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信息化语文教学设计比赛获奖作品《我的空中楼阁》

合集下载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特点。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从文章中提炼主题,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主要内容及其表达方式。

(2)生字词的正确运用。

(3)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表达的抽象概念的理解。

(2)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分析。

(3)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空中楼阁的想象和理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我的空中楼阁》,了解主要内容。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并进行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空中楼阁”、“自然与人文”等。

(2)分析作者对这些概念的表达方式和观点态度。

4. 课堂展示:(1)各小组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2)其他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评价和补充。

5. 总结提升:(1)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心中的空中楼阁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描绘的理想生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现实生活,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理解与分析。

(2)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学习。

(3)作者象征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象征手法的鉴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引出课题《我的空中楼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学习工具,自主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象征手法。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练习,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创作一个小片段。

5. 课后作业(1)学生抄写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合作意识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学生在课文理解、词汇掌握、象征手法运用等方面的表现。

3. 读后感:评估学生在阅读理解、感悟体会、价值观树立等方面的表现。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读后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李乐君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风格。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2)学会如何从文本中提炼主题,分析作品结构,欣赏优秀段落。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文学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培养学生的理想情怀。

(2)学会珍惜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思想的把握。

(2)学会生字词,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分析作品结构,欣赏优秀段落。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如何从文本中提炼主题,进行文学创作。

三、教学方法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合作探讨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4. 创新教学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文学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简要介绍作者李乐君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风格。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重点、难点内容。

(2)分析作品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美好愿景。

4. 合作探讨:(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主题,进行文学创作。

5. 课堂小结:(2)强调珍惜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6.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主题,进行文学创作。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

《我的空中楼阁》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空中楼阁》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空中楼阁》详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帮助学生分析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及其对生活的态度。

3. 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的文字和表达方式。

4. 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欣赏课文中细腻的情感描写。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人生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4.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互动和合作。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空中楼阁》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拓展阅读。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4. 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课文图片或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对空中楼阁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主人公情感变化。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分析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情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人生意义和追求幸福的方式。

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

5. 欣赏语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优美文字和表达方式,学生进行欣赏和模仿练习。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学生完成填空题或选择题,检查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于空中楼阁的理解和想象。

3. 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讨论并分享自己对于幸福和生活的态度。

八、拓展阅读1. 教师推荐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拓展阅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进行讨论和交流。

《我的空中楼阁》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空中楼阁》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空中楼阁》详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大意;(3)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2)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努力实现梦想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2. 课文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回答相关问题;3. 词汇学习: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4. 文本分析: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5. 小组讨论:围绕课文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对空中楼阁的想象。

2. 课文阅读:(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词汇学习:(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2)学生跟读,巩固词汇和短语的正确发音;(3)学生运用词汇和短语进行口头练习。

4. 文本分析:(1)教师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2)学生总结作者的写作特点;(3)教师举例说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5. 小组讨论:(1)教师围绕课文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2)学生分享心得体会,互相交流;(3)教师点评,总结讨论成果。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空中楼阁;2. 调查身边同学对空中楼阁的想象和期待,整理成报告;3. 预习下节课内容,准备相关问题。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与空中楼阁相关的词汇。

2.学生能够就个人心目中的空中楼阁进行口语表达。

3.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了解建筑师们的无限创意和想象力。

4.学生能够就个人理解进行写作。

二、教学内容1.空中楼阁相关词汇2.口语表达3.阅读材料4.写作练习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2.学生在写作时如何表达个人理解四、教学准备1.PPT2.物品:一本相关资料的书籍3.相关活动所需材料:纸笔1. 导入通过学生学校附近的建筑物引入本节课内容,带领学生讨论附近有哪些特别的建筑物。

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重要的词汇,例如:“高楼大厦”,“观景台”等等。

2. 活动一让学生口头描述自己所想象的空中楼阁。

学生可以进行分组,建议4人一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同学发言描述自己的空中楼阁。

