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输电线路微机距离保护实验

合集下载

距离保护综合实验报告

距离保护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性。

2. 掌握距离保护的调试方法和步骤。

3. 分析距离保护在不同故障情况下的动作行为。

4. 提高对电力系统保护装置的维护和管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距离保护是一种根据电力系统故障点的距离来判定故障位置并实施保护的继电保护装置。

它利用故障点距离保护装置的距离与系统各元件阻抗的关系,通过测量保护装置处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故障点的距离,从而实现对故障的快速切除。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如下:1. 利用故障点的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确定故障点与保护装置之间的距离。

2. 根据距离计算结果,判断是否发出跳闸信号,实现对故障的切除。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距离保护实验装置2. 电力系统模拟器3. 数字示波器4. 电流表5. 电压表6.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熟悉实验装置的结构和原理,了解各部件的功能。

2. 将实验装置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接线,确保接线正确无误。

3. 打开电力系统模拟器,设置实验参数,如故障类型、故障位置等。

4. 启动实验装置,观察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5. 改变故障参数,重复步骤4,观察保护装置的动作行为。

6.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距离保护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五、实验内容1. 故障类型:短路故障、接地故障、过负荷故障。

2. 故障位置:线路末端、线路中部、保护装置附近。

3. 故障类型与位置组合:共9种组合。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短路故障:在故障点附近,距离保护装置能够迅速动作,切除故障;在故障点较远的位置,距离保护装置动作时间有所延迟。

2. 接地故障:距离保护装置对接地故障的灵敏度较高,能够迅速动作,切除故障。

3. 过负荷故障:距离保护装置对过负荷故障的灵敏度较低,不能有效切除故障。

七、实验结论1. 距离保护能够根据故障点的距离,实现对电力系统故障的快速切除。

2. 距离保护在不同故障类型和位置下的动作行为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3. 距离保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校验,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微机型输电线路距离保护的研究与实现

微机型输电线路距离保护的研究与实现
21 数 据 采 集 .
圈3 数码 管显 示部分
电流 互感器 的使用注意事项 有 : 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在二次侧 ① 绝对 不允许开路 。② 开路 电流互 感器 的二次侧必 须有一端接地 。 这 主要 是为 了防止一 、二次 测绕组 问绝缘后 ,一次 侧的高 压窜入 二次 侧 ,危及人身和设 备的安全 。 电压互感器 的使 用事项 : 电匪互感 器的二次侧在工作时绝对 不 ① 允许开路。② 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必须有一端接地 。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一 、二次侧绕组问绝缘后 , 一次 侧的高压窜入 二次侧 , 危及人 身和 设备的安全。
11 输 入 信 号 预 处 理 .
一 / … 呲_ J 。… ( ’ 一 … -v 二 一一 釜 上 c S = 一 <: 。
图1 D 00 ̄线图 A C 89
主 电路 的 电压 电流 按 一定 比 例转 换成 电压信 号 ,本 装 置 采用 30 5 8 V/V的 电压互感器 和1A/V的电流互感器 。通过 互感器后的信号 0 5 再接到信号调理 电路 。 ( ) 感器 。互感 器是一次 回路 与二次 回路 的联 络元件 ,在 电 1 互 力系统 中专为测量和 保护服 务。它是一种特种 变压器 ,可分 为电流互 感器和 电压互感器 。互感器在供配 电系统 中起 的作用是 : 使测量仪 ① 表 、继 电器等二次设备与主 回路隔离 。这样既可 以防止 主回路的高电
压、大 电流直接引入仪表 、继 电器等二次 没备 ,又可 以防止仪 表、继 电 等二次设备的故障影响主 电路 ,从而提高一 、二次 电路运 行的安 器
是T P 2 ,只有 当单片 机的 L51 管脚P . 2 分别为0 时 , 2 、P . 3 4 、l s ; 才发 出低 电平信号 ,光耦导通 , , 一 . : < 给 中间继电器线圈加上2 V 4 直 一 _ 流电压 ,主电路跳 闸 。

继电保护原理实验报告

继电保护原理实验报告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实验名称_ 距离保护实验课程名称_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院系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同组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台号: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微机保护装置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下的整定计算 2)熟悉微机保护装置距离保护测试方式二、仪器用具:三、实验原理距离保护大体原理与组成利用保护安装处测量电压和测量电流的比值mmI U 所组成的继电保护方式称为阻抗保护。

对于输电线路,由于 ,所以,还能反映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 ,因此,通常也称为距离保护。

其中,Z1为线路单位长度正序阻抗,lm 短路点距离。

依据测量阻抗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保护就可以够区分出系统是不是发生故障,和故障发生的范围——正向范围,或反向。

CSL-161B 微机保护装置说明:CSL161B 线路保护装置配置了闭锁式高频距离和高频零序方向保护、三段式相间距离、三段式接地距离、四段式零序方向电流保护及三相一次重合闸,适用于大电流接地系统的线路保护。

mm m ml z Z I U 1==1)、硬件组成原理图(1)、硬件组成原理2)、起动元件装置设有一个反映任一相相电流突变量的起动元件,起动元件不起动时,高频、距离和零序保护均不投入。

3)、距离保护阻抗动作特性:本装置采用多边形动作特性,为保证出口短路的明确方向性,采用电压记忆,即用故障前的电压顺移两个周波后,同故障后电流比相。

4)、高频保护本装置设置了高频相间距离保护和高频零序方向保护,通道方式只考虑闭锁式,不适用于允许式。

5)、零序保护零序保护设计为四段零序方向保护。

输电线路电流微机保护实验报告.

