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辛酸相关理化性质

合集下载

全氟辛酸335-67-1

全氟辛酸335-67-1

15.1 专门对此物质或混合物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规章 / 法规
法规信息 无数据资料
Powered by TCPDF ()
https:// 4/4
分子式 - C8HF15O2 分子量 - 414.07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如果吸入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无数据资料 如果误服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吸入 引起眼睛灼伤。 吞咽 无数据资料 皮肤 无数据资料 眼睛 无数据资料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https:// 3/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咳嗽,呼吸短促,头痛,恶心,呕吐 附加说明 无数据资料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LD50 腹膜内的 - 大鼠 - 189 mg/kg 皮肤腐蚀 亚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刺激性(总述)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如果被皮肤吸收会有毒性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可疑人类致癌物IARC: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0.1%含量的组分被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 物。 生殖毒性 体内基因毒性-大鼠-经口DNA损伤体内基因毒性-大鼠-腹膜内的DNA损伤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RH0781000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全氟辛酸疏水计算参数

全氟辛酸疏水计算参数

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是一种具有疏水性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更好地了解全氟辛酸的疏水性能,我们需要计算一些相关的参数。

本文将介绍全氟辛酸疏水计算参数,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特点。

一、全氟辛酸的化学结构与性质全氟辛酸的化学式为C8HF15O2,分子量为414.07 g/mol。

它是一种全氟碳链,其中的所有氢原子都被氟原子取代。

这使得全氟辛酸具有极强的疏水性和高度稳定性。

此外,全氟辛酸还具有低摩擦系数、耐高温和耐腐蚀等特点,因此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全氟辛酸的溶解度参数计算1. 溶解度参数的定义溶解度参数是描述溶质与溶剂相互作用的物理性质之一。

它可以用来评估溶质的疏水性能。

常用的溶解度参数包括Hansen溶解度参数和荷兰-芬斯特拉溶解度参数。

2. Hansen溶解度参数的计算Hansen溶解度参数是由D.Hansen提出的,用于描述溶剂与溶质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和性质。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极性参数(δP)、非极性参数(δN)和氢键受体参数(δH)。

计算全氟辛酸的Hansen溶解度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使用一些计算方法,如染料反应、SPARC等。

3. 荷兰-芬斯特拉溶解度参数的计算荷兰-芬斯特拉溶解度参数是由J.H.Van Krevelen和P.J.Hoftyzer提出的,用于描述溶剂与溶质间相互作用的力量和性质。

它由两个部分组成:极性参数(δP)和分散参数(δD)。

全氟辛酸的荷兰-芬斯特拉溶解度参数可以通过计算方法,如基于分子结构的方法或基于密度的方法来获得。

三、全氟辛酸疏水性的相关特点1. 高疏水性全氟辛酸由于其分子结构中的全氟碳链,具有极强的疏水性。

它可以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表面膜,有效地降低液滴在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提高材料的防水性。

2. 低表面能全氟辛酸的表面能非常低,这意味着它可以在很多材料的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覆盖层。

这些覆盖层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和抗污染性,可以有效地保护基材。

全氟辛酸毒性的研究现状

全氟辛酸毒性的研究现状
1 P OA的 分 子 特 点 与理 化 性 质 . F
分 解为 二 氧 化碳 、氨 气 和惰 性 挥 发 气体 C F H[。 2 ]
但 也有研 究表 明[,P O 即使 长期 浸泡在 强氧 化性 3 F A 1
全 氟 辛酸 ( F P OA)是 一种 全 氟 有机 酸 ,是 聚 溶 液 中 ,或在 强酸 溶液 中煮沸 也 不易 发生 降解 , 而 四氟 乙烯化 工产 品的 关键 原材 料 ,是 强酸 性 的含 氟 且 在 生 物 体 内的 蓄 积 性 较 强 ,在 环 境 中也 难 以 降 表面 活性 剂 ,其 分子 式为 C HF O, ,相 对分 子质量 解 ,是 一 种 新 型 的环 境 污 染 物 。
关 键 词 :全 氟 辛 酸 ;理 化 性 质 ;毒 性 作 用 ;环 境 污 染 物
中图分类 号 :R 9 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7 — 7 X(0 80 —0 60 6 29 9 2 0 )7 0 6 —4
Cur e s a c Siu to o x cEfe to r u r o t no cAcd r nt Re e r h t a i n fTo i i c f Pe f o o c a i i l
i n r a i c di r u rnae h mi a s a d i i s eo g na tra fp l t ta u r eh l n . saki dof g ca i t pe f o i t dc e c l , t sa ot r i l o n n he l n l h i ma e l o o y erf o o t y e e i i
. FOA 的 工 业 用 途 为 41 4,熔 点 4 5~5 ℃ ,沸 点 1 9~1 2 ℃/ 3 12 P 0 8 9 7 6

全氟辛酸_精品文档

全氟辛酸_精品文档

全氟辛酸全氟辛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F17COOH。

它是全氟化合物家族中的一员,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全氟辛酸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及其环境影响等方面内容。

全氟辛酸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可以在极端条件下使用。

它具有低表面张力和良好的润湿性,被广泛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

它是一种疏水性物质,能够在水中形成类似膜的油性层,用于防水和防油涂层的制备。

此外,全氟辛酸还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在化工、电子、纺织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全氟辛酸的制备方法有多种。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氟化全氟辛烷来制备。

首先,将全氟辛烷氧化为二氧化碳,然后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全氟辛酸。

另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全氟辛醇的氧化来获得全氟辛酸。

这些制备方法可以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进行。

全氟辛酸有许多重要的应用领域。

在化学工业中,全氟辛酸可用作电子元件的清洗剂和光刻胶的溶剂。

在制造业中,全氟辛酸被用作涂料和油漆的添加剂,以提高其润湿性和抗污染性能。

此外,全氟辛酸还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军事领域,例如用于制备抗菌剂、润滑剂和火灾抑制剂等产品。

尽管全氟辛酸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但它也带来了环境和健康方面的问题。

全氟辛酸在自然环境中会积累,并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

此外,全氟辛酸还可通过空气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于全氟辛酸的使用和排放应该予以严格控制,并寻求环境友好型的替代品。

综上所述,全氟辛酸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化合物。

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和健康问题。

通过加强监管和科研,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全氟辛酸的使用和环境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解读全氟辛酸(PFOA)

解读全氟辛酸(PFOA)

解读全氟辛酸(PFOA)解读全氟辛酸(PFOA)发布时间:2010-8-26 来源方式:原创什么是全氟辛酸及盐类PFOA,PFOA (Perfluorooctanoic acid),又称C8,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而非天然的工业原料。

PFOA这个缩写并不仅指全氟辛酸,还包括它的盐类,其中应用最广和最受关注的就是它的铵盐—全氟辛酸铵(Ammonium Perfluorooctanoate) 全氟辛酸的应用PFOA是制造氟聚合物高性能材料的一种基本加工助剂。

氟聚合物除了广泛应用于炊具不沾涂层和服装等消费品之外,还被应用于建筑用膜材、化学管道及容器、汽车燃油系统、消防泡沫、通讯及电子电线绝源材料、计算机芯片处理器及系统中。

此外,PFOA还是化工生产过程中调聚反应的副产物,而该反应所制备的Perfluorinated alcohol主要用于各种家具的表面抛光处理及食品包装材料全氟辛酸的危害然而有关研究表明,PFOA难以在环境中降解,具备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基本特征。

在人体的血液中也发现有微量的PFOA残留,尽管PFOA对人体的影响还不明确,但高剂量的PFOA在动物实验中已显示出引起动物身体多个部位发生癌变的作用。

因此,是否停用PFOA一直是各界争论的焦点。

全氟辛酸的限用法规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非政府组织(NGO)已将PFOA等全氟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作为热点问题加以关注,并进行环境监测和人群健康安全性评价的研究。

