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课件【高中地理(新课标)第二册】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概念
1
环境问题:一般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思考:什么是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2
思考:箭头①②、③④、⑤⑦、⑥⑧分别表示的含义。
随堂练习
读我国雾霾多发区(圆圈所示范围)分布示意图,完成6~8题。6.雾霾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是因为雾霾A.吸收地面辐射 B.增强大气逆辐射C.吸收太阳辐射 D.反射太阳辐射7.正常年份,我国雾霾天气最多的是A.黄淮海平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河谷 D.珠江三角洲8.城市雾霾天气多于农村,是因为城市①高楼林立,风力弱 ②热岛效应,对流运动弱③汽车数量多,尾气排放多 ④空气湿度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原因
3
1.环境污染成因及危害
环境污染: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的现象。 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思考:图中所示的环境污染可能有哪些?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原因
认识过度垦荒带来的环境影响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原因
3
2.生态破坏成因及影响
生态破坏:指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 生速度,便会出现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 和生活。类 型: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森林锐减、土地退化、生物多样 性减少、湖泊富营养化、地下水漏斗、地面沉降等。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设计: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学生能够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紧迫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综合思维: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环境问题的成因、表现及影响,培养学生从地理空间和时间维度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地理实践力:通过案例研究、小组讨论等活动,提升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实践能力。
4.区域认知:识别不同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地域差异,理解区域环境问题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类型、成因及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相互关联性,以及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三、教学资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教材•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环境问题图片、视频资料)•小组讨论案例材料•互联网资源(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相关新闻报道)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探讨环境问题的成因、影响及解决方案。
•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化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角色扮演法:模拟环境问题决策过程,增强学生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引出“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这一主题。
•提问引导: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环境问题,并简要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教学•环境问题概述:介绍环境问题的定义、分类及特点,强调其全球性和紧迫性。
•分类探讨:•资源短缺问题:通过图表展示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资源的分布与消耗情况,分析短缺原因及影响。
•生态破坏问题:以森林砍伐、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为例,讲解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
•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通过案例分析其来源、扩散路径及对人体健康、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序号:18号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
本节课为学生进一步认识人地关系、学习“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打下基础。
2.内容分析:环境问题包括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本书先解释了环境问题的概念和成因,而后通过图片资料介绍了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的形成,引发学生对于周围环境污染的思考,进一步分析环境问题在不同地区的具体表现。
在介绍过程中,教材并没有采取空洞的说教法,而是利用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和具体案例进行说明,既增强了说服力,又能使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环境问题;过程与方法:运用人类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并结合实例,解释环境问题及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危害;利用图表,认识并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相关资料,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和全球化趋势。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转型阶段,虽然初中已经对于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仍不具备系统的地理思维。
学生对环境问题存在一定的感性认识,只是欠缺系统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这对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分析地理事物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环境问题。
2.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结合实例,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五、重难点分析:重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全球变暖问题;臭氧层破坏问题难点: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与严峻性六、教学方法基于情境的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课时:一课时八、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观看北极熊失去家园的视频。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只北极熊为什么失去了家园吗?让我们跟随它的踪迹,帮助它寻找回家的路。
021第五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含答案)
第五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选择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及替代品再生速度①人类向环境排放废气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①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①人类向环境排放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回答3~4题。
