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理解

合集下载

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探讨

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探讨

党 的十 八 届 三 中全 会 《 关 于全 面深 化 改 革 若 干 重 大 问题 的决 定 》 中明确 指 出 : “ 城 乡 二元 结构 是制 约城 乡 发展 一体 化 的主 要障 碍 。 必 须 健 全 体 制 机 制 ,形 成 以 工 促 农 、 以 城 带 乡 、 工 农 互 惠 、 城 乡 一 体 的 新 型 工农 城 乡关 系 , 让广 大农 民平 等 参 与 现 代 化进 程 、 共 同分 享现 代 化成 果 。 ”农 村 是我 国全 面建 成 小康 社会 的关键 和基 础 、重 点和 难 点 ,必须 进 一步 加快 统 筹城 乡发 展步 伐 ,迅速 改 变农 村 落后 状况 和 面貌 ,形 成城 乡经 济社 会发 展一 体化 格局 。 研 究表 明 ,城 乡一 体 化 将 经 历 两个 阶段 ,单 向的 城 乡 一体 化 和 双 向 的 城 乡 一体 化 。首 先 是 在 工 业化 的带 动 下 ,农 村 要素 向城
镇 的集 聚 过 程 , 而后 是一 个 由城 镇 向农 村 的扩 散 过 程 。 虽然 城 乡 差 距 可 通 过 市场 的配 置 在 漫 长 的 经 济运 行过 程 中 自动 予 以 克服 , 但 仅 靠 市 场 来 缩 小城 乡差 距 是 一 个 漫 长 的过 程 ,政 府 在 其 中 的作 用 往 往 能 取 得 赶 超 的 效果 。 目前 我 国还 处在 城 乡 一 体 化 的第 一 阶 段 ,但 部 分 地 区 也 已经 开 始 呈 现 城 市 要 素要 农 村 流 动 的 趋 向 。为 此 ,立 足 长 远 , 应 当把 促 进 土 地 、 资 金 、技 术 等 优 质 要 素流 入 农 村 作 为 下 一 步 推 进城 乡一 体 化 的关 键 , 最终 实现 城 乡 融 合 。 建议 下 一 步 的城 乡一 体化 着 力于 以下几 个方 面 : 以工业 项 目带动 农 民就 业增 收 纵 观 全 国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先 进 地 区 , 如 江 阴 华 西 村 等 , 大 多 是 依 靠 农 业 起 家 、 工 业 发家 、三 产 发 家 。 一 方面 , 当地 工 业 发 达使 农 民 进 了 工 厂 成 为 了 产 业 工 人 , 另 一 方 面 , 农 业 是 集 中 规 模 的 高 效 农 业 ,并 通 过 发 展 休 闲观 光 农 业 ,促 进农 民增 收 致 富 。农 民住 房 保 证 有 整 齐 划 一 的 联排 别墅 , 出行 有 宽 阔 的大 路 ,身 份 也 逐渐 向 市 民 转 换 。 因 此 , 要 大 力 实 施 以 工 促 农 战 略 , 加 快 各 级 各 类 工 业 园 区载 体 建 设 ,建 立 产 业对 口转 移 机 制 , 引进 一 批 带 动 性 强 、 规 模 大 的项 目 ,加 快 发 展 步伐 , 以工 业 项 目带动 农 民就 业 增 收 。 要 大 力 发 展 农 产 品 加 工 业 。 