即物质需要和欲望的满足 (马尔库塞,2019a:135)㊂爱欲对生物性与非生物性满足的追求由此契合了幸福的双重标准㊂生物性层面的满足意味着主体获得必要的生存资源,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实现了该目标㊂因此,马尔库塞转而关注非生物性层面,即欲望的满足,亦即一种 拒绝与力比多客体(或主体)分离 (马尔库塞,2012:153)的状态㊂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指向性能量,是 自我指向其性需求对象的能量贯注 (Freud,1963:414),其发出者即为力比多主体,能量贯注的对象则为力比多客体㊂而马尔库塞语境下的力比多能量对应爱欲而非性欲㊂因此,欲望的满足意味着主体切实获得自身爱欲指向的客体㊂倘若主体顺应自身爱欲行事并获得满足,主体便能收获幸福㊂其三,爱欲是主体的话语㊂弗洛伊德认为 无意识过程对现实毫不关心 (Freud,1957:187),独立于意识之外㊂马尔库塞秉承同样的观点,将无意识中的爱欲定性为主体的话语,爱欲表达的是主体自身的㊁真正的欲望㊂他据此区分了真正幸福与虚假幸福:前者源自主体真正欲望的满足,后者源于资本主义社会对主体欲望的管制㊂马尔库塞直言: 无论是人的欲望,还是人对现实的改变,都不再是他自己的了,因为它们现在被人所处的那个社会组织起来了㊂ (马尔库塞,2012:6)这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社会管制之下,主体的力比多能量不再指向自身真正欲求的客体,转而贯注于对社会发展有益的对象与行为之中㊂在此过程中,主体实现了同社会要求的预定和谐,并因此获得了满足与幸福㊂但这类满足感与幸福感仅是社会给予主体的预期报偿,终究是虚假的㊂换言之,在意识层面,主体展现的欲望并非源于自身,而是社会建构的产物㊂只有存在于无意识之中㊁意识管制之外的爱欲才能表达主体真正的欲望㊂因此,爱欲是主体的话语,爱欲的满足即是真正的幸福㊂至此,爱欲同真正幸福联系了起来㊂但依弗洛伊德之见, 本能永远不能成为意识的对象 (Freud,1957:177)㊂作为生命本能的爱欲必然遭受文明的压抑,并以扭曲之后的形态再现于意识层㊃36㊃㊀外国语文2023年第6期㊀面㊂设若此,如何释放被压抑的爱欲?弗洛伊德的释梦再次给予了马尔库塞灵感㊂弗洛伊德指出,无意识中的本能愿望是 只有在夜间才活动的愿望 (Freud,2010:552)㊂这意味着,本能愿望仅能在意识压抑减弱的夜晚以显梦的形式再现㊂释梦的目的正是通过分析与转译,拆穿显梦的伪装,揭示出其背后的本能愿望㊂马尔库塞认为记忆㊁幻想㊁艺术具有与梦同等的功能㊂记忆 有一种保存希望和潜能的特殊功能 (马尔库塞,2012:10),幻想 保存了被禁忌的自由形象 (马尔库塞,2012:126),艺术则 仍然保存着对前历史的过去的记忆 (马尔库塞,2012:127)㊂三者都是爱欲在意识中的投射,其中保存着未经文明扭曲的爱欲原形:记忆中的希望㊁幻想中的自由形象㊁艺术中的前历史记忆㊂若能以此为路径追本溯源,便有可能释放被压抑的爱欲㊂精神分析的重要性便在于此,它 解放了记忆 (马尔库塞,2012:10),由此成为释放爱欲的手段之一㊂综上,马尔库塞将爱欲预设为人之本质,建立了爱欲与真正幸福的联系㊂但不可忽略的是,在马尔库塞的爱欲观中前意识始终缺席,这为爱欲观解放潜力的削弱埋下了伏笔㊂2㊀拉康视角下的爱欲观:具备解放潜力的爱欲马尔库塞在爱欲观中展现了他的文化规划:借由爱欲的释放打破资本主义社会对主体的禁锢㊂学界对此颇有异议,批评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认为不但爱欲的存在难以被实证,且以心理治疗为要旨的精神分析学不足以承担反抗社会禁锢的重任㊂道格拉斯㊃凯尔纳便坦言 相比诉诸弗洛伊德的爱欲和死亡本能,我更建议(马尔库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需求和权力理论 (Kellner,1984:195)㊂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角度,抨击马尔库塞错误地将弗洛伊德的理论解读为一种激进理论㊂弗洛伊德坚持文明对本能的压抑永不可消除,不存在所谓的 本能的完全满足 ,因此他的理论透露出一种悲观主义色彩㊂弗洛姆由此批判 马尔库塞错误地把这种理论(笔者注:即弗洛伊德本能理论) 称为 激进的 (Fromm,1955:344)㊂但若在拉康视角下重审,马尔库塞的爱欲观完全有可能呈现出内涵于斯的解放潜力㊂首先,爱欲的释放将带来人的解放㊂拉康的欲望观支撑了马尔库塞的爱欲本体论㊂拉康认为 欲望是人的本质 (Lacan,1998:275),即主体是被实在界中的原质(the Thing)所驱使并确定其存在㊂实在界近似于无意识,同象征界㊁想象界一并构成了人的现实㊂位于实在界疆域中央 永远抗拒符号化的坚硬内核 (赵淳,2020:22)就是原质,它是欲望背后驱力的来源㊂ 人被能指所掌控 (Lacan,2006:25)中的 能指 指涉的就是原质,它是意义的发出者,它激起主体的欲望,驱使主体的行动㊂换言之,拉康欲望观的底层逻辑是:人实际是受欲望背后的原质所驱使㊂因此,原质构成了人的本质㊂回到马尔库塞的爱欲本体论㊂爱欲所处的无意识即拉康的实在界,爱欲是力比多能量,引起主体的欲望,驱使主体去获得对应的力比多客体㊂虽然主体的欲望最终指向了资本主义社会建构的力比多客体,但不可否认的是主体本质上受无意识中爱欲的驱使㊂因此,马尔库塞的爱欲本体论和拉康的欲望观在认识论上具有同一性:主体被无意识中的爱欲,或实在界中的原质所驱使并确定其存在㊂在此意义上,马尔库塞的爱欲本体论具有足够的学理基础㊂释放被压抑的爱欲即是人之解放的关键㊂其次,爱欲的释放将打破资本主义社会的禁锢㊂爱欲何以具备如此强大的解放潜力?某种程度上,拉康和齐泽克解答了这个问题㊂拉康指出 实在界,或被视为此类的东西,永远拒绝被符号㊃46㊃㊀谢雅姝㊀赵淳㊀马尔库塞爱欲观之重审 从拉康视角出发㊀化 (Lacan,1991:66)㊂一方面, 拒绝被符号化 意指被象征界拒斥之物遭遇符号的阉割,被挡在符号网络之外,不再具有对应的符号形式㊂象征界是 语言构成的世界 (Lacan,2006:371),是社会结构和支撑该结构的社会秩序的总称,亦被称为大他者(the Other)㊂ 象征界中被排除之物重现于实在界 (Lacan,1997:131),被象征秩序阉割之物并未消失,而是被压抑回实在界之中,由此成为异质于象征界的存在㊂另一方面, 永远 强调了异质性在时间线性上无法消除㊂被拒斥之物一旦拥有对应的符号,将立即被象征秩序收编,进入社会结构之中㊂因此,实在界和作为其内核的原质永远抗拒符号化㊂顺此逻辑,齐泽克建立了实在界异质性与主体解放之间的联系㊂ 打破我们意识形态梦幻的强权的唯一方式,就是坦然面对呈现在梦中的我们欲望的实在界 (齐泽克,2014:49)㊂齐泽克此论包含两层逻辑:其一,意识形态建构了梦一般的幻象,以此掩饰那不为所象征秩序所容纳的实在界,从而稳固由符号编织出的现实;其二,面对实在界的主体将意识到了原质等被阉割的异质性之物的存在㊂它们的出现撕裂了意识形态编织的幻象,对象征秩序发起了挑战,最终打破象征界的禁锢㊂至此,爱欲的解放潜力昭然若揭㊂虚假幸福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编织的意识形态幻象,它赋予主体 幸福意识 (the Happy Consciousness), 即相信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并且相信这个制度终会不负所望的信念 (马尔库塞,2014:72)㊂幸福意识不仅合理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亦掩盖了真正幸福的存在㊂于是乎,与原质相似,作为异质性存在的爱欲成为打破僵局的关键㊂依照马尔库塞的规划,记忆㊁幻想和艺术令主体直面被压抑的爱欲㊁重新意识到真正幸福的存在成为可能㊂这将撕裂虚假幸福的幻象,动摇资本主义统治的合理性,打破其对主体的禁锢㊂因此, 