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2020届高三语文期末前月考试题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2020届高三数学期末前月考试题文
安徽省太湖二中 2020 届高三期末前月考数学文科试题第 I 卷(选择题共 60分)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题5 分,共 60 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切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会合 A { x | a 1 x a 4}, B { x | x y 22 y4, y ( 3,1)} ,则能使 B A建立的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A 、 (3,4]B、 (3,4)C、 [ 3,4)D、 [ 3,4]2、等差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为 a =2n+1,其前 n 项和为 S ,则 { S n }前 10 项和为nnnA. 120B. 100C. 75D. 70r3、点 P ( -3 ,1)在椭圆 C :x 2y 21(a b0) 的左准线上 , 过点 P 且方向为 a =( 2,-5 )a 2b 2的光芒经直线 y= - 2 反射后经过椭圆的左焦点,则此椭圆离心率为A.3 B. 1C.2D. 133224、若 A=[1, ) ,B=R ,映照 f : AB ,对应法例为 f : xy 2 ln x2B ,,对于实数 m 在会合 A 中不存在原象,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xA 、 (, 1)B、 [ 2, ) C、 ( , 2) D、( ,2]5、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 f ( x )的一个单一递加区间为( 3, 5),则 y=f ( x-1 )A.图象的对称轴为 x=-1 ,且在( 2, 4)内递加B. 图象的对称轴为 x=-1 ,且在( 2, 4)内递减C. 图象的对称轴为 x=1,且在( 4, 6)内递加D. 图象的对称轴为 x=1,且在( 4, 6)内递减6、若不等式x 2+2x+a ≥ -y 2-2y对实数x ,y都建立,则实数a 范围是A.a ≥ 0B. a ≥1C. a ≥ 2D.a ≥ 37、若α、β是两个不一样的平面,m 、n 是两条不一样直线,则以下命题不正确 的是...A. α∥β, m ⊥α,则m ⊥β B. m∥n , m ⊥α,则n ⊥αC. n∥α,n ⊥β,则α⊥βD. αβ =m ,n 与α、β所成的角相等,则m ⊥ n8、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 中,∠ DAD 1=45°,∠CAC 1=30°那么异面直线AD 1 与DC 1 所成角是A. arcsin6 B. 2 arcsin6 C. arccos6D. 2arccos666669、抛物线 y 2=2Px ,过点 A ( 2, 4),F 为焦点,定点 B 的坐标为( 8, -8 ),则 |AF| ∶|BF|值为A.1 ∶4B.1 ∶2C.2∶5D.3 ∶810、在一次射击竞赛中, 8 个泥制的靶子挂成三列(如图) ,此中有两列各挂 3 个,一列挂 2 个,一位射手依据以下规则 去击碎靶子:先精选一列,而后一定击碎这列中还没有击碎的 靶子中最低一个,若每次射击都严格履行这一规则,击碎所有 8 个靶子的不一样方法有 A.560 B.320 C. 650D. 360r cos ,2sin, rr r11、设 a =( 2 ) ,( ) ; b =(0,-1) ,则 a 与 b 夹角为32A. B.C.D.22r 2r 12、f ( x )=sin ( 2x+)的图像按 a 平移后获得 g ( x )图像, g ( x )为偶函数,当 | a | 最小r 3时, a =A. (,0) B.(,1)C.(5,0) D. ( ,0) 第 II12共 90 12126卷(非选择题 分)二、填空题 (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4分,共 16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地点。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赋予文献以生命刘德杰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学者就有一种情怀——创造思想、担当道义。
郑州大学刘志伟教授以发显中国思想文化精神为研究使命,以关涉“圣贤”与“英雄”这两大中国核心文化概念关系的研究为统摄,体认、把握中国文化的心灵结构,最后写成《汉魏六朝文史论衡》一书。
此书分为上篇“国家意识形态与文化创造”、中篇“感‘士’不遇与志‘道’风流”、下篇“《文选》与各体文选论考”。
与一般文史论著相比,本书的特点是:有自觉的理论意识,注重对文献所蕴含的思想文化的阐发,发掘意识形态对文化创造的支配作用,于是赋予“死文献”以“活生命”。
以“大视野”观照“小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本以整体性思维为特色,对中国古代的文史研究追求融通经子、出入文史,以整体视野和融通精神主导研究,将研究对象“还原”到特定历史文化时空中作整体观照。
下篇之《曹操“捉刀”叙事考论》就是以“大视野”看“小文献”的代表之作。
《语林》与《世说新语》皆叙“曹操捉刀”之事,不过数十字,但二者存在细微差别。
刘志伟以敏锐的学术眼力发现了其间隐藏的文化精义:“《世说新语》对《语林》‘捉刀’条的选择眼光,其实正体现了作者对由‘英雄’崇拜转为文化审美这种魏晋文化思想变化的深刻把握和认知。
”各篇之见解,均来自于对特定历史文化时空的整体观照,不仅融通了文史,也“穿越”了古今。
从“细微处”揭示“大意义”。
有感于科学主义主导人文学术研究之弊,刘志伟坚持了这样一条研究道路:“以坚实的文献整理与考据功夫发显中国文化思想精义”。
他的研究显现出学术追求的“向上一路”:由偏爱对文史的原初感悟到偏重理论思维,再到强化文献基础与小学功夫训练,再到以坚实的文献整理与考据功夫阐发中国文化思想精义。
该书以思想统领文献,注重学理探寻,善于从文献细微之处揭示文化“大义”。
如《边让与〈世说新语·言语〉“范式”》从《世说新语》“言语”门首条“边让见袁阆”这一微小叙事的用意开始,揭示出汉末魏晋“言语”时代的文化精神,进而发显了“言语门”首条叙事的“范式”意义。
安徽省太湖县高三下学期语文开学前考试试卷
安徽省太湖县高三下学期语文开学前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面句子划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群众严正警告一切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有停止作恶、报案自首、坦白交待,才是唯一出路;如心存侥幸、负隅抵御,继续与人民作对、与社会作对,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用坚决的态度、铁的手腕,以雷霆之势坚决把敌人的嚣张气焰打下去,绝对取得反恐维稳这场人民战争的最终胜利。
