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4年中医古籍数据库建设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国内高校图书馆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述评

国内高校图书馆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述评

国内高校 图书馆 古籍 书 目数据库建设述评
籍 书 目入本馆 全部馆 藏 目录检 索系统 , 哈尔滨 师范 如 大学 (7万册古籍 ) 武汉大学 ( 7万册古 籍 ) 陕西 师 1 、 1 、 范大学 (5万 册古籍 ) 安 徽师 范大 学 (9万 册古籍 ) 2 、 1 等; 也有如南 开 大 学 ( 0万册 古籍 ) 湖南 师 范大 学 3 和 (0余万册古籍 ) 2 侧重 于古籍 基础 知识 的普及 和古 籍 全 文数据库 , 分别建设 了 中华典 籍与传统 文化 网数 据 库 和湖湘文化数据库 ; 还有如 中山大学 (5万册古籍 ) 3 在本馆特藏部提供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 的电子 目录 。
的认识。
2 2 建设 突 出地 方特色 和馆藏特 色文献 的书 目数据 .

从 目前 已建 设 的古 籍书 目数据 库来看 , 其数 据库 的著 录范围有一 明显特性 : 出地方 特色和 馆藏特 色 突 文献 。如陕西师范大学 的地方 志尤其是 陕西地方志 收
藏较为完备 , 建设 《 故 西北 地 方志 数据 库》, 收藏 馆 藏 的部分西北五省地方志文献 , 收录范 围包 括古籍 图书、 民国图书、 现代 图书 , 目前共 有记 录 20 0 0余 条 。广 西 师范大学建设了《 馆藏广 西 旧地方 志数据 库》 收 录本 , 馆所藏清代及民 国时期 编修 的广西旧地方志 。上海 中 医药大学的善本 数据库 , 检索点 丰 富多元 。如 书名 检 索, 包括卷端正题 名、 同书 异名 、 面题 名、 编名称 、 封 丛 丛编子 目名称 、 合刻书名 、 繁体题名 和英 文题 名八种途
上海 中医药大学
不详
1 中医线装书 目库 、 2 中医善本书 目库 、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医古籍书目分析与保护建议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医古籍书目分析与保护建议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医古籍书目分析与保护建议作者:佟琳张伟娜葛政邓景鹏李鸿涛来源:《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2021年第06期摘要:本文對六批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337部171种中医古籍,从文献版本年代、版本类型、分类、藏书机构、整理出版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探讨古医籍保护利用途径与方法。

统计发现,337部中医古籍共收藏于21个省市自治区的76个机构或个人,包括7部竹简、1部木简、9部帛书及320部纸质古籍;纸质古籍版本年代为宋代14部、金代4部、元代52部、明代233部、清代17部;版本类型主要为刻本,亦见少量彩绘本、抄本与稿本;医经、方书、本草等类别古医籍入选部数较多;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医古籍收藏数量前3位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市(120部)、江苏省(36部)、上海市(28部);112种古籍文献影印出版,104种古籍文献校点出版,分别占全部入选种数的65.50%与60.82%。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多种保护方式并行,但中医古籍仍然存在古籍家底不清、破损严重等问题,亟待建立有效的中医古籍保护利用体系,开展中医古籍资源深度调查,抢救发掘濒危古医籍。

关键词:中医古籍;珍贵古籍;书目计量;《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图分类号:G3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1)06-0001-07Abstract: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six batches of 337 books, belonging to 171 kinds of TCM ancient books selected in the Guo Jia Zhen Gui Gu Ji Ming Lu (List of National Precious Ancient Books), this article made a statistical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s of literature edition age, edition type, classification, collection organization, sorting and publishing to explore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ncient medical book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337 TCM ancient books were collected in 76 institutions or individuals of 21 provinces,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including 7 bamboo slips, 1 wooden slip, 9 silk books and 320 paper ancient books. The editions of paper ancient books were 14 in Song Dynasty, 4 in Jin Dynasty, 52 in Yuan Dynasty, 233 in Ming Dynasty and 17 in Qing Dynasty. The edition type is mainly carving copy, but also a small number of painted coloured books and manuscripts; a large number of ancient medical books including medical classics, prescriptions, and herbal medicines were selected; the top 3 regions by the number of TCM ancient collections are Beijing (120),Jiangsu Province (36), and Shanghai (28); 112 kinds of ancient books and literature were photocopied and published, and 104 kinds of ancient books and literature were published by proofreading, accounting for 65.50% and 60.82% of all selected types respectively. With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ies, there are many ways to protect TCM ancient book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CM ancient books, such as unclear family background and serious damage. 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system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CM ancient books, carry outin-depth investigations of TCM ancient books resources, and rescue and unearth endangered ancient medical books.Key words: TCM ancient books; precious ancient books; bibliometrics; Guo Jia Zhen Gui Gu Ji Ming Lu (List of national precious ancient books)《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下简称《名录》)是由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珍贵古籍档案,收录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目的是实现古籍的分级管理和保护,确保珍贵古籍的安全,推动古籍保护工作,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中医药古籍的检索方法及其应用

