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工作管理制度
关于教师家访的管理制度【8篇】

关于教师家访的管理制度【8篇】关于教师家访的管理制度篇1家庭访问是密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了解学生的家庭表现,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互相配合、互相切磋、共同育人的有利时机,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实现目标管理,突出家访的实效性,规范班主任家访的各个环节,制定本制度:1、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访问“问题学生”家庭,也要访问优秀学生家庭。
从中探索家庭教育的经验和规律。
每学期班主任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家访。
对个别特殊学生要进行多次家访。
2、家庭访问要有针对性、计划性,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家教状况,确定家访的重点对象和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3、经常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用上门家访或打电话等形式,虚心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及班级工作的批评和建议,接受家长监督,教师间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4、家访要尊重学生和家长,切忌简单的告状或命令式的通知家长来校的形式。
与家长谈话要态度和蔼,忌空洞说教,向家长提建议或为家长排忧解难时,应实事求是地有分析、有说服力地指出问题,不能对家长埋怨责备,挫伤家长的自尊心。
5、家访过程中要注意交通安全,不准接受家长的吃请,更不准借此向家长索要财物。
6、班主任在《班主任手册》上认真记好家访情况,包括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表现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7、家访结束后应请家长填写家长意见,并签名。
学期结束后由教导处汇总计入班级考核。
关于教师家访的管理制度篇2一、家访时间安排1、班主任每学期原则上应对全班学生进行一至二次家访、电访,对后进生提倡家访,每次家访内容应有记录。
2、除学校统一安排外,家访时间应放在课余时间进行。
二、家访的原则:1、家访时事先要与家长预约。
2、科任教师有责任协助班主任一起做好家访等工作。
3、做到5必访:开学一月内,一年级新生必访。
正副班主任家访率争取达到100%。
转学生(转入)必访每学期,教师对随班就读生家访率为100%。
学校老师家访管理制度

学校老师家访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个人情况以及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许多学校实行了老师家访制度。
这一制度通过老师定期走访学生家庭,增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老师家访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学校老师家访管理制度。
一、家访目的及意义老师家访是学校与家庭的桥梁,旨在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通过家访,老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家庭的环境、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家庭对学生的期望,为学生提供更精准的教育服务。
同时,家访也可以帮助学校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二、家访实施形式老师家访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个别家访、集中家访和家庭教育讲座等。
个别家访是指老师单独拜访学生家庭,与家长进行交流,关注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集中家访是指学校组织老师一同走访学生家庭,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家庭教育讲座则是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帮助他们更好地教育孩子。
三、家访时间和频率家访时间和频率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家庭的需求来确定。
学校可以在学期开始和结束时进行一次全校范围的家访,同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定期开展个别家访或集中家访。
家访频率不宜过高,以免给家庭带来困扰,同时也要确保家访的效果和目的。
四、家访任务和内容老师家访的任务是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个人情况,并与家长进行交流。
在家访中,老师可以询问学生在家中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动力。
同时,家访也可以帮助老师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五、家访中的困难和挑战老师家访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可能导致家访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有些家长可能对家访持怀疑态度或不配合,造成沟通困难。
其次,有些家庭可能存在一些隐私问题,不愿意与外人分享。
此外,家访给老师和学生的家庭都带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负担,需要协调双方的时间安排。
六、加强家访管理的必要性为了更好地发挥家访的作用和效果,学校需要加强家访管理。
家访工作管理制度

家访工作管理制度家访工作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制度,它在学校、社区和企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家访工作管理制度确保了沟通和合作的有效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个人和组织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家访工作管理制度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和效果等方面。
一、目的家访工作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家校、家社区和家企业之间的联系,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
通过家访,可以更加了解学生、家长、员工等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决问题,促进个人和团体的发展。
二、原则家访工作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沟通与合作:家访是为了促进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促进问题的解决和改进。
(2)尊重与保密:在进行家访时,应尊重个人的隐私权和保密要求,不泄露个人信息。
(3)客观与公正:家访需要客观地观察和评价,不偏袒和歧视任何一方。