目前 我 国 的 农 产 品加 工 业 发 展 较 滞 后 ,农 产 品加 工 转 化 率 还 较低 。我 国农 产 品 加 工值 与 农 业 产 值 之 比为 0 . 8 5: 1 ,而 发 达 国家 为 3 : 1 。为此 ,要 坚持 用 工业 的理念 发 展 农 业 ,推 进 农 业 产 业 前 伸 后延 ,做 强 农 业 产 业链 两端 ,发 展 相 配 套 的加 工 、储 藏 、市 场 等 配套 体 系 ,使 农 民不但 在 生 产 环 节 ,而 且在 加 工流 通环 节 都 能够 取得 收 益 ,得 到更 多 的收入 。 二 、着 力推 进农 业 适度 规模 经 营 在 维持 家 庭 承 包 经 营 制度 稳 定 的基 础 上 ,将 家庭 分 散 经 营 向 规 模 化 经 营 转变 ,是 调 整 农 业 结构 、提 高 农 业 经 济 效 益 、推 进 农 业 产 业 化所 必须 实现 的一 个 突 破 , 也是 一 个 重 大 难 点 。家 庭 联 产 承 包 经 营 责任 制 解 决 了耕 者 有 其 田 ,解 决 了 当时 八亿 农 民 的温 饱 问题 , 而 当 前 需要 解 决 的 问题 是 适度 规 模 经 营 问题 , 这是 实现 农 业 现 代 化 的 必经 之 路 。著 名 经 济 学 家厉 以宁 认 为 未 来 农村 种 田主 要 是 三 种 人 , 一 是种 植 能 收 、 种 植 大户 。二 是 农 民专 业合 作 社 , 三 是 农 业 企 业 , 带着 资本 和 技 术 下 乡 。这 三 种 人 种 田都 需要 农 业 的 适 度 规 模 经 营做 支撑 。 当前 ,我 国农 村 剩 余 劳 动 力 大量 转 移 , 农 业 规 模 经 营 有 了一 定 的发 展 ,但 千 家 万户 小 农 业 的 经 营格 局 还 难 以改 变 ,龙 头 企业 和 专 业 合 作 社 的 带动 面 还 不 广 , 处在 “ 小 马 拉 大 车 ”境 地 , 不仅 阻断 了产 业 链 的 连接 ,迟 缓 了农 业机 械 化 的 进 行 ,而 且 阻碍 了优 质 、标 准 、无 公 害 生产 技 术 的使 用 与研 发 。 因 此 ,要 探 索 农 村 土地 流 转 的 新 形 式 , 大力 发 展 规 模 农 业 、 高效 农 业 、 设 施 农 业 。 同 时 , 大 力 扶 持 农 业 专 业 合 作 社 和 农 业 龙 头 企 业 发 展 ,在 规 范 经 营 、利 益 分 配 、 监 督 约束 等 方 面 强 化 管 理和 服 务 ,促 进 农 业 适 度规 模 经 营 。要 借 鉴 先 进地 区承 包 地 经 营 权流 转 及 在 其 基 础 上 出 现 的 工商 资本 参 与 农 业 产业 结构 调 整 的 经 验 , 如 苏 南 等 地土 地 规模 经 营 发展 迅 速 ,苏 州 昆山农 户 户均 土 地 达到 l 4 6 亩 。他 们 的 经 验 有 两 条 :一 是 加 强 农 村 土地 承 包 经 营 权 流 转租 赁 市 场 建 设 ,二 是 大 力 推进 土 地 股 份 合 作 , 土地 股 份 合 作 大 大 降低 了农 业 规 模 经 营 的 交 易成 本 ,提 供 一 个 能迅 速 把 土 地 集 中 起来 , 又 不侵 犯 农 民产 权 的制 度 安排 。 三 、加 大对 “ 三 农” 的 财政 金融 扶持 力 度 是推 进农 村金 融 制度 改革 。资金 缺 乏是制 约农 村 发展 的症 结

