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液体氰化钠安全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氰化物分类与特性氰化物包括氰化钾、氰化钠、氰化亚铜、氰化锌、氰化银钾、氰化金钾及配制品等。
它们与酸反应会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吸入或接触后可导致严重中毒甚至死亡。
二、剧毒品“五双”制度1. 双人保管:氰化物由两人共同保管,确保不会丢失或被滥用。
2. 双把钥匙:两人各持一把钥匙,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3. 双本帐:记录氰化物的领用和归还情况,确保帐目清晰。
4. 双人发货:领用氰化物时,需两人同时进行,防止错误。
5. 双人领用:领用氰化物时,需由两人同时领取,并填写领用单。
三、操作规程1. 领用与使用:车间领用氰化物需填写领用单,经车间主任批准后,由车间主任与领发员共同领取。
2. 储存与发放:仓库保管员与车间主任共同保管钥匙,在车间主任监督下入帐,严格按量领发料。
3. 个人防护:操作人员需穿戴工作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氰化物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粉尘。
4. 通风条件:开桶发料时,需在通风条件下进行,防止氰化氢气体聚集。
5. 剩余处理:剩余氰化物要及时退回,开取退物单,确保无固体氰化物留在车间现场。
四、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1. 分类: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压缩液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品和腐蚀品等8类。
2. 储存与管理:不同类危化品需单独存放,禁忌化学品更要严格区分存储区域。
存储设施需采取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3. 应急处置:应急预案要完备,定期组织演练,针对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突发事件。
五、总结氰化物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安全生产,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所有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共同维护安全生产环境。
第2篇一、目的为确保液体氰化钠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生产、储存、运输、使用液体氰化钠的全过程。
三、职责1. 生产部门:负责液体氰化钠的生产、储存、运输等工作。
氰化物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氰化物使用安全操作规程氰化物使用安全操作规程氰化物是一种高度毒性的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剧毒性和致命性。
为了确保氰化物的安全使用,以下是一些常规的氰化物使用安全操作规程:1.了解氰化物的性质和危害:在使用氰化物之前,必须了解它的性质、物理特性和剧毒性等方面的知识。
仅有全面了解和认识到其严峻风险后,才能进行使用。
2.戴好个人防护装备:使用氰化物时,必须穿戴适宜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口罩、防护服、耐穿防护手套等。
这些装备能够有效降低和防止氰化物的接触和吸入。
3.室内操作的要求:氰化物的使用要在专用的室内操作场所进行,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确保操作区域没有水源和食物。
4.使用前的准备:在使用氰化物之前,应对操作场所进行彻底的清洁,并将不必要的实验室用品和杂物清除。
同时,要确保相关的安全设备和应急设备齐全有效。
5.操作技巧:在操作氰化物时,要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
操作人员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小心谨慎地进行各项操作,确保自身的安全。
6.避免接触和吸入:在使用氰化物时,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以防止吸入,以免造成中毒。
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尝试闻氰化物的气味,因为其气味有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7.严禁单独操作:在使用氰化物时,严禁单独操作,始终应有其他人员在场监督。
一旦出现问题或意外,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寻求帮助,确保发生紧急情况时即使自己无法自救,也能得到他人及时帮助。
8.封存和储存:使用完氰化物后,应将余下的氰化物封存好,储存在相应的密封容器中,并加以明确标识。
储存区域应远离明火、高温和与其他化学物品。
9.应急处理:在使用氰化物时,要有应急处理措施。
特别是对于中毒事故,应立即停止操作,迅速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地点,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以最快的速度拨打急救电话。
10.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于使用氰化物的操作设备和仪器,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也应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
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氰化物是一类非常危险且具有剧毒性的物质,因此在进行氰化物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及防止环境污染。
以下是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的一些主要内容,供参考: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氰化物的性质、危害及应急处理措施,并取得相关的安全技术资料。
2.在进行氰化物操作前,需获得上级领导的批准,并严格按照操作许可证的要求进行操作。
3.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氰化物的危险性,以及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
二、实验室安全1.氰化物的实验室应设立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以确保实验室内的气体能够迅速排除,并保证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2.实验室内的所有设备必须保持良好状态,并且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防止设备故障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实验室内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且明确操作人员的急救流程。
三、个人防护措施1.在进行氰化物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和安全鞋等。
2.所有的个人防护装备必须经过彻底清洁和维护后,方可使用,并且要定期更换磨损或受损的装备。
3.操作人员在进行氰化物操作后,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进行完全的清洁,包括充分清洗双手和身体,以避免氰化物残留。
四、操作环境控制1.在进行氰化物操作时,要确保操作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参数稳定,并且要尽量避免产生火花、火焰或静电等可能导致氰化物燃烧或爆炸的因素。
2.对于需要加热氰化物的实验,要特别小心控制加热温度,以避免氰化物的分解或挥发导致危险性增加。
3.在进行氰化物操作时,尽量减少操作过程中的振动和震动,以避免氰化物的泄漏或飞溅。
五、废弃物处理1.在氰化物操作结束后,所有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2.废弃物的包装和贮存必须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进行安全密封,以防止泄漏污染环境。
3.废弃物的储存和运输必须进行标识,并且明确操作人员的防护要求和处理流程。
六、其他安全注意事项1.氰化物操作作业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体力和健康状态,不得饮酒、吸烟等影响工作安全的行为。
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规程
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规程1. 前言氰化物是一种极为危险的化学物质,能够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在委托客户进行氰化物相关操作时,我们需要提供相应的安全规程,以保证操作人员和他们周围的人的安全。
本文档涵盖了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意外事件的发生。
本文档将指导操作人员在使用氰化物溶液时,应该注意哪些环节和事项,需要遵守哪些安全规程。
2. 操作规程2.1 配制和储存1.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服等等。
2.氰化物应仅由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操作,避免操作人员没有相关知识和经验而误操作。
