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理化试卷——古诗中的化学知识

合集下载

201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

201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

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014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 学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注意事项:1.本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Na-23S-32Fe-56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表内。

题号 12345678910答案1.下列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安庆石油化工B .毫州古井酿酒C .铜陵有色冶金D .六安水力发电2.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

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A .牛奶B .青菜C .豆类得分 评卷人D.虾皮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

下列有关高铁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钠、铁、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2:1:4C.铁元素化合价为+6 D.由两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组成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过滤B.加热液体C.除去CO中的水蒸气D.量取9.3mL液体5.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

2014年陕西中考化学真题+答案

2014年陕西中考化学真题+答案

2014年陕西中考化学真题+答案2014年陕西中考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14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S —32 Cu —64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计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9.化学与生活、生产及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经常食用豆奶,可为人体补充丰富的维生素 B .N aHCO 3受热分解放出CO 2,可用作灭火剂的原料C .将锅炉燃料煤改气,可减轻大气污染D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节约金属资源10.实验室制取CO 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

不正确...的是( )1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b+ + 一定条件 氮原A.检查气密性 B.制气稀硫酸块 状大理石 气体 燃着的 木 条 气体 拉注射器活塞 水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 .b 、d 两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D .a 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12.陕南盛产茶叶,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C 7H 14O3N 2)、锌、硒等多种成分,茶树适宜在pH 为5~6的土壤中生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B .茶氨酸属于有机物,锌、硒指单质C .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3个氧原子D .茶树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13.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锈蚀B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 .Na +、Mg 2+、Cl -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8 2 +8D .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更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14.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探究铁锈蚀条件 C .探究燃烧条件D .探究分子运动15.下列实验所对应的两种方案均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方案一 方案二A 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铜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B 分离NaCl 和CaCO 3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C 检验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 分别测溶液的pH 取样,加FeCl 3溶液D 鉴别化肥NH 4Cl 和NH 4NO 3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6分)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计19分)浓氨水 酚酞溶液 浓氨水铁钉 蒸馏水 热水 (80℃)气球 红磷 白磷 A16.(3分)Ⅰ、Ⅱ两小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Ⅰ题计分。

2014年陕西中考化学真题+答案

2014年陕西中考化学真题+答案

2014年陕西中考化学真题+答案2014年陕西中考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14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S —32 Cu —64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计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9.化学与生活、生产及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经常食用豆奶,可为人体补充丰富的维生素 B .N aHCO 3受热分解放出CO 2,可用作灭火剂的原料C .将锅炉燃料煤改气,可减轻大气污染D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节约金属资源10.实验室制取CO 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

不正确...的是( )1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b+ + 一定条件 氮原A.检查气密性 B.制气稀硫酸块 状大理石 气体 燃着的 木 条 气体 拉注射器活塞 水D .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更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14.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探究铁锈蚀条件 C .探究燃烧条件D .探究分子运动15.下列实验所对应的两种方案均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方案一 方案二A 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铜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B 分离NaCl 和CaCO 3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C 检验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 分别测溶液的pH 取样,加FeCl 3溶液D 鉴别化肥NH 4Cl 和NH 4NO 3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6分)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计19分)浓氨水 酚酞溶液 浓氨水铁钉 蒸馏水 热水 (80℃)气球 红磷 白磷 A16.(3分)Ⅰ、Ⅱ两小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Ⅰ题计分。

Ⅰ.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1)水厂处理水时,有时会向水中加生石灰,此过程发生的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014年中考理化试卷——古诗中的化学知识

2014年中考理化试卷——古诗中的化学知识

2014年中考理化试卷——古诗中的化学知识成语中有关燃烧的知识1、刀耕火耨古人在播种前放火烧去野草,用余灰肥田。

燃烧后的草木灰含钾5~12%、钙5~25%、磷0.5~3.5%,它是一种高效肥料,还可降低土壤酸性,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化学肥料。

2、火树银花火树就是指焰火,俗称烟花。

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装有类似火药的发射药剂,上部装填燃烧剂、助燃剂、发光剂及发色剂,发色剂内含各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它们在燃烧时显示各种各样的颜色,化学上称之为焰色反应。

3、炉火纯青人们很早就知道根据燃烧火焰的颜色判断温度的变化:炉火温度在1200℃时,火焰发亮,逐渐变白;继续升到接近3000℃后,呈白热化;如果超过3000℃,火焰由白转蓝,这就是“炉火纯青”了,它是燃烧时可达到的最高温度。

4、石破天惊只有火药爆炸才能产生“石破天惊”的效果。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基本成份为硝石(硝酸钾)、硫磺及木炭,三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热后,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光和热。

5、水火不容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由燃烧引起的火灾,一般情况下,用水扑救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因为水是不会燃烧的液体,可以隔断空气,吸收热量,降低温度,这就是“水火不容”的道理。

6、抱薪求火(火上浇油、杯水车薪、釜底抽薪)这些讲的都是可燃物与燃烧现象的关系:抱着柴火去救火,肯定适得其反;往火上浇油,只能使火烧得更旺;用一杯水去灭一车柴产生的火焰,是多么微不足道啊;移走柴火,还是釜底抽薪解决问题嘛!7、百炼成钢将烧红的生铁反复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坚硬的钢,其实是对生铁的不断除杂致纯的过程。

成语中涉及的物质性质8、水滴石穿一般认为,“石穿”是由于水滴经过长年累月冲击石面而产生的,孰不知,这里面还拌随化学反应: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部分溶在雨水中,使雨水略呈酸性,滴在主要由碳酸钙组成的岩石上,碳酸钙与酸起反应,溶解在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累积,地壳或岩石可演变成奇峰异洞、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等。