城乡体化发展启新篇章———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体会

城乡体化发展启新篇章———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体会

【 深入 学习党的十八届 三中全会精神 】
城 乡一体化发展 开启新 篇章
— —
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体会
郝华 勇
(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经济学与 经济管理教研部 , 湖 北 武汉 4 3 0 0 2 2 )
摘 要: 党 的十八 届 中全会 制定 了全 面深化 改 革 的总体 方 案 , 对 城 乡一体 化 发展 从 加快 构 建新 型
地 承包 经营权 , 发 展壮 大集体 经 济 。” … ( P 2 2 ) 现代 农 业在 产 业 主体 上表 现 出多元 化 的特 征 , 即市场
称《 决定》 ) 对城乡发展问题 明确指出要健全城 乡
发展 一体 化体 制机 制 。正 是基 于实 现城 乡一 体化
主体 由不 同成分构成 , 既有家庭 经营 , 也有互 助 式的集体经营 、 合作经营 , 还有对技术 、 资金集约 程度要求更高的农业行业 , 需要 由企业经营 。目 前, 在构建新型农 业经营体系中 , 需要立 足人 多


加 快构 建新 型农 业经 营体 系
其 是 发 展 中 国家 在 工 业 化 过 程 中都 需 要 面 临 和 解 决 的历 史 任务 。 中国 的城 乡 发展 问题 , 既 有 与 其 他 发 展 中 国家 相 似 的共 同性 ,如 城 乡差 距 扩 大、 农 业 比较 效 益 低 下 、 农 村 生产 要 素 流 失 等 方 面, 也 有 中 国国情 下 的特 殊性 , 如人 口基数 大 、 城 乡二 元结 构 被体 制 化 等 问题 。因此 , 破 解 中 国的 城 乡 发展 矛 盾 ,不 仅 要借 鉴 世 界经 验 与 规 律 , 更 需 要 立 足 国情 与发 展 阶段 , 以深 化 改 革来 破 除 制

2018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城乡调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8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城乡调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8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城乡调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同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重新确立了城乡关系,从制度上为农村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更好的机会,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十五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让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人民取得了劳动致富的机会,生活水平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国家日益富强,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现在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的成绩举世注视。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了。

经济社会的发展遭到越来越多的阻碍,城乡差异和矛盾特别突出,阻碍了整个社会的调和发展。

所幸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能够适时地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能够与时俱进地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始终保持对生产力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题目的决定,对全面深化进行了系统的整体部署,决意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其中,城乡一体化改革将完全破除原本的城乡二元结构,明确了新的城乡关
系,为解决城乡矛盾和增进城乡调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

城乡一体化定义和内涵一、定义城乡一体化是指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二、内涵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等方面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提出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这是第一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从国民经济社会全局的角度提出的城乡共同发展战略,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

此后,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都按照这个战略的要求,跳出“农业”解决农业问题,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开始出现松动,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扩大。

党的十七大在总结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同时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作为根本要求”,并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现代化的重大战略”。

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

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

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一、会议内容及解读【会议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农村的面貌将会怎样?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解读】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到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措施,再到党的十七大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专家梳理这一脉络后认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是我们党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为8亿农民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奋斗目标。

全会还确立了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在总结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5项重大原则。

专家表示,这一指导思想的确立和5项重大原则的提出,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确保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向前推进。

【会议内容】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经过30年的不断探索,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已进入依靠制度创新的新阶段。

全会紧紧围绕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围绕农村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对农村制度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改革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

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认识

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认识

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认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主席对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中,“改革”被提到了59次,可见改革的重要性,并且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首先,对于改革,我们要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向来经济建设是我们党的工作重心,这一次也不例外。

经济体制改革依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而作为农民的后代,我最为关注的是,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近年来,由于自然原因,历史原因,政策原因以及体制原因,使得城乡发展越来越不平衡,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而十八届三中全会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在这个现状上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提出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使得广大农民能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同时,我比较关注的是财税体制的改革。

生活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而税收的改革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密切的联系,我们每个人都在为我们的行为在纳税,无论是坐车还是吃饭。

而其中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条件的改革,最低纳税额从2000元到现在的3500元,一点程度上,维护了在金字塔底下弱势人群的利益,使得社会和谐发展。

更推行“营增改”政策,维护了新兴企业的发展,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去参与自主创业,为我们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另一项跟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是,对于购房政策的修改。