中医药古籍的检索方法及其应用

中医药古籍的检索方法及其应用殷桂香【摘要】中医药古籍浩如烟海,正确、充分利用这些古籍对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古籍的检索可通过字词典、书目、类书、专著及其他非医书资料等传统工具书,也可利用中医古籍数据库。

全面介绍了中医古籍检索的各类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从古代医家资料、中医药专题资料及医史资料三方面介绍了不同中医药古籍检索方法的应用。

%The number of ancient book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tremendous, it is thu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make full use of them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cient book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be retrieved either by using of dictionaries, bibliographies, books arranged according to subjects, monographs, and other nonmedical materials or by using of databases of ancient book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fferent retrieval methods of ancient book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ir application were thu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期刊名称】《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年(卷),期】2017(026)002【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中医古籍;数据库;检索【作者】殷桂香【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G254.9根据《图书情报词典》的释义,古籍又称“古旧书”,即印刷或抄写的年代比较久远的图书。

新型科研模式下的中医药信息数据基础建设研究

新型科研模式下的中医药信息数据基础建设研究
人 才培养 七个方 面去探讨 新型科研 模式下 的 中医药信息 数据基础 建设 。结果 :提 升质量 ,立足需 求 ,注重 应用 ,实现对 中医古籍文 献资
源 的再生性 保护 和现代 中医知识发 现与拓 展。结 论 :让 中医药信息 数据基 础建设与 知识 的传播更 加符合 时代需求 ,提升 中医药信息 知识
书馆要根据本部 门的发展需要条件 ,以人为本 ,加快 中医药 信息数据标准化 基础建设 ,统筹规划 ,选择好重 点领 域 ,以 提高 中医药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数据标 准质量 和基础标 准工作水平 为核心 ,
所编信息数据 相对重复 ,且编写标准不一 。更有个别 编者不 考证信息 内容 是否准确 ,照搬 录入 ,错误频 出 , 无法 吸引读
中医药信 息工作 者也清醒的看到 了, 目 前基础性 工作 依然 比
较薄 弱 ,中医药 信息数 据标准 化建设力量 分散 ,实 力牵强 。 各馆所依然是在按 照 自己的规划建立数据 库 , 打造信息平 台。
们思想观念、健康理念、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健康需求都发生
了深刻变化 , 对 中医药科研信息服务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图
科学严谨、求真务实 的科普宣 传 ,把本应当属于 自己占领 的 阵地 “ 拱手 相让 ” ,使得传 播媒体 中出现 了许多与 中医药文
化不相符合 的元素 ,误导 了大众 ,伤害 了无辜 。面对上述状
的信息服务平 台建设 的步伐明显加快 ,领域信息环境 、学科 信息环境 、专题信 息环境等预与改善 ,中医药信息标准化 支
服务 能力 。
【 关键词 】 中医药 ; 信息数据 ; 基础建设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4 9 8 5 . 2 0 1 4 . 0 6 . 0 3 2

解析“中医古籍图像数据库”的图像标引

解析“中医古籍图像数据库”的图像标引

解析“中医古籍图像数据库”的图像标引丁侃;胡晓峰;张丽君【摘要】通过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在“中医古籍图像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图像标引工作的介绍,探讨标引规则的制定;对书目、版本、图像本体3类共26项元数据进行详尽说明,辅以必要的示例;并对出处标引、规范制定、提高识图能力、细化释图文字标引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

%By introducing image indexing i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of“TCM Ancient Books Image Database”,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exing regulations are explored; 26 items of metadata about the book, edition and image were elaborately explained, accompanied by necessary typical examples;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roblems including the reference and indexing, regulation establishment, raising the ability of image identification, refining figure legends were discussed.【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6(029)005【总页数】4页(P48-51)【关键词】中医;古籍;插图;标引;图像数据库【作者】丁侃;胡晓峰;张丽君【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92本研究中的“中医古籍图像”,主要是指各类中医古籍中所刊载的承载中医知识的各类插图。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10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10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10年回顾与展望作者:张伟娜李鸿涛李兵符永驰佟琳张华敏来源:《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2015年第05期摘要:从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中医药古籍知识挖掘与利用、其他工作等3个方面对近10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古籍工作进行全面回顾。

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包括藏书环境改善、古籍修复、古籍调研、古籍缩微与数字化、古籍整理出版等,中医药古籍知识挖掘与利用包括中医古籍资源数据库建设、专题数据库建设、知识挖掘等,其他工作包括《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世界记忆名录》申报以及人才培养等。

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医行业古籍保护和利用工作进行展望。

关键词:古籍保护:古籍利用;工作回顾;图书馆200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改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也开启了新篇章。

近10年来,在国家古籍保护政策的指导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笔者对古籍工作进行全面回顾与展望。

1 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1.1 原生性保护1.1.1 藏书环境改善2005年以来,本馆通过改建书库、增添设施等手段改善藏书环境。