(4)及时与有效:家访应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及时回馈信息,有效解决问题。
三、内容家访工作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1)家访对象:确定家访的对象,如学生、家长、员工等。
(2)家访频率:确定家访的频率,如每学期、每月或根据需要进行。
(3)家访方式:确定家访的方式,如面谈、电话、电子邮件等。
(4)家访记录:记录家访的时间、地点、内容和结果等,形成档案,方便后续跟进。
(5)数据分析:对家访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问题和改进方案,提高管理水平。
四、方法家访工作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采用一些方法:(1)制定家访计划:在家访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制定家访计划,确定访问的对象、时间和方式等。
(2)准备工作:在进行家访之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如调查研究、准备问题和材料。
(3)互动与倾听:在家访中,需要进行互动和倾听,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决问题。
(4)记录与总结:在家访结束后,要及时记录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为下一次家访做好准备。
五、效果家访工作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带来以下效果:(1)促进合作:通过家访,可以增进双方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促进合作和共同发展。
(2)解决问题:家访可以了解双方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提供帮助和解决方案。
公司员工家访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员工管理,增进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了解,提高员工满意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三条家访是指公司管理人员对员工家庭进行访问,了解员工家庭状况,关心员工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第二章家访原则第四条家访应遵循以下原则:1. 尊重员工隐私,保护员工家庭信息;2. 坚持平等、互助、关爱原则,关注员工生活;3. 体现公司对员工的关心,增强员工归属感;4. 家访活动应合法、合规、有序进行。
第三章家访范围与对象第五条家访范围:1. 新入职员工;2. 转正员工;3. 在公司工作满一年以上的员工;4. 有特殊困难的员工;5. 公司认为有必要进行家访的其他员工。
第六条家访对象:1. 员工本人;2. 员工配偶;3. 员工子女;4. 员工父母。
第四章家访内容与方式第七条家访内容:1. 了解员工家庭基本情况;2. 关心员工生活,了解员工需求;3. 帮助解决员工家庭困难;4. 传达公司对员工的关心与关爱;5. 收集员工对公司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家访方式:1. 管理人员上门家访;2. 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沟通;3. 召开员工座谈会。
第五章家访实施与要求第九条家访实施:1.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家访活动;2. 家访前,部门负责人应提前与员工沟通,确定家访时间和地点;3. 家访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保持礼貌、尊重,认真倾听员工意见;4. 家访结束后,部门负责人应及时总结,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公司领导。
第十条家访要求:1. 家访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耐心和爱心;2. 家访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保持公正、客观,不得泄露员工家庭信息;3. 家访活动应确保员工安全,避免发生意外;4. 家访结束后,部门负责人应及时将家访情况反馈给员工。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第十一条对在家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公司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二条对违反本制度规定,泄露员工家庭信息、损害公司形象的行为,公司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学校家访工作管理制度

学校家访工作管理制度1. 简介家访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学校家访工作是指学校老师定期对学生家庭进行走访和交流的一种方式。
这项工作的目的在于建立师生家长之间的互信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提供一个有效的反馈渠道,以便及时解决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遇到的问题。
2. 家访工作的重要性家访工作对于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与学生家长的面对面交流,学校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和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综合化的教育服务。
其次,家访工作有助于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提高学校形象和声誉,进一步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3. 家访工作的程序和要点家访工作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家访对象、与家长预约、前期准备、家访实施以及后期跟进。
在家访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与家长进行友好而真诚的交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的状况进行细致观察和评估、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和支持、及时记录和整理家访情况等。
4. 家访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在进行家访工作时,老师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包括家长不配合、家庭隐私和安全问题、时间和人力资源的限制等。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家访工作的目标和程序,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帮助教师有效应对这些挑战。
5. 家访工作的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家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这个制度应包括家访工作的组织架构、工作程序、评估和反馈机制等内容。
