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
2020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

2.(2020全国新高考Ⅰ卷,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近年来,①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发生了快速增长,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④2000年国内网上的阅读率仅为3.9%,⑤2012年上升到41.7%,⑥电子书的阅读人数更是达到了2.95亿。
⑦截止目前,⑧我国已经有接近20%的网民养成了通过互联网阅读时事新闻的习惯,⑨16%的人群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⑩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电子书上。
2.答案:(1)语句:①;修改为:“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快速增长”;
(2)语句:③;修改为:“统计数据显示”或者“根据统计数据”;
(3)语句:⑦;修改为:“截至目前”或者“截止到目前”;
(4)语句:⑨;修改为:“16%的人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
解析:①“发生了快速增长”动宾搭配不当;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句式杂糅;⑦“截止”用词不当,“截止”意为“(到一定期限)停止”,它的后面不能直接跟时间宾语;
⑨“16%的人群”搭配不当。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语言文字运用)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语言文字运用)汇编一、(2023ꞏ天津卷ꞏ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音乐,充满奇情幻想,它对人类来说有着一种不可摆脱的魅力。
古人听了一曲好的音乐,说有“绕梁三日”之感。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甚至“三月不知肉味”。
唐代是一个诗和音乐的时代,在那个时代,诗和音乐结合的盛况,表现在诗被谱之以曲,可以随处演奏咏唱;也表现在音乐已成为诗人们创作诗歌时喜爱的(),出现了不少将音乐美与文学美结合得很好的作品。
其中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不仅表现了无比美妙的音乐世界,而且也体现了令人惊叹的音乐美,堪称精品中的精品,被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这些作品把前所未有的高超艺术和出神入化的描写创设的神奇音乐境界,堪称千古绝唱。
白居易描摹形象,严格按照音乐的本来面貌,全部运用人们生活中()的事物设喻,朴实自然,亲切可闻;李贺则运用了大胆的夸张、神奇的想象、瑰丽的比喻,足使鬼泣,极其浪漫;而韩愈不论描摹音乐形象,还是()音乐效果,既不乏巧妙的夸张、丰富的联想、新颖的比喻,又让人虽感到奇险而不觉得怪诞。
清代方扶南评价这三首诗说:“__________。
”这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它恰好说明了这三首诗在音乐描写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
(取材于郑喜林文章)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题材司空见惯渲染 B.题材触手可及浸染C.体裁司空见惯浸染 D.体裁触手可及渲染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韩足以移人,李足以惊天,白足以泣鬼B.韩足以移人,李足以泣鬼,白足以惊天C.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D.韩足以泣鬼,李足以移人,白足以惊天3.文章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这些作品以前所未有的高超艺术和出神入化的描写创设的神奇音乐境界,堪称千古绝唱。
B.这些作品以前所未有的高超艺术和出神入化的描写创设了神奇音乐境界,堪称千古绝唱。
2020高考语文病句专题表意不明与不合逻辑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病因阐释和解题方略
典例剖析
(2)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了两家 银行。 答案 “和”词性不明,既可以理解为连词,句意为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自己去干某种 事”;也可理解为介词,句意为“他背着总经理跟副总 经理一起干某种事”。 (3)许多欧洲国家看不上全美职业篮球赛。 答案 “看不上”有两种解释:一是“看不到”,二是 “看不起”。
指“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也可以指“不是性格开朗
外向、不拘小节”,因而造成了表意不明。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病因阐释和解题方略
典例剖析
(2)人类将美好的希望熔铸在艺术品里的创作活动几乎与 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步发展,它们在各国的艺术博物馆的
收藏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训练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 ) A.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 很多。 B.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未来15年,对中国和其他发展 中国家来说都是发展的关键时期。 C.关于脂肪对人类影响的讨论由来已久,那么脂肪对人类究竟是有益还是有 害,现在的主流观点是否定的。 D.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 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解析 A项,表意不明,语意费解,究竟是“下降了近15%”,还是“下降了 15%左右”?B项,表意不明,“离开奶奶和妈妈”有歧义。C项,“12个新闻单 位的记者”有歧义。
2020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应用专项复习之场面描写

三、场景描写的要领:
• (1)要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 • 场面描写是特定环境中人物活动的描写,
而且主要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 的描写。因此,场面描写重点并不在于周 围的环境,而要求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 展示人物彼此之间的关系,表现人物的精 神面貌。所以人物描写的方法在此都能用。
• [评析]在这个场面描写中,作者抓住了蔡玮的运球、上篮,谢泽的 抢断、传球,蒋超带球、传球,王子宁的快攻,刘伟的空切上篮,李 海波的小钩六个“点”进行细致描写,用这几个小片断组成了球场上 的精彩一幕。
(2)“面”式格式,描写场面中的一群人,既可 以是对整个场面中的人进行全面描写,也可以是对
场面中的人物进行分类描写。
• 简析:片段通过面点的方式,展现了挤公交车 时的紧张和拥挤的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要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 一个场面由许多人和事组成,写场面时, 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 有所了解。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 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 有面。这样,既能给人完整的印象,又有 具体的感受。
场面描写
一、什么是场面描写?
