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课程设计Word版

合集下载

桥梁施工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施工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施工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桥梁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桥梁施工的主要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桥梁的分类、构造和设计原理,掌握桥梁施工的基本工艺和方法,了解桥梁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桥梁施工的分析和设计,具备桥梁施工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进行桥梁施工的现场管理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施工的基本原理、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施工管理等方面。

1.桥梁施工的基本原理:包括桥梁的分类、构造和设计原理,桥梁施工的流程和步骤。

2.桥梁施工工艺:包括桥梁基础施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桥梁装饰施工等。

3.桥梁施工设备:包括桥梁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和工具。

4.桥梁施工管理:包括桥梁施工的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桥梁施工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桥梁施工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桥梁施工工艺和设备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施工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桥梁施工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条件。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完整word版)《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完整word版)《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学生姓学教学院专业年指导教职单2017年7月目录1.设计资料 (1)1.1题目 (1)1.2设计资料 (1)1。

3设计内容 (3)1。

4参考资料 (3)2。

计算说明书 (5)2.1各种参数计算 (5)2。

2桥面板内力计算 (6)2。

2。

1单悬臂板内力计 (6)2.2.2铰接悬臂板内力计算 (7)2。

2。

3主梁内力计算 (8)2。

2.4横隔梁内力计算 (18)2。

2。

5挠度、预拱度计算 (21)11。

设计资料1。

1题目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 形梁桥计算1.2设计资料1. 主梁细部尺寸单片主梁的梁宽为1.78m ,其细部尺寸如图1-1所示图1—1单片主梁示意图2. 桥梁净空一净14+2米(如图1-2所示)图1—2桥梁横断面示意图3. 跨径和全长(如图1—3所示)图1—3主梁立面图标准跨径主梁30.00b l m =;计算跨径29.50b l m =;预制全长29.96l m =全;4. 上部结构主梁布置图(如图1-4所示)(单位:cm )图1-4主梁布置图5.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人群23.0/KN m 。

6. 材料主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50,容重263/KN m ;桥梁铺装为C25混凝土垫层厚6。

5~17cm ,容重253/KN m ,沥青混凝土厚2cm;容重243/KN m 。

7. 设计方法杠杆原理法、偏心压力法和极限状态设计法等。

8.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G D62—2004).1。

3设计内容1.桥面板内力计算计算T梁翼板所构成的铰接悬臂板和悬臂板的设计内力。

2.主梁内力计算1)计算各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2)计算主梁在荷载作用下跨中截面的弯矩、支点和跨中截面的剪力;3.进行主梁内力组合,并画出主梁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一、设计资料1桥面净宽净-7 +2 X.5m人行道2 主梁跨径及全长标准跨径l0 =21.70m (墩中心距离)计算跨径 l =21.20m (支座中心距离)主梁全长I全=21.66m (主梁预制长度)3 设计荷载公路— I 级;人群荷载 3.0kN m 24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5 桥面铺装沥青表面处厚5cm (重力密度为23kN m3),混凝土垫层厚6cm (重力密度为24 kN m3),T梁的重力密度为25 kN m36 T 梁简图如下图沥青混凝土50mm"水泥混凝土垫层60mm二、设计步骤与方法I •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和组合(一)恒载及其内力(以纵向1m宽的板条进行计算)1)每延米板上的恒载g沥青表面g i : 0.05 X1.0 X23 1.15 kN m混凝土垫层g2: 0.06 X1.0 X24 1.44 kN mT 梁翼板自重g3: g30.08 0.14 1.0 25 2.75 kN m2悬臂板长I。

160 1820.71m弯矩M Ag 1gl1 2-5.34 (0.71)2 1.35kNm22)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剪力Q Ag gl o 5.34 0.71 3.79 kN(二)汽车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主梁截面重心位置:11130 160 1811130 18 -2 2160 18 11 130 1841.18 cm则得主梁抗弯惯矩:I c 丄 160 18 113 1601218 1141.2211~21 18122181302130 41.226.63 106m 4结构跨中处单位长度质量m cm cG 15.45 1039.81.577 103 2 2Ns /m混凝土弹性模量E :10取 E 2.80 1010 N / 由以上数据可得简支梁桥的基频:10O.。

6630003.790 Hz31.577 10按照《桥规规定》f 介于1.5Hz 和14Hz 之间,冲击系数按照下式计算:1 1 0.1767Inf 0.0157 1.22由于这是汽车荷载局部加载在 T 梁的翼缘板上,故冲击系数取 1+ =1.223)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距为:Pb 1140 20.82… M Ap 1 I 。

桥梁主题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桥梁主题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桥梁建设在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具有桥梁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的人才,特制定本桥梁主题课程设计方案。

