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散文赏析——梁衡《夏感》
梁衡《夏感》散文赏析
梁衡《夏感》散文赏析梁衡《夏感》散文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梁衡《夏感》散文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夏感梁衡批注
夏感梁衡批注
《夏感》是梁衡的一篇散文,描绘了夏季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一些批注。
1. 语言优美:梁衡的文字优美,如“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这样的诗句,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到夏季的宁静和美好。
2. 情感真挚:作者对夏季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如“我无法忘记夏天的一切,那是一种生命的热情,一种生命的欢乐。
”这种真挚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夏季的深深眷恋。
3. 观察细致:作者对夏季的观察非常细致,如“夏天的早晨,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蝉儿在树下热烈地鸣叫。
”这样的描绘,让人仿佛听到了夏季的声音,感受到了夏季的气息。
4. 生活情趣:作者通过对夏季的描绘,展现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如“人们在夏天的夜晚,坐在院子里乘凉,听着蛙声一片,看着满天的星星。
”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夏季的惬意和舒适。
5.主题鲜明:全文以夏季为主题,通过对夏季的描绘,展现了夏季的美丽和人们的生活情趣,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和感受到夏季的魅力。
总的来说,《夏感》是一篇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文章,作者通过对夏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农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夏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优质】夏感,梁衡-word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夏感,梁衡篇一:夏感梁衡夏感:梁衡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
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棗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梁衡散文夏感]梁衡散文夏感:夏感
[梁衡散文夏感]梁衡散文夏感:夏感到了夏天,那些小花,有的晒蔫了,有的还在坚持着。
而松树一到夏天就长势凶猛,那时的松树虽然长的满是松针,却像是一把大伞,是人们乘凉的好地方;下面是有梁衡散文夏感,欢迎参阅。
梁衡散文夏感:夏感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泠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
轻飞慢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花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他们早起晚睡已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夏感》解读
《夏感》解读《夏感》是人教版初中教材修订后调入的新课文。
梁衡的散文以描写精当见长,更以思想深刻而著称。
这类文章的教学,容易产生两个弊端:要么是只注重景物情感等外部内容,在语言的形式特点上多下工夫;要么是抛开山川风物等具体内容,直奔主题去追求其“理性的光辉”。
具体到《夏感》这篇文章,要避免上述不足,把“形象”与“理性”有机结合起来.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文章的结构来人手解读自古以来,炎炎夏日在文学的土地上总是平凡的,作家梁衡却对夏情有独钟,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选入了这篇文章。
在《夏感》中,文章最后,作者说“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作者赞美夏季,并特别指出赞美的是黄金般的夏季。
这里,“黄金”一词是理解这篇文章的一把钥匙,理解了黄金一词,我们也就深度解读《夏感》这篇文章。
在一般人眼里,黄金的色彩总是和收获的秋天联系起来的。
而作者却用“黄金”一词来形容他眼中的夏季,这是不是不符合实际呢?其实,这就是文学,文学的眼光不是以客观景物特征的真实为唯一参照系,来表达作者自己生命独特感受的,有时为了强化感受的独特,它遵循的是作者心灵感受的真实。
正如孙绍振教授所说,贴近自己心灵所感受到的真实。
一、夏季如黄金般珍贵首先,在作者眼里,他认为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但他把这种金黄的色彩理解为一种中性的颜色,他既没有春之冷色调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也没有秋之色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在作者眼里,中性的颜色是过度的颜色,是一种延展性色彩。
中性的黄色,它既联系了春的希望,又承接着秋的丰收,既让春的希望继续变为现实,又让秋收的理想变得越来越近。
正如文中所说,夏季它是一个收获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这样的季节如金黄一般,这里,它已经不仅仅体现在高粱玉米,翻滚麦浪,这些可见的金黄的色彩之上,更体现在这个季节的重要性上,这个季节的重要如黄金般般珍贵。
下文讲到,在这个季节的骨节眼上,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一个“挑”字让人仿佛看到了棉苗悄悄地把麦子生命的重担接下来,继续迫不及待地生长。
当代散文赏析梁衡夏感
当代散文赏析梁衡夏感梁衡夏是当代散文作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深入的思考和平实的语言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
本文将就梁衡夏的散文作品进行赏析,并探讨他的创作特点及对当代散文的影响。
一、情感细腻的表达梁衡夏的散文作品以其情感细腻的表达而著称。
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将其转化为文字,传达出细腻的情感和触动人心的力量。