3.在配制之前,确保已经对配制区域进行了彻底的清洁,并且工作区域是干燥且通风良好的。
4.配制氰化物时,必须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配方配制。
5.配制氰化物的容器应标注清楚其内容和配制日期,并存储在专用的储存区域中。
6.配制区域应该与储存区域相隔离,以避免可能发生的污染。
2.2 使用和处理1.在使用氰化物溶液时,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2.使用前要先查看氰化物的安全数据表格(SDS),了解氰化物的成分及危险性,并遵循SDS中给出的任何安全建议。
3.使用自动配药工具时,闪光灯和声音提示应该检查两次,确保按照正确剂量配制氰化物溶液。
4.在使用氰化物溶液时,要保持氰化物与其他物质的分离,避免发生意外污染。
5.操作人员应避免将氰化物溶液飞溅,避免吸入氰化物浓度过高的气体。
6.操作结束后,操作人员需要彻底清洗所有使用的器具,并将废液和其他残渣妥善处理。
3. 应急措施1.在发现氰化物泄漏时,应立即通知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进行清除。
2.在进入可能存在氰化物的区域时,操作人员应注意氰化物浓度过高会导致中毒,应穿戴呼吸口罩等防护设备。
3.不能使用消防水进行氰化物灭火,应采用对应的灭火剂。
4.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严格操作规程以及应对相关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希望能够使操作人员遵循严格的安全规程,保障操作人员和周围员工的安全。
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
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氰化物是一种高毒性、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不当的操作和储存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1. 氰化物的性质和危害1.1 氰化物的性质氰化物是指一类含有氰离子(CN-)的化合物,包括无机氰化物、有机氰化物和氰酸盐等。
氰化物具有毒性强、极易挥发、易溶于水、酸和碱等特点。
1.2 氰化物的危害氰化物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均有损害作用,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此外,氰化物还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不当的操作和储存很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2. 氰化物的安全操作2.1 操作原则在使用氰化物进行工作或实验前,必须事先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程序和措施,并由专人指导操作,以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安全标准,防止发生事故。
2.2 个人防护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防毒面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并对其进行周密检查和保养,确保完好无损。
2.3 操作流程在进行氰化物操作前,必须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柜子或场所,并进行通风换气、防火等措施。
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和规程,不得擅自修改或省略任何操作步骤,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严格掌控。
2.4 操作后处理对于使用过的氰化物处理,必须采取安全的方法,如专门焚烧、硝化等,严禁将氰化物随意丢弃。
操作后,必须将操作现场进行清理和消毒,并对操作工具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3. 氰化物的储存3.1 储存条件氰化物必须储存在专门的储存柜里,且必须与其他化学物品分开存放,以免导致意外事故。
氰化物储存柜必须具备阻燃、阻爆、阻尘、防潮、防渗等安全性能,并保持通风干燥、无明火、无电气设备和其他易燃易爆品等物品。
3.2 安全措施储存氰化物必须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禁止吸烟、开火和使用明火等行为。
储存柜门必须随时关闭,禁止在储存区域内存放其他储存物品。
储存前要对氰化物进行必要的标记和标识,以便于识别和区分。
4. 废弃物处理废弃氰化物是一种高危险的有害垃圾,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进行清理和处理。
氰化物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氰化物使用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氰化物是一类具有强烈的毒性的化学物质。
正确的使用和处理氰化物是确保人员安全的关键。
本文档旨在提供氰化物使用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并预防潜在的危险。
2. 氰化物的特性和危害氰化物是一类有机物或无机物,具有高毒性。
常见的氰化物包括氢氰酸和氰化钠。
以下是氰化物的一些主要特性和危害:•高毒性:氰化物能直接影响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甚至导致窒息和死亡。
•易燃性:氰化物在接触明火或高温时会发生燃烧。
•腐蚀性:氰化物可以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严重腐蚀损伤。
•挥发性:氰化物具有挥发性,可能通过吸入进入人体,导致中毒。
3. 安全操作规程3.1 个人防护措施•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避免吸入氰化物,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
•禁止在工作区域吃东西、喝水或吸烟,以防止意外摄入氰化物。
•在使用氰化物时,无论是固体还是液体,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3.2 操作要点•在使用氰化物前,确保了解氰化物的性质和风险,以及正确的储存和处理方法。
•严格按照操作指引和相关安全程序进行操作。
•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避免不当操作带来的危险。
•氰化物容器应密封良好,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易燃物和氧化剂。
•执行合适的量化措施,避免过量使用氰化物。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理操作区域,确保没有残留物。
3.3 废弃物处理•废弃的氰化物应根据当地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应将废弃物交由专门处理机构处理。
•废弃物应储存在密封容器中,远离火源和其他化学品,以防止泄漏和污染环境。
4. 应急响应4.1 中毒和暴露•如果发生氰化物中毒或暴露事故,立即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在安全距离内,及时向紧急救援部门报警,说明发生的情况和所使用的氰化物。
•如果可能,将中毒或暴露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
4.2 急救措施•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寻求医疗援助。
•如果皮肤接触到氰化物,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立即就医。
氰化物操作规程
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氰化物为氰化钾、氰化钠(山奈)、氰化亚铜、氰化锌、氰化银钾、氰化金钾及配制品黄铜盐仿金盐的总称。
氰化物毒害性非常严重,口入0.1克即使人致命,与酸相遇立即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如吸入体内进入血液也会使人丧命。
为了安全生产,确保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希公司全体员工(电镀车间)严格遵守执行。
一、认真执行剧毒品“五双”制度。
即双人保管、双把钥匙、双本帐双人发货、双人领用。
剧毒品仓库实行24小时报警监控。
二、车间领用氰化物时,由车间领发员填写氰化物领用单,写明数量与用途,经车间主任批准后,由车间主任同领发员二人共同领用。
三、仓库保管员与车间主任共同各自保管的钥匙打开仓库,在车间主任的监督下入帐,严格按量领发料。
四、开桶发料应戴口罩及橡胶手套,在通风情况下进行。
五、使用氰化物应油熟悉氰化物性能及其危害性的人员来操作,操作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工作时应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口罩并备好防霉雨具,避免氰化钠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氰化钠粉尘。
六、车间主任与领发员领取氰化物,在主任监督下,领发员和使用员等共同在场立即容入槽中,不允许固体存在留车间现场,如一时用不完,剩余要及时退回,开取退物单。
溶解时应在良好的通风装置下进行。
七、氰化物不能摆放在酸类物质附近,氰化槽不能与酸槽共用抽风系统。
八、添加氰化物时应缓慢进行,避免毒液处溅,使用温度不要高于60℃。
九、盛过和使用过氰化物的容器、工具,必须用10%的硫酸亚铁溶液消毒后再用水彻底冲洗干净。
十、操作人员皮肤有破伤时不得接触氰化物,以免发生危险。
十一、严禁工作区吸烟、吃食,下班后应更换工作服,一起防护用品不准带回家。
下班后应漱口,用10%硫酸亚铁溶液洗手和皮肤,下班后应洗脸洗手,换上清洁衣服。