古籍书库数量由2个增加到3个,书库面积增加了近1倍。

书库全部采用防虫、防潮、防尘的密闭樟木柜;并购置低温柜用于新进库古籍的杀虫与消毒,从而避免了进馆古籍中虫卵的继续繁殖。

书库全部装有恒温恒湿空调和防火防盗系统,能够全面保障古籍安全,达到文化部颁布的古籍收藏单位古籍收藏条件国家标准。

馆藏古籍的收藏保存条件较以往有了明显改观。

2006-2008年,本馆承担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中医药古籍保护技术体系研究与利用”,通过多方位调研,构建了适合中医专业图书馆的古籍保护技术体系和规范。

1.1.2 古籍修复本馆1985年建立古籍修复室,先后修复挽救已经或濒临损毁的古籍4500余册。

以往的修复工作基本上都是纯手工修复。

随着时代发展,近年来本馆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先后购置了多种现代化修复设施及设备,如古籍修复高清工作台、古籍除尘洗涤机、古籍拷贝台、古籍恒温恒湿真空展示柜、古籍修复多功能柜、古籍压平机、古籍纸浆补书机等,使古籍修复工作由传统单一的人力手工修复,逐渐向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修复方法过渡与发展,大大提高了修复质量与效率。

中医养生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与研究

中医养生古籍书目数据库的建设与研究

1.2中医养生古籍书目数据库建 设的现状及不足
1.2中医养生古籍书目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及不足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一些图书馆和博物馆开始了中医养生古籍书目数据库的 建设工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数据库的规模普遍较小,尚未实现跨地区、 跨机构的资源共享。其次,数据库的质量和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交换和共享存 在障碍。最后,数据库的利用和推广还需加强,以便更多人了解和使用这些资源。
第二部分:中医养生古籍书目数 据库建设的方法及流程
2.1文献调研
2.1文献调研
在建设中医养生古籍书目数据库之初,需要进行广泛的文献调研,了解相关 古籍的收藏情况、保存状态、利用价值等信息,为后续的采集、加工等工作打下 基础。
2.2书籍采集
2.2书籍采集
根据文献调研的结果,按照重要性、珍贵性、完整性等原则,采用影印、扫 描、拍照等方式采集中医养生古籍书目信息。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书籍 的原貌和完整性。
2.3数据加工
2.3数据加工
采集到的中医养生古籍书目信息需要进行数据加工,包括去噪、图像优化、 文字识别等技术处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读性。同时,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 范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格式化,以便后续的数据存储和共享。
2.4质检上架
2.4质检上架
数据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书目数 据库建设的成果及展望
3.1数据库的组成及结构
3.1数据库的组成及结构
中医养生古籍书目数据库主要由书目信息、原文图像、全文文本等数据组成, 可满足用户对古籍的查询、浏览、下载等需求。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架构,支持多 级节点部署,可以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共享。
3.2数据库的成果及使用情况
第一部分:中医养生古籍书目数 据库建设的意义及现状

从中医古籍数据库建设看中医古籍数字化

从中医古籍数据库建设看中医古籍数字化

整个系统采用基于 Jv 的 Wb应用技术, aa e 结合基于 JE 2E的
Sr t t u s和实现数据持久化的 Hb r ae框架的 M C设计模式, ien t V 构
建 了高 内聚 、弱藕 合 、 维 护和 可扩 展 的 中医古 籍数 字化 系统 “。 可
2 中医古籍数字化存在 的障碍 2 1 中医古籍 中生僻汉字 的处理 . 汉字从产生至今经历 了漫长 的演变过程, 由此也产 生了大
像, 已经可 以通 过 中医 古籍阅览系统 实现 电子 阅览, 为中医古
籍数字化保护和利用开辟 了途径 。
行速 度 问 题 。
中医古籍是中医药学传承和发展的载体, 既具有重要的学
术 价 值 , 具 有 相 当 的文 物 价 值 。 最 新 出版 的 《 国 中 医 古 籍 又 中 总 目》共 收录 中 医 古籍 1 5 34 5种 , 本 上 反 映 了当 前 我 国 中 医 基
古籍的存世和分布现状。 如何在保护 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这些 珍贵的中医药资源 是中医药研 究人 员的历史使命 。 通过数字化 处理, 既实现 了对 中医古籍 的永久保存, 又可 为方便 、快捷、无 损地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 搭建起研 究平 台。 中国中医科学
不 一 , 医 古籍 保 护 和 传 承 令 人 担 忧 。 中
1 2 5 古籍原 文图像标 引 采用 自主 开发 的古籍编辑器对文 ..
中有效 的检索点进行 抽取和 x l格式标 引, m 如病证方药 的名 称、索引信息 、 各级标题等, 力求实现 图像 的全文检索, 免标 避 引过繁或过简, 影响检索效果 。对标引后数据进行审核 。
院 中 医 药 信 息 研 究 所 自 20 年 始 , 馆 藏 中 医 典 籍 进 行 了 数 02 对

