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学镜头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系统设计方案

设计参数:

1)ICCD分辨率:1248х1024

2)像元尺寸:6μmх6μm

3)靶面尺寸:7.48mmх6.14mm

4)系统焦距:1500mm

5)F数:3.75

6)波段范围:450nm~800nm

系统初步设计如下:

口径Ф400mm,系统长度500mm。光路二维图如下图所示。系

统为折返射式光学系统,前部采用施密特矫正镜,后端采用卡式系统,

21:13:08

达到减小系统尺寸的目的。

图 1 光学系统二维图

图 2光学系统三维图

21:17:16

86.21 MM New lens from CVMACRO:cvnewlens.seq Scale:0.29 22-Nov-14

图 3 光路剖视图

表 1线视场分析

距离(km) 1 5 10 30

线视场(m)5×4.1 25×20.5 50×41 150×123

图 4系统球差及场曲曲线

系统传递函数曲线如下图所示,根据探测器像元尺寸,MTF截频计算至83lp/mm处,从下图可以看出,系统MTF在100lp/mm处,水平最大视场及垂直最大视场均高于0.5,对角线视场MTF高于0.5。

21:14:01

图 5 系统MTF曲线

系统弥散圆的大小如下图所示,弥散圆表示点源物体经过系统后的发散情况,其半径越小、能量越集中,说明成像质量越好。通常接近衍射极限的系统弥散圆直径小于接收器的单个像素值。本系统采用的探测器像元尺寸为6μm,系统的弥散圆直径最大值为3.8μm,说明系统的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

21:21:35

图 6畸变网格及畸变曲线

系统的畸变网格和畸变曲线如下图所示,畸变的大小能直接反映出系统图像的变形情况,从下图中可以看出,系统的最大畸变小于0.01%,图像变形肉眼无法分辨。

图 7畸变网格及畸变曲线

系统成像的二维仿真效果如下图所示,左图为目标图像,右图为经系统后所成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成清晰倒像。

图 8二维成像仿真

公差分析

镜头最终的成像质量受到材料、加工、装配等各方面的影响,为保证系统最终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系统各部分的公差分配,使材料、加工及装配的误差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避免某

类误差过大使最终的成像质量下降过多。下图给出了系统在100lp/mm处MTF的概率分布曲线,系统对各部分的公差要求如下表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考虑各部分的公差后,系统MTF90%概率处于0.37以上,能够保证最终系统有良好的成像质量。目前的装配

21:28:54

及加工水平均可以保证表中要求的公差。

图 9 MTF概率分布曲线

探测能力分析

决定探测距离的因素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镜头焦距

决定探测距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镜头焦距。镜头焦距直接决定了目标所成的像的大小,也就是在焦平面上占几个像素,焦距越大,目标像所占用的像素点越多,根据约翰逊准则可知,其探测距离更远。

2、探测器性能

镜头焦距是从理论上决定了相机的探测距离,在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另一因素是探测器性能。镜头焦距只是决定了所成像的大小,占用像素点的数量,探测器性能则决定图像质量,如模糊程度,信噪比等。探测器性能可从像元尺寸、灵敏度、信号处理等方面来分析。像元尺寸越小,则空间分辨率越小,其探测距离越大。

探测器的灵敏度和信号处理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如果探测器的灵敏度和信号处理能力不好的话,则所成的像只是一个模糊的像,也就无法识

别。因此,一些探测器的灵敏度不高的话,则采取加大镜头口径的方法来提高图像效果,这增加了成本。

3、大气环境

虽然热辐射对大气的穿透能力比可见光强,但大气吸收、散射等对热像仪成像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大雾和大雨的天气环境,从而影响到探测距离。

综上所述,在能见度一定的情况下,光电系统的探测能力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目标在靶面上成像所占的像元数,二是目标被系统接收成像后的信噪比。

此部分内容需要和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转换效率等因素一并进行分析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