描述时学生需要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地点,空中楼阁建筑的特色等等内容。

3. 活动二让学生阅读相关建筑物资料,了解设计空中楼阁的一些灵感来源和特点。

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小组分享。

4. 活动三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让学生思考并描述个人对空中楼阁的理解。

写作时需要考虑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地点等内容。

让学生在20分钟内完成个人写作。

5. 小结通过本节课内容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提高分析思维能力以及剖析自己观点的能力。

1.学生对于空中楼阁相关词汇的掌握情况2.学生在口语和写作方面的表现3.学生在阅读、写作时机动性和发散思维的表现七、拓展延伸1.让学生更多认识其他的创意建筑物,例如旋转别墅和树屋等。

2.让学生了解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和思考过程,了解建筑师的创意来源和设计灵感。

3.利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跟随建筑师一起体验和参与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全国信息化语文教学设计课题比赛获奖作品《我地空中楼阁》

全国信息化语文教学设计课题比赛获奖作品《我地空中楼阁》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方案自主课堂学生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1.文章首句:“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此句用了______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比喻。

眉黛”之喻给“痣”之喻铺垫,后者又强化前者,这样不仅点染了“小屋立于山脊”的玲珑清新、自然柔和,而且还令人由之联想到妙龄女子那妩媚动人的姣好面容,从而对所绘之景产生一种亲切、具体之感,写出了作者对小屋的喜爱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

2.“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①,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②,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③,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④。

”这句话从整体看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具体地说是______喻,①和②是______喻,③和④是______喻?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明确:博喻,明,暗。

把山比喻成“一望无际的水面”和“辽阔无边的天空”,增加了所绘之物的形象性,撩起人们流动联想。

而“飘”、“掠”从“表”、“面”上表现出其形态特征,还使本为静止之物的景物显得楚楚动人。

3.“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这个两相对应的句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明确:比喻、拟人。

分析:两个新颖独特比喻的运用,写出了小屋在树与树之间那轻灵自由、翩然若舞的姿态。

作者注重选用动态形象作为喻体以描绘本体,使静态的事物动态化,从而构成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4.文中用了不少两相对应的句子,如“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再从文中挑出三句最短的这类句子,并说说这类句子在表达上的效果。

明确:“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

效果是便于在比较中或衬托中写出事物的特点;便于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表现事物。

5、你认为文章中还有哪些语句很好,生动,形象,细致?找出几例来加以品读、赏析。

明确:⑴、“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了一些花。

2024年语文教案-我的空中楼阁

2024年语文教案-我的空中楼阁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自然景物,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写作技巧的掌握与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复杂情感的理解。

2. 写作中如何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理解。

(3)学生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

3. 理解课文:(1)学生自述课文大意,检查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3)学生合作探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分析写作技巧:(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讨论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3)教师示例,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6.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小练笔,运用所学修辞手法。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内容:1. 课文解析:深入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探讨作者如何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人生哲理。

2.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分析作品的文学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介作者及作品背景。

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探讨作品的文学特色。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作品。

利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互动交流。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品及相关资料。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推荐阅读相关作品,拓宽学生视野。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组织3.1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简介作者及作品背景。

新课讲解: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案例分析:探讨作品的文学特色。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3.2 教学组织课堂讲解与讨论相结合,注重学生参与。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分享研究成果。

课堂发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观点明确程度。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师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教材:《我的空中楼阁》原著及相关辅导教材。

课件: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图片资料。

参考文献:相关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

5.2 教学拓展推荐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以及相关文学评论和研究文章。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或改编,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

学术研讨: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研讨会或文学沙龙,拓宽学术视野。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堂导入活动教师通过展示作者的生平介绍和作品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对《我的空中楼阁》产生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对‘空中楼阁’有什么印象?它象征着什么?”6.2 新课讲解活动教师详细讲解作品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通用5篇)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通用5篇)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我的空中楼阁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空中楼阁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篇1教学目标1、领悟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把握文章传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味作者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对独立人格的向往,唤起学生对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1、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学习作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观察景物,定景换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领会“空中楼阁”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寄寓于小屋的生活理想。

