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附录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附录1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表格附表1 地质项目资料整理汇总表附表2 野外调查路线表附表3 野外水文地质调查表附表4 机(民)井调查表附表5 地下水位统测野外记录表附表6 泉点野外调查记录表附表7 地表水点综合调查表附表8 岩溶水点综合调查记录表附表9 暗河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表10 裂隙统计表附表11 水源地综合调查表附表12 农村灌溉用水典型井核查表附表13 农村生活用水典型井核查表附表14 地下水单井开采量调查表表15 岩溶水开发利用情况调查汇总表附表16 分区地下水开采量统计汇总表附表17 国民经济及用水规划数据表表18 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表附表19 矿坑(老窖)调查记录表附表20 岩溶塌陷野外调查表附表23 地裂缝调查表附表23 地裂缝调查表(续)附表24 土地荒漠化野外调查表附表25 土壤盐渍化野外调查表附表26 地面沉降调查表表27 土壤潜育化(冷浸田)调查表附表28 地下水污染综合调查表附表29 水文地质钻孔综合表附表30 水文地质钻孔地层描述表附表31 水文地质钻孔孔径变化表附表32 水文地质钻孔井管结构表附表33 水文地质钻孔填砾(止水)变化表附表34 水文地质钻孔测井曲线表附表35 水文地质钻孔含水层段表附表36 槽探野外施工记录表附表37 物探测深成果汇总表附表38 试坑渗水试验观测记录表附表39 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附表40 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附表41 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记录表附表42 地下水位监测野外记录表附表43 地下水位自动监测记录表附表44 地下水质现场测试成果表附表45 野外岩土样品采集记录表附表46 土工实验成果汇总表附表47 岩石物理/水理性质成果表。
对1: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的理解
对1︰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的解读一、1: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编制的必要性1、满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统一标准、统一要求,便于项目管理、验收。
3、规范1:5万水文地质调查行为,提高成果质量。
二、1: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的主要内容1、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任务与总原则2、调查区水文地质复杂程度分类与工作量定额3、设计书编审4、调查内容5、技术方法6、综合评价7、成果编制与验收等。
说明:对规范七个方面的内容,着重解读前三个方面,其他方面的内容见相应授课课件。
三、对几个重要术语和定义的理解含水层:能赋存、传输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可渗透岩层(体)。
含水岩组:地层层序相连、含水特征相似、水力联系密切的可渗透岩层(体)组合。
含水层富水性:含水层输导、汇聚、产出地下水的能力。
通常用规定口径、规定降深的单井出水量或泉水流量来表征。
水文地质填图单位:描述区域水文地质特征而设定的最小含水岩组单位。
可根据不同工作目的、比例尺要求设定。
水文地质调查点:描述局部水文地质特征而设置的野外调查点。
包括泉水、河流、湖泊、水库等地下水天然露头与地表水体,以及钻孔、机井、民井、坑道等地下水人工露头。
环境地质调查点:描述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和现象而设置的野外调查点。
包括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采矿沉陷、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荒漠化、石漠化、冷浸田等。
地质地貌调查点:描述控制地下水形成分布的地质地貌因素而设置的野外调查点。
包括地层、岩石、构造、化石等地质露头,分水岭、河流阶地、冲洪积扇、扇间洼地等地形地貌,以及溶蚀、溶洞、落水洞等岩溶现象。
地下水开采量调查点:为掌握地下水开采情况而设置的调查统计点。
包括单井开采量、水源地开采量、生活用水开采量、灌溉用水开采量、工业用水开采量等。
上述术语和定义,有的术语是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GB/T14157-1993)基础上,对其定义进行了补充说明,使含义更清楚易懂,如含水层、含水岩组;有的术语是延伸其含义,如水文地质调查点、含水层富水性。
1比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前
本规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管理。
言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 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 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8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3 遥感地质调查 .....................................................................................................................14 水文地质测绘 .....................................................................................................................14 地球物理勘探 .....................................................................................................................16 水文地质钻探 .....................................................................................................................18 水文地质试验 .....................................................................................................................20 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21 地下水动态监测 .................................................................................................................23
附录1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附表
记录人
调查时间 审核人
附表 20 岩溶塌陷野外调查表
岩溶塌陷统一编号
经度
°
地理位置
塌陷名称
塌陷面积
最大直径
发展阶段
野外照片及说明
地 下 水 水 位 变 化 特 征
岩溶塌陷野外编号
′ ″ 纬度
° ′ ″ 高程
表 18 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表
统一编号
野外编号
行政代码
地理位置
省 镇(乡)
市(县) 地理 E:
村
坐标 N:
地貌部位
地面高程(m)
图幅
水源地名称 水源地规模 开采井井数
口 开采井深度
开采井 布置方
式
m
投产时间
开采量
年开采量
年均日开采 量
万m3 静止水
成井时
m
m3 位埋深
调查时
m
漏斗区面积 (m2)
揭 露 地 层
出 水 特 征
地 表 水 体
矿坑排 水对其 它水点 的影响
灾 害 性 突 水
调查单位
调查人
附表 19 矿坑(老窖)调查记录表
矿坑野外编号
纬度
高程 (m)
省
市(县)
镇(乡)
村
硐口标高(m)
图幅名称
主要矿种
建井时间
含水层特征
停采原因
矿 硐 特 征
取 样 情 况
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000)
流量季节 变化特征
取样情况 地质地貌含水层剖面素描图
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000)
调查单位 调查人
记录人
调查时间 审核人
附表 8 岩溶水点综合调查记录表