2024年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
2024年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氰化物是一类具有高度毒性的化学物质,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等领域中广泛使用。
为了确保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制定本操作规程,明确氰化物的安全操作流程和措施。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氰化物的工作场所和实验室。
三、安全操作措施1. 了解氰化物(1) 学习氰化物的性质、危害和安全操作知识。
(2) 了解特定氰化物的安全操作规程。
2. 工作环境要求(1) 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操作,确保空气流通。
(2) 确保操作场所清洁整齐,排除杂物和可燃物。
3. 个人防护装备(1) 氰化物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面具。
(2) 确保防护装备符合国家标准,无破损和老化。
4. 氰化物的储存和使用(1) 氰化物必须储存在防护良好的容器中,避免与有机物和可燃物混合。
(2) 使用氰化物前,需进行实验室安全评估,并获得相关权限。
(3) 必须正确称量、混合和溶解氰化物,遵循安全操作程序。
5. 废弃物处理(1) 废弃的氰化物容器必须清空并彻底清洁,经过特殊处理,确保无残留。
(2) 废弃的氰化物需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6. 突发事件处理(1) 在氰化物泄漏和事故发生时,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2) 污染人员应迅速移出污染区域,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
(3) 及时报警,隔离污染区域,防止扩散。
7. 培训与监督(1) 提供必要的氰化物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演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操作规程1. 实验室操作(1) 根据实验需要,准备所需氰化物和相关试剂。
(2) 遵循氰化物的使用方法和浓度,注意控制量的大小。
2. 氰化物溶液的制备(1) 选择合适的溶剂,按照操作规程准确称量所需氰化物。
(2) 缓慢加入氰化物至溶剂中,同时轻轻搅拌,避免溅溢和喷溅。
3. 氰化物的存储(1) 根据不同氰化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存储容器,确保密封性好。
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安全操作规程
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氰化物溶液是一种具有高毒性的化学品,因此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程进行操作,以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二、操作规程1. 人员要求(1)专业人员或受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具备独立和安全操作的能力;(2)在操作过程中,不允许单独操作,需要至少有两人合作完成,以便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及时救助。
2. 设备要求(1)使用具有防爆性能的设备;(2)配制氰化物溶液时要使用具有防腐蚀性能的容器;(3)使用独立的工具,如移液管、塑料勺等,以避免交叉污染;(4)在进行氰化物溶液的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
3. 配制氰化物溶液(1)在配制氰化物溶液前,要了解该溶液的特性和安全操作方法,正确选择所需的氰化物盐和配制溶液的浓度;(2)在将氰化物盐加入容器之前,应先将水加入容器,然后将氰化物盐缓慢加入,并不间断地搅拌,以充分溶解;(3)如果需要加热溶液以促进溶解,应严格控制加热温度,避免产生氰气等有害物质;(4)在添加盐时要注意分装容器的大小,并慎重考虑是否需要分批进行。
4. 使用氰化物溶液(1)在进行氰化物溶液的使用前,要清除工作区域,保持干净整洁;(2)在使用氰化物溶液时,必须佩戴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3)操作时应轻拿轻放,避免出现翻洒或溅漏;(4)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直接用手接触氰化物溶液;(5)在使用氰化物溶液后,必须进行彻底清洗,避免溶液残留在器具和工作区域。
5. 废弃物处理(1)所有废弃物都必须经过严格封装后予以处理;(2)在处理废弃物时,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相应的规定。
三、注意事项1. 在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避免造成伤害和污染;2. 氰化物溶液具有强烈的毒性,严禁使用过期或未明确标记的氰化物盐;3. 在工作区域内禁止进食、抽烟、饮水等行为;4. 如发现任何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范本(2篇)
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本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工作人员在处理和储存氰化物过程中的安全,并防止氰化物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
二、适用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处理和储存氰化物的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
三、安全操作规程1. 从事氰化物工作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
2. 在处理氰化物前,需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化学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面具等,并确保装备的完好无损。
3. 在操作氰化物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 操作前应仔细阅读并理解所使用氰化物的安全数据表。
b. 不得吸烟、喝水等饮料,以免氰化物通过口腔进入人体。
c. 严禁直接接触皮肤,如有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生帮助。
d. 所有氰化物储存容器上必须清晰标注其成分和危害性。
4. 在储存氰化物时,应遵守以下规定:a. 氰化物应储存在单独的通风良好的储存室内。
b. 氰化物容器应严密密封,储存在冷暗处,远离火源和其他可燃物。
c. 储存氰化物的房间不得与食品储存室、饮水管道等有关食品和饮用水的设施相连。
d. 氰化物储存室应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储存环境无损坏或泄漏。
5. 在处理废弃氰化物时,应采取以下措施:a. 废弃的氰化物容器应先进行充分清洗,然后加盖,并定期送到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b. 废弃的氰化物应分类储存,并在专用储存区域进行临时存放,待有害废弃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四、紧急措施1. 如发生氰化物泄漏或事故,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a. 立即停止一切活动,确保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区。
b. 封闭泄漏源,切勿让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下室或其他无防护措施的区域。
c. 如泄漏涉及大量氰化物,并可能对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时,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采取紧急救援措施。
2. 在发生氰化物中毒事故时,应迅速进行急救,并立即通知急救中心或医院。
a. 对中毒者进行隔离,保持呼吸道通畅。
b. 如中毒者仍有呼吸,迅速将其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并保持体温。
c. 如中毒者无呼吸,应进行心肺复苏术,并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规程
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规程1. 概述氰化物溶液是一种具有高度毒性的危险物质,因此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需要特别谨慎地操作,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本文档主要介绍了氰化物溶液的配制和使用安全规程,帮助用户正确、安全地进行氰化物溶液的实验和生产工作。
2. 配制氰化物溶液的安全规程2.1. 实验准备在配制氰化物溶液前,必须保证实验室内或生产车间内有足够的通风设备,以避免危险气体的积聚。
同时,操作者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包括化学安全眼镜、手套、实验室外套等。
2.2. 氰化物的选择与储存选择氰化物物质时,必须仔细阅读相关的安全操作手册和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选择合适的氰化物物质,同时氰化物必须存储在特定的储存器中,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2.3. 溶液的配制在配制氰化物溶液时,必须严格按照配比进行,不要超量使用或注入更多的化学物质。