二、课程目标1. 理解桥梁的基本原理和构造,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方法。

2. 熟悉桥梁施工技术,了解桥梁施工管理流程。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桥梁概述- 桥梁的分类与特点-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 桥梁在交通运输、城市建设中的作用2. 桥梁结构设计- 桥梁结构的组成与受力分析- 桥梁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桥梁结构计算方法3. 桥梁施工技术- 桥梁施工方法与工艺- 桥梁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桥梁施工组织与管理4. 桥梁设计实例分析- 典型桥梁设计案例分析- 桥梁设计方案的优化与改进5. 桥梁施工案例分析- 典型桥梁施工案例分析- 桥梁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桥梁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桥梁设计、施工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桥梁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与学习。

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桥梁设计、施工等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桥梁设计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篇桥梁设计或施工方面的论文。

4. 实践考核:考察学生在桥梁施工现场的实地操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桥梁工程》、《桥梁施工技术》等。

2. 教学课件:制作桥梁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教学课件。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桥梁施工现场,了解桥梁建设现状。

4. 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桥梁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学习资料。

七、课程实施1. 开设桥梁主题课程,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完整word版)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全过程

(完整word版)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全过程

表 2 钢筋混凝土 T 形梁永久荷载计算表
构件尺寸(mm)
单位长度体积 重度
1600 80
140 710
1600
0.444
25
180
每米延重 11.10
中 横梁 隔 梁
边 梁
90
桥面 铺装
1200
1090 1600
110
0.049
25
1.23
150
0.0245
25
0.61
沥青混凝土
1600
(2cm)0.032 21
EIc mc 2 24.52
11.78102 3.0 1010 Hz 4.62Hz 1128
由于 1.5Hz f 14Hz ,那么:
0.1767Inf 0.0157 0.255
由此可得: 1+ =1+0.255=1.255
3.2.2 公路-Ⅱ级均布荷载 q K
q =10.5×0.75KN/m=7.875KN/m K
5
ij 1/ n aie /
a2 i
i 1
5
式中,n=5, ai2 =2×(3.2 2 1.62 )m 2 =25.6m 2 i 1
2
表 1 ij 值计算表
梁号
i1
i2
i3
i4
i5
1
0.6
0.4
0.2
0
-0.2
2
0.4
0.3
0.2
0.1
0
3
0.2
0.2
0.2
0.2
0.2
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0.194 0.275
0.388
0.442
一号梁影响线
二号梁影响线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模板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模板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

2.理解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3.熟悉桥梁工程的运营管理和维护保养。

4.能够运用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5.具备桥梁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本能力。

6.能够进行桥梁工程的运营管理和维护保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施工技术、运营管理和维护保养。

具体内容包括:1.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

2.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3.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工艺。

4.桥梁工程的运营管理和维护保养。

教学内容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进行调整和安排。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工艺。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进行选择和调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具体资源如下: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桥梁工程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桥梁工程的实验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桥梁课程设计.DOC

桥梁课程设计.DOC

桥梁课程设计.DOC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桥梁设计。

具体包括:1.了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2.掌握桥梁设计的常用方法;3.熟悉桥梁设计的流程和步骤。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桥梁设计;5.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桥梁设计的辅助计算和绘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桥梁设计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设计流程。

具体包括:1.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桥梁的受力分析、结构设计等;2.桥梁设计的常用方法:包括桥梁的平面设计、立面设计等;3.桥梁设计的流程和步骤:包括桥梁设计的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桥梁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桥梁设计的具体应用;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桥梁设计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桥梁设计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包括练习题和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考试:进行一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考试内容涵盖课程的全部知识点,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1. 引言本是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完整版,旨在对桥梁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设计和分析。

本课程设计涵盖了桥梁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要求、施工方案、材料选择、结构分析等。

2. 设计要求2.1 桥梁的功能要求2.2 桥梁的工作环境要求2.3 桥梁的荷载要求2.4 桥梁的使用年限要求2.5 桥梁的安全性要求2.6 桥梁的经济性要求3. 桥梁的基本参数3.1 跨径3.2 桥宽3.3 桥高3.4 支座类型3.5 基础类型4. 材料选择4.1 桥面铺装材料4.2 桥梁主要构件材料4.3 防腐材料4.4 各种连接材料5. 结构分析5.1 静力分析5.2 动力分析5.3 稳定性分析5.4 疲劳分析5.5 桥梁振动分析6. 施工方案6.1 承包方式6.2 施工流程6.3 施工安全措施6.4 施工设备选型6.5 施工组织7. 经济性分析7.1 桥梁建设投资7.2 桥梁运营成本7.3 桥梁维护费用7.4 桥梁使用寿命8. 附件清单:附件一:桥梁设计图纸附件二:桥梁计算报告附件三:材料选型表格附件四:施工方案说明书9. 法律名词及注释:9.1 桥梁设计规范:桥梁设计的法律依据。