教学方法1、诵读法。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尽可能背诵一些比喻句或对称、排比句。

2、比较欣赏法。

如将本文与刘禹锡的《陋室铭》的比较阅读。

3、讨论法。

如对文章托物言志中“志”的含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脉。

2、美读文章,品味清新淡雅的优美语言。

一、导语设计学生背诵刘禹锡的《陋室铭》。

这篇托物言志的美文借“陋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旨在表达陋室不陋,在于室主的道德高尚,含有对自己激励和对权贵愤懑的意味。

二、解题李乐薇江苏省南京市人。

早年曾肄业于上海大厦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艺教育工作,是台湾当代散文作家。

她的散文作品,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含蓄,善于借助富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有声、有光、有色、有味、有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的“自我的情绪”,透露着浓郁的现代派艺术信息。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脉1、听录音。

2、指定两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

提示: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明快、乐观的,要带着欢快的感情,读出明快、跳荡的节奏来。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优秀7篇)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优秀7篇)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优秀7篇)我的空中楼阁教案篇一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文章。

语言美和意境美以及人文美的结合,使得任何的拆解都于心不忍,于是笔者决定将本文上成鉴赏课。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很多人的梦想可能就是找一个世外桃源,享受一种安宁、和平、自由、快乐的生活,为什么呢?生:1、那儿景色美、风光好。

2、那里不受外界干扰,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

3、更接近大自然,空气新鲜而纯净。

师:我们喜欢大自然,大自然赋予我们美好的想象,尤其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大自然的抚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

二、作者简介:李乐薇,江苏南京人,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来一直在台湾从事教育工作。

他以散文见长,文笔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婉丽而富有情感。

他有很深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积淀,又接受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故而作品善于借助有质感的想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主观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有声、有色、有味、有形的物象幻境暗示出微妙的“自我情结”。

三、课文预习: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一遍,然后思考问题:1、本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什么是描写的重点?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问题。

各组派代表到黑板上写出答案。

师生共同讨论,然后明确:主要景物:山、小屋、树、花、花园、光线、山路、灯重点景物:山、小屋、树2、研讨标题的含义。

学生分小组讨论。

生:(从课文中找)“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即指建于山上,在烟雾迷朦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但是小屋仅仅指建在山上的小屋吗?生:不是!师:那它还指什么呢?我们从“空中”二字可以看出,它一方面是指小物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也指那种想象的、不切实际的东西,就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那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分析完课文后再作回答。

四、课文赏析。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后有什么感觉?生:语言优美、意境优美。

《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

学习本文多角度写景的方法,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赏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独立、安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自然的情怀。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写景的技巧。

理解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主旨。

2、教学难点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理解“空中楼阁”的多重含义。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重点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合作学习。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美丽的楼阁图片)同学们,看到这些精美的楼阁,你们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要走进一篇名为《我的空中楼阁》的文章,看看作者笔下的楼阁有怎样独特的魅力。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讲解重点字词。

请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笔下“空中楼阁”的特点。

3、精读课文,品味语言教师选取文中优美的语句或段落,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赏析。

例如:“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让学生分析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4、深入探究,理解主旨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称这座小屋为“空中楼阁”?它有怎样的深层含义?小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自然、对独立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5、学习写景技巧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小屋与周围环境的段落,分析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

总结本文多角度写景的方法,如远近结合、动静结合、俯仰结合等。

《我的空中楼阁》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空中楼阁》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空中楼阁》详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描绘的景色和表达的情感。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2)通过模仿课文的象征手法,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 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描绘的景色和表达的情感。

3. 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描绘的景色和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和分析。

2. 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句的理解和运用。

3. 写作练习的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写作练习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对空中楼阁的向往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