他常常以寻常之处展现出非凡的内涵,用平凡的语言描绘出人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悟,他的作品常常在我们心灵的深处激起共鸣。
二、深入思考的视角梁衡夏的散文作品不仅仅是情感的宣泄,更具有深入思考的视角。
他善于通过对生活中一些普遍现象的思考,探寻其内在的含义和价值。
他常常以平凡人物和日常生活为切入点,通过对细枝末节的剖析,引发读者对人生、社会、人性等问题的思考。
他在作品中透露出对现实的深邃洞察力,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获得启示和思考。
三、平实的语言风格梁衡夏的作品常常采用平实的语言风格,能够打动读者的内心。
他运用简洁明了的句子和朴实自然的词语,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和自然。
他的文字流畅,篇章结构清晰,使得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并沉浸其中。
他通过朴素的语言将情感和思考真实地传递给读者,使其能够与作品建立起心灵的共鸣。
梁衡夏的散文作品对当代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情感表达和深入思考的视角,为当代散文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以细腻的情感、深入的思考和平实的语言风格,打开了当代散文的新局面。
他的作品不仅给后来的作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同时也让读者对当代散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梁衡夏的散文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深刻的思考。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共鸣,在作品中传递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怀。
他的作品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世界,在阅读中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的价值。
总之,梁衡夏的散文作品以其情感细腻的表达、深入思考的视角和平实的语言风格,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灵。
梁衡 评散文
梁衡评散文《夏感》夏感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山坡上的纤纤(芊芊)细草渐渐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花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
词语解释纤纤(芊芊):细微的样子。
黛:青黑主宰:统治灵秀:灵活、美丽磅礴:气势盛大终极:最后的终点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读梁衡的《夏感》
读梁衡的《夏感》作者严忠贵“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这是梁衡的散文《夏感》,描写了夏季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表现了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抒发了对金黄色的夏季的情有独钟。
梁衡,山西霍州人,长期从事新闻写作和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创作了大量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
梁衡散文,一般以思想性议论性见长,其散文语言多叙述和议论。
但本文以描写居多,娴熟巧妙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大多细致生动,富有韵致。
如“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具有视觉效果,突出了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这些特点本来是抽象的,“沸腾的一锅水”就化抽象为具象了。
再如“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描写了农作物具有人一样形象的动作,很有趣味,特别是人的跑步冲刺的形容,让读者强烈感受到农作物旺盛的活力。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蝉儿“潜在树叶间的一声声长鸣。
”麦浪翻滚着。
”“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的麦子的香味。
”诉诸读者的视觉听觉嗅觉,使读者对夏的感受如见其形如听其声如闻其味。
其次,本文语言读来颇有书卷味,常常文白相间,显得雅致。
如“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语句具有对称性、旋律感,简洁精练,富有文言味。
读来不免让人跃跃欲试,也来个:夏之色为金之黄,如稻浪如麦香,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也来个:冬之色为寒之白,如冰雪如霜花,孕育着新的生命力。
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语句蕴籍凝炼,有节奏感,与后面的散句相映成趣,富有变化之美。
当代散文赏析——梁衡《夏感》
当代散文赏析——梁衡《夏感》原文:夏感梁衡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摘抄梁衡散文并赏析
摘抄梁衡散文并赏析
梁衡散文摘抄如下:
1. 满天红云,满海金波,红日像一匹烈焰马,刚从东方跃出地面。
2. 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
粼光斑。
3. 风从窗外吹进来,淡淡的带着一种泥土和青草的气息,使人感到轻
松爽快。
梁衡散文赏析如下:
1. 梁衡的文字功力于此可见,恰到好处的叠词运用,使文章读起来朗
朗上口,音韵和谐。
语言丰富而优美,形容词、动词的运用贴切而生动,比如“跃出”“密密层层”“鳞鳞”“铜钱大小”等词,使抽象
的无形的时间、空间变得具体而有形。
2. 梁衡的散文笔法细腻,善于通过以小见大,将时代的洪流寓于平凡
的小事中,将历史和现实糅合在一起,运用象征、拟人、比喻等多种
修辞手法传达出美不胜收的艺术境界。
同时,他注重感情的抒发,将
内心的感受融入到字里行间,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情感共鸣。
以上为对梁衡散文《夏感》的赏析,不同人的阅读体验可能存在差异,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夏感》
赏析课文
夏天的特点是什么?