9.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

9.3 承包方式:桥梁工程的承包方式。

---二: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1. 引言本为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完整版,旨在为学生提供详细的桥梁设计指南。

本涵盖了桥梁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基本原理、结构分析、材料选择、施工方案等内容。

2. 设计基本原理2.1 桥梁设计的目标2.2 桥梁设计的要求2.3 桥梁工作原理3. 结构分析3.1 桥梁荷载分析3.2 桥梁受力分析3.3 桥梁承载能力计算4. 桥梁材料选择4.1 桥梁主要构件材料的选择4.2 桥面铺装材料的选择4.3 防腐材料的选择5. 桥梁施工方案5.1 施工组织设计5.2 施工流程安排5.3 施工工艺和设备选择6. 桥梁验收与维护6.1 桥梁验收标准6.2 桥梁维护方法6.3 桥梁维护周期7. 附件清单:附件一:桥梁设计图纸附件二:结构分析计算表格附件三:材料选型表格附件四:施工组织设计报告8. 法律名词及注释:8.1 桥梁设计规范:桥梁设计的法律依据和技术要求。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一、设计背景桥梁作为我国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区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

为了培养具备桥梁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桥梁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设计任务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为:设计一座中等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桥。

设计内容包括:桥型选择、结构计算、图纸绘制、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

三、设计步骤1. 调研与分析(1)收集相关资料:查阅桥梁工程相关书籍、规范、案例等,了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2)现场考察:对设计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

(3)分析需求:根据交通流量、车辆荷载、桥梁功能等因素,确定桥梁的规模、结构形式和主要技术指标。

2. 桥型选择根据调研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桥型。

本次设计选用中等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桥,主要优点如下:(1)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较低。

(2)适用范围广,可满足不同地形、地质条件。

(3)承载能力较强,能满足设计年限内的交通需求。

3. 结构计算(1)确定计算模型: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

(2)荷载分析:分析桥梁所承受的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

(3)内力计算:计算桥梁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

(4)截面设计: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桥梁各构件的截面设计。

4. 图纸绘制根据结构计算结果,绘制桥梁施工图,包括总布置图、结构详图、施工详图等。

5. 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顺序等。

(2)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周期,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3)施工质量控制:制定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4)施工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生产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通过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创新精神,为今后从事桥梁工程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一、设计资料1 桥面净宽净-7 +2×1.5m人行道2 主梁跨径及全长标准跨径l=21.70m(墩中心距离)计算跨径l=21.20m(支座中心距离)主梁全长l=21.66m(主梁预制长度)全3 设计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02kN/m4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5 桥面铺装沥青表面处厚5cm(重力密度为233kN/),混凝土垫层厚6cm(重力密度为m243mmkN/kN/),T梁的重力密度为2536 T梁简图如下图主梁横截面图二、 设计步骤与方法Ⅰ. 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和组合(一)恒载及其内力(以纵向 1m 宽的板条进行计算) 1)每延米板上的恒载 g沥青表面 1g : 0.05×1.0 ×23 = 1.15kN m / 混凝土垫层 2g : 0.06×1.0 ×24 =1.44kN m /T 梁翼板自重3g :30.080.14g 1.025 2.752+=⨯⨯=kN m / 合计:g=g 5.34i =∑kN m /2)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悬臂板长 ()0160180.712l m -==弯矩 22115.34(0.71) 1.3522Ag M gl =-=-⨯⨯=-·kN m 剪力 0 5.340.71 3.79Ag Q gl ==⨯=kN(二)汽车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1)将车辆荷载后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后轴作用力为 140kN ,轮压分布宽度如图 5 所示,车辆荷载后轮着地长度为 a 2 = 0.20m ,宽度 b 2 = 0.60m ,则得:a 1 = a 2 + 2H = 0.2 + 2×0.11= 0.42mb 1 = b 2 + 2H = 0.6 + 2× 0.11 = 0.82m荷载对于悬臂梁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12l 0.421.420.71 3.24m o a a d =++=++⨯=2)计算冲击系数μ结构跨中截面的惯矩c I : 翼板的换算平均高度:()1814112h =⨯+=cm 主梁截面重心位置:()()111301601811130182241.18160181113018a -⨯⨯+⨯⨯==-⨯+⨯cm则得主梁抗弯惯矩:()()22326411111301601811160181141.2181813041.2 6.6310122122c I m ⎛⎫⎛⎫=⨯-⨯+-⨯⨯-+⨯⨯130+⨯⨯-=⨯ ⎪ ⎪⎝⎭⎝⎭结构跨中处单位长度质量c m :3315.4510 1.577109.8c G m g ⨯===⨯ 22/Ns m 混凝土弹性模量E : 取102.8010E =⨯ 2/N m由以上数据可得简支梁桥的基频:3.790f===Hz按照《桥规规定》f介于1.5Hz和14Hz之间,冲击系数按照下式计算:()()110.1767ln0.0157 1.22f-μ=+-=由于这是汽车荷载局部加载在 T 梁的翼缘板上,故冲击系数取 1+μ=1.22 3)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距为:()114020.821 1.30.7114.18444 3.244Ap obPM la⨯⎛⎫⎛⎫=-+μ-=-⨯⨯-=-⎪⎪⨯⎝⎭⎝⎭·kN m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14021 1.328.5244 3.24ApPQa⨯=-+μ=⨯=⨯kN(三)内力组合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ud g1.2 1.4 1.2( 1.35) 1.4(14.18)21.47A APM M M=+=⨯-+⨯-=-·kN m ud g1.2 1.4 1.2 3.79 1.428.5244.48A APQ Q Q=+=⨯+⨯=kN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ud g0.7 1.350.7(14.18)11.28A APM M M=+=-+⨯-=-·kN mud g0.7 3.790.728.5223.75A APQ Q Q=+=+⨯=kNⅡ. 主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一)当荷载位于支点处时(应按杠杆原理法计算)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规定,在横向影响线上确定荷载沿横向最不利的布置位置。