A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B . 心存侥幸C . 负隅抵御D . 雷霆之势2. (2分) (2017高二上·济南期末)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作为公司的一名新员工,我很荣幸能莅临这个颁奖舞台。
得知自己获奖,既意外又惊喜,心潮澎湃,过去一年的工作场景又浮现在眼前。
B . 文学社的成立得到了专家的鼎力支持,不少知名作家忝列其间。
C . 刘老师快要退休了,却仍在为培养学生而略尽绵薄,其高尚师德让人敬仰。
D . 师德如山,让人仰止;师恩如海,难以为报。
适逢先生80岁寿诞之际,诚邀各位回到老师身边,共贺恩师高寿。
3. (2分)(2018·江苏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世间的物有各种方面,各人所见的方面不同。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我们仅就事物的形状、色彩、姿态而欣赏,更不顾其实用方面的价值了。
①前三者都有目的,都想起树的因果关系,画家只是欣赏目前的树的姿态,而别无目的②所以画家所见的方面,是形式的方面,不是实用的方面③但画家所见的,与前三者又根本不同④譬如一株树,博物家见其性状,园丁见其生息,木匠见其材料,画家见其姿态⑤换言之,是美的世界,不是真善的世界⑥美的世界中的价值标准,与真善的世界中全然不同A . ③⑥⑤①②④B . ③①②④⑥⑤C . ④③①②⑤⑥D . ④③⑤⑥①②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8分)4. (15分)(2017·江苏)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安徽省安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安庆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代年间,广州的外商聚集区——蕃坊之繁荣。
主要为外商服务的翻译也逐渐增多,但据史料记载,在京城礼宾院(宋代专为接待各国使节设立的机构)服务的译员,身份地位很低,逢年过节接受朝廷赏赐的时候,不过与奶酪匠同列。
但由于翻译与外商甚至外国使节打交道,时有突然发达的机会。
据史料记载,当年有个名叫王元懋的人,因家境贫困,到庙里打杂谋生,遇见了一个通晓“南蕃诸国”文字的老僧。
老僧看王元懋勤快乖巧,将自己通晓的外语渐渐传授于他。
后来王元懋逮了个机会随船出海,来到占城国(位于今越南南部)、,当时占城古国正急着跟大宋朝廷“攀亲戚”,以获得保护,通晓两国语言的王元懋很快成了国王的座上宾,充任翻译之职,后来又娶了公主,一穷二白的年轻人变身“驸马爷”。
像王元懋那样靠外语技能改变人生的平民并不罕见。
据不少历史学家的研究,早在宋代,广府地区已有很多有胆识的商人走出国门,到东南亚诸多古国“闯世界”去了。
他们脑子好使,在国外待久了,逐渐熟悉当地语言,就可以凭借“双语”优势,充当贸易中介,甚至为向朝廷进贡的使团做做翻译,地位比在国内高很多。
广州是外贸大港,市舶司雇有专业译员,位于西城的蕃坊及中外居民杂处的扶胥港还有不少民间翻译。
这些翻译不可能个个正派,欺负外商语言不通,虚报价格,买卖双方两头吃的劣迹并不少见。
一旦外商之间出现诉讼,地方官不得不依赖翻译提供的证词断案,翻译甚至接受利害关系人的请托,提供伪证,为此,《宋刑统》还有惩罚翻译伪证行为的特别条款,宋代学者陈郁所著的《藏一话腴》一书记载了一个案例,广府有两个外商因债务纠纷闹上公堂,翻译收了欠债人的好处,胆大包天,居然跟地方官说,听原告的意思,不是因债务纠纷才上公堂,而是因天气久旱,愿自焚献祭,向老天祈雨。
安徽省安庆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本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歌传统中,和谐世界是诗人们从来最求的境界,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自然和谐,成为诗歌创作中重要的题材,同时,又是诗歌美学中的重要的理论支柱。
在我们中华文化的思想宝库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重要的精神财富。
也是诗人从事诗歌创作重要的理论源头。
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万物具体形态的原始物质是“气”,万物都是禀赋了,“道”而成了自然本性“德”,又禀赋了“气”而成了形态好形体之“形”.《老子·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以自然为法的精神影响了历史的中国诗人,而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则在许多优秀诗人的笔下,成为他们表现人生和世界最高的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这种境界的追求和创作实践,在中华优秀的诗歌长河中,形成了山水诗、边塞诗和田园诗的流派和传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脸炙人口的诗篇.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范成大的“信步随芳草,逸涂问小童”、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这些代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歌佳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基因,渗入每个中国人的血液,变成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人文理想和生命追求。
