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ppt课件

医学影像学ppt课件

透视检查
01
讲解透视检查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在急诊、手术中的应用。
摄影检查
02
介绍摄影检查的技术要点、体位选择及在骨骼系统、呼吸系统
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造影检查
03
阐述造影检查的原理、造影剂的选择及在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X线图像解读与诊断技巧
图像解读基础
讲解X线图像的解读方法,包括观察图像的对比度、 分辨率等。
防护措施
为减少放射线对人体的危 害,需采取一系列防护措 施,如使用防护服、设置 防护屏障等。
放射线对人体影响及安全性评估
放射线对人体影响
放射线对人体细胞具有杀 伤作用,可能导致基因突 变、癌症等风险增加。
安全性评估指标
为评估放射线的安全性, 需采用一系列指标进行衡 量,如辐射剂量、辐射时 间等。
安全性评估方法
通过实验室检测、流行病 学调查等方法,对放射线 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放射线设备操作规范与保养
操作规范
使用放射线设备时,需遵循一定的操 作规范,如设备启动前检查、患者体 位摆放等。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针对放射线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 的常见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 措施。
设备保养
为保证放射线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定 期进行保养和维护,如清洁设备、更 换部件等。
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原理
X线检查
超声成像
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对人体不同组织进行成 像,主要用于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和传播特性 进行成像,广泛应用于腹部、妇产、心血管 等领域的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采用X线旋转扫描和计算机处理技术,获得人 体横断面图像,具有高分辨率和三维重建能 力。

正常影像学表现

正常影像学表现

正常影像学表现正常影像学表现指的是在医学影像学领域中,在使用特定的影像技术拍摄一定的人体区域后所获取的图像所呈现的显示无异常的状态。

影像学技术通常包括X射线、CT、MRI、超声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在不剖开人体的情况下了解人体内部状况。

影像学技术在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为医生提供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治疗方案,这就需要医生熟练地掌握和判断正常影像学表现。

X射线在医学领域中,X射线最早被使用于诊断骨科疾病。

在X线片中,骨骼呈现白色,而其他组织则呈现灰色到黑色。

正常的骨骼和关节应该筋骨清晰,密度均匀。

在X射线中,各种组织和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密度和影像,大小形态。

在X射线检查中,医生通常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骨骼X射线可以清楚地呈现出骨骼和关节的情况,如骨骼受损或骨折等。

正常情况下,骨骼应该呈现清晰、无破损和变形的状态。

胸部胸部X射线被广泛用于诊断肺部疾病,比如肺结核、肺炎、肺气肿等。

正常的胸部X射线片应该显示肺部清晰、透明,心脏位置正常。

牙齿X射线可以被用来观察牙齿的状况。

正常的X射线牙齿片应该呈现出均匀的齿根和齿骨密度。

CT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个高级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其原理是利用X射线,通过对特定区域的无数个平行切片组成三维图像。

CT的分辨率比X射线高,也比MRI低。

在CT扫描中,被检查的部位会被放在旋转的光源周围,以产生各个角度的X射线,最终计算机将各个角度的影像信息合成为三维图像,用于分析诊断。

在CT扫描中,医生通常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CT扫描在头部检查中可以大大提高诊断质量,如检测头部损伤、肿瘤、炎症等。

正常的头部CT扫描应该呈现出清晰的颅骨、脑部组织清晰、无肿块和细菌感染迹象等。

胸部CT扫描可以提供比X射线更高的分辨率,因此在胸部检查中能够观察到更细微的细节,并能够检测到更小的病变。

正常的胸部CT扫描应该呈现出肺部清晰、透明,心脏大小正常。

MRI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高级的医学影像学技术,使用磁共振原理分析人体内部结构。