桥梁课程设计范文文库

桥梁课程设计范文文库

桥梁课程设计范文文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桥梁建筑的基本原理、设计和施工方法,了解桥梁工程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桥梁的基本结构、材料特性、受力分析、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了解桥梁工程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桥梁工程的设计和计算,具备一定的工程图纸阅读和分析能力,掌握桥梁施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工程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基本原理、桥梁设计、桥梁施工和桥梁工程案例分析四个部分。

1.桥梁基本原理:介绍桥梁的分类、基本结构、材料特性、受力分析和设计原理。

2.桥梁设计:讲解桥梁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包括选型、结构设计、抗震设计、耐久性设计等。

3.桥梁施工:阐述桥梁施工的技术和方法,包括基础施工、桥梁主体结构施工、桥梁装饰工程等。

4.桥梁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的桥梁工程案例,探讨其设计理念、施工技术和工程特点。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和施工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3.实验法:学生进行桥梁模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程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书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桥梁模型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及时关注桥梁工程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一、课程目标本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旨在让八年级学生通过对桥梁工程的学习,实现以下知识、技能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分类及功能;(2)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3)了解桥梁施工中的常见工艺及其作用。

2. 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桥梁结构,进行简单的桥梁设计;(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3)提高学生运用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培养学生对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强化安全意识;(3)通过了解桥梁建设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活动课程,以桥梁工程为载体,结合物理、数学、美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八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有限,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本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的教学内容如下:1. 桥梁基本知识:- 桥梁的定义、功能及分类(对应教材第二章第一节)- 桥梁的组成、结构及受力分析(对应教材第二章第二节)2. 桥梁设计原理:-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桥梁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二节)3. 桥梁施工工艺:- 桥梁施工中的常见工艺(对应教材第四章第一节)- 施工工艺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四章第二节)4. 实践活动:- 桥梁设计实践活动(结合教材第三章内容)- 小组合作制作桥梁模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桥梁基本知识学习,进行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第二周:桥梁设计原理学习,布置相关课后作业;第三周:桥梁施工工艺学习,组织学生参观桥梁施工现场;第四周:实践活动,小组合作进行桥梁设计和模型制作。

(完整word版)《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完整word版)《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条件:所选题号为18,五梁式,公路-Ⅱ级,标准跨径L=25m。

b根据设计条件,查阅《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DG G60-2004(以下简称《公桥规》)第2页表1.0.11可知此桥属中桥;查阅《公桥规》第2页表1.0.9可知其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查阅《公桥规》第24页表4.3.1-1可知当汽车荷载为公路-Ⅱ级时公路等级应为二级或三、四级公路,现假定为二级公路,且设计速度为60km/h,查阅《公桥规》第9页表3.3.1-1及表3.3.1-2,得车道宽度必须大于3.5m,该桥梁为双车道桥梁,为改善行车条件必须充分利用桥梁宽度增加行车道宽度,因此不设中间带。

每车道宽度为(900/2)cm。

取桥面横坡度为1.5%。

一、拟定上部结构尺寸根据《公桥规》第14页3.6.4条规定,取人行道桥面铺装厚为80mm,则桥面中心线处的桥面铺装的厚度为80mm+(9000/2)mm×1.5%=148mm。

