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葡萄酒对烟台葡萄酒的影响及对策.doc
山东烟台葡萄酒产业化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102 I FOOD INDUSTRY I理论THEORY山东烟台葡萄酒产业化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文 张璐 刁培松*山东理工大学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基地,聚集了以张裕、中粮长城等著名品牌为代表的100多家葡萄酒企业,葡萄酒产业年产值达200多亿元。
近年来,烟台葡萄酒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品牌建设、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等诸多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葡萄酒产业化发展现状如下:(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随着烟台葡萄酒产业的持续增长,葡萄酒产业发展所需的葡萄原料种植规模也有所增加。
主要用于酿酒的葡萄品种有霞多丽、贵香、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佳丽酿等10多个品种。
烟台用于酿酒的葡萄产业种植的规模不断提高,不仅满足了烟台葡萄酒企业发展的原材料需求,同时对于提高烟台市葡萄种植户经济收入,提高烟台葡萄酒质量和稳固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都有长远意义。
随着葡萄酒生产及加工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集聚形成,通过集聚作用形成产业集群发展。
葡萄酒生产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是构成葡萄酒全产业链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
近几年以来,烟台市葡萄酒生产加工企业的数量稳步提升,随之而来的是烟台市葡萄酒加工能力的突飞猛进,目前烟台市葡萄酒加工能力超过了两万八千吨。
随着烟台市葡萄酒产业、企业的不断扩大,加快了烟台市葡萄酒产业化的进程,对烟台市的农业经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稳步发展,原料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据烟台市政府网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烟台市已启动龙蛇珠葡萄种植基地项目,在两个村庄建设了1500亩葡萄种植基地。
2年后,计划为两个村庄近280户农民增加1340烟台是享誉全球的重要葡萄酒出产地,除此之外也是中国非常重要的葡萄培植标准化产业基地和高品质酿酒葡萄种植区,葡萄种植及相关产业已成为烟台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但近年来,进口葡萄酒来势凶猛,在国际国内市场均占据相当份额,同时国内其他地区的葡萄酒产业异军突起,烟台市葡萄酒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烟台葡萄酒产业化发展现状

烟台葡萄酒产业化发展现状近年来,烟台葡萄酒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烟台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及丰富的葡萄种植资源,成为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烟台葡萄酒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烟台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
同时,烟台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为葡萄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这些自然条件为烟台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烟台的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种植葡萄。
据统计,目前烟台的葡萄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亩,年产量达到数十万吨。
这不仅为葡萄酒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也为葡萄酒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烟台葡萄酒企业不断壮大。
近年来,烟台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规模和实力的葡萄酒企业,如张裕、海岛等知名品牌。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酿酒工艺、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为烟台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烟台葡萄酒的品质不断提高。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酿酒技术和设备,烟台的葡萄酒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现如今,烟台葡萄酒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备受青睐,还逐渐走向国际市场,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和赞誉。
然而,烟台葡萄酒产业化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市场竞争的加剧。
随着葡萄酒消费需求的增加,各地的葡萄酒企业纷纷进入烟台市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烟台葡萄酒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其次是技术创新的不足。
虽然烟台葡萄酒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
因此,烟台葡萄酒企业需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推动葡萄酒产业的技术进步。
最后是品牌建设的不足。
与一些知名的葡萄酒品牌相比,烟台葡萄酒在品牌影响力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烟台葡萄酒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以增加市场竞争力。
烟台葡萄酒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进口葡萄酒存在问题与对策

进口葡萄酒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近几年,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逐渐深入、进口葡萄酒关税的降低、消费者对中高档葡萄酒消费需求的增长及葡萄酒作为健康饮品的价值被广泛认同等原因,葡萄酒进口量大幅增长。
以青岛口岸为例,2009年葡萄酒进口货重4993千升,货值1049.8万美元,同比增长130%和70%;2010年葡萄酒进口货重13040千升,货值1324.3万美元,同比增长160%和30%。