自2003 年起,美国环保署(USEPA)提出PFOA 的暴露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PFOA 会在人体中存留四年以上,因此,根据“美国有毒物质控制法(US TSCA)”,此类成分被禁止并列入化学品目录清单中。

同时,美国FDA CFR 170.30 (GRAS )关注与食品接触的产品的安全性,要求其生产的材料必须安全。

2006年1月25日,由EPA主持的全球PFOA Stewardship 行动会议在美国举行,有关Fluoropolymer 及Telomer的美国制造商参加了该会议。

全氟辛酸的环境行为及其在多环境介质中的分布

全氟辛酸的环境行为及其在多环境介质中的分布

2017年11月㊀㊀㊀㊀化㊀学㊀研㊀究769第28卷第6期㊀㊀㊀㊀CHEMICAL㊀RESEARCHhttp://hxya.cbpt.cnki.net全氟辛酸的环境行为及其在多环境介质中的分布王清龙,吕全建,王建玲∗(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基础部,河南郑州450011)摘㊀要:全氟辛酸(PFOA)具有优良的疏水疏油性能及热稳定性,是我国重要的化工产品.但近年来,相关研究已经逐步证实PFOA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诸多特性,如环境持久性㊁难降解性及生物蓄积性.动物实验表明低剂量条件下,PFOA就能引发生殖㊁免疫㊁心血管和遗传发育等毒性.PFOA等现已成为继二恶英㊁有机氯农药等有机化合物之后的一种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目前全氟化合物中最受关注的种类之一.本文作者针对全氟辛酸的环境行为及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布及特征做了综述,为将来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关键词:全氟辛酸;环境介质;环境行为及分布中图分类号:X1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011(2017)06-0769-06ThedistributionandfateofperfluorooctanoicacidinenvironmentWANGQinglong LÜQuanjian WANGJianling∗BasicResearchDepartment HenanUniversityofAnimalHusbandryandEconomy Zhengzhou450011 Henan ChinaAbstract Perfluorooctanoicacid(PFOA)anditssaltsisanimportantchemicalproductsduetoitshydrophobic,hydrophobicandthermalstability.However,theyhaveresultedinglobalecosystempol⁃lution,becomeasa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Ps)candidatein2015tobelistedintoStockholmConvention,duetoitspersistence,bioaccumulations,potentiallong⁃rangetransportabilitiesandtoxic⁃ityofthemselvesandtheirprecursors.PFOAhasreproductiontoxicity,developmenttoxicity,immunitytoxicity,andcandamageanimal sliver,etc.PFOAanditsrelatedsaltsareagroupofemergingchemi⁃calsandthemostconcernedcontaminantsintheworld.Inthispaper,the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environmentalfate,transportation,andpollutiontrendofPFOAarereviewedtoprovideimportantin⁃formationtothepotentialresearchers.Keywords:perfluorooctanoicacid;environmentalfate;environmentaldistribution收稿日期:2017-09-03.作者简介:王清龙(1978-),男,讲师,研究方向为化学.∗通讯联系人,E⁃mail:wjianling218@163.com.㊀㊀全氟辛酸(PFOA)因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㊁高表面活性㊁疏水疏油性能及热稳定性而被大量应用在皮革制品㊁润滑剂㊁表面防污剂㊁聚合物添加剂和电镀㊁电子工业等诸多生活用品和工业生产中.近年来,相关研究已经逐步证实PFOA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诸多特性,如环境持久性㊁难降解性及生物蓄积性,并在人体㊁野生动物体内以及多种环境介质中检测到不同浓度水平的PFOA.动物实验表明,PFOA在低剂量条件下就能引起生殖㊁遗传㊁神经㊁发育㊁免疫㊁肝脏和心血管等毒性.PFOA等现已成为继二恶英㊁有机氯农药等有机化合物之后的一种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目前全氟化合物中最受关注的种类之一,甚至被称为21世纪的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Biphenyls,PCBs) .1㊀全氟辛酸概述及其毒性1.1㊀PFOA的理化性质及其来源由于PFOA在水中几乎全部电离,因此其属于强酸.PFOA具有较高的水溶性以及较低的蒸汽压和挥发性.PFOA含有羧基㊁铵基㊁磺酸基等带电基770㊀化㊀学㊀研㊀究2017年团,使其又有一定亲水性和表面活性,因此和相应的烃类表面活性剂相比,PFOA的表面张力要小[1].当PFOA被排放进入环境中后,这些特殊性质使其主要存在于水体中.PFOA向环境释放的途径有多种,如可通过其相关产品的生产㊁使用和处理等过程向环境释放.环境介质中与PFOA相关的含氟化合物的降解㊁挥发性母体物质的排放及生物体内的代谢都会导致PFOA的环境浓度增加.由于PFOA具有化学惰性,在普通的环境条件下不能降解分子中的全氟羧基部分.1.2㊀PFOA的一般毒性和器官毒性PFOA的急性毒性(经口染毒)作用较弱,雌性和雄性大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250 500mg/kg和>500mg/kg[2].而PFOA同时也具有明显的肝脏毒性.研究证明,PFOA会对脂肪酸的转移和代谢造成影响㊁导致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并且有中等毒性肝致癌性[3-5].HARADA等[6]发现PFOA能导致心肌损伤.PFOA具有明显的胚胎发育毒性和生殖毒性,会对雄性鼠造成睾丸癌,也能造成雌鼠卵巢病变和乳腺癌,且能导致大鼠早期流产.此外,已有研究证明,PFOA还具有遗传发育毒性㊁致癌性㊁内分泌毒性和免疫毒性等毒性效应.2㊀PFOA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2.1㊀远距离环境迁移能力PFOA具有远距离迁移能力,但其迁移机理尚不完全得知.近几年国外环境工作者对PFOA及相关物质的全球性污染原因做了研究[7],其主要原因如下:1)挥发性母体化合物8ʒ2FTOH在大气远距离迁移的过程中降解为PFOA;2)PFOA及相关物质在海洋水体中汇集,然后通过海平面汽溶胶和海洋环流等过程被输送到偏远地区.有研究人员在高海拔的北极冰帽中检出了PFOA[8],从侧面说明PFOA全球性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大气中的远距离迁移过程中母体物质的转化,另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海洋环流.PFOA本身及其盐类物质的空气⁃水分配系数和蒸汽压等参数极低,很难挥发,在空气中的主要迁移途径是吸附在颗粒物上,然后经海洋环流到达偏远地区.而且全氟化合物具有疏水疏油的特性,使其在海面易形成汽溶胶从而更容易进行远距离迁移.此外,有相当一部分挥发性母体化合物8ʒ2FTOH及其迁移过程中的转化产物PFOA通过沉降进入海洋水体.2.2㊀PFOA的生物蓄积性虽然PFOA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但和其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不同的是其具有疏水疏油的特性,因此PFOA在生物体内大部分会蓄积在肝脏㊁血液和肌肉组织中,而不是在脂肪组织中蓄积.实验室条件下测试虹鳟鱼对PFOA的生物蓄积结果表明,鱼体内PFOA的生物浓缩系数(BCF)为1.827[9-10],这个数值远低于‘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D中的标准(5000以下).HARADA等[11]的研究结果表明,1983-1999年期间,PFOA在日本京都男性和女性人群血清中的浓度分别增长了5.4和5.3倍;2002年PFOA在沈阳人体血清中的中值浓度是1987年的54倍[12];美国从事PFOA相关工作的职业人群中,PFOA在其血清中的含量为0.106 6.4mg/L,远低于非职业人群(4.2 4.9μg/L)[13];加拿大极地海豹肝脏中和北美极地北极熊体内的PFOA和浓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4-15];PFOA的含量和营养级呈现正相关,营养级高的动物体内PFOA含量也相对较高.这些数据均表明,PFOA具有很强的生物蓄积能力和生物放大效应.2.3㊀PFOA的环境持久性由于PFOA具有高能C-F键,其性质非常稳定,进而导致其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3M公司PFOA水解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在25ħ㊁pH为5 9条件下,PFOA的水解半衰期高达92年.PFOA也很难进行光降解,其光解半衰期估计值为349天[16].3M公司[17]曾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PFOA进行生物降解,实验表明在大约75天后PFOA仍没有被生物降解.VANDEN等[18]对大鼠腹腔注射同位素标记的14C⁃PFOA,采集处理前后大鼠尿液和血浆,发现氟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说明PFOA并没有经过脱氟作用而降解.3㊀环境中PFOA的污染现状3.1㊀水体中PFOA的浓度水平PFOA在海水㊁饮用水和地表水等水体中广泛存在.一般来说,点源污染会导致河流上游的浓度水平比下游低;由于工业发达地区的沿海受污染源直接影响,因此其沿岸海域水体中PFOA浓度要比开放海域的浓度高得多.污水处理厂是PFOA的主要富集地和排放源.SINCLAIR等[19]检测了纽约州的6个污水厂出水,发现PFOA的浓度范围为58 1050ng/L.同时,该研究发现经过二级处理后,出水中的PFOA浓度反第6期王清龙等:全氟辛酸的环境行为及其在多环境介质中的分布771㊀而升高,原因可能是PFOA的一些母体物质经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体内代谢后,生成了PFOA.LANGE[20]研究发现,活性污泥法只能将一些母体物质降解成PFOA,而不能继续降解PFOA.3.1.1㊀我国及世界地表水中PFOA浓度水平我国地表水体中PFOS和PFOA一般在ng/L级.陈静等调查了东湖表层水体中PFOA的浓度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采集的所有水样中均检出了PFOS和PFOA,表明整个湖区受到PFOA不同程度的污染,浓度峰值达到158ng/L,几何平均值为55ng/L,超过了美国新泽西洲制定的饮用水中的PFOA浓度标准(40ng/L)[21]一些研究中报道的其他地区湖泊中的PFOS和PFOA含量均显著低于东湖.