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唱片之古典分类
范登堡古典黑胶漫谈 古典黄标的第一套贝交全集

范登堡古典黑胶漫谈古典黄标的第一套贝交全集
范登堡
【期刊名称】《视听前线》
【年(卷),期】2014()4
【摘要】贝多芬交响曲,永远是各大古典音乐唱片曲目库中最重要的作品,因此,唱片公司在录制这些作品时,会非常慎重地考虑指挥与乐团的组合。
一名指挥家,一生即使能获得一次在大唱片公司录制贝多芬交响曲的机会,就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
【总页数】2页(P78-79)
【关键词】古典音乐唱片;贝多芬交响曲;全集;标的;唱片公司;指挥家;作品;录制
【作者】范登堡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5
【相关文献】
1.范登堡古典黑胶漫谈:低调收藏 [J], 范登堡
2.范登堡古典黑胶漫谈数码立体声录音的先声 [J], 范登堡
3.范登堡古典黑胶漫谈尖货与垃圾 [J], 范登堡
4.范登堡古典黑胶漫谈德国留声机公司的战后复兴 [J], 范登堡
5.范登堡古典黑胶漫谈古典黄标的絮寿片 [J], 范登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雨果唱片 五大系列

雨果唱片五大系列
无
【期刊名称】《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前线》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雨果系列(HUGO)雨果公司的“旗舰”品牌,是与最优秀的演奏家、声乐家、乐队、指挥家和作曲家合作的成果,包括有不同类型的CD系列,如地方民歌、戏曲及其它歌类,地水南音,中国民族管弦乐及小品、广东音乐、中国吹管乐、
【总页数】1页(P143)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5
【相关文献】
1.黑胶唱片评——雨果唱片《梁祝黄河》、天乐唱片《Conciertio de Aranjuze》[J], 谢胤杰
2.“没有古琴,就没有雨果!” 雨果唱片三十年系列纪念活动 [J], Ohno
3.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中低价位古典音乐唱片系列揽胜(上) [J], 牟强
4.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中低价位古典音乐唱片系列揽胜(下) [J], 牟强
5.雨果唱片的中国格调 [J], 刘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普把玩黑胶系统:您对黑胶唱片了解吗

科普把玩黑胶系统:您对黑胶唱片了解吗对于喜欢黑胶的发烧友来说,如何调整、校正黑胶唱盘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
但实际上黑胶唱片的类型与挑选技巧,甚至乎黑胶唱片为什么会吸引人去聆听,有不少黑胶发烧友并不是非常了解。
以下关于黑胶唱片的内容由“影音新生活”整理与收集,希望能够对刚开始玩黑胶系统的发烧友有所帮助。
▌黑胶与模拟录音人们通过耳朵从自然界获得的声音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变化的,这种信号称为模拟信号,黑胶唱片就是典型的模拟录音。
模拟录音在录制时,信号的瞬态电平变化由声波声压的变化而变化,基本上来说,黑胶唱片上的信号就好似“复刻”了整个声波信号一样,唱机的唱头本质上只是即时地将其识别并重编码出来,最后外扩设备就将声音传到你的耳朵里了。
采用模拟录音的音质还原后柔和亲切、宽松自然,但是在录放过程中容易受到噪声影响,而噪声与信号无法分离,尽管可以通过降噪系统来尽量减小噪声的影响,但因为噪声叠加导致的音质劣化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使得模拟录音音质的动态范围小,信噪比欠佳。
▌黑胶尺寸与转速黑胶唱片有三种转速:33 1/3RPM,45RPM,78RPM(RPM,每分钟转速,黑胶唱片在一分钟内转出的圈数)。
在黑胶唱片发展初期,唱头的制作和刻纹技术还不是很发达,黑胶唱片的转速只能定为每分钟78转,这是当时一个标准,因此英文叫做Standard-Playing,缩写为“SP”。
由于高转速的原因,78转的SP唱片只能记录5分钟左右的音频信息,也就是说灌录一首贝多芬《命运》交响曲,78转的唱片就需要6-8张。
而随着技术提升,1948年开始33又3分之1转速的唱片正式投放市场,由于记录时间可以容纳30分钟左右,所以当时唱片制造商给33又3分之1转的唱片取名“Long-Playing”,它的缩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LP”。
而45转的黑胶唱片通常用于灌录流行歌曲,每面一曲,当然也有少数录有古典小品的45转唱片。
唱片制造商给45转唱片定义为Extended Playing,缩写为“EP”。
黑胶唱片产地论

黑胶唱片产地论在详细写黑胶版本分析之前,先写个产地问题。
产地是黑胶第一大问题,后面才涉及更详细的每个厂牌的版本细分。
对于购买古典黑胶的新人,第一困惑的也是产地。
我遇到过问我最多的问题,不外乎:某某产地行不行,日版行不行之类。
开宗明义,我的产地选择有三个原则:第一原则:首版发行国原则,一张黑胶,无论什么品牌,RCA,CBS,EMI,DECCA,DG等等,唱片公司的首版发行国家,一般是首选。
第二原则:当原产国价格过高,或因某种个人喜好,不喜欢原产国声音的时候,首选英国制造(以下简称英版)黑胶,次选荷兰、法国制造的黑胶。
第三原则:除德国本土唱片公司的黑胶按照第一原则选德版以外,其它公司的尽量不选德版和日版。
(这一点很重要,从CD过渡到黑胶的人一定要关注,因为CD给所有人留下了德版与日版最佳的根深蒂固的印象。
)关于如何判断一张唱片的产地,这个相对比较简单,看盘标(LABEL),盘标上写的产地,优先于封套,内套的标注。
这里要注明一点,在70年代以后,欧洲一些唱片公司在唱片刻码上加了产地的标志,常见有320(代表德国)、380(法国)、420(英国)、580(意大利)、670(荷兰)等。
这个刻码,许多商家拿来当做唱片压片的产地,是不够严谨的。
举个例子,一张英国产的黑胶,LABEL注明了Made in England,如果内刻码为320,并不意味着他是德国产。
这个刻码只能证明黑胶的Lacquer(压片的模板)是德国制作,但最后一步压片,依然是在英国的。
但这个刻码并非毫无意义,它代表了这个压片,除了最后一步,并没有做其它声音上的处理,总体来说声音的风格同原产国仍会比较趋近。
以下简单说说几个大唱片公司:1、DGG德意志唱片公司DG公司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了,直到现在依然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古典唱片公司,大荷花的标志深入人心,甚至成为古典音乐的标志。
DG经典的大禾花盘标DG的问题比较简单,按照第一原则购买德版即可,事实上DG发行量通常比较大,立体声的DG价格也不算很贵,基本没有必要再去寻找其它版本,包括英版,日版等。
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黑胶唱片目录(74种)