桥面净宽为11m,结构形式为五梁式,可取主梁中距为2.0m,翼板宽200cm,主梁梁肋20cm。

高跨比在1/15到1/25之间,即梁高在25×1/15m到25×1/25m 之间,最后取定主梁高为1.5m。

横隔梁高h=(3/4)H=1.1m=110cm,梁肋宽取15cm;设5道横隔梁,间距取612cm。

计算跨径:L=2450cm。

桥梁的横断面示意图及T梁的尺寸图如下:图(1)图(2)一、行车道板(翼缘板)的设计与计算行车道板采用铰接悬臂板形式。

桥面铺装层厚为814.811.42+=cm ,普通混凝土体积质量为3124/c KN m γ=,钢筋混凝土悬臂板体积质量取3225/c KN m γ=。

1、 恒载及其内力(1) 每延米板体的恒载桥面铺装:10.114 1.024 2.736/g KN m =⨯⨯=T 梁翼板:20.10.15 1.025 3.125/2g KN m +=⨯⨯= 恒载合计为:12 2.736 3.125 5.861/g g g KN m =+=+=(2) 每米宽板条每延米的恒载弯矩 悬臂板的悬挑长度:0 2.00.20.922l b l m --=== 每延米恒载弯矩:22011 5.8610.9 2.37422Ag M gl KNm =-=-⨯⨯=- 每延米恒载剪力:0.5()0.5(2.00.2) 5.861 5.275Ag Q L b g KN =-=⨯-⨯=2、 公路-II 级产生的内力根据《公桥规》第24页表4.3.1-2,汽车后轴重P=140KN ,轴距为1.4m ,轮距为1.8m 。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一、设计背景与要求:现代桥梁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领域之一,承担着连接城市和地区的重要任务。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掌握桥梁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要求学生通过独立设计一个具体的桥梁项目,深入了解桥梁的结构、材料和施工过程,并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并最终完成设计图纸和技术报告。

二、课程设计内容:1. 桥梁选址和设计参数的确定;2. 桥梁结构设计(包括桥墩、桥面、支撑结构等);3. 桥梁材料的选择;4. 桥梁施工技术方案;5. 桥梁设计图纸的绘制;6. 桥梁设计报告的撰写。

三、设计流程:1. 桥梁选址和设计参数的确定: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桥梁的具体位置,并确定桥梁的设计参数,包括桥梁跨径、荷载标准等。

2. 桥梁结构设计:根据桥梁的设计参数,学生进行桥梁的结构设计,包括桥墩的形式、桥面板的形式等。

3. 桥梁材料的选择:学生根据桥梁的结构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等。

4. 桥梁施工技术方案:学生根据桥梁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制定桥梁的施工技术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步骤等。

5. 桥梁设计图纸的绘制:学生根据桥梁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绘制桥梁的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图、剖面图等。

6. 桥梁设计报告的撰写:学生根据桥梁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技术方案等,撰写桥梁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计算结果、安全分析等。

四、成果要求:1. 完成桥梁的设计图纸;2. 完成桥梁设计报告。

五、考核方式:1. 课程设计及报告:50%;2. 技术交流与答辩:30%;3. 设计图纸质量:15%;4. 设计过程的规范性和工作纪律:5%。

六、参考资料:1. 《桥梁工程设计手册》;2.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规范》;3. 《桥梁结构设计原理》;4. 《混凝土桥梁设计与实践》。

以上为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范本,仅供参考。

具体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计算方法和设计步骤,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1.了解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功能;2.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受力特点;3.熟悉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4.了解桥梁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能够分析桥梁工程的结构受力情况;6.能够运用基本计算方法进行桥梁工程的设计;7.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桥梁工程结构形式;8.能够独立完成桥梁工程的设计案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的敬畏之心;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

1.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介绍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功能,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

2.桥梁工程的基本结构组成:讲解桥梁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桥跨、桥墩、桥台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受力特点。

3.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介绍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如受力分析、内力计算、稳定性分析等,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设计方法。

4.桥梁工程的基本计算方法:讲解桥梁工程的基本计算方法,如弯矩计算、剪力计算、扭矩计算等,让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方法进行桥梁工程的设计。