这种创作实绩经过历史诗歌理论家和美学家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了中国诗歌传统的重要理论主流.唐代王昌龄首提“意境”一词,并称“理入景体”“景物兼意入兴”;宋代范希文提出“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明代谢棒提出.“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到了晚清王国维则在《人间词话》中完成了意境之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有高格,自有名句”“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也”“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其乎内,又须出乎其外”.这些为我们熟知又为许多人淡忘的学说,构成了中国传统诗歌理论重要的内核:意境说.这种美学理想,表现的是意与境,情与景,神与形,交相融洽,高度统一,达到神形兼备的境界,而其反应和表现的人类理想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世界和谐共处的境界.作为中华诗歌传统中最重要的财富,当代中国诗人十分重视在创作中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创造出更美更加富于艺术魅力的诗篇,当代著名的青海诗人昌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范例.昌耀创作的大量诗篇,表现了青藏高原神奇的高山大川和人文精神,展示了高原大自然的天地精神和在这种精神熏陶下的人性魅力.昌耀在《答记者张晓颖问》一文中写道:“青海的大自然,青海壮美的山河.也给我的诗注入了一种阳刚之气,这对我的诗的风格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青藏高原养育了昌耀这位诗人,诗人昌耀又用笔创造了一座新的高原。
安徽省太湖县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安徽省太湖县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7高三下·陕西模拟)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南方都市报》3月14日)材料二:近日,针对全国政协委员要求“小学设置繁体字教育”、“逐步恢复繁体字”的提案,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代表教育部作出回应,称“推广简化字”是法律的规定,教育部要依法行政。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则对依法推广简化字表示支持。
(《潇湘晨报》3月14日)(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不超过20字。
(2)针对以上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二下·邹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旮旯是北方居民生活中一个常用的词,指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或指一切角落。
近年,北京人艺演出了话剧《旮旯胡同》,说的就是北京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发生的故事。
旮旯这个词应该是阿尔泰语系的语言音译过来的,它的原意是表示居住地。
今天的蒙古族居住地还有很多这样的地名,它们是与旮旯一词发音类似的词,像锡林格勒盟、霍林格勒市等。
“旮旯”与“格勒”发音相似,写法不同,语源应该是相同的。
汉语中使用“旮旯”一词的地区,正是我国长城沿线及华北、东北地区,是汉族与阿尔泰语系诸族长期相伴生活的地区,他们的语言影响了汉语是可想而知的。
现在的北京方言中就有大量的蒙、满语词,如“窟窿”,即借用蒙古族语“库伦”(蒙语语意为围起来的地方)一词,都表示小的空间,汉语在词意上有所变化。
那么,汉族是怎样借用旮旯这个词的呢?又怎样把它由表示重要的居住地的词,演变成一个表示边远小地方以至角落的词的呢?我想从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些词汇演化过程,推测出过去演化的情况。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中国人为何不愿看心理医生三江中国自杀现象中有70%自杀死亡或自杀未遂者从来没有因为自身的心理问题寻求过任何形式的帮助,如果有帮助,哪怕是一点点,也会大大减少自杀数量。
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剧烈变化而导致人们患心理疾病增多;但另一方面却呈现出中国人不承认自己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不爱看心理病(看心理医生)的矛盾现象,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仅是文化这个庞大的系统中就可发现很多原因。
中国人太好面子。
这种要面子的文化渗透到对疾病的态度上就是讳疾忌医。
而且对疾病避讳的严重程度是躯体疾病较轻,而心理疾病较重。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躯体有病已经是一种耻辱,心理有病就是更大的耻辱了。
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修身是最具个人领域的私事,是自家的事,自家的心灵和想法不足为外人道,更不可能把内心暴露给陌生人。
即使心理出现障碍也要靠自己的修身养性、闭门思过来解决。
看心理医生就是要与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这与文化传统背道而驰,所以很少有人去看心病。
中国民间流行的老话是,家丑不可外扬。
这种自闭式非开放性的文化和心理状态反映到人与人的信任问题上就是,不可相信陌生人。
对心理医生同样不可信。
因为医生有可能将病人的隐私和心理疾患暴露出去,这只会让患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而且在生活中还有极端的例子,有心理医生把病人的隐私暴露出去后,引发病人的报复,追杀心理医生。
中国人的科学素养较低和对心理疾病认识不到位。
一个人如果躯体有病,周围的人会认同这是疾病,并会同情患者,催促其去看医生。
但是,如果心理行为出现了问题,如情绪反常、爱发脾气,不会有人催促当事人去看医生,当事者也不认为这是心理疾病。
对于这种心理行为异常如果公开说出来也认为是不光彩的事情,更担心伤害当事者的自尊心。
这种对心理行为的认知就是一个社会支持系统,而中国缺少这样的社会支持系统,人们自然也意识不到要去看心理医生,甚至以看心理医生为不光彩。
安庆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
安庆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下·滨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媒体曾就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披露过这样一组数据: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美国0.6小时,中国0.2小时。
中国小学生每天仅有12分钟的家务劳动时间,少得可怜的数据告诉我们:如今的中小学生已经很少主动承担家务。
久而久之,劳动教育在全社会的教育观念中就会逐新被忽视和________________。