输电线路电流微机保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姓名: 班级: 学号:实验二 输电线路电流微机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力系统中微机型电流、电压保护时间、电流、电压整定值的调整方法。

2.了解电磁式保护与微机型保护的区别。

二、基本原理1.试验台一次系统原理图试验台一次系统原理图如图3-1所示。

2.电流电压保护基本原理1)三段式电流保护当网络发生短路时,电源与故障点之间的电流会增大。

根据这个特点可以构成电流保护。

电流保护分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简称I 段)、带时限速断保护(简称II 段)和过电流保护(简称III 段)。

下面分别讨论它们的作用原理和整定计算方法。

(1)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I 段)单侧电源线路上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作用原理可用图3-2来说明。

短路电流的大小I k 和短路点至电源间的总电阻R ∑及短路类型有关。

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时,短路电流I k 与R ∑的关系可分别表示如下:lR R E R E I s ss k 0)3(+==∑ 图3-1 电流、电压保护实验一次系统图lR R E I s s k 0)2(*23+=式中, E s ——电源的等值计算相电势;R s —— 归算到保护安装处网络电压的系统等值电阻;R 0—— 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电阻;l —— 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

由上两式可以看到,短路点距电源愈远(l 愈长)短路电流L k 愈小;系统运行方式小(R s 愈大的运行方式)I k 亦小。

I k 与l 的关系曲线如图3-2曲线1和2所示。

曲线1为最大运行方式(R s 最小的运行方式)下的I K = f (l )曲线,曲线2为最小运行方式(Rs 最大的运行方式)下的I K = f (l )曲线。

线路AB 和BC 上均装有仅反应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的电流速断保护,则当线路AB 上发生故障时,希望保护KA 2能瞬时动作,而当线路BC 上故障时,希望保护KA 1能瞬时动作,它们的保护范围最好能达到本路线全长的100%。

但是这种愿望是否能实现,需要作具体分析。

实验三距离保护

实验三距离保护

实验三、距离保护及方向距离保护整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阶段式距离保护及方向距离保护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

2.掌握时限配合、保护动作阻抗(距离)和对DKB、YB的实际整定调试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什么是距离保护?距离保护的特点是什么?2.什么是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3.什么是方向距离保护?方向距离保护的特点是什么?4.方向距离保护的Ⅰ段和Ⅱ段为什么在单电源或多电源任何形状的电网中都能够保证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5.阶段式距离保护中各段保护是如何进行相关性配合的?6.在整定距离保护动作阻抗时,是否要考虑返回系数。

三、原理说明1.距离保护的作用和原理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使系统的运行方式变化增大,长距离重负荷线路增多,网络结构复杂化。

在这些情况下,电流、电压保护的灵敏度、快速性、选择性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电流、电压保护是依据保护安装处测量电流、电压的大小及相应的动作时间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以及是否属于内部故障,因而受系统的运行方式及电网的接线形式影响较大。

针对被保护的输电线路或元件,在其一端装设的继电保护装置,如能测量出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与保护范围对应的距离比较,即可判断出故障点的位置从而决定其行为。

这种方式显然不受运行方式和接线的影响。

这样构成的保护就是距离保护。

以上设想,表示在图5-1中。

图中线路A侧装设着距离保护,由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间的距离为l,按该保护的保护范围整定的距离为l zd,如上所述,距离保护的动作原理可用方程表示:l≤l zd。

满足此方程时表示故障点在保护范围内,保护动作;反之,则不应动作。

图5-1 距离保护原理说明Z—表示距离保护装置距离比较的方程两端同乘以一个不为零且大于零的z1(输电线每千米的正序阻抗值)得到:Z d = z1l ≤ z1l zd ( 5-1 )式(5-1)称为动作方程或动作条件判别式。

表明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间的距离(或阻抗)并与规定的保护范围(距离或阻抗)进行比较,从而决定是否动作的一种保护装置。

实验三报告

实验三报告

实验三微机型距离保护实验张汉花5100309389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学会微机型距离保护中阻抗继电器动作特性的测试。

2 熟悉微机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原理和算法二、实验原理1.三段式距离保护:目前广泛应用的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限具有阶梯形时限特性,这种动作时限特性与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时限特性相同,一般也称作三阶梯式,即有与三个动作范围相应的三个动作时限:1t、2t、3t。

下图示出了线路AB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2.方向阻抗继电器动作特性:它的特性是以整定阻抗为直径而通过坐标原点的一个圆Zzd。

方向阻抗继电器的保护范围跟阻抗继电器的整定阻抗角Φzd很有关系,若Φzd与线路阻抗角Φl相等,则继电器的动作阻抗最大(等于圆的直径)亦即保护范围最长,继电器最灵敏。

