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_1
四年级上册《虎门销烟》第一课时

四年级上册《虎门销烟》(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牢固掌握课文中的生字以及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读懂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
知识链接:虎门销烟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课前预习:1.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a.标好小节。
b.划出生字词。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理解词义。
a.抄写文中的生字新词,并给生字注音。
【学习建议:读音、写法易错的字词要分析】难读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难写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b.联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销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嚣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理解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点词语我理解。
(在课文中标出这些词语并作批注)②重点句子我理解。
3.自读课文,了解文章每个自然段的大概内容。
4.了解文章结构,概括课文内容。
【学习建议:要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预习反馈:(1)小组内汇报交流:在字词方面选择自己觉得重要的收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每组选派同学上黑板板书并讲解。
(3)互读课文,检查读书。
(4)选择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们听。
【学习建议:自己力争读好,让其他同学评价一下。
《虎门销烟》第一课时

侮辱
欺侮
侮骂
区分:悔(后悔)
作业
• 习字册 • 签字
请按照所给段落大意给文章分段
(1
) 虎门销烟的时间
( 2——5 ) 虎门销烟的经过
(6
)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读一读
销历史 值寨盐 毁 彻 斤侮
值得 价值 贬值
销毁
畅销
报销
区分:消(消失)
历史
经历
资历
区分:厉(严厉)
寨子
山寨
安营扎寨
区分:赛(比赛)
食盐 盐巴 盐湖
销毁 毁坏 毁掉
彻底 响彻 彻头彻尾
水泄 不通
• 像是连水也流不出去。
• 形容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 密。
彩旗 林立
•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
• 彩色的旗子像林中的树一样密集。
销毁 响彻
•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 万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哇,叫哇,欢 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 烧掉、毁掉。 响透,声音洪亮
咆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硝烟整整持续了23天,二百多万斤 鸦片化为烟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 哮的大海之中。
8、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 纪念的日子。
林则徐
中国近代民族英雄,官至一 品,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 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 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 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 仰。林则徐禁烟时严正声明: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 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 无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绝交 出,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英 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 子, 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鸦片 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 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 众销毁。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7.虎门销烟(1)教案 语文S版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7.虎门销烟(1)教案语文S版【教材分析】《虎门销烟》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课文,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因为是历史事件,距离今天比较久远,而且学生都是十岁左右,对历史事件知之甚少,所以讲解这一课时,我想借助一些历史史料、图片、影视材料等来加强视觉效果。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们汇报自己找到的有关虎门销烟的资料,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
初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每段的意思。
精读课文,体会虎门销烟场面之“壮”,清楚认识虎门销烟的过程,指导朗读最后两段,体会这一壮举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告诉世界中国是不可欺侮的。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体会硝烟的壮观场面。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抵御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抵御外侮的精神。
【教学准备】虎门销烟的相关资料和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教学过程】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7.虎门销烟(2)教案语文S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实验目标: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教具准备:《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离景资料。
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

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故事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故事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那么你有了解过故事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虎门销烟,是指1839年(道光十九年)中国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省从外商手中收缴鸦片、从中国民间收缴烟膏烟具,并在东莞虎门集中销毁的历史事件。
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公元1820年9月,嘉庆帝在承德中暑,突然病死。
皇子旻宁继位,改元道光,世称道光帝,也叫清宣宗。
道光帝除了同他父亲一样,疲于应付国内此伏彼起的反清起义外,还面临了另一重危机,即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略和威胁。
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在他在位期间发生的。
道光年间,江南暴雨成灾,一时饥民遍野。
户部尚书潘世恩正在苏州家乡守孝,家中囤积了白米数万石。
这天,有江苏按察使登门求见,请求潘大人开仓救济灾民。
潘世恩眼珠一转,推托说:“开仓济民,义不容辞,只是不巧得很,仓库上月就空了!” 来人沉稳地一笑,说道:“那正好,下官就借来贮米吧!”他当即派手下将各仓加盖封条,然后下令散发仓米赈济灾民。
事后按市价偿还了米钱,弄得潘大人哭笑不得。
这位机智能干的按察使,就是日后以禁毁鸦片名垂青史的林则徐。
进入十九世纪以来,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剩,急需打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而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只许可在广州一地同外国通商。
中国的封建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口的工业品没有销路。
外国商人于是转向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鸦片是一种摧残人体的毒品,会使人吸食成瘾,这就使鸦片交易始终保持着六倍以上的高额利润。
西方国家向中国全力倾销鸦片,仅在道光帝执政的前十五年间,就造成了六千万两以上的白银外流,全国染上烟瘾的人口达二百多万。
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