如何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成了当下的________________问题,家庭劳动应该是劳动教育的首选,从叠被子、打扫卫生到洗衣做饭,看似琐碎的这些生活技能,却是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第一道自我的门槛。
孩子们的广阔未来,只有从基础做起,由小及大,生活的“技能包”才能不断充实;由近及远,()。
如今,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已然成为社会________________。
让孩子放开手脚、主动体验劳动之乐,教孩子学会合作、尽享劳动之美,________________应成为今后家校共同努力的方向。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边缘化棘手趋势不容置喙B . 隔离化敏感共识不容置疑C . 隔离化敏感趋势不容置喙D . 边缘化棘手共识不容置疑(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才能一层层夯实成长的基石B . 生活的技能才能不断提高C . 成长的基石才能一层层夯实D . 人生的基础才能一步步夯实(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这些生活技能看似琐碎,却是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B . 这些生活技能看似琐碎,却能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橙。
C . 这些生活技能能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尽管都很琐碎。
安徽省太湖县高考语文3月月考试卷
安徽省太湖县高考语文3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6分) (共3题;共36分)1. (12分) (2016高三上·黄陵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教育公共服务的方式:民主协商对话受传统公共行政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公共教育体制,都是由政府举办并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的,因而具有强烈的国家垄断色彩。
公民在向国家纳税之后,只能无条件地接受由政府设立的公立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他们对于公立学校提供的教育没有任何发言权,只能被动地接受。
此外,由于政府的垄断,公立学校的办学完全根据政府的计划进行,而不必直接面对学习者的选择和同行的竞争,对于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可以置之不理。
针对政府垄断学校教育供给的局面和政府漠视家长和学生教育需求的状况,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社会公众是政府顾客”的理念,坚持“顾客至上”。
认为政府的职责就是根据“顾客”的需要提供回应性的教育服务,要尊重并赋予顾客应有的权利,坚持“顾客导向”,以“顾客满意”为宗旨。
然而,新公共服务理论也认为,与政府互动的并不简单地是顾客,同时还是公民。
与政府直接交易的人的确可以被视为顾客,但从政府那里接受一种职业服务——例如教育——的人则可以恰当地被称之为当事人、公民。
公民不只是顾客,他们是“所有者或主人”。
正因为接受政府服务的人是“所有者或主人”,而不单纯是“顾客”,因此,有权参与决定政府提供哪些公共服务。
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以及以什么方式提供公共服务等等,而不单单是处于服从、被动接受的地位。
换言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应该坚持民主协商对话的方式。
这就要求公共管理者积极回应公民的要求,倾听公民呼声,方便公民选择,鼓励公民参与,部门绩效评价以公民为主体等。
教育领域的民主协商对话要求公民成为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让公民来参与教育决策的制定,让公民和政府共享政策制定的权由;关注教育政策的回应性,建立公民表达教育利益和诉求的畅通渠道,培养公民的教育责任意识。
2020届安庆一中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0届安庆一中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爱情苏童我这里说的爱情故事也许会让一些读者失望,但是当我说完这个故事后,相信也有一些读者会受到一丝震动。
话说20世纪70年代,我们香椿树街有一对老夫妇,当时是六七十岁的样子,妻子身材高挑,白皮肤,大眼睛,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是个美人;丈夫虽然长得不丑,但是一个矮子。
他们出现在街上,乍一看,不配,仔细一看,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对老夫妻彼此之间是镜子,除了性别不同,他们的眼神相似,表情相似,甚至两人脸上的黑痣,一个在左脸颊,一个在右脸颊,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
他们到煤店买煤,一只箩筐,一根扁担,丈夫在前面,妻子在后面,这与别人家夫妇扛煤的位置不同,没有办法,不是他们别出心栽,是因为那丈夫矮、力气小,做妻子的反串了男角。
他们有个女儿,嫁出去了。
女儿把自己的孩子丢在父母那里,也不知是为了父母,还是为了自己。
她自己大概一个星期回一次娘家。
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女儿在外面“嘭嘭嘭”敲门,里面立即响起一阵杂番的脚步声,老夫妇同时出现在门边,两张苍老而欢乐的笑脸,笑起来两个人的嘴角居然都向右边歪着。
但女儿回家不是来向父母微笑的,她的任务似乎是为埋怨和教训她的双亲。
她高声地列举出父母所干的糊涂事,包括拖把在地板上留下太多的积水,包括他们对孩子的溺爱,给他吃太多,穿得也太多。
她一边喝着老人给她做的红枣汤,一边说:“唉,对你们说了多少遍也没用,我看你们是老糊涂了。
”老夫妻一听,忙走过去给外孙脱去多余的衣服,他们面带愧色,不敢争辩,似乎默认这么一个事实:他们是老了,是有点老糊涂了。
过一会儿,那老妇人给女儿收拾着汤碗,突然捂着胸口,猝然倒了下来,死了,据说死因是心肌梗塞。
死者人缘好,邻居们听说了都去吊唁。
他们看见平日不太孝顺的女儿这会儿哭成了泪人儿了,都不觉得奇怪,这么好的母亲死了,她不哭才奇怪呢!他们奇怪的是那老头,他面无表情,坐在亡妻的身边,看上去很平静。