• • 一些人物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所发生
的某件事中的一个生动画面,这就是场面。 比如师生一同庆祝教师节,生日聚会,一 场比赛等等。场面描写离不开人物,人物 不能只是一个,众多的人物的共同活动才 构成场面。
二、场面描写的基本形式:
• (1)“点”式格式,即“点+点+点……” 的形式。
(3)要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2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C. 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D. 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有着深厚的戏曲艺术传统,辽杂剧、金院本到北杂剧都在此出现,孕育了中国戏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到中国戏曲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明清传奇(昆曲)的兴盛也是至北京而达到鼎盛。
可以说,戏曲的()在北京深厚而肥沃。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既拥有巨大市场,也决定着全国的文化风向。
在京剧形成之前,北京的戏曲(),除昆、弋之外,秦腔等花部诸腔都早已活跃于北京戏曲舞台。
徽班之所以能① ,占据北京戏曲舞台,一定意义上就在于当时北京宽松活跃、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环境与生态。
作为都城,北京在思想文化上体现出多元性与包容性,不同艺术、不同声腔都有其市场和观众,这种格局使得京城戏曲舞台犹如万花筒,② ;又如一个熔炉,各种声腔可在其中裂变组合、③ 。
徽班在安徽与北京间几进几出,这个过程对戏班和戏曲本身也是一种历练,在与昆、弋及花部诸腔的接触、交流中,彼此取长补短,借鉴融合,使得四大徽班在京城保持了“安庆色艺最优”的美誉与地位。
徽班除唱徽调二簧外,(),包括京腔、秦腔、昆曲和时尚之曲,属于多种声腔并奏。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3.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参考答案:21.B 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句式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
【高考语文必刷真题】2020-2023年全国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手法类)

2020-2023年全国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手法类)B.“公是公,私是私”属于议论性语言,突出强调应公私分明的观点;C.“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属于人物语言描写,突出强调与对方划清界限;D.“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属于描写性语句,突出强调描写对象“小姑娘”长得漂亮的特点。
故选D。
【2022年】②增强语势: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排列连用,有力地抒发了“我”对曾经的乐园的无限怀念和一切美好终将逝去的惆怅。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以时间为序,将“我”与祖父的年龄对举,形成鲜明对比,数字的变化中是祖父的老迈,“我”的长大成熟,从中可见岁月无穷,但人有意,自然规律下“我”难以留住祖父,但会懂得这些数字的意义,并努力珍惜用心对待与祖父在一起的幸福美好,并留驻心底。
使用排比修辞,用“我……,祖父……”的表达句式,间隔反复中不断强化突出祖父由衰老至死亡与“我”由出生至成长的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表达了“我”与祖父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祖父的不舍,语言简单但情感深厚,可谓言简义丰,耐人寻味,启发读者思考,并用心对待生活,珍惜与亲人在一起的年年岁岁分分秒秒。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中使用了排比,使内容丰富,露珠、太阳、红霞,随着时间的变化景物变化,多角度多侧面联想想象:以三个结构为“那……是不是还……”的句子,整齐对称,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音韵和谐,用细腻的笔触从不同视角一一展现“我”对园中各种美好景物的回忆,极富感染力,排比修辞增强语势。
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排列连用,以时间为序,从早晨到午间,最后到黄昏时候,分别对应三个意象,抓住了景物特点,具有景物定格的效果,用特写镜头有力地抒发了“我”对曾经的乐园的无限怀念,“变着”,寄寓了一切美好终将逝去的惆怅。
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6 语言文字运用 第3节 语段的压缩

【解析】本题考查语段的压缩。解答所有压缩类题目均可以先给文本分层,再分 别概括各层大意,最后把各层大意概括为一句话。而提取关键词的题目不过是多 了一个环节,即在概括为一句话的基础上把句子主干提炼出来。该语段一共三个 自然段,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的大意是引力波是什么;第二层的大意是美国首次发 现引力波;第三层的大意是引力波的发现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概括起 来就是美国首次发现引力波,它将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该句子的主干内容为: 主语——美国,谓语中心词——发现,宾语中心词——引力波、影响。 答案(示例):引力波 首次(或“美国”) 发现 影响(或“意义”)
(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80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的能力。该消息有两段文字, 第一段第一句是交代要说明的对象是调查报告的内容,接下去先分后总,一一说 明调查的结果。语段的最后一句是对全段内容的总结,也就是第一段的中心句。 第二段的结构是先总后分,即第一句先概括说明调查的结果,再详细说明具体情 况。所以,在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时,只需要把这两个总结句(中心句)整合起来就 可以了。 (2)对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评述,不仅需要有自己的观点,还要阐述理由。 阅读率的提升和阅读方式多样化,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有声阅读(听书)”和“数 字化阅读”相对于传统阅读,可以说是浅层次的阅读,还是要慎重运用。
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 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 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 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 答:________ ________ ___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2020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详析3(语言文字运用)

• 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 C.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 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来加以改善,有30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 ② ,这两组人
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也没有记忆障碍的迹象,其中一组每周完成数次有氧运动 的任务,而另一组只进行拉伸和平衡训练,同时保持较低的心率。12个月后,与拉 伸平衡组相比,有氧运动组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增加了。研究开始 和结束时进行的记忆力测试显示, ③ ,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
补写句子
补写句子
补写句子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 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