此时的整定阻抗角称为阻抗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用Φsen表示。

(方向阻抗继电器动作特性)动作条件:比相式:270°≥arg ZjZj−Zzd≥90°比幅式:|Zj−12Zzd|≤|12Zzd|(三段距离保护整定)3.实验接线原理:调节移相器的角度可以改变U与I 之间的相位角(即阻抗保护所测得的阻抗角)。

移相器的定子绕组为三相对称绕组,它产生三相对称感应电动势,调节定子、转子绕组轴线之间的角度,可以改变移相器输出电压的相位。

距离保护的额定电压是100V,因此移相器的输出电压也应是100V. 移相器输出电压的大小可以由移相器前面的三相自耦变压器来调节。

三、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极坐标形式为:阻抗保护的动作特性图:四、思考题1.距离保护主要由哪几个环节构成?答:距离保护由启动元件,距离元件(三段式距离保护),时间元件构成。

距离保护组成元件2.距离保护与过流保护相比有何不同?具体优点在哪里?答:电流保护特点:简单,经济及工作可靠,保护范围以及灵敏度系数直接收电网接线方式及系统运行方式影响,其选择性,及灵敏性,速动性不能满足35kv以上系统距离保护: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限。

实验三 输电线路微机距离保护实验

实验三 输电线路微机距离保护实验

实验三 输电线路微机距离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微机距离保护的概况2、了解微机距离保护所使用的多边形动作特性 二、实验原理1、本试验台微机距离保护软件基本框图如图6-7所示。

图6-7 微机距离保护软件基本框图初始化数据采集及电量计算YN阻抗保护?有突变量标志? 负序分量计算负序分量大于给定值?阻抗计算测量阻抗在Ⅰ段动作区内?发Ⅰ段动作命令显 示 读键盘信息有键入信号? 键入信号处理显示信息重合闸投入? 重合闸条件满足?重合闸时间到?发重合闸命令 显示信息阻抗计算测量阻抗在Ⅲ段动作区内?测量阻抗在Ⅱ段 动作区内?故障时间到? 发Ⅱ段动作命令故障时间到? 发Ⅲ段动作命令YY Y NNYNNYYYNN NYYYNNY2、微机距离保护的设置及相关说明DJZ-ⅢC 型试验台中的微机保护装置可以实现三段式电流保护、三段式距离保护及变压器差动保护、后备保护。

通过试验台上保护单元箱有关整定值的设置。

可以选择进行不同的实验内容。

当变压器保护投入时,程序运行变压器差动保护和变压器后备保护的内容;当距离保护投入时(此时变压器保护不投入))程序运行距离保护内容;当变压器保护和距离保护均不投入时,程序运行线路电压电流保护内容。

三段式距离保护为相间距离保护。

阻抗特性采用多边形特性,保护通过相电流差突变量元件启动,采用负序方向元件把关。

电流保护与距离保护共用同一滑线变阻器模拟该线路下任意一点短路。

本试验台阻抗保护实现方法是利用移相器改变 PT 副方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间的相对关系,其一次原理图如图 6-8所示。

故障发生时,检查出电压、电流的幅值变化及他们间相角的差值情况,通过计算阻抗与给定的动作特征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有故障发生的。

通常阻抗保护 第Ⅰ段保护本线路全长的 80%~85%;第Ⅱ段保护本线路的全长,且延伸到下一段的部分,相当于125%;第Ⅲ段为本线路和相邻线路的后备,有一定裕量,相当于250%。

由此可得阻抗整定值。

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如何进行距离保护试验

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如何进行距离保护试验

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如何进行距离保护试验电力工作者在工作中,经常需要对电力变压器和继电器进行检测,以判断这些设备性能的好坏,因此需要用到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而距离保护试验是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经常需要用到的一个使用,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试验应当如何进行,本文就给以YTC1000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为例,来给大家进行简单的介绍。

只有选择了“距离保护”测试项目时,该页面才处于激活状态,允许设置相应参数。

如下图所示:相间短路阻抗和接地距离阻抗1、可以打“√”选择需要进行哪几段保护试验。

2、直接将保护整定值输入阻抗数据框中。

定值可以选择按Z-Φ方式还是按R-X方式输入。

3、设置的每段试验电流必须大于保护的启动电流。

并且相间距离试验中,其阻抗与电流的乘积约为20-40V内较好,不能超过57V;接地距离试验中,其阻抗与电流的乘积约为20-30V内较好,不能超过57V。

一般还应遵守阻抗(或电抗)越小,电流越大的原则,才能保证测试更准确。

4、设置的各段“试验时间”必须大于该段的整定动作时间。

例如:假设I段整定动作时间为0s,II段为0.5s,III段为1.0s。

考虑到保护本身跳闸有一定的固定延时,可以设I、II、III段的试验时间分别为0.2s、0.7s、1.2s,如上图所示。

这样,测试的理想结果将是:0.95倍时,本段动作,1.05倍时,本段不动,下一段时间不够也动作不了。

也可以将上述三段的时间均设置得大于第三段动作时间。

这样,测试的理想结果将是:0.95倍时,本段动作,1.05倍时,本段不动,下一段动作。

5、将各段整定动作时间输入“整定时间”框内,该时间参量只起参考作用,不影响试验结果。

6、在“方向”栏中,用鼠标单击,可在“正向”与“反向”之间切换,这样能方便测试一些方向性的距离保护。

7、最后再选择需要测试的故障类型。

其中单相接地故障用于接地距离阻抗校验,两相短路和三相短路用于相间距离阻抗校验。

如过要做接地距离试验还需正确输入零序补偿系数。

三段式距离保护实验总结

三段式距离保护实验总结

三段式距离保护实验总结三段式距离保护实验总结引言:距离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保护措施,它能够及时检测和隔离发生在输电线路上的故障,防止故障扩大并对系统造成更大的损害。