医学影像ppt课件大全最新版

医学影像ppt课件大全最新版

呼吸系统疾病应用
肺癌
通过CT、PET/CT等影 像技术,可以实现肺癌 的早期发现和准确分期, 为手术和放化疗提供指 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利用肺功能检查和CT等 技术,可以全面评估肺 部结构和功能状态,指 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 治疗和管理。
肺动脉高压
通过超声心动图和CTPA 等技术,可以准确诊断 肺动脉高压并评估其严 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 供依据。
04 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
神经系统疾病应用
脑肿瘤
通过CT、MRI等影像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 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手术提供精确的导航。
脑血管疾病
利用DSA、MRA等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准确诊断动脉瘤、血管畸形 等脑血管疾病,为介入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癫痫
通过PET、SPECT等功能影像技术,可以定位癫痫病灶,为手术治疗 提供指导。
利用X射线旋转扫描 和计算机重建技术生 成横断面图像。
MRI成像原理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 使人体组织产生信号, 通过接收和处理这些 信号生成图像。
超声成像原理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 织中的反射和传播特 性生成图像。
核医学成像原理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 的药物在人体内的分 布和代谢情况生成图 像。
02 常见医学影像检查方法
战略建议
加强医学影像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 力。
加强医学影像技术标准和规范建设,推动数据共 享和交流。
未来发展方向预测与战略建议
加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加强医学影像技术应用推广和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医学影像数据安全与伦理问题
06
探讨
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及法规遵守情况分析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ppt参考课件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ppt参考课件
• 愈合期——骨小梁改建,骨质结构趋于 正常
第二节 牙槽骨骨折
• 投照:根尖片和合片为主
• 骨折线:横行,斜行,纵行,不规则不整 齐的低密度线状影线。
• 常伴有牙损伤
第三节 下颌骨骨折
• ◆下颌骨骨折常见,以颏部,体部最多, 其次为下颌角,髁突。
• ◆临床表现:局部的外伤肿痛
• ◆X线表现:单发、多发、粉碎性骨折
1、牙釉质 2、牙本质 3、牙髓腔 4、牙槽骨 5、牙骨质
6、牙周膜
X线平片检查
正常根尖片
上颌中切牙位根尖片
X线平片检查
正常根尖片
牙齿及牙周组织正常图像 箭头:颏棘
牙齿及牙周组织
X线平片检查
正常根尖片
1、鼻窦 2、上颌窦底 3、颧骨 上颌磨牙位根尖片
X线平片检查
正常根尖片
外斜线
下颌管及致密骨层
• 常见单侧或双侧
• 分类:Le Fort I型骨折

Le Fort II型骨折

Le Fort III型骨折
上颌骨骨折
Le Fort I型骨折 Le Fort II型骨折 Le Fort III型骨折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一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 由病源牙首先引起根尖周组织感染,在颌 骨内扩散,涉及密质骨
• 分类:局限性骨髓炎,弥散性骨髓炎
• 病理:炎症及其周边的扩散,组织破坏, 硬性结构完整性下降。
• 临床:下颌剧烈疼痛,发热,淋巴结肿大 。
一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 影像学:
• 骨小梁破坏,骨质密度降低,髓腔间隙扩 大,以病原牙为中心的密度降低区形成。
牙根折裂
牙根折裂
牙根折裂
第六章 颌面骨炎症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件ppt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件ppt
体组织和器官进行投影而成像的过程。 (一)解剖学术语 1.解剖学姿势及基准轴、线、面
(1)标准姿势:指人体直立,两眼平视正前方; 双上肢下垂置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双下肢并 拢,足尖向前。
标准姿势正面观
标准姿势侧面观
(2)人体基准轴线 1)垂直轴:指自头顶至尾端的连线,并垂直于地 平面。
2)冠状轴:指人体左右两侧等高处的连线,并与 地面平行。 3)矢状轴:指人体腹侧至背侧等高处的连线,并 与地面平行。
四、超声检查技术
超声检查(USG)技术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组织中的传播和反
射,根据组织反射回声强度的不同而形成声像 图的一种检查方法。
超声设备
超声检查具有的优点
①无辐射损伤,为无创性检查技术。 ②信息量丰富,其断面图像层次清楚,某些软组 织的图像接近真实解剖结构。 ③对活动的界面,能做出实时显示、动态观察。 ④在不需要任何对比剂的情况下,就能对体内含 液体的器官清楚观察,显示其官腔、管壁结构, 如血管、胆囊、膀胱等。
④病灶过小或声阻抗差别不大,不引起反射,在声 像图上难以显示。
⑤脉冲多普勒超声的最大显示频率受到脉冲重复频 率的限制,在检测高速血流时容易出现混淆重叠。
⑥超声设备的性能、条件及检查人员的操作技术和 经验很大程度上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临床应用
①检测实质性脏器的大小、形态及物理特性。 ②检测囊性器官的形态、大小、走向及某些功能 状态。 ③检测心脏、大血管及其周围血管的结构、功能 与血流动力学状态。
本章学习目标
一、掌握内容
摄影体位术语、摄影步骤、双手正位、腕关节正侧位、肘关 节正侧位、足前后位、踝关节正侧位、膝关节正侧位、股骨正 侧位、髋关节前后位、胸骨正侧位、膈上下肋骨前后位、胸部 正侧位、腹部卧前后位、第3~7颈椎正侧斜位、胸椎正侧位、 腰椎正侧位。骨盆前后位头颅正位、瓦氏位、柯氏位、梅氏位、 乳腺内外侧斜位、乳腺上下轴位、食管造影、胃及十二指肠造 影、静脉法胆系造影、常规静脉尿路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
X线平片检查
CDU NURSING

