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https://img.taocdn.com/s3/m/023e242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1c.png)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它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确定的党的基本路线的科学突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立,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基础上确定的,它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全面、战略的高度审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阐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并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阶段的时代命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这个原则被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发展的结果要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期盼。
科学发展观不仅关注经济增长,还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原则之一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注重各个方面的协调。
这包括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效益和质量,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和全球发展,协调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则是要注重长期发展,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为前提,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了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要求党和政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同时,科学发展观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形成党政市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发展局面。
科学发展观还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认为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关键,而创新则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科学发展观倡导全面深化,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科学发展观_百度百科
![科学发展观_百度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5a5f9c785acfa1c7aa00cc1c.png)
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
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是真正地发展?是否在是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
其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
[编辑本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编辑本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https://img.taocdn.com/s3/m/09568c2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c.png)
科学发展观1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及可持续的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1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的概念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包括4个具体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1.2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其中又包括以下要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发展势头要把加快经济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坚持“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中共十七大上,胡锦涛在其报告中又加上了第六个统筹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辩证思维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2发展历史2003年4月15日,胡锦涛在广东视察时首次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
同年7月28日,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的工作会议上又一次比较完整地提出了:“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这被认为是科学发展观一词的首次出现。
2003年10月14日,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五个统筹”。
该次会议将胡锦涛的讲话精神写入最后决议,科学发展观概念得到了完善,并正式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之一。
名词解释 科学发展观
![名词解释 科学发展观](https://img.taocdn.com/s3/m/ed13988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1.png)
名词解释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人民,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观念和发展路径。
它是中国共产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和坚持的的基本思想和指导原则,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总基调。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要以人为本,关注社会公平和人民群众的福祉,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创新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建设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尊重自然规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在发展中注重绿色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发展路径,旨在解决中国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科学发展观名词解释意思
![科学发展观名词解释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b7c6c00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1.png)
科学发展观名词解释意思1. 科学发展观的定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背景下形成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科学原则和方法。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追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为指导,科学认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既超越了唯物主义发展观,又弥补了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不足。
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指社会的各个方面均衡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在经济建设中,要注重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关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提高。
在政治建设中,要注重民主制度的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在文化建设中,要注重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
在社会建设中,要注重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
•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指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保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
在经济发展中,要注重区域发展的协调,避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上,要注重经济与民生的协调,确保经济发展惠及全体人民。
在自然与人与的关系上,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具备可持续性,即能够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同时不破坏和耗尽资源、不破坏生态环境、不损害人类健康的前提下,也能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经济建设中,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优化资源配置。
在生态建设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系统。
在社会建设中,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 科学发展观的特点科学发展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富有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是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形成的一种重要思想,充分考虑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c2bb5b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02.png)
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对于推动我国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它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意味着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关注人民的需求,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
它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不仅要注重经济指标的增长,还要关注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
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有机统一。
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这包括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发展等多个方面。
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要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要统筹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则要求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强社会建设,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社会问题。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而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发展,要求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它强调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要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资源利用方面,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环境保护方面,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建设,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a2a19b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c.png)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发展为根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和谐社会建设,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都要实现全面发展,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协调发展是指各个领域之间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不能出现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情况。
可持续发展是指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要保护生态环境,不能牺牲未来的发展空间来换取眼前的经济利益。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关注人的精神文明需求,关注人的身心健康。
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人的生存和发展。
再次,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指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要关注社会的公平分配,关注社会的公正法治,关注社会的公平机会,关注社会的公平福利。
不能出现社会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不能出现社会阶层分化、贫富差距扩大的情况。
最后,科学发展观强调和谐社会建设。
和谐社会建设是指要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要关注社会的和谐发展,关注社会的和谐关系,关注社会的和谐环境,关注社会的和谐氛围。