同时,溶液的配制必须在特定的容器内进行,在用量和容器的选择上应遵循相关安全规定。
氰化物溶液配制完成后,必须尽快使用,并妥善存储。
3. 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规程3.1. 实验准备使用氰化物溶液前,操作者必须了解有关氰化物的化学性质和特性,并穿戴好防护用具和设备,包括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护工作服和护肺器材等。
同时,必须确保实验室内有足够的通风设备,防止氰化物毒气聚集。
3.2. 操作规程在使用氰化物溶液时,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式。
操作注意事项包括:•避免直接接触氰化物溶液,一旦接触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及时就医;•不要将氰化物溶液与其他化学溶液混合,以免发生化学反应;•避免将氰化物溶液放置于易碎或易燃物品旁,以免发生事故;•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事先设置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化学品泼溅或其他事故的发生;•使用完氰化物溶液后,要及时清洗实验设备,保持实验室整洁。
3.3. 废物处理对于使用过的氰化物溶液和其他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进行安全处理。
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
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氰化物是一类具有高毒性的化学物质,使用和操作时需要十分谨慎。
下面是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详细说明了氰化物的操作方法、防护措施和事故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1. 前期准备:(1) 在操作氰化物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实验室安全培训,了解氰化物的性质、使用方法和事故处理等知识。
(2) 准备实验室必备的安全设备,包括化学抽风柜、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
(3) 确保实验室通风畅通,氰化物操作区域要有良好的风扇和排气系统。
2. 操作方法:(1) 在进行氰化物实验前,需要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和必要的实验室试验,确保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执行步骤。
(2) 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都正确、安全。
(3) 操作时要佩戴防护设备,包括护目镜、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等。
(4) 氰化物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必须通过工具、容器进行操作,尽量避免产生粉尘和溅漏。
(5) 氰化物溶液必须在化学抽风柜下操作,避免氰化物的挥发和吸入。
3. 防护措施:(1) 避免氰化物直接接触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必须佩戴防护设备。
(2) 使用氰化物时要保持工作区域干净整洁,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
(3) 不得用手直接触摸氰化物或使用含有金属的工具,避免发生剧烈反应。
(4) 操作完毕后要及时清洗工具和容器,避免残留和交叉污染。
4. 涉及事故处理:(1) 在操作氰化物过程中,如果发生化学品溅洒或泄露事故,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2) 确保自身安全后,迅速将泄漏物移至化学废物收集容器,并用适当的吸附剂进行吸附清除。
(3) 注意保护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安全,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4) 针对各类事故的处理方法应提前做好准备,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以上是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对于使用和操作氰化物的人员来说,遵守这些规程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实验室主管和管理人员也应对操作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氰化物操作规程
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氰化物为氰化钾、氰化钠(山奈)、氰化亚铜、氰化锌、氰化银钾、氰化金钾及配制品黄铜盐仿金盐的总称。
氰化物毒害性非常严重,口入0.1克即使人致命,与酸相遇立即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如吸入体内进入血液也会使人丧命。
为了安全生产,确保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希公司全体员工(电镀车间)严格遵守执行。
一、认真执行剧毒品“五双”制度。
即双人保管、双把钥匙、双本帐双人发货、双人领用。
剧毒品仓库实行24小时报警监控。
二、车间领用氰化物时,由车间领发员填写氰化物领用单,写明数量与用途,经车间主任批准后,由车间主任同领发员二人共同领用。
三、仓库保管员与车间主任共同各自保管的钥匙打开仓库,在车间主任的监督下入帐,严格按量领发料。
四、开桶发料应戴口罩及橡胶手套,在通风情况下进行。
五、使用氰化物应油熟悉氰化物性能及其危害性的人员来操作,操作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工作时应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口罩并备好防霉雨具,避免氰化钠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氰化钠粉尘。
六、车间主任与领发员领取氰化物,在主任监督下,领发员和使用员等共同在场立即容入槽中,不允许固体存在留车间现场,如一时用不完,剩余要及时退回,开取退物单。
溶解时应在良好的通风装置下进行。
七、氰化物不能摆放在酸类物质附近,氰化槽不能与酸槽共用抽风系统。
八、添加氰化物时应缓慢进行,避免毒液处溅,使用温度不要高于60℃。
九、盛过和使用过氰化物的容器、工具,必须用10% 的硫酸亚铁溶液消毒后再用水彻底冲洗干净。
十、操作人员皮肤有破伤时不得接触氰化物,以免发生危险。
十一、严禁工作区吸烟、吃食,下班后应更换工作服,一起防护用品不准带回家。
下班后应漱口,用10%硫酸亚铁溶液洗手和皮肤,下班后应洗脸洗手,换上清洁衣服。
十二、如外来参观人员手触及氰化物,应立即带领他冲洗干净。
十三、氰化物有苦杏仁味,发现中毒迹象后可内服1%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立即送医院救护。
乙醛Acetaldehyde醋酐Acetic#anhydrdie均四溴乙烷Acetylene tetrabromide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Aspirin)艾氏剂(皮) Aldrin烯丙醇(皮) Aliyl alcohol氯丙烯Allyl chloride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皮) Allyl glycidyl ether(AGE) 烯丙基丙基二硫醚Allyl propyl disulfideα—氧化铝α-Alumina铝Aluminum金属铝及氧化物Metal & oxide制造烟火用的铝粉Fyro powders可溶性盐类Soluble salts烷基化合物Alkyls4—氨基联苯(皮) 4-Aminodiphenyl2—氨基吡啶2-Aminopyridine杀草强Amitrol氯化铵烟Ammonium chloride fume全氟辛醇铵酯Ammonium perfluorooctanoate氨基磺酸铵Ammonium sulfamate醋酸正戊酯n—Amyl acetate醋酸仲戊酯sec-Amyl acetate苯胺及同系物(皮) Aniline & homologues茴香胺(邻位、对位异构体)(皮) Anisdine(o-p-isomers)锑及其化合物(按Sb计) Antimony & compounds三氧化锑Antimony trioxide加工和使用(按Sb计) Handling and use制造Production安妥ANTU砷及其可溶性化合物(按As计) Arsenic & soluble compounds 三氧化二砷制造Arsenic trioxide production砷化氢Arsine沥青(石油)烟Asphalt(Petroleum)fumes阿特拉津Atrazine谷硫磷(皮) Azinphos-methyl钡,可溶性化合物(按Ba计) Barium,Soluble compounds硫酸钡Barium sulfate苯菌灵Benomyl联苯胺(皮) Benzidine苯甲酰过氧化物Benzoyl perozide苯并(a)芘Benzo(a)pyrene苄基氯Benzyl chloride铍及其化合物Berylliufn and compounds联苯Biphenyl碲化铋Bismuth telluride含硒的Se-doped四硼酸钠盐Borates.tetra,sodium salts无水Anhydrous十水合物Decahydrate五水合物Pentahydrate氧化硼Boron oxide三溴化硼Boron tribromide三氟化硼Boron trifluoride除草定Bromacil溴Bromine五氟化溴Bromine pentafluoride溴仿(皮) Bromoform1,3—丁二烯1,3-Butadiene丁烷Butane2—丁氧基乙醇(皮) 