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勘测阶段岩土工程部分静力触探试验报告(可编辑)
实验一静力触探试验实验报告书(一)
![实验一静力触探试验实验报告书(一)](https://img.taocdn.com/s3/m/827b306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3.png)
实验一静力触探试验实验报告书(一)引言概述:在地质工程领域中,静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静力触探试验,对不同地层的力学性质进行研究,为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数据和参数。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并总结本次实验的主要结论。
大点1:实验目的1.1 研究不同地层的力学性质。
1.2 掌握静力触探试验的操作方法。
1.3 分析实验结果,评估地层的承载能力。
小点1.1.1 确定实验区域的选取标准。
小点1.1.2 选择合适的试验点位。
小点1.1.3 确定试验的深度范围。
小点1.2.1 了解静力触探仪器的使用方法。
小点1.2.2 制定合理的试验方案。
小点1.2.3 准备必要的触探工具和配件。
小点1.3.1 对触探曲线进行解读和分析。
小点1.3.2 计算地层的强度指标。
小点1.3.3 归纳地层的特征及承载能力。
大点2:实验方法2.1 选取实验区域,并确定试验点位。
2.2 准备静力触探仪器和配件。
2.3 进行静力触探试验。
2.4 记录实验数据。
2.5 分析触探曲线和计算地层参数。
小点2.1.1 考虑地质条件和实验要求。
小点2.1.2 考察试验点位的可行性和典型性。
小点2.1.3 确定试验点位的布设方式。
小点2.2.1 确保触探仪器和配件的完好性。
小点2.2.2 配置稳定的触探装置。
小点2.2.3 调试仪器和配件的工作状态。
小点2.3.1 按照试验方案进行触探操作。
小点2.3.2 控制触探速度和触探力的稳定性。
小点2.3.3 保护试验设备和人身安全。
小点2.4.1 记录试验点位的具体位置。
小点2.4.2 记录试验过程中的观测和操作。
小点2.4.3 清理试验现场,整理实验数据。
小点2.5.1 采用曲线解读法分析触探曲线。
小点2.5.2 根据地质力学原理计算地层参数。
小点2.5.3 综合分析结果,对各地层进行评价。
大点3:实验结果和分析3.1 触探曲线的特征及解读结果。
静力触探试验报告
![静力触探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20f9a5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6.png)
静力触探试验报告一、引言静力触探试验是土力学中常用的一种地质勘探方法,用于评估地下土壤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进行的静力触探试验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进一步了解地下土壤的力学性质。
二、试验目的通过静力触探试验,我们的目的是:1. 评估地下土壤的承载力,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2. 分析土壤的变形特性,为地基处理提供参考。
三、试验方法本次试验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 使用静力触探仪器,将尖端锥形探头嵌入地下土壤中,逐层进行探测;2. 每隔一定深度记录探头阻力、侧壁摩阻力和套管摩阻力,并测量同时所受到的垂直位移。
四、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试验数据,我们对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 静力触探曲线中的阻力峰值反映了土层的承载力大小,峰值越大,承载能力越高;2. 侧壁摩阻力主要反映了土层的摩擦性质,其大小与土层的抗剪强度相关;3. 套管摩阻力主要与土层的密实性和黏聚性有关,提供了土层的有关特性参数;4. 通过测量的垂直位移数据,可以对土层的变形特性进行分析,提供了土壤的压缩指数等参数。
五、试验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土层的承载能力在不同深度处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2. 土层的摩擦性质和剪切强度对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地基处理;3. 土壤的变形特性对工程的变形管控和设计补偿有重要作用,需要进行合理的压缩计算和应力分析。
六、存在问题和建议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 由于实际地质情况的复杂性,试验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2. 静力触探试验虽然能提供有关土壤力学性质的指标,但无法完全代替其他地质勘探方法,应结合其他数据进行分析;3. 样本数量和取样深度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确定。
七、结语静力触探试验是一种有效且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可以提供重要的土壤力学性质参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完整word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完整word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c74c767cd184254a35354d.png)
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2017-10)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二O一七年一月实验学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细勘察工程编号:2017-10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校对:审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察公司勘察日期:2017年1月第一部分文字报告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1.1 拟建工程概况 11.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 11.3 勘察工作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2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32.1 地形地貌、气象 32.2 邻近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与施工临时荷载 32.3 区域地质概况 32.4 岩土的构成与特性 42.5 不良地质作用 52.6 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 52.7 水文地质条件 53、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 53.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53.2 环境介质腐蚀性评价 63.3 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与岩土设计参数 63.4 地基基础工程分析与评价93.5 基坑工程分析与评价104.结论与建议105.说明11 第二部分图表1. 图例1页2. 地基土物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页3.(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1页4. 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页5. 工程地质剖面图3页6. 钻孔柱状图8页7. (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总表2页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1.1 工程概况委托单位:中兴建安公司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地理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枣庄市峄城区,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特性:拟建工程为办公楼1栋,宿舍1栋,餐厅1栋,总建筑面积***m2,建筑物主要特征见下表1.1。