爱欲的解放必将成为一种致命的破坏力量,必将全盘否定支配着压抑性现实的原则 (马尔库塞,2012:82)㊂其三,作为主体话语的爱欲打破了精神分析学语境下的悲观主义㊂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语境下,解放前景是悲观的㊂弗洛伊德认为爱欲与文明不能共存,拉康则宣称 无意识是大他者的话语(the unconscious is the Other s discourse) (Lacan,2006:10)㊂该题旨意味着主体并不具有独立的欲望,而是按大他者的欲望来结构自身的欲望㊂因实在界永远拒绝被符号化,导致其在符号意义上是空洞的,作为欲望能指的原质亦成为一个匮乏㊂主体被迫转向外部的象征秩序,去追求原质投射在符号网络上的所指㊂在此过程中,随着大他者的介入,欲望被赋予了文化性㊁社会性和历史性㊂最终,主体仍依照社会文化的要求结构自身欲望㊂概言之,即便是作为主体内在精神空间的无意识仍无法摆脱外在象征秩序的控制㊂将爱欲预设为主体的话语正是对这种而悲观主义的抛弃㊂诚然,在后现代语境下,主体由外在诸要素决定已然成为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立场㊂但这也意味着该立场之下的主体被永远禁锢在了象征秩序之中㊂在此意义上,马尔库塞对爱欲作为主体话语的坚持显得尤为重要㊂无论遭受何种程度的压抑,主体内部仍存在一个拒绝被象征秩序收编的空间,位于其中的爱欲表达着主体真正的欲望㊂主体终将 学会按照自己的生命本能,用社会财富来塑造自己的环境 (马尔库塞,2019b:111)㊂可以说,正因爱欲被预设为主体的话语,人类解放愿景的实现才得以成为可能㊂于是,在拉康的坐标下,马尔库塞的爱欲观展现出了内涵于斯的解放潜力㊂但必须指出的是,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为爱欲观提供学理支撑的同时,亦规定了维持爱欲解放潜力的两大前提:从位置上看,爱欲位于无意识;从性质上看,爱欲是主体的话语㊂两者缺一不可,否则爱欲将被象征秩序收编㊂遗憾的是,马尔库塞在此出现了双重摇摆,导致爱欲解放动因的削弱㊂㊃56㊃㊀外国语文2023年第6期㊀3㊀对爱欲观的疑问:双重摇摆的爱欲对于马尔库塞这样一个重量级的思想家来说,客观而辩证地观照㊁审视和评估其理论价值,乃是应取的学理之道㊂在拉康坐标下重审马尔库塞相关理论,可以发现其爱欲观在具备解放潜力的同时,亦引发了一些疑问,即,爱欲所处的位置在无意识和前意识之间摇摆;爱欲的性质在主体的话语和大他者的话语之间摇摆㊂爱欲的双重摇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爱欲的解放动因㊂首先,爱欲位置上的摇摆削弱了其异质性㊂爱欲的异质性源于爱欲所处的位置 无意识㊂在拉康之处,无意识永远不能被符号化㊂据此,弗洛伊德的前意识被拉康整合进了象征界㊂前意识虽被意识压抑,但具有对应的字词表征,具有再现于符号网络的可能性,所以其是意识的一部分㊂如前所论,前意识在马尔库塞的爱欲观中始终缺席㊂这导致爱欲被同时赋予了不能被符号化和能被符号化的性质,造成了爱欲位置上的摇摆㊂马尔库塞对无意识性质的阐述为爱欲不能被符号化提供了学理依据㊂他如此回应弗洛姆的批判: 本能力量 它关系到人类 古老的遗产 ,也关系到与压抑的殊死斗争㊂ 通过强调 无意识的斗争与有意识的斗争之间的冲突 ,它不可能被保留下来,因为它取决于无意识的内容及其动力机制㊂ (马尔库塞,2019c:142)这意味着,无意识具有前符号性㊂在马尔库塞看来, 古老的遗产是 受 没有变形 的快乐原则支配的,只是最深层㊁最 古老 的无意识过程 (马尔库塞,2012: 125)㊂ 最深层 ㊁ 最古老 意指无意识是主体精神过程的起点,是人之本质㊂ 没有变形 则强调了无意识独立于意识之外,因此并未被象征秩序扭曲变形,是异质性的存在㊂因此无意识是前符号的,不具有对应的符号再现形式㊂爱欲作为生命本能,自然是 古老的遗产 ,即无意识的一部分,因而顺理成章地被赋予了异质性㊂此外, 