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
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会太晚,
即使进入老年阶段, ① ,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
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_______的
组成部分。
微阅读
以题判文 对比分析
辨析病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____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
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
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讲义(含解析)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 ( 包括熟语 )——准确理解词义,正确分析语境考点要求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 E简释:“词语”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熟语”包括成语、歇后语及俗语等。
江苏卷主要考查实词和成语。
“正确使用”就是所用词语的含义、适用范围、语义的轻重、感情色彩以及语体色彩都要与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感情等相协调。
1.(2014 ·江苏 )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答案 C答题提示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
用心:①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②怀着的某种念头。
“匠心”指巧妙的构思,带有褒义色彩。
结合语境,此处意思是强调“构思巧妙”,所以第一处应选“匠心”。
“别树一帜”指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
“别有洞天”指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显然,第二处应选“别有洞天”。
至此,已经可以得出答案了。
“饱满”指丰满,充足。
“浑成”意为“自然”。
第三处强调的是“景物的自然,没有刻意修饰”,所以应选“浑成”。
2. (2 015·江苏)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答案 B答题提示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
【高考语文必刷真题】2020—2021年全国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词语类)

2020—2021年全国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词语类)(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学期到来,我校推出一门全新的通识课“家常菜”,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好评。
过去,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非常少,而且多是________,很难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
“家常菜”这门课找到了学生们感兴趣的切入点,学习难度不大,门槛不高,却能让学生_________。
()。
择菜,洗菜,切菜,准备配料并着手烹饪。
通过______,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厨艺,还能真正体会到做菜的辛苦和乐趣,增加对食物的敬畏和感情,从而减少食物浪费,进一步养成_______的生活作风。
期末考核时,学生的“作品”会摆在食堂的专门窗口,供师生们品鉴,这又会给学生带来满满的成就感。
烧菜做饭作为一项生活技能,能让学生受益一生。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烧菜做饭还会增强学生对家务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在和家人的相处中更懂得体谅、更懂得感恩、更懂得分担。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纸上谈兵受益匪浅自己动手勤俭节约B.形同虚设受益匪浅身体力行吃苦耐劳C.形同虚设不虚此行自己动手吃苦耐劳D.纸上谈兵不虚此行身体力行勤俭节约【答案】17.A【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纸上谈兵: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形同虚设:形式上虽有,却不起作用。
此处指课程多流于书面理论而没有实际操作,故选“纸上谈兵”。
不虚此行:没有空跑这一趟。
表示某种行动还是有所收获的。
受益匪浅:指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
此处指学生能从课程中获得很大好处,不局限于“此行”,应选“受益匪浅”。
自己动手:指亲自动手劳作,能够让自己吃饱穿暖。
身体力行:一般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
此处强调的是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操作,选“自己动手”。
吃苦耐劳:能过困苦的生活,也经得起劳累。
勤俭节约: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
全国及各地2020年高考语文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全国及各地2020年高考语文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及答案解析】汇集2020年全国I卷高考题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
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
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
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内容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独特方式。
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一一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
明清时期,众多_______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章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______的流派风格。
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书法作品中________的组成部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别具匠心才思敏捷异彩纷呈弥足珍贵B.别具匠心才华横溢奇光异彩不可或缺C.十分独特才华横溢异彩纷呈不可或缺D.十分独特才思敏捷奇光异彩弥足珍贵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一一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全国甲卷语用题回顾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本题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
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
做事一定要坚决。
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
如果(),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
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
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
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
‘破’和‘沉’都是动词。
‘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