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9世纪末的广东虎门镇。
这个故事背后涉及到中国的烟草贸易、外国势力以及中国社会的反抗情绪。
在19世纪末,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陷入了一片动荡。
当时,中国
政府对于烟草贸易实行了高额的赋税,这使得烟草贸易成为了国家重要的财政来源。
然而,这一政策引起了外国势力的不满,因为他们想要在中国市场上获取更大的利润。
于是,一些外国烟草商人开始从东南亚地区走私烟草到中国,绕过中国政府的
赋税。
虎门镇,作为一个沿海城市,成为了这个非法贸易的主要节点。
当地居民利用他们的熟悉地理环境和渔民身份,帮助外国烟草商人进行走私活动。
然而,这种走私行为逐渐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重视。
1894年,中国政府决定采取行动,并指派了一位叫李鸿章的官员负责阻止虎门销烟。
李鸿章通过派遣军队和设立防线的方式,严厉打击了这一非法贸易活动。
随着中国政府的努力,虎门销烟的活动逐渐减少。
虎门销烟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人们开始认识到外国
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并为中国的独立和尊严而奋斗。
这一事件也为中国的爱国主义情感注入了新的力量,人们开始积极参与到反侵略的运动中。
虎门销烟事件是中国历史上反抗外国侵略的重要里程碑,它展示了中国人民的
团结和勇敢。
这段历史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定的信念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外来压迫,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虎门销烟》课件(第一课时)

朗读时要用兴奋,高兴的语气,读出大快人 心、群情激奋的感觉。
朗读品味
读一读第二部分,看看虎门销烟的经过!
销烟前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 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 商人。
礼台上
礼台下
仪式的隆重
朗读时要用兴奋,自豪的语气
朗读品味
读一读第二部分,看看虎门销烟的经过!
认识生字
2
认识生字
xiāo fèi yán jiǎo huǐ chè páo xiào
qī
wǔ
销 沸 盐 缴 毁 彻 咆 哮 欺 侮
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认读生字
识字方法
欺
=
其
+
欠
加 一 加 换 一 换 形 声 字
销(消)侮(海) 咆 哮
识字游戏
一起来运货
认读生字
认读词语
咆哮 销毁 应邀 收缴 群情 沸腾 嚣张 气焰 历史 宽阔 震惊 中外
可以尝试开火车读词语!
品读课文
听范读
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 不理解的地方。
朗读品味
温馨提示
3
朗读课文
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 者的嚣张气焰,唤醒了沉睡的中国民部分(1):写虎门销烟的时间。
课 文 梗 概 第一部分(2-5):具体写虎门销烟的经 过,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群情沸腾、大 快人心的销烟场面。 第三部分(6):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 历史意义。
朗读时要语气重读“沉重 地打击”、“不可欺侮”,表 现人民爱国侮敌的斗争精神。
学写生字
3
学写生字
学写生字
学写生字
规范
端正
整洁
虎门销烟第一课时ppt课件

罂粟: 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同时其提取物也是多种镇静剂的来源, 如吗啡等。长期食用容易成瘾,慢性中毒,严重危害身体,成为 民间常说的“鸦片鬼”。严重的还会因呼吸困难而送命。所以 我国对罂粟种植严加控制,除药用科研外,一律禁植。
罂粟
林则徐(1785-1850) 字元抚,1838年任湖广总督, 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 十一月。钦命为钦差大臣,赴 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在广东宣誓: “若鸦片一日不绝, 本大臣一日不回, 是与此事相始终。” 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烟。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45000 50—100公斤/ 箱 40200 40000 35445 吸毒人数:200多万/35年 35000 掠夺白银:3—4亿元/40年里 30000 25000 20331 20000 12576 15000 7889 10000 4000 5000 年 0 1799年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抽搐发作和其他不自主运动可见于疾病晚期并有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症状和体征包括震颤肌强直和肢体屈曲等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个举动有什么意义
新世纪安镇校区 夏芳
2012.12.14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另外两条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和拒绝 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熟记虎门销烟的时间以及经过。 难点: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小结: 1、虎门销烟的时间以及销烟的数量? 2、林则徐为什么要虎门销烟?
3、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什么?
作业: 1、抄写词语两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 文。 3、补充阅读:了解林则徐的事迹。
虎门销烟(1)