医学信息学论文:中医药医案古籍数据库的建设

医学信息学论文:中医药医案古籍数据库的建设

中医古籍知识库
功能概述



检索某位医家的医案 检索某种疾病的医案 检索某一类型患者的医案 给出一组症状,检索相关医案 给出处方(方名或组成),检索相关医案 检索历代医家对同一疾病的辨证分析 检索历代医家对同一疾病的不同处方 检索历代医家对同一疾病的医嘱、预后判 断等
工作基础
我们所做的相关工作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 “350种传统医籍整理与深度加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知识元的中医古籍计算机知识表示体系 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药古代文献资源数字化关键问题研究” “基于知识元信息技术的中医温病古籍整理研 究与知识挖掘”

我们所做的相关工作
、“编制卡片”、“活字印 刷”等传统古籍整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知识管理的“知识元理论”、 “元数据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 知识元的中医古籍计算机知识表示方法” 这一指导中医古籍资源深度发掘的新理论。
《中医古籍语义规范》 《中医古籍叙词表构建流程》 《中医病证证型统分标准》
用户名:350tcm 密 码:350TCM
中医古籍医案元数据




出处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居处、身份、体质、里籍 医家 病史 时令 证候表现:症状、舌象、 脉象 辨证分析 诊断 鉴别诊断 治则治法




处方:方名、组成(药物、 炮制、剂量)、用法、方 解 疗法 医嘱 疗效 预后 误治 典故 评按



理论指导,学术储备 人才队伍、硬件设施、软件研发 标准流程搭建 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 应用产品
《中医古籍图像采集管理规范》 《中医古籍图像处理技术标准》 《中医古籍数字化文本校勘整理规范》 《中医古籍疑难字处理规范》

中医药行业古籍数据库的建设与服务

中医药行业古籍数据库的建设与服务
TC M b o o k s d i g i t i z a t i o n .
X e ' _D r d 8 a n c i e n t T CM b o o k s ; nc a i e n t b o o k s d i g i t i z a t i o n ; a n c i e n t b o o k s d a t a b a s e
t r a d e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i n r t o d u c e d t h e e x i s t i n g ma i n a n c i e n t b o o k s d a t a b a s e i n t h e t r a d e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b ie r l f y a n d r a i s e d he t s u g g e s t i o n s o n he t e x i s t i n g i s s u e s i n t h e d a t a b a s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a n c i e n t
而 部. j r 鏖 2 年 第 2 7 卷 第 2 期
专 题 ・ 调 童 分衍
医药行业 吉祷数据 霹的建设 与暇 务 术
李 兵, 符永驰, 张华敏 , 李 斌, 王 蕊, 孙海舒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信 息研 究所 , 北京 1 0 0 7 0 0
[ 摘 要]对 中医药行 业古籍数据库 的建设现 状进行调 : 奎和分析 , 并对现有主要 的中 医药行业 古籍数据 库进行简要 介绍, 针对 目前中医古籍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存在 的问题提 出建议 。 [ 关键词] 中医古籍; 古籍数字化; 古籍数据 库 [ 中图分类号]R 2 — 0 5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 1 0 0 4 — 6 8 5 2 ( 2 0 1 4 ) 0 2 — 0 0 8 5 — 0 3

古籍普查与古籍目录数据库的再建设——以安徽地区各古籍收藏单位为例

古籍普查与古籍目录数据库的再建设——以安徽地区各古籍收藏单位为例

8 万多部,


0 余万 册,而 且 还 有 相 当 部 分 是 存 世 的
孤本、
珍本.如在申 报 «国 家 珍 贵 古 籍 名 录 »中 阜 阳
博物馆所藏的汉简、省 博 物 馆 收 藏 的 北 两 神 玺 三 品第九»
及皖

9 年)
西学院图书馆所藏的一部宋衢州州学刻元明递修的
普查平台”
的统一格式对古籍
进行较为系 统 地 登 记 和 录 入 [2]. 十 余 年 来,古 籍 普
查取得丰硕成果,
安徽已有一百余万册的古籍录入

,
普查平台”
在全国开展的前五批«
国家珍贵古籍名
录»
和“
全国 古 籍 重 点 保 护 单 位 ”申 报 中,安 徽 有 1

家古籍收藏单位的 2

4 部 古 籍 入 选 了 前 五 批 «国 家
班在省图书馆举行,
来自全省公共图书馆、
高校图书
普查平台”
正式在 全 国 范 围 内 对 古 籍 进 行 普 查 和 登
平台”
数 据 库 对 全 省 古 籍 进 行 全 面 而 系 统 地 梳 理.
截止 2
安徽全省共有6


8 年底,
9家古籍收藏单位
(
其中高校占 1
参加古籍普查登记,
古籍录入逾
6 家)
2020 年 2 月
第 3 期 总第 445 期
Feb
r
ua
r
y2020
No.
3To
t
a
lNo.
445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ne
rMongo