具体建筑物的尺寸、层数及平面布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勘察等级: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属二级场地,二级地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2 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1.2.1 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勘察的目的是提出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的方案提出建议。
静力触探检测报告有图
![静力触探检测报告有图](https://img.taocdn.com/s3/m/8eb70ff08762caaedd33d4b3.png)
目录1 概况 (2)2 测点位置 (2)3 检测依据 (3)4 检测主要设备 (3)5 检测主要原理 (3)6 地基基本承载力确定方法 (4)7 检测结果 (4)7.1静力触探1#测点检测结果 (4)7.2静力触探2#测点检测结果 (5)7.3静力触探3#测点检测结果 (6)7.4静力触探4#测点检测结果 (7)7.5静力触探5#测点检测结果 (8)1 概况受XXXXXXXXXXXXx公司的委托,我公司于2015年6月10日至6月12日对XXXXXXXXXX合同段路基原地面(软弱土层地基)进行静力触探试验,以确定现场土层的比贯入阻力并计算基本承载力。
本工程设计为公路等级二级,路基宽度12米,本段软弱土层地基桩号……………………………….。
本工程建设单位为, 代建单位:公司,设计单位为, 监理单位:监理所,施工单位为公司。
2 测点位置本次静力触探共检测5个点,测点位置由委托方现场确定,现场高程数据由委托方提供,详见下表。
3 检测依据本次检测,根据委托方要求,主要依据以下规程及标准: (1)《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 10018-2003; (2)本项目合同文件及其它相关技术资料。
4 检测主要设备本次采用的主要设备情况见下表。
5 检测主要原理静力触探适用于软土、黏性土、粉土、砂类土及含少量碎石土层,可划分土层界面、土类定名、确定地基承载力和单桩极限荷载、判定地基土液化可能性及测定地基土的物理学参数等。
试验时以一恒定的贯入速率将圆锥探头通过一系列探杆压入土中, 并按一定深度间距根据测得的探头贯入阻力大小来间接判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6 地基基本承载力确定方法本次试验探头采用单桥探头,确定地基基本承载力时,由于无地区使用经验可循,本报告参照《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 10018-2003表10.5.16-1“天然地基基本承载力算表”中软土层公式σ0=0.112Ps+5计算所得。
7 检测结果7.1静力触探1#测点检测结果1#测点,位于K104+428右幅距中2m处,原地面高程1851.670m,触探面高程1849.150 m,各土层深度的比贯入阻力及基本承载力检测结果见下表。
6131C 静力触探试验检测报告 - 模板
![6131C 静力触探试验检测报告 - 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3a78a7afad6195f312ba6bd.png)
检测报告NO: XXXXXXXX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检测方法:静力触探试验报告日期:某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地址:邮编:电话:传真:静力触探试验检测报告MMJC-6131C批准:审核:校核:项目负责:静力触探试验检测报告(附录)一、工程及地质概况根据《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土层情况自上而下为:1、填土:灰黄色,稍湿,松散,厚度约0.4~4.8m。
2、中砂:灰黄色,饱和,稍密,厚度约0.85~5.6m。
3、残积砂质粘性土:灰黄、灰白色,可塑~硬塑状,厚度约0.9~23.8m。
4、全风化花岗岩:灰黄、灰白色,硬塑状,岩芯呈砂土状,风化裂隙极发育。
土石工程分级为Ⅲ级。
厚度约0.5~28.35m。
5、强风化花岗岩(砂土状):灰黄、灰白色,岩芯呈砂土状,致密,散体结构,风化裂隙发育。
土石工程分级为Ⅳ级。
厚度约2.4~14.4m。
6、强风化花岗岩(碎块状):灰黄、灰白色,坚硬状,岩芯呈碎屑、碎块状,块状结构,风化裂隙发育。
土石工程分级为Ⅳ级。
7、中风化花岗岩:灰白色,块状结构,岩芯成柱、短柱状,裂隙尚发育,岩石坚硬程度为较坚硬,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62.0MPa。
土石工程分级为Ⅴ~Ⅵ级,未揭穿。
二、检测目的和内容对《XXXX工程》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后的桩间土进行静力触探试验检测,确定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模量,该工程场地完成静力触探孔10点。
三、检测原理及仪器静力触探(CPT)是用静力将探头以一定的速率压入土中,利用探头内的测力传感器,通过电子量测器将探头受到的贯入阻力记录下来。
由于贯入阻力的大小与土层的性质有关,因此通过贯入阻力的变化情况,可以达到了解土层工程性质的目的。
本次检测试验贯入系统采用WYSB型液压机;探头:单桥探头锥头面积15cm2;仪器编号为MMJC-236D-1;反力装置为地锚反力。
试验过程严格遵循《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程》(JGJ340-2015),保证贯入的垂直度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贯入速率按1.2±0.3米/分钟进行,按规范进行评价。
(完整word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完整word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ac27036ce2f0066f43322ab.png)
目录1 勘察工作概述 (3)1。
1工程概况 (3)1。
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3)1。
3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3)1。
4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4)1.5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4)1.5。
1勘探点布置原则 (5)1.5。
2勘探点的数量与深度 (5)1。
5.3完成工作量 (5)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5)2。
1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 (5)2。
2地层分布及岩土性质 (6)3 地震效应 (11)3。
1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 (11)3.2建筑场地类别 (11)3。
3地震液化判别 (11)3。
4场地、地基与基础应采取的抗震措施 (17)4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5)4.1场地稳定性评价 (15)4。
2土层工程性质评价 (17)4。
3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7)4.3。
1场地环境类型 (17)4.3.2场地冰冻区和冰冻段分类 (18)4.3.3地下水的腐蚀性 (18)4.4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基础设计计算参数 (18)4.5持力层与地基强度验算 (19)4。
6地基下卧层强度验算 (20)4。
7 复合地基.......................................................................................。
.。
19 4.8基坑开挖与降水 (23)5 结论 (21)1 勘察工作概述1.1 工程概况我公司承担并完成了某大队篮球馆工程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该工程位于某市某路以南,交通便利.拟建工程为1栋1层的篮球馆,荷载按每层15kPa计,基础埋深约1。
