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习题
《长征》试题及答案
《长征》试题及答案1.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大转移?A. 为了躲避敌人的围剿B. 为了扩大根据地C. 为了寻求外援D. 为了进行军事训练答案:A2. 长征的起止时间是什么时候?A.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B. 1935年10月至1937年10月C. 1933年10月至1935年10月D. 1936年10月至1938年10月答案:A3. 长征期间,红军经历了哪些主要的战役?A. 四渡赤水B. 巧渡金沙江C. 强渡大渡河D. 所有以上答案:D4. 长征的总里程大约是多少?A. 5000公里B. 10000公里C. 15000公里D. 20000公里答案:D5. 长征中,红军在哪个地方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A. 遵义B. 延安C. 井冈山D. 瑞金答案:A6. 长征结束后,红军最终到达了哪个地区?A. 陕北B. 东北C. 西北D. 华北答案:A7. 长征精神的核心是什么?A. 艰苦奋斗B. 团结协作C. 无私奉献D. 所有以上答案:D8. 长征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A. 增强了党的领导力B. 锻炼了革命队伍C. 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D. 所有以上答案:D9. 长征途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A. 恶劣的自然环境B. 敌人的围追堵截C. 物资匮乏D. 所有以上答案:D10.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A. 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B.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C. 增强了人民对共产党的信任D. 所有以上答案:D。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测试题(含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测试一、选择题(4分×10题=40分)1.“重走长征路”最合适的旅游线路是()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C.瑞金﹣﹣武汉﹣﹣西安﹣﹣吴起镇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因为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突破敌人的四到封锁线,度过湘江,改向贵州;渡过乌江,攻克贵州重镇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然后历经艰难险阻,爬雪山,过草地。
1935年10月,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甘肃会宁会师,红军长征胜利。
A符合题意;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向西,向北穿过11各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但是没有经过上海,BD不合题意;长征也没有经过武汉,C不合题意。
由以上分析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2.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
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出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A.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B.初步实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二次合作C.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D.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长征”可知,这次会议是召开于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择C项。
3.下列是某校为举办“中国共产党早期奋斗历程”图片展而搜集的图片,请你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四幅图片反映的分别是井冈山会师、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和遵义会议,这几个事件分别发生在1928年4月、1921年7月、1927年8月1日和1935年1月,其中②最早,④最晚,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练习题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是位于我国某省会宁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
根据你对红军长征历史的了解,这一纪念塔应该在今天的()A.江西省B.四川省C.甘肃省D.陕西省2.在“弘扬长征精神”宣传活动中,小武模拟“重走长征路”,正确的行程是()①遵义②瑞金③吴起镇④泸定桥A.②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①④②③D.①②④③3.红色战士志气昂,好比东方升起的太阳,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猛如虎,冲锋陷阵,无坚不摧谁敢挡。
”这是红军长征期间出现的一首战斗歌曲。
以下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湘江战役②巧渡金沙江③吴起镇会师④飞夺泸定桥⑤甘肃会师⑥爬雪山,过草地A.①②④⑥③⑤B.①②⑤③④⑥C.②①④⑥⑤③D.①③④②⑥⑤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5.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是()A.瑞金B.延安C.大别山D.井冈山6.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中表达了红军哪一次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A.遵义会议B.会宁会师C.井冈山会师D.吴起镇会师7.“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
”这是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歌,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B.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美蒋勾结,发动内战8.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百团大战D.重庆谈判9.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军()A.千里跃进大别山B.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两万五千里长征D.开辟敌后战场10.“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革命。
部编版历史 中国历史第三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1929年7月,苏联《真理报》称,毛泽东和朱德的红军“成为中国游击运动中出现的最为重要的现象,唯有这些远离城市的红军游击队仍旧显露着他的生命力”。
由此可知A.秋收起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B.“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得到认可C.中国革命急需建立正规军队D.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2. “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
请你判断,句中的“这里”是指()A.南昌B.井冈山C.瑞金D.遵义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不但继承和弘扬了民族精神,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不断增添新的内容。
下列精神,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井冈山精神②长征精神③延安精神④“两弹一星”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4. 蒋介石曾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是“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
然而在1930年后他却开始对其进行全面的否定和批判,甚至提出在政治上效法曾国藩当年“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发生这一变化是因为()A.国内工人运动高涨B.北伐战争已取得胜利C.革命根据地的发展D.反清革命的政治需要5.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国共北伐B.中共一大C.遵义会议D.解放战争6. 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首背后都有一件甚至数件中国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