TDL-0001原野TDL-0002跳动48TDL-0003跳动旋律(一)TDL-0004爱的加法TDL-0005雪中情TDL-0006月光下的吉他TDL-1001跳动旋律(二)TDL-2001粤剧名曲精选TDL-A0009朱晓琳歌曲精选TDL-A0010程琳独唱歌集TDL-0011民族新潮TDL-A0012大海明月TDL-0013费翔-跨越四海的歌声TDL-0014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TDL-B0015钢琴爵士音乐-酒后激情TDL-A0016费翔-四海一心TDL-A0017祈求TDL-A0018街市风情TDL-A0019青春动律TDL-A0020可爱的家庭TDL-B0021世界著名古典音乐小品-爱的梦TDL-A0022知音TDL-B0023猛士(一)TDL-B0024月之诗TDL-C0025花城之春TDL-B0026天鹅湖-世界名曲联奏TDL-A0027掌声响起TDL-B0028永恒的爱情音乐TDL-B0029猛士(二)TDL-B0030音乐会圆舞曲-约翰斯特劳斯作品精选TDL-A0031太平洋之声-第五届云雀奖纪念特辑(一)TDL-A0032费翔-夺标TDL-A0033二人世界TDL-B0034舞会金曲(一)TDL-B0035舞会金曲(二)TDL-A0036中国民歌大全(一)TDL-A0037中国民歌大全(二)TDL-A0038绣荷包-中国民歌精选TDL-B0039吹口哨的先生TDL-B0040赛龙夺锦TDL-B0041步步高TDL-C0042省港星腔精英荟萃TDL-C0043戏剧与音乐-电声音画梁山伯与祝英台TDL-B0044吉他浪漫曲TDL-A0045瞧情郎TDL-A0046太平洋之声-第五届云雀奖纪念特辑(二)TDL-A0047故乡恋情TDL-B0048心上人TDL-A0049流浪歌手TDL-A0050寻觅-信天游TDL-A0051新潮摇滚=冲浪TDL-A0052田野静悄悄TDL-B0053迷人的夏威夷TDL-B0054世界著名小夜曲特辑TDL-A0055太平洋金榜歌曲TDL-A0056粤语金曲-为人师表-香港电视剧主题曲汇编TDL-A0057美丽的梦神-101首外国名曲精选TDL-A0058青春世界-迪斯科舞会曲选TDL-A0059恭喜恭喜-粤语拜年歌TDL-A0061鲍立之歌TDL-B0062世界著名抒情音乐小品TDL-B0063送我一枝玫瑰花TDL-B0064舞会金曲(三)TDL-A0065祝你生日快乐-英文儿童歌曲TDL-A0066流行歌曲杂果冰TDL-B0067浪漫情调-爱的奉献TDL-B0068世界著名古典音乐-圣母颂TDL-A0069拜年歌TDL-A0070吹不断的西北风TDL-A0071狼TDL-B0072悲沧交响曲-柴可夫斯基D小调第六交响曲作品74号TDL-B0073未完成交响曲-舒伯特B小调第八交响曲作品759号TDL-A0074星星索-声乐精品男声四重唱TDL-A0075一样的天空-唐彪、安李精选念特辑(一)与祝英台念特辑(二)视剧主题曲汇编交响曲作品74号第八交响曲作品759号。
黑胶唱片并不都是黑的!

黑胶唱片并不都是黑的!
黑胶实验室 2017-07-23 13:42
全文很短,完成阅读可能100秒不到~
乌鸦都是黑的,可黑胶不一样,有各种颜色的……
☟
白的
红的
黄的(这张唱片好像是1963发行,和神学院有关)
还有画的(这张唱片是早期甲壳虫,这个名字大约只用了两三个月)
这张,确实黑色的,但是是方的!!厚薄和复印纸一样,是国家地理杂志1979年的宣传唱片。
上面两张,RCA VICTOR的彩色唱片
OK,普及一点唱片常识。
过去的大厂牌黑胶一般都很少有各种彩色的花样,他们的主要注意力放在录音技术上。
彩胶基本属于一种噱头,和唱片的音质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唱片史上有一小段历史,那就是1949年至50年代初期。
RCAVICTOR 准备放弃78转唱片之后,出版了一批彩色45转的7寸唱片,用彩色来分类不同的音乐。
其中:
红色➤:古典音乐
黄色➤:儿童音乐
绿色➤:乡村和西部音乐
天蓝➤:国际音乐(INTERNATIONAL)
黑色➤:流行音乐
深蓝➤:流行古典音乐(大概是轻音乐吧)
橙色或樱桃红➤:韵律和布鲁斯(RHYTHM&BRUCE)
来源 | 老雪山的美丽人生。
黑胶冷门知识