为了验证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本文将对这些实验进行全面详细的总结。

一、实验目的1. 验证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确定不同故障类型对距离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和误动率的影响;3. 分析不同故障位置对距离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和误动率的影响;4. 探究不同系统参数变化对距离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和误动率的影响。

二、实验设计1. 实验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负载等组成的小型电力系统模型;2. 实验方案:设置不同类型(短路、接地故障等)和位置(近端、远端)的故障,并记录距离保护装置动作时间;3. 实验参数:调整系统参数,如电压、电流、阻抗等,观察对距离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和误动率的影响。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 实验一:短路故障类型对距离保护装置的影响a) 设置不同位置的短路故障,并记录距离保护装置动作时间;b) 分析结果表明,近端短路故障时距离保护装置具有较快的动作时间,远端短路故障时动作时间相对较长;c) 结论:距离保护装置能够准确识别短路故障,并根据故障位置进行适时动作。

2. 实验二:接地故障类型对距离保护装置的影响a) 设置不同位置的接地故障,并记录距离保护装置动作时间;b) 分析结果表明,近端接地故障时距离保护装置具有较快的动作时间,远端接地故障时动作时间相对较长;c) 结论:距离保护装置能够准确识别接地故障,并根据故障位置进行适时动作。

3. 实验三:系统参数变化对距离保护装置的影响a) 调整系统参数,如电压、电流、阻抗等,并记录距离保护装置动作时间;b) 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参数变化会对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产生影响,具体影响程度与参数变化大小有关;c) 结论:距离保护装置对系统参数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三(距离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三(距离保护)

实验三输电线路的微机距离保护实验(多边形阻抗保护动作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阻抗继电器原理、特性及调整整定值方法。

2。

根据实验数据确定I段阻抗保护的动作区域,绘出动作区域简图。

二、接线方式及微机保护相关事项阻抗保护实验一次系统图如图1所示。

实验原理接线图如图2所示。

图2实验原理接线图微机的显示画面:画面切换——用于选择微机的显示画面.微机的显示画面由正常运行画面、故障显示画面、整定值浏览和整定值修改画面组成,每按压一次“画面切换”按键,装置显示画面就切换到下一种画面的开始页,画面切换是循环进行的。

信号复位——用于装置保护动作之后对出口继电器和信号指示灯进行复位操作。

主机复位—- 用于对装置主板CPU进行复位操作。

表1 微机保护装置故障显示项目图3 微机距离保护软件基本框图为了提高耐过渡电阻的能力,以及提高躲负荷的能力,方向阻抗继电器的特性如图4所示较为理想。

图中A可以沿R移动,C点可沿jX轴移动,以改变保护动作区域范围。

本试验台微机阻抗保护部分的阻抗特性采用了图4的特性.图4 多边形阻抗保护动作阻抗特性电阻分量r1(A点),电抗分量H1(C点)是整定值,可以整定.改变移相器的角度ϕ,相当于改变了线路阻抗角(测量电压与测量电流间的相角),不同移相角ϕ下,I段的保护范围Z I是不同的,如图4所示三、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内容:多边形阻抗保护动作特性实验。

实验要求:调整移相器移相角,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大小(阻值为滑动变阻器刻度除以10)。

合上故障模拟断路器3KM,模拟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将多边形阻抗保护特性实验数据记录于表3中(1表示动作,0表示不动作)。