“弯着腰,流着汗”“快割, 快割”“快打,快打”
春之色为冷的绿, 如碧波,如翠竹。
对 比
秋之色为热的赤, 如夕阳、如红叶。
中性的黄——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
作业
1.日记三篇
2.摘抄一篇 3.预习第14课并做练习册
五、教学方法
1、示范朗读法。 2 、联想想象法:课文写夏,不是抽象地概括,而 是具体生动地描写。所以应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 以进入课文情境中。每个学生对“夏天
读一读
芊芊(qiān qiān ) 黛( dài )色 páng bó 磅礴( ) 澹澹(dàn dàn) 匍匐( pú fú ) 主宰( zǎi ) 迸( bèng)发
写一写
芊芊: 草木茂盛。 青黑色。 黛色: 灵活、美丽。 灵秀: 磅礴: 气势盛大。 春华秋实: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匍匐:爬行。 澹澹:荡漾的样子。 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梁 衡
走近作者
梁衡:山西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 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 作协会委员。主要著作有:《新闻三步曲》, 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等。
写作背景
梁衡先生笔端的《夏感》写的是他作为中央
报纸的记者多年在黄河流域所亲密接触的夏。 这凝重厚实的黄土地,哺育了我们的民族, 润泽了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所以,他把 黄土地之夏,作为自己纵情礼赞的典型关照 物,就不仅有其熟悉生活的意味在,而且也 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和形而上的寓意在。
能不能把“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 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 一声声的长鸣”中的“潜”用“躲” 来替换?能不能把“夏天到了”提到 前面去?
“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 堵黛色长墙”,用“黛色长墙”来 比喻“林带的绿”有什么表达效果?
《夏感》读后感(精选11篇)
《夏感》读后感《夏感》读后感(精选11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夏感》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夏感》读后感篇1这是梁衡的散文《夏感》,描写了夏季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表现了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抒发了对金黄色的夏季的情有独钟。
梁衡,山西霍州人,长期从事新闻写作和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创作了大量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
梁衡散文,一般以思想性议论性见长,其散文语言多叙述和议论。
但本文以描写居多,娴熟巧妙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大多细致生动,富有韵致。
如“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具有视觉效果,突出了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这些特点本来是抽象的,“沸腾的一锅水”就化抽象为具象了。
再如“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描写了农作物具有人一样形象的动作,很有趣味,特别是人的跑步冲刺的形容,让读者强烈感受到农作物旺盛的活力。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
”“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蝉儿“潜在树叶间的一声声长鸣。
”“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的麦子的香味。
”诉诸读者的视觉听觉嗅觉,使读者对夏的感受如见其形如听其声如闻其味。
其次,本文语言读来颇有书卷味,常常文白相间,显得雅致。
如“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语句具有对称性、旋律感,简洁精练,富有文言味。
读来不免让人跃跃欲试,也来个:夏之色为金之黄,如稻浪如麦香,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也来个:冬之色为寒之白,如冰雪如霜花,孕育着新的生命力。
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语句蕴籍凝炼,有节奏感,与后面的散句相映成趣,富有变化之美。
《夏感》读来令人奋袖出臂、意气扬扬,令人血脉贲张、豪气喷涌,我按捺不住沸腾的激情,也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夏感》读后感篇2细读《夏感》一文,深深感受到了作者文字表现的感染力,以及思想内容方面的催人奋进的力量。
夏感梁衡阅读答案
夏感梁衡阅读答案夏天马上就要过去了,你对夏天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
作者整理了关于《夏感》阅读答案以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于大家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练习有所帮助和裨益,关于《夏感》阅读答案我们一起来分享吧,祝大家学习进步!夏感梁衡阅读答案 1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
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拥着一艘艘的舰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它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麦子打完,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梁衡夏感赏析
梁衡夏感赏析梁衡的《夏感》呀,就像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挥洒出夏天的热烈与喧嚣。
你看,文章开头那一句“夏天来了,万木葱茏”,简直就像在给夏天披上一层翠绿的外衣,让人顿时感受到夏日的活力四射。
梁衡描写夏天的热,那简直是一种炽热的热情,像一只火辣的太阳鸟在天上掠过,洒下一片片灼人的阳光。
他说“蝉声如沸,烈日当空”,这不就是活脱脱地描绘出了夏日那种让人汗流浃背的景象吗?仿佛我们能够闻到空气中那股热浪扑面的感觉。
再看他对夏夜的描写,真是笔触细腻啊。
梁衡说那夏夜如同“凉爽的绿裙子”,风一吹掀起了夏夜的轻纱,所有的燥热瞬间被抚平了。
这样的比喻,就好比是从闷热的沙漠中走到了一片清凉的绿洲,真的让人身心愉悦。
梁衡的《夏感》不只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还饱含了对自然的深切情感。
你看他说“那稻穗垂垂,谷香阵阵”,这不就是满载收获的喜悦吗?就像农民伯伯看到沉甸甸的稻谷,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仿佛这些庄稼也是在向他们鞠躬感谢呢。