可能的原因是东湖为城中湖,受商业和居民活动的影响较大.国内河流中PFOA含量一般低于东湖,含量在零点几到十几ng/L左右[22-24].但在密集的居民区和高度工业化地区附近的水域中检出了高浓度PFOA.例如辽宁阜新工业园区附近的西河[24]和长江入海口检测到数百ng/L的PFOA[22].北美五大湖及欧洲一些湖泊水体中均有PFOA含量的报道,北美地表水中PFCs含量普遍较高,例如,北美五大湖湖水及美国境内地表水域PFOA均值为十几到三十几ng/L[25-26],这与北美过去是世界主要PFCs生产基地有关.韩国和日本地表水中的PFCs含量相对较低,一般在ng/L级[27].3.1.2㊀我国及世界饮用水中PFOA浓度水平由于目前的水处理厂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和去除技术,使得含有PFOA的水体直接进入饮用水源地.JIN[28]测定了中国21个城市饮用水中的PFOA,结果发现城市地区自来水中的最高值达到30.8ng/L,而在远离人为干扰的偏远地区PFOA的最高值为1.3ng/L.MAK[29]根据饮用水中PFCs浓度水平对中国各大城市进行排序,得出上海PFCs含量最高(130ng/L),其次是武汉㊁南京㊁深圳㊁厦门和沈阳,北京最低,仅为0.71ng/L.THOMPSON[30]发现当饮用水被高浓度的PFOA污染时,人体血清中PFOA的含量会逐渐升高.KIM对于韩国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的研究表明,韩国普通民众通过饮水日摄取PFOA的量为<0.01 0.73ng/kgd[31].TAKAGI等[32]发现日本大阪的14家自来水厂出水中PFOA的浓度较进水中的高,说明处理效果并不理想.西班牙饮用水的PFCs调查数据表明,自来水中PFOA的浓度为0.32 6.28ng/L,表明通过饮水摄入是普通人群摄取PFOA的一个主要源[33].3.1.3㊀我国及世界各地海水中PFOA浓度水平环境调查数据表明,全球大部分海域受到PFCs污染威胁.南极海域㊁北大西洋㊁大西洋㊁太平洋㊁日本㊁韩国和中国香港的沿岸海域以及欧洲近岸海域都遭受了PFCs的污染.WEI等[34]在南极沿岸的5个点位均检出了PFOS(0.005 0.0226ng/L),但未能检出PFOA.中国大连沿岸表层海水中的PFOA浓度为0.69ng/L,其中大连湾内某点位的PFOA高达37.55ng/L[35].而CAI等对于从被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表层水的研究表明,其PFOA的浓度不高于AHRENS等的研究[36].HU等研究了新加坡水环境中PFOA的浓度分布,样品包括地表水㊁污水和海岸带附近的水,结果表明在这三种水中PFOA的浓度范围分别在5.7 91.5㊁7.9 1060和2.4 17.8ng/L之间.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是周围水体中PFOA的重要来源[37].香港㊁珠三角以及韩国等地区海岸线海水中PFOA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73 5.5㊁0.24 16以及0.24 320ng/L,可能的排放源来自于工业化地区和城市[38].3.2㊀大气中PFOA的浓度水平由于PFOA水溶性较高而蒸汽压较低,因此其不易挥发进入大气.目前大气环境中,PFOA的母体物质(如8ʒ2FTOHs)已成为了PFCs研究的主要方向.研究表明,在大气中进行远距离迁移过程中,这些母体物质可以转化为PFOA.STOCK等调查了加拿大Cornwallis岛大气颗粒中的PFOA,结果发现平均浓度为1.4pg/m3.日本农村和城市的空气颗粒物中,PFOS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0.6和5.3pg/m3,最高值为427ng/g[39].SCOTT等[40]调查了北美9个城市雨水中的PFOA,其浓度为0.6 89ng/L,而在离城市偏远地区PFOA的含量<0.1 6.1ng/L.高海拔冰帽只受大气沉降影响,因此YOUNG等[8]对冰帽的表层及深层积雪进行了研究,发现PFOA的浓度为2.6 86pg/L,进一步证明了PFOA全球性污染的重要原因是其母体物质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3.3㊀沉积物及污泥中PFOA的浓度水平郑海等检测了东江流域3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PFOA的浓度水平,数据结果表明,东江流域表层沉积物中PFOA的含量为0.01 1.25ng/g(干重,下同).和世界其他地区表层沉积物中PFOA的浓度水平相比,东江流域沉积物中的PFOA含量处于较低水平[41].772㊀化㊀学㊀研㊀究2017年在加拿大3个北极湖(Amituk㊁Char㊁Resolute)中,Resolute湖沉积物中的PFOA的含量为7.5ng/g.Amituk和Char湖沉积物中的PFCs主要以包括PFOA在内的全氟羧酸PFCAs(perfluorinatedcarbox⁃ylates)为主,但总含量则要比Resolute湖小很多.北美安大略湖沉积物中的PFOA含量为4.8ng/g.日本Ariake海沉积物中PFOA浓度为0.95ng/g,远低于PCBs(18ng/g)㊁TBT(7.7ng/g)和PAHs(336ng/g)等[42],说明水相可能是其最主要的潜在归宿.3.4㊀生物体内PFOA的浓度水平野外监测数据表明,在我国6个不同地区的大熊猫血清中,PFOA的浓度没有性别和年龄差异,为0.32 8.2μg/L,但存在地区差异,该数值与欧美国家野生动物血清中的浓度水平接近.2004年,TOMY等考察了北极生物食物网中PFOA的累积范围,该食物网营养级从低到高分别为:蛤蜊㊁虾㊁北极鳕鱼㊁三角鸥㊁北极鸥㊁深海红鱼㊁海象㊁独角鲸和白鲸.结果表明,这些动物中PFOA的检出浓度为ng/kg级.PFOA的生物放大作用仅通过食物网中个体之间的直接捕食进行,而非整个食物网.2009年,NANIA等[43]的研究数据发现,不同地区的海洋鱼类以及虾蟹等无脊椎动物体内PFOA的浓度具有明显差异性,其原因可能是污染物质点源排放造成的.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累积效果和PFCs的浓度有关,且生物浓缩系数对暴露浓度的灵敏度与化合物结合力和PFCs的链长均呈正相关,这也为研究PFCs的生物累积的影响因素开辟了新方向.4㊀结论我国大部分环境介质中PFOA浓度并不高于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浓度.但PFOA可通过包括空气㊁灰尘㊁食物和饮用水等在内的多种途径进入到人体.未来对于PFOA的相关物质特别是能够在环境或生物体内转化为PFOA的物质的环境行为特别值得关注,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环境介质中PFOA的来源并开展相应的控制措施,为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相应的化学品风险管理提供更多数据支持.参考文献:[1]GIESYJP,KANNANK.Perfluorochemicalsurfactantsintheenvironment[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02,36(7):146A-152A.[2]胡存丽,仲来福.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酸毒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6,6:54-358.HUCL,ZHONGFL.ProgressoftoxicologicalstudyonPFOSandPFOA[J].TheChineseJournalofNaturalMedicines,2006,6:54-358.[3]XIEY,YANGQ,NELSONBD,etal.Therelationshipbetweenliverperoxisolneprolifernationandadiposetissueatrophyinducedbyperoxisomeproliferatorexposureandwithdrawalinmice[J].BiochemicalPharmacology,2003,66(5):749-756.[4]XIEY,YANGQ,NELSONBD,etal.Characterizationoftheadiposetissueatrophyinducedbyperoxisomeprolifera⁃torsinmice[J].Lipids,2002,37(2):139-146.[5]陈江,黄幸舒,傅剑云.全氟辛酸铵毒性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06,22:1244-1247.CHENJ,HUANGXS,FUJY.ProgressoftoxicitystudyonPFOA.OccupationandHealth,2006,22:1244-1247.[6]HARADAK,XUF,ONOK,etal.EffectsofPFOSandPFOAonL⁃typeCa2+currentsinguinea⁃pigventricularmyocytes[J].BiochemicalandBiophysicalResearchCom⁃munications,2005,329(2):487-494.[7]RENERR.Snowshowsperfluorochemicalsource[EB/OL].http://pubs.acs.org/subscribe/journals/esthag⁃w/2007/mar/science/rrPFOA.html.[8]YOUNGCJ,FURDUIVI,FRANKLINJ,etal.Perfluori⁃natedacidsinArcticsnow:newevidenceforatmosphericformation[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07,41(10):3455-3461.[9]MARTINJW,WHITTLEDM,MUIRDCG,etal.Per⁃fluoroalkylcontaminantsinafoodwebfromLakeOntario[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04,38(20):5379-5385.[10]MARTINJW,MABURYSA,SOLOMONKR,etal.Bioconcentrationandtissuedistributionofperfluorinatedacidsinrainbowtrout(oncorhynchusmykiss)[J].Envi⁃ronmentalToxicologyChemistry,2003,22(1):196-204.[11]HARADAK,KOIZUMIA,SAITON,etal.Historicalandgeographicalaspectsoftheincreasingperfluorooctano⁃ateandperfluorooctanesulfonatecontaminationinhumanseruminJapan[J].Chemosphere,2007,66(2):293-301.[12]JINY,SAITON,HARADAKH,etal.Historicaltrendsinhumanserumlevelsofperfluorooctanoateandperfluo⁃rooctanesulfonateinShenyang,China[J].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ine,2007,212(1):63-70.[13]KUDON,KAWASHIMAY.Toxicityandtoxicokineticsofperfluorooctanoicacidinhumansandanimals[J].Jour⁃nalofToxicologyScience,2003,28(2):49-57.