虎门销烟林则徐是清朝时期著名的大臣,也是民族英雄。
我相信很多人听到林则徐,首先想到的就是虎门销烟。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分享一则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前,乔装打扮,体察民情的小故事。
1838年,林则徐被朝廷任命为钦差大臣,奉了朝廷的圣旨,来到广东禁烟。
但是他知道在广东当权的多是一些贪官污吏,腐败无能,要想禁烟根本就不能依靠他们。
所以当林则徐到达广东之后,他一不坐八抬大轿,二不穿官袍,三不进官府衙门,就和几个近身部下,乔装成各式各样的人物,到民众中探察民情去了。
第一天,林则徐打扮成一个苦力的模样,来到珠江边的一个码头,他看到工人们都扛着一箱箱沉重的东西,就很好奇,便上前问道:“工友,你们扛的箱子里都装的什么呀?”工人说:“鸦片呀。
”林则徐又问:“那这些鸦片最后运往哪里呀?”工人说:“还不是大名鼎鼎的总督府!”“总督府的人也敢贩烟?”林则徐故意装着很是惊讶的样子,不解得问,“他们不是已经接到圣旨要禁烟的吗?”工人们笑作一团说:“你笨呀,谁不知道贩大烟赚钱呀,他们只是嘴上讲着禁烟,实际上暗地里勾结着洋鬼子贩烟。
”第二天,林则徐又打扮成一个大烟鬼,穿上一套黑胶绸衫,耸着肩膀,走进了一间大烟馆,林则徐躺在床榻上,刚好旁边的床榻上有位烟客正在吸烟,林则徐就和这位烟客交谈起来:“伙计,往后想吸烟就难了,听说皇上派来一位钦差大臣,专门来广东禁烟的,以后烟馆也不能开啦。
”而那位烟客毫不在乎的说:“呸!那些官员,还不是一样的货色,只要将钱塞满腰包,就能堵住他们的口了。
”第三天,林则徐又和随从们到广州的大小茶楼去,一边饮茶,一边和茶客们交谈,并查清了官府如何与洋鬼子勾结贩烟的实情,并把那些贪官污吏的名字,一一记在心里。
随后,林则徐才换上官服,坐着八抬大轿,去总督府上任去了。
林则徐上任之后,就把那些参与勾结洋人贩烟的官员,还有那些烟商烟贩,统统抓起来,将他们革职的革职,法办的法办,更吓的英国贩烟头子灰溜溜的回伦敦去了。
最后,林则徐将没收的鸦片都集中在虎门,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第一课时ppt课件

林则徐下令所有鸦片贩子和吸食 者必须交出所持有的鸦片。
收烟的过程
政府设立收烟场所,统一收购所交 出的鸦片,并登记造册。
缴烟的结果
大量鸦片被收缴,为销烟做好了准 备。
销烟的经过
销烟前的准备
挖掘两个大池子,注入盐水,并 将鸦片浸泡在盐水中。
销烟的实施
投入石灰,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 热量和蒸汽将鸦片销毁。
02
虎门销烟的起因
鸦片贸易的兴起
18世纪中叶
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开 始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19世纪初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对华 鸦片贸易额急剧增长。
鸦片对中国的危害
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社会风气败坏
鸦片贸易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 库空虚,经济陷入困境。
鸦片泛滥引发社会道德沦丧,人们生 活堕落,犯罪率上升。
虎门销烟第一课时ppt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课程导入 • 虎门销烟的起因 • 虎门销烟的过程 • 虎门销烟的影响 • 课程总结
01 课程导入
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
1 2
3
19世纪中叶的清朝
鸦片贸易在清朝中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大量白银外流 ,国民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禁烟政策的出台
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05 课程总结
本课重点回顾
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
介绍了19世纪中叶的清朝面临的鸦片泛滥问题,以及虎门销烟 事件的背景。
林则徐的禁烟行动
详细描述了林则徐在广东的禁烟行动,包括收缴鸦片、公开销毁 等过程。
虎门销烟的影响
分析了虎门销烟对国内外的影响,包括对英国的直接反应和引发 的战争。
虎门销烟 第一课时 ppt 课件