2020年安庆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安庆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地坛离我家很近。
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
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2)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3)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
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天的苦心安排。
”(4)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晩耗在这园子里。
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
”“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安庆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安庆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20·定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翻拍经典,成为当下不少创作者的选择,其中,不乏超越前作的精品,但随着翻拍频率、数量的不断提升,问题愈发△,不少翻拍剧泯然众人,△遭遇口碑危机。
颠覆的改编、雷人的剧情,让不少观众对翻拍剧产生抵触情绪。
翻拍剧遭质疑,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造成的。
比如,有的翻拍剧只顾热度和流量,导致作品△;有的为搏眼球,一味搜奇猎艳,牵强附会;有的为了创新而创新,加入不合逻辑和常识的内容;有的海外取材,却机械地复制粘贴,导致严重的“水土不服”……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是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
今天,各种拍摄、制作技术不断进步,而我们的胸怀、创意也要跟进。
(),才能发现△的素材,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1)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突显甚至粗枝大叶源源不断B . 凸显或者粗制滥造滔滔不绝C . 凸显甚至粗制滥造源源不断D . 突显或者粗枝大叶滔滔不绝(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
B . 这不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造成的。
C . 这不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
D . 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造成的。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唯有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增强,文艺原创的能力不断提升B . 唯有文艺原创的能力不断提升,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增强C . 唯有不断提升文艺原创的能力,不断增强阅读生活的能力D . 唯有不断增强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提升文艺原创的能力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二下·四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安徽省太湖县城西中学高三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安徽省太湖县城西中学高三语文期末模拟试卷第Ⅰ卷(阅读部分)甲必考题一、文学类文本阅读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河流的秘密对于居住在河边的人们来说,河流是个秘密。
谁能有柔软之极雄壮之极的文笔为河流谱写四季歌?我一直喜欢阅读所有关于河流的诗文篇章,所有热爱河流、关注河流的心灵都是湿润的,有时候那样的心灵像一盏渔灯,它无法照亮岸边黑暗的天空,但是那团光与水为友,让人敬重。
赞美河流如何能消解河流与我们日益加剧的敌意和隔阂。
一个热爱河流的人常常说他羡慕一条鱼,鱼属于河流,因此它能够来到河水深处,探访河流的心灵。
可是谁能想到如今的鱼与河流的亲情日益淡薄,新闻媒体纷纷报道说河流中鱼类在急剧减少。
所有水与鱼的事件都归结为污染,可污染两个字怎么能说出河流深处发生的革命?谁知道是鱼类背叛了河流,还是河流把鱼类逐出了家门?我突然想起了童年时代居所的后窗。
后窗面向一条瘦小的河,这样的河往往处于城市外围或者边缘。
这样的河流终日梦想着与长江、黄河的相见,却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而抱恨终生,因此它看上去不仅瘦小而且忧郁。
这样的河流经年累月地被治理,负担着过多的衔接城乡水运、水利疏导的任务。
河岸上堆积了人们快速生产发展的商店、工厂、码头、垃圾站,这一切使河流有一种牢骚满腹、自暴自弃的表情,当然这绝不是一种美好的表情——让我难忘的就是这种奇特的河水的表情。
从记事起,我从后窗看见的就是一条压抑的河流,一条被玷污了的河流,一条患了思乡病的河流。
只有在装运货物的驳船停泊在岸边时,它才发出轻微的类似呓语的喃喃之声。
即使是孩子,也能轻易地判断那不是快乐的声音。
在我的记忆中河流的秘密曾经是不合道德的秘密。
我记得在夏季河水相对洁净的季节里,我曾经和所有河边居民一样在河里洗澡、游泳。
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在水底下睁开眼睛的情境,我看见了河水的内部,看见的是一片模糊的天空一样的大水,与你仰望天空不同的是,水会冲击你的眼睛,让你的眼睛有一种刺痛的感觉。
2020-2021学年安庆一中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安庆一中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新起点上再发力去年出尽风头让人惊叹的谷歌围棋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5月将来到中国,在浙江乌镇与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上演人机大战。
黑白子此起彼落之间,柯洁探寻的是已有几千年历史的围棋“真理”,而对“阿尔法狗”和它的发明者来说,比赢得比赛更重要的,是寻找人工智能的科学真理。