它不可能被保留下来 揭示了意识对爱欲的阉割㊂作为异质性存在的爱欲必然成为一种创伤性匮乏,永无被符号化的可能㊂因此,爱欲理应位于无意识㊂但是,马尔库塞将记忆㊁幻想㊁艺术规划为爱欲解放的路径则暗示爱欲具备被符号化的可能㊂譬如,记忆中保存着希望与潜能, 它们在个体的朦胧的过去曾经被实现过,因而也不会被个体完全忘却 (马尔库塞,2012:10)㊂ 过去曾经被实现 显然意指爱欲曾一度免于压抑,只是当下遭受意识的禁锢㊂ 不会被个体完全忘却 则暗示了爱欲仍有被符号化的可能,否则爱欲应如前文所述 不可能被保留下来 ㊂同理,幻想中的 禁忌的自由形象 ,艺术中的 前历史的过去的记忆 都是爱欲能被符号化的证明㊂在马尔库塞看来,主体在意识薄弱之时可通过幻想让爱欲短暂再现;艺术则展现了 对生命本能的深切肯定 (马尔库塞,2001:198),描绘了爱欲未被压抑的理想王国㊂因此,该语境下的爱欲实则位于前意识,虽此时遭受意识的压抑暂时无法被唤起,但因它具有对应的字词表征,终究具有重现于符号网络的可能性㊂至此,爱欲出现了第一重摇摆㊂其问题在于,一旦被置于前意识,爱欲必然被象征秩序收编,不再是异质性的存在,亦不再具备击穿象征秩序禁锢的潜力㊂其次,爱欲性质的摇摆为解放前景再次蒙上了悲观主义的色彩㊂虽然将爱欲作为主体话语有悖于拉康 无意识是大他者的话语 的题旨,但基于此,马尔库塞切实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乐观的解放前景㊂不幸的是,马尔库塞再次出现了摇摆:在他看来,爱欲既可是主体的话语,亦可是大他者的话语㊂真正幸福的底层逻辑决定了爱欲是主体的话语㊂马尔库塞近乎直白地指出了爱欲作为主体话语的性质: 什么是 真实 的需要这个问题必须最终由个体自己来回答 (马尔库塞,2019b:61)㊁㊃66㊃㊀谢雅姝㊀赵淳㊀马尔库塞爱欲观之重审 从拉康视角出发㊀要解放 非社会性的 ㊁自主的爱欲 (马尔库塞,2019b:113),以及精神过程是 自主的㊁独立的㊂ (马尔库塞,2012:1)一方面,内在的㊁非社会的爱欲摆脱了象征秩序的控制;另一方面,自主的㊁独立的爱欲指向了主体真正欲求的力比多客体,表达了主体真正的欲望㊂这是真正幸福得以存在的学理基础,否则,主体仅能收获社会建构的虚假幸福㊂在此意义上,爱欲必然是主体的话语㊂但是,有关力比多管制的论述又暗示了爱欲是大他者的话语㊂马尔库塞语境下的大他者即为资本主义社会,它对主体实施 力比多的动员和管制 (马尔库塞,2014:65)㊂具体来说, 个体的需要㊁个体的无意识㊁个体的本能都已经被发达资本主义所掌控,并且经过塑造已与他们逐利性的满足相一致 (马尔库塞,2019d:293-294)㊂这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对主体的管制已然从意识渗透进了无意识㊂它规定着主体欲望的对象,将力比多能量引向诸如异化劳动等满足社会利益的行动中去,最后赠予主体作为预定报偿的虚假幸福㊂顺此逻辑,无意识不再是独立的内在精神空间,而是社会-历史性的,爱欲因此成为大他者的话语㊂于是乎,爱欲出现了第二重摇摆㊂然而,倘若爱欲不再是主体的话语,马尔库塞设想的收获真正幸福的可能性便大为可疑㊂综上,虽然马尔库塞爱欲观的学理基础并非如凯尔纳和弗洛姆所言,存在根本性错误,但若我们从拉康视角加以审视,它的确也带来了某些理论疑问㊂究其根源,马尔库塞在爱欲位置和性质上的摇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理应具备的打破资本主义社会禁锢㊁寻回真正幸福的潜力㊂4㊀结语自爱欲观提出以来,不少学者在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框架下,辩证且深刻地批判了爱欲观的理论局限㊂这样的理论实践值得被肯定㊂但若停留在上述框架之下,学界对马尔库塞爱欲观的评价便有可能会失之偏颇㊂因此,拉康精神分析学的引入变得十分必要㊂从拉康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