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第三章常用康复护理技术七八九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选)第三章常用康复护理 技术七八九节
一、分类(重点)
康复辅助 器具
助行器
假肢
矫形器
杖
步行器 (助行架)
轮椅
上肢假肢
下肢假肢
上肢矫形 器
下肢矫形 器
脊柱矫形器
杖
➢ 杖-----最简单、最方便 的助行器
➢ 分类: 手杖:单足、多足。
前臂杖:常成对使用。 适用于握力差、前臂 力量较弱但又不必用 腋杖者。
➢ 四轮步行器:适用于 步行不稳的老年人。
➢ 平台式步行器:适用 于全身肌力低下、慢 性关节炎患者,或长 期卧床者的步行训练。
➢ 特殊类型步行器:如 腋窝支撑型步行器
轮椅
➢ 普通轮椅:适用于大 多数体弱病残者
➢ 电动轮椅:适用于双 上肢均无力,不能驱 动轮椅者和高位截瘫 的残疾患者。
助行器的选用
✓ 下肢假肢:站起和坐下训练、平行杠内训练、行 走训练
维修和保养:勤清洁、定期检查、金属关节及时加油或更换新轴的等
5、矫形器使用程序 ✓检查及诊断 ✓矫形器的处方 ✓矫形器装配前治疗 ✓矫形器制作 ✓训练和使用
第八节 康复心理护理
• 概念:是康复护理人员运用康复心理学的理论与
方法,研究康复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对患者 心理进行评估、诊断与护理,以提高患者心理健 康水平的技术。
• 髋膝踝足矫形器:稳 定下肢关节,辅助站 立和行走。
• 髋矫形器:控制髋关 节的活动
脊柱矫形器
• 颈椎矫形器:适用于颈椎 失稳症、颈椎病、颈椎间 盘突出。如颈托、颈椎矫 形器等。
• 脊柱侧弯矫形器:适 用于脊柱侧向弯曲或 伴有回旋变形者。常 用的有密尔沃基型、 色努型矫形器等
• 胸腰骶椎矫形器 • 腰骶椎矫形器
2. 暗示疗法:言语暗示、药物暗示、手术暗示、情 境暗示、患者积极的自我暗示等
3、行为疗法: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
①系统脱敏疗法:逐渐加大刺激的程度,适用于焦 虑和恐惧症的治疗
②厌恶疗法:如民间断奶方法 ③强化疗法(操作条件疗法):
正强化——表扬 负强化——指责 正惩罚——罚款 负惩罚——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
二、使用指导(难点)
1、杖 ✓ 手杖步行:三点步、两点步 ✓ 腋杖步行:摆至步、摆过步、四点步、两点步、
三点步 2、步行器 ✓ 框式步行器步行 ✓ 交互式步行器步行 3、轮椅 ✓ 打开与收起 ✓ 操纵轮椅
4、假肢
✓ 穿戴假肢:滑石粉→残肢袜→(内衬套)→装残 肢
✓ 上肢假肢:早期残肢锻炼,重点是保持残存关节 的活动范围和增强肌肉力量。
4、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贝克的认识疗法 5、认知行为疗法:又称理性情绪疗法 6、精神分析疗法:又称心理分析疗法、分析性心理
疗法
7、个人中心疗法 8、家庭疗法 9、顺情从欲法 10、中医“以情胜情”法
(五)尊重患者,保护隐私
第九节 康复营养支持
• 营养支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
➢ 手杖的长度 ➢ 腋杖的长度:身长减去41cm的长度即为
腋杖的长度。站立时大转子的高度即为 把手的位置,也是手拐的长度及把手的 位置。 ➢ 步行器的高度 ➢ 轮椅的选用
把手 挡板
轮胎 手推圈
手刹 后倾杆
轮椅的结构
靠背 扶手
坐垫 约束 脚踏板
前小轮
轮椅的选择
肩胛骨
股骨
坐骨结节 腘窝
轮椅的选择
三、心理康复护理原则
1、以人为本 2、多交往与沟通 3、公平与平等 4、全面照护 5、因人施护 6、保密性
四、实施
(一)营造积极向上的情绪环境 (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三)理解和尊重患者 (四)正确运用各种心理疗法
1. 支持疗法:基础性心理疗法。指导、疏导、劝解、 鼓励、安慰、环境改造、培养兴趣等
• 1.轮椅座位的标准宽度 • 2.轮椅座位的深度 • 3.座位高度 • 4.坐垫 • 5.靠背的高度 • 6.扶手的高度
轮椅的使用
•
打开
收起
上肢假肢