黑胶冷门知识黑胶唱片是一种模拟录音的产物,它具有以下一些冷门知识:1. 黑胶并不糊:一套调校得当的黑胶系统,其声音首先是一定是“中性”的。
相较于CD或串流系统,黑胶最大的区别是谐波会丰富一些,但肯定不是“糊”。
2. 黑胶也可以摇滚:黑胶就是音源的一种,什么类型的音乐类型都可以完美表现。
当然,古典、爵士乐最容易体现黑胶之美,而钢琴、低音动态较大的音乐类型,因黑胶固有的转动、唱头拾取原理等因素,需要较厚的碟片、对系统调校要求很高,但重播肯定不是问题,电影音乐、摇滚乐爱好者完全可以享受黑胶。
3. 黑胶唱片的外观是其吸引力的独到表现:黑胶往往比CD、数字音乐更为纯粹,更接近自然。
黑胶为专辑带来了许多情感,独特的质感,仪式感的操作过程,放慢生活节奏更加能体会音乐带来此刻享受的感觉。
4. 黑胶是最保值的实体音乐唱片:绝大多数情况下,CD在二手市场是严重贬值的。
只有黑胶唱片,不管它们是新或旧,你总能从中收回成本。
5. 黑胶的模拟录音特点:模拟录音的意思就是连续的模拟信号,这一连串模拟信号分别代表着另一对应的时间变量电平。
所以当声音在录制时,信号的瞬态电平变化由声波声压的变化而变化。
唱机的唱头本质上只是即时地将其识别并重编码出来,最后外扩设备就将声音传到你的耳朵里了。
6. 黑胶的声音特质:除去表面的噪音(比如“啪啪”爆裂音等等),这是你能辨认出的黑胶唱片和模拟录音的不同之处——接触过黑胶的人往往会提及模拟录音的特点“暖度”。
暖度是由于受到模拟录音的技术局限(对声音捕捉和声音回放的限制)从而产生的,且尤其以极低频为“温暖”的来源。
而相比较而言,数字录音比起模拟录音要来得精准很多,所以它能捕捉到动态范围更广的声音。
虽然模拟录音技术丢失了许多声音细节,但反而为听众带来了更耐听的声音。
这就好似胶片影像和数码摄像的区别——纯正的数码录音作品更为精确,但是声音冷静清晰而不太耐听。
更为“温暖”的模拟录音技术显然更为人们所接受。
黑胶唱片知多少,玩黑胶必看

⿊胶唱⽚知多少,玩⿊胶必看⼀、唱盘唱盘即是放唱⽚的部份,可以驱动⽅式、唱臂的组合⽅式、避震⽅式等分类。
1、驱动⽅式:⽪带、隋轮、直接驱动、绳线驱动⽅式指摩打推动转盘的⽅式﹐例如⽪带驱动唱盘﹐摩打推动链条式的橡⽪带﹐间接推动唱盘﹐这种⽅式可以使转盘不受摩打震动影响﹐⾳质会更清晰。
2、唱盘与唱臂的组合可简单分为:盘臂分离、半⾃动、全⾃动。
但唱臂还有直曲之分、轻重之分、长度也不⼀,唱臂⽀撑轴也有单⽀点和旋转轴除了唱臂的各种特性会影响⾳⾊,⽤家也会透过调整唱臂来改变播放效果,相同的硬件组合加以不同调整⽅式,已经会放出不⼀样的声⾳。
⼆、唱头⿊胶播放的原理,是唱针与⾳沟两侧的凹凸摩擦,产⽣震动并传到唱头,⽤“磁电转换”的原理输出电流,电流再转换成电压,最后重新还原,经由喇叭播出⾳乐。
磁电转换的不同就发展出不同的唱头,主要有三种:MI、MM、MC。
从名称就可知道它们是透过带动不同部分来进⾏磁电转换:MI=Moving Iron=动铁式MM=Moving Magnetic=动磁式MC=Moving Coil=动圈式MI和MM唱头输出⽐较⾼,⽽且可⾃⾏更换唱针、制造成本也较低,所以⽐MC唱头更适合⼊门新⼿。
不过和唱臂⼀样,不同种类的唱头也会带来不同的⾳⾊。
三、放⼤器从唱⽚⾳沟产⽣的声⾳⾮常⼩,所以需要放⼤来听。
⽽唱针与⾳沟产⽣的震动会透过磁⼒转变成电流,电流转成电压。
放⼤器就是放⼤⼯具,把电压放⼤和还原成⾳乐讯号。
不同唱头会输出⾼低不⼀的电压,需要不同器材来放⼤,常听到前级、前前级、后级就是这些器材。
如果放⼤器已经有唱头输⼊功能,就不需要再买唱头放⼤器。
了解了⿊胶唱⽚不妨你就常到酒吧⾥听听⾳乐,喝喝酒,看看DJ是如何打碟的,没准你会成为DJ 下⼀秒就登上舞台。
在哈尔滨就有这么⼀家⾼⼤上的酒吧能满⾜你的各种需求,TA就是h·LINX 酒吧。
h·LINX酒吧是⼀家国际化全新概念⾼科技酒吧。
在内部装修上,酒吧采⽤太空技术型材、拥有升降卡座、5D灯光,还拥有多个互动视频,当顾客在舞池或吧台放松时,可随时体验某个明星的投影突然出现在⾝边与⾃⼰⾯对⾯的刺激感觉。
【黑胶党】大砧板古典试音名碟Cl...