一方面,爱欲既具备了击穿资本主义禁锢的潜能,亦为打破悲观的解放前景㊁实现真正幸福提供了理论支撑㊂通过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题旨创造性的融合,马尔库塞敏锐地捕捉到了弗洛伊德理论中蕴藏的解放要素,弥补了马克思主义对无意识关注之不足㊂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内外结合的解放方案在资本主义的文化控制业已渗透进个体心理的当下,极具参考价值㊂另一方面,马尔库塞过于清晰地划定了主体内外的边界,导致爱欲在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由外至内的社会控制时,不可避免地在位置和性质上出现了摇摆,从而削弱了自身的解放动因㊂如是观之,在未来解放方案的规划与构建过程中,如何寻找到一个内外平衡的理论落脚点?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㊂总之,在新的理论视角下,通过追根溯源式的研究,我们完全有可能激发出经典理论的当代活力,并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中国新文化理论建设之中㊂参考文献:Freud,Sigmund.1957.The Unconscious.James Strachey[G]ʊ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Volume XIV)London:The Hogarth Press.Freud,Sigmund.1963.The Libido Theory and Narcissism.James Strachey[G]ʊ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Volume XVI)London:The Hogarth Press.Freud,Sigmund.1989.The Ego and the Id[M].New York:W.W.Norton&Company.Freud,Sigmund.2010.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M].New York:Basic Books.Fromm,Erich.1955.The Human Implications of Instinctivistic Radicalism [J].Dissent:A Quarterly of Socialist Opinion (4):342-349.㊃76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拉康欲望理论阐释[论文关键词]拉康;欲望理论;隐喻;换喻;客体小a[论文摘要]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欲望理论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现象与本体的二元对立上,也体现在欲望的表达方式上。
需要(need)和要求(demand)属于现象层面,欲望(desire)属于本体层面。
隐喻和换喻是欲望表达的最常见方式。
客体小a是欲望表达的实质性内容。
一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拉康的欲望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需要(need)、要求(demand)和欲望(desire)三个层面。
需要和要求属于现象层面,之所以属于现象层面在于需要体现为可满足性,要求虽然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但要求仍然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因而这两个层次属于现象层。