2.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A.高浪费、大排放生活方式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C.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D.生产工艺水平低3.下列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现象的是A.有害农药不加处理,不加限制地排放到江河湖海中B.人类排放地大量氟氯烃化合物破坏了臭氧层C.滥发森岭,造成森林面积锐减,对环境调节功能下降D.不合理地灌溉等原因引起土壤盐碱化4.北京城市规划中有大面积的绿化隔离区,其主要作用是:①净化城市空间①减轻酸雨危害①防止水土流失①留有发展余地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下图是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图,据图分析回答。
5.对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B.人类无节制开发自然资源,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C.由自然原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D.人类为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树穴是在行道树树脚特意留出的供树根呼吸,有利于雨水下渗的方形小槽。
近年来,园林部门一直尝试通过技术手段,比如栽植植物、覆盖树皮、铺设硬质透水板(树池篦子)等,解决树穴带来的环境问题。
下图是树池篦子景观图。
据此完成6-7题。
6.北方城市来说,树穴裸露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A.扬尘增加B.生态破坏C.酸雨多发D.土壤盐碱化7.树穴铺设树池篦子后,可以①减少降水对树穴的冲刷①保持树木根部土壤疏松①阻止其他植物生长①减少水污染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读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略图,回答8—9题。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地球有什么委屈、不幸与悲哀?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星球,它提供了宇 宙中目前已知最适宜生物和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然而,由于人类向地球无节制的开发和索取,任意排放 有害污染物质,导致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使地 球生物与人类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这正是地球的委屈、 不幸和悲哀所在。
卡斯特罗为什么说人类正在灭亡?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探索:地球有什么委屈、不幸与悲哀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城市垃圾成灾 水污染与水 资源危机 物种灭绝与生 物多样性锐减 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破坏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 与 酸 雨 与酸雨
全球变暖
森林减少
人类面临哪些主要的环境问题? 哪些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哪些是区域性的?
环境问题
◆臭氧层破坏--相应措施
①开展国际合作,采取共同行动。 ②限制并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 ③推广使用臭氧无害化学品、开发氯氟烃替代产品。
三、大气污染与酸雨
◆主要大气污染源及大气污染物 燃煤——硫氧化物、烟尘 汽车尾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铅” ◆酸雨 1.概念:pH小于5.6的雨、雪、雹等大气降水的总称 2.酸雨的形成条件 大量酸性气体;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地球却面临着日益严重 的全球及区域性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又是源于 人类自身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人类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 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如果人类不能彻底 改变这种状况,完全可能导致人类自身的灭亡。
原
人为
因
自然
危
害
措
酸雨危害
实例与思考
深圳的灰霾天数越来越多 有“国际花园城市”之称的深圳,去年灰霾天气高达 124天,人们一年有1/3的时间生活在灰霾中。这个数字是 上世纪80年代的20.67倍!与此同时,深圳空气污染天数及 污染等级情况也在加剧。2003年深圳空气污染天数达16天, 3年中增加5倍。 绿色的 深圳成为阴霾雾都,祸首就是日益增多的汽车。 全市汽车保有量超过60万辆。每天还有10多万辆车过境。 在大气污染物中,汽车尾气及其扬尘就占了70%。 如果大气污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那么“深圳将变成 雾都”这一说法就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PPT课件-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探究生态问题的形成 阅读教材P98,图 5.4 过度垦荒引起的恶性循环,探究以下问题。 (1)图中扩大耕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提高粮食总量。 (2)图中垦荒方式有哪些?分别对环境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提示:围湖造田、开垦草场、毁林开荒 围湖造田导致湿地减少、水利破坏;开 垦草场导致草场破坏、风沙侵蚀;毁林开荒导致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等。
下列环境问题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是
()
③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全品再球生变速度暖
5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性,而并非下降。
③破坏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
臭氧层破坏
海平面上升 南极臭氧空洞
下图为“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
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自身_____能力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3.下列环境问题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是 ( ) A.大气污染 B.全球变暖 C.水土流失 D.矿产资源的减少 【解析】选B。环境问题的种类有很多,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问题,水土流失是 生态破坏问题,矿产资源的减少是资源的枯竭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是由环境污染 演化而来。
4.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的是
旅游城市,但去年旅游季节却出现了防晒霜价格暴涨,街上行人稀少的现象,工人
白天上班的时间也缩短了两个小时。据此回答(1)(2)题。
(1)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臭氧层破坏
C.酸雨危害
D.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2)该环境问题给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是 ( ) ①全球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②危害人体健康 ③破坏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 ④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图中耕地面积虽然扩大了,反而越垦越穷,这是为什么? 提示:耕地面积虽然扩大,但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然灾害频发,土地生产 力下降,粮食的产量很低,结果越垦越穷。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共38张PPT)
完成下列要求:
(1)画出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的对
比柱状图。纵轴表示各种原因所占的百分比,横轴
表示各种原因。
60 50 40 30 20 10
0 偷猎
栖息地的丧失 外来物种入侵
其他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
17
(2)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分别 是什么?