[14]SMITHWICKM,NORSTROMRJ,MABURYSA,etal.Temporaltrendsofperfluoroalkylcontaminantsinpolar第6期王清龙等:全氟辛酸的环境行为及其在多环境介质中的分布773㊀bears(Ursusmaritimus)fromtwolocationsintheNorthAmericanArctic,1972-2002[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06,40(4):1139-1143.[15]BUTTCM,MUIRDCG,STIRLINGI,etal.Rapidresponseofarcticringedsealstochangesinperfluoroalkylproduction[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07,41(1):42-49.[16]3MEnvironmentalLaboratory.Screeningstudiesontheaqueousphotolyticdegradationofperfluorooctanoicacid(PFOA)[EB/OL].http://www.regulations.gov/fdm⁃spublic/component/main?main=DocumentDetail&o=09000064800b3d71.[17]3MEnvironmentalLaboratory.Biodegration(ASS/LASShakeCultureTest)forperluorooctanoicacid,ammoniumsalt[EB/OL].http://www.regulations.gov/fdmspub⁃lic/component/main?main=DocumentDetail&o=09000064800b3cb2.[18]VANDENHEUVELJP,KUSLIKISBI,VANRAFEL⁃GHEMMJ,etal.Tissuedistribution,metabolism,andeliminationofperfluorooctanoicacidinmaleandfemalerats[J].JournalofBiochemistryToxicology,1991,6(2):83-92.[19]SINCLAIRE,KANNANK.Massloadingandfateofper⁃fluoroalkylsurfactantsinwastewatertreatmentplant[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06,40(5):1408-1414.[20]LANGECC.TheaerobicbiodegradationofN⁃EtFOSEalcoholbythemicrobialactivitypresentinmunicipalwastewatertreatmentsludge[EB/OL].http://www.ewg.org/reports/pfcworld/pdf/226-1030a078.pdf.[21]陈静,王琳玲,朱湖地,等.东湖表层水体中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磺酸空间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12,33:2586-2591.CHENJ,WANGLL,ZHUHD,etal.Spatialdistribu⁃tionofperfluorooctanoicacidsandperfluorinatesulpho⁃natesinsurfacewaterofEastLake[J].EnvironmentalScience,2012,33:2586-2591.[22]BAOJ,LIUW,LIUL,etal.PerfluorinatedcompoundsintheenvironmentandthebloodofresidentslivingnearfluorochemicalplantsinFuxin,China[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11,45:8075-8080.[23]LIFS,SUNHW,HAOZN,etal.Perfluorinatedcom⁃poundsinHaiheRiverandDagudrainagecanalinTian⁃jin,China[J].Chemosphere,2011,84(2):265-271.[24]PANG,YOUC.Sediment⁃waterdistributionofperfluo⁃rooctanesulfonate(PFOS)inYangtzeRiverEstuary[J].EnvironmentalPollution,2010,158:1363-1367.[25]BOULANGERB,VAROGOJ,SCHNOORJL,etal.De⁃tectionofperfluorooctanesurfactantsinGreatLakeswater[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04,38(15):4064-4070.[26]NAKAYAMAS,STRYNARMJ,HELFANTL,etal.PerfluorinatedcompoundsinthecapefeardrainagebasininNorthCarolina[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07,41(15):5271-5276.[27]SAITON,SASAKIK,NAKATOMEK,etal.Perfluo⁃rooctanesulfonateconcentrationsinsurfacewaterinJapan[J].ArchivesofEnvironmentalContaminationandToxi⁃cology,2003,45(2):149-158.[28]JINYH,LIUW,SATOI,etal.PFOSandPFOAinen⁃vironmentalandtapwaterinChina[J].Chemosphere,2009,77(5):605-611.[29]MAKYL,TANIYASUS,YEUNGL,etal.Perfluorinat⁃edcompoundsintapwaterfromChinaandseveralothercountries[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09,43:4824-4829.[30]THOMPSONJ,EAGLESHAMG,MUELLERJ.Concen⁃trationsofPFOS,PFOAandotherperfluorinatedalkylacidsinAustraliandrinkingwater[J].Chemosphere,2011,83(10):1320-1325.[31]KIMSK,KHOYL,SHOEIBM,etal.OccurrenceofperfluorooctanoateandperfluorooctanesulfonateintheKo⁃reanwatersystem:Implicationtowaterintakeexposure[J].EnvironmentalPollution,2011,159(5):1167-1173.[32]TAKAGIS,ADACHIF,MIYANOK,etal.Perfluo⁃rooctanesulfonateandperfluorooctanoateinrawandtreatedtapwaterfromOsaka,Japan[J].Chemosphere,2008,72(10):1409-1412.[33]ERICSONI,NADALM,VanBAVELB,etal.LevelsofperfluorochemicalsinwatersamplesfromCatalonia,Spain:isdrinkingwaterasignificantcontributiontohumanexposure?[J].EnvironmentalScienceandPollu⁃tionResearch,2008,15(7):614-619.[34]WEIS,CHENLQ,TANIYASUS,etal.DistributionofperfluorinatedcompoundsinsurfaceseawatersbetweenAsiaandAntarctica[J].MarinePollutionBulletin,2008,54:1813-1838.[35]JUX,JINY,SASAKIK,etal.Perfluorinatedsurfactantsinsurface,subsurfacewaterandmicrolayerfromDaliancoastalwatersinChina[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08,42(10):3538-3542.[36]CAIMH,ZHAOZ,YINZG,etal.Occurrenceofper⁃fluoroalkylcompoundsinsurfacewatersfromtheNorthPacifictotheArcticOcean[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12,46(2):661-668.[37]HUY,YUJ,TANAKAS,etal.Perfluorooctanesulfon⁃ate(PFOS)andperfluorooctanoicacid(PFOA)inwater774㊀化㊀学㊀研㊀究2017年environmentofSingapore[J].WaterAir&SoilPollu⁃tion,2011,216(1/4):179-191.[38]SOMK,TANIYASUS,YAMASHITAN,etal.Per⁃fluorinatedcompoundsincoastalwatersofHongKong,SouthChina,andKorea[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04,38(15):4056-4063.[39]SASAKIK,HARADAK,SAITON,etal.Impactofair⁃borneperfluorooctanesulfonateonthehumanbodyburdenandtheecologicalsystem[J].BulletinofEnvironmentalContaminationandToxicology,2003,71(2):408-413.[40]SCOTTBF,SPENCERC,MABURYSA,etal.PolyandperfluorinatedcarboxylatesinnorthAmericanprecipi⁃tation[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06,40(23):7167-7174.[41]郑海,胡国成,许振成,等.东江流域表层沉积物中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含量水平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778-782.ZHENGH,HUGC,XUZC,etal.Contaminationcha⁃racteristicsofperfluorooctanoicacidandperfluorooctanesulfonateinsurfacesedimentsfromDongjiangRiver,southChina[J].JournalofAgro⁃EnvironmentScience,2013,32:778-782.[42]NAKATAH,KANNANK,NASUT,etal.PerfluorinatedcontaminantsinsedimentsandaquaticorganismscollectedfromshallowwaterandtidalflatareasoftheAriakeSea,Japan:Environmentalfateofperfluorooctanesulfonateinaquaticcosystems[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06,40(16):4916-4921.[43]NANIAV,PELLEGRINIGE,FABRIZIL,etal.Moni⁃toringofperfluorinatedcompoundsinediblefishfromtheMediterraneanSea[J].FoodChemistry,2009,115(3):951-957.[责任编辑:吴文鹏]。

