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三甲乡雷家冲煤矿“4·2”顶板事故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攸县黄丰桥镇雷家冲煤矿“10.29”顶板事故

攸县黄丰桥镇雷家冲煤矿“10.29”顶板事故

Gain calmness, lose calmness, go with the flow, and fight for the inevitability.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攸县黄丰桥镇雷家冲煤矿“10.29”顶板事故一、事故概况1、企业名称:攸县黄丰桥镇雷家冲煤矿。

2、企业性质:私营企业3、事故时间:2008年10月29日14时30分。

4、事故地点:+16m水平17煤西二天眼。

5、事故类别:顶板事故。

6、事故伤亡情况:死亡1人。

7、直接经济损失:38.5万元。

二、事故单位概况㈠煤矿概况雷家冲煤矿位于攸县黄丰桥镇乌井村境内,于1992年建井,1994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1万t/a,实际产量达设计能力。

煤矿为私营企业,取得了相关证照。

采矿许可证号:4300000531392;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204302230174;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湘MK安许证字[2008]0506Y1G1;营业执照注册号:4300002200183(1-1),法人代表、矿长谭志新,依法取得矿长资格证,编号:湘煤0804072;矿长安全资格证:湘煤安字第08043010001629号,上述证照除采矿、生产许可证于2008年10月到期外其余均合法有效。

该矿由谭志新任矿长,董宏伟担任安全副矿长,负责矿井安全管理工作,李百雄任生产副矿长,负责生产管理,张善文负责技术工作。

矿井二班作业,由安全、生产矿长兼值班矿长现场跟班,配备了安全员和瓦斯检查员,配备了其它特种作业人员。

㈡矿井开采情况1、矿井开采地质情况:矿井开采黄南矿区黄丰桥井田煤炭资源,含煤地层为二迭纪龙潭组煤系。

共含煤36层,其中16、17、21煤层为可采煤层,其它煤均不可采。

16煤层厚0-4.07m,平均厚1.13m; 17煤层厚0.2-1.95m,平均厚0.72m,21煤层厚0-17m,平均厚0.88m。

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厚度变化大,地层倾角60-80度,局部有倒转。

江西崩塌事故调查总结汇报

江西崩塌事故调查总结汇报

江西崩塌事故调查总结汇报江西崩塌事故调查总结汇报一、事故基本情况江西省某郊区的一座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崩塌事故。

事故发生在2022年4月10日,导致23名矿工不幸遇难。

根据初步的调查结果,事故是由于煤矿开采导致了矿井的失稳,最终导致崩塌发生。

二、调查过程1.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组织了调查组进行调查。

调查组由相关专家和煤矿安全监管人员组成,他们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勘查,并收集了有关煤矿运营和安全管理的相关资料。

2. 调查组对事故发生前的矿井开采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发现该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违规行为,如超过安全开采范围、不按规定排放瓦斯等。

3. 调查组还对煤矿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审查。

发现该煤矿的安全管理存在一些缺陷,如安全培训不到位、矿井巡检不及时等。

三、事故原因分析1. 违规开采:调查显示,该煤矿在开采过程中超过了安全开采范围,导致了矿井结构的失稳。

此外,煤矿还存在随意挖掘煤层和拓展开采面积的情况,这使得矿井更加脆弱。

2. 瓦斯排放问题:煤矿存在不按规定排放瓦斯的情况。

瓦斯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有毒气体,如果排放不及时,会造成煤矿内部的积聚,增加了矿井的压力,导致崩塌的风险增加。

3. 安全管理不到位:煤矿的安全管理存在一些缺陷,如安全培训不到位、矿井巡检不及时等。

这些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使得煤矿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隐患,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四、责任追究1. 煤矿负责人:煤矿负责人对于煤矿的开采和安全管理有重要责任,他们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煤矿的运营管理。

对于存在的违规开采和安全管理缺陷,煤矿负责人应当负有相应的责任。

2. 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于煤矿的安全监管也存在一定责任,他们应当密切关注煤矿的运营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

3. 相关人员:参与违规开采和违规瓦斯排放的相关人员也应当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五、事故教训与改进建议1. 加强安全培训:煤矿应当加强对矿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煤矿顶板事故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煤矿顶板事故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XX能源集团XX煤业有限公司顶板事故专项辨识评估报告2021年6月20日XX煤业有限公司顶板事故专项辨识评估报告第一章专项辨识评估对象概况为认真吸取XX煤矿二采区集中运输巷发生顶板冒顶事故的深刻教训,结合公司、矿安全办公会议精神,切实把握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举一反三抓好落实,严格执行各级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有针对性地强化现场安全管控,经XX董事长2021年6月20日在调度楼四楼组织会议研究,决定对全矿各施工地点进行顶板专项安全检查。