成都大学医护学院





X线平片检查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
X线平片检查
牙科x线机
X线平片检查
X线平片检查
X线平片检查 X线管
机械臂 控制部分
X线平片检查
遮线筒
X线平片检查
曲面体层x线机
X线平片检查 X线头影测量仪
X线平片检查
X线平片检查
• 数字曲面体层x光全景机
鼻源性上颌窦炎多为双侧发病不同,牙源 性上颌窦炎多为单侧
X线平片检查
X线平片检查
第五节 颌骨放射性坏死
• 一般认为放射、创伤及感染是导致颌骨放 射性骨坏死的三大主要原因,发生骨坏死 的部位与照射部位有关。
X线平片检查
第五节 颌骨放射性坏死
X线平片检查
第六节 特异性颌面骨骨髓炎
• 指由结核杆菌、真菌等引起的炎症,在临 床上很少见,其中以颌面骨结核相对稍多 。
阻生
埋伏牙?
X线平片检查
牙周炎
牙周炎
牙周炎是菌斑微生物引起的牙周组织炎症性、破坏 性疾病,常侵犯一组牙或全口牙的牙周组织,以磨 牙区和下前牙发病最多。 牙周炎常以根尖片、曲 面体层片及 翼片进行检查。牙周炎所致牙槽骨吸 收常表现为三种类型:①牙槽骨水平吸收;②牙槽 骨垂直吸收;③牙槽骨混合吸收。
X线平片检查
1、数目异常多见多根 牙,牙周膜双重影鉴别
2、形态异常,短小、杵 状、
牙根弯曲
X线平片检查
• 牙根弯曲,影响临床牙的拔除,影像学检 查有利于确立治疗方案
• 拔牙时需要注意什么?需要做哪些检查?
X线平片检查
牙发育异常——牙结构异常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参考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参考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参考医学影像检查是现代医学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影像设备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疾病情况。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也日益完善和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对应的正常图像参考。

一、X射线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参考X射线检查是最常见且最早应用的医学影像技术之一,它借助X射线机通过对人体进行照射和接收反射的X射线来形成影像。

X射线检查常用于骨骼系统和肺部的检查。

1. 骨骼系统X射线检查骨骼系统X射线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骨骼的结构、形态和密度,常用于骨折、骨关节变形以及脊柱病变等的诊断。

正常的骨骼X射线图像应该显示骨骼结构完整、连续,骨密度适中,关节间隙规则等。

2. 胸部X射线检查胸部X射线检查主要用于肺部和心脏的观察和诊断。

正常的胸部X射线图像应呈现双肺清晰可见,肺纹理均匀,膈面光滑,心脏大小适中等特征。

二、超声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参考超声检查是利用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来形成图像的一种检查方法。

