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认识图形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平行四边形苏教版(1)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平行四边形苏教版(1)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具体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和平行四边形的高,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明确底与高的对应关系,能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平行四边形基本特征的过程,积累一些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确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一、交流预习,明确目标。

(一)旧知引新,交流预习。

1.〖出示长方形框架〗师:同学们,请看这个图形,叫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征呢?2.〖把长方形框架慢慢拉成平行四边形〗师:同学们请看看,现在还是长方形吗?谁知道叫什么图形?(二)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对,这个图形就叫平行四边形。

〖板书:平行四边形〗。

你已经了解了哪些有关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学生:……)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同学们真会思考,让我们带着疑问继续认识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认识〗,相信通过探究,大家将有新的收获。

请大家自己读一遍今天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和平行四边形的高,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2)明确底与高的对应关系,能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过渡:明确了学习目标,接下来我们就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吧!大家有没有信心?二、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1.感知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出示例8三幅实物图〗师:同学们看这三幅图,你能在图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吗?(指名画一画后课件闪烁)。

师:我们在这三幅图中找到了这么多的平行四边形,你还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学生边说师边课件显示〗2.小组合作,共同发现。

四年级数学认识图形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认识图形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认识图形练习题班级:姓名:1、画一个直角、一个锐角、一个钝角、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要求用直尺或三角板)2.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与两边张口的大小(),张口越大,角就越();张口越小,角就越()。

4.用三角板比一比,填序号。

①②③④⑤⑥锐角:______________直角:_____________ 钝角:____________5.长方形的对边(),四个角都是()。

6.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都是()。

7.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所以它们都是()边形。

9.用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10.填序号。

①②③④⑤⑥⑦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厘米()()()()加与减1.计算并验算。

(1)1000-294= (2)600-499= (3)701-576=(4)376+497= (5)216+492= (6)927-836=2.计算小能手。

(1)230+56= (2)659-347= (3)800-420= (4)470+80= (5)1000-700= (6)60-24= (7)67+42= (8)340+90= (9)507=499+()(10)()-260=380 (11)( )+60=420 (12)400+( )=630 (13)460-( )=350 (14)43+430= (15)436-130= (16)()-()=280 (17)30+()=350 13.长方形的长度分别为2厘米、6厘米、2厘米;第四条边长()。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2章_认识图形》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5)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2章_认识图形》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5)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2章认识图形》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5)一、选择题.(共30分)1. 下图中,()是平行四边形。

A. B.C.2. 下列物体的形状具有稳定性的是()A. B. C. D.3.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只剪一刀,不可能剪出()个梯形。

A.1B.2C.34. 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A.大于B.小于C.等于5.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最长的一条边()于两条直角边的和。

A.大于B.等于C.小于6. 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A.1B.2C.3D.无数7. 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类。

A.3B.2C.很多8. 任意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条高。

A.1B.2C.39. 在等腰三角形中一个角是20∘,另两个角不可能是()A.20∘和140∘B.20∘和70∘C.80∘和80∘10. 平行四边形有()条高。

A.2B.1C.4D.无数条11. 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A. B. C.12. 将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只一刀剪开,拼成一个最大的长方形,可以有()种剪法。

A.4B.2C.113. 一个三角板中最小的角是30∘,最大的角是()A.60∘B.90∘C.75∘D.120∘14. 用七巧板中的某几板,拼成一个大一些的三角形,可以有()种不同的拼法。

A.3B.2C.多15. 对等腰三角形与等腰梯形相同的说法错误的是()A.两腰相等B.两底角相等C.底边上的高相等二、填空题.(共16分)等边三角形有________条边相等,等腰三角形中有________个角相等。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75∘,另一个锐角是________.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________.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________.我们学过的轴对称图形有很多,请列举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一根10m长的钢管做一个三角形的支架,如果其中一边长2m,另外两条边分别长4m和4m.(长度取整米数。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探索图形的学问。

我们会使用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材,具体是第四章《认识图形》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学习第四章的第三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和描述这些图形,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和描述这些图形。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一些实际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模型,以及一些用来画图的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如教室的黑板、桌椅的形状等,让学生们观察并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2. 知识讲解:然后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这些模型,来认识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让学生们理解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我会出一道题目:有一块长方形的地板,长度是8米,宽度是5米,问这块地板的面积是多少?4. 随堂练习: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自己做一些练习题,来巩固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用大字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们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一些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课程进行反思,看看学生们掌握的情况如何,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试题答案及解析