【黑胶党】大砧板古典试音名碟Cl...Clearaudio在已是成名己久的著名德国发烧品牌,他们不光制造唱盘、唱头、唱臂,同时制造前级、后级、唱头放大器、洗唱片机、各种有关黑胶系统的量测、调整工具等。
但是今天我们向大家推荐的是Clearaudio出版的黑胶唱片。
没错,Clearaudio也出唱片,CD,LP都有,Clearaudio从1978年创立迄今,一直坚持在黑胶领域里发展,难怪今天 Clearaudio 会成为音响界的黑胶系统霸主。
这是一张非常棒的录音,此录音虽然是以试音为主要目标,但其实所有曲目都是历来最动听的古典小品,出自贝多芬、莫扎特等伟大作曲家,首首精彩。
德国音响厂Clearaudio出品的试音CD,录音尽显高级LP独有的迷人特质,但网上很难找到其介绍。
内容方面主要是小提琴和钢琴演奏最通俗的古典乐曲。
如“Hungarian Dance 匈牙利舞曲”,“Ava Maria 圣母颂”,“For Elise 致爱丽丝”等,一听后就忘不了,透明、清甜、高雅、细致,又有厚度和穿透力,放起来满堂生辉。
无人不识的Clearaudio发烧名盘「大砧板」。
SACD版本可说是赢尽天下其他版。
SACD是STS Digital老板以MW Coding Process 配合Pauler Acoustics炮制而成,钢琴实体感和音色细致度惊人准确,实属试音首选。
这张碟,故事可以很长篇。
简单说,是德国Hi-Fi厂Clearaudio,找到一个在斯洛伐克做的Classical录音,有大乐队、室乐团、钢琴solo、小提琴主奏piano伴奏、结他...... 玩十分隽永好听的曲子。
录音用了一种「独特方法」,动态幅度出奇的大。
个别tracks还收录入窗外的鸟鸣!Clearaudio看中了它可以考机试音Show quali,遂跟该名为OPUS的公司合作,九一年出版了标示Produced by Clearaudio,Recorded by Opus的Bestseller Classic No.1。
唱片的整理与分类

唱片的整理与分类唱片过千便是形形色色了,延伸到唱片整理的问题,对于有千张以上的玩家便是一个头疼问题,如果有几千张呢?如果这几千张包含不同介质呢?如果这几千张唱片涵盖欧美日韩中港台各个区域呢?如果这几千张唱片里涵盖古典流行爵士布鲁斯等等各个类型的音乐呢?面对这样的问题,仅仅有收纳空间是不够的,如何快速检索,能在最快的速度找到一张唱片,这与收纳同样重要。
一、收纳柜的选择。
1、唱片收纳柜越简单越好,定制的话最好按照三个尺寸,最下面一层按照黑胶尺寸,上面一层按照DVD盒的尺寸或者更大一点(现今异形尺寸的CD包装较多),再上面的多层尽量按照普通CD的尺寸。
最好有足够的格子,每个格子的尺寸尽量贴近CD盒的尺寸。
这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减少单层承重,二是能尽量应用上下层的空间。
如果板材承重好,可以按照黑胶唱片的尺寸统一排列,这样可以节省些材料相对经济一些。
如果考虑到防尘问题可以装上滑道,选择一个漂亮的帘子,既简单又方便。
2、如果买收纳柜,尽量不要用书柜替代,多个门虽能防尘,但是频繁的开关门很麻烦,书柜相对价格高。
另外书柜的格子不是按照唱片设计的,利用率会有些损失。
二、基本放置要求1、唱片尽量竖放,LP和CD都如此,竖着放一是方便取放,二是会避免因为长时间受力不均唱片变形。
2、尽量在唱片盒外面套上塑封袋,北方的气候防潮足够,南方只能起到防尘作用3、不要放在强阳光的房间,唱片侧面会褪色,另外高温下的唱片易变形。
三、基本分类摆放我个人差不多有接近五千张唱片,CD四千多张,LP五六百张、磁带四五百盘,涵盖欧美日韩中港台,如果摆放不当想找一张唱片无异于大海捞针,但是我却没乱过。
我的基本办法是:1、以地区为主,即欧美、日韩、港台、内陆分类摆放。
2、地区以厂牌为主,一个人多厂牌的情况以主要厂牌为分类。
3、以上两种不重合的情况下以风格分类。
4、同一歌手的唱片按照发行时间顺序摆放。
5、特殊包装CD单独摆放,碟片与包装不拆分单独收纳,以免遗失配件。
黑胶唱片的相关资料

聚氯乙烯平均分子量的溶解问题
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聚氯乙烯在丁酮环己酮中的溶解度与聚氯乙烯的平均分子量有什么关系?平均分子量越小越容易溶解吗?还有氯化程度是不是也影响溶解性
这种昆虫能寄生的树木称为“寄主树”约有一百多种。
二、78/33转醋酸纤维唱片,广播电台专用唱片在材料上,用氯醋共聚树脂代替了紫胶树脂,唱片的颗粒变细,微小的振动也能录制下来,以体现高保真的效果。
三、33转塑料密纹唱片-用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树脂,质地硬中带韧,性能经久不变,唱片电声技术指标亦大为提高。
虫胶来源及制法简介虫胶又称紫梗紫胶紫草茸属于天然树脂的一种它是由南亚热带的一种寄生昆虫以特有的功能产生的分泌物胶质积累在树枝上经收集加工而成
黑胶唱片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黑胶唱片是一种塑料制品,常用的密纹唱片材料是氯乙烯——醋气乙烯共聚树脂.
黑胶唱片是用酚醛树脂做的,用老式的留声机播放,你看解放战争的电视剧,里面有的.上面有个大喇叭.放起来有丝丝的声音.
没错,平均分子量越小越易溶,氯化程度大的就不易溶,因为他的极性会发生改变
特有的功能产生的分泌物———“胶质”积累在树枝上,经收集加工而成。
世界上产虫胶的国家有:印度、泰国、中国、越南、缅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以印度和泰国产量较大。
这种昆虫能寄生的树木称为“寄主树”约有一百多种。
黑胶唱片是用黑色赛璐璐做成的
黑胶就是LP,long play,是立体声黑色赛璐璐质地的密纹唱片。为什么叫LP,主要是针对过去古老的粗纹短时间唱片而言。这是个简单解释。为什么在数码时代还要玩老东西?主要是因为那种空灵感和现场感是现在的CD无法取代的。如果你听过了LP,你将会对现在的CD的尖利粗糙的数码声不能忍受。而现代的CD为了尽量减弱数码声而开发了众多的电路和录音模式,但是仍然是不能和LP相匹敌。放LP的设备叫turn table,一般不带有功率放大器,只是前置级的输出,拾音模式大约有动磁,动圈和动铁的唱头,以动铁+线性寻迹的唱头唱臂为最优。
22张天价古典