它无辐射、无创伤性、易于操作,常用于妇产科、肝脏、乳腺等器官的检查。

1. 妇产科超声检查妇产科超声检查主要应用于女性生殖系统的观察和诊断。

正常的妇产科超声图像应显示子宫和附件的大小、形态、位置等特征,同时能够观察到胎盘的形态和位置。

2. 肝脏超声检查肝脏超声检查是检测肝脏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正常的肝脏超声图像应呈现肝脏大小适中,形态规则,皮质和髓质区分清楚,肝血管分布正常等特征。

三、CT扫描技术及正常图像参考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是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生成横断面图像的一种高分辨率影像检查方法。

与传统X射线检查相比,CT扫描能够提供更明确、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

正常的CT图像参考因身体部位的不同而异,以下是几个常见部位的正常CT图像参考:1. 头部CT扫描正常的头部CT图像应显示颅骨、脑组织、脑血管等详细结构。

头颅CT扫描常用于检测脑出血、脑梗塞、颅内肿瘤等疾病。

2024版《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1]

2024版《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1]
医学影像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高 对比度的图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 断疾病。
无创性检查
实时监测与评估
医学影像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病情变化 和治疗效果,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 供依据。
大部分医学影像技术都是无创或微创 的,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2024/1/26
5
医学影像技术分类及应用领域
X射线成像
磁共振成像(MRI)
2024/1/26
6
2024/1/26
02
CATALOGUE
X线检查技术
7
X线成像原理及特点
2024/1/26
X线成像原理
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 感光效应,使人体内部结构在荧光 屏或胶片上形成影像。
X线成像特点
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分 辨率,能够清晰显示骨骼、钙化灶 等硬组织结构。
定义
医学影像技术是利用各种物理学原理, 通过特定的成像设备获取人体内部组 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信息,以图像 形式表达出来的技术。
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X射线成像到现代的CT、MRI、 超声、核医学等多种成像技术,医学影 像技术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2024/1/26
4
医学影像技术重要性
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
2024/1/26
27
核医学诊断优缺点分析
要点一
高灵敏度
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放射性核素,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早期 诊断。
要点二
无创伤性
无需开刀或穿刺等创伤性操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2024/1/26
28
核医学诊断优缺点分析
2024/1/26
• 可定量分析:通过对放射性核素的定量测量,可以 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29

《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

《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

超声检查方法与技巧
检查前准备
了解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探头和检查模式,调节仪器参 数等。
检查方法
患者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检查部位,涂耦合剂,轻放探 头,避免过度加压或滑动。
检查技巧
掌握不同部位和病变的扫查方法和技巧,如纵切、横切、 斜切等;注意探头方向和角度的调整;观察病变的形态、 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等特征。
多模态融合
将不同模态的医学影像数据进行融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
智能化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医学影像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诊断,提高诊 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医学影像技术前沿动态
光声成像技术
结合光学成像和超声成像的优点,实现高分辨率、深层组织成像 。
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
利用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对细胞和组织进行精细观察和分析。
科研与教学
医学影像技术为医学研究 和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和工具。
医学影像技术分类及应用领域
X射线成像
包括普通X射线、CR、DR等, 广泛应用于骨骼系统、呼吸系 统、消化系统等领域的检查。
超声成像
包括B超、彩超、三维超声等, 主要应用于腹部、妇产、心血 管等领域的检查。
核磁共振成像
包括MRI、fMRI等,对软组织 分辨率高,广泛应用于神经系 统、肌肉骨骼系统等领域的检 查。
MRI检查方法与技巧
1 2
检查前准备
核对患者信息,询问病史及过敏史,去除金属物 品,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检查方法
根据检查部位选择合适的线圈和扫描序列,设置 相关参数,进行预扫描和正式扫描。
3
扫描技巧
针对不同部位和病变选择合适的扫描体位和角度 ,优化扫描序列和参数,提高图像质量和诊断准 确性。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ppt课件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ppt课件
PPT课件 27
CRT显示
读出 IP 图象处理 PACS 存贮 打印
其他医院
PPT课件
28
CR系统利用常规X线摄影设备实现 信息数字化,把常规X线摄影的模拟信息 转换为数字信息;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 技术实现各种图像后处理(postprocessing)功能,增加图像显示的层次; 可降低X线辐射剂量,利于病人和工作人 员的防护;CR系统获得的数字化信息可 通过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ng system; PACS)实现远程医学(tele-medicine)。
PPT课件 29
2.DR DR又称直接数字X线摄影,是以平板探 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FPD)探测穿 过人体后的X线,并通过平板探测器后面 的电路把信息直接数字化形成数字影像。 DR系统成像时间短,曝光后数秒钟就可 以得到数字影像。以前的DR是在X线电 视系统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图像数字 化处理将电视摄像机摄取的模拟视频信 号经过采样、模/数转换(analog to digital, A/D)后形成数字影像。
PPT课件 14
4.体层摄影 体层摄影( tomography )是指在 X 线曝光 过程中人体保持不动,X线管和胶片作反 向同步运动,摄取人体内某一层面组织 影像的检查技术。体层摄影有纵断体层 和横断体层之分。横断体层已被淘汰。 纵断体层摄取人体某一纵向层面(冠状、 矢状或斜面)的组织影像显示清楚,层 面以外的结构影像模糊不清。X线管和胶 片的运动轨迹有直线、圆、椭圆、内圆 摆线、涡卷线等。
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CRT显示
病人
FPD
计算机
后处理
存贮