四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试题答案及解析

四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试题答案及解析1.和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答案】长方形、正方形【解析】长方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并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长方形、正方形.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和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2.下面的图形是由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拼成的,请你用线段分割出这些基本图形.【答案】【解析】三角形:有三条首尾相连的线段围成的图形;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根据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概念用线段分割分割即可.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的灵活应用.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答案】平行且相等【解析】此题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来解答,即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这是平行四边形对边的特征。

4.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答案】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解析】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不仅两组对边平行,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又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所以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5.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

【答案】平行且相等。

【解析】略6.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答案】√。

【解析】略7.填出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答案】上底,腰,腰,下底。

【解析】一般我们把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底:短的边叫上底,长的边叫下底。

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作腰。

8.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

(单位:厘米)()【答案】×【解析】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或者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即可求解。

9.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

(单位:厘米)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有一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cm和8cm,你们知道第三边的长度吗”刘飞立刻回答;“第三边可能是10cm”。

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认识图形

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认识图形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课题:图形的分类教学内容: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教学准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框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充分合作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情感与态度:在活动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更加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

教学难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

基本教学过程:一、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看,老师带来了几根小棒,可以作为图形的边,请你挑选合适的小棒,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自主探究,形成数学模型1、你打算挑选什么样的小棒?用螺丝固定后:拉拉看,你发现了什么?(1)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容易变形;(2)变来变去还是平行四边形。

再来拉拉看,指令:变小,变大,变得最大。

原来就是长方形。

看来随便玩一玩都能发现好多数学的问题。

生活中你见过运用平行四边形的这个特性的情况吗?2、如果是其它图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呢?试一试梯形、三角形。

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三角形有稳固性。

生活中见过运用这样的特性的情况吗?分析怎样利用这两种图形特性的优势,避免这样的缺点。

3、我们再来看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可以拉动吗?为什么不可以了?不过我们也可以来研究它。

拿出平行四边形的纸片,你能剪出两个平行四边形吗?还能剪出什么?能剪出两个三角形吗?看一看这两个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怎么样?一张三角形的纸片,能剪出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吗?4、如果把一个梯形,一条边不断地变小,一直小到一个点,就是什么形状?一条边不断地变大,一直大到和下底相等,就是什么形状?三、总结。

你对这几种图形又有哪些新的认识?板书设计:课题:三角形分类教学内容:三角形分类教学准备:剪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四边形分类专项练习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四边形分类专项练习题




编姓名:
走进乡村
一、指出下面各个图形的名称。

二、填空题。

1、()组对边分别()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2、()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3、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

4、平行四边形容易(),三角形具有()。

5、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三、找家。

四、画一画。

1、平行四边形
2、正方形
3、三角形
4、梯形
五、剪一剪。

1、用1张梯形纸一刀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2、用1张平行四边形纸一刀剪出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3、用1张长方形纸一刀剪出三个梯形。

六、右图中有多少个梯形?
七、在梯形里画一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有几种方法?画
一画。

八、从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了锯掉一块宽为20厘米的长方形木条,所剩木板为一个正方
形,周长为180厘米,求原来长方形木板的周长和锯下的长方形木条的周长。

部分答案:
二、1、两平行
2、只有一
3、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4、变形稳定性
5、平行四边形
三、平行四边开:①③⑥
梯形:②⑦⑩
三角形:④⑧
其他:⑤⑨
六、9个
八、原来长方形周长:
(180÷4+20+180÷4)×2 = 220(厘米)
锯下的木条周长:(20+180÷4)×2 = 130(厘米)。

数学认识图形课件完整版课件

数学认识图形课件完整版课件

数学认识图形课件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图形》。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能够通过观察、操作、画图等方法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画图等方法,认识并辨别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

2.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它们。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并辨别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了解并掌握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图形卡片、剪刀、彩纸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文具盒、课本、铅笔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形状,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是由几种基本几何图形组成的。

2. 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画图等方法,尝试辨别和区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

3. 合作交流:4. 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成果,讲解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长方形: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长度相等。