5m.1.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本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
本工程具有以下特征:1)根据由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该工程为一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2)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3)根据附近地质资料:场地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静力触探试验报告总结.doc
![静力触探试验报告总结.doc](https://img.taocdn.com/s3/m/f601fca1227916888586d794.png)
检测报告TEST REPORT报告编号:REPORT N O报告内容静力触探测定土的力学特性TEST CATEGORY工程名称——PROJECT NAME委托单位结构实验室C L I E N T南京工大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Nanjing Gongda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检测日期检测方法静力触探地基类型钻孔编号钻孔标高地下水位仪器类型及编号静力触探仪率定系数CPT1000探头类型及编号标定时间备注本报告共页二、地质条件描述未提供三、检测仪器仪器名称规格型号编号检定日期有效期静力触探仪CPT1000四、检测目的、依据、方法原理、判断标准1、检测目的测定土的力学特性。
2、检测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 142-20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3、方法原理(1)检测方法——静力触探(2)基本原理以静压力(相对动力触探而言,无动力或少动力冲击荷载)将一个内部装有传感器的圆锥型探头以均速压入土中,量测其贯入阻力。
由于地层中各类土的软硬程度不同。
探头所受的阻力不一样,经传感器将这种大小不同的贯入阻力通过电信号传人到记录仪中,再通过贯入阻力与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定性及统计相关关系。
实现按其所受阻力的大小划分土层,确定土的工程性质,获取土层剖面,用以推定原状土与处理土的地基承载力。
(3)试验过程1)贯入前,应先将触探头贯入土中0.5-1.0m ,然后提升 5-10cm,待记录无明显零飘漂移位时开始贯入。
触探的贯入速率应控制在( 1.2 ± 0.3 )m/min 范围内,在同一检测孔的实验过程中宜保持匀速贯入。
静力触探报告
![静力触探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f95d9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3.png)
静力触探报告报告编号:XXXXX检测时间:20XX年XX月XX日检测地点:XXXXX地段一、检测目的本次静力触探检测旨在了解地下土层的物理特性和力学性质,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二、检测设备及方法本次静力触探检测采用的设备为YDZ-2000型静力触探机,采用连续推进法进行测试,测试范围深度为0-20米。
三、检测结果1. 地下土层分布情况据本次静力触探检测得出,地下土层从表面到深部可以分为(顺序依次):填方土、淤泥、中风化泥岩(R 3-4级)、致密黄土、风积黄土、中风化砂岩(R 4-5级)。
2. 地下土层物理特性填方土:密度1.8-1.9g/cm³,含水率10-18%。
淤泥:密度1.5-1.6g/cm³,含水率25-35%。
中风化泥岩:密度1.9-2.2g/cm³,含水率12-18%。
致密黄土:密度1.9-2.1g/cm³,含水率10-14%。
风积黄土:密度1.3-1.5g/cm³,含水率20-25%。
中风化砂岩:密度2.0-2.3g/cm³,含水率12-16%。
3. 土层力学特性填方土:无法形成有效桩基。
淤泥:桩基极易沉降,需要采取加强措施。
中风化泥岩:深基础建设时需注意底部地层的稳定性。
致密黄土:适用于各类基础。
风积黄土:适用于建设轻型房屋。
中风化砂岩:适用于建设沉降容许较小的建筑物。
四、结论根据本次静力触探检测结果,填方土、淤泥、中风化泥岩、风积黄土层地力较弱,需要加强。
致密黄土和中风化砂岩地力较强,可使用于各类基础建设。
建议在后续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10.4_静力触探试验(岩土工程)
![10.4_静力触探试验(岩土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253e58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f.png)
记录仪器
• 我国的静力触探几乎全部采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因此, 与其配套的记录仪器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
• ①电阻应变仪; • ②自动记录绘图仪; • 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字式测力仪; • ④数据采集仪(微机控制)
3、标定系统
• 率定的目的是求出测量仪表的读数 与荷载之间的关系——率定系数k
• 测力传感器的率定 • 孔压传感器的饱和与率定
u(100kPa)
FR (%)
50 100 150 200 10 5 0 0
2
4
疏松至密实粗砂 土夹有细砂层
10
深度(m)
细砂土含粉土
正常固结的
粘质粉土
砂=10%
粉砂=70% 粘粒=20%
20
液限=38%
塑性指数
I p=15% k=8×10 -7cm/s
30
uH u0 H
二、孔压消散数据的处理
1.数据整理
FR值很小; 很小;
对于淤泥 2、淤泥质粘性土的
质粘性土, △u很大,且u-H
• 静力触探贯入系统由触探主机 (贯入装置)和反力装置两大 部分组成。触探主机的作用是 将底端装有探头的探杆一根一 根地压入土中。
• 触探主机按其贯入方式不同, 可以分为间歇贯入式和连续贯 入式;按其传动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机械式(手摇链条和电 动齿轮式)和液压式;按其装 配方式不同可分为车装式、拖 斗式和落地式等。
层——工程地质分层,并定土名。
孔压静探贯入曲线特征
土层
淤泥、 淤泥 质粘 性土
qc—H曲线特征
1、qc值很低,淤泥的qc小于 0.5MPa,淤泥质粘性土的 qc小于1.0Mpa;
2、qc-H曲线是平滑的,近似垂 线状,一般无突变现象,只 有遇到贝壳才突变。
静力触探试验报告1500字2024
![静力触探试验报告1500字2024](https://img.taocdn.com/s3/m/e8260d9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d.png)
引言概述静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勘探技术,通过触探设备的静力作用,可以获取土壤和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力学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基本参数。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静力触探试验的分析和研究,总结试验过程中的关键要点和试验结果的解读,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正文内容一、试验前准备1. 设备准备:确认静力触探设备的完好性,保证其在试验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地层资料收集:收集和分析已有的土壤和岩石地层资料,包括岩性、粒度分布、孔隙水压力等信息。
3. 试验区域选择:根据勘探需求,选择合适的试验区域,并确定试验孔的位置和布设方案。
二、试验过程1. 静力触探桩的安装: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静力触探桩,并使用专用设备将桩体安装到研究深度。
2. 静力触探桩的触探:通过施加静力作用,将静力触探桩不断驱入土层或岩石中,记录桩身的阻力和侧壁摩阻力。
3. 试验数据采集:在触探过程中,及时采集并记录触探阻力、桩身摩阻力等关键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试验参数计算:根据试验数据,通过相关公式和算法,计算土层或岩石的力学参数,如单位侧摩阻力、点载荷反力系数等。
5. 数据分析与解读: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已有资料进行比对,提取有效信息,为工程设计和地质研究提供依据。