人工智能称得上是当前科技界和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
无论将其称作“下一个风口”“最强有力的创新加速器”“驱动未来的动力”,还是关于它会不会比人更聪明甚至取代人的各种争论,都在说明,人工智能又一次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与以往几十年不同的是,这次人工智能的高潮,是伴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应用而来,它是科技进步的水到渠成,也嵌入了十分广泛的生活场景。
因此也有科学家认为,“我们或许是和人工智能真正共同生活的第一代人”。
对大众来说,人工智能充满着科幻色彩;对科学家来说,人工智能可能是最受内心驱动、最具理想色彩的一门科学。
从1956年的美国达特茅斯会议算起,明确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并开始科学上的研究,到现在已有61年的历史,并经历过至少两个“冬天”。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仍然走不出实验室。
人工智能遭遇的技术瓶颈,一方面有着时代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待太高,一直梦想着的是创造出类似科幻电影《人工智能》中那个小机器人的形象——会找寻自我、探索人性,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这也是一些人对人工智能既向往又恐惧的原因之一。
在脑科学尚未取得重大进展时,受益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新一代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从更加实用的层面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赖以突破的三大要素,它们造就了语音、人脸识别准确率的惊人提升,人机对话像人与人一样更加自然,乃至可以像“阿尔法狗”一样去找寻规律、自我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太湖二中2020届高三期末前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将正确的选项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直接做在答案专页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央浼./分娩.溺.爱/匿.名剽.窃/虚无缥.缈B、栖.息/敧.侧契.约/楔.子潜.力/扭转乾.坤C、倩.影/天堑.俏.皮/峭.拔怯.弱/扶老挈.幼D、钟磬./磐.石诺.言/偌.大朔.方/追本溯.源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面对世界知识经济不断涌来的新形势,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严格要求。
B、奥运盛会在北京举办的难得机遇极大地激发了中国运动员的昂扬斗志,他们以无所不...至.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各项比赛当中且取得了不凡的业绩。
C、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克莱齐奥,23岁时出版小说《诉讼笔录》即引发关注,这一作品获得了法国龚古尔奖的勒纳多奖。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写出了《金鱼》、《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和《战争》等20多部小说与文集。
D、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带来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如果胶柱鼓瑟....就只能落后且永远没有出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D、将于2020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在大型游乐公园里,现场表演是刻意用来引导人群流动的。
午餐时间的表演是为了减轻公园餐馆的压力;傍晚时间的表演则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目的——鼓励参观者留下来吃晚餐。
表面上不同时间的表演有不同的目的,但这背后,却有一个统一的潜在目标,即。
A. 尽可能地减少各游览点的排队人数B. 吸引更多的人来看现场表演,以增加利润C. 在尽可能多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餐馆的作用D. 尽可能多地招徕顾客,希望他们再次来公园游览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汉语,我为你不平卢新宁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
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比比皆是”。
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
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
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
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
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
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并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
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
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
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
”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
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5、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的一项是()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
