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年级语文向沙漠进军第课时教案 鲁教版
语文教案向沙漠进军教学教案
向沙漠进军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沙漠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沙漠的特点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引入沙漠的概念,解释沙漠的定义和特点。
2. 讨论沙漠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水源、气候、动植物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沙漠的图片,让学生分享对沙漠的印象。
2. 提问学生对沙漠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沙漠的特点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沙漠的形成与演变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沙漠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2. 学生了解沙漠演变的历史和地理背景。
教学内容:1. 介绍沙漠形成的原因,如气候变化、地质构造等。
2. 讲解沙漠演变的历史,如河流改道、地壳运动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看沙漠形成和演变的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沙漠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2. 提问学生对沙漠形成和演变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沙漠形成和演变的地理背景和历史原因。
第三章:沙漠生态系统的特点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沙漠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组成。
2. 学生了解沙漠生物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
教学内容:1. 介绍沙漠生态系统的特点,如干燥、高温、缺水等。
2. 讲解沙漠生物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如沙漠植物的节水机制、沙漠动物的夜行习性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沙漠生态系统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分享对沙漠生态系统的认识。
2. 提问学生对沙漠生态系统特点和生物适应性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沙漠生物如何适应恶劣环境。
第四章:沙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沙漠资源的种类和价值。
2. 学生了解沙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式。
教学内容:1. 介绍沙漠资源的种类,如石油、天然气、矿物等。
2. 讲解沙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式,如沙漠旅游、光伏发电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沙漠资源的种类和价值,让学生分享对沙漠资源的看法。
2. 提问学生对沙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发与利用沙漠资源。
第五章:沙漠治理与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沙漠治理的重要性和意义。
向沙漠进军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向沙漠进军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科学小品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词析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科学小品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播放沙漠风光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沙漠的美丽与神秘。
(2)引导学生关注沙漠化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解答学生疑问。
3.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举例等。
(2)让学生分享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4.品词析句(1)教师挑选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5.小结本课时内容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2)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探讨沙漠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让学生思考如何防止沙漠化,保护环境。
3.小组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防止沙漠化的措施。
(2)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2)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探讨沙漠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3.案例分析(1)教师挑选一些沙漠化治理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
(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4.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课时1.课后作业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后作业,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2.课堂讨论(2)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向沙漠进军 第一课时-教学教案
向沙漠进军第一课时-教学教案
向沙漠进军第一课时-教学教案向沙漠进军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进行分类说明的方法。
2.学习恰当使用词语,准确说明事物的有关知识。
3.了解人类征服沙漠的业绩,树立改造大自然的雄心。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分类说明、举例说明的方法以及恰当的使用词语准确说明说明事物。
解决办法:
(1)利用多媒体手法导入,并利用此法使学生理解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式以及人类防御沙漠、向沙漠进军的方法。
(2)比较阅读,体会恰当使用词语,准确说明事物的写法。
(3)借助于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4)开展演讲的形式,让学生树立改造大自然的决心。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观看录像,分组讨论,开展演讲比赛。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6)说明对象包括哪些?
引导学生回答:
(1)说明文主要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功能、用途等;(2)说明文的首要任务是抓住事物特征;(3)说明文的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4)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画图表等;(5)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6)说明对象可以是实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理。
2.背景、。
初中语文(鲁教版)七年级-19_向沙漠进军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及有关说明方法。
2、学习本文准确、严密的语言。
3、理解本文主题,增强环保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围绕中心有条理地层层深入地说明事物;说明方法的综合使用;说明语言的严密。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图片展示,引入新课1、图片展示,学生感受沙漠情境。
2、“向沙漠进军”的含义。
3、简介:搜集资料认识竺可桢。
竺可桢: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
二、活动一:感知内容,初读课文学生初读课文,小组合作,解决下列问题:1、解决下列生字新词:字词:肆虐()抵yù()逞()强干涸()俨()然 j í()水肆虐:充沛:逞强施威:俨然:4.本文是什么文体?和以前学过的文体有什么不同?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事物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所谓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标志。
•一般来说,从形状、性质、方位、构造、类别、功能等方面进行说明的文章,其说明对象是事物;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的文章,其说明对象就是事理。
•“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1)、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2)、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5. 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三、品读课文、展示交流1.根据下列提示概括全文内容这是一篇阐释事理的-------------文,全文围绕------------这个中心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先说明沙漠危害人类,解释-------向沙漠进军,再着重-----向沙漠进军,从地狱、进攻讲到利用;最后说明向沙漠进军的----------。
2.说明文有时为了更清楚明白地说明一个问题,往往在每个自然段中都有一个主旨句叫做这个段落的中心句。
七年级语文向沙漠进军1第1课时教案 鲁教版 教案
向沙漠进军第1课时说明:本课教学按“大语文教育”思想设计,由“语文环境”、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1)学习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和作诠释、举例子等说明方法;(2)学习确定中心句;(3)结合课文教学进行听说训练;(4)增强环境生态方面的危机感,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课文阅读。
教学难点:中心句的确定。
教学时数:2课时。
语文环境布置一、“语文黑板报”一期:1.《被沙漠吞噬的古城》楼兰,曾是我国一座著名的古城,许多古代诗文都提到过它,王昌龄还留下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名句。
唐朝时,这里还是一个十分富饶的地方,它靠近罗布泊,周围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又处在丝绸之路上,是东西方客商往来的必经之地。
可是现在,楼兰却早已被沙漠吞噬。
居民迁走了,牛羊不见了,罗布泊干涸了(50年代还有水),丝绸之路中断了,只有那断壁残垣还留在沙漠中,偶而有一支考察队来到这里,凭着废墟想像它昔日的风采。
2.《百泉之城已无泉》我们河北邢台过去被称为“百泉之城”,因为它遍地是泉。
最集中的是西南郊百泉村一带,泉眼密布,河道纵横,土地全部自流灌溉,盛产水稻、鱼虾和芦苇,宛如江南水乡。
城北的达活泉公园,更是以其清冽的泉水和旖旎的风光吸引着游人。
但是70年代以后,邢台的泉逐渐干涸,众多的河渠变成了干土沟,昔日的水稻田现在生长的是玉米、小麦,以泉水著称的达活泉公园也只能靠自来水维持它那浅浅的人工湖了。
原因──过量开采地下水。
3.“说文解字”虐上面的“”是虎头,也是“虎”字的变形;下面的“”是一只反着的“”,即“爪”的变形,古文字写作“”、“”。
“虐”字用“老虎反爪抓人”表示“残暴”之义。
沛注意:右边不是“市”,同样的情况还有肺、芾;柿子的“柿”才以“市”作声旁。
二、“阅读与欣赏”栏,张贴以下资料:(1)《岂容绿洲变沙漠》(《光明日报》1989年5月13日);(2)《沙漠绿洲发出了呼救》(《中国环境报》1991年3月16日);(3)《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语文报》178期)。
七年级语文向沙漠进军1第2课时教案鲁教版
七年级语文向沙漠进军1第2课时教案鲁教版一、复习上节知识要点1.卡片认读:磴涸葱茏坂虐沛浸2.解词:文明肆虐葱茏不毛之地丘墟俨然3.提问作者、思路以及课文阅读中的问题。
二、继续阅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1.第5段第1句是中心句吗?答案:不是,因为它只能领起前半段,后面还有“其次……”。
看来,第1句应加“首先”。
这是本文白璧微瑕。
2.第5段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答案:作诠释。
3.第7自然段第1句起什么作用?中心句是哪句?答案:第1句起承上启下作用,第2句是中心句。
4.第8段中心句是哪句?答案:是“只要能……绿洲来。
”5.第9、10两段有一承上启下的句子,请画出。
答案:“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防护作用。
”6.“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为人类造福”领起到什么地方?答案:领起第11、12两段。
7.第12段写沙漠日照强的特点是什么用意?这一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答案:说明沙漠日光可以利用。
说明方法是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8.归纳本文的中心句分别在各段的什么位置?答案:段首和段中。
三、自由讨论先在四人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向老师提出,在全班讨论解决或由老师解答。
实际执教时,学生提出:第1、2自然段的两个例子,为什么前者略而后者详?为什么前者不交代沙漠化的原因而后者交代?教师的回答是:地中海沿岸处在北纬30度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低空空气密集,气流是上升的,因而蒸发量很大,难以形成降雨──参见《世界地理》课本和《世界地图册》──它的沙漠化主要是自然原因,不必强调,因而略写。
而后者则主要是人为原因,应当强调,故而详写。
四、说话训练给课文换一两个例子,说明“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先在四人小组说,然后推举代表面对全班说,由大家评判。
五、作业1.归纳本课知识要点。
2.完成课后练习。
课外活动几年来,我校操场的砖砌跑道线越来越“高”了。
请观察、测量“高”了多少,然后调查分析原因,写一篇小论文。
方法步骤:1.以“中学生可以搞科研吗”这一问题激发动机兴趣,然后读一篇中学生写的小论文──《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语文报》178期第9版),形成愤悱状态。
《向沙漠进军》鲁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教案