圆形:一条曲线,封闭,没有角,曲线长度等于半径的两倍。

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题:① 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前后知识联系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对一些图形已经有了直观认识。

本单元将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教材通过图形分类、探索活动等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表1:《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前后知识联系(二)单元学习内容认识图形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所以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如下:表2:《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学习内容二、单元教学目标(一)学科性目标1.经历量、摆、拼等直观操作活动,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了解三角形、四边形的分类情况,探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和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创新性目标1.体会不同的分类标准在图形分类活动中的意义,感受量、摆、拼等直观操作活动在探索图形性质中的作用;2.经历量、摆、拼等直观操作活动,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三)教育性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单元三课规划(一)原教材教学规划表3:《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单元原教材教学规划(二)单元三课教学规划表4:《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三课教学规划认识四边形认识四边形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边的关系三角形边的关系知识应用整合课三角形的稳定性2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四、单元三课实施(一)单元课教学案例1.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2.学习目标(1)学科性目标①通过领悟式阅读分类活动内容,丰富对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认识以及感知认识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②在四学活动中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教育性目标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合作学习、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3)创新性目标在单元知识体系的建构中,积累数学探究的经验。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期末复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期末复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期末复习题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注重平时的练习与积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期末复习题,小朋友们一定要仔细阅读哦!1、4.8中的4在( )位上,表示( )个(8在( )位上,表示( )个( )。

6.59中的5在( )位上,表示5个( );9在( )位上,表示9个( );6在( )位上,表示6个( )。

( )个十分之一是0.5 ,( )个百分之一是0.16。

2、30.030化简后是( );把10改写成两位小数是( )。

3、252.55= 0.860.6= 10.10.1=4、52厘米=( )米6千克20克=( )千克35克=( )千克150克=( )千克4米5厘米=( )米306平方分米=( )平方米12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35平方米=( )公顷0.1分米=( )米52厘米=( )米5.06吨=( )吨( )千克3.05吨=( )吨( )千克5、8厘米就是( )米(分数) ,就是( )米(小数)。

53克就是( )千克(分数) ,就是( )千克(小数)6、判断A去掉3.060小数点后面的0 ,小数大小不变。

( )B 笑笑的身高是11.4米。

( )C 6.8里面有6个一合8个0.1。

( )D 149厘米比1.5米高。

( )E 小数都比1小( ) F。

0.23里有23个0.1 ( )G.因为0.80和0.8相等,所以它们的计数单位相同。

( )7、小数点左边第二位上的2要比小数点右边第二位上的2多( )。

8、一箱苹果连箱是质量是51.5千克,倒出一半后,连箱的质量是26.5千克,苹果的质量是多少千克?箱子的质量是多少千克?9、一桶油连桶的质量是31.6千克,卖出一半后,连桶的质量是16.2千克。

油的质量是多少千克?桶的质量是多少千克?10、专业队用三个月挖了一条9.5千米的水渠,第一个月挖了2.75千米,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挖了0.65千米,第三个月挖了多少千米?11、妈妈用一根长16.02米的钢丝做晾衣架,第一次用去5.8米,第二次比第一次少用去1.29米,还剩下多少米?12、王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3.5分,其中语文,数学平均成绩是94.5 分,他的英语成绩是多少分?13、莉莉与爸爸、妈妈去公园,往返车费多少元?单程票价:成人5.8元儿童半价14、小红和爸爸、妈妈去长城,往返车费要多少?单程票价每人24.5元儿童半价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认识图形(易错题)1、在三角形,至少有( )锐角,最多有( )个钝角或( )个直角。

第二单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教案及反思

第二单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教案及反思

第2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本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范畴的知识系列。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角,初步认识了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但对三角形的分类、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等却未曾探索,本单元将引导学生对以上内容进行探索。

首先,教材安排了从不同角度将多边形分类的活动,让学生对多边形有所了解。

其次,教材重点安排了关于三角形知识的学习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它是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三角形的分类是在学生学习了直角、钝角和锐角的基础上学习的,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按不同的方法给三角形分类,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它们的特征。

再次,教材通过有趣的动态情境,引出对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探究,并通过动手试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也通过动手试验探究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最后,通过让学生对四边形进行分类,使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对于以上四部分内容,教材都安排了相应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1.经历量、摆、拼等直观操作活动,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了解三角形、四边形的分类情况,探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在亲历探索发现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思考与探究的乐趣,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3.体会不同的分类标准在图形分类活动中的意义,感受量、摆、拼等直观操作活动在探索图形性质中的作用。