中医药数据库平台建设方案

中医药数据库平台建设方案

中医药数据库平台建设方案目录一、建设背景 (1)二、目标特点 (2)三、建设原则 (2)四、建设方案 (3)1.数据采集 (3)2.数据分析 (3)3.业务整合 (4)五、数据库分类 (4)1.中医药典籍通用数据库 (4)2.新道地药材数据库 (5)3.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数据库 (6)4.国际中医药机构数据库 (6)5.名老中医、老药工技艺传承数据库 (6)6.中医经典古方数据库 (6)7.中医药人才数据库 (7)六、架构设计 (7)1.系统架构 (7)2.数据库系统(示意图) (8)一、建设背景1.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多次强调要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发展中医药,出台了《中医药法》、《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

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干正”,利用中药调整人体的脏腑机能达到人体阴阳平衡的理念,逐渐被大众所认知和接受。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沿线国家人民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对中医药数据查询应用也日益增长,受到了世界上其他国家更多的关注。

3.我国中医药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大量中医药文献信息、经验总结、技艺传承等,广泛分布于整个中医药领域,很多老药方、老药技仍在“沉睡”,随时面临失传的可能,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运用大数据的理论方法来整理和挖掘这些中医药宝库,将为中医药产学研各领域带来重要变革。

4.在国家大力鼓励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背景下,中医药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这对教育、科研、产业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研究、决策的数据需求剧增。

5.中医药数据库致力于打造成一个互联网合作平台,将联合国内外中医药大学、科研机构、知名药企和药材基地等各方力量,围绕中医药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国际交流合作、中药产业和中医健康服务业国际化等开展试验,探索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进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中药产业国际化和中医健康服务国际化。

中医药古籍孤本文献的保护与数字化建设

中医药古籍孤本文献的保护与数字化建设

3 ’ 0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 1 年 2月 第 2 01 0卷第 2期
C i JMe ir n iV 12 o 2 era ,0 1 hn dLb f c, o.0N . F bur 2 1 I S y

信 息组 织 与信 息服 务
中 医药古籍 孤本 文献 的保 护 与数 字 化建 设
的方法 , 对馆藏 中医药古籍孤本进行整理 、 考证 和 修复 , 用扫描及拍照方式进行数 字化录入和存储 ,
[ 基金项 目]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规划项 目, 中医古籍数字 化的 理想模 式及实现 方案 ; 成都 中医药大学 校基金课题 , 我
中医药古籍孤本是 中医药历史长河 中某段历 史的见证 , 具有极高 的历史 文物价值。朝代更迭 , 岁月变迁 , 许多中医药古籍都在 战火 中损毁 、 遗失,
侯 艳。 江蓉 星 , 玉 兰 。 任 李继 明 。 刘 川。 李 政
[ 摘要] 结合成都 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古籍孤本保护与数字化建设 的研 究与 实践 , 中 医药古 籍孤 本进行 保护和 数字化 建 对 设 的意义、 中医药古籍孤 本数字化建设的 内容、 数据库检 索功能的 实现 以及共建共享等 目前存在的 问题进行探讨。 [ 关键词] 中医药; 古籍 ; 本 ; g- 保护 ; 数字化
l fncins n herc -d v l p n n h r g,ba e n t e r s a c n t e rprt ci n a d d gtlz to n a u to ,a d t i o e eo me ta d s a n i s d o h e e r h o h i oe to n iiaiain i Ch n d ie st fTr d t n lCh n s dii e e g u Un v riy o a i o a i e e Me c n . i

中医药类大学特藏文献数据库建设与实践——以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数据库”建设为例

中医药类大学特藏文献数据库建设与实践——以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数据库”建设为例

中医药类大学特藏文献数据库建设与实践——以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数据库”建设为例郭华【摘要】甘肃中医药大学目前已经建成多个特藏展室和古籍特色数据库,但与全国中医药类大学相比,其在特藏展室和特藏数据库建设方面规模较小、特色不够突出、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基于此,特藏文献数据库建设应突出特色,提升内涵,加强中医药特色文献的开发与收藏,立足本校,服务师生,广泛协作,互通有无,面向大众,全面提升特藏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水平.【期刊名称】《甘肃科技纵横》【年(卷),期】2017(046)002【总页数】4页(P4-7)【关键词】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特藏数据库;甘肃中医药大学【作者】郭华【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0.74DOI10.3969/j.issn.1672-6375.2017.02.001“特藏”一般指图书馆中独具特色的部分馆藏[1]。

随着高等院校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图书馆作为核心建设要件,馆藏资源的容量、类型也在不断拓展,且越来越多的通过信息化手段走向多样化发展模式,数字化资源越来越丰富,与之相伴的就是特藏馆的建设。

从含义上讲,所谓的“特藏”不仅仅指以往传统概念中的善本、古籍,而且延伸到一个图书馆乃至学校的特殊收藏。

一些高校的特藏馆致力于收集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性资源,最终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图书馆的特色馆,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也是特藏馆的一个重要发展模式。

对中医药高等院校而言,其图书馆的特藏馆建设主要在收藏医药类古籍的同时,致力于开发地方医药馆藏,还有历代的中医药各家学说、中医验方、医案等。

对中医药类大学来说,一方面要突出馆藏特色,另一方面也要提高特藏资源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应用价值,这对保存珍贵的医药馆藏资源、彰显图书馆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外,医药类特藏对教育教学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依托馆藏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利用特殊文化遗产在医术医德方面的特殊号召力,进行学术传统教育和素质教育,坚定其献身医学的信念。