贵州省毕节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贵州省毕节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贵州省毕节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既隐含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陆虞后火烧草料场C.白玉为床,金作马D.伐薪烧炭南山中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陆虞后火烧草料场只有化学变化,白玉为床,金作马只有物理变化;伐薪烧炭南山中,伐薪是指砍柴属于物理变化,烧炭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解答:解: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陆虞后火烧草料场只有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白玉为床,金作马只有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伐薪烧炭南山中,伐薪是指砍柴属于物理变化,烧炭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3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B.変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C.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缉毒犬闻到毒品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B 、変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C 、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 、石块是宏观的物质,将石块研磨成粉状,不能说明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3分)我国民间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返青粽叶”是不法商贩用硫酸铜浸泡过的,误食这样的粽叶包的粽子有害健康.在物质分类中,硫酸铜属于( )A . 混合物B . 氧化物C . 盐D . 酸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可以根据硫酸铜的离子组成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 解:硫酸铜是由金属离子铜离子和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硫酸铜是否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果是就属于盐.4.(3分)下列各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A . 都属于阳离子:B . 都属于阴离子: C . 属于同一种元素: D . 属于同一种原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A 、根据“阳离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判定;B 、根据“阴离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判定;C 、质子数相同,是属于一种元素,为镁元素的离子、原子;D 、质子数不同,不是一种原子.解答: 解:A 、前为氖原子,后为钠离子为阳离子,“都属于阳离子”说法错误,故A 错误;B、前为氯离子为阴离子,后为氩原子,“都属于阴离子”说法错误,故B错误;C、质子数相同,是属于一种元素,为镁元素的离子、原子,故C正确;D、质子数(9≠12)不同,不是一种原子,故D错误.答案:C.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元素的概念;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5.(3分)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是200gB.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采用降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60℃时,甲的溶解度是60g,因此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60g,在100g 水中加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60g+100g=160g,因此得不到200g溶液;40℃时,甲、乙有交点,因此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不是大于;采用升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不是降温.解答:解:A、60℃时,甲的溶解度是60g,因此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60g,在100g水中加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60g+100g=160g,因此得不到200g溶液;故选项错误;B、40℃时,甲、乙有交点,因此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选项正确;C、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不是大于,故选项错误;D、采用升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不是降温,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配制溶液和实验数据的处理问题,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3分)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化肥对农作物的增产已成为最有力的措施.现有一包化肥,可能是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外观为白色固体,加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这包化肥是()A.碳酸氢铵B.氯化钾C.硫酸铵D.磷矿粉考点:化肥的简易鉴别;铵态氮肥的检验.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根据题意,现有一包化肥,可能是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外观为白色固体,加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体放出;据此结合磷矿粉是灰白色的,硫酸钾、氯化铵和氯化钾都是白色的晶体;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现有一包化肥,可能是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外观为白色固体,而磷矿粉是灰白色的,则该化肥不可能是磷矿粉;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说明该化肥不是铵态氮肥,即该化肥不是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钾加水后能全部溶解,故这包化肥是氯化钾.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常见化肥简易鉴别,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磷矿粉颜色与其它化肥的不同、铵态氮肥的性质.7.(3分)建造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美丽毕节,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B.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C.大力植树造林,保固水土D.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 A、根据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烟尘造成环境污染进行解答;B、根据植树造林,改善环境分析;C、根据合理使用农药不会污染水资源进行解答;D、根据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有毒物质进行解答;解答:解: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烟尘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符合题意;B、合理使用农药不会污染水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C、大力植树造林,改善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D、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有毒物质,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关注世界环境问题,平时注意多搜集环境保护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8.(3分)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中考临近,小林母亲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制定了食谱,食物有:米饭、牛肉、花生、鱼、牛奶.从营养学的观点出发,你认为还要增加是食物是()A.豆腐B.排骨C.黄瓜D.鸡蛋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从豆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去分析解答;B、从排骨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油脂去分析解答;C、从黄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去分析解答;D、从中鸡蛋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去分析解答;解答:解:米饭中含有糖类,牛肉中含有油脂和蛋白质,鱼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花生含有油脂,牛奶中有水分和蛋白质,营养素中还缺少维生素.A、豆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故错误;B、排骨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油脂;故错误;C、黄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故正确;D、鸡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故B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均衡营养,合理膳食,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习惯.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0分)9.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氨气,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即可析出NaHCO3固体,将其加热得到纯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H2O+CO2+NH3═NaHCO3+NH4ClNaHCO 3Na2CO3+CO2+H2O由上述信息可知,NaHCO3常温下溶解度较小,受热易分解,若Na2CO3中混有NaHCO3杂质,可用加热方法将杂质除去.考点:纯碱的制取;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氨气,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即可析出NaHCO固体,说明NaHCO3常温下的溶3解度减小;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受热不容易分解.解答:解:因为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氨气,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即可析出NaHCO固体,说明NaHCO3常3温下的溶解度减小;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说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若Na2CO3中混有NaHCO3杂质,可用加热方法将杂质除去.故填:小;分解;加热.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10.燃放焰火时五光十色,原理是某些不同的金属元素在燃烧时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有一种焰火的火药中含有Cu(NO3)2,燃放时会产生绿色火焰,其化学方程式为:2Cu(NO3)22CuO+O2+4X,X的化学式为:NO2.已知 4X+O2+2H2O═HNO3,若将Cu(NO3)2分解产生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不能(填“能”或“不能”)收到气体.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由2Cu(NO)22CuO+O2+4X可知,3反应前铜原子是2个,反应后是2个;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4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8个包含在4X中;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是二氧化氮,化学式是NO2;因为二氧化氮能和水、氧气反应生成硝酸,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故填:NO2;不能.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1.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略去):(1)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2)D可能是CuO或Fe3O4(填化学式);(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本题的解题突破口是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则A是水,水能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B和C是氢气和氧气中的一种,B能转化生成黑色固体D,且D能与C反应生成水,则可能是发生的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故C是氢气,B是氧气,D可能是氧化铜或是四氧化三铁,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则A是水,水能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B和C是氢气和氧气中的一种,B能转化生成黑色固体D,且D能与C反应生成水,则可能是发生的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故C是氢气,B是氧气,D可能是氧化铜或是四氧化三铁,代入框图,推断合理;(1)A是水,能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填:.2H2O 2H2↑+O2↑;(2)D可能是氧化铜或是四氧化三铁,故填:CuO或Fe3O4;(3)反应③是氢气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点评: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题干叙述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顺推或逆推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要求同学们加强对物质性质的掌握,以便灵活应用.12.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是: a (填 a 或 b)(2)对于曲线a表示的反应,H2SO4(填化学式)有剩余.(3)若有一种金属剩余,则剩余的金属一定是Fe (填化学式)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度越快,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氢气越多;(2)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如果完全和金属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应该是相同的,图中生成氢气质量不相等,说明至少有一份中硫酸有剩余;(3)根据等质量的锌消耗硫酸的质量小于铁进行假设讨论.解答:解:(1)根据图示,在停止反应前的时间段,相同时间内曲线a代表的金属产生氢气的速度大于曲线b 代表的金属,说明金属a的活动性大于金属b,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金属a为锌;(2)从图示看出,锌和铁与酸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不同,如果硫酸完全反应的话,生成的氢气质量应该相同,现在锌生成的氢气少,故推知硫酸没有完全和锌反应,有剩余;(3)等质量的锌消耗硫酸的质量小于铁,因此若铁正好完全反应时锌量不足而不会出现剩余,则剩余的只能是铁;故答案为:(1)a;(2)H2SO4;(3)Fe.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金属和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发现试管中仍有黑固体存在,他们对黑色固体是什么进行了探究:【提出猜想】甲同学:是木炭乙同学:是氧化铜丙同学:是木炭和氧化铜【查阅资料】木炭、铜都不与稀硫酸反应;CuO、Fe2O3、MgO等氧化物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实验设计】向盛有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震荡,静置后观察现象.【分析讨论】他们对该实验方案进行了讨论,达成了共识;若试管内溶液呈蓝色,黑色固体不存在,证明乙同学猜想正确;若试管内液体无色,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甲同学猜想正确;若出现的现象是试管内溶液呈蓝色且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正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提出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也可能是木炭,也可能是氧化铜和木炭的混合物;【分析讨论】木炭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如果加入足量稀硫酸时,如果试管内溶液呈蓝色,黑色固体不存在,证明黑色固体是氧化铜,如果试管内液体无色,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黑色固体是木炭,如果试管内溶液呈蓝色且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黑色固体是木炭和氧化铜.解答:解:【提出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也可能是木炭,也可能是氧化铜和木炭的混合物.故填:是木炭和氧化铜.【分析讨论】若试管内溶液呈蓝色,黑色固体不存在,证明乙同学猜想正确;若试管内液体无色,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甲同学猜想正确;若出现的现象是试管内溶液呈蓝色且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正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故填:乙;甲;试管内溶液呈蓝色且有黑色固体存在;CuO+H2SO4═CuSO4+H2O.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4.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如图中部分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2)使用A装置制取气体,反应物的状态要求是:固体.(3)用C装置可以收集O2、CH4、NH3、Cl2中的CH4、NH3(填化学式).(4)既可以用来制取O2,用可以用来制取H2和CO2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字母序号),若用该装置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5)实验室制取气体是二氧化碳,组装好仪器后进行的必要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a (填 a 或 b)端短通入气体.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2)A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3)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比较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大小,可将其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较;(4))装置B是不需要加热的仪器,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所以实验室中既可以用来制取O2,又可以用来制取H2和CO2;(5)连接装置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才能加入药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解答:解:(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答案为: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2)A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3)O2、CH4、NH3、Cl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16、17、71,所以O2、Cl2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H4、NH3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4))装置A是不需要加热的仪器,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所以实验室中既可以用来制取O2,又可以用来制取H2和CO2,故答案为:B;2H2O22H2O+O2↑(5)连接装置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才能加入药品制取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从a端通入气体;故答案为:(1)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2)固态;(3)CH4,NH3;(4)B,2H2O22H2O+O2;(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解答时要细心分析.15.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致癌物质黄曲霉素B2(化学式: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计算:(1)黄曲霉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2)15.7g黄曲霉素B2中含氧元素的质量(精确到0.1g).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黄曲霉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7+1×14+16×6=314.(2)因为黄曲霉素B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所以15.7g黄曲霉素B2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15.7g×100%=4.8g.故答案为:(1)314;(2)4.8g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6.将100g氯化钾样品(含碳酸钾)加入50g盐酸中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得到145.6g溶液.则:(1)产生的气体质量为 4.4 g.(2)计算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碳酸钾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求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从而求出碳酸钾的质量,进而求出氯化钾的质量分数.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减少的质量即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即100g+50g﹣145.6g=4.4g,故填:4.4;(2)设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K2CO3+2HCl=2KCl+CO2↑+H2O138 44x 4.4gx=13.8g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为:100g﹣13.8g=86.2g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86.2%答: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86.2%.点评:本题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