青岛检验检疫局调研分析发现,在进口葡萄酒大幅增长的背后还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检验检疫部门须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保障国民的消费权益。
一、进口葡萄酒的基本特点(一)进口国家多元化。
国际上通常根据葡萄种植与酿造技术的传播进程、葡萄酒酿造历史、葡萄酒命名原则、以及葡萄酒文化等因素,将葡萄酒酿造国家分为以酿造历史悠久的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旧世界和以澳大利亚、南非、智利葡萄酒产区为代表的新世界。
从青岛口岸葡萄酒进口国家情况看,既有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等旧世界国家,也有澳大利亚、南非、智利、阿根廷、美国、新西兰等新世界国家,甚至有摩尔多瓦这样鲜为人知的葡萄酒酿造国。
近5年来进口葡萄酒的贸易国家和地区多达17个。
(二)主要葡萄酒进口国进口量稳定。
尽管贸易国家选择空间较大,青岛口岸主要的葡萄酒进口国却相对固定在法国、澳大利亚和智利3个国家,该3国进口总量连续5年占青岛口岸进口量六成以上。
这种现象一方面反应了市场对这三个国家产品质量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显示了青岛口岸主要葡萄酒经销商的稳定成长。
(三)进口葡萄酒等级差异逐渐放大。
通过分析过去5年进口葡萄酒的单价,发现进口葡萄酒等级差异正逐渐被放大化,具体体现在:顶级葡萄酒进口量价齐升,单瓶酒价格年年刷新高,现已突破3400美元/瓶。
相反,低端葡萄酒进口呈量增价跌态势,但目前进口量仍占市场主导地位,进口货值低于5美元/升(3.85美元/瓶,约合人民币25元一瓶,未含税)葡萄酒的货重占总货重比例的九成以上。
烟台首设地级市葡萄酒局 全面提升酒城竞争力

葡萄酒局的成立是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趋向成熟的重要表现,也是加快振兴葡萄酒特色产业、打响“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品牌的客观需要。
在当前国内葡萄酒行业整体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烟台葡萄与葡萄酒局的成立无疑为国内葡萄酒产业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产业集聚优势凸显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一直是烟台市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通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力促进了葡萄酒产业的全面发展。
形成了张裕、长城、威龙等骨干企业为龙头,朋珠、华鲁、康达等中小型企业为依托,君顶、登龙红、拉菲等精品酒庄为亮点的大好局面。
多年来,围绕促进葡萄酒产业加快发展,烟台市面向市外,广泛开展挂靠联合、招商引资,揭开了借助外力促发展的新篇章。
先后引进了中粮长城、香格里拉以及法国拉菲集团、卡斯特、瑞枫奥塞斯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烟台产区洼地效应不断扩大,引进了企业,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市场,使葡萄酒产业得以突破常规,实现了跨越发展。
目前,烟台市葡萄种植面积已达21万亩,其中标准化葡萄种植基地15万多亩,基地农户达到5万户,以近几年平均市场价格估算,农民种植一亩葡萄可增收3000多元,仅此一项年可增加农民收入近5亿元。
在葡萄基地建设的实践中,先后涌现出了葡萄联合社、葡萄工业化种植、标准化农场作业等模式。
围绕开辟葡萄酒产业发展新空间,烟台市把葡萄酒文化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了广泛探索,收到了明显成效。
张裕公司投资兴建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酒文化博物馆、卡斯特葡萄酒庄园、国际葡萄酒之窗等旅游景点,策划了以博物馆为中心,串联地下百年大酒窖、葡萄酒庄、葡萄园等旅游线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蓬莱以206国道为轴线,打造集葡萄种植、葡酒生产、观光旅游于一体的18公里葡萄长廊绿色产业带。
结合君顶酒庄、法国拉菲、登龙红酒庄、华东猎王谷酒庄等精品酒庄,形成了“一带三谷”葡萄酒产业发展格局,成为了新的旅游亮点。
成立酒局意义深远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员说:中国葡萄酒的市场正在进行着从量变到质变,再到从质变带动新的量变的过程。
进口葡萄酒对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响及对策

进口葡萄酒对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响及对策作者:任蕾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4年第4期任蕾尽管我国葡萄酒产业一直稳步发展,但近年来葡萄酒进口量的较快增长加剧了葡萄酒市场的竞争,在挤占市场份额的同时压低了国产葡萄酒企业的利润空间。
本文从我国葡萄酒进口现状入手,分析进口葡萄酒的优势,探究进口葡萄酒对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进口葡萄酒冲击的策略。
我国于2012 年成为世界最大葡萄酒消耗国。
2013 年我国共计消耗了1.5541 亿九公升箱葡萄酒,相比2008 年大幅上升了136%,消耗量仍位居世界第一。
国外葡萄酒企业看中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凭借其在质量、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对我国市场的出口力度。
一、我国葡萄酒进口现状1. 葡萄酒进口规模自2009 年后,即便是受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我国葡萄酒进口依然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我国葡萄酒进口量从2009 年的171,231,332 升增长至2013 年的376,841,194 升,年均增长率超过21%(如图所示)。
国际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Wineand Spirit Research)市场报告显示,2013 年葡萄酒进口量占全国葡萄酒总消耗量的18.8%,这无疑会挤占国产葡萄酒的市场份额,本土葡萄酒企业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2. 产品结构受全球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中央严控三公消费、商务部对欧盟进口葡萄酒实施“双反”调查、市场竞争加剧等的大环境影响,2013 年我国进口葡萄酒在总量和总额上都呈现出小幅下降的趋势。
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为散装葡萄酒,但是瓶装葡萄酒在进口总量和进口总额上都有所增长。
瓶装葡萄酒进口总量上涨至287,748,385 升,同比2012 年上涨5.47%,进口总额为1,447,822,358 美元,同比2012 年上涨0.7%。
瓶装葡萄酒依旧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其总量占进口葡萄酒总量的76.3%,其进口总额占进口葡萄酒总额的93.1%。