3. 分析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天空、云彩、楼阁等象征意义的解读。

(2)学生合作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词语句式学习:(1)教师挑选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和示范。

(2)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5.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如“我的理想家园”。

(2)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

《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文章主旨,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培养热爱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抒发的独特感情。

(四)教学方法: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五)教学手段:制作幻灯片,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2.知识引入:仔细观察画面,体会画面特点。

教师:大家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吗?屋子简陋,环境清幽、安静。

这让我想到八年级时学过的文章《陋室铭》(打出画面)大家齐读。

问题:全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哪句话揭示了文章主旨?学生回答:托物言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教师明确:全文表达了陋室不陋,室主人品德高尚,含有作者对自己激励,对社会愤懑的感情。

今天我们大家接着学习一篇托物言志的美文《我的空中楼阁》作者李乐薇。

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有关作者的情况。

作者介绍(见幻灯片)“我的空中楼阁”中“空中楼阁”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折射而出现的虚幻的楼台景物,后多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而本文作者在文中反其意行之,学习本文之后大家理解“我的空中楼阁”有哪几层含义文章托物言志又言了什么“志”呢?我们共同看课文。

问题:作者分别立足于何处,从哪些观察角度来描写小屋之美?在山和树的映衬下,显示小屋哪些不同特征?学生阅读、讨论分析(略)教师明确:立足于山外:远观全景——山如眉黛,小屋似痣立足于山上:近观局部——静、小巧、别致出色含蓄而有风度立足于山下:仰望远观——由局部到全景总结:作者立足于小屋之外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小屋的形势,情态。

经过作者精心描绘小屋已经具有灵性。

作者对它具有特殊的感情,所以这里“我的空中楼阁”指建在山上的家居“小屋”。

小屋在作者笔下,眼中如此魅力十足。

那么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去看看它周围的环境又会是什么样的胜景呢?问题:作者抓住哪些事物的哪些方面来写小屋周围的环境?它们又有怎样的特点?(见幻灯片)教师总结:作者对小屋周围的环境充满着喜悦的赞叹,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而且“山路,山坡不便行车”然而“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装饰”“不用养鸟”“无须挂画”?学生讨论(略)教师明确:作者故意让小屋远离人为的“文明”装饰,大自然才是作者的追求,小屋是超然脱俗的。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空中楼阁的概念、特点以及建筑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学生对空中楼阁的理解和应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和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空中楼阁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空中楼阁的建筑原理。

三、教学难点1.理解空中楼阁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空中楼阁的建筑原理。

四、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课件、黑板、书籍、图片。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到的建筑概念,并简要介绍空中楼阁的概念和特点。

2.讲解(15分钟):通过课件和图片,讲解空中楼阁的概念、特点,例如:空中楼阁通常指座落在高处、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建筑物,它对地面的基层建筑很有特点,既脱离地面,又与地面有一定的联系。

3.分组讨论(20分钟):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并发表个人观点:空中楼阁的特点有哪些?为什么选择建造空中楼阁?空中楼阁建筑的原理是什么?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4.展示和总结(15分钟):请每个小组派出两名代表,就他们组讨论的问题逐一进行发言和展示。

通过整理学生的发言,总结空中楼阁的特点和建筑原理。

5.拓展活动(3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型的模型空中楼阁。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结合自己对空中楼阁的理解,进行实践操作。

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份设计方案,并向全班进行展示和演讲。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空中楼阁的概念和特点,还掌握了空中楼阁的建筑原理。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了他们对建筑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空中楼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2)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2)教育学生珍惜现实,面对现实,勇于实现自己的理想;(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2)作者的观点和态度;(3)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较为深刻的句子和段落的理解;(2)如何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3)如何将文章中的观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3. 案例教学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观点和态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一组关于空中楼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主题;(2)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文章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短语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分析文章的结构,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2)详细讲解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3)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4. 合作探讨(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课堂交流;5. 课后作业(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对文章观点的理解和体会;(2)选取一篇文章中的细节描写,进行分析鉴赏。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精选3篇)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精选3篇)