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
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
6、对文中划线句子“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那么,东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
B、国人冷落汉语,高学历的青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使国人文化水平降低,国际竞争力减弱。
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
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
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
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我们可以乐观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
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令人叹惋。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8—10题。
南康直节堂记①[宋]苏辙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
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
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
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
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
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
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
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
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
《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
”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
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苏辙作此文时为元丰八年,他因苏轼案牵连而遭贬已有五年,其时应是仍在筠州。
筠州虽属江南西路而南康属江南东路,但二者相邻,故与徐望圣有往来。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岌然如揭.太常之旗揭:高举B、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说:同“悦”C、然后委曲..随物委曲:屈曲变弯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特立:与众不同9、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府史之.所蹲伏B、惟杉能遂其.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其.孰能讥之乎C、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D、君以.客饮于堂上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久之,能以.足音辨人10、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或对文章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堂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
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而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
C、“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之性作了由衷的赞美。
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
表面状物,实则写人。
D、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又将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四、(23分)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3分)(2)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3分)(3)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4分)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西江月①丹阳湖张孝祥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这首词作于1162年春,作者自建康还宣城途经溧阳时所作。
此前三年,张孝祥曾两次遭罢官。
(1)上阕中“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略分析。
(4分)(2)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4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五题......)(5分)(1)工欲善其事,。
(《论语·卫灵公》)(2),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有教无类》)(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孟子》)(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5)昆山玉碎凤凰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