进口葡萄酒对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1022016年7月 进口葡萄酒对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①天津师范大学 田浩 周红摘 要:2004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WTO),使其世界各国的葡萄酒品牌商都瞄准了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并纷纷加入进来,对国内的葡萄酒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
在此基础上,受“零关税”以及欧美国家的出口补贴等政策的影响,进口葡萄酒在价格上的绝对优势更加明显,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国产葡萄酒越来越难以与之匹敌。
本文从我国葡萄酒市场现状入手,探究进口葡萄酒对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影响, 并结合进口葡萄酒,对我国葡萄酒产业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应对进口葡萄酒冲击的策略。
关键词:进口葡萄酒 SWOT分析 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7(c)-102-021 国内葡萄酒的市场现状2015年,从国内市场进口葡萄酒的情况来,其总量同比增长达到了44.58%,而其进口额同比增长也达到了34.30%;从国产葡萄酒的情况来看,整个行业继续保持上年上涨的趋势,截至2015年10月,国产葡萄酒业实现了357.25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率接近9.0%,另外实现了37.82亿元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接近15.0%。
就当前的国内葡萄酒零售市场而言,其总价值在780亿元左右,而不可忽视的是,进口葡萄酒占到了约三成。
总的来说,进口葡萄酒正在抢占中国葡萄酒市场,使得国产葡萄酒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窄,究其原因来说主要有“零关税”政策的实施、海外直采的增加以及主流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等。
并且,在国内葡萄酒巨头开始并购整合海外酒庄的浪潮下,进口葡萄酒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会进一步增大。
2 进口葡萄酒对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影响虽然进口葡萄酒大批量进入国内市场带给我们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工艺设备,同时让我们对葡萄酒的酒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但不得不指出的是,进口葡萄酒将会加剧国内市场份额的争夺,对于国内葡萄酒产业的良性发展起到消极作用。
蓬莱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

蓬莱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05-12T11:15:35.27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作者:张克坚[导读]中共蓬莱区委党校山东蓬莱 265600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下,蓬莱区依托独特的区位和地域优势,紧紧围绕“优质产区、特色葡园、精品酒庄”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葡萄与葡萄酒产业。
截止目前,蓬莱产区拥有标准化酿酒葡萄基地8万亩,取得生产许可证的葡萄酒企业56家,已建及在建酒庄33个,葡萄酒生产能力14万千升。
2019年我区被中国酒业协会授予“世界美酒特色产区”和“中国葡萄酒小产区”,拥有“蓬莱葡萄”“蓬莱海岸葡萄酒”2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区域品牌价值达77.05亿元。
一、蓬莱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困境(一)进口酒冲击影响较大自中澳自贸区协定的签署,意味着葡萄酒关税在2019年降为零,澳大利亚将成为继新西兰、智利后,又一个享受葡萄酒零关税待遇的国家。
零关税直接传导至终端价格,使进口葡萄酒价格不断下探,国内葡萄酒市场将竞争更加剧烈,使以生产销售国产品牌葡萄酒为主的蓬莱葡萄酒产生受到较大冲击,产生替代效用,直接导致生产规模缩小、销售量下滑、销售区域萎缩。
(二)中小型灌装企业较多由于酿酒葡萄种植收益比较低,建设成本高,种植风险高,因此我区葡萄基地发展速度明显减缓,全区56家葡萄酒企业中,配套酿酒葡萄基地的企业仅有23家,其余均为灌装型企业。
一个小型葡萄酒灌装企业,向原酒商直接购买处理好的原料,回来后无需再加工处理,直接进行灌装生产、销售,生产过程只需十几人就可完成。
这些灌装企业技术含量低、带动能力弱、创新能力不强,不利于蓬莱产区整体品质和竞争力的提升。
(三)产业氛围不浓厚作为国内唯一的“中国葡萄酒名城”,蓬莱产区是国内十大产区之一,在业内具有很高的产业地位,但在外界并没有像“人间仙境”、“八仙过海”等旅游品牌一样深入人心。
葡萄酒文化没有融入到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在辖区主要道路沿途看不到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葡萄酒产区形象或酒庄标识,在城市公园、车站、码头、旅游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缺少具有葡萄酒元素的主题小品,在酒店服务、出租车服务、广播电视节目中缺少产区葡萄酒宣传以及葡萄酒知识的普及。
进口葡萄酒竞争市场忧患分析

进口葡萄酒竞争市场忧患分析中国入世后进口关税的逐渐走低,国外葡萄酒会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对中国葡萄酒企业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
这将从价格上直接降低国外葡萄酒品牌及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
但是中国市场对国外的反应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除了在产品品种上有所增多外,其它方面并没有多大的改观。
文章试图从SWOT(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的角度来讨论和分析国外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态势,从而解释目前国外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竞争过程中的是非曲直。
进口葡萄酒优势分析1.良好的国家品牌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葡萄酒产品主要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美国、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家。
法国葡萄酒在中国乃至世界市场都享有盛誉,其他的诸如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美国尤其在消费者心目中普遍具有良好的国家品牌形象。
据代理300多种进口葡萄酒的美国名特公司北京代表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京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需求量逐渐增强,其市场销售量增长每年都维持在30%至45%。
受到消费者欢迎的进口葡萄酒主要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美国等几个国家。
由于来自新、旧世界的葡萄酒产品各具特色,更有利于国外葡萄酒产品更顺畅地进入中国市场。