✓补缺假肢:尽可能做到美观和功能相结合。 ✓前臂假肢:适用于残肢长度保留35%~80%
前臂的截肢患者。肌电前臂假手、前臂电 动假手、前臂机械假手。 ✓上臂假肢:适用于残肢长度保留50%~80% 上臂的截肢患者。
腋杖:适用于支撑能力 差者,如截瘫或外伤 较严重的患者。
平台杖(类风湿拐): 适用于手关节损害严 重的类风湿患者或手 部有严重外伤、病变 不宜负重者。
步行器(助行器)
➢ 框式步行器:适用于上肢 功能健全,下肢平衡能力 差者。
➢ 交互式步行器:适用于立 位平衡差,下肢肌力差者 或老年人。
➢ 两轮步行器:适用于 下肢肌力低下、慢性 关节炎者,或长期卧 床者的步行训练。
一、病、伤、残者的心理特点(重点)
①认知方面:盲人缺乏空间概念,但抽象思 维发达
②感情方面:孤独与自卑感强烈,极易产生 极端情绪,甚至出现报复性行为
③性格方面:性格内向、自卑、孤僻。 ④某些特定疾病的心理问题
二、影响病、伤、残者心理反应的主要因素
个体生物因素 个体心理因素 家庭因素 社会因素: ①社会对患者和伤残者的态度 ②社会支持系统和社会保障系统 ③医源性因素
• 肘矫形器:适用于肘 关节不稳定或上臂、 前臂骨折不连接的患 者。
• 肩矫形器:肩关节外 展矫形器、翼状肩胛 矫形器
下肢矫形器
• 踝矫形器:用于踝部软组 织损伤和足踝关节不稳的 患者。
• 踝足矫形器:最常用 纠 正足下垂、足内翻。
• 膝踝足矫形器(长支具): 稳定膝、踝关节,辅助站 立。
• 膝矫形器(护膝): 控制膝关节的活动, 用于治疗各种膝关节 的病变。
✓肩关节离断假肢:适用于肩关节离断、肩 胛骨切除等高位截肢的患者。(装饰性假 肢)
下肢假肢
✓ 踝部假肢:适用于踝关节附近截肢的患者。 ✓ 小腿假肢:适用于膝关节间隙下8cm至内踝上
7cm范围内截肢的患者。 ✓ 大腿假肢:适用于坐骨结节下10cm至膝关节间隙
上8cm范围内的残肢患者。 ✓ 膝关节离断假肢:适用于膝关节离断、大腿残肢
过长和小腿残肢过短的患者。 ✓ 髋关节离断假肢:适用于大腿高位截肢、髋关节
离断和半侧骨盆切除的患者。
上肢矫形器
• 手指矫形器:预防或矫正手 指挛缩、变形。
• 腕手矫形器和手矫形器: 适用于腕骨骨折及术后固 定、桡骨下端骨折及术后 固定、偏瘫引起的腕部下 垂、正中神经麻痹、臂丛 神经麻痹的患者。
• 腕矫形器:适用于腕下垂、 腕关节炎症,舟状骨骨折 迁延愈合等腕部疾患。
一、分类(重点)
康复辅助 器具
助行器
假肢
矫形器
杖
步行器 (助行架)
轮椅
上肢假肢
下肢假肢
上肢矫形 器
下肢矫形 器
脊柱矫形器
杖
➢ 杖-----最简单、最方便 的助行器
➢ 分类: 手杖:单足、多足。
前臂杖:常成对使用。 适用于握力差、前臂 力量较弱但又不必用 腋杖者。
➢ 四轮步行器:适用于 步行不稳的老年人。
➢ 平台式步行器:适用 于全身肌力低下、慢 性关节炎患者,或长 期卧床者的步行训练。
➢ 特殊类型步行器:如 腋窝支撑型步行器
轮椅
➢ 普通轮椅:适用于大 多数体弱病残者
➢ 电动轮椅:适用于双 上肢均无力,不能驱 动轮椅者和高位截瘫 的残疾患者。
助行器的选用
✓ 下肢假肢:站起和坐下训练、平行杠内训练、行 走训练
维修和保养:勤清洁、定期检查、金属关节及时加油或更换新轴的等
5、矫形器使用程序 ✓检查及诊断 ✓矫形器的处方 ✓矫形器装配前治疗 ✓矫形器制作 ✓训练和使用
第八节 康复心理护理
• 概念:是康复护理人员运用康复心理学的理论与
方法,研究康复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对患者 心理进行评估、诊断与护理,以提高患者心理健 康水平的技术。
• 髋膝踝足矫形器:稳 定下肢关节,辅助站 立和行走。
• 髋矫形器:控制髋关 节的活动
脊柱矫形器
• 颈椎矫形器:适用于颈椎 失稳症、颈椎病、颈椎间 盘突出。如颈托、颈椎矫 形器等。
• 脊柱侧弯矫形器:适 用于脊柱侧向弯曲或 伴有回旋变形者。常 用的有密尔沃基型、 色努型矫形器等
• 胸腰骶椎矫形器 • 腰骶椎矫形器
2. 暗示疗法:言语暗示、药物暗示、手术暗示、情 境暗示、患者积极的自我暗示等
3、行为疗法: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
①系统脱敏疗法:逐渐加大刺激的程度,适用于焦 虑和恐惧症的治疗
②厌恶疗法:如民间断奶方法 ③强化疗法(操作条件疗法):
正强化——表扬 负强化——指责 正惩罚——罚款 负惩罚——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