1-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1: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篇一: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二o一o年六月目录前言................................................. ................................................... (11)234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 ..............3规范性引用文................................................... ......................3术语和定义................................................. ................................................... ..............................4总则................................................. ................................................... . (5)4.3任务................................................. ................................................... (5)4.4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 (55)6基本要求................................................. ................................................... ..................................6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批................................................. (9)6.1设计书编制原则................................................. ................................................... .. (9)6.2设计书内容要求................................................. ................................................... .. (9)6.3设计书审批................................................. ................................................... .. (10)7图幅调查................................................. ................................................... .. (10)7.1基本调查内容与一般要求................................................. ................................................... .107.2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 .. (13)7.2.1平原地区................................................. ................................................... .. (13)7.2.2丘陵山地地区................................................. ................................................... (13)7.2.3岩溶地区................................................. ................................................... .. (14)7.2.4滨海地区................................................. ................................................... .. (15)7.2.5内陆盆地区................................................. ................................................... (15)7.2.6黄土地区................................................. ................................................... .. (16)7.2.7红层地区................................................. ................................................... .. (17)7.2.8冻土地区................................................. ................................................... .. (18)7.3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 . (18)7.3.1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 (18)7.3.2遥感调查.................................................................................................... (19)7.3.3水文地质测绘................................................. ................................................... . (20)7.3.4地球物理勘探................................................. ................................................... (22)7.3.5水文地质钻探................................................. ................................................... . (25)7.3.6水文地质试验................................................. ................................................... . (26)7.3.7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 .. (27)7.3.8地下水动态监测................................................. ................................................... (29)8综合评价................................................. ................................................... .. (30)8.1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 ................................................... . (30)8.1.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 . (30)8.1.2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 (31)8.1.3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 (32)8.2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 ................................................... .368.2.1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 ................................................... ..368.2.2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 ................................................... (39)8.2.3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 ................................................... .. (41)8.2.4城镇后备和应急水源地评价................................................. (43)8.2.5供水安全论证................................................. (45)8.2.6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 (45)8.2.7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 (47)9图件编制................................................. ................................................... .. (47)9.1编图基本原则................................................. ................................................... (47)9.2单幅图................................................. ................................................... .................................4811.3综合评价图................................................. (48)10数据库建设................................................. ................................................... ...........................4810.1基本要求................................................. ................................................... ...........................4910.2数据库内容................................................. ................................................... .......................4910.3数据库建设的组织................................................. ................................................... ...........4910.4数据库格式................................................. ................................................... .. (49)11成果................................................. ................................................... . (50)11.1单幅图成果................................................. ................................................... (50)11.2区域成果................................................. ................................................... . (51)12成果验收................................................. ................................................... ...............................5212.1野外验收................................................. ................................................... .........................5212.2报告审查................................................. ................................................... . (52)前言本规范是结合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实际需要,按照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的基本要求编制,适用于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全过程,是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执行过程中的规范性文件。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I
前言
本规范是结合 1:50000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实际需要,按照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环境地质 调查的基本要求编制,适用于 1:50000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全过程,是 1:50000 区域水文地 质调查执行过程中的规范性文件。
具有水量、水质和能量输入、运移和输出的地下水基本单元及其组合,在时空分布上具 有共同地下水循环规律,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本单位。 3.3 水文地质单元 Hydrogeological unit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差异而划分的若干区域,是一个具有一定边界和统一的补给、径流、 排泄条件的地下水分布的域。 3.4 地下水环境问题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groundwater
本规范规定了我国各水文地质类型区 1:50000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内容、要求及工作定额; 对采用的调查方法手段进行了统一要求;对 1:50000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主要图件编制的原则、 内容和方法进行统一规定;提出了成果报告编写和数据库建库要求。
1:50000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规范由调查规范正文和 3 个附件、1 个附录组成。 本规范中未涉及的内容,按照现有的相关专业技术标准执行。
1
引言
1:50000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综合性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在 1:200000 等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针对我国地下水资源重点开发利用区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 区,开展 1:50000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基本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区域地下水资源状况, 提高我国重要地区的区域水文地质研究程度, 服务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区域地下水资 源开发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专门性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勘查以及水 文地质学科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二O一O年六月目录前言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44 总则 54.3 任务 54.4 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55 基本要求 66 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批 96.1 设计书编制原则 96.2 设计书内容要求 96.3 设计书审批 107 图幅调查 107.1 基本调查内容与一般要求 107.2 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 13 7.2.1 平原地区 137.2.2 丘陵山地地区 137.2.3 岩溶地区 147.2.4 滨海地区 157.2.5 内陆盆地区 167.2.6 黄土地区 167.2.7 红层地区 177.2.8 冻土地区 187.3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 187.3.1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87.3.2遥感调查 197.3.3水文地质测绘 207.3.4 地球物理勘探 227.3.5 水文地质钻探 257.3.6水文地质试验 267.3.7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287.3.8地下水动态监测 298 综合评价 308.1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 308.1.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308.1.2 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328.1.3 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 32 8.2 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 368.2.1 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 368.2.2 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 398.2 .3 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 418.2.4 城镇后备和应急水源地评价 43 8.2.5 供水安全论证 458.2.6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458.2.7 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479 图件编制 479.1 编图基本原则 479.2 单幅图 4811.3 综合评价图 4810 数据库建设 4910.1 基本要求 4910.2 数据库内容 4910.3 数据库建设的组织 4910.4 数据库格式 5011 成果 5011.1单幅图成果 5011.2区域成果 5112 成果验收 5212.1 野外验收 5212.2 报告审查 52前言本规范是结合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实际需要,按照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的基本要求编制,适用于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全过程,是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执行过程中的规范性文件。