哺乳动物: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其他原因。 鸟类: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 (3)从渡渡鸟的灭绝,讨论人类应吸取哪些教训。 禁止捕猎野生动物;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 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请思考: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2
1.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2.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重点)
3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一)什么是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 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 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生的 C.是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没有超过环境的承载
力而产生的 D.是由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过度开发,危害人类
与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
33
4.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受损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地球上物种的灭绝完全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 B.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加快了地球物种的灭
绝速度 C.地球物种自然的繁衍与灭绝过程是相当快速的 D.人类活动不影响地球上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 污染、生物污染等
环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 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
境 来的问题
坏等
问 题
生态破坏问题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 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最新教案—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板 书: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推进新课 师 当今人类面临许多环境问题,什么是环境问题?
板 书: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分类 阅读教材 P86 第一、二段,自主学习,思考: 1. 什么是环境问题? 2. 哪些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生 (自主探究后回答) 问题 1: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 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 问题 2:资源和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师 环境问题有哪些类型? 课件展示:
地球就诊记
一、人物:护士小姐—月亮、门诊医生—水星、病人—地球先生 二、道具: 1 米长尺、羽毛球拍、大矿泉水桶、 “宇宙门诊部”牌子
三、地点:宇宙门诊部 (课前在黑板上挂好“宇宙门诊部”牌子)
四、编剧:某某某
五、开场:
人物亮相——扮演护士和医生的 2 位同学先走上讲台并作自我介绍。
(女生手指向“宇宙门诊部”牌子)我是“宇宙门诊部”的护士,叫月亮小姐;我是“宇宙门诊部”的医
师 目前人类面临哪些环境问题? 板 书: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件展示:
人类对土地和森林资源的破坏
1. 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2. 分析“全球自然资源的减少”这部分资料,探讨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减少的关系。
提示:①从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角度来看待人口急剧增长的问题。
②从地球上各种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角度来讨论人均资源拥有量。
③从环境容量的角度来讨论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
生 (合作探究后,回答)
问题 1:( 1)人类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对矿产资源的开采,②不当的灌溉,③建筑
第五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课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型:高一新课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2019课标要求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是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先从人地关系开始,然后是环境问题类型及原因,最后通过“认识过度垦荒带来的环境影响”的活动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二是环境问题的表现:教材先用图表的形式展示环境问题及其表现,然后分析城市和乡村的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最后通过活动“分析小岛国忧虑的背景”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对环境问题并不陌生,学生已经学习过相关知识并有一定的生活体验。
特别是经过近一年的高中地理的学习,在"地对人""人对地"以及"人地和谐"等角度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认识。
但是学生缺乏对环境问题的理性认识,在系统性、整体性的分析人地关系上,学生归纳推理能力仍然有待提高。
在理解不同环境问题对区域带来的影响时可能会存在很大困难。
因此,本节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大量案例、图片、视频、文字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理性思考,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区域认知】运用人类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并结合实例,解释环境问题及环境问题的产生。
【综合思维】利用图表,认识并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
【地理实践力】根据相关资料,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和全球化趋势。
【人地协调观】结合实例,认识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问题,树立全球意识、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成因、类型、表现和区域差异教学难点列举环境问题对区域带来的影响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布置学案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总结归纳法,设疑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含解析课件新人教版必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地球家园的重要成员。保护和善待野生 动物,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必须作出的现实选择。
人们非法捕食野生动物会产生哪类环境问题呢? 【答案】提示:生态破坏。
【基础清单】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环境问题概念: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 __不__友__好__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
2.学习技法 (1)图表分析法。教材中运用了众多的插图对知识进行说明,学习时 要充分利用这些图表,按照读图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归纳语言的思路 进行。 (2)案例分析法。学习环境问题时可以结合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 坏、酸雨等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并根 据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这样可使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更加具体化。学习 可持续发展时,可结合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等材料,理解践行可持续发 展的具体措施。
【整合提升】 1.人地关系及环境问题的产生
2.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
由于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
含义
致生态退化,影响人类的
物质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
区别生产和生活来自产生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 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
机制 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 境承受能力
【名师助学】 小拓展: 环境问题的实质 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资源问题、发展问题。人类目前所面临 的严重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与环境的不协调发展。 想一想1: 人口增长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吗? 【答案】不是。人口的增长可能会引发环境问题,但并不是环境问 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与环境的不协调发展。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环境问题 【情境探究】
第五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阅读教材第99~100页正文内容和图5.