通过在不同的移相角度和短路电阻下,经过多次实验,确定I段保护的动作区域。

四、实验过程及步骤(1)按图2完成实验接线。

(2)合上三相电源开关和直流电源开关,合上模拟断路器1KM、2KM,调节调压器输出,使试验台微机保护单元电压显示值升到50V,负载灯全亮。

三段式过电流及距离保护实验

三段式过电流及距离保护实验
继电验内容一:三段式过电流保护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微机三段式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原理
2)了解三段式过电流保护定值设置方法
3)进行保护动作特性实验
实验方法:
1)合直流开关,保护装置上电,进行过电流定值设定,设置过电流Ι段定值,其它保护功能退出。
2)三相、单相调压器调整在零位置,合交流电源开关;
4)作出距离Ⅲ段动作特性曲线图。
5)有兴趣的可以自行进行距离保护Ι段功能的实验,实验方法同前。
实验分组:4组,每组15人左右。
实验时间:下周一(11月10日)下午2点开始1组,周三下午1组,周四下午1组,周五1组。
3)调单相调压器,A相电流进入保护装置,慢慢调整调压器增大输出电流,当电流超过Ι段定值后应动作,观察保护装置动作情况(动作后动作等亮及报警灯亮,记录动作电流值及保护装置动作报告;记录完成,调整调压器减小电流,装置复归。
4)如上述方法分别进行Ⅱ段定值的设定及实验
5)如上述方法分别进行Ⅲ段定值的设定及实验
6)Ι段、Ⅱ段、Ⅲ段保护全投入,慢慢调整调压器增大输出电流,当电流超过其相应定值后应动作,动作顺序应是Ⅲ段、Ⅱ段、Ι段。记录完成后,减小电流,调压器归零位置。
7)绘制三段动作特性图。
实验内容二:距离保护动作阻抗特性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距离保护的原理
2)了解距离保护的动作特性设置方法
3)进行距离阻抗特性实验
实验方法:
1)设置距离Ⅲ段保护定值,退出三段式过电流保护;
2)取A相电流,AB相电压,调整单相调压器,输出电流为1A;
3)调整三相调压器输出电压为40V,调整移相器在某一个角度后,调整滑线电阻,降低输出电压,观察距离保护动作电压,动作后,记录动作电压;调整滑线电阻,增大电压,使装置动作复归。然后摇动移相器把守,再移动一个角度,调整滑线电阻,降低输出电压,观察距离保护动作电压,动作后,记录动作电压;调整滑线电阻,增大电压,使装置动作复归。然后摇动移相器把守,再移动一个角度,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做完360度,记录其动作电压。

线路相间距离保护实验

线路相间距离保护实验

实验二相间距离保护(1)实验目的
1. 了解距离保护的原理;
2. 熟悉相间距离保护的圆特性;
3. 掌握距离保护的逻辑组态方法。

(2)实验原理及逻辑框图
1.距离保护的原理及整定方法;
2.距离保护评价
3.距离保护逻辑框图;
(3)实验内容
1.装置接线检查无误后,合上三相漏电断路器,使装置上电,按照电力系统同期并网操作步骤进行并网。

2.修改保护定值:进入微机线路保护装置菜单“定值”→“定值”,输入密码后,进入→“相间距离保护Ⅰ段”→按“确认”按钮,进入定值修改界面,修改输电线路相间距离保护的保护定值,距离保护定值清单如下:
3.投入保护压板。

将相间距离保护的硬压板(用导线将端子“开入+”接到端子“距离保护压板”,用导线将端子“合闸断线+”与端子“合闸断线-”短接,将端子“跳闸断线+”与端子“跳闸断线-”短接)和软压板投入(“定值”→“压板”,输入密码后,进入→“相间距离保护Ⅰ段,相间距离保护Ⅱ段,相间距离保护Ⅲ段”,分别将其保护软压板投入后→按“确认”后显示压板固化成功),其他所有保护的硬压板和软压板均退出。

4.参考“输电线路实验系统的故障模拟”中的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实验模拟的方法进行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实验。

(4)实验数据
记录WXH-825微机输电线路保护装置中记录的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动作时的三相电流值、故障阻抗及保护的整定值,并制作相应的表格。

线路相间距离保护实验数据表。

微机线路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微机线路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微机线路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开课学院及实验室:学院年级、专业、班姓名学号实验课程名称电力工程基础成绩实验项目名称微机线路继电保护实验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保护装置及其定值设置。

2)掌握采用微机保护装置实现三段式保护的原理、参数设置方法。

二、实验原理三段式电流保护是分三段相互配合构成的一套保护装置。

第一段是电流速断保护、第二段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三段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第一段电流速断是按照躲开某一点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第二段限时电流速断是按照躲开下一级相邻元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第三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则是按照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

但由于电流速断不能保护线路全长,限时电流速断又不能作为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因此,为保证迅速而有选择地切除故障,常将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组合在一起,构成三段式电流保护。

电流速断部分由继电器1、2、3组成、限时电流速断部分由继电器4、5、6组成和过电流保护由继电器7、8、9组成。

由于三段的启动电流和动作时间整定得均不相同,因此,必须分别使用三个电流继电器和两个时间继电器,而信号继电器3、6、9分别用以发出I、II、III段动作的信号。

三段式电流保护优点:接线简单、动作可靠,切除故障快,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满足快速切除故障的要求。

所以在电网中35kV、10kv及以下的电压配电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三段式电流保护范围说明图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三段式电流保护展开图三、实验设备电源屏,NFL64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MDLA断路器模拟装置,DL-802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PC机,实验导线若干。

4.1 定值管理本装置的整定值均以数字形式存放在CPU 插件的E2PROM 中,可同时存放32套不同的整定值,以适应不同的运行方式。

正常选择0区定值。

4.2 定值及软压板清单4.2.1 定值说明序号定值名称范围单位备注1 控制字一0000~FFFF 无参见控制字说明,装置自动生成2 控制字二0000~FFFF 无参见控制字说明,装置自动生成GD NFL64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电源端子板1 直流220V电源正极6 直流220V电源负极1-1D NFL64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接口端子板7 保护电流输入端IA8 保护电流输入端IB9 保护电流输入端IC10 零线端IN33 合闸线圈信号39 跳闸线圈信号42 跳合闸操作电源负MDLA模拟断路器:合A 合闸信号输入端跳A 跳闸信号输入端跳合闸输入跳合闸输入操作电源负A跳A跳闸信号输出端A 跳合闸信号公共端A合A合闸信号输出端DL-802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IA A相故障电流输出端IB B相故障电流输出端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分别在A、B、C三相加入4A电流,步长设置为0.01A IC C相故障电流输出端IN 故障电流输出端公共端A A跳闸信号输入端公共A跳合闸信号公共端R A跳闸信号输入端电源屏:1 外部三相电源A相输入端2 外部三相电源B相输入端3 外部三相电源C相输入端4 三相电源零线输入端17 电源屏直流220V正极输出端18 电源屏直流220V负极输出端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在A、B、C三相加入5A电流,步长设置为0.01A: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分别在A、B、C三相加入3A电流,步长设置为0.01A六、实验结果分析1) 说明三段式保护的原理2)分析实验记录现象的原因。