同时,制度还应涉及到教师的培训和考核等方面,以提高家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6. 家访工作的管理流程家访工作的管理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制定家访计划、组织实施、及时记录和归档、评估反馈以及持续改进。
各个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文件和表格支持,以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7. 家访工作管理中的沟通与合作家访工作需要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紧密合作和良好沟通。
学校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家庭情况和学生需求,并与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教育目标和个性化发展计划。
家访计划管理制度

家访计划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家访工作的相关岗位,包括但不限于教育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
三、制度内容1.家访计划的确定(1)家访计划由相关负责人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并报经上级审批后生效。
(2)家访计划需明确家访的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相关要素。
(3)家访计划应与其他工作计划相衔接,充分利用相关资源,确保有效开展家访工作。
2.家访计划的执行(1)家访计划的执行由具体操作人员负责,执行人员应详细了解家访目的和要求,明确家访的具体任务和重点问题。
(3)家访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应按计划进行记录和采集信息,并注意保护被访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确保相关信息的机密性。
3.家访计划的总结与评估(1)家访结束后,执行人员需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和结果,总结家访中的问题和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2)上级机构应对家访工作进行评估,对家访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考核,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提高家访质量。
(3)上级机构应建立家访档案,保存和归档家访相关的信息和文件,方便以后的查阅和参考。
四、工作原则1.保密原则:家访信息应严格保密,不得随意泄露和传播。
2.隐私原则:尊重被访人的隐私,在家访过程中注意保护被访人的个人权益和尊严。
3.预案原则:家访计划应有备选方案和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和意外事件。
4.相关配合原则:家访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配合,各方应积极配合家访工作的开展。
五、责任与处罚1.负责人负有家访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的责任,如发生计划延误或执行不力的情况,应负责相应的后果。
2.违反家访计划管理制度的相关人员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或其他相应的惩罚。
六、制度的解释与修订对于制度解释或修订,应由相关负责人提出,并经过讨论和审批后方可生效。
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如有需要的调整和修订,应及时进行。
通过制定家访计划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家访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家访计划的制定和执行需要相关负责人和执行人员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上级机构的支持和评估。
家访安全管理制度内容

家访安全管理制度内容一、总则为了保障教师与学生在家访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促进家访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责任主体家访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主体为学校,具体落实责任的单位为教导处(班主任),负责具体工作的人员为教师。
三、工作内容1. 安全识别与评估:在进行家访前,教导处(班主任)负责进行家访对象家庭的安全情况识别与评估,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确保工作安全。
2. 家访时间安排:教师应提前与家长协商家访时间,并严格按照约定时间进行家访,避免在夜间或私人空间进行家访。
3. 家访方式规范:教师在进行家访时,应着便服,不穿制服,不佩戴校徽,避免给被家访对象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误解。
4. 家访告知:教师在家访前,应提前告知家长家访目的及时间,让家长有充分的准备。
5. 安全措施:在进行家访时,教师应保持警惕,遇到危险情况应及时报警并向学校和家长通报。
6. 家长陪同:原则上,教师在进行家访时,应有家长陪同,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7. 家访记录:教师在家访结束后,应及时做好家访记录,记录家访情况及家长回馈意见。
8. 安全教育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家访工作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家访工作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1. 家访对象家庭拒绝接待:教师应冷静处理,尊重家长意见,并及时向学校反映情况。
2. 家访途中遇到危险情况:教师应保持冷静,及时报警,避免冲动行为。
3. 家访过程中发现有关儿童安全问题:教师应及时向学校汇报,并配合学校做好相关核查和处理工作。
五、家访工作效果评估学校应定期组织家访工作效果评估,对家访工作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六、附则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如有需要修改,应经学校相关部门审批。
以上就是我对家访安全管理制度的一些内容和建议,希望能够为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保障教师和学生在工作中的安全。
员工安全家访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体员工及其家属。
二、家访目的1. 了解员工家庭情况,关心员工生活,增进员工与企业的感情。
2. 向员工家属宣传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家属的安全意识。
3. 及时发现员工家庭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协助员工做好家庭安全防护。
三、家访对象1. 新入职员工及转正员工。
2. 存在安全隐患的员工。
3. 企业领导及安全管理部门认为需要家访的员工。
四、家访内容1. 介绍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
2. 了解员工家庭情况,关心员工生活。