全氟辛酸的合成

全氟辛酸的合成

全氟辛酸的合成引言全氟辛酸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重要化学物质,它在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如涂料、塑料、表面活性剂等。

本文将介绍全氟辛酸的合成方法及其相关的反应机理和工艺条件。

全氟辛酸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简称PFOA)是一种全氟碳链上含有一个羧基(-COOH)的化合物。

其化学式为C8F15COOH,分子量为414.07 g/mol。

全氟辛酸是无色液体,在常温下具有特殊的油脂感,并且具有很强的亲油性。

全氟辛酸的合成方法目前,全氟辛酸主要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合成:电解法和非电解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

电解法合成全氟辛酸电解法是最常用的制备全氟辛酸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通过在盐酸溶液中进行电解来生成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lfonic acid,简称PFOS),然后再通过酸解反应将其转化为全氟辛酸。

1.首先,将含有全氟碳链的原料(如全氟辛烷)溶解在盐酸中,形成盐酸溶液。

2.将盐酸溶液放入电解槽中,并加入适量的助剂(如表面活性剂),用电流进行电解反应。

3.在电解过程中,全氟辛烷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PFOS。

PFOS会在电流作用下聚合成颗粒状物质,沉淀到电解槽底部。

4.将产生的PFOS颗粒从电解槽中收集出来,并进行酸解反应。

通常使用浓硫酸或高温高压下的碱性水解来将PFOS转化为全氟辛酸。

非电解法合成全氟辛酸非电解法合成全氟辛酸主要通过两步反应实现:首先是光催化氧化反应,然后是碱催化水解反应。

1.光催化氧化反应:将含有全氟碳链的原料与一定量的氧气在光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

光催化剂通常选择钛酸钡等物质。

该反应会将全氟碳链上的氢原子氧化成羟基(-OH),生成全氟辛醇。

2.碱催化水解反应:将全氟辛醇与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水解生成全氟辛酸。

全氟辛酸合成的反应机理电解法合成全氟辛酸的反应机理1.电解过程中,盐酸溶液中的水分子发生电离,形成H+和Cl-离子。

PFOA的毒性及其在食品中迁移规律的研究

PFOA的毒性及其在食品中迁移规律的研究

食品科技PFOA的毒性及其在食品中迁移规律的研究王 灿1,2,吴肖肖1,2,杨 淼1,2,蒋迪尧1,2,梅秀明1,2(1.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生物毒素分析与评价),江苏南京 210019;2. 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市质量发展与先进技术应用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19)摘 要: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ate,PFOA)因其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接触纸张、不粘锅炊具涂层等材料中,可通过与食品接触而迁移到食品中,而食用被污染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目前在环境、人体和动物体内都发现了PFOA的存在,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PFOA的毒性及其在食品中的迁移规律的研究。

本文对近年来PFOA的污染情况、毒性及其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迁移规律的研究进行了简述,为开展食品接触材料中PFOA的风险评估研究及相关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接触材料;迁移;毒性Study on the Toxicity and Migration in Food of PFOA WANG Can1,2, WU Xiaoxiao1,2, YANG Miao1,2, JIANG Diyao1,2, MEI Xiuming1,2(1.Key Laboratory of Biotoxin Analysis & Assessment for State Market Regulation, Nanjing 210019, China;2.Nanjing Institute of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Nanjing Institute of Quality Development and AdvancedTechnology Application), Nanjing 210019, China)Abstract: Perf l uorooctanoate (PFOA) is widely used in food contact paper, non-stick cookware coatings and other materials due to its stabl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It can be transferred to food through contact with food, and eating contaminated food is harmful for humans. The presence of PFOA has been found in the environment, human body and animals. Therefore, people begin to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toxicity of PFOA and its migration regularity in food. In this paper, the contamination, toxicity, and migration law of PFOA in food contact materials in recent years are summarized, which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risk assessment research and formulation of relevant standards for PFOA in food contact materials in China.Keywords: food contact materials; migration; toxicity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的化学结构一般是由4~18个全氟化的烷基链构成,由于C-F键具有强极性,是键能最大的共价键之一,因此PFCs具有很高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可被用作不粘材料、食品接触材料和餐具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助剂等。