并形成如下专项辨识评估报告:第二章专项辨识评估责任分工成立专项辨识评估领导小组,明确由董事长任组长,分管副经理和总工程师任副组长,成员由生产技术科、安全监察科、和井下区队等组成的领导小组。

组长负责牵头辨识总体工作,副组长负责辨识的具体工作,成员负责辨识的工作落实等工作。

顶板专项辨识评估会议人员名单第三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一、顶板风险排查分组情况2021年6月20日专项检查分组情况二、顶板风险辨识顶板安全检查问题顶板安全专项覆盖全部采掘作业地点和临近的巷道,结合前期矿井开展的边远地区大检查,共查出问题3条。

2021年6月20日专项检查问题汇总表第四章管控措施通过顶板专项辨识,顶板风险为一般风险,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顶板风险。

一、采煤工作面顶板管控措施1.进一步加强矿压观测工作,为采掘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支架选型、支护形式和支护强度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重点抓好综采面的矿压观测工作,针对不同采场,不同条件,总结出综采开采矿压显现的规律。

2.工作面特殊条件需要联网时,要提高铺联网质量,及时拉超前支架,防止片帮冒顶。

3.两端头及出口必须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严格正规循环作业,严格敲帮问顶制度,严禁违章作业。

4.对过断层、空巷和特殊地质构造带等区域,顶板管理困难,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涟源市伏口镇温泉煤矿“2·23”顶板事故调查报告

涟源市伏口镇温泉煤矿“2·23”顶板事故调查报告

涟源市伏口镇温泉煤矿“12·23”顶板事故调查报告2006年12月23日23时58分,涟源市伏口镇温泉煤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6.7万元。

事故发生后,涟源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迅即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事故抢险和善后处理工作。

根据国务院令第296号和第75号的规定,2007年1月8日,成立了由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娄底监察分局牵头,涟源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察局、煤炭局、公安局、总工会参加的事故联合调查组(具体见附表)。

调查组成员经过现场勘察,查阅有关资料,调查取证,综合分析,查明了事故原因,分清了事故责任,制订了防范措施,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事故概况⒈事故发生单位:涟源市伏口镇温泉煤矿。

⒉事故发生时间:12月23日23时58分。

⒊事故发生地点:+298m与+299m贯通回风上山。

⒋事故类别:顶板。

⒌事故伤亡情况:死亡1人。

⒍直接经济损失:36.7万元。

二、事故单位概况㈠煤矿基本情况温泉煤矿位于涟源市伏口镇温泉村境内。

始建于1972年,1973年建成投产。

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实际产煤2.9万吨/年。

全矿从业人员90人。

该矿原属私营企业。

由黄本山、吴指北2大股东组成,投资1000余万元。

该矿位于渣渡矿区金盘仑井田,开采下炭统测水组下段煤层。

测水组含煤2层,由上至下分别为5、6煤,其中5煤层为可采煤层,6煤层不可采。

5煤层厚度变化大,呈藕节状产出,属不稳定型煤层,厚度为0.2~2.0m,平均厚度0.81m。

顶板一般情况下为壶天灰岩,局部为灰黑色、薄层砂质泥岩,底板为薄层砂质泥岩夹细砂岩,显示皱纹层理,含较多椭圆状菱铁矿结核。

该矿采用平峒暗斜井开拓。

主平峒井井口标高+324m,暗斜井落底标高+304.89m。

采用中央边界式通风系统,风井安装了2台电机功率为15kw的轴流式主要通风机。

该矿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偏复杂类型。

断层发育,破坏了煤层上部隔水层,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壶天群溶洞裂隙含水层、测水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含接含水层为下伏石磴子组岩溶裂隙含水层;浅部有老窿水积水。

煤场高空坠落事故总结汇报

煤场高空坠落事故总结汇报

煤场高空坠落事故总结汇报煤场高空坠落事故总结汇报一、事故概述近期,在我们煤矿的工作场地发生了一起高空坠落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给公司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此次事故发生在煤场的高处,涉及到人员坠落、安全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为了深入调查此次事故的原因,并总结教训,特编写此次事故的总结汇报。

二、事故原因分析1.管理不到位:针对事故发生的位置,相关管理部门未能提前发现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高处工作是一项高风险工作,管理层对于高处工作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2.安全意识不强:事故发生时,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高处工作的风险,并没有采取安全措施。

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是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缺乏安全培训:工人对于高处作业的操作技能和安全要求缺乏培训,对于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较差。

多数工人缺乏标准统一的安全培训,导致在事故发生时无法正确应对。

4.安全设施不完善:事故发生的现场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网、安全绳等,这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三、事故教训及处理措施1. 加强管理:加强对于高风险区域的管理,对于高处工作进行专门的安全管理,并建立相关责任制度,确保高处工作的安全。