2.优秀的产品质量新旧世界的许多生产国(如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美国等)都把葡萄酒产品的质量管理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来加以保证。
进口葡萄酒之所以在中国市场拥有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主要还是得益于其相对较高的产品质量。
虽然也有少量进口葡萄酒“以次充好”,但是并没有波及到其主流销售。
而在概念满天飞的中国市场,国外葡萄酒卓越的产品质量是其进一步发展的根基。
3.诱人的行业前景从世界范围来看,葡萄酒在国际市场是供大于求,而且自1980年起世界葡萄酒的消费量总体来讲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
2002年,世界葡萄酒约有620万吨过剩产量,根据世界最大的酒类展览公司Vinexpo研究,到2005年全球葡萄酒会有1000万吨的剩余。
2024年进口葡萄酒流通市场前景分析

进口葡萄酒流通市场前景分析前言进口葡萄酒作为一种高品质的酒类产品,具备了丰富的口味和多样的风味,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对品质追求的增加,进口葡萄酒市场逐渐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对进口葡萄酒流通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I. 市场概况进口葡萄酒市场是指国内销售并非国产的葡萄酒市场。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预计未来几年进口葡萄酒的销售量将保持稳定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II. 强劲的消费需求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于高品质葡萄酒的需求不断增加。
更加注重健康和品味的现代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葡萄酒的消费。
进口葡萄酒具备了丰富的品种选择以及国际品质保证的优势,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葡萄酒的需求。
III.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对于进口葡萄酒行业的发展给予了积极支持。
通过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等措施,政府大力推动了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发展。
这种政策支持为进口葡萄酒流通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IV. 品牌竞争进口葡萄酒市场上涌现出众多知名品牌和优质品牌,它们凭借出色的品质和良好的口碑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在品牌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进口葡萄酒品牌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营销,以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V. 流通渠道进口葡萄酒的流通渠道包括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等环节。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已经成为进口葡萄酒流通的重要渠道之一。
与传统的线下渠道相比,电商平台具有更广阔的消费群体和更高效的销售模式。
同时,线下的专卖店、酒类超市等也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VI. 市场挑战与建议虽然进口葡萄酒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理解和认知程度相对较低,需要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度。
其次,进口葡萄酒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份额相对有限,品牌需要加强差异化竞争,寻找市场细分点。
针对以上挑战,建议品牌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提供专业的葡萄酒知识、品鉴和体验,提升消费者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2023年烟台葡萄酒工业发展现状报告

03
技术创新与产 品质量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roduct Quality
技术创新驱动发展
1.烟台葡萄酒企业创新酿酒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
酿酒技术创新:借助先进的酿酒设备和工艺,烟台葡萄酒企业不断探索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烟台葡萄酒技术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3.烟台葡萄酒工业需关注口感多样性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酒味口感的偏好:调研结果显示,部分消费者更喜欢口感丰富的葡萄酒,如干红葡萄酒与酸甜口感相结合的白葡 萄酒。因此,烟台葡萄酒工业应更加注重酒的口感开发,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口味需求。
竞争对手分析
1. 市场份额分析:具体分析烟台葡萄酒工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在市场上的份额情况。通过市场份额分析,可以了 解到各个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以及市场上的主要竞争格局,为制定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2. 产品比较:对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比较,包括品质、口感、包装、价格等方面的评估。这样可以了解到 竞争对手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从而找到自身在产品方面的差异化竞争点。 3. 品牌影响力评估:评估竞争对手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了解竞争对手品牌的优势和劣势,可 以从品牌建设和推广策略上寻找竞争优势,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营销手段 和宣传方式,借鉴其成功经验,优化自身的品牌推广策略。
烟台葡萄酒市场现状及创新产品研发推广
目前,烟台的葡萄酒市场主要以传统的干红、干白和半干型葡萄酒为主。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并满足 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烟台葡萄酒工业应该进一步研发和推广不同口味、风格和功能的创新产品。
烟台可考虑推出甜型葡萄酒
首先,烟台可以考虑推出甜型葡萄酒。
烟台推出甜型葡萄酒,满足甜品爱好者和开拓新 市场
国外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SWOT分析

、国外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SWOT分析(1)优势葡萄酒作为国际通畅型饮料,来自新、旧世界的葡萄酒产品各具特色。