二、使用指导(难点)
1、杖 ✓ 手杖步行:三点步、两点步 ✓ 腋杖步行:摆至步、摆过步、四点步、两点步、
三点步 2、步行器 ✓ 框式步行器步行 ✓ 交互式步行器步行 3、轮椅 ✓ 打开与收起 ✓ 操纵轮椅
4、假肢
✓ 穿戴假肢:滑石粉→残肢袜→(内衬套)→装残 肢
✓ 上肢假肢:早期残肢锻炼,重点是保持残存关节 的活动范围和增强肌肉力量。
4、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贝克的认识疗法 5、认知行为疗法:又称理性情绪疗法 6、精神分析疗法:又称心理分析疗法、分析性心理
疗法
7、个人中心疗法 8、家庭疗法 9、顺情从欲法 10、中医“以情胜情”法
(五)尊重患者,保护隐私
第九节 康复营养支持
• 营养支持: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
➢ 手杖的长度 ➢ 腋杖的长度:身长减去41cm的长度即为
腋杖的长度。站立时大转子的高度即为 把手的位置,也是手拐的长度及把手的 位置。 ➢ 步行器的高度 ➢ 轮椅的选用
把手 挡板
轮胎 手推圈
手刹 后倾杆
轮椅的结构
靠背 扶手
坐垫 约束 脚踏板
前小轮
轮椅的选择
肩胛骨
股骨
坐骨结节 腘窝
轮椅的选择
三、心理康复护理原则
1、以人为本 2、多交往与沟通 3、公平与平等 4、全面照护 5、因人施护 6、保密性
四、实施
(一)营造积极向上的情绪环境 (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三)理解和尊重患者 (四)正确运用各种心理疗法
1. 支持疗法:基础性心理疗法。指导、疏导、劝解、 鼓励、安慰、环境改造、培养兴趣等
• 1.轮椅座位的标准宽度 • 2.轮椅座位的深度 • 3.座位高度 • 4.坐垫 • 5.靠背的高度 • 6.扶手的高度
轮椅的使用
•
打开
收起
上肢假肢
✓补缺假肢:尽可能做到美观和功能相结合。 ✓前臂假肢:适用于残肢长度保留35%~80%
前臂的截肢患者。肌电前臂假手、前臂电 动假手、前臂机械假手。 ✓上臂假肢:适用于残肢长度保留50%~80% 上臂的截肢患者。
腋杖:适用于支撑能力 差者,如截瘫或外伤 较严重的患者。
平台杖(类风湿拐): 适用于手关节损害严 重的类风湿患者或手 部有严重外伤、病变 不宜负重者。
步行器(助行器)
➢ 框式步行器:适用于上肢 功能健全,下肢平衡能力 差者。
➢ 交互式步行器:适用于立 位平衡差,下肢肌力差者 或老年人。
➢ 两轮步行器:适用于 下肢肌力低下、慢性 关节炎者,或长期卧 床者的步行训练。
一、病、伤、残者的心理特点(重点)
①认知方面:盲人缺乏空间概念,但抽象思 维发达
②感情方面:孤独与自卑感强烈,极易产生 极端情绪,甚至出现报复性行为
③性格方面:性格内向、自卑、孤僻。 ④某些特定疾病的心理问题
二、影响病、伤、残者心理反应的主要因素
个体生物因素 个体心理因素 家庭因素 社会因素: ①社会对患者和伤残者的态度 ②社会支持系统和社会保障系统 ③医源性因素
• 肘矫形器:适用于肘 关节不稳定或上臂、 前臂骨折不连接的患 者。
• 肩矫形器:肩关节外 展矫形器、翼状肩胛 矫形器
下肢矫形器
• 踝矫形器:用于踝部软组 织损伤和足踝关节不稳的 患者。
• 踝足矫形器:最常用 纠 正足下垂、足内翻。
• 膝踝足矫形器(长支具): 稳定膝、踝关节,辅助站 立。
• 膝矫形器(护膝): 控制膝关节的活动, 用于治疗各种膝关节 的病变。
✓肩关节离断假肢:适用于肩关节离断、肩 胛骨切除等高位截肢的患者。(装饰性假 肢)
下肢假肢
✓ 踝部假肢:适用于踝关节附近截肢的患者。 ✓ 小腿假肢:适用于膝关节间隙下8cm至内踝上
7cm范围内截肢的患者。 ✓ 大腿假肢:适用于坐骨结节下10cm至膝关节间隙
上8cm范围内的残肢患者。 ✓ 膝关节离断假肢:适用于膝关节离断、大腿残肢
过长和小腿残肢过短的患者。 ✓ 髋关节离断假肢:适用于大腿高位截肢、髋关节
离断和半侧骨盆切除的患者。
上肢矫形器
• 手指矫形器:预防或矫正手 指挛缩、变形。
• 腕手矫形器和手矫形器: 适用于腕骨骨折及术后固 定、桡骨下端骨折及术后 固定、偏瘫引起的腕部下 垂、正中神经麻痹、臂丛 神经麻痹的患者。
• 腕矫形器:适用于腕下垂、 腕关节炎症,舟状骨骨折 迁延愈合等腕部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