2. 提高安全意识: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使其能够意识到高风险工作的危险性,并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 安全培训: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制定标准统一的安全培训计划,使每个工人都能够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4. 安全设施的完善:完善现场的安全设施,增加安全网、安全绳等必要设备,保证工人进行高处工作时的安全。

5. 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工作现场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高风险区域的安全。

四、事故的启示此次事故发生后,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在煤矿等高风险行业,安全是每个员工的生命线,也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始终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煤矿瓦斯超限事故追查报告范本

煤矿瓦斯超限事故追查报告范本

****煤业〔2020〕**号关于***煤矿7412工作面回风瓦斯超限的事故追查报告****应急管理局:2019年12月3日,我矿7412工作面回风发生瓦斯一级报警,时间:19时42分41秒—19时44分33秒,最大值1.50%,持续1分52秒。

按照主管部门要求,针对此次瓦斯超限,成立调查小组进行事故追查并将追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成立事故调查小组组长:苏勇成员:曹国彬、刘应刚、王运朝。

二、瓦斯超限原因瓦斯超限后当班带班矿长(***)、当班瓦检员(***)立即赶到现场查明原因,通防副总工程师(***)随后入井到现场与***和***一起对超限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和处理;经调查,导致此次瓦斯超限的原因是:7412回风巷尾巷密闭(YM13),由于顶板来压,造成该密闭顶部墙体破裂,采空区内的瓦斯从密闭墙的裂缝中向外涌出,涌出的瓦斯流经7412回风巷时发生瓦斯一级报警。

三、事故处理情况1.矿监控室监控到7412工作面回风瓦斯超限报警信号,立即向矿调度室、矿长(**)和通防副总工程师(***)汇报了瓦斯超限情况。

2.***和***立即赶到监控室初步了解超限情况和入井人员情况,核实了当班无人进入7412工作面区域后,***电话通知当班带班矿长(***)、当班瓦检员(***)立即到现场查明原因,并安排***立即入井与**和**一起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要求处理期间设置警戒站岗,严禁其他人员进入7412工作面区域。

3.**、***到现场后,在7412运输巷入口处和+761m 人行联络巷风门处设置警戒站岗,严禁其他人员进入7412工作面区域。

4.***赶到现场会同**和***到7412回风巷进行检查,发现7412回风巷尾巷密闭(YM13)顶部墙体破裂,密闭墙外瓦斯浓度为1.22%;随即采用导风法将瓦斯浓度降到0.82%,然后安排人员用水泥砂浆将裂缝封堵严实,再检查瓦斯浓度为0.48%。

4.处理完毕后,*** *** ***三人检查了7412回风巷瓦斯浓度1.0%以下,并核查7412回风巷尾巷密闭(YM13)的裂隙已封堵严实,瓦斯无异常后,汇报调度室处理情况,经调度室核查监控系统无异常,安排所有参与调查和处理人员撤离该区域,撤出警戒站岗人员。

顶板冒落事故调查报告

顶板冒落事故调查报告

“1.13”冒顶片帮事故调查报告一、基本情况事故时间:2016年1月13日23时左右事故地点:XXXXXXXX乡XXXX铅锌矿PD3井硐事故单位: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xxxx所在行业:采矿业(探矿)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隶属关系:XX省XXXX市XXXX事故类别:冒顶片帮事故类型:一般生产安全事故事故性质:责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伤亡情况:死亡2人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住址伤亡程度XXX 男41 打钻工XXXX 死亡XXX 男29 打钻工XXXX组死亡二、事故调查组的组成事故发生后,XXXX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XXX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等相关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实地勘查。

经县政府授权成立了以安监、监察、公安、工会、发改、国土等部门组成的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1.13”冒顶片帮事故调查组,并邀请XXXX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对本次事故开展调查工作。

三、企业基本情况(一)业主单位情况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16日,法定代表人为XXXX,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11822MA62C0GW9Q,为XX省XXX 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独立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为矿产品购销。

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管理机构由法定代表人、总经理XXX任指挥长;副总经理XXX、矿长XXX任副指挥长;安全管理机构成员分别为:XX,XXXX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探矿权所有人为XXX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组织机构代码证为:X09193-6,工商营业执照号:X23000000343(1-1)法定代表人XXX。

经营范围为矿产资源勘探。

2005年4月1日XX省XX电力有限责任公司首次获得XX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勘查矿种为褐铁矿,勘查许可证证号:5100000510101。