2014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2014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化学试卷 第1页(共16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16页)绝密★启用前陕西省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 学本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S 32— Cu 64—第Ⅰ卷(选择题 共1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9.化学与生活、生产及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经常食用豆奶,可为人体补充丰富的维生素B .3NaHCO 受热分解放出2CO ,可用作灭火剂的原料C .将锅炉燃料煤改气,可减轻大气污染D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节约金属资源10.实验室制取2CO 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B .制气C .收集D .验满 1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 .b 、d 两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D .a 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12.陕南盛产茶叶,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71432C H O N )、锌、硒等多种成分。

茶树适宜在pH 为5~6的土壤中生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B .茶氨酸属于有机物,锌、硒指单质C .1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D .茶树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13.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B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 .Na +、2Mg +、C1-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 .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更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14.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 .探究铁锈蚀条件C .探究燃烧条件D .探究分子运动15.下列实验所对应的两种方案均正确的是( ) 选项目的方案一 方案二A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铜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分离NaCl 和3CaCO 的混合物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 C 检验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 分别测溶液的pH 取样,加3FeCl 溶液 D鉴别化肥4NH Cl 和43NH NO取样,加水溶解,观察取样,加熟石灰研磨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6分)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19分)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化学试卷 第3页(共16页) 化学试卷 第4页(共16页)16.(3分)Ⅰ、Ⅱ两小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Ⅰ题计分。