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D.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7. 下列历史事件与其内容或意义搭配错误的是选项历史事件内容或意义A 八七会议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B 秋收起义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C 南昌起义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D 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A.A B.B C.C D.D8. “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一种斗争形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单选1.红军长征经过下列地方的先后顺序是()①渡过金沙江②强渡大渡河③四渡赤水④飞夺泸定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2.廖承志在1982年致蒋经国先生信中说: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
下列不属于国共两次合作成果是()A.建立黄埔军校B.进行北伐战争C.红军长征D.抗日战争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A.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声势震动全国B.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兵力歼敌C.把革命火种撒到西部,扩大根据地D.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战略转移4.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中共一大C.中共八大D.中共十八大5.红军被迫长征的直接原因是()A.中共中央临时政府的错误指挥B.蒋介石的多次围剿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D.党中央要建立新的根据地6.“直到开了遵义会议,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才结束了错误路线的领导。
”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是()A.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B.中共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D.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大事7.红军长征,摆脱了蒋介石军队围追堵截的是()A.四渡赤水后B.巧渡金沙江后C.强渡大渡河后D.翻越夹金山后8.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百团大战D.重庆谈判9.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此曲所咏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北伐战争B.五四运动C.红军长征D.南昌起义10.红色旅游是当前旅游的热点。
假如你想考察中国共农红军出发点,应该去()A.上海B.瑞金C.井冈山D.广州11.“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
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题(含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题练习题1.与前四次反“围剿”相比,红军在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党在军队数量上占优势B.中共中央推行“左”的错误主张C.革命根据地力量弱小D.国民党武器装备好2.“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摘自《长征组歌》。
你认为“红军主力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A.准备北上抗日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C.与敌人决战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3.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是()A.1933年10月B.1934年10月C.1935年10月D.1936年10月4.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A.井冈山会师B.长征开始C.遵义会议D.长征结束5.“1935年1月的一次会议上,一向发言很少准备提纲的毛泽东这次却破例了。
他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
”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6.红军长征途中,哪一军事行动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A.强渡乌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强渡大渡河7.下列毛泽东诗句中,与下图有关的是()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C.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8.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将军外交家黄镇在193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这幅漫画定格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
下列诗歌与之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9.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实地考察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该有()①井冈山②瑞金③遵义④南京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0.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歌词描述的场景发生于()A.吴起镇B.井冈山C.遵义D.南京1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同步练习题 有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选择题1.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A.吴起镇会师B.红一、四方面军会师C.红二、四方面军会师D.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2. “远征红军智勇全,遵义选帅毛委员。
冲破教条与分裂,拨开迷雾见青天。
”此诗中“遵义选帅毛委员”指的是()A.选举毛泽东为工农红军第四军党代表B.选举毛泽东作为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C.肯定了毛泽东进攻贵州的正确主张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3.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历史场景。
其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A.四渡赤水B.过雪山草地C.渡过金沙江D.井冈山会师4. 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
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
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5.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
其中,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A.生死攸关历史转折B.长征会师伟大胜利C.革命圣地战略后方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6.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
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B.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C.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D.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吴起镇7.《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练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题