三、试验结果解读1. 地层划分与土性分析:根据触探阻力曲线、桩身摩阻力曲线等数据,对地层进行划分和分类,并结合相关资料进行土性分析。
2. 地质参数计算:根据触探数据和相关公式,计算土层或岩石的重度、孔隙比、切线模量等地质参数,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
3. 岩土层特征评价:综合分析地层的物理性质和力学参数,评价岩土层的稳定性、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等。
4. 工程可行性分析:基于试验结果,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5. 潜在风险预警:通过地层分析和力学参数计算,发现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点或地质隐患,及时预警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四、试验误差与改进1. 试验误差分析:通过对试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源进行分析,如设备误差、数据采集误差等,评估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实验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2ed6dd4f78a6529647d53f0.png)
.《岩土工程勘察》实验报告目录试验一 (1)实验二 (5)试验三 (14)试验四 (21)试验一一、试验目的: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和变性特性二、实验原理:在拟建建筑场地上将一定尺寸和几何形状的刚性板,安放在被测得地基持力层上,逐级增加荷载,并测得每一级荷载下的稳定沉降,直至达到地基破坏标准,由此可得到荷载(p)-沉降(s)曲线。
三、使用仪器、材料:1.承压板2.加荷装置3.量测装置四、试验步骤:(1)正式加荷前,将试验面打扫干净以观测地面变形,将百分表的指针调至接近于最大读数位置;(2)按规定逐级加荷和记录百分表读数,达到沉降稳定标准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一般在加荷五级或已能定出比例界限点后,注意观测地基土产生塑性变形使压板周围地面出现裂纹和土体侧向挤出的情况,记录并描绘地面裂纹形状(放射状或环状、长短粗细)及出现时间。
(3)试验过程的各级荷载要始终确保稳压,百分表行程接近零值时应在加下一级荷载前调整,并随时注意平台上翘、锚桩拔起、撑板上爬、撑杆倾斜、坑壁变形等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必要时可终止试验。
快速法加载:特点是加荷速率快、试验周期短,一般情况下试验过程仅数小时至十多个小时,但其测试成果和适用条件与常规方法略有差异。
快速载荷试验仍是逐级加荷,但前后两级加荷的间隔时间是固定的,一般为10~30min,有规定为60min的。
五、试验过程原始记录根据以下3 试验点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观察数据,试绘出3个点的P-S 曲线,并确定该场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表1-1沉降观察数据表1)根据以上数据绘制3个试验点P-S曲线图(如图1-1、1-2、1-3)图1-11#试验点荷载-位移(p-s)曲线图图1-2 2#实验点荷载-位移(p-s)曲线图图1-3 3#实验点荷载-位移(p-s)曲线图OA段为弹性阶段,曲线特征为近似线性,基本上反映了地基土的弹性性质,A点为比例界限,对应的荷载称为临塑荷载;AB段为塑性发展阶段,曲线特征为曲率加大,表明地基土由弹性过渡到弹塑性,并逐步进入破坏;BC段为破坏阶段,曲线特征为产生陡降段,C点对应的荷载称为破坏荷载,在该级荷载作用下压板的沉降通常不能稳定或总体位移太大,C点荷载的前一级荷载(不一定是B点)称为极限荷载。
静力触探试验报告
![静力触探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dbddb9027284b73f3425087.png)
成员:说明:1、土体来自测试点的原状土。
P。
2、实验所测参数:比贯入阻力S3、时间:2014.12.17静力触探试验一、静力触探现场试验要点(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设置反力装置(利用钢砂重量)。
2.安装好加压和量测设备,并用水准尺将底板调平。
3.检查仪表是否正常。
4.检查探头外套筒及锥头的活动情况,并接通仪器,利用电阻挡调节度盘指针,如调节比较灵活,说明探头正常。
(二)试验步骤和方法⑴室内标定探头传感器的非线性、重复性、滞后误差和温度漂移误差,室内归零误差范围± (0.5%~1%) ,现场应<3%,绝缘电阻≥50M⑵将电缆按探杆连接顺序一次穿过所有的探杆,安装触探机和反力系统,使探杆、压力尽可能垂直,并在贯入过程中随时调整垂直度。
⑶探头入土后应停留片刻,待探头温度与土的温度一致后,提升探头(使探头不受力),调整零读数。
⑷将探头匀速(1.2 m/min)垂直地压入土层中,每隔10cm记录q。
s需测定土层的固结系数时,停止贯入,测记孔压的消散过程。
⑸终孔后将探头提至地表,记录应归零。
若误差较大,应检查原因。
⑹试验时,深度记录误差一般为± 0.1%。
当孔斜超过15°,应停止贯入。
二、试验成果整理(一)单孔资料的整理1.初读数的处理初读数是指探头在不受土层阻力的条件下,传感器的初始应变的读数。
影响初读数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温度。
因为现场工作过程的地温与气温同探头标定时的温度不一样。
消除初读数影响的办法,可采用每隔一定深度将探头提升一次,在其不受力的情况下将应变仪调零一次,或测定一次初读数。
后者在进行应变量计算时,按下式消除初读数的影响01εεε-=式中:ε——应变量,εu ;1ε——探头压入时的读数εu ; 0ε——初读数εu 。
(六) 1.上下层贯入阻力相差不大时,取超前深度和滞后深度的中点,或中点偏向小阻值土层5~10cm处作为分层界面。
2.上下层贯入阻力相差1倍以上时,当由软层进入硬层或由硬层进入软层时,取软层最后一个(或第一个)贯入阻力小值偏向硬层10cm处作为分层界面。
静力触探报告
![静力触探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4acee97d4d8d15abe234ec0.png)
2静力触探试验2.1 试验的目(1)间接评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等性质的相关参数;(2)确定地基承载力;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并对地基土进行分层及土类鉴别。
(3)用于土类定名,并划分土层的界面;(4)评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渗透性质的相关参数;2.2试验的基本原理静力触探试验是根据探头贯入地层中所受所受阻力大小及其变化来判断厂区地质条件的。
静力触探的基本原理就是用准静力(相对动力触探而言,没有或很少冲击荷载)将一个内部装有传感器的触探头以匀速压入土中,由于地层中各种土的软硬不同,探头所受的阻力自然也不一样,传感器将这种大小不同的贯入阻力通过电信号输入到记录仪表中记录下来,再通过贯入阻力与土的工程地质特征之间的定性关系和统计相关关系,来实现取得土层剖面、提供浅基承载力、选择桩端持力层和预估单桩承载力等工程地质勘察目的。
静力触探试验所能获得的土层信息与探头的性能有很大的关系。
单桥探头测得圆锥所受土体总的阻力,即贯入比阻力s p ,双桥探头同时测得锥尖阻力c q 和侧壁摩阻力s f ,这些参数广泛用于桩基承载力设计中。
孔压探头是在双桥探头基础上增加了孔压测量传感器,因此测试过程中除了能够获得锥尖阻力c q 和侧壁摩阻力s f 之外,还可以获得孔压u ,并可在静止状态下在某一深度进行孔压消散试验,得到土层固结特性。
2.3试验的适用范围静力触探试验适应于软土、粘性上、粉土、砂类土和含有少量碎石的土层。
与传统的钻探方法相比,静力触探试验具有速度快、劳动强度低、清洁、经济等优点,而且可连续获得地层的强度和其他方面的信息。
不受取样扰动等人为因索的影响。
这对于地基土在竖向变化比较复杂,而用其他常规勘探试验手段能大密度取土或测试来査明土层变化;对于在饱和砂土、砂质粉土及高灵敏性软土中的钻探取样往往不易达到技术要求,或者无法取样的情况。
静力触探试验均具有它独特的优越性。
因此,在适宜于使用静力触探的地区,该技术普遍受到欢迎。
静力探触实验成果报告
![静力探触实验成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9bca858762caaedd33d412.png)
静力触探报告岩土工程勘察静力触探报告提交单位:提交时间:目录一、工程概述 (1)二、目的任务 (1)三、现场测试 (1)四、静力触探试验规范 (2)五、室内资料整理流程 (2)六、静探资料方法技术 (2)七、最终成果资料 (3)八、附表九、附图1双桥静力触探状图42孔,共计46张。