微机保护实验报告

微机保护实验报告

微机保护实验报告微机保护实验报告试验一 变压器差动保护试验一、 试验目的1.熟悉变压器纵差保护的组成原理及整定值的调整方法。

2.了解差动保护制动特性的特点,加深对微机保护的认识。

3.学习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测试仪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配置有波形对称原理的差动保护和差动电流速断保护。

其中,差动电流速断保护能在变压器区内严重故障时快速跳开变压器的各侧开关。

二、试验原理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电力设备。

其故障分为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两种。

电流差动保护不但能够正确的区分区内外故障,而且不需要与其他元件的保护配合,就可以无延时地切除区内各种故障,具有独特的特点而被广泛的用作变压器的主保护。

图1所示为三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原理接线图。

图2为工况下,变压器相关电气量的向量关系图。

这里以Y/△-11主变接线为例,传统继电器差动保护是通过把主变高压侧的二次CT 接成△,把低压侧的二次CT 接成Y 型,来平衡主变高压侧与低压侧的30度相位差的,然后再通过二次CT 变比的不同来平衡电流大小的,接线时要求接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要相差180度,即是逆极性接入。

而微机保护要求接入保护装置的各侧CT 均为Y 型接线,显而易见移相是通过软件来完成的,下面来分析一下微机软件移相原理。

变压器差动保护软件移相均是移Y 型侧,对于∆侧电流的接线,TA 二次电流相位不调整。

电流平衡以移相后的Y 型侧电流为基准,△侧电流乘以平衡系数来平衡电流大小。

若∆侧为△-11接线,软件移相的向量图如图2。

1I &、2I &分别为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流,参考方向为母线指向变压器;'1I &、'2I &分别为相应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流。

流入差动继电器KD 的电流为: ''12r I I I =+&&&保护动作的判据为:图1差动保图2工况向r set I I ≥设变压器的变比12TU n U =,并且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使得21TA T TA n n n =,则经推算可得:122T r TA n I I I n +=&&& 忽略变压器的损耗,正常运行和区外故障时,一次电流的关系为210T I n I +=&&。

三段式距离保护实验总结

三段式距离保护实验总结

在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与安全保障中,距离保护装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和评估距离保护的性能,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严谨的三段式距离保护实验。

通过精心的设计、严格的实施以及全面的数据分析,本次实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现将实验总结如下。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距离保护是一种基于测量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距离的继电保护原理。

它能够快速、准确地切除故障,确保电力系统中设备和线路的安全。

本次三段式距离保护实验的目的在于:验证三段式距离保护装置在不同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和系统运行条件下的动作特性和可靠性;分析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灵敏度等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探究影响距离保护性能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优化建议。

通过实验,为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实验设备与方法(一)实验设备本次实验选用了先进的数字式继电保护测试仪、高精度电流电压互感器、微机保护装置等设备。

这些设备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能够满足实验的要求。

(二)实验方法采用模拟故障的方法进行实验。

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参数和运行情况,设置不同的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和系统运行条件。

通过继电保护测试仪向保护装置施加故障电流和电压,观察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并记录相关的数据,如动作时间、动作电流、动作电压等。

对实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动作特性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分别模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故障,包括单相接地故障、两相接地故障、两相短路故障和三相短路故障。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三段式距离保护装置能够准确地识别故障类型,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可靠地动作。

在不同故障类型下,装置的动作时间和动作特性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速动性。

在单相接地故障实验中,装置的第一段距离保护在故障点靠近保护安装处时迅速动作,切除故障;第二段距离保护在故障点稍远时动作,进一步扩大了切除故障的范围;第三段距离保护在故障点更远时动作,确保了故障的完全切除。

微机保护实训报告

微机保护实训报告

实验七一、实验目的微机线路相间方向距离保护实验1、掌握微机相间方向距离保护特性的检验方法。

2、掌握微机相间方向距离保护一、二、三段定值的检验方法。

3、掌握微机保护综合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4、熟悉微机型相间方向距离保护的构成方法。

二、实验项目1、微机相间方向距离保护特性实验2、微机相间方向距离保护一、二、三段定值实验三、实验步骤1、实验接线图如下图所示:2、将接线图中的ia、ib、ic、in分别接到保护屏端子排对应的15(i-7)、14(i-6)、13(i-5)、20(i-12)号端子;ua、ub、uc、un分别接到保护屏端子排对应的1(i-15)、2(i-16)、3(i-17)、6(i-18)号端子;k1、k2分别接到保护屏端子排对应的60(i-60)、71(i-71)号端子;n1、n2分别接到保护屏端子排对应的76(220vl)和77(220vn)号端子。