而且葡萄酒在国际市场属于剩余产品,关税壁垒的逐步趋缓使得国外葡萄酒在中国市场更具竞争力。
(2)劣势1. 国外葡萄酒要根据当地市场的具体情况相应地调整其营销战略,因为缺乏营销网络和富有竞争力的售后服务将会阻碍国外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2. 大多数国外葡萄酒企业不了解中国市场,甚至没来过中国,更谈不上市场调查,他们对于这以市场没有长期投资的观念,也对中国市场不感兴趣,仅仅使用一些微薄的财力来对市场做一些促销。
3. 中国国内葡萄酒企业凭借其当地品牌、低成本、更适合的口味和强劲的产品广告和促销,对进口葡萄酒形成巨大的挑战。
4. 没有多少消费懂得如何正确的饮用葡萄酒,大多数消费者不能分辨出各种进口葡萄酒的异同。
(3)机会1. 国际葡萄酒市场的低迷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成为葡萄酒竞争的主战场,中国无疑将成为这以市场的热门,这为国外葡萄酒提供了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2. 中国政府鼓励人民消费更多的葡萄酒和果酒,降低浪费粮食的白酒的消费。
3. 媒体对于饮用葡萄酒有益健康的报道也对葡萄酒的消费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 进口葡萄酒可以瞄准中国高档酒市场做一些文章。
5. 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也为葡萄酒消费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刺激因素。
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开始消费进口葡萄酒。
7. 有了更多的消费人群,进口葡萄酒市场会更加成熟。
8. 中国的入世会给各个包括新、旧世界在内的葡萄酒生产国提供更多的挑战和机会,所以竞争也将会更激烈。
9. 要想生产高质量的葡萄酒,以下三个因素起主要作用:酿酒葡萄来源、技术和人才优势和资本投入。
在葡萄酒的生产上,中国及缺乏技术和人才,又缺乏资本,这正是葡萄牙企业的优势所在。
(4)威胁1. 一些国外葡萄酒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建设和消费者培育将决定在中国市场上的成败。
进口葡萄酒对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进口葡萄酒对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影响及对策[摘要]进口葡萄酒近年来以较快的增长速度在我国不断“攻城略地”,对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
本文分析了进口葡萄酒较快增长的原因,以及对我国葡萄酒产业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促进我国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的四项应对措施。
[关键词]进口葡萄酒;产业;影响;对策近年来,进口葡萄酒以较快的增长速度在我国不断“攻城略地”,对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
为此,有必要对进口葡萄酒快速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我国葡萄酒产业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估,并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促进我国葡萄酒产业能够更好更快发展。
1 进口葡萄酒较快增长的原因根据国家统计局及国家海关总署资料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进口葡萄酒(含原酒)总量为30.5万千升,比上年增长62.8%,占我国葡萄酒产量近1/3。
进口葡萄酒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市场得到较快增长,笔者分析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1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者可支配的资金收入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健康已经成为消费者特别是高端人士不懈的追求。
葡萄酒由于健康、保健宣传的不断深入,以及其高雅、品位的身份象征,已经成为高端消费者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一种流行元素。
而进口葡萄酒一直以来对中国市场的不懈投入,宣传自身独特的品牌文化和饮食方式,极大地迎合了国内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和追求时尚的要求。
1.2 国产酿酒原料的缺乏和国外葡萄酒的过剩中国葡萄酒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因受酿酒葡萄基地种植面积及生产周期和产量的限制,原料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葡萄酒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从国外的葡萄酒产销情况看,目前世界葡萄酒每年的过剩量在400万千升左右,加上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葡萄酒商纷纷盯上中国这个巨大的潜力市场,并竭力耕耘。
世界葡萄酒年人均消费水平为7升,而中国年人均消费只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
我国葡萄酒市场巨大的消费潜能以及市场发展空间,引起了全球葡萄酒厂商的关注,自然也带动了进口葡萄酒的快速增长。
关于烟台市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思考

候温 和 , 全年平均 气温 1  ̄ 降水 量 6 2 m, 霜期 2 0天 ; 3C, 6m 无 1 烟台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 , 山丘起伏和缓 , 沟壑 纵横 交错 。土 壤中性偏酸 、 砾石含量高 、 透气性好 , 特别适宜葡萄生长 。; 烟 台濒临 黄海 、 海 , 岸线 曲长 7 0多公 里亚地区重 要的国际性港 口城市 。烟台具备 了酿造葡
优势 。烟 台地处北纬 3 . ,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日 75度 属 年
照 时数 为 2 4 4 0多个 小时 , 四季分 明, 雨水适 中 , 空气 湿润 , 气
在烟 台市委 、 市政府 的高度重视和精心培育扶持下 , 烟台市葡 萄酒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 成为烟 台经济发展重要的特色产业。 虽然烟 台葡萄酒产量 、 销售收入 、 利税 在全 国依 旧保持龙头地 位, 但是 , 十一 五” 间, 台市 葡萄酒产量 占全 国的份额 由 “ 期 烟 2 0 的三分之一下 降到 2 1 0 6年 0 0年的 四分之一 , 幅 自 2 0 增 07
1 从 历史文化看 , 台拥 有丰富悠久 的文化积 淀。烟台历 . 2 烟
的葡萄种植和百余 年酿酒工业历史 , 了厚重的葡萄酒文 形成
化, 为发展葡萄酒产业 奠定 了坚 实基础 。 11 从 自然条件看 , . 烟台拥有得天独厚的酿酒葡萄种植资源
收稿 日期 :0 卜 0 - 1 21 6 0 作者简介 : 刘世松 (9 2 ) 主任记者 。 17 一 , 现任职 于烟 台市葡萄与葡萄酒
推进 烟台葡萄酒产业快速跃升。 关键词 : 葡萄酒; : 发展 思考
我国葡萄酒进口现状,发现问题及建议

我国葡萄酒进口现状,发现问题及建议
我国葡萄酒进口现状:
近年来,我国葡萄酒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国外葡萄酒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我国葡萄酒进口总
量达到168.6万千升,同比增长近60%。
其中,法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葡萄酒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品类。
不过,我国葡萄酒进口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下:
发现问题:
首先,质量参差不齐是目前我国葡萄酒进口市场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众多进口品牌中,不乏存在着一些质量不过关、口感平庸的产品,这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体验,也会给国内葡萄酒市场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次,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也是我国葡萄酒进口市场的一大问题。
一些不良商家存在着以次充好、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这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会影响到整个葡萄酒市场的正常秩序。
最后,我国葡萄酒进口市场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国外葡萄酒品牌层出不穷,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而我国葡萄酒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质量监管,建立起严格的葡萄酒质量检验制度。
通过对葡萄酒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和认证,筛选出优质的进口品牌,并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罚力度,从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葡萄酒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准入制度。
对进口商家进行资格审查和准入审核,规范市场秩序,减少欺诈行为的发生,提高消费者的信心和满意度。
最后,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
通过加强品牌形象。
中国葡萄酒进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国葡萄酒进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背景:伴随着国外市场的低迷而中国却在加入WTO之后,随着葡萄酒进口关税税率从65%一路降至14%(瓶装)和20%(散装),进口葡萄酒在中国的机会开始大幅显现。
越来越多的国外葡萄酒如潮水般涌入国内市场,进口量持续高速增长。
数千个品牌,几十个品种,以及新旧世界葡萄酒的不同分级方法让消费者眼花缭乱。
各国外葡萄酒企业及其中国的合作伙伴们均使出浑身解数,力图在中国这个当前全球最大的新兴葡萄酒市场上尽可能多的分得一杯羹,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奢侈品市场正迎来中国时代。
尤其是我国人均GDP超过5千美元后,居民的消费购买能力显著增强,消费升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饮食消费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了解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酒类消费向低度、营养等方向发展;葡萄酒作为符合这一消费趋势的产品,势必会有大发展。
一、中国葡萄酒进口现状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葡萄酒进口总量为36.1万千升,同比增长27.6%,进口金额为13.93亿美元,同比增长80.9%。
其中瓶装葡萄酒(2L以下)进口量为24.14万千升,同比增长65%;进口金额为12.73亿美元,同比增长94.05%;散装葡萄酒(2L以上)进口为12.02万千升,同比下降12.32%,进口金额为1.2亿美元,同比下降20%。
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葡萄酒总量2亿升,同比增长12%;进口葡萄酒总值11.1亿美元,同比增长24.1%;进口平均价格为5.5美元/升,同比增长9.0%。
中国已跃升为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同时成为第八大葡萄酒进口国。
法国、西班牙、智力、澳大利亚和意大利一直是我国进口葡萄酒主要来源地。
今年上半年我国自上述5国进口葡萄酒合计1.7亿升,占我国葡萄酒进口总量的82%,价值9.8亿美元,占葡萄酒进口总值的88.2%。
法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均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12年上半年,中国自法国进口葡萄酒7.5千万升,同比增长16.7%,占进口总量的36.7%;自西班牙进口葡萄酒3.7千万升,占进口总量的18%,同比增长8.7%;由于中国与智力之间自由贸易的协定,使得智力出口至中国的葡萄酒在价格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再加上新兴消费群体对来自智力的葡萄酒的好感,智力在今年上半年的进口量同比有了很大提高,今年上半年,我国自智利进口葡萄酒3.5千万升,同比增31.4%,占进口总量的17.3%;自澳大利亚进口葡萄酒2.0千万升,占进口总量的10.1%。
烟台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烟台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发展策略分析保税港区是我国目前港口与陆地区域相融和的保税物流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监管区域,论文在分析烟台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区发展优势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烟台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发展应对策略。
标签:保税港区;葡萄酒;发展策略;一、引言烟台保税港区是我国第十三个保税港区,也是目前按照“功能整合、政策叠加”要求,全国第一家以出口加工区和临近港口整合转型升级形成的保税港区。
烟台保税港区一期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后,引进和投资建设优质、高附加值、带动力强、环保型的项目是保税港区今后建设发展的重点。
结合烟台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保税港区优惠政策,积极发展进口葡萄酒产业,形成新兴的产业市场,将对完善保税港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带动物流、信息、加工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烟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烟台保税港区发展葡萄酒产业的优势分析1.保税港区良好的区位优势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烟台保税港区是全国首个以出口加工区和临近港口集成转型升级形成的保税港区,它的设立,真正实现了“港”、“区”联动。