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分)1.(2分)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CH411.【难度】容易题【分析】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涉及新物质的产生,而物理变化则没有新物质的生成;A、“野火烧不尽”指野草燃烧,这一过程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是化学变化;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此句包括了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此句包括了空气流动形成风、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雨、空气传递声波、花朵被吹落等现象,没有新物质的产生,都是物理变化;D、“蜡炬成灰泪始干”指蜡烛燃烧,这一过程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是化学变化.【解答】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解题时要把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生成新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2.(2分)2月29日,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甚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CH21B;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CH21C.【难度】容易题【分析】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不仅会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还会产生大量的尾气,汽车尾气是PM2.5的来源之一,加重了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是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推广使用太阳能会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使PM2.5的排放量降低,符合题意;C、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鼓励燃煤发电会使PM2.5排放量增加,不符合题意;D、液化石油气也是化石燃料,其大量使用会增加PM2.5的排放量,不符合题意.【解答】B【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并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限制化石燃料的不合理使用、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意义重大.3.(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A.熄灭酒精灯B.过滤C.稀释浓硫酸D.将固体药品装入试管中【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CH129;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CH12B;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CH244;固体药品的取用CH128.【难度】容易题【分析】A、酒精易挥发,用最吹灭酒精灯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正确的熄灭方法是用灯帽盖灭,图中做法错误;B、在进行过滤操作时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需要用玻璃棒来引流,图中做法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应该采用“注酸入水”的方法:将浓硫酸沿容器壁缓缓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溶解产生的热量散发,图中做法错误;D、取用固体药品时,要先将试管横置,再用钥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最后慢慢竖起试管,切忌直接投入,图中做法正确.【解答】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要按照严格的操作规范进行相应实验,注意对实验操作细节的把握,防止发生意外事故.4.(2分)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CH512;防范爆炸的措施CH515.【难度】容易题【分析】A、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如果电器带电,泼水会造成短路引起安全事故,即使电器不带电,泼水也会对电器的性能产生影响,正确的做法是:先确保电源断开,再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说法错误;B、炒菜时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可用锅盖盖灭,原理是隔绝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说法正确;C、高层楼房着火时,不应该打开门窗,打开门窗会使空气更加流通、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更充分,从而可燃物燃烧更加剧烈,说法错误;D、发现煤气泄漏时,要杜绝一切能产生电火花的行为,因为煤气与空气混合至一定比例时,遇到火花会发生爆炸,所以不能打开排气扇,说法错误.【解答】B【点评】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为:存在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上,从这三方面入手可以找到不同的灭火方法,结合火灾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安全合理的方法灭火.5.(2分)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CH22A;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CH22C.【难度】容易题【分析】A、由图可知甲曲线随温度升高上升趋势明显,即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法正确;B、溶解度曲线图中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对应的温度下,曲线所代表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说法正确;C、N点处于甲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表示t2℃时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D、由图可知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5g,表示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乙25g,即125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5g,说法错误.【解答】D【点评】物质溶解度曲线图直观地反映了物质溶解度大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由曲线可知某温度下一定量溶剂所能溶解溶质的最大值.6.(2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钢铁锈蚀C.水通电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CH325;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CH233;燃烧与燃烧的条件CH511.【难度】容易题【分析】A、人能够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分子能够扩散到空气中,进一步扩散到人的鼻子里,说法正确;B、钢铁在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的情况下更容易生锈,在刚铁制品表面涂油漆能隔绝钢铁与氧气的接触,从而实现防锈,说法正确;C、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了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说法正确;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后木条熄灭,只能说明瓶中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无法证明是二氧化碳气体,氮气、惰性气体等也符合这一现象,说法错误.【解答】D【点评】组成物质的分子处在不断的热运动状态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7.(2分)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CH34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CH431;灭火的原理和方法CH512.【难度】中等题【分析】A.分子是决定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和过氧化氢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却由不同的分子构成,所以化学性质不同,说法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发生改变,由蜡烛和氧气反应的生成物中包括碳元素和氢元素,可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说法正确;C.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存在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上,只有当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能燃烧,所以只要破坏三个条件中的一个或以上,就能实现灭火,说法错误;D.碱的水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碳酸钠等强碱弱酸盐溶液也显碱性,说法错误.【解答】B【点评】推理分析是重要的思维方法,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在推理过程中要理清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推理得出的结论要经得起事实的检验.【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CH111;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CH525;酸、碱、盐的鉴别CH24B;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CH224.【难度】中等题【分析】A、羊毛是天然纤维中的动物纤维,成分为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是天然纤维中的植物纤维,成分为纤维素,燃烧产物是CO2和H2O,所以残余灰烬很少,通过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B、无色酚酞试液在遇到碱性溶液时会变红,遇到中性的食盐水和酸性的盐酸都不会变色,无法进行区分;C、硝酸铵粉末溶解时吸热,会使溶液温度降低,氧化钙粉末溶解时放热,会使溶液温度升高,可以区分;D、聚氯乙烯塑料中含有氯元素,在燃烧时会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而聚乙烯塑料燃烧时没有这一现象,可以区分.【解答】B【点评】在解答物质鉴别类题目时,要从物质间理化性质的差异入手,合理的设计方案进行验证,鉴别多种组分时要注意检验的先后顺序,前一组分的验证不能对后续组分的验证产生干扰.硫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健康的重要作用CH531;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CH327;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CH534.【难度】中等题【分析】A、随意排放生活污水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等,正确做法是集中处理后排放;硬水与软水的本质区别是所含可溶性钙镁离子的多少,可通过加入肥皂水进行区分: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产生浮渣多的是硬水;B、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约为2.0%,所以钙是常量元素;C、人能够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花香分子能够扩散到空气中,进一步扩散到人的鼻子里;图示粒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总和,表示的是硫原子的结构,说法错误;D、工业酒精中含甲醇,不能饮用,因为甲醇有毒、少量进入人体就会导致失明;由化学式C17H12O6可知黄曲霉素是含碳元素的有机化合物,黄曲霉素会损害人的肝脏,严重时会诱发肝癌;选项说法均正确.【解答】D【点评】本题考查内容较广泛,需要同学们掌握以下知识:硬水与软水的本质区别以及生活中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和硬水软化的方法;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六大营养素在人体内所起的作用以及缺乏会引起的病症和富含的食物类型.)【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CH118;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CH117;酸的性质与用途CH241;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CH24C.【难度】较难题【分析】A、氢氧化钠溶液既会与杂质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也会与主体成分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将主体成分大量消耗,方法错误;B、氯化钠中混有杂质氢氧化钠,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能与杂质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通过蒸发结晶能将过量的挥发性强的盐酸除去,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方法正确;C、二氧化碳中混有杂质一氧化碳,通入足量氧气后点燃,在一定程度上能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但是引入了大量的杂质气体氧气,得不偿失,方法错误;D、稀盐酸中混有杂质稀硫酸,需要将硫酸根离子除去,加入适量硝酸钡虽然与硫酸根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但同时引入了杂质硝酸钙离子,更难除去,方法错误.【解答】B【点评】解答物质鉴别、除杂等类型题目时,要从有关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入手,合理的设计实验方案;除杂的过程中既要除去杂质,同时要求原有有效成分不被消耗,杜绝除去一种杂质同时引入另一种杂质的除杂方法.二.填空题(共26分)11.(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现有氮气、干冰、盐酸、氢氧化钠、硝酸钾等五种物质,用化学式填空:(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是.(2)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4)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的是.【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CH343;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CH247;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CH21A.【难度】容易题【分析】(1)胃液中含有胃酸,其主要成分是盐酸,化学式为:HCl;(2)复合肥指含氮、磷、钾三种元素中一种以上的肥料,硝酸钾中既含钾元素,又含氮元素,属于复合肥,化学式为:KNO3;(3)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升华时会大量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能够用于人工降雨,使云层中的水蒸气凝结,化学式为:CO2;(4)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能用于食品包装,起隔绝氧气防腐的作用,化学式为:N2.【解答】(1)HCl;(2)KNO3;(3)CO2;(4)N2.【点评】本题考查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同学们要正确记忆物质的俗称对应的化学物质,根据物质的理化性质分析其可能的用途.12.(5分)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1)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我国为解决(填“甲状腺肿大”,“贫血”或“骨质疏松”)而实施的项目.(2)铁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写出一种即可).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炭粉.请将下列脱氧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OH)2+O2+2═4Fe(OH)3,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CH531;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CH334;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CH342;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CH431;反应类型的判定CH425.【难度】容易题【分析】(1)铁在人体内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缺铁会患贫血病;(2)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氧、硅、铝、铁、钙,氧元素含量最高,其与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包括氧化铁和氧化亚铁,化学式分别为:Fe2O3、FeO;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高铁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只有当铁元素为+6价时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才为零;(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发生改变,生成物中铁、氧、氢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12、12,反应物中已知的原子数有:4个铁原子、10个氧原子、8个氢原子,所以2个未知分子中包括了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其化学式为:H2O;该反应由三种反应物生成了一种产物,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解答】(1)贫血;(2)Fe2O3(或FeO);+6;(3)H2O;化合反应.【点评】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需要同学们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宏观方面指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各元素的总质量不发生改变,微观方面指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13.(5分)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1)在空气中制品(填“铝”或“铁”)更耐腐蚀.(2)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填“大”或“小”).(3)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填序号).A.硫酸铝溶液B.硫酸亚铁溶液C.硫酸铜溶液(4)硫酸和盐酸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CH232;合金与合金的性质CH237;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CH426;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CH432.【难度】容易题【分析】(1)金属铝比铁活泼,但在空气中铝会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阻止内部的铝被继续腐蚀,而铁被氧化后生成的氧化铁是疏松的,所以在空气中铁更容易生锈,铝更耐腐蚀;(2)钢是铁的合金,合金较组分金属强度更大、熔点更低、抗锈蚀能力一般更强,所以刚比纯铁硬度大;(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要用一种溶液判断铝、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只能采取活动性处于中间位置处的金属对应的盐溶液,一方面不会与没它活泼的金属反应,另一方面能被比它活泼的金属从溶液中置换出来,铝、铁、铜三者中铁没铝活泼、比铜活泼,所以应该选用B.硫酸亚铁溶液;(4)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解答】(1)铝;(2)大;(3)B;(4)Fe2O3+6HCl═2FeCl3+3H2O.【点评】合金一般比其组分金属的颜色更加鲜艳、硬度更大、熔点更低、抗锈蚀能力更强,因而具有更广泛的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方面的知识需要同学们重点掌握.14.(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填字母序号);A.蔬菜B.牛奶C.大米(2)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填“元素”或“分子”),老年人身体中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填字母序号);A.塑料保鲜膜B.橡胶手套C.棉布围裙(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的功能;(5)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填“食醋”或“食盐水”).【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CH532;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CH531;元素的概念CH331;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CH524;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CH229;酸的性质与用途CH241.【难度】容易题【分析】(1)维生素在蔬菜、水果等食物中含量较高,牛奶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大米中富含糖类物质;(2)加钙牛奶是指钙元素含量更高的牛奶,不是钙分子;钙元素在人体内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起支撑作用,老年人缺钙容易患骨质疏松症;(3)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是三大合成材料,A、B都属于合成材料,C棉布是天然纤维中的植物纤维,成分是纤维素;(4)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其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油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而不是聚集为较大的油珠;(5)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食醋中含有酸性的醋酸,能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可用来除水垢,而食盐水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不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解答】(1)A;(2)元素;骨质疏松症;(3)C;(4)乳化;(5)食醋.【点评】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化学元素和六大营养素在人体中的作用、缺乏会引起的病症以及相应的富含食物需要同学们熟记,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也需要掌握.15.(6分)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 为红色固体,H溶液中的溶质是一种盐.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物质B和E的化学式为B、E;(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3)写一个能实现反应④的化学方程:.【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CH115;碳的化学性质CH317;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CH343;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CH432.【难度】中等题【分析】由题意知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D是红色固体单质,则为金属铜;F 是红色固体,则为氧化铁;由黑色固体B在高温条件下能生成铜,可知其为氧化铜;A物质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的产物C还能与A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E,则可知A为碳、C为二氧化碳、E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的G能与盐溶液H反应生成金属铜,可知G为金属铁;故:(1)B为CuO;E为CO;(2)反应①为碳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金属铜的过程,其化学方程式为:2CuO+C2Cu+CO2↑;(3)反应④是金属铁与铜盐反应生成金属铜和亚铁盐的过程,例如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解答】(1)CuO;CO;(2)2CuO+C2Cu+CO2↑;(3)Fe+CuCl2=FeCl2+Cu.【点评】解答物质推断型题目时,要从物质间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出发,结合物质间的转化以及物质间的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寻找突破口解题,必要时可采取假设法进行分析;常见的红色固体是氧化铁,而红色固体单质则是铜.三.实验题:(共16分)16.(8分)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②.(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用端口字母表示).(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 (填“>”、“<”或“=”)7.【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CH12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CH215;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CH12D;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H217;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CH111;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CH432;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CH243.【难度】中等题【分析】(1)图中仪器为: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2)图中A为固体加热型制气装置,可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图中试管口没有放置棉花,排除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应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方法,氯酸钾在加热和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需采用固液混合不加热型制气装置B,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需采用向上排空气装置D收集;装置B中有带小孔的隔板,能更方便地控制反应进行和停止;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应从短管b进气,从长管a排出瓶内的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杂质气体,应该先用H 装置吸收氯化氢气体,再用G装置对气体进行干燥除去水蒸气,两装置都是从长管进气、短管出气,正确的连接顺序为:e→f→c→d;(4)二氧化碳溶于水会生成碳酸,碳酸是弱酸,其pH值小于7.【解答】(1)长颈漏斗;(2)2KClO32KCl+3O2↑;(3)B、D;能更方便地控制反应进行和停止;CaCO3+2HCl=CaCl2+H2O+CO2↑;b;e→f→c→d;(4)<.【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同学们要掌握固体加热型、固液混合不加热型等制气方法,排水集气法、排空气法(向上、向下)等集气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装置、原理和方法是考试的重点内容.17.(8分)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201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科试题及答案【Word】