英国企鹅,美国TAS,留声机,日本艺术,台湾刘汉盛,以上5大发烧榜单中的古典唱片你可能早就已经耳熟能详,但是作为一个古典发烧友又怎可以错过当年由CR(Classic Records)公司所发行的22张24K金碟版CD?此22张古典唱片绝非儿嬉之物,无论指挥、演绎之深度,录音之动态、定位、场感等皆是绝顶之作!而且录音时间正值乐团及执棒者的"当打"之年,所以无一不是流芳百世的极品之声。
我称之为"古典-黄金-二十二"!其中17张全为Decca公司录音,大部分由传奇录音师:威尔金森(粤语译:伟坚逊 Kenneth Wikinson)所制,其录音之厉害已到人神共知的地步(后注)。
最后5张选自RCA公司的母带,其实也是Decca录音,当年只是受RCA所托而录制,然后挂名出售而已(所以那么多年来《皇家芭蕾》就是挂着RCA的头来卖Decca的肉~)。
22张唱片全部标明编号,指挥及乐团,唱片名称(曲目)则由本人译作中文,方便大家查找。
当然并非要大家一定要入手,要知道现在此榜单中的任何一张唱片(原版金碟)都已是天价,轻则500RMB,贵则上千也未必一定可以买到。
提供资料只是让大家作个参考,一般朋友可以选购这些录音的普通CD版本或近年推出的SHM-CD 版本(榜单中录音基本有重制,不过大部分断货了,大家将就吧),有条件的当然可以买张旧版黑胶珍藏,当然价格也不会比24K CD版便宜多少,甚至更贵。
部分编号CR公司有推出全新的200克再版黑胶,音效虽然跟旧版有点距离,但至少可以填补心头上的空虚。
价格也就200多 RMB,属于可接受的范围。
所谓的「Wilkinson 之音」有什么特色﹖一、所有的Wilkinson 录音都展现出一个极为宽阔的舞台。
Wilkinson 录音时习惯把法国号摆到左后方,小号、伸缩号放在右后方,某些录音你甚至会觉得舞台太宽了,甚而超出聆听室的范围。
二、深度感十分惊人。
黑胶老唱片:走向大众的小众收藏

黑胶老唱片:走向大众的小众收藏作者:萧蔷来源:《智富时代·时代财富》 2015年第4期文_萧蔷编辑_许雪玲不同于其它投资功能明显的收藏品,老唱片带给持有者更多的是“耳朵的愉悦”。
发烧友们收藏老唱片,图的不是短期内增值变现。
黑胶独特的时光记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收藏圈里来。
在怀旧的时代,黑胶唱片正在重获新生,由小众珍玩渐进为大众收藏。
“能听的古董”黑胶又称LP(long play),是黑色赛璐珞质地的密纹唱片,又称密纹唱片或LP唱片,多为不透明的黑色,也有一些呈现半透明的茶褐色。
最早的黑胶唱片为每分钟78转的单声道唱片,上世纪60年代后发展为每分钟33转的双声道立体声唱片。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于1877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之后的10年,埃米尔?玻里纳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的圆形唱片,此时唱片技术开始趋于成熟和实用。
唱片问世不久后就传入了我国,人们的生活随之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清末以来,众多的唱片公司在国内灌录发行黑胶唱片,内容涵盖京剧、地方戏、曲艺、歌曲、演讲等,许多传统艺术珍品用真实的声音形式得以保存。
被誉为“活化石”的唱片成为传承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不可替代的珍贵史料。
19世纪末,英商谋得利琴行开始在上海推销留声机及唱片。
20世纪初,主营电影唱片的法国百代公司在上海设立分公司,留声机在国内逐渐普及。
1921年上海百代公司改组为“东方百代”,并在贝当路即今上海华山路设厂,直接在中国生产唱片。
当年,聂耳、黎锦光、任光和冼星海等杰出音乐家均在此工作过,并留下了一批旷世孤品,如《义勇军进行曲》、《渔光曲》、《金蛇狂舞》、《翠堤春晓》和《昭君出塞》等唱片,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其中30年代百代公司推出的《义勇军进行曲》的首版唱片早已成为难得一见的珍品。
原声音乐的魅力每一个时代的文化都需要原装的载体窖藏。
资深藏家认为,黑胶唱片的重兴,原因不只是怀旧。
在唱片、磁带、CD等各种音乐记录材质中,黑胶唱片的音质最接近原声。
Original Jacket之古典篇

Original Jacket之古典篇
苏堤
【期刊名称】《现代音响技术》
【年(卷),期】2004(000)012
【摘要】刚开始听音乐那阵子,很忌讳听单声道录音。
看到新唱片,除了考虑演奏版本之外,最要紧的一件事情是看看是哪年录音,是不是单声道录音。
凭着一点粗浅的经验,大抵知道1958年以后制作的,大多是立体声录音,于是就很着急的去看唱片背后的版权年代,那个有“P”字样的圆框后的时间。
可偏偏那时并非CD一统天下,而是LP和MC兼而有之的时辰,有的制作年代在封套前后都不注明,非得付款拆开包装后才能看个明白,所以有时候“不幸”买到了1955、1956年的录音,那种心情是可想而知。
【总页数】4页(P82-85)
【作者】苏堤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2
【相关文献】
1.西方古典道德教育理论的两条进路∗--《普罗泰戈拉篇》《美诺篇》《尼各马可伦理学》对观 [J], 吴元发
2.Original Jacket之流行篇 [J], 刘凯
3.无理而妙:古典诗词篇性开掘的一种视角
——以《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为例 [J], 上官文金
4.新世纪小说中的“古典”倾向[笔谈:3篇]--以“高贵”为特征的“古典主义”--对21世纪小说创作一条精神线索的粗略描述与概括 [J], 孙先科
5.从《文心雕龙·事类》篇的“引成辞”看我国古典戏剧对古典诗词的化用 [J], 赵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简述黑胶唱片发展史