2-Butoxyethanol醋酸正丁酯n-Butyl acetate醋酸仲丁酯sec-Butyl acetate醋酸叔丁酯tea-Butyl aeetlate丙烯酸丁酯Butyl acrylate正丁醇(皮) n-Butyl alcohol仲丁醇sec-Butyl alcohol叔丁醇tert-Butyl alcohol了胺(皮) Butylamine叔丁基铬酸酯(皮)(按CrO3计) tert-Butylchromate 正丁基缩水甘油醚n-Butyl glycidyl ether(BGE) 乳酸正丁酯n-Butyl lactate丁硫醇Butyl mereaptan邻仲丁基苯酚(皮) o-sec-Butylphenol对叔丁基甲苯p-tert-Butyltoluene碳酸钙Calcium carbonate氰氨化钙Calcium cyanamide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氧化钙Calcium oxide硅酸钙Calcium silicate硫酸钙Calcium sulfate樟脑(合成) Camphor,synthetic敌菌丹(皮) Captafol克菌丹Captah西维因Carbaryl呋喃丹Carhofuran碳酰氟Carbonyl fluoride氢氧化铯Cesium hydroxide氯丹(皮) Chlordane氯代茨烯(皮) Chlorinated camphene氯代二苯醚Chlorinated diphenyl oxide 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三氟化氯Chorine trifluoride氯乙醛Chloroacetaldehyde氯丙酮(皮) Chloroaeetoneα—氯乙酰苯α—Chloracetophenone氯乙酰氯Chloroacetyl chloride邻氯苄叉丙二腈(皮) o-Chlorbenzylidene malononitrile氯溴甲烷Chlorobromomethane氯二氟甲烷Chlordifluoromethane氯联苯(42%氯)(皮) Chlorodiphenyl氯联苯(54%氯)(皮) Chlorodiphenyl双氯甲醚bis(Chloromethyl)ether氯甲甲醚Chloromethyl methyl ether1—氯—1—硝基丙烷1-Chloro-1-nitropropane氯五氟乙烷Chloropentafluoroethane邻氯苯乙烯o-Chlorostyrene邻氯甲苯o-Chlorotoluene毒死蜱(皮) Chlorpyrifus铬铁矿石加工(铬酸盐)(按Cr计) Chromite ore processing(Chromate) 铬Chromium金属铬Metal铬二价化合物(按Cr计) Chromium(Ⅱ)compounds铬三价化合物(按Cr计) Chromium(Ⅲ)compounds铬六价化合物(按cr计) Chromium(Ⅳ)compounds水溶性的Watersoluble某些不溶于水的Certain water insoluble铬酰氯;二氯二氧化铬Chromyl chloride二氯二甲吡啶酚Clopidol煤焦油沥青挥发物(按苯溶解物计) Coal tar pitch volatiles钴(按Co计) Cobalt金属尘和烟Metal dust & fume羰基钴(按Co计) Cobalt carbonyl氢羰基钴(按Co计) Cobalt hydrocarbonyl 铜Copper烟Fume粉尘和雾(按Cu计) Dusts & mists巴豆醛Crotonaldenyde育畜磷Crofomate异丙苯(皮) Cumene氯基氰Cyanamide氰化物(按CN计)(皮) Cyanides氰Cyanogen氯化氰Cyanogen chloride环己醇(皮) Cyclohexanol环己烯Cyclohexene环己胺Cyclohexylamine旋风炸药(皮) Cyelonite环戊二烯Cyclopentadiene环戊烷Cyclopentane杀螨锡Cyhexatin2,4—滴2,4—D癸硼烷(皮) Deeaborane双丙酮醇Diacetone alcohol二嗪农(皮) Diazinon重氮甲烷Diazomethane乙硼烷Diborane2—N—二丁胺基乙醇(皮) 2-N-Dibutylaminoethanol磷酸二丁酯Dibutyl phosphate酞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二氯代乙炔Dichloroacetylene邻二氯苯o-Dichlorobenzene对二氯苯p-Dichlorobenzene3,3-二氯联苯胺(皮) 3,3-Dichlorobenzidine二氯二氟甲烷Dichlorodifiuoromethane1,3-二氯-5,5-二甲基海因1,3-Dichloro-5,5-dimethylhy-dantoin 1,1-二氯乙烷1,1-Dichloroethane1,2—二氯乙烯1,2-Dichloroethylene二氯乙醚(皮) Dichloroethyl ether二氯氟甲烷Dichlorofluoromethane1,1-二氯-1-硝基乙烷1,1-Dichloro-1-nitroethane二氯丙烯(皮) Diehloropropene2,2—二氯丙酸2,2-Dichloropropionic acid二氯四氟乙烷Dichlorotetrafiuoroethane百治磷(皮) Dicrotophos二聚环戊二烯;双茂Dicyelo pentadiene二茂铁Dicyclopentadienyl iron狄氏剂(皮) Dieldrin二乙醇胺Diethanolamine二乙胺Diethylamine2-二乙胺基乙醇(皮) 2-Diethylaminoethanol二乙撑三胺(皮) Diethylene triamine二乙基甲酮;戊酮-[3] Diethyl ketone酞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二氟二溴甲烷Difluorodibromomethane二缩水甘油醚Didycidyl ether(DGE)二异丁基甲酮Diisobutyl ketone二异丙胺(皮) Diisopropylamine二甲基乙酰胺(皮) Dimethyl acetamide二甲苯胺(皮) Dimethylaniline二甲基氨基甲酰氯Dimethyl carbamoyl chloride 二甲基甲酰胺(皮) Directhylformamide1,1-二甲基肼(皮) 1,1-Dimethlyhydrazine酞酸二甲酯Dimethylphthalatel硫酸二甲酯(皮) Dimethyl sulfate二硝基甲苯酰胺Dinimlmide二硝基苯(各种异构体)(皮) Dinitrobenzene二硝基邻甲酚(皮) Dinitro-o-cresol二硝基甲苯(皮) Dinitrotoluene二嗯烷(皮) Dioxane二噁硫磷(皮) Dioxathion二苯胺Diphenylamine二丙二醇甲醚Dipropylene glyeol methyl ether 二丙基甲酮Dipropyl ketone杀草快Diquat二仲辛基酞酸酯Di-sec-octyl phthalate双硫醒Disulfiram乙拌磷Disulfoton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D-itert-butyl-p-cresol 敌草隆Diuron二乙烯基苯Divinyl benzene硫丹(皮) Endosulfan异狄氏剂(皮) Endrin氟甲氧氟烷Enflurane环氧氧丙烷(皮) Epichlorohydrin苯硫磷(皮) EPN乙醇胺Ethanolamine乙硫磷(皮) Ethion2-乙氧基乙醇(皮) 2-Ethoxyethanol2-乙氧基乙基醋酸酯(皮) 2-Ethoxyethyl acetate 丙烯酸乙酯(皮) Ethyl acrylate乙醇Ethyl alchol乙基戊基甲酮Ethyl amyl ketone溴乙烷Ethyl bromide乙基丁基甲酮Ethyl butyl ketone氯乙烷Ethyl chloride1,2-二漠乙烷(皮) Ethylene dibromide 1,2-二氯乙烷Ethylerie dichloride乙二醇<蒸气) Ethylene glycol(Vapor)乙二醇硝酸酯(皮) Ethylene glycol dinitrte 乙撑亚胺(皮) Ethylenimine甲酸乙酯Ethyl formate乙叉降冰片烯Ethylidene norbornene乙硫醇Ethyl mercaptanN-乙基吗啉(皮) N-Ethylmorpholine硅酸乙酯Ethyl silicate克线磷(皮) Fenamiphos辛索磷Fensuffothion倍硫磷(皮) Fenthion福美铁Ferbam氟化物(按F计) Fluorides氟Fluonne地虫磷(皮) Fonofos甲酰胺(皮) Formamide甲酸Formic acid糖醇(皮) Fuffurylalcohol四氢化锗Germaniumtetrahrdride戊二醛Glutaraldehyde甘油雾C1yeerin mist缩水甘油Glyeidol铪Hafnium三氟溴氯乙烷Halothane七氯(皮) Heptaehlor庚烷(正庚烷) Heptane(n-Heptane)六氯二丁烯(皮) Hexachlorobutadiene六氯环戊二烯Hexachlorocyclopentadiene六氯乙烷Hexachloroethane六氯萘(皮) Hexachloronaphthalene六氟丙酮(皮) Hexafluoroacetone环己烷二异氰酸盐Hexamethrlerie diisocyanate 六甲基磷酸酰胺(皮) Hexamethyplhosphoramide 己烷(正己烷) Hexane(n-Hexane)其他异构体Other isomem仲己基醋酸酯sec-Hexyl acetate己二醇Hexylene glycol氢化三联苯Hydrogena tedterphenyls溴化氢Hydrogen bromide氯化氢HYdrogen chloride氟化氢(按F计) Hydrogen fluoride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硒化氢(按Se计) Hydrogen selenide氢醌Hydroquinone2-羟丙基丙烯酸酯(皮) 2-Hydroxypropyl acrylate 茚Indene铟及其化合物(按In计) Indium & compounds碘仿Iodoform五羧基铁(按Fe计) Iron pentacarbonyl可溶性铁盐(按Fe计) Iron salts,soluble醋酸异戊酯Isoamyl acetate异戊醇isoamyl alcohol醋酸异丁酯Isobutyl acetate异丁醇Isobutyl alcohol异辛醇(皮) Isooctyl