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不加处理,不加限制,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
①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自然 第2题,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一方面是由于人口的剧增,需要更多的资源来维持人类的生存;另一方面还与人类的错误认识有关,人类认为自然
②表示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 废弃物 。 ③表示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 影响 。 ④表示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 反馈 作用。
2.阅读教材第97页第2段正文内容和图5.3,说明环境问题产 生的原因。 (1)环境的净化能力。 ①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人类 合理 和 适度 的索取,自然环境 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 ②对于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自然环境也具有一定的 容纳 、 分解和 清除 等作用。
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环境问题就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1)专家提出的“别再烹煮地球”反映出地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并解释该环境问题会导致河流干涸的原因。
②分布在发达国家集中的欧洲
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
(1)专家提出的“别再烹煮地球”反映出地球所面临的环 境问题是什么?并解释该环境问题会导致河流干涸的原因。 答案: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加快冰川融化,使冰川 消退,河流源头补给减少,河流枯竭;全球变暖使蒸发量增 大,河水减少。 (2)说明“烹煮地球”产生的原因。 答案:人类社会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 温室气体;大面积的森林遭到砍伐和破坏。 (3)据表中信息分析,说出该月降水出现酸雨频率最高、最 低的城市,并分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出现酸雨频率最高的城市是马鞍山,出现酸雨频率最 低的城市是黄山。 马鞍山为工业城市,酸性气体排放多; 黄山为旅游城市,酸性气体排放少。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PPT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SHU LI JIAO CAI HANG SHI JI CHU
01
一、全球性环境问题
1.全球变暖 (1)主要原因:人类大量燃烧_矿__物__燃__料__(煤、石油、天然气等),向大气排放了 大量_二__氧__化__碳__等温室气体。
(2)影响
导致海平面上升
沿岸低地和岛国将受到被淹__没___的危险 加剧风暴潮和洪__涝___灾害,城镇排污系统失效 海水倒灌导致土地和农田盐__渍___化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课程标准
KE CHENG BIAO ZHUN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 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学习目标
XUE XI MU BIAO
1.理解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了解环境问题的含义。 3.知道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4.了解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
√C.酸雨会使水、土壤酸化,危害生物,
腐蚀建筑物,并危害人体健康 D.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二氧化碳
和氧化氮的排放
6.我国西南地区出现重酸雨区的原因主要
有
①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②地形闭塞,
不利于酸运动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核心归纳
全球变暖
现状 原因
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的100多年中明显上升,到目前已经升高了 0.3~0.6 ℃ 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砍伐森林,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温 室效应增强
①生态系统调整,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 致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低地、沿海城市、岛国将被淹没,造成土 危害 地盐渍化,风暴潮作用加剧,陆地污水排放受阻等;③可能导致干 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增加;④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增加
4.1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烟尘和污染物的排放量;
(3)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4)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将污染严重的企业强制搬离市区等。
土 壤 污染原因: 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进入 污 土壤,其数量超过土壤的容纳和 染 自净能力。
土壤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化学农药)
重金属(汞、铅、镉) 放射性元素 病原体
大 气 污 染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颗粒物) 污染物分类:
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 二氧化硫、一氧化氮、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一氧化碳等。 大气污染的危害: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 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 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 空洞和酸雨等
如何治理大气污染?