201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科试题及答案【Word】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十九十九的努力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Cl-35.5 Cu-64Ag-108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铁矿炼铁B.干冰制冷 C. 海水晒盐D.风能发电2.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A.液化气站B.煤矿的井下通道C.农产品批发市场D.电影院等娱乐场所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钢和碳纤维是天然材料B.钢铁在海水中不易锈蚀C.白色物质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D.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4.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俗名对应正确的是A.碳酸钙一纯碱B.氯化钠一食盐C.碳酸钠一小苏打D.氧化钙一熟石灰5.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以下收集氨气的方法正确的是机密★启用前6.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蒸馏水和矿泉水:硬水B.生铁和塑料:合成材料C.金刚行和石墨:碳单质D.氧化钾和碳酸钾:盐类7.下列验证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C02能与烧D.不同物质的C.分子在不D.质量守碱溶液反应着火点不同断运动恒定律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天然气和石油是化石燃料B.海洋有大量的水,所以不必珍惜水资源C.施用农药造成污染,应禁止使用D.少食蔬菜水果的同学会缺维生素C ,有可能引起坏血病9.右图是某芝麻酱说明书,下列关于该芝麻酱判断正确的是A.不含微量元素B.不含糖类和油脂C.婴儿要慎用D.钙含量高于蛋白质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向食醋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二者之间不发生反应B 向红墨水中加入活性炭,过滤红墨水变五色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 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铜片上有划痕黄铜的硬度比铜大D 电解水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水电解有气体生成11.题11图是R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磷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8B.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C.两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P2R5的化合物D.磷可以在R的单质中剧烈燃烧12.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右表。

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答题卷+答案详解

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答题卷+答案详解

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14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 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冰”是纯净物 B .“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 .“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 .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B .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里,铜丝加热变黑D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3.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钙的核电荷数是20 B .镁在化学反应中较易失去电子C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D .每个周期结尾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4.将洁净光亮的铁钉在潮湿的棉花中比放在空气中更易生锈,主要原因是( ) A .铁钉附近湿度增大,溶氧量增多 B .隔绝了氧气C .温度更低D .更易与二氧化碳反应 5.6.有五瓶无标签溶液,溶质分别为Na 2CO 3、AgNO 3、BaCl 2、HCl 、NH 4NO 3。

为鉴别它们,用四支试管分别取其中任意4种,再向这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剩下的一种溶液。

四个同学的推断分别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 A .若有三支试管中溶液出现沉淀,则最后加入的是AgNO 3溶液 B .若有一支试管中溶液产生气体,则最后加入的是盐酸C .若有二支试管中溶液产生沉淀,另两支无现象,则最后加入的是BaCl 2溶液D .若四支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则最后加入的是NH 4NO 3溶液7.在天平左右托盘上,各放一含有2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盐酸的烧杯,将天平调整平衡,然后在左盘的烧杯中加入5 g 铁,在右盘上的烧杯中加入5 g 锌,充分反应后,天平将A .仍然平衡B .向右盘倾斜C .向左盘倾斜 D.无法判断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分)二、填空题(本题4个小题,共16分)8.(每空1分,共5分)按要求填空:⑴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硝酸根离子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2014年河北省中考真题化学部分(WORD,解析版)

2014年河北省中考真题化学部分(WORD,解析版)

2014年河北省中考真题理化合卷(化学部分)1.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C的(B)A.鸡蛋B.西红柿C.米饭D.牛肉解析:鸡蛋中富含蛋白质;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C,米饭中富含糖类;牛肉中富含蛋白质和铁元素。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解析:空气中的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常用来作霓虹灯、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等,但不用做灭火剂,二氧化碳常用作灭火剂。

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D)A.两个氮分子:2NB.钙离子:Ca+2C.两个氢原子:2H2D.氧化镁:MgO解析:A.两个氮分子:2N2;B.钙离子:Ca2+;C.两个氢原子:2H;D正确。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解析:A.水只能溶解部分物质,如油、石子、碳酸钙等都不溶于水,故错误。

B.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放出热量:如氢氧化钠;有些则是既不吸收热量也不放出热量,如:氯化钠;还有些则是吸收热量,如:硝酸铵,故错误。

D.饱和溶液在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其溶质,但是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选C。

5.下图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解析:A中酚酞溶液遇到碱性溶液变红,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所以不能达到鉴别目的,其他选项均正确。

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B)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B.O2和O3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D.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C.带电荷的微粒有离子、质子、电子、原子团等。

D.pH小于5.6的雨水被称为酸雨,所以pH小于5.6大于7的雨水不是酸雨。

烁玉流金见精悍——浅析古诗“咏石炭”中的化学知识

烁玉流金见精悍——浅析古诗“咏石炭”中的化学知识
C +2H2 O = CO2+ 2H2 。
人们 没有料 想 到在 山 中还有几 十 万年前 遗 留
下来 的宝 贝 , 这 些宝 贝层 层叠 叠如 黑色 琥珀 , 而且 储 量 非常 丰富 。这 就是 当时 人 们称 作 的石 炭 ( 煤 炭) 。埋在 地下 的煤 炭 有 时候 随地 下 水 以 黑 色 的 煤泥 液体 的形 式从 山缝 中流 出 , 散 发 出 的 带有 煤
( 2 ) “ 岂料 山 中有遗 宝 , 磊 落如 竖 万车 炭 , 流
膏进液 无人知 , 阵 阵 腥 风 自吹 散 。 ” 描 述 了 地 下 蕴 藏煤 炭 的情 况。
煤 比干煤 燃烧 更旺 的原 因 。其 反应 :
C + H2 O = CO + H2,
CO + H2 O = H2+ CO2 ,
且 在 实验 过 程 中 学 生 的 创 新 意 识 得 到 加 强 , 创
图2
新 能 力得 到 培 养 。
(收 稿 日 期 : 2 0 1 4 7 _ 0 3)
( 4) 制 片 对 比
取 1 、 2 、 3号 洁净 的载玻 片 , 将 3种 方法 制 成
烁 玉 流 金 见 精 悍
民无燃料 取 暖之苦 。
充分 接触 , 煤 能够 充分燃 烧 , 产生 较强 的火焰 且 温 度 高 。其 反应 :
C+O 2 =C O 2 +热 量 。
诗 中细致 描写 了宋元 丰 元年 十二 月徐州 烧 柴
如果 是灶 堂煤 料 烧 水 煮 饭 , 将 末 状煤 直 接 掺 拌适 量水 , 燃 烧 更加 旺盛 。这 里 包 含 着 一个 复 杂
浅 析 古诗 “ 咏 石 炭” 中 的化 学知 识
口 吴 茂 江