中医医院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构想

中医医院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构想

中医医院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构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大中医医院也在不断探索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借助数据库完成,因此,特色数据库建设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标签:中医医院;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一、特色数据库建设内容1.中医药古籍数据库中医药古籍种类多,查阅起来非常不便,采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将馆藏古籍进行扫描、分类,通过文字识别与转换技术可以使一些晦涩难懂的书籍更加容易理解,辅之相应软件可以提供多种查询手段,便于网络资源共享。

一般而言,中医药古籍数据库有以下几种格式。

(1)文本格式。

文本格式可以直观地呈现古籍内容,全面揭示古籍重点,借助全文检索软件可以实现不同方式的检索,如,关键词检索、内容检索、条目检索等,通过不同的检索方式,读者可以快速查阅到相关古籍内容。

[1](2)图像格式。

图像格式可最大限度地保持古籍原貌,制作过程也比较简便,但是不能进行全文检索。

(3)图文关联格式。

图文关联格式就是在图像存储的基础上,将古籍中具有检索价值的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这种格式结合了文本格式和图像格式的优点,既有多重检索功能,又便于查看古籍原貌。

因此,图文关联格式应当作为中医药古籍数据库的首选格式。

中医药古籍不论通过何种格式数字化,均可被无限制地检索、查阅、下载、打印,其查阅率也将大幅度提高。

[2]2.中医药标本数据库中医药标本数据库的建设目的在于全面收集中药材标本信息。

中医药标本数量众多,在建设数据库之前需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植物志》《中国药材学》中的相关内容,详细论述各味药材的学名、拉丁名、别名、资源分布、用药部位、性味归经、炮制方法、药典处方等,数据库建成之后要便于从上述任意一个字段上进行检索。

此外,还要提供原植物的图像信息,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标本形态及理化特性。

还可以借助CALIS特色软件将中药材标本的文字信息、图像资料等以规范模式录入。

张仲景医籍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张仲景医籍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软 件技 术 的 发 展 应 用 已经 能 够 充 分 满 足古 籍 数 字 化 加工 的技术 要求 l 3 ] 。 2 “ 张仲 景 医籍 文献数 据库 ” 的 建设 2 . 1 建 设 目标
随着新技术手段不断地 出现 , 古籍抢救保 护的
[ 基金项 目] 河南省 教育 厅 2 0 1 3年人文 社科 研究 规划 项 目( 2 0 1 3 一
[ Ke y w o r d s ] A n c i e n t c l s a s i c s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 D i g i t l a i z a t i o n ; Z h a n g z h o n g - j i n g ' s m e d i c l a c l a s s i c s
o f t r a d i t i o n l a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a n d i n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Z h a n g z h o n g - j i n g S m e d i c l a c l a s s i c s d a t a b a s e .
・ 6 5・

医学信 息技 术 ・
张 仲 景 医籍 文 献 数 据 库 的建 设
李 国栋
[ 摘要 ] 简单介绍 了新技 术在 中医古籍数字化及“ 张仲景 医籍文献数据库 ” 建设 中的应用。
[ 关键词 ] 中医古籍 ; 数 字化 ; 张仲景 医籍文献数据库 [ 中图分类号 ] R 2 8 9 ; G 2 5 0 . 7 4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1 — 3 9 8 2 ( 2 0 1 3 ) 1 0 — 0 0 6 5 — 0 3

论述中医药信息数据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论述中医药信息数据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论述中医药信息数据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运用信息技术处理传统中医药活动中产生的信息实现了中医药信息化,而中医药信息化的重要的标志就是构建中医药数据库。

中医药数据库的建立不仅能够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医学遗产的一项基本工程,还能够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提供规律性的依据。

【关键词】中医药;信息数据库;现状;发展趋势中医药信息数据库是通过整理、分析专业知识和知识创新为一体,以全方位的服务为目标,采用数据库的前沿技术,用“数据仓库+数据库知识发现+计算机网络”的综合技术作为项目的开发工具,最终使中医药信息全面、综合、系统的呈现于人前。

1.中医药信息数据库的现状1.1 内容目前的中医药信息数据库中,论文文献数据库占有非常重大的比例,而论文文献数据库中,是以现代论文文献数据为主。

由此可见,中医药古代文献的信息资源非常困贫乏,但是中医药学的发展与古代中医药理论和实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中医药学的古籍文献数量非常庞大,单纯依靠人力进行查阅、学习掌握的信息非常匮乏,而中医药信息数据库能够很轻松的解决好这个问题。

另外,现在的中医药信息数据库是书目式和文摘式数据库,而全文数据库占有很少的比例,因此我们要注重全文数据库的建设,使人们能够更加轻松的了解详细的内容。

1.2 信息从某个角度来讲,数据库由单机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两种。

单机数据库在同一时刻之能够为一个用户提供服务,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网络数据库能够在同一时刻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效地提高了数据库的使用率。