1-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附表格模板
生态需水量 工业需水量 农业需水量 生活需水量 其他需水量
合计 地下水供水量
104m3 104m3 104m3 104m3 104m3 104m3 104m3
国民生产总值
亿元
生态用水量
104m3
2030 规 划 需 水 量
工业生产总值
农业生产总值
总人口
人 口
城镇人口
农村人口
亿元 亿元 万人 万人 万人
月份
开采时间(h) 开采量(m3) 平均每小时出水量(m3/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
人畜生活用水定额(L/人)
统计资料人均生活用水定额(L/ 人误)差
核查乡生活用水井校正系数(%)
α生=1-误差/统计人均生活用水定
调查单位
额
调查时间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附表 14 地下水单井开采量调查表
坝
地质环境特 征
岩溶水源地 类型
□暗河□泉□表层泉□饱水带富水块段□表层带富水块段
开发技术 条件
□暗河□泉
允许开 □表层泉
采量 □饱水带富水块
(m3/d)
段 □表层带富水块
段
岩 开发利 溶用 水 方式 开 供水目 发 标及数
利量
用
□暗河□泉
情 开发成 □表层泉
况本 (元 /m3)
□饱水带富水块 段 □表层带富水块
调查点编号
纬度
高程(m)
省市(县)镇(乡)村
图幅名称
环 境 地 质 问 题 沿 途 访 问 记 录 剖 面 位 置 示 意 图
调查单位
(完整版)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二O一O年六月目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4总则 (5)4。
3任务 (5)4.4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5)5基本要求 (6)6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批 (9)6.1设计书编制原则 (9)6。
2设计书内容要求 (9)6.3设计书审批 (10)7图幅调查 (10)7。
1基本调查内容与一般要求 (10)7。
2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 (12)7.2.1平原地区 (12)7。
2.2丘陵山地地区 (13)7。
2。
3岩溶地区 (14)7。
2。
4滨海地区 (14)7。
2.5内陆盆地区 (15)7.2。
6黄土地区 (16)7.2.7红层地区 (16)7。
2.8冻土地区 (17)7.3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 (17)7。
3。
1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7)7。
3.2遥感调查 (18)7。
3.3水文地质测绘 (19)7。
3.4地球物理勘探 (20)7。
3。
5水文地质钻探 (24)7。
3.6水文地质试验 (26)7.3.7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27)7。
3.8地下水动态监测 (28)8综合评价 (29)8.1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 (29)8.1。
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29)8。
1。
2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30)8.1。
3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 (31)8。
2 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 (35)8.2。
1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 (35)8。
2。
2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 (37)8。
2.3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 (39)8。
2.6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44)8.2。
7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45)9图件编制 (45)9.1编图基本原则 (45)9。
2单幅图 (46)11。
3综合评价图 (46)10数据库建设 (46)10。
1基本要求 (47)10.2数据库内容 (47)10.3数据库建设的组织 (47)10。
4数据库格式 (47)11成果 (48)11。
(完整版)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规范规定了1∶5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的设计编写;综合勘查精度要求;综合勘查技术要求;环境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评价;城市发展规模地质论证及预测;报告编军、成果验收和提交等要求。
1.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以及国家重点项目,国土综合开发重点地区的1∶50000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工作。
其他比例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也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GBJ27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ZB/T D10004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 000)DZ 44城镇及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ZB D14 003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000—1∶50 000)DZ 55城市环境水文地质工作规范3 总则3.1 1∶5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以下简称1∶50 000综合勘查)是地质工作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区域性,综合性的基础工作。
应在1∶200000区域水文地质勘查的基础上进行。
3.2 1∶50000综合勘查目的是:提高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研究程度。
为城市地区、国家重点项目和国土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专门性勘查奠定基础;为国土整治、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现代化管理提出地质依据与建议: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科学发展提供资料。
3.3 1∶50000综合勘查基本任务是:在查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有关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研究不良环境地质现象(灾害)的诱发因素、活动规律以及提出相应的防护和整治措施。
根据国土整治、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管理的需要对地质环境作出评价,从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出发,论证工作区适宜的建设发展规模、布局及产业结构。
3.4 1∶50 000综合勘查区的确定,必须服从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布局,近期主要部署在城市及其周围地区,重要经济区,国土综合开发区,农业综合开发区。
1:5万西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西南岩溶地区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修改稿)中国地质调查局2003年9月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技术要求规定了西南岩溶地区1∶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设计编写,岩溶地质条件与岩溶发育规律调查的技术要求,岩溶水系统和水资源调查的技术要求,岩溶水开发利用条件调查的技术要求,水文地质测量精度要求,综合勘查技术要求,岩溶水资源评价、图件编制、报告编写、成果验收和提交等要求。