2014年毕节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4年毕节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贵州省毕节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3分)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既隐含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陆虞后火烧草料场C.白玉为床,金作马D.伐薪烧炭南山中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陆虞后火烧草料场只有化学变化,白玉为床,金作马只有物理变化;伐薪烧炭南山中,伐薪是指砍柴属于物理变化,烧炭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解答:解: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陆虞后火烧草料场只有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白玉为床,金作马只有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伐薪烧炭南山中,伐薪是指砍柴属于物理变化,烧炭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3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B.変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C.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缉毒犬闻到毒品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B、変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C、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石块是宏观的物质,将石块研磨成粉状,不能说明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3分)我国民间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返青粽叶”是不法商贩用硫酸铜浸泡过的,误食这样的粽叶包的粽子有害健康.在物质分类中,硫酸铜属于()A.混合物B.氧化物C.盐D.酸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21世纪教育网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可以根据硫酸铜的离子组成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硫酸铜是由金属离子铜离子和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硫酸铜是否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果是就属于盐.4.(3分)下列各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A.都属于阳离子: B.都属于阴离子:C.属于同一种元素: D.属于同一种原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阳离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判定;B、根据“阴离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判定;C、质子数相同,是属于一种元素,为镁元素的离子、原子;D、质子数不同,不是一种原子.解答:解:A、前为氖原子,后为钠离子为阳离子,“都属于阳离子”说法错误,故A错误;B、前为氯离子为阴离子,后为氩原子,“都属于阴离子”说法错误,故B错误;C、质子数相同,是属于一种元素,为镁元素的离子、原子,故C正确;D、质子数(9≠12)不同,不是一种原子,故D错误.答案:C.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元素的概念;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5.(3分)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6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是200gB. 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采用降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60℃时,甲的溶解度是60g,因此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60g,在100g水中加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60g+100g=160g,因此得不到200g溶液;40℃时,甲、乙有交点,因此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不是大于;采用升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不是降温.解答:解:A、60℃时,甲的溶解度是60g,因此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60g,在100g水中加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60g+100g=160g,因此得不到200g溶液;故选项错误;B、40℃时,甲、乙有交点,因此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选项正确;C、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不是大于,故选项错误;D、采用升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不是降温,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配制溶液和实验数据的处理问题,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3分)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化肥对农作物的增产已成为最有力的措施.现有一包化肥,可能是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外观为白色固体,加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这包化肥是()A.碳酸氢铵B.氯化钾C.硫酸铵D.磷矿粉考点:化肥的简易鉴别;铵态氮肥的检验.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根据题意,现有一包化肥,可能是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外观为白色固体,加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体放出;据此结合磷矿粉是灰白色的,硫酸钾、氯化铵和氯化钾都是白色的晶体;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现有一包化肥,可能是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外观为白色固体,而磷矿粉是灰白色的,则该化肥不可能是磷矿粉;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说明该化肥不是铵态氮肥,即该化肥不是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钾加水后能全部溶解,故这包化肥是氯化钾.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常见化肥简易鉴别,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磷矿粉颜色与其它化肥的不同、铵态氮肥的性质.7.(3分)建造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美丽毕节,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B.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C.大力植树造林,保固水土D.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水资的污染与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烟尘造成环境污染进行解答;B、根据植树造林,改善环境分析;C、根据合理使用农药不会污染水资进行解答;D、根据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有毒物质进行解答;解答:解: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烟尘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符合题意;B、合理使用农药不会污染水资,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C、大力植树造林,改善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D、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有毒物质,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关注世界环境问题,平时注意多搜集环境保护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8.(3分)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中考临近,小林母亲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制定了食谱,食物有:米饭、牛肉、花生、鱼、牛奶.从营养学的观点出发,你认为还要增加是食物是()A.豆腐B.排骨C.黄瓜D.鸡蛋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从豆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去分析解答;B、从排骨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油脂去分析解答;C、从黄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去分析解答;D、从中鸡蛋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去分析解答;解答:解:米饭中含有糖类,牛肉中含有油脂和蛋白质,鱼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花生含有油脂,牛奶中有水分和蛋白质,营养素中还缺少维生素.A、豆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故错误;B、排骨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油脂;故错误;C、黄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故正确;D、鸡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故B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均衡营养,合理膳食,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习惯.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0分)9.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氨气,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即可析出NaHCO3固体,将其加热得到纯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H2O+CO2+NH3═NaCl+H2O+CO2+NH3═NaHCO3+NH4ClNaHCO3Na2CO3+CO2+H2O由上述信息可知,NaHCO3常温下溶解度较小,受热易分解,若NaHCO3中混有NaHCO3杂质,可用加热方法将杂质除去.考点:纯碱的制取;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氨气,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即可析出NaHCO3固体,说明NaHCO3常温下的溶解度减小;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受热不容易分解.解答:解:因为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氨气,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即可析出NaHCO3固体,说明NaHCO3常温下的溶解度减小;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说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若NaHCO3中混有NaHCO3杂质,可用加热方法将杂质除去.故填:小;分解;加热.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10.燃放焰火时五光十色,原理是某些不同的金属元素在燃烧时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有一种焰火的火药中含有Cu(NO3)2,燃放时会产生绿色火焰,其化学方程式为:2Cu(NO3)22CuO+O2+4,的化学式为:NO2.已知4+O2+2H2O═HNO3,若将Cu(NO3)2分解产生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不能(填“能”或“不能”)收到气体.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由2Cu(NO3)22CuO+O2+4可知,反应前铜原子是2个,反应后是2个;反应前氮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4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其中8个包含在4中;由分析可知,每个中含有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是二氧化氮,化学式是NO2;因为二氧化氮能和水、氧气反应生成硝酸,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故填:NO2;不能.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1.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略去):(1)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2)D可能是CuO或Fe3O4(填化学式);(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21世纪教育网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本题的解题突破口是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则A是水,水能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B和C是氢气和氧气中的一种,B 能转化生成黑色固体D,且D能与C反应生成水,则可能是发生的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故C是氢气,B是氧气,D可能是氧化铜或是四氧化三铁,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则A是水,水能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B和C是氢气和氧气中的一种,B能转化生成黑色固体D,且D能与C反应生成水,则可能是发生的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故C是氢气,B是氧气,D可能是氧化铜或是四氧化三铁,代入框图,推断合理;(1)A是水,能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填:2H2O 2H2↑+O2↑;(2)D可能是氧化铜或是四氧化三铁,故填:CuO或Fe3O4;(3)反应③是氢气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点评: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题干叙述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顺推或逆推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要求同学们加强对物质性质的掌握,以便灵活应用.12.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是:a(填 a 或b)(2)对于曲线a表示的反应,H2SO4(填化学式)有剩余.(3)若有一种金属剩余,则剩余的金属一定是Fe(填化学式)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度越快,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氢气越多;(2)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如果完全和金属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应该是相同的,图中生成氢气质量不相等,说明至少有一份中硫酸有剩余;(3)根据等质量的锌消耗硫酸的质量小于铁进行假设讨论.解答:解:(1)根据图示,在停止反应前的时间段,相同时间内曲线a代表的金属产生氢气的速度大于曲线b代表的金属,说明金属a的活动性大于金属b,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金属a为锌;(2)从图示看出,锌和铁与酸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不同,如果硫酸完全反应的话,生成的氢气质量应该相同,现在锌生成的氢气少,故推知硫酸没有完全和锌反应,有剩余;(3)等质量的锌消耗硫酸的质量小于铁,因此若铁正好完全反应时锌量不足而不会出现剩余,则剩余的只能是铁;故答案为:(1)a;(2))H2SO4;(3)Fe.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金属和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发现试管中仍有黑固体存在,他们对黑色固体是什么进行了探究:【提出猜想】甲同学:是木炭乙同学:是氧化铜丙同学:是木炭和氧化铜【查阅资料】木炭、铜都不与稀硫酸反应;CuO、Fe2O3、MgO等氧化物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实验设计】向盛有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震荡,静置后观察现象.【分析讨论】他们对该实验方案进行了讨论,达成了共识;若试管内溶液呈蓝色,黑色固体不存在,证明乙同学猜想正确;若试管内液体无色,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甲同学猜想正确;若出现的现象是试管内溶液呈蓝色且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正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提出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也可能是木炭,也可能是氧化铜和木炭的混合物;【分析讨论】木炭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如果加入足量稀硫酸时,如果试管内溶液呈蓝色,黑色固体不存在,证明黑色固体是氧化铜,如果试管内液体无色,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黑色固体是木炭,如果试管内溶液呈蓝色且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黑色固体是木炭和氧化铜.解答:解:【提出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也可能是木炭,也可能是氧化铜和木炭的混合物.故填:是木炭和氧化铜.【分析讨论】若试管内溶液呈蓝色,黑色固体不存在,证明乙同学猜想正确;若试管内液体无色,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甲同学猜想正确;若出现的现象是试管内溶液呈蓝色且有黑色固体存在,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正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故填:乙;甲;试管内溶液呈蓝色且有黑色固体存在;CuO+H2SO4═CuSO4+H2O.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4.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如图中部分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2)使用A装置制取气体,反应物的状态要求是:固体.(3)用C装置可以收集O2、CH4、NH3、Cl2中的CH4、NH3(填化学式).(4)既可以用制取O2,用可以用制取H2和CO2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序号),若用该装置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5)实验室制取气体是二氧化碳,组装好仪器后进行的必要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a(填 a 或b)端短通入气体.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21世纪教育网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2)A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3)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比较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大小,可将其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较;(4))装置B是不需要加热的仪器,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所以实验室中既可以用制取O2,又可以用制取H2和CO2;(5)连接装置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才能加入药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解答:解:(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答案为: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2)A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3))O2、CH4、NH3、Cl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16、17、71,所以O2、Cl2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H4、NH3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4))装置A是不需要加热的仪器,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所以实验室中既可以用制取O2,又可以用制取H2和CO2,故答案为:B;2H2O22H2O+O2↑(5)连接装置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才能加入药品制取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从a端通入气体;故答案为:(1)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2)固态;(3)CH4,NH3;(4)B,2H2O22H2O+O2↑;(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解答时要细心分析.15.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致癌物质黄曲霉素B2(化学式: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计算:(1)黄曲霉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2)15.7g黄曲霉素B2中含氧元素的质量(精确到0.1g).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黄曲霉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7+1×14+16×6=314.(2)因为黄曲霉素B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所以15.7g黄曲霉素B2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15.7g×100%=4.8g.故答案为:(1)314;(2)4.8g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6.将100g氯化钾样品(含碳酸钾)加入50g盐酸中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得到145.6g 溶液.则:(1)产生的气体质量为 4.4g.(2)计算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碳酸钾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求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从而求出碳酸钾的质量,进而求出氯化钾的质量分数.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减少的质量即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即100g+50g﹣145.6g=4.4g,故填:4.4;(2)设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为2CO3+2HCl=2Cl+CO2↑+H2O138 444.4g=13.8g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为:100g﹣13.8g=86.2g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86.2%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86.2%答: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86.2%.点评:本题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