(1)宣传环保知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后果:
导致生态失衡,加剧了水土流失、土 壤荒漠化和生态恶化、物种灭绝等
措施: 退耕还林、舍饲养殖、
设立自然保护区等
(三)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原因: 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
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后果: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
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
类型: 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
解析: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 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 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 答案:CD
2.下面的环境问题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的是( ) A.大气污染 B.全球变暖 C.水土流失 D.矿产资源的减少
解析:环境问题的种类很多,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问题, 水土流失是生态破坏问题,矿产资源的减少是自然资源衰 竭问题,全球变暖则是由于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答案:B
如何治理土壤污染?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活动
环境问题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请将下列环境问题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并说明连接的理由。
活动
环境问题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请将下列环境问题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并说明连接的理由。
资
料
从本世纪30年代至今发生了比利时马斯河 谷烟雾事件(一周内死亡60人)、美国洛杉矶 光化学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全镇 45%人口患病、死亡17人)、英国伦敦烟雾事 件、日本水俣病汞污染事件等震惊世界的八大 公害事件;进入80年代以后,又发生了规模更 大、影响范围更广、危害更为严重的印度博帕 尔泄漏事件(3300人死亡,20万人致残)、菜 茵河污染事件(160千米河段鱼死亡,483平方 千米范围内井水不能饮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等。
灌溉污水 土壤环境 固体废弃物
农作物
食品
(污染与破坏)
饮用水
水体 水生生物
活动
填表对比:
来 源 危 害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水质恶化,危害人体 水 污染 农药、化肥及畜禽粪便 健康, 破坏生态环境 大气 污染 工业废气、家庭炉灶 汽车尾气 (燃烧化石燃料) 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 酸雨、光化学烟雾
农作物减产、质量下降 施用农药和化肥、 土壤 污染 灌溉污水、固体废弃物 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原料 切碎
蒸 煮 分离 黑液
纸浆
漂白
增蓝
水俣湾事件 1953—1956年日本熊县水俣市,因石油化 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 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 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 毒者达238人,其中60多人死亡。
活动
填表对比:
来 源 危 害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精品课件)-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源短缺等。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资源短缺
思考&:据表分析我国资源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大多数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居世界前列, 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需求不断提升以及长期的开发利用,人均 资源占有量不足,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尤其是水资源,能源资源等 表现突出
资源衰 竭问题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 壤污染、生物污染
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 破坏等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 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 少等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 的减少和破坏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环境问题产生一般机制
机制一: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
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资源短缺)
机制二: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
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课堂互动--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性
活动一:不同学者对环境问题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将下列环境问题按照所示范 的形式,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起来,并说明连接的理由?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②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 双重压力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 展中国家,也使得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 境问题更加严峻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GO
Part 2 主要环境问题
资源短缺
概念: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开采与破坏,地
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人均 拥有的资源量大幅度减少,以致难以满足和保 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环境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面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通过案例,能分析产生的环境问题的原因。
3.能对比分析城乡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环境问题的差异。
教学重难点:
重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分布特点。
难点:环境问题成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教师展示20世纪的公害事件: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件。
【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掌握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能正确区分城市与乡村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环境问题的差异。
人类生存于自然环境之中,因此占据一定的环境空间。
一方面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到环境中。
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类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
【过渡】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是不同的。
当然,也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阅读探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0-91页,讨论探究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行为和环境响应的结果,并完成下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对三个社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思想发展演变作答。
【阅读思考】阅读课本案例1材料:玛雅文明的消失,思考: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
【提示】主要原因:原始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小结】从采集渔猎时期到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在不断的发展。
人们从自然界中获取人们物质能量的能力也提高。
人类对待自然也由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到征服自然,人地关系也由最开始的平衡到对抗到全面不协调;环境问题更是由微弱到局部甚至是向全球发展。
【过渡】环境问题已经发展到了我们不容忽视的地步,我们必须直面环境问题。
二、直面环境问题
(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阅读教材92页第一自然段,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如何?