The direction of the tree is determined by the wind.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我的空中楼阁教案(精选3篇)我的空中楼阁教案1教学目标1.鉴赏__诗化语言,理清__结构,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2.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领悟如诗如画的意境。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立自一由的情感和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诗化语言的赏析和结构的疏通鉴赏意境之美。

教学重点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散文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即具有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意境,还有深蕴的人生哲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李乐薇先生写的《我的空中楼阁》就是一篇融诗情、画意和哲理为一炉的绝妙好文。

二、感知课文1.创设美好情境,进行配乐朗读。

2.分析写小屋的观察角度,理清__脉络,感知课文。

观察角度:远望一近观一远眺一仰视一俯瞰。

理清“文脉”:开头描写小屋“立于山脊的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容易让人产生凌空之感;其次“近看改为过观”,树遮掩了小屋,只看到建筑的线条、屋檐、窗等,很有凌空而起之势;再次,它有无限大的“领空”作“开放性__院子”,而山路则被叫做“空中走廊”;最后点明,夜景中的小屋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抓住__的脉络,__的基本内容就迎刃而解。

3.__表现技巧方面的独到之处(1)诗化的语言(学生找出并体会其表达的效果)①对称的句式,轻快的节奏__在写景时多用对称句式,读来节奏感很强,富有韵一律美。

如“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等等。

②奇妙的修辞比喻新奇,有朝气与活力。

如: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非常独特、自然,而且富有美的韵致,不仅点染了小屋的醒目、清新、玲珑,而且两处配合自然、融合,浑然天成,令人浮想联翩,美味无穷。

b“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一蕊中一般……”新奇,传神,细腻地描绘了静态之物的动一态感,从而产生极好的艺术效果。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描绘的美丽景色和深刻寓意。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升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追求梦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主要内容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描绘景色和寓意的能力。

(3)课文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描绘景色和寓意的能力。

(2)课文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的美景和情感。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3. 模仿写作法: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技巧。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空中楼阁》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美景。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情节。

(2)学生分享自主学习的心得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4. 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让学生领略作者的写作技巧。

(2)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美词佳句,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5. 模仿写作(1)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2《我的空中楼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外研版拓展模块

2《我的空中楼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外研版拓展模块

2《我的空中楼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外研版拓展模块2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梳理结构,理清思路,体会本文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二、品析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习并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四、体味作者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和热爱,唤起学生对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一、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本文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二、品析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领会“空中楼阁"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寄寓的生活理想。

教学时数本课所需教学时数为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很多人梦想找到一个世外桃源,那里景色美,风光好,空气新鲜而纯净,不受外界干扰,可以享受一种安宁、和平、自由、快乐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台湾作家李乐薇笔下的《我的空中楼阁》,同她一起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妙吧。

二、检查预习1. 注音山脊(jǐ)休憩(qì)一幢(zhuàng)游目骋(chěng)怀宁谧(mì)花蕊(ruǐ)绽(zhàn)开婀娜(ē’nuó)2. 释义(1)游目骋怀:尽览景物,舒展情怀。

游目,纵目观望。

骋怀,任性放开胸怀。

(2)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好。

(3)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三、教师精讲1. 作者简介(参见“相关资料”)2. 研读课文(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划分层次,并讲出划分的理由。

明确:划分的理由是作者写作立足点的变化。

第一部分(第1 ~8 自然段):立足屋外,写小屋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实写)。