alcohol异佛尔酮Isophorone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皮) Isophorone diisocyanate 异丙氧基乙醇Isopropoxyethanol醋酸异丙酯Isopropyl acetate异丙醇lsopropyl alcohol异丙胺IsopropylamineN-异丙基苯胺(皮) N-Isopropylaniline异丙醚Isopropyl ether异丙基缩水甘油醚Isopropyl glycidyl ether(IGE) 乙烯酮Ketene铅(无机) Lead,inorganic粉尘和烟(按Pb计) dusts & fumes砷酸铅(按Pbs(AaO4)2计) Lead arsenate铬酸铅(按Cr计) Lead chromate林丹(皮) Lindane马来酐Maleic anhydride茂基三羰基锰(按Mn计)(皮) Manganese cyclopentadienyl triearbonyl莱基氧化物Mesityl oxide甲基丙烯酸Methacrylic acid灭多虫Methomyl甲氧氯Methoxychlor2-甲氧基乙醇(皮) 2-Methoxyethanol2-甲氧基乙基醋酸酯(皮) 2-Methoxyethyl acetate4—甲氧基苯酚4-Methoxyphenol甲基乙炔Methyl acetylene丙炔与丙二烯混合物Methyl acetylene-propadiene mixture(MAPP)甲基丙烯腈(皮) Methylacrylonitrile甲缩醛Methylal甲基正戊基甲酮Methyl n-amyl ketoneN-甲基苯胺(皮) N-Methyl aniline溴油烷(皮) Methyl bromide甲基正丁基甲酮Methyl n-bulyl ketone甲基氯仿Methyl chloroform甲基-2-氰基丙烯酸酯Medlyl-2-Cyanoacrylate甲基环己烷Methylcyclchexane甲基环己醇Methlcyclohexanol邻甲基环己酮(皮) o-Methylcyclohexamone2-甲基茂基三羰基锰(按Mn计)(皮) 2-Methylcyclopentadienyl mangaese tficarbonyl 甲叉双苯基异氰酸酯Methylene bisphenyl isocyanate(MDI)4,4-甲叉双(2-氯苯胺)(皮) 4,4-Methylerie bis(2-chloroaniline) 甲叉双(4-环己基异氰酸酯) Methylene bis(4-cyclohexylisocyanate) 4,4’-甲撑替二苯胺(皮) 4,4’-Methylene dianiline甲基乙基甲酮Methyl ethyl ketone(MEK)甲基乙基甲酮过氧化物Methyl ethyl ketone peroxide甲酸甲酯Methyl formate甲基肼(皮) Methyl hydrazine碘甲烷(皮) Methyl iodide甲基异戊基甲酮Methyl isoamyl ketone甲基异丁基甲醇(皮) Methyl isobutyl carbinol甲基异丁基甲酮Methyl isobutyl ketone异氰酸甲酯(皮) Methyl isocyanate甲基异丙基甲酮Methyl isopropyl ketone甲硫醇Methyl mercaptan甲基丙烯酸甲酯 Methyl methacrylate甲基丙基甲酮Methyl propyl ketone硅酸甲酯Methyl silicateα-甲基苯乙烯α-Methyl styrene赛克津Metribuzin速灭磷(皮) Mevinphos吗啉(皮) Morpholine三溴磷(皮) Naled萘Naphthaleneβ-萘胺β—Naphthylamine镍Nickel金属镍Metal不可溶性化合物(按Ni计) Insoluble compounds 可溶性化合物(按Ni计) Soluble compounds烟碱(皮) Nicotine四氯草定Nitrapyrin硝酸Nitric acid一氧化氮Nitric oxide对硝基苯胺(皮) p-Nitroaniline硝基苯(皮) Nitrobenzene对硝基氯苯(皮) p-Nitroehlorobenzene4-硝基联苯4-Nitrodiphenyl硝基乙烷Nitroethane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三氟化氮Nitrogen trifluoride Nitroglycerin(NG) 硝基甲烷Nitromethane1—硝基丙烷1-Nitropropane2—硝基丙烷2-NitroproaneN—亚硝基二甲胺(皮) N-Nitrosodime thylamine 硝基甲苯(皮) Nitrotolune一氧化二氮Nitrous oxide壬烷Nonane八氯萘(皮) Octaehloronaphthalene辛烷Octane四氧化锇(按Os计) Osmium tetroxide二氟化氧Oxygen difluoride百草枯(呼吸性粉尘) Paraquat戊硼烷Pentaborane五氯萘PentachloronaPhthalene五氯酚(皮) Pentaehlorophenol季戊四醇Pentaerythritol戊烷Pentane全氯乙烯Perehloroethylene全氯甲酸醇Perchloromethyl mrcaptan过氯酰氟Perchloryl fluoride苯酚(皮) Phenol吩噻嗪(皮)PhenothiazineN—苯基-β-萘胺N-Phenyl-beta-naphthylamine 对苯二胺(皮) p-Phenylene diamine苯醚蒸气Phenyl ether vapor苯基缩水甘油醚Phenyl elyeidyl ether(PGE) 苯肼(皮) Phenylhydrazine苯硫醇Phenyl mereaplan苯膦Phenylphosphine磷化氢Phosphine磷酸Phosphoric acid黄磷Phosphorus(yellow)磷酰氯;三氯氧磷Phosphorus oxychloride五氯化磷Phosphorus pentachloride五硫化二磷Phosphorus pentasulfide三氯化磷Phosphorus trichloride酞酐Phthalic anhlydride间酞二腈m-Phthalodinitrile毒莠定Picloram苦味酸(皮) Hefic acid杀鼠酮Pindone二盐酸哌嗪Piperazine dihydroehloride铂Platinum金属铂Metal可溶性盐类(按Pt计) Soluble salts氢氧化钾Potassium hydroxide丙烷磺内酯Propane suhone炔丙醇(皮) Propargyl alcoholβ-丙内酯β-Propiolactone丙酸Propionic acid残杀威Propoxur醋酸正丙酯n-propyl acetate氯化丙烯;二氯丙烷Propylene dichloride丙二醇二硝酸酯(皮) Propylene glycol dinitrate丙二醇一甲基醚Prop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 丙撑亚胺(皮) Propylene imine氧化丙烯;环氧丙烷Propylene oxide硝酸正丙酯n-Propyl nitrate除虫菊Pyrethrum苯醌Quinone间苯二酚Resoreinol铑Rhodium金属铑Metal不溶性化合物(按Rh计) Isoluble compounds 可溶性化合物(按Rh计) Soluble compounds 皮蝇磷Ronnel鱼藤酮(商品) Rotenone(commercial)铁丹Rouge橡胶溶剂(石脑油) Rubber solvent(Naphtha)硒化合物(按Se计) Selenium compounds六氟化硒(按Se计) Selenium hexafluoride2,4-滴硫钠Sesone硅Silicon碳化硅Silicon carbide四氢化硅Silicontetrahydride银(按Ag计) Silver金属银Metal可溶性化合物Soluble compounds亚硫酸氢钠Sodium bisulfite氟醋酸钠(皮) Sodium fluoroaeetate氢氧化钠Sodium hydroxide偏亚硫酸氢钠Sodium metabisulfite硬脂酸盐Stearates锑化氢Stibine番木鳖碱;马钱子碱Strychnine枯草菌素Subtilisins(蛋白水解酶,按100%纯结晶酶计) (Proteolytic enzymes as 100%pure crystalline enzyme) 硫特昔(皮) Sulfotep六氟化硫Sulfur hexafluoride一氯化硫Sulfur monochloride五氟化硫Sulfur pentafluoride四氟化硫Sulfur tetrafiuoride硫酰氟Sulfuryl fluoride甲硫硫磷(编者注:可能是“甲硫磷”)Sulprofos2,4,5-涕2,4,5-T碲及其化合物(按Te计) Tellurium & compounds六氟化碲(按Te计) Telmrium hexafluorid双硫磷Temephos特昔(皮) TEPP联三苯Terphenyls1,1,1,2—四氯-2,2—二氟乙烷1,1,1,2-Tetrachloro-2,2-difiuoroethane1,1,2,2—四氯—1,2-二氟乙烷1,1,2,2-Tetraehloro-1,2-difluoroethane1,1,2,2—四氯乙烷(皮) 1,1,2,2-Tetrachloroehane四氯萘Tetraehloronaphthalene Tetraethyl lead四甲基铅(按Pb计)(皮) Tetramethyl lead四甲基琥珀腈(皮) Tetramethyl sueeinonitrile四硝基甲烷Tetranitromethane焦磷酸四钠Tetrasodium pyrophosphate特屈儿(皮) Tetryl铊Thallium可溶性化合物(按Tl计)(皮) Soulble compounds4,4’-硫代双(6-叔丁基间甲酚) 4,4’-Thiobis(6-tert-butyl-m-eresol)巯基醋酸(皮) Thioglycolic acid亚硫酸氯Thionyl chloride福美双Thiram锡Tin金属锡Metal氧化物和无机化合物(除SnH4外)(按Sn计) Oxide & inorganic compounds 有机化合物(按Sn计)(皮) Organic Compounds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邻联甲苯胺(皮) o-Tolidine邻甲苯胺(皮) o-Toluidine间甲苯胺(皮) m-Toluidine对甲苯胺(皮) p-Toluidine三丁基磷酸酯Tributyl phosphate三氧醋酯Trichloroacetic