现在,房市一直是我们老百姓关注所在,买房难的问题一直都在,我们大学生一直在担心以后我们就业后的住房问题。

虽然,政府一直在对房市进行宏观调控,但是“炒房热”的问题一直都在。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购房条件的改革,对第二套、第三套房的首付比例的上调,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房市”问题,保障了广大群众的生活。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文约2万字,涵盖共 15个领域16项60条,决定全面深化改革。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一致以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的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

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认识

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认识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 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过后,我国经济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后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
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认识
我国当前改革的任务及其方向
第四组
对于全面深化改革
•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 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 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 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旗帜 • 3)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 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三 一 重 工
华为,撼动美国市场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 要障碍。必须健全体 制机制,形成以工促 农、以城带乡、工农 互惠、城乡一体的新 型工农城乡关系,让 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 代化进程、共同分享 现代化成果。
Thank you
第四组:万启鸿、何沅超、陈隆亮、陶 韦强、刘存宁、费翔、罗渝、田川、冉 飞扬、冉博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第一讲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上)——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体会聂高民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二O一三年十一月今天我和大家交流学习十八大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改革决定的一些体会。

现在决定发布才刚刚还不到两周,大家都在深入的学习,而且对它的理解和领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刻。

三中全会的决定系统性非常高,相互的关联性非常高,也就是说不管你对这两面哪一个部分感兴趣,哪一部分是要重点思考的,都需要每一段从头至尾的都要学,每一个治理都要读,认真的来领会,才能更好的理解每一个部分的内容,这也对我们现在交流体会提出了一些难度比较大的要求,我只能算是抛砖引玉了,讲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同志们批评。

我讲七个大的部分,先说总标题,总标题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它的内容因为非常丰富,只能就经济体制改革的范围为主要内容来讲,即使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范围,内容也是非常丰富、非常多的,有些内容会概括一些。

我讲七个大的方面,一个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

第二讲一下市场在配制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是基础,决定性作用。

第三个大的部分,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第四个部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涉及的一些重大技术。

第五,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改革。

第六,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第七要简单向大家报告一下深化改革的方法与保障。

涉及到中间几部分的内容可能在顺序上有所调整,主要是考虑到按照讲解的逻辑关系跟它的排序跟重要性没有关系。

因为它的重要性、它的地位还是要按照决定的顺序来理解,比如说,第五部分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在决定中是放在经济体制改革首位的,把它放在多少后面一点是为了更深刻的理解它,在前面要注意一些铺垫性的对它理解的内容。

一、全面深化改革几个重大问题(一)“全面改革60条”标志改革开放新阶段二十年前也就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这样目标的时候,当时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这样一个改革目标,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那个决定是五十条,可以把它结成为市场经济五十条。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农村的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农村的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农村的改革上一篇/ 下一篇2013-11-25 18:50:07字号大中小查看( 2278 )/ 评论( 2 ) / 评分( 1 / 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胜利召开。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很多地方都对深化农村改革进行了阐述,并专题部署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些新部署新要求坚持和发展了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政策理念,回应了农民的期待、顺应了实践的需要,总结了实践的探索、凝聚了改革的共识,对一些事关“三农”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突破性、开创性的改革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推进农村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遵循,必将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决定》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内容特别强调保障农民权利,强调增强农村活力,强调促进城乡统筹,强调建立体制机制,鲜明地体现了深化农村改革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推进落实。

当前重点要把握好八个方面的任务要求:一是在坚持、完善、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方面,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

二是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方面,要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扶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鼓励工商资本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是在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方面,要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四是在加强农村金融保险支持方面,要创新和完善农业农村抵押担保体系,引导合作社发展信用合作,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五是在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方面,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是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要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范围,推进严重污染耕地修复,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

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

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会议作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战略部署,其中包括了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等多个方面,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首先,在讨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城乡二元结构。

二元的关系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二元经济,这常常是一个竞争关系,相互竞争发展资源。

第二个关系是二元社会,城乡户籍是隔离的,公共服务差异是巨大的,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差异巨大,收入差异是三倍以上的。