第17课中国工农长征一、选择题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这句诗词歌颂的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井冈山会师D.红军长征2.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诗中表达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A.遵义会议B.会宁会师C.井冈山会师D.吴起镇会师3.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军()A.千里跃进大别山B.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两万五千里长征D.开辟敌后战场4.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民主共和道路的探索B.抗日救亡道路的探索C.新民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5.“红军不怕远征难”,毛泽东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下面这首气势磅礴的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描写的事件不包括()A.巧渡金沙江B.飞夺泸定桥C.过雪山草地D.井冈山会师6.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中表达了红军哪一次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A.遵义会议B.会宁会师C.井冈山会师D.吴起镇会师7.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你知道下列哪些活动他没有直接参与A.中共一大B.南昌起义C.井冈山会师D.吴起镇会师8.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革命。
”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井冈山会师B.秋收起义C.长征D.遵义会议9.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下精神财富产生的先后顺序是:①长征精神②井冈山精神③五四精神()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③①10.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是A.瑞金B.延安C.大别山D.井冈山11.历史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如图所示几幅图片,该老师讲解的主题是()A.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B.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的艰苦斗争C.中国工农红军的五次反“围剿”斗争D.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12.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上册第十七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同步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红军急切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A.准备北上抗日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转移C.红军的- -种战略战术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2、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B.是在长征结束以后召开的C.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D.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3、(内蒙古赤峰中考)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
下列长征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四渡赤水河②飞夺泸定桥③渡过金沙江④爬雪山过草地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②①④③D.①③②④4、 (江苏宿迁中考)毛泽东感慨地说:“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 )A.瑞金B.遵义C.会宁D.吴起镇5.1934年10月,党中央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这是因为( )A.国民党的势力越来越大,威胁到革命根据地B.蒋介石调集军队“围剿”革命根据地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红军要北上领导全国人民抗日6.下图所示地点发生的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一地点是( )A.汉口B.遵义C.吴起镇D.会宁7.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遵义会议8.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
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习题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习题1.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描述道,长征使中国共产党“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
斯诺意在强调长征()A.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B.提升了党员政治觉悟(正确答案)C.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照片是历史的见证,据此推断,如图历史照片应拍摄于()A.北伐进军B.南昌起义C.井冈山会师D.红军长征(正确答案)3.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有()A.红军没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B.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C.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正确答案) D.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4.“重走长征路,再温红色情”。
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①巧渡金沙江②四渡赤水③吴起镇会师④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⑤会宁会师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④③C.②①④③⑤(正确答案)D.②①③④⑤5.红色圣地留下许多有重大纪念意义的红色印迹,为赓续红色血脉提供了重要资源。
下列红色圣地与革命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A.南昌——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B.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正确答案)C.瑞金——红军的三大主力胜利会师D.大别山——中共一大召开6.某次音乐会的节目单如下:《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大会师》……,这次音乐会应是颂扬()A.五四精神B.井冈山精神C.长征精神(正确答案)D.抗战精神7.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88年前,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等地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习近平总书记曾专程来到于都,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前,号召全党在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继往开来再出发。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题(含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一、选择题1、在“弘扬长征精神”宣传活动中,小武模拟“重走长征路”,正确的行程是()①遵义②瑞金③吴起镇④泸定桥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瑞金(②),向湘西前进,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人员损失过半;后改向贵州前进,渡过乌江,夺取遵义(①),召开遵义会议。
此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④),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③)胜利会师;1936年10月,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因此②①④③符合题意,故选A。
2.红色战士志气昂,好比东方升起的太阳,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猛如虎,冲锋陷阵,无坚不摧谁敢挡。
”这是红军长征期间出现的一首战斗歌曲。
以下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湘江战役②巧渡金沙江③吴起镇会师④飞夺泸定桥⑤甘肃会师⑥爬雪山,过草地A.①②④⑥③⑤B.①②⑤③④⑥C.②①④⑥⑤③D.①③④②⑥⑤【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路线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从瑞金出发,经过湘江血战后,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1935年,红军在毛泽东正确军事指挥下,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河,爬过雪山,越过草地,最后在甘肃会宁地区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按时间顺序排列是①②④⑥③⑤,本题选A。