全氟辛酸疏水计算参数

全氟辛酸疏水计算参数

全氟辛酸疏水计算参数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用于防水、防油、防尘、防污染等应用中。

PFOA是一种疏水性物质,它具有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通过计算参数来评估其疏水性。

在计算全氟辛酸的疏水性参数时,主要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参数:溶解度参数(LogP)、亲水性(log S)、表面张力(γ)和表面能(σ)。

溶解度参数(LogP)是描述一个物质在脂溶性和水溶性之间平衡的参数。

对于PFOA来说,由于它的疏水特性,可以预期其LogP值较高。

可以使用化学信息学软件或数据库来预测PFOA的LogP值。

亲水性(log S)是描述一个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的参数。

对于全氟辛酸来说,由于其疏水特性,可以预期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

可以通过实验测定PFOA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来得到其log S值。

表面张力(γ)是描述液体与空气接触界面上的张力的参数。

对于全氟辛酸来说,由于其具有低表面能和疏水性,可以预期其表面张力较高。

可以使用表面张力测定仪等实验设备来测定PFOA的表面张力。

表面能(σ)是描述固体或液体与其他物质(如溶液、气体等)接触界面上的能量的参数。

对于全氟辛酸来说,由于其具有疏水性,可以预期其表面能较低。

可以使用杂质分子吸附法等实验方法来测定PFOA的表面能。

除了上述参数之外,还可以考虑全氟辛酸的分子结构、体积和形状等方面的特征来评估其疏水性。

全氟辛酸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八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具有较长的碳链和高度的全氟烷基化。

这些特征使得全氟辛酸分子具有较高的疏水性。

综上所述,全氟辛酸的疏水性可以通过计算参数如溶解度参数、亲水性、表面张力和表面能以及分子结构等来评估。

这些参数的测定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或预测模型来获得,有助于理解全氟辛酸的疏水特性及其在应用中的表现。

全氟辛酸的性质

全氟辛酸的性质

全氟辛酸的性质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简称PFOA,分子式CF3(CF2)COOH,是一种有机强酸,浓度为1 g·L-1时,pH为2.6,pKa值为2.5;通常人们所说的还包括其盐,主要指全氟辛酸铵(ammonium perfluorooctanoate,简称APFO,有时也简称C8)。

PFOA是引起环境污染的重要全氟化合物(PFCs)(Van de Vijver et al.2005;Yeung et al.2006;Blake et al.2007;Kannan et al.2001)。

全氟化合物大多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由于氟具有最大的电负性(-4.0),使得碳氟键具有强极性,是自然界中键能最大的共价键之一(键能大约460 kJ·mo1-1)(Nakata et al.2006)。

与其他卤代化合物的相分配行为不同,全氟烷基不但疏水而且疏油,因此一些全氟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和水混合时会出现三相互不相溶的现象;羧基、磺酸基、铵基等带电基团的引入,又赋予其一定亲水性和表面活性,使得PFOA比相应的烃类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要小(Giesy and Kannan et al.2002)。

PFOA的这些特殊性质,使其在被排放进入到环境中后,主要存在于水体中,部分会吸附在沉积物和有机物上(祝凌燕和林加华2008)。

目前关于PFOA及其相关物质向环境中的排放与途径的资料还很有限,大多数学者认为它们可在工业和消费品的生产、运输、使用、处理和处置过程中向环境释放,而生1产过程的PFOA的释放是环境中PFOA的主要来源。

在这些过程中,与PFOA有关的挥发性母体物质C8F17CH2CH2OH(缩写为8:2 FTOH)可能会被排放到大气中并进行迁移转化(Ellis et al.2003a,2004b;Wallinton et al.2006),以PFOA和8:2 FTOH等物质为原料的相关含氟化合物在环境介质中的降解及生物体内的代谢(Dinglasan et al.2004)都会导致环境中PFOA含量的增加。

研究全氟辛酸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研究全氟辛酸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研究全氟辛酸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是一种毒性较强的化学物质,属于全氟化合物的一种。

该物质主要用于制造防油污、防水渍和抗震动的产品,如Teflon 制造、水和油的防护类制品等。

然而,随着人们对这种物质的了解加深,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其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环境和生物两个方面介绍全氟辛酸的影响。

一、环境影响全氟辛酸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POP),残留时间长、不易降解,它会在水、空气和土壤中存在并传播。

全氟辛酸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和亲油性,不易移动和分离,因此会在地下水、地表水中积累,最终进入生态系统中。

1. 水体污染全氟辛酸对水体的污染很难避免,并且会对水生物造成影响。

研究表明,全氟辛酸可以干扰和破坏水生物的内分泌系统,导致鱼类繁殖能力下降、肝脏受损等问题出现。

同时,全氟辛酸也会通过水生物进入到食物链中,进而影响到其他生物。

2. 大气污染除了水体污染,全氟辛酸的飘散也会对大气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全氟辛酸制品或废弃物时,该化学物质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其中包括多氯乙烯、二噁烷等有机化合物。

这些有机气体在大气中分解后,会生成更具有毒性和生物积累性的物质,对环境造成更严重的污染。

3. 土壤污染全氟辛酸的污染还会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全氟辛酸可以降低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数量和多样性,从而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全氟辛酸也会急剧降低土壤中钙离子的含量,从而导致植物的生长健康受损。

二、生物影响除了对环境的影响外,全氟辛酸对生物的影响同样重要。

人造和野生动物可能因为吞咽全氟辛酸制品、废水和食物(如鱼)中含有的全氟辛酸而吸收这种有害化学物质。

1.影响生殖健康全氟辛酸可以累积在动物体内,对动物的生育力和性成熟产生很大影响。

研究显示,暴露在全氟辛酸的环境中会导致动物的精子数量减少,卵巢受损,雌性动物出现变异性和畸形等问题。

全氟辛烷磺酸(PFOS)指令以及相关介绍

全氟辛烷磺酸(PFOS)指令以及相关介绍

全氟辛烷磺酸(PFOS)指令以及相关介绍一、PFOS限制指令:1、限制PFOS类产品的使用和市场投放。

不得销售以PFOS 为构成物质或要素的、浓度或质量等于或超过0.005%的物质。

2、限制在成品和半成品中使用PFOS。

不得销售含有PFOS浓度或质量等于或超过0.1%的成品、半成品及零件。

指令限制范围包括有意添加PFOS的所有产品,包括用于特定的零部件中及产品的图层表面,例如纺织品。

但限制仅针对新产品,对于已经使用中的以及二手市场上的产品不限制。

3、对指令进行评估。

为逐步淘汰PFOS的使用,当有新情况或安全的替代产品出现时,应对指令中的限制范围进行评估。

4、有部分例外情况︰(1)指令指出,根据SCHER的确认,现在航空业、半导体工业和影像工业中谨慎地使用PFOS,如果有少量PFOS排放到环境中获暴露于车间,不会出现对环境和人类的关联性的危害,因此光阻材料、照相平版涂层、航空液压品等不适用该指令;(2)关于消防泡沫问题,SCHER同意应先对其替代产品的危害性进行分析后再作出最后决定;(3)关于限制PFOS在镀层工业的应用问题,SCHER同意: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将金属镀层过程中的排放减少到明显较低的水平,则今后将限制PFOS在该工业中的使用,但在现阶段须应用最先进技术使工业电镀中PFOS的排放尽量降低。