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
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
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
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
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
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17.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干打雷不下雨 B.又吃鱼又嫌腥C.前怕狼后怕虎 D.首尾不能兼顾18.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2020山东高考二轮语文课件:语言文字应用 专题2.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考法4 定语位置不当 2.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
例题
没有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没有优秀文化的 与时俱进,没有正确对待历史和现实关系的观念 方法,都会影响年轻人的文化观念的形成。 解析
“没有”后面的偏正短语的中心语都应是名词性 短语,即“优秀文化的与时俱进”中,定语和中 心语位置不当,应改为“与时俱进的优秀文化”。
解析
前面的“强弱”说的是两方面,而后面的“经 济实力的雄厚”说的是一方面,故应删去“的 雄厚”。
搭配不当
➢考法3 主谓搭配不当 例题1
[课标全国Ⅲ2017·18B]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 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 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解析
“看一个人的吃相”是动宾短语,在句中作主语, 从逻辑上看,它跟后面谓语部分不搭配,可将 “看”删去,让偏正短语“一个人的吃相”作主 语。
搭配不当
➢考法4 主宾搭配不当 当句中出现“是”“变成”或“高于”“低于” 等词语时,主语与宾语一般应同属一个范畴, 否则,主语与宾语不搭配。
例题
[浙江2017·4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 ,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 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 志性工程。
解析 “大型客机”与宾语中心语“工程”不搭配, 可在“大型客机”后加“项目”。
例题2 [山东2016·5D]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 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 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解析
句中的“广泛而热烈”可以修饰“讨论”,但不 能修饰“思考”。
搭配不当
➢考法5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2.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题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15第一次联考·17B] 日本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一意孤行突破战后体制, 是对本国和平力量正义呼声的肆意藐视,也是对战 后国际秩序的公然冲击。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语言文字运用)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语言文字运用)汇编一、(2024ꞏ新高考Ⅱ卷ꞏ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众所周知,运动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减轻身体紧张感、改善血液循环,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运动更是让我们心情愉悦、大脑强健的“灵丹妙药”。
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疗效不但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
喜欢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相信..都体验过“跑者欣快”,即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 ① ,但心情很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许多与愉悦感相关的“快乐物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
而运动后的大脑,还会分泌一种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质,有助于强健大脑。
因此,运动不仅会让你轻松快乐,还会让你头脑更清晰,更有活力。
当然,不是每个人 ② ,但即使做一些轻微运动,也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
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下列句子中的“相信”与文中加点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身处困境他却并不消沉,相信自己能拼出一个光明的未来。
B.我满心欢喜地迎接他回来,相信现在的他一定和从前不同。
C.看到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相信每一位游客都会激动不已。
D.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
二、(2024ꞏ全国甲卷ꞏ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山可谓家喻户晓,但真正了解它的人恐怕不多。
怎样算是真正了解天山呢?不妨做个测试。
你闭上眼睛,念出“天山”这个名字,试试看,能不能想象出一幅天山的全景图来?在这幅全景图里,山脉或平行或交错,许多巨大的、汽车要.开上很久很久的盆地坐落其间。
两座威严的雪峰——托木尔峰和汗腾格里峰巍然耸立,俯视着周边十多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
2020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19年8月1日,“90后”古风美食博主李子柴①由成都文旅局授予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称号。
有媒体报道称,她在国外社交媒体的粉丝超过700万。
李子柴的海外走红,()文化输出似乎带有预设的目的和动机,而李子柴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不太可能担负着“文化输出”的重任。
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槊的作品的确很好地向海外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②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上各说各话、③的窘境?这首先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
在李子槊视频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中,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李子染的视频中,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她将捕获的小龙虾中还没长出大钳子的扔回池塘。
细节之处见用心,短视频内容创业者千军万马,她能从中,想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荣获交融自怨自艾脱颖而出B.荣获交互孤芳自赏崭露头角C.荣膺交互自怨自艾崭露头角D.荣膺交融孤芳自赏脱颖而出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
B.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输出。