5.桥梁工程的设计步骤:介绍桥梁工程的设计步骤,如前期调研、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让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设计流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桥梁工程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技巧,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一、设计资料1桥面净宽净-7 +2×1.5m人行道2主梁跨径及全长l=21.70m(墩中心距离)标准跨径计算跨径l=21.20m(支座中心距离)=21.66m(主梁预制长度)主梁全长l全3设计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02kN/m4设计安全等级二级5桥面铺装沥青表面处厚5cm(重力密度为233mkN/),混凝土垫层厚6cm(重力密度为243mkN/kN/),T梁的重力密度为253m6 T梁简图如下图主梁横截面图二、 设计步骤与方法Ⅰ. 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和组合(一)恒载及其内力(以纵向 1m 宽的板条进行计算) 1)每延米板上的恒载 g沥青表面 1g : 0.05×1.0 ×23 = 1.15kN m / 混凝土垫层 2g : 0.06×1.0 ×24 =1.44kN m /T 梁翼板自重3g :30.080.14g 1.025 2.752+=⨯⨯=kN m / 合计:g=g 5.34i =∑kN m /2)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悬臂板长 ()0160180.712l m -==弯矩 22115.34(0.71) 1.3522Ag M gl =-=-⨯⨯=-·kN m 剪力 0 5.340.71 3.79Ag Q gl ==⨯=kN(二)汽车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1)将车辆荷载后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后轴作用力为 140kN ,轮压分布宽度如图 5 所示,车辆荷载后轮着地长度为 a 2 = 0.20m ,宽度 b 2 = 0.60m ,则得:a 1 = a 2 + 2H = 0.2 + 2×0.11= 0.42mb 1 = b 2 + 2H = 0.6 + 2× 0.11 = 0.82m荷载对于悬臂梁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12l 0.42 1.420.71 3.24mo a a d =++=++⨯= 2)计算冲击系数μ结构跨中截面的惯矩c I : 翼板的换算平均高度:()1814112h =⨯+=cm主梁截面重心位置:()()111301601811130182241.18160181113018a -⨯⨯+⨯⨯==-⨯+⨯cm则得主梁抗弯惯矩:()()22326411111301601811160181141.2181813041.2 6.6310122122c I m ⎛⎫⎛⎫=⨯-⨯+-⨯⨯-+⨯⨯130+⨯⨯-=⨯ ⎪ ⎪⎝⎭⎝⎭结构跨中处单位长度质量c m :3315.45101.577109.8c G m g ⨯===⨯ 22/Ns m 混凝土弹性模量E : 取102.8010E =⨯ 2/N m 由以上数据可得简支梁桥的基频:3.790f ===Hz按照《桥规规定》f 介于1.5Hz 和14Hz 之间,冲击系数按照下式计算: ()()110.1767l n 0.0157 1.22f -μ=+-= 由于这是汽车荷载局部加载在 T 梁的翼缘板上,故冲击系数取 1+μ=1.223)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距为:()114020.821 1.30.7114.18444 3.244A p o b P M l a ⨯⎛⎫⎛⎫=-+μ-=-⨯⨯-=- ⎪ ⎪⨯⎝⎭⎝⎭·k Nm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14021 1.328.5244 3.24Ap P Q a ⨯=-+μ=⨯=⨯kN (三)内力组合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u d g 1.2 1.4 1.2( 1.35) 1.4(14.18)21.47A A P M M M =+=⨯-+⨯-=-·k N mu d g 1.21.4 1.2 3.79 1.428.5244.48A A P Q Q Q =+=⨯+⨯=kN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u d g 0.7 1.350.7(14.18)11.28A A P M M M =+=-+⨯-=-·k N mu d g 0.7 3.790.728.5223.75A A P Q Q Q =+=+⨯=kNⅡ. 主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一)当荷载位于支点处时(应按杠杆原理法计算)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规定,在横向影响线上确定荷载沿横向最不利的布置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基本资料 (2)1.1.设计跨径及桥宽 (2)1.2.设计荷载 (2)1.3.主要材料 (3)1.4.设计依据 (3)二、构造布置 (4)2.1.主梁高度 (4)2.2.主梁间距 (4)2.3.主梁梁肋宽 (4)2.4.翼缘板尺寸 (4)2.5.横隔梁 (4)2.6.桥面铺装 (4)三、行车道板的计算 (6)3.1 恒载及其内力 (6)3.2 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 (6)3.3 荷载组合 (7)四、主梁的内力计算 (9)4.1.横载内力计算 (9)4.2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10)4.2.1用杠杆原理法计算靠近主梁支点处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10)4.2.2用修正刚性横梁求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12)4.2.3活载内力计算 (16)五、横隔梁的内力计算 (23)5.1确定作用在中横隔梁上的计算荷载 (23)5.2绘制中横隔梁的内力影响线 (23)六、主梁变形的计算 (25)七、支座计算(采用板式橡胶支座) (26)7.1.选定支座平面尺寸 (26)7.2.确定支座的厚度 (26)7.3.确定支座偏转情况 (27)7.4.验算抗滑稳定性 (27)一、设计基本资料1.1.设计跨径及桥宽公路等级:二级公路主梁形式:钢筋混凝土T 形简支梁标准跨径:该桥为二级公路上的一座简支梁桥,根据桥下净空和方案的经济比较,根据规定,跨径在50m 以下时,宜采用标准跨径,查桥涵标准跨径表,结合钢筋混凝土T 形梁跨径不大于20m,确定主梁跨径采用标准跨径为20m 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