正常胸部影像学

正常胸部影像学
脏、三者前沿连线与食管之间。常为恶 性淋巴瘤、支气管囊肿好发之处
后纵隔 位于食管与胸椎之间,是
神经源性肿瘤好发之处

纵隔异常的影像表现
胸部或纵隔本身的病变均可能造成 纵隔的影像表现异常,其异常可表 现为哪几种?
纵隔移位
纵隔变形
纵隔移位:
由引起两侧胸腔压力不平衡或张力 不一致的病变造成的、纵隔向某侧偏移 提示某一侧胸腔病变
胸 骨 胸 柄 骨 体
肋 软 骨 钙 化
叉 状 肋
肋 骨 联 合 畸 形
皮下脂肪 纵隔内脂肪 皮肤
胸骨
肋骨
肌肉 胸椎
肩胛骨
肋骨 肌肉 胸椎骨
肩胛骨
脂肪
肋骨
Hale Waihona Puke 脂肪肌肉大渡河上游的藏族村寨
第三节


1、什么情况下,正常胸膜能显示影像? 为什么?其影像表现是什么? 2、胸膜显示时,其正常应在什么位置?
1、MRI常规序列影像上的灰度差别反映的是组织结构弛豫时间的不同,而不 代表组织结构的密度和厚度差异 2、MRI影像上不同组织结构的黑白度由该组织的MR信号决定。一般,组织 信号强形成的图像就亮(白色,称高信号),组织信号弱形成的图像就暗 (灰或黑色,称低信号) 3、MRI是多参数成像,采用不同的扫描序列和成像参数可获得突出不同组织 特征参数的图像 4、不同序列、技术扫描获得图像反映的是各组织结构及病变的生物学特征
纵隔位置居中,形状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平片不能显示纵隔内结构
小儿胸腺(帆征)
CT 显 示 的 纵 隔 内 组 织 结 构
MRI 显示 的纵 隔内 结构
一 纵隔分区:
前纵隔 位于胸骨与气管、升主动
脉、心脏三者前沿的连线之间。是胸腺 瘤、胸内甲状腺肿、畸胎类肿瘤好发处