《向沙漠进军》鲁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简介作者;2,了解课文中采用的先总说后分说的说明顺序及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3,初步学会分析说明文的一般结构;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5,掌握新的生字及基本词语,如竺,逞,肆虐,6,感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加快了改造自然环境的步伐。
一、导入:同学们,平常大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后都有气象预报,那么你知道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是谁吗?竺可桢。
他是我们浙江绍兴人,竺可桢不仅是气象学家,而且还是地理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竺可桢老人写的一篇事理说明文《向沙漠进军》。
二、题目大家首先来看一下这个题目:进军,本意是军队出发向目的地前进。
如红军渡过乌江,向川滇边境进军。
今天竺可桢老人却响亮地提出了向沙漠进军的口号。
昨天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你在读了课文后,觉得这个题目中用进军,包括了哪几方面意思呢,或者说说明了什么呢?回答后归纳:1、标题表明治理沙漠难度很大,因为如果是轻而易举的事,就无需进军了。
2、表明治理沙漠行动规模很大,因为进军指的是众多军事人员的行动。
3、这个标题表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就像是我们的敌人一样。
因为进军是去攻击敌人。
4、标题表明治理沙漠的行动是有计划的。
因为进军都是有计划的行动。
5、还表明治理沙漠的目的是征服沙漠,使它为人类服务。
这就像进军的目的是征服敌人一样。
刚才有同学说了这个标题表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就像是我们的敌人一样。
因为进军是去攻击敌人。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98,看看沙漠对人类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又是怎样危害人类的,人类该如何治理沙漠,向沙漠进军呢?我们课文一开头就说: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大家划一下主干会发现是沙漠是敌人。
因为沙漠是敌人,所以我们要向沙漠进军。
一开头就点题。
1)问:去掉之一行不?有何作用?(你能否举个例子?)说明除了沙漠是我们的自然敌人外,还有其他的自然敌人。
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向沙漠进军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向沙漠进军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向沙漠进军》教案教学目的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根据事物的内容联系有条理地分类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领会恰当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准确地解说事物、剖析事物和事理的特色。
二、认识改造沙漠的重大意义;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设想一、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运用证唯物主义观点从征服沙漠的角度说明人和自然的关系。
其重点是文章的第二部分(第4—12自然段):怎样向沙漠进军。
教学难点是两个自然段解说事理的说明:一是第4自然段中关于“阵地战”的说明;二是第5自然段关于“造防护林方法要求”的解说,教学中应帮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还可以采取画示意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二、教学方法1 本文篇幅不长,脉络清楚,层次分明,各部分相互联系环环紧扣。
教师可采用“点线读书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水平,提高自学能力。
2 教学步骤建议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程序进行,力求使精讲和导读密切结合。
3 结合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边讲边导,剖析课文。
三、教学时教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1. 注意字音字义竺、桢、沛、榆、逞、涸、噶、馏2. 理解词语含义充沛、肆虐、城郭、绿洲、葱笼、俨然、移居、逞强施威、不毛之地二、导入新课《向沙漠进军》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写的一篇说明文。
主要说明了沙漠的特征和如何征服沙漠提出了改造沙漠的办法。
三、简介作者竺可桢(1890—1974),浙江绍兴人。
气象、地理学家,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
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
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对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分析课文1 教师范读课文一遍(要求在正音的基础上,结合课文129页“练习”一,具体划出文章的三个部分,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语文教案向沙漠进军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向沙漠进军》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
3. 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2. 深入领会作者的环保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课文内容。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沙漠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提问:“你们对沙漠有什么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词和重点句子:(1)学生自主学习生词和重点句子。
(2)教师通过提问、解答疑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4. 分析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2)讨论如何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词。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对课文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和讨论,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向沙漠进军教案》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向沙漠进军教案》教案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沙漠的形成、特点和分布情况。
(2)掌握人类向沙漠进军的原因和意义。
(3)学会描述沙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适应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人类向沙漠进军的原因。
(2)运用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研究沙漠生态系统的特点。
(3)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生物适应沙漠环境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沙漠的形成、特点和分布情况。