2014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4年陕西省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4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第Ⅰ卷(选择题共14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S—32Cu—64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计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9.化学与生活、生产及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经常食用豆奶,可为人体补充丰富的维生素B.NaHCO3受热分解放出CO2,可用作灭火剂的原料C.将锅炉燃料煤改气,可减轻大气污染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节约金属资源10.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1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b、d两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D.a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12.陕南盛产茶叶,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锌、硒等多种成分。

茶树适宜在pH为5~6的土壤中生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B.茶氨酸属于有机物,锌、硒指单质C.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D.茶树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13.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更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14.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铁锈蚀条件C.探究燃烧条件D.探究分子运动15.下列实验所对应的两种方案均正确的是()选项目的方案一方案二A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铜加足量稀盐酸,过滤在空气中充分灼烧B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溶解,过滤,蒸发滤液加足量稀盐酸,蒸发C检验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测溶液的pH取样,加FeCl3溶液D鉴别化肥NH4Cl和NH4NO3取样,加水溶解,观察取样,加熟石灰研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6分)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计19分)16.(3分)Ⅰ、Ⅱ两小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Ⅰ题计分。

2014年中考化学集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2014年中考化学集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1.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A. 用稀硫酸除去铁锈B. 用氢气作燃料C.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 用干冰人工降雨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干冰用作冷冻剂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C.氧气用于气焊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4. 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鲜牛奶变质B. 酵母粉发酵C. 钢丝球刷碗D. 洁厕精除垢5.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植物的光合作用B. 白磷自燃C. 冰雪融化D. 食物腐烂6. 下列物质的用途跟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铁粉用于食品保存C. 稀有气体用来制作电光源D. 铜用作电线7.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光合作用B. 钢铁生锈C. 酸雨侵蚀D. 冰山融化8. 下列过程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 糯米酿酒B. 纸张燃烧C. 石蜡熔化D. 食物腐烂9. 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木柴劈成块B. 西瓜榨成汁C. 残雪化成水D. 高粱酿成酒10. 下列过程涉及到的变化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酒B.石油分馏C.榨取果汁D.海水晒盐11.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量取液体B. 加热液体C. 滴加液体D. 点酒精灯1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3.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1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5.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B C D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读取液体的体积C.除去CO中的CO2D.制取蒸馏水16.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中考理化试卷——古诗中的化学知识成语中有关燃烧的知识1、刀耕火耨古人在播种前放火烧去野草,用余灰肥田。

燃烧后的草木灰含钾5~12%、钙5~25%、磷0.5~3.5%,它是一种高效肥料,还可降低土壤酸性,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化学肥料。

2、火树银花火树就是指焰火,俗称烟花。

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装有类似火药的发射药剂,上部装填燃烧剂、助燃剂、发光剂及发色剂,发色剂内含各种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它们在燃烧时显示各种各样的颜色,化学上称之为焰色反应。

3、炉火纯青人们很早就知道根据燃烧火焰的颜色判断温度的变化:炉火温度在1200℃时,火焰发亮,逐渐变白;继续升到接近3000℃后,呈白热化;如果超过3000℃,火焰由白转蓝,这就是“炉火纯青”了,它是燃烧时可达到的最高温度。

4、石破天惊只有火药爆炸才能产生“石破天惊”的效果。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基本成份为硝石(硝酸钾)、硫磺及木炭,三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热后,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光和热。

5、水火不容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由燃烧引起的火灾,一般情况下,用水扑救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因为水是不会燃烧的液体,可以隔断空气,吸收热量,降低温度,这就是“水火不容”的道理。

6、抱薪求火(火上浇油、杯水车薪、釜底抽薪)这些讲的都是可燃物与燃烧现象的关系:抱着柴火去救火,肯定适得其反;往火上浇油,只能使火烧得更旺;用一杯水去灭一车柴产生的火焰,是多么微不足道啊;移走柴火,还是釜底抽薪解决问题嘛!7、百炼成钢将烧红的生铁反复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坚硬的钢,其实是对生铁的不断除杂致纯的过程。