目前,网络数据库已经在整合中医药数据库中占有了很大比例,1.3 媒体目前,中医药信息数据库中,能够为多媒体信息提供的储存空间还是比较少,而无论是古代文献还是现代研究都有很多问题需要运用多媒体数据库进行处理,因此中医药信息数据库必须要实现多媒体数据建所、处理和应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数据局关于印发《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数据局关于印发《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数据局关于印发《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数据局•【公布日期】2024.07.19•【文号】国中医药综发〔2024〕6号•【施行日期】2024.07.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数据局关于印发《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中医药综发〔202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数据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数据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推动《“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落实落地,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释放中医药数据价值,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数据局制定了《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数据局2024年7月19日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推动《“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落实落地,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释放中医药数据价值,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数据要素基本特征和战略地位,以提升中医药行业数字化思维为切入点,以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效率为主线,以发挥中医药数据的赋能作用为导向,用3-5年时间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逐步融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链条各环节,促进中医药数据的共享、流通和复用,初步实现中医药全行业、全产业链、全流程数据有效贯通,全力打造“数智中医药”,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中医药实践,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2014年中医古籍数据库建设研究进展摘要:中医古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防病治病的智慧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本文综合了2004-2014年中医古籍数据库的发展状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思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医古籍:数据库:建设:综述中医古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防病治病的智慧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古籍数字化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将古籍中的文字或图像信息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形成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知识库,从而实现古籍整理、存储、检索、阅读、传输等目的,达到保护、利用和挖掘古籍知识的功效。

通过数字化处理,既可以实现对珍贵古籍的保存,又可实现资源共享,传承中华文明。

古籍数据库建设是古籍数字化的一种方式,本文对2004-2014年间国内外中医古籍数据库的建设进行综述。

1 中医古籍数据库现状1.1 中医古籍数据库的建设形式及现状陈力认为中国大陆古籍成规模的数字化工作基本上是由教学和研究机构、图书馆、商业机构这3个类型的部门完成。

从目前的数字化成果来看,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形式主要有书目型数据库、全文型数据库、全图像型数据库、图文型数据库、古籍知识库。

1.1.1 中医古籍书目型数据库书目型数据库是将古籍书名、著者、版本、卷次、摘要、出版年等信息输入计算机而形成的数据库,读者可以通过书名、著者等检索到某古籍的相关信息。

该类型的代表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的“全国中医药珍善本古籍档案管理系统”、“海外古籍书目数据库”,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的“馆藏中医古籍目录数据库”。

目前国内有一定中医药古籍藏书规模的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图书馆也都相继进行了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中医药古籍书目数据库”、上海图书馆的“古籍书目数据库”和“中医古籍善本书目提要”、大连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古籍线装书目库”、北京大学及多家图书馆的“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古籍联合目录”、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善本书目提要数据库”、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古籍目录数据库”、山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书目数据库”、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占籍书目数据库”等等。

但因国内没有统一的建库标准,各种书目数据库揭示的深度不一样。

1.1.2 中医古籍全文型数据库全文型数据库是将古籍全文手工录入,形成电子文本,供用户查询。

这种数据库存储空间小,便于检索和阅读,但是没有保持古籍原貌,且文字录入有难度,容易出错。

中医药古籍含有穴位、图谱等信息,数字化的困难更大。

台湾高雄市立中医院的“中医古籍文献全文检索系统”和由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光盘版《中华医典》就是典型的全文型数据库。

1.1.3 中医古籍全图像型数据库全图像型数据库是将古籍直接以图像格式扫描存储,加入简单标题和分类,能保存古籍原貌,有助于专业研究,但是这种数据库存储空间大且不方便检索。

如武汉大学出版社开发出的《四库全书》光盘版就是以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为底本,扫描全书,手工录入总目。

1.1.4 中医古籍图文型数据库图文型数据库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与超链接技术结合形成的数据库,即在古籍书页图像化的基础上,将书中具有检索意义的信息转化为电脑可识别的文字,并加以合适的软件工具,为用户提供快捷有效的检索、统计、整理和编辑功能。

这种数据库能再现古籍原貌、方便检索,是目前古籍数字化的最佳方式。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的“中医药珍善本占籍多媒体数据库”和由北京大学刘俊文教授总策划、总编纂的《中国基本古籍库》(医书集成)可为此类代表。

1.1.5 古籍知识库古籍知识库是人工智能和数据库结合的产物,它以统一的形式存储知识。

知识库的知识是高度结构化的符号数据,用户可以进行深层次的知识挖掘,实现由书目到全文等多个知识点的关联检索,也可以由一个作者检索到其他相关作者等。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医古籍数字化研究室的“中医药古文献知识库”是其代表。

该知识库构建了我国第一个中医古籍知识库系统,目前已经建成中医古籍本草知识库、中医古籍方剂知识库,以及张仲景、陈士铎、新安医学、妇科、医案、蒙医药等6个中医古籍专题知识库。