2006年,探矿权人申请延续该勘查项目,同年4月获得XX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勘查许可证证号:510000063X2008年末,探矿权人XX省XX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申请变更延续,2009年1月5日获得XX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勘查许可证证号:T51120080102X,勘查项目名称:XX省XXXX 市XXXXXXXX铁矿普查,图幅号H48E013X;勘查面积:6.51平方公里。

涟源市六亩塘镇工农煤矿“3-12”顶板事故

涟源市六亩塘镇工农煤矿“3-12”顶板事故

zero in your target,and go for it.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涟源市六亩塘镇工农煤矿“3?12”顶板事故一、概述1.事故发生时间:2009年3月12日9时40分。

2.事故单位名称:涟源市六亩塘镇工农煤矿。

3.事故发生地点:+50m水平西翼一石门。

4.事故类别:顶板事故。

5.事故伤亡情况:死亡1人(详见附件2)。

6.直接经济损失: 39万元(详见附件3)。

二、事故单位概况(一)矿井概况工农煤矿位于湖南省涟源市六亩塘镇扶珂村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5′02″~111°35′39″,北纬27°44′04″~27°44′49″,面积0.1997km2,南距涟源市城区14km。

矿井始建于1978年,2000年前为涟源市六亩塘镇集体企业,2000年至2004年7月为涟源市属国有企业,2004年8月体制改革后变更为私营股份制企业。

2006年4月,根据娄底市娄政函[2006]41号文件要求,工农煤矿与兴砂煤矿进行资源整合。

矿井现有职工120人,谭达夫担任法人代表和矿长,负责煤矿全面工作;吴义兴担任生产副矿长,负责矿井生产管理、开拓布局和顶板管理工作;谢玉祥担任生产副矿长,主要负责井下现场生产管理、巷道维修和工程质量;谭顺广担任安全副矿长,负责兴全矿安全管理、职工培训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刘自佳任技术负责人,负责矿井技术、一通三防工作;下设值班长6人,安全员兼瓦斯检查员6人,负责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事故当班值班长为谢交红。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6万t/a,采用“四六”作业制,一班:8时-14时,二班:14时-20时,三班: 20时-2时,四班: 2时-8时。

矿井证照:采矿许可证号为4300000830626,有效期2008年10月~20013年10月;煤炭生产许可证号为X181003177,有效期2006年6月30日~2008年6月29日;安全生产许可证号为(湘)MK安许证字[2005]0730号,有效期2005年9月30日~2008年12月30日;工商营业执照号为4300002201060;矿长谭达夫,矿长资格证号为湘煤-0501230,矿长安全资格证号为湘煤安字第06143010001619号。

涟源最新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涟源最新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涟源最新火灾事故调查报告报告日期:2023年6月15日地点:湖南省涟源市调查组成员:张三、李四、王五摘要:本次火灾事故发生在涟源市某化工厂,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调查组在得到相关报告后,迅速赶往现场展开调查。

通过对火灾发生的原因、过程、影响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得出了本次火灾事故的调查报告。

一、火灾事故概况2023年6月10日下午3点左右,涟源市某化工厂发生火灾事故。

火灾造成了化工厂一座厂房全面燃烧,大量化工原料和成品被烧毁,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同时,火灾还造成了3名工人受伤,其中一人伤势较重,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据目击者介绍,当时发生火灾的厂房内传出爆炸声,随后火势迅速蔓延开来。

由于当时工人较少,火灾扑救起来较为被动,最终导致了此次火灾事故。

二、可能的火灾原因1、工厂安全管理不到位据初步了解,该化工厂的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缺陷。

工厂员工表示,平时对化工原料的储存、使用和处理并没有严格的管理措施,导致了事故发生后火势蔓延的速度较快。

2、厂房内部设施老化调查组发现,火灾发生的厂房内部设施存在一定老化现象,如电路老化、设备老化等,这也可能是火灾发生的原因之一。

3、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化工厂的管理人员表示,工厂一直在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但由于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员工的安全意识并不强,这也是火灾难以及时扑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火灾事故的影响1、经济损失严重火灾导致了该化工厂一座厂房全面烧毁,大量的化工原料和成品被烧毁,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据初步估算,此次火灾事故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了数千万元。

2、人员伤亡火灾事故造成了3名工人受伤,其中一人伤势较重,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这不仅给受伤的工人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也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环境污染火灾造成了大量有毒物质的排放,对附近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这不仅给周边居民带来了身体健康的威胁,也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关于关于采煤队事故追查报告