不能出现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不能出现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针和总纲。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社会建设。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1b976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1.png)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核心要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一种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将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优先位置。
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保障人的基本权利,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使每个人都能够分享发展成果,实现个人价值。
同时,还要注重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全面发展要求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都要全面发展,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协调发展要求各个方面之间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可持续发展要求当前的发展不应损害后代的利益,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这就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兼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利益,不能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利益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利益。
要实现协调发展,就要注重各个方面之间的协调,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四、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要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发展。
改革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要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社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坚持和谐共赢,促进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和谐共赢,促进发展。
要注重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共同富裕。
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实现共同发展。
要注重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实现各方面的共赢。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改革创新、推动发展,和谐共赢、促进发展等方面。
科学主义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主义发展观的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a1e8820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9.png)
科学主义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它并不是“科学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 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 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4. 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
科学发展观的六点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六点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16c432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5.png)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和指导原则,强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的六点主要内容包括:
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把发展作为硬道理。
它提倡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它强调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关注人民的利益、需求和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综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它要求在经济发展中兼顾社会、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它要求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科学发展观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它要求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它要求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
这六点主要内容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支撑,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框架。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指导原则,旨在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人民的富裕、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科学发展观四大具体内容
![科学发展观四大具体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677044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8.png)
科学发展观四大具体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具有四大具体内容:
1.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民的需求和利益应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倡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寻求平衡,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 创新驱动发展。
科学发展观认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
4. 共同发展和共享成果。
科学发展观主张实现共同发展和共享成果,强调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增加民生改善,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 1 -。
名词解释科学发展观
![名词解释科学发展观](https://img.taocdn.com/s3/m/596d2b0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e.png)
名词解释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模式,强调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
它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对多年来一些发展观念的反思和总结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它认为,人民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应该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同时,科学发展观还强调全面发展,即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应该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达到一个整体的平衡发展。
科学发展观还强调可持续发展。
它认为,发展必须考虑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不能以短期经济效益为唯一追求,而是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还强调协调发展。
它认为,发展应该注重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避免片面追求单一指标的发展,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城乡发展与区域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统一。
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国内外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成为了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影响了中国政府的决策和行动。
在经济方面,科学发展观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在环境方面,科学发展观促进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实现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举措;在社会方面,科学发展观注重了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的改善,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二十一世纪提出的发展模式,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它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d48042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c.png)
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这意味着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
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关注人的需求和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不再单纯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而是更加注重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感和尊严。
比如,在城市规划中,要考虑到居民的生活便利性、休闲空间和生态环境,而不仅仅是高楼大厦的建设;在教育领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追求高分和升学率。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它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不能片面地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其他方面。
经济发展是基础,但政治建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同样重要。
一个国家如果只有经济的繁荣,而政治不民主、文化贫瘠、社会不稳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那么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也不能真正满足人民的需求。
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这要求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实现各个方面的平衡和协调。
比如,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要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还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而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
它强调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这就要求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
比如,要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要加强环境保护,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要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科学发展观相关
![科学发展观相关](https://img.taocdn.com/s3/m/5bcf392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7.png)
科学发展观相关
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根本出发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包含了八个关键要点:
1. 发展是硬道理:强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是全党全国人民始终要坚持的首要任务。
2. 以人为本:将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调科技创新对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4. 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发展的全局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5. 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6. 开放发展:促进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7. 共享发展:促进资源共享、机会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8. 加强党的领导:强调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领导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施,对于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影响。
科学发展观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01c7e0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5.png)
科学发展观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是指以科学发展为核心的一种发展观,它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注重全局、系统、可持续、人本等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坚持科学决策。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决策过程中注重客观分析、科学论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需要注重数据、专业性,避免主观意志的干扰。