1.2本技术要求适用于西南岩溶区国家专项、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重点地区的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其他比例尺水文地质调查和修测也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GB/T 14158—9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 000)岩溶地区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程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ZB/T D10004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 000)DZ 44城镇及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DZ 55城市环境水文地质工作规范3 总则3.1 西南岩溶地区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是西南岩溶地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区域性、综合性的基础工作,应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完成的1∶200000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和本世纪初部分地区开展的1:25万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要充分搜集、利用已有资料。
与80年代初的水文地质普查成果相比,本次调查工作除了精度提高外,还要针对20多年来的变化和出现的新问题开展调查。
3.2西南岩溶地区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目标是:以岩溶流域为单元,查明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河、岩溶泉和蓄水构造的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的条件,提出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
为西南岩溶地区岩溶水开发的地质工程和地质环境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西南岩溶石山区水资源的利用率,从根本上解决西南岩溶区干旱缺水问题提供地质基础信息;为岩溶水文地质科学发展提供资料。
3.3西南岩溶地区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任务是:3.3.1查明区域岩溶地质条件:调查地层、地质构造的分布、类型、特点及对岩溶含水介质的控制和影响,重点查明碳酸盐岩的分布和特点、岩溶含水层类型及其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控制地下河发育的地形地质条件,岩溶泉的出露条件。
附录3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20061123)图示图例
附录3 图示图例含水岩组及其富水性图元参数表代表性水点图元参数表典型水文地质剖面图元参数表水文地质剖面其他图元参数表(续1)典型水文地质剖面图元参数表(续2)地下水资源分区及数量变化图元参数表地下水系统划分图元参数表地下水类型划分图元参数表地下水类型划分图元参数表(续1)地下热水温度分级图元参数表地下水埋藏条件图元参数表地下水埋藏条件图元参数表(续1)地下水埋藏条件图元参数表(续2)水文地质参数分级图元参数表水文地质参数分级图元参数表(续1)地下水矿化度分布特征图元参数表咸水体分布特征图元参数表地下水水化学分区图元参数表环境地质问题图元参数表地下水同位素采集点图元参数表地下水同位素剖面图元参数表(续1)地下水同位素等值线或散点分布图元参数表地下水脆弱性要素图元参数表地下水脆弱性要素图元参数表(续1)地下水脆弱性要素图元参数表(续2)地下水原生及污染组分图元参数表野外调查图元参数表基岩构造图元参数表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及其他要素图元参数表地下水质量分级图元参数表地下水脆弱性分级图元参数表地下水潜力分级图元参数表地下水开发利用及其前景图元参数表地下水开发利用及其前景图元参数表碳酸盐岩含水岩组及富水性(碳酸盐岩占70%以上)大泉、地下河流量100—100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6升/秒·平方公里大泉、地下河流量10—10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3—6升/秒·平方公里泉流量1—1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1—3升/秒·平方公里泉流量<1升/秒地下迳流模数<1升/秒·平方公里碳酸盐岩间夹非碳酸盐岩含水岩组及富水性(碳酸盐岩占50%以上)大泉、地下河流量100—100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6升/秒·平方公里大泉、地下河流量10—10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3—6升/秒·平方公里泉流量1—1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1—3升/秒·平方公里泉流量<1升/秒地下迳流模数<1升/秒·平方公里碳酸盐岩、非碳酸盐岩互层含水岩组及富水性(碳酸盐岩占30%以上)大泉、地下河流量100—100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6升/秒·平方公里大泉,地下河流量10—10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3—6升/秒·平方公里泉流量1—10升/钞地下迳流模数1—3升/秒·平方公里泉流量<1升/秒地下迳流模数<1升/秒·平方公里非碳酸盐岩夹碳酸盐岩含水岩组及富水性(碳酸盐岩少于30%)大泉、地下河流量>1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3升/秒·平方公里泉流量1—1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1—3升/秒·平方公里泉流量<1升/秒地下迳流模数<1升/秒·平方公里其他可溶岩类含水岩组及富水性泉流量>10升/秒地下迳流模数>3升和·平方公里泉流量1—10升/秒地下迳流漠数1—3升/秒·平方公里泉流量<1升/秒地下迳流模数<1升/秒·平方公里裸露型岩溶含水岩组表层岩溶带厚度(m)裸露型岩溶水埋深(米)相应的含水岩组和富水性色带迭加白色条带。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二O一O年六月目录前言 (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4)4总则 (6)任务 (6)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6)5基本要求 (8)6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批 (13)设计书编制原则 (13)设计书内容要求 (13)设计书审批 (15)7图幅调查 (15)基本调查内容与一般要求 (15)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 (19)平原地区 (19)丘陵山地地区 (20)岩溶地区 (21)滨海地区 (23)内陆盆地区 (24)黄土地区 (25)红层地区 (26)冻土地区 (27)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 (28)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8)遥感调查 (29)水文地质测绘 (31)地球物理勘探 (33)水文地质钻探 (39)水文地质试验 (41)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43)地下水动态监测 (46)8综合评价 (47)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 (47)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47)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50)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 (51)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 (57)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 (57)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 (60).3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 (63)城镇后备和应急水源地评价 (67)供水安全论证 (69)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70)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72)9图件编制 (73)编图基本原则 (73)单幅图 (74)综合评价图 (74)10数据库建设 (75)基本要求 (75)数据库内容 (75)数据库建设的组织 (76)数据库格式 (77)11成果 (77)单幅图成果 (77)区域成果 (79)12成果验收 (80)野外验收 (80)报告审查 (80)前言本规范是结合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实际需要,按照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的基本要求编制,适用于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全过程,是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执行过程中的规范性文件。