关于关于采煤队事故追查报告

关于关于采煤队事故追查报告9月6日中班,11602采煤工作面发生一起轻伤事故,对此矿井特别重视,立即组织领导小组对此次事故进行追查分析。

参加人员有生产矿长牛书君、安全副总吴书杰、调度主任苏寻、瓦斯检查员陈少峰、安全员耿发周、采煤队队长兰志兵、副队长毋四武等。

一、事故经过:9月6日中班9。

10左右采煤队职工赵俊峰与何仕武一组,在11602采面下部对端头支护的支柱进行加压,赵俊峰正在对支柱加压,而何世武在另一边,他的左脚蹬在溜子电机上,当赵俊峰正在加压时,何世武没有进行防范,这边的支柱突然倒在他的的左脚面上,造成轻伤事故。

二、事故原因:1、采煤队职工何世武安全意识淡薄,没有防范意识,在作业中对周围支护没有细心观察,麻痹大意,违章操作。

2、采煤队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上的有关规定,采面每根支柱必须上防倒绳。

3、采煤队不按矿井规定参加井口会,职工下井后盲目作业。

4、采煤队队长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对职工教育不够,造成职工安全意识淡薄,没有组织纪律,不听指挥,没1有按照领导安排的工作去做,是这起违章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处理结果:1、采煤队长冯队长对工作安排不到位,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到位负领导责任罚款300元。

2、跟班队长兰志兵、副队长毋四武作为跟班队长,对本班安全工作不重视,对危险支护及危险源没有认真检查,失职失责,负领导责任,每人罚款200元。

3、职工赵仕五,安全意识淡薄,没有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操作,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负主要责任,罚款200元,四、防范措施:1、通过这次事故教训,全矿要引以为戒,对岗位职工加强安全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加强对矿井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素质,严格劳动纪律,杜绝“三违”,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3、严格贯彻执行作业规程及安全措施的有关规定,教育职工要重视安全,把安全放到首位,必须做到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杜绝违章。

24、加强安全管理,跟班领导要以身作则,认真负责,对主要环节、关键地点要盯死看牢,不留遗患,确保本班职工安全。

煤业公司顶板大面积垮落导致瓦斯爆炸重大事故调查报告

煤业公司顶板大面积垮落导致瓦斯爆炸重大事故调查报告

煤业公司顶板大面积垮落导致瓦斯爆炸重大事故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事故背景:该煤业公司位于一个煤矿区域,主要从事煤炭开采和生产。

在事故发生前的几个月里,公司一直在开采一块位于矿井最底部的煤矿层,该矿层被认为是有潜力的煤炭资源。

然而,最近的系统性煤层垮落破坏了开采的正常进程,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调查过程:对事故的调查我们进行了多个步骤,包括现场勘查、证人访谈和分析等。

我们首先对事故现场进行了详细勘查,确定事故的具体位置和扩展程度。

我们还分析了从事故现场回收的物证和记录的数据,以获取更多的细节。

此外,我们采访了矿工和现场工作者,他们对事故的起因和可能的责任方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瓦斯爆炸事故是由于顶板大面积垮落引起的。

该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在煤矿层开采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支撑措施,导致了顶板的失稳和垮落。

另外,我们还发现存在许多煤层垮落的预兆,比如地质勘探数据中的异常和矿工的报告,但这些预兆被忽视了。

在事故现场的勘查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关于煤层垮落的主要原因。

首先,这块煤矿层的地质构造特征是不稳定的,存在大量的地质缺陷,如断层和裂缝等。

这些缺陷使得煤层的稳定性受到了巨大威胁。

其次,在开采过程中,没有采取足够的支护措施,如钢架和木架等。

这导致了顶板的直接压力增加,加剧了煤层垮落的风险。

此外,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煤矿公司的安全管理与监管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培训不足,导致他们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和报告顶板垮落的迹象。

其次,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定期的安全检查、随机的安全巡视等。

这导致了对煤层垮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缺乏。

建议和措施:基于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推荐煤矿公司采取以下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1.加强地质勘探和预测,确保煤层的稳定性。

2.在煤层开采过程中,采取足够的支护措施,如钢架和木架等。

3.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定期的安全检查、随机的安全巡视等。

煤矿顶板事故调查报告

煤矿顶板事故调查报告

煤矿顶板事故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煤矿顶板事故是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顶板事故指的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顶板的失稳或崩塌导致的事故。

这类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煤矿的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针对一起煤矿顶板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找出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2. 事故描述该事故发生于某煤矿的井下作业区。

事故当时共有10名工人在该区域进行作业,突然发生了顶板崩塌,导致3名工人被压埋在残骸下。

事故发生后,矿方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并将被埋人员成功救出。

然而,由于事故的严重性和对生产的影响,煤矿方决定对事故进行调查,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调查方法为了对事故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3.1 现场勘察调查组成员前往现场,对事故发生地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我们测量了事故现场的尺寸、角度和崩塌的范围,收集了相关的物证和照片。