3.“……历时12个月,天上数架飞机轰炸,地下数万大军堵截,愣是用一双脚纵横万里,跨越11个省,踏出了一番天地……”文中描述的历史场景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血战台儿庄 D.解放南京【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用一双脚纵横万里,跨越11个省”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练习题(无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练习题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A.指挥不当B.第五次反围剿失败C.转移根据地D. 军队整合的需要2.长征开始的时间()A.1934年10月B.1934年12月C.1935年1月D.1936年1月3.长征过程中具有转折性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八七会议C.中共一大D.中共七大4. 83年前,一次闪烁着革命理想光芒的远征,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长征情结。
长征途中“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事件是()A.四渡赤水B.遵义会议C.飞夺泸定桥D.吴起镇会师5.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写道:“十余万共产党人于1934年10月逃出他们在江西的防御阵地…用一年时间步行约6000英里,这是人类耐久力的伟绩,至今仍具有传奇性.”他说的“具有传奇性”的“伟绩”是指()A.南昌起义B.井冈山会师C.红军长征D.百团大战6.下列关于遵义会议叙述不准确的是()A.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B.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7.1935年,红军到达陕北会师,该会师是()A.会宁会师B.井冈山会师C.吴旗镇会师D.吴起镇会师8.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B.巧渡金沙江C.吴起镇会师D.四渡赤水河9. 下列地点发生的历史事件与事实不符合的是()A.长征起点:井冈山根据地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巧渡金沙江江,飞夺泸定桥D.陕北吴起,胜利会师10. 红军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长征途中的下列事件()①四渡赤水②渡过湘江③巧渡金沙江④会宁会师⑤爬雪山过草地⑥飞夺泸定桥。
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⑤⑥③①②C.②①③⑥⑤④D.②①③⑤⑥④11. “重走长征路”,下列那个路线是正确的()①遵义②瑞金③吴起镇④泸定桥A.②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①④②③D.①②④③12.长征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多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这体现出()A.国民革命的光明前景B.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C.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D.解放战争的艰苦历程13.下列关于长征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准备了条件D.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期末复习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选择题1.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是( D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受挫C.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1934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编辑出版的红星报上发表了题为红军抗日先遣队已过闽江的报道。
这说明红军即将进行( C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万里长征D.百团大战3.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在这一年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
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是( A )A.四渡赤水B.强渡大渡河C.飞夺泸定桥D.翻雪山过草地4. 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C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D.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5.在国庆长假去贵州旅游时,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导游介绍了遵义会议的有关情况。
你认为正确的是( A )A.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领导地位B.决定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C.决定派红四军到赣南、闽西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D.确定由朱德负责中央红军长征中的最高军事指挥6. 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是在( B )A. 占领遵义后B. 渡过金沙江后C. 四渡赤水后D. 翻越大雪山后7.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D )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8.某中学计划暑期组织学生游学,计划之一是“重走长征路”,请你为学校选择最合适的游学路线( A )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C.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9. 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后练习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梯级训练基础练习: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伟大传奇”是指(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红军长征2.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过:“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
”中央红军长征始于( )A.1933年10月B.1934年10月C.1935年10月D.1936年10月3.(2022淄博)“图说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活动中,李红展示了如下图片。
她要介绍的是哪一段光辉历程( )A.国民革命时期B.长征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4.(2022内江)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于( )A.井冈山B.遵义C.吴起镇D.会宁5.如图所示会议意义的关键词,应该是( )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C.革命圣地,延安精神D.万众一心,抗战精神6.有学者评价,“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
“分界线”喻指的是长征( )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C.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7.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指出长征中发生在上图甲、乙两地的历史事件。
(2)观察上图并结合所学写出长征的性质。
(3)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结合这句话简要谈谈你对长征历史意义的认识。
能力练习:8.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长征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这里“蒋介石的魔爪”具体是指(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北伐战争C.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D.南昌起义9.作家魏巍曾写道:“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
《长征》节选综合能力测试题
《长征》节选综合能力测试题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在艰难曲折的长征途中,完成了漫长而艰苦的征程,书写了一曲壮丽的革命史诗。