一、工程概述静力触探适用于软土、一般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含砾较少的碎石土,作为一种快速、准确、有效的岩土原位测试方法,在岩土勘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开展了此次双桥静力触探测试。
二、目的任务分别采集各设计孔不同深度岩土层的锥尖阻力(qc)、侧壁阻力(fs)数值,并按规范进行数据统计、计算、绘图,为拟建场地提供以下岩土力学参数:1.利用绘制的qc 、fs曲线图,结合地区经验值及相邻钻孔的编录资料,可对岩土层进行准确的力学划分;2.根据场地统计的各岩土层qc 、fs平均值,利用地区经验工式可估算场地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不同桩型的桩侧极限侧阻力、端阻力极限标准值;3.根据各孔岩土层的qc 、fs值,估算不同桩型、桩长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4.根据实测qc值、场区的设计地震分组、烈度,可进行场地饱和砂土、粉土的液化判别;三、现场测试3.1 测试工作概述静力触探测试工作于2011年7月5日完成,共对个42个静探孔进行了测试,其中第○9层及其以上浅部静探孔38个,○14层及其以上的中深部静探孔4个,测试累计深度860.90m。
3.2 测试仪器本次工作采用的测试仪器如下:1.贯入系统-主机(SYW-15手卡型静力触探设备)、探杆及反力设施。
2.探测系统-双桥静力触探探头及传输信号的8芯屏蔽电缆线。
(设备产地: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光明勘测设备厂)3.记录系统LMC-D310型静探微机。
(静探微机产地:江苏省凓阳市科尔仪器有限公司)四、静力触探试验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静力触探试验规程》YS5223-2000;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度规程》TB10018-2003;五、室内资料整理流程1.将LMC-D310型静探微机资料通讯到计算机。
实验一静力触探试验实验报告书(二)2024
![实验一静力触探试验实验报告书(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63c7158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c.png)
实验一静力触探试验实验报告书(二)引言概述:静力触探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勘察方法,通过探杆在地下插入的过程中测量阻力变化,从而确定地层的力学特性和土壤的承载力。
本实验旨在通过静力触探试验,对地下地层进行勘察与分析,并总结实验结果。
正文:1. 实验目的:1.1 了解静力触探试验的原理和方法;1.2 掌握静力触探试验所涉及的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1.3 通过试验数据分析,获取地下地层的力学特性和承载力信息;2. 实验过程:2.1 准备工作:2.1.1 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2.1.2 预先确定试验点位,并进行清理和标记;2.1.3 搭建触探仪器设备,并进行校准;2.2 进行触探过程:2.2.1 插入试验管到设定深度,并记录插入阻力;2.2.2 根据需求,进行贯入阻力的测量;2.2.3 根据试验要求,进行静力触探数据的采集;2.3 数据处理:2.3.1 清理数据,排除异常值;2.3.2 根据公式计算地层的承载力指标;2.3.3 绘制实验结果曲线;3. 实验结果分析:3.1 阻力变化图:3.1.1 通过阻力变化曲线,揭示地下地层的力学特性;3.1.2 分析曲线的形状和变化趋势,对地层进行评估;3.2 承载力计算结果:3.2.1 根据触探数据计算地下地层的承载力指标;3.2.2 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判断地层的稳定性和承载性能;4. 结果讨论与展望:4.1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指出其中的影响因素和不确定性;4.2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进一步研究和优化的方向;5. 结论:通过静力触探试验,我们成功获取了地下地层的力学特性和承载力信息。
实验结果表明,展望未来,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优化地层勘探方法,提高勘察效率和准确性,并为工程建设和地质预测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总结:本文主要介绍了实验一静力触探试验的实验报告书,通过阐述实验目的、实验过程、数据分析等部分,对静力触探试验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
静力触探实验报告
![静力触探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5491c684254b35eefd3477.png)
TB10018-2003
试验单位
0 0
试表58 共 页第 页
0
检测性质
施工自检
0
试验人
k195+890
复核人
2012.10.06
审核人
10 35.7 K195+890
锥角锥角( 。) 有效 侧壁
触孔编号
土层名称
比贯入阻 力ps
(kPa)
锥尖阻力 qc或ps(kPa)
/
95
/
/
-4
/
/
61
/
/
41
/
/
175
/
5
/
5
/
5
/
5
/
5
/
设备信息 结论
监理工程师意见
静力触探仪30KN、MSJ1-119
试验过程符合BT10018-2003规程要求 。
备注
测点土样处于流塑状态
成果图列如 下表: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试验依据 检测编号 检测路段 工程部位 报告日期 锥底截面积
(c /
2.8 2.9 3.0 3.1 3.2 3.3
0 0 0 0 0 成果图:
四川省遂资眉高速公路眉山段工程项目
合同号:
四川省亚通公路工程建监理所
编 号:
静力触探试验报告
43
/
/
125
/
/
433
/
/
1519
/
/
0
/
/
0
/
/
0
/
/
0
/
/
0
/
60
探头标定系数KP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示例精选全文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示例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ad1034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9.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勘察报告示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我公司受**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筹建的“**中国研发中心”工程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一、前言(一)工程概况拟建“**中国研发中心”工程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开发区内东川路****号,文井路以西地块。
此次拟建项目为单幢2层实验室,拟采用桩基础。
建筑面积8400.00m2。
拟建建筑物均无地下室,基础埋深均按1.50m考虑。
本工程由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承担设计。
勘察项目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目的本次勘察的目的及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1)查明拟建场地地面以下50.0m深度范围内地基土的分布规律及工程地质特征,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地基土工程地质条件作出分析与评价。
(2)查明本场区浅层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渗透性及判定其对混凝土有无腐蚀性。
(3)判定浅层地基土的场地地震效应及判别本场地类别和场地土类型,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查明暗浜、暗塘和地下障碍物(如人防)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埋深、走向、范围等),并评价其对天然地基的影响,对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4)为拟建2层实验室建议合理经济的桩基类型、选择适宜的桩基持力层;提供不同桩型的设计参数,并估算桩基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5)提供桩基础沉降计算参数,并估算沉降量。