3. 宣传家庭安全知识,指导员工家属做好家庭安全防护。
4. 检查员工家庭安全隐患,提出整改建议。
五、家访程序1. 家访前,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家访计划,明确家访对象、时间、内容等。
2. 家访人员提前与员工家属取得联系,约定家访时间。
3. 家访过程中,家访人员要尊重员工家属,耐心讲解安全知识,听取家属意见。
4. 家访结束后,家访人员填写《员工安全家访记录表》,并将情况反馈给企业领导及安全管理部门。
六、家访要求1. 家访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尊重员工家属,以诚恳的态度进行家访。
2. 家访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
3. 家访人员要保守员工家庭隐私,不得泄露员工家庭信息。
4. 家访结束后,家访人员要及时总结家访情况,为改进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七、家访考核1. 企业将家访工作纳入年度安全考核,对家访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家访工作不力的员工,企业将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进行处罚。
八、附则1. 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实施员工安全家访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员工及家属的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小学校家访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校全体教师,旨在规范家访工作,确保家访工作科学、有序、高效地进行。
第三条家访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尊重家长,平等交流;2. 认真负责,客观公正;3. 实事求是,注重实效;4. 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
第二章家访工作内容第四条家访内容主要包括:1. 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家庭教育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等;2. 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包括学习成绩、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等方面;3. 介绍学校教育理念、教学计划和特色活动;4. 倾听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5. 协商解决学生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6. 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第三章家访工作流程第五条家访工作流程如下:1. 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家访计划,报学校审批;2. 学校审批通过后,教师提前与家长预约家访时间;3. 教师按照预约时间进行家访,确保家访效果;4. 家访结束后,教师填写家访记录表,对家访情况进行总结;5. 学校定期检查家访工作,对教师家访情况进行评价。
第四章家访工作要求第六条教师在家访过程中应做到:1. 着装整洁,礼貌待人;2. 认真倾听家长意见,尊重家长观点;3. 不泄露学生隐私,保护学生家庭信息;4. 家访结束后,及时反馈家访情况,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
第七条家访记录表应包含以下内容:1. 家访时间、地点、对象;2. 家访目的、内容、过程;3. 家访结果、家长意见、教师建议;4. 教师签名、家长签名。
第五章家访工作评价第八条学校对教师家访工作进行定期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 家访计划制定、执行情况;2. 家访记录完整、真实、准确;3. 家访效果显著,家校联系紧密;4. 教师在家访过程中的表现。
第九条对家访工作评价不合格的教师,学校将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
第六章附则第十条本制度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教师家访规章制度(精选10篇)

教师家访规章制度(精选10篇)老师家访规章制度(精选10篇)在社会一步步向前进展的今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章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我整理的老师家访规章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师家访规章制度1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有方案地进行,学校特制定以下制度:一、家访工作责任人:家访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任课老师全员参加,每班组成若干个家访小组。
学校行政人员家访主要处理同学突发状况或典型大事。
二、家访的次数:一学年内家访小组必需普访同学一次,一学期内至少家访一半以上同学。
对特别群体同学必需访两次以上。
三、家访的原则:发生下列几种状况,班主任必需准时家访,副班主任应乐观协作。
1、同学患病,缺席三天以上,班主任要登门或上医院探望。
2、同学家庭发生重大或不幸大事,要准时做好安抚工作。
3、同学在学校里发生损害事故,必需第一时间通知家长或亲自把孩子送回家,说明状况,提出解决方法。
4、同学无故迟到、缺席,准时向家长了解缘由,通报状况,共同进行教育。
5、同学学习成果突然下降或品德不端,准时与家长联系,实行有效措施准时教育。
6、同学(特殊是后进生)有进步时要准时家访,当着同学的面对家长作恰如其分的汇报,给同学和家长以热忱的鼓舞。
四、家访的内容:1、同学在校实际状况汇报。
2、同学在家实际状况询问。
3、了解同学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状况。
4、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同学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协调同学与家长的关系。
6、增进与同学、同学家长的情感沟通。
五、家访的留意事项:1、每次家访要确定家访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对被家访的同学有较充分的了解。
2、家访前要提前预约,告知家长家访的时间,以提高家访效率。
3、家访过程中,同学、同学家长都应在场,应一切从实际动身,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个别问题可要求同学回避。
4、家访时要虚心听取同学和家长的看法,要实事求是汇报同学在校表现,要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2024年教师家访工作制度(二篇)

2024年教师家访工作制度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有计划地进行,学校特制定以下制度:一、成立家访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家访工作责任人:家访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科任教师全员参与,学校行政人员要与青年教师结对一起家访,同时要处理学生突发情况或典型事件。