医学影像ppt课件

医学影像ppt课件

03
CT设备性能指标
主要包括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扫描时间、图像重建速度等。
常见CT检查方法举例
平扫
是指不用造影增强或造影的普通扫描,是CT的常规检查。
增强扫描
用人工的方法从静脉将造影剂注入体内并进行CT扫描,可以发现平扫未发现的病灶,主 要用于鉴别病变为血管性或非血管性,明确纵膈病变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了解病变的血 供情况以帮助鉴别良、恶性病变等。
核医学影像在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
早期诊断
核医学影像技术能够在疾病早期发现异常,如肿瘤的早期发现和定位,有助于患者早期治疗和预后改善。
准确评估
核医学影像技术能够准确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如心肌灌注显像能够评估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围 ,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预后预测
核医学影像技术还能够预测疾病的预后和转归情况,如PET检查能够预测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复发风险,有 助于患者的管理和随访。同时,核医学影像技术还可以用于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中,评估新药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常用于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功能成像
03
包括弥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波谱成像等,可提供更多关于
病变的信息,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MRI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
01
02
03
04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MRI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首 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如脑梗死
、脑出血、脑肿瘤等。
脊柱及关节疾病
MRI可清晰显示脊柱及关节的 解剖结构和病变,如椎间盘突 出、脊柱肿瘤、关节炎等。
实时动态观察,便于了解病变情况;
超声诊断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
价格相对较低,易于普及; 可与其他影像技术相互补充,提高诊断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主要用于埋伏牙、根尖周病变、牙周病变、 颞下颌关节疾病和牙种植术的检查
第4章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
第2节 X线平片检查
X线平片为目前口腔医学临床应用最为普遍的检 查方法,包括口内片和口外片两大类。
1、口内片包括根尖片、 片等; 2、口外片包括上、下颌第三磨牙口外片、下颌骨
侧斜位片、下颌骨后-前位片、下颌骨升支切线 位片、鼻颏位片、颧骨后-前位片、颧弓位片、 颅底位片、颞下颌关节侧斜位片、髁突经咽侧位 片、口腔体腔摄影片及X线头影测量片等。
十三、下颌骨后前位片
1.下颌升支 2.寰椎横突 3.寰枢关节 4.鼻腔 5.鼻中隔 6.颌间间隙 7.上颌窦 8.喙突
十四、下颌骨开口后前位片
示髁突,已滑出 关节窝
十五、下颌升支切线位片
示下颌升支外侧密质骨板
十六、颞下颌关节侧斜位片
1.髁状突 2.关节窝 3.关节结节 4.内外耳孔
根尖片:下颌切牙位根尖片
示頦棘
根尖片:下颌磨牙位根尖片
(1)外斜影 (2)下颌管
二、颌翼片
可同时显示上下 颌多个牙齿的牙 冠及牙槽嵴顶
三、上颌前部颌片
正常上颌前部颌片 1.鼻腔 2.鼻中隔 3.鼻泪管 4.上颌窦 5.腭中缝
四、上颌后部颌片
正常上颌后部颌片 1.鼻腔 2.鼻中隔 3.鼻泪管 4.上颌窦
五、下颌前部颌片
正常下颌前部颌片 1.頦棘 2.下颌頦部下缘 3.頦嵴
六、下颌横断颌片
正常下颌横断颌片 1.舌骨体 2.舌 3.牙列 4.頦孔
七、上、下颌第三磨牙口外投照片
上、下颌第三磨牙口 外投照法
1.胶片 2.X线中心线
七、上、下颌第三磨牙口外投照片
双侧上、下颌第 三磨牙口外投照 图像
十七、矫正颞下颌关节侧斜位片
十八、髁突经咽侧位片
1.髁状突 2.关节窝 3.关节结