1.1.6 国外中医古籍数据库国内的中医古籍数字化取得了一些成就,国外中医古籍数据库也在建设中。

虽然在建设规模和涵盖资源上与国内有些差距,但是也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日本的全文数据库“全国汉籍数据库一一子部医家类”“数字化善本书――医学”“民族药物资料馆――证类本草”,加拿大的“中医在线图书馆”以及美国的全影像数据库“YiJing:The mlrror of medicine”等等。

1.2 中医古籍养生数据库的现状古今往来,健康长寿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养生保健是人们永恒的话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养生要求逐渐提高,中医养生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数千年积累的养生法备受世界青睐。

我国养生学内容广泛,方法众多,养生论著卷帙浩繁,有的是养生专著,有的则是部分章节论述养生,更多的是散见于各类著作中,如道教、佛教、史学典籍等,未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学科。

中医古籍数据库的建设方兴未艾,取得了一定成果,如《中华医典》以及“中国中医药数据库”“中国古籍资源数据库”“龙语瀚堂典籍数据库”都收录了大量中医古籍,但是关于养生类的专题数据库发展还比较缓慢。

如目前中医古籍数据库当中收录最全、范围最广的电子资源文献库“龙语瀚堂典籍数据库”所收录的中医药文献达700多部近10000册,只在中医药类收录养生类古籍35种。

巨型数字古籍丛书《中国基本古籍库》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至民国的历代典籍10000余种,其中休闲养生目收录28部,武术技击目收录14部,气功健身目收录11部。

目前,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气功基本古籍提要库”是以专门的气功、导引、养生著作为主要内容的数据库,属于气功养生的专题库。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建设开发的“中医古籍养生数据库”收录养生古籍110种,并可浏览全文图片。

2 中医古籍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2.1 中医古籍书目收集及录入中医古籍数量大,版本多,全面收集版本优良的古籍是古籍数字化中的一大课题。

古籍图书印刷格式多样,出版方式随意,多处标有正题名且各处书名不尽相同,编目人员需要对各种书名信息进行分析、思考,方能准确而规范地著录正题名。

另外,摘要由编目人员编写,编目人员的责任心和相关专业知识,如对古籍中同药异名、异药同名,古籍中的病证和现代病名等知识的掌握,也直接影响书目数据的质量。

2.2 中医古籍用字古籍数字化建设难度大,其中面临最多的问题是有关用字的问题。

据查,《康熙字典》收字就达49 030个。

汉字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产生的繁简字、异体字、古今字、通假字就更数不胜数了。

中医古籍数字化目前面临着无古籍大字库、古籍生僻字录入、古籍光学字符识别系统(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识别、古籍排版等几个难题。

陈进等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对字体的认知障碍和技术障碍。

高晶晶认为可以通过私用区造字法、图片代替法、自然语言描述法、动态组字法等方法在一定范围内解决古籍阅读和检索用字的问题。

2.3 中医古籍数字化标准尚未建立合作与共享是中医古籍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文献标准化是文献资源共享的前提和基础。

古籍数字化,需要规范的著录条例、数据库格式、编目软件使用字库,还要统一的古籍分类法。

但是中医古籍数字化标准尚未建立,国内至今未形成统一的古籍分类法。

曾燕认为应以《四库法》(即按经、史、子、集分类)为基础,制定完善的古籍分类法。

刘文波等认为《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的分类体系,基本上包括了现存中医古籍的主要种类,比较符合读者“以类求书”的使用习惯。

李兵认为中医古籍数据库内容、检索功能、辅助功能和服务功能这4个要素可以作为中医古籍数据库的评价要素和一级指标。

2.4 中医古籍数字化的开发深度符永驰等认为中医古籍数字化不应仅仅满足于对古籍的阅览和查询。

刘毅认为在数据库和网络普及的时代,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挖掘中医古籍的内涵知识很重要,但是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数据库不具备古籍知识深度挖掘的功能,从这方面来说,专业的中医古籍数据库尚处于初级阶段。

古代中医药文献是一个知识宝库,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挖掘古籍中的宝贵知识财富,实现知识发现和知识拓展,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服务是中医古籍数字化的最高目标。

除上述内容以外,技术手段落后、经费制约等等也是中医古籍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 总结与展望中医古籍数字化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建立了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保护和利用中医古籍的目的。

但是数据库建设中的用字问题、数据库建设标准及数据库知识的深度挖掘问题仍然有待研究。

同时,养生学作为中医的一个重要学科,其数据库建设仍有待加强,构建数量多、版本齐全、信息涵盖量大的古籍养生数据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研究意义,对中医养生学科的内涵外延的界定具有促进作用。

在建立信息涵盖量大的古籍养生数据库的基础上,从小处着眼,着重研究新安医籍中的养生古籍,建立数据库,研究其与前人、同时代及后世之间的学术继承、借鉴和影响,可操作性强。

作为中医古籍数据库建设的一部分,养生类古籍文献的整理与数据库开发有待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总之,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不断发达的今天,中医古籍数据库的建设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会为中医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