(三)执行的规范、规程(1)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2)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3)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4)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J08-40-94)(5)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外业操作规程》(DG/TJ08-1001-2004)(6)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GJ08-72-98)(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标准《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14)国家行业标准《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 83-91)(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和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静力触探试验(岩土工程)
![静力触探试验(岩土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88cbc24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7.png)
静力触探试验的原理是通过测量土壤的贯入阻力, 结合土壤的物理性质,推算出土的工程性质,如土 壤的容重、土壤的压缩模量等。
静力触探试验的重要性
静力触探试验是岩土工程中常 用的原位测试方法之一,可以 对土体的工程性质进行评估, 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 参考依据。
智能化数据处理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静力 触探试验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和分 析,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05
静力触探试验的案例分析
工程案例一: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总结词
静力触探试验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广泛,主要用于评估土层 的工程性质和承载能力,为地基处理和边坡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详细描述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静力触探试验通过在土层中施加恒定压力, 测量土层的变形和位移,从而确定土层的物理性质和力学参数。 这些数据对于设计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合适的填筑材料以 及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考。
06
结论
静力触探试验在岩土工程中的重要性
评估土层工程性质
静力触探试验通过测量土层的物理和力学参数, 如锥尖阻力、侧摩阻力等,为岩土工程设计和施 工提供重要依据。
确定地基承载力
通过静力触探试验,可以确定土层的承载力和变 形特性,有助于评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指导基础设计
静力触探试验的结果可用于指导基础设计,包括 基础类型、尺寸和深度等,从而提高基础设计的 合理性和经济性。
03
静力触探试验的数据分析
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筛选
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筛选,排除异常值和误差 较大的数据。
静力触探实习报告
![静力触探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47d908c281e53a5802ff29.png)
c、标定系统
利用标定系统率定出测量仪表读数与荷载间的关系,得到率定系数K。
二、静力触探基本原理
2.1
静力触探是岩土工程勘察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原位测试项目,其基本原理就是用准静力将一个内部装有传感器的标准规格探头匀速压入土中,由于地层中各种土的密实度或状态不同,探头所受阻力不同,传感器将这种大小不同的贯入阻力转化为电讯号,通过记录仪表记录下来,通过贯入阻力与图的工程地质特性之间的定性关系和统计相关关系,来实现剖分土层,提供浅基础承载力、选择桩尖持力层和预估单桩承载力等勘察目的。
2.2
将探头压入土中时,由于土层的阻力,使探头受到一定的压力。土层的强度愈高,探头所受到的压力愈大。通过探头内的阻力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将土层的阻力转换为电讯号,然后由仪表测量出来。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需运用三个方面的原理,即材料弹性变形的虎克定律、电量变化的电阻率定律和电桥原理。
传感器受力后要产生变形。根据弹性力学原理,如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弹性范围,其应变的大小与土的阻力大小成正比,而与传感器截面积成反比。因此,只要能将传感器的应变大小测量出,即可知土阻力的大小,从而求得土的有关力学指标。
表5-6静力触探承载力经验公式
编号
公式
适用范围
公式来源
1
fak=104ps+26.9
粘性土0.3<ps<6
勘察规范(TJ21-77)
2
fak=20ps+59.5
粉细砂1〈ps〈15
用静探测定砂土承载力
3
fak=36ps+76.6
中粗砂1〈ps〈10
武汉联合小组
静力触探实习报告
![静力触探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9d155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6.png)
一、实习背景静力触探试验是一种现场测试方法,通过使用静力匀速向土层中压入探头来获得探头阻力的现场试验。
在工程建设中,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性,了解土层的力学性质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选择了静力触探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静力触探试验的原理、方法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实习目的1. 熟悉静力触探试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2. 学会使用静力触探仪进行现场试验;3. 了解静力触探试验在工程中的应用;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静力触探试验原理及设备静力触探试验是通过将探头匀速压入土层,测量探头所受的阻力,从而获得土层的力学性质。
试验原理如下:(1)当探头压入土层时,土层对探头产生阻力,该阻力与探头压入深度成正比;(2)通过测量探头所受的阻力,可以计算出土层的抗剪强度、内摩擦角等力学性质。
静力触探试验设备主要包括:静力触探仪、探头、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