2.阅读图6.7说明开垦荒地与引起的恶性循环之间的因果关系。
3.回答课本93页读图思考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小组讨论完成这三个题目
【教师讲解】人地关系即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
间的关系。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具体如何表现?(引导:可采
用身边的某一工业产物说明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例食品
原料来自自然环境,经使用后形成垃圾,最终去向时垃圾桶
垃圾掩埋厂回到环境中)
人地关系模式图: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1.阅读教材93页,下数2个自然段内容回答:
(1)生态破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表现是什么?
(2)什么是环境自净能力?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和表现?
2.阅读教材94页上数2个自然段回答:
(1)环境问题的产生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
(2)全球环境问题有哪些?
【学生作答】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学习并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作答进行评价)
【小结】环境问题分类(先分后总)
环境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 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短缺……
【过渡】不同地区环境问题表现不同,而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也不同 读左图思考: 1、人们为什么要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2、人们通过什么方式扩大耕地面积?你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吗? 3、这些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你认为这些影响在短时间内能消除吗? 4、耕地面积虽然扩大了,但是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解决了吃饭问题,反而越来越贫穷。
请你讲讲其中的道理。
(三)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和原因
【活动探究】环境问题区域差异和原因
阅读课本94-95页,结合课本内容,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阅读教材94下最后一段,回答:城乡之间的环境问题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2、阅读教材95页第一段,列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材料;学生分析材料,展示探究结果;)
【教师引导活动一】展示世界环境污染分布图,根据学生作答在图中指出英国伦敦光化学烟雾污染和美国五大湖酸雨。
这两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属于哪一类型的国家?光化学烟雾和酸雨属于哪一类的环境问题?其实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过度消耗资源造成的环境污染。
从人地关系模式图中的获取和排放的角度分析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过渡】这两则材料是上个世纪的环境事件,发达国家通过治理,环境得以改善,环境问题得到缓解,反而是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教室引导活动二】展示世界生态破坏分布图,指导学生看图。
根据学生作答在图中指出非洲荒漠化和中国水土流失。
荒漠化不仅在欧洲分布,亚洲、大洋洲、美洲都有分布,水土流失在拉丁美洲也很显著包括森林破坏。
荒漠化、水土流失和森林破坏是属于哪一类的环境问题?因此说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
导学生从人地关系模式图中获取和排放角度分析生态破坏产生的原因。
【教师引导活动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为严重。
引导学生从人口、发展、产业转移等角度分析。
(以中国为例,我们国家人口较多,要满足人们的生存又想要生活质量好,为此肩负着发展与人口的压力,而且对环境的治理能力有限。
此外发达国家会将一些废弃物或者是高污染的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而发达国家目前以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强有力的经济能力治理环境。
这就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差异。
)【教师活动】刚刚通过探究知道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为环境污染,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为生态破坏,换个角度,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环境问题主要以什么为主?经济欠发达地区环境问题以什么为主?那么城市和乡村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什么?
【学生活动】观看城市环境污染和农村环境污染图片,说说两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作答进行评价)
【小结】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城市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集造成污染物聚集。
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主要是由于对资源的利用不当或强度过大。
环境污染会随着水体运动或是大气运动向乡村地区扩散。
【过渡】环境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海南岛目前正建设国际旅游岛,努力做到山好水好空气好,但在个别地区依然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
【师生一起小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教师讲解】有的环境问题已经称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例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等。
危及到人类的生存。
而局域性的环境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往往会发展称为社会公害,危害人体健康和制约经济发展。
我们要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作业布置】完成导学案上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