简述黑胶唱片发展史自古以来,人们热爱音乐。
在音乐大厅中欣赏艺术作品是一件令人陶醉的事情。
然而,在那个古老的年代,受限于场地以及器材条件,即便你是王公贵族,也只能偶尔才能去一次音乐厅。
假如能够把交响乐团搬回家,并且随时随地都能反复播放,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所以,人们千方百计的,想要把声音留住。
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一个漫长的,人们设法把声音记录下来的故事。
1史前时代:记录下来的声波根据现有的资料记载,人们第一次在偶然间记录下声音的震颤,应该是在1857年。
法国发明家里昂·史考特(Leon Scott)发明了Phonoautograph 声波振记器,这种机器只是记录下声波形状而已,并没有任何再生装置,可以说是留声机的鼻祖。
但是,史考特不知道如何将声音放出来……2中古世纪:留声机与蜡筒式唱片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
这种留声机可以将声波变换成金属针的震动,然后将波形刻录在锡箔制的滚筒上。
当针再一次沿着刻录的轨迹行进时,便可以重新发出留下的声音。
尽管这种设备非常简陋,而且录音的长度和效果都十分糟糕,却带来了巨大的轰动。
这是人们第一次成功的将声音保存了下来。
次年,爱迪生留声机公司(Edison Speaking Phonograph Company)成立,生产商业性的锡箔滚筒。
这是世界上第一代声音载体。
但由于磨损大,每个滚筒只能播放两三次而已。
1887年,亚历山大·贝尔(电话机的发明者),将爱迪生的锡箔滚筒改为涂了蜡的纸筒,并且以宝石针头播放,与锡箔滚筒相比,它的噪音减少很多,而寿命也相对更长。
次年,爱迪生也开始改良他的声音载体和机器,使用全部蜡制滚筒,并以电池驱动来代替手摇式滚筒的转动。
至此,滚筒式留声机的声音载体——蜡筒也最终定型。
3工业革命:黑胶唱片1888年,德国人艾米利·柏林纳(Emil·Berliner)再次改良留声机构造,它使用扁圆盘状的碟形涂蜡板作为声音载体,同时也可以制成母版复制。
胶片唱片知识点总结

胶片唱片知识点总结一、胶片唱片的历史胶片唱片最早出现在1880年代末的美国,当时的唱片是以蜡制成的圆盘状物体。
20世纪初期,唱片材料逐渐演变为石墨和壳加强的材料,声音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1920年代,电唱机的出现使得唱片销量急剧增加,成为当时最主要的音乐传播方式。
到了1950年代,胶片唱片成为了全部音乐商业界唱片销售的一个主要形式。
而到了197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大规模生产长草绿色的胶片唱片,不久之后,CD的诞生使得胶片唱片的销售量急剧下降。
不过,由于胶片唱片具有视觉吸引力和高质量的声音效果,使得它成为了流行音乐界的收藏品,沿用至今。
二、胶片唱片的分类1. 录音方式:胶片唱片可以根据录音方式的不同分为模拟唱片和数字唱片。
模拟唱片是通过模拟录音技术进行录制的唱片,音质相对较为温暖和柔和;数字唱片则是利用数字录音技术制作的唱片,音质相对更为精细和清晰。
2. 转速:根据唱片的转速不同,胶片唱片可以分为33⅓转/分钟、45转/分钟和78转/分钟的三种。
不同转速的唱片适合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
3. 大小:唱片有7寸(单曲)、10寸(EP)和12寸(专辑)等不同大小。
4. 材质:胶片唱片的材料通常是黑色的聚氯乙烯(PVC)。
5. 录音时间:不同唱片的录音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12寸的胶片可容纳40分钟的音乐,10寸的胶片可容纳15分钟的音乐,而7寸的胶片通常只能容纳2至3分钟的音乐。
三、胶片唱片的制作工艺1. 制作过程:胶片唱片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录音、母版制作、冲压和包装等环节。
首先,音乐团队在录音棚中对音乐进行录音;随后,采用模拟或数字录音技术制作母版,并通过电镀等工艺制作出母版;然后,将母版放置在压制机上进行冲压,制作成最终的唱片;最后,将冲压好的唱片进行包装和标签制作。
2. 声音质量:胶片唱片的声音质量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唱片材质、母片制作工艺、压制工艺等。
不同的材质和工艺会影响唱片的音质、噪音水平和耐磨性。
黑胶唱片发展的历史