C.不仅是一种文化输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D.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输出。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李子柴的视频中,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这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B.李子柴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C.李子柴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这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D.在李子柴的视频中,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2020高考语文病句专题序不当与搭配不当

当
围)热情地(情态)同女足教练郝伟(对象)交谈”。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病因阐释和解题方略
典例剖析
虚词的位置不当,主要是 典例3 下面句子存在虚词语序不当的问题,请作
指副词和关联词的位置不 具体说明。
虚 当。
(1)我们学校开展活动根本不直接涉及领导干部,而
语 解题方略:
次 (1)记一个公式
面的问题。
序 多项状语排列顺序一般是: 答案 状语语序不当。“自从”应提到句首。
不 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 (2)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
当 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 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
短语;
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答案 把“最初”移至“五十年前”后。
病因阐释和解题方略
典例剖析
解题方略:
(2)(2016·全国卷Ⅲ)在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到
多 (1)记一个公式
来之际,本市历时三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
多项定语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 移动文物普査工作,昨日交出了首份答卷。
项
列:①表领属性的或表时间、处 答案 多重定语语序不当。“第一次”和
定
所的短语;②指称或数量短语; “全国”交换位置,“历时三年”移到“普
典例5 下列句子存在分句之间语序不当的问题,请作
分 在承接复句、递进复 具体说明。
句 句中,分句之间的次 (1)(安徽卷)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 位 序分别有先后和轻重 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 置 关系,如果颠倒了, 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不 就会造成分句间次序 答案 应改为“如何培养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对滑雪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5篇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是近代中国史料“四大发现”之一。
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甲骨刻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但占卜的范围很广,涉及祭祀、征伐、农业,田猎、气象、疾病等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代的社会生活。
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甲骨文不止出现在殷墟,在北京、山西、陕西、山东、湖北,______________宁夏都发现了刻有卜辞的甲骨。
殷墟甲骨文年代最早,数量最多。
但它不是当时唯一的文字。
《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有“典”“册” “聿(笔)”这样的文字,说明殷人祖先常规的书写材料是简册,书写工具是毛笔。
只是用竹木做成的简册___________腐烂,似乎无法在北方的地下长期保存,所以至今___________没有发现商代的竹简。
从出土材料看,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武丁以后才出现的,而商代早期、中期的青铜器上已有少量铭文。
(),甲骨文字体简化较多。
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文字本质上是记录语言的,___________受书写材质和体裁所限,甲骨文不能全面记录当时的语言现象,但是已经能够反映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系统,17.依次填入文中機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以及容易尚且然而B.乃至容易仍然虽然C.以及易于仍然然而D.乃至易于尚且虽然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由于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B.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这是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的C.由于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比较困难,所以相较于铸造的青铜器铭文D.用刀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相较于铸造青铜器铭文而言,比较困难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就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基本都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5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一、[2023·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那次云南之行,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看到了腾冲皮影戏。
那天晚上,到一家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饭店用餐,饭吃到一半,服务员来通知,皮影戏开始了。
我放下饭碗,下了楼。
《龟与鹤》正在上演,水塘边,一只仙鹤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另有一只乌龟,爬上了水塘的土墩,舒四肢,伸头颈,享受着宁静,享受着美景。
仙鹤发现了乌龟,飞过去停在乌龟背上,用长长的喙去啄乌龟的头,乌龟飞快地把头缩进壳里,四肢也缩了进去,任仙鹤如何啄,如何气恼,如何焦急,乌龟就是岿然不动,让仙鹤①,以至于本应是胜利者的仙鹤,反而着急地叫了又叫……见我对皮影戏有兴趣,服务员就介绍说,皮影戏是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悠久的历史。
皮影是用驴皮或牛皮刻成人物、动物,用细绳拴着,再连接着小竹竿。
艺人在幕后操纵着小竹竿,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往往令观众②。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答案:①奈何不得(或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无计可施)②如醉如痴(或叹为观止、啧啧称赞)解析:正确使用成语。
第①空,由前文“任仙鹤如何啄,如何气恼,如何焦急,乌龟就是岿然不动”和后文“以至于本应是胜利者的仙鹤,反而着急地叫了又叫……”可以推断,此时的仙鹤对乌龟丝毫没有办法,由“丝毫没有办法”这个意思进而联想到相关成语,如“奈何不得”“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无计可施”等。
第②空,根据前文“艺人在幕后操纵着小竹竿,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可见皮影戏非常精彩,由此可知“往往令观众……”一句应是表达观众被皮影戏吸引或观众陶醉其中、赞美皮影戏等意思,可联想到表达“陶醉”“赞美”之意的成语,如“如醉如痴”“叹为观止”“啧啧称赞”等。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答案:①画面表现力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应用