2. 静力触探试验操作方法(1)现场勘察:确定试验地点,了解土层分布情况;(2)布设试验孔:按照设计要求,布设试验孔,确保试验孔的垂直度;(3)安装探头:将探头连接到静力触探仪,调整探头位置;(4)进行试验:匀速压入探头,记录探头所受的阻力;(5)数据处理:将试验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 静力触探试验在工程中的应用(1)确定土层力学性质:通过静力触探试验,可以了解土层的抗剪强度、内摩擦角等力学性质,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2)评估地基承载力:根据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可以评估地基承载力,为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提供依据;(3)检测工程质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静力触探试验,可以检测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静力触探实习,我掌握了以下知识和技能:1. 熟悉了静力触探试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2. 学会了使用静力触探仪进行现场试验;3. 了解了静力触探试验在工程中的应用;4. 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图设计勘测阶段岩土工程部分静力触探试验报告XX热电厂施工图设计勘测阶段岩土工程部分静力触探试验报告GB/T19001质量认证注册号:05XXX10038R1LGB/T24001质量认证注册号:05XXX10037R0LGB/T28001质量认证注册号:05XXX10049R0L勘察证书编号:03XX01??XXXXXX年12月 XX批准:审核:校核:编写: 目录1概况2厂址地质条件3试验方法和技术措施3.1试验方法3.2 技术措施4资料整理4.1符号4.2 地层划分4.3地基土承载力的确定4.4压缩模量的确定4.5砂土密实度的确定4.6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4.7资料分析5结论1概况XX热电厂位于XX省XX市XX市西北1km处,厂址位置处于XX 市东大坞乡辖区。
厂址西侧紧邻XX市污水处理厂,厂址内地形开阔、平坦,多为农田。
京?九铁路在厂址东侧经过,厂址西侧有有106国道和XX市外环公路南北向通过,交通方便。
依勘测大纲要求:厂址施工图勘测共布置双桥静探孔114个,平均设计孔深约25--35.00m,并提交各试验孔静力触探试验成果。
XX热电厂厂址地基处理为桩基方案:主要建筑物为预制PHC 管桩(PHC-AB 600 110?);一般附属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泵压灌注桩(CFG 400?)复合地基。
为此,工程布置大量的静力触探试验孔,结合工程试桩,估算厂区主要建筑物单桩极限承载力,为配合工程桩施工方案、进度等提供依据。
工程始于XXXX年11月2日至12月7日结束,共完成双桥静探孔111个(翻车机场地未征地,3个静探孔没有做),总进尺 3237.80米。
其中,主厂房区域、冷却塔、输煤栈桥建筑物深孔由本单位完成53个,进尺1787.8m,外委兄弟单位(XX第四水文地质队)完成附属建筑物静探孔58个,进尺1450.0m(见表1)。
2 厂址地质条件拟建厂址地貌属于华北冲洪积平原,地层为第四系覆盖层,岩性以粉土、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姜石,局部有粉、细砂夹层,地层规律性差。
地面高程为6.6?7.2m,地下水位为2.5?3.0m。
厂址地质地层特征见表2。
XX热电厂静力触探试验工作量统计表 1-1勘探点编号勘探点类型地面高程m 坐标双桥静探深度mXm Ym备注S2 静力触探试验孔 7.03 5266.495 3423.529 33.20S3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7 5266.749 3474.057 32.30S5 静力触探试验孔 7.07 5280.160 3399.138 35.50S7 静力触探试验孔 7.09 5280.160 3439.042 32.60S8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0 5280.160 3479.319 30.40S10 静力触探试验孔 7.94 5280.160 3519.222 35.50S12 静力触探试验孔 7.08 5293.590 3397.825 35.40S14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8 5293.227 3447.586 33.00S16 静力触探试验孔 7.15 5293.590 3503.265 35.10 北移3mS18 静力触探试验孔 7.03 5323.607 3380.323 34.50S20 静力触探试验孔 7.01 5311.611 3423.226 34.50S22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4 5311.611 3475.289 34.00S23 静力触探试验孔 6.29 5310.559 3500.629 34.50S25 静力触探试验孔 7.58 5322.954 3534.422 29.80S27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8 5342.935 3423.226 35.40S29 静力触探试验孔 6.32 5343.026 3500.629 29.40 北移4mh+1mS30 静力触探试验孔 7.03 5371.954 3385.928 33.50S32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8 5373.224 3427.710 34.70S34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8 5371.391 3481.975 34.50S36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3 5371.391 3529.422 30.90S37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2 5408.486 3401.067 34.80S38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5 5408.504 3424.145 34.80S39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6 5408.958 3475.299 33.10S41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3 5438.921 3373.597 33.30 南移3mS42 静力触探试验孔 5.34 5437.814 3399.977 34.50S44 静力触探试验孔 5.72 5439.121 3449.626 34.70S46 静力触探试验孔 6.12 5438.467 3496.983 34.40 南移3mh-0.5mS48 静力触探试验孔 6.79 5466.633 3372.829 34.80 南移3mS50 静力触探试验孔 5.63 5465.000 3426.902 34.50XX热电厂静力触探试验工作量统计表 1-2勘探点编号勘探点类型地面高程m 坐标双桥静探深度mXm Ym备注S51 静力触探试验孔 5.77 5464.582 3450.101 34.50S53 静力触探试验孔 5.96 5464.945 3496.326 35.00 南移3mh-0.3mS54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2 5466.794 3518.133 33.20S55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8 5489.899 3422.953 34.50S57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4 5521.822 3476.309 34.60S59 静力触探试验孔 7.34 5584.451 3496.639 35.00 南移5mS61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0 5605.522 3435.971 34.80S63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8 5543.818 3413.874 34.50S66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6 5515.888 3404.824 34.70S70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1 5605.485 3340.420 34.50 S72 静力触探试验孔 6.63 5583.399 3279.176 34.70 S74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9 5522.802 3301.466 34.60 S76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0 5544.852 3361.467 34.70 S77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5 5564.107 3319.897 34.50 S78 静力触探试验孔 6.78 5608.171 3374.607 25.00S79 