第三是二元金融现象,体现为城市的一套金融体系,农村的一套,农村的金融体系不能为农村服务,常常扮演着抽水机的功能,将农村为数不多的金融资源抽取到城市中进行利用。

比如说农村信用社曾经被称为支农主力军,现在又扮演着抽血的主力军的作用,三分之二的农村的资金通过农信社、邮政储蓄、农业银行等等被抽出去了。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中国现在农村以及农业的现状。

中国是农业资源最紧缺的国家,甚至之一都谈不上,因为我们人口世界第一,但是我们人均的耕地面积占有、人均水资源的占有,在全世界都是倒数的。

但是60年来,中国农业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在全世界可以说独一无二。

世界银行曾经做过一些相应的统计,如果把中国算进来,整个世界的农业和农村的状况是进步的,比如说贫困下降,人们的营养在改善,但是如果把中国刨除,世界的农业和农村状况在退步,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举足轻重的国家。

同时,中国的农业还扮演了三大安全功能:一个是数量安全功能,叫粮食安全;一个是质量安全,叫食品安全;一个是综合安全功能,叫粮食主权(或食物主权)。

如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如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如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的顶层设计,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确立了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要求建立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展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并要求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可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这个重大决策提出了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思路,也提出了城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路径,打破了制约城镇化建设的投资瓶颈,破解了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题。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利益格局
城乡发展一体化,核心是城乡主体权利,构建全体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形成造福百姓、富裕农民的利益格局。重点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来源,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的局面。
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推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跨地区跨行业的转移就业,城乡二元体制逐步被打破。新世纪以来,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补贴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工农城乡逐步走向协调发展。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农业不断发展,农村人多地少矛盾加剧,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凸显。特别是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高,一家一户经营难以采用先进科学技术、难以吸纳现代生产要素,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和种地农民收入。因此,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势在必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
赋予农民更多土地财产权利
· 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 收益、流转以及承包经营 权抵押、担保权能 · 保障农民宅基地的用益物 权 · 集体资产的收益权
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
全面开放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游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 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7.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 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 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 • 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 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 委报告。
• 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 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9.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10.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公报提出,中央成 立全面深化改革领 导小组, 负责改革总体设计、 统筹协调、整体推 进、督促落实。
谢谢!
·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 工作,15个改革任务中6个是 经济方面的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 经济体制改革牵引其他方面 改革
三、十八届三中全会重大举措
财税 体制
农民 权利
司法 体制
市 场
领 导 小 组
生 态
政府 职能 国家 安全 委
1.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
7.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 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准多处占 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准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 不准违规配备公车,不准违规配备秘书,不准超规格警卫, 不准超标准进行公务接待,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超标准享受 待遇等问题。 • 探索实行官邸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而在行业专家眼中,这一系列举措不只是在描绘经济发展的蓝图,而是显示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及其今后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导向作用。

市场化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最有效途径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看,全会公报中有两大亮点最值得关注。

一是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二是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如果说前者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思路和方向,那么后者则为强力推进改革提供了组织保证。

这意味着,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今天,中央将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一场范围更大、层次更深,甚至具有革命意义的改革。

中国35年来走过的改革开放之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打破体制机制约束,解放活跃生产力的过程,并且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但是,时至今日,中国仍然算不上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大部分改革只走到了半途,仍然存在着各种有形无形的制度壁垒,妨碍着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

在某些层面上,一些政府部门甚至通过不断扩权,严重压抑了市场成长空间。

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管制,对国有企业的隐性补贴,在相当程度上形成了对市场的替代,导致信号失真、资源错配和效率低下。

要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就必须重新配置资源,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市场化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最有效途径。

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解决“效率”和“公平”问题,这意味着未来中国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在提高要素生产率上做文章。

无论是公报中提及的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还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都要从“权力重新分配、资源重新配置”的角度出发,以全面市场化改革为主线,在更大程度上、更广范围内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看,我国信贷资金的投放一直存在结构性矛盾,主要集中于政府项目、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与传统行业,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与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很小。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度解读2013年11月12日下午3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闭幕会,出席全会的中央委员经表决,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随后,《决定》于11月15日全文公开发布。