第二部分(第9 ~18 自然段):立足小屋,写周围环境和小屋之间的关系(虚写)。

(2)梳理课文结构【第一部分】明确:可以划分三个层次,划分依据是作者立足点的变化。

第一层(第1 ~3 自然段)——小屋和山(山外远观全景):小屋点缀了山。

(文中原句体现)第二层(第4 ~7 自然段)——小屋和树(山上近看局部):树显出了小屋的静,小巧;别致出色;含蓄而有风度。

《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

《我的空中楼阁》优秀教案我的空中楼阁(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2&nbsp体会本文多角度写景的方法3&nbsp初步品味本文的语言二、教学重点:体会本文多角度写景的方法三、正课师:我想问一下在坐的各位同学,假如你有足够的钱的话,你会把你的家建在哪里?是这里呢?还是这里?或是这里?(出示幻灯片)我想,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向往已久的房子。

它可能在徐志摩的康桥边,也可能在郑愁予的江南小镇,在舒婷浪漫的橡树林里,也许像海子的房子那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房子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精神的家园,选择什么样的房子,往往能看出我们什么样的性情和志趣。

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作家李乐薇她心目中的房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屏显:我的空中楼阁&nbsp师:大家都预习过的对不?在字词上应该不会有什么障碍吧?那么这节课不再强调字词了。

现在,我不叫你们用嘴巴阅读,用什么呢?用耳朵阅读。

&nbsp(生:耳朵?&nbsp&nbsp师:能理解么?用耳朵怎么阅读?&nbsp&nbsp生:哦,就是通感对不?)&nbsp师:呵呵,用耳朵阅读,就是用耳朵去倾听,我下面要放一个视频朗诵材料,我要大家做到,用耳朵去倾听视频里那个人是怎么声情并茂的朗读的,我们平时又是如何朗读的。

然后,把你的纸拿出来,将你心中的小屋画出来,跟视频里面的画面比比,用眼睛去欣赏画面,然后,用心灵去感应,感应什么呢?感应字里行间作者所体现出来的感情,有没有让你心灵产生共鸣的地方。

多媒体朗读师:好,哪位同学能说说,哪一幅才是你心目中的那幅画面吗?师:好的,大家回答很好。

我们说,一篇文章到了读者手里阅读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每个人的理解感受都会不同。

那么,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是: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多角度写景的方法,还有就是品味语言。

当然,作为一篇精美的散文,仅仅是这个层次上的解读是不够的,但是这是第一课时,我们只有在这一层面上理解了才能在下一课时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对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空中楼阁》教学方案
自主课堂
学生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文章首句:“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此句用了______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比喻。

眉黛”之喻给“痣”之喻铺垫,后者又强化前者,这样不仅点染了“小屋立于山脊”的玲珑清新、自然柔和,而且还令人由之联想到妙龄女子那妩媚动人的姣好面容,从而对所绘之景产生一种亲切、具体之感,写出了作者对小屋的喜爱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

2.“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①,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②,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③,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④。

”这句话从整体看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具体地说是______喻,①和②是______喻,③和④是______喻?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博喻,明,暗。

把山比喻成“一望无际的水面”和“辽阔无边的天空”,增加了所绘之物的形象性,撩起人们流动联想。

而“飘”、“掠”从“表”、“面”上表现出其形态特征,还使本为静止之物的景物显得楚楚动人。

3.“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这个两相对应的句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明确:比喻、拟人。

分析:两个新颖独特比喻的运用,写出了小屋在树与树之间那轻灵自由、翩然若舞的姿态。

作者注重选用动态形象作为喻体以描绘本体,使静态的事物动态化,从而构成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4.文中用了不少两相对应的句子,如“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
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再从文中挑出三句最短的这类句子,并说说这类句子在表达上的效果。

明确:“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

效果是便于在比较中或衬托中写出事物的特点;便于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表现事物。

5、你认为文章中还有哪些语句很好,生动,形象,细致?找出几例来加以品读、赏析。

明确:
⑴、“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了一些花。

那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分析:把云霞比作花本来没有什么新颖之处,但作者却依据人的心里逻辑先对所见之物进行描摹,接着再点出本体,从而给人以新颖独特之感。