罂栗
鸦片(大烟 鸦片 大烟) 大烟
自18世纪开始,英国就向中 国大量走私鸦片赚取白银。到 1838年已增至400万斤一年,中国 流失白银达1亿两,造成清政府财 政严重困难,百姓极度贫困。
士兵吸食鸦片后战斗力日渐减弱,做工种地 的吸食鸦片后劳动能力日益丧失,甚至失去生命。 英国政府深知鸦片的危害,他们禁止本国人吸食 鸦片,却别有用心地支持不法商人向中国大量倾 销鸦片,无数的中国家庭因此而妻离子散、家破 人亡,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威胁。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 蓝天、绿树, 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 点得分外壮丽。 点得分外壮丽。一大早从各地闻 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 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 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 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 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 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历史 响彻 值得
虎门寨 烟渣 虎门寨
一担 卷进 分外 应邀 身着
销毁 欺侮 盐巴 咆哮 嚣张 锅
收缴 二百多万斤
历史 响彻 值得 销毁 欺侮 盐巴 咆哮 嚣张 锅
烟渣 虎门寨 收缴 二百多万斤
一担 卷进 分外 应邀 身着
壮举: a健壮有力; b伟大、有气魄; c增加勇气或力量; d中国少数民族。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 蓝天、绿树, 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 点得分外壮丽。 点得分外壮丽。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 蓝天、绿树, 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 点得分外壮丽。 分外壮丽 点得分外壮丽。
虎门销烟课文主要内容概括

《虎门销烟》是一篇讲述中国近代史中著名历史事件的长篇小说,主要内容概括如下:故事发生在1839年,当时中国正处于清朝末期。
由于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救国之道,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是林则徐。
林则徐在担任两广总督期间,听闻大量鸦片走私流入中国,导致大量白银外流,严重威胁国家的经济和民生。
他深感责任重大,立即下令彻查禁烟。
在调查中,林则徐发现英国等外国商人为谋取暴利,不顾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了打击外国商人的嚣张气焰,挽救中华民族的命运,林则徐采取了果断的措施。
他下令查封了所有烟馆,并从外国商人手中收缴了大量鸦片。
在收缴过程中,林则徐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他们纷纷表示要与外国侵略者抗争到底。
在收缴完鸦片后,林则徐决定将这些鸦片全部销毁。
他选择了虎门这个地方作为销烟的场所,并亲自监督整个过程。
在销烟过程中,林则徐采取了科学的方法,先将盐和水混合制成盐水,再将盐水倒入池中,然后将收缴来的鸦片切成小块,放入盐水中浸泡,最后再投入石灰加以搅拌。
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鸦片都被销毁了。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和勇气。
林则徐的行动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和支持。
然而,这一事件也引起了英国等国家的强烈反感和报复。
不久之后,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并开放多个通商口岸。
尽管虎门销烟未能完全阻止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但它却彰显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坚定不移的民族精神。
这一事件激励了更多的中国人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中,为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奋斗不息。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课文原文:《虎门销烟》

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课文原文:《虎门销烟》(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课文原文:《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了。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虎门销烟》课件(1)