2. 人类向沙漠进军的原因和意义。
3. 沙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适应性。
教学难点:1. 沙漠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生物适应性。
2. 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和技术。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准备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有关沙漠的资料,准备小组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沙漠风光图片。
(2)问题引导:同学们,你们对沙漠有什么了解?人类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呢?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沙漠的形成、特点和分布情况。
(2)学生分享自己搜集的沙漠资料,丰富课堂内容。
3. 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人类向沙漠进军的原因和意义。
(2)小组汇报: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沙漠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生物适应性。
(2)教师讲解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和技术。
5.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沙漠生态系统的特点。
(2)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运用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和技术。
6.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绘制沙漠生态系统结构图。
3. 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提出保护措施,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沙漠形成、特点、分布和人类进军沙漠原因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向沙漠进军1第1课时教案鲁教版
说明:本课教学按“大语文教育”思想设计,由“语文环境”、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1)学习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和作诠释、举例子等说明方法;(2)学习确定中心句;(3)结合课文教学进行听说训练;(4)增强环境生态方面的危机感,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课文阅读。
教学难点:中心句的确定。
教学时数:2课时。
语文环境布置
一、“语文黑板报”一期:
1.《被沙漠吞噬的古城》
楼兰,曾是我国一座著名的古城,许多古代诗文都提到过它,王昌龄还留下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名句。
唐朝时,这里还是一个十分富饶的地方,它靠近罗布泊,周围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又处在丝绸之路上,是东西方客商往来的必经之地。
可是现在,楼兰却早已被沙漠吞噬。
居民迁走了,牛羊不见了,罗布泊干涸了(50年代还有水),丝绸之路中断了,只有那断壁残垣还留在沙漠中,偶而有一支考察队来到这里,凭着废墟想像它昔日的风采。
2.《百泉之城已无泉》
我们河北邢台过去被称为“百泉之城”,因为它遍地是泉。
最集中的是西南郊百泉村一带,泉眼密布,河道纵横,土地全部自流灌溉,盛产水稻、鱼虾和芦苇,宛如江南水乡。
城北的达活泉公园,更是以其清冽的泉水和旖旎的风光吸引着游人。
但是70年代以后,邢台的泉逐渐干涸,众多的河渠变成了干土沟,昔日的水稻田现在生长的是玉米、小麦,以泉水著称的达活泉公园也只能靠自来水维持它那浅浅的人工湖了。
原因──过量开采地下水。
3.“说文解字”
虐上面的“”是虎头,也是“虎”字的变形;下面的“”是一只反着的“”,即“爪”的变形,古文字写作“”、“”。
“虐”字用“老虎反爪抓人”表示“残暴”之义。
沛注意:右边不是“市”,同样的情况还有肺、芾;柿子的“柿”才以“市”作声旁。
二、“阅读与欣赏”栏,张贴以下资料:
(1)《岂容绿洲变沙漠》(《光明日报》1989年5月13日);
(2)《沙漠绿洲发出了呼救》(《中国环境报》1991年3月16日);
(3)《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语文报》178期)。
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
一、听读导引型参读文章《绿洲变成了沙漠》
目的:通过听读练习培养兴趣,强化动机,导入新课。
交代任务:在过去“听记”、“听述”的基础上“听析”──听后回答:是什么文体?主题是什么?有哪几个段落层?还有几个问题,暂时“保密”,听后再提。
绿洲变成了沙漠
你知道吗,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竟是草原绿洲变成的!
“撒哈拉”阿拉伯文的意思是“一无所有”。
然而据考证,这里在很久以前并非一无所有,而是“所有很多”。
考古学家在这片沙漠上发现一些大的河床,找到一些鱼的骨骼和生物的遗迹。
它告诉我们,在远古时候,整个非洲北部是一片海洋。
有的探险家预言,沙漠地下蕴藏着很多海洋生物的遗体,现在已经变成了石油。
果然,1936年,撒哈拉北部发现了储量丰富的油田。
这说明,如果这里一直是沙漠,是不会有储量丰富的石油的。
撒哈拉东部有一个名叫“恩阿杰尔”的高原,在当地土语中,“恩阿杰尔”就是“河流很多的台地”。
地质学家在那里发现的栎树和雪松的化石证明,大约6500年以前,这些树在这里生长过。
然而最有说服力的,是在撒哈拉中部扎巴连山谷发现的壁画。
壁画有5 000幅以上,有栩栩如生的长颈鹿,有急驰如飞的羚羊,有缓缓而行的黄牛,有大象和河马,有手持弓箭的猎人,有静坐沉思的少女,有戴面具的演员和奇特的神像,还有劳动和舞蹈的情景。
壁画最小的有几厘米见方,最高的有一二十米,大部分用赭红色勾线,然后涂上各种颜色,虽然经历了长久的日晒风吹,却颜色不褪。
这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发达的文化艺术,而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水平,这一切都是不可想像的。
它也说明,在6 000多年以前,撒哈拉决不是干旱的沙漠,而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青青的沃土。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绿洲变成了沙漠呢?有人研究,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加上对森林、草原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过度的放牧。
答案:文体是说明文。
主题:撒哈拉沙漠是绿洲变成的。
分两段:1撒哈拉沙漠是绿洲变成的;2绿洲变成沙漠的原因。
方才“保密”的问题:1“撒哈拉”在阿拉伯文中是什么意思?2文章用哪些证据证明撒哈拉沙漠是绿洲变成的?答案略。
进一步思考:此文所说的土地沙漠化问题仅是个别现象吗?别的地方有无此类问题?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准备以下例子:1979年,《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风沙进逼北京城》(板书),警告国人:如果不加治理的话,连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也会被沙漠埋葬!沙漠在向人类进攻了!我们目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向沙漠进军!(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提问:作者竺可桢是一个什么人?他研究什么学科?我们学过他写的什么文章?学过写他的什么文章?