3.2 事故报告分析调查组成员对煤矿事故报告进行了分析,包括矿方的安全记录、事故前的工作计划和操作程序等。

我们特别关注与顶板管理相关的信息。

3.3 相关人员访谈我们对事故现场的工作人员、目击者以及矿方的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

通过他们的口述,我们了解到了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4. 调查结果通过以上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调查结果:4.1 顶板支护不稳定事故现场的勘察结果显示,事故发生地的顶板支护存在明显的不稳定迹象。

我们发现,部分支护材料老化严重,支护的间距过大,无法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

4.2 工人操作不规范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工人在进行煤矿开采作业时,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例如,他们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支护材料的安装,也没有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现的安全隐患。

5. 预防措施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提出了以下预防措施:5.1 加强顶板支护管理煤矿方应加强对顶板支护的管理和维护。

周期性检查顶板支护材料的老化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支护材料,并确保支撑的间距符合规范要求。

矿井坍塌总结报告范文(3篇)

矿井坍塌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报告名称:矿井坍塌事故总结报告报告日期:2023年X月X日报告单位:XX煤矿报告编制人:XX一、事故背景XX煤矿位于我国某地,是一处中型煤矿,主要开采煤层厚度适中,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2023年X月X日,该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矿井坍塌事故,造成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XX万元。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现将事故原因、处理措施及改进措施总结如下。

二、事故经过2023年X月X日,XX煤矿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一起矿井坍塌事故。

具体经过如下:1. 事故发生时间:2023年X月X日8时30分。

2. 事故发生地点:该矿一采区采煤工作面。

3. 事故原因:根据初步调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不到位,顶板支护强度不足,加之采煤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地质构造复杂,导致顶板发生坍塌。

4. 事故影响:事故造成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XX万元。

三、事故原因分析1. 顶板管理不到位:在事故发生前,采煤工作面顶板支护强度不足,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固,导致顶板稳定性差。

2. 采煤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地质构造复杂:采煤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地质构造复杂,顶板受力不均,加剧了顶板坍塌的风险。

3. 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在事故发生前,部分工作人员对矿井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4.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对顶板管理、地质构造等方面的要求不够明确,导致事故发生。

四、事故处理措施1. 立即组织抢救伤员,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2. 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确定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4. 对矿井安全生产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5.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五、改进措施1. 严格执行矿井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顶板管理,提高顶板支护强度。

2. 优化采煤工作面设计,合理规划采煤工作面推进路线,降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近期3起煤矿事故情况的通报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近期3起煤矿事故情况的通报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近期3起煤矿事故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公布日期】2022.04.06•【字号】•【施行日期】2022.04.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近期3起煤矿事故情况的通报湘应急通报〔2022〕5号各产煤市应急管理局,省煤业集团公司,大唐华银攸能公司:今年3月以来,株洲市攸县先后发生3起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造成3人死亡。

三起事故分别是:3月3日上午9时15分,攸县兴隆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兴隆煤矿在组织修理±0m水平东大巷7煤采煤工作面过程中,发生顶板冒落,造成1人死亡。

事故发生后,攸县兴隆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兴隆煤矿未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信息。

3月12日凌晨1时45分,攸县小乌仙矿业有限公司小乌仙煤矿擅自打开+375m主平硐内编号为2529号密闭组织非法生产,进入密闭内+385m东运输大巷将+385m煤斗里的煤运出井口,电机车掉道后撞击压风管法兰盘,将1名矿工甩到电机车车头前被撞击挤压致死。

事故发生后,攸县小乌仙矿业有限公司小乌仙煤矿未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信息。

3月27日下午13时30分,大唐华银攸县能源有限公司柳树冲煤矿在组织对-20m1291回风巷进行维修时,顶板垮落,造成1人死亡。

近期3起事故,充分暴露出一些煤矿企业依然存在依法办矿意识不强、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固、吸取事故教训不深刻、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安全培训无针对性、现场管理不到位、安全基础管理薄弱等突出问题。

目前,攸县人民政府已先期对12名责任人员予以处理,其中4人先期免职;纪委监委立案调查8人;公安机关已对兴隆煤矿7名涉案人员和小乌仙煤矿6名涉案人员刑事拘留。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坚决防范和遏制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现提出以下要求:一、进一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3月31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当前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深刻汲取省内外煤矿安全事故教训,高度警惕部分煤矿企业在高额利润驱动下突破安全底线、非法违法生产、忽视灾害治理、采掘接续失调等各类重大安全风险,看清煤矿安全的颠覆性,认清极端重要性,严防反复、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坚决杜绝重大事故,坚决不发生较大事故,确保全省煤矿安全持续稳定。