计算跨径:根据梁式桥计算跨径的取值方法,计算跨径取相邻支座中心间距为标准跨径-0.4m ,计算跨径取19.6m 。

实际梁长:根据标准跨径-(0.04-0.06)m 计算,根据当地温度统计资料。

并参考以往设计值,取20-0.04=19.96m,主梁预制长度为19.96m 。

车道数:依据所选公路等级自行确定,查询《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二级公路为双车道。

取h km 60为设计速度,车道宽度为3.50m 。

桥面净空:净-7(行车道)+2×0.75m (人行道)+2×0.25(栏杆)1.2.设计荷载设计荷载:公路二级 人群荷载3.0KN/m由公路-Ⅰ级车道荷载乘0.75算出均布荷载标准值:m 875.75.1075.0q KN k =⨯=由内插法算出集中荷载标准值:()()[]KN 4.193550/56.1918018075.0p k =--⨯+⨯=1.3.主要材料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材料的规定,取材料如下:混凝土:主梁采用C40,人行道、桥面铺装、栏杆C25钢筋:直径≥12mm 采用HRB335级钢筋。

直径<12mm 采用HPB235级热轧光面钢筋1.4.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2)《公路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4)《桥梁工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5)《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二、构造布置2.1.主梁高度结合以往的经济分析表明钢筋混凝土T 形简支梁高跨比的经济范围大约在 111-181之间,本桥取 161,则梁高取1.5m. 2.2.主梁间距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 形简支梁的主梁间距一般选在1.6-2.2之间,本桥选用1.6m 。

2.3.主梁梁肋宽为保证主梁抗剪需要,梁肋受压时的稳定,以及混凝土的振捣质量,通常梁肋宽度为15cm -18cm ,鉴于本桥跨度16m 按较大取18cm 。

2.4.翼缘板尺寸由于桥面宽度是给定的,主梁间距确定后,翼缘板宽即可得到 2.0m 。

因为翼缘板同时又是桥面板,根据受力特点,一般设计成变厚度与腹板交接处较厚,通常取不小于主梁高的 101,本设计取15cm ,翼缘板的悬臂端可薄些,本设计取10cm 。

T 梁翼板材料的重度为25KN/3m 。

2.5.横隔梁为增强桥面系的横向刚度,本桥除支座处设置端横隔梁外,横隔梁间距在跨中等间距 取5.0-8.0m 布置3根中间横隔梁,间距3 495cm,梁高一般为主梁高的 43左右,取1.2m ,厚度取12-20cm 之间,本设计横隔梁下为16cm ,上缘18cm 。

2.6.桥面铺装采用2cm 厚的沥青混凝土面层,9cm 的25号混凝土垫层75160160i=1.5%107516070016010015015%i=1.5沥青砼厚2cmC25防水砼垫层厚9cm 18图1.桥跨结构横断面纵剖面图2.桥跨结构纵断面三、行车道板的计算3.1 恒载及其内力桥面铺装采用2cm 厚的沥青混凝土面层(21KN/3m ),9cm 厚的25号混凝土垫层(23KN/3m )。

T 梁翼板材料和梁混凝土的重度为25KN/3m 。

(1)每延米板上的恒载g(以纵向1m 宽的板条进行计算)沥青混凝土面层: 1g =0.02×1×21=0.42KN/m混凝土垫层: 2g =0.09×1×23=2.07 KN/mT 梁翼板自重:3g =(0.10+0.15)/2×1×25=3.13 KN/m横载合计:g=∑i g =5.62 KN/m(2)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悬臂板悬挑长度:o l =(1.6-0.18)/2=0.71m弯矩:()m 26.171.099.421g 2122•-=⨯⨯-=-=KN l M o Ag = 剪力:KN l Q Ag 54.371.099.4g 0=⨯==3.2 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车辆荷载的取值标准:对于悬臂铰接板,荷载最不利的位置是车轮作用于交缝轴线上(图示如上),将车辆荷载的最大轴重140KN 的后轮作用于该位置。