烟台加工区和港区毗邻的独特地理优势是全国保税港区所仅有的,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口、出口加工区等于一体,为烟台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
加工区政策优势和港口区位优势的叠加,体现了“境内关外”自由贸易区的功能,为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2.保税港区良好的配套设施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烟台保税港区国际酒类交易中心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酒类集散地,通过与法国波尔多梅多克、意大利斯卡纳、美国加州纳帕山谷等六大葡萄酒产地的著名葡萄酒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引进世界名酒,服务国内外客商和市场需求。
中心配备有专业的进出口和保税物流队伍,可提供国际贸易、物流、海关、商检、工商、税务、外汇等一系列服务,在酒类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具有通关便捷高效、仓储物流安全便利、经济利益高等特点,国外的名酒产品进口到烟台保税港区,在区内进行恒温保税仓储,国内客户在交易中心对样品确认后进行交易,既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又有效避免了因进口酒类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和贸易风险。
我国进口葡萄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进口葡萄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张明艳;贺丽娜;孙忠坤;王天浩;杨丽娜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13(034)022
【摘要】我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火爆,进口量逐年攀升,同时也暴露出品质参差不齐、价格虚高、假冒伪劣、法规不完善、监管混乱等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进口葡萄酒在品质、技术、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科学高效监管体制的建立、葡萄酒标准体系的健全、部门协作等方面提出加强进口葡萄酒稳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总页数】3页(P126-128)
【作者】张明艳;贺丽娜;孙忠坤;王天浩;杨丽娜
【作者单位】蓬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蓬莱265600;蓬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蓬莱265600;蓬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蓬莱265600;蓬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蓬莱265600;蓬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蓬莱2656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关于我国葡萄酒企业进口原酒做贴牌的若干思考 [J], 韩永青
2.进口葡萄酒酿造用活性干酵母在我国山葡萄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J], 翁连海;逯家富;王军;陈玉洁;王庆路
3.进口葡萄酒对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J], 任蕾
4.进口葡萄酒对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J], 刘世松
5.上半年我国进口葡萄酒量同比增长21.9%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口葡萄酒对烟台葡萄酒产业的
影响及对策建议
省领导:
按照省政府领导和省经信委领导8月4日在山东省酿酒行业“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论证会上的部署,烟台市经贸委会同烟台市葡萄酒局、烟台海关、烟台检疫检验局、烟台市质监局、烟台市食品工业协会、烟台张裕公司、威龙公司、中粮长城(烟台)公司等单位和企业,围绕“进口葡萄酒对烟台葡萄酒的影响及对策建议”进行了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烟台葡萄酒产业基本情况
烟台葡萄酒产业已有百年历史,是中国现代葡萄酒工业的发祥地,是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
烟台发展葡萄酒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
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国内葡萄酒消费日益兴起的重大机遇,强化措施,大力推进,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葡萄酒产业链加快延伸。
截止2010年底,全市拥有葡萄酒及相关企业150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7户;葡萄酒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以上,实际产量2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6%、全省的70%;实现销售收入192.3亿元,实现利税44.6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和29.1%。
形成烟台张裕、中粮长城(烟台)、龙口威龙等一批龙头企业,拥有一批国家驰名商标和省级名牌产品。
其中,张裕公司2010年以103亿元的销售收入,
进入全球葡萄酒企业前5位,成为亚洲首个跻身全球葡萄酒十强的企业。
目前全市葡萄种植面积已达22万亩,其中标准化葡萄种植基地15万亩,基地农户达到5万户。
全市葡萄酒行业在产品产量、产品档次、产品品种、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出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国内葡萄酒主产区之一。
全市规划至2015年,葡萄酒产量达到50万千升,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利税达到100亿元。
二、烟台市进口葡萄酒情况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国内外经贸加快融合,国际葡萄酒总产量过剩,国内消费市场快速升级,葡萄酒产销两旺。
我国葡萄酒进口关税不断降低,欧洲、美国、南美等葡萄酒传统产区以其洋酒身份和较高的性价比,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大举进口,抢占国内市场。
从全国看,我国葡萄酒进口总量2009年以前增长比较平稳。
2007年16.4万千升,2008年18.16万千升,2009年18.74万千升,年均递增7 %左右。
但2010年开始出现井喷式增长,全年进口达到28.6万千升,比上年增加52.6%。
2011年上半年进口达到17.18万千升,同比增长40.8%。
从烟台市看,2007年经烟台海关共进口各类葡萄酒1.86万千升,2008年2.31万千升,2009年2.72万千升,2010年3.31万千升。