在分析、整理、测量、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中,积极思考,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对学生理解、掌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的价值。

1.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主动有效地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乐于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品质。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梯形》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梯形》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梯形》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梯形》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梯形,会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能测量或画出梯形的高。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梯形的认识过程,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厅性的高的概念,画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
配套教材、直尺、三角尺等。

教学流程:
一、生活导入
1、出示例1的图片,你能在这些生活场景中找到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重点可让学生上台指一指梯形)
2、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梯形吗?
3、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梯形。

你还记得我们昨天是怎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吗?
根据学生回忆板书:
(1)探究特点
(2)认识高、底
(3)多种练习。

数学认识图形教案完整版课件

数学认识图形教案完整版课件

数学认识图形教案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章《图形的认识》,具体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分类;重点探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性质和周长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计算这三种图形的周长。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性质和周长计算。

难点:周长计算公式的运用和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直尺、三角板、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2. 探究新知(2)教师讲解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周长。

3. 例题讲解(1)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3)计算三角形的周长。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挑选部分题目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正方形的性质四条边相等四个角相等,都是直角2. 长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四个角相等,都是直角3. 三角形的性质三条边三个角4. 周长计算方法正方形:边长×4长方形:(长+宽)×2三角形:三边之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长方形,长10cm,宽5cm。

②正方形,边长8cm。

③三角形,三边分别为3cm、4cm、5cm。

(2)思考题:为什么长方形的对边相等?2. 答案(1)①周长:(10+5)×2=30cm②周长:8×4=32cm③周长:3+4+5=12cm(2)因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性质和周长计算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计算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公式的运用不够熟练。

四年级数学下册二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第1课时图形分类教案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二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第1课时图形分类教案北师大版

第1课时图形分类教材第20~21页的内容。

1.经历对已学图形分类整理的过程,了解这些图形的类别特征,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

2.经历分类整理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

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三角形和四边形模型、小棒、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学具、剪刀师:今天老师请了一些你们的“老朋友”到我们的课堂上来,你们想见见吗?(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各种图形)师:你们还认识这些老朋友吗?学生通过观察,汇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体、圆、长方形、长方体、正方形、圆柱、球。

师: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与这些图形有关。

(板书:图形分类)1.进行图形分类。

师:这么多的图形,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你们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学生独立分类,小组交流。

(1)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师:哪一组的同学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分类结果?指名上台投影展示。

第一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长方形、正方形;第二类: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师:你们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呢?预设1:我们是根据它们的名称特点来分的,第一类的图形名称最后一个字都是“形”,而第二类都是“体”,所以我们分成了这两类。

预设2:我们觉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都能立起来,而其他的图形立不起来。

预设3:我们根据他们的面的多少来分的,这四个图形都有好几个面,而其他的图形都只有一个面。

预设4:我们组认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其他的都只占有一个平面。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样能立起来的图形叫做立体图形。

(板书:立体图形)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样只有一个平面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板书:平面图形)师拿出准备好的两大类图形,让学生指认属于哪一类。

(2)平面图形分类。

师:你能把这些平面图形再进一步分类吗?请说说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学生独立分类,小组交流。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垂直与平行1、认识平行和垂直①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

相交又有成直角的和不成直角的两种情况。

.“同一平面”是确定两条直线平行关系的前提,如果不在同一平面内,即便不相交,也不能称为互相平行。

②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平行的表示方法:a//b,读作a平行于b。

生活中平行的例子:窗户相对的框,黑板相对的两条边,公路上的斑马线......③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垂直的表示方法:ab生活中垂直的例子:三角尺上的两条直角边互相垂直......④三条直线的特殊关系:a//b,b//c,那么a//c: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ab,bc,那么a//c: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垂线的画法和性质①过直线上和直线外一点怎样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从直角的顶点起,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②过直线外一点怎样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与直线外的一点重合;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③垂线的性质: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平行线的画法及运用①平行线的画法: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再沿第一步中的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②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其中的一条直线重合;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如果第一步的三角尺的直角边与另一条直线完全重合,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平行,如果不完全重合,这两条直线就不平行。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 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7课时 梯形的认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 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7课时 梯形的认识
第7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7.7 认识梯形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认识梯形的高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能测量和画出梯形的高。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能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
生活中你经常会看到这些图形吧!认一认。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有什么区别?
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
下底
上底