成语中涉及的物质性质8、水滴石穿一般认为,“石穿”是由于水滴经过长年累月冲击石面而产生的,孰不知,这里面还拌随化学反应: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部分溶在雨水中,使雨水略呈酸性,滴在主要由碳酸钙组成的岩石上,碳酸钙与酸起反应,溶解在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累积,地壳或岩石可演变成奇峰异洞、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等。

9、沙里淘金金是一种稀有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5%左右,与沙一起沉积成矿床,通常每吨沙中约含金3~10克。

很早,人类都是采用“沙里淘金”的方法开采黄金,即用重力选矿法,利用黄金与沙子的密度差异,用水反复淘洗,沙里淘得的黄金甚少。

10、青出于蓝“取蓝”是世界上最早的印染化工,“取蓝”的原材料——蓝草是一种木兰属一年生草木植物,叶子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无色的吲哚酚,染在纺织物上,经日晒氧化成了青蓝色的靛蓝化合物。

11、灵丹妙药丹剂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人们用各种矿物原料精心烧炼“灵丹妙药”,以满足贵族长生不老的愿望。

古时的丹药是一些矿物质,经过高温下化学反应主要生成氧化汞、氯化汞等一些无机化合物,外用对疮痛、皮炎等有些疗效,“灵、妙”是如何也谈不上的。

12、信口雌黄雌黄,即三硫化二砷,颜色金黄鲜艳,是一种很早就被发现的重要的含砷化合物,是古代进行书写及绘画的一种原料。

成语中生活饮食知识13、争风吃醋醋是6~10%的乙酸水溶液,故乙酸又称醋酸,醋是烹饪的常用调味品,能丰富食物的色、香、味,而且能刺激胃酸分泌,帮助消化,醒胃防病。

因此,“争风”固然不好,但适量“吃醋”对身体有益。

14、甘之如饴饴就是麦芽糖,是一种使用较早的糖类化合物,它可通过风干的麦芽或谷物发酵酿造得到。

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来源于糖类化合物氧化产生的热能,糖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因其独特的甜味,“甘之如饴”就不奇怪了。

15、水乳交融牛奶中的蛋白质、脂肪并不溶于水,但通过乳酪素为乳化剂可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

洗洁精、洗发精去污的原理与此相似:让不溶于水的油脂乳化分散到水中——水乳交融而除去。

16、涂脂抹粉实践证明,适当使用脂粉能使人的皮肤光滑、洁白、富有美感。

涂脂抹粉所用的胭脂,古时是用红蓝花或苏木,加入牛髓、猪胰素等压制成分块,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日用化工产品。

今天使用各种各样的化妆用品,也仍由颜料、粘合料、香精、色素等构成。

17、饮鸩止渴 “鸩(zhèn)”是指放了砒霜的毒酒,砒霜就是三氧化二砷,是一种剧毒品。

砒霜虽毒,但少量服用,可以医治关节炎、梅毒、牙疼等病症,可真是以毒攻毒,另外,砒霜在古代还是一种有效的农药,可以灭绝鼠害,砒霜还可防蛀、防腐。

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砒霜对某些癌症有疗效。

18、如胶似漆 三千多年前,人们就用动物皮、角、骨来熬制骨胶、牛皮胶等,用来粘合各种物件,这是最早的化学粘合剂。

相传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也是用石灰、糯米糊等混合调配的粘合剂把无数的石块粘接起来而建成的(这种无机─有机混合胶,强度高、防腐、经久不坏)。

生漆是我国的特产,是由天然漆树分泌出来的粘性液体,是最早的化学涂料。

如胶粘,似漆连,关系自然很亲密。

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在化学中考命题中的应用诗词、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具有特殊表现力的一种结构比较稳固的短语,它结构紧密,文字简练,是汉语言中的精品。

笔者发现诗词、成语这种传统语文考试题材近年来已出现在许多省市的中考化学试题中,诗词、成语这种源于生活素材性资源出现在化学试题中,使得试题情景亲切,语言生动活泼,加上具有实用性并与个人生活有关的化学叙述方式,能很好地体现了公众素养中对知识面选取的原则,这种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古代诗词、成语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许多经典的诗词、成语中包含的对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原子、分子的性质等有关和化学知识。

本文就近年来中考试题中的化学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应用于中考命题中作一个赏析。

一、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应用于对物质的变化的考查【例1】(2005年佛山市)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 .铁杵磨成针B .死灰复燃C .木已成舟D .积土成山解析:此题在知识载体的选择及试题表述的设计上避免了枯燥、干巴的单纯学科设问形式,追求一种生动的优美情景,令师生回味无穷,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答案:B【例2】(2004年南昌市)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解析: 此题目的是让学生在诗句所体现的意境中回味物质发生变化的特征来回答问题。

A、野火烧不尽也就是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是化学变化;B、蜡烛成灰也就是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它是化学变化;C、铁杵磨成针,原来铁变化后,仍然是铁,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D、爆竹一般是用硫磺等物质制成的,引燃后发生爆炸,有新物质二氧化硫等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

答案:C【例3】(2005年佛山市)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

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化学事实。

A .CaCO 32↑B .CaO +H 2O =Ca(OH)2C .223↓+H 2OD .CaO +2HCl =CaCl 2+H 2O解析: 于谦的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崇高情操,它所包含的物质也非常丰富多彩。

它体现了人作用于自然环境,体现自然环境陶冶了人美好情操的人文精神。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归纳了碳酸钙及与之相关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描写了烧石灰的工人,先将深山中的石灰石(含碳酸钙)经过千锤万凿地将石灰石敲碎,然后放在石灰窑里烧制成白色的生石灰(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熟石灰(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雪白的碳酸钙,这样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即CaCO3 → CaO → Ca(OH)2 → CaCO3 ,思维方式别具一格,具有创新思维。

答案:D二、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应用于对物质的性质的考查【例4】(2005年泉州市)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 B.百炼方能成钢C.纸里包不住火 D.玉不琢不成器解析: 略 答案:D【例5】(2005年烟台市)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素有“沙里淘金”、“真金不怕火炼”之说。

这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也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在自然条件下非常________。

[解析]略答案:单质;稳定。

三、诗词、成语素材性资源应用于对分子、原子性质的考查【例6】(2005年天津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 分子很小B. 分子是可分的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解析:此题将原子、分子的知识与王安石的古诗联系起来考查,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体现了学科间的综合。

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故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

答案:D【例7】(2003年南京市)在2400多年前,古代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

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了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

”请你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物质不灭,答案:此题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基础上分析,原因是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到粒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本身不改变,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质量都不改变。

所以物质不灭。

四、考查学生用所学化学知识揭开诗词和成语的秘密由于这类试题取材与叙述中大量结合了文化底蕴,这就使学生对化学学习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化学学科的神秘性和畏惧感,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对问题理解的各种基础,为以后遇到类似对象和情景时,能运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科学意识的培养。

【例8】(2004年南京市)下列两个成语与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有关。

请你任选一个,简述其中的化学原理。

A.百炼成钢(将反复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钢)B.釜底抽薪(釜:指古代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薪:指柴火)你选择的成语是其中的化学原理:。

解析:此题是过程开放性试题,涉及到生活、生产知识,可以任选一个进行解答。

A、百炼成钢就是锤打烧红的生铁时,生铁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含碳量降低到2%以下,转变成钢。

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B、燃烧需要可燃物,减少可燃物不利于燃烧。

从而使燃烧停止。

【例9】(2004大连市)成语“点石成金”本意为古代方士的一种法术,即能使石头变成黄金。

现代比喻化腐朽为神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