5、PFOA将来也可能被限制。

指令指出,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acid-PFOA)被怀疑有与PFOS大致上相似的危害性,现仍在对其危险分析试验、替代品的实效性、限制措施进行评估。

二、PFOS限制指令实施时间表:1、指令于公布日生效,即2006年12月27日;2、各成员应于2007年12月27日前将指令内容转换为其国内法。

各成员国应将拟采取的措施文本提交欧委会并列明拟采取措施与指令内容的关联性;3、各成员国应于2008年6月27日开始实施限制措施;4、2006年12月27日已投放市场的消防泡沫可以继续使用至2011年6月27日;5、2008年12月27日前,各成员国应公布:(1)旨在减少电镀工业使用和排放PFOS的具体措施;(2)库存的含有PFOS 的消防泡沫情况。

典型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典型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典型全氟化合物的去除技术研究进展卢丽娟;唐敏康;陈瑛;高乃云;许建红【摘要】全氟类化合物已经生产并且应用超过50年.其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是最典型的两种化合物.它具有极好的理化性质,被大量的应用于生产生活当中.由于其具有生殖毒性、诱变毒性、发育毒性等,近几年来,相关研究人员及学者开始关注全氟化合物对环境、生物、人体等的影响.现有的去除典型全氟化合物的技术有光化学降解、吸附去除技术、电化学氧化法等.在对全氟类化合物的特性以及现状进行分析后,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研究学者对典型全氟化合物去除技术研究的进展,并对全氟化合物的未来研究方向与趋势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四川环境》【年(卷),期】2016(035)005【总页数】7页(P135-141)【关键词】全氟化合物;特性;污染现状分析;去除技术【作者】卢丽娟;唐敏康;陈瑛;高乃云;许建红【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上海200092;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3· 综述·全氟类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 PFCs)自1951年由3M公司研制成功以来,以其优良的稳定性、表面活性以及疏水疏油等性能被广泛用于化工、纺织、涂料、皮革、合成洗涤剂等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中。

全氟化合物是分子中与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的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在各种全氟类化合物中,全氟磺酸盐和全氟羧酸盐应用广泛,其中全氟辛烷(C8)产品占80%以上[1]。

然而大量的生产和使用随之而来的便是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等一系列问题。

近几年来,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全氟化合物对环境、生物体、人类健康的影响,相关的限制措施也相继出台。

全氟辛酸在纳米无机氧化物上的吸附特性研究

全氟辛酸在纳米无机氧化物上的吸附特性研究

全氟辛酸在纳米无机氧化物上的吸附特性研究陆昕昱;邓述波【摘要】全氟辛酸(PFOA)在人工纳米颗粒上的吸附对研究其在环境中的迁移和归趋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取了四种典型纳米氧化物(Al2 O3,Fe2 O3,SiO2和 TiO2),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线、pH 及重金属离子影响实验,揭示了纳米无机氧化物对 PFOA 的吸附特性。

结果表明,除纳米 SiO2对 PFOA 的吸附作用不明显之外,其它纳米氧化物对PFOA 的吸附量远高于传统大颗粒矿物材料,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 Langmuir 模型。

PFOA 的去除率随 pH 值增加而降低,当和铜离子共存时,PFOA 在纳米 SiO2和 TiO2表面的吸附量显著增加。

配体交换和静电作用是重要的吸附机理。

%Adsorption of perfluorooctanoic acid on artificial nanoparticles affects their transport and fate in the environment.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PFOA by four types of nano-oxides (i.e.,Al2 O3 ,Fe2 O3 ,SiO2 and TiO2 )was examined,including adsorption kinetics and isotherms,as well as influence of pH and heavy metallic cations.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FOA adsorption on nanosized SiO2 was not obvious while other nano-oxides had much higher adsorption capacities than bulk inorganic minerals.The adsorption ki-netics was described by the 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while the isotherms data was well fitted with Langmuir model.PFOA adsorption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lution pH.In the presence of copper cat-ions,the adsorption of PFOA onto nanosized TiO2 and SiO2 increased significantly.Ligand exchange and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might be the main adsorption mechanisms.【期刊名称】《应用化工》【年(卷),期】2016(045)007【总页数】5页(P1205-1208,1219)【关键词】PFOA;纳米氧化物;吸附;重金属【作者】陆昕昱;邓述波【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25;O69科研与开发全氟辛酸 (PFOA,C7F15COOH)在纺织、皮革、造纸和金属加工等领域已使用超过50年,造成其在水环境中的普遍存在[1]。

全氟辛酸相关理化性质

全氟辛酸相关理化性质

全氟辛酸相关理化性质全氟辛酸相关理化性质全氟辛酸(PFOA)是全氟化合物中的一种有机酸,是聚四氟乙烯化工产品的原材料,有独特的表面防水活性,耐高温抗氧化。

研究证明PFOA是啮齿动物的致癌剂。

PFOA是引起环境污染的重要全氟化合物。

全氟辛酸主要被用来防水和抗污,很难从环境中降解,有可能通过食物、空气和水进入人体。

全氟辛酸具有低表面张力,在水中能完全解离与强氧化剂及还原剂不起反应。

有较高界面活性,与纯碱反应生成盐;与伯醇、仲醇反应生成酯。

加热至250°C 时分解,并放出有毒气体。

蒸气对眼睛、粘膜及皮肤有刺激性。

闪点:189-192 稳定性: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由于氟具有最大的电负性(-4.0),使得碳氟键具有强极性,是自然界中键能最大的共价键之一(键能大约460 kJ?mo1-1)。

酸性:全氟辛酸是一种有机强酸,浓度为1 g?L-1时,pH为2.6,pKa值为2.5。

溶解性:与其他卤代化合物的相分配行为不同,全氟烷基不但疏水而且疏油,因此一些全氟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和水混合时会出现三相互不相溶的现象;羧基、磺酸基、铵基等带电基团的引入,又赋予其一定亲水性和表面活性,使得PFOA 比相应的烃类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要小。

全氟辛酸 - 提纯方法在电解氟化法制备全氟辛酸生产工艺中,对全氟辛酸粗体进行提纯的方法,它是以辛酰氯为原料电解氟化得到电解液,经水解、硫酸酸化分离出沉淀物后得到全氟辛酸粗体,再向全氟辛酸粗体中加入适量的双氧水将其中含-OH和-Cl基团的杂质氧化成羧酸,静置后分离出母液,再用去离子水清洗母液,加入硫酸控制母液pH值为4~5,静置分离出清洗介质水后,将洗净的母液蒸馏得到全氟辛酸产品。

该方法主要将杂质处理成低碳性直链型全氟低碳脂肪酸,形成的是低沸物,因此它们沸点与全氟辛酸相差比较远,在后续的蒸馏过程中非常容易地有效分离。

进入到环境中后,主要存在于水体中,部分会吸附在沉积物和有机物上。

[全氟辛酸 - 危害性环境危害PFOA进入大气环境有2种途径:(1)含氟化合物的降解,(2)PFOA直接排放到大气环境中。

全氟辛酸

全氟辛酸

全氟化合物中的一种有机酸,常温下为白色结晶,主要用作表面活性剂、乳化剂。

全氟辛酸很难从环境中降解,有可能通过食物、空气和水进入人体。

可能导致生育率下降以及其他免疫系统疾病。

2012年10月,一个非政府组织调查称,阿迪达斯、TheNorth Face等一些世界知名的户外运动品牌服装采用的材料存在全氟辛酸。

物化性质熔点55-60°C。

沸点189-191°C。

水溶性3.4g/L。

[1]0.1%溶液的表面张力19mN/m。

在32℃水中的溶解度0.01~0.023mol/L。

常温下为白色结晶。

呈强酸性,在水中能完全解离与强氧化剂及还原剂不起反应。

有较高界面活性,与纯碱反应生成盐;与伯醇、仲醇反应生成脂。

加热至250°C时分解,并放出有毒气体。

蒸气对眼睛、粘膜及皮肤有刺激性。

用途主要用作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全氟辛酸及其钠盐或铵盐用于四氟乙烯聚合及氟橡胶生产时作分散剂,[2]也用作制备增水、憎油剂的原料和选矿剂。