原文转自:
第一章 黑爱米尔.贝利纳(Emile Berliner)在1887年设计出一种供留声机使用的薄形录音圆盘,取代了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在十年前发明的管状录音圆筒而风行于世,从此诞生了唱片这个名副其实的称呼。很多发烧友其中也包括不少有黑胶唱片收藏的朋友他们都习惯把黑胶称之为LP,这是不正确的,起码是不准确的。其实LP只是黑胶唱片的一种记录格式,并非指黑胶唱片。黑胶唱片正确的称呼是Vinyl (乙烯基),这是各种规格唱片的总称。Wax 是黑胶唱片发展早期的一种称呼,因为早期压制黑胶唱片的母盘是用蜡膜刻成,但现在已很少有人这样称呼。Records也是黑胶唱片的一种习惯称呼。在国外,黑胶迷认为只有卖黑胶唱片的店才算是Record Store(唱片商店),而只有CD的商店,他则称其为CD Store。
再谈尺寸。黑胶唱片尺寸有7英寸、8英寸、10英寸和12英寸,换算成公制单位分别是:177.8毫米、203.2毫米、254毫米和304.8毫米。7英寸唱片的中心孔径为38.20毫米(这个38.20毫米的中心孔径的唱片是专门为自动换片唱机设计的,普通唱机使用时需要给唱轴套上45转定位器 )、8英寸、10英寸和12英寸唱片的中心孔径都是7.24毫米。当然还有一些特株尺寸的唱片,我见过的超常规大唱片,是一张美国流行歌曲的唱片,它的直径有16英寸,也就是40.64厘米;有大就有小,1924年英国一家公司出品了一张英国国歌的唱片,其直径只有35毫米,还不足1.5英寸,限量发行250张。如今这张世界上最小的微型唱片已成为收藏家的追逐搜寻的宝贝,在少数博物馆里或许你能看到这件珍品。黑胶唱片的厚度一般在0.8-1.5毫米之间,为了提高刻纹深度和唱片的刚性,增加唱片厚度是一个好办法,因此唱片制造商将唱片的厚度提高到1.8至2毫米,极少数唱片制造商竟加到2.2毫米(美国MFSL的UHQR唱片就是2.2毫米厚,TELARC炮制的《1812》序曲,有德国压片140克的普通版DG-10041,也有日本JVC压片240克的超重量高品质的UHQR限量版DGQR-10041,我收藏此片的压片编号为2250(编号是水笔手书)。此碟只有看的份没有听的福,因为加农炮轰鸣时唱纹的纹矩超过了1毫米,是常规纹矩的5-6倍,肉眼可以非常清楚的看见S形的唱纹,如果您一定要以身试法,麻花般的唱纹定会让您“针毁机亡”。您一定想问我听过没有,说实话我是揪着心听过两三次,音量只有平时的1/3,炮声袭来仍然让人大呼过瘾,动态之大同版CD与其无法相提并论!黑胶唱片的厚度与唱片的重量成正比,经测量唱片的厚度值是唱片的重量值的百分之一,换句话说就是唱片的厚度为1.2毫米的唱片重120克,唱片的厚度.为1.4毫米的唱片重140克(这里指12英寸)其它不同厚度的唱片的重量以此类推。唱片的外缘最不起眼,不过它的作用不容忽视。唱片外缘的设计形式有几种,最普通的是直角倒边,另一种是半圆边,它的手感比直角倒边要好,但较滑手,取片时要小心,不慎滑落唱片最令人心痛。还有一种“火柴头”设计,所谓“火柴头”就是唱片外缘断面的形状非常象火柴头,操作时唱片与手的接触面较大,不易滑手。由于火柴头状的外缘形成一道圆滑过度的围坝,放唱时唱针落下后不会滑出唱片以外,这种安全的设计十分科学(见图-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奏鸣曲:Sonata
意大利文声响的意思,有别于歌唱的声音。
奏鸣曲是一种专为某种乐器而写的音乐。
除了钢琴奏鸣曲以外,大多数的奏鸣曲都有钢琴伴奏,但也有巴罗克时期的三重奏鸣曲(Trio Sonata)是为三件乐器而写的(其实是四人合奏的,但伴奏者不算在内)。
Rondo:回旋曲古典时期一种节奏轻快的曲式。
其中的主要乐段会与其他乐段轮替出现。
回旋曲大多出现于协奏曲或奏鸣曲的终结乐章,但也会独立乐曲的形式出现.
协奏曲:concerto
在古典音乐作品里占有相当多的地位,此者通常在一般管弦乐演奏会的第二部分,是由一名或数名演奏家独奏,乐团作为伴奏,之前提到:作为一位独奏者他在一首曲子所扮演着重要角色,显现出这首乐曲的价值所在。
从十七世纪末<协奏曲>的演奏方式转变成一小部分弦乐器作为主奏(称为concertant,soli),乐团其他成员作为伴奏(ripieno)的演奏方式为大家所接受,通常乐团的大小及主奏乐器都是随着演奏乐曲而改变,并没有一定的限制。
序曲(ovurture)
现今有分两种:第一种是歌剧、神剧(oratorio)或芭蕾舞剧的前奏;第二种是管弦乐团音乐会开始的前奏。
但现今没有很详细的区分,往往有时在歌剧演出时所听到的序曲与其内容无关,这已经是希松平常的事。
在十七及十八世纪的序曲分成三乐章,法国式的序曲是(慢-快-慢)三段,而义大利式的序曲是(快-慢-快)三段式。
但到了十八世纪晚期,德国作家葛路克(Gluck,1714~1787)认为序曲的作用应将观众带入情节之中,此一见解获得当代的作曲家莫札特、海顿及贝多芬等作家的赞同而延用至今。
黑胶唱片
小夜曲
音乐体裁的一种,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
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流传于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
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倾诉爱情,旋律优美、委婉、缠绵,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
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也有所发展。
“中外著名歌曲”中登载的舒柏特、托西尼作曲的小夜曲,都在世界上流传甚广。
幻想曲fantasia
形式自由,给人以即兴创作或自由幻想之感的器乐曲
谐谑曲scherzo
诙谐曲。
节奏强烈,速度较快、轻松活泼的三拍子器乐曲或声乐曲.
前奏曲
一种自由结构的短曲。
常放在具有严谨结构的乐曲或套曲之前作为序引。
赋格曲
复调乐曲的一种形式。
赋格曲建立在模仿对位的基础之上,从16~17世纪的声乐经文歌和器乐里切卡尔演变而成。
赋格曲分两个主要部分:①呈示部。
指主题依次在各声部作最初的陈述。
开始主题在主调上从某一声部单独进入,接着第二声部在属调上模仿主题,称为答题,而原主题声部继续出现的与答题形成对位的旋律称为对题。
答题如严格模仿主题,称为纯正
答题;如与主题形成守调模仿,称为守调答题。
对题在赋格曲的进行中再次出现时保持不变者称为固定对题。
伴随主题或答题的旋律经常改变者称为自由对题。