附录1-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附表
距井(m)
地质、地貌、含水层、剖面图(1:500-1000)
成井时间 □生活用水□农牧业用水
主要用途 □工业用水□其它 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000)
调查单位 调查人
记录人
调查时间 审核人
附表 5 地下水位统测野外记录表
统一编号
野外编号
经度 地理位置 地面标高(m)
纬度
省
市(县)
镇(乡)
井名 图幅名称
经度 地理位置
纬度 省
市(县)
井口高程(m)
镇(乡)
村
核查分类号 i
调查时间 审核人
附表 6 泉点野外调查记录表
泉点统一编号
泉点野外编号
经度
纬度
高程(m)
地理位置
省
市(县)
镇(乡)
村
泉点名称
图幅名称
泉点类型
含水层岩性
泉水用途
补给来源
沉淀物及气体成分
流 测定方法 量 涌水量(L/s)
动态变 化特征
泉水物理性质
水温(℃)
色
味
嗅
透明度
pH
取样情况 地质、地貌、含水层特征
地 貌 与 地 质 水 文 地 质 条 件 环 境 地 质 问 题 沿 途 访 问 记 录
图幅名称
剖 面 位 置 示 意 图
调查单位
平 面 位 置 示 意 图
调查时间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附表 4 机(民)井调查表
调查点统一编号
野外编号
经度
纬度
高程(m)
地理位置
省
(乡)
市(县) 村
镇 图幅名称
井口高程(m)
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
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李永军编2003年4月于西安前言为了保证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顺利进行,确保项目野外工作、室内整理、报告编写等各环节有章可循,做到所有调查成果格式统一、表述统一、图式统一,提高地质调查项目的成果质量,现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管理有关制度和规范、标准及技术要求,制定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项目各填图组、专题组要严格执行本细则有关规定,并在工作中进一步修改、补充,使其更加完善。
本细则未涉及的有关内容参照下列有关要求等执行。
执行本细则中,应参照执行的有关标准、技术要求指南有:1.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2.ZB/T D10004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3.GB/T14158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4.DZ/T0158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50000)5.DZ/T0151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6.GB958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7.DZ/T0179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8.DT/T0001-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9.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全国1:50000数据库技术规定1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项目管理制度汇编11.魏家庸等,1991,《沉积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2.房立民等,1991,《变质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3.高秉章等,1991,《花岗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4.周维屏等,1993,《1:50000区域地质填图新方法》,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本细则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妥请及时告知项目技术负责,以便修改、完善。
一、剖面测制(一)实测剖面1.实测剖面的目的任务地质剖面是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
无论实测或修测图幅都必须按统一规定布臵实测剖面,通过地质剖面实测,建立各类地质体(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混杂岩等)建造顺序(地质体内部和地质体之间的相对顺序),合理确定区域地质填图中各类地质建造体的填图单位,最大限度地提取各项区域地质调查所需指数(如时代指数、古环境指数、古气候指数、岩质指数、土质指数、水质指数、环境污染指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篇一: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二o一o年六月目录前言................................................. ................................................... (11)234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 ..............3规范性引用文................................................... ......................3术语和定义................................................. ................................................... ..............................4总则................................................. ................................................... . (5)4.3任务................................................. ................................................... (5)4.4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 (55)6基本要求................................................. ................................................... ..................................6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批................................................. (9)6.1设计书编制原则................................................. ................................................... .. (9)6.2设计书内容要求................................................. ................................................... .. (9)6.3设计书审批................................................. ................................................... .. (10)7图幅调查................................................. ................................................... .. (10)7.1基本调查内容与一般要求................................................. ................................................... .107.2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 .. (13)7.2.1平原地区................................................. ................................................... .. (13)7.2.2丘陵山地地区................................................. ................................................... (13)7.2.3岩溶地区................................................. ................................................... .. (14)7.2.4滨海地区................................................. ................................................... .. (15)7.2.5内陆盆地区................................................. ................................................... (15)7.2.6黄土地区................................................. ................................................... .. (16)7.2.7红层地区................................................. ................................................... .. (17)7.2.8冻土地区................................................. ................................................... .. (18)7.3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 . (18)7.3.1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 (18)7.3.2遥感调查.................................................................................................... (19)7.3.3水文地质测绘................................................. ................................................... . (20)7.3.4地球物理勘探................................................. ................................................... (22)7.3.5水文地质钻探................................................. ................................................... . (25)7.3.6水文地质试验................................................. ................................................... . (26)7.3.7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 .. (27)7.3.8地下水动态监测................................................. ................................................... (29)8综合评价................................................. ................................................... .. (30)8.1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 ................................................... . (30)8.1.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 . (30)8.1.2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 (31)8.1.3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 (32)8.2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 ................................................... .368.2.1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 ................................................... ..368.2.2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 ................................................... (39)8.2.3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 ................................................... .. (41)8.2.4城镇后备和应急水源地评价................................................. (43)8.2.5供水安全论证................................................. (45)8.2.6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 (45)8.2.7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 (47)9图件编制................................................. ................................................... .. (47)9.1编图基本原则................................................. ................................................... (47)9.2单幅图................................................. ................................................... .................................4811.3综合评价图................................................. (48)10数据库建设................................................. ................................................... ...........................4810.1基本要求................................................. ................................................... ...........................4910.2数据库内容................................................. ................................................... .......................4910.3数据库建设的组织................................................. ................................................... ...........4910.4数据库格式................................................. ................................................... .. (49)11成果................................................. ................................................... . (50)11.1单幅图成果................................................. ................................................... (50)11.2区域成果................................................. ................................................... . (51)12成果验收................................................. ................................................... ...............................5212.1野外验收................................................. ................................................... .........................5212.2报告审查................................................. ................................................... . (52)前言本规范是结合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实际需要,按照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的基本要求编制,适用于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全过程,是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执行过程中的规范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