制备方法将原料辛酰氯(纯度99.5%)与氟化氢及少量正丁基硫酸投入电解槽,于20-25℃下通电(电压5-8V),电解产物用碱中和,再用酸酸化,蒸馏之,即得全氟辛酸。

[2]原料消耗定额:辛酰氯6000-8000kg/t、天水氟化氢12000kg/t、硫酸1500kg/t、氢氧化钠1500kg/t。

危害环境危害全氟辛酸进入大气环境后不易被降解,并可进行远距离迁移或转运,随干湿沉降到达地面,或进入水体或土壤。

2006年研究人员利用烟雾室实验证明了大气中的全氟辛烷磺酸氨化合物[C8F17SO2N(R1)(R2)]可以通过大气转运、氧化为全氟羧酸化合物(PFCA)和全氟辛酸,并导致偏远地区的污染。

研究人员认为全氟化物挥发性前体物质可通过大气转运扩散到遥远的地区,然后沉降为不挥发性全氟化合物,这个过程也导致了对生物体的污染。

生物危害动物试验已表明全氟辛酸对动物有害。

该工作组声称,食用了含有全氟辛酸成分的食物后,老鼠的生长发育明显缓慢,其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一些老鼠甚至出现肿瘤和过早死亡等现象。

3个字的化学名词解释

3个字的化学名词解释

3个字的化学名词解释1. 全氟辛酸(PFAS)全氟辛酸是指具有8个全氟碳链的有机酸,化学式为C8F17COOH。

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多个工业领域的化学物质。

由于其分子结构中的碳氟键极其稳定,因此它具有多种特殊的性质。

全氟辛酸在防水涂层、材料表面处理、消防泡沫、食品包装和一些特殊工业制造过程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全氟辛酸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会积累在生物体内并潜在地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表明,长期接触全氟辛酸可能与一些慢性疾病,如肝脏损伤、免疫系统紊乱和癌症风险增加等相关。

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限制全氟辛酸的使用,并开展相关监测和研究工作,以保护公众和环境健康。

2. 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具有纳米级尺寸的物质,通常是指其三个维度中至少有一个维度在1至100纳米的范围内。

由于纳米尺寸的特殊性,纳米材料表现出与常规材料不同的性质和行为。

纳米材料在科学、工程和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首先,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在催化、能源存储和传感器等领域具备出色的性能。

其次,纳米材料还具有量子效应,这使得它们在光学、电子学和信息存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由于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仍处于发展阶段,对其潜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的了解还相对有限。

研究表明,某些纳米材料可能对环境和生物体具有毒性,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监测,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3. 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物理量,通常表示为k。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常数表示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变化的比率。

反应速率常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压力、催化剂和反应物浓度等。

例如,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也增加,使得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反应速率常数也相应增加。

反应速率常数的确定是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实验测量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并根据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可以确定反应速率常数。

塑料制品中全氟辛酸检测技术研究

塑料制品中全氟辛酸检测技术研究
Abstract: A simpleꎬ sensitive and reliable analytical method of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measuring perfluorooctanoic acid ( PFOA) was established. The plastic sample was crushed and extracted by methanolꎬ and then using the p ̄toluenesulfonic acid as derivatizing reagent and dicyclohexylcarbodiimide as dehydrating agentꎬ the extracted perfluorooctanoic acid was converted to perfluorooctanoic acid methyl esterꎬ which was measur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an 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using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of this method was good with th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ꎬ which was 0������ 999 5. At the adding concentration levels of 1ꎬ 10 and 100 mg / Lꎬ the recovery rate of PFOA was from 96������ 4% to 105������ 0% ꎬ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less than 3% ꎬ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and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were 0������ 01 mg / kg and 0������ 05 mg / kgꎬ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is method with good reproducibility and high accuracy could be used in the measurement of perfluorooctanoic acid content in plastic product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氟辛酸相关理化性质
全氟辛酸(PFOA)是全氟化合物中的一种有机酸,是聚四氟乙烯化工产品的原材料,有独特的表面防水活性,耐高温抗氧化。

研究证明PFOA是啮齿动物的致癌剂。

PFOA是引起环境污染的重要全氟化合物。

全氟辛酸主要被用来防水和抗污,很难从环境中降解,有可能通过食物、空气和水进入人体。

全氟辛酸具有低表面张力,在水中能完全解离与强氧化剂及还原剂不起反应。

有较高界面活性,与纯碱反应生成盐;与伯醇、仲醇反应生成酯。

加热至250°C 时分解,并放出有毒气体。

蒸气对眼睛、粘膜及皮肤有刺激性。

闪点:189-192 稳定性: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由于氟具有最大的电负性(-4.0),使得碳氟键具有强极性,是自然界中键能最大的共价键之一(键能大约460 kJ•mo1-1)。

酸性:全氟辛酸是一种有机强酸,浓度为1 g•L-1时,pH为2.6,pKa值为2.5。

溶解性:与其他卤代化合物的相分配行为不同,全氟烷基不但疏水而且疏油,因此一些全氟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和水混合时会出现三相互不相溶的现象;羧基、磺酸基、铵基等带电基团的引入,又赋予其一定亲水性和表面活性,使得PFOA 比相应的烃类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要小。

全氟辛酸 - 提纯方法
在电解氟化法制备全氟辛酸生产工艺中,对全氟辛酸粗体进行提纯的方法,它是以辛酰氯为原料电解氟化得到电解液,经水解、硫酸酸化分离出沉淀物后得到全氟辛酸粗体,再向全氟辛酸粗体中加入适量的双氧水将其中含-OH和-Cl基团的杂质氧化成羧酸,静置后分离出母液,再用去离子水清洗母液,加入硫酸控制母液pH值为4~5,静置分离出清洗介质水后,将洗净的母液蒸馏得到全氟辛酸产品。

该方法主要将杂质处理成低碳性直链型全氟低碳脂肪酸,形成的是低沸物,因此它们沸点与全氟辛酸相差比较远,在后续的蒸馏过程中非常容易地有效分离。

进入到环境中后,主要存在于水体中,部分会吸附在沉积物和有机物上。

[全氟辛酸 - 危害性
环境危害
PFOA进入大气环境有2种途径:(1)含氟化合物的降解,(2)PFOA直接排放
到大气环境中。

进入大气环境的PFOA,不易被降解,并可进行远距离迁移或转运,随干湿沉降到达地面,或进入水体或土壤。

2006年研究人员利用烟雾室实验
证明了大气中的全氟辛烷磺酸氨化合物[C
8F
17
SO
2
N(R
1
)(R
2
)]可以通过大气转运、氧
化为全氟羧酸化合物(PFCA)和PFOS,并导致偏远地区的污染。

研究人员认为全氟化物挥发性前体物质可通过大气转运扩散到遥远的地区,然后沉降为不挥发性全氟化合物,这个过程也导致了对生物体的污染。

在南极等地已检测出PFOA 的存在,因此它也被认定为新的持久性污染物。

健康危害
PFOA可通过摄取、吸入、皮肤接触等被人体吸收,导致人体中过氧物酶体繁殖影响能量传递、破坏细胞膜等,从而诱发癌症、肝肿大等疾病。

生物体一旦摄取PFOS,会分布在血液和肝脏中,由于其稳定性强,它很可能难以通过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而分解。

当然,尽管相当缓慢,PFOS可经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

在不同的物种体内,它的“半排出时间”差异很大,老鼠只需要7.5天,而人体则需要8.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