二、家访的量化指标:1.一学年内班主任必须普访学生一次,一学期内至少家访一半以上学生。
(家访学生在家访条件允许的区域内。
)____起始年级在新生入学前班主任要全面家访,达到全班总数的____%;入学后一学年中至少要家访学生____%。
3.每接一个新班,班主任应在开学前一月内,对班中____%的学生家访一次。
4.科任教师应结合学科教学选择部分学生进行实地家访,每学期至少实地家访____人次。
三、家访的原则:发生下列几种情况,班主任必须及时家访,科任教师应积极配合。
1.学生家庭发生重大或不幸事件,要及时做好安抚工作。
2.学生在学校里发生伤害事故,必须亲自把孩子送回家,说明情况,提出解决办法。
3.学生无故迟到、缺席,及时向家长了解原因,通报情况,共同进行教育。
4.学生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或品行不端,及时与家长联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教育。
5.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有进步时要及时家访,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作恰如其分的汇报,给学生和家长以热情的鼓励。
6.有离异或者特殊家庭的孩子尽量实地家访。
四、家访的内容:1.宣传育人理念。
2.突出安全教育。
3.加强心理辅导。
4.进行学习指导。
5.开展家庭调研。
6.促进家校沟通。
五、家访的注意事项:1.每次家访要确定家访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对被家访的学生有较充分的了解。
____家访前可以通过电话预约,告知家长家访的时间,以提高家访效率。
____家访过程中,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或者以告状为目的的家访,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____家访后,教师应如实做好记载,并撰写总结报告。
家访工作管理制度

家访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家访工作,提高家庭访问的效率和质量,维护学校和家庭的良好关系,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家访工作管理制度适用于全校各级各类学校的家访工作。
第三条家访工作应坚持服务教育的宗旨,遵循教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则。
第四条家访工作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护学生隐私和家庭权益,确保家访工作的合法合规。
第五条家访工作要注重保护教师的安全和人身权益,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第六条学校要加强对家访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建立健全的家访工作制度和组织机构。
第七条学校要定期对家访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家访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第八条学校要建立家访工作档案,记录家访工作的过程和成果,做好信息的保密和保管工作。
第二章家访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第九条学校要确定专门的家访工作组织机构,设立家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家访工作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条学校要配备专门的家访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家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第十一条学校要定期召开家访工作会议,研究家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措施。
第十二条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家访工作,对家访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和支持,积极参与家访工作的管理和实施。
第十三条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家访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家访工作的程序和方法,确保家访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三章家访工作的实施第十四条家访工作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各班级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家访工作的时间和人员。
第十五条家访工作可以采取个人或小组的方式,上级领导可以带领下属老师一同进行家访。
第十六条家访工作要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平等交流,建立融洽的沟通关系。
第十七条家访工作要注重实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第十八条家访工作要认真记录家访的情况和结果,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做好家访工作的跟进和落实。
小学校家访工作管理制度

小学校家访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家访工作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重要方式,是加强家校合作的重要手段,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家访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全校教职工进行的家访工作。
第四条学校注重家访工作的科学管理和规范化操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协力推进家访工作。
第五条家访工作的目标是了解学生家庭基本情况,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第六条学校建立健全家访工作档案,完善家访工作记录,为学校管理和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支撑。
第二章家访对象和范围第七条家访对象是学生的家庭,包括父母、监护人等家庭成员。
第八条家访工作的范围包括学生的家庭住址及其周边环境、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等。
第九条学校对学生的家庭实行分类管理,重点关注重点学生、困难学生、问题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家庭。
第三章家访工作流程第十条家访工作应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十一条家访工作要由学校领导统一安排和部署,确定责任人和工作队伍,明确任务分工和工作要求。
第十二条家访工作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家庭基本情况,提前与家长预约家访时间。
第十三条家访工作要注意保护学生隐私和家庭隐私,不得违背家长意愿进行家访。
第十四条家访工作要全面了解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教育方式、家庭关系等。