acid1,2,4—三氯苯1,2,4-Trichlorobenzene1,1,2-三氯乙烷(皮) 1,1,2-Trichloroethane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三氯氟甲烷Trichlorofluoromethane三氯萘(皮) Trichloronaphthalene1,2,3—三氯丙烷(皮) 1,2,3-Trichloroprepane1,1,2—三氯—1,2,2—三氟乙烷1,1,2-Triehloro-I,2,2-trifiuorethane 三乙胺Triethylamine三氟溴甲烷Trifluorobromomethane苯偏三甲酸酐Trimellitie anhydride三甲胺Trimethylamine三甲苯Trimethyl benzene亚磷酸三甲酯(皮) Trimethyl phosphite2,4,6—三硝基甲苯(皮) 2,4,6-Trinitrotoluene(TNT)三邻甲苯磷酸酯(皮) Triorthoeresyl phosphate三苯胺Triphenyl amine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钨(按W计)Tungsten不溶性化合物Insolublecompounds可溶性化合物Soluble compounds铀(天然) Uranium(natural)可溶性和不溶性化合物(按U计) Soluble & insoluble compounds正戊醛n-Valeraldehyde醋酸乙烯酯Vinyl acetate溴乙烯Vinyl bromide二氧化乙烯基环己烯(皮) Vinyl cyclohexene dioxide乙烯叉二氯;偏二氯乙烯Vinylidene chloride乙烯基甲苯Vinyl toluene油漆涂料用石脑油VM & P Naphtha 杀鼠灵Warfarin。
氰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氰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检查各阀门开关位置是否正确、灵敏、各仪表、计量装置是否良好正确.。
2.氯乙酸、氰化钠为剧毒品,要按剧毒品管理制度进行领用,手续不全,准备工作、措施不到位不得领用。
3.氯乙酸对皮肤、眼睛刺激性很大,搬运投料过程中要。
绝对避免直接接触,要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包装物要直接送入锅炉房炉膛内烧掉。
4·将2 2 0公斤水经计量准确投入氯乙酸中和斧中,开启搅拌缓慢将(3 2 5 kg)氯乙酸倒入中和斧中、直至氯乙酸全部溶解。
一...:曩将4 5 0 L水加入溶碱斧中,开启搅拌后、缓慢加入l 8 7公斤纯碱全部溶解后,泵入纯碱高位计量罐中。
6·溶解氯乙酸或纯碱时,严禁先投料,后加水多先毅料一是容易造成连接器损坏或电机过载而烧毁∥二是造成粉尘_匕扬,污染环境,造成人员接触而引起中毒。
+.7.中和反应HlI DH入碱浓液不宣过快,直至PH6·8—7为中和当量点。
PH超过7·偏碱性时可能导致后续反应中酸的消耗增加,从而增加生产成本,反之PH达不到6·8时,则会影响产品质量,所以中和值PH达不到6·8-7要采取后续补救措施。
8.向氰化钠高位槽进氰化钠时,车间必须有二人配合氰化钠保管人员共同进行。
车间二人,一人观察氰化钠计量罐液位,,一人站在开关处,三人必须遥相呼应,进氰化钠弱三人绝对不得离岗,并精力必须高度集中6 ·.‘●9.将3 0%含量的氰化钠溶液投入氰化反应斧中,开启搅●●’拌并逐渐升温至40℃时停止加热,将中和液一次性全部加入氰化反应斧中,氰化斧中发生氰化反应,氰化反应为放热反.j应,斧内温度逐渐升高至1 0 0-1 08度,保温反应2 0分钟,_取样.:分析,氰根及含量指标达到要求,反应结束,冷却至《3《=)。
C 以下,将物料放入氰化液计量罐中使用。
.1 0·氰化后期温度不能超过1 0 8度,要防止超温引起暴.沸冲料,超过l 0,8℃要采取冷却控温措施,使之在正常温度范围内保温反应。
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
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氰化物是一种极具毒性的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致命性。
因此,在使用氰化物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以下是关于氰化物安全操作的规程,以供参考。
1. 氰化物危险性描述:(1) 氰化物具有强烈的中毒性,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损害。
(2) 氰化物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组织无法利用氧气,导致组织坏死。
(3) 氰化物可以通过吞咽、皮肤接触、吸入或眼睛接触等方式进入人体,因此必须注意防护措施。
2. 氰化物的存储和处理:(1) 氰化物应妥善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防火的储存室中。
(2) 氰化物应远离可燃物、酸性物质等,以防止发生意外溢漏和危险的化学反应。
(3) 氰化物应与其他物质保持充足距离,避免发生混合,以防止产生有毒气体。
3. 氰化物使用安全操作:(1) 在操作氰化物前,必须熟悉氰化物的性质、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并穿着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2) 使用氰化物时,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或操作区域进行,确保空气流通。
(3) 在使用氰化物前,必须先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避免发生泄漏或意外事故。
(4) 在使用氰化物时,应遵循操作规程,注意细节,并保持高度集中。
(5) 在操作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操作区域,处理废弃物,并彻底清洗设备和工作台面。
4. 氰化物的个人防护:(1) 在操作氰化物时,必须佩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氰化物。
(2) 必须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以防止氰化物接触眼睛。
(3) 在操作氰化物时,应佩戴呼吸防护装备,以防止吸入氰化物蒸气或气体。
(4) 在操作氰化物时,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将氰化物带回家庭或其他区域。
5. 氰化物应急处理:(1) 如果发生氰化物泄漏或意外事故,必须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并通知相关人员。
(2) 在处理氰化物泄漏时,必须戴上个人防护装备,并采取妥善的清理方法。
(3) 在处理氰化物泄漏时,必须维持通风良好,并使用适当的吸附剂进行吸附和封装。
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规程
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规程前言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的化学品,具有强烈的毒性和挥发性,容易被吸入并对人体造成伤害。
因此,正确地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至关重要,必须遵守一定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健康。
本文档旨在介绍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规程,希望对广大实验工作者有所帮助。
配制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规程1. 选择质量保证的氰化物选择高品质的氰化物是确保实验安全的重要步骤。
应该购买具有证书的化学品,保证其质量和纯度。
在购买氰化物前,应参考化学品供应商提供的安全数据表,了解危害和剂量限制。
2. 进行少量配制在初次配制氰化物溶液时,应始终保持谨慎,只配制所需的少量。
一旦熟练运用并为整个实验批次制定有效的配制程序后,才可以考虑配制大量氰化物。
3. 配制溶液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中进行应该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中进行溶液配制。
尤其是在涉及到氰化物的实验中,必须优先考虑选用独立的实验室。
4. 戴手套和防护眼镜配制氰化物溶液时,戴手套和防护眼镜是最小安全要求。
建议使用一次性手套和化学品防护眼镜,以确保安全。
5. 使用加注器配制溶液使用加注器可以避免溶液泼溅,从而降低氰化物露出的风险。
取得需要的溶液量时,应及时回收使用过的加注器,以防被人搞错。
6. 配制的废液必须妥善处理氰化物溶液的配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废液。
对于废液的处理应该格外小心。
最好使用标有“氰化物废液”的容器,并将其放置在特别细心处理的埋地容器中。
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规程1. 提高员工意识在使用氰化物溶液时,必须保持全员的高度警惕。
员工应该了解氰化物的特点和危害性,并采取措施避免将氰化物溶液接触到皮肤上或者误食。
2.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在使用氰化物溶液时,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建议戴防护眼镜,戴口罩,穿戴化学品防护服,戴手套,以减少皮肤接触和误食的风险。
3. 遵守安全操作规定在使用氰化物溶液时,一定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在使用前登记并在分配的范围内使用;将氰化物溶液放置在安全及无招放位置;在进行氢气脱水反应的时候,要小心使用辅助加热器等设备。
2023年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