自2007年至2010年四年中,年度进口酒占烟台葡萄酒年度总产量的比例分别是9.6%、10.2%、10.8%、12.2%。
2011年1-6月份进口酒达到2.36万千升,同比增长42.6%。
占同期我市总产
量的14.8%。
可以看出,我市进口葡萄酒在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已开始呈现增幅加快的趋势。
此外,烟台葡萄酒进口方式除以散装原酒和瓶装酒经海关通关之外,还有个别企业将葡萄原酒以饮料或以其它方式进口。
我市葡萄酒产业和国内同行业一样,在产销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市场份额不断被压缩,占全国的比重已经由2005年的38.2 %,减少到2010年的24.9%,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三、进口葡萄酒对烟台葡萄酒产业的影响
(一)进口葡萄酒差异化营销,挤占了大量国内消费市场
从全国进口数据和可以看出,2010年,全国进口葡萄酒数量已经占国产葡萄酒总量的26.2%,烟台口岸进口葡萄酒数量也达到当年葡萄酒产量的12.2%。
2011年上半年,这两项指标又分别达到了33.2%和14.9 %,呈现出迅猛增加的态势。
进口葡萄酒由于市场影响力和经济实力的局限,没有本土葡萄酒企业经营多年的的渠道网络,也无力通过大范围的广告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引导消费者的购买倾向。
但是,他们还是探索出很多有效的差异化营销方式。
从我市进口葡萄酒的营销方式看,他们大多通过以下几类市场营销模式:一是专业推广模式。
采取高端品鉴会、专卖店营销、专业的酒类展销会等方式,锁定目标消费群,进行精准销售;二是品牌运营模式。
从单一国外品牌运营,逐步转型为国外多品牌运营;三是进口酒商服务平台。
为供货方寻找国内合作伙伴,并
为双方提供专业的操作支持;四是贴牌销售。
从国外进口葡萄原汁,在中国进行罐装生产,或是直接到国外进行贴牌然后原装进口到中国市场;五是国家或产区酒业联盟推广。
以国家或以产区为单位,联合起来建立办事机构,或通过使领馆开展葡萄酒推广与销售;六是传统专业销售。
采用连锁、加盟、代理、自建等方式,拓展专业销售终端;通过这些方式,进口酒锁定高端人群和高消费场所,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世界上优质产区的葡萄酒,吸引了一批较高素质的品酒爱好者,并加快影响、带动、引导了普通人群的消费取向,尤其是在高端消费领域,进口葡萄酒品牌牢牢占据优势。
挤占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二)进口葡萄酒原酒的价格优势,对葡萄基地建设形成严峻挑战
葡萄酒在欧洲、美洲等国家已经有几百年到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其中许多国家多年来对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产业有政府补贴,使其葡萄酒产业具备了资源优势、品质优势和成本优势。
我国加入WTO后,葡萄酒进口关税逐年降低,自2005年起,瓶装葡萄酒的进口关税率从43%下调至14%,散装葡萄酒的进口关税率从43%下调至20%。
从2006年起,按照新的《消费税管理办法(施行)》,进口葡萄酒消费税可采用进口环节已纳消费税抵减,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进口成本。
2010年,我国进口的葡萄酒原酒完税价格平均为0.83美元/升,瓶装酒价格平均为4.48美元/升。
同期,国产普通葡萄酒原酒价格大约为4.6-6.7元/升。
到2010年底,烟台年产葡萄酒27万千升。
以此测算,需30-40万亩优质酿酒葡萄基地作为支撑,而全市现有酿酒葡萄仅22万亩。
这块缺口,一是靠输入河北、甘肃、宁夏、新疆等葡萄种植基地的原酒来补充;二是大量中小企业急功近利,打着国外品牌或自有品牌的旗号,直接选择成本较低的进口低档原酒进行分装,通过低价换取快速的市场回报。
葡萄原料基地建设需要长期、稳定的投入,产出回报期较长,加之国内的土地流转政策、葡萄种植投入产出等方面的原因,许多中小型葡萄酒生产企业不愿意在建设葡萄种植基地上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资金,有些根本不去建设基地,长期采用进口原酒灌装,赚取短期利润。
这些葡萄酒企业对进口原酒依赖性越来越强,严重影响本地酿酒葡萄种植产业的培育发展,长远来看,对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极为不利。
(三)进口葡萄酒以地产酒的形象走向市场,不利于烟台产区风格的形成
葡萄酒文化基本属于舶来品,从总体上看,当前国内葡萄酒产业和葡萄酒消费文化仍然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很多消费者在选购葡萄酒时,不是关注酒的品质和口感,更多的关注国别、产地、品牌、年份、价格甚至包装等外在的特征,消费者的鉴赏能力和品质选择能力尚待提高。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和经验的积累,国内消费者会很快成成熟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葡萄酒厂家正确的导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培育,烟台葡萄酒产区在国内市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葡萄酒的地域特色开始逐渐形成,但是,一些葡萄酒企业选择了贴牌生产,或者不负责任地给“洋酒”穿上了“烟台葡萄酒”的外衣。
这样灌装后的葡萄酒产品不可避免地带有各种进口酒的风格、口感,给不明就里的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误导。
还有部分葡萄酒厂,既无葡萄基地,也无发酵设备,没有自己的品牌,只有一条灌装线。
他们唯利是图,甚至与一些不法经销商勾结,用进口的劣质原酒,偷偷摸摸制造假冒伪劣产品。
所有这些,败坏了烟台葡萄酒的声誉,给烟台市的葡萄酒产业发展造成的极大隐患和长远危害。
四、应对进口葡萄酒的建议
进口葡萄酒对烟台市葡萄酒产业的影响,已经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醒。
“烟台葡萄酒”的品牌建设需要各级大力支持,“烟台产区风格”需要不断地推广与塑造。
为此,我市葡萄酒产业一方面要练好内功、夯实基础,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强化政策支持,推进葡萄种植基地建设,提高葡萄酒品质,打造产区品牌、培育市场渠道,加强监督管理,倡导建设健康的本土葡萄酒文化;另一方面,建议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措施,保护和支持全省和烟台的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
(一)把葡萄酒产业列入我省重点支持的产业,研究制定扶持葡萄酒产业发展有关政策,采用政府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方式,
支持优质葡萄基地建设、优良葡萄苗木培育、葡萄酒产业规模扩张和葡萄酒产地整体品牌的打造;
(二)支持行业协会和葡萄酒企业建立对进口葡萄酒反补贴、反倾销的“双反”调查运作机制,针对国外政府发放葡萄种植补贴等行为,研究进口葡萄酒是否已构成对我国进行倾销,并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全省乃至全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三)协调海关、检验检疫、质监、工商等部门,加强对进口葡萄酒的管控力度,把品质低劣的国外葡萄酒拒于国门之外。
同时,提高我省葡萄酒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使无种植基地、无发酵能力的企业逐步退出,整顿行业秩序,清除发展隐患;
(四)在我省各级公务接待中,提倡消费国产葡萄酒,反对迷信洋酒,弘扬适合国情的的葡萄酒文化,扶持民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