十九、口腔体层摄影片
(1)上颌体腔片 1.切牙孔 2.鼻腔 3.上颌窦 4.上颌结节 5.鼻中隔 (2)下颌体腔片 1.頦棘 2.下颌管
二十、X线头影测量片
第3节 体层摄影检查
由于CT机的日益普及,特别 是多层螺旋CT的出现,体层摄影 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减少, 大型医院已基本不做此项检查。 (感兴趣的可自已看书)
一、根尖片:牙齿及牙周组织
1.牙釉质 2.牙本质 3.牙髓腔 4.牙槽骨 5.牙周膜 6.骨硬板
根尖片:上颌中切牙位根尖片
(1)成人上颌中切牙 位根尖片
1.切牙孔 2.腭中缝 (2)儿童上颌中切牙
位根尖片 1.鼻腔 2.鼻中隔
根尖片:上颌磨牙位根尖片
(1) 1.上颌窦 2.上颌窦底 (2) 1.上颌窦 2.上颌窦底 3.颧骨
颌骨、鼻腔、上颌窦及颞颌关节等解剖 结构的影像,显示范围广,适合于颌骨 多发病变、范围较大的颌骨病变、双侧 颌骨的对比及对原因不明症状的筛查。
第4章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
第1节 口腔颌面专用X线机 三、X线头影测量仪(少用) 四、口腔体腔X线机:球管在口内,胶片在口
腔外。 五、牙科X线数字影像设备:CR和DR 六、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目
八、华特位片
1.上颌窦 2.额窦 3.前组筛窦 4.眼窝 5.鼻腔 6.眶上裂 7.颧骨 8.颧弓 9.喙突 10.上颌窦外侧壁 11.无名线 12.髁状突 13.关节结节
九、颧骨后前位片
1.鼻腔 2.鼻中隔 3.上颌窦 4.眶下孔 5.喙突 6.颌间间隙 7.下颌骨 8.蝶窦 9.颧骨 10.颧弓 11.额窦 12.眼窝
一、涎腺造影
造影技术
(1)腮腺造影的方法:经腮腺导管开口(上 颌第二磨牙粘膜面)注入40%碘化油或60% 的泛影葡胺1~1.5ml,使腮腺导管充盈后摄 充盈像;然后将沾有2.5%柠檬酸棉签含于 舌下约1分钟,刺激腮腺排空对比剂,清水 漱口后摄功能片。
(2)腮腺造影的正常表现:
充盈像:主导管为长5-7.0cm,管径1.03.0mm,各级分支渐变细,分布走行自然。 功能像:导管内对比剂基本排空。
腮腺造影的正常表现
(1)侧位片 (2)后前位片
正常腮腺造影
一、涎腺造影
造影技术
(1)颌下腺造影方法:经颌下腺导管开口注 入40%碘化油或60%的泛影葡胺1ml,使颌下腺 导管充盈后摄充盈像;一般只照侧位片,必要 时摄分泌功能片
(2)颌下腺造影的正常表现:
颌下腺导管口位于舌下区前部,主导管长57.0cm,管径2.0-4.0mm,由前上向后下走行, 主导管走行至下颌角前约呈直角向下弯曲。在 弯曲部下方向两侧分出分支导管,颌下腺腺体 外形似梨形。
第4章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及正常图像
第1节 口腔颌面专用X线机
一、牙科X线机:是医用X线机范围内最小型 的射线机。有3种基本形式:
1、可移动立式
2、壁挂式
3、镶带式
结构组成:X线机头(内含X线管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
第1节 口腔颌面专用X线机 二、曲面体层X线机 曲面体层一次曝光可显示全口牙齿、
第4节 普通造影检查
口腔颌面部常用的普通造影检查:
一、涎腺造影 二、颞下颌关节造影 三、血管瘤瘤腔造影 四、鼻咽腔造影 五、窦腔、窦道、瘘管造影
一、涎腺造影
涎腺造影只用于腮腺和颌下腺检查,因为腮 腺和颌下腺有较大的导管口可供注射对比剂。
适应症: 1.涎腺慢性炎症 2.舍格伦综合症 3.涎腺良性肥大 4.肿瘤 5.导管阴性结石 6.需确定涎腺周围病变是否侵犯腺体及导管
十、頦顶位片
正常頦顶位图像 1.鼻腔 2.鼻中隔 3.上颌窦 4.翼突 5.蝶窦 6.舌骨 7.卵圆孔 8.棘孔 9.寰椎前弓 10.枢椎齿状突 11.破裂孔
十一、颧弓位片
1.颧骨 2.颧弓
十二、下颌骨侧斜位片
1.下颌管 2.下颌孔 3.頦孔 4.乙状切迹 5.髁状突 6.喙突 7.颈椎 8.颧弓 9.舌骨体 10.咽腔 11.下颌小舌 12.下颌骨外斜线 13.对侧下颌骨体下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