有《桥规》查得,后轮着地长度0.20m,宽度0.60m,后轮最大作用力140KN 后轮着地长度a=0.2m 宽度b=0.6m2l 0=1.42 图3.T 梁翼板所构成的铰接悬臂板则1a =a+2H=0.2+2×0.11=0.42m1b =b+2H=0.6+2×0.11=0.82m对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a=1a +d+0l 2=0.42+1.4+2×0.71=3.24m冲击系数:根据《桥规》,汽车荷载的局部加载及T 梁、箱形梁上的悬臂板上的冲击系数0.3,则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矩为:()()4l 411b a p M o Ap -⨯⨯+-=μ()()m KN •=-⨯⨯⨯⨯-=18.14482.071.024.3414023.1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p A Q =(1+μ) ×P/4a=1.3×2×140/(4×3.24)=28.09 KN3.3 荷载组合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查得各个分项系数进行内力组合,查表知道该桥属于小桥,重要小桥,安全等级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0(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基本组合计算KNM M M sp 36.2118.144.126.12.14.12.1sg -=⨯-⨯-=+=KN Q Q Q pg sg 57.4309.284.154.32.14.12.1=⨯+⨯=+=(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力短期效应组合计算KN M M M sp sg 19.1118.147.026.17.0-=⨯--=+=KN Q Q Q sp 20.2309.287.054.37.0sg =⨯+=+=(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力标准组合计算KN M M M sp sg 44.1518.1426.1-=--=+=KN Q Q Q sp 63.3109.2854.3sg =+=+=四、主梁的内力计算4.1.横载内力计算主梁:1g =m KN 2.1125)18.06.1()215.010.0(5.118.0=⨯⎥⎦⎤⎢⎣⎡-⨯++⨯ 横隔梁 边主梁:m KN g 66.06.19254218.06.1218.016.0210.015.02.12=⨯⨯⎪⎭⎫ ⎝⎛-⨯⎪⎭⎫ ⎝⎛+⨯⎪⎭⎫ ⎝⎛+-= 中主梁:12g =0.66⨯2=1.32m KN 桥面铺装层:m KN 49.3523709.021702.0g 3=⨯⨯+⨯⨯= 栏杆和人行道:g4=(4+1)×2/5=2m KN作用于边主梁的全部恒载:g=11.2+0.66+3.49+2=17.35m KN作用于中主梁的全部恒载:g=11.2+1.32+3.49+2=18.01m KN中主梁 g=11.2+1.32+3.49+2=18.01m KN计算横载在主梁中产生的剪力和弯矩如图Mx=()x l gx x gx x gl -=-222 Qx= gx gl -2=()x l g 22-图4.横载内力计算简图剪力Q弯矩M X=0 X=4l X= 2lX=0 X=4l X= 2l 边主梁 170.03 85.02 00 624.86 833.15 中主梁 176.50 88.250 0 648.63 864.84 4.2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4.2.1用杠杆原理法计算靠近主梁支点处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按照杠杆原理绘制1、2.、3号主梁的影响线,按照如图所示,对横向影响线布置车辆荷载,求荷载的横向分布系数。

对于车辆荷载,横向轮距为1.80m ,两辆汽车车轮的横向最小间距为1.30m,车轮距人行道缘石最少为0.5m,因此在横向影响线上确定荷载最不利的布置位置,求出相应于荷载位置的影响线后竖标后,就可得到所有横向荷载分布给所求横梁的最大荷载值。

图5.支点处横向分布系数图分布系数:1号梁 公路Ⅱ级:=q m 438.02875.02q==∑η人群荷载:422.1m =r 2号梁 公路Ⅱ级:=q m 5.02.12q==∑η人群荷载:0m =r (影响线为负故不布载)3号梁 公路Ⅱ级:=qm 594.02188.00.12q=+=∑η 人群荷载:0m =r 4.2.2用修正刚性横梁求跨中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宽跨比B/l=9.0/19.6=0.46,接近于0.5,且具有可靠横向连接,该桥可按修正偏心压力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五根主梁的横截面均相同,故它们的抗弯惯性矩相等,故()()()m 6.256.126.106.16.122222n12i =⨯-+-+++⨯=∑a(1)计算抗弯惯性矩I 和抗扭惯性矩T I181516010a x翼板换算平均高度:cm h 5.12210151=+=截面面积:()()2cm 3575210151816018100=+⨯-+⨯=A 截面对上边缘的静距:()3cm 21359421501501825.125.1218160=⨯⨯+⨯⨯-=S则主梁截面重心位置cma x 7.59213594==主梁的抗弯惯性矩:()()()(4323c 4611728755.12150185.12150181212/5.127.595.121605.12160121m I =-⨯-⨯+-⨯⨯+-⨯⨯+⨯⨯=主梁的抗扭惯性矩∑==mi i i T t b c I 1i 3,其中i t 、i b 相应为单个矩形截面的宽度和厚度;i c 为矩形截面的抗扭刚度系数,根据t/b 按照下边的表格计算,m 为梁截面划分成单个矩形截面的块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