第十五条家访工作要及时记录所见所闻,做好家访工作记录,上交学校管理部门。
第十六条家访工作后要及时与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家访情况,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
第十七条家访工作要做好后续跟进,并及时向家长反馈家访情况,促进家校合作,解决学生问题。
第四章家访工作的管理与督导第十八条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家访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安排,制定年度家访计划,指导和督促家访工作的开展。
第十九条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给予家访工作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加强对家访工作的管理和督导。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三篇)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是一种学校管理措施,旨在加强学生、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增进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家访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情况,同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政策和教育要求,共同协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计划,解决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的问题。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1. 家访计划:学校要制定家访计划,明确每个学期或学年内要进行的家访次数,确定家访的对象和范围。
2. 家访内容:教师在家访中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环境、家庭背景以及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和关注点,同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家访内容要真实、客观,并且要注意保护学生和家长的隐私。
3. 家访方式:家访可以采取面对面交流、电话交流或在线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
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确保有效沟通和良好效果。
4. 家访记录:教师在家访时要做好记录,包括家访的日期、时间、内容和结果等。
记录可以用于学校的统计和评估,也可以用于后续的跟进和记录。
5. 教师培训: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家访能力和沟通技巧,使其能够更好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和合作。
6. 家访反馈机制:学校应建立家访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家访效果和问题,以便对教师的家访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加强学生的学习支持和家庭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潜力。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二)一、引言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的不断推进,教师家访工作作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家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状况,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和帮助。
因此,建立和完善教师家访工作制度显得至关重要。
二、教师家访的意义1.增进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重要途径,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教师能够更好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了解家庭环境和教育期望,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学校家访制度(5篇)

学校家访制度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更好地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掌握学生情况,调动家长积极性,有目的、有意识地影响和指导学生,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班主任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制定每学期家访计划。
二、对受到奖励、处罚或其它有突出变化的学生,要安排临时必要的家访,新生班要进行全面家访。
三、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家庭教育情况,确定每次家访具体目标,做好家访的访充分准备。
四、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政策,报告学校教育计划,帮助家长提高认识,介绍家庭教育的好经验、好方法。
用教育学、心理学或其它科学知识影响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五、班主任要诚恳、热情地抱着对学生负责、教育学生的态度,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讲究科学方法,避免争执或告状式家访,调动家长积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
六、指导家长安排好学生的假期生活。
七、家访过程中要注意教师形象,仪表端正,举止文明,不索要财物、收受礼品。
学校家访制度(2)是指学校与家长之间进行定期性的家访活动,旨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家访制度的目标包括:1.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通过家访活动,学校可以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家庭情况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从而更好地配合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2. 了解学生个性和成长情况:通过家访,老师可以亲自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包括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从而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关怀。