虎门守军阻止叶名琛等人离开,但他们坚定地 冲破重重困难。
第二幕:出行路上
叶名琛和刘后福与杨继业一起前往虎门,准备 销烟。
第四幕:走投无路
叶名琛和刘后福被敌人包围,陷入绝境。
飞鸽传信
叶名琛偷偷带着刘后福的信鸽飞出重围,把销烟的消息传达给世人。
信鸽
信鸽是一种训练有素的鸽子,可以传递信息。
虎门销烟纪念碑
位于虎门公园的虎门销烟纪念碑,铭刻着叶名琛等 人的英勇事迹。
故事教育意义
反映历史意义
《虎门销烟》反映了晚清时期 中国抵抗外来侵略的艰辛与坚 持。
弘扬民族精神
故事传递了团结协作、勇敢无 畏的民族精神,激励人们珍爱 国家。
培养正确价值观
通过叶名琛等人的行动,故事 教育人们要崇尚正义、反抗邪 恶。
登场人物
1 叶名琛
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雄,虎门销烟的发起人 和领导者。
2 杨继业
一个具有匪徒性质的内奸,为敌人提供情报。
3 刘后福
一个沉默寡言但非常勇敢的青年,深爱着中 国传统文化。
4 敌人
西方侵略者,试图占领中国的海防要塞。
故事梗概
第一幕:谈生意
叶名琛和刘后福商量如何销烟,打击敌人,保 卫家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虎 门销烟》课件(1)
故事简介
故事背景
《虎门销烟》是一篇描写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情感的小说,以虎门销烟为背景,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外来侵 略的不屈精神。
虎门门户
虎门是广东东莞市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名,以其 重要的海口通道而闻名。
中国画
中国画是一种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它以线条勾勒、 色彩烘托和意境表现为特色。
课堂练习
1 课文理解题
虎门销烟 (第一课时)