静力触探试验孔 6.79 5608.171 3400.946 25.00S81 静力触探试验孔 6.79 5648.624 3325.472 25.00 S83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2 5648.624 3398.906 25.00 S85 静力触探试验孔 6.67 5649.694 3480.430 25.00 S87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5 5696.154 3363.275 25.00 S89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4 5694.557 3439.930 25.00 S92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2 5741.561 3361.114 25.00 S94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1 5740.490 3438.850 25.00 S97 静力触探试验孔 6.76 5746.243 3301.991 25.20 S99 静力触探试验孔 6.71 5673.596 3505.709 25.00 S101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7 5741.615 3508.052 25.10 S103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0 5776.315 3507.113 未征地S105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0 5803.374 3478.036 34.40 S106 静力触探试验孔 6.67 5812.502 3546.652 未征地S107 静力触探试验孔 6.70 5791.378 3546.652 未征地XX热电厂静力触探试验工作量统计表 1-3勘探点编号勘探点类型地面高程m 坐标双桥静探深度mXm Ym备注S109 静力触探试验孔 6.69 5731.343 3531.533 34.40 S111 静力触探试验孔 6.65 5651.763 3531.624 34.70 S113 静力触探试验孔 6.75 5592.292 3531.624 34.50 S114 静力触探试验孔 6.76 5536.341 3531.331 34.70 S115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1 5508.501 3531.624 34.60 S116 静力触探试验孔 6.70 5456.470 3531.372 30.50 S117 静力触探试验孔 6.71 5432.696 3531.230 30.70 S118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0 5145.755 3418.055 25.00 S119 静力触探试验孔 6.77 5145.373 3471.734 25.00 S122 静力触探试验孔 6.75 5167.877 3443.829 25.00 S123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4 5168.149 3470.653 25.00 S124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4 5168.694 3495.579 25.10 S127 静力触探试验孔 6.72 5192.813 3443.283 25.00 S129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6 5192.287 3494.488 25.00 S130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8 5192.287 3519.151 25.00 S132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4 5127.643 3390.392 25.00 S133 静力触探试验孔 7.17 5163.631 3360.952 25.00S135 静力触探试验孔 7.16 5200.853 3360.952 25.00 S136 静力触探试验孔 7.09 5200.435 3389.837 25.00 S138 静力触探试验孔 7.03 5245.152 3443.273 25.00 S139 静力触探试验孔 7.15 5244.699 3510.445 25.00 S140 静力触探试验孔 7.09 5129.512 3331.502 25.00 S144 静力触探试验孔 7.10 5261.976 3326.169 25.00 S146 静力触探试验孔 7.03 5132.633 3285.084 25.00 S147 静力触探试验孔 7.16 5180.635 3285.862 25.00 S149 静力触探试验孔 7.17 5179.855 3262.067 25.00 S150 静力触探试验孔 7.19 5204.464 3234.758 25.00 S151 静力触探试验孔 7.06 5129.911 3209.418 25.00 S153 静力触探试验孔 7.14 5206.805 3209.025 25.00 XX热电厂静力触探试验工作量统计表 1-4勘探点编号勘探点类型地面高程m 坐标双桥静探深度mXm Ym备注S154 静力触探试验孔 7.09 5331.556 3326.169 25.00 S156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5 5393.750 3326.876 25.00 S158 静力触探试验孔 7.10 5371.609 3272.813 25.00 S159 静力触探试验孔 7.11 5373.025 3304.061 25.00S161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8 5438.032 3329.330 25.00 S163 静力触探试验孔 6.46 5438.376 3274.217 25.00 S165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2 5479.482 3273.864 25.00 S166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2 5460.862 3304.405 25.00 S168 静力触探试验孔 6.56 5479.137 3329.330 25.00 S169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7 5425.872 3241.707 25.00 S171 静力触探试验孔 7.03 5425.255 3200.299 25.00 S173 静力触探试验孔 7.01 5458.467 3214.842 25.00 S174 静力触探试验孔 6.59 5484.291 3202.803 25.00 S175 静力触探试验孔 6.62 5483.765 3218.952 25.00 S176 静力触探试验孔 6.79 5523.619 3244.242 25.00 S180 静力触探试验孔 6.91 5563.381 3247.059 25.00 S182 静力触探试验孔 6.79 5596.665 3223.386 25.20 S184 静力触探试验孔 6.68 5624.868 3246.494 25.00 S186 静力触探试验孔 6.61 5624.577 3200.006 25.00 S188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6 5685.446 3276.227 25.00 S190 静力触探试验孔 6.77 5755.008 3275.257 25.00 S191 静力触探试验孔 6.61 5650.910 3237.273 25.00 S192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8 5721.942 3237.354 25.00 S195 静力触探试验孔 6.20 5685.446 3198.945 25.00 S197 静力触探试验孔 6.80 5754.736 3199.319 25.20 合计3237.80厂址地质地层特征表 2地层层序地层岩性层底深度(m) 备注①粉土 1.5?3.0②粉砂 3.5?5.6③或粉土13.4?16.5④粉质粘土或粉土 18.0--22⑤粉质粘土 24.5--26.0⑥粉土 28.5?31.0⑦粉土 35.03试验方法和技术措施3.1试验方法试验设备使用LTC5081 TCT20A型静力触探车,最大贯入能力20吨,探头规格为15cm2双桥探头,数据采集为KU?U310型微电脑自动采集仪,反力装置由6根锚杆长1.00m,直径300mm的锚片组成,将地锚下入地层深1.00m作反力,每根地锚反力2吨,加上汽车自重8吨,总反力为2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