梯形的高
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的垂直线段叫作梯形的高。
上底
下底


上底

下底



上底
下底


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下底
上底


相等
相同点:都有四条边、有四个角
下底



上底
在梯形里,相互平行的一组边叫作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上底。
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作梯形的腰.
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作梯形的高.
较长的叫下底。
课堂小结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情境导入
从图片中抽取出“梯形”
1. 课件演示从图片中抽取出“梯形”。
2. 学生观察这组梯形。
探究新知
1. 要求:通过观察梯形,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有四条边;有一组对边平行。
2. 要求:请你动手验证一下,看看你们说的对吗。
3. 学生汇报验证结果。
4. 要求:请你说一说梯形有什么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认识图形01、课题:走进乡村内容: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课时:2教学准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框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基本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走进乡村我们在都市生活习惯了,有的人可能非常希望能去乡村看一看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这幅图来感受一下乡村的风景吧。

看,这幅图上有些什么?二、自主探究,形成数学模型1、这幅图上还有许多数学图形呢?从图上找出你认识的图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你能大概地画出你找到的图形吗?试试看。

2、把你找到的图形进行分类,采用标号的方式进行。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可以根据边来分,看,这些图形都是四边形,你能把这些四边形再分类吗?你认为这里什么图形很特殊?3、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老师这准备了几根小棒,你能选几根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四条边?4、在第21页的点阵图上画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5、第21页填一填,找一找,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在这些平行四边形中,你觉得哪个比较特殊?特殊在哪儿?如果用一个圈把平行四边形都放在里面的话,请你也画一个圈来表示长方形、正方形。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外面再画一个圈,你觉得这应该是什么?再用一个圈画出梯形的地盘,应该怎么画?试试看。

三、总结。

现在再试着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再把它旋转。

教学反思:先从图中找出认识的图形。

分类——为什么这样分类——找出这类图形的共同点——探索出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定义。

这样课的结构好,让学生在理解与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的方法,学会学习。

课时2教学准备:平行四边形、梯形纸片、框架、剪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基本教学过程:一、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看,老师带来了几根小棒,可以作为图形的边,请你挑选合适的小棒,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自主探究,形成数学模型1、你打算挑选什么的小棒?用螺丝固定后:拉拉看,你发现了什么?(1)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容易变形;(2)变来变去还是平行四边形。

再来拉拉看,指令:变小,变大,变得最大。

原来就是长方形。

看来随便玩一玩都能发现好多数学的问题。

生活中你见过运用平行四边形的这个特性的情况吗?2、如果是其它图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呢?试一试梯形、三角形。

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三角形有稳固性。

生活中见过运用这样的特性的情况吗?分析怎样利用这两种图形特性的优势,避免这样的缺点。

3、我们再来看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可以拉动吗?为什么不可以了?不过我们也可以来研究它。

拿出平行四边形的纸片,你能剪出两个平行四边形吗?还能剪出什么?能剪出两个三角形吗?看一看这两个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怎么样?一张三角形的纸片,能剪出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吗?4、第23页。

第2题。

(1)下面哪两个图形能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剪下附页1图形1中的图形试一试。

(2)下面哪些图形可以看成是由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拼成的?5、如果把一个梯形,一条边不断地变小,一直小到一个点,就是什么形状?一直大到和下底相等,就是什么形状?三、总结。

你对这几种图形又有哪些新的认识?教学反思:对于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等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于活动角帮助学生来认识。

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图形中较特殊的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比较。

02、课题:动手做内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课时:1教学准备:让学生带软尺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做成一个长方形,找到高,体验高的基本特征。

2、会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3、根据图形的高和底画图形。

基本教学过程:一、一、创设情境1、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版,想做成一个最大的长方形桌面。

可以拼,该从哪里锯开呢?二、动手操作6、动手剪下附页1图2中的图形。

7、你认为应该沿着什么样的线条剪?还可以怎样剪?8、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请你做一下设计师,用图形来表示设计意图。