3、微机相间方向距离保护特性的测试第一步:连接好测试线(包括电压线、电流线及开关量信号线的连接,包括电压串联和电流并联),打开测试仪,进入距离保护测试主界面。

(参见m2000使用手册)第二步:设置测试方式及各种参数。

将测试方式设置成自动搜索方式,时间参数设置:包括故障前时间、最长故障时间、间隔时间。

固定值:用户可以设置固定电压或电流及其大小。

间隔时间:是每一个脉冲后的停顿时间,在该时间内没有电压电流输出;若不希望在测试过程中有电压失压的情况,可将间隔时间设为 0 。

开关量输出:用户可以定义在故障发生时的开关量输出。

跳闸开关量:每个开关量输入通道以图形方式显示该通道的设定状态,设定状态包括:不选、断开、闭合三种。

您可以用鼠标点击相应开关的图形的中心即可切换开关状态。

在开关图形的右边有两个单选框分别为:与或,这是所有设定的开关量应满足的动作逻辑关系,与为所有设定的开关状态必须同时满足,或为设定的所有开关中某一个满足条件即可。

故障:设置故障类型。

设置成相间故障类型(如两相短路或三相短路)。

高压输电线路微机保护实验研究

高压输电线路微机保护实验研究
1.3 输电线路微机保护的发展历史
从1901 年第一代机电型感应式过电流继电器应用在电力系统应用算起,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已有一个多世纪。随着人们探索的不断深入,新的的保护原理相继提出,例如差动保护(1908 年) 方向电流保护、(1910 年) 距离保护、(1923 年)、高频保护(1927 年)等。就在继电保护新原理的不断提出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的同时,继电保护装置的实现技术也发生了重大的革新,经过了机电式、整流式、晶体管式、集成电路式、微处理机式等数个发展时段。计算机在继电保护领域中的应用为继电保护发展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1965 年初,英国剑桥大学的 P. G.McLaren等学者提出通过采样技术实现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这便是微机继电保护的研究的开始。[4]随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 I.F. Morrison 等学者对计算机技术在保护和变电站控制领域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对相应保护算法进行了理论研究。大约在1969年 ,美国西屋公司的G. D.Rockefeller 等人开始对具体装置进行研发,并于1972 年发表该装置的试运行样机的原理结构和现场实验结论。但遗憾的是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计算机保护理念提出开始,到七十年代末,由于受当时计算机技术水平和价格的制约,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重心主要是不同保护原理的实现方式及算法,除少量的试验装置外,计算机保护未能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采用。[12]伴随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微处理器技术的成熟和应用,极大地促动了计算机保护技术的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基于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机保护无论是在软件技术还是在硬件结构方面都日趋成熟,微机保护开始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得到推广应用。 国内对微机保护的研究始于20 世纪 70 年代末。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由于受到科研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现技术研究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1984 年上半年,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第一套基于6089CPU的保护样机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继电保护的研发步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微机型保护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继电保护装置形式的砥柱中流。微机型保护拥有很强的逻辑判断和数字计算能力以及优良的信息记忆能力,为传统保护原理的改善以及新原理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硬件支持。另外,微机型保护有利于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和运行的稳定性,这得益于其较完善的硬件自检和软件自检功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微机保护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输电线路微机距离保护设计故障测距、故障录波、事件记录和数据通讯等辅助功能也能在保护中实现,这极大地精简了保护的运行维护管理,同时也为事故分析和事故后的处理提供了极大便利。由于微机型保护装置拥有的巨大优越性和潜力,目前已逐渐替代传统的模拟式保护的地位,成为继电保护的主流形式。[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 输电线路微机距离保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微机距离保护的概况
2、了解微机距离保护所使用的多边形动作特性 二、实验原理
1、本试验台微机距离保护软件基本框图如图6-7所示。

图6-7 微机距离保护软件基本框图
初始化
数据采集及电量计算
Y
N
阻抗保护?
有突变量标志? 负序分量计算
负序分量大于给定值?
阻抗计算
测量阻抗在Ⅰ段
动作区内?
发Ⅰ段动作命令
显 示 读键盘信息
有键入信号? 键入信号处理
显示信息
重合闸投入? 重合闸条件满足?
重合闸时间到?
发重合闸命令 显示信息
阻抗计算
测量阻抗在Ⅲ段
动作区内?
测量阻抗在Ⅱ段 动作区内?
故障时间到? 发Ⅱ段动作命令
故障时间到? 发Ⅲ段动作命令
Y
Y Y N
N
Y
N
N
Y
Y
Y
N
N N
Y
Y
Y
N
N
Y
2、微机距离保护的设置及相关说明
DJZ-ⅢC 型试验台中的微机保护装置可以实现三段式电流保护、三段式距离保护及变压器差动保护、后备保护。

通过试验台上保护单元箱有关整定值的设置。

可以选择进行不同的实验内容。

当变压器保护投入时,程序运行变压器差动保护和变压器后备保护的内容;当距离保护投入时(此时变压器保护不投入))程序运行距离保护内容;当变压器保护和距离保护均不投入时,程序运行线路电压电流保护内容。