呈示部中主题进入的次数与赋格曲声部的数目相等。
②发展部。
根据赋格曲总的布局,此部分可能是最后一部分,也可能又分为中间部与再现部。
因此,赋格曲有二段式和三段式两种类型。
发展部中主题的进入比较自由,进入次数也无定规,调性转换亦较频繁复杂。
此外,根据曲中所用主题的多寡,存在单赋格曲、二重赋格曲和三重赋格曲等多种形式。
黑胶唱片
组曲
由若干短曲连为一体的管弦乐曲或钢琴曲。
其中各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组曲有古典和近代之分。
古代组曲又称“舞乐组曲”;近代组曲又称“情节组曲.
变奏曲:
运用“变奏曲式”谱写的乐曲,全称“主题与变奏”,是由一个自成段落的主题与根据此主题多次变化重复的若干段落结构而成。
弥撒
本来是天主教的一种仪式。
由于它在宗教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由于它庞大的结构和长达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弥撒音乐可以说是欧洲宗教音乐最重要的形式。
黑胶唱片
为了与宗教仪式有所区别,我们将其音乐部分称为“弥撒曲”。
弥撒曲分“普通弥撒”和“特别弥撒“通常所说的弥撒曲多指前者。
普通弥撒的词和曲有固定的搭配关系,共分为1.慈悲经,2.荣耀经,3.信经,4.圣哉经,.5.羔羊经。
五段中间穿插着神职人员的朗诵,内容各易的“特别弥撒”及宗教仪式。
弥撒曲还分成不同的类型:比如说参加仪式的神职人员很多,普通弥撒的五段音乐写得完整而精致的,称为“大弥撒”,又称“庄严弥撒,,反之称为小弥撒,如果没有朗诵和其他宗教仪式,称为“音乐会弥撒”,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贝多芬的庄严弥撒曲,就是音乐会弥撒的典范.
安魂曲
又称为追思曲、追思弥撒。
顾名思义,可以知道它是弥撒的一种变体,用于追悼的场合。
我们现在听到的安魂曲,一般都是由管弦乐队伴奏的合唱套曲,从这点看,它的形式有些类似于清唱剧。
传统的安魂曲都是宗教题材的,歌词一律用拉丁文,因此,勃拉姆斯在1860年前后用德文歌词写作安魂曲被看作为创举,这部作品因而被称为…德意志安魂曲。
现代作曲家也喜欢使用这种体裁表现庄严肃穆的悼念,当然,不再用拉丁文,也很少是宗教内容了
交响诗:
李斯特(1811—1886)是19世纪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
他一生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创造了“交响诗”这种新的音乐体裁。
交响诗是19世纪的一种“标题音乐”,它将交响曲的四个乐章浓缩在一起而成为更自由的单乐章交响音乐形式。
交响诗一般取材于文学作品,强调文学构思与音乐发展的内在联系,注重音乐形象的塑造和音乐的情感表达。
作为一种“标题音乐”,交响诗继承了贝多芬序曲、韦伯歌剧序曲的标题性和戏剧性传统,而成为19世纪主要的交响音乐形式之一。
1854年,他的《塔索》在德国魏玛演出的时候,李斯特首次使用了“交响诗”这个名称。
他认为通过这种体裁,作曲家可以“在其中重现他的心灵的印象和经历,以便和他们发生交往。
”“交响诗”的产生与19世纪浪漫主义文艺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交响诗”作为交响乐“戏剧化”的趋向,体现出了19世纪各种不同类型的文艺形式“相互靠拢”的倾向。
“交响诗”正是作曲家们把音乐与文学、诗歌、美术乃至哲学相互沟通的结果。
“交响诗”是李斯特一生极力追求的艺术形式。
李斯特共创作了13首交响诗。
其中,最为著名的交响诗是《前奏曲》。
这部交响诗也称《人生序曲》,是19世纪交响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歌剧
歌剧是一种非常具有舞台魅力的多样化表演艺术—它不只呈现出音乐之美,同时它还结合了文学、戏剧、甚至于舞台设计、服装风潮等等,而歌剧舞台上所呈现的,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周遭的小缩影。
歌剧舞台反应了我们的人生,而您在歌剧情节中,说不定也因此可以发现您浅意识中的人格,黑胶唱片幻化成剧中某一个人物角色,在舞台上真实地呈现出来。
歌剧情节大都不脱离男女间的爱恨情仇,还有于国家民族意识、宗教神话色彩,都可以成为歌剧背景的题材。
透过音乐与戏剧的结合,带您的思绪进入一种跨时空的情境之中。
一旦您接受了歌剧,您会发现:它是所有音乐表现型式中,最具有感官(听觉与视觉)感染力的享受,让您不自觉爱上歌剧而无法自拔!
清唱剧
为宗教(包含戏剧,叙事,祈祷等)歌词所配的长篇配乐.
康塔塔
来自意大利语“歌唱”一词,即歌唱的曲子。
以咏叹调、宣叙调、二重唱和合唱组成,是一种为声乐家们、合唱队和乐器演奏家们的表演,以诗体故事为基础的作品。
最早的康塔塔以情歌为主用于独唱或数字低音的伴奏。
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卡里西米等人是康塔塔的先驱。
十八世纪后期康塔塔指宗教的或世俗的合唱作品,但不一定包含独唱,以乐队伴奏,内容往往偏重于抒情,类似小型清唱剧。
艺术歌曲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
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
音乐剧诞生于本世纪初的欧美大陆,融合了各个艺术门类的特点,将音乐、舞蹈、话剧道白的特殊魅力紧密结合起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感情,从而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其中,音乐源于地道的美国黑人的爵士音乐,舞蹈综合了爵士舞和踢踏舞。
1927年,隆·科恩的《水上舞台》掀开了音乐剧时代到来,其中的插曲《老人河》在当时家喻户晓,流传全球。
从此后音乐剧以它特有的魅力,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而迅速、不断地繁荣,直到今天。
音乐剧
今天的音乐剧主要包含了三个元素:黑胶唱片
1.歌、舞、道白发挥到极至的综合性表演。
2.豪华,场面气派的舞台布景大制作。
3.娱乐和文化交流相交融的现代艺术水准。
音乐剧在表现手段上可分为音乐戏剧、舞蹈音乐剧和歌剧式音乐剧三种.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