湖南省涟源市七一煤矿“2003.4.16”特大水害事故详细分析

湖南省涟源市七一煤矿“2003.4.16”特大水害事故详细分析

2003年4月16日17时18分,湖南省涟源市七一煤矿石坝井-160m水平老水仓扩容掘进工作面发生水害(突水突泥)事故,造成在2322工作面作业的16人窒息死亡、1人失踪(估计被埋于突出的黄泥之中)。

事故发生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湖南省委省政府对事故抢救工作高度重视。

国家局李万疆副司长亲临现场,指导抢救工作;湖南省杨正午书记、周伯华代省长做出重要指示,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被困职工。

副省长许云昭率湖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谢光祥、副局长严寅初、省煤炭工业局副局长张八旬等同志连夜赶到现场,并自始至终坚守在第一线,指导事故抢救工作。

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娄底办事处同时开展协助抢救和事故调查前期工作。

5月8日,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依照《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组成了以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严寅初为组长,省监察厅、省公安厅、省总工会、省煤炭局和娄底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联合调查组。

5月12日,事故联合调查组聘请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技术鉴定。

事故联合调查组,按照尊重科学、注重事实的原则,通过现场勘察、调查取证和技术鉴定,查清了事故经过和原因,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事故防患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了处理建议。

一、矿井基本情况(一)矿井由来七一煤矿位于娄底市涟源市斗笠山镇石坝村境内,距娄底市17公里,距涟源市29公里。

七一煤矿现有石坝、工农两个井,事故发生在石坝井。

石坝井于1984年11月建井,1987年投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2002年实际产煤5.373万吨,2003年1-4月15日产煤9908吨。

现有职工584人,其中正式职工313人。

(二)企业经济性质七一煤矿属涟源市地方国有煤矿,全民所有制经济性质。

(三)经营管理方式七一煤矿对石坝井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生产副矿长朱永怀是石坝井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人。

(四)持证情况(五)矿井开采自然条件七一煤矿石坝井开采斗笠山矿区石坝井田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煤系,井田面积0.9569km2。

顶板事故鉴定报告讲解

顶板事故鉴定报告讲解

涟源市伏口镇莲花洞煤矿“7·1”顶板事故技术鉴定报告长沙凌峰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二0一四年七月七日目录前言 (3)一.煤矿企业概况 (3)二.矿井基本情况 (3)三.事故地点概况 (9)四.事故发生经过 (10)五.事故抢救经过 (10)六.现场勘察情况 (11)七.事故基本要素认定 (14)八.事故直接原因分析 (15)九.事故间接原因 (15)十.建议 (16)附件1:莲花洞煤矿“7.1”顶板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名单附件2:莲花洞煤矿“7.1”顶板事故现场勘察报告附件3:莲花洞煤矿“7.1”顶板事故伤亡人员情况简表附件4:涟源市伏口镇莲花洞煤矿矿井示意图附件5:涟源市伏口镇莲花洞煤矿“7.1”事故现场示意图涟源市伏口镇莲花洞煤矿“7·1”顶板事故技术鉴定报告前言2014年7月1日13时,涟源市伏口镇莲花洞煤矿(以下简称莲花洞煤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1人死亡。

受事故调查组委托,由石卫国、杨伟业、李日升组成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对本次事故进行技术鉴定。

专家组成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勘查井下现场、对事故有关人员进行询问调查,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并对其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现对本次事故作出如下技术鉴定结论。

一.煤矿企业概况莲花洞煤矿位于渣渡矿区东段良相桥井田副94~94勘探线之间,行政区划隶属涟源市伏口镇松山村,距涟源城区直线距离35km,其地理坐标为:东径111°46′03″~111°46′30″,北纬27°59′46″~28°00′17″。

煤矿对外运输以公路为主,有乡村简易公路与国道207线相连,交通较为便利。

该矿始建于1978年,1980年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

矿井从2009年9月开始进行矿井扩能技术改造,设计生产能力为6万t/a;矿井于2011年完成了技改并通过了竣工验收,矿井现为证照齐全的合法生产矿井。

莲花洞煤矿为镇办集体企业,在2008年开始进行承包经营,由阙固强等人一次性上缴伏口镇1338万元承包,承包期为15年,承包后共有股本金4500万元。

顶板事故鉴定报告

顶板事故鉴定报告

涟源市伏口镇莲花洞煤矿“7·1”顶板事故技术鉴定报告长沙凌峰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二0一四年七月七日目录前言 (3)一.煤矿企业概况 (3)二.矿井基本情况 (3)三.事故地点概况 (9)四.事故发生经过 (10)五.事故抢救经过 (10)六.现场勘察情况 (11)七.事故基本要素认定 (14)八.事故直接原因分析 (15)九.事故间接原因 (15)十.建议 (16)附件1:莲花洞煤矿“7.1”顶板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名单附件2:莲花洞煤矿“7.1”顶板事故现场勘察报告附件3:莲花洞煤矿“7.1”顶板事故伤亡人员情况简表附件4:涟源市伏口镇莲花洞煤矿矿井示意图附件5:涟源市伏口镇莲花洞煤矿“7.1”事故现场示意图涟源市伏口镇莲花洞煤矿“7·1”顶板事故技术鉴定报告前言2014年7月1日13时,涟源市伏口镇莲花洞煤矿(以下简称莲花洞煤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1人死亡。