而且,梁衡在文中刻画的夏日风景,还有一种静谧的美。
他写“夜来风起,月上中天”,这情景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让人感受到夜晚那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仿佛我们也能在这样的夏夜里,坐在庭院中,品一杯清茶,听那风过树梢的声音。
梁衡笔中的夏天,不仅有热情和喧嚣,还有那么多的细腻和温柔,不禁让人觉得,夏天虽然炎热,但也是那么可爱而富有魅力的季节。
他的描写如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立体的夏日画卷,各种细节都鲜活跃动,仿佛那些景象就在眼前。
我觉得梁衡的《夏感》,真的是把夏天写得极其生动,就像一首流淌在心间的交响乐,既有高昂的旋律,也有悠扬的和声,让我们对夏天有了更多的感知和理解。
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任何季节都有它独特的美,值得我们去仔细品味和欣赏。
《夏感》句子赏析
《夏感》句子赏析第一篇:《夏感》句子赏析《夏感》句子赏析1、换词去品。
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黄金”换成“金黄”好不好?“黄金”不仅写出了色,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夏的“名贵”。
赵老师就这么换了,这一换,孩子们不仅“品”了句,还“品”了“夏”。
2、看修辞的妙处。
例:“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泠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具有视觉效果,应合开篇第一句话,以突出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
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象了。
3、看句式。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这两个描写春和秋的句子,概括性强,又生动形象。
它们句式相同,字数也差不多,语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
4、看关键词。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
”这里有“滋”、“凝”两个动词,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夏天“草”和“绿”,一个是如“厚发”的草,一个如黛色长墙的绿烟。
两个动词写出了从春到夏的变化过程,“滋”含有发荣滋长的意思,“凝”是凝结之意。
再比如:“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烘烤”、“扑打”、“涌着”这几个词还是可以去玩味玩味的。
发现“大声”、“春与秋之间”、“黄金”这几个关键词5、“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这句话写出了紧张的压迫感,把抽象的东西写成了人们熟悉的东西,把山坡上的草写成了头发,比做一堵黛色的墙,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草的多和绿。
6、“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这句话为我们描绘出一幅麦浪翻滚图,麦香和丰收的气息仿佛扑面而来。
夏感课文全部内容
夏感课文全部内容夏感课文全部内容导语:本文用热情洋溢的语言,为我们详细的描绘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把我们带进了一种美好的意境中。
以下是小编整理夏感课文全部内容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欣赏《夏感》梁衡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梁衡散文夏感
梁衡散文夏感到了夏天,那些小花,有的晒蔫了,有的还在坚持着。
而松树一到夏天就长势凶猛,那时的松树虽然长的满是松针,却像是一把大伞,是人们乘凉的好地方;下面是有梁衡散文夏感,欢迎参阅。
梁衡散文夏感:夏感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泠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
轻飞慢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花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他们早起晚睡已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大概春日溶溶,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散文赏析——梁衡《夏感》
原文:
夏感
梁衡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984年6月
赏析:
首先从选材角度,梁衡先生就体现出了与众不同之处,正如他在结尾处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的确,说起夏,大家第一反应基本都是毒辣的阳光、居高的温度、暖湿的风和炎热的空气,总之很少有人会觉得夏季很美,会去欣赏夏的风景,而梁先生却注意到了,他从自己独到的角度,给我们呈现了夏天的魅力。
在梁衡先生作为中央报纸的记者时,曾多年驻节在黄河流域,对黄河这条母亲河以及流经的土地有着独特的情感。
《夏感》所描写的夏天,正是北方那黄河流域的夏季。
黄河流域代表了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在他的笔下,黄土地的夏天,令他熟悉,也令他感到美,《夏感》中的夏天,也因此有了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感情寄托。
开篇形容夏天是“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贴切表现了夏天通常给我们的感受。
而后的一段描写十分精彩,“一锅水”慢慢冒泡升腾之景,细草茂密如厚发,青烟凝如黛色长墙,优美的景色其实正是我们身边的夏天,新奇的比喻却更富有渲染力。
蝉儿长鸣、太阳烘烤大地、麦浪、远山、云、车,一连串的意象透露出的色泽与气势,正是在告诉人们,夏天来了。
这一段描写是为了铺垫接下来夏天的色彩的,但是单单欣赏这段文字,已经细致的烘托了一个夏天前奏的氛围,已经是一副迷人的景致了,而接着对夏天特有的黄色的描写,更为生动。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这是一段有关夏天为什么是黄色的以及黄色的象征意义的议论,通过写春色之绿和秋色之赤,与夏天一样,都象征了一个季节的特色,而夏天在春秋之际,更具有“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意义,其象征作用十分重要。
而“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作者想表达的对夏天的赞美和热爱。
写完夏天之景,开始描写夏天的人。
与写景时的词汇丰富相比,描写人物时显得尤其简单,挥、弯、流、割、打、听、看、追肥、浇水……一系列的简单动词,却很好地描绘了农民在夏季的忙碌与辛勤。
最后,作者才发表了自己的感慨,“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这一句又是在描写夏天的农民,也表现了黄河流域的人是他所喜爱所赞赏的,爱一个地方,也连带着爱上了那里的人。
梁衡先生也正是通过这样一篇散文,抒发了自己对黄河流域的人和事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