2023年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使用氰化物时的安全,预防和减少氰化物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氰化物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氰化物是一种具有较强毒性的化学物质,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第四条所有使用氰化物的单位和个人应认真学习本规程,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第二章氰化物的分类和性质第五条氰化物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无机氰化物和有机氰化物。
第六条无机氰化物主要包括氰化钠、氰化钾等。
有机氰化物主要包括氰化甲基、氰化乙酰等。
第七条氰化物具有剧毒、易燃、易爆等性质,操作时必须注意防火防爆。
第八条氰化物具有刺激性气味,操作时要注意通风,避免吸入。
第三章氰化物的储存和管理第九条氰化物应存放在专门的储存区域或储存柜中,禁止与其他化学品混放。
第十条储存区域应保持清洁、干燥,防潮、防火、防爆,远离火源和热源。
第十一条储存柜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密封性良好。
第十二条储存区域和储存柜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第四章氰化物的使用和操作第十三条使用氰化物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包括手套、防护镜、防护服等。
第十五条氰化物的使用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避免吸入毒气。
第十六条氰化物的使用应按照操作说明书和操作流程进行,严禁随意操作。
第十七条使用氰化物的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可靠。
第五章氰化物事故的处理和应急措施第十八条发生氰化物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第十九条发生氰化物泄漏时,应迅速封堵泄漏点,防止泄漏扩散。
第二十条发生氰化物事故时,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组织应急救援。
第二十一条氰化物事故处理完毕后,应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第六章法律责任和处罚第二十二条未按规定使用氰化物导致事故的,由相关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整改。
第二十三条故意隐瞒氰化物事故真相或拒绝配合调查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氰化物使用安全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概述氰化物是一类具有高度毒性的化学物质,包括氰化钾、氰化钠、氰化亚铜、氰化锌、氰化银钾、氰化金钾等及其配制品。
为保障员工生命安全,防止环境污染,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部涉及氰化物使用、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员工。
三、安全操作要求1. 储存(1)氰化物应储存在通风、干燥、阴凉、远离火源、水源的专用储存室内。
(2)储存室应配备温度、湿度控制设施,确保储存环境符合要求。
(3)储存室应配备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沙子等。
(4)储存室内不得存放其他易燃、易爆物品。
2. 领用(1)领用氰化物时,需填写领用单,注明用途、数量,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由专人领取。
(2)领用人应熟悉氰化物的毒性和危害,并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3)领用后的氰化物,应及时登记在账册上,做到账物相符。
3. 使用(1)操作人员应熟悉氰化物的性质、用途、危害,并接受专业培训。
(2)操作时,应穿戴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防尘口罩。
(3)操作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氰化物与皮肤、衣物、工具等直接接触。
(5)操作完毕后,应立即将氰化物放回原储存位置,并做好清洁工作。
4. 废弃处理(1)废弃氰化物应收集在专用的废液缸或瓶内,不得随意倾倒。
(2)废弃氰化物应定期清理,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应急处理1. 人员中毒(1)发现人员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移至通风良好处,解开衣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2)立即通知医疗部门,同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3)对中毒者进行现场急救,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 火灾(1)发现火灾,应立即使用灭火器、沙子等扑灭火源。
(2)迅速撤离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3)通知消防部门,协助扑灭火灾。
五、附则1. 本规程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各部门应严格执行本规程,确保氰化物使用安全。
3.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2篇一、前言氰化物是一种剧毒化学品,具有极高的毒害性。
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氰化物安全操作规程范文1. 引言氰化物是一种有毒、具有剧毒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及环境具有严重危害。
为了确保员工和环境的安全,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确、安全地操作氰化物。
2. 安全准备2.1. 贮存区域:- 氰化物应贮存在标有“危险化学品”字样的专用储存柜中。
- 贮存区域应干燥、通风良好,并且远离火源、热源和易燃材料。
- 氰化物应与其他化学品分开储存,防止发生混合反应。
2.2. 个人防护装备:- 进入贮存区域和操作氰化物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
- 对于大量接触氰化物的操作,应佩戴全面罩和防护服。
2.3. 废弃物处理:- 使用后的氰化物容器和废液应被正确标识,并妥善处理。
不得随意丢弃。
- 废弃物应收集到指定的废弃物容器中,并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3. 操作程序3.1. 操作前的准备:- 在进行操作前,必须仔细阅读和理解相应的安全数据表(SDS)及操作规程。
- 确认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已准备齐全,并处于良好状态。
- 通过正常的操作规程准备所需的试剂或化学品,并确保其质量和标识正确。
3.2. 操作要点:- 不得将氰化物与其他化学品混合使用,以防止发生意外反应和事故。
- 在操作氰化物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并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
- 操作时要轻装慢行,避免产生气溶胶和扬尘。
- 不得直接吸入、接触或摄入氰化物。
3.3. 操作完毕后:- 对操作工具、容器和工作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
- 将残余的氰化物正确存放在专用储存柜中,避免日晒、潮湿等情况。
- 洗净并妥善处理个人防护装备,并妥善处理废弃物。
4. 应急处理4.1. 氰化物泄露:- 发现氰化物泄露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将泄露物清除,并通知相关人员。
- 在清除泄露物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泄露物。
4.2. 氰化物中毒:- 如果发现员工中毒症状,应立即提供急救。
- 在提供急救时,应注意自身的安全,并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351-35 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的安全操作
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①氰化物不得与酸类放在一起,更不得将酸类物质带入氰化物溶液槽内。
氰化物溶液与酸溶液不能共用抽风机。
经过酸液浸蚀过的工件在进入氰化物溶之前,必须对所粘附的酸类物质进行彻底清洗干净。
要特别注意防止有肓孔和袋状的零件将酸液带入氰化物溶液中。
②当操作者的手、脸及其它部位有割伤或皮肤破伤时,严禁与氰化物接角。
如在操作中不慎氰化物接触了,应立即用清冲洗,并速去医院治疗。
③严格规定使用抽风装置和穿戴防护用品。
接触氰化物时,绝对禁止进食和吸烟。
④配制氰化物镀液时,操作者必须站在上风方向,以防止中毒。
⑤盛放过氰化物的容器和工具以及工作场地,必须采用12%的硫酸亚铁溶液与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再用水彻底冲洗干净。
⑥下班后,操作者应立即更换工作服及其它防护用品。
必要时应对防护用品进行消毒.清洗,专柜保存,不准带到其它场所,同时,还要对手.脸及全身进行严格的消毒清洗。
⑦发现氰化物中毒时,可用手帕或药棉在1min 内蘸吸五滴戊烯酯,同时在0•4%的高锰酸钾或双氧水(10ml双氧水加3ml水)溶液,并立即送医院抢救。
⑧氰化物的存放、称量及其溶液的配制,应有专人负责。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