本文为《长征》的节选综合能力测试题,通过对《长征》的考察,帮助读者加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掌握。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著名的长征?A. 中央苏区的失败B. 西路军的覆灭C. 延安长征的发起D. 南昌起义的胜利2. 长征的起点是哪里?A. 井冈山B. 瓦窑堡C. 中央苏区D. 陕北3. 长征的终点是哪里?A. 西柏坡B. 井冈山C. 陕北D. 延安4. 长征的主要领导人是?A. 毛泽东B. 周恩来C. 朱德D. 林彪5. 长征的完成标志着中国革命取得了哪个重大胜利?A. 四渡赤水B. 西路军成功会师C. 到达陕北D. 到达瑞金二、填空题1. 长征的总路程约为_________________。
2. 穿过的最高山口是_________________。
3. 进入黄河北岸的较量是_______________。
4. 主力部队从湘、粤入赣、闽的较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为了避免四分五裂而进行的战略撤退。
()2.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为了转移作战阵地而进行的战略行动。
()3. 长征是中国红军进行的战略决胜之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四、简答题1. 长征对中国革命的意义是什么?2. 请简要描述一下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和顽强斗争精神。
3. 请说明长征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深远影响。
五、综合题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对长征这段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述,自由发挥。
通过以上的综合能力测试题,相信读者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长征》,并对这段历史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希望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奋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1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单选1.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
下列有关长征的说法正确的是()甲:长征,武装开始夺取政权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丙: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开辟了根据地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乙、丁B.甲、丙C.甲、乙D.丙、丁2.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①终年积雪的雪山②一望无际的草地③缺少粮食给养等④敌人围追堵截。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红色旅游是当前旅游的热点。
假如你想考察中国共农红军出发点,应该去()A.上海B.瑞金C.井冈山D.广州4.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的原因是()A.要以陕北为根据地B.要锻炼红军战士C.要北上抗日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5.按时间先后排列长征中的事件()①遵义会议②飞夺泸定桥③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④会宁会师。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6.遵义会议取得的重大成就是()A.撤销陈独秀的领导职务B.确定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7.“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
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B.巧渡金沙江C.吴起镇会师D.四渡赤水河8.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小明同学和父母一起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团。
到达陕北后,妈妈问了小明四个问题,小明回答错误的是()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长征开始的主要原因B.红军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的包围C.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9. 1934年11月6日的晚上,三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的徐解秀家,四个人盖着她床上的一块烂棉絮和一条女红军自带的棉被。
第二天红军要开拔了,三位女红军把她们仅有的一条棉被剪了一半给徐解秀……这感人的故事发生在()A.北伐战争时期B.长征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0.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A.井冈山会师B.长征开始C.遵义会议D.长征结束11.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练习题-自定义类型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1.童小鹏在《离开老家的一天》一文中写道:“这次离开根据地,当然是为了实现新的战略……反攻敌人,深入到敌人的深远的后方去消灭敌人……”这说明长征的目的是()A. 实现红军战略转移B. 宣传党的政治主张C. 建立新革命根据地D. 摆脱“左”的错误路线2.从1933年9月到10月间,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经过一年苦战,反围剿失败。
随后,中国工农红军()A. 转入农村,发动群众B. 战略转移,北上抗日C. 挺进中原,战略反攻D. 战略决战,逐鹿中原3.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是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歌。
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原因是()A. 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B. 扩大革命根据地C. 放弃攻打大城市,向农村进军D. “左”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4.“红日照遵义,长征排万难。
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
转危为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这段歌词直接反映的史实不包括()A.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B. 遵义会议召开C. 长征冲破敌军重重包围D. 红军到达陕北5.斯诺写到:“当今时代无与伦比史诗般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
与这一评价无关的是A. 总行程约二万五千里B. 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农村C. 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D. 克服雪山草地等艰难险阻6.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
”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A. 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B.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C. 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D. 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7.某旅行社从江西出发开展“重走长征路”的旅行探险活动。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预习提纲】一、长征(战略转移)原因红军第五次反“”的失败。
(博古、李德等人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二、长征的路线:(1934.10——1936.10)★1.路线→→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四渡(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陕甘(会师、会师)2.遵义会议(1935.1)——转折(1)内容:①集中力量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意义:①遵义会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②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的转折点③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标志。