分析考情:词语(包括成语)考查3题型
题型一语段选词填空型
1.(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语段节选】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________,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
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
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________,并可根据需要________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
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________,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了中国人民的贡献。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应俱全一览无余易如反掌东山再起
B.应有尽有一览无余轻而易举再接再厉
C.一应俱全一目了然轻而易举东山再起
D.应有尽有一目了然易如反掌再接再厉
解析一应俱全:强调“全”。
应有尽有:强调“有”。
一览无余:强调“看到”。
一目了然:强调“看清”。
易如反掌:强调“容易”。
轻而易举:强调“轻松”。
东山再起:指“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势力”。
再接再厉:指“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
再依据语境,判定答案为B项。
答案 B
2.(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语段节选】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_____了。
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
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_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
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
他眼界开阔,____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
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______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寿终正寝名噪一时兼容并蓄照猫画虎
B.无疾而终名垂青史兼容并蓄按图索骥
C.寿终正寝名垂青史博采众长照猫画虎
D.无疾而终名噪一时博采众长按图索骥
解析寿终正寝:旧时指老死在家中,泛指事物的消亡。
无
疾而终:没有病而去世,指老年人自然死亡;比喻事情没有什么
特别的原因而终止,含有不了了之的意思。
语境强调的是戏曲的消亡,应用“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指名声在一个时期广为传播。
名垂青史:好的名声和事迹载入史籍永远流传。
“名噪一时”强调在当时的影响,“名垂青史”强调对后世长久的影响。
语境强调的是对后世有长久影响的京剧名伶,应用“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
博采众长;广泛地采纳各家的长处。
从语境分析可知,此处用“博采众长”更合适。
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语境强调的是尚小云等人敢于突破藩篱,不满足于照样子模仿,应用“照猫画虎”。
据此,答案为C项。
答案 C
题型二语段辨析正误型
3.(2018·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
....,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
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
在各色画
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
....,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
“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
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
当然,关于
..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
..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络绎不绝B.跃然纸上
C.关于D.观照
解析A项,络绎不绝: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川流不息,往来不断。
B项,跃然纸上:指活跃地显现在纸上,形容刻画、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C项,“关于”,介词,①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状语:关于兴修水利,上级已经做了指示。
②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定语(后面要加“的”),或在“是……的”式中做谓语。
③表示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
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该句“关于绘本创作者”,指出对象,用“对于”。
D项,“观照”也叫静观,美学名词,指人(主体)在超功利的状态下对事物(客体)特性进行观察、体验、判断、审视等特有的心理活动。
答案 C
题型三语句辨析正误型
4.(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
....,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新、
意味深长
....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
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
领域,而他守正不阿
....,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
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
....,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
不能说万无一失
....,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B.①④⑤
C.②③⑤D.②④⑥
解析①重整旗鼓:重,重战;整,整顿;旗鼓,古代作战时用来发号令的旌旗和战鼓,用以代表军事力量。
比喻失败或受挫后,重新整顿组织力量,准备再干。
也作“重振旗鼓”。
与最后一句话“再创佳绩”矛盾。
②意味深长:意味,情调,趣味。
意思是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③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④守正不阿:正,公正;阿,偏袒。
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不符合语境。
⑤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
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对象错误。
⑥万无一失:失,差错。
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常与易丢失或者易出错的事物搭配使用。
符合语境。
答案 B
真|题|微|探
考查内容以常见易错成语、易混淆的近义成语为主。
考查形式在句中或语段中辨析词语使用是否恰当,选择题,3分。
具体形式:①正确理解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熟语;②辨析近义成语
在句子或语段中的运用;③考查语段中近义词和关联词语的使用。
考查趋势①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
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②既要理解成语意义,更要注意语境(句子所形成的语言环境和内容)。
否则,即使知道成语或熟语的含义,也会判断错误。
③成语或熟语试题整体难度较低,容易得分,所以这个考点应从容对待,扎实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