而欲望由于具有绝对条件性,所以属于本体的形而上的层面。
可以将欲望的三个层次和三界图的形成对应起来来看。
这样看的话,需要就存在于实在界,也就是婴儿出生之后的六个月之内,即前镜子阶段,要求产生于镜像阶段,即6—18个月之间,欲望(desire)发展于象征阶段,即18个月之后。
当然,这种划分和镜像阶段的三界图的划分一样,只是权宜之计,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
也就是说,需要、要求和欲望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具体讲来,需要是生理需要,具有明确的对象性和有条件性,它表现为可满足性。
要求是对于爱的需要,属于中级需要,它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
拿婴儿来说,需要就是对乳汁的需要,他饿了就要吃奶,渴了就得喝水,这些是就需要而言的具体内容。
等到他长大一些时,就有了爱的需求,希望母亲经常抱着他、大人在身边爱护着他,宠着他,这是对要求而言的内容。
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像想象界的认同一样,主体总认为爱的对象越多越好。
要求如果不能得到满足,主体就会产生焦虑。
而要求的对象却总是缺席的,比如孩子爱的要求对象—母亲。
母亲的缺席,会引起孩子的焦虑。
为什么呢?因为给于自己爱的对象不在了。
为了减缓这种缺席而造成的焦虑,儿童用玩缠线板游戏的方式来抵御焦虑和恐慌,他(或她)借助把线球一放一收这样的重复性动作,来象征母亲的不在与在,从而为爱的缺失建立起防御机制。
儿童玩缠线板这一游戏,其意义引申开来意指要求的实现过程其实是一种话语的言说方式。
这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表明,从需要到要求,主体的欲望发生了一个扭转,从原来的本能需要转为现在的文化需要。
需要是个体的,而要求却已经是主体与他者之间相互反馈的交往行动,交往行动为主体提供了要求的诸多可能性和对象的多样化。
尽管这些对象也许只是爱的缺失的替代品和弥补焦虑的象征品,但是比起需要来,要求的意义已经层出不穷。
那么欲望是什么呢?“在要求从需要那里分离出来的地方欲望开始成形。
”欲望处在要求与需要分离的地方,也就是处在要求与需要的裂缝处。
这个分裂意味着一种浑然的整体性的缺失,浑然整体性也正是欲望所企图达到的目标。
那么这种目标为什么在需要和要求那儿达不到呢?因为需要满足的是一种个体性的目标,不具有黑格尔意义上的普遍性,而要求虽然相对于需要来说,其满足的目标具有普遍性,但是要求的对象却也是一种幻象,而欲望既是对需要对象个体性的否定,也是对要求对象一幻象的否定。
因此,欲望既有前两者的因素,又不是前两者的任何一方,“欲望产生于要求之外,因为当要求将主体的话语联结到它的条件上去时,它精简了需要”。
因此欲望实际是要求减去需要之差,它的目标不可能在需要与要求的任何一方那里得到实现。
欲望在消灭了需要的个体性和要求的幻象性之后,达到了一个本体性的境界,但是欲望的本体仅仅是一种乌托邦状态。
尽管欲望演变的过程也经历了前面所说的两次异化或者否定,但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欲望的途程最终并没有迎来柳暗花明,而仍然处于否定、缺失的状态之中。
拉康的欲望实现似乎是一种逐级上升的过程,但是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理想,作为本体的欲望和欲望的具体实现一表象之间的关系与柏拉图的理式说相仿。
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为最高境界,为本体,感性的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幻相”,感性世界和艺术世界不可能和理式世界同日而语,它们比理式世界要次一级。