三段式距离保护为相间距离保护。

阻抗特性采用多边形特性,保护通过相电流差突变量元件启动,采用负序方向元件把关。

电流保护与距离保护共用同一滑线变阻器模拟该线路下任意一点短路。

本试验台阻抗保护实现方法是利用移相器改变 PT 副方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间的相对关系,其一次原理图如图 6-8所示。

故障发生时,检查出电压、电流的幅值变化及他们间相角的差值情况,通过计算阻抗与给定的动作特征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有故障发生的。

通常阻抗保护 第Ⅰ段保护本线路全长的 80%~85%;第Ⅱ段保护本线路的全长,且延伸到下一段的部分,相当于125%;第Ⅲ段为本线路和相邻线路的后备,有一定裕量,相当于250%。

由此可得阻抗整定值。

由原理接线图可见,模拟线路电阻滑动头与故障时基本阻抗模值相对应。

如当模拟线路电阻滑动头移至50%处时,表示模拟线路故障时的阻抗模值为 5Ω。

将整定值表中的阻抗特性电阻分量设置为4Ω,相间Ⅰ段电抗分量定值设置为8Ω,相间Ⅱ段电抗分量定值设置为 12.5Ω,相间Ⅲ段电抗分量定值设置为 25Ω,以下实验都按此整定值。

阻抗保护程序正常运行时,微机处于测量状态,显示屏显示 A 、B 、 C 三相电流幅值和 AB 、BC 、CA 相线电压幅值;微机保护的测量阻抗在动作区域内,且当故障持续时间到时,在显示屏上显示故障类型和测量阻抗模值的大小。

微机装置根据测量阻抗和整定值的设置情况确定选择出口继电器,并点亮“保护动作”指示灯。

图6-8 阻抗保护实验一次系统图
1
2,4,5Ω
测量孔
1KM 1CT
TM 220/127V
R S
最小
最大
区内
区外
PT 测量 移相器
2KM
2CT
K1 1R 2Ω 3KM
R d
10Ω 2R
45Ω
DX K3
阻 抗 保 护
三、实验内容
DJZ-III试验台的常规继电器和
微机保护装置都没有接入电流互感
器TA回路,实验前应接好线才能进
行实验。

微机阻抗保护实验原理接
线图如图6-9所示。

通过在不同的移相角度和短路
电阻下,经过多次实验,可确定I
段保护的动作区域,II、III段保护
的动作区域由于试验台所设线路结
构模型的限制,只能测出部分范围。

为了能通过尽可能少的实验次数确定I段保护的动作区域,可根据图6-6给出的多边形阻抗保护动作特性和电阻分量及I段电抗分量整定值的大小计算出明确的I段保护动作区域,然后再通过实验进行检查。

以下给出的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仅作参考,实验者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修改。

(1)按上图完成实验接线。

(2)合上三相电源开关、直流电源开关、移相器以及微机保护装置电源开关,合上模拟断路器1KM、2KM,然后在P T测量处并联接入交流电压表,调节调压器输出,使试验台微机保护单元电压显示值升到50V,负载灯全亮。

(3)按附录二中所述方法将微机阻抗保护整定值进行修改(有关整定值的大小详见本节相关部分)
(4)将台面右上角的L P1(微机出口连接片)接通。

(5)合上模拟线路的 SA 和 SB 短路模拟开关。

(6)合上故障模拟断路器 3KM。

模拟系统发生两相短路故障。

此时负荷部分熄灭,微机装置显示“ab 相阻抗Ⅰ段动作和测量阻抗幅值的大小”,同时“保护动作”指示灯点亮,由I段保护动作跳开模拟断路器,从而实现保护功能。

(7)断开故障模拟断路器3KM,按微机保护的“信号复归”按钮,可重新合
上模拟断路器 2KM ,负荷灯全亮,即恢复模拟系统无故障运行状态。

(8)以1Ω为步长,移动短路电阻滑动头,重复步骤(6)和(7),直到I 段保护不动作,记下此时的短路电阻值。

(9)按表6-1中给定的值将移相器调整到另一个角度,将短路电阻滑动头先移动到30%处,或将短路电阻滑动头移至比理论计算值约小2Ω处,重复实验步骤(6)至(8),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6-1中。

表6-1 多边形阻抗保护特性实验数据记录表(1表示动作,0表示不动作)
(10)实验结束后,将调压器输出调回零,断开各种短路模拟开关,断开模拟断路器,最后断开所有实验电源开关。

(11)根据实验数据确定I 段阻抗保护的动作区域,并与图6-7所示动作区域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运行方式 电阻/Ω
10
30
50
70
90
正常运行方 式(AB 相短路) 动作情 况 II 段动作 II 段动作 III 段 动作 III 段 动作 III 段 动作 保护动作时 间 6.05 8.38 9.13 9.42 10.27 测量阻抗幅 值
9.53
11.8
13.8
16.2 18.2
最大运行方 式(AB 相短路)
动作情 况 I 段动作 II 段动作 II 段动作 III 段 动作 III 段 动作 保护动作时 间 12.07 12.36 13.0 13.21 13.41 测量阻抗幅 值
7.9
9.79
12.1
14.4
1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