3.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①恶劣的自然环境②敌人的围追堵截③缺衣少食4.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1.吴起镇会师(1935.10)中央红军——陕北红军2. (1936.10)——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一方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四、长征胜利的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4.红军长征播下了,铸就了,打开了的新局面“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部编历史八上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知识点战略转移背景: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红军没有能突围,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第五次饭“围剿”失败原因: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习题
一、基础题
1.“子弟兵,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这是长征组歌中的《送别》。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送别”的发生地是( )
A.井冈山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遵义 D.百色
2.下图是从描述某事件的历史地图上截取的一部分。
据此判断该事件是()
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D.挺进中原
3.某学校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课竞赛,小强同学准备在演讲活动中再现下列历史场景。
其中取材不当的是()
A. 四渡赤水河
B. 飞夺泸定桥
C. 翻越大雪山
D. 会师井冈山
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的“远征”( )
A.是为了北上抗日
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C.是一次主动的战略转移
D.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
5.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
你认为贵州省的这栋房子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是因为这里() A.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召开了中共“一大”
D.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6.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对这句词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 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B.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遵义会议前的中国革命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7.“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
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
B.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
C.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
D.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吴起镇
8.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力量之源。
下列不属于“长征精神”的是( )
A.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B.患难与共的团结协作精神
C.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为人类和平、正义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9.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D.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10.“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
长征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A.中共三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二、综合题
11. 以下是《长征组歌》中的部分歌词,让我们跟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一起感受这首英雄的史诗。
第一首
红旗飘,军号响。
子弟兵,别故乡。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子弟兵,别故乡”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乌云遮天”具有怎样的含义?
第三首
苗岭秀,旭日升。
百鸟啼,报新春。
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
(2)遵义会议在什么时候召开?为什么遵义会议的召开使“全党全军齐欢庆”?
第六首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3)根据歌词内容分析,这是对红军长征途中哪些艰难困苦的生动描写?红军战士在此期间表现出一种怎样的精神?
第十首
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
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
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
(4)什么时间实现了“各路劲旅大会师”?“各路劲旅”指的是哪些部队?
三、提高题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死攸关】
(1) 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冲破艰险】
(2) 三幅图片反映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事件,你能指出是什么事件吗?通过对图片的解读,你认为红军长征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总结看原因】
(3)你认为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 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其出发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
2. C根据地名和指示路线可以获取的信息是:此次红军由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向西出发,穿越多省,然后到达贵州。
分析选项,这应该和红军长征路线相一致。
3. D
4. B红军的长征是在反“围剿”失利的背景下被迫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当然也不是为了北上抗日
5. B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贵州”,A发生在江西南昌,B指的是遵义会议,发生在贵州,C发生在上海,D发生在甘肃会宁。
6. B 词句表示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做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7. C红军长征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率先渡湘江,据此排除A、B、D三项。
8. D 红军长征的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目的是实现战略转移。
因此“为人类和平、正义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不属于“长征精神”。
9. C 。
10. B
二、综合题
11. (1)1934年10月。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当时中共临时中央犯了“左”倾错误等。
(2)1935年1月。
因为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翻雪山、过草地等。
革命乐观主义和坚定的英雄主义精神。
(4)1936年10月。
红一方面军和红二、红四方面军等。
三、提高题
12. (1) 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召开前,红军遭受了重大损失。
长征初期,红军濒临绝境。
正是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党中央和红军胜利完成长征,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 图(a):飞夺泸定桥;
图(b):翻越大雪山;图(c):穿过草地。
艰难表现:一是要对付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在行军的同时,还要同敌人作战;二是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十分恶劣。
(3)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全党、全军和军民之间的大团结;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为实现理想不懈努力的奋斗精神等。