3. 解决问题和困扰:家访中,家长可以提出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扰,学校可以通过与家长的面对面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4. 建立家长信任和参与感:家访是学校和家长之间密切合作的表现,通过家访活动可以增进双方的信任和理解,使家长更有参与感和责任感,从而促进学校与家庭共同育人的目标的实现。
家访制度的实施方式一般是由学校组织进行,包括制定家访计划、与家长预约家访时间、老师或班主任上门进行家访等。
家访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加强我校家访工作的安全管理,确保家访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教师、行政人员及参加家访活动的其他工作人员。
三、安全管理制度1. 家访前准备(1)家访教师需提前了解受访家庭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
(2)家访教师应提前与受访家庭取得联系,预约家访时间,并告知家访的目的和内容。
(3)家访教师应提前了解受访家庭的地理位置,确保交通、住宿等条件适宜。
2. 家访过程(1)家访教师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安全。
(2)家访教师应穿着整洁,佩戴工作证,以示尊重。
(3)家访教师应与受访家庭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家庭情况等。
(4)家访教师应关注受访家庭的安全状况,如有安全隐患,应立即告知学校。
(5)家访教师应遵守受访家庭的规定,尊重家庭成员的隐私。
3. 家访结束(1)家访教师应向受访家庭表示感谢,并告知后续关注事项。
(2)家访教师应向学校反馈家访情况,包括学生表现、家庭情况等。
四、安全流程1. 家访申请(1)家访教师填写《家访申请表》,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报学校。
(2)学校审批通过后,家访教师领取《家访任务单》。
2. 家访前准备(1)家访教师根据《家访任务单》提前了解受访家庭情况。
(2)家访教师与受访家庭预约家访时间,并告知家访目的和内容。
3. 家访实施(1)家访教师按预约时间到达受访家庭,出示工作证。
(2)家访教师与受访家庭进行交流,了解学生表现、家庭情况等。
(3)家访教师关注受访家庭安全状况,如有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4. 家访结束(1)家访教师向受访家庭表示感谢,并告知后续关注事项。
(2)家访教师填写《家访反馈表》,向学校反馈家访情况。
五、监督检查1. 学校将定期对家访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家访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2. 家访教师如有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附则本制度由学校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家访工作管理制度2篇

家访工作管理制度家访工作管理制度精选2篇(一)家访工作管理制度是指对家访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和指导的制度。
以下是一个家访工作管理制度的框架:1. 家访目标和任务:明确家访的目标和任务,例如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沟通交流、解决学生问题等。
2. 家访计划:制定家访计划,明确家访的时间、地点、家长姓名及联系方式,保证工作有序进行。
3. 家访准备: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业成绩、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为家访做好准备。
4. 家访宣传:提前向家长宣传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并征得家长的同意和支持。
5. 家访记录:家访人员应当详尽记录家访的过程和内容,包括家长的表现、学生的状况、存在的问题等。
6. 家访报告:家访结束后,家访人员应当及时向学校报告家访的情况,包括家长的反馈和需要跟进的问题。
7. 家访评估:定期对家访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高家访效果和质量。
8. 家访安全:家访人员应当保持警惕,确保自身安全,及时向学校汇报家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9. 家访保密:严格遵守家长和学生的隐私,不得将家访信息泄露给他人,确保家庭信息的安全性。
10. 家访延伸:家访结束后,家访人员应当及时跟进家庭存在的问题,提供必要支持和帮助。
以上是一个家访工作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具体制度的内容还需要根据学校和家访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家访工作管理制度精选2篇(二)家访工作小结在家访工作中,我遇到了不少挑战,也获得了一些成果。
以下是我的小结:1. 沟通与交流能力:在家访过程中,我学会了更好地与家长和学生建立联系和进行有效的交流。
我学会了倾听他们的意见和问题,并根据情况做出适当的回应和建议。
2. 问题解决能力:在一些家访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例如,有些家长可能对学校教育政策有疑虑,有些学生可能有学习上的困难。
我学会了耐心地倾听他们的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方案或提供帮助。
3. 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通过家访,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并向家长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家访工作管理制度

家访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篇:家访工作管理制度家访考核和管理办法家访工作是密切家校联系,实现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互相沟通,家长与教师配合施教的重要工作。
因此,特制订学校家访工作制度如下:一、家访工作责任人家访工作主要由年级长和班主任负责,任课教师全员参与。
二、家访的量化指标1、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每学期家访学生人次不得少于10-15人。
2、接新班的班主任一学年内必须普访学生一次,第一学期内至少家访2/3以上学生,第二学期至少家访1/3以上学生。
3、科任教师应积极配合班主任家访,其家访次数由班主任根据本班情况确定,班主任负责对科任教师家访工作的考核。
4、家访时教师应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情况,特别应说出孩子的优点、品德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与家长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
必要时可让孩子在一起听一听,说一说。
杜绝向家长“告状”,向家长施压。
5、教师家访前应确定家访目的,针对学生家长特点,制谈话提纲,确定谈话方式,务求家访效果。
6、家访时,要重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对家长的正确意见和建议要诚恳接受,必要时要向校领导反映,以便尽快采纳,改进学校工作。
对家长因不了解学校情况而提的偏激或不正确的意见和对教师、学校的过高要求,应耐心解释,宣传有关政策,取得家长的理解。
三、家访的内容1、了解学生在家实际情况,提供学生在校全面表现情况。