换言之,在本体和幻象之间总隔着一层或多层关系。
在此,拉康的欲望本体相当于柏拉图的理式,欲望的实现过程或者需求的对象也永远与本体之间有着隔膜。
欲望的表达试图去呈现欲望本身,但是欲望本体和欲望表达之间总隔着一堵墙,而且,欲望本体的绝对性和欲望表达的相对性之间的悖论关系使得欲望总是曲高和寡,它永远处于缺乏之中,所以拉康有一句名言就是:欲望即缺乏。
由于欲望的这一属性,欲望就与弗氏的愿望区别开来。
愿望是有对象的,而欲望是无对象的。
对于主体来说,只要对象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只要愿望的对象能够实现,主体将之占有了,那么,愿望最后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也就是说,在愿望与对象之间是一种直接的关系。
而欲望就不同了,欲望与对象之间永远都不能绝对满足。
即使用一些对象来填充欲望,这些对象也只能是欲望本体的替代品,并不是真正的欲望本体。
可以说,欲望的替代品就是欲望的表达,是对欲望的不断阐释和更新,是欲望的脚注,但不是欲望本身。
表达永远填补不了欲望这个深不可测的黑洞。
由于欲望处于这样的匮乏之中,所以欲望与主体的心理感受一满足之间没有对应关系,反而和焦虑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单纯的满足是简单的,而欲望需经物、语言表达,最终要和另一主体发生关系。
物、语言只是欲望得以显现的中介,欲望的终极追求在他者那里,因为欲望首先要得到他人的认同。
所以,拉康另一句名言就是:欲望是他者的欲望。
欲望是一种言说方式,是一种说与听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要证明,即使言语碰到的是沉默,只要有一个聆听者,所有的言语都是有回答的。
”二正因为欲望处于对话关系或者主体间性之间,所以欲望在表达的时候就难免被变形。
拉康之所以没有将需要、要求、欲望笼统归结为需要或欲望,原因也就在需要(need)、要求(demand)、欲望(desire)的表达方式不同。
欲望的变异最明显的就在于表达的变形,表达是欲望显现自身的途径。
人一说话就会发生变异,而且往往言不由衷,指鹿为马。
源初的缺失一匮乏不能在要求中实现,但可以在要求的开裂处一欲望那里出现,它存在于象征界,存在于语言中。
在这里,拉康借用并糅合索绪尔、雅各布逊的语言学方法论,将它们改造、变形而塑造成为欲望表达的方式、方法及内容。
索绪尔的语言学方法论主要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二元问题。
索绪尔认为表音层可以称作能指,表意层是所指。
比如树,tree是它的能指层,至于将树所描述成的具体样子,就是所指,也就是内容。
所以说,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是团体约定俗成的。
比如狗,它就是约定俗成的,我们知道那是一种动物,它的叫声、外形、习性与“狗”这个名称是相称的。
如果当初将狗叫成猫,那现在也就那样叫了。
换言之,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对应的,两者合起来表达一个意思。
拉康借用能指、所指概念,反其意而用之。
他认为能指与所指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它们无法幸福地结合在一起,能指与所指往往处于分离状态,而且能指压迫了所指,在能指和所指之间横亘着一道屏障。
能指在明处,所指在暗处,能指牵引着所指。
这个屏障还表明了主体的位置,表明能指对所指有一个抵制作用,主体的意识抵抗着无意识,父之名抵抗着小他者欲望的生成,这些作用也是能指和所指无法幸福结合的原因所在。