海到无边天作案,山登绝顶我为峰。
林则徐9岁时,其师出‘山’、‘海’两字,教学生 应对。林则徐做此对联。充分显示其豪迈的性格。
林 则 徐
自由朗读课文 1. 读准字音,边读课文边画出生 字组成的词语。 2. 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事情的经过怎样?
பைடு நூலகம்
历史 响彻 烟渣 咆哮
值得 侮辱 卷进 虎门寨
嚣张气焰 分外壮丽 水泄不通 身着朝服
按照下面的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
(1)交代虎门销烟的时间。
(1)
(2)具体写虎门销烟的经过。
(3)揭示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2~5)
(6)
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 纪念的日子。
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 沉重地 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 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 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 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 挺立世间。 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 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虎门销烟是什么意思了吗? 在广东虎门销毁鸦片 谁在虎门销烟? 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 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中国清代 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出身 贫寒家庭,为官清廉正直,关心民 隐,为民众所称颂。史学界称他为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将其流放新疆。 1850年,林则徐病逝,咸丰帝赐祭 葬,谥号“文忠”,林则徐逝世后, 全国哀悼,福州建祠奉祀。
虎门销烟1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利用图片与相关录像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其中的历史意义。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你认识图上这位人吗?你对林则徐有那些了解?
(简介林则徐)
2.板书课题,解题
3.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了解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2.相机出示学生有困难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学有重点。
销寨毁泄
鸦片欺侮顿时伟大壮举
3.轻读课文,要求:
⑴轻声练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
4.检测
⑴指名分段、分句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⑵结合课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课文
⑶通过朗读课文,你理解了那些词语?
⑷对那些词有困难?
(引导学生互帮互助,教师做适当的指点。
)⑸⑹
三、整体掌握课文的脉络
1.讨论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
2.小组学习,讨论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指导帮助)
3.师生共同讨论
4.小结
第一段:(1—2)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和虎门海滩的场面。
(销烟前)第二段:(3—5)具体写虎门销烟的经过。
(销烟时)
第三段:(6)写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销烟后)
四、总结
五、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各三遍
2.继续预习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虎门销烟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虎门销烟》。
齐读课题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能不能用课文里的一两个词描述(评价)一下,虎门销烟是个什么样的事件?
“值得纪念”:值得纪念的事件是什么样的事件?(不同寻常的事件,发生重大事情的事件)
“伟大壮举”:(板书)什么是伟大壮举?(伟大的举动)
二、精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让我们一起回到这不同寻常的一天吧!
1、出示第一自然段
2、师: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从4月12日至5月21日,共收缴鸦片19187袋,2万多箱,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公开销烟,历时23天。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让我们记住这一天,让我们记住这值得骄傲的日子吧!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第二自然段
1、虎门销烟是值得纪念的一天,虎门销烟是一个伟大的壮举,
“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
2、轻轻地都读读课文的2~5自然段,找一找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壮”字,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这是一个“伟大壮举”,还可以在旁边写下你自己的感受。
3、交流
(1)、第三自然段
如:“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水,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
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它分外壮丽?
1、出示:“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
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个壮字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水泄不通”
2、“水泄不通“是什么样的情景?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人山人海)
3、销烟要在下午才举行,老百姓明知道午后才销烟,却一大早就赶来,可见这件事情是多么的得人心,老百姓对这件事情是多么的关切。
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场面壮观。
4、这一段中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销烟的“壮”?
“新搭起的礼台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
“彩旗林立”、“身着朝服”、“外国人到场”可以感受到什么?(场面隆重,预示着这里将有大事发生。
)
4、销烟在当时来说、对现在来说都是件大事,我们应该怎样
来读呢?
指导朗读
(2)、第四自然段
1、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销烟的“壮”?
2、出示第四自然段
找出销烟过程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他们是怎么做的“先—再—然后”。
齐读销烟过程的句子
3、销烟的过程大家一句话就读完了。
可是据老师了解,从前是将鸦片拌上桐油架锅燃烧,费时且不彻底。
巨量鸦片难用此法。
林则徐为了找到有效的方法,到民间去讨教,尝试了很多方法,做了大量的工作。
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可以说是工程浩大。
所以看似短短的几句话但却饱含了林则徐的艰辛。
让我们再读来读读这壮观的场面吧!
齐读销烟过程的句子
4、出示句子:“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
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
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
”
5、再来读读这几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健步“、一声令下”禁烟决心之大
“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人们对销烟的激动之情
6、为什么销烟是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从而引导学生了解鸦片的危害。
a出示婴粟花图和吸食鸦片的人的图片对比
师:吸食鸦片如果上了瘾,每天几次不能间断,不然就鼻涕、眼泪齐下痛苦不堪,浑身瘫软。
吸食时间一长,满脸烟容,最后骨瘦如柴,直至死去。
b看到这样的情景,身为百姓父母官的林则徐连夜写了一封奏折,向道光皇帝请求道:“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
c林则徐为什么说数十年之后,中国就没有可以御敌之兵了呢?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师补充当时请政府的一些士兵也开始吸食鸦片,据说当时的士兵手里有两杆枪,一杆是烟枪一杆是打仗用的枪,烟枪是锃亮的,另一把呢却是钝锈的,这样的士兵能去打仗吗?能抵御敌人吗?
d那为什么说没有充饷的银两呢?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师补充鸦片很贵,很多人为了吸食鸦片可以说是倾家荡产,有的甚至卖儿卖女。
我们国家的白银就这样白花花地流到了外国商人的口袋里,整个中国一片乌烟瘴气,长此以往,将是亡国之灾呀!
今天终于可以把这害人的鸦片销毁了,人们怎么能不激动呢?
7、让我们把人们销烟的坚决之心读出来,把人们的振奋之心读出来
齐读这几句话
8、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这大快人心的场面呀
播放录象
(3)、第四自然段
从礼炮的轰鸣声中,从人群的振奋之中我们感受到了销烟场面的壮观。
再读读课文,我们还能从哪感受到这“壮”字?
1、出示第四自然段
“成千上万”、“跳哇”、“叫哇”、“响彻”
说说你的感受?
2、老百姓为什么会跳哇、叫哇?销烟的声势撼动天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
3、你有没有这种感受,能用你的朗读把欢天喜地的壮观景象和撼天震地的力量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
5、播放人们欢乐的场面感受
(4)、第五自然段
1、再读读课文,我们还能从哪感受到这“壮”字?
2、出示第五自然段
3、其中有两个数字“23天”、“二百多斤”,从这两个数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4、师配乐小结:小小的两个数字,蕴涵的内容却是丰富的。
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林则徐和清政府销烟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同样产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的美梦,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为中华民族扬威,令中国人扬眉吐气。
所以我们说虎门销烟是一个伟大壮举。
(5)、出示第六自然段
齐读
让我们带着中国人的自豪感再读“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红字)
三、练笔
1、历史的车轮已经来到了二十一世纪,林则徐和虎门销烟一起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
当我们来到林则徐的雕像前,你想对林则徐说些什么?
2、出示林则徐的像,学生在音乐声中写话
3、交流
4、让我们再次向国人民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齐读
让我们向全世界人民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