2. 促进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认为,经济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核心,但应避免过分依赖增长和短期利益,应充分考虑人口、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因素,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
3. 改进社会建设。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呼吁人文关怀、社会公平、公正、法治,注重基本民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4. 推进政治文明发展。
持续推进民主、法治、政治文明的进步,高度重视基层民主和群众参与。
5. 倡导文化大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文化保护和发展,注
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发展思想,注重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人本发展等方面。
要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需要理性分析其基本原则和发展顺序,从而充分理解并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中。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0124183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a.png)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立足全局、注重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
2.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全面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3. 创新驱动、科技支撑:科学发展观强调创新对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要推动科技创新,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的新突破。
4. 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加强环境保护,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
5. 统筹兼顾、协同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各方面要统筹兼顾、协同发展,要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促进各领域的协同发展。
6. 依法治国、依德治国:科学发展观明确了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并重的原则,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和工作方针,旨在引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
![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d4145f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5.png)
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
1.坚持以人为本。
人民是发展的根本力量和最终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全面发展。
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四个方面,必须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
3. 创新驱动。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创新型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创新体系。
4. 绿色发展。
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5. 公平正义。
发展要公平、正义、包容,加强社会保障,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
6. 开放发展。
坚持互利共赢、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其理念、方法和措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1 -。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简答题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19c8c43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6.png)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利益至上,将人的需求和幸福作为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追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统一。
3. 统筹兼顾:强调全局观念和整体思维,注重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避免片面追求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
4. 科学发展:强调科学技术对发展的重要作用,倡导科学的决策、科学的管理、科学的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6.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调教育的优先地位和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为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7. 全面依法治国: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加强法治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法治化,保障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aa707d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9.png)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中,要关注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平等权,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存权。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就要求在经济增长中,要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在社会发展中,也要注重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在资源利用中,要注重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三、全面推进科学技术进步。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全面推进科学技术进步,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
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中,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在社会发展中,也要注重科技教育,提高全民科技素养,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相互促进。
四、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科学发展观要求要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中,要注重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劳动报酬,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同时,在社会发展中,也要注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利。
五、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科学发展观要求要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这就要求在党的建设中,要注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同时,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心连心。
六、全面加强社会建设。
科学发展观要求要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这就要求在社会建设中,要注重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在文化建设中,也要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名词解释意思
![科学发展观名词解释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c407c24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12.png)
科学发展观名词解释意思1.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重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
这意味着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人民在发展中共享发展成果。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发展是指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实现相互促进、统筹兼顾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观点,强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则之一,强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三者的协调统一。
全面发展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等多个方面。
协调发展是指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实现相互促进、统筹兼顾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协调各产业、区域和城乡差距;在社会进步中注重协调社会公平、公正和社会和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注重协调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实现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之一,强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精神需求,让人民在发展中共享发展成果,并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以人为本的实践要求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党课培训班的时间紧、任务重,所以还有很多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精髓来不及一一理解和深刻体会,因此在近期,我主动深入的学习了十七大会议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团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前列,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科学发展观是着眼于国内外形势,着眼于中国建设
十七大”明确地把科学发展观写进新党
在当前社会形势的要求下,“科学发展观”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是一个距离大学生很遥远的党内理论。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更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在同龄人中起表率作用。
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
”理论上贫乏,政治上就不清醒。
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的思想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
除了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科学理论体系,同时也应有计划性的阅读有关党建、党史以及党员先进事迹的书籍和报刊等,不断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阵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做到学以致用,而不盲目;使我们能够在改革开放中鉴定好与坏、甄别正与邪;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的侵蚀,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应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要求我们入党积极分子气质鲜明,摆正我们的政治立场,拥有崇高的政治追求,积极入党,积极地投身于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去。
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是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漫长的过程,并不断循环往复,才能够获得的。
我们将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坚定信念时刻鞭策自己,鼓励自己,能否实现自己的理想,关键就在于我们个人是否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共产主义信念,是否能够满怀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党和共产主
义事业。
(3)加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党章中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作为共产党员的一项义务做了明确的规定。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对社会、对经济影响愈来愈大。
因此,我们要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掌握好本专业工作的知识和本领,提高到保持当的先进性的高度来认识,从而增强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性。
(4)要虚心想周围的同学学习
在我周围,更多的是那些优秀的党员老师和学生党员,他们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态度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上和党建理论知识修养等方面与老党员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不断想老党员学习,按照党章之规定来要求自己。
性和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