拉康通过对弗洛伊德《释梦》的再研究发现所指意义掩盖在大片的能指网络之下,这就表明能指是一个现显,而所指是远隐,我们只有通过能指这个表层去求得深层那个所指。
拉康将能指的地位抬高到了第一位。
他认为,欲望除了用能指来表达,就像人际交流除了用语言来互动以外,别无他物。
“因为欲望仅仅将我们引到既定的裂缝那里,在那里,它表明‘这一个’只能将自己建立在能指因素之上。
”所谓“这一个”有点像黑格尔的独特性的存在,它也只有通过能指才能将自己显现出来。
拉康还在很多处充满自信地肯定了能指至高无上的权力。
“我们很容易看出,只有能指和能指之间的关联才为所有意义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
”能指与能指之间的关联就是能指的网络,也是语言的网络,我们只有通过能指这个讲话者才能理解所指这个书写者。
拉康还说,有了这道屏障以后,通过能指,我们可以对所指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意义的差异也来自于能指与能指的差异。
意义更处于游走状态,我们不可能在某个点上找到它,它依赖于能指与能指之间的协同合作。
所以,我们欲求欲望之秘密,必先弄清语言的运作方式。
语言的运作有两种形式,一个是换喻,一个是隐喻,这两种方式相当于弗洛伊德意义上梦的移置与压缩。
马尔考姆·鲍伊认为,换喻属于认同作用,隐喻属于象征作用。
欲望处于能指链环中,但能指的移动,即一个向一个的移动,并不是简单地位移或换位。
隐喻本身也是一种移动,只不过移动地隐晦些,就像拉康说的换喻是现显,隐喻是远隐一样。
换喻在想象界的比重大些,隐喻在象征界的成分多些,但二者都既存在于象征界,又存在于想象界。
一切都可看做是能指或者能指的活动,世界是由话语构成的,而话语简化为能指。
在这个能指场域中,男人、女人、小孩都是能指,“能指形成了一张网,我们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却能彻底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它们构成了我们的世界,一个从本质上说是象征的世界”。
所以能指也就被象征化了,世界也被话语化了,我们也只能通过研究能指来研究意义。
隐喻和换喻是语言的游戏法则,隐喻和换喻具体含义是:“一个词对另一个词的取代,这产生了隐喻的效果。
一个词与另一个词的组合,这产生了换喻的效果。
”这大致就是隐喻和换喻的功能,它们决定了能指游戏的运作规则。
换喻是从一个能指到另一个能指的运动,就是说欲望的对象总是由此朝向彼,换喻的轨道永远伸向对他物的欲望。
隐喻的功能在于它使能指绕了一圈,绕开了社会禁忌对它的压制。
“人在隐喻中找到的是什么呢?如果不是绕过社会禁忌的障碍的力量又会是什么呢?这个给予压抑中的真理以场地的形式不正是表现了内含在它的身影中的驯服性?”隐喻在中文中的意思等同于象征,隐喻处在一个能指暗示另一个能指之中、在看似无意义中却能够随之产生意义的那个点上,在有与无相会的地方,却也不固定在那里。
而且,隐喻受到了象征界的制约,它要与之抗争,与早已在那里阻止欲望主体前行的力量斗争。
隐喻在修辞学里属于人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用汉语来说,就是像化学反应一样,不是简单的位移或相加减,而是重新生成另一种物质,发生了质的改变。
换喻不过就是再造性思维方式,是能指与能指之间的排列组合。
“隐喻的创造性火花并不来自于将两个形象提示出来,也就是说,并不来自于将两个能指同等地呈现出来。
它在两个能指之间发出,其中一个能指取代了另一个能指在能指连环的位置。
被隐没的那个能指以其在连环中的(换喻)联系而继续现显。
”拉康认为,隐喻的功能影响着本体性的欲望,本性性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也是能指的隐喻功能所显示出来的效果,是否定之否定结果,中间要经历一些曲折和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