三、“抢读”课文,从整体上理解
要求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读完后回答几个问题,其一是怎样向沙漠进军,其余也暂时“保密”。
说明:“抢读”就是谁抢到谁读,一旦读错,由别人再抢。
老师也抢,抢到后或自己读,或指定一个不抢的同学读。
此法易于引起兴趣,便于纠正错误,还便于分组竞赛。
回答问题:
1.什么文体?答案:说明文。
2.运用什么说明顺序?答案:逻辑顺序。
3.哪几段写怎样向沙漠进军的问题?怎样向沙漠进军?答案:
4.12自然段。
进军方法有二:一是守──植林,种草;二是攻──水。
5.除了怎样向沙漠进军之外,课文还写了什么内容?答案:为什么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的前景。
小结:为什么──怎样──成绩和前景。
这是文章的思路,严谨而有条理。
(板书)
四、阅读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的三句话是什么关系?答案:第一句是中心句,后两句解说第一句,后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
2.第一句中的“最”、“自然”、“之一”可否删去?答案:不可。
删去“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删去“自然”,“敌人”的性质就模糊不清,易与社会的敌人混淆;删去“之一”在阐述事理上就显得有些绝对,因为自然界还有一些“敌人”是“最顽强”的。
3.第二、三自然段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案:举例解说第一段。
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
4.“文明”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答案:文化。
5.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侵占”能否换成“侵入”?答案:不能。
因为不但侵入了,而且占领了。
6.“雨量还充沛”的“还”表示什么?可否删去?答案:表示“勉强算得上”,不可删去。
7.“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到袭击”的“侵入”可否换成“侵占”?答案:不可,因为榆林城并没有被风沙占领,只是受到袭击。
8.“乾隆年间”距今多少年?请从字词典附录的“历代纪元表”查出,以增进能力。
9.这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答案: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
10.发散性思维测验:地中海沿岸和榆林地区这两个例子有什么不同?请尽量多找出几条。
答案:一个是外国,一个是中国;一个在沿海,一个在内地;一个是“两三千年来”漫长的历史时期,一个是乾隆以来的近现代;前者的沙漠化主要是自然原因,后者的沙漠化主要是人为原因……
教师评:沙漠化的例子很多,但作者选这两个,是考虑到以上种种代表性,极具匠心。
由以上几题可看出,本文语言十分准确严密。
五、阅读第四自然段
1.这段与前后文是什么关系?答案:承上启下。
2.哪一句是中心句?答案:第一句。
3.“游击战”、“阵地战”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答案:打比方。
好处:一是形象、准确,二是与“进军”相呼应。
4.分别画出诠释“游击战”和“阵地战”的句子。
5.解释“肆虐”:任意干残暴的事。
参见“语文环境”中的“说文解字”。
6.“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和“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这两个例子都是说明“游击战”的危害,但它们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答案:前者侧重说明它破坏力强,后者侧重说明危害频繁。
7.这一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答案: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作诠释、列数字。
8.求异思维训练:你认为课本对“丘墟”的注释准确吗?答案:不准确,应是“沙丘和废墟”──城郭被风沙埋葬的地方成为沙丘,未埋葬的成为废墟。
六、作业
找出以下各段的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概括它的大意。
32979 80D3 胓&35127 8937 褷i38337 95C1 闁\ 32364 7E6C 繬22794 590A 夊28430 6F0E 漎&31109 7985 禅33703 83A7 莧40401 9DD1 鷑22625 5861 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