这条线是怎样画出来的?(从两条对边之间画垂直线段。

)三、数学概念1、这条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这条边就叫做底。

发现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垂直)还有哪条边和这条高也垂直吗?(也是底。

)2、你还能画出一条高吗?(检查三角板的摆放)3、梯形也有高,判断:下面哪条是梯形的高?必须是从平行的那组对边之间画的?4、三角形也有高,你觉得三角形的高指的是什么?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

5、练习:第25页第1题。

三、运用概念1、第25页练一练第1题。

2、第2、3题。

3、可以画指定底与高的图形吗?四、总结。

教学反思:动手做一做对于孩子掌握高的概念,形成高的表象非常有效,他们很容易就能掌握高的特点——垂直。

帮助他们总结高的概念,可以总结一些关键词语,比如:垂直(重合)、对面(边或顶点)。

注重孩子画高方法的培训,让他们熟练地画高。

03、课题:三角形分类内容:三角形分类课时:1教学准备:剪刀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2、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4、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基本教学过程:二、一、创设情境1、笑笑和淘气来到一个神秘的王国,他们很想了解这个神秘的王国,你们想一起去吗?那就帮他们打开这个神秘王国的大门吧,密码是——一个谜语:提示语:红领巾、图形、杨辉、稳固性。

2、谜底:三角形。

能解释一下吗?知道杨辉与三角形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吗?等会可以为大家提供资料。

就让我们先进入三角形的王国吧。

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2、有这么多共同点,笑笑和淘气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5、从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

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

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交流成功经验。

三、巩固与应用i.第28页第1题。

ii.猜三角形。

3、画三角形。

1.画一个直角三角形;2.画一个钝角三角形;3.画一个锐角三角形;4.画一个等腰三角形;5.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是3厘米,一条直角边是4厘米;6.一个钝角三角形,但又是等腰三角形;7.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直角。

四、总结,拓展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拓展:维恩图。

04、课题:探索与发现(一)三角形内角和内容:三角形内角和课时:1教学准备:三角形、量角器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

2、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3、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的研究方法,感受数学研究方法。

基本教学过程:三、一、创设问题情境大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大。

”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我们来做一回裁判。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1、分小组测量,比较。

寻找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填在书上。

2、你发现了什么?3、那如果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应该很接近平角了?这是三角形的一个很隐秘的特征,你记得了吗?三、巩固与应用1、那如果知道三角形三个角中的两个角,就应该可以知道另一个角的大小了。

第31页试一试。

2、第32页练一练1。

3、第2题。

4、实践活动。

四、总结与拓展。

这节课你了解到了什么?等腰三角形是对称图形吗?如果知道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只知道其中一个底角是50°,你能知道其它两个角的大小吗?教学反思:学生在量三角形各个角的时候容易产生比较大的误差,但他们中许多是“先知先觉”者,容易产生冲突,可以引导他们分析其中的原因,用撕、拼的方法进行验证,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他们能自觉地认识到测量的误差的存在。

应该加强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进行的计算练习。

05、课题: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内容: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课时:1教学准备:直尺、教具(小棒)教学目标: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基本教学过程:一、数学活动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

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

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2、三角形形路线,从邮局到杏云村,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3、是不是任意两条边的程度的和一定比第三条边大呢?画一画,算一算。

把计算结果填写在第33页的表上。

二、运用知识模型1、第34页,练习1。

下面各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2、摆一摆,3根小棒,能3、第13页第5题。

说到比较大小,有一位同学也在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并把他们按顺序排列了起来,我们来看一看。

发现什么问题?原来是他过于马虎,把小数点丢掉了。

小数点虽然小,但影响却很大,我们来帮他添上吧,看一看小数点可能是在什么地方,在适当的位置写上小数点,使这个式子成立。

4、第12页第3题。

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5、第12页第4题。

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

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三、游戏1、第13页第6题。

2、第13页数学游戏。

四、总结。

教学反思:依照教材上的情境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走哪条路近?由学生先猜想,后验证。

再从具体的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推想在所有的三角形中是否都存在着这样的关系?怎么办?学生列举,通过量、算,最终得出: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天第三边。

有些孩子对于两条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不能正确判断。

利用活动三角形进行进行重点验证比较好。

06、课题:数学欣赏内容:图形欣赏、分析课时: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2、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基本教学过程:一、欣赏图案呈现教材中的图案让学生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