《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方向,并对改革做出系统部署。

《决定》在理论上有一系列重大创新,在实践上有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勾勒出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

经过整理,将全会主要精神做出归纳解读,以供考生学习。

一、“一个主题六条主线”锁定改革大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6次三中全会都不同。

尽管前几次三中全会也都聚焦改革,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这次全会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等多方面改革。

确定这样的主题,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适应,也与当前改革形势相适应,在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总方向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全会提出了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着6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

以经济领域改革为例,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意味着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金融、土地制度、宏观调控等所有经济领域的改革,都要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主线来展开和推进。

全会提出的每一个领域都有自己特定的主线和方向,不仅全面深化改革总的方向不会迷失,每个领域的改革也不会偏向。

二、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火车头”牵引作用虽然全会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但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

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始终把“三农”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关于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些思考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党中央召开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地回顾总结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个方面,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

“三农”问题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农村改革是我国改革的重要环节,农村发展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既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要求,也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

全会作出的《决定》,抓住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突出了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体现了统筹兼顾的要求,含金量很高,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关键在于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核心在于结合实际,把全会精神切切实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

作为志丹,推动农村改革发展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坚持以工促农,培植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

只有首先把县域经济特别是工业商贸经济做大做强,才能为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志丹作为以石油为主的资源大县、经济强县,必须坚持实施“工商兴县”战略,在稳定发展石油工业的同时,要围绕石油开发,大力培育和发展下游和相关配套产业;围绕农村主导产业开发,大力发展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业;围绕集约化发展,做大做精双河工业园区,积极发展产业集群,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从根本上增强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后劲,提高县域经济对农业的反哺能力。

同时,要大力发展以商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走大流通、大商贸、大市场发展道路,不断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改变石油“一枝独秀”的经济畸形结构。

关于《三中全会决定》城乡建设发展一体化体制改革的解读

关于《三中全会决定》城乡建设发展一体化体制改革的解读

管理学家2014.02483一、引言十八界三中全会的成功召开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我国城乡建设发展一体化体制的改革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跨时代意义。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以及新型农村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是我国今后实现城乡建设发展一体化必须要面对的课题,也是国内很多相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重点研究的问题,因此,深入学习《三中全会决定》对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我国城乡建设发展一体化制度改革速度,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的措施及其实现过程中的难题(一)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的措施1、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现阶段,基于我国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所有权归国家,致使农民收入低,产业增长缓慢,加上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土地占用率增大,农民只得到很少的征用金,从此以后再无土地可种了。

同时,农民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岗位上班,有没有最低保护金,造成农民成为名副其实的“三无人员”。

此种情况就成为社会结构平衡的不利因素之一。

针对上述情况,应该对其加以重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对处在贫困地区的农民加强照顾,从缓解到解决贫困做出努力。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新农村建设要求为农民提供基本的服务,对农民普及教育,解决以往的看病难问题。

要求国家对农村提供一些就业岗位,科学知识,建设农业基底。

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完善社保工作,处进城乡一体化改革。

3、人口老龄化挑战。

老有所依一直是我们提倡的,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我国必须率先认识到老龄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应该做好社会养老保险政策。

一家子和孩子是现阶段的现状,孩子负担增重,有的老人老无所依也是经常发生的,国家必须加快步伐,迎接中国人口老龄化。

(二)实现过程中的难题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不同的地区或者不同的农村具有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对于我国整体的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作用。

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一、全会概况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 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66人。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这次全会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中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部分基层同志和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部分专家学者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有关专家认为,此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加广泛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以使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契合8亿农民的意愿,表明了党中央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坚定决心。

二、精神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主要从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六大目标任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三大部署、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保障、发展现代农业、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8大举措、农村改革发展的3个要求等方面对今后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其中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全会释放的最强烈的信号;农村下一步的改革中,土地和金融将成为最关注的焦点。

(一)科学论断:准确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会议内容】全会认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城乡一体化与生态文明