2、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
3、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4、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5、增进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情感交流。
四、家访的注意事项1、每次家访要确定家访的目的,往返途中注意安全。
2、家访前可以通过电话预约,以提高家访实效。
3、家访过程中,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4、家访后,教师认真作好记录,并及时总结。
五、家访工作的考核办法1、通过学生座谈会、学生问卷或家长问卷,了解有关教师的家访情况,将此作为考核教师家访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
家访工作管理制度

家访工作管理制度1. 引言家访工作是现代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社区管理活动,既能够帮助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和问题,又能够提供有效的社区服务。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实施家访工作,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家访工作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2. 家访工作的意义家访工作是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了解居民需求:通过与居民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为社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支持。
- 促进社区和谐:家访工作可以拉近居民与管理者的距离,加强社区内的互动和沟通,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和谐。
- 减少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预防矛盾和纠纷的发生,有利于维护社区的稳定和安宁。
3. 家访工作流程家访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制定计划:社区管理者应根据人力和时间的安排,合理制定家访计划,确保能够覆盖到尽可能多的居民。
- 准备工作:在进行家访前,需准备好相关的问卷调查、材料和资料,以及家访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 安排访问时间:与居民预约家访时间,确保能够方便居民并做好时间安排。
- 家访实施:家访人员按照计划进行家访,与居民交流、倾听,了解他们的意见、需求和问题。
- 记录信息:在家访过程中,及时记录居民提出的问题和需求,为后续的解决提供参考。
同时也可以记录居民的生活情况和变化。
- 反馈与跟进:及时向居民反馈家访结果和措施,并对重要问题进行跟进解决。
4. 家访工作管理制度的内容家访工作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家访目标和任务:明确家访的目标是为了解居民需求、促进社区和谐等,同时规定家访人员的任务和责任。
- 家访人员的要求:明确家访人员的资质和素质要求,包括专业知识、沟通技巧和职业操守等。
- 家访计划与时间安排:制定家访计划,确定家访的频率和时间,确保高效和全面展开家访工作。
- 家访工具和资料:准备家访所需的问卷调查、资料和材料,以及家访人员所需的相关培训和指导。
- 家访记录和信息管理:要求家访人员及时记录家访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和信息,如提出的需求、建议等,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江小学家访工作管理制度
家访工作是密切家校联系,实现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互相沟通,家长与教师配合施教的重要工作。
因此,特制订学校家访工作制度如下:
一、家访工作责任人
家访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科任教师全员参与,学校行政人员家访主要处理学生突发情况或典型事件。
二、家访的量化指标
1 、班主任每学期家访学生人次不得少于班级人数的50%。
2 、接新班的班主任一学年内必须普访学生一次,第一学期内至少家访2/3以上学生,第二学期至少家访1/3以上学生。
3、科任教师应积极配合班主任家访,其家访次数由班主任根据本班情况确定,班主任负责对科任教师家访工作的考核。
4 、家访时教师应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情况,特别应说出孩子的优点、
品德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与家长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
必要时可让孩子在一起听一听,说一说。
杜绝向家长“告状”,向家长施压。
5 、教师家访前应确定家访目的,针对学生家长特点,制谈话提纲,确定谈话方式,务求家访效果。
6 、家访时,要重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对家长的正确意见和建议要诚恳接
受,必要时要向校领导反映,以便尽快采纳,改进学校工作。
对家长因不了解学校情况而提的偏激或不正确的意见和对教师、学校的过高要求,应耐心解释,宣传有关政策,取得家长的理解。
三、家访的原则
发生下列几种情况,班主任必须及时家访,科任教师应积极配合。
1 、学生患病,缺席三天以上,班主任要登门或上医院探望。
1
2 、学生家庭发生重大或不幸事件,要及时做好安抚工作。
3 、学生无故迟到、缺席,及时向家长了解原因,通报情况,共同进行教育。
4 、学生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或品行不端,及时与家长联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教育。
5 、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家访,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作恰如其分的汇报,给学生和家长以热情的鼓励。
四、家访的内容
1 、了解学生在家实际情况,提供学生在校全面表现情况。
2 、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
3 、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4 、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5 、增进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情感交流。
五、家访的注意事项
1 、每次家访要确定家访的目的,往返途中注意安全。
2 、家访前可以通过电话预约,以提高家访实效。
3 、家访过程中,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4、家访后,教师认真作好记录,并及时总结。
六、家访工作的奖惩办法
1 、通过学生座谈会、学生问卷或家长问卷,了解有关教师的家访情况,将此作为考核教师家访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
2 、凡按要求完成走访学生家庭任务者,体现在班级量化考核中。
3 、对没有按要求完成家访任务的教师,在期末班级量化考核中扣1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