受事故调查组委托,由石卫国、杨伟业、李日升组成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对本次事故进行技术鉴定。

专家组成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勘查井下现场、对事故有关人员进行询问调查,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并对其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现对本次事故作出如下技术鉴定结论。

一.煤矿企业概况莲花洞煤矿位于渣渡矿区东段良相桥井田副94~94勘探线之间,行政区划隶属涟源市伏口镇松山村,距涟源城区直线距离35km,其地理坐标为:东径111°46′03″~111°46′30″,北纬27°59′46″~28°00′17″。

煤矿对外运输以公路为主,有乡村简易公路与国道207线相连,交通较为便利。

该矿始建于1978年,1980年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

矿井从2009年9月开始进行矿井扩能技术改造,设计生产能力为6万t/a;矿井于2011年完成了技改并通过了竣工验收,矿井现为证照齐全的合法生产矿井。

莲花洞煤矿为镇办集体企业,在2008年开始进行承包经营,由阙固强等人一次性上缴伏口镇1338万元承包,承包期为15年,承包后共有股本金4500万元。

涟源市蛇形山煤矿“”顶板事故

涟源市蛇形山煤矿“”顶板事故

涟源市蛇形山煤矿“1.25”顶板事故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㈠煤矿概况蛇形山煤矿位于涟源市枫坪镇观山村境内,始建于1984年,2008年7月由娄底市煤炭科学研究设计院进行了技术初步设计,其技改设计已经娄底市煤炭局于2008年8月18日以娄市煤生监[2008]198号文予以批复,安全设施设计由娄底煤监分局于2008年8月18日以娄煤安监[2009]26号文予以批复,煤矿技改工作已基本完成。

蛇形山煤矿共有股本金1579万元:刘应辉307万元,其他由彭玉平、曾孝文、周海祥、朱华庄、梁全德、颜如根、刘志清、吴中和8人各占159万元。

蛇形山煤矿由周海祥担任法人代表,负责对外协调;曾孝文担任矿长,负责矿井全盘工作;谢海球担任生产副矿长,负责生产布局、劳动力组织管理工作;曾孝贤担任安全副矿长,负责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工作;戴拾明任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管理工作;谢超初担任防突副矿长,负责防突管理工作;由安全副矿长曾孝贤、生产副矿长谢海球和防突副矿长谢超初担任井下跟班矿长,分三班轮换下井在现场跟班;下设安检组,由周凤成任组长,配有4名安全员兼瓦斯检查工(谢有成、刘新根、谢新光和刘新建)。

事故当班跟班矿长为谢超初,安全员兼瓦斯检查工为周凤成。

煤矿共有职工89人。

㈡矿井基本情况1、矿井开采技术条件矿井开采龙潭组煤层,共含煤3层,2煤层为主采煤层。

2煤层为黑色,粒状~条带状结构,半暗~半亮型煤,硬度小,脆度大,易碎成粉末,结构简单,厚1.1~2.1m,-120m水平以下平均厚1.67m,属稳定煤层。

2煤直接顶板为深灰色、薄层状砂质泥岩、泥岩,一般厚12m,顶板较为松软,随采随落,属1级顶板;老顶为灰色细砂岩,薄~中厚层状,不易垮落。

2煤层直接底板为细砂岩,薄~中厚层状细砂岩,石英为主,较坚硬。

矿井2009年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根据湘煤行[2010]9号文件,矿井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该矿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7.29m3/t,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层不易自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涟源市三甲乡雷家冲煤矿“4·2”顶板事故调查报告2007年4月2日,涟源市雷家冲煤矿井下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5.3万元。

根据国务院令第296号和第75号的规定,2007年4月11日,成立了由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娄底监察分局牵头,涟源市监察局、涟源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涟源市煤炭局参加的事故联合调查组。

调查组经过现场勘察,技术鉴定、查阅资料,调查取证,综合分析,查清了事故原因和经过,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和事故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一、事故概况
⒈事故单位:涟源市雷家冲煤矿。

⒉企业性质:集体企业。

⒊事故时间:4月2日9时40分。

⒋事故地点:西三煤斗行人上山掘进工作面。

⒌事故类别:顶板。

⒍事故伤亡情况:死亡1人。

⒎直接经济损失:35.3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