城乡一体化与生态文明

3
一、大会简介
4
一、大会简介
5
二、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1、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原因 2、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内容 3、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错误认识
二、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1、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原因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城乡二元结构:在制度上把城 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身份上分 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群体, 公共资源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 等向城镇和城镇居民倾斜,农 村得到的公共资源和农民享有 的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滞后于城 镇和城镇居民,农民不能平等 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 代化成果。
二、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3、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认识误区
误区二:城乡一体化就是以新农村建设替代化
有些人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就是城市要给予农村更多 物质和资金上的支持,而没有从城乡互动、共同发展的角 度去认识,认为城乡一体化仅仅只是解决农民吃水难、解 决农村子女上学难等具体工作。有的完全用新农村建设的 基本内容与要求加以替代,出现只讲新农村建设,不谈城 乡一体化的状况。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形成过程
1953年10月16日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 实行粮油计划供应制度。规定国家只负责城市非农业户口的粮油供应, 不负责农业户口的粮油供应,基本上排除了农村人口在城市取得口粮的 可能性 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 条例第10条第2款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做出约束性规定:“公民由农村迁 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 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 出手续。”标志着中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 移制度的形成 1992年代初,国务院《关于收容遣送工作改革问题的意见》,要求居住3 天以上的非本地户口公民办理暂住证,否则视为非法居留,须被收容遣 送。收容遣送制度在实践中脱离原来社会救助的立法原意,逐渐演变为 限制外来人口流动强制措施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解读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解读
(二)设立两大机构
1、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
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2、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
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解读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解读
(一)经济体制改革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 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 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 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 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 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 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Hale Waihona Puke 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
础。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解读
(二)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主要由市场 决定价格的机制
1、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2、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 3、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4、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5、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 使审判权检察权
1、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2、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3、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解读
(九)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中全会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理解
米心:王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会议作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战略部署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战略选择。

科学发展观是统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它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是统筹城乡发展题中应有之义。

健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可以统筹考虑城镇和农村共同发展,使城镇和农村具有平等的发展地位和发展权利,这样才能城市和乡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工业布局分散、结构单一、农业产业化进程度不高、城市化水平低是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依靠传统农业增收的空间在不断缩小,增收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就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通过统筹城乡互动,促使城乡两种资源达到最佳优化组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三、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

但随时间的推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就是要使城市和农村站到同一起跑线上,使城市和乡村具有平等的地位和发展权利,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城乡一体化的直接受益者和最大受益者是农村和农民。

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决策。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城市发展很快,而农村发展较为缓慢,城乡差距拉大。

这就好比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这样跑起来肯定影响速度。

农村发展较为缓慢,生产能力不强,消费水平低,与城市发展不协调,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发展成果农民不能与市民共享,则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保障农民的收益权力。

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农村就自然和谐稳定了。

我们要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一体化进程,就必须加深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首先,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

城市和乡村有许多不同之处,并且有本质的区别。

实现城乡一体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而不是为了城乡一样化、城市乡村化、乡村城市化。

城与乡各有特点、优势、地位、功能、作用,同时又各有缺点和不足之处。

因此二者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

城、乡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
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繁荣。

其次,城乡一体化不是建设新农村。

城乡一体化与建设新农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为了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而实施的重大战略,它是解决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措施,根本目的是为了为城乡提供平等的发展权力和发展机会,使城市和乡村、市民和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城乡一体化包括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它解决的是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问题。

城乡一体化不等于建设新农村,两者是整体和局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城乡一体化工作搞好了,必定能带动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搞好了,必定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三,城乡一体化不是取消农村和农民。

是要将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技术、资金及各种资源等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流动与整合,形成工农互惠。

从世界发展历史来看,自城市产生以来,城与乡、工业与农业、工人与农民是并存的,是缺一不可的,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城市的也发展离不开农村。

只有注重城市与农村关系的调整,工业与农业关系的协调,才能同时促进乡村与城市的同时发展,达到共同富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