采用了倒喻的方法,只有心境自由、胸怀开阔的人,才能有如此可爱而美好的联想,具有强烈的抒怀效果。


⑵、“树总是轻轻摇动着。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分析:以树的动反衬小屋的静,以树的大反衬小屋的小,动静结合,构图别致,句子整散交错,节奏感强。


⑶、“我外出,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分析:先用对偶句抒写小屋给我的快乐和幸福,再用个反问句强调这种感情。

作者深谙语言排列组合的艺术,节奏随文思的激荡不断地
起伏流淌。


1、结合文中语句品味文章语言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⑴本文在写景时多用对称句式,读来节奏感很强,富有韵律美。

如:
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等等。

⑵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如拟人、排比、比喻,为文章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以眉喻山,显出山的柔和;以痣喻屋,点出小屋的玲珑。

前喻为后喻作铺垫,后喻又强化前喻,可谓新颖独特。

而且使读者联想到妙龄女子姣好的面容,顿生亲切之感。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形象的表现了远看小屋掩隐于树木之中的情状,鸟蝶憩于枝头,静中显动,轻灵自由的情态跃然纸上。

比喻新奇,有朝气与活力。

如: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非常独特、自然,而且富有美的韵致,不仅点染了小屋的醒目、清新、玲珑,而且两处配合自然、融合,浑然天成,令人浮想联翩,美味无穷。

b“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新奇、传神,细腻地描绘了静态之物的动态感,从而产生极好的艺术效果。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以动写静,美景连动,令人浮想联翩,使景物有了活力,有了灵气。

⑶适当运用文言词汇、文言句式,使语言显得更加隽逸潇洒。

(化用古诗词)
“山如眉黛”——“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雾失楼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出”(秦观《踏莎行》)
⑷对比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的意境更加深邃,给人以哲理的启迪。

如:树总是轻轻摇动着。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
2、如何赏析文中优美语句?
明确:答题技巧——回答这类题必须全面考虑,最好是能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两方面去作答。

回答这类题的一般思路是:使用了何种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何种特点(景物创设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文章的主旨)。

它使用了ⅹⅹ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ⅹⅹ(事物)的ⅹⅹ特点,表达了作者ⅹⅹⅹ的思想感情。

五、巩固所学,当堂训练
1、学了这篇散文,你学会如何赏析优美语句了吗?请写下来。

明确:使用了何种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何种特点(景物创设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文章的主旨)。

2.(1)仿照下列句子,再把“人生”比喻成“大海”“天空”,造两个句子。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⑴如果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骤然翻起的浪花。

如果人生是一片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朵飘浮的淡淡的云。

(2)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明确: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造数间临水轩斋。

附:《骑车畅游紫禁城》自主预习检测题
一、给下列解释选择相应的词语
1、空中楼阁的含义:原意,引申义()
2、交错地排列()
3、比喻回忆往事,探寻根源。

()
4、非常像实物;真切。

()
5、顺利通行,无阻碍。

()
6、从旁帮助;协助()
A 错落
B 逼真
C 辅助
D 畅通无阻
E 追溯
F 有幸
二、模仿造句
1、要不是……,还……
2、为了……既……又……
三、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
1、紫禁城里不准骑自行车的理由不包括()
A. 骑车只有皇帝能骑,常人不让骑。

B. 保护文物的需要
C. 城里门槛太多,没法骑
D. 城太小,骑不开
2、虚拟技术最初用于什么()
A. 设计模型
B. 培训维护人员
C. 训练飞行员
D. 学开汽车
3、虚拟技术旅游与电子游戏的不同之处在于()
A. 虚拟技术更为逼真显示
B. 玩电子游戏更为有趣
C. 虚拟技术更加随意自由
D. 玩电子游戏有限制
4、虚拟技术与传统的模拟技术相比,优点是()
A. 可以身临其境
B. 更加生动、形象
C. 多种技术综合在一起
D. 更加逼真、现实
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虚拟技术的特点是?
2、虚拟技术的发展过程是?
3、虚拟技术在哪些领域被广泛使用?
4、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5、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